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带引言的论文(专业19篇)

带引言的论文(专业19篇)

作者:文锋

范文范本是指在特定主题、特定领域内较为优秀和典型的样本文章,它可以作为学习和参考的对象,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接下来,我们将向大家展示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它们包括了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相信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

教学论文引言范文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不知不觉中,本学期已接近尾声。在这个天气多变的学期里,卫生部的`工作依然有条不紊的开展着。下面,我就将本学期我部工作的开展作一简单的总结。

3】做好班主任工作,很难,我想,好的班主任应该自信,幽默,心胸宽大,有责任心,热心和爱心,为人要正直,要有强烈的正义感,要有一种脱俗的气质.同时,班主任的业务素质要过硬,要才华横溢,要让你的学生对你的课,对你的才学产生一种信服感乃至敬仰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论文引言的写法

论文摘要是全文的精华,是对一项科学研究工作或技术实践的总结,对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结果的概括。

摘要置于主体部分之前,目的是让读者首先了解一下论文的内容,以便决定是否阅读全文。一般来说,这种摘要在全文完成之后写。字数限制在100~150字之间。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主要结论。也就是说,摘要必须回答“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结果说明了什么”等问题。

简短精炼是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的主要特点。只需简明扼要地将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分别用1~2句话加以概括即可。

引言也叫绪言、绪论。引言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内容和轮廓。它可以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中的全部或其中几项:

1)介绍某研究领域的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目前的水平等;。

4)说明自己研究课题的目的;。

5)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或勾勒其大体轮廓。

比较简短的论文,引言也可以相对比较简短。为了缩短篇幅,可以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某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意义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接着对文献进行回顾,然后介绍自己的研究动机、目的和主要内容。至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论文的组成部分则可以完全省略。

引言开头(即第一层)最主要目的是告诉读者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及其意义是什么,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目前状况或水平如何。

(2)如何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对他人在某研究领域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评述,包括他人有代表性的观点或理论、发明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在援引他人的研究成果时,必须标注出处,即这一研究成果由何人在何时何地公开发表。

(3)如何写研究动机与目的。

在介绍了他人在某领域的工作和成果之后,下一步便介绍作者自己的研究动机、目的与内容。介绍研究动机可以从两个角度人手,一是指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或知识的空白,二是说明解决这一问题,或填补知识空白的重要意义。

指出或暗示了知识领域里的空白,或提出了问题或假设之后,下一步理所当然应该告诉读者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填补上述空白,或者证明所提出的假设。

研究目的完全可以作为引言的结尾。也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文章的结构及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读者了解文章的轮廓和脉络。

至于研究结果,在引言中完全可以不写。研究结果是结论部分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说明自己研究课题的目的;。

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或勾勒其大体轮廓。

如何合理安排以上这些内容,将它们有条有理地给读者描绘清楚,并非容易之事。经验告诉我们,引言其实是全文最难写的—部分。这是因为作者对有关学科领域的熟悉程度,作者的知识是渊博、还是贫乏,研究的意义何在、价值如何等问题,都在引言的字里行间得以充分体现。

我们可以将引言的内容分为三到四个层次来安排。第一层由研究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等内容组成,其中还包括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第二层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动机与意义;第三层说明自己研究的具体目的与内容;最后是引言的结尾,可以介绍一下论文的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引言中各个层次所占的篇幅可以有很大差别。这一点与摘要大不一样,摘要中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项内容各自所占的篇幅大体比例一样。而在引言中,第一个层次往往占去大部分篇幅。对研究背景和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研究目的可能会比较简短。

引言与摘要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摘要中必须把主要研究结果列出,而在引言中(如果摘要与正文一同登出)结果则可以省略不写,这是因为正文中专门有一节写结果,不必在引言中重复。

比较简短的论文,引言也可以相对比较简短。为了缩短篇幅,可以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某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意义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接着对文献进行回顾。然后介绍自己的研究动机、目的和主要内容。至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论文的组成部分则可以完全省略。

教学论文引言范文

引言的作用:

说明为什么要从事本项研究开发工作,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引言的内容:

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作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引言的写作要求: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

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应注意分寸,切忌使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不适之词;同时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求指教”、“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

4、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

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也应避免引言与结论雷同。

5、引言不必交待开题过程和成果鉴定程序,也不必引用有关合同公文和鉴定的全部结论。

6、简短的引言,最好不要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

题目:

1、英文题目开头第一字不得用the,and,an和a;。

2、题目中尽量少用缩略词;。

3、特殊字符即数学符号和希腊字母在题目中尽量不用,或少用。

摘要。

杂志上刊登的论文一般仅限于数千字,为何还要一段数百字的摘要呢?无非是便于读者用最短时间掌握信息,了解研究工作或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详读全文。

在知识和信息加速度增长的今天,摘要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既为读者阅览起引导作用,更为文献汇编、计算机储存、检索做好准备,成为科技情报的重要来源。

摘要者,精华也。

作者应重视摘要的书写。

写好摘要,既需要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更是一种雕琢艺术,奉献给读者的是精品,起到的是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目的。

中文杂志的英文目录和摘要更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唯一途径,直接反映我国科学研究和杂志的质量水平,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

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

为此,我国的科技期刊近年来陆续采用结构式摘要,明确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

1.目的(objective):简明指出此项工作的目的,研究的范围。

2.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做法,包括对象(分组及每组例数、对照例数或动物只数等)、材料和方法(包括所用药品剂量,重复次数等)。

统计方法特殊者需注明。

3.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主要结果(需注明单位)、数据、统计学意义(p值)等,并说明其价值和局限性。

4.结论(conclusion):简要说明从该项研究结果取得的正确观点、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推广前景。

中、英文摘要前需标明中、英文文题,作者姓名(至多3名)及作者单位(邮政编码)。

英文摘要应隔行打字,以便修改。

摘要内容:

论文中的中、英文摘要不必强求一致。

英文摘要应比中文摘要更全面一些,这样可以使看不懂中文的读者获取更多信息。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文章中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的内容应避免重复。

摘要长度一般不超过150个字,不少于100个字。

少数情况下允许例外,但主题概念不得遗漏。

使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英文摘要的人称,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如:thispaper……等开头,现在倾向于采用更简洁的被动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例如:todescribe…,tostudy…,toinvestigate…,行文最好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如:we…。

在摘要中应该表述清楚的问题:

1)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whatiwanttodo?)。

要点:

eliminateorminimizebackgroundinformation。

2)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howididit?)。

3)主要结果及结论(whatresultsdidigetandwhatconclusionscanidraw?)。

要点:

突出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独到之处(whatisnewandoriginalinthispaper)。

英文摘要的句法。

关于英文摘要的句法,《ei》提出了以下三个一般原则:

1)尽量用短句(useshortsentences)。

2)描述作者的工作一般用过去时态(因为工作是在过去做的),但在陈述由这些工作所得出的结论时,应该用现在时态。

3)一般都应使用动词的主动语态,如:写成aexceedsb比写成bisexceededbya更好。

——————。

从内容上引言应该和摘要区分开来。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高度概括论文的各个部分如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读者不阅读全文也能获得论文的主要信息。

引言则是课题研究的必要说明,重点写选题的缘由,立题的依据,待解决的问题等。

从结构上,摘要是独立于文章之外的部分,是一篇完整的短文。

而引言则不同,没有引言,文章结构就残缺,该研究的展开就显得突然、生硬,就不可能是一篇构思严谨,缜密表达内容的文章。

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4]。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

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7、论文打印纸张规格:a4210×297毫米。

8、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页边距设为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1.8厘米;页脚1.8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1.5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10、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xx大学xx学院20xx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11、使用软件:microsoftword以上版本。

论文引言的写法

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前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首先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前人或他人对本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学术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明确地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果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要说明研究的创新点。但大部分情况下,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一定要说明此研究与被研究的不同之处和本质上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前人的工作。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成该研究的历史发展;不要把前言写成文献小综述,更不要去重复说明那些教科书上已有,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共知的常识性内容。

(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前言中,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用词要科学,对本文的创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国内首创、首次报道”、“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内容国内未见报道”或“本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等不适当的自我评语。

(5)、前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论文引言的写法

说明为什么要从事本项研究开发工作,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作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引言的写作要求: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

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应注意分寸,切忌使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不适之词;同时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求指教”、“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

4、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

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也应避免引言与结论雷同。

5、引言不必交待开题过程和成果鉴定程序,也不必引用有关合同公文和鉴定的全部结论。

6、简短的引言,最好不要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

题目:

1、英文题目开头第一字不得用the,and,an和a;。

2、题目中尽量少用缩略词;。

3、特殊字符即数学符号和希腊字母在题目中尽量不用,或少用。

摘要。

杂志上刊登的论文一般仅限于数千字,为何还要一段数百字的摘要呢?无非是便于读者用最短时间掌握信息,了解研究工作或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详读全文。

在知识和信息加速度增长的今天,摘要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既为读者阅览起引导作用,更为文献汇编、计算机储存、检索做好准备,成为科技情报的重要来源。

摘要者,精华也。

作者应重视摘要的书写。

写好摘要,既需要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更是一种雕琢艺术,奉献给读者的是精品,起到的是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目的。

中文杂志的英文目录和摘要更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唯一途径,直接反映我国科学研究和杂志的质量水平,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

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

为此,我国的科技期刊近年来陆续采用结构式摘要,明确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

1.目的(objective):简明指出此项工作的目的,研究的范围。

2.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做法,包括对象(分组及每组例数、对照例数或动物只数等)、材料和方法(包括所用药品剂量,重复次数等)。

统计方法特殊者需注明。

3.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主要结果(需注明单位)、数据、统计学意义(p值)等,并说明其价值和局限性。

4.结论(conclusion):简要说明从该项研究结果取得的正确观点、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推广前景。

中、英文摘要前需标明中、英文文题,作者姓名(至多3名)及作者单位(邮政编码)。

英文摘要应隔行打字,以便修改。

摘要内容:

论文中的中、英文摘要不必强求一致。

英文摘要应比中文摘要更全面一些,这样可以使看不懂中文的读者获取更多信息。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文章中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的内容应避免重复。

摘要长度一般不超过150个字,不少于100个字。

少数情况下允许例外,但主题概念不得遗漏。

使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英文摘要的人称,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如:thispaper……等开头,现在倾向于采用更简洁的被动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例如:todescribe…,tostudy…,toinvestigate…,行文最好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如:we…。

在摘要中应该表述清楚的问题:

1)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whatiwanttodo?)。

要点:

eliminateorminimizebackgroundinformation。

2)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howididit?)。

3)主要结果及结论(whatresultsdidigetandwhatconclusionscanidraw?)。

要点:

突出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独到之处(whatisnewandoriginalinthispaper)。

关于英文摘要的句法,《ei》提出了以下三个一般原则:

1)尽量用短句(useshortsentences)。

2)描述作者的工作一般用过去时态(因为工作是在过去做的),但在陈述由这些工作所得出的结论时,应该用现在时态。

3)一般都应使用动词的主动语态,如:写成aexceedsb比写成bisexceededbya更好。

——————。

从内容上引言应该和摘要区分开来。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高度概括论文的各个部分如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读者不阅读全文也能获得论文的主要信息。

引言则是课题研究的必要说明,重点写选题的缘由,立题的依据,待解决的问题等。

从结构上,摘要是独立于文章之外的部分,是一篇完整的短文。

而引言则不同,没有引言,文章结构就残缺,该研究的展开就显得突然、生硬,就不可能是一篇构思严谨,缜密表达内容的文章。

毕业论文格式【2】。

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4]。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

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7、论文打印纸张规格:a4210×297毫米。

8、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页边距设为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1.8厘米;页脚1.8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1.5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10、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xx大学xx学院20xx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11、使用软件:microsoftword2000以上版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论文引言范文

应该是先写摘要,再写前言的哦!摘要的写法论文摘要是全文的精华,是对一项科学研究工作或技术实践的总结,对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结果的概括。

摘要置于主体部分之前,目的是让读者首先了解一下论文的内容,以便决定是否阅读全文。

一般来说,这种摘要在全文完成之后写。

字数限制在100~150字之间。

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主要结论。

也就是说,摘要必须回答“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结果说明了什么”等问题。

简短精炼是学术期刊论文摘要的主要特点。

只需简明扼要地将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分别用1~2句话加以概括即可。

引言的写法引言也叫绪言、绪论、前言。

引言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内容和轮廓。

它可以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中的全部或其中几项:城市规划。

1)介绍某研究领域的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目前的水平等;。

4)说明自己研究课题的目的;。

5)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或勾勒其大体轮廓。

引言的作用:

说明为什么要从事本项研究开发工作,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引言的内容:

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作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引言的写作要求: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

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应注意分寸,切忌使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不适之词;同时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求指教”、“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

4、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

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也应避免引言与结论雷同。

5、引言不必交待开题过程和成果鉴定程序,也不必引用有关合同公文和鉴定的全部结论。

6、简短的引言,最好不要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

题目:

1、英文题目开头第一字不得用the,and,an和a;。

2、题目中尽量少用缩略词;。

3、特殊字符即数学符号和希腊字母在题目中尽量不用,或少用。

摘要。

杂志上刊登的论文一般仅限于数千字,为何还要一段数百字的摘要呢?无非是便于读者用最短时间掌握信息,了解研究工作或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详读全文。

在知识和信息加速度增长的'今天,摘要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既为读者阅览起引导作用,更为文献汇编、计算机储存、检索做好准备,成为科技情报的重要来源。

摘要者,精华也。

作者应重视摘要的书写。

写好摘要,既需要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更是一种雕琢艺术,奉献给读者的是精品,起到的是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目的。

中文杂志的英文目录和摘要更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唯一途径,直接反映我国科学研究和杂志的质量水平,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

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

为此,我国的科技期刊近年来陆续采用结构式摘要,明确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

1.目的(objective):简明指出此项工作的目的,研究的范围。

2.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做法,包括对象(分组及每组例数、对照例数或动物只数等)、材料和方法(包括所用药品剂量,重复次数等)。

统计方法特殊者需注明。

3.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主要结果(需注明单位)、数据、统计学意义(p值)等,并说明其价值和局限性。

4.结论(conclusion):简要说明从该项研究结果取得的正确观点、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推广前景。

中、英文摘要前需标明中、英文文题,作者姓名(至多3名)及作者单位(邮政编码)。

英文摘要应隔行打字,以便修改。

摘要内容:

论文中的中、英文摘要不必强求一致。

英文摘要应比中文摘要更全面一些,这样可以使看不懂中文的读者获取更多信息。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文章中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的内容应避免重复。

摘要长度一般不超过150个字,不少于100个字。

少数情况下允许例外,但主题概念不得遗漏。

使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英文摘要的人称,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如:thispaper……等开头,现在倾向于采用更简洁的被动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例如:todescribe…,tostudy…,toinvestigate…,行文最好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如:we…。

在摘要中应该表述清楚的问题:

1)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whatiwanttodo?)。

要点:

eliminateorminimizebackgroundinformation。

2)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howididit?)。

3)主要结果及结论(whatresultsdidigetandwhatconclusionscanidraw?)。

要点:

突出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独到之处(whatisnewandoriginalinthispaper)。

英文摘要的句法。

关于英文摘要的句法,《ei》提出了以下三个一般原则:

1)尽量用短句(useshortsentences)。

2)描述作者的工作一般用过去时态(因为工作是在过去做的),但在陈述由这些工作所得出的结论时,应该用现在时态。

3)一般都应使用动词的主动语态,如:写成aexceedsb比写成bisexceededbya更好。

——————。

从内容上引言应该和摘要区分开来。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高度概括论文的各个部分如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读者不阅读全文也能获得论文的主要信息。

引言则是课题研究的必要说明,重点写选题的缘由,立题的依据,待解决的问题等。

从结构上,摘要是独立于文章之外的部分,是一篇完整的短文。

而引言则不同,没有引言,文章结构就残缺,该研究的展开就显得突然、生硬,就不可能是一篇构思严谨,缜密表达内容的文章。

教学论文引言范文

我现在是觉得做这个职业规划没多大的意义,但既然老师要我们做必定有道理和价值,毕竟他们有经验点。老实说,我更相信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也就是说我更相信计划永远都赶不上变化,就像在中学的时候,老师要每个同学为自己定一个目标,说有目标就有动力,对于我来说,或许并不是这样,就像以前从没想过到文理学院读书,从没想过学化学专业,从没想过当老师;可是现在事实就是这个样子,以前所想的距离现在的情况越来越远;而且,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如果被某件事影响了,那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先前所树立的目标也就没了。当然,我也知道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也很有可能和现在的学的专业不对口,或许,就和我以前想过的职业碰上了也有可能。所以还是认真地做了下面这个职业规划书。

毕业论文引言

电子商务已成为当夸it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和竞争的焦点,b2b和b2c是近几年国内学界与商界讨论最多的话题,电子商务的要点是发现与创造新的盈利模式,如何推进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的创新,迎接我国进八wto后培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当今夸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和应用模式的创新策略。

教学论文引言范文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对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写随文摘要,摘要的主要功能有:

1)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

现代科技文献信息浩如烟海,读者检索到论文题名后是否会阅读全文,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摘要来判断;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

2)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

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越来越显示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同时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

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2摘要的分类。

按摘要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大致有如下3种类型。

2.1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

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

科技论文如果没有创新内容,如果没有经得起检验的与众不同的方法或结论,是不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所以建议学术性期刊(或论文集)多选用报道性摘要,用比其他类摘要字数稍多的篇幅,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

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比较完整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

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

2.2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是指明一次文献的论题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的摘要,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作者做了什么工作)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

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指示性摘要,一般适用于学术性期刊的简报、问题讨论等栏目以及技术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绍论文的论题,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篇幅以100字左右为宜。

2.3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

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以上3种摘要分类形式都可供作者选用。

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或指示性摘要。

论文发表的最终目的是要被人利用。

如果摘要写得不好,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论文进入文摘杂志、检索数据库,被人阅读、引用的机会就会少得多,甚至丧失。

一篇论文价值很高,创新内容很多,若写成指示性摘要,可能就会失去较多的读者。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作者摘要写得过简,编辑在退修时应提醒其修改。

3摘要的写作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

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

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

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

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

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

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

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4英文摘要。

这里要讨论的主要是中文科技论文所附的英文摘要,其内容包含题名、摘要及关键词。

gb7713—87规定,为了国际交流,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应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原则上讲,以上中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语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特别注意。

4.1英文题名。

1)题名的结构。

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nounphrase)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1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

论文引言的写法

说明为什么要从事本项研究开发工作,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作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引言的写作要求: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

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3、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应注意分寸,切忌使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不适之词;同时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求指教”、“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

4、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

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也应避免引言与结论雷同。

5、引言不必交待开题过程和成果鉴定程序,也不必引用有关合同公文和鉴定的全部结论。

6、简短的引言,最好不要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

题目:

1、英文题目开头第一字不得用the,and,an和a;。

2、题目中尽量少用缩略词;。

3、特殊字符即数学符号和希腊字母在题目中尽量不用,或少用。

摘要。

杂志上刊登的论文一般仅限于数千字,为何还要一段数百字的摘要呢?无非是便于读者用最短时间掌握信息,了解研究工作或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详读全文。

在知识和信息加速度增长的今天,摘要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既为读者阅览起引导作用,更为文献汇编、计算机储存、检索做好准备,成为科技情报的重要来源。

摘要者,精华也。

作者应重视摘要的书写。

写好摘要,既需要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更是一种雕琢艺术,奉献给读者的是精品,起到的是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目的。

中文杂志的英文目录和摘要更是进行国际交流的唯一途径,直接反映我国科学研究和杂志的质量水平,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

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

为此,我国的科技期刊近年来陆续采用结构式摘要,明确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

1.目的(objective):简明指出此项工作的目的,研究的范围。

2.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做法,包括对象(分组及每组例数、对照例数或动物只数等)、材料和方法(包括所用药品剂量,重复次数等)。

统计方法特殊者需注明。

3.结果(results):简要列出主要结果(需注明单位)、数据、统计学意义(p值)等,并说明其价值和局限性。

4.结论(conclusion):简要说明从该项研究结果取得的正确观点、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推广前景。

中、英文摘要前需标明中、英文文题,作者姓名(至多3名)及作者单位(邮政编码)。

英文摘要应隔行打字,以便修改。

摘要内容:

论文中的中、英文摘要不必强求一致。

英文摘要应比中文摘要更全面一些,这样可以使看不懂中文的读者获取更多信息。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文章中摘要、引言和结论部分的内容应避免重复。

摘要长度一般不超过150个字,不少于100个字。

少数情况下允许例外,但主题概念不得遗漏。

使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英文摘要的人称,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如:thispaper……等开头,现在倾向于采用更简洁的被动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例如:todescribe…,tostudy…,toinvestigate…,行文最好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如:we…。

在摘要中应该表述清楚的问题:

1)本文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whatiwanttodo?)。

要点:

eliminateorminimizebackgroundinformation。

2)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howididit?)。

3)主要结果及结论(whatresultsdidigetandwhatconclusionscanidraw?)。

要点:

突出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独到之处(whatisnewandoriginalinthispaper)。

关于英文摘要的句法,《ei》提出了以下三个一般原则:

1)尽量用短句(useshortsentences)。

2)描述作者的工作一般用过去时态(因为工作是在过去做的),但在陈述由这些工作所得出的结论时,应该用现在时态。

3)一般都应使用动词的主动语态,如:写成aexceedsb比写成bisexceededbya更好。

——————。

从内容上引言应该和摘要区分开来。

摘要是论文的缩影,高度概括论文的各个部分如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读者不阅读全文也能获得论文的主要信息。

引言则是课题研究的必要说明,重点写选题的缘由,立题的依据,待解决的问题等。

从结构上,摘要是独立于文章之外的部分,是一篇完整的短文。

而引言则不同,没有引言,文章结构就残缺,该研究的展开就显得突然、生硬,就不可能是一篇构思严谨,缜密表达内容的文章。

毕业论文格式【2】。

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4]。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

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体。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7、论文打印纸张规格:a4210×297毫米。

8、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页边距设为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1.8厘米;页脚1.8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1.5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10、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xx大学xx学院20xx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11、使用软件:microsoftword2000以上版本。

心得体会论文引言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还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将从心得体会的定义和重要性,心得体会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心得体会的方式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心得体会。

首先,心得体会是指通过对过去经验的回顾和思考,对自身成长、发展、学习等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的过程。它具有很强的主导性和解决性,可以帮助我们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并引导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心得体会不仅是个人内心的体验,更是对自身认知和相应行为的反思。通过对自身的思考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这些优点,同时也可以通过改善不足之处来提高自己。

其次,心得体会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总结、梳理和整合的过程。在学习、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情,积累了许多经验。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经验的重要性,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总结和反思。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将这些经验进行整理和归纳。在进行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先回顾我们在某个领域的经验,然后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保持一种积极和开放的态度,愿意接受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

进一步地,运用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可以将经验和教训应用到下一次的学习或工作中,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心得体会与他人分享,以帮助他们避免类似的困惑和问题。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也是一种对他人的帮助和回馈,可以促进彼此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得体会。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写日志或笔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以便随时回顾和总结。其次,我们可以参加学习和交流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借此机会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再次,我们还可以利用自己时间进行深度思考和反思,提高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最后,我们还可以寻求专业的指导和建议,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心得体会。

综上所述,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进行反思和总结的重要过程。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可以从中获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运用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同时也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促进彼此的共同成长和发展。只有不断进行心得体会,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成长和进步。

带引言的论文范文

从每个人的话中,你可以观察出他/她特有的模式,一种语言模式被过度使用时,往往意味着另一种需要宣泄、表达的情感可能被压抑了。

人类智力发达的最高标志,是人会使用复杂的语言。在语言被使用时,它呈现的不仅仅是使用者的智力状况,还会将其人格特点展示得一览无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特点,这些特点也许是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都不会改变的。“乡音未改鬓毛衰”,说的就是发音模式几十年没有改变的情形。对乡音的坚守,实际上显示了一个人对他早年成长环境的记忆与忠诚。

除发音外,个体的语言模式还有以下几种——。

特定的词汇只能表达特定的内容,当一些词汇被反复使用,就表示某种情感被表达得比较通畅,另一些情感就表达得不那么通畅了。

词汇的选择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人经常会选择一些“暴烈”的词,传达出极其“险峻”的情感,平淡无奇的故事从他们的口中出来,会变得生动活泼。这样的人一般都智力非凡,具有强烈的人际吸引力。但是,人的情感也应该有平淡、悠远的一面,如果只会用强烈的方式表达强烈的情感,那有一些方面的情感一定被压抑了,这会影响到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其二,是语言的节奏和速度。一切快的东西,都有可能在逃避监视和稽查。话说得太快,显得“没从脑子过”,是为了不让自己回味或者体察这些话的深层含义。这样说话的人,要么言语空洞无物,要么出口伤人,人际关系不佳。改变一下快速说话的模式,学会慢慢说话,也是改变自己内心和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三,是语言的内容。据说女人在一起谈的就是减肥或者时装,男人在一起谈的就是时事或者体育。这样的内容模式,既是男人之所以是男人、女人之所以是女人的表现,也是加强男女各自特点的努力。个体的语言内容也是有一定模式的,有的人还没开口,你就可能知道他/她会说什么。

带引言的论文范文

有身难言,佛圣未淡,几罔风雨烟尘。为馨迷漫,索然无味,玉镜食尽万千。赤青暗嵌,丝缕连远,思忆此刻诗念。探囊夺卷,复失其间,洒往直至锦线。昔岸,定夺只天,祭今之胁朝夕更幻。鸩酒迅间,此恋彼厌,古今几番消亡。

以为大江气现?虚言无奈,叹时非该,不望萧霸,有此得愿无尽时间。

借此阑珊名见?假言无渺,转以名窍,呜呼哀哉,值乃幻世竟枕物迁。

无穷天皇,如蚁附膻,若鹜趋之极仙。内外非调,五神胜绞,链锁桎梏境态。

束妙贬奇,瑟瑟潇潇,不斟几何宙来。悠悠荡荡,潦潦风咆,足足蹄踏,千化万变终果偿。

道法成自然,儒释俱言遍,长恒有见。愿静空台,光照无感,如死如生迁其间。

玄皂紫苍颢,者傲,漫草上;滚滚才舟院,意传,混沌乱。并济浮夸。

赤耳红颜,嬉笑怒骂,瞬闪时光思考,一副永恒此刻无昔前,啼柔,只明山水遒刚儌。

多,大概是人生的代名词,因为人生的如此丰富充沛,便有了一路看不完的风景,酝酿无数此时此景的无数表情,多到人看不清,记不明,“有些人是一直刻在生命里的,哪怕是忘了她的声音,她的笑容,她的脸。”这样的情感不多,时光匆匆,岁月轮回,有些事有些场景,你以为你早已淡然冷漠,但却总是在不小心的清晰的细微之中,让你触目惊心,惊恐无措,然后突然一点一滴,最后一大片,排山倒海而来。

多的,还有精彩,美仑美幻,美妙绝伦,蛊惑你的心,让你开始慢慢忘记过去,忘记身边,忘记自己,然后一个人开始拼命地想往上爬,却很慢很慢,慢得让人抓狂,慢得让人扭曲。

财富永远不会嫌多,财富等同成功等同于自我价值自我认同,甚至等同于人生。一个人能否在城市里立足等同于尊严。

多的,还有那么一些我们讨厌的别离和伤害,盘点不完的现实平凡,不得不认同的真理,不得不的妥协。

多的风光,更多的代价,多的追求,更多的无奈。

或许正是多也让你有更多的方式幸福,人生有很多的选择,因为人生本身多种,你同样可以不认同那样的生活,你可以过得简单些,多,便也有哲学的那一面,任何事情多在一已之意。

人生便多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人生总少不了几分愁,恰如你为我平添几分愁,愁养家糊口,愁工资薪酬,愁的必然都是近忧,愁得来不及远虑。

失落时的愁眉不展,眉间可藏多少烦恼。烟波江上使人愁,愁无可分担,定然心生孤独。未必孤单,但却必然孤独。人生不可承受之痛,有些事只能自己面对,自己思考,自己成长。

人生有所愁,有所烦恼,不过是有在乎之事,牵挂之人。愁是短暂的,刹那的,比起悠长的岁月,愁像极了一个恶作剧,在愁消逝的时候,便觉得喜庆,会发觉原来难过比难过的日子更难过。

也许人生有些事未必像愁如此轻松,有些东西不可或缺,却仍然要失去,有些情感不可割舍,却被活生生的切割,那种痛苦怎一个愁字了得,甚至深入骨髓,如切肤之痛,由此,不得不感激上天,愁不是痛,是多少的幸运欣慰。

愁多是容易烟消云散,而得失,竟有得有失。

善良,像极了孩子的纯真,朴实单纯,善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任何一个人,无论贫富,愚昧或是聪颖,美丑,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天使,恶,同样来自于每一个人,善大于恶,人便平和美好,而若同意恶的行为,便会逐渐沦为恶的奴隶。

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本性即是剥夺与贪婪,我仍喜欢孩子,其实上帝赐予每个人同样的是白纸一张,有些善行就像白纸仍旧的白一样,洁白无暇,而孩子,是最容易受感染的一群人,你给予他爱与温暖,他回馈世界的会是一个快乐的自己,一个同样能温暖别人的自己。

温暖是件贴心的事,温暖是怀抱,是希望,是企盼。

人应以善为本,做经济的资本家,但不做人性的资本家。

有时觉得善等同于无知,等同于一无所知自欺欺人,然后便心安理得,而善,却又像极了习惯,渐渐地习惯被蒙骗,如同有受虐倾向一般,在童话世界里,意淫着伟大与美好。也许这并不是你的一厢情愿,要知道,一花,一世界,一天堂。

生命有太多的感,感受、感到、感动、感谢、感怀…也许也有太多的感受,悲欢离合,人生冷暖,世事艰辛,也许你还感到很多的浪费,因为你觉得你错过的人生太多,也许你浑浑噩噩得胆颤心惊直觉得浪费,也许你觉得你在做太多无谓的事,也许你觉得人生还不够你这一次的追求。可能你感到过人生的轰轰烈烈,可能你也感觉过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许你觉得太平静不够精彩,也许你觉得太跌荡不够安稳。有些感觉也许你提早感受过,有些事情还没遇到,却感人生已过大半,生活真是交错欢喜失望。

其实人生更多的还有感谢,一生中要感谢的人太多,甚至应该怀抱感恩之心,感激所拥有的一切,感激生活,感激人生,也许我们感激过,在那个时候,在那些个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的时候。

那个时候,叫做感动。一部悲情的电影也许曾让我们泪流满面,而感动之余,老生长谈起珍惜身边的一切,信誓旦旦巴不得告诉天下人,该如何如何地珍惜,然而,感动像极了冷笑话,阵阵寒风吹过,日子依然惬意舒适,又何必像世界末日过得那么悲情。

不是能让我们感动的太少了,而是我们能感动的太少。

啼笑是非,不知又有多少该要错过。

竟惊觉,多是多愁善感的人生,多惬意无比。

带引言的论文范文

摘要:音乐是一种美,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在音乐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需要我们教师去启发、引导,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进而从中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激发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文中从利用体态语言感染学生、用不同的体态语言向学生示范、运用体态语言的手势动作、运用体态语言组织教学等方面论述了体态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审美教育体态语言感动示范手势组织教学。

音乐是一种美,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一堂优秀的音乐课,始终发散着美、贯穿着美、体现着美,充满着许多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容,尤以教师的教学语言最为突出。所以,美化音乐课的教学语言,充分利用教师的眼睛、脸部表情、发声器官以及手势动作等能表达情感的体态语言,既能增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形象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也能提高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态语言是教师通过富有美感的面部表情或体态动作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体态语言包括面部表情与体态动作,在运用体态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面部表情真诚传神、体态动作生动形象。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若是时不时加以解说,则可能会破坏学生欣赏音乐的注意力,这时,丰富的面部表情就可以帮助教师避免这种情况。如:伴着轻柔的《摇篮曲》,学生能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哄着宝宝睡觉的体态中看到妈妈慈祥的笑容、宝宝甜甜的.梦境;和着雄壮的《进行曲》,学生能从教师的面部表情中看到一列列整齐的队伍,一个个威武、神气的面孔。

首先,教师要自己先感动起来才能感动学生。

在每次演唱和欣赏《国歌》时,教师既明亮又振奋的眼神、庄重的面部表情和精神向上的体态,使学生感到此时的庄严、神圣,好象置身于天安门广场,又好像看到体育健儿在伴着《国歌》的乐曲声,激动地仰面注视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这怎能不使学生为之振奋、热血沸腾、充满民族自豪感呢!

其次,教师要用不同的体态语言向学生示范,感染学生。

如:分析歌曲《山谷静悄悄》的尾声,教师在有感情讲述的同时,身体微微前倾,扬起手臂,掂起脚,做出翘首远望的样子;学生从教师的体态动作里,“听”到了小铁锤由强减弱的敲击声,看到了地质队叔叔渐渐远去的身影。正是体态动作的运用,才使生动的音乐形象在学生脑海中活灵活现。

第三,在音乐教学中,作为体态语言的手势动作尤为重要。

手势是一种语言,它可以状物、言志、抒情。当看到舞台上的聋哑姑娘惟妙惟肖地跳着优美的舞蹈《千手观音》时,你注意到了台下为她们用哑语手势指挥的教师吗?如果我们能将手势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去,既可增强学生对乐理概念的形象感,又能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感情,还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加深印象。音乐教学中有一些特殊的体态动作语言,如柯尔文手势、舞蹈、指挥等。这些体态语言都能向学生传递音乐的、情感的信息,帮助学生形成音乐技能、理解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情感。如:通过直观的柯尔文手势,可以帮助学生唱准do、re、mi、fa、sol、la、si各音,使学生建立稳定的音高概念;通过舞蹈,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形象,丰富情感的表现手段;通过指挥,可向学生提示演唱(或演奏)的情绪、速度、力度,使学生的演唱(或演奏)更富有表现力。

第四,在器乐教学和训练中,有效地运用体态语言组织教学,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小学开设了竖笛、口琴课,因为器乐比人声更具有穿透力,如果组织不好,会使学生的听力受到损伤,也会影响教师教学。所以在上课之前,要规定好纪律的手势语言。

在我到小学听课时,每当看到老师用得当、简洁的手势组织教学、训练学生时,也是课堂最安静、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科学的教学方法,就是要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艺术本身的特殊性,用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音乐的美,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它区别于其它课的教学方法。”尤其在学生学会每首乐曲、歌曲时,最后是声与情的处理,体态语言教学更为重要,表现歌曲的喜、怒、哀、乐都可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表现出来。

实践证明,只要老师的体态语言紧扣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为教学内容服务,就能增强音乐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感,进而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音乐知识内容,并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一提起列宁,人们立刻回想起他那个性化的体态动作――他站在讲台上,敞着短大衣,一手叉腰,身子前倾而头上仰,一手向空中用力挥动……他的一个手势、一个动作,立即会引起雷鸣般的掌声和热烈欢呼,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教师的一个“传神说话”的眼神、富有内涵的体态语言,不仅会使课讲得更生动有趣,还会给学生一种启迪,一种形象感,一种美的、难以忘怀的教育。

作为教师语言方式之一,体态语言在音乐教学和师生交流中是大有潜力可挖的。音乐教师不妨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境和教学需要,大胆地、富有创造性的编出独特的,丰富多彩的体态语言,使音乐教学在改革中取得更为丰富的成果。

带引言的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语言学家奥斯汀在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中把施为句分成三种: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我们借用奥斯汀的以言指事之称。认为语言中的禁忌语也是“言有所指”,指代的是客观世界中人们所避讳的事物和理念,因此被禁忌。禁忌语的“言有所指”大致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称语类、专有名词指称语类、普通名词指称语类三个类别。人们之所以禁忌这些言语,是混淆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禁忌语;言有所指。

一、禁忌语“言有所指”的性质。

语言学家奥斯汀(austin)在他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中提出,人类的言语不仅仅是语言的使用,是一种行为,即通过说话来做事。他把言语行为分成了两大类:表述句(consta—tive)和施为句(performative)。随后,奥斯汀进一步把施为句分成三种:以言指事(1ocutionaryact)、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act)和以言成事(或以言取效)(perlocutionaryact)。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抓住了言语交际中“人的因素”,阐述了交际单位不是句子而是表达说话人一定意图的语句,把语言的使用与说话者联系起来,把语言符号的使用同“自我”对立起来。

我们在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用于考察禁忌语现象时发现,禁忌语作为一类相对特殊的语言现象,其存在并为人们所认识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禁忌语本身的符号性及语言符号的社会性本质:其符号性使人们把它的能指与各种人们避讳的事物或理念(即所指)直接对应起来,甚至就看作被避讳的事物本身;其社会性是由于言语社会集团中的人们对禁忌语有着共同的认知习惯,因而在交际双方的谈话中,交际者大多正是认为某些言语的使用是有所指,才对这些言语的使用有所忌讳。

禁忌语的言有所指,是借用奥斯汀的以言指事的说法,却又不完全等同于奥斯汀的以言指事。它更多的类似于结构主义中的相当于“意义”的“所指”,也就是说,说话者所说出的话语中的某些语言符号由于指代客观世界中某些人们所禁忌的客观事物或理念,因而为人们所避忌。如果说奥斯汀的以言指事是用言语在“指什么”,那么禁忌语的言有所指就是在指“人们避忌的事物和理念”。

二、禁忌语“言有所指”的种类。

禁忌语的言有所指,是语言符号指称功能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客观事物和理念是人们所避忌的,指代这些人们所避忌的事物和理念的语言符号也因而成为言语交际的禁忌语。语用学中把这种专门指代事物和理念的语言符号称为指称语(reference)。语言中,很多指称语由于其所指称的事物的特殊性而成为言语交际的禁忌语。

1.人称代词指称语类(personalpronounrefer_ence)。

在言语交际的某些特殊情境中,说话人话语中人称代词指称语的选择使用,会直接影响到其交际效果。某些人称代词指称语的使用会给交际对方造成唐突、不礼貌的感觉,因此,交际者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会对这些指称语的使用有所避忌。这种避忌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指称语的言有所指,即指代的是客观世界具体的人,因此,把这类禁忌语称为人称代词指称语型。

大多数语言当中都存在着三种人称代词体系: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在表达命令、批评、建议等意图时,常常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有所选择,以免造成交际的失败。例如,在对他人进行批评、建议时,使用第二人称,常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说话者一般会使用转换人称代词的方式,来避免这种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例如:(1)你身为教师,应当对学生负责。(校长在批评一名教师。)。

(2)我们身为教师,应当对学生负责。(同上)。

同样是“批评”这样一种本质上有损于对方的言语行为,例(1)中校长用了“你”这个人称代词,教训的口吻加强,会令被批评的对方产生抵触情绪,效果是消极的。但是例(2)中校长使用了“我们”,模糊了所指的范围(referentialrange),照顾了交际对方的积极面子,减轻了交际对方的心理排斥情绪,因而产生积极的交际效果。再如:

(3)在本文中,我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全面的探讨。(说话者是某篇论文的唯一作者)。

(4)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全面的探讨。(同上)。

在对某种功绩进行描述时,例(3)单数第一人称“我”的使用会尽量避忌,以免给人造成骄傲揽功的印象。例(4)改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来表达,以扩大所指的范围,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显得谦虚谨慎。

在某些交际场景中,说话人为了更好地达到命令、劝慰、警告等的意图,还常常用第三人称指称语来代替第二人称或第一人称,以减轻这种话语对说话人所造成的伤害。如:

(5)这回你就听我一句吧。(生硬)。

(6)这回你就听老师一句吧。(和蔼亲切)再如:

(7)whohasfrightenedyou9.(生硬)。

(8)hwohasfrightenedmybaby?(和蔼)。

例(5)和例(7)中,由于说话人所使用的指称语的所指对象在当时的交际语境当中的身份的特殊性,导致了说话人交际话语的不礼貌、不得体,这种说话方式通常为交际者所避忌,因而推崇(6)和(8)。

可见,在特定的情景中,由于说话人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的特殊性,说话人对某些会造成消极交际效果的人称代词指称语的使用有所避忌,这正是受人称代词指称语的所指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2.专有名词指称语类(propernounrefer-enee)。

所谓的专有名词指称语就是指名字类的`禁忌语(names)。语言中很多专有名词指称语在言语交际中是被禁忌的对象。这些专有名词之所以遭到禁忌,也是因为其所指对象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所避忌的对象。

在中国古代,臣子对君主的称呼,晚辈对长辈的称呼,下级对上级的称呼一般都有一定的礼数:臣民们忌言帝王的名字,百姓们忌言达官显贵的名字,后代忌言祖先的名字,晚辈忌言长辈的名字,等等。因此,形成了“为君者讳,为官者讳,为长者讳,为贤者讳”的名讳制度。比如,唐朝时,为避唐王李世民的“李”姓,把“鲤鱼”改称为“赤鲜公”、“三十六鳞”;今天我们的“正月”的“正”字之所以读成阴平,而不读成去声,也是因为古人为了避秦王赢政的“政”字的结果。所谓家讳,就是忌说忌写长辈和祖先的名字,正所谓“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司马迁的父亲名“谈”,于是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把“赵谈”改为“赵同”,而且在《史记》的全书中也找不到“谈”字。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清代。《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避其母亲的名“敏”字,在遇到“敏”字时都说成“密”,在书写时常省去一两笔或干脆用口来代替。官讳的典型例子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说法。说的是宋代四川某一知州李登因名“登”而下令百姓在当地放灯节中把灯改称“火”。所谓圣人讳,就是对圣贤名字的忌讳。孔子、老子、孟子等圣贤的名字“丘”、“耳”、“轲”等长期被放入禁忌之列。到了今天,虽然已经没有过去那种严格的名讳,但是我们仍然认为直呼长辈及尊者的名字是不敬的行为。人们之所以对这些人的名字进行避讳,正是这些名字言有所指,是指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敬畏的人。由于名字具有指代人物本身的作用,因此,人们把对这些人的敬畏转嫁到了对名字的避忌上,以示对他们的尊敬。

英语中还有很多种族歧视性的指称语,在交际中已经被视为禁忌用语。如把黑人称作negros,把意大利人称作dogos,把犹太人称作kikes,把美籍波兰人称为potacks,把美籍华人称为chinks,把美籍日本人称为japs等,人们避忌这些指称语的原因,也是因这些指称语的言有所指。

3.普通名词指称语型(commonnounrefer-ence)。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除了对某些专有名词指称语的使用有所禁忌之外,还对某些普通名词类的指称语有所避忌。

在大多数语言里,凡表示跟死亡、排泄及性有关的指称语,一般忌讳直言,否则会被误认为粗俗无礼。英语中仅与“死亡”有关的委婉语就多达上百种。另外,还有关于身体疾病的称谓,也大都避讳直言。遇到非说不可的时候,便换一种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如汉语中把“失业工人”称为“待业人员”、“下岗工人”;把“身体有缺陷的人”称为“残疾人”、“残障人”;把“经济困难时期”称作“经济调整时期”。事实上,人们所避忌的是客观世界实实在在的性、性器官、排泄、排泄物、疾病等,而描述这些事物的名称作为指称语,因为指代了这些人们所避讳的事物,即言有所指,因此成了禁忌语。

语言之所以能够表情达意,是由其符号性特点决定的。人们通过头脑中的概念去认识客观事物,客观事物也由于语言符号这种特定的载体与人们的理念结合到一起。这就导致很长历史时期内,许多人都把语词符号看成理念本身,甚至看成客观事物本身。老子说过这样一段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名称与它所表示的事物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就是“无名”。可道之道非永恒之常道,可名之名非永恒之常名,这揭示了名的相对性。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指出“名”、“实”不可分割的人,也是我国第一个比较科学地指出名称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人。就禁忌语而言,这种把语词符号与客观事物联系到一起的名实观,也正是人们把禁忌语视为事物本身的思想基础。循着这样的思路,人们也就把对某些存在或不存在的事物、理念的敬畏转向了对指代这些事物和理念的语词的禁忌。在实际的言语交际当中,无论是君主帝王、达官显贵、圣贤尊者还是平民百姓的名字,无论是男人女人的称谓还是黑人白人的称谓,无论是跟性有关的称谓还是生理排泄有关的称谓,它们都只不过是一种符号,指代客观事物的语言符号,而绝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换言之,是“名”,而非“实”。这些指称符号本身只起到交际工具的作用。人们之所以对这些言语符号采取避忌的态度,其真正原因在于,人们忽略了名和实,即能指(signiifer)和所指(snifed)之间结合的任意性,把这些指代客观事物的语言符号当成客观世界当中真正存在的事物或理念,把对客观事物的情感转移到了指代这些客观事物和理念的语言符号身上,是因为这些符号的言有所指,才遭到人们的禁忌。

带引言的论文范文

你读过很多书?你读过几本好书?有可能你想问我什么算好书?不不不、这根书的价格、价值完全没有关系。一本好书会让你的人生走进光彩、有着无限的意义。你会被他引导走进上流社会。而一本坏书将会成为你人生中的坎坷。让你坠落深渊。

当我第一次接触书时、我发现它是多么的美妙。从此刻我喜欢上了文笔。当你看一本书时它是否反映出了你的真实状况,是否与你发生过的事情相似、这些你需紧紧的记牢。需要用心去体会感受。融入书中的世界。每一本书都描绘着许许多多的精彩经历。有的很刺激、有的很悲伤、有的很惊悚。那请你想一想为什么会让你有如此想法、请在书中寻找答案。品书就如品茶、用心就一定能品出其中的美妙。

四年级:六月雨。

带引言的论文范文

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大的毛病就在于念念不忘政治。于是乎就在纸上屠龙,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有政治上的微言大义。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言而无行世界。

搞政治时就改不了这种毛病,以为跟写文章是一回事。只会引经据典做长篇大论或者上万言书,对现实中的人性、利害关系与权力结构一无所知。或者是虽然有所知晓甚至极为精通,却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到处推销,唯恐天下人不知道自己有多坏。结果或者身败,或者名裂,甚至身败而兼名裂,连本该收取的知识专利费都泡了汤。中国战国时代的杰出的思想家韩非悲剧性的政治命运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事例。

现实中利害关系冲突与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原本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并不需要人们去发现论证后才发挥作用。知识分子发现了那些大秘密后,便大声嚷嚷,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与赢得社会的赞美,这实在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统治者一般都是相信,“邦之利器,不可示之与人。”何必对这些学说推崇备至,让天下人都知道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奥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隐真示假,为而示之不为,能而示之不能,这是统治者的不二法门。再加上统治者们一贯假仁假义,怎么会将那些戳穿一切道德伪装的大实话奉为神明?他们害怕会因此而损害了自己的公共道德形象,危及自己的统治的稳定与合法性。

统治者自有家传秘学与天赋,怎么要这些只会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者来教?表现得比统治者还高明,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这一向就是政治上的大忌。对于统治者来说,需要的只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指挥起来得心应手的愚忠之士或者无耻之徒,并不需要直谏之臣或者王者之师。统治者的统治手腕都是讲究恩威并用,软硬兼施,力求将那些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整得服服帖帖,老老实实地为我所用。知识分子一门心思想做王者师,完全是一厢情愿!

带引言的论文范文

我是一棵学会站立的小树。

我没有色彩斑斓的羽毛,

我只拥有着苍翠的绿色。

就足够了。

我不想要浮夸的语言,

不去争夺阳光下的聚点,

我只渴望大地一样沉厚的宁静。

和朝阳下透亮的露珠。

总会有人喜欢静静站立着的小树。

还有。

树一样宁静的我。

我等待有人向我走来,

带着馨柔的春风,

唤醒我在冬日里的睡梦。

也许。

有一天,

我静静的站立着,

眺望着你,

羞红了曼妙的花。

教学论文引言范文

论文第一部分一般称为“引言(introduction)”,不能叫“前言”,“前言”是用在书里的。有些学生给这部分标题写得五花八门,比如“课题背景”、“问题的提出”,都是不规范的。写论文,标题都是简略的,虽然八股,但格式创新没有必要,创新还是要在内容上。

首先可以写课题的背景、理论意义、应用前景,但不宜过多,有一小段就可以了。

重点部分是对前人工作的介绍和评述,也就是对这一课题前人已经做了哪些重要的创新工作,是一个简略的研究史,比如何时由何人发起,国内外哪些学者分别作了哪些创新贡献。要对每一作者每一篇参考文献的科学或技术贡献进行评述和肯定。这里说主要的贡献,是指一些重要的学者也许发了很多文章、专利,但其主要贡献应该有几篇代表性的文献,而不是所有文献。有些学者论文不多,是否引用主要看其文献的创新性,如果没有创新性,就不必引用。如果创新明显,即使一篇文章也应该引用。在所有的参考文献中,应该突出近年来的文献,尤其近三年的参考文献,最好占一多半。如果一个课题近几年文献很少,可能是这个课题研究必要性不大,同行没兴趣,也有可能太难了,没有进展,或者你不掌握全面的文献。

在以上评述中,重点是向读者介绍前人或他人的学术或技术创新贡献,由此明确了哪些工作解决了,哪些工作还没解决,最后一段就是介绍本文工作的主要目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也同时使人明确了本文工作的必要性、创新性。

这部分也是学生容易犯学术错误的部分。有些人写引言时,喜欢对别人的工作过进行不合理的否定,专讲人家的工作不足,这是不合适的,因为你的工作是基于别人的工作基础之上,别人的工作有不足是正常,否则你就没必要做这个工作了。还有人喜欢将别人的语言、段落、图表进行原封不动的引用,这是不合适的。阅读别人的文献,应该注意记下别人的工作要点,对他人工作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简单引用往往会形成抄袭或不正确引用的问题。

有些人写引言时,只写了某些工作发展多快、应用多么广泛、有什么问题,一句话内引用了多篇文献,这一般是不提倡的,因为读者根本弄不清楚其中每篇文章都写了什么,每个作者都有什么创新或贡献。另外,参考文献一定是作者读过的,不可以引用文献中的参考文献,因为你并不清楚那篇文献是怎样写的,别人错了你也就错了。

引言的长短也是要合适的,对于6000字以上常见的学术论文,引言在一页多一点是合适的,再多一般没有必要。如果是短文(letter,4页以内的),引言就要相应缩短,但一般也要半页到一页。

总之,引言部分是很重要的,写不好会直接影响文章的录用。写好了,表明作者科研素质成熟,对同行工作了解全面,也使读者明确你的工作创新性,更容易理解论文内容。尤其国际期刊论文,审稿时如发现引言写的不合适,或被认为作者不了解国际情况,或作者科研素质太差,要你学会写引言后再投稿。

毕业论文绪论该怎么写?

学术文章的绪论(introduction)是建立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的重要关键。好的绪论能让读者迅速抓到文章所要探讨的重点,并能吸引读者继续往下阅读;不好的绪论则让读者一开始就对文章产生负面偏见,使后续内文大打折扣。绪论目的同一篇文章的读者可能来自各种不同的研究领域;所以,绪论的存在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主题的背景故事,对专家级读者来说,也能用来帮助评断作者对背景信息的理解程度。

此外,绪论还有为后续铺陈的用意。绪论能点出文章架构、研究方法,并简述该项研究所得的结论。这让读者在文章一开始就能对整体论点有所概念,并对研究结果有所期待。绪论内容学术论文跟一般中文文章的涵蓄写作风格不同;英文研究类文章讲求开门见山、直切主题,不要隐晦暧昧的铺陈。

绪论主要分成三个部份:

1.背景信息/现有技术简述研究主题的背景或现有技术的概况。依时间顺序与相关连程度为叙事主轴,只提与主题相关的数据,不要越扯越远;另外,绪论里点出的每项结论或论点,都必须以过去发表过的文献为论述基础;简单说就是,绪论里的每句话都要配上合适的citation(文献引用)。

3.解决方案最后,针对现有问题,这份研究设定的假说为何?设计了什么实验来验证?采用哪些实验方法?得到了哪些结论?这些结论又是如何呼应主题?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又有什么重要的寓意?这个段落通常是绪论的最后一段,是为后续内文铺陈的关键,记得以简洁且清楚明了为撰写目标。说了这么多,准备好要动笔了吗?记得抓紧以上几个写作原则,您也可以写出专业水平的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