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我鉴定>中班我长大了教案(专业16篇)

中班我长大了教案(专业16篇)

作者:笔砚

中班教案是教师在中班教学过程中用来指导和安排教学活动的书面材料。在编写中班教案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长大了》中班教案

《我长大了》选自《西安教育出版社》中班的一篇课文。通过这节课的教育使幼儿能够借助图画知道自己在渐渐长大,自己的身体、外貌、生活、学习、能力等等都在发生变化。通过观察自己的变化感知每个人每个时期都会有一定的特点,使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讲述,达到“我能说、我想说、我要说。”的目的。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热爱自己的情感,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特长,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

1、通过多种方式发现自己长大了。

2、从多方面讨论了解自己学会的新本领。 3,欣赏自己的成长,树立自信心。 教学难点:在集体面前能够大胆表现自己的特长。

1、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画面,大胆进行讲述的习惯。

2、能围绕自己长大的话题用清楚、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 3欣赏自己的成长,树立自信心。

一、 出示图片,发现自己的变化。

1、出示婴儿图片,让幼儿感知刚出生的自己很小很小。 2、婴儿期的用品展览,感知自己很小很小。

二、集体分享交流:

1、出示幼儿期的图片、用品,比较过去与现在自己的变化。(身体上、外貌上、穿着上、吃饭的用具上) 2、说说长大后的自己学会了哪些新本领? 3、你长大了吗?你能做些什么? 4、出示挂图,大胆讲述图上的内容。

三、讨论交流:

将来小朋友长得像爸爸妈妈那么大的时候还会干什么?

四、带幼儿观赏各行各业工作的人们的图片,感知自己每天都在长大,感知不同行业人们的不同的本领。增加对各行业的敬佩之情。

五、扩展: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将来自己会做和想做的是表现出来。

这节课我能够从本班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由于使用了孩子所熟悉的东西,所以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能大胆发言,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但课堂最后一个环节,由于教师的应变能力有些差,没有积极引导孩子,所以有些拖堂,影响了教学效果。

《我长大了》中班教案

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们小朋友小时候也是这样啼哭的,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们小时候的照片,看看你能不能猜出相片上人是谁。

1、教师出示几张班里小朋友的照片,让幼儿猜一猜。

小结:对了这是我们班几个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那么我们小朋友是怎样长大的呢?引导幼儿进行谈话: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抚养我们长大的。

2、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与现在和过去的不同之处

幼儿1 ;我比以前长高了。

幼儿2: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穿不上了。

幼儿3:我还学到了本领,会唱歌了。

幼儿4:我还会干活了。

3、谈话:小朋友你们现在已经上中班了,已经会干很多事情,这说明你已经长大了,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儿歌:别说我小。

4、听完儿歌后,讲一讲儿歌李说了些什么?鼓励幼儿用诗歌里的语句回答。

5、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儿歌,让幼儿跟学。(出示挂图)

别说我小

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

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给话把水浇

现在我都要长大了,会做的事情真不少。

6、教学三―五遍,幼儿基本就能学会。

7谈话: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掌握的也很好,下面我们来欣赏说唱表演:别说我小。

欣赏完以后,问幼儿:小朋友,你们喜欢吗?下面,我们也随音乐来动一动。

8、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跟着音乐动一动。

9、活动延伸:教育幼儿在家里,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在班级墙壁上建立一个记录表,记录幼儿在家做得事情,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

随音乐,做着放松活动走出教室,本节课结束。

中班教案《我长大了》

1、关注自己及身边事物的变化,在比较中体验自己在长大。

2、愿意大胆响亮地介绍自己的发现,为自己长大了而高兴。

3、感受自己的变化,体会长大的本领。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小时候的衣物、用品、玩具等。

成长照片组、背景音乐、小班与中班的运动录像。

一、发现照片里的人在变——引发幼儿对长大话题的关注。

1、讨论:照片里有谁?他们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变化?

1、要求:去看看老师带来的物品,去找一样能够证明自己长大的物品。

2、分享交流:大胆的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为什么它能证明你长大了?

(一)因为长大才能用的。

1、提问:你找到了什么?为什么能证明你长大?

2、小结:看到这些物品,能够发现自己的本领变大了,我们长大了?

(二)因为长大不需要的。

1、提问:这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用?现在还用吗?为什么?

2、小结:现在我们再也不需要奶瓶、围兜、尿布了,因为我们长大了。

(三)因为长大有变化的。

1、提问:这是什么?和你现在用的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结:长大了,我们身体的'变化最明显,我们穿戴的物品都发生了变化。

3、过渡:除了个子会长高、手脚会长大,我们身上还有没有变大的地方?

5、小结:随着我们身体的长大,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些变化会让自己开心,让身边的人为我们骄傲。

三、感受自己的变化——在任务情境中验证自己的变化,体会长大的本领。

1、过渡:长大了,你还有什么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现在却敢去试一试了?

2、要求:大胆的你把自己长大后的变化告诉身后的客人老师,记得要有礼貌哦!

3、小结:长大了,不仅身体有变化,使用的物品有变化,连胆子都变大了,恭喜你们,你们真的长大了!

小百科:长大成人,年满18周岁的人,即可称之为长大,超过20周岁为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成人。

《我长大了》中班教案

1、通过对成长中不同的照片的比较,初步理解“成长”,激发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体会自己成长的乐趣!

3、通过活动体验和同伴交流的乐趣。

1、 教师出示一张幼儿小时侯的照片,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一张幼儿小时侯的照片“看看它是谁?”幼儿大胆猜测!

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什么是成长?”

(1)教师引导幼儿“是我班的一位小朋友!”幼儿猜测!

如果猜对了,该幼儿站起来和大家打招呼!

(2)教师:“咦!照片上的××和班上的××怎么不一样呀!”

“我们再找找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比一比,你们自己照片上的宝宝都是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在成长中的不同。

(3)教师激发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感到自豪,体会成长的乐趣。

3、 教师介绍幼儿的成长档案册。

4、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成长照片按序排队。

5、 幼儿按成长顺序将照片贴在成长档案册上。

幼儿拿着自己的成长档案册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成长照片,共同分享成长的乐趣。

中班我长大了教案

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们小朋友小时候也是这样啼哭的,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们小时候的照片,看看你能不能猜出相片上人是谁。

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几张班里小朋友的照片,让幼儿猜一猜。

小结:对了这是我们班几个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那么我们小朋友是怎样长大的呢?引导幼儿进行谈话: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抚养我们长大的。

2、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与现在和过去的不同之处。

幼儿1;我比以前长高了。

幼儿2: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穿不上了。

幼儿3:我还学到了本领,会唱歌了。

幼儿4:我还会干活了。

3、谈话:小朋友你们现在已经上中班了,已经会干很多事情,这说明你已经长大了,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儿歌:别说我小。

4、听完儿歌后,讲一讲儿歌李说了些什么?鼓励幼儿用诗歌里的语句回答。

5、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儿歌,让幼儿跟学。(出示挂图)。

别说我小。

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

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给话把水浇。

现在我都要长大了,会做的事情真不少。

6、教学三―五遍,幼儿基本就能学会。

7谈话: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掌握的也很好,下面我们来欣赏说唱表演:别说我小。

欣赏完以后,问幼儿:小朋友,你们喜欢吗?下面,我们也随音乐来动一动。

8、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跟着音乐动一动。

9、活动延伸:教育幼儿在家里,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在班级墙壁上建立一个记录表,记录幼儿在家做得事情,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

结束部分:

随音乐,做着放松活动走出教室,本节课结束。

文档为doc格式。

中班教案《我长大了》

教师: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们小朋友小时候也是这样啼哭的,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们小时候的照片,看看你能不能猜出相片上人是谁。

1、教师出示几张班里小朋友的照片,让幼儿猜一猜。

小结:对了这是我们班几个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那么我们小朋友是怎样长大的呢?引导幼儿进行谈话: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抚养我们长大的。

2、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与现在和过去的不同之处。

幼儿1;我比以前长高了。

幼儿2: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穿不上了。

幼儿3:我还学到了本领,会唱歌了。

幼儿4:我还会干活了。

3、谈话:小朋友你们现在已经上中班了,已经会干很多事情,这说明你已经长大了,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儿歌:别说我小。

4、听完儿歌后,讲一讲儿歌李说了些什么?鼓励幼儿用诗歌里的语句回答。

5、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儿歌,让幼儿跟学。(出示挂图)。

别说我小。

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

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给话把水浇。

现在我都要长大了,会做的`事情真不少。

6、教学三―五遍,幼儿基本就能学会。

7谈话: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掌握的也很好,下面我们来欣赏说唱表演:别说我小。

欣赏完以后,问幼儿:小朋友,你们喜欢吗?下面,我们也随音乐来动一动。

8、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跟着音乐动一动。

9、活动延伸:教育幼儿在家里,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在班级墙壁上建立一个记录表,记录幼儿在家做得事情,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

中班我长大了教案

《我长大以后》是建构式课程“小鬼显身手”主题中的一个美术活动。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的结构,通过绘画细节表现不同职业的特征;以及通过这一活动让幼儿萌发对未来的憧憬,描绘自己长大后的样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画不同职业的人,表现人物的动态和工作环境。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创造性地画出自己的理想。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各种职业图片。

2.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提问:你认识哪些人?他们都是干什么工作的?

2.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样的工作?为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二)图形刺激。

2.引导幼儿观察不同人物的职业特征。重点讲解职业特征较突出的。如:医生、解放军等。

(三)创作表现。

1.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长大想做的工作表现出来。

2.作品要体现出自己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

3.请幼儿提出自己创作有困难的地方,让大家一起帮助解决。

(四)诊断作品。

1.教师从构图、色彩等方面评价作品。

2.请幼儿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教师及时记录好创作的内容。

中班我长大了教案

活动目标:

1、关注自己及身边事物的变化,在比较中体验自己在长大。

2、愿意大胆响亮地介绍自己的发现,为自己长大了而高兴。

3、感受自己的变化,体会长大的本领。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时候的衣物、用品、玩具等。

成长照片组、背景音乐、小班与中班的运动录像。

活动过程:

一、发现照片里的人在变——引发幼儿对长大话题的关注。

1、讨论:照片里有谁?他们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变化?

1、要求:去看看老师带来的物品,去找一样能够证明自己长大的物品。

2、分享交流:大胆的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为什么它能证明你长大了?

(一)因为长大才能用的。

1、提问:你找到了什么?为什么能证明你长大?

2、小结:看到这些物品,能够发现自己的本领变大了,我们长大了?

(二)因为长大不需要的。

1、提问:这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用?现在还用吗?为什么?

2、小结:现在我们再也不需要奶瓶、围兜、尿布了,因为我们长大了。

(三)因为长大有变化的。

1、提问:这是什么?和你现在用的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结:长大了,我们身体的变化最明显,我们穿戴的物品都发生了变化。

3、过渡:除了个子会长高、手脚会长大,我们身上还有没有变大的地方?

5、小结:随着我们身体的长大,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些变化会让自己开心,让身边的人为我们骄傲。

三、感受自己的变化——在任务情境中验证自己的变化,体会长大的本领。

1、过渡:长大了,你还有什么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现在却敢去试一试了?

2、要求:大胆的你把自己长大后的变化告诉身后的客人老师,记得要有礼貌哦!

3、小结:长大了,不仅身体有变化,使用的物品有变化,连胆子都变大了,恭喜你们,你们真的长大了!

小百科:长大成人,年满18周岁的人,即可称之为长大,超过20周岁为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成人。

中班我长大了教案

1.学会动物长大需经历的过程。

2.培养爱惜生命的观念。

3.身体动作的开发。

4.体会长大的意义。

5.认识各种动物的特性。

6.了解动物的'习性。

7.学会动物的不同分类方式。

8.知道家庭的组合方式。

图书-动物的宝宝、我小时后长怎样;分类图卡、家人图卡、彩色笔、图画纸。

1.介绍‘动物的宝宝、我小时后长怎样’来让幼儿说说动物或自己小时后的模样及动作。

2.利用分类的方式,让幼儿讨论不同动物应该会有哪些成长过程。

a.鱼类-觅食、游泳、结婚、生子。

b.两栖类-觅食、游泳、适应陆地生活、结婚、生子。

c.爬虫类-觅食、行进、结婚、生子。

d.鸟类-啄破蛋壳、觅食、飞翔、结婚、生子、育儿。

e.哺乳类-喝奶、站立、觅食、行进方式练习、结婚、生子、育儿。

3.讨论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之处,模仿幼儿刚出生到长大的过程并让幼儿分享经验。

4.利用游戏‘家人接龙’来认识家里的人都会做哪些事情,并认识称谓。

5.画出动物家庭的图并与大家分享。

1.能说出动物小时后的长相。

2.能说出长大的意思。

3.能说出不同动物的生长环境。

4.能说出不同动物的饮食习惯。

5.能分辨人类和动物不同的地方。

6.能和大家一起玩接龙游戏。

7.能画出家庭组成人员。

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首先,孩子们带来了很多自己还是小宝宝时候的照片。小朋友们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当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时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对了再站起来。其中,有两个小朋友的照片连老师都没有认出来,因为孩子们的变化确实太大了。

中班我长大了教案

中班的孩子有些事情已经可以自理,但经过观察和调查发现有些孩子在家吃饭穿衣还是要依靠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设计了此节课。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3、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活动准备:故事、衣服、音乐。

五、活动进程。

1、讲述故事〈〈谁真的长大了〉〉引出课题故事大概,讲述一对双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样,就是一个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却依靠父母。。。

2、设计提问(让幼儿明白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真的长大了。

(2)为什没说某某长大了?

(3)教师小结:某某长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饭3、谈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自己是不是长大了。(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穿衣大赛。(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5、教师小结。

六.活动反思: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此节课孩子们懂得了张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环节穿衣大赛有些单调,准备应再丰富一些。

中班我长大了教案

带领幼儿看望小班的弟弟、妹妹;观看上一届中班小朋友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或有关录像。

1.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升中班了,应在各方面做小班弟弟、妹妹的榜样。

2.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幼儿升上中班要学会做哪些事。

1.让幼儿通过,与小班弟弟、妹妹的比较,了解自己的变化。

2.引导幼儿讨论中班的小朋友应该怎么办。

3.观看上一届中班小朋友的照片或录像,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中班我长大了教案

中班的孩子有些事情已经可以自理,但经过观察和调查发现有些孩子在家吃饭穿衣还是要依靠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设计了此节课。

1、让幼儿知道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3、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故事、衣服、音乐

1、讲述故事〈〈谁真的长大了〉〉引出课题故事大概,讲述一对双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样,就是一个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却依靠父母。。。。。。

2、设计提问(让幼儿明白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真的长大了。

(2)为什没说某某长大了?

(3)教师小结:某某长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饭3、谈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自己是不是长大了。(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穿衣大赛。(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5、教师小结。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此节课孩子们懂得了张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环节穿衣大赛有些单调,准备应再丰富一些。

中班我长大了教案

一、设计意图:

随着幼儿生理的不断成熟,幼儿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也不断增强,本课将让幼儿在感知自身机体的发展下,进一步感知自己心理及认知能力方面的发展,培养幼儿自主性及想象能力,激发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经历,通过展览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成长,引导幼儿对自身发展变化的兴趣。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现出来。

3、帮助幼乐极生悲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每位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各一张。

2、ppt。

四、活动过程:

1、通过看照片,使幼儿了解自己在渐渐地长大。

(1)、带领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边看边问照片上是谁?是什么时候的照片?

(3)请幼儿上来分别说说这些都是哪位小朋友。

3、鼓励幼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1)、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老师的优点,引起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说自己的优点。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鼓励幼儿爱清洁,讲卫生。(让平时能力较弱的幼儿也有展示长处的机会,使幼儿懂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好。)。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优点,能勇敢地将自己的优点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4、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励幼儿今后努力。

(1)、请幼儿谈谈自己在关心集体、参与体育活动、绘画等方面要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2)、鼓励幼儿今后努力,争取不断进步。

5、给幼儿观看ppt。

(1)和幼儿一起欣赏从小到大的模样。

(2)让幼儿说说自己长大的小趣事。

(3)再让幼儿上来表演小时候的模样,学一学小时候是怎么说话的。

五、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首先,孩子们带来了很多自己还是小宝宝时候的照片。小朋友们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当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时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对了再站起来。其中,有两个小朋友的照片连老师都没有认出来,因为孩子们的变化确实太大了。

大家还很喜欢的一个环节就是“表演小时候的我”,大家纷纷学婴儿“咿呀咿呀”说话声音,还有的孩子学起了小时侯在床上爬,引起大家的欢笑声。

中班我长大了教案

1、结合幼儿的经历,通过展览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成长,引导幼儿对自身发展变化的兴趣。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现出来。

3、帮助幼乐极生悲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1、每位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各一张。

2、ppt

(1)带领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边看边问照片上是谁?是什么时候的照片?

(3)请幼儿上来分别说说这些都是哪位小朋友。

(1)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老师的优点,引起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说自己的优点。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3)鼓励幼儿爱清洁,讲卫生。(让平时能力较弱的幼儿也有展示长处的机会,使幼儿懂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好。)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优点,能勇敢地将自己的优点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1)请幼儿谈谈自己在关心集体、参与体育活动、绘画等方面要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2)鼓励幼儿今后努力,争取不断进步。

(1)和幼儿一起欣赏从小到大的模样。

(2)让幼儿说说自己长大的小趣事。

(3)再让幼儿上来表演小时候的模样,学一学小时候是怎么说话的。

本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首先,孩子们带来了很多自己还是小宝宝时候的照片。小朋友们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当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时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对了再站起来。其中,有两个小朋友的照片连老师都没有认出来,因为孩子们的变化确实太大了。

大家还很喜欢的一个环节就是“表演小时候的我”,大家纷纷学婴儿“咿呀咿呀”说话声音,还有的孩子学起了小时侯在床上爬,引起大家的欢笑声。

中班我长大了教案

1、画画长大的自己,能关注自己各部分的特征。

2、体会自己在长大,为自己的成长而高兴。

【活动重点】把自己画大。

【活动难点】添画各部分的特征。

【活动准备】三色卡纸人手一张、记号笔、范例。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

1、我们现在是小班朋友还是中班朋友呢?为什么会从小班升到中班?(体会我们在长大)。

2、观察三张画面,比较大小进行排列。

(1)老师带来了三张画,排一排,我们是怎么长大的?

(2)为什么这一张是“长大的我”?

2、讨论:怎样可以把自己画大呢?(顶天立地)。

小结:“大大的我”有大大的头,大大的身体,粗粗的胳膊,粗粗的腿。要头顶着天,脚踩着地,这样才能把自己画大。

二、联想创作。

1、在纸上画个“大大的我”。(师示范:从上到下进行绘画,在每个部分添画细节。)。

2、检查一下,长大的我是否健康。(检查画面,是否有遗漏)。

3、幼儿绘画“长大的我”,师巡回指导。

关注:

1、幼儿是否把自己画大。

2、幼儿是否遗漏细节。

三、展现交流。

出示孩子的作品,猜猜“他是谁?他长大了吗?”

中班我长大了教案

幼儿升入中班后,生长发育旺盛,精力充沛,不但对自己身体变化特别感兴趣,而且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时候还会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妈妈洗碗,帮奶奶捶背。但是由于众多家长的宠爱包办,孩子往往有心却做不成任何事情。根据这些普遍现象,我开展了本次主题活动,旨在让孩子在学习儿歌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学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表达的情感,能用普通话按节奏、有表情地朗诵。

2、能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3、增强幼儿“我长大了”的意识,体验自己长大的喜悦之情。

【活动准备】。

1、《别说我小》儿歌课件、钢琴曲。

2、布置《我小时候》的展览。展览内容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物品。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参观“我小时候”的展览,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为咱班的小朋友布置了一个展览,想不想参观一下?(小时候的照片和衣服)知道参观展览应该注意什么吗?(遵守秩序,不大声喧哗)(教师放音乐幼儿参观)。

“你们都发现了什么,把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好吗?”(引导幼儿说出自己长大了,衣服鞋子小了)。

二、学习儿歌,能按节奏有表情地进行朗诵。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儿歌表达的情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出示课件:你们看图片中有谁,她在干什么呢?(两幅)(引导幼儿说出图片内容)。

我们来看看明明还会做什么呢?可是爸爸也和妈妈一样,怕明明做不好,你们想对爸爸说什么?听听明明怎么对爸爸说的?(录音)。

现在奶奶又来阻拦明明了,明明做什么事奶奶不让做呢?你想对奶奶说什么呢?再来听听明明对奶奶说了什么?(录音)。

她为什么会做那么多事情?(长大了)(再来听听明明的话)。一起说。

师:我们来完整的听一听明明对爸爸妈妈奶奶说的话。(放课件朗诵儿歌)一起边表演边说一遍好不好?个别说。

三、引导幼儿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明明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咱班的小朋友也会做好多事情,你还会做什么呢?你想对谁说?让我们把刚刚想的也一起编到儿歌里面去吧。

(幼儿纺编儿歌,如:阿姨你别说我小,我会刷牙和洗脸。爷爷你别说我小,我会洗碗和择菜。

四、增强幼儿的“我长大了”的意识,体验自己长大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