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纸飞机的读后感(模板18篇)

纸飞机的读后感(模板18篇)

作者:雨中梧 纸飞机的读后感(模板18篇)

读后感是对书籍的思想和观点的分析和阐述,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理念和主旨。以下是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纸飞机读后感精选

我的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是难忘而有趣的。小时候,每一次看到哥哥在书桌前折纸飞机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惊奇,也会羡慕他灵活的双手,多么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样折出漂亮的纸飞机啊。每次,我都会私底下偷偷拿出小纸片,回忆着哥哥折纸的步骤,悄悄地练习。但是每一次,我都折不出来。

直到有一次,我私底下的练习被哥哥无意间撞见,看着我对手里的纸片发愁,哥哥笑着拿过我手里的纸,一步一步地教我如何折出最完美的纸飞机。我入了神,看着纸片在哥哥手里一步步变成我心里的那只纸飞机,也一点一点记下了步骤。在哥哥的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折纸飞机,我把自己亲手折好的纸飞机用力向空中一掷,它晃晃悠悠地飞着,不一会就掉了下来。

我拿着心爱的纸飞机,自信满满地去向所有人炫耀它,夸奖它,还拿着它跟哥哥折出来的纸飞机比赛。结果是哥哥的纸飞机飞得轻盈,我的纸飞机飞得摇摇晃晃,但是我一点儿也不沮丧,看着它,想着我自己终于能够亲手折出纸飞机,心里美滋滋的。

现在想想,当时幼小的我在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能锲而不舍地去拥抱它,慢慢接近它,最终实现它。这种不向困难屈服的精神,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纸飞机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一本令人感慨的小说----纸飞机。

在背面,写着一行行感触的数据:198年10月4日,日本首次轰炸重庆市区;199年月、月4月,"五三、五四大轰炸。炸死261人,炸伤668人;毁房686栋;1940年8月19日,"八一九"大轰炸。死伤1人、毁房2224间、无家可归者20xx余人;1947年6月日,"六五"大隧道惨案。据不完全统计,死亡者在12000以上;194年8月2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重庆近郊。

主人公杨金兰便住在着被战争笼罩着的年代中。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他们带了前所未有的恐惧,痛苦,也让她渐渐学会坚强和勇敢。她的家被一次次的摧毁,她的亲人也一个个相继而去。最后只剩下她和被炸伤一只眼睛的妹妹相依为命,她与家人彼此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有过最为惨痛的分离,但始终心怀希望。用平凡高贵的生活坚守着,抗战着,直至曙光驱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间。

村民们在逃离轰炸的时候也能继续拌拌嘴,依然能保持着快乐。他们表现出那样乐观积极的心态。令我惊讶,记得有一次,老师发了一张小试卷。题量就几道,刚发的时候同学们看到,心想肯定都非常简单。他们的声音都传到我耳朵里,"哈哈,这简单。赶紧做完放学回家。"可过了一会儿。一堆同学都在那嚷嚷着,一连声的叹气。于是,我也看了看。吓得出了身冷汗,这也太难了吧?我才几年级,那么难?老师说了可做可不做呀,太好了。可以回家啦!这事情过后,我十分懊悔,连去挑战的勇气都没有,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后,每天激励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要勇敢面对。加油!

一架架纸飞机,乘载着金兰成长中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也乘载了人们的那份乐观的心态!

纸飞机作文读后感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杨金兰一家在重庆发生的故事。

这本书里,杨金兰他们一家本来团团圆圆的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但因为一场持续五年的空中大屠杀,使杨金兰失去了家失去了她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和哥哥;还有这场持续五年的空中大屠杀,让杨金兰最亲爱的妹妹杨金云失去了双眼,失去了欢乐。

这场持续五年的空中大屠杀,是从1938年10月4日开始的,也就是日军第一次轰炸重庆市区,死亡者不少,但是庆幸的是这一次杨金兰一家都没有事。

第二场和第三场空中大屠杀是1939年5月3日、5月4日,也就是“五三”“五四”大轰炸,这一次炸死的人可就多了,一共2615人,但炸伤的人数比炸死的人数还要多,一共3668人,但是毁楼房的数量更多,一共3686栋。但是这一次杨金兰最亲爱的妈妈为了保护她的妹妹,而被炸弹炸死,也就是在这一年杨金兰的家就再也不团团圆圆了,但是这一年里还有不少空中屠杀,但都不是空中大屠杀,死亡人数比较少,炸伤人数也相对比较少。

1940年6月5日也就是“八一九”大轰炸,也就是第四次空中大屠杀。炸伤炸死人数比较少,一共313人,但是无家可归者可就多了,一共20xx余人毁楼房的数量也多,一共2224栋,但是这一次也庆幸,杨金兰他们家除了杨金兰的妈妈在1939年被炸弹炸死以外,其他杨金兰的家庭成员都没有被炸伤或炸死。

1941年6月5日也就是“六五”大隧道惨案,也可以说是最大也是人数死亡最多的唯一一次空中大屠杀。但据不完全统计,但是死亡人数是一个噩梦,死亡者一共120xx人以上。而且这一次可就是杨金兰最痛苦的一次空中大屠杀,因为杨金兰最亲爱的爸爸为了保护她继母的儿子焦小宝而被炸死,杨金兰最亲爱的妹妹杨金云被炸伤了双眼,从此以后杨金兰的妹妹都不能用双眼去看事物,而杨金兰的继弟弟焦小宝被炸伤。

1943年8月23日也就是日军最后一次轰炸重庆近郊,死亡人数比较少,但是杨金兰最亲爱的哥哥杨柏明死于1943年夏天“几大凶手之一”溺水身亡,这让她非常非常伤心、非常非常难过,但是杨金兰不能挽回这一切。

读完这本书后,使我懂得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想想以前的人们、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现在的生活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心中住着一颗爱国的心,一颗想为祖国献出一份力。但是如果想为祖国献出一份力,那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以后我们就可以有更好的成就来报答祖国、报答为我们付出过的人、报答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然后还可以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老爷爷老奶奶,有困难的叔叔阿姨,有困难的哥哥姐姐或者有困难的弟弟妹妹;也可以去给一些小学或者幼儿园建图书馆。所以好的学习、好的成就是多么的好啊!

纸飞机读后感范文

这个暑假,我读一本令人感慨的小说----纸飞机。

在背面,写着一行行感触的数据:1938年10月4日,日本首次轰炸重庆市区;1939年5月3、5月4月,“五三、五四大轰炸。炸死2615人,炸伤3668人;毁房3686栋;1940年8月19日,“八一九”大轰炸。死伤313人、毁房2224间、无家可归者2000余人;1947年6月5日,“六五”大隧道惨案。据不完全统计,死亡者在12000以上;1943年8月23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重庆近郊。

主人公杨金兰便住在着被战争笼罩着的年代中。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痛苦,也让她渐渐学会坚强和勇敢。她的家被一次次的摧毁,她的亲人也一个个相继而去。最后只剩下她和被炸伤一只眼睛的妹妹相依为命,她与家人彼此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有过最为惨痛的分离,但始终心怀希望。用平凡高贵的生活坚守着,抗战着,直至曙光驱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间。

村民们在逃离轰炸的时候也能继续拌拌嘴,依然能保持着快乐。他们表现出那样乐观积极的心态。令我惊讶,记得有一次,老师发了一张小试卷。题量就几道,刚发的时候同学们看到,心想肯定都非常简单。他们的声音都传到我耳朵里,“哈哈,这简单。赶紧做完放学回家。”可过了一会儿。一堆同学都在那嚷嚷着,一连声的叹气。于是,我也看了看。吓得出了身冷汗,这也太难了吧?我才几年级,那么难?老师说了可做可不做呀,太好了。可以回家啦!这件事情过后,我十分懊悔,连去挑战的勇气都没有,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后来,每天激励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要勇敢面对。加油!

一架架纸飞机,乘载着金兰成长中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也乘载了人们的那份乐观的心态!

纸飞机读后感精彩

今天,我写完作业后,很无聊,我就想做点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平时特别喜欢飞机,于是,我就想那就制作一张纸飞机吧!

首先,我找来一张长方形的白纸,把纸对折后打开;然后把两边的角折到线上,再反过来,对折一次,变成飞机头之后;再对折一次,把手拿的地方折出来;最后,把翅膀折出来,一架好玩的纸飞机就呈现在我的面前,看着自己折的纸飞机,心里很高兴,迫不及待的想试一下纸飞机的飞行效果。

于是,我拿着纸飞机来到院子里,举起飞机,向天空中用力一抛,飞机只是左右摇晃了几下,就掉在了地上。我赶紧把飞机捡起来,仔细的检查一下,发现纸飞机左边的翅膀比右边的翅膀大了一点,我又重新把它的翅膀折整齐。这次,我把飞机再次抛向天空,飞机很顺利的在天上平稳的飞行着,我的心也随着飞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

我想:等我长大后,我一定要用自己的知识去做一架真正的飞机。那时,我就可以坐在里面,透过窗子看到湛蓝的天空,看到朵朵白云从我眼前飘过;我还可以俯看地上的青山绿水,高楼大厦,那将是多么美丽的景象啊!

纸飞机读后感

我坐在阳台上慢慢地翻阅着《纸飞机》这本书,深深地被它吸引了。一缕阳光照射在我的身上,似乎也要与我一起用心灵感受书中主人公杨金兰的童年生活呢!

这是一个关于重庆大轰炸中的故事。1983年,日渐频繁的日本战机疯狂轰炸,完全打破了重庆的平静,也扰乱了女孩金兰的童年。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她带来巨大的恐惧与痛苦,也让她渐渐学会了坚强与勇敢。在大轰炸中,金兰不幸失去了爸爸、妈妈、爷爷……她把对亲人的思念,对胜利的期盼与对和平的向往都折进了纸飞机,放飞在她童年的风中。

我非常敬佩文中里的主人公杨金兰。在一次“五三”大轰炸后,她的妈妈不幸被炸弹吃掉了。她哭了,我读到这里我也落泪了,我能够感受到她失去妈妈和许多亲人的极端痛苦,更能够感受到她继续坚强地生活下去的坚定信念。因为她相信,总有一天,她和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都会重新拥有一片宁静美丽的天空。从这里,我感受到她是一个多么坚强的小女孩啊!

记得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因为来到寄宿学校读书,刚开始有点不适应寄宿生活,所以离开家里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妈妈把我搂在她的身边,亲切地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事不开心吗?”

“我还适应不了在学校的寄宿生活,所以会在晚上想您。”我擦着眼泪。

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妈妈也很舍不得你啊,不过你也要慢慢适应着学校的寄宿生活,这样你才会变得更独立,更坚强,知道吗?”

我听后点了点头。自从听了妈妈对我说的话,我就慢慢试着让自己坚强起来,学会独立,就这样,不久后,我便适应了学校的寄宿生活。

现在不少国家仍然处于战争或者动荡之中,我们的国家有幸保持和平与稳定。我要向书中主人公杨金兰学习,坚强勇敢地生活,虚心学习,努力创造更好的明天。

纸飞机初中读后感

《纸飞机》一开篇就写到:谨以此书,献给中华大地上我们不屈的祖辈们。是啊,正是祖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迎来美好的生活。

就像书中所描写的:日渐频繁的日本战机轰炸打破了重庆的平静,也搅乱了女孩金兰的童年。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痛苦,在轰炸中她痛失双亲,哥哥淹死,妹妹也看不见了,但也让她渐渐学会了坚强与勇敢。在猛烈的轰炸中,金兰与她的家人饱受折磨,但她们没有放弃,靠着一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站起来,最后终于迎来了光明。

书中的第四章天地歌描写了1941年6月5日的“六五”大隧道惨案。金兰的爸爸就是这时候死去的。深夜里,她和焦家妈妈坐在一起,眼泪肆意地往外流。看到这里,我的心也不禁颤抖,我感受到了那种亲人离去的痛苦,感受到了父母双亡使金兰产生的恐惧和悲愤。她悲她的父母都离开了人世;她愤日本飞机投下的炸弹残忍地夺走了父母的生命。但生活还要继续,日本飞机还会来,她们只能躲,躲到日本飞机不再轰炸重庆为止。终于,1943年8月23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近郊,之后再也没有来过。痛苦的日子终于过去,终于不用再在日本飞机轰炸之后,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捡拾仅存的东西,再搭一个家,之后再被轰塌,再建,再轰塌……虽然她们的亲人再也不会回来了,但她们还会活着,一如往常地活着!

女孩金兰折的一架架纸飞机,不仅承载着她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还有她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胜利的期盼与渴望!当她将纸飞机放飞天空,她相信,终有一天,重庆的上空,一定会重新拥有一片宁静美丽的天空!

纸飞机读后感精选

冬天的清晨,操场的草地上落满了晶莹剔透的霜,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美丽极了!教室里,同学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折着纸飞机。我折了一架紫色的纸飞机,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于是我给它取了个响亮的名字——中国之星。当我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听一声“放飞去喽!放飞去喽!”我赶紧出去排队。

到了操场,准备放飞喽!只见同学们的姿态各异,有的扎起马步,身体微微往后倾;有的在给纸飞机哈气,好似在说:“一定要加油呀!”;还有的把手举得高高的,想让纸飞机飞得更高更远。只听“三,二,一,飞!”我用力一扔,我的纸飞机在空中划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同学们的纸飞机也都飞出去了,五颜六色的纸飞机给冬日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不一会儿,纸飞机们又“咻”地落在了草地上,顿时,草地成了一个迷你飞机场。无论纸飞机飞得有是近还是远,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同学们有的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继续比赛,有的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要把纸飞机改造得更加先进。“哈哈,哈哈……”,清脆的笑声回荡在操场的上空,久久不散。

多么温暖的冬日,多么有趣的纸飞机,多么美好的童年呀!

纸飞机作文读后感

学校组织看电影,片名叫做《纸飞机》。一直觉得学校里组织看的电影不会是有多吸引人,不会有《哈利·波特》的神奇,不会有《变形金刚》的特技,更加不会有《关云长》的明星阵容。没想到,影片结束时,我已泪流满面。

电影讲述的是一对深情母子苦尽甘来的命运:小主人公何亮的母亲阿晨因染上毒瘾导致家庭离异,后来阿晨吸毒败露被送进了戒毒所。亮亮深爱妈妈,折了很多纸飞机拼命朝戒毒所围墙内扔去,每一只纸飞机上都写着“妈妈我是亮亮,我想你、我爱你、我等你”。痛苦而自责的阿晨在内心挣扎下选择了自杀,却被送进医院活了下来。亮亮在同学的歧视和生活的困苦下对妈妈爱恨交加,最终在社会的关怀下懂得妈妈现在最需要自己。于是一封封信装着一架架纸飞机承载着亮亮的一份份思念再次飞像了阿晨。终于,妈妈回家了,亮亮的生活开始有了温暖。

一只两只三只,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固执而失望的盯着满地掉落的纸飞机。我看着亮亮倔强的眼神,心隐隐在痛。“妈妈,我想你!”当我看到飞进戒毒所的飞机上赫然写着这些字,我终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这个社会太丑陋。如果不是毒枭老五的引诱与欺骗,阿晨就不会染上毒瘾,亮亮也不必经历父母离异贫穷饥饿和他人的歧视。老五为了一己的利益,枉顾了他人的家庭幸福和人生,更加枉顾了法律。金钱的诱惑蒙蔽了老五的心,他自私冷漠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天下之大,有多少人像老五一样,又会有多少人像阿晨一样被拐上了一条不归路。

这个社会太美好。在亮亮忍受着贫困和饥饿,不知是该恨妈妈还是该爱妈妈的时候,社会给了他关怀,让他渐渐明白,这是妈妈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不能放弃妈妈。于是就有了一只又一只不知疲倦的纸飞机。这些载着满满的爱的纸飞机,让阿晨找回来活下去的勇气,让亮亮找回了从前的妈妈。如果这个社会始终冷漠对待亮亮,也许亮亮会恨阿晨,也许阿晨会再次自杀,也许会有更多的人对这个世界绝望,是社会给予的温暖让他们重新振作了起来。

亮亮与阿晨的悲剧都因毒而起。阿晨毒瘾发作时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全身颤抖,大口喘气,大汗淋淋,那面目狰狞的表情,那被摔的东西,让我心中充满了恐惧。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远离xxx的思想,xxx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名副其实的毒瘤。xxx把真诚变成虚伪,把美善变成丑恶,把强大变成了懦弱,它无情的摧毁了无数理想、信念、自尊和健康,拆散了无数幸福的家庭。就像是一直说的那句宣传语“珍爱生命,远离xxx”,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关心你爱护你的人,我们都应该洁身自好远离这种罪恶的事物。

在远离xxx的同时,我们不能对误入歧途的人以一味的冷眼歧视,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力量,帮助他们早日回到正途。社会不需要xxx,但社会需要爱。

《纸飞机》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一本令人感慨的小说----纸飞机。

在背面,写着一行行感触的数据:110月4日,日本首次轰炸重庆市区;1月、月4月,“五三、五四大轰炸。炸死261人,炸伤668人;毁房686栋;1940年8月19日,”八一九“大轰炸。死伤1人、毁房2224间、无家可归者20xx余人;1947年6月日,”六五“大隧道惨案。据不完全统计,死亡者在1以上;194年8月2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重庆近郊。

主人公杨金兰便住在着被战争笼罩着的年代中。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他们带了前所未有的恐惧,痛苦,也让她渐渐学会坚强和勇敢。她的家被一次次的摧毁,她的亲人也一个个相继而去。最后只剩下她和被炸伤一只眼睛的妹妹相依为命,她与家人彼此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有过最为惨痛的分离,但始终心怀希望。用平凡高贵的生活坚守着,抗战着,直至曙光驱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间。

村民们在逃离轰炸的时候也能继续拌拌嘴,依然能保持着快乐。他们表现出那样乐观积极的心态。令我惊讶,记得有一次,老师发了一张小试卷。题量就几道,刚发的时候同学们看到,心想肯定都非常简单。他们的声音都传到我耳朵里,”哈哈,这简单。赶紧做完放学回家。"可过了一会儿。一堆同学都在那嚷嚷着,一连声的叹气。于是,我也看了看。吓得出了身冷汗,这也太难了吧?我才几年级,那么难?老师说了可做可不做呀,太好了。可以回家啦!这事情过后,我十分懊悔,连去挑战的勇气都没有,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后,每天激励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要勇敢面对。加油!

一架架纸飞机,乘载着金兰成长中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也乘载了人们的那份乐观的心态!

《纸飞机》读后感读书心得

我读了一本关于抗日战争年代的故事书《纸飞机》,它讲述了日军用轰炸机轰炸重庆近郊,主人公杨金兰的成长历程。

抗日战争年代,日军飞机的轰炸,打破了重庆的平静,也破坏了女孩杨金兰快乐的童年。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下,她的家被一次次的摧毁,她的亲人也一个个离她而去,一次次的敌机轰炸,一次次的敌机离去,我恐惧着金兰的恐惧,期待着金兰的期待,品味着金兰与家人的分离之苦,分享着金兰希望不灭的坚定信念。

读了这本书,我想了很多。金兰的生活那么艰难,但她心怀希望,与幸存的家人一起坚守着,抗争着,直至曙光驱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间。而我呢?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能把我打倒。记得有一次,我尝试边弹琴边背诗。曲子已经练熟,诗也已会背诵,可两者结合时,怎么都配合不好。刚开始,我也相信只要多练几遍,就一定能配合好,一次一次的尝试,一次一次的失败,我是愈战愈败,愈败愈战,可耐心还是用完了,也没用弹背好,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坐在一旁耐心陪我练习的妈妈见我这般模样,只好让我下次再练,这次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以后要向金兰学习,心中永怀希望,不言弃,不服输,胜利终将迎来。

《纸飞机》读后感

在火与雾的弥漫下,死神的追杀下。一个小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恢复着自己的伤口。

1938年,从四面八方涌入重庆的下江人越来越多。日渐频繁的日本战机轰炸打破了重庆的平静,也搅乱了女孩金兰的童年。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痛苦。让她渐渐学会坚强和勇敢。在重庆城的火与雾之间,她的家,一次又一次的被摧毁,却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站起来,重获新生。她和她的家人彼此服侍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有过最为悲惨的分离,却始终心怀希望。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它与千千万万的重庆人民一起,抱定“愈炸愈强”的信念,用平凡而高贵的生活坚守着,抗战着,直至曙光驱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间。

一架架纸飞机,承载着金兰成长中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她把对亲人的思念,对胜利的盼望,对和平的向往,都折进了纸飞机,放飞在童年的风中,他相信总有一天她和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都会重新拥有一片宁静,而美丽的天空。

金兰的这种精神在死神的追杀下,爆发了一种不可能被摧残的力量。

她在这座弥漫着血污的重庆城,一次又一次的在没有水分,没有阳光,没有温暖的地里发芽成长,又一次一次的被摧灭,但她没有放弃,还依然用那一种没有关系的心态来安慰自己。

孤岛啊!

这里是天堂还是地狱?

这十里的洋场围涌着险恶的浪花。

岛上的五百万人,是欢乐还是悲伤?

你看吧!

多少人死掉了妻子和爹娘。

多少人流落在街上受尽饥饿与风霜?

听到这一首歌,我的心像被烧红的筷子烫了一下。

混沌死亡,黑暗,血雾都败在了――顽强。

重庆炸平了,谁相信?

我看见重庆像松竹样常青。

在这儿寻不出半分狼狈。

漫天大雾只和风在吹。

森林路,长呀,跟了江水流。

两口路,大呀,挤满了过路人。

来这儿,只听见江水唱,船夫也唱。

唱着句不尽的话,“不死的城”。

《纸飞机》读后感

我读过许多关于抗日战争的书,读完之后我总是感到不安。在繁荣时期,我们的眼中和记忆中很少有战争。然而,抗日战争的过去、鲜血、眼泪和屈辱,铭刻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他们仍然伤痕累累。痕迹依然荒凉,诉说着,记录着――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落后总是被打败的。

左敏的《纸飞机》杨童年的平静被频繁的日本轰炸所粉碎。他的母亲、父亲、祖父、祖母和其他亲属在战争中丧生。杨的纸飞机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对胜利的希望和对和平的希望在飞翔。她在恐惧和痛苦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她的家一次又一次地在废墟中重建。

重庆只是整个国家的一小部分。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的研究和考证,发现在抗日战争中,有3500多万人被中国军民打死打伤,中国损失了10多亿美元的财产和战争费用。仅南京大屠杀就造成30万人死亡。

从1931年到1945年,每一天都是惊心动魄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危机,日军狂轰滥炸,许多繁华的地方变成了废墟,许多英雄为国捐躯,许多无辜的平民失去了生命,许多杨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到处都是。日本侵略者用他们所有的力量践踏他们,而我们的英雄们用血肉筑成了一座新的长城来扭转局势。张自忠将军说:“如果我死了,我的国家就能生存。”戴安澜将军在给妻子和孩子的遗书中说:“为国家的成长而牺牲一切,为国家而死,这是一种极大的荣誉!杨靖宇、童、赵一曼、琅琊山五壮士。每个名字都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虽然离我生活的时代太远了,但枪声仍在我耳边回响。当国家处于危险之中,山川被破坏时,将军和士兵并肩而立。从将军到普通百姓,士兵和普通百姓与敌人作战。他们代表国家和民族。这个国家落入敌人手中。除了自救,别无退路。

前线在打仗,后方的杨、等家族也在自救。小家庭在废墟中重建,并继续支持前线,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我最佩服杨的勇敢。妈妈被杀了,她没有哭。父亲,祖父,祖母。一个个亲人失去了,她没有哭,也许她的眼泪留在心底!生活教会我们要坚强。她足够坚强去面对生活的磨难,克服她的恐惧,并一次又一次勇敢地面对它们。我知道有时候流泪对生活毫无帮助,与其崩溃,不如擦干眼泪勇敢地面对。只要你不放弃,生活总会有希望。我相信“雨后总是阳光”,雨后彩虹是最美的风景。

千千一千万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坚持不懈,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回顾前进的道路,我们的前辈用鲜血和抵抗赶走了耻辱,也明白了一个真理:只有加强我们自己,我们才能骄傲地昂首挺胸。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我的负担仍然很重。

纸飞机作文读后感

一缕阳光蹑手蹑脚地爬到我的床前,一定也想和我一起看看这本《纸飞机》,《纸飞机》的主人公杨金兰已深深地打动了我。

杨金兰的童年本应该是很美好幸福的,可是那些日本飞机夺走了她的爸爸、妈妈的生命,她的妹妹金鱼儿的眼睛也失去了,但这也让她渐渐学会了坚强与勇敢。在火与雾之间,杨金兰的家一次一次地被摧毁,而她一次一次地站起来,走过最艰难的岁月,而且坚定了愈挫愈强的信念。看完这本书,我真为杨金兰伤心,因为她失去了许多亲人,但也佩服她的坚强与勇敢。

像杨金兰这样的人很多。我在一次课外阅读中认识了一个小女孩邰丽华,在她两岁时因一次高烧意外地失去了听力,没有多久她那甜美的歌喉也悄然关闭了。她陷入了一个无底深渊——-个无声的世界,她却茫然不知,只是在一次游戏中发现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她不能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也不能跟别人说话,后来尽管多次治疗,可始终不见好转。7岁时,父母将她送入到市聋哑学校学习,舞蹈使邰丽华品尝到了无穷的乐趣与欢乐。在现代化的今天,她知道知识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于是给自己订下了一个目标——上大学!她把练舞的劲头放在学习上,1994年如愿以偿地考取了湖北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她成为了一个大学生。

丽华跟金兰一样在人生中的道路上遇到了不同的拦路虎,但她们没有畏缩不前,而是打败了这只拦路虎,向光明的人生方向前进。正如孟子所说: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6岁时,父母把我送入寄宿学校,我要独自一人坐校车上学、回家。更要命的是,沉甸甸的行李箱和书包压在我的肩上、手上,就像两座大山压着瘦小的我,使得我喘不过气来。望着同学们一个个都有父母的陪送和帮助,鼻头忍不住一陈发酸,眼里蓄满了泪水,心里的委屈久久不能平复下来。

我独自朝宿舍走去,望着拥挤的楼道,心里的委屈开始像面团一样发酵,慢慢地占据了整个心灵,多么想找个地缝躲起来哭。可是我心里明白不能停步不前,最终还得靠自己,抺干泪水继续朝宿舍走去!两年的磨练,使我学会了坚强!如今,我已经能够自主自立自理,离开父母的羽翼呵护,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了!

生活的明天还要继续,那就努力让明天更美好,让未来更光明……。

《纸飞机》的读后感

《纸飞机》这本书讲述的是杨金兰一家在重庆发生的故事,读完后令人震撼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纸飞机》的读后感,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十分好看的书—《纸飞机》。

《纸飞机》是一本以重庆轰炸为主题背景的书,作者笔下的小女孩杨金兰与她的家人栩栩如生,讲述了杨金兰因长期遭到日本轰炸而失去亲人,她变得越来越麻木,也变得越来越坚强。

本文以1938年到1942年分为5个章节,描述了金兰一家的悲惨经历,先是妈妈死亡,爸爸死亡,哥哥溺水,妹妹被弹片炸瞎双眼……小金兰一次次从废墟中跌倒,又一次次从废墟中爬起。但她仍然努力练字,她这种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小金兰这勤奋刻苦,不怕艰辛的精神不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纸飞机》这本书像清泉流入了我的心中,使我永远不能忘记。

“这里是地狱,还是天堂?”

“重庆大轰炸,一场持续五年的空中大屠杀。”

“一个女孩,一个家,一座城与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与两千枚炸弹赛跑的日日夜夜”

“不屈服,不投降,不放弃。生活本身,即是希望。”

路遥曾在《平凡的世界》里说过:“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在为自己而战斗!世界上的每一天,都不是平凡的。”

《纸飞机》一开篇就写到:谨以此书,献给中华大地上我们不屈的祖辈们。是啊,正是祖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迎来美好的生活。

就像书中所描写的:日渐频繁的日本战机轰炸打破了重庆的平静,也搅乱了女孩金兰的童年。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痛苦,在轰炸中她痛失双亲,哥哥淹死,妹妹也看不见了,但也让她渐渐学会了坚强与勇敢。在猛烈的轰炸中,金兰与她的家人饱受折磨,但她们没有放弃,靠着一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站起来,最后终于迎来了光明。

书中的第四章天地歌描写了1941年6月5日的“六五”大隧道惨案。金兰的爸爸就是这时候死去的。深夜里,她和焦家妈妈坐在一起,眼泪肆意地往外流。看到这里,我的心也不禁颤抖,我感受到了那种亲人离去的痛苦,感受到了父母双亡使金兰产生的恐惧和悲愤。她悲她的父母都离开了人世;她愤日本飞机投下的炸弹残忍地夺走了父母的生命。但生活还要继续,日本飞机还会来,她们只能躲,躲到日本飞机不再轰炸重庆为止。终于,1943年8月23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近郊,之后再也没有来过。痛苦的日子终于过去,终于不用再在日本飞机轰炸之后,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捡拾仅存的东西,再搭一个家,之后再被轰塌,再建,再轰塌……虽然她们的亲人再也不会回来了,但她们还会活着,一如往常地活着!

女孩金兰折的一架架纸飞机,不仅承载着她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还有她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胜利的期盼与渴望!当她将纸飞机放飞天空,她相信,终有一天,重庆的上空,一定会重新拥有一片宁静美丽的天空!

这个暑假,我读一本令人感慨的小说----纸飞机。

在背面,写着一行行感触的数据:1938年10月4日,日本首次轰炸重庆市区;1939年5月3、5月4月,“五三、五四大轰炸。炸死2615人,炸伤3668人;毁房3686栋;1940年8月19日,“八一九”大轰炸。死伤313人、毁房2224间、无家可归者20xx余人;1947年6月5日,“六五”大隧道惨案。据不完全统计,死亡者在120xx以上;1943年8月23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重庆近郊。

主人公杨金兰便住在着被战争笼罩着的年代中。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痛苦,也让她渐渐学会坚强和勇敢。她的家被一次次的摧毁,她的亲人也一个个相继而去。最后只剩下她和被炸伤一只眼睛的妹妹相依为命,她与家人彼此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有过最为惨痛的分离,但始终心怀希望。用平凡高贵的生活坚守着,抗战着,直至曙光驱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间。

村民们在逃离轰炸的时候也能继续拌拌嘴,依然能保持着快乐。他们表现出那样乐观积极的心态。令我惊讶,记得有一次,老师发了一张小试卷。题量就几道,刚发的时候同学们看到,心想肯定都非常简单。他们的声音都传到我耳朵里,“哈哈,这简单。赶紧做完放学回家。”可过了一会儿。一堆同学都在那嚷嚷着,一连声的叹气。于是,我也看了看。吓得出了身冷汗,这也太难了吧?我才几年级,那么难?老师说了可做可不做呀,太好了。可以回家啦!这件事情过后,我十分懊悔,连去挑战的勇气都没有,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后来,每天激励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要勇敢面对。加油!

一架架纸飞机,乘载着金兰成长中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也乘载了人们的那份乐观的心态!

《纸飞机》读后感

我看过很多有关抗战的书籍,每次看完心里总是不能平静。生逢盛世,我们的眼睛里,记忆里,少有战火烽烟,然而,抗日战争那些过往,那些血泪,那些屈辱,它们刻在中国每寸国土里,几十年的风雨冲刷后依然伤痕累累,那痕迹静静地荒芜着,讲诉着,记录着—提醒我们时刻不要忘记:落后总是要被挨打。

左昡的《纸飞机》中杨金兰童年的安宁被日军频繁的轰炸打破了,妈妈、爸爸、爷爷、外婆……等亲人相继在战争中遇难。杨金兰的纸飞机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胜利的期盼、对和平的向往不断地放飞,她也一次次在恐惧和痛苦中变得越来愈坚强,她的家也一次次在废墟中被重建。

重庆只是全国的一个小小的投影,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十余亿美元。单是南京大屠杀,就有30万人遇难。

从1931到1945年,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天危机四伏,日本军队狂轰滥炸,多少繁华之地变成废墟,多少英雄为国捐躯,多少无辜平民丢了性命,多少个杨金兰失去亲人,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日寇铁蹄肆意践踏,而我们的英雄用血肉之躯铸成新的长城,力挽狂澜。张自忠将军说“我死则国生”,戴安澜将军在给妻儿的遗书中这样说: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杨靖宇、佟麟阁、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一个个名字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虽然离我所生活的年代太遥远,然而枪炮声犹在耳边回荡。在国家危难、山河破碎的时刻,将军和士兵并肩作站,军人和百姓一起抗敌,上至将军,下至百姓,为国家和民族而站,国家沦陷,唯有自救,再无退路。

前方在战斗,后方像杨金兰这样的家庭也在自救,一个个小家在废墟中重建,并且不断支援前线,直至抗战胜利。我最佩服杨金兰的勇敢。妈妈被炸死,她没哭;爸爸、爷爷、外婆……一个个亲人失去,她也没哭,也许她的眼泪留在心底吧!生活教会我们坚强,她坚强面对生活的磨难,克服恐惧,一次次勇敢地面对。我知道,有时候流了眼泪对生活是无济于事的,还不如擦干眼泪勇敢面对,而不是一蹶不振。只要不放弃,生活是永远还有希望在前方的。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后的彩虹才是最美的风景。

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着,坚持着,赶跑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回望来时路,我们的前辈用鲜血与抗争赶跑了屈辱,也明白一个道理:壮大自己,才能昂首挺胸地做自豪的'中国人。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我身上的担子还很重。

《纸飞机》读后感

我是个热爱读书的孩子。今年暑假,我读了许多书,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左眩写的《纸飞机》。这本书描写战争史上惨烈的四大轰炸之一――重庆大轰炸,以主人公金兰的视角从不同的层次地表现中国人民在战争阴霾下的生活与抗争。

主人公金兰和她的家人住在重庆城,起初他们的日子很安详、快乐、无忧无虑。可是,自从1938年10月4日,日军首次轰炸重庆城附近,使安详的重庆城陷入一片危机。而后,日军接连几次轰炸重庆城,人们都跑进了防空洞躲避,可仍然有人被炸死。最严重的一次:“六五”大隧道惨案,死亡人数达1人以上,金兰的爸爸就是死在这里。后来,重庆城的人们抱定“愈炸愈强”的信念。因为日军轰炸次数多,人们跑警报变得熟练,被炸死的人越来越少。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战争是无情的,金兰的亲人都一个个离她而去,永不会回来;战争是痛苦的,它使金兰不仅充当起一个母亲的角色,而且还要时刻警醒着跑警报,时刻提防着日军的轰炸;战争也是一种磨练,它让金兰变得勇敢,坚强。我们要学习祖辈们不屈服,不放弃、不投降的精神。让我知道祖辈们靠着不屈服、不投降、不放弃的信念,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不到12岁年龄的金兰做饭、洗衣、照顾失明的妹妹,只要有那么一丁点的时间,还用筷子沾着水,在桌子上练字。对照她的遭遇再想想同龄的自己,生在一个和平年代的我,没有战争,过着无忧无虑、幸福的生活。学习条件这样好,学习用品应有尽有,但是比起金兰的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是天壤之别啊!而我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承受不住,比起金兰,这又算什么,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读完这本书,我还懂得了一个国家有了知识才能有科技进步,才能壮大我们的军事力量,我们才有了不被侵犯的实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日军对我中华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永远不能忘记这笔家仇国恨。一个新时代的少年更应该用行动来证明,坚强勇敢奋发上进,好好学习,做一个有梦想、有作为的人。

《纸飞机》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读了左]的《纸飞机》。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杨金兰,讲的是1938年到1943年日本对重庆的轰炸中发生的故事。

金兰是一个遇到事情冷静思考而非常勇敢的人。在一次重庆轰炸的时候,一个教书的金先生带着金兰,而在一次意外中,金先生却不幸受伤了,金兰勇敢地带着金先生躲在一个角落里,躲过了一次次灾难,一直躲了很久。金兰保护着金先生,让金先生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可是,金兰的妈妈已经在这场混乱之中离去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金兰并没有倒下,她忍受着失去妈妈的痛苦,依然坚强、勇敢地活下去。因为她的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她坚信,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数学只考了79分,我坐在椅子上有些难过,我眉头紧锁,手心出着汗,两只眼睛盯着卷子不敢看别的地方,老师见到我这样,便走过来,轻轻地靠在我的桌角上,用手摸摸我的头,说:“嘉欣呀,要对自己有信心哦,来,有什么不会的题吗?老师可以教你的呀……”老师的微笑,慈祥的面孔让我感到了温暖。于是,我加倍努力,我相信只要有信念,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绝不能辜负老师和家人对我的期望啊!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有了信念,一定会度过各种难关,最后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