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2023年认识长方形的重难点 认识长方形的幼儿园教案(模板5篇)

2023年认识长方形的重难点 认识长方形的幼儿园教案(模板5篇)

作者:琴心月 2023年认识长方形的重难点 认识长方形的幼儿园教案(模板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长方形的重难点篇一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

2、引导幼儿根据特征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3、引导幼儿找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食物,学会区分辨认。

二、活动准备

1、数学课件《认识长方形》

2、幼儿操作卡

3、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各一张

4、长方形泡棉

三、活动过程

2、教师带领幼儿感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

(1)教师出示长方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触摸,并说出长方形有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正方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触摸,并说出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导幼儿以游戏形式进行交流探索。

(1)取出操作卡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认识长方形。

(2)取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泡棉,认知正方形和长方形。

4、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和联系。

结合课件游戏王国,教师引导幼儿将图形和物品对应连线。

5、操作练习完成后,结合课件宝宝探索环节,引导幼儿再次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在活动区域投放方形的盒子,将正方形卡片塞到正方体的盒子里,将长方形的卡片塞到长方体的`盒子里。

五、活动总结

方形包括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4条边是一样长的,长方形的两组对着的边是一样长的。

认识长方形的重难点篇二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

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物体。

一、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板书:认图形)

二、新授

1、搭积木

(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

(3)分类:

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认识平面

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板书:

长方形

观察长方体的每一个面与黑板上画的长方形一样吗?

观察正方体,观察各块正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正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

板书:正方形

观察正方体的每个面与黑板上的正方形一样吗?

观察圆柱。观察圆柱一个正向着我们的那个底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们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圆。

板书:圆

观察圆柱的两个底面与黑板上面的圆一样吗?

3、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先指名说出图形的名称,同桌同学再互相认一认。

3、小结。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

(1)出示第一题图,看一看图中的小男孩是怎样用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画图形的?

(2)学生照样子画一画,每画出一个图形,说一说图形的名称?学生画图,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想一想:画长方形可以利用哪种几何形体?画正方形和圆呢?

2、完成“想想做做”

(1)出示第2题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中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2)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说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3、完成“想想做做”

(1)出示第3题图,边看图边想:钉子板上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怎样围的?你也会围吗?

(2)学生自己动手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在钉子板上能围出圆吗?让学生去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

4、完成“想想做做”

(1)先让学生在方格约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2)通过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你了解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哪些特征?

四、作业布置。

五、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认识长方形的重难点篇三

长方形面积、周长的比较。

在实际情景中,学习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周长与面积。

面积、周长的区分及计算。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周长。

检查、订正上节课的作业。

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让学生说说石膏线的意思。

问: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可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房间要用多长的石膏线?房间要浦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师:求石膏线有多长是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生:求长方形周长=长2+宽2

师:求铺多少木地板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生:求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你自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好吗?

合作交流: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对于有错误的同学,共同找出它们的错误。

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三方面进行区分。

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2两个问题分别求什么?第2问要引导学生,先求什么?(面积)

自主练习4是几个形状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比较周长是否相等。先让学生猜想,再计算验证。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体会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进行扩展练习:画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算算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

作业:自主练习1

板书设计:

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了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巩固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对面积和周长大部分同学能够区分开,并能正确计算,对学习较差的同学,课后多给予辅导。

认识长方形的重难点篇四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2、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的面的特征,体会“形”和“体”的联系。

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学会辨别。

(一)情境引入

板书课题

(二)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1)让学生拿出几个长方体,并用手摸摸各个面。

(2)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把看到的记在心里。

(3)教师在黑板上画长方形。

指名回答,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

(1)拿出几个正方体,把其中的一个面对着学生,让学生观察。

(2)教师在黑板上画正方形。

指名回答,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3)师指出:像这种形状的图形是正方形(板书:正方形)

(三)辨一辨

出示例1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图形。

(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认识的)

(四)巩固拓展

1、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找出教室里相应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教材p29的课堂活动的第1题。

3、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完成教材练习六的第1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下做练习六第8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认识长方形的重难点篇五

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

1.通过复习掌握四边形有关知识、计算图形周长;

2.2.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对计量单位有系统的认识,熟记周长公式并会应用。

难点:能利用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一、整理和梳理

1.复习四边形的有关知识。

(1)分一分。(出示一组图形,见教材第79页例1)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能说说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征吗?

(2)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你还记得吗?

板书:

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二、基本练习

1.教材第110页第2题。

(1)尝试求出两幅组合图形的周长。

(2)评价学生作业。

(3)反馈算理。

三、综合练习

教材第113页第11、12、16题。

1.尝试完成。

2.反馈评价作业。

3.说说思路。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更加清晰,对知识点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学习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