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最新孝顺事迹简述至 镇孝顺媳妇事迹材料(大全5篇)

最新孝顺事迹简述至 镇孝顺媳妇事迹材料(大全5篇)

作者:HT书生 最新孝顺事迹简述至 镇孝顺媳妇事迹材料(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孝顺事迹简述至篇一

今年以来,鹿邑县积极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文明公民、诚信公民,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评选活动。一是组织发动。由鹿邑县文明办牵头,联合县妇联、县广播电视局,在全县范围内联合开展“孝顺儿子、孝顺媳妇”和“感动鹿邑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3月6日,鹿邑县召开了“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评选动员会,下发了《鹿邑县开展“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评选活动实施意见》,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安排,要求全县各单位严格按照爱国守法、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俭持家、文明卫生六条标准进行评选。

二是营造氛围。通过推荐评比、总结表彰、巡回报告等形式,不断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人人参与评选、户户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县电视台开辟“孝顺儿子、孝顺媳妇”事迹展播,将典型候选人的事迹制成专题片,每周播出3个,在电视台连续播出,接受全县人民的监督,目前正在播出。同时,在老子故里网上也开辟专题,发动广大网民投票。

评选。行政村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将评选推荐结果上报乡(镇)、办事处。对于各乡镇上报的候选人,县文明办、县妇联、县广电局抽出专人,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下去督查,实地调查,核实各乡镇所推荐人选是否具有代表性,然后再确定全县要表彰的'百名“孝顺儿子、孝顺媳妇”人选。

四是进行表彰。对各行政村推荐的“孝顺儿子、孝顺媳妇”优秀典型,各乡镇先进行表彰。8月下旬,县文明办、县妇联、县广播电视局将对全县产生的“孝顺儿子、孝顺媳妇”典型进行表彰。7月30日,鹿邑县观堂乡召开了“孝顺儿子、孝顺媳妇”表彰大会。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泽功、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康健及县文明办、妇联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目前,该县已评选出“孝顺儿子、孝顺媳妇”典型136人,“感动鹿邑五好文明家庭”10个。

孝顺事迹简述至篇二

两个女人撑起一片天

王范乡下马村苏换弟

当时她的女儿七岁,而儿子只有五岁,她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年迈的婆婆,心里有说不出的苦,但她忍了下来。她决心自己好好干,一定可以养活得了两个孩子还有年迈的婆婆。当时家里有十几亩地,她就辛辛苦苦种起地来,可是地里有的活是她一个女人家根本干不了的,而且一年下来,地里的收获也不大。她想,这样可不行,孩子们越来越大,也到该上学的年龄了,以后的开销会很大,就地里的一点点收入根本不够家里的平常开销。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立了集会,她就和婆婆商量“要不在集会上卖东西吧?”,可是至于卖什么呢?她就和婆婆在集会上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发现有一个老婆婆卖韭菜盒子,看着生意还特别的好,她就决定也卖菜盒子试一试。摆了几次摊之后,发现生意的确还可以,她就坚持了下来。家里的日子也逐步得到了改善,但孩子们正在上学,家里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所以她就又开始卖凉粉,凉皮,想把日子过得更好。在她出摊的日子里,婆婆在家也没闲着,每天为了择韭菜、洗韭菜、泡粉条,和面,搞好后勤服务。为了多赚点钱,风里来雨里去,她几乎每天都出摊,逢一四七去冯村赶集,二五八去王范赶集,三六十在本村赶集。每个月也只休息三天,就在这三天里,她也不能闲下来,给婆婆和孩子洗洗涮涮,收拾收拾家里,还要出去买点材料。

寒来暑往,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她的坚持努力下,家里盖起了五间新房子,女儿出嫁了,儿子也娶了媳妇,如今也当上奶奶了。她虽然挣了点钱,但身体也累垮了,腿关节疼得有时候都走不了路,手上的关节肿得像根香肠,不过她心里还是美美的,因为孩子们都长大了,也都成了家,婆婆也是红光满面的。婆婆看着她的身体状况,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婆婆和孩子们多次劝她不要再干了,再干身体就不行了,可是也说:“我没事,我坐在家里也没啥事,出去一天多少能挣点,也能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年,一向身体很好的婆婆突然生病了,她看着婆婆难受的样子,她心痛得不得了。把婆婆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胆结石得做手术,婆婆说什么也不做,说:“就让我死了算了,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活几年呀!”可她却说:“我们母女俩相依为命这么多年,你比我亲妈还要亲,我不能失去你。”婆婆被她的话打动了,决定做手术了。手术后,她寸步不离的伺候着婆婆,端屎端尿,问寒虚暖的,就连同病房的病友都夸婆婆好福气,有这么好个儿媳妇。婆婆出院后,但因为年纪大,恢复得比较慢,而且术后还留了个腰疼的毛病,疼的厉害的时候躺着都翻不过身,她就帮着婆婆翻身,脱衣服,洗脚,洗脸,擦身体,慢慢的婆婆的腰疼病好了些。

从丈夫走后,她们婆媳俩就睡到了一个炕上。如今,她们早已情同母女,不是亲生胜亲生啊。

她的家是一个传统美德之家,遵循的是“敬老爱幼,勤俭自强,孝行天下,淡泊从容”的人生品格。这传统美德,给她们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让她们获得了精神的力量源泉,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们相持相扶,彼此关爱,淌过生活的难关;在漫长的生活长河里,她们宽容以对,互为慰籍,共享人生的平实和精彩,这细水长流般的爱,将会感染更多的人在平平淡淡中体味真,弘扬善,享受美。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但认识她的人都会翘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她是孝媳、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顺事迹简述至篇三

雷家坡村孝顺媳妇

---替婆尽孝的好孙媳杨迎春

杨迎春是盐湖区龙居镇雷家坡村人,现年49岁,夫妻双方勤劳致富,儿女也听话,一家人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天有不测风云,该婆婆雷桐花因患病去世,留下了杨迎春的奶奶(已八十六岁)无人照料,(当时杨迎春已和婆婆分开另过)。杨迎春妯娌三个人,杨迎春想我们雷家坡村多年来一直弘扬德孝文化,教育年青人要孝敬老人让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现婆婆去世了,留下奶奶更需要人照料,不能让老人感到心寒。我是妯娌中最大的,应该尽这个责任,所以她毅然将奶奶接回家中,悉心照料、问寒问暖。冬日里,她同奶奶同住一屋,生怕老人冻着;夏日里,她为老人安装空调、电扇,只怕老人热着,老人生病了,她跑前跑后寻医买药、洗脚,喂饭是家常便饭,老奶奶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身体越来越好,八十多岁的人,每天身清气爽,整天总是乐呵呵的,逢人就说这晚年遇到这么一位好孙媳,真是我的福气,村里人一致夸赞杨迎春是一个有孝心,明事理的好媳妇,连续3年被评为雷家坡村孝顺媳妇,20、20两年被评为盐湖区百佳孝顺媳妇,为雷家坡村广大妇女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东辛庄村孝顺媳妇杨彦芳

东辛庄村第四组村民杨彦芳同志,今年55岁,现家里上有婆婆赵景秀,今年81岁,下有儿子、儿媳、孙共五口人。

彦芳同志的家庭和睦,孝敬老人的事迹在这十几年的情况特别突出,事情十分感人。

彦芳的娘家在我们本村,他从小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因为父亲是国家干部,是个文化人,他从小就有道德、有礼貌,所以就嫁到了本村。早年刚嫁到婆家时,公公及丈夫都健在,彦芳还没有太大的负担,就在十几年前,公公患病,常年卧病在床,他这个儿媳就寻医问药,给公爹看病,照顾老人,他就像一个女儿一样照顾老人,年年公爹是为村里打井,发生意外,造成双腿骨折,卧病在床,后来又因进入老年身体虚弱常年重病在床,老年病人的吃喝拉撒都需要人来照顾,他不怕脏、又不怕累,一直为老人养老送终。就在老人去世后不久,丈夫又因为患病也相继去世,这一场意外对她打击很大,家里家外的一切事情全部落到他一人肩上,生活上的压力亲人的去世,让他在深深的悲伤中度过。向这样的事情巷道邻里都看在眼里,好多人都为她而心痛。有些人就想帮助他这样的好媳妇,后来就有媒人想给介绍个好人家,可是彦芳一口否决媒人,丈夫去世了我不能丢下婆婆不管,我不能离开这个家,老人年龄大了。儿子不在了,老人就很悲伤,我不能雪上加霜,我决对不能离开这个家,我走了,老人的生活怎么过,我一定要照顾好老人,一定要替儿子尽到这份孝。也才能对得起丈夫,这也是我的责任。

彦芳在这十几年中还要照顾娘家的两位父母,因为娘家两老人也八十多岁,时常身体也有个小毛病,时常他也是问寒问暖、无策不至,因在同村也比较方便,这样就是同时赡养三位老人。

另外为了家庭的生活也就要考虑经济收入。所以他还种好几亩地,如果地里没有经济收入,也不好赡养几位老人这样就忙上加忙,又要照顾家里的,还要耕种地里的。现实彦芳一个人的劳动量,每天的付出超过常人的一倍还多,可以说是地里农活他得干,家庭事情他得办,每天的劳动要干到很晚了才能休息,雨天他有雨天忙,刮风天也得忙活,可以说他是没有休息的最忙人。

上面所叙只是一部分的孝顺事情,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不便一一细说,他本人也不好意思向我们讲,这些只是我们看到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对干部及村民一致说把他上报成我们村的好媳妇。

东张耿村孝顺媳妇孙芳兰

我叫孙芳兰,现年57岁,家住盐湖区龙居镇东张耿村。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从我20岁嫁到东张耿,他家里也是农民也不富裕。兄妹5个、弟兄3个,我嫁给了老大,后来两个弟弟结婚没婚房,我把我的房让出来,我住到别人家的空院里,一住就住了好多年,后来我有了3个女儿,在亲人的帮助下,我盖了三间土坯房,就这样过着平凡的生活。

到了一九九六年,我家三弟得了心脏病,看不好不久去世了,这期间公公婆婆就受到了一次打击。

有到了我38岁的那一年,我丈夫也得了脑血栓病,半边不能动,老天爷对我这么不公平,这有是一次对公公婆婆的打击,当时几个女儿还小,正在读书,一切重担落在我身上,他每天都要喝药,哪城有钱买药,苦日难度,感谢政府给我办了低保,但这远远不够。这期间我学开手扶车,有让亲戚来帮忙,将就着把地里的庄稼干着,我没人的时候哭上一回又一回,总是前半年借钱,后半年庄稼收一点还人,到过年时又没钱了,就这样风风雨雨过了十年。我丈夫他离开了我们在亲朋好友的帮忙下,把他安葬了。

后来经别人介绍有了我现在的丈夫,当时小女儿还在上学,那两个女儿就停学打工,我丈夫到我家我就可以减轻负担,不断过了两年我婆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白发人送黑发人,让她一时承受不了,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伤心过度,有了病,每年最少住两次医院,都是我一直陪护着在医院。和两小姑黑夜白天轮流着,她不能行走,她的大便小便,我都去做,病房里病友说我是她的女儿,我丈夫在医院前后背上我婆婆检查,就像自己的亲妈一样,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现在的丈夫。

最后出院后,长年卧床不起,生活根本不能自理,我一如既往,无怨无悔的照顾着公公婆婆,当时我公公快80岁了,不管是吃饭、洗头、理发、接屎、接尿,都是我们去处理,老公公也能帮一点忙,一直都是这个样,又过了5年,我的婆婆也离开了我们,在姐妹的帮助下我把婆婆安葬了。

婆婆已经不在都4年过了,现在还有80岁的老公公,一直我还得照顾着,我对公公也是无微不至,但愿他身体健康。

我现在丈夫的爸爸、妈妈也就是我的公公婆婆我们把他们从陕西老家接来,好好对老人家,好好尽孝,孝是不能等的,希望老人家身体健康。

这上面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也没有感动天地的事迹,我们都以孝的朴实,用自己的言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杜甫村孝顺媳妇田小荣

我叫田小荣,女,今年47岁,是盐湖区龙居镇杜甫村第一居民组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26岁前嫁给本村村民冯二狗,自从踏进这个家门后,我就努力用我乐观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把这个家打造成一个幸福和睦、充满温馨充满爱的小康之家,期间有多少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诠释着”孝“和”爱“的传统美德,体现着一个农村妇女的博爱仁慈、善良真诚的美丽形象。

1992年前,当我来到这个家的时候,我就把公公婆婆当成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对待,只要公婆乐意和我们在一起,我就让他们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因为大哥大嫂在市区内生活,小弟在河津工作,家里只有我和丈夫在家,所以,平时照顾公平的责任就落在我和丈夫肩上,丈夫还要再外打工挣钱,家里一切负担只有我一人里里外外全部担起。我始终认为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年婆婆因病去世,剩下公公孤单一人,我就义不容辞的担起了照顾公公的义务。几年来,我们互敬互爱、和睦相处,而公公现在年龄大了,正需要我的时候,也是我报答他的最好时机。

公公今年已经七十九岁高龄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公公的饮食起居越来越不方便。我就坚持每天按时做饭,适合口味,按时就餐,以便老人的咀嚼和消化,忙完了家里,抓紧田间工作,丈夫因有腰间盘突出,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我就把家里十亩土地按时、按季,从播种到秋收,忙里往外,只要在农闲的时侯,我每天会为她做不同的饭菜,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同时,每天带他外出激励参观,()调剂生活。考虑到他的心里承受能力,他的.脾气不好,有时候也常给我发火,声音很大,说话难听,我有时也委屈,但想起父母生前的教诲就一次次的原谅老人。多少年来,我从来没和他超过一次嘴、红过一次脸,因为我的心里始终装着一个大写的”孝“字。从不耐其烦地照顾公公。经过我的精心照料,如今他早已恢复了阳光和开朗,看着老人开心生活,我的心里也十分高兴。

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的好事。我问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我只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尽了自己应该尽的义务。我相信,爱是传递的,我用自己的行动教育我的下一代把”孝“和”爱“传递。今后,我要用自己的行动继续为我们这个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孝心和爱心,让这种朴实无华,尊老敬老的精神在中国大地世世代代传扬下去。

长江府村孝顺媳妇

李运平

大家好,我是长江府村第四组居民李红玉,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位百善孝为先的好媳妇。

李运平,1969年出生在龙居镇长江府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9年21岁的李运平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我邻居李朝阳的家庭。20多年来他默默地为这个家庭任劳任怨奉献着。20她的公公突然得了老年痴呆病和胃病,她就把公公和婆婆从小叔家接到她家伺候,因为她小叔是个半哑巴,公公见儿子和媳妇二人没上过学,不懂得种地技术就一直住在半哑二儿子家,指导二儿子种地,她和丈夫一起把公公送到医院检查,最后确诊公公得了胃病。

胃癌,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晴空霹雳,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还要供两个大学生的家庭增添了困难。运平说:一定要尽其所能,给公公看病,哪怕砸锅卖铁以尽晚辈的孝心。就这样运平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又从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为公公治病,住院期间,运平隔三差五看望公公,每次看望都买上一些公公爱吃爱喝的营养品。一次运平到医院正赶上公公刚化疗完,把吃下去的东西全都吐在了身上,运平赶紧用毛巾为公公擦洗。同病房的病友说:这儿媳妇比闺女还孝顺。70岁的公公带着满足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公公埋葬花了两万元,她不但没有让小叔拿一分钱,而且埋葬后还给了小叔朝峰两千元。一位老人说埋葬老人朝峰不花钱还分钱,你真傻。她笑着说朝峰说话不清楚,我怕他心灵受创伤。

公公去世后,她怕婆婆寂寞,每天和婆婆在一起说说笑笑,婆婆有高血压腿有滑膜炎,走不动路。冬天她要去南扶工厂上班,早上五点钟就起床给婆婆的饭做好,菜盛好温在火炉上,让婆婆什么时候起来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婆婆爱干净,她总是把婆婆的衣服、床单洗得干干净净,刚入秋她就用新棉花给婆婆缝了一套新的被子和褥子。去年冬天她的婆婆突然手麻,头晕,她放弃了每天去果库拾梨的工作,和丈夫一起去给婆婆到医院看病。因为她的丈夫耳朵有点笨,在医院跑前跑后全靠她,婆婆在医院住了半月,她为婆婆梳头、锤背、剪指甲,精心侍候,从不厌烦。同室的病人都认为她是婆婆的女儿,老人也感动的说:”我早就把她当成我的亲闺女了“、”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婆婆出院后她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婆婆,因为怕婆婆受冻,虽然经济再紧张,但还是给家里按上了暖气。每天早上起来,先到婆婆房间给婆婆倒尿盆,晒被子烧炕。有一次婆婆吃多了,肚子不舒服,想上厕所,还没走到说时迟那时快,身上拉了很多屎,运平打工回来发现这一幕就开始收拾起来,她先给婆婆洗澡,擦洗身子、换衣、铺好床单,然后又去给婆婆洗衣服。她无论再忙再累,都要给老人做可口饭菜,晒晒被子。多年来从来没有和老人红过脸高声说话。

照顾婆婆,短暂的一天,在常人看来很平常,但是作为媳妇十年如一日地做到这些事真是不容易啊!应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的职责“明白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妻。

她在用自我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顺事迹简述至篇四

孝顺媳妇王桂莲先进事迹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二十年如一日服侍公公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事迹传遍全村,她就是轩庄村孝顺媳妇王桂莲。

回家给老人端茶倒水、洗衣做饭,忙碌几个孩子的饮食起居,还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立的儿子,很是辛苦。有人还说”你家婆婆生了好几个子女,你干嘛不让他们轮流照顾老人,你一个人多辛苦.”她告诉他们,“谁家没有老人?谁没有年老的时候?在我们家。孝道是最靠前的。没有孝心,家里就和睦不了。我伺候老人,只是做了天下儿女最应该做的事情”.

她不但教育子女孝敬老人,以身作则,婆媳、妯娌、兄弟姐妹团结友爱,夫妻平等、互帮、互助、互爱,关爱子女,既管又教,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还十分关心、帮助邻居,礼貌待邻,以邻为友,从不干扰邻居的正常生活,不挑起事端,不搬弄是非。邻居轩家东家庭条件不太好,她就经常照顾他家,大人不在家,小孩们就会经常在她家吃饭,有时她不但把一些旧衣服送给别人,还会买些新衣服送给那些困难的邻居家,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她有信心把她的家庭经营的越来越美好.

孝顺事迹简述至篇五

在xxxx县xxxx镇xxxx村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这个家庭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爱心之家,这就是xxxx的家。xxxx,是xxxx镇xxxx村村民,现年60岁,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忙里忙外、任劳任怨、默默履行了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

一、她是家中的好媳妇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她没有同婆婆“红过一次脸”,始终默默付出,没有怨言。老年人经常多病,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药,经常陪她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及时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心。婆婆人老心不老,对这一切明记于心,逢人就夸她是个好媳妇,也是个好闺女。

二、她是丈夫的好妻子

刚结婚时,丈夫一直在外打工,每逢春节才能回家,家庭重担自然落在她一个人肩上,伺候老人,照管孩子,洗衣做饭,种地收割等内内外外的活全靠她一个人挑着,她一不叫苦,二不埋怨,结婚时买的几件衣服穿了很多年,丈夫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每当给她买件新衣服,她总要报怨好一阵,平时也舍不得穿,只有逢年过节或走亲戚时才穿。多年来,她没有逢集上街的习惯,说是上街就得花钱,平时对用水、用电也十分节俭。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除了照顾老人、教育子女,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她也常劝丈夫不要回家,说她一人能行。就这样,她成了丈夫的贤内助,减少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丈夫疼她,她更体贴丈夫。在她得病以后,体力渐渐不支。为了能为家庭多出一份力,经常拖着疲惫的身子,依然坚持到地里干活。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面对着倔强不服输的她,毅然打消了外出了念头,留在家里悉心的照顾她。看着日渐瘦消,手上还始终不肯放下农活的她,丈夫说:“要安心陪在她身边,即使再困难,也要一起挺过去。”

三、她是孩子的好妈妈

xxxx有二个孩子,孩子上小学和初中时学习成绩一直全校前茅。当时小学生的功课重作业多,大量作业要拿回家完成。她坚持每天晚上手里的针线活,按时和孩子们“做功课”,陪着孩子读书,她经常对村里人说:“自己没有文化,吃了亏,一定要让孩子有出息”。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除了逢年过节给孩子们买些新衣裳,她一直亲手把大人穿过的衣服裁剪做给孩子穿,衣服虽旧,但很合体,经常勤换洗,孩子们也非常乐意。而她也一直默默的履行着一个做母亲的义务,深深的爱着她的孩子们。

四、她是村民眼中的好公民

生活中的xxxx,尊老爱幼,心态阳光。xxxx倡导一家人都勤劳吃苦。同时,热心帮助邻里,见到有人出去没有把门锁上,她就主动在那里帮助看守;冬天下雪后,她立即带头扫雪,方便大家安全行走。前几年,村上推广种植了全膜玉米,她积极响应村中号召,第一个带头种植,并说服周围邻里,一同响应。第二年,种植的玉米获得了丰收,带动了全村群众的种植热情。在一个小小社中,邻里之间通过xxxx这个好邻居而团结、凝聚在一起,拧成了一股绳。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切。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的和睦,邻里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她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为邻里热心帮忙,赢得了家人的一致称道,更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