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优质外国教育史读书心得(模板17篇)

优质外国教育史读书心得(模板17篇)

作者:念青松 优质外国教育史读书心得(模板17篇)

读书心得可以是一种对书籍作者的致敬和赞美,它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创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读书心得,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灵感和启示。

外国名著读书心得

大家好!我最喜欢读的课外书是《灰姑娘》,因为灰姑娘很善良,很值得人喜欢,但是灰姑娘很难过,因为有有两位大姐姐心理很坏,很黑,天天让灰姑娘做家务,弄得灰姑娘没有好日子过,但是灰姑娘还是那么的坚持下去。有一天,国王要举行一天的招待会,激情全国所有漂亮的女孩子去参加,让他的儿子为自己挑选未婚妻。两个姐姐听说他们也受到了激请,非常高兴,让灰姑娘帮他俩梳头,擦皮鞋,扣紧鞋绊。就出发了。但是让灰姑娘却在家里做家务。

灰姑娘在家里哭了起来,小鸟们听见了,给她一件金丝银线缝成的裙子和一双金光闪闪的鞋子,灰姑娘急急忙忙地穿戴好,就去了舞会上,她的'继母和两个姐姐都没有认出她,根本不知道是灰姑娘,以为是外国地的公主。王子来带了,王子一来到,只喜欢和灰姑娘跳舞,不喜欢其它的女孩子。舞会结束了,王子对灰姑娘说:“姑娘,我来送你回家吧!”灰姑娘答应了王子,灰姑娘回到了家,两个姐姐大吃一惊,继母愤愤地说:“灰姑娘,我叫你待在家里,为什么要去舞会。”就这样,继母狠狠地骂了灰姑娘。

王子听到了,也愤愤地说:“灰姑娘的继母,你这样做太过分了!你怎么可以丢下这位姑娘呢!反正我要定了,这位姑娘是我的未婚妻。”继母听了,说:“对不起。”然后王子把灰姑娘带走了。第二天,王子和灰姑娘举行了婚礼,幸幸福福地活了一辈子。所以说善友善报,恶有恶报,我觉得灰姑娘是个善良的小女孩。

外国名著读书心得

《水浒传》里的人物有鲁达(鲁智深)。武松,宋江,柴进,李逵。

《水浒传》里的鲁达,武艺高强,粗武钢勇,他的武器是两把斧子。而且他十分爱吃狗肉。甚至有一次,鲁达要镇关西把十斤精肉跟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头斩成细末。镇关西明白鲁达来学自己晦气。不愿干,鲁达便把两包肉末朝镇关西砸了过去。镇关西恼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鲁达,鲁达逃到街上。镇关西追来,鲁达就顺势按住他的左脚把他踢倒。

鲁达踏住他胸脯骂道:你一个操刀屠户,竟然称镇关西,欺侮金家父女!今叫你尝尝俺的拳头!只一拳,就把镇关西打得出气没有进气了。

武松是一个硬汉,大家最熟悉他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老虎。这一天,武松摇摇晃晃上山,见一块大青石,便在那大石上休息了一会,这时忽有狂风刮来。武松心疑,又听得背后扑的一声,回头去却见一只吊眼白额大虫(老虎),已落在背后!武松急忙一闪,闪到了老虎背后。大虫见没扑着武松,便前爪一搭地下,猛吼一声,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闪到了一边。武松等老虎再次吼时,双手抡起哨棒,尽全身力气一棒击去,不料打折了旁边的树杈,哨棒一截两半。大虫咆哮,再次扑来,武松丢了半截棒,赤手空拳就势按着老虎的头。武松把老虎的头直往土里按,又举起拳头猛击大虫头部,终于把大虫打瘫了。

李逵是沂水县人,再戴宗手下当小牢子。《真假李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逵那天路过树林子,忽见有人涂黑了脸,拿了两把板斧喝令留下买路钱。李逵喝道:你是什么人敢拦老爷去路?那人说是李逵。李逵大笑,操起朴刀去战假李逵,假李逵挡不住想逃,身上已挨了朴刀,李逵抢前一步踏住那老家伙胸脯说:老爷才是黑旋风!然后挺着胸脯走了。

读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我仿佛认识了108个梁山起义的绿林好汉。从中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一定要学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学那些专横跋扈、欺善怕恶的人。

外国名著读书心得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有意义的课外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爱的教育》。它是你荡涤心灵的一泓清泉。

这是一本以日记形式写的书。它不但可以给你带来温暖,而且可以驱散你的种种不快。只需一个简简单单的“爱”字,不需要令人厌烦的说教,就能让你学会爱——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祖国。这本书最为神奇的是作者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视角,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小伙伴们——品学兼优的德罗西、正直的卡罗纳、热情的科列帝、刻苦的波列科西等人。而书的另一部分则是爸爸、妈妈和姐姐写给这位四年级学生的信。信的内容十分丰富,每封信都透出家人那份真挚的爱,让你感到家的温馨。除此之外,老师布置的“每月故事”又是荡涤心灵的优秀作品。从一个个故事中,让我们和主人公一起,学会勇敢、学会坚强、学会热爱自己的祖国。这里有个故事很让我感动:是讲一个“小抄写员”,因为他的家境很贫困,尽管父亲多年来一直辛苦工作,也没改变。他的'父亲除了白天在铁路上工作以外,晚上还从别处接一些抄写文件的活,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有一天,作者让父亲歇歇,并说自己可以代他抄文件。父亲不让,怕影响孩子的学业。于是,每次等父亲睡熟时,他就悄悄地起床,帮父亲抄写文件。时间一长,父亲就知道了,他没说什么,只是摸了摸孩子的头。是的,一切尽在不言中啊!

一成不变的阅读,会让生活变得枯燥无味,而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会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更会给人带来全新的面貌,终身受益。

外国名著读书心得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有两位杰出人物,一位是拿破仑,一位是海伦凯勒。拿破仑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这个暑假我终于读到了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书中一句句优美的句子,描述了海伦凯勒不平凡的一生。海伦凯勒仅仅拥有十九个月的`光明,剩下的漫长岁月都是在黑暗中度过,但她不屈不挠,在莎莉文老师的指导下,她能和常人一样用嘴巴和别人沟通,最终以顽强的毅力考上了哈佛大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受到大学教育的盲人。

看完这本书,我被海伦凯勒顽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身为正常人的我们,拥有健全的身体和优越的学习条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一个又瞎又聋残疾人都能考上哈佛大学,我们更应该知难而上,不能让困难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当遇到困难时,我们绝不轻易地向困难低头。坚强是一种无尚的精神,我们值得学习的精神,海伦凯勒就是凭借这种精神成为美国著名的作家。

我们应该向海伦凯勒学习,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当我们遇到委屈和沮丧时,就应该想想海伦凯勒是怎么面对困难的。我相信:只要我们顽强拼搏,不畏艰难,我们一定能成为21世纪一块闪闪的黄金。

外国教育史阅读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外国教育史是了解外国教育发展历程以及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外国教育史不仅能够开阔眼界,了解自身教育制度的优劣,还能够从中汲取借鉴,提升我国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在阅读外国教育史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思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段:教育制度的演变(200字)。

通过阅读外国教育史,我了解到教育制度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从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人文教育,到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再到近代的普及教育和现代高等教育,教育制度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每个阶段的教育理念和目标都不同,其思想和制度体现出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特点。通过研究各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演变,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不同教育制度的优缺点,还能够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推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第三段:教育理念与实践(250字)。

阅读外国教育史还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理念对于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不同国家和时期的教育理念各异,反映了教育目标与价值观的差异。例如,在古代中国教育中,儒家思想强调培养德育,推崇教书育人的方式;而在西方教育中,启蒙运动提倡个人解放与思考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用性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理念的不同导致了教育实践的差异。通过对比国外教育理念与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我们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四段:教育改革与发展(250字)。

阅读外国教育史还让我了解到各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与方法。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教育改革,我们可以发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例如,芬兰教育的成功在于重视教师培养和教育服务的公平性,而美国教育的失败在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和教育标准体系的主导地位。通过研究国外教育改革的各种尝试和探索,我们可以借鉴成功的经验,在我国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00字)。

通过阅读外国教育史,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教育制度的演变、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变化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都为我国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只有加强对外国教育史的研究与借鉴,才能使我国教育真正走向现代化与全球化。希望未来,我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外国教育史,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思维和能力,为我国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阅读外国教育史,我对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优劣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对比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都让我深受启发。我相信通过对外国教育史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外国教育史阅读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200字)。

外国教育史作为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教育的本质、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外国教育史的过程中,我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和经验,对于我个人及我国的教育事业都有着启发和借鉴价值。本文将围绕着外国教育史让我深思的几个关键点展开论述。

第二段:启发(200字)。

通过学习外国教育史,我意识到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西方历史上,教育一直被视为培养公民和社会责任感的途径,这与中国优先追求知识本身的传统教育哲学形成鲜明对比。我深感中国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精神和责任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同时重视个体的发展和实现,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三段:反思(200字)。

通过学习外国教育史,我反思了我国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西方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发展,而我国的教育系统过于重视应试教育,不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力开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我国与西方教育差距较大。反思这些问题,我认识到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改变教育模式,注重个体差异的培养,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更好地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培养出更多有创造力的人才。

第四段:思考(200字)。

通过学习外国教育史,我思考了教育目标的重要性与多样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教育目标,这取决于其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如今,世界各国的教育都面临着全球化浪潮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我们也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目标,并通过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第五段:展望(200字)。

通过阅读外国教育史,我对未来的教育发展充满了希望和信心。通过借鉴外国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我们可以推动我国教育向更加科学、公平和灵活的方向发展。在新时代,教育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实现全面发展和创新驱动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有效的教育改革和创新,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阅读外国教育史让我们对教育的发展演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启发了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反思和创新。通过借鉴外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国情,我们可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而奋斗!

外国名著读书心得

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在航海中遇险,一个人漂流在一个孤岛上,依靠自己的勤劳,用了二十八年的时间把它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最后又奇迹般的'回到了欧洲,并成为巨富的故事。

原来我没觉得自理能力有什么重要的,现在读了这本书后,才对自理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鲁滨逊漂流到孤岛上,他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先是靠几把枪生活度日,可子弹是有限的,所以他不断的驯养动物,有时候还自己做木桌、盘子等一些生活用品。就这样,鲁滨逊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如果他没有自理能力一定生存不了多久,可想而知养成生活自理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啊!

这使我不由想起了自己,就拿缝衣服来说吧,我缝块布都是很困难的,原因是我自己的自理能力太差了,如果把我现在放到那个荒岛上,我一定会生存不下去,会被困难打倒的。所以我要加强自己的自理能力,成为一个象鲁滨逊一样了不起的人。

外国名著读书心得

这是一个苦命的女子和一个赎罪男生的故事。“复活”即是指男女主人公精神上的解脱与释放。

马斯洛娃是备受凌辱与损害的俄国下层妇女的典型。从年轻时的天真浪漫到如何一步步地被社会逼上绝路,但她同时又在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的唤醒下,得到了精神上的复活,从而成为了新女性的代表,这也证明了俄国民众的觉醒。

涅赫柳多夫是一个走在时代前缘的人物。虽然年轻时对马斯洛娃犯下了不可磨灭的错误,但在法庭上再次见到马斯洛娃时,他的心没有片刻安宁,他开始走上了为自我赎罪的道路。他的许多举措,在旁人看来都是那么地疯狂,他要同马斯洛娃结婚,他要把她从牢房中救出来。他到底是为了弥补过错,还是内心真实的情感?我想两者都有,因此他才如此矛盾。他认为马斯洛娃此刻所遭受的痛苦都就应由他来承担,是的,那是一个改变马斯洛娃生命的夜晚。但每每回忆起青年时他们,涅赫柳多夫又会激起异样的情感。

这一杯具的造成,不仅仅是涅赫柳多夫一个人的过错,也是这个动荡社会的产物,而马斯洛娃正是这动荡社会下的牺牲者。

马斯洛娃入狱后,涅赫柳多夫经常去看她,并同她讲:我要娶你,不管结果如何,哪怕你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我也会跟随着你。马斯洛娃对此态度很冷淡,她不太坚信涅赫柳多夫会一向遵守他的诺言,正因涅赫柳多夫是伯爵,而她只是一个入狱的苦命女子,但她又不拒绝他对她的好,也许是在她生活的那个圈子呆久了。

涅赫柳多夫不仅仅为马斯洛娃的案子奔走,依马斯洛娃的要求,也帮忙了许多狱中其他的犯人。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刻,马斯洛娃对涅赫柳多夫的态度也逐渐有了好转,但马斯洛娃的案子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最终被发配到西伯利亚。涅赫柳多夫把自我的土地交给了农民,这在当时是一个先进的思想,他认为土地不该由个人所有,之后他就准备前往西伯利亚。

马斯洛娃在去往西伯利亚的火车上认识了一个男子西蒙松,他也是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囚犯,西蒙松爱上了马斯洛娃,虽然他知道她与涅赫柳多夫的关联,但他还是提出了要与马斯洛娃结婚,涅赫柳多夫知道后也很震惊,但他还是想要征求马斯洛娃的意见。与此同时,由于之前涅赫柳多夫的发奋,马斯洛娃最终被释放了,但她还是同意和西蒙松结婚,虽然她真正爱的并不是他,但是她不能跟涅赫柳多夫结婚,正因她不想让他永远活在赎罪的阴影里,只有这样做才能让他们两个得到解脱。

马斯洛娃结束了原来的妓女生涯和牢狱生活,在新的环境里重新唤起了她对生活的期望。

马斯洛娃的“复活”就是对涅赫柳多夫的宽恕,也是他的“复活”。迎接他们的都将是新的生活。

外国教育史阅读心得体会

外国教育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外国教育史的著作,深感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于外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于今天我们自己的教育体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本文将从启蒙时期、工业化时期、社会主义时期、市场化时期以及现代时期这五个阶段依次阐述我对外国教育史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启蒙时期是外国教育史的开端。在这个时期,教育开始受到国家的重视,并成为统治者的工具。教育被认为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发展社会的重要因素。这让我深思:教育的作用真的如此重要吗?是什么让人们对教育产生如此高的期待?通过学习,我理解到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提高知识水平,更在于培养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其具备创造力和适应能力。当一个国家的人民具备了这些素质,他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挑战。

接下来,工业化时期是外国教育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教育的重点逐渐从知识传授转向了实用技能的培养。这与当今的教育趋势有着相似之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知识本身并不足够,还需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令我想起了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已从传统的技校模式转向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向。工业化时期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实际,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然后是社会主义时期。在此时期,教育被看作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通过普及教育,实现全民受教育是外国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目标。阅读这一部分,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个体能力的工具,更是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推手。现代社会需要更加注重教育公平,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教训也告诉我们,教育不能仅仅关注知识的灌输,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市场化时期是外国教育史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育开始面临市场化的挑战,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开始向市场场域靠拢。这一部分的阅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市场化时期的教育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教育已经从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实用技能的模式。这启示我们,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

最后是现代时期。这一时期的外国教育史阅读使我深刻认识到,现代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现代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造力和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未来。现代时期的教育重点已从知识的获取转向了能力的培养,这与当今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需求相吻合。通过学习外国教育史,我更加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现代教育的核心任务。

总而言之,通过阅读外国教育史,我对于教育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具备适应能力。我也更加清楚地明白,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外国教育史的研究让我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体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外国文学读书心得

雾都孤儿这本世界名著讲述的是发生在19世纪的一个动人故事。书中的主人翁是一位孤儿,他的名字是奥利弗·特威斯特。他出生于一个济贫院,出生不久妈妈就死了。他被当作一件物品送来送去,受尽折磨。

他最后遇到了一位善良的老先生:布朗洛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好心收留了他,他从此过上了好生活。读完这本书,我心中久久不能平息。可怜的奥利弗,在已经失去家人的痛苦下,还受到了这么多折磨。真不知道在他瘦弱的躯体下,有着怎样的意志,能使他坚持不懈,使他在饥饿、寒冷、孤独、悲伤、痛苦下顽强的斗争,向美好的生活前进!最令我感动的是奥利弗遇到强盗集团的那章。

奥利弗在路上走了七天七夜,饥饿和疲倦威胁着他。他遇到了杰克·道金斯:一位小偷。杰克把奥利弗带到了贼窝,小偷们想把奥利弗也训练成一位小偷。但奥利弗不愿意做小偷,逃了出来。读完这章,一种油然而生的敬佩之情环绕着我的心扉。奥利弗是一位多么坚强,多么正义的孩子啊!他宁愿逃出贼窝,继续流浪,也不愿做一位小偷。面对生死的关头,面对是死在街头或做一位小偷,他坚定的选择了正义。

虽然他只有10岁,和我们一样大,但他的坚强,他的.正义,他的勇敢,是谁也比不上的!奥利弗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向往,是支持他前进的力量!我们生活在蜜罐里,福窝里,却总是抱怨,总是不满足。但我们可曾想过,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孩子,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正和饥饿、寒冷、疾病作战;正面对着失去亲人,飘泊流浪的生活。他们充满着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可是苦难和他们作对。作为和他们一样活生生的生命,我们难道能视而不见吗?不,我们不能!让我们用双手和大脑,来帮助他们,来满足他们对生命的渴望!

最近,我们语文老师上了一篇文章——《乌塔》。乌塔一个人独自游历欧洲,而且还是14岁,我真被乌塔那善良、大胆、细心的品质所折服。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我心里顿时掀起了巨浪,又产生了一种疑问: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能独立自己一个人出去呢?难道人们常说的保护孩子的安全就是把孩子关在家里,或者拉着孩子的手,一起出去干任何事,你们的想法错了,我们就像一群渴望飞出窗口的鸟,去伸开翅膀,向蔚蓝的天空翱翔。

可是,你们太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幸福,你们把孩子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像我这个家,我从来不做任何事,就算早上起来,也要妈妈为我穿衣,可是,我想帮妈妈做点事的时候,妈妈总是说:“可儿呀,你还是自己回屋去看看书,写写作业吧!”我只好回屋做作业,看看书,增长知识,练练琴吧。”在中国,父母不放飞自己的小鸟,何止我一个呢?在全中国,大约也有几十万个家庭,也像我一样。我曾听说一个故事,里面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富有的家庭,他们养了一只小鸟,整天关在笼子里,主人总是把食物放在那儿,等鸟儿来吃。

有一天,小鸟飞走了,主人在一座山上找到了小鸟的尸体,主人把小鸟带回了家,剖开身体,发现小鸟的肚子空空的,一点食物也没有,明显的可以看出小鸟是饿死的,所以,我们的家长不要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也要打开自由这把锁,放飞我们,我们应该也有一片独立自主的天空。乌塔是幸运的,他有着丰富的阅历,有着广愽的学识,他能亲自实践,亲身品尝人生中的酸甜苦辣,而我却只有一个滋味——幸福。所以,我以后要对我的父母说:“我已经长大了,不是被关在鸟笼里的小鸟,我也应该撑起一篇独立的属于自己的蓝天,让自己的世界更完美,让爱更充实。”

这是部浪漫又现实的爱情。爱情没有浪漫就失去其美好的色彩了。但是小说中种种关于门当户对,以及财富对婚姻的考量却充斥其中。

伊丽莎白为自己家人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万分懊恼,达西也因此劝宾利先生离开简,后来自己也是在理智与情感较量之后万分矛盾地向伊丽莎白吐露心事。所以说什么是爱情?那种纯粹的感情,爱的不顾一切,单纯的洁白如雪的爱情是不是真如镜中花水中月,是不是只不过是人们心中的美好幻想和追求罢了,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寻找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伊丽莎白在知道威克姆的真实面目前对其充满好感,她的姨妈却说这样的青年托付终身不会幸福,因为他没有财产没有稳定收入,伊丽莎白接受这样的看法,并且主动克制了自己的感情,呵呵这样并没有给伊丽莎白抹黑,只会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理智的伊丽莎白,聪明理智的姑娘。

达西继承祖业,生活无忧无虑,在上流社会里也是受人尊敬,在那样的地位,一切的美德都不为过,慷慨大方,助人为善,这些东西无助与对他形象的丰富,对他倒是没什么评价。

在追求爱情的路上,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因为金钱、名利或其他原因而草草决定,要坚持寻找真爱。如果对方的某些缺点是自己所不能容忍的、而且也是自己所无法改变的话,就应该果断选择放弃;当然也应该要珍视彼此,不要由于别人的一些话就改变自己的决定,幸福要自己去经营。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许许多多的课外书,有《爱的教育》,有《山海经》,有《木偶奇遇记》……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一共分为《我的人生故事》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两部分,《我的人生故事》有二十三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四章,其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第一章令我颇有感受。

在这章中,作者海伦·凯勒写了自己仅是通过触角就发现了数以万计别人通过视觉也发现不了的事物。海伦·凯勒尽管是一个在出生九个月后就被一场可怕的疾病夺去了视觉、听觉,永远也看不见东西、听不见声音了,但是她却身残志坚,对待生活的态度很乐观。她在成年后并没有对自己失去听力和视力而抱怨,而是像正常人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虽然她在听课时比别人吃力多了,需要她的历史沙利文在她手上翻译,但是她依然自强不息,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居然考入了哈佛大学。而与海伦·凯勒相比之下,我实在是显得太渺小了。我是一个身体健全的人,即没有丧失视力,也没有失去听觉,但是我却不珍惜自己的身体。我的视力原来就不怎么好,只有4.9或4.8,可我不但不保护眼睛,反而却一做完作业就长时间地看电视、玩电脑,害得视力逐年递减。我不仅不保护心灵的窗户,还连身体也不爱护。我的身体本来就偏胖,可我还是肆无忌惮地吃荤菜,素菜滴水不沾,结果身体胖得连跑步也跑不动,体质也很差。我在学习上也和海伦·凯勒有着天壤之别。海伦·凯勒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是全心全意地学习,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考入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学校——哈佛大学。而我这个健全人在学习上却心猿意马,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所以在考试中因为粗心扣分的地方数不胜数。

海伦·凯勒这种身残志坚的精神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我现在拥有的光明。

至于拉尔夫,我是无法评判的。他终其一生都在矛盾,在上帝与梅吉之间徘徊。是的,他爱梅吉,从第一次见面起,从她还是个孩子起。梅吉是他看着长大的,也是他一手塑造的。梅吉的母亲对于这个唯一的女儿是视而不见的,只是觉得她可以分担一些家务。她们母女不亲密,就像菲说的,看到梅吉,只会让她想起那个年轻的自己,她是自己的翻版,所以她宁愿选择不去在意。

幸亏有了拉尔夫,梅吉才得以成长这么好,是他的关注和关心给了梅吉存在感,也助长了她心内日益增长的爱恋,直至情根深种。拉尔夫一直是不希望梅吉长大的,那样他才可以安心的待在她身边,所以随着梅吉的长大,他内心的挣扎也就日益激烈。卡森夫人的遗嘱给了拉尔夫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也给了他一个难题。最终他选择了他了事业,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却也不得不离开梅吉。可他是放不下的,所以才会如此痛苦,内心未曾得到真正的安宁。最后,在他行将老去的时候,戴恩死了,他得知戴恩是自己的儿子,最终承受不住这个打击,死在梅吉的怀里,并在最后一刻,把她忘了。他和梅吉,他和上帝,在作为一个男人和作为一个教士之间,他做出了选择,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的心始终被撕扯着,在痛着。

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荆棘刺进的一瞬,她没有意识到死之将临。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再也唱不出一个音符。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这是结尾的一段话,那个传说,那只寻找的,流着血的,歌唱的荆棘鸟。

德罗海达的时代要终止了。是的,不仅仅是时代。让未知的后人去重新开始这种循环吧。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谁都不怨恨。我不能对此有片刻的追悔。我们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管怎样,追悔是毫无意义的。

外国名著读书心得体会

这本《托尔斯泰传》与其他任何一本传记都不同,它是一本心灵的专记。我原本是想读一本真正的传记,对于书中那些深奥的句子,我曾经想把它投入阴暗的箱子里,永不去翻开它。可我终于还是把它读完了。

言归正传,正如书中说的,像圣经中的约伯一样,托尔斯泰在事业巅峰时,在“彻底的幸福”时,突然的'开始了他的思想史。他,开始了对虚无的思考,对死亡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类的思考。托尔斯泰就这样那样深的命题开始了那样深的思考,并且他也几乎战胜了虚无、死亡,理解了生命、人类。

托尔斯泰在闪动的灯光下写下(如果我活着),就这样,一天一天,他不再惧怕死亡。因为他明白,死亡就是逃向上帝,飞翔永恒。

托尔斯泰在会客厅中,在书桌前,在运动场上,战胜了虚无。他从没有让任何肌肉停止工作,不管是手部用于写作的肌肉,还是身体上用作运动的肌肉,甚至是嘴边用来交谈的肌肉。他从没有虚无过,因为他天天都在思考,永不停止。

因为托尔斯泰那透彻的观察力,生命都亲和于他。他能猜出一只猎犬接近野鸭时的本能,也能描述一匹良种马在起跑时的想法。

在这位大作家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对人类的理解。他的作品就是当时人们的真实写照。他能写出一位妇女在怀孕时的真实感受,也能写出伊万·伊里奇快死时的恐惧。还能写出一个少年第一次骑马的感觉。

托尔斯泰就是这样一个与精神的恶魔搏斗的勇士,与思想的圣人交友的智者。作者用美丽的文字让我延前啊出现了这样一个托尔斯泰。

他是一个强壮、精神抖擞的老人。他经常运动,并保持了一颗接受新鲜事物的心。他面孔轮廓粗犷,如同任何一个下地干活的农民,任何一个乡村贵族,任何一个军_,任何一个猎人。除了他那能揭穿一切谎言的眼睛和主教似的大胡子,他的面容就是一个普通的_汉子。托尔斯泰作为一个艺术家却是一丝不苟的。他会因为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让印刷工人重新印刷。只为了完美无瑕的作品。托尔斯泰的作品具备一种特质:完全真实。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了文坛的大师,成为了一切人类中最有人性的人。

中国教育史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思考自己工作的意义,教育的意义,然而当我读完教育史后,我没有得到预期的答案,反而心有惶恐,甚至有些悲凉。我发现奴隶和封建社会时期,教育大体充当着统治阶级实施政权的工具。教育的工具性质,战国时期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就是典型例子。这一学派在教育方面远没有达到像儒、墨那样的造诣,但因其毫不含糊的社会政治主张,尤其符合秦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而赢得了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韩非认为:你不能指望人们自觉为善,而只能设法令人不得为非。因此他作出一个著名的结论:“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因此,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是“不务德而务法”,教育如此,社会政治的实现也是如此。“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治教育便是韩非提出的教育主张。秦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实施了法家学派的法治教育,“通过定名分,使人人皆知按本分言行和获取;通过禁私学、禁诗书礼乐,使言谈者必轨于法;通过形成严刑酷法的社会局面,迫使人不敢作奸犯科......”正是有这种法治思想指导教育实践,秦始皇才进一步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实施吏师制度以维护其君主集权的统治地位,“焚书坑儒”便是其文化专制和愚民政策的反映。法家这种只讲法制而弃置人治的思想充其量是一种社会教育,然而它却不讲教育和感化,甚至认为人和人的尊严无需尊重,这实属教育史上的一大倒退!看完着实令人惶恐。

封建社会时期教育工具作用如此明显,从各学派思想被统治者利用,到为统治阶级选官的科举制度的产生,甚至到了近现代,教育理念虽得以更新,但教育依然摆脱不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性质。细思起来,这令人惋惜,然而,因为教育的发展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自然也需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需求,这样想来,便也觉得合理。鸦片战争后,随着国门被强行打开以及科举制度各种弊病的出现,国人意识到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于是洋务教育主张的“中体西用”思想应运而生,“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之后,维新派不仅对外派遣留学儿童,同时对内建立学制,兴办学堂;民国初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学制的改革、各种教育思潮的出现以及西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引进;国民政府时期“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战时须作战时看”的教育方针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干部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等等极具时代特色的教育和各大教育家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各种教育思想,无不体现“教育为政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教育的功能性特征自其产生便具备,因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人,要生存。原始人类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穿、住等生活资料,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因此,生产劳动的教育在原始社会中就占有突出地位。这说明教育从一开始就具备功能性特征,这样看来,教育的工具作用无可厚非。

然而人类的存在不仅仅为了生存,人类还具有思想,有表达自我的需求,否则人类知识何以积累,文明何以创造?纵观中国教育史,也有开明的君主或教育家,不以思想钳制人,尊重思想,尊重学术,为贤士提供思想交流的场所,他们也以此在教育史上创造了典范。这在古时有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宫”,在近代有蔡元培的北京大学。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在都城临淄的稷门所设立的学宫,因此得名。其重要特色是容纳百家、思想自由。诸子百家在稷下学宫可以发展自己的学术,各家各派不需以统治者的好恶独尊一家而压制其它各家,或以一家为标准统一各家。统治者也充分允许各家“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因此,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它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两千多年后,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时所贯彻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与古代稷下学宫的性质何其相似,甚至,蔡先生的“兼容并包”比古代的学宮有更广泛深刻的涵义。“兼容并包”不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也在男生之外包容女生,在正式生之外包容旁听生,在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的时代背景下包容资产阶级乃至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人物。因此,蔡先生引领下的北大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教育领域。

蔡元培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他推崇思想、学术自由同时对政府官僚掣肘、摧残教育深有体会,因此积极倡导“教育独立”,其中就包括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正如蔡先生所明确指出的: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能对人类文化发展尽到一份责任,作出一份贡献;而不是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那些怀有其他目的的人去利用。多么开阔的心胸,多么独到的见解,多么振奋人心的思想!深得我心。这不正契合当下我们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吗?没错,教育是全人类的事,而非某个政党的事。

外国名著读书心得外国名著读书心得

陈英雄将《挪威的森林》搬上银幕的困难,不仅仅在于村上这部“私人性质”的代表作之难以处理(且是在两个小时的电一影而不是电视剧中),还在于陈英雄的一贯风格:这种貌似一一团一和气的清新暖调,首先要大刀阔斧的,便是村上,或者说一切处理“青春”这一主题的作品首先要直面的芒刺。

不过,陈英雄恐怕不太同意“青春”的主题归属,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部作品“首先是个爱情故事”,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有哪一部所谓的“青春片”不涉及“爱”、又有哪一部“爱情片”没有折射一出青春的流光溢彩呢?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爱作为灵魂的出口,正如青春之于少年一样,是探出自身的壳,与外面的世界接触与碰撞的过程,这是患得患失的,也是踌躇不安的,既不乏对未知风景的朦胧憧憬,同样怀有对命定结局的隐秘彷徨。

然而,陈英雄却没有把重点放在这种自我与自我以外的张力上,而是定位在了三角恋的问题上。这种偏见并不是他的专利,《挪威的森林》中译本的封面题词便是“孤独的都市少年,徘徊于两位少女之间”。因此,这里恐怕不能排除出版社或制片方的利益导向可能起到的作用。那么,不妨从一些关键情节与角色出发,来看看导演自己是如何表现原著的。

村上将背景设置在60年代是有其良苦用心的(有学者提醒我们,绿子感兴趣的比萨饼、色|情电一影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在日本出现的新鲜事物,而非原作设置的乡愁年份)。贝托鲁奇的《戏梦巴黎》、娄烨的《summerpalace》中都不算失败地使用过此种生理的青春期与时代的青春期合拍共振的比拟。对于村上,这种处理方式的困难在于,渡边是通过疏离这个时代的方式来保持现实感亦即对这个时代负责的,到了陈英雄那里,这一反向运动被简化为个人生活之于时代脉动的彻底绝缘,诸如绿子与渡边讨论marx(及紧接其后渡边向绿子父亲讲述欧里庇得斯)的段落被完全删除,渡边的沉重(“196一9年这一年,总是令我想起进退两难的泥沼”)完全失去了根基。

即使是在陈英雄讲述的这个纯粹的三角恋故事中,直子的部分着墨太重,以至于绿子的戏份删减许多,这不仅破坏了平衡感,更偏离了原著的题旨。水原希子死气沉沉的言行举止,完全没有传达出(以村上夫人陽子为原型的)绿子的“动”——作为直子之“静”的衬托与对照。原著中两处极其动人的描写:一是绿子如“印度打击乐的演奏者”般的高超厨艺,另一处是绿子拉渡边看某类型电一影时“饿虎扑食”般的专注神情——用渡边的话说是“较之看电一影,看绿子要有趣得多”。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绿子关注的“食”与“色”,正是与生命直接相关的两大主题;其次,绿子感兴趣的是烹饪(歪打正着的关西风味的菜肴)与看片(用她自己的话说是casestudy),而非饕餮与纵一欲行为本身。诸如此类的精微细节几乎无一不在陈英雄的一一团一浆糊中被捣烂,观众也就无从体味渡边眼中绿子那种“难以抗拒的力量”。

渡边与直子的段落也许是全片不那么糟糕的部分,据说导演专门铺设了120米的轨道,以拍摄直子向渡边讲述她与木月过去的那一场,即使在原著中,这完全是一场室内戏。原著中,直子始终是沉静、几乎凝滞的,唯一的例外不过是生日那场剧烈但依旧无言的哭泣,而陈英雄似乎认为,歇斯底里的肢一体动作与狂躁的尖声叫喊才能够传达这位神经症少女的分裂内心,就像叙述只有在暴走中方能升华为某种行为艺术。《挪威的森林》的确是一部不讳言身体的作品,但肉一身在村上那里的意义恐怕不限于陈英雄的理解,不要忘记直子形容木月与自己的关系“就像肉一体的某个部分紧紧相连似的”,即使他们从未发生过关系。而水原希子——在她令人遗憾的表演外——在外形上也没有传达出小说中有着诱人身体的绿子所指向的生命力。直子的完美身体,作为尚未或拒绝同现实世界交锋的少年灵魂之化身,在渡边的眼中,因为“过于完美无缺”,甚至令人“感觉不到一丝兴奋”。

原著中仅有的两段彻底完成的肉一体关系明显地对应着两场死亡,在第一场祭奠中,身体在此前与此后都“打不开”的直子试图通过与渡边(她与木月唯一的'“与外界相连接的链条”)的身体交流走出为了保护自我而封闭自我的囚笼。这一尝试的失败直接通达至直子的死——渡边祭奠直子的方式同样是通过与直子生前挚友、玲子的身体仪式完成的,这既是对缺席的直子的哀悼,同样也是对先前未遂的身体之爱的某种补偿,这即是原著中渡边所说的“如同我与直子曾共同拥有木月的死一样,而今我与玲子又共同拥有了直子的死”。因此在原著中,对玲子的提议,渡边回答自己“想的同样如此”。而陈英雄却让渡边再三确认玲子的请求,还让玲子在完一事后感叹总算找回了自己的青春——死去的直子在这场没有音乐的祭奠中,终于形散神亦散了。

渡边的确面临着二选一的困境,却不只是两个女孩那么简单(我开玩笑说渡边的问题并不能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中得以解决)。这是每一场青春所面临的必然抉择:或是为保全自我的纯洁与整全而弃绝“百孔千疮的生者世界”,或是在现实感中任自我在同外界的碰撞中支离破脆。这与直子绿子互为表里的对身体的态度是对应的,也是玲子口中“肯掏心”与“不掏心”的人区别的实质。绿子作为小说结尾处渡边呼唤的对象,代表了渡边最后的抉择。永远十七岁的木月与永远二十岁的直子重归“无人岛”,泅渡岁月之河的渡边与绿子也“必须为继续生存付出相应的代价”。小说在日本发行之初,村上将上卷设计为红色,下卷设计为绿色,大概也是“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的暗示。

既然在导演眼中,本片的主题是爱情或三角恋,敢死队、永泽、初美、玲子的枝节便被大量削减。即使是在这些少得可怜的配角场景中,陈英雄依然不遗余力地加深着观众对这部作品的误解。以永泽为例:不同于将迟钝作为盔甲的敢死队,永泽的存在感绝不稀薄,在村上的原著中,正是对经典文学的爱好才让他与渡边走到了一起,而陈英雄却让渡边为寻求性体验而找到了永泽,后者则将渡边手中的书扔进了垃圾箱。有人把永泽比作盖茨比,渡边比作尼克,这里的确有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的意思,不过,盖茨比是忠实守着他的(哪怕是恶的)心(黛西)的,永泽则把自己的心挖了出来。一方面,永泽喜爱的是巴尔扎克、但丁、康拉德与狄更斯这类没有“当代感”的作家,另一方面,他的身上又集中体现出现代性的恶,考外务省也好,寻花问柳也好,不过让他名正言顺地以冷漠的外衣裹起弥漫性腐蚀性的恶。用渡边的话说,永泽“把自己身上的不正常因素全部系统化、理论化”,正是韦伯总结的:理性化的非理性存在,是文明社会的症结所在。

初美正是永泽丢弃的灵魂,渡边在东大与外务省以外“唯一羡慕”永泽的地方即是这位“摇撼的恰恰就是我身上长眠未醒的‘我自身的一部分’”的女性,因此,在初美结束生命以后,永泽会感叹“某种东西消失了”,渡边则断绝了同他的联系。永泽与初美的结合、或曰一个有灵魂的永泽的下场,已为(同木月一样在十七岁)自一杀的直子的姐姐所暗示,这也是永泽绝不可能同初美结婚的原因。可惜片中的初美,美则美矣,神情姿态全然不对——倒是很像陈英雄把捉到的青春或爱情的浮光掠影。

尼采说:我们承受青春如承受一场重病。这一片群魔乱舞——无论这魑魅魍魉是来自外部世界,还是内心投射一出去的幻影——的森林,自己纵然是不乏狼狈地走出来了,可是我的弟弟妹妹、还有将来我的孩子,终究还要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地走这一遭的。这篇文章,在这个意义上,是为他们而作的——虽然其中的悖谬在于:青春中的他们看不懂青春的文本,而一旦参透了这一切,便已不复青春。倪湛舸有过极其动人的描述:那位“总是抹鲜红口红的老太太”三句话之内必说60年代,“碧色的眼睛里俨然有当年的壮阔波澜,然后骂现在的学生,骂得我们恨不得打自己的耳光”——她却又凝视着这群青年人,“几乎掉下泪来地说:你们多年轻,多好”。

外国名著读书心得

“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太过傲慢,太过自傲,太过自我,让你对我退避三舍;太过片面,太过偏激,太过偏见,让你对我束手无策。在这一场傲慢与偏见的对峙中,在这一场自由与真爱的抗争中,在这一场尊严与人格的争斗中,我不知何时对你动了心,你不知何时为我伤了情。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有一位小乡绅名叫班纳特,他有五个待字闺中的.掌上明珠,这五个姑娘都各具特色,别有一番风情,也都拥有各自的恋爱观,人生观和择偶观。尤其是他那位二女儿伊丽莎白,更是小家碧玉,如花似眷,她的美就算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也不为过。不过伊丽莎白最打动人心的,最勾人心神,还要数她那一身傲气,一腔志气,以及一心自强,自尊,自爱。

有一次娇美却好强的伊丽莎白在舞会上邂逅了故事的主人公达西,人人都以为这位家境殷厚,腰缠万贯并且风度翩翩的俊朗男子本该是伊丽莎白的白马王子,命中注定,可偏偏却事与愿违,好事多磨。伊丽莎白听闻达西为人傲慢,于是对他的好感荡然无存不说,还处处挤兑他,时时排斥他,这让对她一见钟情的达西心烦不易,苦恼不已。不过随着两人渐渐深入交流之后,他们总算是解开了心结,解除了误会,认清了彼此,爱上了对方。

伊丽莎白这个伟大的女性,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自尊自强,什么是自爱自惜,什么是坚毅果断,什么是理智成熟,什么是励志励诚,什么是人间真爱。

文档为doc格式。

外国文学读书心得

在一个谷仓里,一只小猪和蜘蛛不知什么时候起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它们用最真挚的友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个温暖的故事,我们不会忘记。

我想,小猪威尔伯一生都是幸福的,一出生,它是一只小春猪却没有被杀掉,还得到了小主人伏恩无微不至的关怀。它长大了,搬去了朱克曼家谷仓底的肥料堆里,交到了一个对它忠心耿耿的好朋友。当它得知自己的命运将是被杀掉做熏肉火腿。威尔伯担心又害怕,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这让威尔伯多了一丝生机,它信任夏洛,它相信夏洛可以救它。

夏洛用它爱的大网,织出了“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这些词,创造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它把威尔伯送上了领奖台,让威尔伯成为了众人称赞的“王牌猪”。它可以永远活下去,不必担心自己的生命,夏洛看到自己兑现了承诺,自己的'好朋友可以平平安安的活下去,它满意了,还没有看着她的孩子从卵袋里出来,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去了别人不知道的地方。

威尔伯把夏洛的卵袋带了回去,它要看着它们出生,好好照顾这些小东西,这也是他仅仅可以回报夏洛的,小蜘蛛们却全都飞走了,它们说自己是飞天蜘蛛,然而,最后还有三只小蜘蛛愿意留下来陪威尔伯。一代又一代,但威尔伯最思念的还是夏洛。

夏洛默默奉献自己的生命,却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它是一支伟大光荣的蜘蛛!是令人敬佩的蜘蛛!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个感人的童话!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有这样一段美好的友情!

外国名著读书心得体会

记得初二时读过《简爱》。当时也只是粗浅的一看,只是觉得简是一个追求爱情自由的人,而如今真是常读常新。

简一个贫穷低微、长相平平、性格倔强、感情丰富,而且多才多艺。会绘画、弹钢琴、印象最深的还是她与别人对话时,你问一句,她答一句,从不多说。

简的童年是在黑暗中度过,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而她在绝望中振作,沉沦中重生。这是一个小女孩人格的力量。

离开了姨妈,在慈善学校中遇到了他的好朋友海伦,一个放弃现实高傲的天使,他的生命又像落日一样短暂、壮美。默默的离开了简。简的失友之痛,加上罗可赫斯特的诋毁,简倔强不屈,用她一张平凡的脸面对一切。六年的学生,二年的老师。见长大了。

于是作为一个家庭教师,他来到了桑菲尔德,在某个下午,她穿着那件青黑色的风衣,在路边遇到了罗切斯特,相见时,不知真的像罗切斯特说的那样,是简爱的魔力,把他的马摔倒了,还是别的原因。罗切斯特在简爱的身边摔倒。于是简爱的严肃、自重、认真、自强,深深的吸引了他。在某个夜晚他道出了他的心声:“我有时候对你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特别是象现在这样,你靠近我的时候,我左边肋骨下的哪一个地方,似乎有一根弦和你那小身体同样地方的一根类似的弦打成了结,打得紧紧的,解都解不开。要是那波涛汹涌的海峡和两百英里左右的陆地把我们远远的隔开,那时候,我内心就会流血。”而正要结婚时,得知罗切斯特有了妻子,自尊自强使她绝然离开了他,最后得知罗切斯特为救跳楼的妻子,双目失明,她再次全身心的来到他身边。

简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可能这就是简人格的写照,也是我喜欢简爱的原因,罗切斯特也曾说过:“janeyoustrangalmostunearthlything”这可能就是简的特殊之处!

这也怪不得简爱吧中,有一人写道:看完了《简爱》,让我对简爱这么个人也充满了敬佩之情。我想,我将来也得当一个像简爱这样的人。

中国教育史读书心得体会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二读法之悟。

曾计划着,按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三在读之思。

1换一种眼光看。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然而,穿着鞋走新路的尴尬终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替代。

换一种眼光看历史,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总是随着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存在,其适合与否,总有社会这部不断前行的机车来选择或淘汰。

由换一种眼光看历史,想到如何换一种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件?或许,在以历史,以生活事件为主干,以教育,以数学为辅线,各自构建起一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网,是一种转换角度转换眼光的方式。

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能够成功?

因为有着位于教育先列的教授们所指导,还有着以北师大为代表的相当数量的爱国青年在影响着,实践着。

3对康有为,陈独秀等的认识改变。

在以前所学习过的历史中,一直把康有为作为变法失败的逃亡者,而与梁启超作以比较。把陈独秀作为右倾投降主义的一员来看。连同那胡适,也都因被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而有着一种近乎于不屑的那种空泛的自尊感。想起那为考学所背诵的历史与政治知识,想想不免有些可笑,或许,那是道德第一的教育需求吧。

走进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蔡元培对中国教育的开放性思想,认识到康有为、陈独秀都在某些方面为中国的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对于无知,对于历史从属于政治的打破,感受到是,在当下生活的每一个点都是向前前行的着的历史车轮中的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历史不相信思想,历史要的是行动”,或许,所有的功过是非,只有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才能更加显现。

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一直是困惑着我的一个问题。当读到唐朝的大度与教育的自由与纷繁现象之时,感受到的是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的发展那种无形的推动力量。可是从宋朝开始,到元、明、清,可以看到当时的统治者也都在努力着借助事教育来实现国家的富强与繁荣,但是,又都以维护其统治作为根本。后来,这种思想愈演愈烈,最终导致的是鸦片战争的暴发。当世界已在进行工业革命时,我们还在拿着大刀背着八股文。

单纯站在教育这一方面的理解是狭隘的,但是,可以从一角度看到一斑。

初步看到中国教育史,首先被吸引的是孔子、孟子、老子、墨子与荀子的思想,使我对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说叹服中沉醉。

站在书本的角度,站在中国的角度,只能从一个固定的方向来看,走出课本,走出中国,在比较的体系中,或许,会更清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