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最新帮扶计划及措施(模板10篇)

最新帮扶计划及措施(模板10篇)

作者:HT书生 最新帮扶计划及措施(模板10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帮扶计划及措施篇一

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努力教育和帮扶“学困生”“问题学生”,使其得到转化。

根据上级有关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原有的培优扶差档案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和帮扶学困生工作制度。

1、领导小组组长:

王春志

副组长:

仇明生

成员:

曾祥利、李亚琴、各班主任。

2、建立“学困生”“问题学生”个人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认真排查“学困生”、“问题学生”现状,按学习、行为规范等状况排查分类,建立个人档案。

3、制定“学困生”、“问题学生”结对帮扶制度。对已确认的“学困生”、“问题学生”,各班分类组织安排结对帮扶,实行承包责任制,行政人员包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包人头;做到明确转化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4、强化跟踪流程管理。对于“学困生”、“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各班级要实行跟踪调查反馈制度,建立“学困生”、“问题学生”转化情况记载簿,建立学困生流程管理记录,对其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成长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及时鼓励与引导,扬长避短,防微杜渐。?注重方法,开展活动。在转化“学困生”、“问题学生”工作中,帮扶教师要注重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困生”、“问题学生”,教师要真心爱护,要与之“心连心”,交朋友。充分尊重“学困生”、“问题学生”的人格,坚持多鼓励、多正面引导,切忌歧视、放弃。对“学困生”、“问题学生”要求教师念好“三字经”,即:

立足于“鼓”,着眼于“拉”,着手于“帮”,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困生”的恐惧心理或逆反心理。

1、因材施教,重视学习辅导。在转化“学困生”、“问题学生”工作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对“学困生”、“问题学生”进行分类教育,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用生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吸引“学困生”、“问题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坚持“四个优先”,即“优先提高、优先答疑、优先检查、优先表扬”,特殊照顾“学困生”,并根据需要经常给他们开小灶,缺钙补钙,缺铁补铁,着力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和成绩。

2、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开展学生互助活动。良好的班集体,和谐的学习环境,往往对“学困生”、“问题学生”能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各班级要以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为突破口,通过建立一些帮扶对子和帮扶小组,努力形成学生之间亲密无间、相互帮扶、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减轻“学困生”、“问题学生”的心理压力,确保“学困生”、“问题学生”能得到及时而真诚的帮助,使他们能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获得成功,不断增强自信。

3、发现闪光点,让“学困生”、“问题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学困生”、“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坚持“五个一点”,即:

多一点爱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点拨,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思想交流。根据我校实施成功教育的经验,在转化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分阶段的要求,对“学困生”、“问题学生”中进步快,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者要及时表扬鼓励,期中阶段,评选“班级十星”,让“学困生”、“问题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困生深信人人都是成功者,尝试成功的喜悦,让更多的“学困生”、“问题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学期末,对“学困生”、“问题学生”成绩提高较快的评为“学业进步奖”,对思想品德进步较大的评为“品德进步奖”,予以表彰。

教育手段和方法,做细帮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帮扶经验,及时交流推广,将学困生转化工作纳入教师考核方案中,与教师的年度考核挂钩,与教师的评优和职称评定挂钩,对转化“学困生”、“问题学生”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转化成效差、辍学率高的班级实行一票否决制,切实保证教育和转化学困生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帮扶计划及措施篇二

根据我校文件精神,我校自20xx年3月开始,与侯庄小学结成结对帮扶计划实施。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制定结对互助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校间均衡、和谐发展,本着共享资源,共同提高的双赢原则,特制订教师结对互助工作计划。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互助互动、优势互补为途径;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办学为目的,开展校际间的互助合作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李建新校长任组长,洪流住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朱永兴、总务主任陈建杰为组员,制订帮扶结对计划,落实帮扶结对措施。校际间联络和各项活动的组织安排由具体李建新负责。

每学期一至两次定期召开两所学校领导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校管理、发展和教育教学等方面问题,及时掌握各校教育教学活动情况,加强信息交流,了解学校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结队帮扶活动。

2.校际资源共享

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专题活动方案、各类评估试卷等材料两校及时学习交流。每学期定一所学校为基地学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并且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以利于相互学习和借鉴。

3.师徒结对帮扶

原则上每月一次开展活动,主要进行集中教研活动、头脑风暴、专题讲座、课题指导、师徒结对、业务竞赛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形成“学习、研究、实践、探讨”为一体的教研氛围。

加强在文艺、体育、科技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交流。结对双方学校通过在校园科技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中互派教师、学生参与等形式,开阔师生视野,提高素质。

5.目标考核总结

帮扶计划及措施篇三

为优化我校教师师资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数学教师快速、健康成长。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持续、健康发展,我校实行教师之间帮扶的方法,确定一对一的骨干教师带青年教师、以优促新、互学共进的帮扶制度。

金福实老师

对象分析:金老师是参加工作五年的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并且是一位责任心强,积极上进,虚心好学的充满激情的老师。但是,由于金老师工作经验不够丰富,需要帮助她迅速成长。

“一对一”结对帮扶形式。

一年。

1、努力克服教育教学中的低效行为。

2快速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和教育综合能力。

3、在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的实践共同成长。

五、一年发展目标:

在一年的帮扶中,我希望能达到以下的总体目标:让这位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有较大的提升,结合她从教语文成功经验,能把数学课堂“活”起来;数学教研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通过一年的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上一节市级以上的刊物发表论文。

1、与这位教师进行备课,尽快熟悉教材的编写意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做到上课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及时对教学进行反思。

2、每学期上一节校内公开课。

3、着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很好的驾驭课堂,让课堂“活”起来,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4、学习有关理论书籍,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5、发表一篇区级以上论文、案例或教学设计。

1、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及时做好笔记,写好心得。

2、坚持每周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其教学动态,及时排忧解难,解决教学困惑。

3、听课:我和金老师建立一个不定期的互相听课的制度。金老师可谁时到我的课堂听课,了解我对教材的处理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我也会随堂听金老师的课了解其最真实的课堂行为,发觉其课堂教学的优略所在。

4、评课:每一次听课,随时可能是随机评课。我们会从教学设计、教法、课堂组织、教学用语等多方面进行共同探讨,坦诚相待,畅所欲言。通过说课议课,力求让金老师学会让金老师学会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维,鼓励质疑,如何突破课堂重点和难点,如何调节课堂气氛和节奏。

5、课后反思:要求金老师养成每次课后写反思的习惯。课后反思要坚持,主张一使用为原则,不搞形式化;要从实际出发,哪怕写一句话也行,要善于从教学现象中研究其本质,有效地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希望经过一年两个人的共同努力,能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过这次活动,让年轻教师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时时自评,提高教学水平。

帮扶计划及措施篇四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互助互动、优势互补为途径;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办学为目的,开展校际间的互助合作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研员、教研组长为成员,制订帮扶结对计划,落实帮扶结对措施。校际间联络和各项活动的组织安排由虞博具体负责。

每学期一至两次定期召开两校领导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校管理、发展和教育教学等方面问题,及时掌握各校教育教学活动情况,加强信息交流,了解学校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结队帮扶活动。

2、校际资源共享

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专题活动方案、各类评估试卷等材料两校及时学习交流。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并且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以利于相互学习和借鉴。

3、师徒结对帮扶

我校现有市县级教学能手、教学名师、高级教师20余人,根据结对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与两岭学校的教师一一对应结成对子,采取上示范课、做讲座、听课评课等手段,在教育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多方面互相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灵活开展活动

原则上每月一次开展活动,主要进行集中教研活动、专题讲座、课题指导、师徒结对、学术沙龙、业务竞赛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形成“学习、研究、实践、探讨”为一体的教研氛围。

加强在文艺、体育、科技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交流。结对双方学校通过在校园科技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中互派教师、学生参与等形式,开阔师生视野,提高素质。

5、目标考核总结

为保障结对帮扶计划的贯彻落实,每学期将对结对帮扶工作进行考核总结,要求每个教研组、每位师傅写好书面总结,查验听课笔记、讲座资料、示范课教案、评课反思等材料,展示带徒成果,对考核合格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总结材料上报县教体局。

帮扶单位对口帮扶工作计划

帮扶计划及措施篇五

为深入贯彻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实施要求,也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帮助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构建和谐关爱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我校决定在全校继续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此次师生结对帮扶活动,主要对象是在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此活动的开展是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重要内容。全体老师要高度重视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提高活动成效。

1、确定帮扶对象。9月是确定帮扶对象阶段。所有任课教师深入摸查,根据任教学科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确定全年级的后20%为帮扶对象,填写《贤庠学校师生结对帮扶登记表》,建立结对帮扶档案,对每一位帮扶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家庭情况等都做详细记录。

2、制定帮扶计划。确定对象后,围绕解决学生问题、提高学习成绩,提出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帮扶计划,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3、开展帮扶活动。接着为实施帮扶活动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及措施加强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掌握帮扶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4、总结帮扶成效。学期末进行帮扶成效总结。参加帮扶活动的老师要对帮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材料,上报学校。

1、加强思想教育。结对老师密切关注帮扶学生的思想情况及心理情况,定期开展谈心活动(一开始每周为2次,接着1—2次),向学生传授成长心得和人生经验,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努力用真诚的在这方面态度触动学生的心灵。

2、进行学习指导。结对老师要经常了解帮扶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及行为习惯的训练,做好学业辅导。具体为每堂课有一次提问或展示,每天作业面批或辅导、订正。

3、参与生活帮扶。结对老师深入了解帮扶学生的生活状况,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让学生尽早免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4、密切家校联系。与帮扶学生家长进行经常性沟通,通过多种形式将结对帮扶的目的,开展情况及时通报学生家长,努力形成在校老师“帮”、在家家长“促”的良好共育局面。每学期有一次与家长的面谈,其他时间不定期电话或校讯通等联系。

1、期初期末上交计划与结对帮教本(两个教育案例)。

2、期中由教导处组织问卷调查。

帮扶计划及措施篇六

一、压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责任。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区及村两委定期协调商议帮扶工作,及时解决扶贫攻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注重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因户施策,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提升脱贫质量,积极开展节假日慰问、“冬日暖阳”扶贫活动、“多企帮多村”精准扶贫行动等活动,确保每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圆满完成联系村扶贫任务。

二、定期走访慰问贫困户。每月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到村走访贫困户不少于1次,结合“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活动,每名干部要落实帮扶责任,积极联系走访贫困户,了解贫困户脱贫后的家庭生产、生活及成员身体状况,鼓励贫困户增强积极发展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三、强化政策宣传。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区扶贫和有关惠农支农强农政策,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帮助贫困户树立自强自立理念,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四、谋划扶贫项目。多方筹措社会资金,结合梅川村实际,以改善村生产能力建设及村居环境为出发点认领扶贫项目,助力提升梅川村生产效益。

五、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根据贫困户自身产业发展意愿,结合梅川村产业发展特色,引导贫困户开展油茶种植、生猪养殖等项目,鼓励其申请小额信贷发展茶叶产业,组织贫困户参加养殖、种植技术培训,注重提升“造血”功能,使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

六、推进生态脱贫工程。结合工作实际,助力梅川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快进度建成梅川村农村生活垃圾污水ppp项目,确保接户率不低于80%,全面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确保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标,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帮扶计划及措施篇七

一、按文件要求

县统计局支部选派支部党员王全忠同志为驻村干部,参与共建共创联系乡的驻村帮扶工作,联系村为县俄尔乡俄尔村。

二、主要职责分工和相关措施

一是县统计局201x年度“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由统计局支部书记马高梧同志统一领导和工作任务安排,由王全忠同志负责开展驻村相关工作,邓高梧同志每年到联系点调研指导不少于2次,主要是把握社情民意,跟踪了解帮扶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在开展各项帮扶工作中,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州委、州政府七项规定要求,厉行勤俭节约、轻车简从,不接受基层宴请,不接受地方赠送的礼品和土特产,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三是做好信息反馈,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和动态,加强*宣传;四是加强落实和督导检查,由统计支部组织实话。

三、工作计划

风尚,早日脱贫致富。

(二)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完善帮扶台帐,理清发展思路。俄尔村土地贫瘠,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产量低,村民主要收入来源靠外出务工,相对比较贫困。要深入农牧民群众中,分析好致贫原因,收集好民意,摸清帮扶需求,切实解决好共性的问题。深入推进贯彻好彝家新寨新农村建设,有效改善农牧群众生产和生活长期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农牧群众收入。

(三)做好上下衔接力促帮扶项目落地生根。根据联系村的实际,积极动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做好上下衔接工作,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发展资金,力促帮扶项目落地生根,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规划制定,努力壮大帮扶项目经济实体,增加农牧群众收入。

(四)加强村民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利用好群众大会、一月一读报、支部共建共创等活动,大力开展送信息、送科技进农家活动,根据农户需求,开展农业生产、农村实用技术等技能培训活动,让农牧群众掌握相关技能,拓宽致富就业渠道,发展自身自产的特色农业产品,提高经济收入。

(五)大力推进支部共建共创活动。结合好俄尔村实际,紧紧围绕“集中走访基层听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促民和、多办实事好事解民难、建强基层组织聚民心”四项重点任务,着力开展好基层问题整改、化解基层矛盾隐患、解决好群众信访等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水平,努力实现帮扶引领向自我提升转变,确保支部结对共建共创活动“深度推”,实现共同晋位升级。

(六)按照村级活动阵地“1+6”、学员活动室“八有”标准,帮助指导基层组织规范阵地建设,每季度到结对支部开展1次送党课上门活动、1次送法下乡活动、1次正反典型宣讲活动、1次“双承诺”述职活动、物色培养一批后备力量;继续深化结对帮扶“1+n”、“n+1”党员帮带内容,大力推行“双报到”活动和小分队党员义工日等志愿服务活动,尽力带动一批贫困党员脱贫致富。

帮扶计划及措施篇八

2015年村级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按照xx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镇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总体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订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一、xx村基本情况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农户天灾、****、生病、残疾、子女入学、智障、资金、技术、劳动力缺乏等。

三、帮扶计划

xx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帮扶措施总要求,通过对贫困户建档立卡,为尽快解决贫困户脱贫特制定以下帮扶措施: 1、救济粮款向贫困户倾斜,2、镇、村落实帮扶单位责任人,3、农业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1-2门农业种植技术, 4、向用人单位推荐劳动力输出,5、争取贴息贷款,6、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开发旅游项目、带动第三产业发展,通过以上帮扶措施,达到扶持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

四、工作要求

1、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xx村2014年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按照《绍兴镇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绍兴镇2014年精准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xx村实际,紧紧围绕“六个到村到户”,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贫困优先、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镇驻地北15公里,地处六背山腰,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亩,其中稻田面积436亩,旱地面积60亩。苗族聚居,村驻地xx寨,海拔910米,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山体滑坡较严重。地质构造古老复杂,有5个自然寨,有5个村民组,207户,922人。主导产业为水稻、养殖和外出务工。2013年xx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2013年全村粮食产量261吨,人均占有粮食283公斤。今年重新审定后划为二类贫困村。贫困人口419人,贫困户107户。公路通村,有民办小学一所。

二、致贫原因分析

高不下,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降低,村教育、卫生医疗设施落后,按照国家贫困标准,全还有贫困人口419人(含农村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口),贫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之深,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贫困发生率31%),返贫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扶贫的压力,要稳定地摆脱贫困,任务十分艰巨。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52亩,且大部分为25度以上坡耕地,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民脱贫致富难。传统的“水稻、薯+养猪”模式是xx群众的生活支柱,生产结构非常单一,群众经济收入来源较少,土地抗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生活困难、农民减收、贫困加深,返贫突出。由于交通条件差,造成经济发展缓慢。公路路况差,政府和群众无力养护公路,大量生产生活资料难进入,农产品难运出。加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农业生产仍实行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致使多数群众生产难发展,贫困状况难以摆脱。由于思想消极保守,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思维观念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加上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机会少,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没有发展动力,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正是由于以上原因,xx寨举家外迁的一拔接一拔,目前全村外出的有72户,324人。外出劳动力110人,目前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口,致使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尽管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xx村极大支持和关注,但仍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大部分人口仅解决了温饱,普遍没有现金,生产投入不足,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也无钱购买,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有限,甚至不少群众害怕还不起银行贷款而不敢贷款,缺资金成为制约贫困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三、帮扶计划

二是种植业2015年新建中药材(桔梗)基地200亩(每亩补助670元,合计13.4万元)。

二是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养殖户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种养植等培训3期,概算共需资金15万元,培训400余人次,让闲臵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饮水: 2015年实施修建人饮工程1处,管道长4公里,新建蓄水池800立方米(投资合计60万元)

2、通村公路:2015年修通xx至高亚6公里水泥路,每公里40元,计240万元。

3、硬化道路:2015年硬化村寨道路7千米,每千米4万元,计28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该计划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由村两委统一组织实施,为全面完成所规划的各项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

1、对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村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年需要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村干带头包户,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扎扎实实推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2015乡镇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范文

按照《贵州省余庆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余庆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龙溪镇的实际,紧紧围绕五个梳理、六个到村到户、具体内容,特制定本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龙溪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中部,地处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铜仁市四地、州、市、五县结合部,省道s305、s204线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有经商歇旅陆路码头之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商贸优势,是余庆的交通要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产业大镇。东北与石阡县河坝乡交界,北我县大乌江镇接壤,西与我县构皮滩镇相邻,南与黄平县纸房乡相接,西南与瓮安县草塘镇相邻,东南与我县小腮镇相邻,平均海拔850米。全镇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21个村民组。国土面积151.7平方公里,城镇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3.6万人,其中集镇居住人口1.1万人,城镇化率30.6%,农民人均纯收入6633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258.62万元,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有一类贫困村1个、三类贫困村1个。国土面积 151.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71820万亩,荒山5200亩。2013年,人均纯收入2124元。龙溪镇距县城24公里,省道s305、s204 线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有经商歇旅陆路码头之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商贸优势,是余庆的交通要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产业大镇。目前,商贸经济十分活跃,全镇个体工商户达1100余户;工业经济发展强劲,如今龙溪牛肉干加工厂、信邦药业等20余户企业落户龙溪,工业园区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7家规模企业已建成投产,年产值达1.2亿元;产业经济已具规模,多年来,以粮油、烤烟、畜牧业为基础的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以中药材、经果林、苦丁茶为特色的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建成茶叶基地3000余亩、茶叶生产加工厂房1家;发展核桃1500亩;发展板栗2000亩;常年烤烟种植面积 52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果园面积5820亩,养殖大户949户。主要集中分布在红军村、小河村、苏羊村和芝州村。常规种植水稻面积 16000亩,其中优质稻13400亩,玉米面积13000亩。

二、贫困村致贫原因分析

1、平场村。一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土地贫瘠,产出不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交通不便,通讯网络覆盖率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多,生产力水平落后。

2、小河村。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交通不便,居住条件边远,有的地方人畜饮水困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资金紧缺,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土地贫瘠,产出不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返贫现象突出。

二、帮扶计划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总要求,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听取驻村工作组、村两委汇报、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1、平场村。一是加大政策宣传技能培训。通过召开群众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结合平场村的规划,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给群众灌输先进、科学的理念,分析致贫原因,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民增收;拿出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让群众看到脱贫的希望,对脱贫充满信心。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生产生活 条件,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广大种植户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计划硬化建成23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计划硬化上厂、下厂、吞口洞、台子田、六头山等8个村民组通组水泥路;完成狗槽湾、王木沟、牛角田、天堂四个小山塘整治工程和狗槽湾提灌站、上水堰提灌站建设,争取通过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安置台子田、六头山、上寨、大木岩、大堰沟和上下厂等村民组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农户50余户农户;计划建设蓄水池15口,解决果园灌溉;建设10公里果园便道,解决水果运输难的问题,建一个水果加工厂。三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在地势平坦的坝区建成水稻规范种植示范基地一个;在上寨与平寨相接的地方建优质桃示范基地一个,在上寨建土鸡养殖基地一个,在青杠园、瓮岩坪建烤烟生产示范基地一个,在瓮岩坪建核桃、梨、桃建综合水果基地一个,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推动整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整村经济发展。

2、小河村。一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在马中岭、马郎河种植优质桃800亩;计划在跃进、团山种植茶叶 600亩;在团山组建成大棚蔬菜基地100亩;在小河中坝建板栗基地一个200亩;二是技能培训。针对各村留守人员种植技术短缺科学先进的种植技术问题,计划每年举办精品水果、蔬菜、茶叶种植等培训班4期,每年培训600余人次,吸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乡创业,让闲置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建1个茶叶加工厂;计划硬化通村水泥路10公里;道路围绕产业建设,计划建设蓄水池10口,解决果园灌溉;建设10公里果园便道,解决水果运输难的问题,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困难,硬化子曹沟、学堂坳、大坡、大坪、上游、中坝、上关、下关、丰岩坪、熬凤山、赵家土、干田坳、平武等村民组通组水泥路,解决涉及13个组老百姓出行问题;河道治理5公里;恢复被大水冲毁农田1500亩;在人畜饮水困难的上关、下关、干田坳、丰岩坪、大坪、学堂熬等村民组修建蓄水池10口,解决村民人畜饮水困难。

另外,在全镇建设一个中心水果冷藏库,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申杨任组长、镇党委领导班子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支书、村主任为成员的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田洪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田维成、冉茂琴同志负责日常工作。明确各部负责人、扶贫办负责人、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具体落实,确保推进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镇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督促验收等工作,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见成效。(二)强化资金保障。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到户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为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推进有力。

(三)加强督促检查。班子成员、各村、各工作部门要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制定落实方案,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龙溪镇精准扶贫领导小组报告工作实施进度,经镇领导小组汇总后向县委、县政府、县扶贫办报告工作推进情况。对在此次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帮扶计划及措施篇九

按照《__市七星关区"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活动的精神,帮助五里坪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社会和谐。

二、20__年帮扶工作计划

(一)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调查摸底工作是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基础。按照《__市七星关区"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调研走访,全面把握村情民意,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理清思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规划,为今后的驻村帮扶工作顺利、健康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把握矛盾与主要矛盾。现阶段五里坪村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客观的问题:一是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五里坪村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自然条件较差。二是农民收入少,来源单一,主要以初级农产品、农民外出务工为主;三是主观方面,村民思想观念保守落后,视野窄,需要进一步开阔发展思路;四是集体经济薄弱。以上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一个主要矛盾:村民对全面小康生活的期待与现实较低的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结合五里坪村的实际情况,初步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整合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开发当地优势;二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使其具备一技之长,帮助农民兄弟在企业中就业或开拓其他就业门路,增加收入来源。

(四)助推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帮助加强村党员队伍建设,对现有党员队伍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培训管理等措施,提高队伍素质和战斗力;二是帮助加强村干部作风建设。驻村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要公示、认真走访、建立民情台帐,掌握实情,解决实际问题。

(五)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努力搞好自身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和纪律,特别是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3、谦虚谨慎,勤奋务实,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以实际行动努力树立五里坪干部良好形象,为五里坪村群众走上富裕道路无私奉献。

4、从严要求自己,廉洁自律,依法办事,为基层干部作表率,以实际行动赢得农民群众的支持。

帮扶计划及措施篇十

为做好我局20__年结对帮扶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根据镇村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开展精神扶贫。

做好贫困户思想教育工作,使贫困户摆脱精神贫困、意识贫困,清除“等、靠、要”的思想,让他们不仅有信心、有想法,而且主动找办法、找出路,激发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为脱贫致富提供根本保证和持久支撑。

二、开展产业扶贫。

一是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争取县扶贫移民办项目资金20万元,收购马家组200亩毛竹林,并鼓励周边农户以毛竹林入股,建立一个村级毛竹林基地,并实施高标准改造,提高毛竹林单位面积产量。让贫困户享受底金、股份分红、务工等多种收入。二是鼓励贫困户走产业脱贫之路。我局从单位自有资金中挤出6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小种植(芋头、生姜),小养殖(蜜蜂、土鸡),小加工(笋干),小电商,小竹园(毛竹、鲜笋),用“五小”产业精准帮扶贫困户。三是实施光伏扶贫工程。争取县扶贫移民办项目资金20万元,利用丰富的山场资源,引进太阳能光伏产业,新建一个光伏发电站,让贫困户从中受益。四是组建芋头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能人+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三、开展政策扶贫。

对具备劳动能力的一般贫困户,主要是通过扶持发展生产和帮助转移就业脱贫;对具备部分劳动能力的扶贫低保户,主要通过低保补助+扶持发展生产、低保补助+帮助转移就业脱贫;对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纯低保户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主要是通过低保、五保补助+投资收益扶持脱贫。

四、开展易地搬迁扶贫。

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脱贫”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以居住在深山、边远以及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地方的贫困户为重点,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争取发改委项目资金21万元、生态办项目资金15万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修桥工程。在村内规划建设一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置精准扶贫和移民搬迁户40户。

五、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

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资金,加快村交通、饮水、用电、通讯、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争取新农村建设点项目资金100万元,其中省建点2个60万元、市建点2个40万元,实施好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程;争取水务部门修建河堤项目资金182万元,实施好全村水土保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