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优质中医古籍读后感(模板18篇)

优质中医古籍读后感(模板18篇)

作者:琉璃 优质中医古籍读后感(模板18篇)

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不禁让我思考起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精彩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对书籍更深层次的思考。

《思考中医》读后感

一个连《内经》都不曾读完的人,又怎么能成为一个上工呢?不能成为一个上工,又怎么能为百姓治病呢?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就行医,那岂不是害人吗?不要以为中医没有毒副作用,中医的毒副作用在于行医者的能力,你有能力毒副作用就小了,你没有能力。那么你就是在杀人!!!

《思考中医》读后感

想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先了解一下黄帝;想健康长寿,一定要先看看《黄帝内经》。

黄帝诞生于四千多年前,是部落联盟的首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文化的初祖。《黄帝内经》记载:“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黄帝一生下来就聪慧灵气,小时候就善于言谈,悟性超强,稍大后就无所不通,敦厚敏捷,成年后便登上天子之位。后来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他发明了轩冕,故又称之为轩辕黄帝。

书归正传,《黄帝内经》是我们最早的医学典籍,可以说是中医的始祖。至于成书年代,一直很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先秦黄帝所作;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后人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在两汉时期成书,这些问题先不去讨论,咱们还是开始分享末学学习经典的一点心得。

《黄帝内经》采用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一般是黄帝问,岐伯答,岐伯是上古时代最著名的医学家,创建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被后人尊为中医始祖。在《黄帝内经》中,被黄帝尊为天师。在《黄帝内经》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第一段话就是:“(黄帝)乃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这个是黄帝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古时代的人都能够长寿,活到一百多岁,行动还没有衰老现象,而现在的人,到五六十岁,就已经开始衰老了呢?下面就是岐伯精彩的回答了,大家有缘可以看看原文,末学在这里只是简单总结一下岐伯回答的`两个要点:

一,要懂得养生之道。上古之人,都比较了解养生的学问,能够效法阴阳之道,并采用各种养生方法来保养自己的身体,饮食有节,作息有常,懂得顺应自然规律去生活,才使身体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伤害,活到人类应有的年龄,一百多岁还行动自如,没有衰退的迹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现在的人则不同。贪图享受,纸醉金迷,耗竭精气,元气消散,再加上饮食无度,作息颠倒,工作紧张,压力巨大,生活全无规律,导致现在人五六十岁就开始衰老,甚至有的人,还活不到五六十岁就猝发疾病死亡了。

二,好的心态是关键。上古的圣人经常教导百姓:要不贪不求,在思想上安闲清净,无忧无惧,体内真气和顺,精神内守,又时常教导人们一些躲避四季病邪入侵的常理。

所以,那时候的人,心态平定,人心朴实,虽然参加体力劳动,但不知疲倦,因为心态特别好,吃什么饭都香,穿什么衣服都很舒服,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安然自得,也不会因地位的尊卑而产生嫉妒羡慕心理,更不会因身外之物而干扰内心的清净,这正符合自然无为的养生之道,所以他们的身心都不会受到外界的伤害,才能颐养天年。

再看我们现代的人,正好和养生之道相反,我们每日为物欲所累,人心浮躁,一心只向外求,想着赚钱,吃喝玩乐,喜欢攀比、虚荣,追求名闻利养,追求物质享受,内心很难安定下来,多欲多忧,寝食难安,精神外泄,病邪就会伺机入侵,所以现在的人就很难活到一百岁以上了。

最后总结:真正的养生是养心,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甚至于连“养生”这个概念,都不能执着。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养生非常流行,养生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但是过犹不及,有的人越养生,反而越不健康,就是因为太执着这个身体,把身体的健康看的太重了,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你越是担心健康出问题,有时候它就越容易出问题。

科技节又来啦,那么我这个“小小神医”又要出现啦!“小神医”今日推荐大家读的是《神农本草经》,它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之本,而《神农本草经》则是药物的经典著作。

中草药知识其实很好玩,《神农本草经》是一本我特别喜欢的中草药书籍。全书共介绍了365种中草药,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为方便我们查阅,又细分为植物、动物、矿物三部分,详细阐明各药性味、归类、配方及功效,并附有独一无二的小药方,方便我们对症应用。书中还汇集了许多医家名言以及中草药的传说与小故事,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药知识。

我每次读着读着就入迷了,当我读到桑叶也称神仙草,性寒,味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等功效时,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桑叶不就是给蚕宝宝吃的食物吗?原来还有这样的妙用!难怪我一感冒,奶奶就会回乡下采桑叶给我煮汤喝!这可是科学秘方啊!书上还附有每一个症状的配方,我读得可仔细啦,细细品味每种草药的用处,说不定这些小药方在以后的生活中都用得着呢!

《神农本草经》这本书内容丰富,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中草药。看着简单明了,对植物的根,茎,叶,花等部分作了详细说明,使我更全面、更形象地了解了植物、动物、矿物的各种药用价值,也让我更简单,更轻松地学到了相关的中医知识。

在科技节中,学校还邀请了一位专家来给我们讲解中医知识,专家从一个西瓜讲起,告诉我们西瓜的多种功效。我们不禁感叹:原来西瓜的用处这么多啊!专家还告诉我们,人体是显微镜,中医可以通过望、闻、问、切这四大步骤诊病。我认真听了专家给我们的讲解,又对比了《神农本草经》上的知识,觉得我这个小神医又有进步了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共同了解相关的中草药知识,人人争做“小神医”吧!

《思考中医》读后感

柴胡:味苦平。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道)、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藏。

柴胡和大黄最大的共通点,就是“推陈致新”。“陈”与“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陈”代表一种旧有的东西,旧有的状态,“新”当然就是一种相反的状态,将旧有的状态推翻,建立新的状态,这是推陈致新;促使一个事物进行变化转换,以形成另一个事物,这也是推陈致新。

现代物理学有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叫“临界相变”。所谓“相变”,说白了就是事物状态的变化,事物由此一状态进入到彼一状态,必须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某一区间或状态,对于变化是否发生、变化的进程、变化的方向,都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这样一个区间或状态,称之为临界或临界状态,在临界状态所发生的变化,即为临界相变,因此,临界状态以及临界相变的情况决定了事物的变化情况。

临界状态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整个事物的变化,事物能否由“陈”的状态进入到“新”的状态,要看临界相变的发生情况。从这一点上来看,柴胡与大黄“推陈致新”的作用,是否就是直接作用在临界状态及临界相变上呢?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假如柴胡和大黄确实能够直接作用于临界状态,直接促使临界相变的发生,那这个意义就太大了。疾病是一种状态,健康也是一种状态,有时候我们从健康走向疾病,有时候我们由疾病回到健康,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因为相变的方向不同,所以就有健康和疾病状态的不同。

古人云:“但使五藏元真通畅,则百病不生”。人为什么会生病呢?是因为五藏元真不通畅了,为什么五藏元真不通畅呢?因为四肢百骸、经络隧道、五藏六府,被结气、积聚、瘀血、血闭、风寒、痰湿水饮等等病理产物阻滞了、障碍了,因此,我们利用中药来扫清障碍,拿掉阻滞,疏通道路,这就解决了疾病的'关键问题。

《素问》讲:“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升降为什么会废息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这个“道”被阻滞了、障碍了。道路不通,怎么出入?怎么升降?那就只好作罢。

只有元气的升降出入有保证,神机气立才有保证,健康才有保证。阻滞了,障碍了,神机化灭,气立孤危,怎么还会有健康呢?所以就要设法疏通它。

引申开来,其实每味中药都是一个“推陈致新”的高手,它们通过参与相变、影响相变,使相变的方向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对此中奥秘,既可以从“推陈出新”言,也可以从“临界相变”言,这是中医认识生命,治疗疾病的精髓。中医治疗任何疾病,都不出这个法门。

《思考中医》读后感

中等卫校《中医内科学》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教材,是介绍临床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鉴别、辨证治疗和预防护理的一门临床医学综合课程。是中医专业的临床专业课、必修课。

一、勇闯教材关,重视课堂教学,使教与学达到高度的融合。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永闯教材关,把握“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教材的学习目标、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及课时的多少,进行分析灵活处理教材,适当增删教材内容,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制定确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授课得心应手。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从走进教室、复习、讲课、小结这个程序安排既要严谨、又要求思想活跃,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认真做好课前10分钟复习性提问,讲清每一堂课应该让学生掌握那些,熟悉那些,了解那些内容。使学生们在听课中积极配合,根据自身的特点灵活掌握,如:我校85%是民族生,故要求掌握内容就是重点内容。同时教师要注意课时的分配,授课语言的表达深入浅出,少而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易学易懂,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提出问题,采用设问、反问、讨论等多种方式答复。讲课常常联系前期学过课程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板书、画图,举例、ppt及视屏等多种教学手段应用。合理安排讲解讨论教材中“链接”“手拉手”的相关内容及课后目标检测的练习内容等。使教与学达到高度的融合,学生乐于学习易于接受。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讲授《中医内科学》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只凭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和传统的授课方式很抽象,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动画、录像、特殊的符号或彩色线条来展示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诊断、防治措施,因其形象逼真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一旦有了兴趣,学习便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同时多媒体直观,生动的教学可使学生对重点内容一目了然,降低学习难度,易于知识的`巩固、积累、掌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医学是一门精细的技术性学科,实践性非常强,所以要特别重视。实验教学方法很多如:病案讨论法、ppl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操作法、情景教学法、临床见习及实习前的培训操作考核法等等。我校有健全的实验模拟操作室,故此法最常用,用模拟技术创设高仿真模拟病人和临床情景来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医学教学实验和考核,架起了医学理论通往临床实践的桥梁,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诊断能力及各项操作技能。通过模拟实验室的操作和直观教学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尽早地从死记硬背思维模式转向医生的思维模式。故在讲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时我们采用心肺听诊模拟人教学及考核,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顺利进入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制定合理量化考核办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成绩考核工作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学过程中比较真实全面的对一个学生成绩进行考核,是一个较复杂的内容,也是一个较难掌握的工作,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医内科学》课程提出综合量化考核办法:综合量化考核分为理论知识技能,实践操作技能和学习态度三个结构组成,考虑到学生还是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三个结构的量化标准分别定为理论知识为50%分,实践操作为30%分,学习态度为20%分,满分100分。1.理论知识又分为期终测试占70%分,平时测试占30%分,共计100分,其中平时测试可包括课堂提问、作业、考勤等。2.实践技能又分为实验操作规范70%分,病例分析30%分(提倡实验能创新),共计100分。3.学习态度可分为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觉预习,复习30分;实验操作认真主动性强,爱护公物30分;遵守课堂纪律,衣着整洁,乐于助人,文明团结,健康向上40分,共计100分。此项较难掌握,可采用将这几项列成表格由班组学生自己相互或集体评分方式进行。为了使学生较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理论测试命题主要以每章目标检测为主加之少量的当前临床新进展内容,让学生在较短时间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总之,教学有效果、教学有创新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其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拓展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读书心得读中医古籍的

仅仅作为一个文本,医药学家李时珍四百年前编撰的这套《本草纲目》,在现今美学观念的折射下,可以散发别致的魅力。

早两年《昆虫记》成为流行读物的范本之一,和那位天真顽皮的法国老头法布尔相比,我们的李时珍更为纯粹。

如同一杯啤酒撇去了泡沫,在《本草纲目》中找不到感性的只字片语。当然作为严肃的专业典籍,《本草纲目》无疑与《昆虫记》牛头不对马嘴,它们之间的对照,算得上“苟且”。然而法布尔的风行确实唤起了对李时珍的记忆。

在此之前,难以想象我会在《本草纲目》上花掉整整两年的睡前时光——那等待睡意的片刻,是我全部时间的精华。事实证明,这位名垂青史的祖先给我带来的是无边的惬意,并且有效地改善了我对食物的无知。

《思考中医》读后感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现在的科学发达,对于宇宙物质构成和规律这个概念已经研究到很细,从分子论到原子论,到中子、质子、介子、夸克,再到反物质以及最近的热词“引力波”.

而研究这些物质以及能量的学科被称为物理学。物理者,自然之理也。《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我们现在的科学体系被称为自然科学,《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说,科学也是道的一种。很多科学家都是神学的笃信者,而他们所信奉的神不只是泥塑木偶,更多的是对于宇宙万物宏伟、美丽、和谐的敬畏。

牛顿在《光学》中写到:“从现象中不是可看出有一位神吗?他无实体却活着,有智慧而无所不在。”

爱因斯坦的自传中说“赞美秩序与和谐的美,相信其中存在的逻辑简单性,这种秩序与和谐我们能谦恭地而且只能是不完全地去领会。”“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和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神的概念。”

基础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中医就是对人体中的秩序与和谐的总结,是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先人对自身的经验与智慧汇集而成的一门璀璨的科学。

当下的前沿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学。宇宙的微观粒子对于人来说是无法感知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物理学研究宇宙讲的是物质、能量,以及物质能量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中医研究人体这个小宇宙讲的是精、气、神。精即物质、气即是能量、神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表象及本质。中医常常与道相论,道追求的是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这个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神。

我们都知道五脏,心肝脾肺肾。大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五脏除心外都有月旁,月在说文解字把它归为肉旁,说明这些都还属于有形之物。唯有心,没有月旁,说明它是神的范畴。心主火,这里的火,指的就是维系我们生命的神火。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十二脏如十二官,凡十二官者,不得相失,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可见形器的东西是要依赖神明而存在的。

五行之中,唯独火为无形之物。我们所能见到火,只是一种能量的形式。我们会发现火仿佛不受地球引力影响,故曰上炎。再看我们的身体,发生上火的基本也都是在上部。可见与其它四行的差别。纵观中医各大流派,伤寒、温病、扶阳等等,究其根本就是将人体中的这股生命之火控制在最均衡的状态。说明神明之火才是生命之基。故养生善知火,是为根本。当下最盛行的扶阳派,也是深得命之本也。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知,都是从已病这个层次认识的。单从这个层次去认识中医当然会不如西医。比喻一个突发心梗的病人,你会送什么医院呢?当然是西医,我想哪怕是医圣复生也会建议送西医院。在处理类似危及生命的急症的时候,中医确实不如西医。但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中医的意义是让类似心梗这类的高致死率的疾病不会发生。

当下的医学发展的两大趋势,一个是慢性病及健康管理,一个是大数据精准化医疗。无论是哪一种,目的都是治未病。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者说压根就不让疾病冒头。可见治病于未发的疏导手段无疑是最为科学的。

要知微见著,那就得学经典。“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不易,你得学会望闻问切,很大程度上还得要靠经验和感知。所以中医学之不易,且学且珍惜。中医特色就是形而上,西医特色是形而下。一个是道,一个是器,所谓以道御器。是为上医。

《漫话中医养生》读后感

古人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故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疾患,足三里穴则对预防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最有效。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欲无节,精血亏损过多,就会造成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而保养阴精则可延缓衰老。

《思考中医》读后感

几年前就听说有一本书叫《思考中医》,并且还在书店的书架子上看到了,随手翻看了几页也就放下了。想必是讨论中医存亡问题。

而今有同事举荐了这本书,并且摆在了我的面前,那就要好好读一遍了。经过两周阅读,颇有收获。

1,作者很执着,有学问,有见识。

2,始终以阴阳为纲领,展示了《伤寒论》六经的阴阳转化,很有新意。有些观点和我的认识有点相似。

3,文章也有一些机械的、望文生义的成分,这是我的一孔之见。

4,总之,在今天能够读到这样一本书还是很开眼界的。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思考中医读后感

几年前就听说有一本书叫《思考中医》,并且还在书店的书架子上看到了,随手翻看了几页也就放下了。想必是讨论中医存亡问题。

而今有同事举荐了这本书,并且摆在了我的面前,那就要好好读一遍了。经过两周阅读,颇有收获。

1,作者很执着,有学问,有见识。

2,始终以阴阳为纲领,展示了《伤寒论》六经的阴阳转化,很有新意。有些观点和我的认识有点相似。

3,文章也有一些机械的、望文生义的成分,这是我的'一孔之见。

4,总之,在今天能够读到这样一本书还是很开眼界的。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思考中医》读后感

在大学课堂上老师曾推荐《思考中医》这本书,当时不以为然,后经同学再次推荐才有了读它的念头,阴差阳错,在搬宿舍过程中偶得此书,看来是缘分的安排,不得不读了!

刘力红自己说他写《思考中医》用了十年的时间在酝酿,正是十年磨一剑啊!其实我现在写这些随笔文,何尝不是在磨剑呢?用心写的书给读者的体验是丰富的,我在书中受益匪浅,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似乎是抓住了大学五年学习中没能找到的中医学的要领。哲学课老师在分享她的写书经验时也说,一本好书,总能带给读者一些启发。

我应该用好人生最有时间的一段时光,把人生最学术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按中学语文老师写作文的要求来操作,“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说透”,当做书稿来写,供以后回味和把玩,也许会酿造出别有滋味的美酒,把自己灌醉!

思考中医读后感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现在的科学发达,对于宇宙物质构成和规律这个概念已经研究到很细,从分子论到原子论,到中子、质子、介子、夸克,再到反物质以及最近的热词"引力波".

而研究这些物质以及能量的学科被称为物理学。物理者,自然之理也。《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我们现在的科学体系被称为自然科学,《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说,科学也是道的一种。很多科学家都是神学的笃信者,而他们所信奉的神不只是泥塑木偶,更多的是对于宇宙万物宏伟、美丽、和谐的敬畏。

牛顿在《光学》中写到:"从现象中不是可看出有一位神吗?他无实体却活着,有智慧而无所不在。"。

爱因斯坦的自传中说"赞美秩序与和谐的美,相信其中存在的逻辑简单性,这种秩序与和谐我们能谦恭地而且只能是不完全地去领会。""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和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神的概念。"。

基础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中医就是对人体中的秩序与和谐的总结,是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先人对自身的经验与智慧汇集而成的一门璀璨的科学。

当下的前沿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学。宇宙的微观粒子对于人来说是无法感知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物理学研究宇宙讲的是物质、能量,以及物质能量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中医研究人体这个小宇宙讲的是精、气、神。精即物质、气即是能量、神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表象及本质。中医常常与道相论,道追求的是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这个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神。

我们都知道五脏,心肝脾肺肾。大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五脏除心外都有月旁,月在说文解字把它归为肉旁,说明这些都还属于有形之物。唯有心,没有月旁,说明它是神的范畴。心主火,这里的火,指的就是维系我们生命的神火。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十二脏如十二官,凡十二官者,不得相失,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可见形器的东西是要依赖神明而存在的。

五行之中,唯独火为无形之物。我们所能见到火,只是一种能量的形式。我们会发现火仿佛不受地球引力影响,故曰上炎。再看我们的身体,发生上火的基本也都是在上部。可见与其它四行的差别。纵观中医各大流派,伤寒、温病、扶阳等等,究其根本就是将人体中的这股生命之火控制在最均衡的状态。说明神明之火才是生命之基。故养生善知火,是为根本。当下最盛行的扶阳派,也是深得命之本也。

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的认知,都是从已病这个层次认识的。单从这个层次去认识中医当然会不如西医。比喻一个突发心梗的病人,你会送什么医院呢?当然是西医,我想哪怕是医圣复生也会建议送西医院。在处理类似危及生命的急症的时候,中医确实不如西医。但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中医的意义是让类似心梗这类的高致死率的疾病不会发生。

当下的医学发展的两大趋势,一个是慢性病及健康管理,一个是大数据精准化医疗。无论是哪一种,目的都是治未病。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者说压根就不让疾病冒头。可见治病于未发的疏导手段无疑是最为科学的。

要知微见著,那就得学经典。"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不易,你得学会望闻问切,很大程度上还得要靠经验和感知。所以中医学之不易,且学且珍惜。中医特色就是形而上,西医特色是形而下。一个是道,一个是器,所谓以道御器。是为上医。

思考中医读后感

一个连《内经》都不曾读完的人,又怎么能成为一个上工呢?不能成为一个上工,又怎么能为百姓治病呢?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就行医,那岂不是害人吗?不要以为中医没有毒副作用,中医的毒副作用在于行医者的能力,你有能力毒副作用就小了,你没有能力。那么你就是在杀人!

《经典中医启蒙》读后感字

中医在当下的中国,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上。不说受到严格科学逻辑训练的理科出身人士对中医嗤之以鼻,即便是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也会觉得中医故弄玄虚。

就我个人来说,以前也觉得中医确实能治病,但多数情况下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或者安慰剂效果。后来,思维促狭略有改观,觉得中西医都有自己的长处,西医是科学派,中医是经验派,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看病喜欢找老中医。对中医的看法有了改观之后,也略略看了一些零碎的知识,但依然云山雾罩,在将信将疑之间徘徊。直到看了这本书,才仿佛拨云见日,对于中医——甚至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更明晰起来。

书中内容是李辛医师在中医班讲课的录音整理而成,后附一篇讲稿和一篇讲座对谈。而讲座这一篇可以作为本书的纲领来看,因为通过三位专家的对谈,厘清了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的区别,以及中医和西医思考方式的不同。

现代医学注重从数据指标来观察作为物质存在的人体,这是一种科学的手段,用数字语言按照理论公式描述客观状态,容易被验证,也非常有说服力。而中医描述的却是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像三焦、经络、神、气,没有仪器可以检验,也不能通过数字显示它的状态,也难怪会有人斥之为“不科学”。

科学,也不过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如果抛开这种方法,以另一种逻辑和语言去描述人体、疾病和自然呢?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活动”,讲究形神兼治,也就是不仅仅停留在身体的层面,而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去考察人与自然和宇宙的关系。

健康的反义词并不是病,而是“失其常”,与自我、社会、自然和宇宙处在一个平衡和谐的关系之中。疾病是失常状态已经发展到了外显的状态,神散才是病的第一个阶段。《扁鹊见蔡桓公》里,蔡桓公讽刺扁鹊时说过一句话“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他不知道的是最好的医生恰恰就是“治未病”。

疾病先是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开始出问题;第二个阶段,到气的部分,能量格局和运行规律发生紊乱;第三个阶段,到有形的疾病层面。

所以中医的治疗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的,“上工治神,中工平气,下工治形”。

“上工治未病”,好的医生能够在生命无形的部分出现失常的时候感受到,通过调神遏制住它发展的趋势。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离自然越来越远,影响人体精、气、神的因素错综复杂,调神对医生本身的要求很高,所以如今这样的大医已经非常少见了。

李辛医师坦言,自己只能在“气”这个层面上工作。气,是维持生命的能量。三焦,就是三种能量结构——下焦:元气、精气;中焦:胃气、土气;上焦:清气、卫气。气有开阖,实则开,虚则阖。中医问诊都会问到吃喝拉撒,就是要判断一个人的气机如何。

至于有形的疾病,现代医学确实更胜一筹。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即是针对疾病的三个层次展开的。书中从第7章至第9章分别讲了经络穴位、针灸按摩、导引祝由和中药的治疗原理:如“针灸的作用原理不在肉体上,是经由肉体,作用并调节较高层人体能量或是精神层面,再往下作用于肉体”。

而中草药则是“医者借用草药的神、气、形来调整病人的神、气、形”。

了解了传统中医的这种基本理念之后,也就明白了现代中医为人所诟病的原因。现在去看中医或者去按摩,常听到肝血不足、脾胃失和、阴虚、阳虚之类的判定,连按摩师傅也能说出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的道理来。让人听了觉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说到底就是因为有些医生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抓住细枝末节照本宣科地开药,实属“下工”。

宋朝以后的中医流派渐多,更加注重研究精细的分支,致精微而失其广大,与传统医学渐行渐远。到了现代,虽则主张复兴中医,看一下中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和中医看病的方法,实际上却是用西医的逻辑配合中医的手段,到头来成了四不像。

作者在讲述中草药的时候,提到了现在中医教材中缺失的内容,也指出了学生应该如何去学习中医。其中一点是李辛医师在整本书中反复提到的:虚己。

逐渐形成符合该学科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学习利用其特有的表述语系与特有名词、概念来建构认知和思维模式。这个环节来自放下已知,以及谦虚好学的心态,与新概念、新体系的反复记忆、体会、思考,与其他学科的融会互通。

只要是符合这个逻辑的,都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正确的。要放下这种已知并不容易,我们习惯了不断往自己的脑子里塞进去越来越多的东西以显得很有学识。以前看《倚天屠龙记》,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拳,听张无忌说他传授的招式全忘了,反而大喜。这一度让我非常困惑,如今想来,这便是虚己的功夫,很难。

李辛医师说中医给人看病,要懂得“以我知彼”,也就是说作为医生,必须要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身心运作规律,知道自己的身、心、意是如何和周边环境互动的,才能够去感受和引导病人。

静坐、站桩是中医的必修课。身心静下来之后,感知能力就会变得更加精微。就像一个容器,只有空出来,才能为我所用。至于对待中西医的态度,作者引用《皇帝内经》里面的一句话可供参考:“智者察同,愚者察异”。中西医在概念和方法上有很多不同,如果一味强调这些不同,还非要分出个高下优劣,那就是愚者所为了。

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再读,粗读一遍,我也只了解了表层的东西。比起来中医的理论,得益更多的反而是学习的态度。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我自认为不是个骄傲自信的人,但是却并不谦虚,在很多方面反而是个非常自满的人,所以,也希望能在以后重温的过程中,慢慢地学会虚己,从而拥抱更多可能。

中医古籍心得体会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医作为其中的一个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经验。中医古籍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中医的理论、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通过研读中医古籍,我深刻体会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也认识到古籍对于现代中医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我有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中医古籍教会我尊重传统和历史。中医学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代代中医人承袭和发扬着中医学的传统。而中医古籍则是这种传统的历史见证和宝库。研读古籍,让我感受到了中医学的渊源和源远流长,也使我明白了传统文化对于人类进步的意义。尊重和学习传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其次,通过研读中医古籍,我深刻领悟到中医学讲究整体观念和治未病的思想。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五脏六腑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只有从整体和平衡的角度去认识和治疗疾病,才能真正达到治疗目的。古籍中详细记载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注重防病治未病的思想,这种治疗思维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我平时的实践中,我更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通过调理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生病的机会。

第三,中医古籍的学习还让我认识到中医学具有循证医学的优势。虽然古籍中记录的一些诊疗方法可能被今天的医学所抛弃,但其中的一些理论和经验依然具有指导意义。中医古籍中的许多理论和经验都经过了长期的实践验证,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我们在学习中医古籍时,既要尊重古籍的传统,也要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去判断和运用古籍中的知识。

第四,中医古籍的阅读让我明白了中医学的针灸疗法的重要性。古籍中的针灸经验对于现代中医学的针灸治疗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针灸疗法是中医学最具代表性的疗法之一,其独特的理论和疗法一直被世界各地的医学界所关注和研究。我在阅读中医古籍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古代医家对于针灸的经验和应用方法,这对于我现在的针灸临床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最后,通过研读中医古籍,我感受到了中医学的人文关怀。中医学一向以“以人为本”、“治未病”、“体质调理”等为核心思想,注重人的整体和平衡。而古籍中的经验和理论对于增进医患关系、深化医学的人文关怀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在我实践中,我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了解,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权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于我临床工作的方方面面。

总之,中医古籍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读古籍对于了解中医学的理论、把握中医治疗的方法和提高中医医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我个人的学习和实践中,通过研读中医古籍,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悟,也让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相信,在中医古籍的指导下,中医学会继续发展,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问中医几度秋凉》读后感

《问中医几度秋凉》是一本十年前阅读的书籍,讲述了作者从自己老中医母亲的一生和小中医女儿的进步中窥得的一些经历和感悟。最近有空又翻看一遍,颇有一些想法。

作者的父亲是个唯物唯科技论者,他总是看不上配偶身为中医的所谓“神秘治疗法”。诚然,现代科技一日千里,声光电和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使得工具的利用率极大的提高。从前那些朦朦胧胧就致人死亡的病痛,诸如腹泻(霍乱)、咯血(肺结核),风寒(流感)等等,现在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致病菌和致病机制,甚至可以轻而易举的使用抗生素、手术等药物手段克服病菌,快速痊愈机体。

而随着环境恶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西医手段更多地呈现出了“照病镜”而非“治疗仪”的一面,花了成千上万的开销,让病人清清楚楚的看到了长在体内的各种“瘤”、“斑块”、“脓液”,金钱散尽之后,病人也“心满意足”的死去了。

作者的母亲,在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技术之上,灵活运用了中医“黑箱”的诊治特点,因脉而治,应势而为,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病患疼痛和医疗花费。当一个个病苦难忍却又在大医院束手无策的患者们最终上门感谢母亲正确辩证调治后,作者和作者父亲才稍稍改观了对母亲的偏见。

作者列举了著名中医大师文怀沙的一句名言:西医用脑,中医用心。

西医可以批量生产,而中医需要灵性和开悟。从事临床工作至今,本人深知各类指南和共识的强大,严谨的循证研究拯救千万病患于痛苦之中。而更能体会万千病患微妙的个体差异对于统一临床方案的排斥。更不能不提的是同一体质的人群在不同性格和心理条件下对于疗效的巨大反差。所以对于不同的人群,必然不能冷酷理性的作一刀切。

作者母亲诊不同孕妇的喜脉,感受各不相同,有的是平稳不惊正常分娩脉象,有的却是如波浪般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脉象。每每摸到后者,母亲都像品鉴艺术品一样温柔和高兴。

科技发展使得人工智能越来越精密复杂多功能,甚至阿尔法狗都能在围棋上秒杀人类,但是品酒师、品茶师,闻香师却还是成为相关价值鉴别的最终决策者,这充分说明不管哪个领域,人类的感觉是无可替代的。

可笑过后便是可悲,我们都知道,现在越是大型的医院,分科便越是细致具体。用作者的话形容:很多科室的“大专家”、“大教授”,却并不能独立的去处理某一病症,这当然能为学科系统化带来效率,却不得不反映了现实的可悲。

作者母亲坚决的从医院辞职,为的就是不让系统化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和异化自己独立诊疗病患的能力。超倍显微镜可以深入细胞分子结构,系统知识也把人体每一部分拆分得肉眼可见,但堆积如山的报告单和疲于奔命的步伐却永不停息。

在作者母亲那里,他们却永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可以值得倾诉,值得信任也可被抚慰身心的人。推荐这本书是因为作者实实在在用文字表达了什么叫“实践出真知”,中华文明经历太多的人世浮沉,而我们内心最难割舍的却还是那份独一无二的感觉和记忆,它刻进我们血骨,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之中,与我们所有的张惶失措,灰心丧气和苦难眼泪进行一次次最温柔的拥抱。

中医古籍心得体会

中医作为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其中的古籍更是丰富而博大精深。这些古籍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不仅是中医学的基石,更是文化遗产。在我日常研读中医古籍时,我发现古籍不仅是关于疾病和医学的知识记录,还是我们生活智慧的体现。今天,我将分享我在研读中医古籍时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一、虚实辨析。

在《黄帝内经》中,有一句经典的话“治未病”,这是传统中医的特点之一。对于古人而言,“治”不仅仅是治病,更是预防疾病;“未病”不是没有生病,更是在开创人类科学之时,对人类生命健康的思考。个人认为,虚实辨析是古籍中最为重要的治疗原则。虚实是一种分析疾病症状和体征的方式,它要求我们正确识别疾病,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虚实辨析不仅可以用于中医治疗,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指导我们的饮食和锻炼。

二、平衡调节。

在古籍中,“平衡调节”是医术讲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状态是一个内外平衡的和谐状态,而疾病的发生则是内外失衡的结果。平衡调节的方法非常丰富,如针灸、按摩、中药、气功等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治疾病,更可以调节身体的循环系统,增强身体免疫力,减轻压力,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更强壮。

三、多元交融。

古籍中我们能够窥见古人对治疗的多元思考。中医治疗并不是仅仅依靠药物,而是包括饮食、针灸、按摩、气功等不同的治疗手段。这种多元化和交融给了中医学者许多思考的空间,也让我认识到中医治疗的独到之处和价值。多元交融的思想也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对于喜爱钓鱼的人来说,不同的鱼需要不同的鱼饵和钓法,只有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整体认识。

中医的概念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相互交融的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的思想贯穿于中医的方方面面。这种思想要求我们从整体的来认识人体和疾病,通过观察整个人形体、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变化来进行诊断。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人体和疾病。这种“整体认识”的思想也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透过局部问题,从整个问题的角度来思考,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五、兼容并蓄。

中医系统中有许多理论和实践可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吸取了现代医学的优点,发展出许多新的诊疗方法和技术,例如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之所以能够保持活力和发展,正是由于其多元和包容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兼容并蓄,不断吸取新的思想和技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总之,中医古籍是我们珍贵的文化瑰宝,研读古籍不仅可以认识中医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提高我们对人体生命健康的认知,并通过中医的养生之道进一步切实应用到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

学习中医古籍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中医古籍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中医古籍,可以深入了解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和经典经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古籍,并认识到其在现代医学中的独特价值。在我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学习中医古籍所带来的丰富收获和启示。本文将从学习中医古籍的方法、内容选择、古籍的价值以及对现代医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示我个人的学习体会。

第二段:学习方法(250字)。

学习中医古籍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理解古籍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是十分重要的。古籍中常见的某些字词,在当时的意义和现代的意义可能是不同的,要能融会贯通。另外,需要懂得辨识古籍中的繁简字体差异,确保正确理解古籍内容。此外,密切结合古籍与实践是学习中医古籍的关键,通过对病案、现代病例的学习,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对中医经典的理解。总之,学习中医古籍需要耐心和细心,同时要结合实际应用进行理解和运用。

第三段:内容选择(250字)。

在学习中医古籍时,我们要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学习。要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古籍,不要贪多嚼不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经典的古籍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同时也要注重选择有名的中医医家的著作,如《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此外,还可以结合当前热点问题,选择与之相关的古籍进行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第四段:古籍的价值(300字)。

中医古籍是中医学习的宝库,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首先,中医古籍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中医文化和中医理论。其中蕴含的中医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法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其次,中医古籍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大有裨益。通过对古籍中的病例和配方的研究,我们可以拓宽临床经验,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另外,中医古籍也是中医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在进行中医研究时,我们可以借助古籍中的资料和经验,找到问题的线索和解决方案,推动中医学科的进步。

第五段:对现代医学的影响(250字)。

中医古籍是中医学的根基,对现代医学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医古籍中的很多治疗方法、药物配伍等,都具有一定的现代医学意义。其中一些经方和草药的应用在现代医学中也有借鉴之处。另外,中医古籍中的治疗原则、病理观点等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可以使中医学更加立足现代,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服务。

结论(200字)。

学习中医古籍是一项有挑战性但充满乐趣的过程。通过学习中医古籍,我们不仅可以学到中医的理论和技术,更能够深入了解中医文化和精神。中医古籍不仅是中医学术的宝库,也是中医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中医古籍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中医古籍的学习和研究,将中医的瑰宝发扬光大。

中医基础理论读后感字

第一次见到朱老师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体质的相关内容,这也是我听得最有趣的一部分内容。一般来说,不管什么学科的理论部分不可避免地会有些枯燥无味,而中医的一些理论对一个理科生而言更是难以接受和消化。而朱老师总是能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病例故事引起我们的兴趣,并从这些病例中引出最核心的知识。从那时起,我就对朱老师崇拜得五体投地,也对她口中的故事充满了向往,于是朱老师新书一出版我就迫不及待地品读起来。

书中的故事一如既往的生动有趣又令人动容,这不仅是治愈患者的过程,更是朱老师收获一段段深厚情谊的过程。但我的身份不是一个单纯的旁观者,更是一名中医系学生,我从书中获得的除了精彩的故事,更多的还有临床经验。书中每一篇文末都会有疾病的科普及其诊断标准与中西医疗法,使读者在感受故事的温情之余,还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就像学英语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要把单词放到句子里面去记,这样才能记得牢。同理,我们把中医专业知识直接融入临床病例里去学习与记忆,也会记得更加牢固,运用得更加纯熟。

《痛到天昏又地暗》中有痛经的分型及对应药方;《我为妈妈求医》中有对失眠的分型及对应药方;《“一见钟情”》中有对头晕的分型及药方;等等。书中还有很多老师临床经验的总结,对我们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可能有人会问,我不是专业学生怎么办?当然不必害怕啦,书中的故事并不晦涩难懂,更多的像是朱老师在寻找一个一个朋友,用一个个药方架起友谊的桥梁。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对中医、对朱老师逐渐建立起信任,看到的是患者的生活因此而更加健康幸福,看到的是因战胜病魔而紧紧握在一起的双手。它让人们相信,即使疾病带来的孤独和绝望几乎要把人打倒,也还有一丝光可以照亮——那是医生的爱和能力。

《炙甘草汤留人治病》中,就是简简单单的炙甘草汤,按照经方剂量对症施治,却也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使得原本只能靠流食生存的胃癌患者症状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这对患者一家来说无疑是黑暗里的曙光。《涅槃重生的小女孩》中,本该是像花儿一样的小女孩,却被哮喘折磨,三天两头地住院,一家人也为此而焦头烂额。但是在朱老师的治疗下,哮喘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个一直以来都在被哮喘折磨的小女孩终于可以蹦蹦跳跳地玩耍,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时光。这样的故事在书中比比皆是,既让我感叹朱老师的妙手回春,又站在病人的角度感到幸运和感恩。

不管是“阳春白雪”亦或是“下里巴人”,这本书都会是你的良师益友。不管是从这本书中获取专业知识也好,感受中医的博大精深也好,体会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好,对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