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合同范本>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范文(15篇)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范文(15篇)

作者:雅蕊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范文(15篇)

对于不同的文体和体裁,我们可以利用范文进行模仿和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发挥应有的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功能。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农村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瑞士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如何使农村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且居主导地位并对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意义的作用。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

语文教学活动是农村语文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其活动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在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之见:

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1] [2] [3] [4]。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人教版《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分别简称为新课标、新教材)都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语文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对语文学习广泛丽丰富多样的需要。要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利用语文课内课外课程资源,必将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对于长期习惯于传统的课程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教师,这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作好观念、心理的调适和素质、能力的准备。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语文作为母语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更是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的广阔途径。

如果把新课标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稍加对照,我们会发现新课标中所融注的现代课程理念。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位和足够的重视,而在新课标中却有具体明确的表述: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新一轮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到今天,已使多数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合理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已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必备的才能,如果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生物教学资源,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无从谈起,有了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才能使学生摆脱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开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等,这也就要求广大生物教师正确地理解课程资源,注重平时的发现、搜集、整理制作、积累和总结,从而在教学中有机整合各种资源,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

(二)主要组成部分:

1.学校资源:如教材、课标、教师用书、教学挂图、教学模型、实验室等。

2.媒体资源:网络、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电子白板、软件、光盘、信息技术等。

3.家庭资源:家中的书籍报刊、电脑、电视、收音机等。

4.社区资源:如教育与学科专家、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报纸杂志社等。

5.隐形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一)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

1.注重日常教学前的备课:在认真解读课标、抓住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善用教辅中的建议、拓展、材料库和光盘,并据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策略。

2.课堂上依据策略巧用教学模型、挂图、媒体、实验探究手段等资源。

(二)合理开发学生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新课程要赋予课堂教学于"生命力",就必须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增强课程的生活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下进行探究、推导,来获取新知。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的阅读、探访、调查、查阅、实地考察、饲养、观看等实践活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在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开发、利用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

(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用心开发、制作课件并在集体备课中积累、建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媒体资源的最大潜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吗?我认为不很难,只要你有心!

1.如,《昆虫》一节的教学内容就是涵盖了学校资源(备课所用的教材、教参、挂图、模型、实验仪器、教室、黑板等)、学生资源(生活中所见昆虫)、媒体资源(计算机、光盘、课件、视频),还有家庭和社区资源(家里的书刊、电脑、社区内的图书馆、报刊室、学者)等多项资源的整合使用。

2.再如,在《计划生育》一课中,我充分利用"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图片这一资源,引导学生先分析图中的"美",要求学生在我改动第一笔(妈妈裙子两边再多加四个孩子)后改动图片的其他地方,课堂气氛很活跃,从表面看,学生凭着生活经验改丑了图片,可在这一"丑化图片"的过程中,突出了"多生差生祸害一生"的主题,学生(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在改动图片的欢声笑语中,从情感上认知、认同了"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巧妙地将学校资源(图片)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隐形)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有效地整合在了教学程序中,除完成了课内任务外,还意外地收获了学生的环保教育成效,教学效果非常好。

总之,在教学中,合理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成效。一片绿叶、一幅图片、一段文字、一个生命现象都可能激发出我们挖掘课程资源的灵感,只要你有:一片忠诚上进的心;一份热爱学生的情感;一颗聪灵的头脑;一双独到的慧眼,并不断地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你就会在此方面做得很成功!

参考文献:

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农村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如何使农村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且居主导地位并对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意义的作用。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

语文教学活动是农村语文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其活动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在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之见:

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说就叫语文。”笔者认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每日从早到晚在校时间作一定的安排。早餐半小时可用录音机在班上播放名著名篇的录音;课间活动和午休时间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经典诗文的朗诵、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兴趣;坚持每次上语文时要求学生不拘形式和内容用三、五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学生们可以评议时事描绘现象、讲自己的童年、道家庭亲情、诵优美诗文、说有趣的笑话;为了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还可对学生的口头说话进行评定打分,并作为单元测试分数的组成部分予以记录;在学生晚餐的时候,我们可在食堂餐厅放一台电视机给学生播放小说朗诵、评书精段、一首诗词的精美讲评,一篇散文的欣赏品读。

这些对教师来说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却给农村中学学生创造了浓郁的语文听说训练的学习氛围。无形之中语文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潜移默化,周而复始,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文听说经验,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内容,定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的美读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农村图书匮乏的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图书资料缺乏,我们可以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了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读中要疑。如在阅读《变色龙》时,我们可让学生从标题入手,质疑问难:“变色龙”指谁?有何明显的特征?为什么称“变色龙”?抓住标题不放松,根据这一疑问仔细读过全文,许多同学一定会明白“变色龙”真正蕴含的意义。又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时,要组织学生讨论:“美国那么发达,曼哈顿街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伸手乞讨的人?”老师要从社会保障体系,家庭经济情况,赡养老人,遗弃弱者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从而激发学生看书阅读质疑的兴趣,通过讨论把他们的视角从文本引向社会。

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或结合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达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三、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探究进行综合学习。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把阅读和口语交际定位于提高、充实、丰富学生整体语文知识之上,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语文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学习专栏这些优势资源,把学生写得好的、那怕只是有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学校或班级展示;成立中学生文学社、自办小报和社刊、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招聘小记者,积极引导学生把校园中的新面貌、学生中的新事物诉诸笔端,登在专栏板报上;指导学生参加校、市、省、国家级作文竞赛;开展作文写作评优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重视激发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促进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培养农村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民间文化,使他们的语文素质拥有自身特点,打上时代烙印。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语文教材又不是为生硬地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课本知识。

例如农村中学在教学《挖荠菜》一文后,可让学生去更多地了解一下我们的祖辈曾用哪些野菜来做保命粮的,调查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可食用野菜?它们的生长状况如何?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且认真作好记录,并绘出植物的草图,用相机拍下野生可食用植物照片供大家认识和了解,写出调查报告。这样既发挥资源优势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拓宽了农村中学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自主学习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不能紧紧抓住语文教科书并把它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放弃广博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是有背于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要求的,这样的语文教学一定不会获得成功!

广大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教材是魔杖,而不是缰绳;要积极投身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农村中学教师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农村中学语文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如何拓展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分析,随之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在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品质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现在主要的小学语文教育方式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而教学工具只有教材,部分教师还会稍加使用多媒体,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往往对文章里的内容一知半解,不能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情感,同时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其根本不能牢固掌握教师教授的内容。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主流思想,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进行语文的学习,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拓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众多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而诸多学校与教师却对课程资源的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就目前来看,我们可以将课程资源的理解主要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从广义上来说,课程资源是为了课程教育开展而组成的各种辅助因素,如社会文化、教师的知识储备等等;从狭义上理解,课程资源就是指语文教材、多媒体等教材工具的使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要通过不断寻找生活中的'资源,将资源与语文内容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主要是掌握汉字的相关知识,而他们所处的环境就是被汉语言文化包围的,所以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课程。但从整体来看,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较为乏味、枯燥,加之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如果教师一直在课堂上按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难以提升,所以教师必须拓展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更加有趣味的学习环境。

2.1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教材资源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要工具,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是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的,它涵盖了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在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第一步,就是应该以一种新的方式对教材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文字和篇章结构都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中,编纂者也是为了学生尽可能掌握知识而进行结构的设计。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在进行文章的学习时,前面就会设计单元导读的环节,而且在文章的后面还配套相应的章节练习,让学生在学习完文章之后可以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例如在《桂林山水》这一课中,在文章之前设计了桂林山水的景色图片,而且还有对桂林山水的相关介绍,这就让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对桂林山水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其背景有着一定的了解。在文章后面设有相应的练习,如寻找书中的使用修辞手法的语句,以及对某些段落的理解,作者在一些语句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就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到的内容。

2.2巧妙地开发与利用挂图、磁带、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在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中,教师还要善于使用挂图、磁带、多媒体等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某一描述自然景观的文章时,可以将标有这一景象的挂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在《桂林山水》的一文中就可以通过使用挂图等教学设备,让学生通过挂图对风景进行描述,通过学生的主观表达,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磁带等方式,让学生跟着磁带进行美文朗读的模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样,减少文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桂林山水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桂林山水的认识。

2.3合理地开发与利用生活、身边、自然中的课程资源:除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我们还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教学资源,将生活中的所能接触的资源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往往会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课前5分钟交流环节,通过一种轻松愉悦的聊天方式来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分享学生之间的生活趣事,拓展他们的所见所闻,往往在学生两天的过程当中学习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教师还可以设置意见箱,让学生将一些不能与同学进行共享的事情以悄悄话的形式对教师表达,将一些自己的心理话与教师分享,同时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教师则要以一种更加成熟的角度给予学生的解答,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和自身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2.4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所以在拓展教学资源时可以将学校的办学特色融入其中,将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优势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而绘画的内容就是来源于语文教材,将古诗词以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而且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对诗词进行诠释,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这种形式来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成为学校的教学特色,同时也让学生掌握绘画的技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语文教材之中了,教师需要不断地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语文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语文信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角度寻找语文的存在,同时通过资源的利用也让学生提高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也一定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2篇《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论文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实践中,对于课程资源进行深入开发与利用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也能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综合实验素养。初中物理课程中涉及的很多实验都较为生活化,实验的原理学生其实都能够了解,操作也并不复杂。基于物理实验的这些特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实验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要锻炼学生的实验开发与利用能力。

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从很多方面展开,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地开发利用实验器材。物理学实验不像化学或者生物实验那么专业,用到的器材、药品等都非常固定的,物理实验的开放性更强,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一点在实验器材上就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不少标准实验中用到的器材其实都可以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加以替换。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能力,并且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可以用于物理实验的各种器材、物品。这将会极大地丰富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学价值。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实验教学进行合理创新,在课堂上学习了相应的实验课程后,可以对实验进行发散与延伸,让学生挖掘生活中是否也存在可以用于具体实验的器材。慢慢地,学生会发现很多实验器材都可以灵活地替代,如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试管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利用试管探究音调问题:用嘴对着空试管吹,让其发声,再在试管中加一些水,再对着试管口吹气,让学生去体会声音的不同,从而感知音调;又如,在学习大气压强的时候,可以做“大小试管”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在学习浮力的时候,可以利用试管制作浮沉子演示上浮、悬浮、下沉;等等。学生如果善于发现,并且思维非常灵活,会找到很多生活中的可以作为物理实验器材的物品。学生如果具备这样的发掘能力,既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够让教师十分牢固地理解与掌握知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且让学生发挥想象,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实景或者物品的用途等进行灵活的改造,进而呈现出相应的物理学实验的过程。这种方式同样有着一定的操作空间,教师如果鼓励学生深入挖掘生活资源,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可以成为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资源。在教学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自由学习与探究的空间,并引导学生发展开放性与创新型的思维,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也能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实验素养。例如,不少学生想到可以用生活用品做实验:用饭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用尺做实验说明弦乐器的音调与长度的关系;用塑料尺研究摩擦起电;用手表的闹钟功能研究材料的隔声性能;用美术课用的颜料研究颜料的混合;用易拉罐研究小孔成像;用小钢勺研究凸面镜和凹面镜的成像规律;用篮球、足球、乒乓研究日食、月食;用玻璃水杯研究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惯性;近视眼镜研究凹透镜的成像;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实验资源。从中我们看出,对于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实有着极大的空间,重点在于要鼓励学生发展开放性与创新性的思维,这样才能让物理实验课堂变得更为丰富有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一些重点实验,教师要保障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较为深入的掌握。对于这部分教学素材,教师可以灵活创新实验课程资源,在一些十分巧妙的实验变化的过程中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揭露实验的实质,进而让学生对教学知识点有更深入的领会。在以这种形式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的准备一定要充分,也要合理地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这样才能够保障实验教学的创新收获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且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加深对学生综合实验素养的培养与锻炼。如“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实验,绝大多数教师采取讲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实验过程中要求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只有这样物体在水平方向上才受平衡力,摩擦力才等于拉力,而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基于这样的限制,很多教师都无法在课堂上演示这个实验过程,学生无法看到具体的实验过程,只能通过教师的讲授来理解知识。在教学时,教师其实可以进行一些灵活的创新,比如,我和学生们设计了新型摩擦力演示器,弥补了这一缺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开放思维,并且要想办法化解各种教学难题,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整体效率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分别简称为新课标、新教材)都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对语文学习广泛丽丰富多样的需要。要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利用语文课内课外课程资源,必将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对于长期习惯于传统的课程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教师,这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作好观念、心理的调适和素质、能力的准备。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更是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的广阔途径。

如果把新课标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稍加对照,我们会发现新课标中所融注的现代课程理念。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位和足够的重视,而在新课标中却有具体明确的表述: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3.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4.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5.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资源并非可以直接成为语文教育课程,它还只能是备选材料,因为只有在经过教育学加工并付诸有效实施时才能成为课程。从课程理论上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一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体现社会发展需要。就语文学科而言,就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三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鉴别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的标准,是国家教育目标、个人发展需要、教师教育水平三者的有机统一。(1)在实际开发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变化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相应的素质;第二,审查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哪些知识、技能及素质,以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和主导方向;第三,了解对当地社区课程资源的条件与分布状况,如自然环境、名胜古迹、经济文化状况、文化名人(物)、民俗风情、节日文化等,以备有选择地开发利用。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具体策略的运用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制约:社会发展水平与需要;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这四个因素水准及其协调程度构成了课程开发利用的质量。在实际运作中,这四个因素又不是简单地呈现和平铺,而是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起着作用。事实上,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从具体而微的问题、课题、情境等人手的,也可以说,是以某一问题、课题、情境为起点或基点而开展的。

1.从问题角度看: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开拓由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问题而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再认;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

2.从课题角度看;可以以社区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进行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可资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3.从学习情境看;可以到大自然中探求语文学习资源;可以到家庭中发掘语文学习资源;可以到校园、社区中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所和活动中获取学习资源;还可以以专家、学者、教师为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

教材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但无疑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不仅本身是课程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它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往往起到主导作用。

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充分考虑到语文课程特点,最大限度地引导师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拓展语文学习的时空。具体表现在:

1.在“引言”和“阅读提示”中加强对课外语文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引导。在七年级上册“写在前面”的一段引言中,编者把语文学习比作“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生活之旅、文化之旅: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语文的含义丰富了,语文的外延扩大了。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在新的语文课本中,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自然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一定能找到语文的‘丝缕’。”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当代信息社会的‘投影’。课本将提醒你借助各种媒体,广开语文资源,搜集语文信息,并学会与人共享。”

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7课《看云识天气》阅读提示写道:

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9课《老王》阅读提示写道:

阅读这样的提示,让我们感到:课本再也不是金科玉律了,而是点燃生活体验的火苗。人间万象、大干世界、人生感悟可以尽收语文课程的视野。

2.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注意将课文学习导向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文《化石吟》(七年级上册)后共有三道“研讨与练习”,其中的两道是这样的:

(1)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2)根据自己的条件,课外请教老师、专家,或观看专题片、查找资料,写一篇介绍恐龙或其他古生物的短文。

课文《邓稼先》(七年级下册)后有这样一道“研讨与练习”:

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分别为他们写小传,然后全班出一期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

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八年级上册)后有一道这样的“研讨与练习”:

下边两题中,任选一题。

(1)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采。

3.设置“综合性学习”单元,提供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并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铺路架桥。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次综合性学习的课题为“这就是我”。在这一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可以运用图片、音像资料、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现自己的风采。”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从“自我”中发掘自我教育的课程资源,并与同学共享。第二次综合性学习的课题为“漫游语文世界”,其主要活动内容是“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分成不同的小组(也可以单独一人),在家庭里、校园里、社会上,学习、运用语文。”不难看出,这样的活动实质上就是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活动。七年级上册中的“感受自然”“我爱我家”“探索月球的奥秘”“追寻人类的起源”等综合性学习课题,均是把语文学习的“触须”伸向人生、人类,家庭、社会,科学、自然等。再如,七年级下册中的“成长的烦恼”“黄河,母亲河”“我也追‘星”“戏曲大舞台”“漫话探险”“马的世界”以及八年级上册中的“说不尽的桥”“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收集资料”等综合性学习单元,或给予课题的导向,或给予方法的引导,或提供研究开发的路径包括提供网址和工具书等,其根本指向都是为了推助师生开发利用语文课内外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课内外语文资源的课程教育功能。

1.处理好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关系。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要搞好课内课外结合,使语文课内课程资源得以增殖,使课外学习资源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要使二者互补共效,相得益彰。新课标和新教材关注并重视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非由此而轻视课堂教学资源特别是教材的教育价值。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在性质上不是有所区别的。就其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起到一种辅助作用。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主阵地的地位不能动摇,只是以往我们忽视了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在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但决不意味着在整个基础教育范围内从根本上改变了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事实上,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并非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课内教学资源特别是教科书的开发利用可以成为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和依据,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可以成为课内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化和补充,甚至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课外到课内的相互转化、对接与融合。既要发挥课内课外资源的各自优势,更要尽可能地使二者有机结合,实现教育功能的整合与提升。

2.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在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中,学生将会更多地直接接触实际生活,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感性知识、直接经验加以总结、归纳和提升:在关注学生参与实践、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间接经验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价值。掌握了经过反复检验的间接经验,就可以避免直接经验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大简化“尝试错误”的过程。就学生学习而言,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不能因重视课外学习或在实践中学习而轻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课堂教学。

3.处理好知识、智力、能力培养与兴趣、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关系。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学语文,特别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这种学习方式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其学习内容亦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性,我们从上述“综合性学习”单元中不难发现,几乎每个综合性学习课题,都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关涉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两个方面。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的学习资源或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时,应该时时关注两者统一,努力做到求知、启智、练能的过程,也即学习习惯、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过程,反之亦然。

2.系统优化观。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中的各因素的组合、配置和优化的过程,任何一种因素发挥作用,只能收到局部的效果,而不能取得教育的整体效果。所以,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注意课程资源的系统优化以及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之协调运作,相互支持,实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高效。所谓优化,主要是指优先性、优效性和适切性。优先性要求在众多资源开发利用中分清轻重缓急,先后有序,形成递进序列;优效性要求开发利用的高效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适切性要求科学合理地对待现有条件,应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3.潜课程观。潜课程又称“隐蔽课程”,它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被人忽视的各种因素,以及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2)。以往,我们在谈到课程及其实施时,只注意到“显课程”,而忽视了伴随其间的潜课程。潜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就已存在,而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将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尤需我们注意。比如,在开发家庭学习资源时,可能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增强学生的体察能力、理解能力,但也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创伤、甚至伤害了学生的感情等;再如,在对社会上学习资源开发利用时,良好的社会环境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多方面的正向引导功能,但其中的消极因素也会潜移默化地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在设计课程和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到潜课程因素,使显课程和潜课程互相补充、互促共效,发挥潜课程教育的积极作用,排除并避免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当然,潜课程中大量的内容是无法预先计划的,只能在随机出现时因势利导,相机为用。

1.遴选、鉴别的能力。现代语文教师的教育职能已不能囿于课堂教学和教授课本,他应是语文课程的开发者,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发现者,同时还是现有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遴选、鉴别者。语文学习资源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品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善于发现、果断取舍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在满眼是“资源”的时候,就要学会取舍,体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越性、优先性与适切性;在资源相对贫困的时候,就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充分利用现有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在课程资源相对单调的时候,要努力进行课程资源的多向多维联系,形成课程教育交互网,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2.组合、变通的能力。如何把“原生态”的、散见的语文课程资源化为语文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语文教师课程开发的基本功。一般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零散的课程资源(个人、家庭、社会、自然、媒体中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第二,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力;第三,对现有的已利用过的课程资源进行变通、嫁接,使课程资源具有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即具有语文教育的新生长点,等等。

3.协调、沟通的能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学生传统语文学习方式的现代转换与超越,同时也是教师语文教育方式的重要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自然,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生活;要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语文学科走进其他学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然要与社会、家庭、其他学科教师以及文化场所取得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不仅要沟通家、校、社以及其他学科,并与之协作,而且要成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协作者、沟通人。

以上从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师三个维度探讨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这三个方面构成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枢纽工程,也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性问题。当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将会迎来更多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课题,不断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或课题,就能把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崭新的天地和更高的境界。

主要参考文献。

(13[美]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23白月桥著;《课程变革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版,第222页。

/

浅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语文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如何拓展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分析,随之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在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品质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现在主要的小学语文教育方式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而教学工具只有教材,部分教师还会稍加使用多媒体,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往往对文章里的内容一知半解,不能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情感,同时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其根本不能牢固掌握教师教授的内容。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主流思想,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进行语文的学习,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拓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众多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而诸多学校与教师却对课程资源的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就目前来看,我们可以将课程资源的理解主要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从广义上来说,课程资源是为了课程教育开展而组成的各种辅助因素,如社会文化、教师的知识储备等等;从狭义上理解,课程资源就是指语文教材、多媒体等教材工具的使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要通过不断寻找生活中的'资源,将资源与语文内容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主要是掌握汉字的相关知识,而他们所处的环境就是被汉语言文化包围的,所以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课程。但从整体来看,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较为乏味、枯燥,加之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如果教师一直在课堂上按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难以提升,所以教师必须拓展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更加有趣味的学习环境。

2.1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教材资源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要工具,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是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的,它涵盖了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在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第一步,就是应该以一种新的方式对教材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文字和篇章结构都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中,编纂者也是为了学生尽可能掌握知识而进行结构的设计。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在进行文章的学习时,前面就会设计单元导读的环节,而且在文章的后面还配套相应的章节练习,让学生在学习完文章之后可以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例如在《桂林山水》这一课中,在文章之前设计了桂林山水的景色图片,而且还有对桂林山水的相关介绍,这就让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对桂林山水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其背景有着一定的了解。在文章后面设有相应的练习,如寻找书中的使用修辞手法的语句,以及对某些段落的理解,作者在一些语句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就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到的内容。

2.2巧妙地开发与利用挂图、磁带、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在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中,教师还要善于使用挂图、磁带、多媒体等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某一描述自然景观的文章时,可以将标有这一景象的挂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在《桂林山水》的一文中就可以通过使用挂图等教学设备,让学生通过挂图对风景进行描述,通过学生的主观表达,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磁带等方式,让学生跟着磁带进行美文朗读的模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样,减少文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桂林山水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桂林山水的认识。

2.3合理地开发与利用生活、身边、自然中的课程资源:除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我们还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教学资源,将生活中的所能接触的资源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往往会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课前5分钟交流环节,通过一种轻松愉悦的聊天方式来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分享学生之间的生活趣事,拓展他们的所见所闻,往往在学生两天的过程当中学习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教师还可以设置意见箱,让学生将一些不能与同学进行共享的事情以悄悄话的形式对教师表达,将一些自己的心理话与教师分享,同时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教师则要以一种更加成熟的角度给予学生的解答,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和自身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2.4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所以在拓展教学资源时可以将学校的办学特色融入其中,将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优势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而绘画的内容就是来源于语文教材,将古诗词以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而且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对诗词进行诠释,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这种形式来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成为学校的教学特色,同时也让学生掌握绘画的技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语文教材之中了,教师需要不断地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语文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语文信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角度寻找语文的存在,同时通过资源的利用也让学生提高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也一定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针对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比较薄弱,涉及方面多但均不深入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找出制约其深度开发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策略,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素质教育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近几年的观察来看,其建设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部分学校出现了体育文化缺失日益加重的现象。体育课程文化资源作为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原材料,其开发的力度直接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质量。加强和深化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专项或相关研究有利于人们深入认识体育课程文化内涵,有利于培育与创新体育课程文化,有利于突出体育课程文化育人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我们深入拓展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思路。因此,将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作为专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然后探讨并找出影响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因素,最后提出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策略。

体育课程被功利化,忽视了文化价值。近年来,体育教育只是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这一错误“共识”造成了体育教育效果的变形,体育课程文化育人功能失去教育的主体地位,甚至“失语”。即便在课程实践中产出的体育文化,其文化活力也不强,因为现实的体育课程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体现了清一色的传递和复制作用,忽视了体育课程育人的文化品性。体育课程文化品性缺失的现实原因与外界对体育课程认识的偏颇和体育工作者自身对体育课程认识的不足有关[1]。市场经济背景下,部分学校受各种利益驱使,片面强调和突出体育课程的传递功能,而忽视了体育课程文化育人价值的开发和运用。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中,由于不断受到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体育课程目标时常变化,有时强调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有时又强调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和体育健康知识。体育课程的目标价值仅仅只是为了把教育对象打造成掌握体育健康知识、健身手段和体育技能的知识人,而往往忽略了发挥体育课程文化育人功能,如情感的培育、情操的陶冶、人格的铸造、心灵的净化及礼仪的规范等文化品质。当前社会比较流行的跆拳道项目之所以深受家长和小朋友喜欢,主要因为它重视文化礼仪,讲究规则,体现了敢于担当、勇于拼搏和不怕失败等社会文化品质及“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而近年来教育部门为了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推出了广播操、眼保健操和校园集体舞,即“两操一舞”活动,并把它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该活动缺少文化元素支持,开展效果并不理想。

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创新不足。无论是从体育课程历史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课程内容构建的角度,我国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研究的最终着力点都是在西方体育课程发展的逻辑上,主要通过对西方体育课程的复制和借鉴,发展成为我们现在的体育课程,基本上属于“鹦鹉学舌”。我国的教育部门虽然也提出许多不错的体育课程模式,如“快乐体育”、“休闲体育”、“大课间体育”、“阳光体育”等,其实质都是对西方体育的模仿与借鉴。另外,我国现有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比较零散和稀少,影响力不高和育人效果不佳,而真正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却又凤毛麟角,自然无法满足我国青少年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开始关注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开发,文学、艺术、音乐等文化元素在体育课程中不断地被体现。如曲宗湖先生[2]设计的“苦乐教学”、合作教学和“精气神”教学已经开始从文化视角审视体育课程的文化功效,课程内容有了“神”。

落后的体育教育观念是阻碍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根本原因。教育观念决定着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并最终决定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落后的教育观念是阻碍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罪魁祸首,它严重影响着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体育教育观念的落后主要表现为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对体育教育的理解不全面、不科学,难以推出行之有效的举措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重视体育教育的错误观念,将严重影响学校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的建设及体育课程文化价值的进一步挖掘。教育观念的不同会造成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不同,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是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的基础和源泉,它是促进素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保证,这与“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是相吻合的。相反,与人的发展相悖的教育观念会造成人的健康意识和主动锻炼意识不强,并最终导致体育课程发展内力丢失。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增强现代教育意识,促进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不断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融入人文理念,重视体育对人发展的积极作用,突出体育的人文素质教育[3]。总之,教育观念的提升是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持续不断开发的源泉和动力,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理论研究薄弱。素质教育的提出使中国教育改革开始起航,学校体育改革重在体育课程的改革。优质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是提升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保证,而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更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基础。体育课程文化作为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和重要目标,日益成为体育课程研究的热点之一[4]。现有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形式繁多,较为零散,从全球范围来看,体育课程文化的专项研究并不强,而国内有关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专题研究更是薄弱和少见。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相关网站,以“体育课程-文化或资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显示核心期刊文章各为13篇,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03年至2010年之间,2010年以后的核心期刊篇数为0。已有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只是把对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研究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一小部分进行论述性概括,并没有把它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分支进行深入研究。其二,是有关其存在作用和意义的研究。他们一致认为深入研究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对促进和完善体育课程改革及课程的有效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检索结果表明:我国有关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理论研究不足,尤其是近年来,有关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专项研究成果明显偏少,研究进程基本处于停止状态。以上两个方面成果虽然给我们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启示,但整体而言在研究内容上和研究视角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内涵、分类及现状等方面深入的理论研究不多,把体育课程文化资源作为一个主体而非辅助的独立研究尚未报道。

体育场馆设施配制不足、不合理,限制了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体育运动的场地、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是学校开展体育运动和实施体育教学的基础,更是开展体育课程的保障。有研究表明[5],在中小学体质增强和健康知识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场地、器材设施对其教学影响较大,其权重系数约为0.213,这说明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与体育硬件设施条件有着直接的关联。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的配套充足与否、合理性和管理水平都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质量。体育场馆管理混乱会导致现有的体育资源使用效率低下,有的资源不够用,有的资源没人用,体育资源浪费严重。近年来,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引进与开发,尤其是优秀传统项目的引入,但由于相应的场地设施及专门的体育教材等硬件条件不能同步跟上,而时常导致项目“搁浅”,因此,要在学校体育课程文化的建设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就必须要对推广或引进的项目进行配套设施的建设[6]。“可悲”的现实是,即便许多学校已经开发出好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项目,由于配套体育场地硬件设施的缺乏而难以“长久生存”,体育场馆设施配制不足、不合理是限制了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一大障碍。另外,我国的大中小学校的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基本上都是按照西方体育项目模式建造的,符合开设我们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的设施很少,这些都严重限制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空间。

兼并融合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与时俱进,开发国际化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教育国际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趋势,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应顺应这种趋势,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现代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要求体育课程文化发展定位向“大一统”趋同。多元性、开放性与融合性是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主要特征,全球化引领下体育文化的合作交流日趋频繁,各国间、各民族间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借鉴与共享已成新常态。因此,我国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加强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兼并与融合,注重课程文化民族性与国际性的互融与变通,着眼于全球化视野,与时俱进,不断开发国际化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

以西方为主的体育课程文化体系导致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体育课程文化建设中突显不足,体育课程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方向偏向于西方,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引进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西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核心地位不但稳定而且不断被强化,这也佐证我国开发自身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主动性不强。因此,我们要在借鉴西方体育课程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文化独特性,积极推动我国自身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根据我国区域特色,积极开发并推广优秀传统“武术”类等项目资源,着眼于国际化,将中华民族的“尚武”等文化精神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并内化为自身发展动力,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形成互为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注重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兼并与融合,既要体现出自身民族体育文化的独特性,也要兼顾西方优秀体育文化元素。既要接纳“既定事实”的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性现代体育文化,还要注重传承与开发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把握好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建设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尺度,形成一种既适应我国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文化体系。

以人为本,确定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质量的重要保障,丰富而优质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是保证学校体育课程高效实施的源泉基础。关于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方向和价值定位问题一直是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讨论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出现了不少的优秀理论成果和新理念。不可否认,“以人为本”是这些新思潮和理念的核心和精髓,体现了体育课程发展人的本质特点,也有利于找出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方向[7]。体育课程内容和体育课程实施要充分考虑并参考体育课程“以人为本”的目标价值取向。我国学校体育已经实施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为各校确立特色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8]。因此,要充分依据各区域、各级各类学校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并设计出适宜于各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并通过多样的课程表现形式,将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于学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坚持正确的价值定位不能动摇,不论是西方典型的竞争型体育文化,还是我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尚武”传统文化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体育文化精神,它们都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精神。在学校体育课程编写和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文化主体”的教育理念,把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根本目标。

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要有着国际化的视野,“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典型的以西方为主的体育竞争文化,其对学校体育课程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民主、自由、进取与合作等精神文化,值得借鉴,但同时不要忘记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样值得传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庸和平”及“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总之,学校体育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要更多地突出人文价值,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只重视其工具价值而导致体育文化在体育课程教育中“失语”。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摆脱根深蒂固的工具思维模式,转变思维,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对学校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及时添加更多体育课程开发的新成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挖掘传统文化素材资源,深入开发提升人文素养的体育课程资源。优秀的传统文化素材资源是保障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素材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筛选出便于开发、易于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资源。各学校要在充分考量自己体育课程资源情况下、注重挖掘各区域的传统文化资源,强化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创新,突出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属性,不断丰富和拓展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思路,并最终找出开发优质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对策。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传统体育项目所占比重很小,主要表现在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进不足,理论研究仅仅局限于武术等个别项目上,还不丰富,文化自信尚需进一步加强。现阶段的文化自信应该是将更多迎合各级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大纲[6]。因此,国家要鼓励挖掘各区域、地方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多开发、开设传统体育项目,促进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模式多元化,改变全国上下一致体育课程局面,实施好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所以,当前很有必要选取部分适宜于学校开展的特色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大纲。在传统体育项目的选取上,要选择文化成分多且文化育人效果好的传统项目,充分凸显传统文化价值,突出体育课程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体育课程功能价值的单一性。在积极推进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的同时,既要考虑不受地域和场地限制、适宜于大范围推广的以武术为代表的传统项目,又要考虑一些受条件限制较多的以龙舟竞渡为代表的传统项目,也要考虑一些以独竹漂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做到特色分明,共同发展,突出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没有休止的艰巨任务,需要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学者在充分研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投身其中。此外,我们的教育部门、体育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课程文化建设,从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体育课程文化资源开发的引导与支持,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开发出更多优质的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用以全面提升我国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

[5]王忠杰。辽宁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6]王利国,程传银,刘璐。基于国际性与民族性视角审视我国体育课程文化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4):95-99.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摘要:随着课堂改革的实施与深入,教育者本身以及被教育的对象都不再满足于教材上的知识,也不再似以前的唯教材而教,而是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继而跳出教材、驾驭教材,教师从此不再囿于教材的束缚。但是由于生成性资源的未可知性,使得教师虽然重视却难以预料,而显得被动,如果再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就更难利用这些生成性的资源了。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更主要的是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几乎是只要参与就会有所收益。因为教师本身就该是一个巨大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随着课堂改革的实施与深入,我们要倡导所有的学校和教师都积极投身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中来,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教材、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开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也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各自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才可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益得到提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点,要求广大的师生必须主动广泛地猎取各方面的知识与信息。例如教学《生活中的负数》一课时,如果学生闻所未闻气温的表示方法,不懂得零上和零下的一般知识,区别不开赚与亏的表示方法,想象不出海平面以上和以下的意思,那么要建构负数的概念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要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并加以利用,优化课堂效益。

一、“广种薄收”,亦可丰收。

1、鼓励学生多“看”。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客观上是由于拥有者教育服务意识不强,但是主观上,广大师生也缺乏积极主动的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基于这一点,我们不仅自己要主动参与,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多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增加课外阅读量。对于身边缺乏了解途径的信息要多浏览因特网,网上冲浪不仅可获得感官的享受,更能给学生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平时给学生多加以引导,以防止学生误入不健康的书刊、网络陷阱之中,更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教师的平时教学也不能受课堂的时空局限,而要突破课堂积极向课外延伸,为一些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体学习的机会。如在《生活中的负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负数的意义后让学生掌握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谷――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分别高于海平面8848米、低于海平面11034米,应记作+8848米、―11034米。这些知识的建构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熟悉珠穆朗玛峰、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一些常识之上。

2、引导学生多“想”。对于学生从各方面获取的信息,教师要从适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各方面获取的资源加以整理与揉合,使之成为受用的东西。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多“思”,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唤起学生记忆;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只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合情合理,都应给予肯定。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着极强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的迁移与延伸,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是大教育家孔子的至理名言,个中道理不言而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种交流与对话中,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往往是直接的、平白的,也是教师所无法估计的。正是这种双赢互惠式的交流互动,使得学生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双方甚至是多向的互为利用者。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一种获取知识信息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再融合自己的观点,这样形成的知识结构一定会比原先来得更扎实、更透彻。

二是学会表达。有位哲学家对于合作学习打过这样一个比方:甲方两人各有一个苹果,两人互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两人各有一个思想,交换思想后,每人就会有两个思想。而这个交换的完成,表达是重要的支撑,只有用科学而又严谨、生动而又活泼的表达方法,自己的观点才会使人乐于接受、甘于接受。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将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同化与顺应来构建知识的内部图式。

同样,在课改道路上,我们广大教师要善于挖掘、巧妙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在师生的“表述”中显现资源,让各种适合教学的资源走进数学课堂,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从而使他们获得有效发展。因此,每位教师之间都要加强交流和合作,共享资源,避免课件的低水平复制。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缩短开发的进程,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三、“拿来主义”,未必不可取。

这种“拿来主义”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加以运用。这里的“拿来”是学习,是深化,而不是单纯的生搬硬套、照本宣科。

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都是在无数的科学家亦或是社会个体成员在获取前人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内化,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得到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征途中,不可避免地要实行“拿来主义”,毕竟,靠个人的奋斗、个人的探索终究力单势薄、难成大器。因此,对于前人已形成观点或成就,在人群中已形成共识的,我们不必让学生再事事去探究,也不必再浪费脑细胞――“拿来主义”,未必不可取。

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256页、第257页。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37页、第38页。

3、《新课程与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36页。

4、《江苏教育》。2007年期刊,第7、8期。

浅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精选】

针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经常处于“沉睡”状态,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的现实问题,研究论述了这种课程资源的内涵及特点,并对如何促进教学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及时发掘和有效利用进行了思考。

现代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要求教师根据现实条件和要求,基于教材、超越教材,自主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实现并延伸课程目标。然而,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一方面认为课程资源紧缺,一方面又对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没有将其纳入到课程资源的范畴中,致使这些课程资源经常处于“沉睡”的状态,应产生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意义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和利用。

“课程资源是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1]课程资源界定的关键在于它是否含有课程潜能(或称之为课程可能性),即课程资源一定是能够为课程和课程实施服务的,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2]。课程资源不仅来自那些经过处理、至善至美的已经物化的资料和条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易被人忽略的教学事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教学起支持作用或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事件。此种课程资源常常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比如,在课堂上学生突然抢话说;学生的质疑、兴奋;学生出现的错误、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差异或者学生有时的固执己见、教师的失误等等。可见,这种课程资源就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游离于师生之间,只是我们忽视了或没有引起重视。然而,在实践中,恰恰是这些动态生成往往蕴藏着学生的需要、问题和困惑,展现了广大师生真实的生活世界,而这些正是教育的契机,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因为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源于师生的现实生活,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客观的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更加接近个体(教师、学生)的认知水平,易于学生接受。如果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使其与学生要获得的书本知识和解题技能等一道进入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拓展我们开发课程资源的领域,使课程资源的开发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也将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对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日常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被埋没或不能及时地发掘应用于实际的课程和教学之中,这与教师对该课程资源的认识有着直接关系。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

(一)瞬间存在性。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随着教学情境的发展而变化,与静态的课程资源不同,它是流动的、是瞬间的,其存在也是短暂的。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所具有的这一特性无疑增加了人们对其发掘和把握利用的难度,若教师能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抓住教育时机,对此作出“零时”反应,及时地捕捉、激活和利用,他们就会成为重要的和生活化的课程资源。

(二)生活情景性。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包含在一个个鲜活的教学事件、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甚至是意外情况、偶发事件之中。此种课程资源来自日常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往活动,具有很强的生活情景性[4]。对这些课程资源认识和理解不能采用理性分析的框架和逻辑概括的方式,而必须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与形象来进行阐发和判断。

(三)亲和性。

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来源于教学实际,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契合,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达形式上都能够使学生感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唤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活动,有效的发挥其教育作用。所以,这些课程资源对学生来说,它具有较强的亲和性。

(四)潜伏性。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还有一个自身最突出的特性,即潜伏性,因为,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在教学前,教师很难去设想、预料,但在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却时时闪现,教师若不注意,则瞬间即失,所以它往往处于潜伏的状态,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应变能力才能发现和把握,将其转变为具有教育作用和意义的课程资源。

1、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念,突破对课程资源的狭窄认识。

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以及如何捕捉、激活和利用这种课程资源,都基于教师个人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和态度。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将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资源的敏感度,也影响课程资源发掘与利用的程度和效果。而现实中,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资源观还处于一种片面化和简单化的状态,教师对课程资源载体或形式的理解还比较局限,一般教师理解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教学参考书、辅导资料、练习册等印刷体形式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对其他载体或形式的资源还不太了解;教师眼中的课程资源通常是现成的、静态的,一般与教科书配套[6];课程资源的范围也是仅仅局限在课本和教科书中。这种狭隘的课程资源观使得教师往往忽视自己身边已有的资源,使他们不能真正的走进课堂与学生发生互动,将其价值发挥出来。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

与传统的课程资源观所不同,在新的课程资源观下,课程资源应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和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7]。我们要意识到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科书、报告会、博物馆等,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接受并认识其教育价值,不断拓展课程资源空间。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和培训,即时向广大教师介绍课程资源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及时推广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课程资源观;二是让教师亲历躬行,将所学理念和实践不断结合,增强发掘与利用水平;三是学校、教师与专家建立长期、定期的联系,共同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2、建立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新型的课程资源观念要转化为教师正确的教学行为,在实践中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及时地捕捉、激活和利用,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将课程资源观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具备对动态生成资源的发掘与利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要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沉淀累积而成。因此,通过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前预设、教学中把握、教学后反思,建立提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良性循环是十分现实和必要的。这个过程并不是一种机械的操作步骤,需要我们智慧的对待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具体包括:

教学前,进行一个兼具弹性和精细化的教学设计。这是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充分发掘、利用的基础。首先要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能仅局限于认知,还要涉及到学生全面发展必须达到的其他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知识目标领域的传授,及时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教育。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学生,要尽可能多的考虑教学的主要环节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及对策,进行二度设计、三度设计甚至是多维度设计,以便教学中能够敏锐、及时的捕捉、利用生成的课程资源,更加从容、灵活的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课程资源对话,这样不仅给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留有空间,同时也对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带着教育研究者的心态,以更宽更高的眼光去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动态生成课程资源;变换运用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加强、思维活跃的情景下,教师更容易发掘和利用此种课程资源。而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要回避,或者模棱两可的蒙混过去,而是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能力,及时调整预设教学设计,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导与学生分享。然后,通过教后反思,可以帮助我们从更高层面上看待教学行为,提升一种过去不被强调的课程开发和生成的能力,最终使我们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都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从容的应对动态生成性资源。

教学后的反思,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意外情况、突发事件、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等进行归类,比较,筛选,整合,看哪些可以成为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逐步构建可供教师参考的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库,可以为我们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提供很大的帮助。

当然,提高教师识别、捕捉和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能力,需要教师渊博的文化素养、健全的知识结构作为基础。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习惯了学科教学,知识结构都是建立在学科之上的,比较封闭、单一,而有的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所涉及的内容已经超出了本科目,这种情况往往会让教师教学感到很吃力,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就成为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摆脱封闭式狭窄知识结构的局限是提升对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应当开阔视野,加强知识学习的自觉性,不仅能够在专业知识方面精通自己所教课程,同时也应具有广博的综合知识,在此基础上,提高对课程资源发掘与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需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这个教学氛围的营造,更多的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支持。如恰当的运用评价方法,适时应用激励性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教师创造宽松、开放的环境,才能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得以深入和持续的展开。

[1]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2~34.

[2]黄晓玲。课程资源:界定特点状态类型[j]。中国教育学刊2004,4。

[7]李建平。课程资源如何开发[n]。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9日。

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长期以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农村初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如何使农村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语文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并对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意义的作用。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无与伦比的效果。

一、遵循语文规律,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笔者认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每日从早到晚在校时间作一定的安排。早餐半小时可用录音机在班上播放名著名篇的录音;课间活动和午休时间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经典诗文的朗诵、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兴趣;坚持每次上语文前组织学生不拘形式和内容用三、五分钟时间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学生们可以评议时事、描绘现象、讲自己的童年、道家庭亲情、诵优美诗文、说有趣的笑话;为了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还可对学生的口头说话进行评定打分,并作为单元测试分数的组成部分予以记录。这些对教师来说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却给农村初中学生创造了浓郁的语文听说训练的学习氛围。无形之中语文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潜移默化,周而复始,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文听说经验,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内容,定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握课程特点,倡导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农村图书匮乏的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图书资料缺乏,我们可以号召学生从家里拿来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读中要疑。如在阅读《变色龙》时,我们可让学生从标题入手,质疑问难:“变色龙”指谁?有何明显的特征?为什么称“变色龙”?抓住标题不放松,根据这一疑问仔细读过全文,许多同学一定会明白“变色龙”真正蕴含的意义。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达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三、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探究,进行综合学习。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把阅读和口语交际定位于提高、充实、丰富学生整体语文知识之上,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语文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学习专栏这些优势资源,把学生写得好的、那怕只是有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学校或班级展示;成立学生文学社、自办小报和社刊、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招聘小记者,积极引导学生把校园中的新面貌、学生中的新事物诉诸笔端,登在专栏板报上;指导学生参加校、市、省、国家级作文竞赛;开展作文写作评优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重视激发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促进农村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培养农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民间文化,使他们的语文素质拥有自身特点,打上时代烙印。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语文教材又不是为生硬地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课本知识。

例如在教学《挖荠菜》一文后,可让学生去更多地了解一下我们的祖辈曾用哪些野菜来做保命粮的,调查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可食用野菜?它们的生长状况如何?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且认真作好记录,并绘出植物的草图,用相机拍下野生可食用植物照片供大家认识和了解,写出调查报告。这样既发挥资源优势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拓宽了农村初中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自主学习的语文实践能力。

广大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教材是魔杖,而不是缰绳;要积极投身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农村初中教师只有利用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农村初中语文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对吉首民办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对策,为改善民办学校课程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内江科技英文刊名:neijiangkeji年,卷(期):200930(12)分类号:g80关键词: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民办学校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国家和政府、学校、教师等开发主体通过自主开发、共同开发、本地开发和特色开发等几个途径加以实现,鼓励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鼓励各个主体共同开发课程资源,进一步加强特色开发力度.

作者:易琳琳王敏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山东日照,276826刊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west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途径

浅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小学生特别愿意亲近和探究身边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这是学生的原始兴趣,然而这样的兴趣会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长久维持。为了持续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的兴趣和热爱生命的情感,教师需要挖掘学校、家庭、社区中的课程资源,从探究、阅读、体验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生命科学知识和探究技能,并形成与自然生命和谐共处的理念。

生命科学领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该领域却存在着简单化和边缘化的倾向,如教学活动(比如种植、养殖活动等)流于形式、不精细、少创意等。笔者认为,要发挥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价值和作用,教师应有效挖掘学校、家庭、社区中的课程资源,有深度地引领学生探究生命、体验生命,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种植和养殖是常见的活动类型,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这类活动能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1、在“项目种植”中理解生命的神奇。在桂林旅游时,学生买了一份菠萝蜜,吃完后,发现菠萝蜜的种子很大,他们很好奇:这粒大大的种子里有些什么呢?作为科学教师,笔者建议他们带回家尝试种植。回家后,学生先将种子放在湿润的纸巾里,观察它的发芽情况。三、四天以后,种子裂开了一条缝。学生异常惊喜,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萌发。一周后,种子里探出了一个白嫩嫩的芽。笔者建议学生查找资料,看看这个芽是“何方神圣”?通过资料查找,学生了解到这是胚根,将来会长成植物的根。于是,笔者同学生一起把它移植到土壤里,让种子扎根生长。渐渐地,绿色的胚芽从泥里冒了出来,不多日便长成了一株小苗。当菠萝蜜长出大大的叶子时,学生发现叶子上有绒毛,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叶子差别较大。同样是种植活动,为什么平时科学课上让学生种豆子,他们的体验显得很干瘪,种植记录像流水账?通过该案例,笔者忽然明白:学生生命意识的开启和深化,一定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其间伴随着他们的好奇心和怀疑的态度。以上案例中,学生由偶遇菠萝蜜种子,到想要了解种子里的秘密,然后经历种植中的问题探究,最终完成对菠萝蜜种子结构的知识建构,这个过程,笔者称之为“项目种植”。“项目种植”中更多地需要学生探究:菠萝蜜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长?菠萝蜜果实为什么会长这么大?热带植物怎样才能在我们这里(长江中下游)生长?……带着问题,学生查找资料,进行解释,交流分享。邂逅菠萝蜜种子,引发了师生有深度的种植研究。如在种植对象方面,学生由种植豆子扩展到种植水果的种子,如火龙果、苹果、橘子等。此外,学生还进行了水培试验,比如将番薯、洋葱、土豆、大蒜等放在玻璃瓶或盘子中,再放适量的水,然后观察其生长变化,并及时记录。在种植方式上,我们进行了“联网种植”,就是和一些手拉手学校的相关年级共同进行种植活动,定期在网络上晒出植物生长的态势图。比如集团内的各个学校联动,比较农村和城镇中的植物生长状态;又如和新疆、云南手拉手学校的学生共同种植,比较在不同地理位置植物的生长情况等。挖掘种植活动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开阔眼界,解放思维,引领学生个性化地种植、联系性地种植、团队式地种植、创造性地种植。只有在有深度的学习实践中,学生才能看到生命细微的变化,从而体会生命的无限潜能。

2.在“创意养殖”中体悟生命的伟大。苏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材中有养蚕的内容,一般的指导过程是设计一本《养蚕记录》本,然后学生开始自由养殖,由于养蚕的时间较长且教师的指导缺乏个性和耐心,较多学生会渐渐对养蚕失去兴趣。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先带领学生学习蚕的一生、人类养蚕的历史、蚕丝的使用等知识,然后对养蚕过程进行创意加工,如进行“彩蚕饲养”“蚕蜕皮视频展”“显微镜下的蚕蜕”“蚕吐丝前后的体重对比”“盆栽桑苗立体养蚕”“抽丝比赛”“制作蚕丝扇面”“蚕蛹雌雄之辨”等活动,学生在有趣的饲养活动中,深深体会到蚕伟大的一生以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养蚕智慧。除了蚕、蚂蚁、蜗牛、鼠妇、土鳖虫等,只要是乡村、校园绿地里的昆虫,学生都喜欢玩弄它们,教师不如趁机开展“小虫子饲养”活动,通过集体性的饲养、记录、比较、展示,升级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像昆虫学家那样去“玩”虫子,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撒下生命的感觉。

科学阅读强调读、思、做合一。进行科学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扩充科学知识、涵育人格素养。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中,科学阅读的资源理应受到充分挖掘和使用。

1、以友善、好奇的心态去阅读自然,尊重生命。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百科全书,生命科学领域的阅读实践不能忽视对大自然的“阅读”。因此,科学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大自然中的生命展开“阅读”,改变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偏见或误解。在教学苏教版《科学》三上《动物植物人》一课时,少部分学生对“人也是动物”这个观点感到不解,他们觉得人类能制造各种工具,怎么能和那些小爬虫、鸟兽等相提并论呢?抓住这样的认知偏差,笔者搜集了一些资料:屎壳郎通过滚粪球清洁了大自然、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导航仪”、会变色的衣服是人类模仿蝴蝶翅膀上的鳞片而制成的等等。这些大自然里的精灵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它们有人类不具备的本领,为人类的科技发明提供灵感,同样值得重视。阅读后,学生对动物一词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并认同了“人是动物”的观点。

2、以思辨、探索的姿态去阅读科学经典,思考生命。《昆虫记》是经典的科普读物,学生很喜欢。但是,在一次《昆虫记》阅读交流会上,笔者发现学生的交流只是描述和赞美,几乎没有质疑和启发。这固然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放弃对学生阅读的有效引导。问题引领。在学生的科学阅读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比如:屎壳郎是清理粪便的高手,那么它们会清理自己的粪便吗?雌螳螂会吃掉它的“丈夫”,这种残酷的习性是怎样形成的?还有哪些昆虫也有同样的习性?等等,这些问题在《昆虫记》中没有答案,教师的提问可以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是科学阅读常用的方法。比如:读了《昆虫记》后,还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读物、视频,然后比较、整理某一种昆虫在不同读物中的介绍,或者将其与身边的同类昆虫进行观察、比较。学生发现,虽然是同一种昆虫,但是因居住环境的不同,它们的身体结构、习性会有微小变化。在比较中阅读,学生理解了环境对于生物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就要到更广阔的社会天地中去实践。这里的实践,是“真刀真枪”的践行,而非“浮光掠影”的走场。

1、课程融合,点亮生命意识。课程融合,是未来教学的趋势。学生运用科学课、数学课、语文课、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能有效提升自身素养。比如:进行河流水质调查,学生要先去河里取水,河岸很高,没有阶梯,此时就要想办法用塑料瓶制作一个打水装置;取了水要进行过滤,这就要运用过滤技能;过滤后要检测水的酸碱性及微量元素,这需获得环境监测站水质研究部门的支持;检测后要形成自己的研究报告。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实现了融通,知行得以统一。更重要的是,学生体悟到可以用一己之力来改善周围的环境,能为其他生物创造美好家园,如此,责任意识便能渐渐得到加强。

2、课程系列,提升生命的使命感。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能力方面,我校科学教师基于科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如生态平衡、能源、人类与环境、动植物的特征等,拓展和深化教材内容,编制了《牵手环保》的系列校本教材,然后利用社团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科学课、班队课等,带领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学习处理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生命使命感。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用敏锐的目光捕捉有意思、有意义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提升探究技能,发展高阶思维。在亲历中,引领学生深入生命的“灌木林”,形成与其他生命和谐共处的理念,这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