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观阿房宫赋教学总结(通用16篇)

观阿房宫赋教学总结(通用16篇)

作者:琉璃

教学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重要工作。我们一起来阅读以下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1.领会本文骈散兼行,音韵流畅的艺术风格。

2.理解本文详略适宜的.写作特点。

3.体会本篇的铺排手法和代古讽今的作用,以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

4.理解并归纳“一、爱、取、族、焉、而、天”等词语的用法。

5.背诵全文。

1.明确运用想象,夸张等多种手法具体描写阿房宫这一艺术形象,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加强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2.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秦代时,秦始皇嫌都城咸阳人多,原来的宫廷狭小,就在谓南营造新宫,面积庞大,隔离天日,到秦之都没有完工。直到项羽带兵攻入咸阳,一把火将它烧毁,据说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不灭。这座庞大的宫殿建筑群现在只剩下夯工和台基,它就是阿房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

二、解题。

1.文体。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中间的一种体裁。《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是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铺的手法。

赋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时注重铺陈和夸张;结尾多发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多个阶段。本文属于文赋。

2.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风雨飘摇。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此文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骄奢遥逸终政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三、整体把握。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3.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疏通例文,划出疑难。

四、指导学生自读1、2段。

(一)第1段:

1.第一层:“六五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写了阿房宫的背景。

重点词:

兀:形——动,被砍光。

一:名——动,统一。

学生背诵。

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

学生背诵。

3.第三层: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规模气势。

重点词;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

直走咸阳:趋向。

学生背诵。

4.第四层;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写阿房宫的楼阁廊檐。

重点词:

钩心斗争:古今异义。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

学生背诵。

5.第五层:长桥卧波……不知西东。

写长桥复道。

重点词:

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之出现龙。

不霁何虹:虹名——动,出现彩虹。

学生背诵。

6.第六层: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

写歌台和舞榭。

重点词:

气候:环境气氛。

学生背诵。

总结:本段从阿房宫的兴建背景,面积,规模,楼阁廊檐,宫内的长桥复道,歌台舞榭等方面描写了阿房宫规模的壮丽。

(二)第2段。

1.第1层:妃嫔媵嫱……为秦宫人。

写宫人的来历。

重点词:

辇名——历乘车。

学生背诵。

2.第二层:明星荧荧……焚椒兰也。

写宫女众多。

重点词:

绿云:绿即青,不用青,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梳晓鬟也:晓梳鬟也。

学生背诵。

3.第三层:雷霆飞惊……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写宫人的命运。

重点词:

缦之:长久地。

而望幸焉:宠幸。

学生背诵。

4.第四层:燕赵之收藏……亦不其惜。

写宫内奢侈的生活。

重点词:

鼎铛玉石,金块缕砾:把宝鼎当作铁锅,把宝石当作石头,把金子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瓦砾。

学生背诵。

总结:本段从宫人的情况和宫人的生活来写阿房宫内奢侈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1、2段。

2.预习3、4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自读三、四段。

1.重点词:

(1)秦爱纷奢:豪华。

(2)直栏横槛:栏杆。

(3)可怜焦土:可怜,可惜;焦土:名——动。变成焦土。

(4)族:灭族。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动——意动,以……为鉴。

2.段落大意:

第3段:写秦始皇的荒淫导致秦国灭亡。

第4段:.总结历史教训,希望当世统治者引以为戒。

3..总结:

第3段用“嗟乎”紧承上两段的铺陈,转入对秦之历史教训的议论,并领起后文一叹再叹的笔调。使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揭露了秦王朝的奢侈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最后写民众的反抗,迅猛异常,摧枯拉朽。

第4段讽劝后人引以为戒,是前一段的扩展。作者连续慨叹,情不自禁,“呜呼”之后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的息息相关。最后用“后人”,委婉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的覆辙。

三、借古讽今。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借古讽今,借回领历史来向当地统治者进行讽喻,希望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提醒唐敬宗不要为自己享乐而劳民伤财,最终落得亡秦的下场。

四、布置作业。

1.背诵3、4段。

2.完成练习二、三、四。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阿房宫赋》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笔势雄健又不失精妙绝伦,华丽铺陈又不失犀利批判,光彩四射又不失异样的光辉。品读《阿房宫赋》就如同与中国文化做一次高层次的对话,如同与杜牧做一次深入的思想交流,对于这样的经典之作,教学目标拟以杜牧的“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铺,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抓住“诗人之赋丽以则”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分析文章借古讽今的思想意义。故而理读和品味应该成为本课的主要教学环节。

1、淡化畏难情绪,突破作品古文形式。

高一的学生一看到如此长的古文,便有看不下去的畏难情绪,本文词语丰富生疏,学生理解颇觉困难,但由于教材注解十分详细,因此必须用生动的导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借助注释诵读全文这一环节必须认真落实,教师不可替代,使学生首先进入到课本中去,这样才有品味鉴赏的基础。

2、从文章的“兵卫”入手,逐步品到作者为主的“意”

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一部分赋又呈现出由骈丽返回散体的倾向,不讲求对偶、韵律、藻采、典故、章法开放流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畅快的气势,称作文赋。《阿房宫赋》是代表之一,《阿房宫赋》除了这一“丽”之外,还有一个借古讽今之“则”,故而细品词藻文气的同时深入挖掘其文意,使学生既能感其华丽又能明其“意”气。

一、导入兴趣。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国度,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总和,中国的吃穿用度自成一格。就住就五花八门,楼、阁、轩、榭、台、宫等,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宫殿有哪些?(多媒体投影图片,大明宫、阿房宫、故宫、布达拉宫、未央宫等)其共有的特点是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其中阿房宫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议论它的机会,为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看看杜牧又因何而议论它。

二、自读疏通。

1、运用多媒体展示后人通过想像绘画出来的阿房宫及阿房宫的地埋、历史等知识,引起阅读兴趣。

2、投影阅读要求:

(1)文章哪些段描写,哪些段议论,写了什么,议了什么?

(2)阿房宫的特点。

(3)宫中的生活特点用一个词语概括,作者如何把这一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4)哪一句话能作本文的中心论点?

(5)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一论点的?

3、学生阅读后,反馈信息,教师引导其正确把握文章内容及文章的结构,分析描写与议论之间的联系。

三、品味创新。

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由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每人找一句,并进行适当点评,并把好的点评展示出来。通过“找”、“评”、“示”,可使学生品味赋文的“丽”和由此而形成的“气”。

2、品出简言当中的丰意。文章中有很多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却饱含了无限深意,鼓励学生深入挖掘。例如: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分析:起势雄健,涵盖全文。乍看似乎仅仅是叙事;实则于叙事中寓褒贬,并为此后的许多文字埋下根子。起笔极言秦兴之骤,实为下文议秦亡之速埋下伏笔。“六王”为什么会“毕”?“四海”为什么能“一”?一亡一兴,关键何在?读完全篇,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答。“六王”之“毕”,其原因就在自身,那么,秦能统一四海的原因,也就不言可知了。这两句一抑一场;而扬秦又是为更有力地抑秦蓄势。后二句“蜀山兀,阿房出”,一因一果,反映了一苦一乐,六个字概括了无限深广的内容。“兀”“出”两字,力重千钧,而从“兀”到“出”的过程,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阿房宫的宏大,秦始皇的骄奢,人民的血汗和生命,均可由此想见。更深一层来想,“六王”既以“不爱其人”而覆亡,秦始皇又将自己的淫乐建筑在人民的苦难之上,那么,从“六王”的已“毕”,不是很可以预见秦的将“毕”吗?以四个三字句发端,一句一意,层层逼进;又句句押韵,音节迅急,有如骏马下坡,俊快无比。

3、创意组合。本文对句特别丰富,充分展示了骈散结合的语言魅力。尤其是那些一气呵成的排比,令人耳目一新。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设计了集句对联的活动方式,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略加组合,进行对联创作。

四、探究拓展。

1、第二段通过描绘宫中美人和宝藏,来反映秦人骄奢淫逸的生活,奢侈生活可从吃穿用度来反映,可作者为什么只写美人?上网查资料,了解宫人的生活,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多媒体会总资料并作出评价和讨论。

2、“绿云”,比喻头发黑而密,古人常用它来代指妇女的美发,为什么用“绿”来形容头发?在古代,绿还可用来形容哪些黑色的东西?现在还这样用吗?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上网查资料完成,并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阿房宫赋》教学总结

本课教学,我很注重对文言知识的积累,也要求学生务必把课文中的文言知识记牢,只有把文意弄懂了,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丰富的`知识内涵。

一开始,我对学生是很有信心的,我相信他们能根据教辅书的内容自主梳理。然而,我错了。当我口干舌燥地解释了一大通之后,学生还是用茫然无措的眼神看着我时,我才意识到,这些学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他们对语法知识一头雾水,有听没有懂,连带的,根本没有多少学生弄得懂我所说的文言知识。同时也使我意识到,学生要学习好文言文,必须把语法知识补上。于是,我专门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为他们讲本应在初中时该学却又没学的语法知识。内容包括词性、句子成分和关联词语。

讲完之后,收获还是挺大的。虽然学生对语法知识还是一知半解,但这对他们学习文言文已经有很大的帮助,基本上达到我预设的目标。梳理好知识点之后,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就简单多了。

《阿房宫赋》教学总结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上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阿房宫赋》的前三个自然节,这堂课我们接着欣赏第四节。

杜牧。

师:在欣赏课文之前,我们先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和复习的情况。(幻灯片展示)请同学们回答下面几组字当中,有关字的意义。我们先看第一组:

六王毕,四海一。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

师:找一名同学回答一下。

生1:“六王毕,四海一”其中的“一”是“统一”的意思。

师:实际这属于什么用法?

生1:数词的动用。第二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其是的“一”是每一个的意思。

师:“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中的“一”是什么意思?

生1:一把火。

师:一把火,数量词。“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这个“一”是什么意思?

生1:“整个”的意思。

师:好,请坐。下面,看第二组“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吾何爱一牛也。

师:请同学回答一下。

生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其中的“爱”是“爱护”的意思。

师:“向使六国各爱其地”其中的“爱”是什么意思?

生2:爱惜,珍惜。

师:“吾何爱一牛也”其中的“爱”的意思?

生2:吝惜。

师:好,请坐。下面这几个“族”谁能回答一下?

族秦者秦也。

谁得而族灭也。

士大夫之族。

生3:第一个“族”是“灭族”的意思。

师:灭族,使族灭。第二个呢?

生4:第二个“族”的意思是“使杀尽”的意思。

师:第三,族庖月更刀,这仆“族”呢?

生4:“一般地”的意思。

师:士大夫之族中的“族”是什么意思?

生4:是“类”意思。

师:看来啊,大家还是做了预习的。通过上堂课的欣赏啊,大家对“赋”已经有所了解,“赋”在汉代啊,是盛行一时的文体。这种文体,它的内容,大多成了阿谀奉承,它的语言佶屈聱牙,犹如饭里夹沙,令人难以下咽。六朝人也写赋,但是呢,他们工于骈偶,走向极端,堕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我们要继续学习的这篇杜牧的《阿房宫赋》,它却既没有汉代大赋的那种形式主义的流弊,也没有六朝的工于骈偶的表面浮华的这种特点。它是借鉴了中唐古文运动的特点,把散文的写作方法引入了赋中。关于赋体本身的特点,上堂课我们在第一、第二自然节的欣赏过程中,已经有了集中的体现。这堂课我们就着重欣赏一下第四自然节,作为散文式的赋的特点。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课文的录音。

(放录音)(第四自然段)。

生5:加强语气?

师:加强什么语气?

生5:肯定语气?

生5:对比语气。

生6:“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赂秦力亏。”

师:本篇文章,大家想一想,“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实际,从表面上看,作者在写《阿房宫赋》,阿房宫出现的时候,曾经点过。

生7:“六王毕,四海一”!

生8:六国灭亡了,除了秦把他们消灭以外,他们自己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师:啊,你的意思是说啊,重在指出,六国灭亡的内在自身的原因。好,请坐。那么,同样,下一句话“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与上文相对而言,道理呢,也是一样的。告诉我们秦国灭亡的原因,也不在于所谓的什么呢?从上个自然段找。

生9:“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师:好,请坐。从表面上看,作者曾经进行过描绘,“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秦国灭亡的一个直接的导火索,一个外部的表现。作者曾经指出了,在这里呢,又加以否定,重在指出秦国灭亡的原因,同六国一样,都在于他的自身,而不在于其他。那么这个观点是否能立住脚呢?我们现在先不继续往下深究,我们看看下一句话怎么说的。

师:“嗟乎!”继续慨叹,“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解释六国灭亡的自身的原因。他是用什么样的一种语气表现的呢?借助假设。借助假设的含义是什么呢?如果真爱其人的话,便不能失败。那也就是说啊,你没有那么做,正是这个过错,所以说啊,六国的灭亡呢,关键在于不爱其人。

生10:因为六国之人这时是天下百姓。

师:为什么是天下百姓呢?

生11:因为秦统一了六国,六国之人这时是天下百姓。

师:秦虽统一了六国,六国的各自百姓还在,为了对举,他提六国之人。作者在这里既谈六国灭亡,还谈秦灭亡,作者在这里,还是为了把矛盾的两个方面对举出来,也是加大了极化对比。那么无论是六国的灭亡还是秦的灭亡都是出于他自身的原因,由两个个别上升到一般,而这一般的结论是我们在读的时候读出来的。所以大家要注意本篇文章虽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这里的逻辑思维也颇值得我们借鉴。

生11:第一个后人指的是当时的那些人。

师:当时的那些人指是是哪些人?当时是哪个当时?

生12:指统治者。

生13:第一个后人指秦以的后人,第二个后人还是指秦以的后人,第三个后人指秦人的后人的后人。

生14:借古讽今。

师:借什么古讽什么今?

生15:借秦朝的灭亡讽现在的今。

师:现在具体来说是什么时候?

生16:唐朝。

师:好,借古讽今的意思在这就表现出来了。实际上历史的回顾是有现实的用心的,尽管作者的描写极尽夸张之能事,他的目的是在后面的,借古讽今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而对阿房宫极尽夸张的描写是对后面议论的一个铺垫,或者说是一个必要条件。前面的描写夸张、比喻、排比越充分,后面的议论也就越发的充实,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能够实现。

(生单背诵,齐诵)。

师:这个自然节的特点主要是借鉴了散文的特点。句式错落,和第一第二自然节那种赋的排比铺陈的手法大不相同。关于这个特点我们以前就对大家有所交待。我们在这里就不着重交待了。因为一会我们还要总结本篇文章的艺术特点。

师:大家想一下作为全篇的文章,尤其是前两个自然节作为赋的主体,它的描写层次和作者的文脉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下面我们通过检查大家对课文前几个自然节的背诵来归纳课文的脉络图。

生:这四句写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师:写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六一毕,四海一的时代背景下,蜀山兀,还有建筑的过程。下面请一个同学接着我背的背,然后同学来归纳。

生: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师:好。这个部分写什么?

生:主要写阿房宫的外貌。

师:大致的容貌给你的整体的印象,实际上呢是阿房宫的总体的布局。那么二川溶溶起什么作用啊?过渡。由对阿房宫的总体描写转入对其内部描写。好,下面哪位同学接着背。

生:五步一楼――气候不齐。

师:好。他背的这部分写了阿房宫的内况。具体的有哪些描写呢?有建筑之奇,有构造之巧,有歌舞之盛还有桥梁之多,复道的多,等等我们就不一一的说了。我们看由二川溶溶过渡到建筑之奇,构造之巧,歌舞之盛。这是阿房宫赋的第一个自然节,实际上建筑过程和总体的布局,是写阿房宫的总体风貌。由二川溶溶过渡到对阿房宫内状的描写,那么下面请一个同学接着背诵第二个自然节。

生:背诵第二节。

师:他背的部分既写了阿房宫中宫人的来源――来源于六国。又写了宫内的人的生活。而这一部分我们概括一下都是写了阿房宫中宫人的情况。下面再请一位同学接着他背诵。

生:背诵。

生:壮美壮观。

师:壮美壮观或者说是盛大的气势。好,那么对宫人的描写和对宫藏的描写,又集中体现了阿房宫内宫人生活的奢侈。(板书)。

生:没有。

师:都是围绕什么描写?

生:环环相扣。

师:还有什么特点呢?二川溶溶,流入宫墙,随着溶溶的二川,我们从对阿房宫总体部局的观察,进入到了宫墙之内。还有歌舞之盛,是为了写下面的宫人做了一个恰如其分,自然的过渡。所以我们说《阿房宫赋》从结构上说,它是环环相扣的。从过渡上说呢,又中非常自然的。

师:既然这是一篇赋,它就要带有赋体的特点。那么《阿房宫赋》在描写上、在渲染上又有什么特点呢?这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

师:大家想一想,写这篇《阿房宫赋》从不同的角度,所以是一个多方的描写。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具体的手法呢,有排比,有夸张,有渲染,而且是反复的渲染。所以说,《阿房宫赋》呢,还有一个特点:多方的描写,反复的渲染。当然,作为《阿房宫赋》这样一篇名篇,它的艺术上的特点呢,是有很多的。我们如果总结起来,也不能一两句话就把它说完。在此呢,我们仅对在上堂课的基础上,我们欣赏的感觉比较深的两点,进行了一下简单的归纳。

生:秦国的灭亡在于秦国的奢侈。还有不爱六国之人。

师:这是借古讽今,是让当时的`统治者借鉴的,是为了本阶级的利益,或者说是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那么关于与此相类似的问题,像我们学过的贾谊的《过秦论》,它也探讨了秦国灭亡的原因。由于秦国,第一个奠定了封建的统治,这种统治,影响两千多年。所以很多人对秦国灭亡的原因都进行了探讨。也分别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下面我们就看一看其他人的观点,大家看完观点之后呢,请同学们对这些观点加以评述。

(幻灯片展示并解说)。

(王夫之《读通鉴之一》)。

师:那么哪位同学说一下,上述文字,表明秦国灭亡的观点是什么?

生:秦王没有知人善任,而任用奸臣。

师:好,请坐。下面我们看另外一篇文章。

(幻灯片展示并解说)。

秦政如是,然卒亡其国,非法之罪也。六国公族散处闾巷[之间,秦以守法,不假以虚惠结人。公侯之欲复其宗庙,情也。且六国失道,不逮王纣,此战败而失其地,非其民倒戈也。审武王既没,成王幼弱,犹有商奄之变。周继世亦得胡亥者,国亦亡;秦继世而得成王,则六国亦何以仆之手?如贾生这过秦,可谓短识矣,秦微点(同“玷”)独在起阿房以及童女三千资徐福,诸巫食言,乃坑术士说百姓,其他无过。

(章太炎《秦论政》)。

师:大家想一想,作者在这里的观点,是通过推理得出来的。是什么样的观点呢?

生:秦国的灭亡是和王位继承人有关系。

师:怎么推导出来的呢?大家想,秦国灭亡,表面上看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有民倒戈。由于倒戈,由于秦二世的无能,国家就灭亡了。而周成王的时候呢,也有人倒戈,但是由于接班人素质好,结果周朝继续兴盛。由此可见,接班人的素质,在国家兴亡这方面呢,是起到一个关键作用。

师:下面就请大家讨论一下,你对他们的观点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大家注意,我们不要脱离开材料和课文,现在开始讨论。

(讨论)。

师:同学们静下来,哪位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a:秦国灭亡有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不实行仁政。因为仁政是直接作用于百姓的,而国家的兴亡与百姓有直接关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师:好,你的中心意思就是贾谊说得对。好,请坐,有没有和他观点不同的?

生b:我认为是由于奢侈和勤检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就是因为它这么奢侈,所以它才灭亡。

师:你认为,勤俭可以兴国。好,请坐。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

学生c:我认为并不是在于奢侈,而是因为接班人素质问题。假设如果胡亥是一个贤德的明君,一方面他可以除掉奸臣,一方面可以勤检持国。

师:有没有同学还有别的意见啊?

学生d:我认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任用奸臣。

师:奸臣误国。

学生e:我同意同学d的观点,虽然他说的不全面。在社会的形成,有两个阶级,一个是统治阶级,一个是被统治阶级。他们的阶级矛盾已经形成,秦国灭亡了和其他以后的各个国家灭亡了一样,都是由被统治阶级推翻统治阶级。

师:一言以蔽之。

学生e:秦朝的灭亡,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师:好,请坐。

学生f:我认为学生e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如果是仁君,就会缓和这种阶级的矛盾,还是接班人的素质问题。

学生g:接班人只是间接矛盾,抓住事物的本质,应该抓住最主要的本质问题。应该是最主要、最直接的。

师:那你说最主要,最直接的是什么?

学生g:就是仁政。

学生h:奸臣误国不可能是间接的原因,太甲如果没有伊尹的话,也不可能变成明君。还应该是奸臣误国。

学生i:我认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间接的原因。

学生j:秦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不可调手的产物,其他原因都是加速其灭亡的一种催化剂。

师:这个问题大家同不同意?

生:(齐答)同意!

师:当然了,阶级矛盾它最根本的表现是经济上的剥削,而经济上的剥削最根本上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必然会导致灭亡。

师:我们大家思考问题的方法,大家注意,语文课固然也要归纳历史的原因,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把它运用到我们文章的写作上,下面就给大家留一个作业。

《阿房宫赋》教学总结

1、了解“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了解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和文言句式。

2、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患意识。

三、教学方法。

朗读体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理解。

2、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投影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的字词句理解方面的问题,同学讨论,教师强调重点,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三)深入研读。

1、课文内容填充: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师课前把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文章越短,最后只读成一段文字,我想同学和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请看投影: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可谓()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答案:雄、大、众、多、糜、极、速、悲。

2、请学生在文中找出“雄、大、众、多、糜、极、速、悲”的具体内容,并朗读这些内容。

杜牧为文,十分重视辞彩的“华赫而庄整”,作者充分利用赋的特长(“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泼墨如云,铺陈渲染描绘阿房宫。请看课文第1、2段。

3、诵读1、2段,感受赋体特点。

(1)这两段文字极力描写阿房宫的宫貌是如此的富丽堂皇,宫人是如此之众多,生活是如此之骄奢糜烂,齐读,cai教学媒体展示音(配乐《汉宫秋月》)像。

思考:这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段并说明理由)。

例如:

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

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学生讨论,七嘴八舌地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配乐《汉宫秋月》(二胡)。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分析,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4、(1)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启发思考:同样是借秦讽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样,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灭六果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为什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那么为什么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们一起学习第3、4段。

从这里,我们看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杜文以阿房宫作为切入口,在杜牧笔下,阿房宫成了秦皇骄奢的见证,封建独裁的象征,秦朝灭亡的标志。(板书)。

(2)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六国论》末段(课堂练习,附后)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情况再作评析。

(三)巩固提高。

仿照下面的排比句的形式,以“啊,老师!”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不超过60字)。

出示投影:(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啊,黄河!有了你乳汁的浇灌,这贫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绿水,才有了茅屋、鸡鸣、老牛的蹄印和孩子的嬉戏绘织而成的田园风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灿烂的文化。

(四)小结作业。

尝试背诵这篇文章。

五、板书设计。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1.领会本文骈散兼行,音韵流畅的艺术风格。

2.理解本文详略适宜的写作特点。

3.体会本篇的铺排手法和代古讽今的作用,以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

4.理解并归纳“一、爱、取、族、焉、而、天”等词语的用法。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2.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解题。

1.文体。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多个阶段。本文属于文赋。

2.背景。

三、整体把握。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3.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疏通例文,划出疑难。

四、指导学生自读1、2段。

(一)第1段:

1.第一层:“六五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写了阿房宫的背景。

重点词:

兀:形——动,被砍光。

一:名——动,统一。

学生背诵。

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

学生背诵。

重点词;北构而西折:北、西 名——状。

直走咸阳:趋向。

学生背诵。

4.第四层;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写阿房宫的楼阁廊檐。

重点词:

钩心斗争:古今异义。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 名——状,像蜂房,像水涡。

学生背诵。

5.第五层:长桥卧波……不知西东。

写长桥复道。

重点词:

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之出现龙。

不霁何虹:虹 名——动,出现彩虹。

学生背诵。

6.第六层: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

写歌台和舞榭。

重点词:

气候:环境气氛。

学生背诵。

(二)第2段。

1.第1层:妃嫔媵嫱……为秦宫人。

写宫人的来历。

重点词:

辇 名——历 乘车。

学生背诵。

2.第二层:明星荧荧……焚椒兰也。

写宫女众多。

重点词:

绿云:绿即青,不用青,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梳晓鬟也:晓梳鬟也。

学生背诵。

3.第三层:雷霆飞惊……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写宫人的命运。

重点词:

缦之:长久地。

而望幸焉:宠幸。

学生背诵。

4.第四层:燕赵之收藏……亦不其惜。

写宫内奢侈的生活。

重点词:

学生背诵。

总结:本段从宫人的情况和宫人的生活来写阿房宫内奢侈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1、2段。

2.预习3、4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自读三、四段。

1.重点词:

(1)秦爱纷奢:豪华。

(2)直栏横槛:栏杆。

(3)可怜焦土:可怜,可惜;焦土: 名——动。变成焦土。

(4)族:灭族。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动——意动,以……为鉴。

2.段落大意:

第3段:写秦始皇的荒淫导致秦国灭亡。

第4段:总结历史教训,希望当世统治者引以为戒。

3.总结:

三、借古讽今。

四、布置作业。

1.背诵3、4段。

2.完成练习二、三、四。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1、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了解秦灭亡的原因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2、了解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和一些重点字词的含义或用法。

3、理解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说明:

本文含有很多知识点,相关的历史知识,写作知识,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句式类型等都有比较新的知识,尤其是对秦灭亡的原因的分析既要照顾到文本,又要兼顾到历史事实。因此这篇课文的知识含量十分丰厚,课内外都需要花较多时间。

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这样一篇高深的赋体散文,学生的自学有很大困难,怎样使学生对这篇散文感兴趣,帮助学生自学并迁移能力是一个难题。课堂上要合理适度地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交流。为了避免学生学习因难度而造成的学习性疲劳,教师要设计一些较浅的问题;为了避免学生机械性疲劳,课堂的教学活动方式要多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本文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理解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难点:

了解赋的特点。

了解“钩心斗角”、“鼎铖玉石”、“函谷举”等词句的含义或用法。

说明:

本文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对历史知识还是一知半解,缺乏辩证的唯物的认识方法,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法,同时也必须指出秦灭亡的诸多原因和根本原因。对于阿房宫是否真的如赋中描述的那样,只需简单说明,关键是说明写作目的与写作手法之间的关系,了解赋本身的特点。由于是赋,语言就十分精练形象,比喻、夸张等手法的作用也应该是重点,但可设计在练习中加以强化。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

1.朗读是教学的前提,只有充分的朗读,才能真正的理解文章,进入文章。

2.“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规定。所以文本基础知识的教学就应该也必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本着这样一个思路,我就选取文章前两段中的重点字词句为切入点,来进行本课的教学。

3.考虑到文章的注解比较详细,所以觉得没有必要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所以采取了这样几种检测的形式,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4.现在强调生成课堂,考虑到自己准备的不一定是学生需要的,所以解决了检测题的问题之后,问一问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研习解决。

5.考虑到本篇文章属于骈体文章,所以对翻译的要求就降低了一个层次,只要能够意译出来即可,没有刻意的强调“直译、字字落实”等要求,翻译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初步读懂文章。

6.在对本课的字词进行研习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能力,又对一册书中出现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进行了总结,帮助同学们更系统的学习文言知识。

7.所谓文言,言:文言字词句、句式等基础知识。文:文章的内容、结构、主体和情感等。,只有“言”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文”,只有“言文兼顾,突出基础”才是中学文言教学的根本。所以在突出文言字词句的同时,对文章的内容、赋的特点等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进而帮助学生进行背诵。

1.课程基本思路清晰,并且将这样一种处理教材、处理课堂的思路贯穿始终。

2.学生活动比较充分,形式也比较多样化,有提问、有做题、有上黑板翻译等。

3.让学生清楚的认识了自我,知道了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便于学生准确定位。

4.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给了学生整理、总结、自测的方法。

1.板书设计不够规范。

2.普通话水平不是很高,语言感染力不强。

3.教态还不够从容、不够大气。

4.对学生完成的练习点评不太到位。

5.课堂语言有时不够干脆。

1.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2.勤做反思,查漏补缺。

3.抓住机会,锻炼提升。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

《阿房宫赋》有两个变化:一是不像以往一样先疏通字词,再分析内容,而是第一课时在多次朗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中心和写作目的;第二课时再疏通词句并鉴赏每段内容。二是第二课时由四位学生分别“主讲”,教师只起串联、补充作用。

事先并没有对学情、课文作细致分析,只是感觉这篇文章内容较浅,注释较多,学生是可以自行解读的,便尝试了一下。从课堂情况看,这样做是可行的,但教师的准备和临场应变还要进一步提高。

第一课时教师朗读、自由朗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共读了5遍。对于这样一篇生字较多、要求背诵、朗朗上口的赋,多读几遍相较于读了一遍就开始分析字词,学生兴致要高些。读的形式、任务(从准确诵读到初步理解)也有变化,但每一遍朗读的目的还要更加明确方好。内容的理解主要采用问答形式,较为顺利;但问答还是要和朗读更紧密得结合。

第二课时第一个班总体情况良好。四位学生站在讲台上,落落大方。准备也较充分,从词到句到文言现象到手法到内容一一讲到。也有“小老师”能运用朗读、问答等方式,而不是一味讲解。即使讲解,学生也能认真听。也出现了学生提出疑问,“小老师”不能回答的情况,不过马上有其他同学帮助回答了。在教师上课时,学生不愿提出问题,不愿举手回答。而此时,由于教师的暂时退出,学生没有了心理上的障碍,想要表现一下自己,甚至想要难一难“小老师”。(我要是也能达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境界,那就厉害了,不过难度很大。)。

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有很多弊端,如班级人数过多而不能照顾个性;教学任务和课时的硬性规定使得时间仓促,妨碍深入学习;不能进行大量、充分的阅读,而只捧着教科书和习题集;而精神的不自由状态对于学生成长来说,可能是最致命的。改变需要我们的努力。

当然有的“小老师”可能参考参考资料了,但我觉得在文言的学习方面,不必完全禁绝参考资料。想想自己读文言作品时,也希望看有注释的版本,遇到不理解的就直接看文后注释,再有问题且是非解决不可的才翻字典。动辄翻字典的“精读”大大破坏阅读趣味。文章看完后,也并不刻意去记那些字词解释。文章看得多了,掌握的文言词语自然也就多了。现在非得让学生精雕细磨,字字落实查字典,把解释都背下来,而不是节约时间多读,总想解决一批字词于一篇文章。这种急功近利的积累法科学吗?当然偷懒总是不好的,但文言学习效果差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学生懒于查字典思考,而是有兴趣的阅读太少,文言文阅读量太少。要把思考、查字典和看参考书结合起来,至少文言字词是可以看参考书的。

第二个班准备更扎实,但四位采用的方式全是讲解,这与事先对学生的要求、指导不够有关。坐着旁听,颇能体会听人一味“滔滔”之苦。由此可以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

上完《阿房宫赋》,感觉还不错,但也发现不少的问题。

第一课时,主要的内容是介绍杜牧和赋这种文体。由于学生对杜牧比较熟悉,所以一提到杜牧及他的诗时,学生就能把以前学过的杜牧的诗一字不漏地背出来,这是一种好现象。而我也趁这个机会补充一些关于杜牧的知识,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我觉得这种方法不错,效果也挺好的。接着就介绍“赋”这种文体。由于在必修一讲古典诗歌时介绍过“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所以介绍“赋”时直接由这三种表现手法引入,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例如,讲赋的来源、特点时,学生都能知道一些,我只要补充一点就可以了。当然,赋的分类,还是要我自己来说。象《子虚》《上林》《别赋》《阿房宫赋》这些文章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子虚》《上林》。我的想法是把赋的分类讲解了,其中还能够涉及到四个时代的文章特点:汉代的古赋篇幅大,形式较自由,以四言六言为主,也有变革,三言七言等,而且多是问答形式,多生僻字,铺张扬厉,辞采也较为华丽;俳赋,也叫骈赋,形式就比古赋较固定了,而且多用典,带有骈文的特点,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律赋,是唐宋时科举考试时常用的文体,多由皇帝或考官出八个字为韵脚,形式更为固定,压韵也严格,多为文字游戏;文赋,则是相对自由的文体,受古文运动的影响,因而也有人把古赋和文敷合称古赋,其中文赋在铺排的基础上拓开了议论的内容,先河之作就是《阿房宫赋》,典范是《前赤壁赋》,文赋是以写散文的方式来写的,所以在形式上也就有了散文的气势,而且它追求的是清新流畅的文风,这就和其他的赋有了区别。可以说文赋接近于散文了。这样解释了之后,学生对赋这种文体就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帮助。

第二课时是梳理文言知识。由于这篇课文是高一的第一个文言文单元的第一课书,所以我很注重对文言知识的积累,也要求学生务必把课文中的文言知识记牢,只有把文意弄懂了,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丰富的知识内涵。一开始,我对学生是很有信心的,毕竟,我教的'两个班学生素质还是不错,我相信他们能根据教辅书的内容自主梳理。然而,我错了。当我口干舌燥地解释了一大通之后,学生还是用茫然无措的眼神看着我时,我才意识到,这些学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他们对语法知识一头雾水,有听没有懂,连带的,根本没有多少学生弄得懂我所说的文言知识。因此,这一课时,效果其差。同时也使我意识到,学生要学习好文言文,必须把语法知识补上。于是,我专门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为他们讲本应在初中时该学却又没学的语法知识。内容包括词性、句子成分和关联词语。讲完之后,收获还是挺大的。虽然学生对语法知识还是一知半解,但这对他们学习文言文已经有很大的帮助,基本上达到我预设的目标。梳理好知识点之后,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就简单多了。所以第三课时上得比较轻松,效果也不错。

其实,我是第二次教这篇课文了。但好象每次教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一次理解似乎更深入了,也更能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欣赏这一名篇。有人曾说,“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常读常新,“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好的文章何尝不是这样。因此,我觉得在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欣赏好的文章,陶冶他们的性情,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

基于两点考虑:一是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偏重词语教学,忽视对篇章结构、写作技巧的鉴赏。即使讲,也只是给结论,几乎没有鉴赏过程,形成了一种可怕的“程式化”教学模式。二是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特别强调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新编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约占60%,文言文约占40%,《阿房宫赋》既是文言文,又是文学作品,从这个角度看,最有研究教法的价值。

钱梦龙先生说“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这些作者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于是把教学重点定位在“赏结构”“品语言”上。

整个教学中由“赏结构”“品语言”“作评价”三个审美环节构成。三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整体—局部—整体,避免了语文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法。再有,教学中还有意安排了三次诵读:默读、轻声读、比较默读,三次诵读分别穿插在三个教学环节之中,每次诵读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陶醉,在诵读中作出理性的评判。在整个审美活动中,不但可以充分发挥“鉴赏主体”的个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

这次汇报课我所选择的篇目是杜牧的《阿房宫赋》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锁定在三四段的议论抒情部分,在解决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分析秦亡原因,并对比贾谊《过秦论》总结出秦灭亡的本质。

这节课以元稹的《行宫》导入,承接上节课第二段宫人生活。在导入时,我对这首诗进行了简单的解读,时间把握在一分钟左右。接下来则引入第三段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是比较有层次的,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学生预习质量的忽视。

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并不积极,课后我才了解到,原来很多同学对“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这一句还不明白,特别是“念”字,理解成了“思念”,于是对课文的理解从此处截然断开,导致第三段后半部分也听得一头雾水。这是我的问题:一方面,我没有及时了解他们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无法针对问题来教学,就像盲人过河,瞎琢磨,从自己的角度单方面认为难点应该在哪里,对课文讲解的取舍忽略了最重要的学习主体,我忽略了预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即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在预习的时候我完全可以收集学生不懂的地方,并将其设计到我的教学中去,如此才更有针对性,否则便如隔靴搔痒,学生不懂的没讲到,学生已懂的`反复讲;另一方面,这也看出我在教学中的解读还存在问题,文脉并没有清晰展现给学生,至少在这一点上明显出现了解读、衔接不到位的问题,此外教学语言太过贫乏,表述不够简炼,以致课文解读从表面滑过,没有进入深层分析。

如何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加入进来,我想,老师最基本的职责也就是答疑解惑,那么在字词句的解读上也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提出问题,这个工作同样可以放在预习时安排,每个小组记录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先在组内交流,这样也算是给学生一个明确的预习任务,而不是仅仅毫无目的地背书,回想预习时的情景,虽然我慷慨地给了一节课的预习时间,然而很多同学并不专注,也是有我的预习任务并不明确的原因。学生在预习后给我问题清单,既能方便我了解学情,也能帮助我提前为学生的问题做准备,不至于上课时措手不及,出现难以驾驭的尴尬。在课堂上,这个环节可以先由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尝试解决,最后由我解决。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点拨重点字词,应该对学生来讲会更容易接受。

最后在对比贾谊《过秦论》时,可以把第四段集中教学结束后引出,可以提前给学生看这个片段,否则课堂上时间不够,第一次看这个选段会有点吃力。提前给学生这个选段预习,解决字词问题,课堂上再拿出来仔细对比,有针对性地解决秦亡原因的对比,可能会更好。

课堂结束时,我没有做到课堂预设,结果多出了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背诵了,这个环节是预设不足,没有考虑到时间充足和不够时该如何弹性调整的问题。现在回想,如果有多余的时间,让学生齐读一遍课文差不多也要这么两三分钟,或者在此之外再设计一个独立的小环节,如《红楼梦》里有“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引导学生去读一读《红楼梦》钟鸣鼎食之家的奢侈生活等等。为防时间不够,则要在学生互动时注意把控好时间。

在自己的仪态等方面,亲和力还不够,很少走到学生中间去,这其实是自己备课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对课文和课堂设计的熟识度还不够。另外笑容少了,表情过于严肃,这是个人性格所致,还需一点点去改进。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杜牧的《阿房宫赋》堪称古赋名篇。它之所以能千古流传,不仅在于构思巧,而且在于立意高;不仅在于词章瑰丽,而且在于议论精辟。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具体感受赋体特点,深刻认识作者的写作意图。本设计突破“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传统教学程式,抓住中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针对本课教材集文言文与散文、诗歌于一身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和诵读法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和艺术特色。

设计提要:

杜牧向来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樊川文集·答庄充书》),据之,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两步:

(一)诵读第。

1、2段,具体感受赋体特点;。

(二)由比较分析引入第4段,体会作者命意。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诵读学习,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知识目标:1.了解“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了解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和文言句式。

3.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王朝灭亡的道理。

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中,增加习作的文采德育目标: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设计实施:

一.导入新课。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板书课题)。

说明:联系旧知导入,帮助学生接通旧知与新知之间的信息通道,形成正向迁移。同时,利用学生对旧知的兴趣来形成学习新知的动机,使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学习活动的牵引。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理解。

强调重点,师生合作共同解决。请看投影:(附在文后)。

说明:文字虽艰涩,但文下皆有注解,学生有能力借助这些注解阅读理解,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都能达到充分的挖掘,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体验成功的欢乐。

三.研读课文。

1.课文内容填充: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师课前把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文章越短,最后只读成一段文字,我想同学和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请看投影: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可谓()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答案:雄、大、众、多、糜、极、速、悲。

2.请学生在文中找出“雄、大、众、多、糜、极、速、悲”的具体内容,并朗读这些。

内容。

熟悉了课文,也训练学生这两种能力的转化。

1、2段。

3.诵读。

1、2段,感受赋体特点。

(1)这两段文字极力描写阿房宫的宫貌是如此的富丽堂皇,宫人是如此之众多,生活是如此之骄奢糜烂,齐读,cai教学媒体展示音(配乐《汉宫秋月》)像。思考:这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段并说明理由)。

例如: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

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

兰也”

学生讨论,七嘴八舌地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配乐《汉宫秋月》(二胡)。

说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运用,大大改善了人脑获得知识信息的感官功能,提高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传递信息的效率。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调动着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另外,可以结合具体的形象生动的句子来深刻体会赋的语言的特点,印象深刻。

(2)情感迁移。

配乐朗读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年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蚕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

说明: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可以借助音乐、绘画、诗歌等形式,创造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过渡:杜牧为文,固然十分重视辞彩的“华赫而庄整”,但却主张“先意气而后辞句”,他把表现形式服从思想内容比喻为“如鸟随凤,鱼随龙,师众随汤武”。作者充分利用了赋的特长,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之上,也进行了恰当的议论。

4.《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分析,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1)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启发思考:同样是借秦讽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同样,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

“灭六果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为什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那么为什么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们一起学习第。

3、4段。

从这里,我们看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杜文以阿房宫作为切入口,在杜牧笔下,阿房宫成了秦皇骄奢的见证,封建独裁的象征,秦朝灭亡的标志。(板书)。

(2)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六国论》末段(课堂练习,附后)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情况再作评析。

说明:通过检测,了解真实的反馈信息,而形成反馈信息通道,是系统优化的重要条件,是实行有效控制的基本前提。学习者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修订原来的计划,将更有利于学习;教者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修订原来的计划,不断调整教学设计,尤其是改变教学策略,将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形成整个教学系统的良性循环。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点拨:正如《古文观止》中评论的:“前幅极写阿房宫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

说明:跳读旨在让学生抓住中心,理清思路,把握文章重点;训练学生阅读语段,筛选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4)老师把最后一部分内容改成以下的内容:

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感矣!

让学生齐读最后一节和老师的改写内容,请学生来点评此两段文字。

(5)通过和同学们的一起学习,老师把本文读得更短,最后只剩三个字,那是什么?

(奢)——(亡)——(鉴)。

说明:学生学习讲究由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又巧妙总结全文,水到渠成,首位呼应。

四.课堂迁移。

仿照下面的排比句的形式,以“啊,老师!”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不超过60字)出示投影:(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啊,黄河!有了你乳汁的浇灌,这贫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绿水,才有了茅屋、鸡鸣、老牛的蹄印和孩子的嬉戏绘织而成的田园风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灿烂的文化。

说明:句式仿写是近年高考语言表达重点题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仿写训练,符合学生群体需求。

五.课文总结。

《阿房宫赋》教学实录

清人王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称杜牧的《阿房宫赋》“古来之赋,此为第一,所以家传户诵,至今犹新也”。最近再教此文,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觉得以前教学此篇的时候,有些地方没有讲到位。

最让我佩服的是杜牧的此文的结构。古代作文讲究气脉,一贯到底,见出精神。樊川此赋最为出神的地方是起笔十二个字。上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去讨论为什么这十二个字传神,究竟好在哪里?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妙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起笔非常简洁,而且直奔主题,紧扣阿房宫;其次,这十二个字写尽了秦统一六国的气势,真叫个风卷残云,势不可挡;第三,用一“兀”,一“出”,写尽了阿房宫建筑耗费的财力物力,秦国的豪奢和淫逸由此可见。起势如此给力,直如天雷滚滚,横空出世。难怪他的外甥裴延翰在《樊川文集序》中说“仲舅之文”,“若大吕劲鸣,洪钟横撞”。

而我在想,最为妙绝的是我们读完此文,掩卷遐思,不禁会提出一个问题了,如此强大的秦国,谁可以灭了它呢?既然没有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灭了它,哪是谁灭亡了不可一世的秦国?这些疑问让人感受到了杜牧的赋文文理绵密,无懈可击。更加令人钦佩的是,层层铺叙之后,杜牧同样以十四字作结:“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反差如此强烈,让人唏嘘不已。正所谓盛极而衰,自然之理也。我在教学中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说此文以“阿房宫”为铺叙对象,那么这一段当属可有可无了?去掉这一段可否?大家经过讨论以后,一致认为:不行。理由有三,一是因为从结构上看,写到这里似乎是宕开一笔,而转入抒情或议论,使得文章的结构富于变化;一是因为这里再以对比的手法写尽秦王的骄奢淫逸,仍然是围绕阿房宫从另一角度进行铺叙,并且在内容上进行了拓展;三是与开头形成强烈的对比,暗含秦灭亡的原因并非是六国天下之人,而正是秦人自己。

文档为doc格式。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一、学生自由诵读在诵读中体味阿房宫的艺术形象。

1、把阿房宫读“大”。

让学生在读中想,在想中读,读出其“大”。

2、把阿房宫读“小”。

有针对性地选取典型场景扩写语句,然后师生进行阅读交流。

3、把阿房宫读“活”。

这阿房宫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各抒己见。

二、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请大家再次仔细阅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一个字!学生到黑板上完成表格: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

其制可谓矣,

宫中之女可谓矣,

宫中之宝可谓矣,

其费可谓矣,

其奢可谓矣。

其亡亦可谓矣!

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三、教师点评总结上表。

四、合作探究,明察文章之志。

1、一座奢华至极的.阿房宫,一位暴虐至极的秦皇,结果如何?

2、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的“哀”和“鉴”字?

五、联系现实,拓展延伸,在现实背景中深化文章主旨。

【课后作业】。

1、全篇熟读成诵。

2、以“不畏骄奢遮望眼”为题,写一个议论文段,不少于200字。

杜牧《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不得见者一作:有不见者)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翻译。

六国为秦所灭,天下被统一。蜀山变得高而平,阿房宫殿得以建成。(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几乎遮蔽了天日。(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走五步一座高楼,走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像绸带一样迂回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依着不同的地势,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盘旋的样子,迂回曲折的样子,像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矗立着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龙?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高高低低的楼阁,分辨不清,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暖意,如同春光那样和乐;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氛感觉却截然不同。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楼阁宫殿,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在早上在晚上唱歌又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清晨)只见(光如)明星闪亮,(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一层脂膏,(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娇媚极了。(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燕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都是多少年、多少代,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中。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砂砾,扔得到处都是,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所想的,也是千万人所想的。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甚至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突出的钉头,比仓谷里的`粟粒还要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廊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这)使天下人们口里虽不敢说,但心里却充满了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于是驻守边关的士兵起义,函谷关被刘邦攻占;项羽放了一把大火(烧毁秦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假使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他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敬宗十六岁即位,昏聩失德,荒淫无度,闹得朝野疑惧,无不怀有危机感。于是杜牧写下《阿房宫赋》。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由此可见其写作目的,是在借秦始皇失败的教训,以警告最高统治者。

杜牧的《阿房宫赋》一出世,就引得士林惊叹,争相诵读。杜牧秉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使用散体笔调,把散文的笔法、句式引进赋里,经纶世务,针砭时弊,突破了六朝以来赋文日益骈俪化、声律化、形式化的趋势,开创了我国古代赋体的新体式——散赋。《阿房宫赋》文句奇偶错落,骈散互用,长短结合,融叙述、描写、议论于一体,全文洋溢着史论的理性风采,又焕发着诗画灵动的光芒。纵观全文,以下三点作者独具匠心,历来被人们所景仰,所称道。

杜牧的《阿房宫赋》在艺术风格上摆脱了纤细、绮靡的文风,一扫六朝旧习,有着极大的独创性;在意趣和识度上,一反千古谩嗟荣辱的悲叹,站得高,看得远,借古讽今,寄意遥深,《四库全书总目》评价他“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是恰如其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