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最新莲花教学设计(优秀18篇)

最新莲花教学设计(优秀18篇)

作者:纸韵 最新莲花教学设计(优秀18篇)

团结努力,共赴荣耀!那么怎样选取一句合适的团队标语呢?首先要考虑团队的特点和目标,其次要考虑团队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理念,最后还要考虑标语的简洁性和易于理解。成功团队的口号展现出他们的使命和价值观。

莲花教学设计篇一

教育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育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重要性和挑战。在这段时间的实践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我觉得值得分享。首先,在教育教学设计过程中,灵活性是必不可少的,其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注重评价与反思是不可或缺的。

在进行教育教学设计时,我逐渐意识到灵活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在教育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因此,教师不能僵化地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在实践中,我注意到,当我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做出及时的调整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改善。

其次,在教育教学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将教育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还需要根据实践的结果来不断完善和改进设计。理论可以为教育教学设计提供指导和支持,但最终的验证是来自于实践。而且,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动态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而不是机械地套用理论。通过实践,我发现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提供有效的教学。

最后,教育教学设计应注重评价与反思。在教育教学设计的每个阶段,教师都应该进行评价和反思。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对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评价和反思是教育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没有良好的评价和反思,教学的效果将无法得到提高。在实践中,我逐渐养成了定期评价和反思的习惯,并且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教育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既有挑战,也有乐趣。在进行教育教学设计时,我深深体会到了灵活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评价与反思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设计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莲花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活动目标】

1.感受风的特征,初步感知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知道风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2.学习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对自然界的风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3.体会风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与快乐,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与风有关的现象,并用画表现出来。

2.收集可以表现风的存在的物品:扇子,小纱巾、风车等。

3.制作风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1.玩风车,激发情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玩具,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生:想)请你们把眼睛闭上,等我数到三时再把眼睛睁开,好吗?(出示五彩风车)这是什么?(生:风车)谁能让这漂亮的风车转起来?(教师发风车给学生玩)

师:风车都转起来了,同学们用的是不同的方法,所以大家都是成功者。

2.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玩风车开心吗?(生:开心)小朋友们知道风车为什么能转起来吗?(生:有风)对了,就是因为有风,风车才转起来了。今天我们将一起去和风姐姐交朋友,去听听她的声音,看看她的表演,夸夸她的好处,你们愿意吗?(生:愿意)(板书课题)

【点评】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师以玩风车的形式导入新课,很自然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并以“和风姐姐交朋友”这种拟人化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主题活动,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

活动二:我会找风

1.听风声。

师:小朋友们听,这是谁来了?(播风声)(生:风姐姐来了)对,让我们大声对风姐姐说声hello!

2.课件1:指导学生观察,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风。

生:风把小朋友的帽子、纱巾、头发和衣服吹动了,风让帆船破浪前进,风把红旗吹得飘呀飘,风把柳枝吹得摇啊摇,风让风筝飞得很高,湖水随风荡漾。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风姐姐非常愿意和你们这些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交朋友哩!

3.课件2:指导学生欣赏、感受人们生活周围的风。

生:在湖边,风把树枝吹得摇啊摇,湖水随风荡漾。

生:风把我的衣服吹动了……

4.交流展示学生课前画好的风,看看谁的画最能表现风。

师:你们可真是细心的孩子。老师还知道有些小朋友把自己找到的美丽的风画下来了,谁愿意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看看。(请三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画)

师:你画的风姐姐在哪儿?

生1:我画的是海风,海风吹得人很舒服。(表演“舒服”的感觉)

生2:我画的是树林,风把树吹得很响。(学风吹树林的声音)

生3:我画的是国旗,风把国旗吹得飘呀飘。(演示国旗飘动的样子)

师:你们画得真棒,小朋友们真聪明,会用看、听、感觉等等各种不同的方法找到风姐姐,瞧,她正对着大家微笑呢!你们也对她笑笑。(板书:我会找风)

【点评】游戏是学生喜好的一种活动,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和学生一道玩捉迷藏的游戏来感知大自然中的风;通过拍摄学生身边的风,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入了教材中没有的本土风景;让学生通过“欣赏风”和“画风”,去感受自然界中的风无处不在,风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中了解大自然和热爱大自然。

活动三:我会造风

1.小实验:我们都来制造风。

生:上台演示各种不同的办法,如:用嘴吹,用扇子扇等。

2.小结: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点评】教师通过组织开展小实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观察比较中动脑筋、想办法去造风,体验和感知“风”的存在,领悟风形成的原因,达到教育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之目的。

活动四:风与我们的生活

1.课件4:风姐姐的自我介绍。

师: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那你们知道风有哪些作用吗?先听听她的自我介绍吧!(课件录音:我是你们的风姐姐,在生活中,我的作用可大了,春天一到,花儿开了,我一吹,你就可以闻到花儿迷人的香味。炎热的夏天来了,我可以让人们感到凉快。在没有电的时候,我能让大风车忽悠悠地转起来,那样就能带动机器发电呢!怎么样,我厉害吧!哦,对了,你们见过在大江大河中航行的帆船吗?那可全靠我的帮助呢!)

2.听了风姐姐的自我介绍,同学们想想,风姐姐还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

师:风可以帮助燃烧,帮助人们发电,为有些花传播花粉,还可以帮助帆船航行。你们还知道风姐姐有哪些好处呢?把你知道的向小伙伴说说吧!(学生自由说)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动动脑,想一想:长大了,你将会怎样利用风来帮人们做好事?

师:风姐姐的好处可真多呀!除了这些,你还想让风姐姐帮我们干点什么呢?

生:我想让风姐姐帮我制造玩具、帮我们把衣服吹干、帮我们给沙漠中口渴的人们送水……

4.课件5:沙尘暴、台风给人们带来的麻烦与灾难。

师:不过,风也有不高兴的时候。你们见过风姐姐不高兴的样子吗?(播“台风”和“沙尘暴”录像)

师:台风确实可怕,沙尘暴的确讨厌。不过这可不能全怪风姐姐,这是因为有些人不爱护花草树木,她才生气的,所以我们要爱护好花草树木,多种植花草树木,当好环保小卫士,让风姐姐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处,那样风姐姐就可以和我们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了。

【点评】儿童是在真实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体验风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来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通过感受台风、沙尘暴给人们造成的危害,从中领悟要让风成为人类的好朋友,必须要多种植花草树木,自觉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好自然环境。

莲花教学设计篇三

教育教学设计是一项关键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我在教育教学设计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下面我将分享五个方面的体会。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我在设计课程时,首先根据学生的年级、知识水平和学习需要,确定了本节课的具体目标。然后,我根据教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设置了学习目标,并明确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这样,我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活动和评价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目标。

其次,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在设计课程时,经常使用讲解、讨论、小组合作、实验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一个概念性知识点时,我会先进行简短的讲解,然后进行学生间的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思考并解决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我发现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大大增加,同时他们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第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反馈。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个过程。在教育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提供及时的反馈。为了做到这一点,我设置了一些学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同时,我也会定期进行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以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指导。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育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一个重要目标。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我还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和实践性竞赛,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最后,定期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每次教学结束后,我会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并根据反思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例如,我发现在某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于是我开始尝试增加互动活动,改变讲台上的单向传授形式。通过定期的反思和改进,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总之,教育教学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反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定期反思和改进,我在教育教学设计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这些经验和心得无论对于教学上的提高还是对于自身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探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莲花教学设计篇四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必然受到广泛关注。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设计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我愿意分享一些我在教育教学设计方面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深入了解学生需求

为了确保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始终坚持先对学生需求进行深入了解。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观察和听取他们的意见,我能够知道他们对课程的期望和需求。通过了解学生的背景、兴趣和能力水平,我能够更好地调整教学设计,以符合学生的需求。这种了解对我在课堂上有更准确的目标,并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三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个性、兴趣和学习方式也不同。在教育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在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实验、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我还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给予他们更贴近个人需求的反馈。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设计,我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并逐步实现个性化发展。

第四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教学设计在这一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我将课程设计为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活动,例如综合案例分析和团队合作项目。通过这些教学设计,我帮助学生在多种情境下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不断反思和改进

教育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为了不断提高我的教学质量,我会时常反思和评估自己的教学设计,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我积极参与教师培训和研讨会,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获取新的教学设计灵感。我还会借助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和在线资源丰富我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通过持续的反思和改进,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总结:

教育教学设计是教育的关键环节,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通过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不断反思改进,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我相信,只有持续不断地努力和提升,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

莲花教学设计篇五

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回答“教学目标是什么?”相应地,设计者要通过实施教学分析确定答案。第二个问题是要回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通过设计者开发教学策略来完成。第三个问题要求回答“我们的测验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评价和修改教学资料?”这需要经过设计者开发和实施评价活动予以解决。

由此,可以得出教学设计的一个简化程序表达:分析――策略开发――评价。

人们对于教学设计程序的基本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许多国外学者设计了诸多模型来表现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过程。图1即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分析和理解这个模型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这个模型具有明显的序列性和线性特征。一方面,这体现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般顺序;另一方面,设计者又不能拘泥于这个程序,在某些情形下,设计者可能需要修改这些设计活动的顺序,而且,这一修改的过程可能并不是一步完成,而是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因此,如果从设计实践的心理活动来看,这个模型应该更像一个“蠕虫团”。

第二,教学设计的各个活动之间相互关联,循环往复,本质上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问题的理解带动着问题的解决,旧问题的解决可能意味着新问题的产生。因此,把设计过程理解成为是设计者不断进行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更为妥当。

第三,规范和科学地理解课程设计活动的内容。这是进行有意义的教学设计的基础和起点。比如,“评价(evaluation)”这一术语,其含义既包括对学习者的评估(assessment),也包括对教学的评价,不能简单地认为评价就是“测验(tests)”。再如,教学设计包含着问题解决,但不能把所有的问题解决都作为教学设计。因此,必须以严谨、踏实的态度进行问题的学习、理解和研究过程,尊重学术规范,遵守已有共识的概念范畴,杜绝望文生义,减少“非分析性”的研究。

第四,教学设计所创设的教学在目标、教学策略和评价方面必须相互匹配。就是说,教学策略要适应于不同的学习任务(即目标),测验所测量的是学习者达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三者之间必须形成高度的耦合效应才能发挥出教学设计的优势。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能够充分利用所有可用的教学情境和资源,紧扣教学重心,赋予教学以连续性、趣味性和整体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果,激励教师进步。

1.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学生需要的

教学设计的起点是分析,分析既包括分析学生的已有知识、技能、爱好、态度和其他与学习有关的个性特征,也包括分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环境以及知识与技能的运用环境,同时,透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和确定,有助于决定教学过程和方法。

2.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学需要的

系统化教学设计的产物必然形成物化成果,这些具有物质性的“产品”既可以被现场使用,也可以被复制和传播;既可以被设计者使用,也可以被其他教师甚至学生使用。因为教学设计和开发包含了学习者和情境方面的信息,所以,这些“产品”可以为那些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提供实用、有效和可接受的解决方法。

3.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需要的

基于分析的教学设计需要技术性的技能和创造性以及理性和直觉性的思维过程。广泛参与教学设计过程,有助于教师有针对地开发评估工具,合理地选择和开发教学策略,适时地开发与选择教学材料,形成积极的反思性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更加有利于教师有意义的成长与成熟。

4.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学校需要的

学校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代际累积的结果。缺乏教学设计的教学成果往往不具备推广性质和继承价值。教学设计不仅仅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解决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所展现的是一种系统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达成的共识,不仅可以使设计者、开发者、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之间形成协调,还能够为学校积累优质的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如果考虑到教学设计具有的情境特征,可以说,在特定情境下的教学设计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校本”。

既然教学设计具有如此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实践意义,为什么在当前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却遭受冷遇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不熟悉,不重视

国外学者研究教学设计已经几十年了,理论文献和实验成果异常丰富,但这些并没有被国内的学者,尤其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所熟知、接受和采纳。由于不熟悉,所以不重视。相比之下,职业学校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简称“方案”和“课标”)的制定。更有甚者,以为“方案”、“课标”甚至是“课时计划”(即教案)就是教学设计。这几者之间的差异上文已经做了区别。

实际上,如果站在系统的教学设计的角度上看,即使是最新制定的“方案”和“课标”也存在着重大的缺陷。最为突出的是,缺乏准确的教学目标分析和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缺乏对学生和环境的分析;含糊的目标陈述给测量和评估制造了困难,等等。

2.难度大,成本高

客观分析,一方面,教学设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确实具有全面性和苛求性的特征。因此,即使是有经验的设计者也会经常表现出顾虑,担心失败的教学设计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无效的师生交流、活动效率和教学效果低下、滥用时间和资源、损害学生动机,等等。另一方面,系统的教学设计在各个阶段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尤其对于职业教育而言,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特殊性,无法从普通教育的课程设计中直接获取经验性成果,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原创性特征就成为阻碍推动课程设计工作的最直接原因。

3.缺知识,少技术

在我国,课程设计的人员主体应当是教师。教师虽然对于所教授的知识性内容比较熟悉,但是对于教学论、学习论和课程设计技术等专门性知识和技能却非常缺乏,从而客观上不具备系统性教学设计的胜任力。

同时,由于多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职业学校的教师通常都会面临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因此,对于复杂的教学设计,教师往往缺乏内在的动力。

正是在上述几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设计才会停滞不前。

为了打破目前教学设计在职业学校所面临困境,使教学设计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惠及各方,笔者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论和学习论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通过组成学习型团队,通过内容分工,定期交流的方式,迅速掌握指导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

(2)以代表性学科为突破口,建立阶段性任务模式,组建教学设计团队,由简入繁,化整为零、以点带面地进行尝试性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反馈,总结经验的同时,推广经验,逐步进入教学设计的全面推进。

(3)积极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使之能够不断增强教学设计的胜任能力。

莲花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设计是教学艺术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法,直到认识了老王,他的教学设计心得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和帮助。在和老王的交流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理念,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分五个段落介绍老王教学设计心得给我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对此的体会。

首先,老王教学设计心得给我带来的第一个启示是以学生为中心。老王认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他经常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并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使我意识到,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其次,老王教学设计心得给我带来的第二个启示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老王经常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和独立探索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他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更多的启发性问题和探究性活动,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第三,老王教学设计心得给我带来的第三个启示是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老王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体验的过程。他经常在教学中关心学生的情感状态,通过合理的情感引导和互动让学生感到快乐和自信。这让我认识到,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递和学科能力的提高,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发展。

第四,老王教学设计心得给我带来的第四个启示是借助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老王经常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他认为技术手段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适时地介入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果。

最后,老王教学设计心得给我带来的第五个启示是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老王经常会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他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只有不断反思和改进,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这让我认识到,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该保持谦虚和进取的态度,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设计,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总之,老王教学设计心得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启发和帮助。在他的指导下,我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借助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持续反思和改进教学设计。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教师,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和成长机会。

莲花教学设计篇七

老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位优秀教师,他的教学设计准备细致,教学方法独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观察和学习,我深感受益匪浅。以下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个性化教学和评价方式五个方面来探讨老王的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首先,老王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学生的参与。他在每一堂课开始之前明确告诉学生今天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今天将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他设计的目标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形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发挥自己的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老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他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本质。他常常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问题,鼓励他们去研究、实验、思考,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还注重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再次,老王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个性化教学。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因此他通过课堂问答、小组合作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他会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他会给予更多的挑战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鼓励他们努力提高,不断进步。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应自己发展的机会,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老王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使评价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他给学生提供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问答、小组合作、实验报告、个人测验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他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评价中更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为他们提供改进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评价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综上所述,老王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多样、学生参与度高、个性化教学和多种评价方式的特点。通过学习和观察,我深感这种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借鉴老王的教学设计心得,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莲花教学设计篇八

教材分析:

《孙中山破陋习》一文以鲜活的文字叙述了孙中山亲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缠足的痛苦和母亲的疼爱而又无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故事中的孙中山、姐姐、妈妈人物个性鲜明,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和位置。

设计理念:

在品词析句中体会文本中人物的心情,感受姐姐缠足前和缠足后的巨大变化。在课外资料的链接中激发学生对缠足的痛恨之情,对姐姐的同情之情,对孙中山的敬佩之情。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2.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前从多种渠道了解缠足陋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8小节

(1)指名读第8小节,问:“首先”就是——?

(2)师: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要废除的陋习有很多,为什么他首先废除的是缠足这一陋习呢?这跟他幼年时,亲眼目睹姐姐缠足是分不开的。

三、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的变化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缠足前姐姐的句子;用“”画出写缠足时姐姐的句子;用“”画出写缠足后姐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的变化。

2.组织交流:

a.缠足前,姐姐是什么样儿?

(1)指名读

(2)我们也来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缠足前的姐姐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你从哪儿读到的?(指导把话说完整。感情朗读)

相机板书

(3)师:缠足前的姐姐是那么……喜欢这样的姐姐吗?就请大家带着这份喜爱之情读一读缠足前的姐姐吧!(自读、指名读)

b.缠足时的姐姐是什么样儿呢?

(1)指名读

(2)师:缠足时姐姐很----板书:痛苦

c.缠足后的姐姐又是什么样儿呢?

(1)指名读

(2)板书:没有歌声,没有笑脸

(1)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缠足。

(2)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有关缠足的资料,我们来看一看。

(观看课件,学生感受缠足之残忍)

(3)师:看到这么小的变了形的脚,同学们心灵深处一定感慨万千,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师:受到这样痛苦的折磨,我们再也看不到------,再也-----。让我们来看一看姐姐遭受这一痛苦的过程吧!

五、学习第2小节

1.大家读读第二小节,妈妈是如何给姐姐缠足的?

2.指名读,(圈出“长长的”,师:有多长呢?----就这样“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着,缠得姐姐-------)

4.交流:(播放音乐:凄凉地),

(1)(出示内容):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我感到。

指导朗读:可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读出你深刻的感受吧!)

(2)师:缠足是那么可怕、那么残忍、那么让人痛苦、那么让人憎恨,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一起读第二自然段吧。

六、学习3—6小节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呀!看到姐姐被缠足,孙中山是怎样?妈妈又是怎样呢?

1.请同学们读读3—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

2.交流:

(1)师:孙中山-------出示第三自然段

指多名读

(2)你还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孙中山?(出示第五自然段)大家仔细品味。

指导朗读:好一个-----,请你读读这句话。

(3)妈妈又是怎样呢?---从哪儿可以看出?(妈妈真的残吗?)

你能读出妈妈那既心疼又无奈的复杂心情吗?

你还从哪儿读到了妈妈的无可奈何与心疼?

(4)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从“含着眼泪”读懂了什么?

师:“娶妻要娶小脚妻”。这是在中华民族流传了上千年的一种习俗。女儿缠足,妈妈也很心疼,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找个好婆家,她一点办法都没有。这真是无可奈何啊!

师: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这句话。

3.同桌分角色读3—6小节: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4.指名分角色表演

七、比较读:

1.师: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

2.师:这件事------

出示: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你更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此时的孙中山可能会想到什么呢?

师:缠足这件事不仅给姐姐带来了痛苦和打击,也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这就坚定了他破除缠足陋习的信心和决心。他当了临时大总统,首先废除的就是——缠足陋习。

八、再读第八自然段:

师: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全体起立:让我们齐读第8自然段。

九、升华情感:

十、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阅读孙中山的故事,记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3)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回去以后问问周围的老人或者查资料,把你了解到的写下来。

莲花教学设计篇九

很多远古时代的生物已经灭绝了,像三叶虫、恐龙等。我们要想了解它们的生存情况,只能通过对它们的化石进行科学的研究。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厚厚的地层好比一本硕大无比的书,夹藏在不同地层里的化石就像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录着古生物生存活动的历史和地层的年龄,它是人类开启地球宫门的一把钥匙。因此,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人们确定地层的年代。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如,本课所介绍的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成为人们研究古生物的活化石。扇形的小叶子,长得很慢却有着营养丰富的果实,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这就是银杏树。肥胖的身体,粗壮的四肢,犹如戴着墨镜的黑眼圈,这就是大熊猫。尖而长的大嘴,核桃大的眼睛,体长可达四五米,体重可达半吨的水中动物,这就是中华鲟。

学习本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北京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怎么样?(播放课件)

(出示“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始祖鸟骨骼化石,蜻蜓和蝴蝶化石,三叶虫化石,枝蒎厥化石,考古学家正在挖掘化石”)

欣赏完这些图片,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吗?(板书:化石)

引入化石:你们知道什么是化石吗?

师:老师告诉你们吧,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古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它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它们的遗体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我们就把它称作化石。

2、学生质疑。

3、师:如果你想了解的话,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知生字:

1、按要求读书:

(1)轻声读课文,借助“树叶”里的生字,读准字音。

(2)找一找,课文里写了几种“活化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4、师生评议。结合读好几个生字:

悉鳞肉稀

5、再读课文,找一找一共写了几种活化石?作上记号。

6、汇报: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7、师:是啊!这些动物、植物都是生活在远古时代,它们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了现在,所以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石”。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指导学习课文第二小节,结合训练: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首先请大家读读第二小节,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可以用笔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3、汇报交流:

(1)“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观察图片和实物)

“一片片”和“一把把”能换成“一片”和“一把”吗?为什么?你能举个例子吗?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谁能说几个呀?

填空:一块块()一条条()一棵棵()一只只()

(2)理解“公孙树”“白果树”:为什么叫“公孙树”“白果树”?

师:老师找到了一棵名副其实的“公孙树”,想看看吗?(出示课件师描述)在山东省最南端的新村乡,当地群众为一株被冠为“银杏王”的古老银杏树过了3000岁“生日”。此树高41.9米,胸围8米,直径2.6米,树冠根系面积五六亩。老树王虽历经沧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师:其实,银杏树是一中很美的树,有位小朋友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配乐师诵读)我很喜欢银杏树,因为它很美丽。我发现,它的叶子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变换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四季的形状我都喜欢。春天,银杏树枝头嫩绿的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在阳光的沐浴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夏天,日照充足,叶子长成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一碰就会滴下油来。在酷暑难耐时,如坐在银杏树下阅读,一阵风吹过,千万只小扇子为我煽风,那份凉意,那份舒畅真是如同生活在仙境里一般。秋天,片片黄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冬天,银杏树落光了叶子,将自己包裹起来,等待着严冬的来临。他似乎苍老了,却仍在风雪交加的日子里顽强地挺立着。

银杏树也开花,但很小,常常被人忽略。它开的花是白里带点淡黄色的。小花结出的果子却是人们喜欢的。银杏的果子像一只只小橄榄球,乳白色壳子里面躺着一个淡绿色的胖胖的果仁,非常好吃,还带有一点微微的苦味。我常跟妈妈用微波炉烤着吃,只需小火一分钟,就听到微波炉里传出“叭叭”的声响,不一会儿,果壳裂开了,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师:你们觉得美吗?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吧!

现在你喜欢银杏树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

(给读得特别好的小朋友奖励一片银杏叶片作为纪念)

四、自主学习第三、四小节,结合训练:

1、课文还写了两种“活化石”------大熊猫和中华鲟,小朋友们能自己读懂吗?试一试吧!也像刚才老师那样,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记,同桌合作,把读懂的内容向大家汇报,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好吗?开始吧!

2、学生合作学习第三、四小节。

3、汇报交流:

(1)“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

你知道“熟悉”的意思吗?你对什么很“熟悉”?请说一句话。

(2)“灭绝”是什么意思?谁知道其他动物为什么会“灭绝”的呢?

师:一只成年大熊猫的体重大概90—135千克。四脚站立时,肩膀部位的高约0.9米,身长大约1.5米。雄性大熊猫比雌性约大10%。

大熊猫的体形非常适应森林环境。虽然大熊猫笨重的体态和“内八字”的脚步使它显得笨手笨脚,但实际上它却出奇的灵活。它甚至可以用后脚够到脑袋。强壮的前腿和厚实有力的肩膀使它们爬起树来身手矫健,遇到敌人时也能化险为夷。灵活的身体使它们能轻松地穿过茂密的竹林。大熊猫腿短,走起路来离地面很近,因此走得很慢,即使是逃离险境时,也只不过是慢腾腾地迈着小步连跑带颠。野生大熊猫的寿命约为。

(3)“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

“稀有”,稀少,少见。

为什么中华鲟会“稀有”呢?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师生评议。

五、演读课文:

2、(师示范):我是银杏树,就是大家常说的白果树,我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我长得很慢很慢,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了我,一直要等到你当上了爷爷奶奶,才能吃上我的果子,所以我又叫“公孙树”。

3、(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活化石”介绍给游客。

4、各组派代表上台演说。

5、师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对活化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小朋友们,在我们这个地球上还有许多从远古时代生存至今的生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课件欣赏:)生活在3.5亿年前的腔棘鱼;4.5亿年前的鹦鹉螺

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娃娃鱼;桃花水母;宽咽鱼;红豆杉,已经1200岁了;稀有物种桫椤;浙江百山祖冷杉。

六、课外延伸:

1、请你写一写:仿写一篇有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2、请你读一读:《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3、请你查一查

莲花教学设计篇十

1、了解诗歌点染的写法。

2、体味诗歌的意境美。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品味语言,体味意境。背诵诗歌

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一、导语

我们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

二、请学生朗读,再齐读。

三、这是一首山水诗,那我们可以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歌中,每一句都有一个文眼。

1、第一句诗,讲的是?(草)那么这个草是什么样的草呢?(幽草)

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

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

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来找其余三句诗中的文眼。(鸟鸣、潮急、舟横)

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句诗中去寻找答案了,是什么?(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至于他为什么不在意呢我们呆会儿再来分析。

3、接着来看第三句的文眼——潮急。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自然现象,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往往会出现多雨的天气,称之为桃花汛。这时候山涧里河水暴涨,形成了“潮急”的景象。

4、那么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晚上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此时,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急于归航)于是,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么样的呢?(舟自横)为什么会横着呢?(水的力度很大)进一步突出了当时这春潮的急!

四、、进入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赏析和flash中的图景来想象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呢?请发言。

五、体会作者的情感

1、怜——喜爱,怜惜。开篇将幽草、黄鹂并提,用“独怜”的字眼,很明显地表露了诗人

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2、舟自横——这里需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来理解它的深意了!

韦应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诗中的“舟自横”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

七、背诵诗歌

八、判断正误

1、独怜表现了诗人对滁州西涧春景的喜爱。()

2、幽字表现力诗人心情闲静。()

3、潮急导致舟自横,有着必然联系。()

4、舟自横表现力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莲花教学设计篇十一

1.情感目标: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及对文章的学习,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2.知识目标:把握文章中语言特点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3.能力目标:体会文章亲切、自然的文字风格。

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及对文章的学习,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1、组织学生写出对同桌的评价,只写优点。

2、收集有关自信的名言或广告词。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最近老师收到了一封信,信中有位学生向老师倾诉了内心的苦闷与疑惑――在家里,帮助家人做家务的时候经常会越帮越忙,受到训斥;在学校,由于成绩不理想,觉得同学们瞧不起自己,故意疏远他,自己常常感到很孤独。结尾他向老师询问自己是不是一无是处,没有希望。

教师:有类似心理状态的同学请举手(借此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大致情况。)

出示心理测试题,请同学自测:

1、我觉得自己有不少优点。()

2、我喜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3、与陌生人相处,我很少局促不安。()

4、我的小伙伴很喜欢和我一起玩。

5、无论学什么,我觉得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学会。

6、我常常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7、我比较容易成为别人的朋友。

8、我知道有些人不太喜欢我,但我并不为此而担忧。

9、每次坐在考场上,我总是信心十足。

10、如果我做了件傻事,我会同在场的人一起大笑,不觉得有多难堪。

11、我心理觉得我会成为一个很棒的人,

12、尽管我还有不少毛病,但我肯定能改掉。

师统计结果:有这么多的同学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你们一定能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板书课题:做一个最好的你

师:这是一篇议论文,与我们以往不同的是开始说自己的观点,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二、探究学习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明白了什么?

师:作者列举了容貌美丽却依然“灰心丧气”的这一怪现象,引出自信对人的重要性这一观点。

2、罗森塔尔的试验是怎么做的?快速读2—3自然段,说一说。

师:大家注意罗森塔尔说的这句话“其实,我对这些学生一无所知,完全是随意挑选的。”进一步印证了自信心的神奇作用。

师:用事实开头,运用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同时设悬念,引人入胜。

(二)学习第二部分

师:我们看第5自然段的调查结果,哪些句子采有了修辞手法,什么手法?

师:向学生推荐一些可以调查自己自信心情况的测试题。

(三)怎样才能树立自信心呢?我们看第三部分。《做一个最好的你》教学设计

1、指名个人读,有几种方法?

第7自然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为记住这些方法,老师编了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自己喜欢自己哩

你拍二,我拍二,做好小事很重要。

你拍三,我拍三,自己喝彩勇向前。

你拍四,我拍四,坚持一下敢冲刺。

3、在你失去信心时你是怎样做的?

(姚明的故事、高红的故事……)

(四)结尾的部分

1、文章用诗一样的语言作结尾,谁愿意读一下?注意诗的韵律。

2、这部分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学生试着仿写

范例1:

如果不能成为鲜花,那就当一片绿叶。

如果不能成为诗人,那就当一个爱好者。

如果不能成为伟人,那就当一个平凡者。

范例2:

如果不能成为大厦,那就当一个基石。

如果不能成为大雁,那就当一个小鸟。

如果不能展翅飞翔,那就默默行走。

三、总结:

送同学们一句话:

“自信是风,能带我们飞翔,自信是浪,能诠释我们的胸怀”。

我们的生活等待我们去学习,我们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创造,可这需要我们有一颗愉快而且充满自信的心,需要我们坚信自信的自己将格外引人注目、格外的美!祝愿同学们,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的美丽人生,像那条小路、那条小鱼、那颗星星,永远做一个最好的你!

四、教学资源:

课外阅读毕淑敏的《我很重要》。

第二课时

一、罗森塔尔的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联系身边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深化认识。

1、你知道哪些有关自信的广告词,分析一下它们好在哪里。

2、说说你知道的相关名言警句,并谈谈你的认识。

三、互找优点,激发自信。

1、拿出课前写好的同桌的优点,交给同桌,并真诚的告诉他(她),他(她)其实很优秀,可举例说明。

2、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拿起笔,写在“我的视角”里。

四、别出心裁――发散思维

自信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必须条件。可是,不加分析,盲目自信,就会变成自负、自满,这就会给我们带来害处。

讨论:过分自信――自满、自负,带来的害处。

(可借鉴“望洋兴叹”、“龟兔赛跑”、“马谡失街亭”等故事来说明。)

五、自由谈本节课的收获。

莲花教学设计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乘方运算。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灵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3、教学关键: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区分-an与(-a)n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以及思维活动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一章我们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计算,其实有理数的计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一种游戏叫“算24点”,它是一种常见的扑克牌游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那我们现在约定扑克牌中黑色数字为正,红色数字为负,每次抽取4张,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使结果为24。

师:假如我现在抽取的是黑3红3黑4红5(幻灯片放映图片)如何算24?

师:如果四张都是3呢?

生答:-3-3×3×(-3)=333324

师:现在老师把扑克牌拿掉一张红3,变成2个黑3,1个红3,大家有办法凑成24吗?

生:思考几分钟后,有同学会想出33(3)的答案

师:观察这个式子,有我们以前学过的3次方运算,那它是不是乘法运算?可以告诉大家,它是一种乘方运算,那是不是所有的乘方运算都是乘法运算,它与乘法运算又有怎样的关系?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有理数的乘方”,相信学过之后,对你解决心中的疑问会有很大的帮助。(自然引入新课)

2、动手实践,共同探索乘方的定义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进行对折,再对折

问题:(1)对折一次有几层?2

(2)对折二次有几层?224

(3)对折三次有几层?2228

(4)对折四次有几层?222216

师:一直对折下去,你会发现什么?

生:每一次都是前面的2倍。

师:请同学们猜想:对折20次有几层?怎样去列式?

生:20个2相乘

师:写起来很麻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空间,有没有简单记法?

简记:222324

师:请同学们总结对折n次有几层?可以简记为什么?

2×2×2×2×2

n个2

生:可简记为:2n

aaa?师:猜想:a生:an

n个a

师:怎样读呢?生:读作a的n次方

的因数),n叫做指数(相同因数的个数)。

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看作是的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的次幂.小试牛刀:

练习一: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

6×6×6=(-3)(-3)(-3)(-3)=

2.1×2.1×2.1×2.1×2.1=1

21

21

21

21

21

2=

543431126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乘方运算的性质

师:我们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计算的时候,要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把绝对值相乘。我们知道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那对于乘方运算的结果如何来确定积的符号呢?用幻灯片出示表格,计算后,请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并总结。(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从底数和指数两方面进行考虑)

教师再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师生总结: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

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为0。

(-3)15;(-5)8;(-7)6;(-10)25;123;(-16)9

例1:计算(教师板演一题后请学生板演)

(1)26(5)62

(2)73

44(3)(3)(6)3

33(4)(4)(7)4

比一比:(1)与(5)一样吗?(3)与(6)一样吗?(4)与(7)一样吗?

小结:一定要先找出底数和指数,确定符号后再去计算。

例12:计算:(1)2522,(2)3,(3),(4),(5)453533334

比一比:(2)与(3)一样吗?(4)与(5)一样吗?

总结:负数和分数的乘方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和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5、课外探究

一张纸厚度为0.05mm,把它连续对折30次后厚度将是珠峰的30倍。试着去计算一下,这句话对不对。

6、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1、乘方是特殊的乘法运算,所谓特殊就是所乘的因数是相同的;

特别提醒:底数为负数和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负数和分数括起来

2

3、进行乘方运算应先定符号后计算,要确定符号要先确定底数和指数。

7、作业布置:习题2.6第1、2题;

莲花教学设计篇十三

第一段:引言(150字)

老王是我在教育界的一位朋友,他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赞赏。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他的一堂课,对他的教学设计心得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不禁为老王设计教学的思考深度和灵活性所折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老王教学设计心得的体会和观察。

第二段:精心设计的课程目标(250字)

老王在教学设计中非常注重明确和明确的课程目标。无论是单个课时还是整个学期,他都能清晰地标识出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老王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他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因此,他的课程目标设计非常贴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

第三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300字)

老王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并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他不拘一格,根据不同的主题,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小组合作、讨论、案例分析等等。这样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同时,老王也注重使用多媒体工具和技术,通过图表、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段:个性化的评估方式(300字)

老王的教学设计还体现在个性化的评估方式上。他不仅仅依靠传统的考试和测验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注重考察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才能优势。他设计了一些项目和小组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展示来评估学生的表现。这种个性化的评估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和意义的学习体验。

第五段:总结(200字)

老王的教学设计心得让我深受启发。他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他的课程目标设计明确,贴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他的个性化评估方式帮助学生发展才能,提供更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学习体验。总的来说,老王的教学设计心得不仅仅对我有所启发,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思考。我相信,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莲花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我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设计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以下是我对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学设计需要主题明确。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的主题是什么。主题的明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以及制定教学方式。例如,如果主题是“环保”,我们可以选择相关的文章、视频等素材,设计一些与环保相关的练习和活动,并采用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主题的明确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加深他们对主题的认识。

其次,教学设计需要灵活多样。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方式各异,因此教学设计不能一成不变,而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灵活调整。在教学设计中,我经常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解、示范、讨论、小组合作等。我发现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接受程度和效果。一些学生在讲解中能够集中注意力,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另一些学生则喜欢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讨论和合作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我会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对于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设计中,我会创设各种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我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互相学习和帮助;我还会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信心。通过这些参与和积极性的培养,学生会更主动地思考和探索,更积极地参与课堂,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教学设计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因此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设计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的安排。例如,对于较强的学生,我会提供更深入和扩展的学习资料和任务,帮助他们更好地拓展知识边界;对于较弱的学生,我会通过分组和辅导等方式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通过关注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最后,教学设计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教学设计只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在教学设计中,我会了解和关注学生的背景知识、学习水平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同时,我也会关注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条件,合理规划和安排课堂教学。通过结合实际情况,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设计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工作。在我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设计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影响。通过主题明确、灵活多样、参与积极性、差异化需求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我相信我可以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果。

莲花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学设计是一项常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设计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巨大作用。经过多次反思和实践,我逐渐积累了一些关于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和体会,以期能够给其他教师带来一些启示和反思。

首先,我认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都有差异,因此教学设计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调整。例如,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然而,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一系列的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例如项目制学习、探究式学习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第三,教学设计应注重多元评价和反馈。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加强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我采用了课堂测试、小组讨论、课程反馈调查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这样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我能够更好地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割裂式的教学,忽视了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学科之间的联系。然而,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结合来解决。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学设计应注重追求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教学设计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工作。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实践,我逐渐积累了一些关于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注重多元评价和反馈,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注重追求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提高。希望我的体会能够对其他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莲花教学设计篇十六

《孙中山破陋习》一文以鲜活的文字叙述了孙中山亲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缠足的痛苦和母亲的疼爱而又无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故事中的孙中山、姐姐、妈妈人物个性鲜明,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和位置。

在品词析句中体会文本中人物的心情,感受姐姐缠足前和缠足后的巨大变化。在课外资料的链接中激发学生对缠足的痛恨之情,对姐姐的同情之情,对孙中山的敬佩之情。

1. 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2. 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课前从多种渠道了解缠足陋习。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8小节

(1)指名读第8小节,问:“首先”就是——?

(2)师: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要废除的陋习有很多,为什么他首先废除的是缠足这一陋习呢?这跟他幼年时,亲眼目睹姐姐缠足是分不开的。

三、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的变化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缠足前姐姐的句子;用“”画出写缠足时姐姐的句子;用“”画出写缠足后姐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的变化。

2.组织交流:

a.缠足前,姐姐是什么样儿?

(1)指名读

(2)我们也来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缠足前的姐姐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你从哪儿读到的?(指导把话说完整。感情朗读)

相机板书

(3)师:缠足前的姐姐是那么……喜欢这样的姐姐吗?就请大家带着这份喜爱之情读一读缠足前的姐姐吧!(自读、指名读)

b.缠足时的姐姐是什么样儿呢?

(1)指名读

(2)师:缠足时姐姐很---- 板书:痛苦

c.缠足后的姐姐又是什么样儿呢?

(1)指名读

(2)板书:没有歌声,没有笑脸

(1)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缠足。

(2)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有关缠足的资料,我们来看一看。

(观看课件,学生感受缠足之残忍)

(3)师:看到这么小的变了形的脚,同学们心灵深处一定感慨万千,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师:受到这样痛苦的折磨,我们再也看不到------,再也-----。让我们来看一看姐姐遭受这一痛苦的过程吧!

五、学习第2小节

1.大家读读第二小节,妈妈是如何给姐姐缠足的?

2.指名读,(圈出“长长的”,师:有多长呢?----就这样“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着,缠得姐姐-------)

4.交流:(播放音乐:凄凉地),

(1)(出示内容):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我感到。

指导朗读:可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读出你深刻的感受吧!)

(2)师:缠足是那么可怕、那么残忍、那么让人痛苦、那么让人憎恨,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一起读第二自然段吧。

六、学习3—6小节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呀!看到姐姐被缠足,孙中山是怎样?妈妈又是怎样呢?

1.请同学们读读3—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

2.交流:

(1)师:孙中山-------出示第三自然段

指多名读

(2)你还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孙中山?(出示第五自然段)大家仔细品味。

指导朗读:好一个-----,请你读读这句话。

(3)妈妈又是怎样呢?---从哪儿可以看出?(妈妈真的残吗?)

你能读出妈妈那既心疼又无奈的复杂心情吗?

你还从哪儿读到了妈妈的无可奈何与心疼?

(4)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从“含着眼泪”读懂了什么?

师:“娶妻要娶小脚妻”。这是在中华民族流传了上千年的一种习俗。女儿缠足,妈妈也很心疼,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找个好婆家,她一点办法都没有。这真是无可奈何啊!

师: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这句话。

3.同桌分角色读3—6小节: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4.指名分角色表演

七、比较读:

1.师: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

2.师:这件事------

出示: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你更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此时的孙中山可能会想到什么呢?

师:缠足这件事不仅给姐姐带来了痛苦和打击,也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这就坚定了他破除缠足陋习的信心和决心。他当了临时大总统,首先废除的就是——缠足陋习。

八、再读第八自然段:

师: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全体起立:让我们齐读第8自然段。

九、升华情感:

十、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阅读孙中山的故事,记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3)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回去以后问问周围的老人或者查资料,把你了解到的写下来。

莲花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很、有、名、本、领、以、为、然、识、结、永”11个生字的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认识笔画“横折提”,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描摹“识、本”。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能按标点正确停顿,能读出“不以为然、不耐烦”等语气。

3、在阅读中了解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不愿学习,结果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

4、通过学习课文后,知道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不好本领的,并能用比较规范的话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

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了解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不愿学习,结果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

2、通过学习课文后,知道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不好本领的,并能用比较规范的话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上昆虫的名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简介:蝉以吮吸植物的汁液为生。雄蝉能鸣叫,因为雄蝉的腹部有个音箱一样的鸣叫器官。

3、蝉也叫知了,因为它一天到晚“知了,知了”地叫。(播放蝉鸣声)这样的叫声真难听,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想来教蝉本领。

4、出示:许多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

(1)指名读,把句子读正确。

(2)学习生字:有名本领正音。

(3)自由读,齐读,把句子读通顺。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哪些有名的歌唱家想来教蝉本领呢?蝉的表现怎样?

2、交流、板书:黄莺画眉云雀(可简单介绍)

3、开放式回答:有名的歌唱家黄莺、画眉和云雀想教蝉本领,可是蝉

三、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蝉的叫声很难听,有名的歌唱家们到底要教蝉什么本领呢?自己轻声读读课文第2节,思考。

2、交流:(可出示句型,填空)

(1)黄莺想教蝉发音,画眉想教蝉识谱,云雀想教蝉唱歌。

(2)黄莺、画眉和云雀分别想教蝉发音、识谱和唱歌。

3、板书黄莺画眉云雀

发音识谱唱歌

老师给你们一个填空,请你们想一想,该怎么说?

出示:、和分别想教蝉、和。

学生思考,准备

4、蝉学会这些本领了吗?读读课文第三节

书空

5、蝉怎么就没学到本领,永远只会叫“知了,知了”呢?我请一个小朋友读读第2节,其他小朋友好好想一想。

交流、补充板书:不以为然摇头很不耐烦

6、学习:不以为然生字:以、为、然

7、指导朗读:

(1)听蝉与黄莺、画眉和云雀三次对话的录音,感受蝉的语气。

(2)出示黄莺和蝉的对话:

黄莺飞来了:“我教你发音吧!”

蝉不以为然地说:“知了,知了!”

a.指名同桌读,把句子读正确。

b.自由读,想想蝉是怎样说话的?

c.体验朗读。

(3)同桌合作,读蝉和画眉、云雀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4)分角色练读、比赛读。

蝉对教它本领的黄莺、画眉和云雀感到不以为然、不耐烦,结果怎样?

8、指名读,齐读课文第三节。

9、说话练习:

那么多有名的歌唱家想教蝉学本领,可到现在为止,蝉还是只会“知了,知了”地叫。学了课文,你想对蝉说些什么?(要求句子规范、连贯,意思明确。)

四、复习巩固

1、双轨火车:读字组词。

2、欢乐蹦蹦跳:积累词语。

3、读句子:

蝉很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

爸爸耐心地对我说:“别着急,你能行!”

(1)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读。

(2)你能试着也用“很不耐烦”和“耐心”说一两句话吗?

4、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指导写字

1、认识“言字旁”,观察笔画“横折提”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了解“本”的笔顺,适时渗透笔顺规则。

3、学生当堂描写:识、本。

莲花教学设计篇十八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我逐渐改进和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教学设计中的心得和体会,希望对其他教师和同行有所帮助。

首先,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背景、兴趣和学习风格。因此,我始终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并能获得实质的学习成果。通过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我发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学设计要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该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在设计课程时,会选择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例子和案例,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他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科学内容时,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另外,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情感因素在学生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那么即使教学设计再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会尽量创造积极而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语文作文时,我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让他们能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义。

此外,教学设计要注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笔试考试只是对学生知识的一种单一评价方式,而且容易导致学生的焦虑和不自信。因此,我会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小组讨论、项目展示和个人报告等。通过综合评价,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以便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学设计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设计并非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我会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同时,我也会参与一些教学研讨和培训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寻求更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总之,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贴近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及不断反思和改进,是我在实践中的重要体会。通过这些经验和实践,我相信我的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并且,我也将继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视野和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