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技能课程实施方案(热门18篇)

技能课程实施方案(热门18篇)

作者:XY字客

实施方案的执行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计划能力和执行力,并能应对变化和挑战。实施方案的参考资料可以让我们更快速地制定出合适的实施方案。

课程实施方案

(一)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整合校园素质教育因素,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推动学生积极、自主、持久的学习内驱力。

(三)自主性原则:根据国家提供的课程科目和课时的比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课程计划,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基础上,促进学生学有特长。会合作——从小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依存关系;在尊重与维护自己的同时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追求群体共同发展。会健身——依托广播操、乡土游戏、校园足球以及“体育与健身”课程等资源,每位学生每学期学习不少于2项的健身技能,每天参与锻炼得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懂得劳逸结合、健康第一等道理,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以现代课程理论为依据,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目标、任务的认识,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科研为手段,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网络,明确职责,保障学校课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组长:黄义海。

副组长:常春灿。

组员:邓焕珍、丁瑞青、王传国、索焕云、楚秀平等。

校长负责有关学校课程的决策问题。中层组织主要负责执行问题。基层组织主要负责具体实施。

校长室明确各部门在课程执行力上的监管分工。对各部门在课程管理流程进行监管。各部门不定期地向校长室进行课程执行情况汇报,以便校长室能及时了解课程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不足和亮点经验。

教导处(德育处)主(兼)管三类课程的日常管理。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安排好学校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按照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班级课表,根据师资情况合理安排教师任职任课安排。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常规管理。

1、以教学质量承诺制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以聚焦课堂为主线,关注教学五环节,落实各环节的达标标准,争创优质标准。

2、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开展合作共荣团队的创建,通过课题引领,主题研究,同伴互助,落实三类课程的实施和开发。

课程实施方案

“雕刻”是以各种不同材料雕刻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与技能,雕刻艺术的内容极为丰富,从中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和雕刻工艺,及雕刻知识和各种雕刻技艺,受到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雕刻艺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运用雕、刻、琢、磨、钻等方法制作出具有实用性、装饰性和欣赏性的艺术作品。根据雕刻材质不同,可分为石雕、木雕、竹雕、砖雕、角雕、牙雕、核雕、食品雕刻等;根据雕刻形式不同,可分为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雕刻一般要经过构思、选料、雕刻、修整、美化等步骤。

在食品雕刻中使学生基本掌握基本雕刻手法和基本雕刻刀法,为以后自主研究石刻、砖刻,角刻等提供了可以借签的经验。雕刻是常见的劳动技能,让学生喜欢雕刻。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了解雕刻的历史起源,雕刻是传统艺术之一。有悠久的历史是祖国文艺百草园中的一朵奇葩。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自足学习和老师必要引导,基本掌握雕刻常用章法与刀法。

3、情感目标:通过综合实践课,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认真、细致的良好作业习惯,热爱祖国文化艺术的良好情感,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与表现能力。

1、雕刻的释义。

2、雕刻的发展及起源。

3、雕刻工艺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要领。

4、雕刻的种类及用具。

5、雕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

1、在教学方法中运用“讲解—示范—模仿”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教师示范演示动作、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原理。

2、“自学—发现”学生通过自学,发现其中知识技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纠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便于学生学习方法。

3、在方法上也可采用分析、启发、探究、实践的方法。“指导—实践”。指导学生看、想、做、动手、动脑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突出劳技课特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劳动实践,有利于学生掌握劳动技术与技能,有利于锻炼学生意志,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正确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依据教学内容,利用学校电脑室,让学生带着问题与疑问上网查资料。了解雕刻历史与起源、印文章法、看课文“自学—发现”的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学发现其中的知识、技能、奥妙。掌握操作要领,懂得操作一般步骤。

教育难点突破有赖于学生实践操作“听到的易忘记,看过的记得牢,做过了才能学会”。在实践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现场演示讲解,用课件制作教学手段。学生根据现有水平灵活运用,发挥优势学生楷模作用,让学生互相交流,相互学习。使学生作品得到最佳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手段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电脑室,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学习各种雕刻手法,上课时教师用课件演示及展示往届学生优秀作品,为学生创造一个深入其中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缩短理论和实践距离,加快学生对章法、刀法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4、在学习方法上,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重视实践操作,让学生知识正迁移。如,导入“雕刻艺术”让学生观赏、分析课文中雕刻,感受各种不同雕刻种类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欣赏往届学生雕刻及名人雕刻,感受到雕刻就是以物作纸,以刀代笔。民间俗语(做时短,看时长,予人方便,予己方便)。看书模仿、学习、试试看。在实践中以组为单位,边学习边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但让学生“学会”,更让学生“会学”。由于中小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一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动手操作和思考问题。而且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不满足于教师的传授讲解,总想自己亲身探究来发现问题,得出结论。雕刻课中许多内容可精讲,还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自悟、发挥想象,让其大胆去试、去探索、去琢磨。即使走一些弯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创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动口、勇于动手,在操作中互相讨论、共同提高。引导学生在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减些,变一下形,换一种材料或加工方法会怎样?这种技能和方法还能用于什么地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综合实践课可分为分七个学年进行,每学年至少安排一个周。通过实际操作演练,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至六年级:了解雕刻的定义分类以及雕刻的历史来源。

七年级:了解雕刻的定义分类以及雕刻的历史来源,基本掌握木雕工艺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要领。

八年级:了解雕刻的定义分类以及雕刻的历史来源,基本掌握木雕工艺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要领,并可以简单的制作雕刻作品。

教具准备:课件制作、石刻刀一套、印床一付。

学具准备:青田石、石刻刀、复印纸、拷贝纸、2b铅笔、水砂纸。(如用转印法渡稿,还需用毛笔、墨水)。

技能竞赛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全区卫生应急技能,根据xx市卫生计生委、xx市总工会《关于印发xx市卫生应急技能竞赛实施方案的通知》(z卫函发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通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卫生应急技能竞赛,并组队参加xx市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激励广大卫生应急工作人员立足本职、钻研业务、岗位练兵,切实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展现全市卫生应急人员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打造一支业务精良、能打胜仗的队伍,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全区卫生应急技能竞赛由区卫生计生委与区总工会联合举办,成立全区卫生应急技能竞赛组委会,负责本次竞赛的组织领导工作。

竞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专家组、监督组。办公室负责竞赛的统筹协调、宣传及组织实施工作;专家组由各区级医疗卫生单位专家组成,负责竞赛命题、问题解答和竞赛评判等工作;监督组负责监督整个竞赛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初赛时间:xx年7月14日;

初赛地点:区人民医院;

从初赛中选拔优秀队员或团队,于xx年8月组队参加市级复赛、决赛。

(一)参赛人员范围。

全区各乡镇(街道)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级医疗机构中,从事突发急性传病防控、突发事紧急医学救援、突发中毒事处置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符合以下条:

1、政治合格、爱岗敬业、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能,既往无医疗事故和违纪情况。

2、在岗在编,从事卫生应急工作满2年以上(xx年7月1日之前)。

(二)组队要求。

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疾控中心、东城、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组建一支参赛队伍;南城街道卫生院与三泉镇卫生院组建一支队伍参赛;其余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分片区组队参赛,分别为南平、鸣玉、大观、水江、大有、小河等6个片区队伍。总共12支参赛队伍。

每个代表队由4人组成:领队(联络员)1名,由城区医疗机构或中心卫生院相关负责人担任;参加突发急性染病防控技能竞赛队员1名,参加突发中毒事卫生应急处置技能竞赛队员1名,参加突发事紧急医学救援技能竞赛队员1名(各片区队伍中4人原则上自不同单位,由城区医疗机构或中心卫生院协调、组织)。

本次竞赛分个项目,分别为突发急性染病防控、突发中毒事卫生应急处置、突发事紧急医学救援。竞赛内容选择市级技能竞赛大纲的笔试、技能操作和桌面推演部分。

(一)突发急性传病防控。

1、笔试部分:包括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监测报告与分析、现场调查、标本采集、现场处置。

2、技能操作:包括监测报告与分析、现场调查与处置、标本采集与检测、自救和互救能力、场景案例分析。

(二)突发中毒事卫生应急处置。

1、笔试部分:包括法律法规、中毒卫生应急知识、卫生应急准备、应急调查、样本采集与毒物检测、医疗救援、工作报告。

2、技能操作:包括现场调查、现场急救技术、洗消、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快速检测、个体防护选用、场景案例分析。

(三)突发事紧急医学救援。

1、笔试部分:包括卫生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紧急医学救援的基本知识、紧急医学救援的现场处置。

2、技能操作:包括现场风险评估与报告、紧急医学救援的现场处置基本技能操作、紧急医学救援的现场处置综合技能操作。

(一)初赛。

初赛由区卫生计生委、区总工会负责组织,包括综合笔试、技能操作2个部分,每个部分设“突发急性传病防控”、“突发中毒事处置”、“突发事紧急医学救援”个项目。

1、综合笔试:由专家组分项目命题,题型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采用笔试形式,笔试时间60分钟,采取100分制命题。每个队员根据参赛项目参加本项目的综合笔试。

2、技能操作:由专家组分项目命题,题型为问答题,通过口述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答题,专家组现场评分。每位参赛队员现场随机抽1题进行答题,采取100分制命题,抽签确定顺序和操作内容。

(二)复赛和决赛。

根据初赛竞赛成绩,遴选优秀队员或团队参加市级复赛和决赛,突发急性染病防控和突发中毒事处置复赛包括盲样检测、笔试、技能操作和桌面推演;突发事紧急医学救援复赛包括笔试和技能操作。决赛采取技能操作和知识竞答的形式。

(一)竞赛内容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技术规范。

(二)突出突发急性染病防控、突发中毒事处置、突发事紧急医学救援特色,着重考察选手技能水平。

(三)注重防治结合。

(四)立足卫生应急工作需要,考查应知应会内容。

(五)注重考查解决工作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六)考题内容难易程度应兼顾基层与区级层次。

(一)单项个人成绩。

单项个人成绩根据综合考试、操作技能2个部分成绩换算,采取100分制,按照0%、0%的分值比例相加。

(二)团队综合成绩。

团队成绩根据本队个项目的个人成绩换算,采取100分制,“突发急性染病防控”、“突发中毒事处置”、“突发事紧急医学救援”个单项成绩按照0%、0%、40%的分值比例相加。

(一)个人奖。每个项目评出一、二、三等奖,按照单项个人成绩排名,第1名为个人一等奖、第2、名为个人二等奖,第4、、6名为个人三等奖。

(二)团队奖。根据团队综合成绩排名,第1名为团队一等奖、第2、名为团队二等奖,第4、、6名为团队三等奖。

(三)优秀组织奖。根据竞赛组织情况,对组织工作出色的团体或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

获奖个人和团队,由区卫生计生委与总工会联合颁发荣誉奖励,并作为人事激励依据。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以竞赛为抓手,激励广大卫生应急战线工作人员钻研业务、勤练技能,规范服务行为。成立竞赛组织领导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专人负责,确保竞赛活动顺利完成。

(二)抓好工作落实。各单位要全员动员、全员培训、全员参与,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竞赛。城区医疗机构和片区中心卫生院要充分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做好牵头工作。各参赛队伍要制定工作计划,严格按照竞赛方案和组委会通知做好工作安排,刻苦训练,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三)严肃竞赛纪律。监督组对本次竞赛进行全程监督,参赛人员如有弄虚作假情况,将取消全队参赛资格,并予以全系统通报批评。各单位认真审查参赛队员资格,不符合参赛条人员参赛的“一票否决”。卫生应急竞赛成绩将作为各单位卫生应急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信息报送。由城区医疗机构或中心卫生院牵头,每个队伍6月0日前确定参赛队员,填写回执盖后报送区卫生计生委。各单位多层次、多渠道全程宣传,及时收集有关竞赛活动的信息和经验,以简报形式上报。(联系人:王xx;联系电话:xx)。

新课程实施方案

新课程的理念给当代中国解决长期围绕和阻碍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如:教育的目标、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角色、课程观、评价观、学科地位及目标等核心的问题,从而全面系统地阐述当代教育的发展模式及方向,也向广大教师提出一个极富创生性的课题,为广大教师提供终身学习,展示自我、探索发展的平台。学校作为实施和实践新课程主阵地,必须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办学理念,才能支撑新课程实施的一片晴朗的天空,为此我校将以令人脉动的力量和心境,在新课程的这块处女地上辛勤地播撒、耕耘和创造。

二、意义和目标。

传统的课程观是单一认知性的课程观,因此传统的课程环境下,教师、学生均是依纲据本,成为了课程的奴隶,不敢越“雷地”半步。新课程确立了动态,生成的,整合的,实践的课程观,由于课程观的改变,确定了新的课程环境,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学生观等,因此这场新课程的实施与实践将给我校的课程的认识、执行、创造、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无疑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乔庙乡课程改革中心学校,我校将以此为契机,通过本次课程改革的实施逐步实现如下几个目标:

1、走向“校本”的新学校。

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创造性执行课程的过程。在这种环境下教材只是一个静态的信息资源,真正的课程是师生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的生成与整合而成的。而学校是实现这一资源共享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校将在实践新课程的历程中自觉提开课程的研发能力,给师生提供原创性的教育与生成性的时空,在课程的研究过程中走向“校本”。

2、走向“高品味”的新学校。

教师与学生的人文风采和科学素质,毫无疑问是一所学校“品味”的形象代言人,一所学校的教师如果缺乏科研意识与冲动,朗朗的心境,对学生没有人性关怀与热情,一所学校的学生如果不活泼开朗、不主动、不会合作、不喜欢实践、不善创新,那么这所学校与其说是学校,还不如说是“人间地狱”,更无“品味”可言了,由此,通过本次课改实验,我校将在“教师工程”上花大力气,让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真正成为学校“品味”的设计师。从而促进学生在目标的“三个维变”上和谐发展。

3、走向“民主、和谐”的新学校。

“民主”是对话、合作、交流的前提,只有民主的校风、学风才促进师生的和谐、持续的发展。“民主、和谐”是理性思考的孕育地,由于有了她才产生出了碰撞与创新,传统的课堂是专制的园地,由此产生了创新的泯灭,人性的歧形,产生了许多的弊大于利。为此,我校将乘新课程实验的东风,彻底地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观念,积极倡导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师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措施和策略。

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校将本着可行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客观性等原则开展实验,并通过借鉴,学习,论证出如下几条实施措施与策略。

1、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践行。

经验型的教师对自己的实践行为往往知其原,而不知其所以原,是因为他缺乏理论的支持,当代的教师,特别是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师,面对新课程这一庞大而系统的理论系统,如果不认真地学习理论,领悟其实质,将很难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那么实践将失去方向。因此,在实施新课程中,学校将组织教师学习和研讨,让教师们能自觉地将新课程的理论和理念外化为自身的实践行为。

2、借他山之石——可以补掘。

模仿和借鉴是创新的前奏,在模仿和借鉴之中,教师们可以完成课程信息与资源的整合,然后在执行的过程完成创造,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学校向教师们提供借鉴和模仿的机会和资源,让教师们的行为由模仿走向研究走向创新。

3、归纳与反思——可以提升。

教师自主、主动地归纳与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实质性的归纳与反思也应是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作为对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没有对理论的咀嚼,没有的实践的全心关注,就无所谓归纳与反思。为此学校将组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归纳与反思,并提供归纳与反思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开教师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4、宏观调控与微观处理——可以把握。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将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促进教师对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进行准确的把握,不仅如此,学校管理者将深入教师的课堂对教师的行为、细节、进行微观的定性刻画,真正使新的理念真正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

四、思路模式。

课程实施方案

秉承“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校“活动育人、全员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模式为指导,以“享受运动的快乐”为活动主题,结合我校阳光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人才。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质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阳光体育运动”意味着学校体育的春天到来。“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以创新的手段推进学校体育教育。

1、让体育锻炼成为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通过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2、通过体育锻炼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3、调节人体的紧张情绪,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

4、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舒展身心,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从而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

6、培养师生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1、主体性原则:确认教学的本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作为民主的、积极的和创造的实践活动来开展,使学生成为追求真、善、美的主体。

2、趣味性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内容,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到难易适中,形式丰富,内容新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在参与中自信起来,以求实效。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作出内容上的修改,以便控制课堂,适时调整。

4、开放性原则:教学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于课堂、校园、文明礼仪展室等场所进行,充分发挥不同场所的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现已开发的课程有《排球》和《太极拳》两本。以体育外堂和课外活动为主要授课方式。(略)。

(一)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全体级部主任。

(二)教师配备:由学科专业老师和班主任授课,与团委社团活动相结合,级部负责学生检测、评价(2个学分的认定)。

(三)课时保证:每周一课时。考勤检查记录同其他学科。

(四)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同其他国家课程安排的学科,备课、检测、活动,每月由级部检查一次,半学期由教务处、教科室联合检查一次。

1、学生评价:

(1)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出勤全,修完教材全部内容。(占50%)。

(2)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教材学习内容测试,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档。(占30%)。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积极在生活中对教材所学内容实践应用(以图片音像资料等为证)。(占20%)。

(4)按照山东省中学生学分管理办法,级部综合以上情况予以计分。

2、教师评价:

(1)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同其他学科。

(2)组织学生活动,包括社团中的相关活动,按新修订的教师评价中的规定执行。

(3)督评办不定时到教学楼、校园进行专项督察,对礼貌用语、礼貌行为的落实情况量化计分,对不符合教材要求的言行予以提示、警告、扣分。扣分分三级:学生、科任教师(班主任)、级部。最后积分按照一个学科的比重计入教师评价。

1、要加强领导,广泛动员,提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选修教材学习的重视。让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2、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实践基地、德育基地的教育资源,发挥体育类社团活动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定期展现师生员工在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3、要加强师生双向评价机制的探索,促进师生两个积极性,真正校本课程的实施推向深入。

4、要进一步丰富课堂资源,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同时,通过外派教师学习等形式,积极进行专业师资培训。

5、把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要求落实到底。

课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推进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开课原则。

课程全学程开设。一年级劳动基本理论学习和劳动实践相结合,二、三、四年级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习和专业实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科学的劳动观。

1.一年级各专业课程开设及学分分配(专转本班级除外)。

2.二、三、四年级各专业课程开设及学分分配。

详见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习课程安排,不单独开设。

四、教学内容。

《劳动1》、《劳动2》教学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1.理论部分。

通过《劳动通论》等课程学习劳动基本理论,深刻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深入理解劳动实践对于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深切感悟劳动实践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推动作用,树立起正确的劳动意识,形成科学的劳动观。

2.实践部分。

学生实践内容主要有内务整理、公共卫生劳动实践、社会劳动实践等内容。

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养成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及公益劳动。

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

理服务等,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重视生产劳动锻炼,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结合专业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五、授课形式。

《劳动1》、《劳动2》课程授课形式一样,具体为:

1.理论部分采用线上学习模式。学生在线学习课程内容并完成线上考核。

2.实践部分学生通过自主劳动实践,完成《劳动实践手册》要求内容。

六、成绩评定。

《劳动1》、《劳动2》课程成绩由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综合评定。理论部分由线上平台评定成绩,占比20%;实践部分由班主任根据学生《劳动实践手册》完成情况评定,占比80%。

《劳动1》、《劳动2》课程成绩不合格者需重修。

七、保障措施。

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后勤与资产管理处等多部门联动,切实加强条件保障、专业支持和督导评估,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

引入优质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基于劳动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引入优秀的劳动课程并培育编写贴合我校实际的劳动教材。

丰富和拓展劳动实践场所。抓紧开发、建立更多的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和劳动实践岗位,通过创造条件建设花房、菜圃等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增加校内志愿服务岗位等措施,满足学生劳动实践的多样性;结合专业,定向落实、增加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习、实训专业性要求。

强化师资队伍的劳动育人意识。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把劳动教育纳入管理干部、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教育的自觉性,提高师资队伍劳动育人意识和专业化水平。

落实经费保障。《劳动》课程经费从教学经费中列支,确保经费落实到位,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八、其它事项。

《劳动》课理论部分由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实践部分由学生处落实,各系学工办主任、各班班主任配合执行。

本方案自__级学生开始施行,由教务处、学生处负责解释。

课程实施方案

有一方佳园,撑过往云帆,浇万木春水,播洒知识琼浆在学生心田;有一座殿堂,用深邃的思想、丰厚的文化,成就学子多彩的梦想,这就是xx市经济开发区中心中学。

我们开发区中学的办学理念是: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好学校,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根据这一理念确定的教育目标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幸福指数,不追求人人都考满分,竭力让每一个学生开心快乐的度过初中生活。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学校课程是实现这一理念和目标的重要平台和极佳切入点。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地方和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自主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学校课程的开发,应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青少年特殊的生活体验,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探索领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增进学生对各自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我校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学校课程文件,结合学校自身所在区域特点,从挖掘内部潜力入手,逐渐形成了一套xx市经济开发区中心中学特色的学校课程教育体系。

“校本化”过程(此项内容是否属于学校课程,专家有争议,我们学校暂且划为学校课程);二是开发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进一步体现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追求。

(二)学生社团。学生社团课程通过开放、多元的学生社团系列学校课程的建设,不断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省、自律的精神,提升学生的参与、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修身养志学校课程开发系列。

这个系列的学校课程的开发涉及到教育和教学的方方面面,前面两年我们开发的学校课程项目都在其中,具体情况如下:

1、我校已开发的课程:

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合唱、舞蹈、音乐、象棋、国画、素描、手工制作、手工编织、书法、英语、物理、地理、作文、名著阅读、数学、微机,调查结果表明,我校现在所开设的多数课程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许多家长纷纷表示对非常支持我校学校课程的实施工作。今年可以继续开发。

2、我校未开设但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包括未申报过、申报过未开设两种情况)。

(1)过去开发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不够细化,多数情况只是笼统的称为趣味数学、趣味化学、趣味英语、趣味地理等,范围太大,没有针对性,往往成果就不够明显。今年可以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和目前教材的薄弱环节,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整合或细化,使之能更好地适合我校学生的学情。如:语文语法、汉字拼写、软笔书法、硬笔书法、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表演、数字速算、代数题归类、存钱利率、数学测量、化学魔术、创新实验、生活中的化学、物理的电工常识、实验改进、生活中的力、光对社会的影响等等(招生对象可以是同一个级部的)。我校学生的薄弱方面,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整合或细化,使之能更好地适合我校学生的学情。

(2)手工类如:编织、粘贴画、创意制作、纸艺、布艺等,也可细化。例如,针对某一个品种的学习。

面所存在的不足,也在大力提倡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所以欢迎老师们在这些项目上加强研究。

(二)组建学生社团。

1、组建社团的宗旨:

为丰富我校学生校园业余生活,满足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我们这学期将成立学生社团,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自发相聚在一起,通过活动加深对专业知识理解,彼此交流、共同进步。同时,给社员提供一个积累社会经验、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使学生初步形成某些特长,并不断提高学生在各种文化领域方面的修养,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为美好人生奠基。

2、组建社团的步骤。

(1)调查学生意向,确立成立社团的领域。

(2)每个社团撰写要成立的学生社团章程草案。

(3)招募成员。

(4)确立社团的指导老师。

(5)社团撰写申请书。

(6)向学校提交申请,并获得回复。

(7)召开成立会,并开始活动。

(一)规范学校课程开设模块。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青岛市《学校课程管理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和《xx市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教学实施意见》,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青岛、我市教研室的指导谋划下,我校的学校课程设置分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

1、必修模块:课程名称是《中华诵〃经典诵读》。原因:一是实现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二是拥有青岛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和xx市“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单位的师资优势和物质基础;三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必修模块进入班级课程表,每周一节课。

2、选修模块。根据学生兴趣需求,遴选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按照民族文化领域、自然探究领域、社会探究领域、艺术探究领域、体育与健康领域五大领域,按照因地制宜、宁缺毋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调整、拓展和优化选修课程内容。选修课程采用“四定一动”的模式进行。四定:定时间(全校选修学校课程统一集中安排在每周四下午课间活动)、定地点(各班教室和各种活动场地)、定教师、定学生;一动:学生选课走班。这样的组织形式不占用正常教学时间和空间,便于管理和考评。丰富多样的学校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培养挖掘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的品牌亮点、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成就感、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丰富的学校课程教化中不断彰显和提升。

(二)严格学校课程开发流程。

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按照各级政策文件要求,借鉴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学校实际,严格执行了以下开发实施步骤和程序:

1.学期初研究制定《学校课程开发指南》。编制开发指南时,充分考虑学生兴趣需求、高效课堂和四项活动、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师资配置和校内外资源等综合因素。

2.教师申报。教师根据开发指南所列的课程种类,结合专业背景和特长爱好,向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提交学校课程申请表。学校领导小组对教师课程省报表进行审查评估。

3.编写学校课程纲要。通过审查评估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编写好学校课程纲要。纲要包括:课程名称、拟开课级部、课程主要内容和课时安排及进度、课程管理和评价等。

4.编制课程目录和简介。学校课程业务小组根据教师提交的课程纲要,以级部为单位编制学校课程目录和简介,目录和简介由班主任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学生在征求教师和家长的基础上,自主确定选修课程。学校以级部为单位对学生选课情况进行指导和协调,合理搭配选课人数。

5.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和开发原则、背景分析、课程种类和介绍、开课教师和地点、教师考核、学生管理和评价、保障机制等主要内容。

6.学生走班上课。每周四下午,以级部为单位学生选课走班。教师根据课程纲要编写教案或教材,组织上课并负责学生管理和教学评价。

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关键在领导,“一把手”尤为重要。为做好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建立了四级组织领导:一是配齐领导班子,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抓教学的业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学校课程领导小组,史校长始终将学校课程建设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工程”坚持亲力亲为,每学期亲自为全校师生做学校课程专题报告;每学期初亲自参与指导学校课程编审和学生选课走班工作;每月定期亲自听取学校课程专题汇报,为学校课程提供充足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保证;每周深入班级听评学校课程,亲自指导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二是配强由教导处人员、学校课程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业务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课程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开课场地安排、教师搭配、上课查岗、学生意见反馈、教师学生考核等工作。三是成立由家长组建的督查小组,每周邀请部分督查小组成员到校旁听老师上课,实地督查学校课程实施情况,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限期整改,对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用并实施。四是成立由教导处、政教处和学生会人员组成的新闻宣传报道小组,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班校会等形式和途径宣讲学校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时总结推广我校学校课程的成果和经验。领导决策推动、业务组织实施、家长过程监督、新闻及时宣传报道的管理体制,为学校课程的扎实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聘、工资发放、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结果相挂钩,极大促进了教师工作干劲和热情。

(一)赏罚分明的教师评价。

1.参照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对课程纲要评估合格、学生选课达到开课要求、按时备课上课的教师,在期末绩效考核中按国家课程任课课时工作量的2倍记分。

2.学期末学生评价为合格等级、档案材料上交齐全的教师,在期末绩效考核中加记5分作为奖励。

3.在期末被评为“优秀学校课程”的教师加记3分作为奖励。

4.在家长、学生调查问卷中,通过率不到半数的课程,下学期坚决取消。

5.两年后,参加职称评定的教师,须由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开具“近两年成功开发过学校课程”的资格证明。

6.周四下午教导处、督查室联合对教师上课进行专门检查考核,累计两次无故不上课者,上课无故外出接打手机者,无精心备课者取消年终评先选优资格。

(二)鼓励参与的学生管理。

1.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开课教师从学习兴趣、参与态度、认知与技能、学习方法与思维品质的养成、学习成果等方面,由学生本人、教师、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优秀、合格的,发给盖学校印章的结业证书,存入学生的地校课程档案袋。在同学科比赛获奖的,享受学校奖励。

2.召开成果展示会。每学期末学校统一组织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各种技艺比赛为主体的成果展示会,表彰在学校课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学生上课等级证书,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参与上课的热情。

3.强化学生过程管理。针对走班式上课,学生上课人数难以管理的问题,学校严格了考勤制度,上课教师每一节必须每节课清点学生人数,学生无故不上课扣班级千分赛分数,学生请假必须要有班主任的请假条制度。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情况纳入班级千分赛考核中。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xx市经济开发区中心中学人正满怀激情与梦想,在思考中奋勇前行,不断提高学校课程建设水平,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踏上一个又一个事业的新高峰!

技能竞赛实施方案

为提高我市灾害信息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开展省第二届“福彩杯”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我市参赛方案如下:

依据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救灾工作实际,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勤俭节约的原则,本次竞赛的目的在于“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练”。

市局成立灾害信息员竞赛领导小组。

竞赛小组负责全市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赛务工作。包括:制定全市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竞赛方案;组织制定各项竞赛规则;负责比赛试题的订购,参赛选手的报名、资格审查和组织参赛;负责竞赛场地的选择,竞赛结果的发布等。

各县(市、区)也应参照市局相应成立灾害信息员竞赛组织机构。

参赛人员应取得灾害信息员职业资格证书或从事减灾救灾工作2年以上,已获得20xx年全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人员不再参加本次灾害信息员比赛。

参赛教材为《灾害信息员基础知识》、《灾害信息员四、五级技能》和20xx年9月实行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

各县(市、区)预赛,可根据实际需要由各地组织相关技术专家出题,也可直接从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订购理论和实操竞赛网络试卷。

本届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竞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各阶段竞赛成绩按照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各占50%,加权合并后计算总成绩。

预赛在8月1日—8月25日(具体时间由各地自行确定)进行,由各县(市、区)民政局负责组织开展。各县(市、区)制定实施方案,做好预赛宣传动员、报名审核和试卷评阅等工作,确保县级民政局和每个乡镇(街办)都有灾害信息员参加竞赛,选拔1人参加由市里组织的复赛。

市里复赛:9月5日下午到市局亚泰宾馆报到,9月6日上午8:30至11:40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微机室考试,其中,8:30至10:00为理论知识考试,10:10至11:40为实操考试。确定3名选手代表我市参加10月份在南昌市进行的决赛。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各地要高度重视此次灾害信息员竞赛活动,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好本地预赛、复赛工作,通过比赛不断提高全市灾害信息员的业务水平。

(二)扩大影响,宣传到位。各地要加强竞赛活动的宣传力度。争取尽可能多的灾害信息员参加竞赛,引导灾害信息员爱岗敬业,钻研业务技能,带动更多的从业人员争当技能型人才。

(三)严密组织,遵守纪律。各地要严密组织各项赛务工作。参赛选手应遵守竞赛规则和赛场纪律,服从竞赛安排和指挥,不得弄虚作假,发现违反比赛规程和相关要求者,严格批评,取消其竞赛成绩。

技能竞赛实施方案

为了促进我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和专业素养提升。经研究,决定举行xx第一幼儿园教师五项技能竞赛活动。

20xx年4月28日―4月29日。

xx第一幼儿园。

1.故事表演:现场抽取儿童故事,准备8分钟后进行脱稿表演。

2.自弹自唱:现场抽取儿童歌曲,练习8分钟后连续弹唱两遍(第一遍弹奏乐曲,第二遍自弹自唱)。

3.舞蹈展示:现场抽取儿童乐曲,练习8分钟后进行舞蹈,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4.命题简笔画:根据现场抽取的命题或素材进行作画,绘画形式为儿童简笔画,作画工具、画纸由主办方统一提供,作画时间为40分钟。

5.现场试课:根据现场抽取的教材进行撰写试课稿45分钟,再进行试讲15分钟。(教材范围:体验发展教材中、大班下册)。

(一)故事表演(20分)。

1.教师自然大方、语言有感染力、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表达准确流畅,语言生动、感染力强,语速适合故事内容。

2.讲究讲故事的技巧,紧扣故事情节,感情丰富,声情并茂,能再现故事情境。

3.能够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和表情,有创意的表演形式、表演得体,表达生动。

4.脱稿讲述,讲述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二)自弹自唱(20分)。

1.弹奏能力:能够独立识谱,弹奏顺畅、完整、有一定的表现力。

2.即兴伴奏能力:伴奏和声功能基本正确,节奏准确。

3.自弹自唱能力:能正确弹唱儿童歌曲,有表情的弹唱、表现出一定的音乐形象。

4.歌唱技能:音准正确,有感情的表现音乐作品。

(三)舞蹈表演(20分)。

1.舞蹈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2.舞蹈整体编排具有合理性、连贯性、完整性,表演形式新颖有创意。

3.教师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准确,舞蹈动作吻合音乐旋律,节奏感强,动作流畅协调,表现力和技巧性强。

4.精神饱满,台风端正,现场反映良好,如遇突发情况处理得当。作品具有完整性。

(四)命题简笔画(20分)。

1.主题鲜明,构图合理。

2.色彩搭配协调,有创意。

3.画面饱满,符合幼儿特色。

4.具有绘画的创编及实际应用能力。

(五)现场试课(20分)。

1.教材解析正确,定位准备。

2.内容安排合理、基础知识落实扎实、上课环节体现完整。

3.对教材挖掘的有独到之处、师生互动的精彩过程、对活动结论可以及时归纳总结。

4.试课流程流畅、教学思路清晰、新颖。

1.4月28日、29日早上不带班教师8:30集中四楼大会议室。

2.准备场地:

故事表演:教师午休室、小会议室、园长室。

舞蹈展示:舞蹈教室2、模特班教室、原教具制作室。

自弹自唱:教师办公室、保教室、总务室。

3.人员安排:

故事表演评委:

自弹自唱评委:

舞蹈展示评委:

现场试课评委:

本园未满35周岁,教龄2年以上的在职专任教师。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沙湾小学是龙岗区一级小学,位于南湾街道沙坪北路,占地面积约8850平方米。学校办学底蕴深厚,创办于方案》。

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特色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制定实施素质教育的德育课程发展目标:开展以“实施自主发展教育,形成学生完整人格”为主题的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探索一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完整人格形成的新的教育教学途径,培养和塑造具有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自主发展型人格的一代新人。

同时构建了学生培养目标:通过构建以“阶梯式”德育为核心的学生自主发展德育体系,让学生体验做人的道理,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理念、诚实的行为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发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展示优势创造机会,提供平台,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1.整体性原则。

在制定德育课程计划时,必须以“全员德育”的观念来制订管理策略、课程内容、实施途径,合理组织与调动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级以及学校外部(家庭、社会)的力量,使其协调一致地和谐联动,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同时要强调整体育人,以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层次性原则。

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中注重分层、体现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创造性原则。

打破传统教育中不合理、不科学的观念和做法带来的束缚,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根据学校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培养目标创造性地建立起新的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技能大赛实施方案

大赛分为一二星级、三四星级两个组别,一二星级组设总台综合服务、客房服务(中式铺床)、餐饮中餐宴会服务三个规定项目,三四星级组设总台综合服务、客房服务(中式铺床)、餐饮中餐宴会服务、西餐宴会服务、调酒服务五个规定项目。

比赛标准由大赛组委会技术(裁判)组制定并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定稿后编印成册,在选手正式报名时下发。

比赛裁判工作由大赛组委会技术(裁判)组负责。

本次大赛要求全市所有星级饭店参加相应组别规定的全部项目的比赛,提倡其他宾馆饭店组队参加大赛。

要求各旅游饭店每个规定项目选派选手不少于2人,不超过3人,城区饭店直接在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报名,各县市区饭店由县市区旅游局统一组织报名。

大赛按一二星级、三四星级两个组别设立选手个人单项奖,各取前十名,颁发荣誉证书,对前三名给予物质奖励。

大赛按一二星级、三四星级两个组别设立饭店团体奖,各取前十名,颁发荣誉证书。计分办法以选手单项第一名计10分、第二名计9分、第十名计1分计算,各饭店单项获奖选手分值之和为该饭店团体总分。

大赛设立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经旅游饭店协会会长(扩大)会议研究,参赛费用150元/人,其中参加调酒项目的选手另交100元酒水费用。参赛费用选手正式报名时交纳。

七、比赛地点:桃花岭饭店。

1、大赛筹备及观摩会:xxxx年xx月xx日下午14:00在桃花岭饭店举行大赛筹备动员会议及中西餐、客房操作观摩会,参加人员为各旅游饭店总经理、领队、全体裁判员,选手代表亦可列席参加。

2、参赛选手报名:xx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为参赛选手正式报名时间,报名时交纳参赛费用,领取《大赛标准汇编》。

3、现场操作热身展示:xxxx年xx月xx日上午9:00在桃花岭饭店举行中西餐、客房现场操作热身展示,各旅游饭店领队、选手代表自愿参加,全体裁判员到场。

4、大赛决赛:大赛决赛时间为xxxx年xx月xx—xx日。其中8月17日下午15:00各参赛队领队在桃花岭饭店报到、抽签,召开裁判员及工作人员会议,xx月xx日上午8:30举行大赛开幕式,xx月xx日下午16:00大赛闭幕式。

比赛期间,大赛组委会将在市内外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对大赛盛况、成绩突出的选手和饭店进行报道和表彰;各单位也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造势,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决赛期间,城区各饭店要在饭店内外显眼位置悬挂条幅、设置宣传栏,为全市大赛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通过培训使学员全面掌握汽车修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准确诊断汽车常见故障,并进行修理,适应现代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并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作好准备。

1、机械制图:

使学员掌握投影的基本原理,能够绘制和看懂一般零件图和装配图,掌握轴类零件、箱体零件等常见零件识图的多项投影关系,能够按图纸进行装配。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使学员熟练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成份、性能及应用范围;理解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一般原理;掌握热处理的代号、方法及其应用。

3、专业理论知识。

通过培训使学员全面掌握汽车总体构造,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传动系统的功用和组成,掌握汽车电控技术、液压技术,熟悉常用大型工程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机)的日常管理、故障诊断与排除技术。

4、实习。

能够检查、清洁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燃油系统;能够检查冷却系统密封情况、带传动松紧度;能够检查、紧固或更换进排气管、消声器;能够检查清洁化油器及联动机构;能够检测柴油机喷油器的喷油压力和喷油状况;能够更换水泵、风扇带、节温器;能够进行发动机的小修作业;能够诊断、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故障、电路故障;能够对汽车底盘进行一级、二级维护及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能够正确进行汽车电器设备维护,并能正确诊断与排除电气设备故障。

三、课时数安排:xxxx。

四、使用教材:

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茶亭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然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和相关内容的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参与专题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切身体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践技能,培养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生活态度,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部分: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

研究性课程在内容上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要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紧密结合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开展学习、研究。无论学生确立的探究课题是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还是自我问题,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都应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作整体关注,充分挖掘研究课题所具备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自我因素,努力实现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整合。大概分类如下:

(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人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会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历史踪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组织行为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1)开放性。

实施主体开放(师生、专家、家长);。

活动时间开放(分散与集中课时双结合);。

活动空间开放(教室、学校功能室、校外厂企、街道、景观等);。

学习内容开放(学科、社会、生活、课题、活动设计……);。

学习手段开放(读书、上网、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讨论等);。

研究方式开放(参观、访问、观察、调查、实验、资料收集);。

成果表达开放(论文、报告、方案、展品……)。

(2)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学生“自由结合、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我评价”。

(3)探索性。

研究性学习从研究范围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研究过程的安排、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成果的表现,都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完成。

(4)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板块之一,说明它的特征是实践性,而且在学习内容上看,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实践、科学和生活体验的联系。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学习的实施步骤。

1、培训教育。特别是对于七年级学生,由于很多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可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在每次开展活动前进行安全、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2、选择课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问题追踪等。

3、制订计划。课题小组确实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实施方案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说明、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老师、研究目的与计划、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

4、搜索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查询、网络搜索、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建议学生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进行录像、摄像、录音、下载等。

5、整理总结。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研究小组一定要进行讨论和分析,各成员都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对资料做出处理,如发现缺少材料,可继续进行搜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不断的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形成课题成果。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

6、交流评价。

各班每个课题组把自己的成果以各种方式在班中进行展示,同时学生小组展开互评和指导老师进行评定,并推荐出优秀课题参加级的优秀成果展示。

活动实施的过程。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规,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3、活动实施。新学期开学的第三周召开开题报告会,组成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明确成员职责,制订活动计划。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服从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每班推荐最好的一个活动小组参加级组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评选出10个活动小组参加学校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交流大会,评选出优秀活动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时间安排在初二第二学期期中考后(5月上旬)。

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评,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进行学分认定,教务处完成学分登记。

组长:叶清华校长。

组员:教务处、教研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负责人及科组长、年级组长。

综合实践活动由下列部门和机构进行管理:教务处、教研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备课组、班主任、科任教师,由以上相关人员或代表组成的课程学习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指导。各部门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使课程实施规范化、科学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力求使课程顺利进行。

五、教学的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除应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2、开放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创设十分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时间的安排、主题的确定、方法的运用和成果的表达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3、实践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有丰富材料和真实的情景,主张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这些新经验与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可应用的个性化理论、模型和技能。

4、综合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从学生身边的事物或问题出发,形成跨越诸多学习领域的活动,以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能力的形成。通过亲身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和关心社会,了解和探索自然的奥秘并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全员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课程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综合实践活动课并非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也不是随意性的自由活动。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学习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摸索新课程实践经验,逐步提高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实力。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全面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学校工作意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综合实践活动为阵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宗旨,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社团活动、信息技术教育为一体,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我校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程。

二、时间安排。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采用弹性课时制,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主要做法有: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社会、与某学科紧密结合、相互交叉。

(一)课程设置思路。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综合能力。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当前高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重阳节开展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中秋节传统风俗文化研究等。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如结合国旗下讲话、赤中精神等开展行为习惯、文明道德、时事热点、自主管理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6、综合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多种方式。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对于山区高中学生来说,上网浏览还不会或者不够熟练,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引导、鼓励学生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挖掘社区中人力资源、地域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发挥学校教师的特长,让教师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二)课程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的开发与实施以学生为核心,实现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学生与自我三种关系的整体整合,最终指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进一步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当地情况、学校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同,选择切入点。

1、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研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时代使命感,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生活教育、主体文化与多元文化等内容都可以不断渗透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值得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人格臻于完善,如社会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让学生开放性的主体体验实践,在体验与探究活动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

3、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以创新教育内容为载体、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4、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不仅是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学习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在指定领域之外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田径运动会、元旦文娱晚会、校园歌手大赛)、学生间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与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相结合,共同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5、丰富学生文体生活与社团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加强学生文体生活,丰富社团活动,以促进精彩的校园生活。这样一来,既有助于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总的说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特点,综合活动课程采用小组活动为基础,并与年级活动、班级活动、个人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各单元中均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每一个小组围绕一个共同的子主题(或次子主题)展开讨论,提出小组围绕主题所要探究的几个问题,交活动导师挑选,活动导师根据探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考虑,帮助每一小组确定探究问题,并与小组成员讨论实施方案,在实施中做好指导工作。小组成员根据子主题实际可进行调整,组长民主产生,每一个小组成员须承担一定的工作。小组活动产生结果之后,以汇报材料,调查报告、设计方案、研究报告等形式通过班级或年级交流、展览体现活动的成果。

技能大赛实施方案

根据宜昌市旅游饭店协会《关于开展全市旅游饭店员工岗位练兵和服务技能大赛活动的通知》(宜旅饭协[20xx]1号)文件精神,现制定宜昌市第四届旅游饭店员工服务技能大赛实施方案。

大赛分为一二星级、三四星级两个组别,一二星级组设总台综。

合服务、客房服务(中式铺床)、餐饮中餐宴会服务三个规定项目,三四星级组设总台综合服务、客房服务(中式铺床)、餐饮中餐宴会服务、西餐宴会服务、调酒服务五个规定项目。

比赛标准由大赛组委会技术(裁判)组制定并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定稿后编印成册,在选手正式报名时下发。

比赛裁判工作由大赛组委会技术(裁判)组负责。

本次大赛要求全市所有星级饭店参加相应组别规定的全部项目的比赛,提倡其他宾馆饭店组队参加大赛。

要求各旅游饭店每个规定项目选派选手不少于2人,不超过3人,城区饭店直接在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报名,各县市区饭店由县市区旅游局统一组织报名。

大赛按一二星级、三四星级两个组别设立选手个人单项奖,各取前十名,颁发荣誉证书,对前三名给予物质奖励。

大赛按一二星级、三四星级两个组别设立饭店团体奖,各取前十名,颁发荣誉证书。计分办法以选手单项第一名计10分、第二名计9分……、第十名计1分计算,各饭店单项获奖选手分值之和为该饭店团体总分。

大赛设立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经旅游饭店协会会长(扩大)会议研究,参赛费用150元/人,其中参加调酒项目的选手另交100元酒水费用。参赛费用选手正式报名时交纳。

1、大赛筹备及观摩会:20xx年7月15日下午14:00在桃花岭饭店举行大赛筹备动员会议及中西餐、客房操作观摩会,参加人员为各旅游饭店总经理、领队、全体裁判员,选手代表亦可列席参加。

2、参赛选手报名:20xx年7月15日——8月10日为参赛选手正式,报名时交纳参赛费用,领取《大赛标准汇编》。

3、现场操作热身展示:20xx年8月10日上午9:00在桃花岭饭店举行中西餐、客房现场操作热身展示,各旅游饭店领队、选手代表自愿参加,全体裁判员到场。

4、大赛决赛:大赛决赛时间为20xx年8月18—19日。其中8月17日下午15:00各参赛队领队在桃花岭饭店报到、抽签,召开裁判员及工作人员会议,8月18日上午8:30举行大赛开幕式,8月19日下午16:00大赛闭幕式。

比赛期间,大赛组委会将在市内外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对大赛盛况、成绩突出的选手和饭店进行报道和表彰;各单位也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造势,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决赛期间,城区各饭店要在饭店内外显眼位置悬挂条幅、设置宣传栏,为全市大赛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技能大赛实施方案

为贯彻xx县教育局教育教学精神,抓住全县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大赛的契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全镇教师专业成长,现制定xx镇第二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实施方案如下:

为了加强对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

成员:

评委小组组长:

成员:

凡年满52周岁以下(含52周岁)的女教师、年满57周岁以下(含57周岁)的男教师均要参加比赛,超过以上年龄的教师自愿参加。

每个学段分三个组别。

1、a组: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的教师;

2、b组:年龄在36周岁—45周岁以下(含45)的教师。

3、c组:年龄在46周岁以上的教师。

语文、数学、英语、品生/品社、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劳动(通用)技术。

比赛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等,并分别按80%、20%计分。

1、课堂教学:授课教师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完整的课堂教学。教态自然端庄,语言准确规范,富于启发性和感染力;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新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法灵活,手段先进,体现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

2、基本技能:考核四方面内容。

(1)钢笔字:规定时间(20分钟)内,在一页大田字格纸上完成指定的文字。要求使用楷书或行书,书写工整、流畅、美观、大方、符合硬笔书法规律。

(2)粉笔字:规定时间(15分钟)内,在自备的小黑板(80×60厘米)上完成指定文字,要求使用楷书,书写工整、流畅、美观、大方、符合硬笔书法规律。

(3)说课(案例分析):规定时间(10分钟)内,要求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流畅,目的明确,观点鲜明,无理论、观念和概念上的错误。

(4)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操作和任务。

学校初赛按学科进行,推荐30%人选按年龄和学科均衡推选。时间安排为:

1、课堂教学:11月3日至11月10日。

2、基本功比赛:11月20日至12月20日。

学校根据竞赛内容和《通知》要求进行初赛,要求在广泛发动、人人参与、认真组织评委评选的基础上,推荐出参加复赛的教师。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推荐名额按每学科人数的30%推荐,其他学科推荐名额按学科总人数的30%参加镇级复赛。一线教师人数以20xx年10月份上报教研室的数据为准。

赛前选手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将分学段、分学科在指定的地点,按竞赛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竞赛。

1、奖项设置。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将与课堂教学等级达标相结合,进入复赛的教师将被认定为优秀课教师。

2、将参加教学技能大赛教师的成绩纳入继续教育。参加初赛的教师校本研修计5学分,优秀课教师计8学分,参加决赛的教师获得一等奖计20学分、获得二等奖计16学分、获得三等奖计12学分。

3、教师的竞赛成绩将做为评优、绩效考核、业务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设置、参加县级以上教学竞赛人选推荐的重要依据。

1.加强对比赛活动的领导,创新工作思路,科学制订方案,精心组织,认真落实,使比赛公平公正、更具吸引力,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为活动扎实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2.以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为目的,注重竞赛活动的群众性和参与性,要求符合参赛条件的教师必须人人参赛,通过竞赛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增强创新能力,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对于无故不参加竞赛的教师,将取消其当年的评优、晋升职称资格,绩效考核不能被评为优秀等级。

3.按照活动安排,认真、及时完成布置的各项内容,保留每项活动的材料,并按要求及时上交。

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为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务人员“三基”业务水平,提高医务人员技能操作水平。我院结合本院实际,开展全院医师“心肺复苏”实践技能和“三基”理论知识考核。

加强医务人员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业务水平,提高医务人员急救技能操作,减少医疗纠纷,进一步落实优质服务。

各科室医生按照时间安排参加培训、学习、考核,要求全院医师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急救技术操作,在培训结束后考核必须人人过关。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

培训时间8月9日————8月31日计22天。

(一)准备筹备阶段8月9日—17日:

1、8月9日—10日成立蒙城二院“三基三严”考试领导小组,制定考核方案。

2、8月11日开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检验科、生化室、ct、放射科)主任会宣布“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技能培训考核方案方案。

3、8月12日—13日举办全体医师心肺复苏技能操作讲座。

4、8月16日—17日心肺复苏实践技能操作培训。

iicu医师王赢波负责培训各科室抽调医生(icu:王赢波手术室:杨红亚;骨泌科:邓慕夏;普外科:陶书飞;妇产科:常君;儿科:吴朝阳;干部科:赵琳;内二科:邓凯;内一科:马飞;肝病科:潘青山;门诊部:葛静。院前急救:马飞急诊科:梁保友)。

(二)技能操作练习阶段:

8月18日—20日:由王赢波医师协同内科系统抽调的医师负责培训本科室医生,练习技能操作;(内一科、内二科、干部科、急诊科、儿科、肝病科、icu)。

8月23日—25日:由邓慕夏医师协同外科系统抽调的医师负责培训本科室医生,练习技能操作;(手术室、外科、骨泌科、妇产科、门诊部(含皮肤科)、院前急救)。

8月26日:由马飞医师负责培训各科室未能及时参加培训医生自行安排练习。

(三)考核阶段:

8月30日—31日:下午考试。

1、要求人人过关。

2、考核成绩前三名(名次含并列)各奖人民币六百元。

3、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各处罚人民币壹百元。

4、考核成绩在后三名(名次含并列)各处罚人民币六百元。

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促进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本学期我们组建了学校中心课题组,并出台了《学校中心课题组校本科研工作实施方案》,将我校承担的晋中市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组织小组学习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以及区级课题《关于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和小组学习策略的研究》等3项课题分解为若干项与老师们关系密切且比较容易入手的小课题,在校内开展子课题立项工作。

所谓“校内子课题”是针对我校提出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校级总课题而言的。我校决定从今年起,将校内子课题立项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同时将市级课题、区级课题和校内子课题一并纳入学校常规课题管理体系,实施统一的管理程序,重视过程管理,并于每个学期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

二、学校课题管理小组暨科研骨干团队。

为更好地促进学校课题管理的规范化和提升学校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在学校中心课题组的基础上成立课题管理小组暨科研骨干团队。负责各教研组常规课题的指导、督查和校内优秀论文成果的评选工作。课题专家委员会成员由各教研组推荐产生,要求能够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一定的课题指导能力。

三、子课题选题建议。

上述课题研究方向是从宏观的角度依据课堂教学改革和三步导学教学模式设计,旨在帮助老师们确定思考的方向;子课题是从中观角度结合我校课程改革实际进行设计,旨在帮助老师们确定研究的大体方向。

校内子课题研究一般要求选题要小,从某一个细微的角度为切入点,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所以,建议老师们在选题时尽可能从微观的角度入手,选择某一个点作为切口,开展实在的.、细致的、具体的、深入的研究。

四、子课题申报及相关要求。

1、选题与申报时间。

每学期开学为课题选题与审报时间,根据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结合区教研室关于“构筑学生课堂,改善学习生活”实验研究及我校小组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等确定研究课题,填写立项表,向学校中心课题组审报。由学校课题管理小组暨专家委员会确定是否立项。

2、课题研究内容要求。

课题研究要求从所教学的学科、班级、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案例真实(必须是自身教学中鲜活的故事)、研究成果有效(给自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3、课题规模及周期。

子课题研究可以一人单独完成,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子课题研究时间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如果是市级、区级课题可以成立课题组,研究周期为一个学年或以上。

4、过程管理。

每学期由学校课题管理小组暨科研骨干团队组织召开课题研究研讨会,由课题负责人汇报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上交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5、结题要求。

每学期末或学年末为课题初步结题时间,课题结题要有结题成果(初稿)。结题成果一般分为论文和研究成果报告(教学成果)两种。课题初步结题后,要在每学年度下学期对课题成果进行实践验证,然后对成果进行修订完善,形成终稿。

6、课题成果评选。

每年5月底由学校课题管理小组暨科研骨干团队组织本学期优秀论文成果评选,然后根据区教研室所核定的指标数目进行择优上报。市级、区级课题结题成果按照优秀成果进行申报,校内子课题结题成果按照优秀论文进行申报。

五、本学年校内子课题立项的具体要求。

自本方案发布之日起,本期课题立项即正式启动,下学期开学一周内将立项表以自己姓名命名发送至学校教导处。然后由学校课题管理小组对所有申报立项的课题进行审批,确定是否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