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读教与育心得体会 读教参心得体会(大全10篇)

2023年读教与育心得体会 读教参心得体会(大全10篇)

作者:JQ文豪 2023年读教与育心得体会 读教参心得体会(大全10篇)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读教与育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会阅读各种教辅材料,其中,教参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名为《小学语文教参》的书籍,其中包含了各种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论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让我收获颇丰。从读教参的体验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段:快速浏览不如深度阅读

当初我拿到这本教参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快速翻阅,以求快速掌握内容。但是,我很快发现了阅读教参的正确姿势:深度阅读。只有认真一字一句地阅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参中的思想,从而更好地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此外,教参中的内容层次深,需要我们通过深度阅读才能掌握其精华。

第二段:理解教原是教参的重中之重

阅读教参时,我们最需要理解的是教学原理。在本书中,作者明确阐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等原则,这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阅读教参,我更加理解了教学的本质,并意识到阶段性地调整教学计划是实现“因材施教”原则的关键。

第三段:毫不犹豫地采纳好的教学设计

在阅读教参的过程中,我不断遇到一些拔得头筹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或许和我的教学习惯不同,可能会给我带来些许不便,但我始终相信不断的学习和改进才能让自己成为更好的教师。因此,在阅读教参时,我常会全力采纳作者提供的好的教学设计,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计划中。

第四段:案例分析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原理

在教参中,作者提供了很多实例和案例,充分展现了教学原理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这些案例都精挑细选,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学原理的实际运用。同时,这些案例也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际的特点,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第五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注重反思

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总结教学经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阅读教参后,我们应该谨慎思考并对自己的教学计划做出必要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注重自己的能力、注重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考虑。反思教学实践和阅读教参,正是我们成为更好的教师的必经之路。

总的来说,阅读教参是教学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参时,我们不能快速浏览,需要深度阅读;要注重理解教原、采纳适用的教学设计、注重案例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反思教学实践。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精湛的教育。

读教与育心得体会篇二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聆听了李千金老师《圆圆的沙粒》,林慧琴老师的《微笑》,苏伟毅老师和施丽聪老师的讲座,感悟颇深,受益匪浅,获得思想启迪:

阅读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给予纠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围绕重难点精心备课,精心设问,把学生送进预定的圈子,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现成的结论。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要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阅读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读书的主人。使学生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活动的追随者。

他的独特的心理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都将在文本上打下鲜明的个性的印痕。为了能让学生真切的感悟体验文本,教师应该针对其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

总之,只要在教学中执行《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的理念,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学生会在富有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读教与育心得体会篇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神圣的职业。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成长,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以下是我对读教师心得体会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第二段:坚持学习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不断学习。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给学生带去更多的启发和指导。我始终坚信,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教育方面的书籍,参加教师培训班,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和心得。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我不仅提高了教学的理论水平,也拓宽了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教育。

第三段: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我努力营造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起亲和力。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和共同成长的关系,使他们能够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我深刻理解到,只有满足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学习成长。

第四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动力的源泉。作为一名教师,我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他们从课堂走向生活、从理论走向实践。我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寓教于乐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深刻理解到,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第五段:与家长合作的重要性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支撑点,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与家长的合作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我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特点,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习问题和解决方法。我不断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我相信,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合作下,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将得到更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结尾段:

作为一名教师,读教师心得体会对我来说意义非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深切地理解到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更坚定了我在教育道路上的前行。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构建美好的未来。

读教与育心得体会篇四

教参是指指导学生学习的书籍、资料或者教学方案。在现代教育中,教参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作为学生,我们对教参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读教参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教参的重要性

教参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它们是学习的指导书。对于许多学科而言,只有读完教材并且理解了教材才能做题、写作和完成作业。此外,在考试前,教参是帮助我们查漏补缺的重要资源。许多考试的题目来自于教材或者教参,所以对教参的了解将会极大地改善我们的考试成绩。

第三段:如何阅读教参

教参不同于小说或者其他娱乐读物。它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因此,阅读教参时需要做到认真、耐心和细致,需要注意到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理解:一旦遇到不懂的地方,需要仔细地去找到答案。有些教参还会提供习题与答案,这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与掌握的,因为它们是锻炼我们能力的最宝贵的机会之一。

第四段:读教参的收获

通过阅读教参,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我学会了如何阅读教参,该如何做笔记和如何掌握重点。值得注意的是,普通的阅读和仔细阅读是非常不同的,教参的阅读需要我们有极高的集中力和记录笔记的能力,这也是一种锻炼我们能力的过程。而最令人兴奋的是,通过阅读教参,我能在考试中迅速发现错误和漏洞,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考试成绩。

第五段:结论

总之,教参在我们的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仔细阅读教参,我们能够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因此,我们应该有正确的态度,认真阅读教参,并充分利用教参提供的资源,这会给我们的学习之路带来极大的帮助。

读教与育心得体会篇五

20__年11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__省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暨相关课题研讨会,在会上聆听了__名师王__老师关于《群文阅读的概念、教学以及课程》的专题报告,观摩了3堂优秀的群文阅读课。在这之后,还听取了来自__省各地市的实验学校与实验区的经验交流汇报,收获不少,不虚此行!

会议的开幕式上三位专家对语文课题做了简单的说明并以恋爱、盖房为例,让看似难以理解的课题报告瞬间变得通俗易懂,拉近了与会人员与课题的距离。李__老师的精彩阐述,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群文阅读以及如何上好群文阅读课。针对一个与教材结合且又让学生关心、感兴趣的议题,根据所要达成的目标要求,选择一组有意义且具互文性的文本,进行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的'阅读教学,从而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中建构对某个概念的较全面的认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素养,这就是李__老师对于群文阅读的暂时定义,李老师提出,作为我们的一线教师要做的是教改先锋,而不是先烈!

针对如何教学群文阅读这个问题,当天下午三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其中郑州市郑上路小学的郑一鸣老师执教的群文读写课《声音可以这样写》让我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开课伊始,郑老师的导入干脆利落,直接进入,交给学生4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之后分享这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个过程让学生即完成了精读,又利用听读节省了时间。在了解了主要内容后,让学生再次默读4篇并画出中描写声音的词语,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描写声音,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最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找到了拟声、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老师的引导下也明白了这样写的好处,在优美的朗读声中感知声音描写的美妙!在最后的练习写作环节中,老师先让学生听了一段不同层次的雨声音频,让学生交流听到了什么声音,最后动笔将自己听到的声音用学到的方法描写出来,在展示环节中,我们看到了“大地方”学生的优秀素质,动听流利的语言,熟练的标点运用以及美妙丰富的情感朗读,处处彰显着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在老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学生的课堂。

在最终的会议总结上,__省小语教研室的王琳主任对课题的研究做了简单要求,同时对阅读教学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在王主任看来,多文本教学无论何种形式,它只是教学的一部分,它与传统教学(单文本教学形式)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只可以辅助教学,不需要一上阅读课就是多文本文阅读的形式,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多元化教学,不能以此取代语文教学的功能。我们一线教师不要把多文本教学看成负担,认为这种形式高深莫测,说白了,它只是将超过1篇的教学资源通过你的统整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找准议题,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例如像郑一鸣老师的执教一样,将多篇组合只学声音描写的方法。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不能脱离课标要求的年段要达到的本体性目标和非本体性目标(三维目标)。

总之,我们的教学要适合学生,而不是迎合领导和老师。多文本教学的优势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仅此而已,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艰巨。我希望自己能在课堂教学上有所突破,给学生带来更好、更享受的课堂,就像李__老师说的:“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拥有一间自己喜欢的教室。”而他现在做到了,我也希望自己最起码做到拥有大家喜欢的课堂,我会为此而奋斗、加油!

读教与育心得体会篇六

假期参加了教师培训,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文本细读,使我深深地受到震撼,感到“文本细读”才是一名语文教师解读教材的重要路径和平台。

文本细读,对教师而言,不仅是对言语存在的一个发现过程,也是对言语细读的体验过程。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材解读倡导经验共享,提倡集体备课,合作探究。例如在我校上学期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们语文组老师共同执教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每位老师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设计,文中有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在文中共出现了三次,我们授课的时候都抓住了这一点,但这句话的深刻寓意我们并没有挖掘出来。今天再次阅读王崧舟老师对这一课的文本细读,对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三次的不同寓意,我们对这篇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王崧舟、窦桂梅老师身上我们受到了激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需要语文教师去细读文本,去潜心备课,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让孩子们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应该抛弃一切借口,所谓的“忙”的借口。王崧舟老师的博学多才,丰厚的文化底蕴无不感染激励着我们要去学习,只有自身的素养提高了,才会让自己在有意无意之间都能影响孩子们,营造无处不在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文本细读,语文教师应练就的基本功。只有有了对文本的细读,我们的课才会上得轻松自如,也才会有深度。通过这次学习,我想我会试着去做,并尽最大努力坚持下去。

读教与育心得体会篇七

首段:概述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对我个人的影响(200字)

诵读教学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语言和词汇发展,以及自信心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也探索和运用了诵读教学的方法,深刻体会到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和现代文,同时提升腔调和语言的节奏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诵读教学中的体会,以及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二段:诵读对学生语言和词汇发展的影响(250字)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通过诵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和现代文,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和词汇水平。诵读可以让学生对语句的结构和用词有更深刻的认知,加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诵读,学生对于文言文和现代文中的词汇逐渐熟悉,并能运用于实际写作中。此外,诵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和节奏感,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词句的美感,从而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三段:诵读对学生自信心的提升(250字)

诵读不仅对学生的语言和词汇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也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全班同学、老师以及其他观众的目光,这需要他们勇于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表达能力。在我教授诵读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克服了紧张和胆怯,表现出越来越自信的姿态。诵读的完成既是对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的一种释放,同时也是对他们自信心的一个激励。在一次又一次的诵读实践中,学生收获了成功和成就感,从而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产生了更大的信心。

四段:我的诵读教学实践中的成功案例(250字)

在我的诵读教学实践中,我经历了一些成功案例,这也证明了诵读教学的有效性。有一个学生,他原本对于文言文和现代文十分抗拒,总是对教师提出的阅读要求不屑一顾。然而,在一次诵读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戏剧等多种形式来诵读,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随着诵读的进行,学生在表达和语音上的进步逐渐展现出来,他渐渐对文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主动投入到了课堂中。从此以后,他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个案例表明了诵读教学对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五段:总结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和我的学习成果(250字)

通过我的实践和观察,我相信诵读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和词汇发展,以及自信心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诵读,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和现代文,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感觉和节奏感。诵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同时,诵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应用诵读教学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读教与育心得体会篇八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下面是本站带来的读《教育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再次捧起《教育学》,读到《教师与学生》这一节,感触很多,具体如下:

一、学生虽然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却很不够。虽然我们强调教师应该吃透两头,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认识学生,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教师的工作中,前一点往往比较重视,后一点却重视得很不够。

二、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学生时代,从入小学到中学毕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发展都非常迅速的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比较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否得到满足,能否得到积极、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个体发展的早期,更多的是受自然属性的制约。进入学校后,社会性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制约作用则逐渐加大。推动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完成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在活动中,个体不断作用于客观现实,日益深入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关系,形成一定的发展水平。客观现实也不断作用于个体,对个体突出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反映在个体的头脑中,转变为个体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同样需要通过个体自身的活动即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因此,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客观环境的刺激,诸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要求、学校各方面的生活,能否引起学生的精神需要,并对这些需要作出积极的反应产生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能否产生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结果,与教师、学校如何安排、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有极大的关系。

四、学生是具体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正因为学生的不成熟性,学校和教师才大有可为。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体教育场景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由于他们的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受教师权威的文化影响,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即一种盲目信任教师的特点。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常具有先在天然的权威性。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受动者。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存在的学生观在根本上是陈旧的、错误的。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这种依赖性和向师性,但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立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如果教师不珍惜甚至滥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将挫败学生的发展。

谈到《教育学》,我似乎一点都不陌生,上师专时作为一门课程来学,参加工作后又培训过一次,升本科时还培训了一次。次数固然不少,但自己自认为并没有能真正把教育学的理论运用在实践当中,参加工作十年了,面对一个个教育难题,自己还是无所适从。为了让自己对教育这门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暑假期间,我又一次捧起这本《教育学》,细细地品读,希望它能给自己以新的启示。

翻开这本显得有点陈旧的书,又看到那个问题,“教育学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种社会活动?原来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社会要延续和进步,就必须将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逐渐完善起来,并把更成熟的经验传给下一代。教育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社会共同存在、共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看到这里,我心头涌起一种强烈地自豪感。因为教育是如此之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自己感觉是无尚的光荣。面对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自己真的应该投入整个身心去认真地工作,不仅仅是投入精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们,使他们健康成长。想想平时的自己,也曾为不知如何拉回迷途的孩子而失落,也曾为在新课改的大潮前不知如何讲课而彷徨,甚至有时会产生一种逃避的心理,现在觉得真不应该,自己今后要打起精神,带着神圣的责任感去努力工作。

接着往下读,这本书又从中国教育的现状、学生素质及培养、课程、教学以及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使自己对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又得到了一次回顾,在读的过程中,自己也产生了一些对教育这门科学的新认识:

一、教师要解放学生,解放自己。

书中有一段话写得特别好:“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一丝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开启过一处美不胜收的精神世界之门,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其激动不已的读物,从来没有执着地思考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令自己乐此不疲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肯定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一段浪漫的话语告诉我们,原来良好的教育讲究身心的解放。教育不是束缚,不是钳制,它需要释怀,需要解放。这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可是现在教学的现状是,学校似乎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引学生去感知这个美好的世界,而是依然把重点放在对成绩的要求上,不仅要排名次,而且对优a率及达优率也要排出来。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出成绩,不停地加班加点,布置的作业也很多。学业生每天疲于应付,缺少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学生的思想和身心难得自由,天长日久,学生整天到晚都处在心事重重、焦虑不安的煎熬之中,也许,他们小小年纪,但已经开始有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再把精力放在把学生淹没在题海战术里,不要再让学生写作业写到很晚。我们不妨给学生一个美好而轻松的童年,和孩子们同读一本书并交流彼此的感想,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鼓励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学会体验爱,这样,学生会很快乐,而我们自己也会工作得很快乐。

二、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以往的“教师中心论”,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关系的紧张,而“学生中心论”又削弱了教师的职责,对学生成长同样不利。其实,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主体间性”。这种关系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彼此评判。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具有宽容、温厚之心。努力减少一些苛责、失望和冷漠,增加几分理解、信心和亲切。努力从学生哪怕是极细微的闪光点上,分享满足、愉悦和欢乐的情绪,能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时间、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师才会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学工作才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努力了。

在假期中重读《教育学》,给我以新的启示,其实人就是在不断的读书中进步,让我们继续读书吧!

教育应该教人“求真”。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的现行教育充斥着虚假,这将会给成长中的学生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我认为,当学生从天真无邪的儿童成长为一个初具是非判断力的少年时,教育中、生活中的种种虚假和丑恶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所造成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他们将会比“狼来了”这个寓言中的成人更加地感到空虚无望和无所适从。而作为干“良心活”的教师,应责无旁贷地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社会、了解真实的生活、了解真实的人,可这有多难啊!因为,我们教师作为普通人,谁又敢说自己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真”人呢?我不奢望每个教师都能做到言必真,行必果,但我希望教师都能成为不自欺欺人的人。

教育应该教人“求善。”心中常存感恩、怜悯之情即为“善”。教育应该让人常存感恩、怜悯之心。我坚信,一个常存怜悯之心的民族,才是最伟大、最强盛的民族。日本经济发达,可野心昭昭,为其不改,永远也不会强盛。因为一心想称霸的人,其实内心是懦弱的、可怜的。教师教学生求善,当让学生对生命万物常存怜悯之意;对父母、师长常存感恩之心;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教育应该教人“求美”。赏心悦目谓之“美”。广义的“美”应该是“真”和“善”的完美结合。作为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求真、求善,那么让学生悟出何为“美”就会水到渠成。如果能让学生自己知道真正的美,那德育教育就不象现在这样苍白无力了。我常想,试图以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政治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结果无异于缘木求鱼甚至是南辕北辙。因为很多学生看透了虚假,又怎能相信书上的“崇高”的谎言?惟有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方有可能追求完美的圣人境界。这可真是奢求啊!

教育最后才是教人“求知”。在这一点上,可能很多人认为已经做好了,因为现在的应试教育已经将追求知识的掌握做到了极至。其实不然,此“求知”非彼“求知”也。真正的求知,是学会学习,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时髦的说法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不是像现在大行其道并被多数老师屡试不爽的对学生强行的“硬灌”“死揪”“填鸭式”的“知识轰炸”。须知,古人所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乃是至理名言啊!所以在我看来,中国教育让人真正“求知”的路还很遥远、漫长。

以上仅是我对教育的肤浅理解,难逃俗套同时也是纸上谈兵,惟望能警醒同仁,抛砖引玉,则愿足矣!

读教与育心得体会篇九

诵读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教学活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语音语调训练,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我对诵读教学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关于诵读教学的几点感悟。

第一,注重节奏感。诵读教学中的节奏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节奏感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流利度。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去朗读课文,让他们在诵读时把握好停顿和连读的位置,并注重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这种注重节奏感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第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助力。在诵读教学中,我经常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角色扮演、朗读比赛等。我发现,当学生对待诵读充满兴趣时,他们的表达更加自然,情感也更加丰富。因此,在诵读教学中,我会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课文,以及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热情。

第三,注重表达力。诵读不仅仅是简单地念出文字,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诵读来表达出文本的情感和含义。在课堂上,我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课文中的情感,让他们充分体验诵读的乐趣。此外,我还会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注意声音的变化,如高低、快慢等,以及情绪的表达,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传达课文的内涵。

第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诵读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频繁的诵读,学生可以熟悉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常常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课文,并进行诵读,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我还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和鼓励,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第五,巩固复习。诵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还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复习。在每次诵读教学结束后,我会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任务或者练习给学生,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相关的课外书籍,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诵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的训练,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通过注重节奏感、激发学生兴趣、注重表达力、培养阅读习惯以及巩固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诵读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诵读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只有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

读教与育心得体会篇十

通过学习《教师法》,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党爱国。学习宣传并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时事政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热爱教育事业,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勇挑重提,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

三、热爱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新人。

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六、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教师要做到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研究,要公道正派,富有进取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对一切文化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鉴别,批判性继承,使学生学到真知实学。还应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不强词夺理,不文过饰非,不误人子弟,做到知错即改,还真理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