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论文(优质5篇)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论文(优质5篇)

作者:文轩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论文(优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论文篇一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就是大学生通过学习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以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就业所需要的能力。结合三本学院学生的特点,分析影响他们就业能力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一)从学生角度来看。

他们的职业认知能力不高,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学习能力、就业信息筛选能力不强,语言表达能力需要不断积累提高。这些基础能力的缺失,使得没有正确的职业认知能力,在工作中会出现短时间“跳槽”的现象。刚步入工作岗位的他们会发现现实工作与理想工作出入较大,心理形成严重落差,从而产生懈怠情绪影响工作和生活。

(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一般三本院校只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缺少提升就业能力方面的专题讲座和活动,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机制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只侧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有开设实践教学环节。近几年,很多三本学院开设了创业园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一些同学通过这个平台寻找出了自己的创业思路和创业项目,但更多的创业者则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指导和市场预测,而只有很短暂的生命周期。

(三)从社会市场需求来看。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用人单位来说,他们更需要有较成熟就业观念和工作经验的人才,在企业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有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绝大多数毕业生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能力提升训练,所以在社会求职中不符合市场需求。

二、三本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差的主要表现

(一)就业认知能力较差。

三本学院的大学生缺少对自己工作的认知能力,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能够从事哪些工作,也不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导向,导致毕业后面对择业出现迷茫现象。对自身的认知能力不足,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的个人能力,面对工作眼高手低不能够承担起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很多大学生绞尽脑汁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在短时间内又出现了再择业状况。如果大学阶段对就业认知方面有很好的学习,自我了解足够完善,就会避免在择业出现类似的问题。

(二)缺乏相应的'求职技巧。

求职技巧是指大学生的面试应聘能力和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求职简历制作简单,对求职企业缺少了解,面试应变能力不强等都是缺乏应聘求职技巧的表现。在校大学生往往缺乏求职面试前的准备,在去某所公司招聘能够很好的了解求职单位的职业要求及企业文化,导致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状况。并且对工作职责不明确而导致从事工作后发现与想象工作不一致而出现再择业现象。还有一部分同学对公司企业文化和发展前景不了解,工作后发现不能与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相契合,导致就业失败。

(三)学校缺乏系统的相关培训。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三本院校近几年来对大学生就业状况格外关注,但还缺乏系统的求职技巧相关培训,没有完善的体系来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差给予相关培训。也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来为学生量身定做求职简历、分析就业前景,只是在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里笼统的讲述就业形势和个例分析,对大学生面试能力提升作用不大。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不理想,缺少创业平台,如果增加校企联合,加大企业进校园的力度,能够带动更多的同学走进企业,带动就业。

三、三本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一)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态。在毕业季会出现择业恐惧症和选择困难症状况,这都是没有良好的就业心态造成的,从而错失良机。公务员这个铁饭碗还被毕业生追捧,有的考生连考几年,错过了最好的就业时机。近年来,大西北逐年开发,但出现了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大学生不愿去偏远地区工作,宁愿留在择业困难的北上广地区。如果大学生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就会在很大部分上缓解就业难问题。结合三本学院学生的特征,积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二)完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现在大多数学校专业就业指导教师数量有限、职业化和专业化不强,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缺少威性和教学实践性。学校要培养一批专业的就业权威指导教师,组织其学习就业指导知识,使他们能够根据实事就业形势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讲授就业相关知识。就业指导教师还要学习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方面知识,考取相关证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

(三)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本院校在开设相关就业指导课程的同时,要定期举办讲座,邀请知名人士讲解个人成功的创业经验、进行心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尽早树立就业意识和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给同学们提供去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体验的机会,了解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激发出学生去企业工作的热情。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校的引导教育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结合三本院校的现状,积极引领和指导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力,让大学生对就业问题有一个零星的认识,从而做好就业准备,提高就业能力。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论文篇二

我国经济建设需要有大批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技术服务创新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主要内容,能够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适合高职学生的科研活动,能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

作者:陈寿才袁力辉作者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刊名:中国集体经济英文刊名:zhongguojitijingji年,卷(期):2009“”(27)分类号:g64关键词:教学方法产学研工学结合科研项目创新能力毕业设计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论文篇三

基础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作为学生在机械设计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设计和创新能力以及训练工程意识时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以及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形势下,实践教学环节是广泛应用的,但是由于落后的测试设备,落后的师资队伍,陈旧的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影响了实践的发展,学生更不能有效的进行动手和创新,所以,必须要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从而才能加强对学生专业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和有效应用。

通过在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选用一些以往的学生作品当成教学演示,再应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课堂的技术方法,把这些好的作品带进课堂当中,让学生可以更为直观的参观欣赏,让他们不再有一些畏难的心理负担,从而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开创性。最后让学生通过这些作品进行分析讨论,分享体会,从而来引导他们可以更为细致的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找到创新立意,进而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机械设计作为实践综合性非常很强的一门主要课程,在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了,实现教学目标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我们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课程时,实践则是一条不可小视的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在掌握机械原理的程度会影响到具体的实践能力。我们都知道,在机械产品当中,主要是由运动机械以及多个零部件组成的,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应用功能,并且所适用的场合也是不同的,所以必须要充分的了解机械产品的设计以及各个原理才可以更好的运用它的工程实践。此外,由于机械设计一般包括的体系是非常宽泛的,不仅有理论知识,计算推导,也需要一些图表与公式的配合,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在这门课程当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有效的知识,但是在现阶段而言,由于学校在多方面都受到了一些限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从客观角度来讲对实践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探索出一条更适合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学到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技能,更为科学的与理论相结合。

(二)由于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要改革以往的`课程目标,重新设计课程内容。学校一般会安排几名老师作为技术指导,但在新的课程安排当中减少了老师的比例,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当中找到创新的能力。在机械类的学科当中,一般包括机械方案的设计以及制作,在这个过程当中一般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以及培养他们的能力实践创新,从而来提高他们的思维意识,在部分学校当中还会应用团队合作来完成设计实验教学,通过让学生自己做相关的课程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收益,也降低了敷衍设计的比例。此外,在机械设计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应用一些相关的软件作为辅助作图设计,可以更好的构建三维模型,达到传真的效果。我们清楚的可以看到三维软件具有非常强大的一些应用功能,所以在零件的设计上是非常明显直观的,而它的参数多功能也是非常强大的,所以极易修改零件图以及装配图当中错误的特征。而我们在建立整机装配模型时,应进一步的分析设计产品所具有的运动仿真以及干涉检验等问题,对于所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的解决,来加强学生在机械设计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全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性。

(三)在机械设计课程的试验中,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就

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到最有效的知识,但是在现阶段的学校当中,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一些客观限制,这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一些高校当中为了让学生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便探索出创新的实验教学应用,理论结合于实践,作用比较明显。在很多高校当中都会应用这种方法,一些老师也对这种方法提出了不错的评价,当教师传授机械理论知识时,可以不受课本当中一些内容的束缚,并且让学生置身在具体的实验操作当中,其目的就是把实验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从而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学生提出疑问时也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进行解答,理论实践应用在创新当中,所得到的效果则是非常明显的,而吸收也是较为快速的,在短时间内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设计实验不仅巩固了知识也增加了思维的创新意识。

总而言之,对于在培养专业的机械设计人才时,不仅让学生要全面的掌握专业知识,方法以及理论基础,更要提高他们对机械知识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才是我们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目的。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当中,思维开发,意识创新,提高教育的本质思想,这才是最为核心的教学内容。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论文篇四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又有了更高的标准。让每个大学生都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当前社会的最紧迫的需求。

所谓精神,属哲学名词。辩证唯物主义者所说的精神,就是人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产物,它能动的反映物质并能动的反作用于物质。若想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必须从思想教育抓起。

一、将客观的社会需求转化为主观的内在需求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如经正确引导,创新精神会像他们的年龄一样,喷涌而出。作为学校教育,要做到:

1.转变教育观念

一直以来,我们评价好学生的标准是高分,给学生树立的楷模是同龄人,对教材和老师的讲课不鼓励质疑,这些都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作为学校教育,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加入创造力的指标。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广开思路;引导学生考虑问题从宏观角度再到微观角度的发散性思维;教会学生统筹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学校教育还要给学生充分的心理自由空间,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没有任何负担的发表自己哪怕不成熟的有创意的看法和建议。

2.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过程中起主导地位。每个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都应该是财富八斗,学富五车的人。不仅给学生树立榜样,更能在科学日异发展的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如下素质:

(1)具备创造力。在教学中,不仅把书本知识讲清讲透,还要把和书本知识相关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宏观上的、前沿的、先进的理论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举例说明,并鼓励学生提出其他更好的、更快捷的解决方法。

(2)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和研究中,不满足已获得的知识,对相关专业的知识也充满兴趣,对教学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决不放过,直至有了满意的答案。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无形中也会感染学生。

(3)具备亲和力。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使学生愿意与教师共同学习,并注重对创造过程的评价,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3.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的能力,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他们也不断地认识了自我。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加以思考,就能确立自己的理想自我,这就是立志。

立志,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愿意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才能有意识的学知识,并按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思维方式。根据需要,带有创造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让学生从心里懂得,宇宙万物中,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思维一贯式,没有创新精神是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的。这样,学生就将客观的社会需求转化为主观的内在需求,创新精神融入了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成为了学生个体人格中的一种特质。有了创新精神,就想办法解决问题。有了解决问题的决心,就有了敢于实践的勇气。这样,立志、学习、创新、实践就有机的结合起来了。学有特长,干有特色,每个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都养成这种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毕业后,就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做一个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1.建立学生创新实验中心

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齐全。我们应该把这些有利条件利用起来,建立专为学生准备的创新实验中心,给学生充分的实验机会,搭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实践的平台。而且,在这个平台中,有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也可结合学校和社会需要,设置一些科研项目刺激和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灵感,不定期的举办各种科技活动,如学术报告,科技成果会等等,使校园充满了智慧和创造的氛围。

2.产学研合作办学

利用学校的整体优势,吸引有影响的企业、研究单位参与学校的教学,而且学校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招揽企业、科研单位的'实验项目,这样,既可在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又能使学生了解生产实践中的需要和情况,有了研究和创造的方向,了解了市场。

(1)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与各种类型的药厂建立联系,建立实践实习基地,使学生能真正的接触实际生产,增长见识,避免了下厂实习走马观花的局面。教师也可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利用基地,带领学生现场学习、现场研究,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和场所。

(2)建立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创新实践互补渠道。聘请各界名流、学者来校讲学,开启学生心灵创造性的欲望,接触社会名流,点燃学生对未来的希望之火。经常派遣教师出外访学或深造,增长教师的知识才干。在这个过程中,各学科的知识会融会贯通。给学生和老师的知识体系提供了互补的渠道,展开了遨游的翅膀。

(3)树立服务意识。老师服务学生,学生服务社会。一切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切为了社会需要,学生用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报效国家。教师要体察学生的心态,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从生活到学习、到创造、到实践都要跟踪服务,用高尚的师爱的人格魅力正确的引导学生,发掘学生身上的创造潜力,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心学生的成长过程,尤其是心理成长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树立学以致用报效国家的终身奋斗目标,创造敢为天下先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想象的空间和翅膀,有一个创新的启动力。

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论文篇五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基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要求不断提高,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下,高校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机器人教育载体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就是在这一时间段发展起来的。本文章中,笔者就对以此课程进行分析,阐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及机器人教育载体教学模式的作用,并对机器人教育载体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机器人是集机械结构、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自控、通信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集成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形式具有多样性,应用上也比较广泛。对于目前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为,保障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教育体系能够满足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需要重视对机器人教育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结合,以此来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机器人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其是将机器人的理论知识、设计制作、创新构想等环节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学习下,通过参与到机器人科技训练实践或科研项目之中去,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并构建起学生们良好的实践创新意识。目前机器人教育载体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在开展上主要包括:科技训练课程、校企合作课程、项目活动等模式。其开展和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对机器人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了学生们参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动其他相关专业的发展和建设。

二、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展措施

(一)通过日常教学改革,深化实践创新培养课程项目发展

传统的教学中对实践创新培养内容的缺失是促使高校构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初衷,基于此,在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时候,需要注重对日常教学模式的改革,要通过转变教学主体的方法,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丰富,围绕着现阶段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的构建。比方说通过将机器人设计、机械设计及机电一体化系统构建等课程进行实验关联,来进行学生们相应的能力培养和意识构建。围绕着启发式教学理念,将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单片机等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们的电路设计和编程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在教学开展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实践课程占比的提升,要通过重视实践课程的建设,来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之中去。

(二)加强实验实训课程的构建力度

对于实验实训课程而言,其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并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为例,拥有完善的实验室及实验实训基地的工业机器人课程开展,将有效的保障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基于此,高校需要注重对实验实训课程及基地的建设,要通过整合资源进行构建,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或院校独立承建或院校合作建设等方式来增加实验实训基地的数量和质量。以此来保障学生们的实验实训课程开展能够有较好的硬件保障。另外,高校还要对实验实训课程的管理和考核模式进行完善,通过导入全过程的考核机制,注重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状态的考核,以保障考核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通过采取开放式的实验实训管理机制,为大学生创新理念的常识和实践提供条件。

(三)导入cdio理念注重课外科技训练开展

通过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中融入cdio理念,围绕着机器人载体进行课外训练的开展,将有效的提高大学生们参与热情和参与兴趣。各院校需要积极的进行活动协调和设计,通过不断的更新活动的内容,注重活动过程的引导,来激发学生们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主动性。并在课外科技训练活动中,让学生们发掘自身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进行调整。例如,高校可以开展机器人创新设计竞赛,让学生们进行机器人功能、运作机理等方面的创新,并进行竞赛,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将主动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与机器人创新设计进行结合,并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而且在进行机器人创新设计的时候,通过多人协同合作,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三、总结

在本文章的研究和论述中,笔者就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措施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通过本文章的分析和论述,能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2]骆德渊,秦东兴,黄洪钟.构建以“机器人”为载体的机电工程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研究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07):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