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讲话稿>2023年认识数教学设计(模板8篇)

2023年认识数教学设计(模板8篇)

作者:碧墨 2023年认识数教学设计(模板8篇)

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可以使员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责任。岗位职责的编写应尽量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尽量不过多地涉及岗位外的工作内容。下面是一些经验分享和总结,关于岗位职责如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思考。

认识数教学设计篇一

昨天,江苏省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20xx年春季教材培训会在开发区实小进行。我们学校全体一年级数学老师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丰富的活动中,最打动我的,是黄为良老师所做的关于一下教材修订的讲座.黄老师逐个逐个单元为老师讲解修订的目的,原因,内容,依托的数学思想等。

其中,讲到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黄老师讲到一点:“要根据事物数量特点,引导学生选择不同数数方法。”

我联想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材有意识地安排让学生数课桌、椅子、数5个一把的香蕉。:

看得出教材有意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数数方法去数。尤其是第2题直接标上了指向性明确的要求:5根5根地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在学生学完新知,进行实践性学习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看到要求按部就班地数,缺少了自己思考选择何种数数方法的过程,反而不利于对不同类数数方法的体悟。

于是,我这样处理了教材:

一生上台,边走边数,其余学生跟着一起数,教室里好有动感。

师:请你来完整地说说,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生:教室里一共有28张桌子!

师:刚才***带着大家是怎么数的?

生:1个1个数的!

师:桌子可以一个一个的数,现在我们再来数数椅子——

有学生忍不住嚷嚷:2、4、6、8……

老师作嘘的动作——

一生作代表来数,他选择一个一个地数椅子。

当他数完时,师:刚才我听到有人有不同的数法。

又一生作代表,两个两个地数。

师请学生评价,你喜欢那种数法?为什么?

学生认为2个2个地数比较好。因为简单。

师帮助学生总结,因为刚才桌子是一张一张单独排下去的,我们可以1个1个数,现在椅子是两张两张一起放的,我们可以2个2个地数,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数法去数。

接着,出示书本上香蕉题,我没有用光盘,而是用实物投影把题目放到屏幕上,把题目要求“5根5根地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给遮住了。学生代表上台,他想了想,数的时候,按照一共有几把来数,数成了一共有5根。其余孩子忙纠正,问的是一共有多少根!我也乘机打趣:明明有好多,你却说只有5根,是不是想偷偷藏起来一个人吃掉呀!接着又有孩子代表上台,5、10、15、20、25、30、35。他流利地数出了一共有35根香蕉。其余孩子也立刻发现,他是5根5根数的。

接着我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他会选择5根5根的数?

学生说出自己朦胧中感受的事物排列特点:因为这里的香蕉正好是5个5个放的。我们数的时候就可以正好5个5个地数。

认识数教学设计篇二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千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数数、读写数的方法,以及知道怎么样分析一个千以内数组成的知识和经验,但一万、包括比一千大比一万小的数的概念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所以在掌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我反复钻研解读教材,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经历数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使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会读写万以内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3、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进一步理解十进制的计数方法。教学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数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以及体会相邻数位之间数为的十进制关系的教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实践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现反思如下: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以此作为认数的基础。由于比一千大的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上课之前,我先布置学生去找一些生活中见到的大数,上课时让学生汇报,并由此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激活学生生活中认数的感性经验,为学好本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新知学习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使体会数位的意义,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思维离不开形象的支撑,在数的概念的掌握中更需要实物做引导,所以在教学一万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数小方块,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一百一百、地数让学生复习千以内数各计数单位再次体会到十进制关系的变化。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用图示的方法板书千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十进制关系,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紧接着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猜测,一千一千的数,10个一千是多少?然后用数黄豆,数方块来验证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有10个一千。这是体验的最形象阶段,最后后利用计数器的半抽象性,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千一千地数,体会数的转换,这样也就很顺利地建立起了计数单位和数位概念。在接下去的数读写的教学中,不仅出示方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数出一共有几个方块,然后学生动手在计数器把数拨出来,再尝试读写这个数,充分体现了图、形、数的紧密结合,为学生形成数的概念、了解数的组成打下扎实的基础。数万以内的数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数字大了,特别进1之后满十的情况一直以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所以也有必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撑,在教学中我利用计数器,每当在关键的地方就让学生思考再加一颗珠,会有什么变化,接下去应该是一个什么数,为什么?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最后数为顺序表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3、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掌握知识。如数数大pk、同桌互相拨数读数写数、记录数据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学生理解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后,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读商场中电器的价钱,记录大自然中有趣的数据。这样学生即再次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感悟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总之,本节课注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构建的过程,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紧张愉快中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认识数教学设计篇三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习。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是本课着重研究的内容。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干老师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一、数形结合,让学生获得清晰透彻的数概念。

在整节课中,干老师充分利用了小方块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表象。通过让学生来估计小方块的数量,到具体地数出,10个一列(10个一是10),100个一片(10个十是100),1000个一个大正方体(10个一百是1000)。充分感知了个、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并有梯度性,为学生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认识。之后,当干老师出示1片6列、3片5列2个的小正方体时,学生基本上都能马上看出这些数;接着出示一些具体的数,学生也能想象出这是怎样的一幅方块图。以上种种都归功于干老师之前为学生建立的方块图的表象。计数器的半抽象,直至最后数的概念的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从“数小方块”到“用计数器数”这个知识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十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在展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指导学生动手拨计数器上的珠子演示数,读数,进行多样性的练习,突破了拐弯数的难点。

二、让学生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当干老师揭示了全校人数有980人后,向学生提问:往后数多少就到1000人了?一个学生上台在计数器上拨,拨到999后,学生碰到了困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千”以及“千位”的产生,同时又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总的来说,在这节课中,干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强化这节课的重点,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整节课贴近生活,比如让学生搜集1000以内的数,使学生感受1000以内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但个人感觉,在本节课中,干老师在教学拐弯数时,让学生说得不多,而且请学生上台拨计数器时,没有彻底放手让学生去拨,而是发现学生稍有不对,就把学生打断了,然后自己亲自去拨。

认识数教学设计篇四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习,也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因为1000或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而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又是本次教学的关键。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数千以内的数,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借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力求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认识1000以内的数,建立计数单位“千”的概念,认识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同时,注重数感的培养,结合现实,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游戏、猜想、探索、讨论,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首先,我以北京体育馆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猜猜一共能坐多少个人?大家猜过都发现这些数都比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要大,由此引出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接下来的任务是认识计数单位“千”、数位“千位”,数千以内的数。我出示了小正方体,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多了,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一百一百的数,来自行挖掘数,寻找数,体验数的规律,这样的设计,比老师直观的教授,学生要乐于接受的多。同时为数的读写做了铺垫。

数数的体验以后,读数写数就水到渠成,此环节教师通过数的构成,组成一个新数为例,板书,做好示范,通过学生上齤台板演加深印象,课件对比发现数的不同,并采取正确的方法读写,归纳、总结,读数写数的规律,进一步的巩固了本课新知,突出了重难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也要回归生活,这个地方我自己觉得不错,让生欣赏生活中的1000,体验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字有数学,同样的数字不同的物体给我们的视觉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让生产生兴趣,原来数学如此有趣。

一、在拐弯数的处理上,有些混乱。

二、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充裕,后来觉得应该给予学生再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空间,个人发表想法的机会再多一些会更好。

认识数教学设计篇五

在本节课中,我用逛电器商场这个情景,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虽然都是围绕电器来复习,但是却几乎是一个知识点一个情景,显得非常繁琐,现在想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第一个情境,提出各种与知识点有关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知道原来一个情景可以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对情景有了多一份的认识,也让孩子能充分的学习到相关知识。

评价语几乎是每节课我们都会遇到的问题,在本节课中我表扬孩子“声音响亮”“人多力量大”等评语,回想起来,这些都与数学没有关系,数学课上要有数学味道,评价语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也要让孩子体会到这种感觉,课堂评价我们可以用“表达得非常清楚”“真理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等类似数学性的语言。同时,我们也要改变单一的表扬方式,用幽默的数学评价语感染学生,感受数学教师的大智慧。

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于近似数这一部分,我在教学时让孩子计算两个数相差多少,从而判断是谁的近似数,可是评课时我才注意到,原来我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难度,二年级对近似数的理解仅仅是体会四舍五入,而不是用计算来判定近似数。由于对三年级等相关知识的不了解造成现在增加难度的情况。所以在以后我会在学习一节课时多找一些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找到落脚点,并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认识数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点评:《新课标》在第一学段就特别提出要加强学生数感的培养。特别是像“10以内、20以内、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数的认识”这几堂课的侧重点都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数感上。

但什么是数感?数感应该怎样培养?不少教师存在疑惑,也经常被误解。比如,有的教师仅仅把数感理解为估计的能力,认为学生能较为准确地估计出物体的数量(如一堆小棒的根数、体育馆的人数等),就说明具有了较强的数感。因此,在数概念教学中一味强调估计能力的培养,显然这是片面的。但特级教师李老师在执教二下年级《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处理得恰到好处。下面我就谈谈李老师在本课中通过多种体验,培养学生数感的几点想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进一步感知建立数感。”

【片段一】课前游戏

师:小朋友,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高兴的话,我们边拍手边说“老师欢迎您”,好吗?

学生兴奋地一边拍手一边说:“老师欢迎您”。

师:你拍了几下手?生:五下!

师:是这样吗?一下两下三下四下五下。(教师边拍边数)

师:这么多老师的到来,谁会放声的大笑。哈哈哈哈。(教师示范作张开双臂放声大笑状)

生:哈哈哈哈。(学生也张开双臂放声大笑)

师:你们笑了几声?生:四声。

师:对,原来掌声一下一下的、笑声一声一声的,都可以用数来表示。

师:让我们怀着开心的心情,走进课堂……

在课前,李老师就组织了两个课前小游戏,虽然只有边拍手边说:“老师欢迎您。”和表现高兴而哈哈四声大笑,但能使学生发现数学无处不在,随时都有数学信息可以提取,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积累对数的感觉,丰富对数的体验,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发展,还能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行为,放松学生的心情,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和谐进入课堂。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我们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仅仅听数学、记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同样,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实践的体验。

【片段二】数方格

……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数数的方法,其实啊,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师:请女生小组长把纸一张一张叠放在手掌上。放上去时其他同学数一数。

学生边放边数后,师生交流。

师:咱们再来数一数。

教师拿起学具,将纸(每张画有100个小方格)一张一张累加,师生一起数:一个百、两个百、三个百……十个百。

师:有谁知道十个百是多少?

生:十个百是一千。

师:哦,老师手里有一千个小方格,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你对它有什么感觉?

生1:太多了。生2:与一个百的纸张相比,厚多了……

师:请小组长数出10张纸,在小组中将纸平铺在课桌上,然后一个百、两个百……数一数。组长开始动手操作,学生合作进行数一数。

师:现在你对十个百又有什么感觉啊?生:真的很多啊!

师:老师将方格纸在黑板上平铺,请大家来数一数。

教师在黑板上平铺方格纸,学生一起数数。

生:一个百、两个百、三个百……十个百。

师:再来数一数,边整理一下,边数一下,好吗?

生:一个百、两个百、三个百……十个百。

师:十个百就是——生:十个百就是一千。

师:你现在对一千又有什么感觉了呢?请你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生1:特大!生2:小方格特别多!生3:真是太大了……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也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体验一千有多大时。李老师出示了小正方形,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多了,通过一百一百的小方格多次叠起来数感知厚度、平铺着数感知大等让学生体验一千个小方格“特大”、“特别多”、“太大了”等,同时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从比较估计入手提升数感。

比较估计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比较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比较估计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见比较估计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比较估计,多交流,从而感受比较估计的魅力,增强比较估计意识,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比较估计习惯,从而来发展学生的数感。

【片段三】猜小棒

师:(出示10根一梱小棒)小棒几根?

生:十根。一个十是10。

师:(出示100根一梱小棒)十个十是?

生:十个十是100。

生:100根、200根、250根、1000根……

师:到底有几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怎样验证?

生:数出小棒的根数。

1、师出示任务要求:

(1)讨论怎样数。

(2)小组内分工合作。

(3)数出的结果一眼就看明白。

2、小组合作扎小棒。

3、小组汇报:

第一组:196根。第二组:304根。第三组:203根。第四组:297根。

师:将本组小棒根数与别组比较,谁多谁少?哪一组最少,哪一组最多?

生:我们第一组最少。

生:第二组最多。

生:第一组比第三组少一点。

生:我们第二组比第一组多得多。

……

(师倒出1000根小棒。)

师:请你们根据刚才的经验猜一猜这一堆小棒大约有几根?

生:800多根、700多根、900多根。

师:老师可以透露一点,这一堆小棒和你们四个小组的小棒合起来一样多。

生:1000根左右

把四个小组的小棒拿上来验证。(引导用移多补少的办法结合成十个百)

【片段四】猜跑步米数

生1:猜600米,

师:只有三圈;

生2:猜800米,

师:正好四圈;

生3:猜1000多米,

师:比老师实际多一点;

生4:猜1800多米,

师:更多了,多得多;

生5:猜850米

师:你为什么猜850米?

生5:因为4圈是800米,多一点就是850米,

师:猜测也是要有依据的,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猜想的数,老师到底跑了几米,告诉你们。

出示计数器图片

师:老师跑了百位上有9个百、十位上有8个十、个位上有5个一

师:老师跑了(生:985米)。

在本课中李老师多次设计让学生估计猜测,从开始安排数形结合的估计猜测到层层递进到后来的数数结合的估计猜测,培养学生科学的估计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估计猜测要有依据的思想,强化数感的提升。同时又不断改变比较参照物的难度,提升估计的能力。如在数小棒的教学中,李老师让学生估计小组内小棒的数量之前,先让学生亲身感觉10根小棒一栶和100根小棒一栶放在眼前,用具体实物对比中进行估计;在估计1000根小棒数量的时候,李老师让学生在估计小组内小棒数量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自由估计,然后老师告诉学生这里的小棒是你们4小组的总数之和,学生认真考虑之后能精确估计;而在估计跑步米数的巩固练习中老师只提示了几个数字,让学生根据几个数字条件进行合理估计。

在估计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李老师还不断渗透比较对比意识,如用“少得多”“少一些”“多得多”“比实际多”等词语描述几个数相对的大小关系。用1000左右、900多等来表示估计出来的大数等。

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用心灵亲身感悟,使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提升学生的数感。

当然,数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渐行的过程,不可能靠某一节课来完成,但又必须贯穿于一节又一节课来落实。教学中应注意将数感的培养随时渗透在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和实践活动中。

认识数教学设计篇七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是这节课的着重研究内容,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并突出了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2、通过情境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先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主探索,解决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觉得自己有几个方面还不是讲得很到位,特别是有一道题目:把四个0和四个1组成一个只读一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只读二个零的数,再组成一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再讲解这道习题的时候,我以为基本上同学都能掌握,然而在后面的作业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同学完成的不是很好。

认识数教学设计篇八

在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里,如何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让学生打心眼里喜欢数学?听特级教师吴汝萍老师上“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我获得了很多启示。在这节课上,吴老师读懂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好吃而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

【片段一】:

师:4个同学的小棒放在一起是多少根?

生:400根。

师:5个同学的小棒放在一起呢?

生:500根。

师:在家数100根小棒花了不少的时间,数400根、500根怎么这么快呢?

生:因为是一百一百地数的。

课件演示:一百一百地数,4个一百是400。

师:想象一下,10个同学的小棒放在一起,是多少个一百呢?

学生随着课件演示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数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可以一十一十地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个、十、百、千都是记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习千以内的数(师板书课题,千以内数的认识)。

生:增加一位,千位。

师:怎么想到千位的呢?

生:前面是个位、十位、百位,后面就是千位。

生:因为10个百就是一千。

课件出示有千位的记数器。

师:记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100,10个百是1000。

生:1000里面有10个百,100里面有10个十,10里面有10个一。

师:也就是满十进一,它们之间是十进关系。

师:一千怎么写呢?同学之间试试看。

生:一个1,3个0,因为10有1个0,100有2个0,1000就有3个0。

生:千位上有一,就写1,其他位上写0。

【感悟】:在知识上,学生已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以及计数单位个、十、百;在经验上,学生已在生活中接触到了千以内的数;在方法上,学生已初步学会类推。在读懂学生知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吴老师在教学时充分激活和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解决新问题:“数10个一,换成一个十;数10个十换成一个百;数十个百,在计数器上该怎么办”、“一千怎么写呢”?这样的教学活动,恰好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尝到学习的快乐,点燃探究的激情。没有对学习基础的正确把握,就不会有恰如其分的认知冲突,也不会有学生投入的探究活动。

【片段二】:

课件出示千字文。

师:猜一猜里面有多少个字?

生随电脑二十二十的数,数到一千。

师:这篇文章就是以字数命名的,猜猜它叫什么?

生:千字文。

生:是“善”,先找到220,再往下数一排,然后接着数到231。

师:第二个在第224个。

生:是“思”。

师:连起来是“善思”,老师为什么会喜欢这两个字呢?

生:因为您是善于思考的人。

师:我希望自己是善于思考的人,同时更希望大家也是善于思考的人。

【感悟】:在每个儿童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他们喜欢比赛、喜欢挑战、喜欢游戏。吴老师充分读懂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中设计了儿童感兴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猜一猜文章的字数、和电脑比赛二十二十地数字数、帮老师找指定位置的汉字等,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挑战自己对数量多少的感觉、挑战自己数数的能力、挑战自己运用数的策略,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数量的多少、形成数的表象、认识数的顺序。这一设计可谓独具匠心,吴老师成功地抓住了学生不愿服输、勇于挑战的情绪,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主动的体验,既发展了数感,又获得了人文的滋养。

【片段三】:

师:一个一个地数,9的后面是几?109的后面是几,为什么?

生回答后,教师课件演示记数器,在个位上拨9个珠子,再添一个,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你还能想到几百零九的后面是多少?

生:909的后面是910。

师:一百几十九的后面是多少?看你一下子能说几个?

生1:一百三十九的后面是一百四十,一百五十九的后面是一百六十。

生2:一百八十九的后面是一百九十,一百九十九的后面是一千。

生3:一百九十九的后面应是二百。

师:到底谁说的对呢?(许多同学同意生3的观点)

生2:我改正,是二百。

师:是自己知道还是看同学改的?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思考几百九十九的后面是多少……九百九十九后面是多少?课件演示九百九十九再加一个是多少。

数出每个数后面的5个数。

一百零六、()、()、()、()、()

指名数,全班齐数。

一百九十八、()、()、()、()、()

学生数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九十九后面是多少?一百九十九后面是多少?

【感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学生明白这些道理,但在具体数数时,则总会出差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针对学习困难,吴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计数器演示,分别数出几百零九后面的一个数,数出几百几十九后面的数,让学生从数出一个数到数出一类数,从慢慢地数数到快速的数数,因为有困难,教师有计数器演示的针对性解决策略;因为要求有变化,学生学起来并不枯燥;因为有提升,学生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读懂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想法,倾听学生的声音,认同学生的情绪”,吴老师的课堂洋溢着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