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最新拉伸心得体会 学会拉伸读后感(优质5篇)

最新拉伸心得体会 学会拉伸读后感(优质5篇)

作者:温柔雨 最新拉伸心得体会 学会拉伸读后感(优质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拉伸心得体会篇一

近几年身体大不如前,经常有老胳膊老腿的感觉,为了锻炼身体,高价报了个瑜伽班。原本以为上瑜伽课的日子会非常美丽,因为从此就能身体棒棒哒,但后来发现美丽的只是价格,至于上课嘛,简直被虐到哭,因为10个动作有8个动作我都做不来。

瑜伽老师前两节课还算和气,帮我拉拉僵硬的胳膊腿,纠正纠正姿势,但是多上了几节课之后,她就很有意见了,当我又一次因不能完成动作而踉跄时,她甚至翻了白眼,叫我不要影响别人,被虐惨的我再也不敢去上课了。

可是我又做错了什么呢?或许就错在不该放任身体变得僵硬。僵硬是人体衰老的标志,然而因为长期坐着不动,我已未老先衰了。我也不该去报瑜伽班,因为统一的瑜伽课程对我这种身体僵硬的人并不友好,那些动作都是为身体有一定柔韧度的人设置的。所以,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既想要改善体质,又苦于不得法。

直到遇见《学会拉伸》这本书,我觉得我僵硬的身体有救了。《学会拉伸》的作者是日本知名健身教练中野·詹姆士·修一,他是一个非常体贴人的好教练,字里行间,我能感觉到他的友好和善意,没有白眼、嫌弃,或是鄙视,而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让我相信只要拉伸得法,我这般僵硬的身体也是有药可救的。

书本在正式传授拉伸动作之前,整整用了两章的篇幅来剖析“身体的僵硬机制和柔软机制”,以及阐述“‘世界第.一拉伸术’的原则和诀窍”,我觉得这两章非常重要,给我树立了信心,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锻炼之门。只有做足了心理建设,后面的内容我才敢于去尝试。

而且根据每个人身体柔韧度的差异,设置了不同难度的拉伸动作,身体柔软的人尽可以挑战高难度的“强化拉伸”,而像我这样身体僵硬,或身体疼痛的人,则尝试难度较小的“简易拉伸”就好,作者的目的就是让每个练习的人都能获得最舒适的拉伸感。

目前,我尝试了几个简易的拉伸方法,慢慢找到了锻炼的感觉,有时候拉伸不到位,也不用担心会承受教练的白眼,我只需要一点点自律,跟着自己的节奏来就好,相信未来某天我一定可以挑战强化拉伸。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宽容,给我这种身体极度僵硬的人提供了信心,作为一个成年人,当锻炼中遇到困难,需要的是鼓励、坚持的勇气,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而不是一刀切的命令和羞辱。

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把抗衰老的希望寄托在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最后花钱受虐,不如借助一本好书,每天花几分钟参照着锻炼,让身体的状态越来越好,也让心灵获得慰藉。

幸好遇到了《学会拉伸》这本书,感谢它给我带来最舒适的拉伸感,衰老其实并非不可逆,先让身体柔韧起来。

拉伸心得体会篇二

告别僵硬的身体,找回零疼痛的身体。在长期的高压工作下,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一些病痛,为了防止或缓解这些病痛,我们就会开始跑步、健身、练习瑜伽等运动。而我的跑步计划,却因为懒癌时时发作,被搁浅了。

即使自己经常会感到后背僵硬,也是做几个手臂扩张运动稍微缓解一下。前不久在机缘巧合中看到了日本体能训练师、美国运动医学会认证的运动生理学专家中野·詹姆士·修一所著的《学会拉伸:告别僵硬,找回零疼痛的身体》。

作为阿迪达斯签约顾问,也是现任乒乓球选手福原爱私人教练中野·詹姆士·修一在这本拉伸指南中提到: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柔韧度不一样,根据拉伸部位的不同,有人会感到僵硬,有人会感到舒展。因为拉伸方向和强度不同,同一块肌肉的拉伸感也会不一样。为了让更多人能获得更舒适的拉伸感,书中将诸多技巧集结成“世界第一拉伸术”,让各种各样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姿势和诀窍。也因此我也在书中学到了很多针对性的拉伸动作。

作为日本少有的、可以同时指导身心锻炼的个人训练师,中野·詹姆士·修一的教练生涯已超过20余年,在中野拥有数量众多的客户,客户群涵盖运动员和普通人。他擅长一边激励练习者,一边帮助他们改善身体,尽力达成众人的期望,帮助大家塑造各自理想的身体形态。

在同样的动作,有人表示有拉伸感,也有人表示完全没有感觉时。为了达到练习者的期望,中野·詹姆士·修一在角度和姿势下了些功夫,尝试过后,有人反映“这个方法非常有拉伸感”,也有练习者反映“完全没有拉伸感”。

为了验证这个情况,中野·詹姆士·修一教练找到更多的测试者,并将他们分成“有拉伸感组”和“无拉伸感组”。经过对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以及温度、肌腱、韧带等分析并没有发现共通之处,这才意识到若想组建最佳拉伸项目,100个人就需要100种方案。

《学会拉伸:告别僵硬,找回零疼痛的身体》一书中有的动作在解剖学原理看来是正确且适用的,但试过之后也会有人觉得“没有拉伸感”,为了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本书中收录了很多种获得“最佳、最舒适的拉伸感”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是在无数次错误尝试之后总结而成的。虽然书中的动作,大家试过后会有觉得“拉伸感一般般”的动作,也会有“拉伸起来很有感觉”的动作,但只要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拉伸动作,那么它就是你的“世界第一拉伸术”。

因为拉伸的方法太过繁杂,为了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最佳、最舒适的拉伸感”,中野·詹姆士·修一教练根据不同的肌肉部位,分别让“身体僵硬的人”“身体柔软的人”“身体疼痛的人”,在“躺在床上”“站立”“坐在椅子上”等不同情境下拉伸,然后严格选出大家公认的最有拉伸感的动作。

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坚持,拉伸动作也是一样,即使你天生肌肉柔软灵活、关节活动范围大,即使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拉伸术,倘若没有坚持,没有积极的锻炼身体、松懈肌肉的习惯,你的身体依旧有很大的可能会变得僵硬无比。

为了要获得好的拉伸效果,将其充分利用,获得最佳拉伸感和理想的柔韧度,我们需要遵守以下五大原则:

1.保持最终姿势30秒

有人在拉伸4-5秒就会感觉很舒服,然而肌肉在持续拉伸20-30秒之后,才会从紧缩状态中放松,变得容易舒展,有研究认为,超过30秒的拉伸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拉伸的时间标准应该是“在最有拉伸感的状态下,保持该姿势30秒”。在想要集中拉伸某个部位时,应该稍作放松后连续做2-3组。

2.保持呼吸

在拉伸时有人会憋着一口气,这样会导致肌肉无法放松,血压持续上升,而在维持姿势的过程中,保持自然呼吸,可以更自在地感受肌肉被拉伸开来。

当然,呼吸的方法也很关键。有意识地延长吐气时间,副交感神经就会处于主导,呼吸自然而然越发深沉,肌肉也能保持放松状态。

3.拉伸到“又酸又爽”的程度

在拉伸时需要超出日常身体活动的强度,紧缩的肌肉才能被拉长,但如果拉伸伴有强烈的疼痛感,肌肉会自动产生牵张反射,往回紧缩。想要高效拉伸的标准是:产生适度拉伸感的同时没有出现剧烈疼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又酸又爽”的感觉。

4.优先拉伸僵硬部位

如果只拉伸那些容易伸展的部位,身体不协调的情况就无法得到解决,一旦身体左右或前后两侧的肌肉柔软度差距过大,就容易引发受伤、不舒服等问题。

5.每周坚持5-7天

和每周花足够时间做一次全身拉伸比,选1-2种动作,每周连续拉伸5-7天的效果更加显著,在有时间或觉得拉伸过后不过瘾时,可以逐渐增加拉伸动作。

那么目标肌肉就无法得到充分的拉伸,只要我们加入一点点变化就会让身体变得更容易伸展,而“世界第一拉伸术”的两个诀窍就可以激发肌肉的潜力,扩展活动的范围。

1.自重

利用手臂、腿部的重量来辅助拉伸,在目标区域施加身体重量,将有助于进一步拉伸。针对那些不容易放松且需要更多力量才能拉长的大块肌肉,只要灵活运用自身体重,就能轻松、舒适地进行拉伸。

2.扭转

扭转身体躯干,以及手臂、大腿的根部,一边变换角度一边把目标肌肉朝3个不同方向拉伸。只要加入符合肌肉形状的扭转动作,拉伸就能更有效率和效果。

在拉伸中通过利用好“扭转”和“自重”两个诀窍,你完全可以凭一己之力获得最佳拉伸感,它能她美专业人士提供的个人拉伸服务。

对于拉伸的方法有很多,刚开始学习拉伸的你或许会困惑,“从哪里开始呢”“一开始的几个动作都没有做好呢”,有这样烦恼的人可以尝试从拉伸股四头肌(大腿前面)和腘绳肌(大腿后面)开始练习。

股四头肌在行走时会产生负荷,只要提升其柔软度,便会减低疲劳感,而日本人因为礼仪习惯,腘绳肌容易僵硬,如果能提升其柔软度,有助于防止腰疼。

长期伏案工作的人,会因为身体前倾,导致肩部与后背的肌肉过度紧张,持续收缩,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引起肌肉僵硬和酸痛,对此书中针对性的推荐了拉伸动作,如果你某个部位疼痛,希望能避开这些部位的拉伸也是可以的。

为了能在碎片时间内完成拉伸动作,可以适当的将保持最终姿势的时间缩短到20秒,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先拉伸一个动作,在体验过拉伸快感后,逐步加入其它动作。

在学习《学会拉伸:告别僵硬,找回零疼痛的身体》一书中的拉伸动作时,如果感觉拉伸感不强,也可以借助平衡器,抱枕等道具辅助拉伸。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拉伸动作,书中将拉伸动作做了归类,让我们能很快的找到自己优先想要学习的动作。

除了常规的拉伸之外,书中还收录了适合腰疼、肩疼、膝盖疼的人群能做的简易拉伸,如果你的柔韧度较好,还可以挑战强度更大的动作,为了让你远离疼痛,收获健康,跟着中野·詹姆士·修一教练学习拉伸吧。

拉伸心得体会篇三

如果有以上表现,说明你的身体迫切需要正确、到位的拉伸运动啦!日本体能训练师,运动生理学专家,福原爱的私人教练——中野.詹姆士.修一,结合运动医学生理学、解剖学,总结出了36套有效拉伸法,全部详细记录在《学会拉伸》里。远离疼痛,收获健康,就从学习这套舒适、轻松的拉伸法开始吧!

无论是过度使用,还是很少使用,肌肉都会变僵硬。运动量减少是肌肉柔软性降低的最主要原因。我们每天忙于工作和家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重复生活必需的动作。不常用的肌肉就会逐渐衰弱,毛细血管数量减少,肌肉慢慢萎缩,变硬。

相反,过度使用某一部位的肌肉,比如长期伏案工作,为了维持姿势,肩颈部位的肌肉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收缩状态。肌肉长期负荷过重就会变得僵硬。

没有谁的身体天生僵硬,只要养成拉伸习惯,身体就会慢慢变得柔软灵活,远离疼痛。拉伸不是一项让人痛苦的运动,一定要感到舒适,让人有满足感,才能够长期坚持做下去。

大家明白了拉伸运动对身体有益,可总是因为疼痛、没有拉伸感、觉得太麻烦就放弃了。其实你只是还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拉伸方法而已。

为了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最佳、最舒适的拉伸感”,《学会拉伸》里介绍了形式多样的拉伸方法,你可以躺着拉伸,坐着拉伸,甚至在泡澡的时候拉伸。赶快来试试吧!总有一种适合你的方法!

首先,你一定要知道5个拉伸的原则。

1.在最有拉伸感的状态下,保持最终姿势30秒。

2.有意识地保持呼吸,延长吐气时间,会使肌肉更好地放松。

3.拉伸并不是越痛越好,找到自己“又酸又爽”的“度”是关键。

4.优先拉伸僵硬部位。

5.每周坚持5~7天。

充分利用这5个原则,即可获得最佳的拉伸感和理想的柔软度。

其次,达到良好拉伸效果的2个诀窍。

1.灵活利用自身体重来辅助拉伸。

2.扭转身体,通过变换角度把目标肌肉朝不同的方向拉伸。

有意识地进行“扭转”和“自重”练习,可以激发肌肉潜力,扩展活动范围。

另外,利用平衡球、泡沫轴、弹力带等辅助道具,还可以让拉伸更加有趣和多样化哦!

首先,拉伸能够缓解腰部,肩颈部位肌肉僵硬、酸痛。

我们玩手机的过程当中,整个颈椎处于前倾状态,颈椎和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就会处于紧张状态。同理,伏案久坐,腰背部的肌肉也会处于紧张状态。时间长久之后肌肉劳损,形成无菌性炎症病灶,刺激周围的末梢神经,就会出现疼痛的感觉。拉伸颈椎周围的斜方肌,背部的背阔肌,腰部的髂腰肌、竖脊肌,能够使颈、肩、腰部紧张僵硬的肌肉恢复柔软,有韧性,从而缓解和预防疼痛。

其次,拉伸能够预防体态变形,老化。

还会让脊柱活动受限,呼吸系统功能减弱。若是体力下降,长时间久坐,会导致步幅缩短,体态老化。坚持拉伸胸大肌、肩关节、肩胛骨,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改善圆肩驼背,让你恢复良好体态。拉伸髂腰肌,股四头肌,大腿内收肌群,可以增强骨盆稳定性,保护膝关节,从而预防体态老化。

再次,拉伸能够预防跑步后的损伤。奔跑过程中,膝关节受到的冲击力加倍,腿部肌肉也会被过度使用。跑步以后做好拉伸,可以保护这些部位,还可以避免形成“肌肉腿”。最近一期《向往的生活》里,黄磊爱上了跑步,他每天雷打不动,跑步5公里。小伙伴们注意到了没有啊,黄磊每次跑步回来都要做拉伸哦!

若想达到最佳的拉伸效果,一百个人就需要一百个方案。读完这本图文并茂的《学会拉伸》,每天花个3—5分钟,开始你的拉伸之旅吧!坚持下去,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你也一定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拉伸方案!

让我们一起告别僵硬和疼痛,找回年轻的身体!

拉伸心得体会篇四

科学普及拉伸,教你告别僵硬疼痛,找回柔韧身体。

作为每天都要伏案工作的教师,我自己知道这几年身体逐渐有那种僵硬的感觉,再也不复年轻时候的柔韧,颈椎和脊椎都是有点儿说不上来的不舒服,真的去医院看呢,也没有到多么严重的地步,但是医生的建议就是多做运动、多拉伸一下,应该可以得到缓解和好转。

我在楼下健身房办了最简单普通的那种卡,一周可以去几次锻炼一下身体,但是没有报名私教课,毕竟对于工薪阶层的我来说,私教课的价格令人望而却步。那就带来一个问题,简单运动完后如何进行拉伸就是个技术活了。

从一筹莫展到看周边私教课教练的拉伸动作照猫画虎,再到找到了这本《学会拉伸》,我大概愁了十天。这本《学会拉伸》是日本原版销量突破16万册的全彩图铜版纸的私教示范图的版本,由日本国民教练、福原爱私教独家汇总的25年健身指导经验的版本,作者是日本体能训练师、健身激励师、运动生理学专家中野·詹姆士·修一。

说来就来,我要以普通锻炼者的感受来看看这本书到底能不能解决我自己个人的拉伸问题,让自己的身体缓解常年伏案工作带来的紧绷和酸痛,找回身体的灵活本能。

大家都明白拉伸运动对身体有益,可是总是因为疼痛、没有拉伸感、觉得太麻烦就放弃了。“我天生身体硬”“太痛了,不想拉”“我试过了,可是身体没有变柔软”“体质就是这样,拉伸不了也没办法”,你是不是也曾这样想过·既然有了拉伸的欲望,中途放弃就太可惜了,或许你只是还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拉伸方法而已。

说实话,打开这本书,看到击中我的第一页就是这页了,简直说的就是我本人。其实运动也没有怎么坚持下来的我,对于拉伸也一样,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结果没有起到作用,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最科学的方法,所以就放弃了。

难得有一本书,上来就把我的问题说的这么清楚,我只能说看起来和我一样的惯常会自己偷懒的人还不少呢。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呢?而且看上去这本书在讲述上和编排上针对性很强,一步一步对照着来就好了呀,实在是非常适合我这种懒癌患者。

记得当时看电影《邪不压正》,看到许晴的那个魔鬼身材,心里的感慨是我的天呢,要练就这么漂亮的臀肌这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和辛苦,我觉得连想都不敢想,可是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不懂得拉伸技巧让自己的臀肌群得到伸展,即便付出了再多的努力和汗水,也不可能收获像许晴那样完美的蜜桃臀。

《学会拉伸》从身体各主要部位出发,从头到脚,授以针对局部、放眼整体的拉伸方法。该拉伸指南适合各年龄段,附以单人/双人情景式演示,你可以根据柔韧性测试做针对性阶段训练,对症伸展,最终一步一步,逐渐缓解自身问题,直到最终找回自己健康的身体!

我个人按照这本书的要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比较注意的是自己已经接近中年的年龄,努力做到不过于急于求成,本来健身也好、拉伸也好,都应该是一个长期坚持下来的过程,绝不是突击几天就能看到什么成效的。

这本书提到了很多普通人的共性问题是:频繁腰疼、肩颈僵硬、膝盖疼痛;血液循环差,经常手脚凉;拉伸时总是疼到龇牙咧嘴;偶尔运动后肌肉酸痛难耐。

更何况老师在书里说了,谁的身体都是可以通过拉伸逐步变得柔软的,并不是说有人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天生某些部位僵硬的。

通过肩、髋、膝三大关节对应划分五大部位的拉伸动作,利用自重×扭转,重点拉伸目标肌肉;后附针对体态恶化、腰痛、肩颈僵硬、跑步损伤及水肿的拉伸序列,更能实现精准拉伸。

我最喜欢的是这本书全彩图文,指示步骤清晰,对开本便于翻阅,小小一本包含36套拉伸方法。适应人群广泛——身体基础差就做简易拉伸,运动习惯好就做强化拉伸,身体局部疼痛也有对应拉伸方式,可谓一应俱全。

对于拉伸作者还总结出了五个原则,来帮助我们学习得更到位,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一学就会,我个人感觉受益匪浅。作为日本少有的、可以同时指导身心锻炼的个人训练师,中野拥有数量众多的客户,客户群涵盖运动员和普通人。他擅长一边激励练习者,一边帮助他们改善身体。主要著作有《10分钟极简健身》《马拉松比赛时绝不能做的35件事》等。

所以,赶紧行动起来吧,每天对照着这本书花费十几分钟进行拉伸,不要等到小疼痛变成大毛病才追悔莫及自己没有早在发现问题时就开始进行拉伸锻炼!

拉伸心得体会篇五

近一段时间,左边肩膀后侧经常会不自主的疼痛。

每次周末放假在家的时候,就很舒服,一点没有疼痛的感觉。可等到周一一开始工作,疼痛感就隐约出来了。

想想自己僵硬的身体,有时候转动一下胳膊,或者活动一下脖子,仿佛都可以听到咔咔的声音。由于疫情的原因,家附近的健身房还没有开,天热也不愿意出去活动(好吧,我就是懒),健身达人的同事建议我,你可以在家里多拉伸一下,运动量也不大,每次做完拉伸人还舒服。我一听,是这么个道理,而且也适合我,她推荐给我的这本《学会拉伸》,可以说给了我不少帮助。

这本书的作者中野・姆士・修一,是日本知名的健身教练,也是一位体能训练师,还是“瓷娃娃”福原爱的私教。作为日本少有的、可以同时指导身心锻炼的个人训练师,中野拥有数量众多的客户,客户群涵盖运动员和普通人。他擅长一边激励练习者,一边帮助他们改善身体,主要著作有《10分钟极简健身》《马拉松比赛时绝不能做的35件事》等等。其实,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明白拉伸运动对身体有益,可是总是因为疼痛、没有拉伸感、觉得太麻烦就放弃了。

什么“我天生身体硬”“太痛了,不想拉”“我试过了,可是身体没有变柔软”“体质就是这样,拉伸不了也没办法”等等,这些想法太具有普遍性了。

既然有了拉伸的欲望,中途放弃就太可惜了,或许你只是还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拉伸方法而已。区别与其它传统拉伸锻炼书籍,《学会拉伸》一开篇,不讲方法,没有套路,首先就让你认识自己的身体。

了解了身体的僵硬机制和柔软机制后,才能更好的挖掘我们身体的内在潜能。关于“世界第一拉伸术”,作者就介绍了5个原则和2个技巧。“不打无准备之仗”,既然要开始和自己的身体做一个温柔的碰撞与对话,前期对于自己身体的了解,必不可少。

当然这些了解也不是建立在纯理论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做测试的方式,有理有据,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身体的柔韧性。同时,通过测试判定身体重点部位的柔韧性,些部分容易引发体态恶化、腰痛、肩颈僵硬、跑步损伤、水肿等问题。之后便可重点拉伸能够高效放松身体的部分,尽量消除身体左右两侧的差距。

这一部分就是《学会拉伸》这本书的精华部分了,实操训练正式开启。从身体各主要部位出发,从头到脚,授以针对局部、放眼整体的拉伸方法。在拉伸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之前,作者都会以详细图解的方式,说明这一章节主要拉伸的具体部位和肌肉肌群。就拿颈部、背部、肩部、手臂的拉伸这一章节来说,作者先解释了每一个肌群相对应给我们身体带来的作用和帮助,指出这些部位容易发展成长期肌肉僵硬,重点松解颈部、肩胛骨一带,可以让身体远离僵硬和疼痛。

分解的动作,每一步的要点都做了明确的说明。为了防止有些读者没有把握动作的精髓,还有多角度的动作展示,就连错误案例都介绍得很清楚。而这些错误的案例其实可以很好的避免读者,在没有老师专业讲解下容易出现的情况,这些完全是基于作者大量的实操经验。

现在很多人都会跟着网络上的视频进行练习,这样也许从视觉上会更直观一些,但是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视频练习一个是流畅的完整片段,你只能按照教练的规划做一个整体,动作做错了自己可能也不知道。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部分,其实并不是实操中的动作详解,而是五个专栏部分。第一个专栏部分,告诉我们体温升高之后,覆盖肌肉的筋膜就会伸长,那么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静态拉伸或者动态拉伸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后面的四个专栏,就聚焦了当下人们关于位伸几个比较关注的地方了。比如说“拉伸减肥”的真相、“180度劈叉”可能会导致关节不稳定、运动前后的拉伸和瑜伽和拉伸的区别。

这几个部分巧妙的设置在每一章节实操内容的后面,好比你在爬山的过程中,除了不断努力向上攀爬以外,还可以在间隙停留下来歇歇脚,欣赏沿途的风景,让身心得以愉悦和放松。

作为上班族,书本最后,还介绍了办公室里也能轻松完成的拉伸动作,这对我来说,简单就是太“友好”的,工作之余放松一下,简直就是两全其美。

还有专门会对“懒人”的,身着就能完成的拉伸动作,不得不说作者的考虑确实非常全面。总的来说,这本拉伸指南,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全身肌肉的彩图解析,在拉伸演示中辅以不同角度的解析和单人双人情景式演示,让你可以简单看清楚姿势,找到最佳的位置。也可以根据柔韧性测试,做一些针对性阶段训练,对症伸展,最终找回健康的身体。想要远离疼痛,收获健康,那么就从这套舒适、轻松的拉伸方法开始吧。

每天拉伸几分钟,全身肌肉群均能得到锻炼,缓解紧绷和酸痛,找回身体的灵活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