首页>工作总结>最新平安建设半年工作总结(模板7篇)

最新平安建设半年工作总结(模板7篇)

作者:QJ墨客 最新平安建设半年工作总结(模板7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安建设半年工作总结篇一

牵头制订《xx区建设工程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1)》,高点定位、强化标准抓好城区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建设行为全过程监管,着力提升建设领域科技含量、“绿色”含量和工程品质。

1.开展质量提升系列行动。一是狠抓水污染治理工程质量监管,借助项目微信群、远程视频监控提升监管效能,突出检查频次和执法力度,已累计检查377项次,下发执法文书221份,对12个项目22家责任主体进行约谈警示或通报。制定完善《xx区治水提质工程相关检测内容指引表》,优化检测委托流程,完成压实度检测66601点、管道cctv检测约92000米。二是着力打造工程质量标杆项目,以示范观摩活动促进全区工程质量整体提升;按季度评选通报工程质量“红黑榜”,并重点督导黑榜项目整改;组织开展水污染治理项目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培训,为400多名项目管理员提供技术指导;铁腕执法,下发各类执法文书1371份,同比增长39.61%,行政处罚立案67宗。三是推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对136个新报建房建项目进行安全文明施工评价,组织30个项目申报创建平安工地;组织重点区域85个受监工地围挡公益广告宣传改造提升并已完成96.4%。四是高效推进人防工程建设管理,组织开展人防行业整治、执业从业能力核查,完成人防工程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并上线试运行。全区民防报建项目30个,其中结建工程21个,易地建设项目6个,免建项目3个,完成人防工程平战转换核查项目17个。

2.着力提升建筑领域“绿色”含量。组织修订绿色建筑管理的规范性文件,通过业务培训、宣传引导、抽查监管等深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全区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组织开展2020年上半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设计文件质量专项检查活动。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融入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并上线节能验收系统,出具节能专项验收报告4份。大力开展“7个100%”扬尘防治,按月评选扬尘工地“红黑榜”,并实行样板示范推广、分级分类监管,受监项目绿网覆盖约22.1万平方米。

3.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着力抓好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监管服务工作,组织召开政策宣贯会、现场观摩会,到项目现场提供专家技术指导服务16次,组织开展2020年上半年装配式建筑设计文件质量专项检查活动,全区列入“十三五”计划的在建和待建装配式建筑项目累计15个、总面积86.1万平方米,居全市各区之首。其中,万科第五园、龙悦居三期、卓弘星辰花园、宝荷欣苑二期、佳兆业未来花园等项目被评为xx市住宅产业化示范项目。

4.优化工程建设过程监管服务。深入开展招标政策及造价管理宣贯培训、招投标后评估,完善招投标现场监管标准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区重点项目造价审核、招标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审核建设工程招投标备案244项,其中施工招标备案136项,工程标底188.2756亿元,中标价157.1243亿元,平均下浮率16.54%,受理投诉6宗,行政处罚2宗;区交易分中心累计完成工程交易服务371项,收取服务费约1300万元;累计完成招标控制价(预算)备案审核共361项14.32亿元,核减0.456亿元;完成竣工结算备案审核共143项5.17亿元,核减0.13亿元。持续提升工程检测检验质量,强化区检测中心资质能力,累计完成各类检测约15万点(根),检验8.55万组,共收取检测检验费0.85亿元。平稳承接建设工程消防审验职责,受理各类工程消防审验事项209宗。加快推进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已完成578个项目共5699卷(盒)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完成档案预验收项目共45项,接收归档63个项目,共2926卷,归档率保持90%以上,查询利用175人/次。

5.规范建筑市场队伍管理。完善建筑业企业(三级)资质审批配套政策,规范审批程序、强化结果公示、事后动态核查,累计受理378家企业529项资质申请(其中准予许可207家282项),变更登记128家次,通报处理提供虚假资料企业12家,动态核查并撤回、注销9家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组建xx区2020-2020年度小型建设工程承包商预选库,包含施工、勘察、监理、服务共4个类别20个组别600多家承包商,同时通过调研承包商市场行为、履约情况评价,结合警示约谈、重点监督、清退出库等方式,强化入库承包商履约监管,着力打造综合素质较高的承包商队伍。

平安建设半年工作总结篇二

坚持控风险、排隐患、防事故,持续加强监管,压实安全责任,着力防灾减灾,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1.突出责任落实。强化主体责任行为,深入落实市住建局安全生产“铁十条”规定,重点督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履职、安全检查值守制度落实等,督促企业讲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压实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局班子会反复强调和重点部署;局班子成员“分区包干”开展专项督查督办;每月召开形势分析会,明确阶段性监管重点。

2.突出专项整治。重拳出击,结合日常监管开展防高坠、扬尘整治等30项专项整治,2020年上半年,共出动7338人次,检查2172项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476份,不良行为认定书219份,停工通知书34份,黄色警示47份,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办理工程质量监督验收81项,合格率100%。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检查站点159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8份,消除安全隐患298处;强化末端安全管理,通过送气工入户安全检查、普及用气常识并发放《安全用气告知书》7.8万余份。抽查152个物业小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突出检查新能源充电设施、消防、有限空间作业等方面安全管理机制。在完成全区既有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房屋安全管理各项制度,构建区、街、社三级管理体系,组织对1.2万栋c类房屋重新进行精准复核,并加强汛期房屋安全巡查排险整治工作,共出动5546人次,检查栋数8872栋(处),其中隐患排查整治3353栋(处),已整改完毕3138栋(处),完成整改率95.3%。统筹推进4处未完成永久性整治任务的受纳场(弃土点)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完成全区10家碎石加工场综合整治任务,基本完成红花岭片区4家混凝土搅拌站噪声扬尘污染治理整改工作。

3.突出规制标准。组织编制《xx区房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xx区房屋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厘清各部门房屋安全监管职责,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力;编制全区《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指引(送审稿》《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安全文明生产指引》,从行业主体角度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

4.突出安全宣传培训。结合市、区“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开展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实地观摩、安全文化宣传、建筑职业技能大赛、应急演练、专题培训教育等系列活动,提升从业人员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能力。结合冬春季节特性开展燃气安全宣传,借助区电视台、电影下乡平台播放安全用气提示字幕和影片,印发各类宣传资料20余万份。组织开展物业服务企业安全管理素质技能培训,并重点突出小区消防安全(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治理,累计培训400余人次。

5.统筹危险边坡综合治理。全区2020-2020年度共计366处治理项目,涉及资金约8.52亿,现已完工170处,剩余196处正按计划推进。一是组织开展汛前汛期边坡隐患巡查排查、维护管养,督促做好危险边坡各项防护措施,对2020年度198处隐患点进行危险性评估,将其中58处危险性中等以上的纳入治理计划并开展立项工作。二是推进南湾、坂田街道2处危险边坡治理工程弃土零排放试点,采用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创新模式开展边坡治理,现已完成项目勘察并进入设计阶段。三是选取南湾街道2处隐患点开展实时在线安全监测,实现在线监测、灾害预警、防灾减灾,有效挖掘边坡安全监测新动能,目前该项目已进场施工。

6.抓好泥头车安全。统筹开展泥头车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列入常态执法并建立工作专刊通报机制,全区累计查处运途违法违规行为1万余宗,工地源头违法违规行为213宗;联动开展非法“六轴泥头车”查处、新型泥头车更新工作,进一步规范工程施工单位、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土石方运输企业等安全生产行为;组织开展8次全市泥头车专项整治统一执法日行动,累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758宗。

7.抓实小散工程治理。出台《xx区小散工程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通过实施备案、培训服务、安全巡查、整治执法等措施,推进小散工程安全生产全面纳管。组织开展小散工程app开发,加快实现小散工程安全纳管信息化、动态化。

平安建设半年工作总结篇三

1.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筹建行动。继续拓宽筹建渠道,完善存量住房筹集模式及做法,协同人才安居公司,拓宽合作企业,合理筹集社会存量住房,有效弥补建设筹集任务缺口。结合项目可行性、片区教育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承载力等,通盘考虑,科学合理推动“工改保”项目。继续加强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联动性,把好安居工程质量关。继续协调做好佳翰公司剩余1宗地的收地工作,并做好棚改政策的解释宣传、信访维稳工作。

2.全面推进epc项目建设。继续加快xx区保障性房2020年epc项目的建设工作,实现保障房三个地块全面开工建设;协调规划国土部门,完成国际低碳城配套住房项目规划审批,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加强协调重点项目国际大学园配套地块项目建设,基本完成主体施工。

3.加强公共住房配租和租后管理。结合房源情况,细化配租方案,确保完成2020年全年供应任务;做好全面承接全区保障性住房轮候申请受理、终审及分配的前期准备工作。完善住房退出管理机制,制定《xx区住房和建设局社会存量住房配租监管规定》,并扩大核查范围和频次,加大查处违规违约行为的力度;借助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加强在管房源入住情况动态监管,确保公共住房合规使用;继续完善住房保障管理系统模块,加快个人模块的开发建设,优化流程,提升住房保障工作效率。

平安建设半年工作总结篇四

持续抓好城市发展各项“里子”工程,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功能,有效拓展城区发展深度。一是统筹推进管道天然气普及。协调推进燃气管网建设,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完成全年新建市政中压燃气管道10公里任务;统筹落实天然气改造攻坚计划,稳步推进全区206个城中村和26个老旧住宅区管道天然气改造。二是加快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全力推进国际低碳城和阿波罗未来产业园两个项目的综合管廊建设,保证施工进度要求,保证项目质量安全,督促项目按期完工。结合管廊规划和道路建设计划,积极推进坪地电缆隧道、新横坪路、富安路等项目的管廊配建工作,开展新横坪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课题研究,明确实施项目内容。三是大力推进受纳场项目建设。推进六联受纳场建设项目epc+o总承包招标工作,并尽快启动项目勘察设计等工作,积极协调推进大地、芙蓉受纳场建设。四是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进专业公司参与建筑废弃物处理,并加大再生建材产品应用推广力度;选取1-2个建筑物拆除项目试点,进一步规范建筑废弃物分类处理;加强拆除备案项目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巡查督导,提升综合利用设施绿色生产水平。五是持续推进边坡治理工程。推进2020年度58处、2020年度75处正在治理中的危险边坡工程施工工作,争取2020年汛期前完工;推进2020年度治理项目中2处边坡在线安全监测项目,并实现年底完工上线监测;继续推进坂田及南湾街道2处边坡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epc试点项目,争取2020年汛期前完工。六是扎实推进人民防空建设。做好人防警报设施设备巡查维护、人防警报试鸣演练工作,推进人防通信指挥平台升级改造工作,组织开展人防工程规划修编,并完成相关宣传培训教育工作。

平安建设半年工作总结篇五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统筹推进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着力压缩审批时限,优化营商环境,目前我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最短压缩到65个工作日。二是深入完善建设工程精细化监管,制定发布《社区配套和公共服务用房成本价计算方案》,修订完善《xx区小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规定》《xx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值班主任制度》《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现场监管手册》等机制,强化招标投标活动事中监管,组织开展标后评估落实事后常态化监管。三是积极做好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工作。统筹开展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累计备案2.7万余份;对涉及重大民生项目、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出租房屋办理有条件租赁备案20份;依托社区网格创新开展涵盖住宅(包括员工宿舍)、商业、办公、厂房、仓储等方面的租金调查,已完成前期数据采集工作。四是加强监管行业诚信建设,强化建设工程日常监管、行政执法等现场管理与建筑行业、市场管理有效联动,加大各市场主体诚信状况公示力度。近1年已采集记录1432个工程项目、1050家从业单位、1925个从业人员等的信用数据共计4273条。

2.持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深化落实“深龙英才计划”,修订完善“深龙英才”人才住房保障制度,对135位“深龙英才”发放租房补贴232万元,配租住房36套。结合市级住房制度改革推进做好区级配套政策衔接工作;联合区工商联制定《直联工作制度工作规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3.加大住房保障建设筹集力度。一是对照全年筹集1.5万余套/间目标任务,逐一摸底并制定分解任务计划,与区人才安居公司签订责任书落实集中筹集4900套目标,同时协调各单位形成合力,推进落实全区任务指标。二是因时制宜拓宽筹集渠道,印发通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安居工程建设用地等,着力破解筹集难题。三是提早谋划,统筹做好大运07-15地块等三个人才住房项目建设前期研究并形成初步方案成果。已开工筹集各类型保障性住房3383套,竣工2285套。四是着力推进自建人才住房等项目建设,目前2020年epc项目xx、南约、宝龙地块均已全面开始大面积施工,国际低碳城产业园区配套住房项目基本完成基础施工,xx国际大学园配套地块项目已完成边坡支护工程的40%和土方工程的30%,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4.狠抓住房供应分配管理工作。一是加强配租供应保障,供应人才住房和区级公租房2024套;受理99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1385套人才住房续租申请,符合续租条件99家1385套;面向户籍低收入73户家庭149人次发放补贴约33万;受理并初审公租房轮候家庭5937户,安居房轮候家庭2394户,信息变更98户。二是加强租后监管。其中,系统动态核查11.5万人次,入户核查810户,约谈承租单位(个人)53家,收回住房765套;办理入住人员变更698户,延期退房410户,整改有房人员761户,行政处罚1宗。三是推进4个小区试点人脸识别等住房租后科技监管模式,杜绝转租等违规行为。

平安建设半年工作总结篇六

全面推进建设工程质量提升三年行动,通过持续抓科技应用、过程管控、监管服务、队伍管理及宣传培训等,实现建设工程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效能管理。

1.抓实绿色建筑管理。组织开展施工过程及设计文件专项执法检查(抽查),抓好项目管理和服务,加强对重点绿色建筑项目的跟踪指导;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适当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标准,加快发展高星级(高等级)绿色建筑,促进绿色建筑品质提升。持续加强建设领域扬尘污染防治。

2.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优化完善装配式建筑管理相关配套制度,抓好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持续跟踪项目进展并组织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项目单位解决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过程中的难题;进一步加大装配式建筑宣传力度,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活动,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建造方式,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抓实工程质量安全管控。深入落实“两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丰富执法手段,严厉打击工程质量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企业诚信信息在工程质量监管环节的应用,实行工程质量监管“黑名单”制度,形成诚信行为“闭环”管理;加强重点项目、危险源的监管,持续开展地面坍塌隐患排查、危险源工程、市政管网工程、保障房项目防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多项专项检查工作。

4.创新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在政府投资项目中试点总设计师负责制,强化工程建设品质源头把控;继续推广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强化政府投资工程带头推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做好自建epc项目管理工作,力争区保障性住房2020年epc项目、xx国际大学园配套地块、边坡弃土零排放等工程成为行业领域精品。

5.抓实工程建设过程监管服务。继续开展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政策宣贯和检查工作,推进市、区工程招投标改革有效落地;结合网上开标和入围系统的更新情况,落实和完善网上开标、网上入围工作,切实提高我区建设工程招标效率。积极适应审计制度改革,深入开展造价行业政策培训,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业监督水平;试点开展全过程造价监督指导服务,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能。加强质量监督和质量监控,严格落实质量手册,进一步提升检测检验服务质量水平。继续做好城建档案的监督指导、验收及存量档案数字化等工作,同时,落实“xx市城建档案管理平台”的应用及相关培训工作。

6.抓实建筑行业队伍管理。持续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强化企业获得资质后监督管理;组织开展“三库一平台”建筑业企业和人员信息核查,并整治建筑行业注册人员“挂证”乱象,对检查发现“挂证”行为的企业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并记入企业诚信档案,斩断“挂证”背后的利益链条;持续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建筑工程施工违法发包、转包、挂靠、违法分包行为,并重点关注群众举报、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现场管理混乱、发生劳资纠纷信访的建设工程,有效规范建筑行业市场。

平安建设半年工作总结篇七

严格落实控风险、排隐患、防事故工作思路,全时段全领域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防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1.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狠抓各类重大安全隐患、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监管,对全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开展专项抽检,对全区所有报建受监工地的超重设备进行检测,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全面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和工程项目巡查频率,充分利用各类监督执法手段,对工地的违法违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严查严处。

2.加强燃气行业安全监管。继续推进燃气安全末端管理,强化送气工入户安检及用气安全指导;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发挥燃气企业自身优势开展隐患自查,突出对第三方施工破坏、圈占、包封、占压燃气管道导致安全隐患的排查;加强燃气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做好燃气应急管理及用气安全宣传。

3.加强物业领域安全监管。继续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等专题培训,着力提升物业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以新能源充电桩、电气消防设施、密闭空间作业、小散工程等为重点,持续督促物业企业履职;不定期召开区街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及时指导交流物业管理难题,推动化解物业矛盾纠纷。

4.加强既有房屋安全监管。加强推进《xx区房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出台,完善房屋安全管理区级各项制度;积极开展房屋安全管理及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培训,提升基层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推进房屋安全常态化管理;逐步规范房屋安全管理执法程序,并加强危险房屋分类治理及建筑幕墙安全监管工作。

5.加强监管领域的边坡、受纳场、搅拌站、小散工程等安全监管。统筹做好地质灾害和危险边坡防治,加强建筑边坡隐患排查工作;继续做好预拌混凝土原材料监督抽检、搅拌车“两牌两证”落实督导检查;加快推进小散工程监管系统建设,实现微信上报、pc/app两端监管,有效监控全区小散工程作业情况;继续加大积谷田等4处受纳场(弃土点)安全隐患整治督办力度;落实区泥头车整治办移交工作,巩固提升泥头车安全管理。

6.加强安全应急响应和联动管理。做好监管领域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应急队伍管理,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演练等,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能力;结合我局监管范围涉及住房、建设多个行业领域特征,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融合行业监管和技术部门优势,高效妥善处置监管范围内的各类质量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