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精选17篇)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精选17篇)

作者:QJ墨客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给其他读者提供一些关于该书的评价和推荐,从而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写读后感有所帮助和启发。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的.是苏格兰籍游船“邓肯”号的船长格里那凡爵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航海家哈利?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队去寻找。可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直很歧视,所以拒绝了爵士的请求。

格里那凡爵士对英国政府的态度感到气愤,于是他自行组织了一支小型旅行队,亲自带队去完成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任务。

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姐姐玛丽?格兰特和弟弟罗伯尔?格兰特。沿着南纬37度线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环绕了地球一周。

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最后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对于格里那凡爵士对任何人都热心帮助和他们不是畏惧艰难险阻,而是勇于地去面对,去挑战,我深感敬佩。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像格里那凡爵士那样热心帮助别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面对的是什么人,只要他遇到困难,就会帮助他,那么这个世界将不会有战争,不会有坏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整个世界将会有多么的完美,和谐。我想:这应该是所有人心里拥有的一个愿望吧!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有勇气方能成就大事,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欢迎阅读!

暑假期间,我读了法国着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笔下的着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苏格兰籍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哈利·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队去寻找。

可英国政府一直很歧视苏格兰人,拒绝了爵士的请求。

于是,格里那凡爵士毅然组织了一支小型旅行队,亲自带队去完成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任务。

他带着格兰特的儿女,沿着南纬37度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在一个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这本书里所讲的故事,虽然不是真实的但总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

它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坚持到底是一定能够收获些什么的。

大家对林肯一定很熟悉吧?对,他就是美国第16任总统。

但是他的创业之路却是十分坎坷。

1832年,林肯失业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

可是他竞选失败了。

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

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

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这是林肯的故事,而在生活中毅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你想一想,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却因为一些外界的原因而放弃了,这是多么可惜啊,也许,成功就在我们的眼前。

有一次,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作业:观察并记录一颗绿豆芽发芽的过程。

于是,我便种起了绿豆,并每天坚持观察记录,把这份观察记录写的十分详细,交给老师看后,得到了老师的赞扬。

我非常高兴。

坚持与毅力促使着我们走向成功的未来。

合上书页,书中的狂涛怒浪仍然在心头浮现。

这是一部文学著作,也是一部地理学著作。

令人赞叹不已。

文中讲了苏格兰的格里那凡爵士在驾驶自己的'游轮“邓肯号”时,意外拾到了一个瓶子,并发现了格兰特船长塞在漂流瓶里的几封求救信,于是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驾着“邓肯号”出海远航,沿着南纬37°11′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踪迹……文中情节生动,令我回味无穷。

作者儒勒·凡尔纳把人物性格刻画的十分鲜明,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地理学家巴加内尔。

他是一个喜剧人物,出场就颇具戏剧性——他本来是要去印度寻找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谁知误乘上了前往智利的“邓肯号”,于是他就将错就错,跟着格里那凡爵士等人踏上了未知的冒险之旅。

巴加内尔具有超强的记忆力,他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并具有地理学家应备有的广博知识。

他能说出50多个前往澳大利亚的旅行家,能清楚地记得某一个地区发生的事件。

但他有一个缺点——粗心。

他在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路上一直是人们的开心果、活地图,当然也因粗心惹了不少笑话,比如他要学西班牙语,结果读了喀孟斯的著作学会了葡萄牙语;最后在从新西兰岛逃亡的时候,还被新西兰土著画了一身有趣的刺青,自认为没脸回到地理学会了。

他的粗心大意,使我感到了快乐,也使这个冒险故事多了一些趣味;而他渊博的知识,超人的记忆力,使我钦佩不已,巴加内尔是这部小说中个性最鲜明、最突出的人物,十分招人喜爱。

格里那凡爵士等人在本书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也值得人们欣赏。

首先,他们很勇敢,能够坦然面对接踵而来的困难。

这使我想起上学期我的数学作业,我一遇到难题就退缩起来,不愿意动脑思考,经常去问爸爸妈妈,而其他同学自己就能探索出来,记忆自然比我深刻许多。

我要学会勇敢,学会面对困难,在人生的道路上不退缩。

再者,他们很执着,仅仅有一点线索就不惜去冒险,去寻找,直到找到格兰特船长。

我最缺乏的就是执着,定的计划总不照着执行,原定早上六点起床,可没一次执行过,总是睡到七八点才起床。

做事还容易半途而废,有时候差一点就能解决的难题被我撂下不做了,当老师讲过后,才发现自己就差一步做出来,不仅懊悔不已。

我要懂得执着,做事坚持到底。

记得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在学生时期坚持每天甩手臂,最后终于在老师教导下成为了一代名人的。

所以我也要学会执着。

最后,他们还很善良,仅仅因为意外的一封信,就开始尽力搭救格兰特船长。

可以说,善良是人们道德的底线,可是“小悦悦”事件的发生是那么震撼人心,因为没有及时的救助,一个幼小的生命终于离我们远去。

难道人们的良心,道德的底线都不见了吗?我们应该像爵士一样救助一些陷入绝境的人。

读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我面对星空,想了很多,很多……

格里那凡爵士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他毅然组织了一支小型救援队,由格里那凡夫妇,麦克那布斯少校,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玛丽和罗伯特以及以粗心大意著称的地理学家雅克·巴加内尔组成,亲自带队去完成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任务。

他们沿着南纬37度线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

由于对文件的错误解释,他们一路上遇到了无数艰险:地震、洪水、风暴、凶狠的毛利人和一个阴谋。

但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气,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这是一个满腹激情与神秘的故事。

格里那凡爵士拾获的“天平鱼”(是一种海中极凶猛的鲨鱼)腹中那神秘的漂流瓶,是失事船只的求救信还是航海者无聊时写的打油诗?是信!是三章分别用英文,法文和德文写的求救信,这三张被海水侵蚀得残缺不全的求救信引起了航海者们极大的探索兴趣。

他们分别把信上所能看清的词汇翻译了出来,然后汇集成一种语言连猜带想的把这封求救信填补全了,是的,的确是一封求救信!是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

他在一个纬度37.11’的地方被印第安人逮捕。

机智的格里那凡爵士,慈祥温柔的海伦夫人,深沉稳中的麦克那布斯少校,粗心大意却精通地理学的巴加内尔地理学家,还有格兰特船长两个坚强的儿女:坚毅刚强的格兰特小姐和勇敢的小罗伯尔,精通航线的孟格尔船长以及奥斯丁这充分值得信赖的老水手。

他们乘坐着邓肯号,走向拯救格兰特船长的冒险之路……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很佩服凡尔纳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当你读这本小说时仿佛你也深入其中,你会为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兴奋或着急。

他们是多么勇敢与乐于助人啊……一个从鲨鱼肚中发现的漂流瓶让他们走上这条艰苦的冒险之路,换位想一想,如果是你经历这样的情况呢?你会不会推辞道:“嗨,这已经是老事了,信纸都被海水给侵蚀了,说不定人都已经死了,我们还为什么要卖力去救一个生死未卜的人呢?”我承认,如果是我,我也不一定会像这群勇敢的人们,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而放弃一切踏上这条旅程。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有幸读了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感受颇丰。

这部小说写了1864年,哥利纳帆爵士发现一份文件,得知两年前在海上遇险失踪的航海家格兰特船长尚在人间。在英政府拒绝救助的情况下,爵士夫妇毅然决定带着船长的儿女,驾驶自己的游船寻找格兰特船长。

在书中,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最深。那是在新西兰登陆后,他们被吃人的土人抓住,关在一个小屋子里,幸好罗伯特把大家救了出来。大家逃进一座被神禁的山上。土人认为被神禁的东西是不允许碰触的,否则会受到神的惩罚。他们躲进了一个墓室。这时他们发现这座山是一座活火山,而且过十几天就要喷发。他们聪明利用这个,制造了一次火山喷发,使土人错以为他们受到了神的惩罚而丧命了。于是他们乘机逃了出来,重新开始了旅行。

一次又一次面临灾害和事故,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逃脱危机,他们都有些什么表现呢?当在阿根廷的山谷遇到洪水时,他们团结奋战,相互帮助,一起游向大树避难;当在海上迷失方向时,他们临危不乱,毫不气馁,继续寻找营救格兰特船长的方位;当面对凶恶的毛利人时,他们机智勇敢,勇往直前,想尽一切办法逃离险境。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一路寻找老船长,从潘帕斯草原,到毛利人村庄,饱受艰辛,从饥肠辘辘,到被洪水围困在树上,甚至经历毛利人村庄亲眼目睹吃人的血腥场面。但是,尽管遇到了这么多的艰难,他们都一一克服了,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在新西兰的一个小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在故事接近尾声的时候,罗伯特和玛丽·格兰特进行了一次谈话,玛丽问:“我们怎么还得清格雷那万爵士和夫人对我们的恩情呢?”“噢,不难的!我会爱他们,尊敬他们,并且告诉他们我爱他们,尊敬他们。我会紧紧拥抱他们。然后,一旦有机会,我就为他们献出生命!”“相反,你应当为他们活下去!他们更愿意你为他们好好活着,——我也是!”是的,报答一个真心爱我们的人,像我们的亲人、朋友,用任何物质的东西都是不够的,而是要真心地去爱他们,用爱来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知道,他们给予了我们多大的帮助,我们有多感激。并且,我们应该让他们知道我们正在幸福地活着。当看到一个我们所爱的人幸福时,毫无疑问,我们也会幸福,甚至会比我们爱着的人还要幸福。

这种奇幻的故事也许只有凡尔纳才写的出来:可怕的新西兰食人族,恐怖的海上风暴,勇敢的邓肯号上的人们。这些感人又有些惊悚的故事虽然很像是天方夜谭,却也不失真实性。读完全书,给我的启发是,遇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只有依靠智慧和勇气才能克服一切艰险和困难。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家。《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则是他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一部。小说描写了格里那凡爵士一伙人寻找被漂流荒岛的格兰特船长所经历的冒险故事。苏格兰籍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两年前因海上事故而遇难的苏格兰航海家哈利·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队去找。

可英国政府一直对苏格兰人很歧视,所以拒绝了爵士的请求。爵士感到很气愤,觉得英国政府见死不救,便自行组织了小型旅行队,亲自去营救格兰特船长。他带着旅行队和格兰特船长的一对儿女,沿着格兰特船长留下的“南纬37度线”线索,穿过南美洲的高山和平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地球一周,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所有的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格里那凡爵士一伙人遭遇了安第斯山地震,又险些被艾尔通或野蛮人杀害,格兰特船长和他的伙伴们也孤孤单单的呆在荒岛上,用辛苦劳动维持着生命。本不相干的两伙人,都以超常的毅力和默契,完成了营救活动——格里那凡爵士克服了困难,营救出了格兰特船长,格兰特船长也坚持等待,终于等来了好心人的营救。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他们的故事也会长久流传下去。书中人物个性鲜明:博爱的格里那凡爵士,冷静的麦克那布斯少校,博学却又粗心的巴加内尔,航海技术高超的孟格尔船长以及慈祥的格兰特船长。

其中我比较喜欢麦克那布斯少校,因为他一直保持着冷静的状态,多次帮助格里那凡爵士度过险境。还有一个角色不得不提,那就是塔卡夫。这个勇敢,仗义的印第安人帮了格里那凡爵士一伙人不少忙。在一次洪水中,他为了救自己的马桃迦,与格里那凡爵士一伙人分别。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不但情节引人入胜,里面也有很多精彩、优美的语句:“他们原以为迷失在迷宫里,永远都不能出来,现在又找到了离开迷宫的路径。现在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离开美洲大陆了,他们的心已经飞到澳洲的那片土地去了。”“经历了洪水的颠沛流离,又遭受毒辣太阳的暴烤,所有的人都感到体力不支,现在大家都只想好好睡上一大觉来结束这惊心动魄的一天。而且树顶那些长翅膀的伙伴已经率先休息了,连号称‘潘帕斯夜莺’的喜格罗鸟也已经停止了他们甜美的歌唱,所以大家分头去找可以睡觉的地方。”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格里那凡一行人的乐于助人深深感动着我们。也正是这千辛万苦的跋山涉水换回了格兰特船长的生命和格兰特船长一家人的团聚,这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了个爱德华?哥利纳帆爵士在一次与妻子出海游玩的时候,从一条鲨鱼的腹中发现了一封格兰特船长发出的求救信,他想寻求政府的帮助,却遭到拒绝。

最后,爵士决定自己组织几个人,包括格兰特船长的孩子们,通过这封求救信寻找遇难的格兰特船长。在漫长的的探险之旅中,他们遇到过火山喷发、地震、干渴、暴雨、洪水、雷火、被狼群攻击、鳄鱼包围,甚至差点被土人吃掉!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终于找到了流落荒岛的船长。

这本书的人物刻画不仅细腻精彩,而且跌荡起伏的情节也令我感触颇深。

在爵士遭到政府的拒绝后,爵士的妻子——海伦夫人认为上帝已经把船长的命交到自己手中了,应该由自己去救助格兰特船长。读到这里我有些惊讶,因为爵士他们当时完全可以不去理会这封信,但是,他们为了让这两个可怜的孩子与他们的父亲团聚,不惜冒着危险去出海探险,为他们寻找父亲。

海伦夫人有一颗大慈大爱的心,她愿意自己经历困难,来帮助这两个孩子。海伦夫人她的那一份爱心和勇气,是可敬的。因为自己跋山涉水去救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样的想法对于我来说,是我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

当我读到爵士一行人被可怕的红狼群包围了,塔尔夫自告奋勇骑上马引开狼群的时候,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狼,在我从小到大的印象里都是可怕的,无情的吃人的野兽,而塔尔夫却毫不畏惧,为了保证爵士等人能活下去,他骑上了他的爱马,去引开了狼群。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为了别人的生,自己走上一条危险,甚至是死的路,这样舍己为人的精神令我佩服!

最后,当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经历了千难万险后与他们心心念念的父亲见面时,他们激动极了!以至于小艇还没靠边就立刻蹚水冲了过去,获救的格兰特船长非常感激爵士他们,以至于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忽断忽续了。

这是一个写满爱与勇敢的故事,赞美了人间的美德,读完让人心中充满温暖和力量。(方惠茗)。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部小说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科幻作家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写于一八六七年。描写的是游轮“邓肯号”在海峡上第一次航行时,船主格里那凡爵士突然发现有一条鲨鱼尾随其后。水手们捕杀了鲨鱼后,发现鲨鱼腹中有一个漂流瓶,瓶中装有三封残缺不全的求救信,分别用英文、法文、德文书写。这封信是两年前准备为苏格兰人寻找一片新的土地却不料遇难失踪的探险家格兰特船长发出的。

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玛丽和罗伯特知道这件事后,便赶到玛考姆府。由于英国政府拒绝派船营救,于是格里那凡夫妇便决定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麦克那布斯少校、约翰·孟格尔船长、汤姆奥斯丁大副以及其余25名水手,乘坐“邓肯号”亲自去营救格兰特船长。

他们在航行后的第二天,发现船上多了一位知识丰富、粗心大意的地理学家——巴加内尔。当他听说格兰特船长的故事后,便决定一起去寻找格兰特船长。

在南纬37度线上攀过了阿尔卑斯山脉、穿越了南美洲大草原、走遍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克服了千难万险,以无比英勇顽强的精神,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在这部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巴加内尔。因为他有丰富的知识,而且不顾自己的使命,义无反顾的去救格兰特船长。在高山上为大家引路、在草原上为大家讲故事、在绝望的情况下为大家带来希望。他用自己的机智勇敢和粗心大意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这部小说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培养勇敢的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不畏艰难艰险的品质,还能丰富科学知识和海洋知识。让我体会到了:没有探索就没有发现,没有冒险精神就不能发现“新大陆”。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格里那凡爵士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他毅然组织了一支小型救援队,由格里那凡夫妇,麦克那布斯少校,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玛丽和罗伯特以及以粗心大意著称的地理学家雅克·巴加内尔组成,亲自带队去完成寻求格兰特船长的任务。

他们沿着南纬37度线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因为对文件的错误解释,他们一路上遇到了艰险:地震、洪水、风暴、凶狠的毛利人和一个阴谋。但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气,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寒假,我读了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邓肯号游船的主人哥利纳凡爵士从漂流瓶中意外得到两年前失踪的`苏格兰人格兰特船长的信息,毅然决定自我亲自去寻找。他带着格兰持船长的儿女,经历了千辛万苦,以无比顽强的毅力,穿过南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战用无数艰险,最终在一个孤岛上找到了格兰持船长。

阅读这本书,让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一些人物栩栩如生,在我的脑海中活了起来。格兰特船长机智勇敢,需到困难冷静沉着,他分别用三种文字---英文、法文和德文写了三封求救信。提高了他的获救机率。从船长的身上,我得到如下启示,在平时应当尽可能地学习多种技能,一旦遇到困难,应当思考多种解决的办法。

哥利纳凡爵士是多么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甚至把生死置之度外。如果是我捡到了那个瓶子,我可能会看也不看信的资料,直接将那几封被海水腐蚀的信扔在一边说:“这都是哪一年的事了?字迹都被泡模糊,信纸都烂了。那些人肯定早已一命归西了。不用管,不用管。”但哥利纳凡爵士却带着自我勇敢的团队,为了一个从未谋面,素不想识的人放弃一切,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

小罗伯尔和姐姐玛丽·格兰特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不把自我当小孩子看待,他们和成年人一样有着不屈服的意志。

最终他们用超群的智慧和坚强的毅力,救出了格兰特船长。

读完这本书,给我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遇事必须要沉着冷静,仅有依靠机智和勇敢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和危险。我们做什么事情,不可能总是那么简便或一帆风顺的,总会有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有勇气,有团结精神,拿出我们的聪明才智,就必须能战胜困难。

这个故事至今被人们所传颂,让我们大家一齐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吧,和书中的人物一齐,与生命搏击,与毅力较量!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一天,我正翻动著名叫《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我突然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了。

本文主要写了哥利纳帆爵士得知两年前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请求英国政府派船前去营救,可是英国政府却拒绝请求,爵士决定靠自己去营救船长,与妻子海伦一起带着格兰特的儿女-罗伯尔和玛丽等几人,乘坐邓肯号出发寻找格兰特船长,克服千辛万苦,环游了地球一圈,最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成功的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这本书情节惊险。在故事里蕴含着许多地理知识,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探险知识。而且,这本书还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读的时候都能觉得散发着淡淡的知识的味道。我也曾有过几次冒险,虽然没什么收获,没有什么惊险的情节,更加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让我爱上了大自然。那小小的蚂蚁肩扛着比自己重几倍的东西,美丽的蝴蝶正忙着采花粉,勤劳的蜜蜂哼着小曲采花蜜,小蟋蟀不断为跳高比赛做着准备。虽然不是什么大发现,但是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就像拿破仑发现了新大陆时一般兴奋。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寒假我阅读了许多书,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了。这本书还使我感受万千。

这本书主要讲述爱德华·格利纳凡爵士在鲨鱼肚中发现了一个漂流瓶,里面装着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于是,爵士与他的妻子海伦夫人、沉稳的麦克那布斯少校、经验丰富的孟格尔船长、格兰特船长两个坚强的儿女、粗心但知识渊博的地理学家巴加内尔,还有老水手们乘坐着“邓肯”号,出发去营救格兰特船长。路上困难重重,地震、飓风、狼群。洪水使平原变成海洋,他们刚逃离起火的大树,又碰上凶恶的鳄鱼。经过千难万险,他们终于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做事要坚持到底,即使过程艰难万千,也不要轻易放弃。

在生活中,我也有过这种经历。那是一次户外活动,我和其它一些朋友一样走上了最难的探险场。可刚走出一段桥梁,我就意外地失足了。等我费尽全力才重新走上“正轨”时,发现前面更难走,许多人都知难而退,纷纷绕道而行,可我心想:后面的难处是相同的,既然有人过去了,我也行。于是,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毅然而然地向前走去。可走到一半,居然发现接下来必须从一条离水面一百米左右的铁板桥走去。于是,我深吸一口气,以掩耳不及的速度冲向对岸,成功到达了终点。书中也是这样,经过了风风雨雨,才会见到彩虹。

在生活中,不能被困难打倒,要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继续向前。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写了: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航海捕鲨时,发现了一只藏在鱼腹中的香槟酒瓶,并从中得到了两年前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向英国政府提出前往营救却因为英国政府瞧不起苏格兰人,而遭到了英国的拒绝。爵士一行人决定亲自出海寻找。一路上,他们经过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格里那凡爵士一行在翻越安第斯山的过程中,遭遇了一场地震,从山上滚落山坡,幸免于难。而格兰特船长的儿子小罗伯特在滚落的过程中,则被一只硕大凶残的兀鹰抓上了天空,命危在旦夕。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走过的一位土著人神奇的一枪击中了那只硕大凶残的兀鹰,那只兀爪子抓着小罗伯特坠落河岸,小罗伯特在大家的努力下又回到了格里那凡爵士的怀抱里。他们又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路。

在一座庄园里流窜犯艾尔通骗取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的信任,加入寻找格兰特船长以行人的团队,驾驶牛车指挥车队驶往目的地。蓄谋已久的艾尔通心中已策划着一场阴谋,在后面的行程中他与其他流窜犯暗中窜通,不断制造事端,多次使格里那凡爵士等人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最终他们最终在太平洋上的一座荒岛上找到了失踪两年的格兰特船长。格兰特船长一家也最终团圆了。在之后的日子里小罗伯特接下了格兰特船长的航海事业。而流窜犯艾尔通则被格里那凡爵士留在了荒岛。

这片文章告我们只要自已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你的人生目标是必须能实现的,有志者事竟成!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笔下的冒险之旅,它让我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似的。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玛丽,儿子罗伯特,还有格雷那万勋爵他们不惧风浪,把生死置外,虽然他们遭到了种种的阻扰,但他们还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没有灰心,只要有一点点的线索,他们就会坚持找下去。他们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因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格雷那万勋爵曲解了求救信的意思,所以走了很多弯路,同样,在学习上,我们做题时,要认真审题,不要没看清题目,或读错题就去做了。

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中,我受益匪浅,我看到了许多岛屿和国家的名称,也知道了一些遇到自然灾害的防护措施,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惧风浪,坚持不懈的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炎热的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叫《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他们经历了那么多的困难、危险,他们都没有放弃。他们为了营救格兰特船长的过程九死一生,可是决定踏上这一征途的“邓肯”号船上的人们却不折不挠,为了心中的那一目标。

格利纳凡爵士和既善良又美丽的海伦夫人,为了帮助玛丽和罗伯特找到他们俩的父亲——格兰特船长,不惜了孟格尔船长以及水手们,少校。“邓肯”号离开了那片凄风苦雨的海域后,有一个马虎的人,还是一个聪明的人,叫巴加内尔,他上错了船,然后他加入了“邓肯”号。他是一个法兰西优秀的地理学家。

他们落入了土人手中。但是多亏巴加内尔的妙计,他们逃了出来,和“邓肯”号再次见面。还到玛利亚泰勒萨的孤岛把格兰特船长救了出来。

他们穿越智利、潘帕斯大草原、阿根廷共和国,经过大西洋,度过印度洋、阿姆斯特丹群岛、澳大利亚、塔波岛、太平洋,而且还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最后,罗伯特成了船员,孟格尔船长和玛丽小姐结婚了。

这是一个神秘莫测因而你不能不读的故事。

格里那凡爵士在海里拾获了一个漂流瓶,他用漂流瓶里残缺不全的三国语言组成了一封求救信。于是他带着海伦,还有他的朋友地理学家巴加内尔以及几位优秀的海员,还带上了格兰特船长两个坚强勇敢的儿女——玛丽和罗伯特,乘坐“邓肯”号帆船穿过南美洲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困难,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了我们遇到挫折不要知难而退,一定要勇往直前,知难而进。这本书同时又蕴含了天文、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又描写了各地景色的壮观。同时又教会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当你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住。因为阳光就在前方,胜利向你招手!

寻找他们的父亲,最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那个求救的人,那个人就是格兰特船长。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是爵士,他是一个敢于冒险、舍己救人、有正义感,智慧和博爱仁慈的旅行领导者。在他们寻人过程中,险象环生、困难重重,可是他大智大勇,从容应对,最终以博大的`胸怀和人间的大爱成功援救了格兰特船长。

在旅途中最聪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讲的是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船在捕到的鲨鱼肚子里发现求救信,船上的人准备找到这个求救的人,结果求救人的儿子和女儿知道这件事,和船上的人一起明的人无疑是巴加内尔了,因为他是一个博学、智慧、善于思考,有预见能力的地理学会秘书。他上了船,所以成了爵士一行人中的一员,在他们被土人追杀时,他因博学智慧而有了预见性,提前到达被神禁的卡拉特的墓穴,最后与爵士及同伴汇合,躲过了土人的追杀。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航海的故事,事情发展高低起伏,故事盎然有趣,丰富多彩,令我爱不释手,希望你们也能喜欢。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的是在1846年,英国泰晤士河游船会员格里那凡爵士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在鲨鱼肚子里的漂流瓶,里面居然写着在两年前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写的求救信。于是格里那凡爵士亲自率领“邓肯”号去寻找和营救。

营救中有自然界的种种奇遇,例如地震、飓风、狼群;他们刚刚逃离被闪电击中的大树,又遇到潜伏在水里的鳄鱼,才躲避凶猛的火山爆发,又被野蛮的土著人抓走……最后他们九死一生,终于找到了格兰特船长。或许营救格兰特船长的过程九死一生,可是决定踏上这一征途的“邓肯”号的人们为了心中这一目标,他们有着:不折不挠、坚毅、勇敢的精神。

我以前发生过一件事:有一次模拟考试,我考了90分,回家之后暗暗难过。我一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上面的不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于是我发愤学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在炎热的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叫《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他们经历了那么多的困难、危险,他们都没有放弃。他们为了营救格兰特船长的过程九死一生,可是决定踏上这一征途的“邓肯”号船上的人们却不折不挠,为了心中的那一目标。

格利纳凡爵士和既善良又美丽的海伦夫人,为了帮助玛丽和罗伯特找到他们俩的父亲——格兰特船长,不惜了孟格尔船长以及水手们,少校。“邓肯”号离开了那片凄风苦雨的海域后,有一个马虎的人,还是一个聪明的人,叫巴加内尔,他上错了船,然后他加入了“邓肯”号。他是一个法兰西优秀的地理学家。

他们落入了土人手中。但是多亏巴加内尔的妙计,他们逃了出来,和“邓肯”号再次见面。还到玛利亚泰勒萨的孤岛把格兰特船长救了出来。

他们穿越智利、潘帕斯大草原、阿根廷共和国,经过大西洋,度过印度洋、阿姆斯特丹群岛、澳大利亚、塔波岛、太平洋,而且还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最后,罗伯特成了船员,孟格尔船长和玛丽小姐结婚了。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主要讲了格雷那凡爵士夫妇捡到了漂流瓶中模糊不清的求援信,说格兰特船长在南纬37度11分附近遇难。于是,他们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踏上了救援之旅,但未能找到格兰特。正当大家决心返航,却听到了呼救声找到了格兰特。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有奇迹。

在这本书中,格雷那凡爵士一行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么没有惊慌,勇敢地和坏人进行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在途中,格雷那凡爵士认识了一个水手艾尔通,他说自己是格兰特船上的水手,大家却不知,他是匪首彭觉斯。他真正的目的是爵士的船,大家知道他的真面目已经为时已晚,大家只好到新西兰去。读到这儿,我真恨彭觉斯,也为爵士感到惋惜。之后,爵士的船又来到新西兰,这是为什么呢?来在写信的时候,爵士一行的少校把他所在的澳洲,写成了新西兰,所以才来了。怪不得人们常说正义总是能战胜邪恶。

这本书让我觉得最有价值的收获是:做什么事如果做了就不要放弃,哪怕只有一点点希望,也要做下去!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部小说写的是苏格兰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在一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两年前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帮助寻找。可是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很歧视,竟然拒绝了他的请求。

格里那凡对英国的态度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他依然组织一小队人马,亲自带队去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任务。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对儿女,经过重重困难穿越了高山和草地,环游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气战胜利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我怀着无比惊奇的心情读完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部小说,沉浸在他们一家人重逢的喜悦里。小说中描写的亲情、友情值得我们羡慕,他们的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19世纪能驾帆船周游世界的船长是真正的英雄。格兰特船长是不列颠尼亚号的船长,他航海经验丰富,高大强壮,慈祥温和,他就是那样的'人,为了反对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奴役,1862年到太平洋去为苏格兰人民寻找移民的岛屿,不幸遇难。

格里那凡爵士偶然看见了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便毅然组织了一支小型救援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开着自己的船去寻找和营救格兰特船长。他们球绕着地球一周,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危险,最终他们克服了千难万险,成功地救出了格兰特船长,胜利地返回了苏格兰。

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了我们遇到挫折不要知难而退,一定要勇往直前,知难而进,而且遇到困难有时候不要硬闯,应该巧妙地化解,这使我们不仅解决了困难,自己还没有被伤害,这本书同时蕴含了天文、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又描写了各地景色的壮观,还有他们遇到的危险中的惊险,让我们体会到当时的情景,佩服他们的胆识与勇气以及为求生而暴发出的力量。同时我也很敬佩船长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读过《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后,我对故事中的人物敬佩不已。故事描写了英国上院苏格兰12元老之一——爱德华·格里那凡爵士和夫人乘坐自己家的"林肯"号双桅游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哈利·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队去寻找。可英国政府一直对苏格兰人很歧视,竟然拒绝了爵士的请求。

格里那凡爵士队英国政府的这种态度感到异常气愤,他毅然带上自己的妻子——海伦娜夫人与失踪已久的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罗伯特和玛丽。还有船长孟格尔、少校麦克那布斯、大副汤姆·奥斯汀以及25名水手组成的一支小型队伍。格里那凡爵士亲自带队完成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人物。

启程第二天,少校发现了一个陌生人。这个人大约40多岁,一看就是个粗心大意的人。因为他上错了船,他本来想坐去印度的船,但却上了"邓肯"号。但是他的到来却给寻找格兰特船长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经过了解后才知道,这人名叫巴加内尔,他是法国地球学会的秘书,也是8个国家地理学会得通讯员。

终于,巴加内尔被大家说服了,他也准备与大家一同前往去寻找格兰特船长。经过一番考察后,他确定格兰特船长在大西洋,他们先横穿了智利,又到达了阿根廷境内,结果在草原遭遇了红狼。他们被狼包围之后,经过拼杀才保住了性命。他们在途中还遇见一个土人。这个土人曾多次帮助他们化险为夷。他们还遭遇过洪水和龙卷风的袭击。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格兰特船长的消息,最后来到新西兰境内。由于当地的毛利人受到过英国政府的压迫,所以对英国人十分反感。爵士他们又无意间闯入了毛利人的领地,结果被毛利人抓了起来。毛利人的酋长敢做、胆大,但也非常残暴,他早已被英国政府通缉。他们与英国势不两立。而爵士他们却又是英国人。刚刚战败的酋长对英国更加仇恨了,所以决定处死他们。在决定第二天处死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逃离"虎口",又再一次化险为夷。这可是他们一生中最为惊险的旅程。返回"邓肯"号后,他们终于在一个孤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掐指一算,他们这次旅程沿着南纬三十七度线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经过一个月的航行,"邓肯"号顺利回国。

读过这本书,我仿佛也成了故事中的一员,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故事中的人物机智、勇敢、善良、聪明,他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敢于冒险,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值得我敬佩,同时他们那种执著的精神会一直激励我前进。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一次次惊险无比的灾难,一个个坚强勇敢的人物,一段段精彩感人的故事情节,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书中主要内容是写水手们捕到一条大鲨鱼,剖开肚子时发现一个漂流瓶,里面装着两年前格兰特船长留下的求救信。英国政府拒绝派船去寻找船长。于是,少校,爵士,海伦夫人,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人,为了去寻找格兰特船长,一场探险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他们一起经历种种困难,如火山喷发,地震,干渴,洪水,雷火,被狼群攻击,被鳄鱼包围等等。一路上,他们遇事沉着,冷静,勇敢,不怕困难。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从而渡过许多难关。

特别是第十二章“俘虏”,我十分地敬佩小罗伯尔的勇敢。他们被当地野人抓住,打算去交换人质,看得我胆战心惊。小罗伯尔机智地挖土将爵士等人从“监狱”里逃脱出来,最后化险为夷,他们全部都安全地离开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作业时,遇到了特别难的题目,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心急如焚,十分急躁,把笔用力地往地上一扔,生着闷气坐在床上。这时,奶奶走了过来,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对我说:“阿远,做题不要着急!慢慢思考。”听了奶奶的话,我不一会儿就把那道难题想了出来。我激动地手舞足蹈。

我从这本书里也明白了:遇到问题时,要敢于面对,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作文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来玩呀?1000字作文妄喻横云,。记住,时光不等人。泥土,孕育万物!他劳累,那我便有责任让他快乐。

故事的主人翁格里那凡爵士是一位地位显赫并且及其富庶的贵族院元老之一。他既慷慨又仁慈,而且他的仁慈还超过他的慷慨,因为慷慨是有限度的,而仁慈可以是无边的。这样一位贵族元老,能如此“慷慨”和“仁慈”,让我佩服,让人肃然起敬。以格里那凡为首的一行人,不论是他妩媚、热情的夫人海伦小姐,还是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船长梦格尔以及饱经风浪的老水手汤姆·奥斯丁大副,还有麦克纳布斯少校和具有渊博地理知识的地理学家巴加内尔,都是一些热诚、勇敢、善良的人。他们的勇敢、善良、幽默、热诚以及他们坚强的意志和与恶劣环境作斗争,克服困难的精神,时刻感动着我,鼓舞着我。

玛丽·格兰特小姐的弟弟小罗伯尔,他虽然只有十四岁,但是他却十分地勇敢、坚强,能吃苦,在历险游历中经历了大人们都所不能忍受的磨砺和苦难,但是他却从不叫苦,不把自己当小孩,不把自己当弱者,他的坚强的意志,不屈服的精神让我敬佩。

小罗伯尔的姐姐玛丽·格兰特小姐也令我十分感动。她自幼便母亲去世,父亲格兰特船长在海上遇难后,她便坚强地、毅然地担当起照顾弟弟小罗伯尔的重任。既当爹又当妈,自己吃尽了苦头,经历了常人不可想象的艰难困苦,把全身心的爱都献给了弟弟。而那时她自己也只有十四岁。她们姐弟俩对他们父亲的那份亲情和挚爱,令人感动。多么和谐、美满让人羡慕的一家人啊!

那射中兀鹰搭救小罗伯尔的印第安人神箭手向导塔卡夫,在整个旅途中都表现出勇武、果断、沉着、忠诚、机智,重情重义,在最危险的时候能有不离不弃和舍身救人的精神——在草原上被群狼围攻时能舍己救人,在洪水肆虐之时,对自己的爱马能不离不弃。他们这一行人在一起同呼吸,共患难,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可以说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在太平洋沿岸与塔卡夫分别的情景,至今在我脑海中都难以忘怀。一想起那个情景,我心里就十分难受,多么希望他们能不分离啊!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感情是多么让人羡慕和感动啊!

总之读了该书,我既羡慕他们之间的深情厚意,又佩服他们各自的本领特长。他们有的有高超的航海知识和技术,有的有精准的枪法和射术,有的有绝妙精湛的骑术,有的有丰富、渊博的地理知识,有的有丰厚的社会经验。在羡慕与佩服他们的同时,我决心今后要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把各门功课都学好,同时还要让自己有一项特长。今后做一个既全面又专业的人才,为社会建设出一份力,将来在事业上能做出一番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这个目标,从现在就开始努力学习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