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实用参观云南省文化馆心得体会(案例20篇)

实用参观云南省文化馆心得体会(案例20篇)

作者:梦幻泡 实用参观云南省文化馆心得体会(案例20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导。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回顾和总结,让我更加清楚了自己的长处和进步。我会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一行参观文化馆心得体会

近日,我参加了一次文化馆的参观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着重介绍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品。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和对于心灵的滋养作用。下面,我会从五方面来展开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文化馆的精彩展品。

在馆内,展示了许多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品,包括了唐三彩、紫砂壶、青铜器等。这些展品凝结了中华文明的精华,是我们民族传承的珍贵财富。在品鉴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它们所吸引。其中,唐三彩的色彩丰富、造型雅致,青铜器的铜质光泽、精湛工艺,让人感受到了文化的博大和瑰丽。

在参观过程中,文化馆的导游精通于展品,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向我们介绍了各种展品的历史、文化和工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悠长的古乐,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引导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文物存在的意义和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文化馆的艺术活动。

文化馆不仅是一处陈列室,还是一个举办艺术活动的场所。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有幸观看了一场珠海歌舞剧团的演出。他们的节目充满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引导我们去了解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习俗。令人惊叹的是,在国家的文化产业和人才计划支持下,中国现在的文化艺术水平不断提升,我们有信心在世界文化艺术的舞台上获得更多的荣耀。

第四、文化馆的教育功能。

文化不仅是艺术的表现,也是人生的修养。文化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文化的平台,同时也蕴涵着无形的教育功能。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不仅了解了文化的内涵,还学会了如何欣赏、如何爱护文化。此次活动,也使我在心灵上得到了很好的滋养。

作为一处文化空间,文化馆也承载着社会责任。在文化和艺术这两个狭小的领域内,他们不仅要保护和传承文化,也在社会教育、文化交流、创新服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此次参观让我领悟到,文化馆在建设文化共享的社会中,正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总而言之,这次参观令我深感文化的强大和浓淡,文化馆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闪耀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在滋养我们心灵的同时,文化也向人们诉说着各种形态的美,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在共同的历史中形成,也在不同的当代中继续进化着。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和发扬文化,同时更要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出一份力。

参观云南省陆军讲武堂心得体会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参观基层文化馆心得体会

基层文化馆是一个传播文化、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重要场所,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了解和欣赏文化艺术的机会。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一次基层文化馆,深深感受到了基层文化馆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和丰硕成果。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参观基层文化馆心得。

基层文化馆是为了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而设立的,主要为群众提供生活、学习、娱乐、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服务。基层文化馆的发展历程虽然不顺畅,但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它们逐渐成为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基层文化馆非常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推广当地的文化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本土文化。

第三段:基层文化馆的文化传承和教育作用。

基层文化馆的文化传承作用极为重要,它们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设施,传输着一种种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比如,某市的基层文化馆就通过组织绘画、音乐、书法、戏曲等不同形式的艺术活动,呈现市民文化活动的多样性,让不同年龄层的人都能够体验到文化艺术带来的愉悦。另外,基层文化馆还承担着普及教育的重要任务。文化馆通常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推广活动,如课余文化、青少年阅读活动、科技普及展览等等,让更多人有机会参加高质量的教育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基层文化馆的运营与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文化馆通常要考虑人员组织构架、预算资金、场馆设施、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因此,文化馆通常需要拥有一支能够胜任管理工作的队伍,包含专业管理团队、文艺工作者、阵容庞大的志愿者。同时,基层文化馆的预算来源通常是由当地政府拨款、捐赠资金、票务、赞助等多重方式组成。在这些方面的基础上,还要提供一系列完善的场馆设施,比如:音响、照明、大屏幕投影、展板等。

第五段:总结。

参观基层文化馆,让我深深的意识到基层文化馆在文化传承和提高全民素质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这些馆的文化活动和展示,我们能够了解到当地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从而更好地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期待更多市民来参观基层文化馆,感受文化之美,感受基层文化馆的重要作用。

参观云南省文化馆心得体会

云南省文化馆是一座集文化展示、艺术交流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云南省文化馆,深受其馆藏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艺术表演影响,为我带来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文化体验。在这次参观中,我不仅了解了云南的传统文化,还感受到了文化馆的设计理念及其重要性。以下将分为五个段落,分别介绍我的参观经历与所得到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对文化馆的第一印象。

我踏进云南省文化馆的大门时,立即被迎接的壮丽景色所吸引。整个建筑群坐落在一片优美的花园中,景色优美宜人。而在馆内,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文化氛围。中国风格的建筑和装饰物展示了云南独特的文化风貌。入口大厅则陈列着大量的古代文物和传统手工艺品。我不由得深深地被这些文化瑰宝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

文化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分别展示了云南的历史、民族、音乐、绘画等。我首先参观了历史展厅,通过展出的石器、青铜器和历代遗址,我对云南的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后我进入了民族展厅,了解到云南有多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服饰。音乐展厅则展示了云南的传统音乐和舞蹈,我也有幸欣赏到了一场精彩的演出。通过参观这些展厅,我对云南的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云南丰富多元的文化背景感到骄傲。

第三段:艺术交流的重要性。

在文化馆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艺术交流中心。我参观了这个区域,目睹了一场由当地艺术家举办的现代艺术展。这场展览展示了云南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展现了他们对于云南文化和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我不禁感慨艺术交流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形式,艺术家能够通过作品传递他们的观点和情感,观众则可以借此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这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段:文化传承的使命与责任。

在参观过程中,我也了解了云南省文化馆的文化传承项目。文化馆不仅通过展览展示传统文化,还积极开展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云南的传统文化。此外,文化馆还举办了各类传统民族艺术表演,让更多人亲身体验云南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文化馆的使命在于将云南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我深感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其中,共同守护和传承文化的火炬。

第五段:对文化馆的肯定和感谢。

通过这次参观云南省文化馆,我深切感受到了文化馆作为一个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展示云南传统文化的场所,更是一个艺术交流和教育的平台。感谢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他们用心的工作和努力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云南的文化。我也希望未来文化馆能够继续发挥这样的作用,为更多人带来文化享受和启迪。

参观云南省文化馆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通过参观,我不仅对云南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看到了文化馆的重要性和使命。希望文化馆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更多人提供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寄托。

一行参观文化馆心得体会

在传统文化日渐被忽视的今天,文化馆成为了全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近日,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参观文化馆的活动,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馆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参观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入口处,让我们对文化馆的背景有所了解。

文化馆是一个非常有气息的地方。一走进门口,我们就能看到一些文化元素和历史图片,如《诗经》上的古诗、古代建筑堆砌工具、古代玉器铜器等。这些东西引导我们进入了一个传统文化世界,提醒我们我们要珍爱并传承好我们的传统文化。

第三段:展览区,印象深刻的文物和故事。

文化馆的展览区是一个非常精美的地方,里面有很多珍贵而又古老的文物。在展览区,我看到了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古代器物,例如制作精美的陶器、华丽精美的宫灯等。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古代手工艺术的精髓,还传达了很多的历史故事。同时,在这里我们也了解到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历史文化,例如葫芦丝、扇子、糖画等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第四段:文化体验区,享受一场非常接地气的文化之旅。

在文化馆里,体验区也是我们极为喜欢的一个地方。在这里,我们能够亲手制作一些文化艺术品,例如印章、风铃等。虽然这些制作物看起来可能很简单,但我们需要亲手去感受、去做,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这也是体验区所具有的独特之处。

第五段:结论。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更加好好珍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文化馆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参观文化馆对于我们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次参观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要继续深入学习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观云南省文化馆心得体会

云南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在我最近的一次云南之行中,我有幸参观了云南省文化馆,这是个展示云南多样化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遗产的地方。我深受这次参观的启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第二段:展示丰富的云南历史。

云南省文化馆的第一展厅展示了云南的历史文化。我被展览的多样性所震撼,从古代的石器时代到现代的革命时期,云南的历史犹如一本多彩的书卷,让人流连忘返。我了解到,云南自古以来就是多个民族文化汇聚的地方,这种多元文化在云南的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这次参观让我真正认识到,一个地方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第三段:展示多样化的云南文化。

在云南省文化馆的第二展厅中,我看到了许多展示云南多样化文化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我被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所吸引,如云南的传统绘画、刺绣和陶瓷等。这些艺术作品展示了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我被这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独特表达方式所感染,深深地被云南的文化所吸引。

第四段:展示丰富多样的云南民族文化。

云南省文化馆的第三展厅展示了云南的民族文化遗产。云南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的省份,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俗。我在展厅中看到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服饰、民间乐器和舞蹈等。这些表演和展示让我感受到云南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互相尊重。云南的民族文化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值得我们努力保护和传承。

第五段:参观的收获与反思。

在参观云南省文化馆的过程中,我不仅仅了解了云南的历史和文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文化传承和多元民族融合对一个地方的重要性。云南的文化馆让我重新认识到,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而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共享和尊重是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关键。我决心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注重传承和弘扬自己家乡的文化,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和交流,为社会的多元性与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

参观云南省文化馆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体验,它让我了解到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更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传承和多元文化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云南的人文风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自己的文化自信也有了更大的提升。我相信,只有保护和传承好自己的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观云南省文化馆心得体会

云南省文化馆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文化交流中心和展示平台,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座文化馆,并深深地感受到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通过参观,我收获了很多,对云南的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以下是我对这次参观的心得体会。

首先,云南省文化馆集结了云南的各个民族文化。在展馆的不同区域,我看到了彩云之南、大理洱海、朝鲜山城等主题展览,每个展览都用独特的手法和展示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该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比如,彩云之南展览通过呈现云南腊排骑马、耕田、织布等各种场景,深刻地表达了该地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而大理洱海展览则通过展示白族的抵抗文化,让人们了解到了当年白族抵抗入侵者的英勇斗争以及白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展览为我们揭示了民族文化交融的美妙景象,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弘扬各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云南省文化馆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领略非遗文化的机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瑰宝。在云南省文化馆的“非遗文化”展区,我看到了许多扎染、马帮古道、纳西剪纸等非遗项目的精彩展示。这些非遗项目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向我们诉说着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智慧和技艺。通过与非遗项目的接触,我深刻感受到了云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更加明白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第三,云南省文化馆还展示了云南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在“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展区,我看到了云南的丰富土地资源和多样的地貌景观。云南是一个地理多样性极为明显的省份,这里有高山、河流、湖泊等各种自然景观。在展馆中,我仿佛置身于苍山洱海、元阳梯田等美丽的风景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此外,文化馆还展示了云南的人文景观,如三塔文化苑、丽江古城等,这些景观为云南增添了独特的人文魅力和历史底蕴。

第四,文化馆与当地的社区和学校合作,开展了许多教育和文化活动。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学生在文化馆举办的各类教育活动中积极参与。在云南省文化馆,学生们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各种文物和展览,还可以参加书法、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的培训和比赛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的平台,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

最后,云南省文化馆展示了云南的新时代文化成就。在展馆中,我看到了云南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精彩景象。比如,在“云南文化现代化”展区,我看到了云南在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取得的骄人成就。文化馆通过展示和解读云南的新时代文化,激励着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

总之,云南省文化馆是一座容纳着丰富多样云南传统文化的宝库,通过参观,我深入了解了云南省的众多民族文化、非遗文化、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以及新时代文化成就。这次参观让我充分认识到了云南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多元化的文化魅力,也更加坚定了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心。我相信,云南省文化馆将继续扮演着创新的角色,成为推动云南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再次有机会参观云南省文化馆,继续领略云南的独特文化魅力和无穷魅力。

参观南海区文化馆心得体会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位于南海区的文化馆,这是一次充满学习和感悟的经历。南海区文化馆是一座集展示、交流、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拥有丰富的藏品和精彩的展览。通过参观,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对南海区的文化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段:展品的丰富多样性。

南海区文化馆内展示的藏品种类繁多,包括传统的艺术品、文物、历史照片等。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一幅幅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油画作品。这些作品以生动的色彩和精细的笔触,展现了南海区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除了艺术作品,文化馆还展示了许多古代文物,如青铜器、陶瓷等,这些珍贵的文物无不散发着历史的光辉。通过观赏这些展品,我对南海区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第三段:展览的教育意义。

南海区文化馆不仅有丰富的展品,还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展览。这些展览不仅向观众展示了南海区的文化艺术,更承载了丰富的教育意义。比如,最近的一次展览是关于南海区的传统手工艺品。通过观看展览,我了解到南海区的手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这些手工艺品体现了南海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展示了传统工艺的珍贵性和独特之处。通过这样的展览,观众不仅能够欣赏到精美的手工艺品,更能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之路。

第四段:文化馆的交流平台。

南海区文化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和教育的场所,更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文化馆的交流中心,我看到了许多人们正在研究和交流着各类文化艺术。有的人在观摩书法大师的作品,有的人在欣赏音乐会,还有的人在参与传统戏曲的表演。这里聚集了文化艺术爱好者和专家,他们不仅能够相互交流学习,还能够深入了解和推广南海区的文化艺术。

第五段:参观的体会和感悟。

通过这次参观南海区文化馆,我受益匪浅。我了解到南海区不仅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还有着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表达方式。南海区文化馆不仅是一座展览馆,更是一座知识和智慧的宝库。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艺术的美感,也了解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之路。参观南海区文化馆是一次充满收获和感悟的经历,我将继续关注南海区的文化艺术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观云南省陆军讲武堂心得体会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党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党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

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最后,对于大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风靡全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金庸老先生的大作有关。其《天龙八部》是公推的代表作,而其中对于大理段氏的描写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可爱的段誉和他的“六脉神剑”。因而,谈到云南,我想不得不谈及这样的四个地方。

参观讲武堂,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只能观其大略,不识其表里。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在当时参观的时候还不多,只是这几天闲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还经常遇到一些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因而就不由自主的将讲武堂的精神和我的处境联系起来。

首先是关于坚忍的问题。什么是坚忍,我觉得可以从讲武堂的学习生活作息安排就可以知其大概。讲武堂的学生每天必须操练十个小时以上,还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就是坚忍的精神,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就不可能从讲武堂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讲武堂的辉煌。“坚”有坚持,坚持不懈之意;“忍”则含忍耐,忍受,不放弃的意思。“坚”“忍”合二为一,大意就是要坚持不懈,忍常人所不能忍。我很自然的联系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卧薪尝胆”等常用的词句。现在忽然又联想起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坚持冲凉水澡,后毛泽东也坚持冲凉水澡。在大学期间,东北长春,我也坚持冲凉水澡,冲了三年,大四的时候放弃了。现在云南大学,天气暖和多了,水也肯定是没有那么的冻手了,可是,我却不能坚持冲凉水澡了,偶尔冲过两次,后来也就放弃了(截止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在等热水洗澡的)。因而,我就没有坚忍的精神。再说学习的问题,很多人说自己静不下来,坐不住,我想也是因为缺少坚忍的精神。还有烟瘾,网瘾等问题,我想也是概莫能外的。庆幸的是,我已经决定开始从冲凉水澡开始培养自己的坚忍精神,锻炼自己的毅志。我想,这是参观讲武堂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是环境的问题。我来到云南大学之后,我对这里的环境是很满意的,我指的更多的是软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讲武堂的辉煌,我想固然有其内在的努力,也是当时一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的社会大的环境,有这样的一种报国的献身的精神,有志之士都是激情慷慨,充满了为理想,为国家和为民族奔波乃至献身的勇气。而在讲武堂的内部,他也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其一直坚持的办校作风,办学宗旨。讲武堂内部,这样的环境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我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实中,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学校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转型成功与否,可能就要看现阶段了。我想起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重新兴起。目前,教育的成本很大,贷款不易,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足以供一个孩子的。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机会问题也是引起“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大家都说,“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干的好不如娶的好”“父母好不如老公好”,当社会环境开始凝固,社会已经封闭了大家向上发展的道路,我想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上述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

最后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时势造英雄”,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发展如何,最后历史功过如何,我想除了一种坚忍的精神和一个好的环境之外,另一个非常要我们给予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人如何思考这个社会。滚滚历史长河,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就找一些社会发展很好,而个人的际遇和人生却与之截然不同的例子;我们同时也可以很容易找出社会发展不好,而具有坚忍精神的人却不能在历史中留名。作为乱世,如曹操,毛泽东和朱德等更多思考的问题是个人如何与社会连接起来,为社会做点什么;而董卓,袁世凯和汪精卫等想得更多的是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想的只有他们的一己之私。作为和平盛世,很多人都会抓住良机发展自己,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点什么,而有些人则不是。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属于前者;而如一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以及以**喇叭为首的**分子,则很明显是后者。个人如何思考自己与所处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一个社会上的定位,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而此次参观讲武堂,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我以讲武堂的名将录结束本文,下面是百度文库里面的原文。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

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英(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

另外,它的学员中,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武海秋担任过越南临时政府**。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熔炉’”。

参观云南省陆军讲武堂心得体会

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参观云南省陆军讲武堂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今保存的讲武堂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东、南、西、北四楼对称衔接,成一方形四合院,占地约1.44万平方米。东、西楼各长约119米,宽10米;南、北楼各长约116米,宽7米,高均约12米;南楼中部的阅操楼高约115米,宽13米,规模宏大。

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云南陆军怀着炽热的爱国热忱,不畏牺牲,勇敢战斗,屡建战功,为推翻清王朝,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出了贡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而滇军的成长,又与云南陆军讲武堂分不开。云南陆军讲武堂,原系清王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对付民族民主革命而设立的一所军事学校,既轮训在职军官,也招收一部分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毕业后任中下级军官。由于该校教职员多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很多人在日本学习时就是倾向革命的分子,一部分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概要,有以滇越铁路为例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同时,又抓紧学生的军事训练,让他们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提高。使学校成为培养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团结云南革命力量的核心。重九起义和护国战争中,不仅讲武堂的教职员成了核心人物,讲武堂的学生,亦成了中坚力量。云南陆军讲武堂,从1909年开办,至1928年结束,共招收学生19批,分步、骑、炮、工四科,第15期还有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的留学生,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将领,如第3期特别班的朱德,第15期的叶剑英等。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浑然一体,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集会场地。东楼是办公的地方,西楼是上课的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保存较为完好。最近,人民政府决定将讲武堂旧址改建为昆明市青少年宫。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一个青少年服务的科技、文艺、体育、教育园地,为培养青少年贡献力量。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党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党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

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最后,对于大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风靡全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金庸老先生的大作有关。其《天龙八部》是公推的代表作,而其中对于大理段氏的描写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可爱的段誉和他的“六脉神剑”。因而,谈到云南,我想不得不谈及这样的四个地方。

参观讲武堂,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只能观其大略,不识其表里。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在当时参观的时候还不多,只是这几天闲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还经常遇到一些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因而就不由自主的将讲武堂的精神和我的处境联系起来。

首先是关于坚忍的问题。什么是坚忍,我觉得可以从讲武堂的学习生活作息安排就可以知其大概。讲武堂的学生每天必须操练十个小时以上,还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就是坚忍的精神,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就不可能从讲武堂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讲武堂的辉煌。“坚”有坚持,坚持不懈之意;“忍”则含忍耐,忍受,不放弃的意思。“坚”“忍”合二为一,大意就是要坚持不懈,忍常人所不能忍。我很自然的联系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卧薪尝胆”等常用的词句。现在忽然又联想起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坚持冲凉水澡,后毛泽东也坚持冲凉水澡。在大学期间,东北长春,我也坚持冲凉水澡,冲了三年,大四的时候放弃了。现在云南大学,天气暖和多了,水也肯定是没有那么的冻手了,可是,我却不能坚持冲凉水澡了,偶尔冲过两次,后来也就放弃了(截止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在等热水洗澡的)。因而,我就没有坚忍的精神。再说学习的问题,很多人说自己静不下来,坐不住,我想也是因为缺少坚忍的精神。还有烟瘾,网瘾等问题,我想也是概莫能外的。庆幸的是,我已经决定开始从冲凉水澡开始培养自己的坚忍精神,锻炼自己的毅志。我想,这是参观讲武堂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是环境的问题。我来到云南大学之后,我对这里的环境是很满意的,我指的更多的是软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讲武堂的辉煌,我想固然有其内在的努力,也是当时一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的社会大的环境,有这样的一种报国的献身的精神,有志之士都是激情慷慨,充满了为理想,为国家和为民族奔波乃至献身的勇气。而在讲武堂的内部,他也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其一直坚持的办校作风,办学宗旨。讲武堂内部,这样的环境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我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实中,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学校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转型成功与否,可能就要看现阶段了。我想起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重新兴起。目前,教育的成本很大,贷款不易,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足以供一个孩子的。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机会问题也是引起“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大家都说,“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干的好不如娶的好”“父母好不如老公好”,当社会环境开始凝固,社会已经封闭了大家向上发展的道路,我想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上述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

最后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时势造英雄”,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发展如何,最后历史功过如何,我想除了一种坚忍的精神和一个好的环境之外,另一个非常要我们给予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人如何思考这个社会。滚滚历史长河,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就找一些社会发展很好,而个人的际遇和人生却与之截然不同的例子;我们同时也可以很容易找出社会发展不好,而具有坚忍精神的人却不能在历史中留名。作为乱世,如曹操,毛泽东和朱德等更多思考的问题是个人如何与社会连接起来,为社会做点什么;而董卓,袁世凯和汪精卫等想得更多的是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想的只有他们的一己之私。作为和平盛世,很多人都会抓住良机发展自己,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点什么,而有些人则不是。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属于前者;而如一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以及以达赖喇叭为首的藏独分子,则很明显是后者。个人如何思考自己与所处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一个社会上的定位,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而此次参观讲武堂,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我以讲武堂的名将录结束本文,下面是百度文库里面的原文。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

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英(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另外,它的学员中,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武海秋担任过越南临时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熔炉’”。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坐落在风和日丽,西伯利亚红嘴鸥来越冬的翠湖湖畔,它与东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陆军讲武堂主体建筑为米黄色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从高处俯视,成一个方形的四合院,面积1.44万平方米。那宽宽的练兵场,仿佛在向人们娓娓讲述着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在民-国时期曾培育出我国许多位高级将领,那里人才济济,将星闪耀,朱德曾经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我沿着参观路线参观了课堂、宿舍等。当我站在操场边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昔日的学员们、军官们操练的情景,耳边仿佛传来他们的整齐的脚步声和口号声,心情格外地激动。

“云南陆军讲武堂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今天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不仅平添几分古色古香,也显现了讲武堂当年的雄宏气魄。云南陆军讲武堂由于其绿树成荫、湖水清澈、环境幽雅、鸟雨花香,更使之成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云南陆军讲武堂与翠湖两相陪衬,从而又使之成为人文色彩浓郁的风景名胜旅游之地。”观看了介绍以后,我对云南陆军讲武堂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清朝创办讲武堂目的在于扑灭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但教官与学生中有不少是同盟会会员,使该校成了当时云南革命力量的摇篮,在推翻清朝统治的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和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首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如第3期丙班的朱德和第15期的叶剑英、周保中等。”

云南陆军讲武堂培育了许许多多的著名的中外领导人员:“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创办与清末新军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20世纪初,清政府决定在全国编练新军36个镇(师)。1909年2月,云南官兵总计约3.5万人。开设陆军学院培训教官便成当务之急,云南当权者任命大批回国留日学生为讲武堂的骨干和教官。在这批人中,同盟会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李根源、李烈钧、张开儒、方声涛、赵康时、沈汪度、唐继尧、庾恩旸、顾品珍、刘祖武、李鸿祥、李伯庚、罗佩金等。讲武堂师生中,除了威名显赫的共和国开国元勋元帅朱德、叶剑英外,尚有曾担任云南都督、省长、主席的唐继尧、胡若愚、金汉鼎、胡瑛、龙云、卢汉,曾任贵州省省长的卢焘、江西省主席的朱培德,热河省主席的孙渡,陆军参谋总长杨杰,军长范石生、曾泽生、龙泽汇、唐淮源、王甲本,曾任滇军总司令的李根源、李烈钧、顾品珍、杨希闵以及抗日英雄周保中,著名军事家罗炳辉,还有邻国朝鲜的革命家崔庸健委员长、越南的革命家武元甲大将等等。”

今年的暑假和每年一样,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他们工作的城市——云南昆明。

在这个暑假,我游览了很多地方,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云南讲武堂了。它开办于1909年,停办于1935年,当时与天津讲武堂和东北讲武堂称为中国三大讲武堂。之后又与东北讲武堂、保定陆军学校、黄埔军校称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

一进翠湖北路,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姜黄色的拐角式建筑,让人感觉是那样的庄严,我的心情立刻激动起来。进入讲武堂,首先看到的就是“坚忍刻苦”四个大字,讲解员姐姐介绍:这就是云南讲武堂的校训,讲武堂也就是遵循这四个字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课程设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军事统帅和将领,我们的开国元帅朱德、叶剑英,“重九起义”中的蔡锷、李根源、唐继尧,云南省长龙云、卢汉等都是从云南讲武堂走出来的。甚至还培养出了韩国、越南、朝鲜三个国家的领导人。黄埔军校建校后,也采用了讲武堂的教材。因此云南讲武堂也被人们称为“黄埔军校的摇篮”。

在浏览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还原了当时的现场情况;有的地方播放影片;有的地方展示的文字、照片;有的地方展览了当时的书籍、信件、工具和武器,让人民充分了解了当时讲武堂的辉煌,和讲武堂全体师生在各个战争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让我激动万分。他们在那么艰苦困难的条件下,通过不懈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敌人。我们现在生长在这么好的和平年代,生活又是这么幸福快乐,做为祖国的花朵,我们要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纵观中国的现代史,伟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可歌可泣的台儿庄血战和催生了无数中国将领的黄埔军校,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这些风云岁月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地方--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军校。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我身临其境,感受着历史的还原。说到军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埔军校及以罗卓英、杜聿明、陈赓为代表的黄埔系将领。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清廷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仿效西方军队打造现代新军,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培养适应现代战争指挥人才的陆军官校。学校共设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骑兵科等四个陆军学科,仿效西方军队的课程设置,以德械武器为装备,按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学员,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从而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师从日本和苏联而建立的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也深深地留着云南讲武堂的烙印。

在参观其内务设置和训练生活时,有一点令人感触颇深,那就是学校对正规化建设的重视和其所具备的较高水平。思去想来,直到今天,部队各项秩序的正规化建设仍是我军治军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按纲抓建、规范秩序,对于部队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精良的装备固然不可或缺,但从生活、训练的细节之处重视和规范,才是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的根本所在。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阵阵地回荡;一张张为中华崛起而习文尚武、热血报国的坚毅脸庞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现,我似乎听见台儿庄阵地上血染征衣的将士那“驱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壮烈誓言;我似乎看见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八一军旗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

踏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不禁为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为寻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而感动。放眼今日,在这个纸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当代“80后”、“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诱惑,拒腐防变?我想,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灯红酒绿和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让最初的那份热血与激情去守住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报国忠魂应犹在,虽说时境迁。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一腔热血献军营。随着讲武堂若隐若现地消失在视线里,我忽然得出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忆,但变得只是时间,而那份坚持却将永远地驻守在我们的精神高地。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创办于近一个世纪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直到现在遗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位于昆明城中心、著名风景区翠湖西岸承华圃这块土地上,现今还存在着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云南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操场。东楼是办公室,西楼是学科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

昆明翠湖西侧叫承华圃,有一幢米黄色两层砖木结构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建筑物。它由四座各长120米的楼房围成一个方形四合院,院内成为操场。

为纪念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培养出众多民族英雄和爱国人士的历史功绩,1983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行参观文化馆心得体会

第一段:介绍文化馆参观的目的和背景(200字)。

文化馆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中心,它不仅展示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为了加深对文化馆的理解,我和同学们参观了一次文化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和艺术。这次参观让我们受益匪浅,深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

第二段:参观文化馆中对于历史文化的认识(250字)。

在文化馆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展品,其中有许多历史文物。通过观赏特殊陈列的历史文献、亲自观看宝贵的珍贵文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我们的先辈们古代的文化和历史,使我们更加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英雄的故事,更好地传承了中华文明。当我们逐渐洞悉这些文化展品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的历史是辉煌而悠久的,这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第三段:文化馆参观中对于艺术的感悟(250字)。

参观文化馆,同学们也非常开心,因为我们可以自己实地感受到大量优秀的艺术品。一幅幅绝妙的画作、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一段段动人的音乐,为我们征途中的文化之旅增加了一分艺术的天成和伟大。在这些光彩的作品与人文的结晶中,我们得到了火炬般的启示,更勇气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在文化馆参观中,我们体会到文化和艺术相辅相成,都是人类最优美的表现。

第四段:参观文化馆中对于文化自信的理解(250字)。

文化自信是民族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我们参观文化馆时,不仅感悟到了千年古今中外文化的魅力,也更加坚定了保持文化自信的信念。在文化自信的思想引领下,我们更加优秀的涵养民族的创新精神、拓展民族的文化视野,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持久的文化动力。

第五段:对于文化馆参观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250字)。

总之,参观文化馆让我们思想更加高尚激扬,加深了对中华民族根本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激励了我们走向文化强国的前进道路。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扬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事业,为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文化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中心,将不断致力于打造更多文化精品,吸引更多文化旅游者,为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观云南省陆军讲武堂心得体会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今保存的讲武堂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东、南、西、北四楼对称衔接,成一方形四合院,占地约1.44万平方米。东、西楼各长约119米,宽10米;南、北楼各长约116米,宽7米,高均约12米;南楼中部的阅操楼高约115米,宽13米,规模宏大。

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云南陆军怀着炽热的爱国热忱,不畏牺牲,勇敢战斗,屡建战功,为推翻清王朝,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出了贡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而滇军的成长,又与云南陆军讲武堂分不开。云南陆军讲武堂,原系清王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对付民族民主革命而设立的一所军事学校,既轮训在职军官,也招收一部分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毕业后任中下级军官。由于该校教职员多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很多人在日本学习时就是倾向革命的分子,一部分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概要,有以滇越铁路为例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同时,又抓紧学生的军事训练,让他们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提高。使学校成为培养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团结云南革命力量的核心。重九起义和护国战争中,不仅讲武堂的教职员成了核心人物,讲武堂的学生,亦成了中坚力量。云南陆军讲武堂,从1909年开办,至1928年结束,共招收学生19批,分步、骑、炮、工四科,第15期还有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的留学生,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将领,如第3期特别班的朱德,第15期的叶剑英等。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浑然一体,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集会场地。东楼是办公的地方,西楼是上课的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保存较为完好。最近,人民政府决定将讲武堂旧址改建为昆明市青少年宫。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一个青少年服务的科技、文艺、体育、教育园地,为培养青少年贡献力量。

四川文化馆参观心得体会

四川文化馆是集四川文化、历史、艺术于一体的重要场所,作为四川省重点文化单位,它旨在推广四川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最近有机会去参观了四川文化馆,对于这次参观,我有些深刻的体会。

第二段:对展览的感受。

走进四川文化馆,首先看到的是一组组丰富多彩的展品。从古代的青铜器、瓷器到近代的首饰、书画,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示了四川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欣赏这些展品的时候,我对四川的历史变迁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感受到这些艺术品背后蕴含的文化意蕴,教育着我思考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第三段:了解四川的风土人情。

参观四川文化馆,不仅可以了解四川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展厅里,博物馆工作人员用富有亲和力的声音向我们介绍四川的民俗风情,从饮食文化到传统生产方式,从茶馆到歌舞表演,令我有些热血沸腾。而在参观过程中,我也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们互相交流谈论,更让我感受到四川人民的真诚友善。

第四段:学到新知识。

在四川文化馆,有许多有趣的互动体验,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模拟地震的体验装置。这个装置通过模拟地震场景,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地震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所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个互动体验,我对地震和应对地震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四川文化习俗的小游戏,让我在玩乐中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第五段:总结。

参观四川文化馆,让我获得了很多收获。我不仅了解到了四川的历史和文化,还多了对中华文明的认识。我认为,将“文化传承”作为主题的博物馆不仅要展示历史、文化,更要将其与当今社会联系起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普及、传承、创新、弘扬中国文化。相信在文化馆的宣传教育下,更多的人能够认识、了解、尊重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参观云南省陆军讲武堂心得体会

在近代云南的历史上,有一文一武的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前者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后者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正因为如此,曾经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朱德,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

创办于近一个世纪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直到现在遗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位于昆明城中心、著名风景区翠湖西岸承华圃这块土地上,现今还存在着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云南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操场。东楼是办公室,西楼是学科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

昆明翠湖西侧叫承华圃,有一幢米黄色两层砖木结构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建筑物。它由四座各长120米的楼房围成一个方形四合院,院内成为操场。

为纪念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培养出众多民族英雄和爱国人士的历史功绩,1983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坐落在风和日丽,西伯利亚红嘴鸥来越冬的翠湖湖畔,它与东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陆军讲武堂主体建筑为米黄色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从高处俯视,成一个方形的四合院,面积1.44万平方米。那宽宽的练兵场,仿佛在向人们娓娓讲述着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在民-国时期曾培育出我国许多位高级将领,那里人才济济,将星闪耀,朱德曾经称云南陆军讲武堂是“革命熔炉”。我沿着参观路线参观了课堂、宿舍等。当我站在操场边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昔日的学员们、军官们操练的情景,耳边仿佛传来他们的整齐的脚步声和口号声,心情格外地激动。

“云南陆军讲武堂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今天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不仅平添几分古色古香,也显现了讲武堂当年的雄宏气魄。云南陆军讲武堂由于其绿树成荫、湖水清澈、环境幽雅、鸟雨花香,更使之成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云南陆军讲武堂与翠湖两相陪衬,从而又使之成为人文色彩浓郁的风景名胜旅游之地。”观看了介绍以后,我对云南陆军讲武堂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清朝创办讲武堂目的在于扑灭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但教官与学生中有不少是同盟会会员,使该校成了当时云南革命力量的摇篮,在推翻清朝统治的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和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首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如第3期丙班的朱德和第15期的叶剑英、周保中等。”

云南陆军讲武堂培育了许许多多的著名的中外领导人员:“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创办与清末新军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20世纪初,清政府决定在全国编练新军36个镇(师)。1909年2月,云南官兵总计约3.5万人。开设陆军学院培训教官便成当务之急,云南当权者任命大批回国留日学生为讲武堂的骨干和教官。在这批人中,同盟会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李根源、李烈钧、张开儒、方声涛、赵康时、沈汪度、唐继尧、庾恩旸、顾品珍、刘祖武、李鸿祥、李伯庚、罗佩金等。讲武堂师生中,除了威名显赫的共和国开国元勋元帅朱德、叶剑英外,尚有曾担任云南都督、省长、主席的唐继尧、胡若愚、金汉鼎、胡瑛、龙云、卢汉,曾任贵州省省长的卢焘、江西省主席的朱培德,热河省主席的孙渡,陆军参谋总长杨杰,军长范石生、曾泽生、龙泽汇、唐淮源、王甲本,曾任滇军总司令的李根源、李烈钧、顾品珍、杨希闵以及抗日英雄周保中,著名军事家罗炳辉,还有邻国朝鲜的革命家崔庸健委员长、越南的革命家武元甲大将等等。”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纵观中国的现代史,伟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可歌可泣的台儿庄血战和催生了无数中国将领的黄埔军校,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这些风云岁月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地方--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军校。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我身临其境,感受着历史的还原。说到军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埔军校及以罗卓英、杜聿明、陈赓为代表的黄埔系将领。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清廷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仿效西方军队打造现代新军,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培养适应现代战争指挥人才的陆军官校。学校共设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骑兵科等四个陆军学科,仿效西方军队的课程设置,以德械武器为装备,按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学员,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从而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师从日本和苏联而建立的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也深深地留着云南讲武堂的烙印。

在参观其内务设置和训练生活时,有一点令人感触颇深,那就是学校对正规化建设的重视和其所具备的较高水平。思去想来,直到今天,部队各项秩序的正规化建设仍是我军治军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按纲抓建、规范秩序,对于部队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精良的装备固然不可或缺,但从生活、训练的细节之处重视和规范,才是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的根本所在。

讲武堂学员多为崇尚革命的爱国青年,许多人成为日后滇军的中坚力量。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不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都出自这里。这其中就有为共和国的诞生和发展立下盖世功勋的开国元帅朱德和叶剑英同志;有为反对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而发起“护国战争”的蔡锷将军;有促成云南和平解放并在抗战时期率领国军第六十军浴血台儿庄重创日军、打出国威的卢汉将军;还有在辽沈战役中为争取长春和平解放,积极率部起义的曾泽生军长……。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阵阵地回荡;一张张为中华崛起而习文尚武、热血报国的坚毅脸庞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现,我似乎听见台儿庄阵地上血染征衣的将士那“驱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壮烈誓言;我似乎看见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八一军旗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

踏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不禁为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为寻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而感动。放眼今日,在这个纸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当代“80后”、“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诱惑,拒腐防变?我想,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灯红酒绿和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让最初的那份热血与激情去守住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报国忠魂应犹在,虽说时境迁。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一腔热血献军营。随着讲武堂若隐若现地消失在视线里,我忽然得出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忆,但变得只是时间,而那份坚持却将永远地驻守在我们的精神高地。

纵观中国的现代史,伟大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可歌可泣的台儿庄血战和催生了无数中国将领的黄埔军校,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星光。而在这些风云岁月的背后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地方--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所坐落于春城翠湖之畔的中国最早的现代军校。

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我身临其境,感受着历史的还原。说到军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黄埔军校及以罗卓英、杜聿明、陈赓为代表的黄埔系将领。其实早在清朝末年,清廷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仿效西方军队打造现代新军,在云南昆明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培养适应现代战争指挥人才的陆军官校。学校共设置了步兵科、炮科、工兵科和骑兵科等四个陆军学科,仿效西方军队的课程设置,以德械武器为装备,按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模式训练学员,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革新和进步,从而开创了中国军队建立现代武装的先河。即便若干年后师从日本和苏联而建立的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也深深地留着云南讲武堂的烙印。

在参观其内务设置和训练生活时,有一点令人感触颇深,那就是学校对正规化建设的重视和其所具备的较高水平。思去想来,直到今天,部队各项秩序的正规化建设仍是我军治军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说明,按纲抓建、规范秩序,对于部队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建设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精良的装备固然不可或缺,但从生活、训练的细节之处重视和规范,才是一支军队强大战斗力的体现,更是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的根本所在。

走在这所曾为捍卫我中华而诞生无数英雄的的校园里,我的思绪不由地跟随着历史的车轮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训练场上冲天的杀声仿佛就在我耳边阵阵地回荡;一张张为中华崛起而习文尚武、热血报国的坚毅脸庞仿佛就在我眼前不停地出现,我似乎听见台儿庄阵地上血染征衣的将士那“驱逐倭寇,捍我山河”的壮烈誓言;我似乎看见在炮火和硝烟中诞生的八一军旗在南昌城头迎风飘扬!

踏着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不禁为生活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里,那些为寻求真理的青年官兵舍生取义,视天下为己任的豁达胸襟而感动。放眼今日,在这个纸醉金迷、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当代“80后”、“90后”官兵又如何抵御重重诱惑,拒腐防变?我想,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灯红酒绿和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让最初的那份热血与激情去守住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对祖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报国忠魂应犹在,虽说时境迁。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一腔热血献军营。随着讲武堂若隐若现地消失在视线里,我忽然得出这份感慨。是的,往事已成追忆,但变得只是时间,而那份坚持却将永远地驻守在我们的精神高地。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党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党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

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最后,对于大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风靡全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金庸老先生的大作有关。其《天龙八部》是公推的代表作,而其中对于大理段氏的描写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可爱的段誉和他的“六脉神剑”。因而,谈到云南,我想不得不谈及这样的四个地方。

参观讲武堂,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只能观其大略,不识其表里。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在当时参观的时候还不多,只是这几天闲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还经常遇到一些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因而就不由自主的将讲武堂的精神和我的处境联系起来。

首先是关于坚忍的问题。什么是坚忍,我觉得可以从讲武堂的学习生活作息安排就可以知其大概。讲武堂的学生每天必须操练十个小时以上,还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就是坚忍的精神,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就不可能从讲武堂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讲武堂的辉煌。“坚”有坚持,坚持不懈之意;“忍”则含忍耐,忍受,不放弃的意思。“坚”“忍”合二为一,大意就是要坚持不懈,忍常人所不能忍。我很自然的联系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卧薪尝胆”等常用的词句。现在忽然又联想起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坚持冲凉水澡,后毛泽东也坚持冲凉水澡。在大学期间,东北长春,我也坚持冲凉水澡,冲了三年,大四的时候放弃了。现在云南大学,天气暖和多了,水也肯定是没有那么的冻手了,可是,我却不能坚持冲凉水澡了,偶尔冲过两次,后来也就放弃了(截止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在等热水洗澡的)。因而,我就没有坚忍的精神。再说学习的问题,很多人说自己静不下来,坐不住,我想也是因为缺少坚忍的精神。还有烟瘾,网瘾等问题,我想也是概莫能外的。庆幸的是,我已经决定开始从冲凉水澡开始培养自己的坚忍精神,锻炼自己的毅志。我想,这是参观讲武堂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是环境的问题。我来到云南大学之后,我对这里的环境是很满意的,我指的更多的是软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讲武堂的辉煌,我想固然有其内在的努力,也是当时一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的社会大的环境,有这样的一种报国的献身的精神,有志之士都是激情慷慨,充满了为理想,为国家和为民族奔波乃至献身的勇气。而在讲武堂的内部,他也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其一直坚持的办校作风,办学宗旨。讲武堂内部,这样的环境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我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实中,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学校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转型成功与否,可能就要看现阶段了。我想起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重新兴起。目前,教育的成本很大,贷款不易,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足以供一个孩子的。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机会问题也是引起“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大家都说,“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干的好不如娶的好”“父母好不如老公好”,当社会环境开始凝固,社会已经封闭了大家向上发展的道路,我想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上述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

最后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时势造英雄”,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发展如何,最后历史功过如何,我想除了一种坚忍的精神和一个好的环境之外,另一个非常要我们给予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人如何思考这个社会。滚滚历史长河,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就找一些社会发展很好,而个人的际遇和人生却与之截然不同的例子;我们同时也可以很容易找出社会发展不好,而具有坚忍精神的人却不能在历史中留名。作为乱世,如曹操,毛泽东和朱德等更多思考的问题是个人如何与社会连接起来,为社会做点什么;而董卓,袁世凯和汪精卫等想得更多的是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想的只有他们的一己之私。作为和平盛世,很多人都会抓住良机发展自己,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点什么,而有些人则不是。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属于前者;而如一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以及以达赖喇叭为首的藏独分子,则很明显是后者。个人如何思考自己与所处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一个社会上的定位,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而此次参观讲武堂,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我以讲武堂的名将录结束本文,下面是百度文库里面的原文。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

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英(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另外,它的学员中,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武海秋担任过越南临时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熔炉’”。

今年的暑假和每年一样,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他们工作的城市——云南昆明。

在这个暑假,我游览了很多地方,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云南讲武堂了。它开办于1909年,停办于1935年,当时与天津讲武堂和东北讲武堂称为中国三大讲武堂。之后又与东北讲武堂、保定陆军学校、黄埔军校称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

一进翠湖北路,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姜黄色的拐角式建筑,让人感觉是那样的庄严,我的心情立刻激动起来。进入讲武堂,首先看到的就是“坚忍刻苦”四个大字,讲解员姐姐介绍:这就是云南讲武堂的校训,讲武堂也就是遵循这四个字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课程设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军事统帅和将领,我们的开国元帅朱德、叶剑英,“重九起义”中的蔡锷、李根源、唐继尧,云南省长龙云、卢汉等都是从云南讲武堂走出来的。甚至还培养出了韩国、越南、朝鲜三个国家的领导人。黄埔军校建校后,也采用了讲武堂的教材。因此云南讲武堂也被人们称为“黄埔军校的摇篮”。

在浏览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还原了当时的现场情况;有的地方播放影片;有的地方展示的文字、照片;有的地方展览了当时的书籍、信件、工具和武器,让人民充分了解了当时讲武堂的辉煌,和讲武堂全体师生在各个战争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让我激动万分。他们在那么艰苦困难的条件下,通过不懈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敌人。我们现在生长在这么好的和平年代,生活又是这么幸福快乐,做为祖国的花朵,我们要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1909年,至1928年共办19期,毕业学员达4000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第15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今保存的讲武堂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东、南、西、北四楼对称衔接,成一方形四合院,占地约1.44万平方米。东、西楼各长约119米,宽10米;南、北楼各长约116米,宽7米,高均约12米;南楼中部的阅操楼高约115米,宽13米,规模宏大。

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云南陆军怀着炽热的爱国热忱,不畏牺牲,勇敢战斗,屡建战功,为推翻清王朝,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出了贡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而滇军的成长,又与云南陆军讲武堂分不开。云南陆军讲武堂,原系清王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对付民族民主革命而设立的一所军事学校,既轮训在职军官,也招收一部分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毕业后任中下级军官。由于该校教职员多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很多人在日本学习时就是倾向革命的分子,一部分就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生中传播革命概要,有以滇越铁路为例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同时,又抓紧学生的军事训练,让他们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提高。使学校成为培养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团结云南革命力量的核心。重九起义和护国战争中,不仅讲武堂的教职员成了核心人物,讲武堂的学生,亦成了中坚力量。云南陆军讲武堂,从1909年开办,至1928年结束,共招收学生19批,分步、骑、炮、工四科,第15期还有归国华侨和朝鲜、越南的留学生,历届毕业生中,有些后来成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将领,如第3期特别班的朱德,第15期的叶剑英等。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在今省农展馆、省图书馆一带。现存讲武堂的主要建筑,是一院规模宏大的中国传统的走马转角楼式的土、木、石建筑,呈正方形,东、西、南、北楼各约长120米,宽10米,对称衔接,浑然一体,四角有拱形门洞可出人。南北楼为学员宿舍,南楼中部突起,为阅操楼。今农展馆一片,是当时的阅兵集会场地。东楼是办公的地方,西楼是上课的教室。大楼西北面的平房,是当时的礼堂。解放后,这座建筑经多次修缮,保存较为完好。最近,人民政府决定将讲武堂旧址改建为昆明市青少年宫。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一个青少年服务的科技、文艺、体育、教育园地,为培养青少年贡献力量。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2020年9月18日,我走进云南省陆军讲武堂,重温革命先烈遗志。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培养了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成长成才。讲武堂里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等等,这些东西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讲武堂的办学条件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简陋至极,学生们却不以为苦,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同时在新思想的不断熏陶之中收获着从未有过的快乐。朱德元帅出生于佃农家庭,家中只靠租种地主家的薄田和押来的几间破屋度日,其他学员家庭条件和生活水平同样不宽裕,但是正是这份清苦,让他们看到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更愿意以自身所学、戎马一生去改变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社会。

在坚忍刻苦的磨砺下不断进步。“坚忍刻苦”是陆军讲武堂的校训,有别于清末练兵的散漫与毫无章法,学员们采用现代化的练兵方法,早上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需要紧急集合训练,正是因为严苛的训练,最终才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学员们更是在战争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最终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告别学校、家乡,在万里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在解放战争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不断前进、前进、在前进,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强大,他们也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为理想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民族英雄岳飞曾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乱世选择当兵的人,要么是为了生计,要么是为了心中的理想。显然,讲武堂里的师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了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不再受到欺负,他们为了这一份理想信念来到了这里,更是从这儿出发把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华夏大地,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的光亮。尽管他们很多人无法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一刻,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百年里这份拳拳爱国之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歌》唱到:“练铁肩,担重担,壮哉中国心!正当中!”1909年开办的讲武堂距今已经百年有余,当历史已然成为过去的追忆,当英雄早已离我们远去,愿我们秉承这份壮志豪情,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扛起肩上的重担,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周日下午我非常高兴参加了学院党一支部组织的参观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活动。对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我早有耳闻,只是不详,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学院党支部组织的这个活动,对很多人而言可能有些乏味,于我而言,恰恰相反,倒是免了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精力的付出。

我一直有个偏见,对于云南,不管是云南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提到云南,我想是必须提这样四个地方的,即昆明的莲花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以及大理。了解了这样的四个地方,对于云南也就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了,虽然不至于很精确。莲花池有“龙池跃金”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是云南乃至西南边陲的风云际会之地,其余不说,单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只怕是中国历史画卷中不可短缺的一笔。西南联大对于中国近现代的影响我想是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甚至,只怕外星人都知道了。而对于陆军讲武堂,或许很多人行外人觉得有点神秘,或者只是觉得它不过是一家很普通的讲武堂而已。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很可能建立不起来,至少得费更多的周折,而对于其对近代中国的历史的影响,尤其是革命的历史,解放的历史,以及军事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最后,对于大理,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风靡全球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金庸老先生的大作有关。其《天龙八部》是公推的代表作,而其中对于大理段氏的描写不可谓不多,尤其是可爱的段誉和他的“六脉神剑”。因而,谈到云南,我想不得不谈及这样的四个地方。

参观讲武堂,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仅用了一个小时,所以只能观其大略,不识其表里。我个人的体会也是在当时参观的时候还不多,只是这几天闲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还经常遇到一些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因而就不由自主的将讲武堂的精神和我的处境联系起来。

首先是关于坚忍的问题。什么是坚忍,我觉得可以从讲武堂的学习生活作息安排就可以知其大概。讲武堂的学生每天必须操练十个小时以上,还要学习,这样的精神就是坚忍的精神,没有坚忍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也就不可能从讲武堂顺利毕业,也就不会有讲武堂的辉煌。“坚”有坚持,坚持不懈之意;“忍”则含忍耐,忍受,不放弃的意思。“坚”“忍”合二为一,大意就是要坚持不懈,忍常人所不能忍。我很自然的联系起“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卧薪尝胆”等常用的词句。现在忽然又联想起来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坚持冲凉水澡,后毛泽东也坚持冲凉水澡。在大学期间,东北长春,我也坚持冲凉水澡,冲了三年,大四的时候放弃了。现在云南大学,天气暖和多了,水也肯定是没有那么的冻手了,可是,我却不能坚持冲凉水澡了,偶尔冲过两次,后来也就放弃了(截止到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还是在等热水洗澡的)。因而,我就没有坚忍的精神。再说学习的问题,很多人说自己静不下来,坐不住,我想也是因为缺少坚忍的精神。还有烟瘾,网瘾等问题,我想也是概莫能外的。庆幸的是,我已经决定开始从冲凉水澡开始培养自己的坚忍精神,锻炼自己的毅志。我想,这是参观讲武堂的收获之一吧。

第二是环境的问题。我来到云南大学之后,我对这里的环境是很满意的,我指的更多的是软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讲武堂的辉煌,我想固然有其内在的努力,也是当时一个社会的缩影。整个的社会大的环境,有这样的一种报国的献身的精神,有志之士都是激情慷慨,充满了为理想,为国家和为民族奔波乃至献身的勇气。而在讲武堂的内部,他也一直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那就是其一直坚持的办校作风,办学宗旨。讲武堂内部,这样的环境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我体会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联系到现实中,我们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呢?我们学校的环境又是怎么样呢?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转型成功与否,可能就要看现阶段了。我想起一个例子,那就是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重新兴起。目前,教育的成本很大,贷款不易,大多数人的收入都不足以供一个孩子的。而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的机会问题也是引起“读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大家都说,“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干的好不如娶的好”“父母好不如老公好”,当社会环境开始凝固,社会已经封闭了大家向上发展的道路,我想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上述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个大问题。

最后是个人与社会的问题。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时势造英雄”,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发展如何,最后历史功过如何,我想除了一种坚忍的精神和一个好的环境之外,另一个非常要我们给予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人如何思考这个社会。滚滚历史长河,我们能够很容易的就找一些社会发展很好,而个人的际遇和人生却与之截然不同的例子;我们同时也可以很容易找出社会发展不好,而具有坚忍精神的人却不能在历史中留名。作为乱世,如曹操,毛泽东和朱德等更多思考的问题是个人如何与社会连接起来,为社会做点什么;而董卓,袁世凯和汪精卫等想得更多的是在这个时候浑水摸鱼,想的只有他们的一己之私。作为和平盛世,很多人都会抓住良机发展自己,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点什么,而有些人则不是。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属于前者;而如一些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以及以达赖喇叭为首的藏独分子,则很明显是后者。个人如何思考自己与所处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在一个社会上的定位,我想这个是很重要的。而此次参观讲武堂,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深入。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我以讲武堂的名将录结束本文,下面是百度文库里面的原文。

“云南讲武堂走出了两位元帅,二十几位上将;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从这里先后走出数百名将军,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有数十人,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中较著名的有:

教官和官佐:

李根源(上将,陕西省省长,粤滇军总司令)。

顾品珍(上将,滇军总司令,云南督军,云南省省长)。

唐继尧(上将,云南督军兼省长,靖国军总司令,建国联军总司令)。

李烈钧(上将,江西都督,护法军政府总参谋长)。

张开儒(上将,滇军总司令,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总长)。

罗佩金(上将,护理四川督军,靖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刘存厚(上将,四川督军,四川陆军检阅使)。

赵又新(上将,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总司令)。

杨杰(上将,陆军大学校长,代理参谋总长)。

毕业生:

朱德(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叶剑英(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崔庸键(次帅,朝鲜人民军总司令,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

武元甲(大将,越南国防部部长兼越南人民军总司令)。

朱培德(一级上将,参谋总长,代训练总监)。

金汉鼎(上将,代理滇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范石生(上将,滇军第二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

胡英(上将,云南戒严司令部司令)。

盛世才(上将,新疆临时边防督办,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赖心辉(上将,四川边防军总指挥,四川省省长,第二十二军军长)。

龙云(二级上将,陆军副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卢汉(上将,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云南省主席)。

另外,它的学员中,韩国首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武海秋担任过越南临时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辉的历史,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熔炉’”。

参观铁军文化馆心得体会

近日,我参观了铁军文化馆,这是一大重要活动,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今天本人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参观铁军文化馆中感受颇深的几点体验。

第二段:感受。

铁军文化馆中展出的珍贵文物、图片和实物使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些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我看到了他们潜心钻研业务,勤勉耐劳的精神、为调整农业结构、恢复生产而不畏艰险、艰苦卓绝奋斗的精神、不怕牺牲、建设新中国的信仰和忠诚,让我十分叹服。我只觉得革命先辈们的事迹鼓舞我,在我以后的人生征程中,应该学习他们团结协作,献身公益,坚持不懈的精神,为友谊、为爱情、为民族复兴不断努力。

第三段:启发。

在铁军文化馆中,我还学到了许多关于勤奋、拼搏、创新、奉献的优秀品质,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种决不言败、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精神。他们用革命的信仰和坚定的意志,拼搏不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成功。这让我懂得了要在成功之前,先接受挑战,肩负责任,充满自信去翻越前进道路上的每一道难关。

第四段:启示。

铁军文化馆的参观,让我更明确地认识到革命先辈们的伟大作用,他们和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他们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为我们树立了坚定的信仰、崇高的目标、追求卓越的人格风范,是我们自豪、敬仰和追寻的楷模。

第五段:总结。

通过这次铁军文化馆的参观,我深刻地领悟到民族团结、坚定意志、勇往直前的重要性,更加认识到顽强拼搏的力量。这次参观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一次难得的历练,我应该同革命先辈们一个样,坚持走正确的道路,征服前进中的每一个难点。

总之,铁军文化馆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这种传承先进文化的活动让我认识到了人生旅途中的真谛,发现了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深深感恩于先辈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踏实思考、坚韧不拔的努力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我们今后人生道路上行走的灯塔。

参观党建文化馆心得体会

党建文化馆是一座汇集了党章典籍、历史文献、党史资料等丰富资源的地方,人们可以通过参观党建文化馆了解党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重要活动。最近,我有幸参观了本地的党建文化馆,并且深受启发。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参观党建文化馆深刻感受到了党的辉煌历程。在馆内,我看到了一份份珍贵的党史文献和图片展览,了解到党的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从党的创建到党的理论建设,再到党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每一个阶段都是英雄辈出、不断前行的历史见证。这些党的发展历程给予了我巨大的鼓舞和信心,我深感自己肩负着伟大的责任,应当继续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为党的事业献身奉献。

其次,参观党建文化馆增进了对党的理论体系的了解。党的理论体系是党的灵魂和精髓,是我们不断前进的指南针。在文化馆内,我读到了党的重要文件、党章典籍等,深刻认识到党的理论有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征。这些理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阐述,对于我们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参观党建文化馆让我意识到,只有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党的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再次,参观党建文化馆深化了对党的重要活动的认识。党在发展过程中举办了许多重要的会议、活动,每次活动都是党的思想和理论的创新和进一步发展。在文化馆内,我看到了丰富多样的展览,介绍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会议等重要活动的内容和精神。这些活动不仅是集中表达党的主张和方针政策的平台,也是加强党内团结、促进党的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参观党建文化馆,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应当积极参与党的活动、配合党的工作,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参观党建文化馆加深了对党的历史人物的了解。在文化馆内,我看到了许多党的优秀历史人物的照片和事迹介绍,这些人物是党的领导集体的核心和骨干,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他们不仅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对象。通过参观党建文化馆,我更加明白了自己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实现党的理想目标努力奋斗。

总之,参观党建文化馆是一次深刻而庄重的体验。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党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重要活动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入的认识。我将把参观党建文化馆的收获作为一种鞭策,不断提高自身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参观党建文化馆,感受党的辉煌历程,增进对党的理论体系的了解,牢记党的重要活动,学习党的优秀历史人物,共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参观兵工文化馆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我国某一兵工文化馆,深感此次参观收获颇丰。兵工文化馆作为我国军事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军工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军工企业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我国军工事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对我国军人的奉献精神和职业素养产生了更加崇敬的心情。

第二段:我国军工事业的发展历程。

参观兵工文化馆,首先让我惊叹的是我国军工事业的发展历程。馆内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和图片展示,详细介绍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军工事业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从我国军工事业的起步初期,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期,再到现如今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发武器科技的阶段,我国军工事业一直在稳步向前发展。这些展品和图片不仅展示了我国军工科技的飞速发展,还见证了我国军工工人和科研人员为保卫祖国辛勤付出的艰辛历程。

第三段:军人的奉献精神。

在参观兵工文化馆的过程中,我不禁感慨于军人的奉献精神。在展示区内,展示了一系列我国军人在不同时间、地点和任务中的英勇事迹。这些事迹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军人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付出的巨大牺牲。他们不畏艰险,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保卫祖国的事业中。在我国军工企业取得一次次辉煌成就背后,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默默支撑着。

第四段:职业素养的体现。

参观兵工文化馆,我还深刻感受到了军工人员的高尚职业素养。在展示区内,展示了我国军工企业的各类科研项目和装备研制过程。这些展示不仅展示了我国军工人员的高超技术和科研成果,更展示了他们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职业精神。在军工企业内部,军工人员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精益求精地进行研发工作,并在装备研制过程中保密意识强烈,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的高度责任感。

第五段:个人心得与反思。

通过本次参观,我不仅对我国军工事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也对我国军人的奉献精神和职业素养产生了更加崇敬的心情。兵工文化馆所展示的科技成果和军事故事,让我认识到军工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为国家安全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要不忘初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一名学生,我应当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为我国的军工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总结:通过参观兵工文化馆,我对我国军工事业的发展历程、军人的奉献精神和职业素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为我国军工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我国军工事业,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川文化馆参观心得体会

近日,我来到了四川文化馆参观,深深感受到了四川文化馆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在这里,我不仅欣赏了精美的文物、珍稀的历史文献,还了解了四川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在我的眼中,这里既是一座文化宝库,更是一所生动的历史课堂,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吧!

在四川文化馆里,蔚为壮观的古代砖雕、木雕、漆器,高贵华丽的紫檀木家具,优美典雅的宋代青瓷等文物无不显示了四川古代先民勤劳聪明和高超技艺。这些文物不仅很珍贵,而且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四川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在四川文化馆里,热闹非凡的场面、精细的摆设,一件件风格各异的文物,无不给我的心灵带来了震撼和感动。

第二段:展厅介绍。

在四川文化馆中,每个展馆都展示了不同的内容,有历代各类文物,还有四川的历史、文化、民俗等资料,让我们对四川文化有了更深入的探究。每个展馆都有专业解说员,他们耐心地解说每一件文物的背后故事以及这些文物的历史背景,让我们更好的领略到了文物的独特魅力。

第三段:饶有趣味的藏品。

四川文化馆中还有一些非常饶有趣味的文物,比如真正的大熊猫标本,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神奇生物的可爱和魅力。除此之外,还有藏有惊天秘密的“馆藏品”,亦真亦假的“九曲十八弯”的迷宫,让人惊叹不已。

第四段:亲身感受和收获。

在文化馆,让我最深刻的就是亲身感受到了四川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四川剪纸、川剧、火锅等文化元素的独特魅力,让我更加爱我所在的这块土地。在文化馆里我还发现了一批广告与燕京等一系列历史事件所关联的这些文物,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

第五段:体会与总结。

通过此次参观,我不仅了解了不少四川文化的知识,更为我开拓了新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我觉得文化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毕竟只有深入了解我们的文化,才能更加深入地感知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根脉。最后,我要感谢四川文化馆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这段神奇而又博大的文化历程,让我更加爱惜和珍视我们的文化传承。

参观基层文化馆心得体会

基层文化馆是以地方为基础,服务于当地百姓的文化场所。它也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因为它们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资源,不仅可以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还可以促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此次前往参观基层文化馆,旨在体验和探索它们的功能,加深对文化馆的认知和了解。

第二段:对文化馆的环境和设施进行描绘。

参观了不同基层文化馆后,我发现文化馆的环境以及设施齐全,整体氛围温馨而又活跃。这让我感到特别欣慰和温暖。进入每个文化馆,都可以看到一些报纸,杂志和书籍储架在书架上,而且还有智能化的借阅系统和自助查询系统。此外,文化馆还设有音乐室、多媒体演示厅等公共场所,方便市民进行学习和娱乐。

第三段:介绍文化馆近年来开展的活动以及其意义。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文化馆开展了大量的活动。例如,文学作品推介活动、展览等等,这种形式让市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社会文化发展的发展趋势和文艺之美。这种活动的开展,不仅陶冶了人们情操,同时也加强了社交交流,促进了不同人群之间的融合。

第四段:对基层文化馆的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虽然文化馆设施和活动比较丰富多样,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缺陷,例如文化馆经费和技术设施等。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基层文化馆的投入和管理,提高科技设施,扩大活动范围,进一步深化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第五段:总结参观的体会和感想。

参观基层文化馆,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文化馆在当地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它不仅提供各种文化资源,同时也增强了市民的文化素质,带活了社会文化活动。此外,我们也看到了其存在的困境和建设问题。如今社会不断发展,我们希望不断完善基层文化馆,为下一代留下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基础。

参观党建文化馆心得体会

近日,本人有幸参观了一座党建文化馆。这座文化馆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占地面积宏大,馆内展示了一系列关于党建历史和党的精神的珍贵文物和展品。在这次参观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党的伟大和党建的重要性,对我个人的思想触动也是深远的。

第二段:党建的历史回顾。

在参观中,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经历了无数的艰苦斗争、牺牲和付出。通过展览,我了解到了党的先辈们为了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甘愿牺牲的壮烈事迹。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明白了党的伟大和党建的重要性。

第三段:党建经验的总结。

在参观党建文化馆的展览中,我还了解到了党的建设的一些关键经验和原则。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我更加明确了党建的方向和目标。党的建设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更要落实到每个党员的实际行动中。党的建设需要全面从严治党,严明纪律、反对腐败,使党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四段:党建精神的内涵。

在参观中,我也对党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党的精神包括了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党的精神还包括了对社会和谐、对国家发展负责的精神。只有牢记党的精神,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踏实努力,为实现党的目标作出贡献。

通过参观党建文化馆,我对党的历史、党建的重要性以及党的精神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在思想上拥护党的理念,更要在行动上践行党的要求。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参观党建文化馆,我对党的伟大价值和党建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明确了党建的方向和目标。我将充分发扬党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积极投身党的建设,在实现党的目标的道路上,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