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报告>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优质18篇)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优质18篇)

作者:文锋

编写教学工作计划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以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这些教学工作计划案例涵盖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段的教学内容,可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2.在口算方法类比中强化数位观念,体验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原理,并渗透估算思想,在简单的估算等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数感。

3.经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运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教案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十数两种类型让学生任选一题说口算过程.。

3.口算的8道小题的被除数末尾各加一个0,继续让学生口算.。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

1.42÷2你是怎样口算的?

2.板书:42÷2=21(40÷2=20,2÷2=1,20+1=21)。

3.师:如果我们把除数2改成3,42÷3等于多少呢?

同学用刚才的`方法试算.。

问: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这时会发现被除数十位上的4不能被除数3整除.。

教师板书部分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

(二)教学例1,口算:42÷3(演示课件“口算除法”)。

1.教师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同学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讨论,初步理解算理.。

3.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分的?(先分3捆,把3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得到1整捆,剩下的一捆平均分成3份,不能得到整捆.再把剩下的一捆拆开是10根,和2根合在一起是12根,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根.)。

师:实际上,我们是分几次来分的?先分什么?再分什么?(把42根分两次分,先分30根,再分12根.)。

4.教师边继续演示课件“口算除法”边说明.。

板书:30÷3=10,12÷3=4,10+4=14。

6.反馈练习:

32÷2=48÷3=60÷5=。

同桌互相说口算过程,然后直接写得数,订正时,指名说口算过程.。

(三)教学例2,口算:420÷3(继续演示课件“口算除法”)。

1.导入.。

板书部分课题:除整百整十数。

2.我们会计算42÷3了,那么420÷3应该怎样想?大家讨论一下.大家经过讨论交流:

(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无论哪种方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很容易解决新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讨论,自己发现口算的方法.)。

中国大学网。

文档为doc格式。

数学教案-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这节课让学生先自主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算法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发展这样的与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多种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无论程度如何,都会给学生带来快乐,这种快乐感使学生心甘情愿继续去寻求更多、更好的问题,而没有无可奈何的被迫的感觉。这样的参与带有极大的主动性,每个学生在这样的参与中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每一种算法都是学生思维的体现,无论对错都是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烁,一种算法就是一种思维过程。算法多样化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思考角度的多元化。创造力作为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心智操作方式,是多种认知能力、多种思维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之中学生可以捕捉到许多思维的亮点,从而激发创新灵感。

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有层次,并用典型题来解决练习“呆板、老套”的`问题,使学生更积极地完成题目。但在完成“填空”这题时,许多学生多出现解题困难。在教学预设时,我也想到了学生学习这题会有困难,特意在这题时请学生读一读题,并解释其中的含义。没有想到,学生根本没有办法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知识表达完整。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还做得不够细致。

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我在教学时,是开放着由学生自己想出计算方法,在优化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探究时,没有出现先算高位,再算低位的情况,我在教学时,也没有将这种方法呈现,是否违背教材的意图。我不出示“口算要先从高位算起”这个方法的理由是:学生对多位数的计算,都习惯先计算地位,将最低位的数直接写在答案的位置上,再在心里默记进位数,并计算上一个高位的数。我也认为这样比“先从高位算起”学生更容易做对。

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3、通过借助小棒学习、小组学习、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以和观察考虑、合作的习惯,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难点:估算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取哪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203=750=63=205=49=。

24÷6=8÷2=12÷3=42÷6=90÷3=。

二、创设情境。

学校要最近举行运动会,打算装扮学校。(出示主题图)。

(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根据每小题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数学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引出意义: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除法计算?(都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数学教案-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在《新课标》“总目标”中这样一段阐述:“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我们的数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切无处不在的。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出示例题――学生探究算法――师生共同归纳口算方法――应用练习。在《新课标》指引下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尝试、灵活迁移――合作交流、一题多解――评价体验、归类选择――基本训练、形成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设计特色。

学生学习的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从事“活生生的数学的研究工作”。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科书第41,42页的内容.

[教材简介]。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千以内笔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题仍以两位数加两位数中购买玩具火车和玩具汽车为题材,让学生通过求两件玩具的价格差引入新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比较退位减与不退位减在算法上的异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算法.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与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比较合理的口算方法.

"想想做做"先安排了一些基本练习,帮助学生及时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然后让学生通过题组比较,进一步完善算法,并重视通过估算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再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和掌握比较合理的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

2,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例题情境图)。

根据学生的提问出示以下三个问题:。

1,玩具汽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2,玩具火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3,玩具汽车比玩具火车便宜多少元。

请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板书:。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

(3)把自己的算法和其他小朋友的算法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种算法。

(2)小组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出不同的口算方法:。

……。

3,对比小结.

4,试一试.

(2)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小朋友们通过合作得出了好几种不同的算法,也通过比较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老师祝贺你们!

三,巩固深化,运用拓展。

(一)巩固口算,加强估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把题目做成一张张精致的蘑菇卡片,学生口算.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并把蘑菇卡片作为奖品送给说得好的小朋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按竖行做.做完后进行交流,说说每组题的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比一比每组题的联系后独立进行计算,订正时说说算法.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估算得数是几十多,交流时说说估算方法,最后独立计算并订正.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看懂统计表后独立算一算,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指导学生从情境图上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先估计一下哪种球最贵交流时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最后算一算,看看结果和估计的是否一致.

3,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说说解题过程.

四,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开动了脑筋,通过和其他小朋友的合作,又掌握了一样新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再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这部分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吧进位加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题在计算过程中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10进1”的方法;二是在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使完整地掌握笔算加法。例题的得数是整十数,“试一试”的得数不是整十数,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满10进1”的原理,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再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四点: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在100以内)。

2、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想象、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况能力。

3、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yu结果。

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懂得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从小就养成爱学数学的好习惯。

(三)重点。

(四)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算理。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

1、情境教学法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主动探索新的算法,问题的解决和算法的得出融合在一起,这样安排有利于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讨论法讨论、交流,学生易于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启迪思维,又增加了合作的意识,便于形成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三、说学法。

1、自主探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创设更多的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的机会,使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如: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去发现新知,构建新知,从而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以致用叶圣陶先生说:“凡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所以在学完新知后,及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智慧,同时,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说过程。

(一)复习导入。

安排20以内的口算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来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二)探索算法。

学生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教具来演示满十进一的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用“满十进一这一步在竖式中怎样表示”来引出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三)“试一试”并小结。

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熟悉计算过程。通过与之前所学做比较得出课题进位加,并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

(四)练习与总结。

在小结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在练习中有理论作为指导。最后做出全课总结。

(五)作业。

安排了一道开放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千以内笔算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例题仍以购买玩具火车和玩具汽车为题材,让学生通过求两件玩具的价格差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比较退位减与不退位减在算法上的异同,从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算法。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比较合理的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谈话:小朋友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很多有关数学的知识,现在老师再带你们到玩具店去走一走,看一看。(出示玩具店情境图)。

1、教学例题。

让学生观察例题场景,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大汽车比小汽车贵多少元?火车比小汽车贵多少元?

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引导还题解答)根。

据学生回答板书:38—25=44—25=。

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口算方法,并加以评价,说出谁的算法比较合理些。

3、比较两道算式的算法,进行小组讨论。集中交流。

三、故事击活,巩固深化。

1、讲故事。

有一天,孙悟空看见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被老巫婆用咒语锁在魔盒里;可孙悟空怎么也打不开。这时老巫婆说:“打开魔盒的咒语就在‘想想做做’的答案中,只要你能算出正确的结果,就能救出她们来。

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帮孙悟空吗?

2、闯关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做完后校对,统计。说出口算方法。

2、做“想想做做”第二题。

学生做完后校对,统计。用第一组算式和后三组作比较。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是让学生说出怎样算,再分别口算出得数。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说出从比较中发现了什么,再口算。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再口算。

6、做“想想做做”第6、7题。

四、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1.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2.和白雪公主一起跳舞。

舞蹈:《快乐的1、2、3》。

3.实践活动。

这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胜心理,设计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死过探究、交流、比较等方式,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能力。其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习新知识,悟出新方法。学生从愉快地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的口算方法和估算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难点:学生自我探索算法和估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学生的提问出示以下三个问题:

1、玩具汽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2、玩具火车比玩具轿车贵多少元?

3、玩具汽车比玩具火车便宜多少元?

学生根据问题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38—25=。

44—25=。

44—38=。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你能口算出得数吗?你是怎样算的?小组里相互交流。

2、反馈:指名交流口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口算方法多?

(教师肯定学生的任何一种口算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3、再次交流,选择你自己喜欢的算法。

4、提问: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小组讨论交流,并指名学生说说。

5、讨论小结:第一道算式相减时不需要退位,第二和第三道算式相减时需要退位。

三、巩固深化,运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做第1组。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再说说是怎样算的。

再做第2组。同上。

再做第3组。看学生掌握情况。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做第1组。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并说说这几题之间有何联系。

做完其余题目。

3、“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用什么方法算。

填表并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

先口算出得数,再让学生说说想法。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估计得数,再口算出得数。

6、“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估计,再分组交流,最后用算算来检查。

7、“想想做做”第7题。

帮助学生审清题意。

四、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今天这堂课小朋友们都开动了脑筋,学到了很多本领,表现真不。

错。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谈一谈,和大家一起分享。

五、课堂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7题。

板书设计:

先算个位上的数的相减,再算十位上的数的相减。

38—25=13(元)。

44—25=19(元)。

44—38=6(元)。

课前思考: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同时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由一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类推出一千几百减几百的口算。此外,还适当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本课仍旧以购买玩具火车和玩具汽车为题材,通过求两件玩具的价格差引入新的学习内容,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来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因为有了学生原先的口算经验,学生主动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是有一定基础的,并且刚刚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的相似性进行迁移,并在多种算法中得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当然,对于学生而言,退位减的口算还需要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正确率。

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已经熟悉了例题中的场景,教学时,我要求学生直接从图中选出两件玩具并求出它们的接个相差多少元,然后鼓励学生根据列出的算式分别进行口算。通过组织交流,学生能够思考并选择出比较合理的、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来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在学生初步掌握口算方法之后,再通过不需要退位和需要退位这两种情况的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口算方法的理解。

课后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以及千以内笔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比较退位减与不退位减在算法上的异同,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算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发现不同的算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引导他们比较退位与不退位,能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判断,区分出他们的异同,完善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后反思:

这节课教学的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基于学生们昨天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在估算方面跟昨天的学习比较类似,所以学生一下子就能估算出,而且还能选择比较好的估算方法,我让他们比较同一组的两题或三题在计算时的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很快的说到了这节课的重点,整节课很轻松的解决了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在练习中不断的巩固,使学生掌握的更加好。

听课随感:

今天听了小顾老师上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上课整体效果还不错,主要原因是:学生一头有了昨天知识的铺垫,学生能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所以比较顺利;教师一头,有了几节课的上课经验,小顾老师在自己的不断反思中成长,累积了一点教学经验。上完课后,和小顾老师交流了这节课的一些想法,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时刻提醒一些不认真的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教师要作出合理的判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能比较清楚地明确知识的正误。如果要进行课堂的总结,这时候要把机会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进行总结,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补充。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今天听了x老师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1—92页例1。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多位数加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x老师以学生乘船去鸟岛看鸟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计算方法——尝试应用”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x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周老师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就如同学生的伙伴一样,和他们一起探讨。评价的语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设计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许多方案,但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而应通过学生的计算,来判断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并且应培养学生利用估算选择最佳方案。

四、x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计算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但x老师这里没有很好的把握,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口算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能正确、迅速地口算,掌握一定的速算技巧,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而评价的标准也很简单,即检验一个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是看他一分钟时间内能口算多少道题。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所传授地方法进行口算,老师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而算法多样化却能很好地解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的问题。

诚然,算法多样化是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最易引起争议的焦点问题。而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按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如对于计算23+31的问题,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以下列举的方法都应当受到鼓励。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又如,解决“在开家长会时,每张长凳最多坐5人,33位家长至少需要准备几张长凳”这个问题时,学生的思考方法可能是多样的'。有的学生借助学具,用小棒代表长凳,用圆片代表家长,在操作中得出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通过计算33÷5,判断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则用乘法,5×7=35,35>33,而5×6=3030<33,因此至少要准备7张长凳。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么做的?如果……怎么样?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哪个办法更好?……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再以口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为例,让我们一道去探索算法多样化对于发掘学生潜能的“神奇功效”吧!

学生1:不够,因为470元接近500元,而500+250=750元,所以我断定不够。

学生2:不够,因为470元接近500元,而500+200=700元,显然700元整是不够的。

学生3:不够,因为250元接近300元,而300+470=770元,所以700元是不够的。

学生4:我看差不多,因为470看作500来算时多加了30,所以700元也差不多。

……。

主动猜测,多种算法。在教学口算250+470=?时,让学生想办法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提供自主思考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他们的想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下面是一个相关内容的较为成功的教学片段:

教师:那么到底够不够,你能不能口算出它的准确得数。

出示算式250+470=?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口算。

全班交流总结。

学生1:因为250+400=650,所以650+70=720。

学生3:因为25+47=72,所以250+470=720。

……。

验证猜想,探究算法。任何猜想都要经过证明,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验证猜想。验证猜想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促使学生以一个创造者、发明者的身份去探索知识,让学生在体验满足感、成功感的同时,获得一种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

下面是另一个相关内容的较为成功的教学片段:

教师:你对这些方法有什么不同意见?

学生: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因为他都是整十整百数相加。计算比较简便,比较容易理解。

学生:我认为第四种比较好,它就象我们平时买东西,先多付30元,然后售货员再找回来,也就是先付250+500=750元,再减去30元,也就是找回30元。

学生:我认为第三种有点弊端,因为这样做,有时会忘记写0。

教师:你们提的观点都是非常好的,这些方法也都是正确的,在以后你认为怎样算又快又对就怎样算。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应该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口算时可以先加强学生的估算的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口算的准确性,促进学生对口算的理解和应用。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面对算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无论哪个学生,凡是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都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总是在自己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自我建构,学生的心灵深处不仅有求异和创新的需要,而且完全有创造的潜力。这样通过一道题的有效学习比训练几张口算卡来得收获更大。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对于学生思维成果的评价,并非是老师的专利。因此对学生各种各样的口算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优劣,应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并对各种算法进行质疑、剖析。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自己来反思。“为什么结果要减去30呢?”“对××同学的算法,你想发表什么意见?”“还有不同意见吗?”等等,特别是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的思路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同学们用多种方法去口算,尽管大家的思考方法不同,但有一种相同的思路,想一想,这一基本的思路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发现,都是在想方设法“凑整”。如果学生原来的“凑整”是处于无意识状态,那么,通过对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就增强了用“凑整”思路来解决实际情境中的各种计算问题的意识。不仅使结论得到进一步的凝练和升华,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价值观。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正确地口算出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课前准备: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看!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他们起个名字吧。学生给图上两个小朋友起名字。二、探索新知1、出示图,每人要买两件玩具,你能说出他们各买什么玩具吗?你是怎样知道的?他们怎样付款呢?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学生说一说。2、你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提出问题3、教师板书出和书上相同的两个问题。指名口答算式口答算式。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交流。4、你会口算出他们各应付多少钱吗?5、反馈学生的口算方法。哪种算法你比较喜欢?小组讨论交流。6、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师归纳小结。三、实践运用。1、算一算,比一比想想做做第1、2题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第1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让学生体会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学生把口算结果填在书上。2、想一想、填一填第3题根据要求填表。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3、比一比、填一填“想想做做”第4题。引导学生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题,再算第2小题。口算后交流算法。学生说一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同桌合作。先估计再口算,互相纠正,说说自己的想法4、解决实际问题第6题先看看有几条路,再说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书上的问题?学生观察图。思考后回答问题。独立解答。集体反馈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课后同学之间互相做猜题游戏。看谁能获胜!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开发区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3、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重点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正确地口算需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课前准备: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谈话引入:欢迎大家再次光临玩具商柜。上次在这里我们解决了两个数学问题,今天我们来看看还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观察图,提出问题。二、探求新知1、 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板书:38-25学生口算,再小组交流(2)组织全班交流板书出学生的口算方法(3)讨论:自己的算法和其他同学的算法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算法?2、 探索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小组合作,共同完成44-25(2)小组汇报。根据汇报板书出不同的口算方法。(3)用你喜欢的方法说一说44-25的口算过程3、 对比小结讨论:刚才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 试一试44-38完成后同桌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口算方法。5、小结并板书课题三、实践应用1、 巩固口算、安排估算(1)完成第1题学生独立口算,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说一说同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地方。(2)第2题竖着一组组做,完成后说说每组题的联系。(3)第4题先比一比每组题的联系后再独立进行计算,订正时说一说算法。2、 解决实际问题(1)第3题引导学生看懂统计表后独立填写,再集体订正。(2)第6题知道学生从情景图上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先估计一下哪种球最贵,交流时说说是怎样估算的,最后算一算结果和估计的是否一致。四、课堂小结谁愿意把你今天的收获谈一谈,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师总结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5、7题。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与习惯。重点难点:学习画线段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答与倍有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教学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有过和你爸爸妈妈一起买衣服的经历吗?今天和老师一起去服装柜台买衣服好么?在买衣服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你有信心吗?板书:解决实际问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1)出示服装柜台图,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老师想买这样的一套衣服要多少钱?“买一套衣服”是什么意思?(2)老师今天想请一个数学小助手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这道题,你想知道是谁吗?板书:“线段图”一边讲述一边画线段图表示裤子的价钱,表示上衣的价钱该画多长呢?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指名到黑板上画。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在线段图上表示出问题。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说一说表示的意思?(3)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决?你会解答吗?(4)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的?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有没有不同的算法?2、教学试一试(1)出示: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线段图该怎么画?你会解答吗?指名板演。(2)交流:你先算了什么?再算的什么?3、比较:这两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把课题板书完整。三、实践应用1、想想做做第1题说说问题是求什么?你是怎样解决的?还可以怎样做?2、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交流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想想做做第3题题中告诉了哪些信息?要我们做什么?学生各自填表。4、补充合适的条件。养牛场里有黄牛25头,________________,奶牛和黄牛一共有多少头?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四、课堂小结你们真了不起,今天解决了好多问题。在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么?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开发区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练习课。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4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会分析数量关系合理选择解答方法。2、培养学生有序、合理的思考,并能大致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重点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教学投影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二、复习口算1、出示题口算23+39=      50-28=300+800     1300-500指名口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口算比赛看谁先夺到红旗(第5题)三、解决实际问题1、第44页第6题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你会画线段图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新课标第一网学生在本子上试着画线段图。同桌互相说说。2、第45页第7题学生独立解答后说一说要求他们一共有邮票多少张,就要先求出什么?学生独立解答。回答问题3、第9题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再独立解答比较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独立解答,再讨论交流两个问题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思考题想一想妈妈和小芳各是多少岁?题中知道了哪些数量?你会画线段图吗?根据线段图,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画线段图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怎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四、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8题和思考题。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开发区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练习五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5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弄清口算时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以及加与减在方法上的异同,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重点难点:通过练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课前准备:教学投影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1、口算练习五第1题,先口算,再比一比。学生一组组口算。先比较前两组每组上下两题的区别和联系。再比较前两组每行左右两题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明白加、减法在算法上的共同之处。学生口算2、出示小黑板25+36    48+37     64-2818+49    80-49     47+2640+70    140-60    800+3001500-900 -600  700+50075-38   63-39    45+26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对。统计正确率。学生口算。讨论交流3、练习五第2题先口算上下两个数的和再口算上下两个数的差。同桌用制作好的口算卡片,互相说一说算一算二、综合练习1、第3题估计得数哪几题比50小,哪几题比50大。学生估计,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2、第5题学生看图理解题意,根据题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了加减法的口算,在计算加法口算时别忘了进位,减法时要记住退位。四、课堂作业练习五第4题。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练习五2。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16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练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借助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难点:会分析数量关系,形成正确问题的策略。课前准备:教学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补条件,提问题(1)大汽车有45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2辆,        ?(2)白兔有15只,         ,白兔和灰兔一共有几只?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画出线段图。学生提出问题或补上条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列式解答。二、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五(第6、7题)学生做完后一起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独立解答,再互相说一说数量关系。2、练习五(第8题)学生理解题意。学生解答后比较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之处?在解答的时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练习五(第9题)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两步计算的解答的实际问题,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应该先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答的方法再列式解答。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练习五3。

本课初备。

课时。

共7课时,本课第7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在解决实际中形成解题的策略。课前准备:教学投影片教学过程:一、估算练习出示练习五第10题。估计一下,在()里填上、或=。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填在书上。二、解决实际问题练习1、练习五第11题学生理解题意。要求这一天三年级共借书多少本?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在哪里去找?要求三班借书多少本又要在哪里去找需要的信息呢?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说一说。再独立解答。2、练习五第12题你能根据书上给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再列式解决问题。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试着练习写出问题,再小组交流。3、练习五第13题学生看图。说一说你打算选购哪两种体育用品,并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学生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学生观察,再说一说。4、思考题仔细看书上的每组算式,研究同一道算式中各部分的数之间以及三道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会接着写下去吗?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真正掌握了解决两步实际问题。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9~4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比较的学习活动,

2.在口算方法类比中强化数位观念,体验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原理,并渗透估算思想,在简单的估算等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数感。

3.经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运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2.列出算式:猜得对不对呢?怎么验证呢?(板书各个算式)。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尝试探究:34+25你们能直接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看看小组内能想到几种不同的算法。

2.组织交流:汇报交流不同算法,理解算理。

3.再次探究:38+25会口算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5.初步巩固:口算38+34,计算时是怎么想的?

6.提问小结: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时注意些什么?

三、专项训练,提升数感。

1.猜一猜:出示4□+2□,猜一猜得数可能是多少?

2.编一编:自主编题计算,同桌交换校对。

3.说一说:编对了吗?编题时你是怎么想的?对编的题目有什么想说的?

四、分层练习,提升能力。

1.估估算算:先估计出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出结果。

口算比赛:即时反馈。

五、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路线情境图:

1.解决问题1:贝贝到晶晶那儿,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

3.反思梳理,总结全课。

(略)。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渗透估算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以课本主题图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在口算的过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口算的多样性,同时也比较、发现最优化、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确算理。在练习、解决问题中体会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一环节,创设“先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去哪玩?引出鸟岛主题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学生生活中现实、有意义的生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产生迫不急待的积极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获得经验。重视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学会与人交流数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这一环节练习的设计遵循“多样性、趣味性、开放性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开放性练习,既联系了已有知识,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情感等进行全面总结,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同时,进一步系统、完善知识结构。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探索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的引入以“乘船去鸟岛”这一题材为切入点。在练习设计中,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字计算练习,选取了一组寓有童趣的素材。它们以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使学生感到有趣、有挑战性,激发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从而诱发他们去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育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中我们应把教材视为教与学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这节课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为素材,加工处理成连贯的“情境链”,并从中生成教学所需的“问题串”。练习设计由浅入深,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

六、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很简单,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我只把例题的几种算法板书了下来。简明扼要,又突出重点。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今天听了x老师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多位数加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x老师以学生乘船去鸟岛看鸟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计算方法——尝试应用”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x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周老师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就如同学生的伙伴一样,和他们一起探讨。评价的语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设计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许多方案,但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而应通过学生的计算,来判断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并且应培养学生利用估算选择最佳方案。

四、x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计算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但x老师这里没有很好的把握,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这是在学校有效课堂过关中上的一节课,学生的表现异常积极,课堂气氛非常好。细细思考每个环节,发现了学生积极地几点原因:

1.比较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由于在新授时的基础,学生都能想出两到三种方法,所以对于说出“你是怎样算的”,学生思维活跃,举手积极,都争先恐后地想发表意见,这是新授时所没有的优越。

2.数学书上第二题,我先在黑板上用写好数字的卡纸进行演示,指导学生如何先算出上、下两个数的和,再算出这两个数的差,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小纸条,同桌合作练习。学生们一个个边说边移动,这样的小组合作,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练习容量,每生都说出了十条以上,而且有了学生的这种和谐的合作场面,课堂的气氛自然也不言而喻了。

3.拓展练习是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并解答,这种开放性的`题目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不错的策略,学生们都能思考出一二,所以也愿意说,也很想说,而且,每个提问的学生都有机会喊一个同学来回答,这样的形式,学生感到很新鲜,故而也很乐意,气氛就好很多。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把25分成20和5,64加0等于84,再加上5,等于89.。

方法三.。

把64分成60和4,60加上25等于85,再加上4等于89.。

方法四.。

把25分成20和5,64先加上5等于69,69加上20等于89.。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

4.练一练。

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28+3734+3236+4237+25。

32+4654+3845+1915+65。

完成上面练习后重点交流28+37的算法.。

28+37=65把28假设成30加上37。

(30+37-2=65)后再把多加的2减去.。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58-26=72-49=。

第一题分小组后交流算的方法,重点研究第二题72-49的计算方法.。

(1)学生尝试做.。

(2)学生汇报解题的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