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最新自然资源局地籍股年终总结(汇总6篇)

最新自然资源局地籍股年终总结(汇总6篇)

作者:薇儿 最新自然资源局地籍股年终总结(汇总6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自然资源局地籍股年终总结篇一

一、村庄地籍调查工作有序推进

新、山河、曙光五个村庄,1635宗地的测量、权属调查工作,占总调查村庄的13.3%。

二、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如期完成2013年在完成集体所有土地的外业勘测、权属确认,登记发证的基础上,集体所有权发证工作进入了内业档案结理,数据库修整完善阶段。截止目前为止,共整理完善市本级 297宗地153650000平方米的图、表、库成果建设工作,共计完成市本级45个村屯的档案汇总工作。一是制定自检办法对市本级登记成果进行自检。集体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完成后,按照国家的《集体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验收办法》,进行市本级自检,通过采取一查审批表检填表是否规范;二查地籍调查表检界址是否清楚;三查协议书检签字印章是否正确;四查调查表与图、数据库是否一致;五查目录检登记材料是否齐全;对市本级形成的成果进行自检。二是在完成市本级自检的基础上,形成了了《双鸭山市集体土地确权登记自检办法》,组织人员,对所辖县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过程序中形成的成果资料进行了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督促县局限期整改完善。通过市、县两级自检,力保全市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顺利通过省厅的验收。

三、土地变更调查地方复核工作通过省厅验收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实地核查并结合变更调查外业调查统计数据,经过三上两下,最终修改图斑105个,面积1913956.5平方米。地方复核成果已经过省厅审核并顺利通过部检查验收。

四、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

地籍管理是实施有效的土地管理的基础,而地籍管理信息化无疑为地籍管理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因此,局党组决定建设地籍管理信息化系统。此项工作于今年3月开始,截止目前已完成服务器、内网的安装调试、终端机软件的安装、联网,并对参与登记的人员进行了三次培训,基本达到能够使用操作软件。已实现登记资料网上传输、网上审批、登记资料网上查询,实现了地籍管理信息建设。现已办理网上土地登记12宗地,面积304819平方米。

五、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稳步展开

建设的契机,将登记办结时限合理分配到每名参与登记人员,制度定限时办结制度,限定每位登记人员在限时内办结,不得超期,提高了土地登记的效率。

地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意识不够。个别工作人员还停留在过去式的工作方式中,责任心不强。有对材料的审核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

二、地籍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化、法制化,从而增加了地籍工作的工作量,并对地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务工作量大,各个别人员对要求按规范化办理的业务产生畏难情绪。

三、业务知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地籍信息化实现后,个别工作人员计算机能力不强,工作有畏难情绪。

解决对策

一、强调责任心的重要性,严肃作风,谨慎做事。反复核查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尽量减少因工作疏忽大意造成的遗留难题。培养全科、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让他们自觉增强责任心和责任感。

二、组织计算机应用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适应新工作方式,提高业务水平。

下半年年工作计划

1、做好土地登记发证的审核工作,严把权属和资料审核关,提高工作效率,热情为群众服务。

2、加快村庄地籍调查工作进度,确保年底完成全部行政村

村庄地籍调查任务及70%以上数据库建设工作。

3、做好2013年变更土地调查及时更新数据库,为建设用地报批、违法用地查处、耕地占补平衡等各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服务。

4、全面开展地籍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实行网络审批,提高土地登记效率。

二〇一三年七月二日

自然资源局地籍股年终总结篇二

1、了解当前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

2、熟练掌握地籍测量仪器(经纬仪)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方法和界址点坐标的计算。

4、熟练掌握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草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

地籍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级等基本信息,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资料。

地籍调查形成的资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和界址点、界址边勘丈原始记录。

(2)地籍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和平差计算成果。

(3)解析界址点成果表。

(4)地籍铅笔原图和着墨底图、地籍图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图。

(5)面积量算成果及土地分类汇总统计表。

(6)地籍调查报告。

一)野外实习

时间:20xx年6月19日--6月26日

地点:武安市上团城乡上团城三街

二)校内资料整理

时间:6月27日--7月6日

地点:河北工程大学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工作中为确定土地权属、明析产权的实质性调查,其成果资料是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解决土地产权纠纷的重要凭据。同时,通过地籍调查还可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及有关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土地供需、规范土地市场等提供信息保障。地籍测量是为满足地籍调查中对确定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是服务于地籍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其主要任务是据权属调查依法认定的权属界址和使用性状,实地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一)实习地基本概况:

武安市是一座以工业为主,各行业全面发展的新兴城市,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全市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502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53.6 亿元,财政总收入4.12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北省“十强”县(市)之列。武安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矿产有5大类、23个矿种,其中煤、铁、石灰岩、非金属资源尤为丰富。煤炭总储量23亿吨,其中地方占有储量3.13亿吨;铁矿总储量5.5亿吨,矿体104处;石灰岩遍及全市,总量达700多亿吨。

交通、通讯便利,投资环境优越。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国道、省道贯通全境,全市412个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邯长铁路穿境而过,境内铁路总长118公里,越境铁路达5条,火车站点18个;全市城乡电话总容量达5万余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市区建成面积达15平方公里,形成居民区、贸易区、工业区、文化区的总体格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先后荣获“全国城市规划管理先进单位”和“市容环境管理优秀城市”称号。

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机械、电力、轻工、化工、食品八大行业、20多个门类、800多种产品。年产铁矿石600万吨,铁精粉500万吨,煤炭300万吨,水泥200万吨。拥有武安市宏泰泵业有限公司、武安市医用胶厂、武安市交通工业集团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全市有20多种产品荣获省部优称号。矸石电厂热电联产工程、焦化厂供气、水泥厂回转窑改造、市啤酒厂12万吨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为武安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肉鸡、生猪、板栗、花椒、香菇等10大主导产业年产值达8亿元。其中蛋鸡、生猪、干果、香菇已初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经济格局。畜牧业年产值达6亿元。1999年粮食总产20.6万吨。

二)地籍调查:

我们对上团城三街1000余户宅基地进行了调查,分别填写了地籍调查表。在调查过程中, 老宅基地是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有关宅基地纠纷就源于此。老宅基地特点是多数是一院多户。在宅基地分摊上存在着很大分歧。另外,由于本地经济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许多老宅都已经倒塌。出现了大面积的空心村。这是本次调查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地籍控制测量:

(1)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测定。

(2)绘制基本地籍图。

(3)面积量算。

自然资源局地籍股年终总结篇三

紧张而有难忘的两周测量实习生活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结束了。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

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侧图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图纸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水准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等等吧。想想大家每天早七点多就起床背上仪器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并重新测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干的很有劲的。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求真务实

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每个组的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还记得晚上七点多了,因为一个站点的错误我们不得不重新测量,忙了半天大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总之,两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但挺过去都好了。

------苦尽甘来

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更深刻的体会了实物与图纸之间那种密切的关系,明白了图纸它要显示什么样的物件,有的在图纸上看不懂的地方在实物的面前就显的那么简单明了。总之,要谢谢学校在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所安排的这段实习,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难忘的。

令人难忘的两个周的测量实习终于结束了,在这两个周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道理。

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很大,更会导致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比如我们刚开始测量角度时,一个基准点没有瞄准,导致一个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闭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校验,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

我还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实习期间恰好是入夏时节,西安的温度很高,对于露天作业的我们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们改掉以往睡懒觉的习惯,早上六点多就起来,7点左右就开始测量,因为中午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我们下午3--4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天黑无法看清为止。因为测量地点距离在东区,远离我们这边的宿舍,所以我们晚上基本都在树蕙园吃饭,同时发现那里的饭菜不错,每天都吃得很香。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我们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通过这次实习我自己还总结出一些测量时应该注意的事项。(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行读取。在读数前一定将水准仪视野的水准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2)当用经纬仪测量角度时,如果目标较小,最好使单线与目标重合,如果目标有一定宽度,可以用双丝夹住目标。(3)在测量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稍微碰了一下仪器,就要重新调整对中水平,否则就会导致数据错误,也可能导致仪器的损坏。(4)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测量实习,更深刻的体会了测量工作的艰辛以及实物与图纸之间那种密切的关系,真是没有蓝图什么也干不成。总之,虽然觉得累,还是要谢谢学校在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所安排的这段实习,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一生中难忘的。

自然资源局地籍股年终总结篇四

1、加大《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利用“三月土地宣传月”、“4·22”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对国土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广播宣传15余次,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严格落实国土资源执法检查、每月的动态巡查以及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坚持依法行政,今年定期巡查10次,不定期巡查21次,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查处一起。

2、建立健全违法用地共同预防、执法监察联动和联合办案等机制形成土地、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整体合力,马过河镇现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都配有土地协管员,共同与村委会(居委会)、村小组形成土地预防监察联动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3、认真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检查,进行严肃查处和整改,积极配合县局进行卫片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查处。

4、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辖区内发生非法采矿迅速取缔,未发生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现象。

1、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保护责任落实到村委会(居委会),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有增无减。

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落实到地块农户,补充的耕地、补划的基本农田面积与质量不低于已占用的面积和质量。

3、规范征地程序、依法依规制定征地补偿方案,未发生挤占、截留或挪用征地补偿费现象。

4、建立健全失地少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5、严格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规定。

6、认真执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无违反相关政策减免土地出让收入行为。

7、严格执行招拍挂出让有关规定,无违反招拍挂规定行为。

8、足额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15000、0元、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采矿权价款,并已全部上缴县局。

1、严格执行上级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2、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3、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

4、大力盘活闲置、废弃或低效用地,切实提高土地集约节约用地。

5、按时完成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全年共落实农村建房62户。

6、严格按照矿产资源法律法规规定程序和条件对探矿权、采矿权新立、延续、变更、注销登记进行严格审查、审批。

7、依法调处土地、矿业权权属争议,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完成调解16起,办结率达100%。

8、辖区内无因不作为而引发的越极上访和集体上访。

9、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10、不断的健全地质灾害群防群治、预报预警和灾害灾害应急体系,建立了由土地协管员、村小组长、村委会(居委会)、国土所、镇政府5级联动机制,对地质灾害进行全方位的监测、预报、处理等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并制定应急预案。

11、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改善。

我所在国土资源行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县局部署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必须继续努力,真抓实干,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以县局为工作核心,密切依靠当地党委政府,进一步完善本所的各项管理机制,把国土资源工作在辖区内持久深入开展,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格耕地保护措施。认真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严格控制基本农田的占用,充分落实保护基本农田"五不准"的要求。

1、积极探索执法监察的新机制。要继续积极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正确处理执法监察与积极服务的关系,执法监察与其他业务工作的关系,国土执法监察与建设规划、司法机关和乡镇等方面的关系。建立内部协调联动、多方把关,外部密切配合、联合作战的综合管理机制,在解决"执法难"的问题上实现新的突破。

2、严格实施动态巡查责任制度,达到全覆盖、无空白。加强动态定期巡回监察,尤其是对重点路段、采石场、重点区域、重点村加强巡查和排查,制止各类违法占地于萌芽状态,坚持每周1次以上全区域巡查,保证违法占地发现率达100%,违法占地案件结案率达95%以上。

3、加大违法占地查处力度。结合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对违法占用农用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的要从快、从严查处,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法制水平,努力实现土地市场秩序有良好转变。

4、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要站在促进社会稳定大局的角度,做好群众信访工作。积极主动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有访必接,有案必查,上级转办或要结果的案件结案率达到100%。努力降低越级访、重访数量,将信访接待的处理转化为执法监察的前沿阵地,将各类违法占地行为制止在萌芽阶段。改革信访接待模式,变一味坐等上访为进乡入村主动下访,积极为群众解决疑难问题,真正做群众的知心人。以动态巡查的监察手段降低信访量,以登门下访的积极手段降低土地违法案件的发生,信访与执法监察相互促进,为促进社会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各项制度。宅基地审批依法管理,严格把关,坚持"五按一查"、"三到现场"制度,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住宅,公开办公程序,接受群众监督。

1、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技能学习,提高人员素质。进一步健全完善学习和考核制度,坚持每周五下午学习日制度,并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重要思想,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实践,认真学习贯彻xx大会议精神,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

2、抓好行风建设,创建文明单位。继续下大力气抓好行风建设,深入开展"服务用地户、满意在国土"的活动,完善政务公开制、首问负责制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用及时、优质、热情的服务,树立国土部门的良好形象。要继续在"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简化手续、强化纪律"方面下功夫,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3、实行政务公开,推进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阳光行政”,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加强警示教育,提高防腐拒变能力,建立高效、廉洁、公开、透明的行政执法机制,努力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政勤政、无私奉献的马过河国土所。

4、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积极认真完成交办的各项工作。

自然资源局地籍股年终总结篇五

1.了解当前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

2、熟练掌握地籍测量仪器(经纬仪)的操作方法。

3.掌握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方法和界址点坐标的计算。

4.熟练掌握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草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

地籍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级等基本信息,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资料。

地籍调查形成的资料成果主要有:

(1)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和界址点、界址边勘丈原始记录。

(2)地籍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和平差计算成果。

(3)解析界址点成果表。

(4)地籍铅笔原图和着墨底图、地籍图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图。

(5)面积量算成果及土地分类汇总统计表。

(6)地籍调查报告。

一)野外实习

时间:7月3日--8月3日

地点:信阳息县

二)校内资料整理

时间:8月3日--8月31日

地点:河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调查队内业部门

河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调查队现有职工95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2人,其中教授级高级职称3人,高级职称83人,中级职称178人,初级职称135人。拥有固体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等甲级资质;拥有岩矿鉴定与测试、测量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等乙级资质;拥有水工环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地质钻(坑)探等丙级资质;拥有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等二级资质;拥有土地调查、土地勘查定界资格。

一)实习地基本概况:

信阳市,又名“申城”,位于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豫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中心,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信阳山水秀丽,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中原文化和古楚文化在这里完美的融合,形成了信阳最独特的人文气质。信阳是中国著名的宜居之城、旅游之城、创业之城,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城市。信阳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雄豪杰辈出,孕育过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楚国名相孙叔敖、北宋宰相司马光、上将许世友、政协主席邓颖超等著名历史人物。境内有驰名中外的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中原第一湖”南湾湖、国家地质公园金刚台,唐、明两朝国庙灵山寺等著名旅游景点。

息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北麓,南接大别山丘陵带,北缘黄淮海平原,东迎颍凤曙光,西送宛申余辉。淮河绕于南,闾河围于北,犹如二龙戏珠,盘绕息北小平原。淮海平原南缘,面积1895平方公里。西距信阳市74公里、北距郑州市307公里。地形以低平的平原和缓丘为主,呈西北向东南略为倾斜,平均海拔47米。淮河横贯全境,境内流长75.5公里。淮河以北为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88.6%;淮河以南为缓丘垄岗,占全县总面积的11.4%。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形气候,年平均气温15.2度,年平均降雨量为946毫米,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全县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可耕地148万亩,辖6镇14乡1区,总人口103万余人。

二)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工作中为确定土地权属、明析产权的实质性调查,其成果资料是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解决土地产权纠纷的重要凭据。同时,通过地籍调查还可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及有关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土地供需、规范土地市场等提供信息保障。

地籍测量是为满足地籍调查中对确定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是服务于地籍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权属调查依法认定的权属界址和使用性状,实地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我们对息县土地进行了调查,分别填写了地籍调查表。在调查过程中,老宅基地是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有关宅基地纠纷就源于此。老宅基地特点是多数是一院多户。在宅基地分摊上存在着很大分歧。另外,由于本地经济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许多老宅都已经倒塌。出现了大面积的空心村。这是本次调查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指在地籍测绘前期工作中,为满足地籍基础控制和测制地籍图之需,以地籍区或地籍子区为范围,以国家等级点为基础,按规范要求而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等方法,测定基本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的过程。

地籍测量和一般测量工作的施测一样,也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首先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对地籍测量来说,通常只对测区建立平面控制,仅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才实施高程控制测量。

本次地籍控制测量主要利用导线控制,依据当地已经给出的控制点来控制主要街道的位置以及一些房角点位置。以便最后准确绘制地籍利用现状图。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测定每宗地的权属界址点位置、形状、面积等基本情况。

地籍细部测量工作的内容是:

(1)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测定。

(2)绘制基本地籍图。

(3)面积量算。

四)宗地草图绘制及调查表填写

宗地草图是在权属调查时实地绘制的,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界址边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内容包括:本宗地号、门牌号和土地使用者名称;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编号;相邻宗地号、门牌号和土地使用者名称;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方位所必须的或其他需要的建筑物、构筑物等。

宗地草图必须在实地边勘丈边绘制,不得涂改,不得复制,其内容有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的各种丈量记录和描述,因此宗地草图是解决土地权属纠纷、恢复宗地界址的重要凭据。

我们依据以上要求绘制宗地草图,明确了每家每户的宗地四至,界址点,界址边长度,接着填写地籍调查表。对于老宅基地的调查表内容共用情况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并且准确计算了共用面积。

五)实习地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野外工作完成后,我们把调查和测量的数据汇总整理,进行地籍原图(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

(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街坊界线、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用途、面积、坐标、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称及土地等级等。

(2)图廓线、坐标格网、控制点等数学要素。

(3)河流、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物要素。

地籍原图是土地权属法律凭证的原图。在地籍原图的基础上,量算宗地面积及其他要素的面积,并蒙绘、复制宗地图,作为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

本图件的绘制,我们首先把数据展绘到一张大坐标纸上,修改无误后进行电脑扫描,然后用cad软件进行描图。最终整理出一张整洁美观的图纸,呈交给土地管理部门。

六)土地确权

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

土地确权必须确定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体现土地确权的精神实质,为正确界定土地权属指明方向,并在整个土地确权中始终起指导作用。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政策和法律并用原则;分阶段、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原则;权利设定一般法定原则。

3)农村居民对其土地的产权没有证书依据。

为夯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地基,需要理顺农村现有产权关系。只有在厘清国家与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之间的财产权利界限的基础上,才能构建起完整的农村资产财产权益体系,盘活农村生产要素,解放农村生产力。因此,对农村土地与房产的大规模确权登记,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

七)登记发证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

自然资源局地籍股年终总结篇六

实习地点:

1.地形图测绘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龙泉山地区

2.地形图识图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花山地区

实习小组信息:

组别: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量6组

指导老师:赖祖龙

组长:江晓斌

组员:辛悦、孙军、朱令、刘超、崔永国、屈超

组员分工:

选点与跑尺:朱令、崔永国

观测与读数:屈超

记录与计算:辛悦、孙军

描点与绘图:江晓斌、刘超

特说说明:因12月18日武汉大雾,无法进行测绘工作,故原定于18日进行的测绘实习改为识图实习,19日继续进行测绘实习。实际日程安排为16、17、19三日进行测绘实习,18日进行识图实习。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 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3. 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 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二、实习任务及内容: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 m 的20 cm*20 cm的地形图。

3.内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验。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不论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独自前行。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山顶。这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断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的我已有些疲惫。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这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结束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组对困难预计不足,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习中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找控制点上。当日测绘工作结束后,我们6组成员聚在一起交流了经验,并对第二天的测量做了更加具体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励,要在后两日的测绘工作中发扬今天我组在找控制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12月17日早,大家吃过饭后坐中国地质大学校车又一次前往龙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经变得熟悉,大家都没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着图板和记录本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做着积极的准备。4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泉山。一下车,我们测量6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随大部队,直接前往我们的控制点--“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两个山之间的鞍部,周围高树较多,短暂地商量后,我们果断地放弃了它,决定在其附近视野更加开阔地地方建立支点i06-1。将经纬仪对中整平、消除视差后,我组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状态。负责选点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国同学先是围绕着i06-1树立视距尺。我读取的数据经检验出现多次出现“零误差”。负责计算的辛悦和孙军同学也加快了步伐,一组组数据很快传递给负责绘图的江晓斌和刘超同学手里。整个小组紧张而忙碌。i06-1的支点位置之优越,视野之开阔很快得到验证。我们在这里所能测到的最远的点就是011081班测绘区域的边缘。在中午补给的时间,组长召集全组交流上午工作经验,负责各项工作的组员都提出了相应建议,决定接下来先继续在i06-1进行测绘,结合上午描出的图上点的位置,在测区边缘进行补点,然后转到“地大i16”控制点。

在17日的测绘中,我们补齐了东边的未知区域并利用i16点居于测区中心的位置优势向四周大量辐射测点,进一步完善了东北、西北和东南方向的数据,并测得3条山脊线和2条山谷线。考虑到控制点周围的地形给跑尺人员带来的巨大难度,虽然测点个数与前日相近,但我组的测绘实习最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三个方向的地形图已具雏形。测绘结束的时间又一次到来,两日的工作已使大家变得比较疲惫。

12月19日,我们继续到龙泉山地区进行测绘。分析之前两天所描绘的测点位置,我们发现在测区的西南方向我组缺乏足够数据。因此决定在地大“地大i32”附近建立支点i32-1,对测区西南方向展开广阔的测量工作,并对东北、西北、东南三个方向补充适当数量的测点。经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测量6组在12点之前完成了全部测量工作,负责绘图的同学开始了最后的绘制等高线的工作。13:20我们完成了在测区的全部工作,乘坐中巴返回中国地质大学,结束了4天的测量学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