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镇域经济发展发言材料 经济发展年终总结(汇总8篇)

镇域经济发展发言材料 经济发展年终总结(汇总8篇)

作者:字海 镇域经济发展发言材料 经济发展年终总结(汇总8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镇域经济发展发言材料 经济发展年终总结篇一

今年,xx区经促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形势,坚持“高端集聚、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创新发展”的方针,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全面统筹一二三产业转型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43.5亿元,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25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770.9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5亿元,增长11.6%;外贸出口总额299.42亿美元,增长2.1%;万元gdp水耗15立方米,下降12%;万元gdp电耗660千瓦时,下降7%。

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战役中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突出顶层设计,立足全区谋划产业转型升级,“三大快速推进机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一核两廊三区四城多园一道”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层层落实到街道、社区和重点园区。进一步梳理产业配套政策和扶持措施,起草制订了xx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1+3文件,出台产业空间资源保障、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保障政策,为构建完备的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

加大城市形象宣传推介力度,举办现代金融产业政策说明会、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龙岗行等招商推介活动28场,吸引了3000多家企业前来考察。全年引进项目预计达31604宗,总投资额达816.87亿元人民币,其中超亿元项目71宗,战略性新兴产业1389宗,现代服务业4356宗,万科广场、宝能allcity等大型商贸综合体顺利开业;与正威集团、清华控股等一批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逐步形成高端项目向龙岗集聚的良好趋势。

创新产业园区建设取得良好进展,龙岗天安数码、大运软件小镇等26个创新园区建设顺利推进,18个创新园区投入使用,提供产业用房59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691家。宝龙园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加快推进园区与南约、同乐社区一体化发展,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顺利推进。加快推进旧工业区改造,26个拆除重建“工改工”项目已有8个立项,18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这批项目建成后可提供产业载体约1500万平方米。天安云谷、星河雅宝等项目开工建设,大运软件小镇、上雪工业园列入全市首批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试点。积极探索多种新模式建设创新产业用房,通过回购和提高容积率配建等方式,新增创新产业用房18.3万平方米。

积极引导眼镜、家具、服装、珠宝等优势传统产业从加工制造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横岗眼镜产业已列入全市传统产业转型试点,并获得市政府专项资助;加快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自有品牌转型,委托设计和自主品牌混合生产方式出口所占比重65%;推动来料加工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107家。加快清理淘汰低端加工、安全隐患严重、重污染等低端企业,全年清理淘汰低端企业1092家,近四年累计清理淘汰6000多家。

在全市率先推行重大产业项目报建直通车服务,全区重大产业项目形成了建设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三个一批”良好局面。兆驰、抽水蓄能电站等60宗在建重大项目建成24宗(其中7宗投入使用),在建16宗,正在报建20宗;金信诺、瑞丰光电等15宗用地重大项目正在启动招拍挂程序,另外还洽谈储备了重大项目35宗。这110宗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再造一个龙岗。

制订构建企业服务体系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服务工作机制;协调做好区五套班子领导挂点服务324家区重点企业工作,定期召开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对于华为等领军企业提出的问题,做到事不过夜,第一时间推动解决。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以贴息、技术改造、专项资助等为重点,扶持企业175家次,扶持资金合计4357.5万元。一企一策优化外经贸企业营商环境,实行加工贸易合同零审批、生产能力验核备案制,最大限度地提速增效。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通过服务协调、资金扶持等方式推动企业上市,目前我区已上市企业有18家,拟上市企业有95家。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组团参加了西洽会、昆交会、东盟博览会、西博会等大型展会,达成意向成交额28.6亿元。加大电力协调服务力度,完成投资4亿元,3个新扩建变电站已建成,3个新建变电站已开工。

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区通信管网总长超过15000管孔公里,基本实现全面覆盖, 3g信号覆盖率和wifi热点数绝对量与xx区、xx区相当,互联网户均带宽8.8m,属全市前列水平。加大“两化融合”力度,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信息化规划指引和信息化扶持政策,全面开展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区工作,积极推动无线城市、三网融合、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等试点工,华南城、易迅天空、硅谷动力等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我区从事通信、科技、电子产品及计算机类领域企业信息化应用率占比60%,互联网和电商产业雏形已初步形成。

进一步完善区、街道、企业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切实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监管,加大农产品抽检监测力度,强化执法查处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生猪屠宰检疫管理力度,平稳完成坂田、横岗、大围、平湖等4家老旧屠宰场的关闭工作。全年检测蔬菜样品2.05万个,蔬菜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为98.76%,销毁农药残留超标蔬菜4246公斤;抽检生猪尿样14.4万份,“瘦肉精”药物残留平均合格率为99.998%;抽检水产样品3473份,大宗水产品违禁药物残留检测合格率为98.2%,均符合民生净福利指标要求,全区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切实抓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全力防控h7n9禽流感疫病,全区没有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

龙岗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科研育种成果明显,深优95-8通过广东省审定,“超级稻深两优5814培育和推广应用”获得xx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深两优5814在籼稻种植区年推广面积逾350万亩,居全国首位。创世纪转基因棉项目成效显著,新型抗棉铃虫转基因棉花亩产达到1000至1500斤。我区超级杂交水稻获得新品种保护权(相当于专利)10项,全国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1个,通过省级审定的杂交稻新品种2个。顺利完成全区4903亩基本农田改造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加快规划建设以平湖白坭坑、龙岗茅湖片区为代表的都市农田休闲景观。

——对口帮扶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协调抓好全区对口帮扶、扶贫奔康、援疆等工作,全区第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并通过验收,累计投入资金2.9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665个。实施新一期扶贫奔康工程11个,投入3000万元。组织59个区属单位参加新一轮对口帮扶、海丰双到扶贫和援疆工作,派出干部80多名,全年投入资金3200万元,完成帮扶项目70个。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先学、先查、先改”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要求,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公务接待、公车管理、财务管理、重大事项议事规则等工作制度;重视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机关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作用工作,一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工会、妇联、共青团工作有声有色,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加强;加大廉政教育力度,积极推进“阳光工程”,切实规范零星工程和零星采购招投标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和执法工作,大力推进行政审批精简提效,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提前办结率95%以上,行政审批绩效居全区前三位,我局在全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居于前列;调研宣传信息工作进一步加强,在各级媒体发表新闻和信息文稿100多篇,我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我局黎崇洪同志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先进个人”,欧阳燕同志获得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个人二等奖。

虽然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外部环境对实体经济影响较大,受世界经济疲软和外需增长乏力的影响,国内宏观经济放缓,经营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区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企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处于低端加工环节,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金融、现代物流、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比较落后。三是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虽然一大批高端项目已布局龙岗,但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形成还有待时日;低端企业数量众多,税源过分集中在少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还不足以支撑经济总体增长。三是农业转型任务艰巨。整体上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经营方式比较落后,农业发展还未能适xx市现代化的需要,农业转型没有可借鉴路径,面临为全市探路破题的压力。四是综合营商环境有待提升,与原关内和先进地区相比存在差距,高端企业、高端人才、创新平台等高端资源不足,高端产业载体不多,企业服务有待进一步优化。上述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镇域经济发展发言材料 经济发展年终总结篇二

一、企业发展情况

内蒙古**有限公司创建于2004年,是以中蒙成药、药材种植、生物原料药、保健品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占地240亩,现有职工486人,总资产1.6亿元,资产负债率38%。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gmp药品认证企业、国家少数民族药品定点生产企业、国家创新基金优秀企业、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自治区蒙药研发中心,银行资信aa级企业。

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一是竞争能力增强。截止2017年底,公司可生产中蒙成药5个剂型138个品种,比2017年增加了4个新剂型72个新品种,特别是“*胶囊”是国家唯一蒙药三类新药,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胶囊”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并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年,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生产批件达到24个,企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共 4 页

的生产能力,比2017年增加了6倍。公司现有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个,国家火炬计划产品1个,独家蒙药产品2个,自治区名牌产品3个,同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品种57个,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27个。国家重大创制项目抗肿瘤一类新药,在2011年底有望拿到临床批件,为企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社会效益显著。为延长产业链条,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加农民收入,公司一方面将产业链条向种植业延伸,搞订单农业,把农民药材种植作为制药第一车间,规范建设药材基地2万亩,年加工中药材3000吨,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带动种植户3000多户,每亩为农民增加收入3200元,使当地1.2万人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将产业链条向畜副产品深加工延伸,利用畜副产品废弃物(血液、脏器、骨头)生产高附加值生化产品。2017年,加工畜副产品8000吨,既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间接地也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并带动了运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认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素质差,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是基础。二是人才短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是关键。三是企业研发能力跟不上,强化自主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是根本。四是提升产品质量意识不强,打造自主创新品牌、精细化管理是重点。

共 4 页

三、几点建议

1、提升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制定全面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扶持一批在技术或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技术项目,特别是要对已列入国家“863”和重大创新项目要列入政府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打造知识品牌,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科技先导型企业。

2、引导民营企业重组,培育现代民营企业集团

积极引导产业关联度较强的民营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优化资源为导向,一是对上下游产品关联度紧密的企业,通过整合资源联营、联合的方式组建产业化集团;二是对那些规模小、产品质量低和同质化的企业通过股份制等形式,组建产权多元化的企业集团。推动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打造一批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企业以及品牌产品。

3、制定政策,留住人才

企、外企培养人才的摇篮和跳板。为了吸引和留住大学生、外来的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建议政府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对那些为本地企业做出贡献的高技术人才和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给予奖励或优先公租房,解决城市户口,帮助企业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研环境,帮助企业留住他们,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企业发展。

4、民营企业急需提高自身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即将形成的时候,民营企业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实践者和探索者,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全球化的今天,通过对目前民营企业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分析和审视,使我体会到: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一个好的经营者就是一个企业,一个好的企业领导班子就能发展企业,市场经济就是实实在在的人员素质的竞争。所以,人员素质竞争中关键的关键是经营者的.素质,是企业内部的素质,是企业的整体素质,建议要加大对经营者进行培训,提高经营者的素质,使民营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2011年7月28日

xx-x镇位于xx-x县域东北部,东接xx-x市洛龙区,西连柳泉镇、石陵乡,北与xx-x县毗邻,南与城关镇、城关乡隔河相望,区位优势明显。xx-x县北城区位于该镇境内,总面积122.3平方公里,下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62042人,加之流动人口,全镇常住人口达10万人。xx-x县新城区、工业园区、xx-x生态园(1-6期工程)全部在我镇境内。2017年以来,x万吨供水项目、xx-x区改造、廉租房建设、xx-x烟草物流中心、河南22万伏变电站项目、xx-x项目等多项重点工程落户xx-x,既是xx-x县的东大门,也是xx-x县城的新窗口。

近年来,全镇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做大做强镇域经济的突破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攻方向,发挥优势,优化环境,打造特色、培育亮点,民营经济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全镇民营经济的崛起和迅速发展,成为推动我镇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我镇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至2017年12月底,全镇实现民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72.94亿元,增加值32.58亿元,税金1.21亿元,出口创汇125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 %、 %、 %、 %。各项经济指标均在全县前列。

其中新上项目20个,已竣工项目17个,合同利用资金

13.7亿元,到位资金5亿元,资金到位率位居全县第一。这些项目主要有:投资5300万元的xx轴承项目;投资4300万元的xx工贸有限公司项目;投资5300万元的单晶硅棒项目;投资5300万元的xx营销中心项目;投资1亿元的河xx-x精密铸件项目;投资4000万元的xx-x建材二期项目;投资2亿元的22万伏变电站项目;投资1亿元的xx-xxx置业有限公司府琛花园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xx花园项目。

这些项目的入驻为xx-x镇的发展注入了后劲。我们将继续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创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空间,提高企业对经营环境满意率,继续为民营企业在xx-x镇的发展及新的民营企业入驻提供良好环境。

1.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3.汇报材料

4.给领导汇报材料

5.小学安全汇报材料

6.课题汇报材料

7.预算汇报材料

8.先进汇报材料

镇域经济发展发言材料 经济发展年终总结篇三

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打算和安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计划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一、目标及任务:通过三年的工作,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得到加强,组织体系健全,班子功能逐步增强,党员素质得到提高,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稳步的增长,努力构建起一个和谐稳定的人居环境。

二、加强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按照《大竹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_-201_年规划》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和管理。坚持党课、党员冬训等活动的开展,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对于全村党员,深化开展“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流动党员“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活动载体,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充分发扬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在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每年至少发展2-3名新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逐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抓好党员活动室的建设的同时,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把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奋进、开拓的班子。

凭着大庙茶叶量多做工久的优势,与农户合作,搞好茶叶加工、销售,增加集体收入。

2、基础设施建设及民生工程。一是按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管理、及使用办法,积极争取落实大庙村委会组织活动的新建,全面规范,201_年内完工。二是做好我村新型合作医疗卫生室的新建,进一步提升我村卫生建设,在201_年完工。三是积极申报实施大庙河道治理工作的同时,做好我村生态环境建设,201_年内建设垃圾池1口,201_年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四是落实好我村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点建设,于201_年完工。五是村组道路建设,201_年完成境内三道路的修复和硬化,201_年做好村委会道路的实施完工。六是良种茶园的建设,201_年达到无公害标准茶园。

三、做好村里的社会稳定工作,推进和谐村的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保证。以建设“平安村”为契机,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化完善党务、村务公开的基础上,发挥村治保、调解、综治组织的作用,排查化解各种社会治安隐患,实现平安祥和,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对农村的教育培训,普及科学知识及实用技术,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树立文明新风。一是关心村里的特困户、五保户,与他们谈心,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对那些钉子户、威望户,也要与他们交朋友,达到他们支持村里工作的目的。二是切实地转变村组干部作风,杜绝有办事不公、损公肥私、优亲厚友、侵害农户权益的事情发生。三是做好制度建设,抓好党务、村务公开,特别是村民反应较为集中的村财务公开。严格规范“一事一议”,按照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解决好“有章理事”的问题,真正按规矩办事。四是加强计生工程,严格落实计生工作的各项措施,争取每年村计生工作位于全乡先进行列。五强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切实维护全村的社会稳定。通过以上措施,三年的努力,逐步使老百姓能脱贫致富,村里班子得到加强,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各项事业有全面的进步。

一、加强学习,全面提升村委会成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履行村的各项职能,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的工作能力,要求村委会成员时刻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要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重要思想、xx届六中全会、xx大的理论内涵及精神实质,还要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理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牧岭;并结合到工作实践中去,努力提高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能力。

二、心系百姓,勤政为民。

务。

三、政务公开,体现民主。

严格执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我会始终以保障村民的利益为目标,按照财务公开、政务公开的制度,按时向村民公布财务、政务动作情况,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村里有重大事项不由书记和我书记说了算,都会在经过村民代表大会上决策通过。

四、廉洁自律,深刻保持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私。三年预算计划要事:

2、修建、计划完成查新、杨花道路工程建设;

3、好农村社区改革,落实农村农民活动中心,解决村民就医难题;

4、关心弱势群众,帮困扶贫,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做好年终优抚工作以及社会保障工作,每年度做好合作医疗投保。

5、对家庭确有困难,特大重病,父母一方已故的,子女成绩出众考取大学的,设立助学慰问金。

6、保一方平安,抓好安全生产,严格安全制度,对电的设施,要求电工定期检查,定期排摸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

7、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生殖保健,外来人口管理,按照村同办签定责任制的条款,履行好职责,为村民提供避孕节育的良好服务。发挥计划生育宣传员的作用。力争不出规外二胎和未婚先孕。卫生工作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年度进行季度检查,查看实地,检查督促,垃圾是否日清。

一、基础和现状

(一)、自然状况和资源

洪河乡位于肇东市西北部,距市区45公里,昌同公路从境内横穿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洪河乡东靠昌五,西连肇州县兴城镇,北与明久接壤,南与跃进毗邻。共有9个行政村,58个自然屯,6,165户,25,630口人;耕地面积170,627亩,林地1.4万亩,草原5,000亩;各类农用拖拉机2,360台,机电井386眼。我乡的特色经济主要体现在种植业和养殖业,形成了“南禽北粮,西菜东瓜,木材加工、中间开花”的特色经济新格局,在牧业生产上,我乡以奶牛和肉牛、肉猪、_为主导,形成了“一奶三肉”六畜兴旺的牧业新格局。加工业主要以木材深加工和牲畜屠宰为主,其中,木材加工企业13家,其年效益均在100万元以上。牲畜屠宰主要是山绵羊的屠宰加工与冷冻,年可屠宰及冷冻山绵羊及肉牛5万只左右。另外,我乡还有大小酒厂4处,马铃薯深加工企业13家。我乡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乡。种植业主要以种植绿色玉米和无公害蔬菜为主。其中,绿色玉米面积为10万亩,无公害蔬菜面积2万亩。

(二)、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

20__年全乡生产总值28278.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5256.8万元,第二产业2293.7万元,第三产业727.8万元。粮食总产2亿斤;牧业总收入1.85亿元;新增成母奶牛166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782元。

(三)、城乡基础设施

全乡道路建设情况:白色路面25公里,红砖路133公里,砂石路12公里,村屯硬化路面达到35%;乡内主路两侧排水沟以明沟排水为主;全乡共有1023户吃上自来水;康居情况:全乡砖瓦化率21%,人均居住面积为25平方米;商务网点,全乡共有商铺200多家,其中食杂店120家,饭店12家,修理部34家,五金商店8家,发廊6家,娱乐场所2家,通信场所2家、木材加工厂12家,加油站1家。

(四)、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

全乡中学一处,小学9所,教育、教学水平与社会发展总体不相称;卫生院一处,城乡公共卫生及环保服务体系欠账较多,居民医疗保健环境亟待改善;乡村两级没有完善的公共文化体育娱乐场所和设施,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数字电视、互联网发展迅猛,普及率很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服务已全面铺开,农村五保户得到了政策救助;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全面推进,参合农业人口90%。

20__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创新创业,制定新一轮大发展目标,掀起新一轮大发展热潮,实施新一轮大发展战略,把五队建成经济发展快速、文化健康繁荣、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富裕安康的新乐园。

1、发展__工业,打造工业强乡平台。充分发挥五队乡滨临__岸线长,腹地广的优势,按照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开发__、做大做强__口半岛经济圈的合理布局规划,大力发展造船产业和产业聚集型、出口加工型工业项目,打造工业强乡平台。

3、小塔建设中心村,与中心镇配套呼应,连片成体,鼓励多元开发,推动农村环境建设,迅速改善村容村貌。

3、注重招商质量,重点瞄准外资项目。继续以两大园区为招商载体,盯住大项目,招引快项目,瞄准外项目,确保引进3个外资项目,外资到位突破300万美元。

4、推进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快速推进现代高效农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大打绿色农业品牌。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大力支持农村中介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5、开展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态建设。积极开展以“四清四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发展清洁能源,快速实施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确保沼气普及到各村,每村达到300户以上。

6、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创业能力。认真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三项工程。针对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开展绿色证书培训、青年农民科技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剩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建四个培训网点,提高农民创新创业能力。

7、弘扬文明风尚,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农民素质修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彰显五队文化体育特色,加大文化体育设施投入,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道”工程,今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000户,增长50%。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引导农民树立新风,破除陋习。争创省级文明村3个,市级文明村8户,县级文明村12个。

8、实施保障机制,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关注社会弱势群众,关注困难群众,关注贫困儿童,关注残疾群体,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保障措施。加强敬老院建设进度,提高五保老人供养水平。确保103户五保老人今年全部进院居住,让他们安享晚年。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健全和扩大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确保人人参加医疗保险,个个享受基础卫生服务。

9、健全组织机制,提高基层凝聚能力。加强村支部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三强”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有力组织者。加强农村民主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群众运用法律解决矛盾、维护权益的能力。继续开展“平安五队”、“法治五队”创建活动,努力实现无越级上访和群访。建立村民民主自治机制,完善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监督制度,逐步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__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扎实推进__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促进全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经与村党支部、村委干部讨论研究,并征求部分村民的意见,制定了__-__年__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

一、__村基本概况

__村座落于__镇北面,与__区__镇毗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大小山塘13个,全村759户,271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17个村民组,17位组长。现有党员102人,党员议事会成员10人,村民代表51人,现有党员中担任过村两委干部的54人,担任过主职干部的15人。__村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如今的__村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各项工作。

二、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__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充分调动全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为切入点,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改善生活条件,构建繁荣、富裕、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建设期限

自__年至__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__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__村经济发展规划

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养技术,逐步形成符合__村地理环境新的龙头支柱产业,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通过引导群众种植优良新品种,提高单产产量和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引导群众种植甜叶菊、大蔸菜等,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养殖业。针对__村临近升金湖的特点,大力发展饲养渔业,养殖家禽类,不断扩大养殖规模,遂步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目标,即“三分之一”农民从事传统种植业,三分之一农民从事畜牧养殖业,三分之一农民进城打工。加大村委会对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引导和扶持力度,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落实补助,增强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开展劳务对接,与省内外大中城市建立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中介组织和就业信息,培养劳务输出带头人。到__年,全村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人,实现劳务收入550万元。

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实施”的原则,规划调整贫困户的推进方案,将全村的贫困户按行业特点,贫困原因分类,加大对贫困户的扶贫力度。着重扶持贫困户发展致富新产业,培育新的致富项目,提高“造血”功能。搞好对贫困户的培训,提高素质,增强其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进一步增加扶贫投入。到__年,全村要完成13户贫困户81个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

(二)__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重点建设好进村的道路,抓住这次村村通建设和一事一议的有利时机,把进村道路修好,协助有关部门规划好道路用地,发动群众出工出力,早日修好进入各组的道路。

加强人饮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把自来水引进各家各户,解决人和牲畜的饮水困难。

发动群众开展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排查水利工程,抓住这次水利兴修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提高__村的防汛抗旱生产能力。

发动群众出工出力,建设硬化村道,力争到__年硬化率达到85%以上。

(三)__村公共事业发展规划:

巩固提高“普九”水平,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民受教育年限,力争到__年村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切实搞好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加强村广播电视、图书馆和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全覆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本村建设的实际,以服务村民群众为重点,健全机制,强化功能,不断提高美坑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村。

二、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和落实村级工作的领导责任制。

二是要明确职责分工,和做好各项工作的相互协调,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通过加强村级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强、有奉献精神的村级干部队伍。

(二)扎实有效地抓好村级党员的教育管理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的平台和农村党员教育点,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开展集体活动,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党员意识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认真细致地做好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建立和健全外出流动党员台帐,充分发挥党员的一员双岗的作用,使每个党员真正有岗有位,有事可做;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做好从党员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党建工作机制

1、建立党建工作会议制度。村级党建工作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形势任务,安排部署工作,深入开展党建工作联创、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等共建活动。

2、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实现村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村级党组织要支持和保障居民自治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责,村民自治组织要自觉接受村级党组织的领导。

(四)不断强化村级服务功能

1、健全完善村级服务体系。首先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来抓,与劳动就业建立长期的联系,积极推荐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就业。要积极开展面向本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面向村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2、全面推进村级各项事业。村级党组织要组织村民群众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村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村民对村委会的认同感、归属感。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村民评选和创建平安村活动,推动村级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村级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方密切配合,形成共建合力。各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保证工作顺利推进。

(二)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对村级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党建的浓厚氛围。通过广播、宣传橱窗、标语,黑板报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其参与村级党建活动的积极性。

(三)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促进和谐发展。组织广大村民参与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发扬村级文化资源优势,引导更多的村民参与文化建设。

(四)开展教育,提高村民的素质。利用村级文化活动室,培训室及时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村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五)及时总结经验,促进工作创新。认真研究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总结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创新村级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

总之,20__年__村党建工作按照乡党委要求结合我村的工作实际,在党建工作上注重建组织、强队伍、担责任,为广大村民办实事、做服务、作贡献,推动本村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齐抓共管党建工作格局

1、健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和工作制度。要坚持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党建工作首要位置的战略思想,切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指导。党建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都是责任人的齐抓共管党建工作格局。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研究党建工作的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常深入基层开展党建专题调研,积极向上级党委报送信息。健全奖惩机制和督查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党建工作部署、检查、奖惩制度,把党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先、奖惩的重要依据。

2、科学谋划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要牢固树立常抓不懈和改革创新意识,按照乡党委总体部署,结合实际,根据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谋划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科学制定全年党建工作计划和季度、月份计划安排,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有力。

3、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积极支持群团组织按照各自章程和职责开展工作,配强群团组织班子,切实抓好工、青、妇和民兵等群团组织和配套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四个纳入”、“四个带头”,坚持把群团工作纳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课的培训内容。

二、强化理论武装,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

1、认真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和安排。以党课和党员学习日等为载体,抓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学习,重点做好党的____精神学习宣传工作,在深入上、统一思想上、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同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学习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科技、历史文化、法律法规、党务政务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深入开展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制定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计划,举办党员培训班,每个党员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7天,培训后进行知识测试。坚持“三会一课”学习制度,开展电化教育,进行专题讨论,撰写心得体会,提高学习培训效果。

3、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新时期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从与人们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抓起,认真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每年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好、群众欢迎的实事。

三、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基层组织建设活力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眼于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全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市、县、镇的统一部署,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四个目标,始终坚持求实求效,突出实践主题,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按照标准,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学习实践活动与镇相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扎扎实实抓好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11个环节的各项工作,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开发区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提供动力,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路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农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进一步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各支部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我村争当镇经济发展排头兵进一步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2、大力实施“规范”工程。要围绕“打基础,抓规范”这一工作思路,健全落实党建各项工作制度,完善村级组织各项配套设施,规范党建材料整理,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使用工作,发挥好“一室多用”的综合效能,不断推动基层组织软硬件设施建设上新的档次,实现70%以上的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目标要求,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20__年争创五个好党委。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本村建设的实际,以服务基层群众为核心,以引导村民增收致富为重点,健全机制,强化功能,不断提高__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扎实推进我村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从而全力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新村。

二、工作目标与计划

(一)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村干部队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级干部队伍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为此,一要明确干部职责分工,村级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既要相互协调、彼此信任,又须紧密协作,共同研究解决本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要建立健全村干部的学习培训机制。把村级干部的培训纳入培训规划,通过采取集中培训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推介本地先进典型等途径,把政治思想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

三要进一步完善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任用机制。

着眼于村级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注重培养和选拔村级后备干部。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会经营、懂管理的职校毕业生、专业大户、退伍军人以及外出打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分子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充实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通过加强村级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精、协作意识强、充满奉献精神的村级干部队伍。

一是要拓宽党建宣传园地,夯实工作基础。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尝试加大我村党建工作宣传栏的建设力度,一方面与党支部活动内容密切结合,及时公布党员评议、民主监督等工作的情况;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增加适合我村发展需求的科普信息、时政新闻等板块,将其建设成集公开工作信息、宣传新风新貌、丰富文化生活为一体的活动平台。

二是要完善教育阵地。加强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以及香芹农家书屋等活动场所建设,通过增添设备、学习交流等方式,充分挖掘资源潜力,为党员更新知识结构、实践理论知识和创新活动形式提供有力的场地支撑。

三是要落实活动载体。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先争优”载体、“责任目标”载体和“党员奉献”载体,以载体活动推动阵地建设,用阵地建设服务活动开展,为本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三)积极探索健全发展党员工作机制

一是严把党员“入口”关。今年计划培养8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吸收2名以上新党员。因此,必须继续坚持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能力强、致富带富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群众,积极在思想上引导、生活上关心、事业上帮助,确保优秀青年农民、优秀致富能手和其他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优先入党,有效推动农村党员队伍年轻化、知识化。

二是坚持定期评议制度。充分利用我区“三级联创”活动的载体平台,规范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常规性党的制度,坚持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定期开展农村党员评议工作。考评党员时,既注重考评党纪遵守情况,又注重党员的工作态度和群众的满意情况,对党纪不严、工作态度不端正、群众不满意的党员予以通报,并要求限期改正。

(四)坚持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

农村党员队伍是新农村建设的先锋队,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而党性弱化是导致我村党建工作滞后的瓶颈因素,因此党性教育势在必行。一方面,党支部要着手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党员服务意识。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解决影响经济发展和党群关系的热点难题,把党员形象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把日常工作置于服务群众之中。另一方面,开展“荣辱观”教育活动,增强党员道德意识。通过每月举办党小组学习讨论会等方式帮助我村党员明确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教育他们时时处处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农民群众知荣明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道德观念。

总之,党建工作千头万绪,牵动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必须科学计划并及时总结经验,促进工作创新。认真研究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总结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创新村级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和运行机制。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着力提升党建的创新力、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建设和谐幸福村队。

二、目标任务

努力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力争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建设和党的群众工作进一步改进,服务民生的机制和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努力塑造党建特色和品牌,全面提升党建整体水平。

三、重点工作

(一)、切实加强村两委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街道党工委抓村队的领导责任制,明确班子成员分工,认真抓好班子成员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定期召开碰头会,交流思想,搞好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加强相互间的协作配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合力,确保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扎实有效地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开展集体活动,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党员意识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坚持每年对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组织党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抓好社区党员基本信息网上平台建设,及时修正、补充、更新相关信息资料,对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非公企业党员、在职党员、高校毕业党员进行分类管理教育,保证每一名党员都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坚持定期走访制度,对新进党员、困难伤残党员、有思想问题党员、有特殊贡献的党员建立专访档案。

(三)、健全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形势任务,安排部署工作,协调社区内各种力量和各方面关系,深入开展党建工作联创、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卫生联搞、文体活动联谊等共驻共建活动。定期进行社区党务公开,实行制度公开、程序公开、管理公开,组织成立社区党员民主监督小组,对社区党委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进行监督。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

(四)、丰富党性实践活动。结合实际,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和党员设岗定责等多种形式,建立党员便民利民服务岗,成立党员护绿队、环保队、治安监察队、法制宣传队、民情信息员等志愿组织,积极组织党员参加村级建设,服务居民群众。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帮助特困党员、群众,在他们生活困难时就会及时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居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每月组织安排一次党员自愿者活动,如扶贫帮困助残、便民利民服务、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及讲座、拥军优属、青少年教育、健康咨询、科普知识讲座、文化体育活动、家电维修等。

一,结合去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逐条整改。

四,扎实细致做好党员排查工作,摸清党员底数,理顺组织关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提升党员队伍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切实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五、做好走访联系困难党员群众工作,按照《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办法》要求,排出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和党员的定期联系困难群众对象,并及时告知到每位党员,经常深入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六、村两委会定期召开周例会、月末会、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问题。

七、做好党务村务公开工作,定期按要求更新公开内容,公开内容正确无误。台帐记录、工作资料齐全。

八、积极开展党员积分考核工作,按照镇党委下发的《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积分考核的通知》,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实行党员积分考核制。规范党员日常行为。

九、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全年至少推出1项党建主题活动或特色工作、创新举措,落实相关措施。

十、积极培育和选树党内身边先进典型,落实具体措施,并定期开展评比表彰;争创本镇党建工作示范点,积极创建市级示范型基层党组织。

十一、认真贯彻村级管理“三规范”要求,全面推广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十二、充分利用党代表工作室平台,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受理事项及时处置率、满意率。

镇域经济发展发言材料 经济发展年终总结篇四

化是蚩尤故里,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其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着眼新化自身发展的同时,如何有利地推动娄底经济向前发展,站在商务工作的角度,谈几点建议。

一、要着力扩大内需,拉动消费

充分利用国家的惠民政策。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是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发展经济的宏观决策过程中,要用足用活国家的惠民政策,并不断开拓农村市场,全面铺开“家电下乡”、“汽摩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工作。要完善流通体系,持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加快配送中心建设,搞好“一网多用”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在商品集散、信息采集、价格传导,市场调控等方面的功能,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快农超对接步伐。

不断提高消费服务档次和水平。要精心组织各种促销活动。引导居民消费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大力发展便利早餐、家政服务、保健养生、美容美发等便民服务业,以及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生活质量型消费。引导高消费群体的消费留在当地,避免这部分需求外溢。

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借力“世界溶洞极品”梅山龙宫、“梯田王国”紫鹊界梯田、“三湘明珠”大熊山森林公园、“江南峡谷第一漂”油溪河漂流、“湘中千岛湖”苏溪湖、“洞天福地”奉家桃花源、“宗教圣地”古台山等旅游景点,挖掘蚩尤故里、梅山文化、梅山武术、新化山歌等旅游品牌,将新化打造成长株潭新型城市的后花园。

要加速推进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县农业人口很多,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消费水平整体偏低,推进城镇化,尽早实现把新化建设成为集山水、宜居、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让人民群众共同享受城市文明的成果,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外经外贸平稳增长

坚定不移实行“引进来”战略。切实抓住当前沿海、沿边以及国外企业向内陆迁移,国家经济政策向中西部倾斜的有利时机,依托本地区优势,本着“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促进社会就业”的原则。“让一切有投资愿望的'人找到投资机会!让一切有合作意向的人找到合作伙伴!让一切有创业能力的人找到创业途径”。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确保承接产业转移全方位进行。

着力构筑服务环境优势平台,“筑巢引凤”。依法灵活运用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四年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切实优化环境,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企业和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知名企业,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优先承接先进制造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要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打造商贸流通中心

镇域经济发展发言材料 经济发展年终总结篇五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港城互动日益密切,港口经济正在成为我国沿海城市崭新的发展理念,所在城市政府纷纷将港口和港口经济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的切人点和发展重点。作为我国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青岛市委市政府也较早提出了“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并致力于港口经济的发展。

1.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1)港口设施基础雄厚,装卸运输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青岛港口基础设施规模等级、装卸生产运输、经营管理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雄厚,初步确立了山东沿海区域性中心港口的地位和作用,在腹地冶金、石化、电力产业以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贡献巨大;在国家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中的枢纽性地位十分突出;支撑了青岛市成为经济、贸易大市,在服务山东省成为经济贸易大省中作用明显。

(2)临港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大规模开发潜力大。依托港口的冶金、石化、造纸等临港工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成为青岛市支柱产业;港口布局建设引导并服务于青岛经济开发区的布局和发展,使青岛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取得显著成绩,规模效益居国内开发区前列。在港口经济的支撑下,青岛新城区初具规模,具备较强的城市服务功能,分担了母城区的部分功能,推动了青岛从半岛型城市向组团式城市发展的转变,“以港兴市”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青岛港口以及正在进行的港口总体规划,已经引导了青岛大炼油、海西湾修造船和西海岸钢铁项目沿海临港布局和规划,青岛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已经起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相关行业、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青岛港口的发展,促进了山东省航运企业数量和规模相应发展,鲁丰海运集团初具规模和竞争力。港口和航运的发展带动了青岛船代、货代、理货、船舶供应和劳务等海运相关产业的发展,各类航运要素开始逐步向青岛集聚,同时促进了青岛市金融、商贸、餐饮、商住、会展业等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

(4)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为港口经济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1994年完成的开发区与黄岛行政区的体制合一,开了全国沿海城市经济区与行政区融为一体的先河,为推进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精简高效的新型政府管理体制推动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使规划建设上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得到缓解,减少了行政运行成本,减少了区域摩擦,提高了行政效率,整个黄岛区已经初步成为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功能相对完善的区域,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创造了必要条件。

2.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是基础设施供给滞后于经济发展。近年来,青岛港一直超能力运作,铁矿石、集装箱运输处于严重超负荷运转状态,原油泊位吞吐能力已经饱和。“十五”期间运输需求高速增长,青岛港码头设施和设备始终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十五”后期新开工项目在时间上相对滞后,影响了港口装卸运输自身发展,同时制约了青岛市港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湾滨海范围内传统工业有所发展以外,总体上没有建立起港口与临港产业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得港口竞争力难以在传统运输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城市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另外,青岛拥有优良港口条件和岸线资源,但现有工业布局和结构却与内陆腹地工业基地基本相同,沿海临港布局特色和优势不明显,虽是运输大港,但不是功能强港。

三是港口航运产业层次低链条短。围绕港口系统发展形成港口航运产业链是世界海运业发展的总趋势。青岛港目前强大的港口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较低,在具有资本、技术密集的现代港口物流、航运交易和海运服务业发展方面还相对滞后。

四是集疏运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港口经济能量的集聚和辐射。现有的集疏运网络在通过能力、通达性和管理的衔接协调等方面尚难以满足港口经济发展的要求。集疏运网络与枢纽建设不匹配,影响青岛港货物运输集散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城市经济能量集聚和辐射的范围和能力,进而制约青岛市港口经济的发展。

五是港区布局与城市产业布局衔接不紧,先导性作用未充分发挥。东岸老港区受城市发展和自身条件局限,装卸运输功能面临逐步调整、搬迁的压力;西岸前湾港区未开发岸线资源所剩不多,难以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港口资源不足的矛盾开始显现。港区布局与城市产业布局结合不够紧密。除胶州湾西海岸外,拥有良好深水港区开发资源条件的即墨、胶南两市尚未形成港口与城市产业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使得丰富的港口资源没有转化成为城市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当前,青岛市正处于城市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以形成沿海产业和大都市架构。

二、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条件

1.港口发展基础雄厚潜力巨大,完全可以支撑港口经济的发展。青岛市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琅琊湾、鳌山湾等具备深水港开发的资源条件,可供开发的资源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深水岸线长、航道条件好;二是水文泥沙条件良好;三是有形成掩护的条件;四是陆域开发前景好。2005年底,青岛市初步形成了以老港、黄岛、前湾三大港区为核心,其他小港相应发展的港口布局,有生产性泊位70个,其中深水泊位40个,总吞吐能力1.4亿吨,集装箱运输能力560万teu。拥有一批现代化的大型煤炭、原油、矿石、集装箱和散粮泊位,进港航道达到20万吨级。2003年顺利实施了外贸集装箱西迁前湾港区的战略举措,完成了建港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资源整合;2005年前湾港区中部、南岸码头建设全面展开,“区港联动”试点顺利实施,为建设自由贸易区以及港口的发展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青岛市港口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功能等级,基础雄厚,开发潜力巨大,可以满足现代化港口成规模、集约化开发的需要,适应海运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可为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托和支撑条件。

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的集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此外,鳌山湾沿岸利用潮间带宽阔、滩面较高的优势,可围滩造地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可以在基本不占农田的前提下,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用地,可为布局临港产业园、形成滨海新区提供丰富的储备土地资源。

3.综合运输基础好潜力大,满足港口经济能量集聚和辐射需要。公路方面,青岛市已经形成了由青岛一红其拉甫、济青、青平、青银、青威、莱青、同三线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以及204国道组成的高等级公路网;铁路方面,基本形成由胶济、蓝烟、胶黄、胶(州)新(沂)组成的路网布局;管道方面,已有黄岛至东营双线输油管道以及胶州至青岛石化的输油管道;航空方面,流亭机场已经开辟有至国内主要城市的空中航线,扩建后能力可达 1600万人次。可见,青岛市滨海地区是山东半岛陆路交通最为密集的重要交通走廊。

4.城市依托前景好,可服务并承载港口经济发展及其成果。目前,青岛市已经初步确立了山东半岛中心城市和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的地位,城市规模和各项功能较为强大。黄岛区新兴城区和胶南、即墨等城市建设也初具规模,城市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具有一定的配套服务功能,为青岛市滨海地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城市依托条件。此外,青岛临港城区发展空间和潜力大,通过与半岛母城区的功能优势互补,完全可以满足港口经济发展对城市规模扩大和各项服务功能增强的要求,即满足“以港兴市”对城市空间拓展的需要。

三、青岛市港口经济的战略定位和总体格局

1.青岛市港口经济的战略定位。从青岛市实施“以港兴市”的战略角度出发,港口经济作为“以港兴市”战略的核心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青岛市政府实施这一战略的主要抓手。从青岛市着力发展三大特色经济角度看,港口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绝对比重,处于龙头地位;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港口提供基本的运输、后勤基地功能保障;青岛港口是青岛市工业旅游的亮点之一,同时构成青岛市发展“邮轮母港”、推动青岛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从青岛着力发展六大产业集群的角度看,在石化、汽车、家电、电子、造船、港口六大产业集群中,石化、造船、港口三大产业属于典型的港口经济产业范畴,是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的核心组成;汽车、家电、电子产业虽然不属于港口经济范畴,但这三大产业发展的部分原料、产成品的运输需要通过港口由海运完成,与港口经济有一定联系,港口是这三大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

总之,港口经济是青岛市实施“以港兴市”战略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抓手,是青岛市发展“三大特色经济、六大产业集群”的核心组成和基础条件之一,是实现青岛城市目标定位的核心载体和重要途径。

(1)胶州湾港口经济发展区。以西海岸黄岛开发区为主,东岸西方、李沧、城阳三区沿湾为辅。其中核心部分的黄岛开发区规划功能定位是以航运、港口保税物流和国际贸易功能为核心,具有修造船和行政商住办公功能的港口新城区。规划功能分区布局形成黄岛湾中心区、国际物流贸易枢纽区、薛家岛旅游度假区、临港产业区、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重石化工业区、北部产业物流综合新区等七大功能区,总面积258.26平方公里。

湾,包括田横、鳌山两个组团,功能定位分别是青岛市科研教育基地,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都市产业发展区,以温泉度假为特色的旅游胜地。

四、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第一,以港口集群发展为契机,深化认识港口经济的内涵,树立全新的港口经济发展理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利用目前青岛市六大产业集群、城市、港口等专项专题规划研究正在进行的有利条件,通过各项相关规划研究报告的评审会议、专题论坛、组织学习、政府调研、媒体、广告和集群招商等方式和平台,进行广泛学习和宣传。

第二,以港口经济内涵为统领,深化认识并提升行业管理职能定位。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必须以港口为龙头,发挥纽带作用,凭借港口运作产生的大量人员、物资、信息、资金、相关服务的流动,从而带动腹地内关联产业、港口依存产业、港口派生产业的发展。

第三,以政府职能定位为依托,建立青岛市港口经济发展协调管理的长效机制。港口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复合型和综合性特点,有效推进青岛市港口经济快速发展,单靠某个部门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协同推进。

第四,以港口经济发展为纽带,建立港城互动机制,促进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主要是通过临港产业和服务功能这个关键环节来实现两者的互动。临港产业作为港口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托港口的同时又能大幅度地推动港口实现量的增长和服务功能的提升。如旅游、仓储、物流、航运交易市场等以港口为依托发展的相关服务能有效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此外,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城市功能的完善,又进一步推动港口服务水平的提升。因此,应从加快“区港一体化”进程、创新运输网络规划执行机制、制定推行集群招商长效机制等方面人手,建立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机制,实现一举多得、协调发展的目的。

第五,以政府协调管理机制为支撑,整合城市、临港工业园、港区、保税物流园、集疏运网络等的规划资源,落实港口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为形成完善规划体系,规划中要对各要素的功能定位、规模、空间和发展方向等进行统筹安排,理顺相互关系,为各要素协调规划和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创新规划编制程序,从战略高度制定系统的港口总体规划,做到港口、城市、产业、综合运输等规划的有机结合。创新规划整合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协调管理机制,为规划委托和承担单位提供深入交流、衔接协调的统一平台,整合既有或正在编制的城市、临港工业园、港区(物流园区)和综合运输等规划资源,形成有机衔接、相互和谐的空间布局。

镇域经济发展发言材料 经济发展年终总结篇六

关于2017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种植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年,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万元,在全乡4个村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

1、从业人员分布情况。

现全村共有**人,其中:男性**人,女性**人,18岁以下人数为**人,18—60岁之间人数为**人,60岁以上人数为**人,劳动力人口数为**人。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从事二、三产业的为**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其中:**人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人从事其他行业。

2、产业结构情况。

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种植为主。以20**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亩,总产量**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姜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养猪场和分散喂养猪、牛、羊和鸡为主。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道路均为泥巴路;水利设施建设上,坝塘共**个,小水池**个,沼气池**口。

(1)、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通电、通电讯。

现交麻组建有**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人,参合率**%;全村有** 户农村危房改造户,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小学**所,适龄儿童入学率**%,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2)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班子共**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人,村民委员会委员**人;全村共有党员**人,其中:男性党员**人,女性党员**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村委会到鼓扬红岩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雨天行走艰难,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生活和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

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

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16个小组均无垃圾处理池。

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

全村的田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基本上还处于“牛耕马驮”的小农经济状态,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我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

劳动力素质低,村民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 “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

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小,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生姜、核桃种植才刚刚起步。

4、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我村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

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也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新农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宽;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动、不积极,工作方法不多,还存在“等、靠、要”的现象;这些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整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

5、新农村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

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村民小组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重建设、轻管理”成了一大弊病。

新建成项目和原有集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集体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严重的减值和流失的隐患,部分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在村组公房、乡村道路、水池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方法不到位。

6、村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和后劲不强,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力不从心。

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完善、加强。目前,塘坎组和大地组两小组组长一职还空缺,无人担任。

三是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对策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

(五)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

总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的过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生产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镇域经济发展发言材料 经济发展年终总结篇七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们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全年主要目标和任务可望较好完成,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

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

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

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会议认为,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要趋利避害、顺势而为,防范各类风险。

—明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要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

—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会议要求,要精心谋划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

和回旋余地,依靠促改革调结构,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通常在每年最后一个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国年度规格最高的经济决策会议。此次会议不仅是2015年经济政策的“定调会”,还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年的首场改革动员会。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新常态”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的公报中。

自今年5月首次提及新常态以来,这个词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表述中。本月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了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论断。

内涵: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这种提法并非新词。面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过去30多年快速增长积累的风险的凸显和释放,以及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红利等基本面的悄然变换,中国经济明显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站在决策者的角度,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经济战略的高度,势必对中国未来宏观政策的选择具有方向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主要特征: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

一是中高速。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认为,从速度层面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将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

国,各个经济单元能接续发力、绵延不绝,导致发展能量巨大而持久,因而中国经济有望在7%—8%的中高速挡运行一段时间。

二是优结构。从结构层面看,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这些结构变迁中,先进生产力不断产生、扩张,落后生产力不断萎缩、退出,既涌现一系列新的增长点,也使一些行业付出产能过剩等沉重代价。

三是新动力。从动力层面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998年至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高达35.6%,而到2015年降至12.2%,今年1至5月仅为5.8%。制造业的持续艰难表明,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

四是多挑战。从风险层面看,新常态下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这些风险因素相互关联,有时一个点的爆发也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综合这些特征不难看出,我国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实质上就是经济发

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同志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三期叠加”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趋势的科学分析。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扎实做好经济改革发展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未来发展目标。

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增速逐渐回落到中高速增长区间。这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速度。同志强调:“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有利于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经济增速换挡只是相对于以往高增长的适度降低,但我国经济增速仍然大大高于发达经济体和许多新兴市场国家,而且是结构更加稳定、合理的经济增长,是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稳态增长。可以预测,在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志。过去一个时期,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制造业,达到gdp的46%。但与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一般达到70%以上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我们要的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经济增长速度。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高于制造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有利于丰富生活性产品供给、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民生、实现以人为本的增长。

发展理念从片面追求gdp向以人为本和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而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改革、促发展。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中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强调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意味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步伐将加快,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将被打破。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2015年末,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53.7%,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享受到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统筹城乡扎实推进,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发展成果正在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民。

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一、厦门率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济发展的新引擎。自 2011 年以来, 厦门经济逐步摆脱了金融危机以来的增长颓势,经 济增速再次跻身全国 15 个副省级城市前列。再次,伴随着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厦门经济、 社会、环境、人文等各方面呈现出和谐发展局面。 自 2011 年以来,厦门人均收入增速均保持与经济增 速同步,且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连年超过城镇 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在 此期间,厦门还先后获得 “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中国城市科学发展典范城市”第一名、“中国十 大创新型城市”“中国十大低碳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新常态下厦门产业演进的特点与趋势

(一)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 的更优结构演变,随着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工业化 的加速推进,厦门第一产业的比重已经很小了, 至 2015 年只占 0.7%。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 重,在 2015—2015 年间,大体持平。从 2011 年 开始,第二产业出现持续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则 出现持续上升趋势,2012 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 二产业;在 2011—2015 年间,第二产业比重平均 每年下降 1.77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平均每年上升 1.87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的空间主要被 第三产业所填补。总的说来,厦门经济发展进入 新常态以来,厦门三次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以制 造业为主的“二三一”结构逐步演变为以服务业 为主的“三二一”更高级结构。

件信息服务业年均销售收入增长达到 30%以上。

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以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远洋自动化码头、 邮轮母港等重大项目为带动,加快建设厦门航运交易 所、厦门石油交易所、福建电子口岸、东南国际航运 仲裁院等机构,推动客运与货运并举、港口与产业同 兴、腹地与中转结合,发展航运物流综合服务系统。 2015 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 857 万箱,位列 全国第八、全球第十七位;空港旅客突破 2000 万人 次。[3] 2. 打造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厦门在本岛东部滨海带集中建设两岸金融中心, 招纳金融企业集中入驻。金融业聚居发展,对资金 的吸附效应明显增强。目前两岸股权交易中心成立, 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累计突破 1300 亿元,成为对台 人民币现钞供应与回流主渠道。2015 年,金融业对 厦门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达到 24.5%。 3. 旅游会展业快速发展 2015 年厦门接待国内外游客 5337.86 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 14.5%,旅游总收入 722.09 亿元,增长 16.3%。全年举办各类展览活动 200 场,比上年增长 8.7%[3]。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 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 览会保持着全球最大规模同类专业展地位。 4. 信息软件、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 2015 年厦门被列入国家重点软件名城,有 9 家 企业列为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企 业,占全省一半。培育生成了“4399”“美图秀秀” 等全国知名软件企业,软件信息服务业近年来年均 增速在 30%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凸显,在 全省具有领先地位。比如,厦门龙山文化创意产业 园就是福建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荣获“中国创意产 业十大园区”殊荣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三、厦门产业优化升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才为其新一 轮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针对以上情况, 我们认为推动厦门产业优化升级,应在以下几个方 面加大推进力度。

(一)大力增强岛外优质公共物品供给,促进

长期以来,厦门在发展经济方面更多侧重于对 外招商引资,这虽然能更快地促进经济总量增长, 但在促进本地技术创新方面成效并不显著,原因在于这些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更多是将厦门作为一个 生产加工基地,其科技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等核 心环节仍然保留在总部。实践证明,只有本土企业 才能够植根于本地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厦门要发 展创新型经济,必须培育大量的本土企业,使之成 为本市创新的主体力量。为此,一是要出台优惠政 策,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要重点培育 创新型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二是要加快国有企业 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 制,推动国有企业成为创新的重要力量;三是打破 垄断,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以竞争压力促使 本土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

(三)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台湾高端产业进驻

对台是厦门的最大优势,但是厦门在引进台湾 产业和对台产业合作方面,过去并没有特别突出的 表现,反而长三角的昆山等地在吸引台商方面更有 作为。这当然有长三角产业配套更完备和区域经济 实力更强的原因,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厦门在管理 机制不灵活、本地市场不开放等方面的不利因素。 目前,台湾有许多比较高端的产业需要与大陆合作 或者向大陆转移,比如光电及新材料、信息通讯硬 件产业、生物科技、文化创意、医疗照护等。厦门 当前正在建设与台湾产业对接的“两岸新兴产业和 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如何吸引台湾企业进驻? 除了传统的招商措施外,厦门应进一步对台商开放 本地市场。厦门在当前的“美丽厦门”“智慧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中,关于三网融合、云计算、电 子商务、物流网、绿色建筑等产业发展,都可以对 台商开放。通过开放本地市场,吸引台湾高新技术 企业和现代服务企业进驻,在厦门设立生产基地和 研发基地,扎根厦门,这是发挥对台优势促进产业 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四)坚持走高端化路线,以质取胜

统的建材、食品等 产业,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最慢,远远低于全市高新 技术产业增长速度。目前厦门确定岛内产业“退二 进三”,岛外产业“优二强三”。为此,岛内产业应 坚决地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而且要 将此作为厦门的核心竞争力来重点培育;岛外产业 二三产共推进,就必须坚持制造业高端化路线。在 这方面,深圳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2011年底, 深圳为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出台文件主动引导失去 比较优势的企业转移,计划在 5 年内有序转移一万 多家低端制造型企业到外地,转移产业的最终目的 是要形成“总部、研发在深圳,其他的制造、生产 环节在外地”的格局,使深圳从产品的输出地转变 为技术、服务的输出地。深圳近年来新一轮新经济 的强劲发展,正是其坚持向高端产业升级的结果。

(五)适度放开岛外人口准入,引进和集聚高 素质人才

厦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需要 有人口的进一步集聚。这既包括高端人才的大力培 育和引进,也包括岛外人口的大量流入。厦门常住 人口目前是 400 万左右,但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一方面是人口区域分布结构极不合理,岛内面积不 到全市 10%却集中了 50%以上的人口,岛外面积占 全市 90%以上而人口不到一半,这种人口结构是难 以支撑岛外城镇化和岛外产业快速发展的。另一方 面是人口的素质结构与发展高端产业还有一定差距, 甚至还存在某些高端产业发展找不到相应高端人才 的现象。为此,一是要继续大力实施 “海纳百川” 人才计划,持续不断地引进国内外高素质人才。二 是要进一步放开岛外人口准入,促进岛内人口和外 地人口流向岛外,为厦门岛外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口 和人才支持。三是要花大力气加强全社会的文化、 教育和培训基础工作。

(六)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力, 是厦门产业优化升级的力量源泉和制度保障。近几 年来,厦门大力实施“美丽厦门”机制创新行动, 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招商财税机制、行政运行机 制、社会管理机制和开放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 的制度创新。当前,国家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厦门应抓住有利时机,尽快适应产业升级转型 的新要求,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以 充分调动市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 国家已经批准厦门设立自贸区,这是突破现有法律 法规不合时宜规定,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探索的大好 机遇。厦门应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加快自 贸区建设,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竞争环境和创新 环境,为厦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

镇域经济发展发言材料 经济发展年终总结篇八

“地摊经济”是城市的“活化分子”,激发内生动力,释放无限价值。2020年将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为“地摊经济点赞”,在山东烟台考察期间,李克强总理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xx地处黔北门户,是贵州省深度贫困县之一,在脱贫攻坚决胜关键时期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为了解xx城区“地摊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和参考。xx调查队开展“地摊经济”快速调查,通过向流动商贩、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共发放问卷x份,走访居民、流动摊贩、临街商户x余家,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地摊经营主以低收入、就业难群体为主。一是进城务工农民。随着市民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农村转移劳动力集聚城市,地摊无需较大投入,经营成本十分低廉,从而吸引农民工流动摆摊设点。二是城镇人口中的无固定职业人群和下岗工人。城镇人口中学历低、无技能而限制就业的人群,因资金短缺、时间限制需要灵活就业的人群,地摊无疑是不错的选择。三是大学生和有创业打算的新型摊贩。为了积累创业第一桶金,增加市场实践,累计创业经验,降低创业风险,部分大学生和创业初始者选择“练摊”。

(二)地摊商品品种丰富,利润区间大,获小利易,获大利难。地摊经营种类主要有早晚餐、服装配饰、果蔬售卖、手机贴膜、烧烤小吃和儿童玩具、小商品等,其中烧烤小吃、果蔬售卖和服装配饰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据调查数据显示,地摊日营业额在80—500元,利润在20%-40%。xx一般普工工资80—120元/天,技术工工资250元/天,流动摊贩日均收入120左右,属于中等水平,流动摊位收入基本能维持一家人在xx生活。

(三)地摊经济就业门槛低,逐步发挥做大就业“蓄水池”作用。地摊就业无年龄、学历、时间限制,就业门槛低、成本低、形式灵活,有“小快灵”等特点,成为了灵活就业的首选,有效增加了就业岗位,扩大了就业范围。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简单的小摊位解决1人就业占56.67%;解决2人就业占40%;解决3人就业占3.33%。

(四)居民有地摊消费情怀,对地摊经济包容度提升。一是居民中大部分有地摊消费经历。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调查居民中60%表示有过地摊消费经历,对地摊消费有特殊情怀,能够接纳地摊经济。近期30%的居民经常在地摊消费;30%的居民偶尔会在地摊上消费;有40%的居民表示没有在地摊上消费过。二是绝大部分居民认可地摊经济,对地摊经济支持度大。虽然地摊经济看似不起眼,与工业经济相比,难以起到明显的经济拉动作用,但居民对地摊经济持高度认可态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发展地摊经济,46.67%的居民表示非常支持;36.67%的居民表示比较支持;13.33%的居民表示一般支持;仅3.33%的居民表示不支持。

(一)地摊经济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是不可或缺的经济形式。

1.增加就业岗位。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就业都被放在了首要位置。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政府主动发力,更需要社会发力、市场发力。地摊经济由于具有“小快灵”等特点,成为了灵活就业的首选。特别是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特殊情况下,积压的就业弹性需要得到释放,发展“地摊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就业渠道、满足了就业的需求、缓解了就业压力、解决了部分人口生计问题。

2.方便市民购物。地摊因其受空间影响小,不仅成为了大商场、大超市、大卖场的有益补充。流动的地摊也方便了居民的日常购物,在逛街或者下班的时候就可以购买各种日常生活的瓜果蔬菜或者小商品,方便快捷。同时,由于地摊经营成本低,大部分商品价格要低于商铺或超市,既节省了部分开支,又满足了居民低消费需求。

3.拉动经济发展。地摊是最活跃的交易方式之一,快速流通的商品一方面增加了个体经营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延长了生产企业销售链,加快了企业资金回收,激活了市场需求。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4.增添人文气息。城市化发展不能一味追求光鲜亮丽、整齐划一,要充分考虑社会各阶层结构的客观存在,地摊的发展让一座城市有了活的灵魂,无论是路边小摊的“酒拳”、公园里众人对破解残棋人的“指点”、还是广场边上吉他“神曲”,都是本真的生活方式,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人文情怀。

(二)地摊经济发展迅速,面临五大问题不容小觑

1.污染环境卫生。流动地摊经常出现摊位零乱,噪音较大,油烟飞扬、污水处理不及时、果皮和垃圾乱扔等影响环境卫生情况,加上摊主和消费者都容易有各种不符合城市文明的举止,影响城市市容秩序。

2.影响交通秩序。流动摊贩多在热闹路段、学校门口、小区门口、景点门口等人群多的地方占道经营,且多为车流、人流高峰期,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秩序。

3.增加管理成本。流动商贩大都是小本经营,无固定场所,无固定时间,管理部门很难掌控,在实际管理中无法实现集中统一有效的管理;加之其流动性强,很多影响市容环境秩序、交通秩序等行为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成了群众投诉的热点、社会反映的焦点和城市管理工作的难点。

4.权益保障困难。“地摊经济”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产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相对于正规店铺,有着价格低廉的优势,吸引不少顾客。但流动摊贩不少存在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不诚信行为,加上不缴税款,自由定价,侵害了消费者以及合法经营单位的利益,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5.国家税源流失。从国家总体层面来讲,“乘车缴费,经营纳税。”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税收收入的保障,对“地摊经济”的松绑,确实对民生经济的扶持,但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店铺无利可图,趋利而行,关门摆摊,那么会流失国家税源,损害国家利益。

(一)建规立制,注重规划。“地摊经济”是最大的民生,关系到众多底层人民的实际问题,如何抓住“地摊经济”的“牛鼻子”,既保障民生经济问题,又保障城市发展秩序,制度和规划是重要的两个抓手。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地摊经营的市场准入条件、摊主信息登记制度、诚信经营考核管理制度等,“放”“管”结合,有序经营;二是规划区域经营。在城区重点规划部分区域设立流动摊位贩卖点,规定经营地点和时间,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不扰交通秩序。

(二) 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一是积极引导特殊困难群体、精准扶贫户、有创业意向的群体加入;二是做好政策支持,人社局、综合执法局、银行等有关部门出台可行政策,刺激行业发展;三是根据地方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引导开展地方特色产品的销售;四是积极引导城市居民,解放思想,以包容、开放、接纳的态度看待“地摊经济”及经营群体,消除误会。(三)创新方法,加强监管。地摊经济考验社会治理能力,“放”不等于放任,“管”不等于“一刀切”,既要发挥政府的有形之手,又要发挥市场的无形之手,以求释放每一个经济细胞的活力。一是转变管理方式,要彻底地从“粗暴式”管理转变成“服务式”管理,倾听群众述求,精准施策;二是在地摊经营区域设置治安管理亭,加大巡逻力度,保障经营秩序。三是定期开展座谈会,倾听摊主及城市居民的意见,及时解决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