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校际备课心得体会(汇总15篇)

校际备课心得体会(汇总15篇)

作者:书香墨

心得体会是我们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的过程,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这段时间的总结让我认识到,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只要努力不懈,成功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到来。

备课心得体会

开学之初,县里为我们准备了《品德与生活》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学校对次颇为重视,特地为我们准备车让我们参加县历代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心得体会。看到学校领导的重视,想着学生的期盼,自然对次活动更家从心里重视了起来,学习中更是细心听着记着,希望对自己的今后教学有所收益。

在学习中我懂得了如何去备好一节品德课,心得体会《集体备课心得体会》。备课就要明确教学目标,主要讲了三点:

这里就要求我们首先读清自己,确定自己的风格;其次要读通教材,要读教本,初步体会设计意图,读教师用书,把握重点难点,读参考资料,确定主线,使教材有层次后在设计趣味教学;最后要读懂学生,我们常常只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关注学生的同时更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通过假期学习县里〈关于备课的建议〉,我觉得一节好课是备出来的,一节好课是教师精心策划出来的。我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有更大进步和发展。

备课心得体会

近两年,我们中心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收到良好的效果。解决了单班学校无法正常进行教研活动的难题,并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友谊,广大教师认为集体备课这种形式简便、适用,应坚持下去。

下面是我通过活动,关于集体备课的一点认识。

教师集体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相同或相关学科教师集体研究、讨论该教师讲课内容,帮助该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常规的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来集中教师课堂教学智慧,提升教师群体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人以上(含三人)任教的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成立备课组,通常情况下一个中心校的同级同学科老师是一个备课组。事先要确定主备人,主备人须超前一周按课时准备好说课提纲,提纲必需含有教学目标、教与学过程设计以及课课程内容。集体备课时,结合主备人说课内容,备课组成员研讨教与学的最优化方法,形成集体备课的教案。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切合教学实际的个性化教案。集体备课事先拟定好各人主备内容,主备人应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知识结构,选择合理的认知方式,写出实施教学的初步方案,并在集体备课时以说课的形式作中心发言。

主备人作中心发言后,其他教师应当即针对本课题展开研讨。研讨既要认真地研究教材,更要侧重于研究学生,要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教案设计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条件,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研讨中还要体现创新意识、教改意识。要确立新的教育理念,首先是终身教育观,其次是素质教育观,第三是成功教育观,第四是情境教育观。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人地位和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努力创设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学习情境,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加教学的活力。

1、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3、教学方法,讲课艺术,逻辑结构。

4、党性教育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1、在教研部按照教学计划,择优确定主讲教师后,由主讲教师准备讲课的内容。

2、主讲教师完成讲课内容的准备以后,报请教研部组织集体备课会。备课会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等。或者按照两小时授课制进行试讲,然后由参加备课会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

3、主讲教师根据备课会的意见,结合从学员中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格式认真修改、设计教案,力求规范、科学。教案由教研部主任审批,教务处负责检查。

4、备课会的组织工作由各教研部主任负责。

1、备大纲。2、备学生。3、备教法。

(2)突出重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

(3)突破难点。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有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

(4)巧析异点。明确本节课中的知识点与以前或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

(5)激发疑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适当的设疑;

(6)体现特点。能够体现本节课的特点,反映了学生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色。以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要求。

1、定时间;2、定地点;3、定课题;4、定主讲人:

确定每次备课组活动的主讲人。主讲教师应事先准备,拟定近阶段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

各备课组要确保本组内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

即:明确基本知识点;明确基本能力训练点;明确思想教育基本结合点;明确知识迁移的基本结合点;明确重点;明确难点。

好处:集体备课的开展,真正把大家从机械的、繁琐应付性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实现了由过去的“辛苦型”到“创新型”的转变,备课真正做到了“备”而不是以前的“写”,更注重了“研”与“探”,浓厚了教研氛围,增加了学术气息,教师无需再整天埋头写教案。我们认为,教师要真正写出一篇优秀的教案,就必须查阅大量资料,接收新的信息,掌握教改动态,引进新的观念,进行业务学习和进修,开展各项科研活动,从而不断地充实自己。

备课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集体备课让我解了集体备课的好处,我对集体备课的具体体会如下:

集体备课分为个人初备、集体研讨、试行运作、完善教案、课后反思。主讲这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备课。然后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讨论,形成授课思路。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班孩子的情最况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突出教学工作的核心。

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设计好备课方案,还应针对本学科特点阐述备课体会、教学心得及自己对教材、教案、讲稿设计的理由和意图,同时,还应列出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通过教师参与讨论,缩小教师在教学水平、能力上的差异,克服了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对教材理解深度不一等不足。从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优势得到有力的释放,可从中获得启发,交流经验,并对自己的教案、讲稿、教学设计进行有效反思并修改,从而获得提高。尤其,对新来的教师的启发、帮助作用尤为突出。

集体备课并不否认和拒绝教师个人风格的张扬。我们体会到,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们在标准、教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疑点、难点等问题上统一认识。同时,鼓励教师注意保持个人特色,体现个人风格,并应突出创新;特别鼓励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通过对教材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以及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共同进行细致的探讨,集中大家的智慧、经验、成果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作准备,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集体备课,能发挥集体优势对我们每个教师都大有益处。在保持个人特点的同时还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让自己的教学方法很快成熟起来。

回顾这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总的感受是既辛苦紧张又快乐充实。取得了些成绩,也有不足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集体备课工作总结如下:

1、制定并完成了既定的工作计划

开学初,我们全组群策群力,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低起点,渗透新课改,夯实基本功”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到现在,在全组教师的积极努力下,计划中的任务和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2、集体备课,团结协作,形成合力

本组有4名教师。但我们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的。我们一起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分析学生,探究教材处理方法和课堂教学的艺术等等。教师之间毫无保留,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形成了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的良性的竞争氛围,收到了“1+12”的效果。

3、听课评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一个再优秀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我们除了在集体备课中互相研讨之外,更主要地是组内互相听课、评课。从备课组长开始到每个成员,每个人都轮流上公开课,都参与听课和评课,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出彩点、缺陷和漏洞,提高每个人的业务水平。

4、狠抓常规教研教学活动,提高实效

本学期,我组力求常规与创新相结合,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的各个环节等符合规范化要求。在常规的教学检查中,我们组教师的工作,尽管并非尽善尽美。每次测试之后,组织进行试卷分析和学生分析和总结工作。提高试卷评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集体备课以来,我组教师普遍认为:集体备课效果不错,收获颇深。每位教师毕竟能力有限,这样我们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另外,这样节省了很多时间,我们可以来干更多的事。学生好象也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影响下,开始了一些原来没有的活动:打破班的界限交流。总之,我们组好象真的成为了一个整体,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向上的整体。

虽然我们已做到了很多,但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不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要多思考,多反思。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这将是我们永远追寻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会一直努力下去的。

“集体备课”如果是为了强调“集体——人多势众”这个含义,的确有搞成“体力活”之嫌;如果为了强调“集体智慧”,这应该是其本意,也应该是其所向。这样称“集体”就只说了表层的一面,所以我们可以称其为“集智备课”更能传递给大家一种思想能量,一种智慧创造。

高效课堂下的集智备课是指教师以学科组或者备课组教师团队为基本单位,发挥集体智慧,合理分工,有效合作,设计出既凸显教学共性与个性特色,又达到师生共享的生态教育理念的导学案的教学活动。

1、集智备课中的“集体”,通常是指由同教材教师组成的“备课组”。

2、集智备课中的“课”,在高效课堂的导学案设计上,从学生使用的角度讲,通常是针对课时或课题备的“课”。

通过集智备课形成的导学案,只是导学案设计程序中一道重要的“工序”,但仍是个“粗加工”过程,并不是最后形成的课前每位师生共用的那份导学案。在集智备课之后,还要经过每位教师“二次设计”的过程,甚至在“二次设计”时,也需要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集智备课或教师个人“二次设计”最后形成的文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教师使用的教案,而是师生可以共用的导学案。

个体有备而来是前提,集体彼此分享是关键;个体再备而用是目的,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是归宿。

在个人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集智备课未必对教师个人有利。然而经过集智备课形成的导学案,如果不进行教师个性化的“二次设计”,上课直接拿来使用,忽略了班级间和学生间学情差异,也会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陷入低效。

个人备课与集智备课必须有所侧重,有所不同。如果集智备课解决的是完全可以靠个人或者私下交流就可以解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枝节问题,而疏于解决个人备课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比如学法指导问题、课程开发问题、整体教学策略设计问题等,那么这样的集智备课就失去了真正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备课中最为关键的应该是“备学生”。“备学生”就是“备学情”、“备学法”,其他所有的“备”都必须以“备学生”为核心。

从备课标、备教材的角度讲,集智备课占有很大优势,而如果从备学生这个角度讲,个人备课则占有很大优势。集智备课可以将个人备课的“短板”补齐,真正的备课恐怕还是要最终回到个性化备课上来,通过个人备课来将成果呈现。

如果集智备课成为备课组教师的“导学案之和”,成为一人备课大家共享的“投机行为”,成为网上资料下载的“拼盘”,成为一个统一标准的“流水线作业”,那么这样的集智备课不仅不会促进师生发展,还会成为阻碍师生个人发展的力量。

在集体备课前,要做好有关准备工作,概括为“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执笔人。

集智备课应本着“合作性、研究性、过程性、创新性、高效性”的基本原则进行。常用的备课流程是:个人“初备”——备课组“集备”——个人“复备”——课上“续备”——课后“补备”。

1、个人“初备”:全组教师首先进行个人备课,形成“初案”。

教师要立足“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尊重差异”的原则,以“备学生”为前提和核心,做好“五个围绕”:

(1)围绕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及整合课程资源;

(4)围绕个人备课中的问题,做好集智备课发言准备;

(5)围绕课堂时间,做好课堂各环节的时间预设。

2、备课组“集备”:完成导学案设计的主要框架,通过集智备课初步形成师生共用的导学案——“共案”。

集智备课时,教师轮流发言,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发言:

(2)说明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让同伴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4)说明问题设计及其意图,对课堂有效生成性问题的预案准备;

(5)提出备课时的困惑和问题。

3、个人“复备”:形成个性化导学案——“个案”。

教师要在集体研讨的导学案的基础上进行个人二次备课,将教师课堂的组织、发动、引导、激趣、点拔等教学设计利用导学案上的教师复备栏进一步具体完善。

4、课上“续备”:教师通过课中个人“续备”,形成“续案”。

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对学生学情的动态性调查,及时把握学生学习进程和课堂即时性问题生成,印证真实的课堂情境与导学案预设的差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修正学习方案。

5、课后“补备”:“补备”是一个课后反思与修订的过程,课后反思对导学案进行补充形成“补案”。

对于高效课堂来讲,课堂上充满了开放性、动态生成性、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肯定有很多教师预设之外的生成。教师要就导学案实施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困惑等反思记下来,进一步对导学案进行修订,在下一次集智备课时将心得体验与困惑进行组内交流探讨。

1、建立备课组织;完善备课制度;建立评价机制。

在评价方面要注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备课组评价相结合。

为了检验备课效果,教学管理者要跟踪课堂,全程关注导学案在实际操作中的实效性,通过课堂学生学习的效果来检验备课的效果,从而实现评价的过程性和结果性的统一。

2、集智备课避免走入的误区

(1)集智备课避免无“备”而来。集智备课要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没有较充分的个人“初备”,集智备课就成了“瞎扯淡”,盲无目的,没有主题,势必导致低效或者无效。个人备课是前提,是基础,集智备课是完善、是提升。

(2)集智备课避免“包干到户”。不能每位教师轮流主笔备一部分内容,全组人员其享。

(3)集智备课避免“目中无人”。不能一切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要关注学生的学,关注课堂的生成和学生的创造。

(4)集智备课避免“千人一面”、“行篇一律”。集智备课既要强调共同研讨,又要突出个性特色,这里的个性不仅指教情、师情,更重要的是指学情、生情。

(5)集智备课要避免“手工制作”。集智备课的本质是研究,核心是研讨,目标是提升,要着力落实一个“研”。杜绝走形式;杜绝粘贴、下载、剪贴等“拿来主义”。

(6)集智备课避免“一言堂”。不能由中心发言人演“独角戏”,或者备课组长说了算,使其他教师“出工不出力”。

校际备课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校际备课逐渐成为学校教师间交流教学经验的一种有效方式。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经历了多次校际备课的过程,并从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合作精神、教学观念、教学资源、方法和效果等方面,总结和体会校际备课的重要性和好处。

首先,校际备课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了合作精神。在校际备课中,教师们通过合作一起规划教学内容,分享教学资源,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互相合作,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迅速得到解决,优点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同时,校际备课也促进了团队合作的发展,让教师们更好地协同工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校际备课也有助于拓宽教师的教学观念。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观念,而在校际备课中,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碰撞,从而学习到更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与其他教师共同备课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这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学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需要每个教师的智慧和经验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的过程。

第三,校际备课还能够帮助教师共享教学资源。校际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分享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教材等。不同的教师资源丰富,通过相互分享,能够让自己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一次校际备课中,我收藏到一份非常优秀的教学案例,通过运用其中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我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通过校际备课,教师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共享各自的教学资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校际备课为教师提供了广泛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校际备课可以让教师们了解和尝试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在校际备课中,教师们可以互相分享自己成功的教学案例和示范课,了解别人的教学方式,并且能够进行讨论和反思。通过这样的交流,教师们可以拓宽教学方法的应用范围,使教学更有创造性和针对性。

最后,校际备课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果。通过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教师们不仅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扩大自己的教学视野,还能够得到教学上的帮助和反馈。在校际备课中,教师们可以共同研究教学难点,讨论解决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通过校际备课,让教师们更加关注教学的核心——学生的学习效果,让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和引导。

总体而言,校际备课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培养了教师们的合作精神,拓宽了教学观念,共享了教学资源,还使教师们接触到各种教学方法,并最终提高了教学效果。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感受到了校际备课的好处,并认识到它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习经验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将继续积极参与校际备课,并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意识到其重要性,并加入到这个教学交流的大家庭中来。

备课心得体会

作为教师,每个人都明白备课的重要性,因为备课是教师取得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部东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孔凡哲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所谓备课,实际上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

从孔教授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备课包含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备大纲,明确教学目标;

2、备教材,熟悉教材与大纲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

3、备学生,明确教学方法和学法设计;

5、备教法,即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模式设计;

6、备学法,即课堂上,对学生的预设性规划,学生要学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

7、备辅导方法和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及巩固。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首先应该把初中语文定位在“工具性”学科的性质上,以培养学生“会阅读,会写作,会做人”的“三会”能力为目标,然后才在这个基础上备课。

所以,初中语文的备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在《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明确,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所以备课时需要先熟悉教材,了解教学大纲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在教材中的体现,由此确定教学的目标。然而,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基本没涉及语法方面的知识,好多学生不知词法、句法,不明白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修辞方法的区别,甚至连“主谓宾定状补”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文言文教学需要学生的语法知识做学习的基础,现代文阅读需要学生的语法知识来解读,写作课需要学生的语法知识来做表达工具,工具都没有或残缺不全,怎么能“胜任工作”呢?所以我们必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及时给学生补回来。其次是教师对课文的理解要准确,有选择的使用各种教学参考资料。要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不能人云亦云。只有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才能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培育冲动和欲望。同时,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基础肯定参差不齐,教师要了解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指导。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常常在思考这样的问题:这篇阅读课学生自读能掌握什么东西?学生最不了解的是什么?学生从课文中最应该学到什么?我用什么方法来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让学生练?然后再明确教学目标,而不是人云亦云,照搬教学参考书或者现成的教案交差了事。比如教《童趣》,我先用早读时间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了解到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不知道如何用现代汉语来解读的情况,立即调整了教学目标,从原先计划的“由教师教授文言文翻译方法,由学生根据所学在课堂上当堂翻译”的教学设计转为“教师课前分发直译译文,然后让学生比较译文和原文的不同,归纳出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

教无常法,但学贵有法。好的学法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教法的制定考虑到了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课程标准,但也要对学生的学科学法进行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指导。课堂首先是学堂,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享受学习的乐趣。所以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让学生用什么方法学习什么内容,学习获得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能感觉到每节课都有不同收获。这样,学生才有学语文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下一阶段的目标肯定就是提高。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后,老师的教才能得心应手。

现在的学生最佩服怎么样的老师呢?据校内对部分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喜欢知识渊博、风趣幽默、和蔼可亲、善于沟通的老师。所以,在备课时,教师要善于调动跨学科的知识积蓄,将它们有效地融入到语文科的教学过程中去,并在备课时稍微注意“角色”的设计,通过“表演”达到树立教师魅力的目的,让学生们拜服在自己的课堂中。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教师就是一名“演员”,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一名优秀的“演员”。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语文科的备课更应该与时俱进。还是老话,语文是工具课,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基础学科。所以,初中语文的备课离不开这一点。

备课心得体会

为了便于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的统一,我们根据每个成员的上课时间,规定每周的星期一下午4;30为集体备课时间,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增减集体备课时间。一个学期以来,除了和安排有冲突而不能进行集体备课以外,基本上能保证备课时间。

我们通过备课组集体讨论制定了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以及根据教材的内容制定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通过备课组的讨论我们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探讨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通过备课组的讨论及时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调整教学进度和要求,尽量做到进度相同。我们备课组积极参加各层次的教研学习,努力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积极参加各种教研学习,参加听课、上研讨课。认真参加学校的教研讲座,提高了课改意识,提高了教学水平,增强了创新意识。

教师们畅谈在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办法。备课过程中,教师提出自己的学科教案,而且主备老师事先打印好教案,各位教师讲评。

教师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全面评价学生的过程,要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评价学生要“多几把尺子”,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

虽然我们已做到了很多,但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不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要多思考,多反思。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这将是我们永远追寻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会一直努力下去的。

校际备课心得体会

校际备课是一种教师间合作的方式,通过共同备课,教师可以互相借鉴和分享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个人认为,校际备课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组织课堂教学内容。

第二段:增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

校际备课可以增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传统上,教师的备课工作都是独立完成的,各自为战。但是,通过校际备课,教师可以一起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分享和探讨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为更好地教学提供支持和帮助。在校际备课中,教师可以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这种合作和交流的氛围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准备和执行,让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第三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校际备课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教师们可以了解到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在校际备课中,教师们可以共同研究和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校际备课还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四段: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进修意识。

校际备课还可以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进修意识。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阅读和研究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教师们可以不断更新和扩展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路,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此外,校际备课还可以引导教师们研究最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及时了解教育界的动态,从而保持进修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五段:结语。

校际备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进修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校际备课的价值和重要性,积极参与其中,并将校际备课的经验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校际备课心得体会

校际备课是指不同学校之间教师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集中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备课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相互学习、交流,并通过借鉴他校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校际备课可以打破学校之间的壁垒,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播,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段:谈论校际备课过程中的共同问题和挑战(250字)。

在校际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共同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不同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学风格有差异,导致在备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其次,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也会给校际备课带来一定的困扰,尤其是需要跨越不同地区的教师们更是面临长途奔波的挑战。此外,校际备课还要面对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障碍,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和课程要求的差异也会给教师们带来不小的困惑。

第三段:探讨校际备课的优势和益处(300字)。

尽管有一些问题和挑战存在,但校际备课仍然具有许多优势和益处。首先,通过校际备课,教师们可以接触到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学经验和思路,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相互借鉴,激发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活力。此外,校际备课还可以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进一步促进教育领域的发展。

在我个人参加校际备课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其带来的益处。首先,通过与其他学校教师的交流和分享,我不仅了解到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和教育教学模式,而且还得到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其次,校际备课过程中,我有机会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获得他们的反馈和建议,这对于我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此外,校际备课还让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和交流关系,相互鼓励、学习,共同进步。

第五段:总结校际备课的重要性和展望(200字)。

校际备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进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希望在未来,学校能够更加重视校际备课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机会,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同时,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大对校际备课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平台和资源,共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备课心得体会

20xx年11月27日上午,我有幸参与了国培基地校平遥试验中学的政治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的集体备课组由学校的名师主持,参加的各位老师乐观发言,建言献策,教研员们畅谈了对集体备课的看法,指出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大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老老师做了重要指导,各位老师乐观沟通互动,气氛热闹、融洽。

一.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

这次集体备课,学校备课组强调了在每次集体备课中都确定一位主备人,主备人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构思,教学设计等,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最终备课组长总结,形成共案。这是集体备课的好模式,值得贯彻。

二.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集体备课为老师们供应了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同事们进行教研沟通,同学的学习,也利于我们老师自身素养的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这既有利于同学的学习,也利于我们老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三.组织形式可以敏捷多样。

集体备课,在办公室其实随时都能进行。我觉得大家可以建立一个集体备课用的(笔记本),将自己的发言材料和每次的活动过程都记录下来,甚至在办公室中老师们相互的自由的切磋也可以记录下来,这样,效果会更好些。这种笔记也可以用教学(反思)的形式进行记录。

四.针对部分老师提出的集体备课时间安排难,下面农村学校同班级班级少,集体备课不好组织等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网络备课。

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网络集体备课。指定初备老师先形成预案,发布在校本教研网上,提出存在问题等,集体备课组的其他老师课余抽空登陆发表看法,提出改进方法等进行研讨,最终由备课组长综合老师们的看法形成共案并实施。

2.解决备课组老师人手不足的问题。

农村中学可以全组参加组织集体备课。各班级的老师分别组成班级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以解决备课组人手不足的问题。

以上拙识浅见,望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多多指教!

校际心得体会

校际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通过参观其他学校展示学校的特色和取长补短,能够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交流能力,促进学校之间的互相学习。在校际交流中,我有幸参观了一所位于重庆的知名高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参观这所学校让我深刻领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我们学校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参观的学校则主攻学生的实践能力。他们有一整套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不同的实践项目,从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让我意识到学校之间的差异,不是优劣之分,而是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理念来决定的。只有了解和认识到这点,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为自己的学校定位,发现和发挥我们学校的优势。

其次,在参观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不足之处。那就是学习态度上的问题。参观的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非常自律和自主,他们有很高的学习动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使我深感自己在学习上还存在着一些惰性,缺乏主动性。看到他们的自觉学习,我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做了深刻的反思。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和主动性,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

此外,参观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的好习惯。比如,他们注重时间管理和规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表,在每天的学习中,有明确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安排。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时间,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我意识到只有建立好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业,有效地利用碎片时间。

最后,我认为校际交流是非常有益的,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加快教育改革的进程。通过借鉴其他学校的好经验,我们能够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的革新。这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学校在某些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但通过学习借鉴,我们能够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方案,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育系统。

综上所述,校际交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发展机会。通过参观其他学校,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学校的特色和亮点,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学习好习惯和改进方案。在这次校际交流中,我深感自己的不足,并形成了提高学习态度和时间管理习惯的决心。我相信通过这次交流,我能够从中受益匪浅,并将这些体会和收获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为自己的成长进一步助力。

校际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校际交流是一次机会,让学生能够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互相交流与学习。我曾参加过一次校际交流活动,这次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不同学校的信息与经验,并且结交了一些新朋友。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明白了校际交流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学校自身的特色和资源。

第二段:学校间的差异与交流的价值(250字)。

在校际交流活动中,我发现了不同学校之间的巨大差异。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无论是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还是办学理念都有所不同。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我发现了我自己所在学校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我看到了其他学生在学习上的优秀表现,也了解到了其他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一些好方法。这些都让我认识到我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也让我对不同城市和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这种多元化的交流经验对于我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段:校际交流带来的挑战和收获(300字)。

尽管校际交流给我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比如时间安排上的困难、文化差异的碰撞以及沟通交流的障碍等等,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其中一个收获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这让我知道了我要努力改进什么。另外,通过和其他学校学生交流,我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我还结交了一些新的朋友,这些朋友不仅让我拓宽了自己的交际圈子,也为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第四段:改进与借鉴的重要性(300字)。

校际交流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知识和技能,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观摩其他学校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学校的不足之处,并寻找改进的方向。同时,在观摩和学习其他学校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充分发挥自己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将其发扬光大。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借鉴,我们的学校才能持续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第五段:总结(200字)。

校际心得体会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校际交流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我不仅了解到了其他学校的优势和特点,也发现了自己学校的不足之处。这些经验让我知道了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为我在学习和发展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校际交流活动,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从中学习借鉴,把握住自身的优势,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备课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备课,具体情况如下:以学科年级为单位,安排一老师执笔该章节的教案,每月本组老师一起讨论下一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等等。教师领到教案后,根据本班情况对教案进行适当修改。我对集体备课体会如下:

首先,开展及时,对教学工作十分有利。

集体备课分为个人初备、集体研讨、试行运作、完善教案、课后反思。即每月一次集中集体备课,都有执笔教案老师作为中心发言人,主讲这一周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备课。然后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大家讨论,形成授课思路。之后,老师自己再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学生的情最况,加以修改,形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备课模式。主题发言人一般由本组成员教案执笔者担任,所有教师都是参与者。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突出教学工作的核心。

其次,新老互相启发,充满集体智慧。

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设计好备课方案,还应针对本学科特点阐述备课体会、教学心得及自己对教材、教案、讲稿设计的理由和意图,同时,还应列出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通过采取主题发言人主讲制度,其他教师参与讨论,缩小教师在教学水平、能力上的差异,克服了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对教材理解深度不一等不足。从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优势得到有力的释放,可从中获得启发,交流经验,并对自己的教案、讲稿、教学设计进行有效反思并修改,从而获得提高。尤其,对青年教师的启发、帮助作用尤为突出。

再次,突出创新,经验宝贵。

集体备课并不否认和拒绝教师个人风格的张扬。我们体会到,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们在标准、教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疑点、难点等问题上统一认识。同时,我们鼓励教师注意保持个人特色,体现个人风格,并应突出创新;特别鼓励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通过对教材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以及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共同进行细致的探讨,集中大家的智慧、经验、成果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作准备,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实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对我们每个教师都大有益处。我们既要实行集体备课,又要有自己的个体备课,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可以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也让老教师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

备课心得体会

在一段的实际教学生活后,备课这一环节让我颇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堂课,教案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这一过程称之为备课。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过程等,但因为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占据了教师大部分时间,实际上的备课就等同于写教案了。教师平时在学校上课、改作业、参与一些活动等等,已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然而为了应付学校或上级的检查,教师按固定的格式填写好教案本上的内容,工整的书写上去,这样教师们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了“书写教案”,然而这样精工细写的教案等检查后便放进了抽屉,上课前教师还得重新备课,这样的备课造成了备课与上课的分离现象,这样备课便成了一种摆设,这样的备课是事倍功半的。

一节课是否有效果,不只在于学生方面,老师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然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最终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备课的要求是很高的。备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活动的条件,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交流活动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变成活跃、有趣,有效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备课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

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为备课打好基础。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去读、去感悟、去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精神和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线索,分析教材所体现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体会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案。而不只是表面上去,分裂的`去备课。

教师备课心得体会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是体育教学,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体育课更具吸引力?怎样才能把体育课上的好些呢?我认为首先应当在备课上下功夫,努力研究教材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学生、场地、教学环境、备课环境。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掌握有关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统称为“三基”),在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基础及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设计好因地制宜、新颖和利于授课的环境,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备教材: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按要求合理的组织教材。

教师在新的教学任务面前,首先是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依据学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一学期的初步教学任务,在依据任务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在依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地越准,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的体育学科知识,掌握和研究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及主要培养目标,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观看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可以查阅。

2、备学生:依据教材要求,认真分析学生学情,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在旧的教学观念下,教师主要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忘记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主体既然是学生,那么教学的中心指导思想就应该围绕学生来制定,应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等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备课时还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与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另外,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三基”的基础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自我锻炼意识并充分融入到生活中去。

3、备场地:依据教材和学情对场地要求,从实际出发,协调备好教学场地要求。

教学场地,是体育教学实施的舞台,完善的场地配置,是体育教学的基础,但由于身处农村中学,场地设施的并不很完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综合能力和学校教学安排,合理的利用学校现有场地,认真组织和安排好教学场地。当然,我们在准备场地时还应注意是否与其它体育教师教学发生冲突。

4、备教学环境:根据教材的内在的联系和特性,处理和设计好适当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5、选择备课环境:集思广益,集体备课。

在备课时要提倡海纳百川、集思广益的方法,抓住每一次的集体备课,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处理自己或他人不能处理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允许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各持己见,鼓励创新,不断探索。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集体备课,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应积极参与。另外,教师应随时进行体能训练,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

总之,备课也是一门艺术,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这节是否能按质按量得完成教学任务,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做好课前准备,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校际交流心得体会

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以互相学习交流、共创共建为主要方式,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新风的思路的引领下,我校坚持校际交流与协作,坚持“积极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每学期均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本学期,学校领导班子的引领下,我们有幸参加了与义马市一中的校际交流活动,通过参观学习,我们学到了许多,现将交流体会书写如下,为更好地改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做更充分的准备工作。

小组的运用于评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的素养与技能也成为了我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作为教学成绩,是学校的生命线。领导管理有方,则学校生命旺盛,否则相反。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成为一所学校的助推力,加强对教师的各项业务培训指导,提高教师工作责任心,增强教师凝聚力,加强对骨干教师和新秀的培养和管理,加强对各教研组和班主任的管理,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因此,进行创造性的管理,有想法,有实践,将成为我们工作的新起点。

1、根据自己和本校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各项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

2、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在方法上多给予老师培训和指导,多种形式进行教研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研质量。 3、规范教学管理过程,使教学管理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

4、重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此次参观考察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激发了工作热情。他们的成功实践告诉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领导的办学理念是必要前提,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可靠保障,民主、科学的管理制度是重要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按照起点高、思路清、操作实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与学校其他领导一起为学校的辉煌明天努力奋斗。

备课心得体会

这学期,学校教研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计划开展三项活动。一是课堂教学案例展示。3月份,全县高效课堂建设现场会由我校承办,确定的活动主题是“课堂教学案例研讨”。我校语文、数学、科学三位教师向全县150名教研员、校长、教师代表提供了研讨课。二是中心组课堂教学展示。4月份,学校语文、数学、综合一、综合二四个中心组,共10余名优秀教师代表,向全校教师提供高效课堂展示课。充分运用过去研究总结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发现高效课堂建设中存在的困惑、新问题。三是“优秀教学标兵”评选。从5月份开始,学校将组织评委组,对全体在岗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评估,进教室随课听课,依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打分,评选出“优秀教学标兵”。

可以看出,学校对教学教研工作十分重视,工作安排扎实有序。表现出了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对深化高效课堂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第二项活动。讲课、观课已经结束,今天开展的是评课、议课活动。另外,根据教科室安排,要求我对目前的备课做一个辅导。因此,我下面的发言,主要围绕“如何评课”及“如何备课”发表个人的看法。

我们的评课是建立在有目的观课的基础上。何谓有目的观课呢?我认为应该依据学校新制订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的内容,去观摩、倾听、思考。具体如下:

1、本节课教学目标把握的怎样?即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否准确,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得到落实。

2、教学过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一是看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吗?二是看过程设计是否体现出了学科特点。

3、教师引导作用发挥的怎样?教师在哪里引导了,引导的效果怎样?应该举例分析。

4、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了几次?效果怎样?举例分析。

5、学习评价有哪些方式方法?效果怎样?举例分析。

6、作业如何设计的?学生能否当堂完成作业任务?

7、媒体资源运用是否恰当?

这次中心组课堂教学展示,我听取了综合二组3位教师的课。涉及到科学、英语、品德三门学科。下面,我对这三节课做简要点评。

周长青老师执教《太阳系》。这节课是一节构建科学概念的课型,属于宇宙知识范畴。教师在教学时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概念形成规律,体现了科学课教学的特点。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与展示交流,通过精心设计的学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分析数据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到好处,引导教学步步深入,也起到拓宽知识面的作用。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评价没有跟上,致使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教师的教态应更具亲和力。

李祯老师执教英语课。英语课的学科味很浓厚。教师注重单词发音训练,注重句型教学和听力训练。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合理有效。如在小组内训练发音、句型对话,然后全班展示。教师评价多元且自然。有小红旗奖励,有语言评价,有生与生,组与组之间的互评。课件运用熟练,具有趣味性。如季节单词转盘,学生兴致高涨。

张娟老师执教《走近残疾人》。教师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大量的残疾人资料,在教学中运用,使学生对残疾人有话可讲,有感而发。教师注重以学案来开展合作学习,体现先学后导。品德学科的特点体现明显。即先明理,后导行。不足之处是教学过程设计还不够科学合理。学案设计的问题不准确,欠考虑。对学生评价有些单一。

备课的形式仍然是导学案,它是建设高效课堂的保证。我认为备课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三、五、七”在备课中应得到体现。“三、五、七”不仅仅是高效课堂的主要特征,也应该是备课所要思考和体现的内容。因为,我们的备与教应该达到高度统一。这里的“三”,是指备课三个阶段。即:预习--展示--测评。“五”是指组织教学的五条基本原则。即情境导学--问题导思--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反馈测评。“七”是指“读、思、听、说、展、研、评”七种学生能力。“三、五、七”,在不同学科备课中都应该有显性反映。

2、“以学定教”是有效备课的前提。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过程。这里主要考虑学生两方面情况。一是学生的认知基础。这是确立教学过程的基点。二是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是设计一节课教学思路的依据。

3、备课应该体现学科性质。目前全县统一提供导学案活页,任何一门学科都在使用。这里切忌任何学科都是一个模式,一种风格。结果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科学课失去了科学气息。我们在备“导学过程”时,要做到灵活变通,教学环节和学生能力培养要考虑学科性质。

4、尽量做到“学案导学”。将学生需要探究的问题系统化,通过白板展示出来,让学生先在组内自学,然后全班展示,教师再视情况进行点拨。这是高效课堂的特征,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先学后导的目的。这样一来,就需要精心设计学案内容,学案应具有开放性,忌束缚学生的手脚。还要经常制作、使用课件。

5、形式上环节齐全。现在导学过程分为“学生活动预设”和“备注”两栏。学生活动预设可分为三个阶段,每阶段要反映学生学习什么内容,怎么学。备注栏可以注明:学生学习活动应怎样组织,要注意什么问题,预期达到的效果,提醒要强调的内容等等。

1、用心参与。怀着敬畏、学习、批判的态度去观摩、倾听、思考每一节观摩课。

2、勤于动笔。在思考的基础上,要勤于动笔,撰写评课稿,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

3、在家常课中实践。教研贵在平时。在平时的家常中,要有教研的意识,时刻提醒自己规范教学行为,大胆尝试,形成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