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实用新闻采访的心得(汇总13篇)

实用新闻采访的心得(汇总13篇)

作者:薇儿 实用新闻采访的心得(汇总13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内心的一种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小编为大家精心选取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模板

新闻采访是新闻从业者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它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理论,还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我的新闻工作中,我经常进行采访工作,不断总结归纳出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第一段:明确目的,约定时间地点。

在进行采访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采访的目的、对象和时间,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同时,在与对象约定时间和地点时,要充分考虑其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情况,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或打扰。

例如,在前往某政府部门进行专题采访时,我们需要明确采访的具体内容和所需时间,同时应该与部门相关负责人提前约定时间,确保相关人员能够配合我们的工作安排,并为采访的场地和设备做好准备。

第二段:建立信任,细致询问。

采访对象往往是一些对自身形象和信息把控十分重视的人士,他们的言行举止难以预料,因此在采访中建立起信任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在交谈中展现出自己对他们的关注和理解,有针对性地询问到较为敏感或者关键的问题,并耐心细致地进行追问和辅助解释,从而真正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例如,在采访某一时政要人时,我们应该从其家庭、工作经历、个人兴趣等方面进行多方位了解,并在对其观点进行提问时,要注意表达方式和口气,避免用词不当或者冒犯对方而失去信任。

第三段:严格核实,科学研判。

在采访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信息不实或者言不由衷的情况,这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性,严格核实所得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行科学研判,从而避免贻误事情的真相和影响读者声誉。

例如,在采访一起重大事故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核实各方所提供的信息,并进行精准的判断和分析,避免与自己或事情实际情况不符的信息进入报道或者传播过程。

第四段:用词得当,委婉表达。

采访是一项讲究口语表达和语言技巧的工作,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经过谨慎的斟酌和考虑,因为在采访中一些不适当的言辞容易引起对方反感或者误会。我们需要在叙述时用词准确,措辞得当,表达含蓄委婉,这样才能赢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和合作,促进信息的正常流通。

例如,在采访某一位企业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免使用太过直接、冷峻或者带有攻击性的问话方式。不妨在提出问题后,加入一些适度的措辞,例如引用对方的观点或者在提问中加入一些尊重和表扬,从而使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理解和关注。

第五段:合理安排,高效创新。

采访是一项需要好的计划安排和素养的工作,我们需要在采访信息的获取和整理中发挥我们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采访质量。我们可以在采访中尝试使用一些新的工具和技巧,例如数字化采访、移动端录音调查等,在采访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有所突破,从而更好地达到工作目标。

例如,在采访某地区的特色产业时,我们可以将其内容数字化,并通过更为快捷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从而使其了解和认识更加快速和充分,提高读者的接受度和信任度。

总之,在新闻采访中,我们需要始终保持自己的敏锐性和专业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不断探索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体验,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责任。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模板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媒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采访现场、访问当事人、收集资料、分析造势等手段,将新闻报道出来,使公众获得更多信息和正确的判断。在我多年的新闻采访中,我有一些心得和体会,现在想与大家分享。

第二段:新闻采访中需要具备的素质。

新闻采访需要具备的素质有很多,其中包括:敏锐的观察能力、专业的知识技能、独立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强等。此外,肢体语言的交流、处理复杂关系、抵制外部压力等因素也是影响新闻采访的关键点。在采访过程中,不论面对怎样的场景,记者需要综合这些素质,做到精准、公正、优质的报道。

在采访现场中,有时的快乐、有时的压力和紧张,有时的成功和失败更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我还记得,一次采访现场刚开始时的一盘散沙,但在短时间内,因为预备充分,采访的细节掌握到位,整个采访过程变得非常顺利。同时,采访中的人际交往也很重要,与当事人、群众、机构人员的沟通举止和技巧耐心等,也是新闻采访过程中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新闻行业中,有各种形式的危机事件,比如火灾、地震、其他灾难等,但其中许多事件是没有可预见的。就算是对这些危机事件有所预估,也很难预测它们的完全形态。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特殊的技能来应对这种情况,如了解如何描述局势,掌握紧急处理技能,遵守法律采访规程等。在遇到紧急事件时,记录和报告事实,帮助公众获取最及时的信息,是新闻行业的职责。

第五段:结语。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媒中尤其重要的一部分,需要记者具备广泛的技能和素养,做到公正、客观以及精准的报道。记者必须准确把握新闻发生的现场情况,做好危机应对,发挥自己的职业特长,以最高的精神状态,尽全力为公众服务。在此,我希望尽我所能为新闻行业作出更好的贡献,并与同事们合作,寻求创新和升级的机会,以期取得更大的成就。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模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而新闻采访作为新闻报道的基础,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上,新闻采访都是报道真实和客观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分享我个人的新闻采访心得体会,以及一些采访时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在我的采访经历中,我体会到了采访的重要性和难度。要想获得真实、客观和准确的信息,我们需要认真地做好采访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充分了解采访对象、听取其他人的看法、准备好采访的问题等。同时,采访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表情,力求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并且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保持专业、客观、中立的态度。

第三段:从采访对象的角度谈谈注意事项。

在采访对象的角度来看,他们有相应的期望和需求。首先,我们应该尽可能了解采访对象的信念、禁忌和个人风格,并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要与他们发生冲突。其次,在采访时我们需要明确表达我们的目的,并解释发布渠道和方式,使他们信任我们的真实性和专业性。最后,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和对对方的尊重,给予对方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回答问题。

第四段:讨论采访技巧。

在采访中,一些技巧对于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非常重要。首先,我们需要运用好问题的技巧,设计开放性问题,让采访对象把话说得更多,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不要使用封闭性问题和假设性问题,以免引起对方的排斥和误解。其次,在采访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注意力和灵活性,及时提醒对方和自己的注意事项,例如聆听、重复和澄清问题。最后,在采访之后,我们需要仔细归纳和整理获得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传达给读者。

第五段:总结感受,展望未来。

通过不断地采访实践,我逐渐明白了采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采访能力,逐步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人。同时,我也希望广大采访者能够注重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在新闻报道中积极传递正能量,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新闻采访实习心得体会

奥运会期间,《民情民声》节目组重点关注的报道主题是反映广大市民在奥运会播出期间积极支持奥运,响应奥运精神,参加各种活动,支持奥运的热情。

我原本以为奥运期间我们节目组的工作会相对轻松一些,甚至会无事可报,因为我觉得奥运会和“民情名声”似乎有点不挨边,但没有想到新闻部的总编辑程志峰老师会在周一的例会上想到这样一个主题,把奥运和普通民众的生活以这样的一个巧妙的形式联系起来。使我们节目组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都围绕这个主题工作,从这点上,我发现自己在这个方面还是表现出新闻敏感不强,之前总是就事论事地看待要报道的事件,没有把国家大事和民众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真正理解“民情民声”这个概念的缘故吧。

这段期间,我和节目组的记者们主要的报道方向是各个社区和企业,报道他们在奥运期间的各种支持奥运,响应奥运精神而举办的各种活动。

今天,我和王愉老师第三次去社区采访,之前去两个社区的采访工作我觉得完成的都还比较好,根据以往采访中发现的记录方面的问题我都比较注意,基本上完整、全面地进行了记录。出发前,王老师决定让我来写这一次的先期采访计划。让我提前准备一下采访时要提问的问题,简单的拟定一个采访的整体要点,这是我半个月来第一次写电视新闻采访计划,昨天晚上,我看了一下前几次的采访记录和电视新闻稿签,勉强写出了一个采访计划。

有了前两次社区采访的经验,上午的采访进行的基本还算顺利,王愉老师对我写的采访计划也基本满意,但他同时也觉得我制定的采访问题还是针对性不强,没有更深入地体现这一时期我们节目组的报道主题,并且我在采访中所选择的采访对象典型性不够强,没有全面的选择采访对象,这些问题我在先前制定的采访计划中都没有涉及,体现出了我在采访工作的方面的不足。

采访完毕回到台里已经快11点了,我们节目组的要求在12点之前将上午采写的摄像素材连同新闻稿件送审,因此我们要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将上午的采访做出全面的总结,并结合不到2分钟的摄像素材写出400字左右的稿件,对我来说确实有些紧迫,我必须在15分钟之内将我的采访记录整理好,结合摄像素材将采访要点条理理顺,之前只是看着节目组里的老师们做这项工作,自己还从没有涉及过,紧张的整理后,虽然还是有些生疏,但最终勉强地完成了上我的工作。

5.新闻专业大学生实习总结报告模板。

6.专业实习个人总结。

7.物流专业实习总结。

8.音乐专业实习总结。

9.地质专业实习总结。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

12月份以来,我们所学的《新闻采访学》几乎都是以实践、实习为主。正所谓理论联系实践。之前学了那么多的有关采访的理论知识,都从没有用到实践中去过,只是系统的把那些新闻采访知识输灌进了脑袋,但却没有用来指导实践过。而如今,老师在有限的条件下给我们安排实践实习的机会。不管是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还是让我们自己去体会,我都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感谢老师为我们争取机会而付出了那么多。

第一次的实践活动应该是我们班举行的模yi答记者问。我和另外4位同学有幸成为被采访者,其他的同学对我们五个人分别提出问题,我们做出回答。陶艳的回答确切、具体;胡文茜快言快语;林蓉蓉纯真无邪;张国平的语言犀利;我呢?很真诚、很用情,不过我觉得我太情绪化了。虽然我们这次模yi答记者问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地方不规范,但通过老师的点评后,我们都知道了哪些地方不规范,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日后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管怎样,我们的实践活动还算的上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吧。因为我们5个人的回答各有千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很有水准,只是我们在程序以及礼仪上存在一些小毛一是始终对工作怀有热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当初报考社区工作,进入社区工作队伍时的初心,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

二是要有“危机感”,节目中提到“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即然干好干坏不是一样,存在激励机制,就有淘汰机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所以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是大胆开展各项工作,结合我区“创城”工作,大胆开展工作,事事抓落实,凡事讲原则,服务好全局工作。

四是团结一致,形成干事创业合力。特别是与单位同事搞好团结,与大家一起共同奋斗,书写社区工作的新篇章。

新闻采访实习心得体会

12月份以来,我们所学的《新闻采访学》几乎都是以实践、实习为主。

正所谓理论联系实践。

之前学了那么多的有关采访的理论知识,都从没有用到实践中去过,只是系统的把那些新闻采访知识输灌进了脑袋,但却没有用来指导实践过。

而如今,老师在有限的条件下给我们安排实践实习的机会。

不管是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还是让我们自己去体会,我都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感谢老师为我们争取机会而付出了那么多。

第一次的实践活动应该是我们班举行的模yi答记者问。

我和另外4位同学有幸成为被采访者,其他的同学对我们五个人分别提出问题,我们做出回答。

陶艳的回答确切、具体;胡文茜快言快语;林蓉蓉纯真无邪;张国平的`语言犀利;我呢?很真诚、很用情,不过我觉得我太情绪化了。

虽然我们这次模yi答记者问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地方不规范,但通过老师的点评后,我们都知道了哪些地方不规范,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日后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不管怎样,我们的实践活动还算的上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吧。

因为我们5个人的回答各有千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很有水准,只是我们在程序以及礼仪上存在一些小毛病。

第二次的实践体会是江西日报的高级记者程娟来给我们班上课。

程娟老师把她自己的采访经验结合理论知识传授给了我们。

新闻采访课程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和介绍(200字)。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在新闻采访课程中,我深入学习了采访的基本技巧和原则,并参与了实地采访的实践活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新闻采访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这门课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技巧和原则的重要性(250字)。

新闻采访课程让我深入了解了采访的技巧和原则。首先,课程教授了我如何提问。每个问题都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以便引出被采访者真实的回答。其次,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也被强调。在采访之前,要对被采访者进行背景调查,并准备好相关的问题,以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此外,尊重被采访者的重要性也被强调。在采访中,要始终保持尊重和礼貌,与被采访者进行平等和谐的对话。这些技巧和原则是新闻采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真实、有效的采访内容。

第三段:实践活动的收获(300字)。

新闻采访课程的实践活动是我在课堂上最期待的部分。通过实地采访,我有机会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的技巧和原则。在实践中,我发现实际采访比课堂上模拟采访更有挑战性和真实感。在与受访者交流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灵活调整问题的顺序和方式,以适应不同受访者的回答和情况变化。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通过实践活动,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采访能力,还增加了与人沟通的经验和技巧。

第四段:存在的困难与应对(250字)。

在新闻采访课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与一些不愿接受采访的人交流是一项挑战。有时候,被采访者可能不愿意透露信息或担心信息被误传。在这种情况下,我学会了尊重他们的决定,并寻找其他可替代的信息来源。其次,在采访过程中,时间的安排也是一个困扰。有时候,采访时间可能被限制,而获得所需信息的难度增加。这时,我学会了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困难存在于新闻采访的各个方面,但只有通过实践和反思,我们才能不断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采访能力。

第五段:课程的收获和总结(200字)。

新闻采访课程让我收获良多。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掌握了采访的基本技巧和原则,提高了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我学会了如何在采访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和困难,并寻找替代的信息来源。在采访课程中,我也培养了自信心和冷静思考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今后作为新闻工作者所需要的重要素质。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入了解了新闻采访的挑战和乐趣,并为今后的职业生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结论:通过新闻采访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对采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采访技巧和原则的应用,实践活动的参与,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方式,都帮助我提高了自己的采访能力并培养了一系列重要的素质。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将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

新闻采访让大家了解更多事情的真相。新闻采访是现代新闻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新闻采访更是其不能忽视的新闻实务环节。下面是本站带来的新闻采访。

希望大家喜欢。

其实在新闻采访方面,我是一个新手,一只“菜鸟”。说来惭愧,进校报的这一年里,真正意义上的采访其实不多,只有四次。中间自己也得出了一些拙见,现在就写出来,跟大家交流分享下吧!

我的第一次个人采访是在。

军训。

的时候。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我跟文学院的新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军训表彰大会上,“詹丽璇”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他一入学辅导员就跟我说了,要特别关注她的举动)。后来师姐说让我们挖掘军训的人和事,我第一个念头便想到了詹丽璇。后来我通过其他人了解了她的信息后,感觉师妹身上有能够代表这一届新生在军训中蜕变的闪光点,就跟碧岚师姐主动请缨,说我要去采访詹丽璇。

师姐同意了,我是第一次采访,还是一个人采访,自己不免内心紧张。后来我从图书馆找来了通讯写作的书籍,可总觉得里面的那些原则宝典之类的不适合现实中的采访。我开始苦恼,幸好这时碧岚师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通过电话引导我摸索,最终,我把那些问题想好了,列好了,也顺利采访好师妹。

这一次充足的采访前期工作是那次采访成功进行下去的关键。因而在做人物采访前,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收集被采访者的信息及别人的一些看法,这对采访中挖掘人物的闪光点至关重要。

好的采访是成功的采访稿的一半!在我的第二次采访中,我感受最深的也是这点。第二次采访的是一位现从事媒体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师姐。由于当时师姐在海南,我只能通过qq对她进行采访,而我对那位师姐的所以认识就只有那张纸上的信息。那段时间很忙碌,没怎么好好地琢磨那次的采访,在还没做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就贸贸然地采访了师姐。很快,师姐就指出了我采访的不足,她说我问的都是一些表层次的东西,而且问得比较乱。我心惊地接受了她批评,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采访,发现真的有许多漏洞。

那次采访稿最后世师姐也帮我修改了不少,这让我觉得很惭愧,也更加意识到我们采访者的责任和采访上自己存在着的不足。

说了那么多了,好像都在强调采访前期的准备和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其实我还觉得,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的表现同样很重要。就算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人采访还是会有不同的风格。这在电视上我们也可能看到,鲁豫的采访和王志的采访风格就算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风格。而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的是鲁豫式的闲话家常的采访,而不喜欢王志式的咄咄逼人的采访。可能大家刚看这两张风格都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鲁豫,可一旦真正进入采访,还是会有人就不知觉地扮演起王志来。当采访着说出一个对我们而言十分有利的信息时,我的观点是,请做温柔的鲁豫,一步步引导采访者继续说下去,而不做尖锐的王志,立刻单刀直入,令采访者汗颜。

好了,说了那么多,也该搁笔了。真正的采访经验采访感受恐怕还是要我们自己去体验才能找到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风格和感受!

埃德加·斯诺、法拉奇、霍默·比加特、威廉·劳伦斯、乔恩·富兰克林这些知名记者的背后故事有很多,这些日子在网上细细浏览了他们的资料,心中感触很大。其实对于一名记者,我理解的层面还是停留在中学时代那就是为人们呐喊。单纯的理想让自己报了这个专业,在学习中我曾经徘徊过,也曾经骄傲过,记者是一个“杂”家,更是一个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事业。

暑假实习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是自信满满,觉得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了,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就这样带着七分兴奋和三分胆怯走进了报社,走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后来就有了我的第一次采访,第一次感动,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的专业,第一次开始有感于新闻采访,有感于记者这个职业。

记者,这个被冠于“无冕之王”的角色,是一个在社会上有很多争议的职业,在面对一些涉及信仰涉及利益甚至是涉及生命的时候,记者这个角色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法拉奇这个传奇女子,采访了著名的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采访过邓小平,采访过基辛格,每一次的采访都作为了现代采访界的典范永久被珍藏。这个被称为“世界政治采访之母”人物无论是在采访战争还是在采访政坛风云人物的时候,她的智慧、她的立场、她的视角,总是那么闪耀和无法企及。记得暑假实习那会总是会遇到不知从何采访起的尴尬场面,有时候草草的收场,以至于收集不到好的新闻线索写稿子的时候无从下手。

采访前充足的资料准备,是取得采访独立性的“敲门砖”。法拉奇采访基辛格的时候正是有这种充足的准备才在采访的过程中不畏不惧,尖锐提问,态度上保持独立性。欣赏法拉奇的人都知道她采访的个性,讲究的是独立和现场。法拉奇的独立是她看问题的角度。新闻的真实性也正是以这种方式得以实现的,只有在现场才能真正的见证事实,就如威廉·劳伦斯搭乘携带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的飞机,写下了著名的空中目击记《长崎投弹记》。有了真实的体验在能够把自己的新的体会写在新闻报道中让人们去体会。

想起了我在暑假实习的时候采访一个聋哑的清洁工,不会说话更是听不懂别人说什么。采访的那天天气很热,因为开始之前有一个采访,采访完之后就已经快中去了,想到采访这个肯定又要花很长时间不说采访未必会成功,于是就回家了。在网搜上果然有一篇类似的稿子于是投机取巧,自己又重新编了一篇稿子给了老师,后来老师打电话来说这个稿子没写好,并一直说不要以为是聋哑人就采访不到信息,说了一大堆批评自己的话,于是心中很是后悔过意不去。这件事是在实习的时候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

做新闻就是讲究的是一个真实,失去了真实,还有什么资格称的上新闻。霍默·比加特能够走进《原子弹轰炸下的广岛》,那种恶劣的环境,那种时刻会丢掉生命的环境,都能够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我们还有什么值得去畏惧。没有亲身体验过是无法去体会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个前辈记者告诉我,亲身经历的东西会感受更深,会更有东西写。这句话是真理,是一个值得大家去理解和记住的真理。

还有就是一个人的信仰,记者的信仰很重要,因为一个记者的信仰关乎着这个记者的道德品质,埃德加·斯诺是我最欣赏的记者之一,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能够一直坚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努力着,为世界的和平努力着。作为一名美国记者、作家,斯诺把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真实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是多么的伟大!

记得实习的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讲到《楚天都市报》的记者陈世昌,是一个很具有正义感的、敢于说真话的记者。心中很是敬佩,觉得这个记者真正是个能干的人,或许这种记者就是自己未来心中向往的那种。

采访写稿子这些都在不断的交替之中,实习中记忆就是问路采访然后回家抓紧写稿。写稿子是一个对采访的验收吧,暑假里面老师不停的告诉我们要抓新闻点写,要在一件事情中挖东西写,要注意细节……写稿子不是我的专长,我是一个理科生,经常会被班上学文科的同学调侃说“在文学的地盘上面滥竽充数”。其实写新闻高并不是要多大的文采,但是却要有自己独到的创新和不错的文笔,这个是我欠缺的。乔恩·富兰克林的《凯利太太的妖怪》这是一篇新闻稿,写的像小说一样,但是它确实像描写一样把一个手术给活化了,细节抓的也恰到好处,这行新闻界值得借鉴的。

以上是我对新闻采访的一点感悟,其实不仅是这些大家记者,更是这个暑期实习给我的。

12月份以来,我们所学的《新闻采访学》几乎都是以实践、实习为主。正所谓理论联系实践。之前学了那么多的有关采访的理论知识,都从没有用到实践中去过,只是系统的把那些新闻采访知识输灌进了脑袋,但却没有用来指导实践过。而如今,老师在有限的条件下给我们安排实践实习的机会。不管是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还是让我们自己去体会,我都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感谢老师为我们争取机会而付出了那么多。

第一次的实践活动应该是我们班举行的模yi答记者问。我和另外4位同学有幸成为被采访者,其他的同学对我们五个人分别提出问题,我们做出回答。陶艳的回答确切、具体;胡文茜快言快语;林蓉蓉纯真无邪;张国平的语言犀利;我呢?很真诚、很用情,不过我觉得我太情绪化了。虽然我们这次模yi答记者问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地方不规范,但通过老师的点评后,我们都知道了哪些地方不规范,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日后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管怎样,我们的实践活动还算的上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吧。因为我们5个人的回答各有千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很有水准,只是我们在程序以及礼仪上存在一些小毛病。

第二次的实践体会是江西日报的高级记者程娟来给我们班上课。程娟老师把她自己的采访经验结合理论知识传授给了我们。《我能摸摸火车吗?》让我知道了在采访的过程中要做个有心人,也让我知道了程娟记者是如何做到与别人不一样的;《袁政海班组》的系列报道让我更坚信了“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那句话语;有关铁路、公路的开通的报道让我知道了原来新闻也可以写成那般的诗化和散化,我想这与她平日里爱阅读。

散文。

写散文文章是分不开的;对“金圣”烟的报道表现了她独有的睿智······说实在的我很羡慕她羡慕她能写出那么漂亮的文章;但我更佩服她她那不断上进的心与那吃苦的劲把我给折服了她一个劲的重复那句“一定要吃的了苦”我想做新闻工作的应该都很辛苦吧!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更应该强健体魄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能力以便日后投入到新闻事业工作中去。

第三次是老师带领我们做校车去感受南昌的变化。第一个目的地是秋水广场,广场的最高喷泉是108米,据说是中国的第一高喷泉。我们在那逗留了半个小时又奔向了另一地点------摩天轮,据称是亚洲第一高的摩天轮。在它的旁边正在完善一个赣江公园,它的建立与完善不仅会给人们提供了又一娱乐场所,而且还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让人们更加关注昌北的建设与发展。摩天轮的对面有一个“嘉年华”娱乐场地,也还在完善之中,不过应该快要竣工开张了,因为有好多大学生在那求职,大概有300多个人在那排队等待,据我们了解,该娱乐场地计划12月24日开张。在那逗留了近一个小时,回到校车上准备打道回府。不过我们并不是按原路线往回返,而是开上了生米大桥,那座桥很长、也很雄伟······我们一路上有说说笑,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到了我们的学校,结束了我们的感受南昌变化的体会活动。

这就是我们的三次实习体会活动,那三次活动让我明白了新闻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双敏感的眼睛。让我们做个有心人,为新闻事业而奋斗终身吧!

采访新闻稿

新闻稿是对新鲜事物的报道,那么如何写采访新闻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是关于采访新闻稿范文,欢迎阅读。

“烈士家属,有困难一定向我们反映”

户外正时隆冬,室内却春意融融。

25日上午,原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湖北省基金会理事长蒙美路在武汉市副市长胡绪鹍、武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孙天文、湖北省基金会副理事李绍清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家住蔡家田143号见义勇为烈士周少华家中,为烈士家属送去了节日的问候。

周少华于20**年3月在追抓入室盗窃他人钱财的犯罪嫌疑人时被刺身亡。同年被省、市追认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07年8月,又被江岸区民政局确认为因公牺牲。其妻陈绪梅无业,三个儿女中,一个外出打工,一个初中在读,一个本科在读。条件十分艰苦。

蒙美路详细询问了家里的生活情况,并将7000元的慰问金送到陈绪梅手中。同时向周少华女儿周云了解学习情况。得知周云在三峡大学就读,蒙美路亲切地说:“我刚从宜昌回来呢。”

陈绪梅则表示了对党和政府关心的感激,并承诺,条件再艰难,也要将儿女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益的人。

临走时,蒙美路握着陈绪梅的手说:“有什么困难,一定向我们反映,各级组织一定支持!”

随后,省市领导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硚口区发展一村14栋居民楼,看望见义勇为烈士李洪森家属。

李洪森于1999年5月在一场意外事件中为保护他人人身免受侵害遭歹徒枪击身亡。2000年被省、市追认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其妻吕福珍下岗后做临时工,其子初中在读,家中还有老人需要赡养。

蒙美路高度赞扬了李洪森的英勇行为,并嘱咐家里的老人要保重身体。同时送去了7000元的慰问金。

此次慰问全市见义勇为英烈、重伤残人员家庭共39户,慰问金共计8.1万元,金额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

陪同蒙美路等慰问烈士家属的领导还有:武汉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崔正军、湖北省基金会副秘书长赵培宪、武汉市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巧星、武汉市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家启。

走出校园,你会做得更好

——采访82级校友

20**年8月1日下午2点,材料学院暑期知名校友采访团来到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采访该工艺所所长王惠敏学长。也许是事业有成的原因,王学长满面红光、神采飞扬,待人和蔼、谦逊,气质高贵、优雅,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王学长1985年毕业于原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机械工程系,大学期间,担任学生会主席,和同学们一起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言语中,王所长流露出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怀念,并坦露由于当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主要是面对面的'交流,而大家的业余话题也更多地是学习,所以当时同学之间的感情非常好,学习氛围非常浓郁。

毕业以后,王学长被直接分配到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从基层做起,参与过各式各样的工作,并于1989年担任科技处处长,20**年开始担任研究所所长。

如今王学长所在的船舶工艺研究所依旧与母校有着很多校企之间的合作,王所长表示对母校走出来的学生很有信心,因为当年从母校走出来的学生,如今在各行各业都处于尖端技术领导或高层管理,正应了那句话:“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

在谈及现在大学生对未来的规划,王学长建议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中的假期时间,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注重能力的培养,充分接触社会。

新闻专业学生采访心得

新闻采访,是新闻编辑、写作、发表的前提,它为新闻的写作提供资料来源;下面是有新闻专业学生采访心得,欢迎参阅。

针对这次采访,主要目的是把书本上理论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上。可是我们这次的采访没有真正的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相融入。差距很大,我分析有6个主要的因素:

1.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把理论知识理解透,采访时不知如何下手。很放不开的,(还需要锻炼一下社交能力)。

2.新闻采访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去问别人一些问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3.没有对被采访的人表明我们的意图,以至于被采访的人不愿意支持我们或是有想说的而我们没有问到。

4.采访时很盲目,没有及时的问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没有抓住关键。

5.我们小组缺乏更多的沟通与交流,以至于没有达到饱和的分工与合作。

6.整个采访计划、行动,逻辑有点混乱,并且也没有很认真的去做。

也许是我们第一次做这样的新闻采访,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但是经过这一次,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在磨练中学习。以后“成长”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做的越来越好。

我希望我们小组的各位成员在以后的学习中和实践中能够很好的去沟通、交流、分工、合作,让后用心的去做。共同的去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一开始应该是兴奋吧,小时候一直想要当记者,因为感觉记者是正义和破解黑暗的化身,现在终于有了能够实施的可能。在老师要求写采访提纲时也很认真,选好“摆地摊”这个主题后,便开始想各种问题。一开始考虑到要问与众不同的题目才可以使得自己的采访稿更加地吸引人,甚至连“爆头哥”横行于世,你摆地摊会不会害怕的问题都冒了出来。

当然,我们也有想到问题会很艰难。毕竟摆地摊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可是,当蛋爷说到一句话时我稍微放心了,人家都敢出来摆地摊了还怕什么丢脸。事实证明,也的确是这样,还有担心因为招揽生意而懒得理我们的现象,虽说也有发生,但并没有一开始就受到打击。所以,我很感谢那一对年轻的情侣。

虽说过程也算得上比较顺利,可是我们采访到得实质内容却很少,或许也是小组成员总是无法聚在一块的原因,所以这个采访作业也是匆忙中做出来的,原本一个挺美妙的采访过程成了一个应付作业式的行为。该有的采访提纲也不见了,我想,一个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采访稿,应该就像我们一样,源于一场准备并不上心并不充足的采访准备吧。有了此先例,我想以后的采访应该有一定的经验了。

至少我所了解的:

一:采访提纲问题必须有独特性,不要千篇一律,你随便想想能够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

二:采访时无论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工作我们都必须尊重对方。

三:采访准备一定要做好。

四:采访稿的成功在乎你的侧重面与常人不同,善于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及侧面影射的社会实质。

恩,最后想说说,其实采访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大学生放下面子出来摆地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学习。

其实在新闻采访方面,我是一个新手,一只“菜鸟”。说来惭愧,进校报的这一年里,真正意义上的采访其实不多,只有四次。中间自己也得出了一些拙见,现在就写出来,跟大家交流分享下吧!

我的第一次个人采访是在。

军训。

的时候。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我跟文学院的新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军训表彰大会上,“詹丽璇”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实他一入学辅导员就跟我说了,要特别关注她的举动)。后来师姐说让我们挖掘军训的人和事,我第一个念头便想到了詹丽璇。后来我通过其他人了解了她的信息后,感觉师妹身上有能够代表这一届新生在军训中蜕变的闪光点,就跟碧岚师姐主动请缨,说我要去采访詹丽璇。

师姐同意了,我是第一次采访,还是一个人采访,自己不免内心紧张。后来我从图书馆找来了通讯写作的书籍,可总觉得里面的那些原则宝典之类的不适合现实中的采访。我开始苦恼,幸好这时碧岚师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通过电话引导我摸索,最终,我把那些问题想好了,列好了,也顺利采访好师妹。

这一次充足的采访前期工作是那次采访成功进行下去的关键。因而在做人物采访前,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收集被采访者的信息及别人的一些看法,这对采访中挖掘人物的闪光点至关重要。

好的采访是成功的采访稿的一半!在我的第二次采访中,我感受最深的也是这点。第二次采访的是一位现从事媒体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师姐。由于当时师姐在海南,我只能通过qq对她进行采访,而我对那位师姐的所以认识就只有那张纸上的信息。那段时间很忙碌,没怎么好好地琢磨那次的采访,在还没做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就贸贸然地采访了师姐。很快,师姐就指出了我采访的不足,她说我问的都是一些表层次的东西,而且问得比较乱。我心惊地接受了她批评,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采访,发现真的有许多漏洞。

那次采访稿最后世师姐也帮我修改了不少,这让我觉得很惭愧,也更加意识到我们采访者的责任和采访上自己存在着的不足。

说了那么多了,好像都在强调采访前期的准备和信息收集的重要性。其实我还觉得,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的表现同样很重要。就算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人采访还是会有不同的风格。这在电视上我们也可能看到,鲁豫的采访和王志的采访风格就算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风格。而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的是鲁豫式的闲话家常的采访,而不喜欢王志式的咄咄逼人的采访。可能大家刚看这两张风格都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鲁豫,可一旦真正进入采访,还是会有人就不知觉地扮演起王志来。当采访着说出一个对我们而言十分有利的信息时,我的观点是,请做温柔的鲁豫,一步步引导采访者继续说下去,而不做尖锐的王志,立刻单刀直入,令采访者汗颜。

好了,说了那么多,也该搁笔了。真正的采访经验采访感受恐怕还是要我们自己去体验才能找到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风格和感受!

新闻采访的实习心得

奥运会期间,《民情民声》节目组重点关注的报道主题是反映广大市民在奥运会播出期间积极支持奥运,响应奥运精神,参加各种活动,支持奥运的热情,新闻采访实习心得。

我原本以为奥运期间我们节目组的工作会相对轻松一些,甚至会无事可报,因为我觉得奥运会和“民情名声”似乎有点不挨边,但没有想到新闻部的总编辑程志峰老师会在周一的例会上想到这样一个主题,把奥运和普通民众的生活以这样的一个巧妙的形式联系起来。使我们节目组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都围绕这个主题工作,从这点上,我发现自己在这个方面还是表现出新闻敏感不强,之前总是就事论事地看待要报道的事件,没有把国家大事和民众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真正理解“民情民声”这个概念的缘故吧。

这段期间,我和节目组的记者们主要的报道方向是各个社区和企业,报道他们在奥运期间的各种支持奥运,响应奥运精神而举办的各种活动。

今天,我和王愉老师第三次去社区采访,之前去两个社区的采访工作我觉得完成的都还比较好,根据以往采访中发现的记录方面的问题我都比较注意,基本上完整、全面地进行了记录。出发前,王老师决定让我来写这一次的先期采访计划。让我提前准备一下采访时要提问的问题,简单的.拟定一个采访的整体要点,这是我半个月来第一次写电视新闻采访计划,昨天晚上,我看了一下前几次的采访记录和电视新闻稿签,勉强写出了一个采访计划。

有了前两次社区采访的经验,上午的采访进行的基本还算顺利,王愉老师对我写的采访计划也基本满意,但他同时也觉得我制定的采访问题还是针对性不强,没有更深入地体现这一时期我们节目组的报道主题,并且我在采访中所选择的采访对象典型性不够强,没有全面的选择采访对象,这些问题我在先前制定的采访计划中都没有涉及,体现出了我在采访工作的方面的不足。

采访完毕回到台里已经快11点了,我们节目组的要求在12点之前将上午采写的摄像素材连同新闻稿件送审,因此我们要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将上午的采访做出全面的总结,并结合不到2分钟的摄像素材写出400字左右的稿件,对我来说确实有些紧迫,我必须在15分钟之内将我的采访记录整理好,结合摄像素材将采访要点条理理顺,之前只是看着节目组里的老师们做这项工作,自己还从没有涉及过,紧张的整理后,虽然还是有些生疏,但最终勉强地完成了上我的工作。

晚上,看着节目里新闻提要的字幕里出现了自己的名字,心里有一种欣慰的感觉,一天,甚至是半个月的实习,终于有了一些进展。

新闻采访实习心得

奥运会期间,《民情民声》节目组重点关注的报道主题是反映广大市民在奥运会播出期间积极支持奥运,响应奥运精神,参加各种活动,支持奥运的热情。

我原本以为奥运期间我们节目组的工作会相对轻松一些,甚至会无事可报,因为我觉得奥运会和“民情名声”似乎有点不挨边,但没有想到新闻部的总编辑程志峰老师会在周一的例会上想到这样一个主题,把奥运和普通民众的生活以这样的一个巧妙的形式联系起来。

使我们节目组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都围绕这个主题工作,从这点上,我发现自己在这个方面还是表现出新闻敏感不强,之前总是就事论事地看待要报道的事件,没有把国家大事和民众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真正理解“民情民声”这个概念的缘故吧。

这段期间,我和节目组的记者们主要的报道方向是各个社区和企业,报道他们在奥运期间的各种支持奥运,响应奥运精神而举办的各种活动。

今天,我和王愉老师第三次去社区采访,之前去两个社区的采访工作我觉得完成的都还比较好,根据以往采访中发现的记录方面的问题我都比较注意,基本上完整、全面地进行了记录。

出发前,王老师决定让我来写这一次的先期采访计划。

让我提前准备一下采访时要提问的问题,简单的拟定一个采访的整体要点,这是我半个月来第一次写电视新闻采访计划,昨天晚上,我看了一下前几次的采访记录和电视新闻稿签,勉强写出了一个采访计划。

有了前两次社区采访的经验,上午的采访进行的基本还算顺利,王愉老师对我写的采访计划也基本满意,但他同时也觉得我制定的采访问题还是针对性不强,没有更深入地体现这一时期我们节目组的报道主题,并且我在采访中所选择的采访对象典型性不够强,没有全面的选择采访对象,这些问题我在先前制定的采访计划中都没有涉及,体现出了我在采访工作的方面的不足。

采访完毕回到台里已经快11点了,我们节目组的要求在12点之前将上午采写的摄像素材连同新闻稿件送审,因此我们要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将上午的采访做出全面的总结,并结合不到2分钟的摄像素材写出400字左右的稿件,对我来说确实有些紧迫,我必须在15分钟之内将我的采访记录整理好,结合摄像素材将采访要点条理理顺,之前只是看着节目组里的老师们做这项工作,自己还从没有涉及过,紧张的`整理后,虽然还是有些生疏,但最终勉强地完成了上我的工作。

晚上,看着节目里新闻提要的字幕里出现了自己的名字,心里有一种欣慰的感觉,一天,甚至是半个月的实习,终于有了一些进展。

实习期间,我格外珍惜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专业编辑记者求教,同时自己利用空闲的时间,自觉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政策,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也认真学习一些自己专业以的行业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新闻采访技巧和写作技巧,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但理论与实际始终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即使掌握了新闻采写能力,也不见得在真正的采访中会如想象中的那么顺利简单。

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

比如在第一次参与大型人物纪实类版面《都市脸谱》的采访。

做一个关于“少年作家”的专题时候,面对三水小豆豆种植园的负责人、佛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黄爱卿老师如同发散性思维的介绍讲述,我原本拟定好的采访思路被打乱了,所有的思绪都变得混乱不堪,只是匆忙之间记下了一些关键词,等采访回来整理笔记时候才看到自己的线索素材已经被完全打乱,在写作中根本无从下手……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

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好在在带我的记者林xx的指导帮助下,我渐渐学会了如何有效的摘取采访对象言论要点和精华,整理新闻线索,在随后的报道写作中也逐渐得心应手起来。

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我们所学到的理论教育和实践的确是有一段距离的。

所以,我们的学校教育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真正消化理论知识,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自以为是、手高眼底的情况。

在实习过程中,也发现灵巧的运用了新闻写作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在此以前,我一直有一个不正确的认识,以为写新闻就好像编写计算机程序一样,可以套用各种公式样式进去,反正大多数的新闻报道模式都是大同小异的。

这种思维在我实习的初期影响很大,比如在报道“禅城区历史博物馆挂牌成立仪式”的时候,我就按照以前写学院文化艺术节的新闻报道格式,把整个开幕式从嘉宾介绍、领导致词、文人朗诵、藏品捐赠、挂牌仪式等内容按照时间顺序一气呵成的记录下来,新闻六大要素一个也不少,格式也规范,自以为写得很完美,但等第二天正式见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文章被大幅度修改了不少,比如弱化了对开幕式流程的长篇累牍的描述,重点突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场面,并且深入挖掘幕后的故事。

通过对比学习我开始明白,新闻不仅仅只是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一件怎么样的事件,更需要向读者提供最新鲜最有用的资讯消息,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做出深度、做出广度”。

套格式的新闻写作模式虽然可行通用,但并不能传递新闻价值,这样写出来的新闻不但读者不喜欢,连我自己在写作过程中也味如嚼蜡丧失激情。

12月份以来,我们所学的《新闻采访学》几乎都是以实践、实习为主。

正所谓理论联系实践。

之前学了那么多的有关采访的理论知识,都从没有用到实践中去过,只是系统的把那些新闻采访知识输灌进了脑袋,但却没有用来指导实践过。

而如今,老师在有限的条件下给我们安排实践实习的机会。

不管是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还是让我们自己去体会,我都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感谢老师为我们争取机会而付出了那么多。

第一次的实践活动应该是我们班举行的模yi答记者问。

我和另外4位同学有幸成为被采访者,其他的同学对我们五个人分别提出问题,我们做出回答。

陶艳的回答确切、具体;胡文茜快言快语;林蓉蓉纯真无邪;张国平的语言犀利;我呢?很真诚、很用情,不过我觉得我太情绪化了。

虽然我们这次模yi答记者问的实践活动有很多地方不规范,但通过老师的点评后,我们都知道了哪些地方不规范,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日后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不管怎样,我们的实践活动还算的上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吧。

因为我们5个人的回答各有千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很有水准,只是我们在程序以及礼仪上存在一些小毛病。

第二次的实践体会是江西日报的高级记者程娟来给我们班上课。

新闻采访书籍心得体会

新闻采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任何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写作水平的高低、新闻素质的好坏,都可以直接决定他们的成败。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的记者梦课程增加了一本关于新闻采访书籍的阅读任务,本篇文章便着重阐述本人对于这本书籍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简述书籍。

这本书籍名为《新闻采访技巧》,主要介绍了采访的相关技巧、案例剖析、访谈的原则、如何准确获取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全书分为十个章节,每一章介绍的内容都不一样,但总体上都是以有趣、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第三段:全面了解新闻采访。

随着新闻工作的深入,我愈发意识到新闻采访的重要性。这本书籍给予了我在全面了解新闻采访上的指导,例如如何准确获取信息的方法、如何获得面谈受访者的信任、如何撰写一个成功的新闻故事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采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挑战,也学到了如何克服自己可能遇到的挫折。

第四段:重视思考与交流。

这本书籍也着重提醒了我重视思考与交流的芝士,高质量的报道意味着需要深入思考与分析。如果采访者的沟通技能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缺陷,那么他的采访就必然存在问题。本书籍同时给出了实践性的交流技巧,例如如何保证听到的询问有价值和如何组织语言以获得想要的回答等等。尤其值得一提:新闻采访并不能孤立于团队之外,只有顺利的沟通才能保证团队高效率的完成工作。

第五段:反思与总结。

通过阅读这本书籍,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和实践技能,也深刻了解到了自身在新闻工作中的的不足之处。这本书籍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开放性思维的方向,我可以通过它发掘我的长处,补足我的短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新闻水平。与此同时,我也深知,知识的掌握从来不是一日之功,只有不断地总结和实践,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

总而言之,这本《新闻采访技巧》使我意识到自身在新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供了需要努力克服的指导方向和实践技能。我相信,只要不断自我反省,勇于总结并且不断付出,我的新闻工作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