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心得(实用16篇)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心得(实用16篇)

作者:BW笔侠

心得体会可以是对一次旅行、一次读书、一次活动或者一次困惑的思考和总结。这是一些我参考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其中的经验和观点。

年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心得体会集合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具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名亲历和见证了税务改革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历程的普通干部,我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大潮中,讲政治、秉公心.促融合、勇担当,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思想上的清醒,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一名税务干部,每一位税务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此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加强政治定力,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恪守政治规矩。在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中,我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决支持和拥护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市局和区局的各项决定,坚决从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但不管怎样,我都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要求自己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有效凝聚改革合力,快速促进队伍融合,可以激发税务团队的整体活力,激励税务干部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在认真学习王军局长在山西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和盐湖区税务局组建后郭局长系列讲话内容的基础上,我结合自身工作,广泛与同事们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敞开心扉、坦诚相见,既联系工作实际,又触及思想灵魂,既肯定成绩,又相互指出问题和不足,有话讲在当面,力求谈开谈透,确保批评意见既提得准、又能被对方接受,从而增进了团结、促进了工作开展。

在历史的长河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作为一名党员,面对改革的浪潮,我觉得唯有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积极按照改革要求,认真做好本人及分管部门的相应工作,才是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平稳有序地开展最大的贡献。改革后,我从以前单一地分管纪检转换成分管具体的征管业务,面对新的工作,我谨谨慎慎﹑踏踏实实,始终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全身心地投入、不计较地付出,任务面前勇于挑战,责任面前敢于担当,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实际行动扛起了肩上的责任,千万不可辜负领导的期望和组织的重托。

2018年3月13日,新的国务院改革方案出台,提到关于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继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国地税分家,各司所职,大大的鼓励和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可以说国地税分家是时代的选择和产物,24年后再根据当前国情进行改革,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一)方便纳税人缴税。以前纳税人缴税两头跑,费时费力费钱效率低。一次性能办理的事务需要跑好几趟。国地税合并后,纳税人可以一次缴纳完毕,方便快捷。

(二)税收政策更好执行。合并前,纳税人面对国地税政策口径不一,执法多头查,办税两头跑,可谓是“疲惫不堪”“无处是从”。国地税合并后,政策统一,更好领悟,可以少办冤枉事,少走冤枉路。

(三)缩减税务管理成本。现国地税两套人马,两处办公场所,各项办公费用都是双份的,而且存在职责重叠区,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合并之后,大大压缩了管理成本。

(四)精简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如今,县级国地税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加上网上办税系统的不断升级更新,电子办税的普及,国地税急需注入新鲜的血液,实现队伍年轻化,是适应办税系统信息化,电子化的必然选择。

例如:上海市很多年以前已经实行了“准国地税合并”的方式。如果你拨通上海市税务局的电话,会听到总机小姐告诉你:“这里是上海市税务局”。据称,上海市是国内唯一国税、地税不分家的城市。上海没有实行分税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税务机构的精简和效率。现实的情况是,上海在税种方面划分向来清楚,在全国一直是一个良好的典型。而上海每年上交中央的税收一直名列全国榜首。

上海人对国税、地税不分家的做法一直非常肯定。他们总结税务不分家有三大好处:一是机构精简,办事效率高。二是纳税成本低。企业不需要同时跑两个地方交税,不需要接待两个税务局的检查,不会接受两个税务机关的培训。因此,上海本地的财务人员对于哪些是属于国税,哪些是属于地税,不会去刻意划分。三是税务机关能保持政策的一致性。

(一)永远不要放弃对自身业务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句老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特别是税务部门,国家税务政策经常调整,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才不会一问三不知,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纳税人。

(二)要注意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个优秀的税务工作人员,不光要有过硬的业务知识,还应该意识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样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税务人员经常与企业打交道,如果不坚守底线,提高底线,很容易被糖衣炮弹所击倒,很容易犯经济错误。因而,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恪守原则,不触碰高压线,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一时的侥幸心理,而毁掉自己的政治生涯。

(三)学会调整心态与情绪,安心工作。我们应该尽快调整状态和情绪,保持一种平和。确保眼前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而不是把时间都浪费在思考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20**年3月13日,新的国务院改革方案出台,提到关于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继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国地税分家,各司所职,大大的鼓励和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可以说国地税分家是时代的选择和产物,24年后再根据当前国情进行改革,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一)方便纳税人缴税。以前纳税人缴税两头跑,费时费力费钱效率低。一次性能办理的事务需要跑好几趟。国地税合并后,纳税人可以一次缴纳完毕,方便快捷。

(二)税收政策更好执行。合并前,纳税人面对国地税政策口径不一,执法多头查,办税两头跑,可谓是“疲惫不堪”“无处是从”。国地税合并后,政策统一,更好领悟,可以少办冤枉事,少走冤枉路。

(三)缩减税务管理成本。现国地税两套人马,两处办公场所,各项办公费用都是双份的,而且存在职责重叠区,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合并之后,大大压缩了管理成本。

(四)精简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如今,县级国地税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加上网上办税系统的不断升级更新,电子办税的普及,国地税急需注入新鲜的血液,实现队伍年轻化,是适应办税系统信息化,电子化的必然选择。

例如:x市很多年以前已经实行了“准国地税合并”的方式。如果你拨通x市税务局的电话,会听到总机小姐告诉你:“这里是x市税务局”。据称,x市是国内唯一国税、地税不分家的城市。x没有实行分税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税务机构的精简和效率。现实的情况是,x在税种方面划分向来清楚,在全国一直是一个良好的典型。而x每年上交中央的税收一直名列全国榜首。

x人对国税、地税不分家的做法一直非常肯定。他们总结税务不分家有三大好处:一是机构精简,办事效率高。二是纳税成本低。企业不需要同时跑两个地方交税,不需要接待两个税务局的检查,不会接受两个税务机关的培训。因此,x本地的财务人员对于哪些是属于国税,哪些是属于地税,不会去刻意划分。三是税务机关能保持政策的一致性。

(一)永远不要放弃对自身业务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句老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特别是税务部门,国家税务政策经常调整,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才不会一问三不知,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纳税人。

(二)要注意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个优秀的税务工作人员,不光要有过硬的业务知识,还应该意识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样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税务人员经常与企业打交道,如果不坚守底线,提高底线,很容易被糖衣炮弹所击倒,很容易犯经济错误。因而,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恪守原则,不触碰高压线,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一时的侥幸心理,而毁掉自己的政治生涯。

(三)学会调整心态与情绪,安心工作。我们应该尽快调整状态和情绪,保持一种平和。确保眼前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而不是把时间都浪费在思考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我们应该坦然接受这种体制的变革,顺应时代的潮流,强化自身的素质,紧跟时代的脚步。

当前正在进行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是中国税收从更大迈向更强的必然结果,是关乎税收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改革路线是否正确,干部队伍有没有战斗力、是否坚强有力,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改革过程中,参与改革的每一个同志,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有情怀,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改革。

改革既是一个按照上级安排求准求稳的匠心工程,更是一场面对复杂局面统筹统揽的艰难战役。这次改革涉及政务、业务、队伍各类事情,涉及人力、物力、财力多个焦点,涉及职位、岗位、地位多样诉求,涉及事合、力合、心合多方要求,考验的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使命担当,更考验其履职的智慧和艺术、能力和水平。如果将改革比喻为一场战役,目标、任务节点是确定的,怎么打?怎么排兵布阵?还要看各级领导怎样指挥、操作。

面对原则立场,要敢于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原则问题上绝对不能让步。平时如此,改革时期更要如此。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把坚持原则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该支持的必须旗帜鲜明地支持,该反对的坚决旗帜鲜明地反对。

面对矛盾难题,要敢于化解。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尤其是在人的问题上。一定要充分认识问题存在的现实性,在改革中敢于较真碰硬,勇于逐个击破,以问题的不断解决推进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

面对争论僵持,要敢于拍板。改革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选择,必须果断作出决策。很多事情一时看不出对错,这个时候,争论和讨论是避免不了的、也是应该有的。但是不能在争论和讨论中僵持下去,讨论之后该决定的必须要决定。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在改革中要大胆工作,要有魄力、善决断,说了算、定了干,发挥好主导作用。

面对阻力堵点,要敢于撑腰。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本级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支持下级单位完成好改革任务,从而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破除阻力,全力解决好基层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只要对改革有利,只要符合原则立场,就要在基层需要时当好后盾。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各级领导要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要以用人之公,使干部对组织肯信服。改革时期干部的选用,不仅关乎干部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组织在干部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各级领导在干部选用上要将公心贯穿于全过程和各环节,做到标准科学、纪律严格、程序规范、结果公正,真正通过用人让干部对组织信服、对结果满意,从而增强对改革的认同感。

要以识人之明,使干部对领导能信赖。各级领导要多了解干部的特点和能力,多对干部加强疏导和引导,做到用人所长、人岗相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对各级领导班子和每一个领导干部,既是公道公心的考验,也是能力水平素质的考验。

要以容人之量,使干部对同志可信任。机构合并,不是两支队伍简单地搬到一起办公,而是人员队伍、工作模式、运转机制甚至机关文化的碰撞融合。这期间,必然会有一个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相互礼让、共同团结的过程。每一个同志都要时刻以大局为重,重和合、宽胸怀,真诚礼让,开诚布公,自觉维护好、发展好团结和谐的局面。

要以育人之智,使干部对自己有信心。干部成长既要靠自身的努力,也要靠组织的培养。在改革中,要对干部在工作上关注、生活上关爱,又要有意识地给干部提要求、压担子,有意识地给干部成长成才创造环境、提供条件,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激发潜能、增长才干,促使干部快速适应新的工作领域,提高应对新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3月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税收征管现代化,尤其是为推进“十四五”期间的征管改革,勾画出一幅清晰的新蓝图。

《意见》把握了现代税收征管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税收征管实践的经验总结提升,也是对现代税收征管理论,尤其是知识体系的丰富和拓展。概括来看,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科学有效的管理活动应建立在一定的管理理念基础上,税收征管也不例外。不论是从发达国家,还是从我国的征管实践来看,征管理念都经历了从监督管理型(强调管理即是监督打击)到服务管理型(强调管理即是服务)的转变。

在税收征管中,单纯的“经济人”或“社会人”假设可能有失偏颇,基于“复杂人”或“自我实现人”假设可能更符合客观实际。基于后两个假设所做出的税收遵从风险金字塔模型(即ato模型),将税收执法和税收服务一同纳入税收管理框架,并依据纳税人遵从类型的分布状况在执法和服务间动态配置管理资源,因而在国际税收征管实践中得到较广泛认同。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要求将“为纳税人缴费人服务”作为征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意见》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出发,继续对优质高效的智能化税费服务作出部署,同时,充分考虑税收征管环境面临的复杂性、多样性、易变性和管理对象的差异性等客观实际,强调执法和监管的重要性,提出将税收服务、执法和监管深度融合,强调寓执法、监管于服务之中。《意见》将党的执政理念和客观实际相结合,引入新的税收征管理念,不是仅仅突出监管或服务单一方面,而是强调两者都应兼顾,不可偏废。这有利于有限税收管理资源在执法、服务和监管间实现合理的动态配置,为实现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的改革目标提供政策决策依据。

税收征管体系,是由税收征管活动中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是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经多次税收征管改革,每次改革都不同程度推进和改进了征管体系的不同方面,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征管体系的内涵及相互作用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或系统的阐述。

梳理《意见》内容可以看出,征管体系包括执法体系、税费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共治体系和组织体系等。《意见》还对每一体系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进行了阐述。《意见》提出了涵盖风险提醒、违法追究、全过程智控内容的税务执法体系;涵盖“线下、线上、定制”服务方式的税费服务体系;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的税务监管体系;涵盖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司法保障和国际合作内容的共治体系;涵盖机构职责、人员能力、绩效管理内容的组织体系;还提出要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实现将税务执法、服务、监管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等。

《意见》对新的税收征管体系的构建,统一了社会各方面对征管体系这一重要税收管理概念的认识,为税收征管的理论拓展、改革创新界定了清晰范围,也为推动我国税收知识体系,乃至学科体系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征管目标是税务机关依法组织收入过程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征管目标体系由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岗位的目标组成,包括宏观层面的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方案、任务等。不同目标激励或引导组织行为,相互联系,并作为标准可用来衡量实际的绩效。

《意见》提出“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的宏观目标。与过去的目标相比,一是将“社会满意度”列入税收征管目标,意味着税收征管目标已经从经济性考量扩展到社会性考量,反映出税收治理已经从经济性治理上升到国家治理范畴;二是用“大幅提高”“明显降低”突出我国税收征管水平在未来的更大“进步性”,反映出税收征管改革将从渐进式发展过渡到跨越性发展。

《意见》创新性提出“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的“四精”策略性目标。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层次是个性化,“四精”涵盖了上述三个层次,是税收征管科学化的最新阐述。

《意见》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税务执法要做到“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税费服务要实现“线下服务无死角、线上服务不打烊、定制服务广覆盖”;税务监管要做到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

《意见》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到2022年,在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上取得重要进展;到2023年,基本建成税务执法新体系;到2025年,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

《意见》提出新的税收征管目标体系,将凝聚力量,对进一步的征管改革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也是对税收知识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税收征管模式是指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资源要素的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相互协调、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管理范式。

好的管理模式的重要标志是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税收征管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应适时通过不同的管理要素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推动力,以适应税收制度改革,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出的挑战。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我国对税收征管模式的探索主要基于税收征管程序的不同组合变革。例如,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合一”专管员管户模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征、管、查”分离模式。上述征管模式都较好地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税收制度改革,为加强税收征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税收征管将面临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新的改革任务,《意见》适时提出“着力建设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已经不是简单地通过“征、管、查”三要素组合对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质上蕴含新的征管模式,即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实现将税务执法、服务、监管、共治乃至组织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新的税收征管模式更加突出了问题导向(针对执法不尽规范、精确,服务不尽精细,监管不尽精准,共治不尽协调的问题);目标导向(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结果导向(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并将问题、目标、结果合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推进税收征管高质量发展的思维导图和方法路径,也是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的基本遵循。

指明新的税收征管信息化方向。

税收征管信息化是指将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各项税收征收管理中的应用活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化有助于解决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一根本征管难题,不仅能大大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还能推动征管制度、征管模式创新,创造性地解决税收征管中的难题。例如,金税工程较成功地实现了增值税凭票抵扣的税制设计;个税app成功解决了千万级纳税人群体的首次个税综合申报。

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提升的最主要客观因素,没有信息处理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经历了系统化(从单机应用到系统集成应用)、网络化(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有线到无线)、平台电子化(从征收大厅、电子税务局到云税务平台)的过程,信息化范围覆盖税收征管的各环节,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意见》在总结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适时提出要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为税收征管信息化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数字化(而非数据化)是信息化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实现智能化的技术基础,通过税收征管数字化的不断升级以实现税收征管智能化必定是未来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意见》提出税收征管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意味着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将从电子化跨越到自动化、智能化进而智慧化阶段,这将为贯彻新征管理念、实施新征管模式提供技术保障,也将为新一轮征管创新提供新动力。

综上,《意见》充分把握了税收征管面临的新发展阶段,引入了新的征管理念,构建了新的征管体系和征管模式。可以预见,这张“蓝图”的成功实施,将标志着我国税收征管现代化基本实现,标志着我国税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迈入国际领先水平。

面对矛盾难题,要敢于化解。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尤其是在人的问题上。一定要充分认识问题存在的现实性,在改革中敢于较真碰硬,勇于逐个击破,以问题的不断解决推进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

面对争论僵持,要敢于拍板。改革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选择,必须果断作出决策。很多事情一时看不出对错,这个时候,争论和讨论是避免不了的、也是应该有的。但是不能在争论和讨论中僵持下去,讨论之后该决定的必须要决定。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在改革中要大胆工作,要有魄力、善决断,说了算、定了干,发挥好主导作用。

面对阻力堵点,要敢于撑腰。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本级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支持下级单位完成好改革任务,从而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破除阻力,全力解决好基层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只要对改革有利,只要符合原则立场,就要在基层需要时当好后盾。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各级领导要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要以用人之公,使干部对组织肯信服。改革时期干部的选用,不仅关乎干部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组织在干部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各级领导在干部选用上要将公心贯穿于全过程和各环节,做到标准科学、纪律严格、程序规范、结果公正,真正通过用人让干部对组织信服、对结果满意,从而增强对改革的认同感。

要以识人之明,使干部对领导能信赖。各级领导要多了解干部的特点和能力,多对干部加强疏导和引导,做到用人所长、人岗相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对各级领导班子和每一个领导干部,既是公道公心的考验,也是能力水平素质的考验。

2021年,是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这一年的7月20日,国地税实现了24年分离之后的再合并。针对国地税合并,总局王军局长提出了全体税务干部要做到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确保改革积极平稳扎实如期落地。合并以来,我按照王军局长的“四合”要求,深入领会精神,做好事、带好队。

先凝“心”。通过个人自学、领学宣讲、党课辅导、交流讨论等,把“四合”学习讨论活动引向深入。通过建立干部职工对共同事业追求的认同,把税务党员干部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税务二所,努力营造“税务是一家”的浓厚氛围,增进思想认同和文化融合,引领全所干部建家、爱家、护家、兴家。把“四合”的情与理、知与行传递到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心坎里。

再聚“力”。“四合”融的是人心,聚的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党员干部的心齐了、气顺了,改革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针对机构合并以后的工作,多次召开全所会议,研究今后的工作应该怎么搞。针对我们的一些改革工作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请同志们多提意见。营造共同谋事、成事的氛围。

机构合并以来,纳税人的满意度上升了,干部职工的荣誉感增强了。实践证明,税务机构改革,是一项利民、利税、利企、利国的好方案,税务部门坚决拥护,完全赞同。在今后我们二所全体干部职工将在县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勇于担当,精准操作,确保改革积极平稳扎实如期落地,把事合、人合、力合、心合做得更好。,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队伍。

一年来,在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我认真学习,勤奋工作,使自己再思想上、业务上和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做以总结:

我始终把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并持之以恒的学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牢记“四个坚定不移”,以树立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提高依法治税、规范行政的意识。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增强执法为民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大局、法治、创新、效率、服务、责任观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到税收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全面提高税收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不断学习,使自身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思想上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身观、价值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政治上成熟、思想上坚定、纪律上严明、作风上正派。

人生在世,要安身立命,唯有学习最重要,我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也时时刻刻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头等大事来抓。我不但积极参加局里组织的业务学习,认真做好笔记,而且还能够自觉学习国家的税收政策、法律、法令和法规,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财会、金融、计算机以及企业生产管理等知识,刻苦钻研现代科学技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只有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累积知识,拼搏进取,不断提高自己坚实的综合业务素质基础,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被时代淘汰,也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宗旨,坚持“三禁”、“六项承诺”、“八公开”制度,遵守“税务人员廉洁自律若干规定”、税务干部“十五不准”之规定。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全心全意为人明服务为宗旨,牢固树立做人名群众公仆意识,服从领导,团结同志,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一生自重,时时自省,不忘自勉,处处自警,做一名合格的税务干部、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我时刻提醒和告诫自己,要注意工作和生活上的小节,无论是八小时以内,还是八小时以外,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该做的事带头做,不该做的事不要做,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坚持诚信待人、诚恳感人、诚实做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今后要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和工作环境,克服急躁情绪,调整工作方法,增强自己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做好本职工作。

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同时也是与大家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实践证明,只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共同研究、科学合理的制定计划,完成税收任务不是太难的。今后,我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响应局里的各项号召,克服困难、团结一心,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卓绝不懈的努力,信心百倍的工作,争取早日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用辛勤和汗水,做一个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踏实、爱岗敬业高素质复合型的税务干部。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具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名亲历和见证了税务改革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历程的普通干部,我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大潮中,讲政治、秉公心、促融合、勇担当,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思想上的清醒,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一名税务干部,每一位税务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此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加强政治定力,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恪守政治规矩。在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中,我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决支持和拥护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市局和区局的各项决定,坚决从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但不管怎样,我都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要求自己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有效凝聚改革合力,快速促进队伍融合,可以激发税务团队的整体活力,激励税务干部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在认真学习王军局长在x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和盐湖区税务局组建后郭局长系列讲话内容的基础上,我结合自身工作,广泛与同事们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敞开心扉、坦诚相见,既联系工作实际,又触及思想灵魂,既肯定成绩,又相互指出问题和不足,有话讲在当面,力求谈开谈透,确保批评意见既提得准、又能被对方接受,从而增进了团结、促进了工作开展。

在历史的长河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作为一名党员,面对改革的浪潮,我觉得唯有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积极按照改革要求,认真做好本人及分管部门的相应工作,才是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平稳有序地开展最大的贡献。改革后,我从以前单一地分管纪检转换成分管具体的征管业务,面对新的工作,我谨谨慎慎、踏踏实实,始终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全身心地投入、不计较地付出,任务面前勇于挑战,责任面前敢于担当,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实际行动扛起了肩上的责任,千万不可辜负领导的期望和组织的重托。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范文

2021年,我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担任**国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分管全局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和办公室工作。一年来,在旗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自己主观努力,我较好地完成了分管工作任务。与此同时,我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税收业务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党性锻炼,为搞好全局各项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下面,我将自己一年来的具体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更新思想,提高政治理论修养,不断改造世界观。

作为分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我非常注重提高自身政治理论修养。一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中,注意积累资料和记心得笔记,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思想逐渐成熟,认识不断提高,具备把握中央方针、政策精神,顺应时代潮流。紧扣税收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了贯彻执行上级精神的自觉性,提高了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做好以税收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矗。

(二)加强自身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

税务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执法部门,税务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代表税务机关的形象,而且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每个税务人员都树立了个人的良好形象,才会有税务机关的良好形象,才能维护好党和政府的形象。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将这种形象做出如下总结,并依照执行:一是献身者形象,即税收事业的光荣性和艰巨性,鼓励、鞭策着我为它献出毕生的精力。对于一个立志献身于税收事业的人来说,廉洁奉公是对自己的最基本的要求。只在以税收事业为己任,无私献身于税收事业的人,才能自觉地抵制腐败和不正之风,克已奉公,为税清廉。二是执法者形象,即税务工作人员代表国家执行税法,在纳税人和人民群众眼中,税务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因此,秉公执法、廉洁奉公是税务人员应具备的品质,也是每一个税务工作者应具有的执法形象。三是服务者形象,即税务工作人员处于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其执法过程必然同时也是一个服务的过程。

因此,基于以上几点,我严格要求自己正人先正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廉洁自律,才能够做到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尽职尽责,勤政为民,"人民勤务员"的形象才能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真正地建立起来。

(三)坚持党性原则,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一年来,我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规章制度,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做到了秉公执法,尽职尽责,克己奉公,廉洁从政,取得了领导的主动权,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具体做到了"四勤",即勤学习、勤思考、勤调查、勤动手。对今天可完成的任务,决不推到明天干,对事关工作大局的事,决不倚老卖老,并注重搞好班子成员间的团结,摆正自己的位子,主动的协助一把手工作,使班子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保证了以税收为中心等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办公室工作。

一年来,作为分管办公室的负责任,我经常教育办公室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服务、保障和协调工作,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在抓好教育的同时,我具体参与了办公室工作目标的制定,组织起草和完善机关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了严密的考核管理办法,保证了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此外,我们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编发《**国税信息》68期,被区局采用1期,被市局采用17期,被旗委采用20期;被市级新闻媒体采用8期,被省级新闻媒体采用1期。信息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局目标考核任务,被旗委评为全旗中区直信息工作第一名。档案工作继续保持了自治区特级荣誉,11月份,我局获得了市级"档案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精神文明建设。

在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统一、四到位、五落实"。即一是统一思想,统一规范,统一行动;二是组织到位,领导到位,规划要位,措施到位;三是责任落实,制度落实,决策落实,机制落实和分法步骤落实。为保证各项措施和制度真正发挥其实际意义,我们首先是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党组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各级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之中,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实行"一岗双责"。这样,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做到了有领导机构和创建责任制,有近期和中长期的创建目标和规划,有切实可行的创建办法和措施,有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和一定的经费投入,从而保证了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为了保证全旗国税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我还从实际出发,继续修整符合本局实际的创建活动管理办法,建立了创建工作责任制,制定了检查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机制和创建激励机制,积极抓好"文明办税,优质服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大力开展"比、学、赶、帮、超"等活动,从而保证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经过全局上下的不懈努力,我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和任务,9月份,旗局机关取得了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称号;12月,**所建成了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单位。**税务分局、**税务分局保持了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荣誉,办税服务厅取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全局基层征收单位均建成市级"青年文明号"。

3、综合治理工作。

在抓综合治理工作中,全局做到了无"黄、赌、毒"现象,无重大责任事故,无计划外生育,还被旗政府评上了"先进单位"。此外,我们大力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做到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管理制度,并严格管理,狠抓落实,均有效保证了综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存在的问题。

1、税收调研工作开展得不够彻底,自己没有撰写出有价值的税收。

调研报告。

2、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还不够好,对政治、经济和税收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尚不能在实践基础上加以完美结合,从而制约了自己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有时自身要求还不够严格,有吃请和浪费现象。今后我决心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与时具进、开拓创新,使自己分管的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

(二)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

1、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具体实现三个目标,即一是在全旗国税系统建立一支高效快捷的信息网络,做到局有专职信息员,各科室、管理局和基层所有兼职信息员,保证信息及时反馈,上下通畅;二是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信息工作制度(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保证信息工作顺利开展;三是信息工作要上层次、上水平,保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要超过上年,要进入全市国税系统前三名。

2、公文处理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自动化,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各部门发文要严把文字关、程序关、质量关,严格按行文规则办事,确保发出的文件无差错。

3、强化机关的制度建设,努力实现规范化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机关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保证机关各项工件的正常运行。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有新起色,达到全局无黄、赌、毒现象,无刑事案件和重大事故发生,无超计划生育现象。坚持开展普法教育,做到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力争获得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2021年,是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这一年的7月20日,国地税实现了24年分离之后的再合并。针对国地税合并,总局王军局长提出了全体税务干部要做到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确保改革积极平稳扎实如期落地。合并以来,我按照王军局长的“四合”要求,深入领会精神,做好事、带好队。

先凝“心”。通过个人自学、领学宣讲、党课辅导、交流讨论等,把“四合”学习讨论活动引向深入。通过建立干部职工对共同事业追求的认同,把税务党员干部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税务二所,努力营造“税务是一家”的浓厚氛围,增进思想认同和文化融合,引领全所干部建家、爱家、护家、兴家。把“四合”的情与理、知与行传递到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心坎里。

再聚“力”。“四合”融的是人心,聚的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党员干部的心齐了、气顺了,改革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针对机构合并以后的工作,多次召开全所会议,研究今后的工作应该怎么搞。针对我们的一些改革工作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请同志们多提意见。营造共同谋事、成事的氛围。

机构合并以来,纳税人的满意度上升了,干部职工的荣誉感增强了。实践证明,税务机构改革,是一项利民、利税、利企、利国的好方案,税务部门坚决拥护,完全赞同。在今后我们二所全体干部职工将在县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勇于担当,精准操作,确保改革积极平稳扎实如期落地,把事合、人合、力合、心合做得更好。,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队伍。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一年来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树立起“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组织制定了《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通过“中心组学习”来推进班子建设,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强化业务技能培训;二是开展“先进党支部”等评先表彰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创先争优意识;三是实施“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制度,充分激发和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四是积极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文化素养。20xx年共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1170人(次),成功打造了一支“工业滤布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的税务干部队伍。

为促进我局党员干部队伍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忠实履行税收工作神圣使命,制定了《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试行)》,强化了局党组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格局。结合部门实际,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队伍”的职能任务,制定出台了30多个《“创先争优”长效制度》,在党支部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如何在政治、学习、履职、联系群众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形成求真务实、一抓到底的工作导向,推动了我局创先争优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为保障党建活动的开展,市局从有限的经费中投入40万元资金作为党建经费,为扎实开展党建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经费保障。

我局在党建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子,取得较好成效。一是深化联线共建,积极开展与上级局、其他单位党组织的结对活动,增进学习与交流,拓宽思维与视野;二是开展人才强税、基层兴税、解放思想等大讨论,畅开言路,共谋发展;三是举办党务知识讲座、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四是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抓好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五是扎实开展“联乡驻村”工作。抽派1名副主任科员干部常驻马场坪办事处金山南路居委会,走访群众52人次,召开调研座谈会4次,帮助谋思路、出点子4条,解决困难问题4个,办好事3件,协调解决资金3550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人、帮助解决居委会办公打印机1台、资助水泥3吨帮助老街桥百姓修建通行过道。

一是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税收中心工作的高度统一,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二是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履行职责的互融共进,滤布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履行职责的基本保证和重要基础;三是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工作实绩的关联性,规范“两权”运行。

组织制定了《廉政文化建设方案》,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党风廉政、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抓共管,使反腐倡廉教育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好地满足党员干部职工的廉政文化需要,使廉政文化建设成为国税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的两个核心工作。在抓好税收工作时,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摸清税源。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准确把握税源实际情况;二是制定组织收入方案。年初就对组织收入进行了周密筹划和统筹安排;三是对重点税源、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实施专项检查和纳税评估;四是分析比对,按月对税收征管、收入进度、税源现状及下步走向进行分析、预测,时刻关注税收收入情况和税收动态。五是深入企业,实施实地调研。20xx年班子成员通过走访、调研,共撰写了5篇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

在优化纳税服务方面,同时打造“内、外”服务环境,实现“内、外”双提升。

对“内”,通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党风廉政教育、纳税服务礼仪等活动,培养税务干部以健康、积极的心态为纳税人服务,把我局建设成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服务团队。

对“外”,继续拓展服务途径范围,强化对纳税人培训力度。20xx年先后组织了网上办税业务操作等培训共6期1250人次;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发展、企业发票用量、企业抄报税等问题共157件次;通过qq平台共解答纳税人提出的问题二百多条,发布税收法律法规20多期。

一年来,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政治业务学习不够深入,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有待增强等方面,我将在下步工作中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争取把党建工作抓的更好、更实。

3月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税收征管现代化,尤其是为推进“十四五”期间的征管改革,勾画出一幅清晰的新蓝图。

《意见》把握了现代税收征管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税收征管实践的经验总结提升,也是对现代税收征管理论,尤其是知识体系的丰富和拓展。概括来看,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引入新的税收征管理念。

科学有效的管理活动应建立在一定的管理理念基础上,税收征管也不例外。不论是从发达国家,还是从我国的征管实践来看,征管理念都经历了从监督管理型(强调管理即是监督打击)到服务管理型(强调管理即是服务)的转变。

在税收征管中,单纯的“经济人”或“社会人”假设可能有失偏颇,基于“复杂人”或“自我实现人”假设可能更符合客观实际。基于后两个假设所做出的税收遵从风险金字塔模型(即ato模型),将税收执法和税收服务一同纳入税收管理框架,并依据纳税人遵从类型的分布状况在执法和服务间动态配置管理资源,因而在国际税收征管实践中得到较广泛认同。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要求将“为纳税人缴费人服务”作为征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意见》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出发,继续对优质高效的智能化税费服务作出部署,同时,充分考虑税收征管环境面临的复杂性、多样性、易变性和管理对象的差异性等客观实际,强调执法和监管的重要性,提出将税收服务、执法和监管深度融合,强调寓执法、监管于服务之中。《意见》将党的执政理念和客观实际相结合,引入新的税收征管理念,不是仅仅突出监管或服务单一方面,而是强调两者都应兼顾,不可偏废。这有利于有限税收管理资源在执法、服务和监管间实现合理的动态配置,为实现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的改革目标提供政策决策依据。

税收征管体系,是由税收征管活动中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是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经多次税收征管改革,每次改革都不同程度推进和改进了征管体系的不同方面,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征管体系的内涵及相互作用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或系统的阐述。

梳理《意见》内容可以看出,征管体系包括执法体系、税费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共治体系和组织体系等。《意见》还对每一体系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进行了阐述。《意见》提出了涵盖风险提醒、违法追究、全过程智控内容的税务执法体系;涵盖“线下、线上、定制”服务方式的税费服务体系;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的税务监管体系;涵盖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司法保障和国际合作内容的共治体系;涵盖机构职责、人员能力、绩效管理内容的组织体系;还提出要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实现将税务执法、服务、监管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等。

《意见》对新的税收征管体系的构建,统一了社会各方面对征管体系这一重要税收管理概念的认识,为税收征管的理论拓展、改革创新界定了清晰范围,也为推动我国税收知识体系,乃至学科体系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征管目标是税务机关依法组织收入过程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征管目标体系由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岗位的目标组成,包括宏观层面的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方案、任务等。不同目标激励或引导组织行为,相互联系,并作为标准可用来衡量实际的绩效。

《意见》提出“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的宏观目标。与过去的目标相比,一是将“社会满意度”列入税收征管目标,意味着税收征管目标已经从经济性考量扩展到社会性考量,反映出税收治理已经从经济性治理上升到国家治理范畴;二是用“大幅提高”“明显降低”突出我国税收征管水平在未来的更大“进步性”,反映出税收征管改革将从渐进式发展过渡到跨越性发展。

《意见》创新性提出“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的“四精”策略性目标。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层次是个性化,“四精”涵盖了上述三个层次,是税收征管科学化的最新阐述。

《意见》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税务执法要做到“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税费服务要实现“线下服务无死角、线上服务不打烊、定制服务广覆盖”;税务监管要做到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

《意见》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到2022年,在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上取得重要进展;到2023年,基本建成税务执法新体系;到2025年,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

《意见》提出新的税收征管目标体系,将凝聚力量,对进一步的征管改革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也是对税收知识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蕴含新的税收征管模式。

税收征管模式是指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资源要素的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相互协调、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管理范式。

好的管理模式的重要标志是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税收征管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应适时通过不同的管理要素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推动力,以适应税收制度改革,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出的挑战。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我国对税收征管模式的探索主要基于税收征管程序的不同组合变革。例如,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合一”专管员管户模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征、管、查”分离模式。上述征管模式都较好地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税收制度改革,为加强税收征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税收征管将面临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新的改革任务,《意见》适时提出“着力建设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已经不是简单地通过“征、管、查”三要素组合对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质上蕴含新的征管模式,即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实现将税务执法、服务、监管、共治乃至组织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新的税收征管模式更加突出了问题导向(针对执法不尽规范、精确,服务不尽精细,监管不尽精准,共治不尽协调的问题);目标导向(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结果导向(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并将问题、目标、结果合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推进税收征管高质量发展的思维导图和方法路径,也是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的基本遵循。

指明新的税收征管信息化方向。

税收征管信息化是指将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各项税收征收管理中的应用活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化有助于解决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一根本征管难题,不仅能大大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还能推动征管制度、征管模式创新,创造性地解决税收征管中的难题。例如,金税工程较成功地实现了增值税凭票抵扣的税制设计;个税app成功解决了千万级纳税人群体的首次个税综合申报。

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提升的最主要客观因素,没有信息处理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经历了系统化(从单机应用到系统集成应用)、网络化(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有线到无线)、平台电子化(从征收大厅、电子税务局到云税务平台)的过程,信息化范围覆盖税收征管的各环节,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意见》在总结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适时提出要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为税收征管信息化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数字化(而非数据化)是信息化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实现智能化的技术基础,通过税收征管数字化的不断升级以实现税收征管智能化必定是未来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意见》提出税收征管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意味着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将从电子化跨越到自动化、智能化进而智慧化阶段,这将为贯彻新征管理念、实施新征管模式提供技术保障,也将为新一轮征管创新提供新动力。

综上,《意见》充分把握了税收征管面临的新发展阶段,引入了新的征管理念,构建了新的征管体系和征管模式。可以预见,这张“蓝图”的成功实施,将标志着我国税收征管现代化基本实现,标志着我国税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迈入国际领先水平。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具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名亲历和见证了税务改革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历程的普通干部,我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大潮中,讲政治、秉公心、促融合、勇担当,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思想上的清醒,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一名税务干部,每一位税务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此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加强政治定力,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恪守政治规矩。在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中,我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决支持和拥护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市局和区局的各项决定,坚决从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但不管怎样,我都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要求自己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有效凝聚改革合力,快速促进队伍融合,可以激发税务团队的整体活力,激励税务干部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在认真学习王军局长在x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和盐湖区税务局组建后郭局长系列讲话内容的基础上,我结合自身工作,广泛与同事们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敞开心扉、坦诚相见,既联系工作实际,又触及思想灵魂,既肯定成绩,又相互指出问题和不足,有话讲在当面,力求谈开谈透,确保批评意见既提得准、又能被对方接受,从而增进了团结、促进了工作开展。

在历史的长河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作为一名党员,面对改革的浪潮,我觉得唯有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积极按照改革要求,认真做好本人及分管部门的相应工作,才是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平稳有序地开展最大的贡献。改革后,我从以前单一地分管纪检转换成分管具体的征管业务,面对新的工作,我谨谨慎慎、踏踏实实,始终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全身心地投入、不计较地付出,任务面前勇于挑战,责任面前敢于担当,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实际行动扛起了肩上的责任,千万不可辜负领导的期望和组织的重托。

年,是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这一年的7月20日,国地税实现了24年分离之后的再合并。针对国地税合并,总局王军局长提出了全体税务干部要做到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确保改革积极平稳扎实如期落地。合并以来,我按照王军局长的“四合”要求,深入领会精神,做好事、带好队。

先凝“心”。通过个人自学、领学宣讲、党课辅导、交流讨论等,把“四合”学习讨论活动引向深入。通过建立干部职工对共同事业追求的认同,把税务党员干部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税务二所,努力营造“税务是一家”的浓厚氛围,增进思想认同和文化融合,引领全所干部建家、爱家、护家、兴家。把“四合”的情与理、知与行传递到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心坎里。

再聚“力”。“四合”融的是人心,聚的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党员干部的心齐了、气顺了,改革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针对机构合并以后的工作,多次召开全所会议,研究今后的工作应该怎么搞。针对我们的一些改革工作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请同志们多提意见。营造共同谋事、成事的氛围。

机构合并以来,纳税人的满意度上升了,干部职工的荣誉感增强了。实践证明,税务机构改革,是一项利民、利税、利企、利国的好方案,税务部门坚决拥护,完全赞同。在今后我们二所全体干部职工将在县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勇于担当,精准操作,确保改革积极平稳扎实如期落地,把事合、人合、力合、心合做得更好。,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队伍。

年3月13日,新的国务院改革方案出台,提到关于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继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国地税分家,各司所职,大大的鼓励和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可以说国地税分家是时代的选择和产物,24年后再根据当前国情进行改革,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一)方便纳税人缴税。以前纳税人缴税两头跑,费时费力费钱效率低。一次性能办理的事务需要跑好几趟。国地税合并后,纳税人可以一次缴纳完毕,方便快捷。

(二)税收政策更好执行。合并前,纳税人面对国地税政策口径不一,执法多头查,办税两头跑,可谓是“疲惫不堪”“无处是从”。国地税合并后,政策统一,更好领悟,可以少办冤枉事,少走冤枉路。

(三)缩减税务管理成本。现国地税两套人马,两处办公场所,各项办公费用都是双份的,而且存在职责重叠区,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合并之后,大大压缩了管理成本。

(四)精简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如今,县级国地税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加上网上办税系统的不断升级更新,电子办税的普及,国地税急需注入新鲜的血液,实现队伍年轻化,是适应办税系统信息化,电子化的必然选择。

例如:x市很多年以前已经实行了“准国地税合并”的方式。如果你拨通x市税务局的电话,会听到总机小姐告诉你:“这里是x市税务局”。据称,x市是国内唯一国税、地税不分家的城市。x没有实行分税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税务机构的精简和效率。现实的情况是,x在税种方面划分向来清楚,在全国一直是一个良好的典型。而x每年上交中央的税收一直名列全国榜首。

x人对国税、地税不分家的做法一直非常肯定。他们总结税务不分家有三大好处:一是机构精简,办事效率高。二是纳税成本低。企业不需要同时跑两个地方交税,不需要接待两个税务局的检查,不会接受两个税务机关的培训。因此,x本地的财务人员对于哪些是属于国税,哪些是属于地税,不会去刻意划分。三是税务机关能保持政策的一致性。

(一)永远不要放弃对自身业务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句老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特别是税务部门,国家税务政策经常调整,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才不会一问三不知,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纳税人。

(二)要注意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个优秀的税务工作人员,不光要有过硬的业务知识,还应该意识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样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税务人员经常与企业打交道,如果不坚守底线,提高底线,很容易被糖衣炮弹所击倒,很容易犯经济错误。因而,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恪守原则,不触碰高压线,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一时的侥幸心理,而毁掉自己的政治生涯。

(三)学会调整心态与情绪,安心工作。我们应该尽快调整状态和情绪,保持一种平和。确保眼前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而不是把时间都浪费在思考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我们应该坦然接受这种体制的变革,顺应时代的潮流,强化自身的素质,紧跟时代的脚步。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范文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面对矛盾难题,要敢于化解。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尤其是在人的问题上。一定要充分认识问题存在的现实性,在改革中敢于较真碰硬,勇于逐个击破,以问题的不断解决推进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

面对争论僵持,要敢于拍板。改革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选择,必须果断作出决策。很多事情一时看不出对错,这个时候,争论和讨论是避免不了的、也是应该有的。但是不能在争论和讨论中僵持下去,讨论之后该决定的必须要决定。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在改革中要大胆工作,要有魄力、善决断,说了算、定了干,发挥好主导作用。

面对阻力堵点,要敢于撑腰。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本级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支持下级单位完成好改革任务,从而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破除阻力,全力解决好基层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只要对改革有利,只要符合原则立场,就要在基层需要时当好后盾。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各级领导要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要以用人之公,使干部对组织肯信服。改革时期干部的选用,不仅关乎干部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组织在干部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各级领导在干部选用上要将公心贯穿于全过程和各环节,做到标准科学、纪律严格、程序规范、结果公正,真正通过用人让干部对组织信服、对结果满意,从而增强对改革的认同感。

要以识人之明,使干部对领导能信赖。各级领导要多了解干部的特点和能力,多对干部加强疏导和引导,做到用人所长、人岗相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对各级领导班子和每一个领导干部,既是公道公心的考验,也是能力水平素质的考验。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具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名亲历和见证了税务改革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历程的普通干部,我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大潮中,讲政治、秉公心、促融合、勇担当,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思想上的清醒,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一名税务干部,每一位税务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此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加强政治定力,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恪守政治规矩。在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中,我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决支持和拥护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市局和区局的各项决定,坚决从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但不管怎样,我都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要求自己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有效凝聚改革合力,快速促进队伍融合,可以激发税务团队的整体活力,激励税务干部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在认真学习王军局长在x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和盐湖区税务局组建后郭局长系列讲话内容的基础上,我结合自身工作,广泛与同事们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敞开心扉、坦诚相见,既联系工作实际,又触及思想灵魂,既肯定成绩,又相互指出问题和不足,有话讲在当面,力求谈开谈透,确保批评意见既提得准、又能被对方接受,从而增进了团结、促进了工作开展。

在历史的长河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作为一名党员,面对改革的浪潮,我觉得唯有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积极按照改革要求,认真做好本人及分管部门的相应工作,才是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平稳有序地开展最大的贡献。改革后,我从以前单一地分管纪检转换成分管具体的征管业务,面对新的工作,我谨谨慎慎、踏踏实实,始终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全身心地投入、不计较地付出,任务面前勇于挑战,责任面前敢于担当,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实际行动扛起了肩上的责任,千万不可辜负领导的期望和组织的重托。

当前正在进行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是中国税收从“更大”迈向“更强”的必然结果,是关乎税收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改革路线是否正确,干部队伍有没有战斗力、是否坚强有力,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改革过程中,参与改革的每一个同志,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有情怀,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改革。

改革既是一个按照上级安排求准求稳的匠心工程,更是一场面对复杂局面统筹统揽的艰难战役。这次改革涉及政务、业务、队伍各类事情,涉及人力、物力、财力多个焦点,涉及职位、岗位、地位多样诉求,涉及事合、力合、心合多方要求,考验的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使命担当,更考验其履职的智慧和艺术、能力和水平。如果将改革比喻为一场战役,目标、任务节点是确定的,怎么打?怎么排兵布阵?还要看各级领导怎样指挥、操作。

面对原则立场,要敢于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原则问题上绝对不能让步。平时如此,改革时期更要如此。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把坚持原则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该支持的必须旗帜鲜明地支持,该反对的坚决旗帜鲜明地反对。

面对矛盾难题,要敢于化解。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尤其是在人的问题上。一定要充分认识问题存在的现实性,在改革中敢于较真碰硬,勇于逐个击破,以问题的不断解决推进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

面对争论僵持,要敢于拍板。改革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选择,必须果断作出决策。很多事情一时看不出对错,这个时候,争论和讨论是避免不了的、也是应该有的。但是不能在争论和讨论中僵持下去,讨论之后该决定的必须要决定。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在改革中要大胆工作,要有魄力、善决断,说了算、定了干,发挥好主导作用。

面对阻力堵点,要敢于撑腰。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本级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支持下级单位完成好改革任务,从而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破除阻力,全力解决好基层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只要对改革有利,只要符合原则立场,就要在基层需要时当好后盾。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各级领导要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要以用人之公,使干部对组织肯信服。改革时期干部的选用,不仅关乎干部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组织在干部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各级领导在干部选用上要将公心贯穿于全过程和各环节,做到标准科学、纪律严格、程序规范、结果公正,真正通过用人让干部对组织信服、对结果满意,从而增强对改革的认同感。

要以识人之明,使干部对领导能信赖。各级领导要多了解干部的特点和能力,多对干部加强疏导和引导,做到用人所长、人岗相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对各级领导班子和每一个领导干部,既是公道公心的考验,也是能力水平素质的考验。

要以容人之量,使干部对同志可信任。机构合并,不是两支队伍简单地搬到一起办公,而是人员队伍、工作模式、运转机制甚至机关文化的碰撞融合。这期间,必然会有一个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相互礼让、共同团结的过程。每一个同志都要时刻以大局为重,重“和合”、宽胸怀,真诚礼让,开诚布公,自觉维护好、发展好团结和谐的局面。

要以育人之智,使干部对自己有信心。干部成长既要靠自身的努力,也要靠组织的培养。在改革中,要对干部在工作上关注、生活上关爱,又要有意识地给干部提要求、压担子,有意识地给干部成长成才创造环境、提供条件,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激发潜能、增长才干,促使干部快速适应新的工作领域,提高应对新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年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心得体会

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为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做出各种各样的努力。税务部门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税收征管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型,尽管因为税收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客观因素造成了征纳矛盾的客观存在,但并没有妨碍“征纳和谐”这一主题成为税务部门,尤其是基层税务部门工作的重点。

我所在的办税大厅是接待纳税人的“前沿阵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县局为了加强纳税服务、促进征纳和谐,在纳税环境建设和税务人员培训上所作出的许多努力。作为守着这片“阵地”的我们,也参加了各类培训和考试,以提高“守阵地”的能力。

9月28号,我们大厅全体办税人员参加了税务礼仪培训讲座。讲座由省移动通讯分公司的内训师何翔老师主讲。培训开始,何老师先用朝气蓬勃的方式和我们打招呼,让人感到特别的亲切。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是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礼仪的核心是尊重,用五句话来概括对不同人的尊重: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

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明白了学习礼仪的意义:其一是展示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修养;其二是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其三是利于维护和提升单位形象。我们作为纳税服务人员,站在窗口单位的最前沿,直接与广大纳税人打交道,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将落在纳税人的眼里,成为纳税人评估国税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评价国税整体形象的重要参数。所以,学好、用好税务礼仪对我们来讲不仅是自身提高修养和做好工作的需要,也是维护和提高单位形象的需要,更是促进征纳和谐的需要。

在培训的过程中,何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很多的礼仪要求和技巧。她让我们每个人都站起来、动起来跟着她学习标准的站姿、蹲姿、行进姿势;还给我们列举了很多的服务礼仪案例,同时也相应地让我们分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都派了成员进行情景模拟训练,让我们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使我们对服务礼仪有了一个确切的认识。也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以前待人接物的不足之处。

由此我想到了以前发生在工作中的一件事。有次一位纳税人来办税大厅咨询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业务,正好那天是征期的最后一天,办理业务的纳税人特别多,这位纳税人没有到导税台而是直接到业务窗口询问。当时我们忙碌的工作人员没有注意语气,比较生硬地告诉他:“你去导税台问。”纳税人面带愠色地走到导税台来问我。我按照“一次性告知”的业务要求告知纳税人,“您需携带国税部门的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省局规定需雕刻一定规格的发票专用章,同时还必须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然后按照流程来是先填写代开发票申请表,然后……”纳税人记不住这么多,产生了烦躁情绪,大声吵闹起来,抱怨到国税部门来开发票手续太多、办税人员态度又不好等等。

这次事件给我们办税大厅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受到了局领导的批评。这次学习税务礼仪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文明用语,似乎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平时在工作中文明用语声音太小、面部无表情、指引手势不到位等许多常见问题都没有多加注意。

我认为要与纳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首先就要在工作中为纳税人提供一流的微笑服务,用发自内心的微笑,促进与纳税人在情感上的沟通。试想一个对生活悲观失望、怨天尤人的人,怎么会注意到自己的仪表,怎么会有微笑的心情?作为纳税服务人员,如果连对纳税人提出的问题,面对工作的压力都没有信心承受的人,又怎么会笑得出来呢?所以我们要绽放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因为微笑具有穿透心灵的力量,能够冰释所有的哀怨与愁苦,微笑着接待每一位心情好或心情坏的纳税人,微笑着迎接每一个或晴或雨的日子。

其次,具有好的形象、好的素质的人往往更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礼仪就可以很好的将一个人自身素质的高低体现出来。作为一个办税人员,外在的仪表、站坐立行的各种姿势,服务纳税人时抱有的各种心态,都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学好税务礼仪、用好税务礼仪,就能更好的激发自身素质的外在体现,赢得纳税人的信任和认可,缓减和消除对立矛盾,拉近与纳税人之间的距离,进而促进纳税服务工作。

年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教育是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和军队一系列重大改革问题明显增多。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只有坚持思想为先的原则,才能取得管理工作的主动权,为此在吸取去年我营管理工作成功的基础上,重点在“四个教育”上下功夫,加大条令条例、法纪教育、安全常识教育和经常性教育,扎实打牢官兵讲安全、讲服从的思想基础。一是严格落实教育时间,确保教育的经常性。坚持每月落实法纪教育,增强官兵法纪意识;落实每周星期六上午第一个小时进行条令条例和安全常识的学习教育,强化官兵条令观念;结合官兵思想实际,适时进行随机教育,确保官兵思想不滑坡,安全树的牢。二是严格教育制度,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教育前都要认真进行备课示教,并由营领导严格把关,坚持备课质量不过关的不上台,教案不熟悉不上台,确保教育效果的落实。三是严格规范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采取“日记一条,周学一节,月考一次”的办法,本着“牢记本职的,掌握共同的,熟悉基本的,了解相关的”的原则,搞好条令条例和安全规定的学习。通过教育学习达到营队按条令运行,干部按条例带兵,战士按条令办事的良好氛围。

教育是根本,制度是保证,执纪是前提,加强营队的管理教育,其核心是依法从严治军,严格执行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加大人员的管理,尤其是在八小时以外人员的管理上,实行“三控一管”;对临时外出人员严格实行“两证一条”管理;在重大节日和节假日派出纠察,实施全程监管;对重点人员实行分负责,责任承包,谁出问题,板子打在谁身上。二是严格纪律规定,决不迁就照顾。连每周,营每月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和《两个经常工作分析会》大力表彰在管理教育中敢管,会管的先进个人,对不服从管理的个人亮黄牌,对屡教不改的和管理方法简单粗暴的骨干实施必要的纪律处分,不留面子,不纵容。三是坚持营门值班和营区巡逻制度。坚持营门值班和营区巡逻,能够堵塞管理漏洞,确保人人都在组织中,人人都在纪律中,人人都在管理中。四是深入开展“学职责,尽职责,查职责”活动。坚持制度重在落实,我们将严格从落实目标责任制入手,把责任明确到人,坚持按级负责,充分发挥各级各职人员的作用,对官兵执行规定的情况,坚持每天一小查,每周一大查,每月一考核讲评。

加强士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士官素质,是管理教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把士官“按干部培养,当战士管理”是我营加强士官队伍建设的有效做法,在实际运行中效果较好,今年我营将进一步研究完善。一是加强教育,提高认识。使之明确自己不再是普通一兵,要认清自己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引导他们做履行职责的模范,做遵规守纪的标兵,做钻研本职业务的尖子,做尊重领导、服从管理的榜样。二是抓好学习培训,提高能力素质。结合旅团士官培训计划安排,从士官成长进步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出发,鼓励士官自学,函授,积极参加培训。在平时工作中,注意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从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对上级培训的士官,要求他们必须带着成绩回来;把每月的第一周定为士官培训周,针对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难题,组织干部授课辅导,或集体进行难题会诊。三是严格管理,不迁就照顾。我们制定《士官量化管理细则》采取营连考,群众评,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等全过程对士官的日常表现进行量化,每季度公布一次,结合每月对士官的德、能、勤、绩民主评议的结果进行讲评,与士官的成长进步挂钩,以促进士官认真履行职责。四是充分信任,大胆使用。士官一般政治素质好,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在兵中有一定威信,因此我们注重发挥他们的特长,敢于把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让他们在专业训练中传知识,当参谋,在经常性管理教育中当助手,当干部缺编时,让他们代理职务,负责工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特长。

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既是管理教育的核心内容,又是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我们将严格以旅(团)《管理教育工作指示》为依据,规范连队“四个秩序”,从干部到战士,从硬件到软件,每个环节,每个部位,逐一规范统一。在内容上,重点规范生活秩序,在时间上以八小时以外为重点在对象上,重点加强“三部一班”秩序的正规。在官兵中牢固树立“我是标兵,全连正规”的思想,积极开展评比竞赛活动。每月树立一批秩序正规的班、排、个人,每季度评出一个“四个秩序”正规的连队。

管理教育贵在养成,也难在养成,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在规范养成上狠下工夫。一是抓“十五个三”的养成训练。营成立“十五个三”养成动作示范班,让官兵示范观摩,以点带面,带动全连;每周安排两个早操时间进行养成动作训练和会操,打牢养成基础,提高养成标准。二是从抓干部、士官入手,带动养成。干部、士官形象的好差,最具说服力,为此我们将开展“周赛月评”活动,每月评出1-3名养成好的干部和3-5名养成好的士官,并对养成较差的干官、士官进行曝光,以此推动营队养成水平的提高。三是从检查督导入手,推动养成。严格的养成,必须加强检查和督导,否则就会时断时续,就会失去真正的意义。我们将采取“三纠”方法,即官兵互纠,连队自纠,门卫随纠的方法,来促进官兵日常养成的自觉性。充分利用板报、橱窗、标语、小广播等手段进行宣传,并积极开展“文明带兵、文明服务、文明值勤”和“读好书、唱好歌、做好事”等活动,大力营造文明养成的良好氛围。

安全工作不是中心,影响中心;不是乾坤,左右乾坤;不是全局,牵涉全局。做好安全工作,同时可以带动和促进全面建设。我营将从以下入手抓好安全防事故工作:一是健全安全组织。营连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排有思想骨干,班有安全员。班每天对安全工作进行小讲评,连每周对安全形势分析,查问题,找原因,寻对策,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牢牢把握安全防事故。

年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2018年3月13日,新的国务院改革方案出台,提到关于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继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国地税分家,各司所职,大大的鼓励和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可以说国地税分家是时代的选择和产物,24年后再根据当前国情进行改革,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一)方便纳税人缴税。以前纳税人缴税两头跑,费时费力费钱效率低。一次性能办理的事务需要跑好几趟。国地税合并后,纳税人可以一次缴纳完毕,方便快捷。

(二)税收政策更好执行。合并前,纳税人面对国地税政策口径不一,执法多头查,办税两头跑,可谓是“疲惫不堪”“无处是从”。国地税合并后,政策统一,更好领悟,可以少办冤枉事,少走冤枉路。

(三)缩减税务管理成本。现国地税两套人马,两处办公场所,各项办公费用都是双份的,而且存在职责重叠区,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合并之后,大大压缩了管理成本。

(四)精简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如今,县级国地税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加上网上办税系统的不断升级更新,电子办税的普及,国地税急需注入新鲜的血液,实现队伍年轻化,是适应办税系统信息化,电子化的必然选择。

例如:上海市很多年以前已经实行了“准国地税合并”的方式。如果你拨通上海市税务局的电话,会听到总机小姐告诉你:“这里是上海市税务局”。据称,上海市是国内唯一国税、地税不分家的城市。上海没有实行分税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税务机构的精简和效率。现实的情况是,上海在税种方面划分向来清楚,在全国一直是一个良好的典型。而上海每年上交中央的税收一直名列全国榜首。

上海人对国税、地税不分家的做法一直非常肯定。他们总结税务不分家有三大好处:一是机构精简,办事效率高。二是纳税成本低。企业不需要同时跑两个地方交税,不需要接待两个税务局的检查,不会接受两个税务机关的培训。因此,上海本地的财务人员对于哪些是属于国税,哪些是属于地税,不会去刻意划分。三是税务机关能保持政策的一致性。

(一)永远不要放弃对自身业务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句老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特别是税务部门,国家税务政策经常调整,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才不会一问三不知,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纳税人。

(二)要注意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个优秀的税务工作人员,不光要有过硬的业务知识,还应该意识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样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税务人员经常与企业打交道,如果不坚守底线,提高底线,很容易被糖衣炮弹所击倒,很容易犯经济错误。因而,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恪守原则,不触碰高压线,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一时的侥幸心理,而毁掉自己的政治生涯。

(三)学会调整心态与情绪,安心工作。我们应该尽快调整状态和情绪,保持一种平和。确保眼前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而不是把时间都浪费在思考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2021年,是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这一年的7月20日,国地税实现了24年分离之后的再合并。针对国地税合并,总局王军局长提出了全体税务干部要做到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确保改革积极平稳扎实如期落地。合并以来,我按照王军局长的“四合”要求,深入领会精神,做好事、带好队。

先凝“心”。通过个人自学、领学宣讲、党课辅导、交流讨论等,把“四合”学习讨论活动引向深入。通过建立干部职工对共同事业追求的认同,把税务党员干部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税务二所,努力营造“税务是一家”的浓厚氛围,增进思想认同和文化融合,引领全所干部建家、爱家、护家、兴家。把“四合”的情与理、知与行传递到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心坎里。

再聚“力”。“四合”融的是人心,聚的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党员干部的心齐了、气顺了,改革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针对机构合并以后的工作,多次召开全所会议,研究今后的工作应该怎么搞。针对我们的一些改革工作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请同志们多提意见。营造共同谋事、成事的氛围。

机构合并以来,纳税人的满意度上升了,干部职工的荣誉感增强了。实践证明,税务机构改革,是一项利民、利税、利企、利国的好方案,税务部门坚决拥护,完全赞同。在今后我们二所全体干部职工将在县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勇于担当,精准操作,确保改革积极平稳扎实如期落地,把事合、人合、力合、心合做得更好。,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队伍。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具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名亲历和见证了税务改革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历程的普通干部,我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大潮中,讲政治、秉公心、促融合、勇担当,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思想上的清醒,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一名税务干部,每一位税务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此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加强政治定力,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恪守政治规矩。在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中,我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决支持和拥护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市局和区局的各项决定,坚决从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但不管怎样,我都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要求自己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有效凝聚改革合力,快速促进队伍融合,可以激发税务团队的整体活力,激励税务干部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在认真学习王军局长在x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和盐湖区税务局组建后郭局长系列讲话内容的基础上,我结合自身工作,广泛与同事们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敞开心扉、坦诚相见,既联系工作实际,又触及思想灵魂,既肯定成绩,又相互指出问题和不足,有话讲在当面,力求谈开谈透,确保批评意见既提得准、又能被对方接受,从而增进了团结、促进了工作开展。

在历史的长河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作为一名党员,面对改革的浪潮,我觉得唯有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积极按照改革要求,认真做好本人及分管部门的相应工作,才是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平稳有序地开展最大的贡献。改革后,我从以前单一地分管纪检转换成分管具体的征管业务,面对新的工作,我谨谨慎慎、踏踏实实,始终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全身心地投入、不计较地付出,任务面前勇于挑战,责任面前敢于担当,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实际行动扛起了肩上的责任,千万不可辜负领导的期望和组织的重托。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具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名亲历和见证了税务改革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历程的普通干部,我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大潮中,讲政治、秉公心、促融合、勇担当,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思想上的清醒,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一名税务干部,每一位税务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此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加强政治定力,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恪守政治规矩。在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中,我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决支持和拥护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市局和区局的各项决定,坚决从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但不管怎样,我都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要求自己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有效凝聚改革合力,快速促进队伍融合,可以激发税务团队的整体活力,激励税务干部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在认真学习王军局长在x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和盐湖区税务局组建后郭局长系列讲话内容的基础上,我结合自身工作,广泛与同事们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敞开心扉、坦诚相见,既联系工作实际,又触及思想灵魂,既肯定成绩,又相互指出问题和不足,有话讲在当面,力求谈开谈透,确保批评意见既提得准、又能被对方接受,从而增进了团结、促进了工作开展。

在历史的长河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作为一名党员,面对改革的浪潮,我觉得唯有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积极按照改革要求,认真做好本人及分管部门的相应工作,才是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平稳有序地开展最大的贡献。改革后,我从以前单一地分管纪检转换成分管具体的征管业务,面对新的工作,我谨谨慎慎、踏踏实实,始终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全身心地投入、不计较地付出,任务面前勇于挑战,责任面前敢于担当,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实际行动扛起了肩上的责任,千万不可辜负领导的期望和组织的重托。

当前正在进行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是中国税收从更大迈向更强的必然结果,是关乎税收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改革路线是否正确,干部队伍有没有战斗力、是否坚强有力,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改革过程中,参与改革的每一个同志,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有情怀,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改革。

改革既是一个按照上级安排求准求稳的匠心工程,更是一场面对复杂局面统筹统揽的艰难战役。这次改革涉及政务、业务、队伍各类事情,涉及人力、物力、财力多个焦点,涉及职位、岗位、地位多样诉求,涉及事合、力合、心合多方要求,考验的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使命担当,更考验其履职的智慧和艺术、能力和水平。如果将改革比喻为一场战役,目标、任务节点是确定的,怎么打?怎么排兵布阵?还要看各级领导怎样指挥、操作。

面对原则立场,要敢于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原则问题上绝对不能让步。平时如此,改革时期更要如此。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把坚持原则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该支持的必须旗帜鲜明地支持,该反对的坚决旗帜鲜明地反对。

面对矛盾难题,要敢于化解。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尤其是在人的问题上。一定要充分认识问题存在的现实性,在改革中敢于较真碰硬,勇于逐个击破,以问题的不断解决推进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

面对争论僵持,要敢于拍板。改革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选择,必须果断作出决策。很多事情一时看不出对错,这个时候,争论和讨论是避免不了的、也是应该有的。但是不能在争论和讨论中僵持下去,讨论之后该决定的必须要决定。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在改革中要大胆工作,要有魄力、善决断,说了算、定了干,发挥好主导作用。

面对阻力堵点,要敢于撑腰。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本级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支持下级单位完成好改革任务,从而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破除阻力,全力解决好基层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只要对改革有利,只要符合原则立场,就要在基层需要时当好后盾。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各级领导要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要以用人之公,使干部对组织肯信服。改革时期干部的选用,不仅关乎干部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组织在干部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各级领导在干部选用上要将公心贯穿于全过程和各环节,做到标准科学、纪律严格、程序规范、结果公正,真正通过用人让干部对组织信服、对结果满意,从而增强对改革的认同感。

要以识人之明,使干部对领导能信赖。各级领导要多了解干部的特点和能力,多对干部加强疏导和引导,做到用人所长、人岗相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对各级领导班子和每一个领导干部,既是公道公心的考验,也是能力水平素质的考验。

要以容人之量,使干部对同志可信任。机构合并,不是两支队伍简单地搬到一起办公,而是人员队伍、工作模式、运转机制甚至机关文化的碰撞融合。这期间,必然会有一个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相互礼让、共同团结的过程。每一个同志都要时刻以大局为重,重和合、宽胸怀,真诚礼让,开诚布公,自觉维护好、发展好团结和谐的局面。

要以育人之智,使干部对自己有信心。干部成长既要靠自身的努力,也要靠组织的培养。在改革中,要对干部在工作上关注、生活上关爱,又要有意识地给干部提要求、压担子,有意识地给干部成长成才创造环境、提供条件,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激发潜能、增长才干,促使干部快速适应新的工作领域,提高应对新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3月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税收征管现代化,尤其是为推进“十四五”期间的征管改革,勾画出一幅清晰的新蓝图。

《意见》把握了现代税收征管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税收征管实践的经验总结提升,也是对现代税收征管理论,尤其是知识体系的丰富和拓展。概括来看,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科学有效的管理活动应建立在一定的管理理念基础上,税收征管也不例外。不论是从发达国家,还是从我国的征管实践来看,征管理念都经历了从监督管理型(强调管理即是监督打击)到服务管理型(强调管理即是服务)的转变。

在税收征管中,单纯的“经济人”或“社会人”假设可能有失偏颇,基于“复杂人”或“自我实现人”假设可能更符合客观实际。基于后两个假设所做出的税收遵从风险金字塔模型(即ato模型),将税收执法和税收服务一同纳入税收管理框架,并依据纳税人遵从类型的分布状况在执法和服务间动态配置管理资源,因而在国际税收征管实践中得到较广泛认同。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要求将“为纳税人缴费人服务”作为征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意见》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出发,继续对优质高效的智能化税费服务作出部署,同时,充分考虑税收征管环境面临的复杂性、多样性、易变性和管理对象的差异性等客观实际,强调执法和监管的重要性,提出将税收服务、执法和监管深度融合,强调寓执法、监管于服务之中。《意见》将党的执政理念和客观实际相结合,引入新的税收征管理念,不是仅仅突出监管或服务单一方面,而是强调两者都应兼顾,不可偏废。这有利于有限税收管理资源在执法、服务和监管间实现合理的动态配置,为实现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的改革目标提供政策决策依据。

税收征管体系,是由税收征管活动中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是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经多次税收征管改革,每次改革都不同程度推进和改进了征管体系的不同方面,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征管体系的内涵及相互作用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或系统的阐述。

梳理《意见》内容可以看出,征管体系包括执法体系、税费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共治体系和组织体系等。《意见》还对每一体系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进行了阐述。《意见》提出了涵盖风险提醒、违法追究、全过程智控内容的税务执法体系;涵盖“线下、线上、定制”服务方式的税费服务体系;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的税务监管体系;涵盖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司法保障和国际合作内容的共治体系;涵盖机构职责、人员能力、绩效管理内容的组织体系;还提出要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实现将税务执法、服务、监管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等。

《意见》对新的税收征管体系的构建,统一了社会各方面对征管体系这一重要税收管理概念的认识,为税收征管的理论拓展、改革创新界定了清晰范围,也为推动我国税收知识体系,乃至学科体系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征管目标是税务机关依法组织收入过程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征管目标体系由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岗位的目标组成,包括宏观层面的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方案、任务等。不同目标激励或引导组织行为,相互联系,并作为标准可用来衡量实际的绩效。

《意见》提出“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的宏观目标。与过去的目标相比,一是将“社会满意度”列入税收征管目标,意味着税收征管目标已经从经济性考量扩展到社会性考量,反映出税收治理已经从经济性治理上升到国家治理范畴;二是用“大幅提高”“明显降低”突出我国税收征管水平在未来的更大“进步性”,反映出税收征管改革将从渐进式发展过渡到跨越性发展。

《意见》创新性提出“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的“四精”策略性目标。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层次是个性化,“四精”涵盖了上述三个层次,是税收征管科学化的最新阐述。

《意见》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税务执法要做到“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税费服务要实现“线下服务无死角、线上服务不打烊、定制服务广覆盖”;税务监管要做到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

《意见》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到2022年,在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上取得重要进展;到2023年,基本建成税务执法新体系;到2025年,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

《意见》提出新的税收征管目标体系,将凝聚力量,对进一步的征管改革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也是对税收知识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税收征管模式是指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资源要素的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相互协调、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管理范式。

好的管理模式的重要标志是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税收征管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应适时通过不同的管理要素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推动力,以适应税收制度改革,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出的挑战。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我国对税收征管模式的探索主要基于税收征管程序的不同组合变革。例如,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合一”专管员管户模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征、管、查”分离模式。上述征管模式都较好地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税收制度改革,为加强税收征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税收征管将面临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新的改革任务,《意见》适时提出“着力建设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已经不是简单地通过“征、管、查”三要素组合对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质上蕴含新的征管模式,即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实现将税务执法、服务、监管、共治乃至组织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新的税收征管模式更加突出了问题导向(针对执法不尽规范、精确,服务不尽精细,监管不尽精准,共治不尽协调的问题);目标导向(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结果导向(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并将问题、目标、结果合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推进税收征管高质量发展的思维导图和方法路径,也是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的基本遵循。

指明新的税收征管信息化方向。

税收征管信息化是指将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各项税收征收管理中的应用活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化有助于解决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一根本征管难题,不仅能大大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还能推动征管制度、征管模式创新,创造性地解决税收征管中的难题。例如,金税工程较成功地实现了增值税凭票抵扣的税制设计;个税app成功解决了千万级纳税人群体的首次个税综合申报。

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提升的最主要客观因素,没有信息处理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经历了系统化(从单机应用到系统集成应用)、网络化(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有线到无线)、平台电子化(从征收大厅、电子税务局到云税务平台)的过程,信息化范围覆盖税收征管的各环节,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意见》在总结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适时提出要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为税收征管信息化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数字化(而非数据化)是信息化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实现智能化的技术基础,通过税收征管数字化的不断升级以实现税收征管智能化必定是未来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意见》提出税收征管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意味着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将从电子化跨越到自动化、智能化进而智慧化阶段,这将为贯彻新征管理念、实施新征管模式提供技术保障,也将为新一轮征管创新提供新动力。

综上,《意见》充分把握了税收征管面临的新发展阶段,引入了新的征管理念,构建了新的征管体系和征管模式。可以预见,这张“蓝图”的成功实施,将标志着我国税收征管现代化基本实现,标志着我国税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迈入国际领先水平。

年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2021年,是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这一年的7月20日,国地税实现了24年分离之后的再合并。针对国地税合并,总局王军局长提出了全体税务干部要做到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确保改革积极平稳扎实如期落地。合并以来,我按照王军局长的“四合”要求,深入领会精神,做好事、带好队。

先凝“心”。通过个人自学、领学宣讲、党课辅导、交流讨论等,把“四合”学习讨论活动引向深入。通过建立干部职工对共同事业追求的认同,把税务党员干部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税务二所,努力营造“税务是一家”的浓厚氛围,增进思想认同和文化融合,引领全所干部建家、爱家、护家、兴家。把“四合”的情与理、知与行传递到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心坎里。

再聚“力”。“四合”融的是人心,聚的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党员干部的心齐了、气顺了,改革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针对机构合并以后的工作,多次召开全所会议,研究今后的工作应该怎么搞。针对我们的一些改革工作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请同志们多提意见。营造共同谋事、成事的氛围。

机构合并以来,纳税人的满意度上升了,干部职工的荣誉感增强了。实践证明,税务机构改革,是一项利民、利税、利企、利国的好方案,税务部门坚决拥护,完全赞同。在今后我们二所全体干部职工将在县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勇于担当,精准操作,确保改革积极平稳扎实如期落地,把事合、人合、力合、心合做得更好。,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队伍。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意见解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十四五”时期税收征管改革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和总体规划,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发展阶段税收工作高度重视和对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指导,也为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综合来看,《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有七个看点,值得关注。

看点一:遵循治理理念,对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主要目标实施渐进式攻坚与突破

治理关键在共治。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这一概念以来,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税收治理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而持续不断地深化改革。这次征管改革被称为推动税收征管的第三次变革,《意见》对此还有明确而具体的阶段性目标要求。

《意见》将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分为三个阶段:2022年前是对征管改革决策部署有实质性进展的重要阶段,要求在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上取得重要进展;
2023年前是税收征管改革取得重大转变的阶段,要求实现向科学精确执法转变、向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转变、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
2025年前即“十四五”前实现税收征管改革目标的整体性突破,要求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形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化行政应用系统,全方位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

总而言之,《意见》印发后,税收征管改革将进入一个进一步深化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有明确的改革攻坚突破的任务要求,既体现了打好税收征管改革攻坚战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也反映了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是在紧锣密鼓、扎实有序地进行。可以期待,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的2022年,将是一个攻坚年、突破年和见效年。

看点二: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是征管改革的根本路径

《意见》在第二部分以“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为题,指明了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在总体要求上,《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智慧税务建设;
在阶段性目标上,则以2022年、2023年和2025年三个时间节点来划分阶段并确立目标,即2022年基本实现法人税费信息“一户式”、自然人税费信息“一人式”智能归集,2023年基本实现税务机关信息“一局式”、税务人员信息“一员式”智能归集,2025年实现税务执法、服务、监管与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全面升级。在工作基础上,《意见》强调要加强税收大数据共享应用,高效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其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涉税涉费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完善税收大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以及加强智能化税收大数据分析等。与此同时,明确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作为突破口,实现税收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新突破。

必须认识到,“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是“善治”理念的重要体现。

《意见》中多次提及的如“智能归集”“自动分析管理”“电子化”“云平台”“优质高效智能”“信息化”“电子税务局”等关键性热词,表明了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需要大数据和智能化路径为依赖。尤其是“稳步实施发票电子化改革”,加快推进电子发票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和存储等,更加凸显出科技驱动改革创新的能力要求。可见,《意见》对改革路径选择的表述,具有创新性特征,这不仅有利于保证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沿着正确的路径和方向,也充分地体现了提升税收治理效能的目标要求。

看点三:以问题为导向完善税务执法制度和机制

法治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在税务执法制度和机制方面,《意见》用了“不断完善”和“以问题为导向完善税务执法”等表述,这意味着在税务执法方面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化解。对外部,一方面,严格规范税务执法行为,坚决防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不到位、征收“过头税费”及对税收工作进行不当行政干预等行为;
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提升税务执法精确度,坚决防止粗放式、选择性、“一刀切”执法,并要创新运用非强制性税收执法方式,研究推广“首违不罚”清单制度,促进依法纳税和公平竞争。与此同时,着力加强税务执法区域协同,列出了纳税人资质异地认同和跨省通办涉税涉费事项范围和落实的时间表。对内部,只有做到监督有力才能防止执法随意,所以要求在2022年基本构建起全面覆盖、全程防控、全员有责的税务执法风险信息化内控监督体系,并对加大重大税务违法案件“一案双查”的力度作出部署,要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看点四:税费服务重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服务是最好的治理。《意见》用六个自然段的大篇幅阐述税费服务,并用“优质”“高效”“智能”三个关键词进行了修饰性描述,对于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按照《意见》部署,税务部门将持续提升办税缴费服务质效,到2023年基本建成税费服务新体系。这一新体系有四个方面的新特点:一是服务需求响应更加及时,二是服务供给资源更加多元,三是税收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四是自然人税费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意见》还从完善纳税人缴费人权利救济和税费争议解决机制、探索大企业税收事先裁定制度、健全纳税人缴费人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等方面,更加注重维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可以预期,在“十四五”期间,《意见》所明确的要求与继续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五年方案要点一起,将成为“十四五”时期的税费改革焦点,也将成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强大动力。

看点五:建设税务监管新体系将成为国家税收安全的重要保障

以加强系统治理来应对风险和保障安全,是衡量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意见》提出,精准实施税务监管,建设税务监管新体系,切实保障国家税收安全,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突出精准分类施策,切实保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如,运用税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对纳税人缴费人行为的自动分析,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实现“无风险不打扰、低风险预提醒、中高风险严监控”。另一方面,突出精准依法施治,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如,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对发票开具、使用等进行全环节即时验证和监控,实现对虚开骗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惩处从事后打击向事前事中精准防范转变,精准有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这表明,税务部门要进一步重视防范和化解影响税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税收安全。

看点六: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协同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

治理重在协同。《意见》提出“精诚共治,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持续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这是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早在2015年中办、国办发布的《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和2018年中办、国办发布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中,就明确地提出了税收共治的概念,而这次《意见》中的“共治”有了更深层次和更丰富的内涵,并从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司法协助、国际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拓展税收共治格局的措施。

看点七:全方位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是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要求

税务执法、服务、监管是税收治理内核的重要要素。《意见》提出,全方位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作为现代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税务执法、服务、监管具有互为关联、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从系统论看来,税务执法、服务、监管和社会共治等都可以看作是税收治理系统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都是该系统中的“要素”,只是以不同的“结构”或“形式”而“建构”成不同的事物并结合在一起,使之具备不同的性质和功效。税务执法、服务、监管是税收治理大系统的内核,谓之征管体系,而社会协同共治是税收治理大系统中与征管体系相对应的部分,可以看作是征管体系的补充。它们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即为满足税收治理的要求。如,有效地筹集税收收入、实现税收政策的调控功能以及服务于国家宏观治理决策等。

需要指出的是,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努力,我国全面推进了税收立法工作,税收法律体系已基本完善,特别是税收征管改革为税收治理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助力国家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在“十四五”这一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税收征管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的重点在于优化。因而,《意见》把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作为提升税收治理效能的核心要义,必然要求全方位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

年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20**年3月13日,新的国务院改革方案出台,提到关于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具体承担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继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国地税分家,各司所职,大大的鼓励和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可以说国地税分家是时代的选择和产物,24年后再根据当前国情进行改革,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一)方便纳税人缴税。以前纳税人缴税两头跑,费时费力费钱效率低。一次性能办理的事务需要跑好几趟。国地税合并后,纳税人可以一次缴纳完毕,方便快捷。

(二)税收政策更好执行。合并前,纳税人面对国地税政策口径不一,执法多头查,办税两头跑,可谓是“疲惫不堪”“无处是从”。国地税合并后,政策统一,更好领悟,可以少办冤枉事,少走冤枉路。

(三)缩减税务管理成本。现国地税两套人马,两处办公场所,各项办公费用都是双份的,而且存在职责重叠区,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合并之后,大大压缩了管理成本。

(四)精简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如今,县级国地税人员结构老龄化严重,加上网上办税系统的不断升级更新,电子办税的普及,国地税急需注入新鲜的血液,实现队伍年轻化,是适应办税系统信息化,电子化的必然选择。

例如:x市很多年以前已经实行了“准国地税合并”的方式。如果你拨通x市税务局的电话,会听到总机小姐告诉你:“这里是x市税务局”。据称,x市是国内唯一国税、地税不分家的城市。x没有实行分税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税务机构的精简和效率。现实的情况是,x在税种方面划分向来清楚,在全国一直是一个良好的典型。而x每年上交中央的税收一直名列全国榜首。

x人对国税、地税不分家的做法一直非常肯定。他们总结税务不分家有三大好处:一是机构精简,办事效率高。二是纳税成本低。企业不需要同时跑两个地方交税,不需要接待两个税务局的检查,不会接受两个税务机关的培训。因此,x本地的财务人员对于哪些是属于国税,哪些是属于地税,不会去刻意划分。三是税务机关能保持政策的一致性。

(一)永远不要放弃对自身业务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句老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特别是税务部门,国家税务政策经常调整,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才不会一问三不知,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纳税人。

(二)要注意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个优秀的税务工作人员,不光要有过硬的业务知识,还应该意识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样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税务人员经常与企业打交道,如果不坚守底线,提高底线,很容易被糖衣炮弹所击倒,很容易犯经济错误。因而,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恪守原则,不触碰高压线,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一时的侥幸心理,而毁掉自己的政治生涯。

(三)学会调整心态与情绪,安心工作。我们应该尽快调整状态和情绪,保持一种平和。确保眼前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而不是把时间都浪费在思考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我们应该坦然接受这种体制的变革,顺应时代的潮流,强化自身的素质,紧跟时代的脚步。

谈谈你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感受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具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名亲历和见证了税务改革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历程的普通干部,我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大潮中,讲政治、秉公心、促融合、勇担当,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思想上的清醒,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一名税务干部,每一位税务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此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加强政治定力,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恪守政治规矩。在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中,我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决支持和拥护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市局和区局的各项决定,坚决从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但不管怎样,我都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要求自己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在历史的长河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作为一名党员,面对改革的浪潮,我觉得唯有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积极按照改革要求,认真做好本人及分管部门的相应工作,才是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平稳有序地开展最大的贡献。改革后,我从以前单一地分管纪检转换成分管具体的征管业务,面对新的工作,我谨谨慎慎、踏踏实实,始终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全身心地投入、不计较地付出,任务面前勇于挑战,责任面前敢于担当,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实际行动扛起了肩上的责任,千万不可辜负领导的期望和组织的重托。

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背景下“一户式”的建设浅谈

一、引言。

(一)“一户式”管理机制是网格化管理在税收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网格化管理是当前社会管理现代化和城市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的有效探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地理位置信息gis技术以及无限通信等数字化信息技术来建立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和平台,改变过去行政辖区管理模式,将辖区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成若干单元网格,实现进一步整合基层各种服务管理资源,把各类社会要素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进行精细化、动态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从而更加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构建更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网格化概念来源于信息科学领域,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解决资源共享配置的信息技术。网格化的核心是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推行资源配置网格化,将信息注入到网格中,使管理对象定量、定性、定位,从而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学术界将网格化管理定义为“依据计算机网格管理的思想原则,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之间的协调机制,实现各个网格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流,组织资源共享,以最终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理念”[2]。

网格化管理在社会管理中的实践。近几年,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国各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网格化社会管理实践,改善了条块化管理的不足,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例如,北京市东城区率先实现万米单元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呈现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实行综合化、精细化、透明化、主动化和系统化管理”的一系列新理念和新方法,取得了较好实践效果。此外,湖北、浙江、上海等其他地区也陆续实践各具特色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新冠疫情的精准防控。

可以说,网格化管理适应当前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向。税务部门在探索“一户式”管理机制的实践中,应积极运用网格化管理创新,推进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二)“一户式”网格化闭环服务管理是“一户式”管理机制的具体实践。

“一户式”网格化闭环服务管理是按照以纳税人和税务人员为中心的新理念,以“1+1+5”方案为基础的新机制,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支撑的新模式。其将被动式、无差别、以票控税、分税种、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方式,转变为以纳税人和税务人为中心的整体化、系统化、协同化的税收服务管理,实现各类服务和管理事项定格、定人、定责的工作机制,形成业务管理、技术支持、内控考评的工作闭环,是“一户式”管理机制的具体实践。

“一户式”网格化闭环服务管理是以纳税人和税务人为中心的整体化、系统化、协同化的税收服务管理新理念。将分散在各个不同系统、不同业务模块中的信息按照“一户式”进行信息归集和整合,经过系统化分析,协同化融合各层级、各地区、各部门的服务和管理,满足一体化服务、管理和监督的需要。

“一户式”网格化闭环服务管理是以“1+1+5”方案为基础的规范化、精细化、透明化的税收服务管理新机制。以网格化为依托,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能到岗、责任到人的全覆盖服务管理网络,是以基层税务机关为网格管理单位,以事项为管理服务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资源集约共享,实现网格管理单位的三个闭环,服务、管理和监督按照一套新的岗责全流程闭环运转的规范化、精细化、透明化的税收服务管理新机制。

“一户式”网格化闭环服务管理是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支撑的税收共治新模式。依托信息网格技术,按照一定标准将服务管理对象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以信息利用为基础,构建网格单元间统一协调机制,消除各网格单元之间组织资源的分割和实体资源的分散,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交流和高效整合,促进分税种条块化管理的融合和联动,通过整合、分析、汇总,为网格内的纳税人提供主动、高效、精细化的服务和管理,形成税收“服务-管理-监督”的全流程闭环运转、外部门辅助和纳税人遵从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税收共治新模式。

(三)“一户式”应用(2.0版)是支撑“一户式”管理机制实践的信息平台。

按照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基于云平台大数据,进行“一户式”信息归集,通过数据驱动、规则驱动、智能驱动构建数字化、全在线的税务端“一户式”电子工作平台,支撑“一户式”管理机制落地实现,以整体化、系统化、协同化思维落实1套规范和1套岗责体系实现以数治税,以制度化、机制化、信息化思维落实5个方案实现以数治队,从而形成“一户式”网格化闭环服务管理体系。

1.基于“1+1+5方案”,依托总局云平台大数据,建设“一户式”应用(2.0版)。基于落实“1+1+5”方案和构建“一户式”网格化闭环服务管理体系的需要,建设覆盖80万税务干部和7000多万纳税人的“一户式”应用。

2.“一户式”数据全国归集和算法分析。对“一户式”的数据进行全国视角的归集,利用各类算法进行挖掘分析,按照“八个转变”的要求,对“一户式”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和深度分析。

3.衔接各应用进行交互赋能。与各省核心征管、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电子税务局等系统进行衔接,协同各应用实现各流程的数字化闭环,为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和算法的赋能。

4.为税务干部和纳税人提供全面协同。通过全国统一的“一户式”应用和数据的打通,为全国80万税务干部提供“一户式”网格化闭环服务管理工作的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的全面实时协同互动,形成网格管理单位内部小闭环、各区域税务部门中闭环、总局与各级局间大闭环。同时通过电子税务局为开票、受票企业提供关注风险提醒、跨地区的税企协同等服务。

5.全面留痕支持内嵌实时自动内控考评。通过全国统一数据、统一口径的全流程、全环节内控监控和绩效考核指标设置,实现对全国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全流程、全环节实时自动的内控监控和考核评价。

(一)建设目标。

“四个有人管”从内控绩效压实岗责角度,“八个转变”从全方位风险深度分析角度,“三个闭环”和“四个脱节”从全流程闭环管理、协同联动角度,为实现“一户式”管理机制工作目标指明了方向。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建设全国统一的“一户式”应用(2.0版),实现“一户式”全国信息归集和全方位深度分析,与各应用系统集成打通,业务流程全国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贯通和实时协同联动,岗责动态灵活配置,行为全面数字化留痕,内控实时监控提醒,绩效联动量化考评,支撑“1+1+5”方案全面落地和“一户式”管理机制实践探索。

(二)系统定位。

“一户式”应用(2.0版)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不改变现有系统现状,通过数据归集和供给打通现行各应用系统,协同支撑“一户式”管理机制,与“一户式”应用(1.0版)赋能、集成、融合(注:1.0版为发票“一户式”应用,2.0版为覆盖全税种、全流程的全量“一户式”应用);第二、三阶段作为金税四期税务人端数据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金税四期规划和工作安排统筹推进,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升级完善,全面支撑“一户式”管理机制。

三、

目前,正在探索实践的“一户式”管理机制,要实现80万税务干部和全国7000多万纳税人的五级大协同和各环节全链条的闭环管理,需要庞大的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支撑,需要运用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依托云平台大数据的强大算力和全国数据聚集的强大优势,集约化建设“一户式”应用(2.0版),运用系统化的思维、网格化管理的方法来看待和解决税收管理问题,把各个层级,各个部门的资源同步调度起来,实现五级大协同、大协调和各环节全链条的闭环管理,提升现有系统的效率,从业务办理或者外部风险,进一步扩展到队伍建设或者内部风险,统筹实现“以数治税”“以数治队”的目标。

运用系统化思维、网格化管理,利用云平台强大的算力、大数据全方面的信息,把各个层级、各个部门的资源同步调度起来,通过“一户式”信息的全面归集使用,统筹进行网格化服务管理与内控考评,有效支撑落实“一户式”管理机制。

(二)落地网格化闭环服务管理。

以纳税人和税务人为中心,将分散在不同系统、不同业务模块中的信息按照“一户式”进行信息归集和整合,经过系统化分析,协同化融合各层级、各地区、各部门的服务和管理,将“条块化服务管理”变为“网格化统筹协商服务管理”,将“上面千条线”变为“上面拧成一股绳”,方便基层“穿入一根针”,有序指导和监督基层工作,满足一体化服务、管理和监督的需要。

(三)实现“1+1+5”方案。

按照“以数治税、以数治队”的理念,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以网格化为依托,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能到岗、责任到人的服务管理网络,通过跨省数据算法分析,提高税务人员网格化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配套建立一套适应新流程制度的岗责规范和数字化监控考评体系,深化“1+1+5”方案落实。

(一)“一户式”应用(2.0版)总体架构。

按照建设目标设计总体架构,进行“一户式”全国信息归集,打通衔接各个应用系统,让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的业务无缝衔接和实时协同联动。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将数据全国集中后,进行“一户式”信息归集,支撑五级税务机构的80万税务干部基于同一系统协同工作,对7000多万纳税人进行服务和管理;通过与各个应用系统打通衔接,实现对开票方和受票方的服务、管理事项协同联动。

基于统一系统操作及交互的所有行为全数字化留痕,支撑嵌入内控监控和自动量化考评,总局和各级税务机关实时监控信息透明一致,形成有效的监控督导压力传导,压实各级税务机关的责任。当前先以支撑电子专票相关业务为主,通过信息归集和系统间的协同,让税务人员在一个工作平台指引下完成全流程工作事项。

支撑电子专票的主要业务架构。

根据“一户式”电专业务的具体场景、运转流程及衔接机制,按照业务节点全面梳理开受发票、网格化服务、内部管理业务,理清电子专票网格化管理业务逻辑,有效防范风险,提高服务管理质效。以税务人为中心,全面统筹电子专票相关服务和管理事项,动态分配信息等资源,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形成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全业务域的业务功能架构。

将纳税人综合信息报告、票种核定(发票领用)、发票开具、发票接收、进项抵扣等发票全流程各环节的业务、行为及监管信息自动归集,形成覆盖发票事前、事中、事后业务的风险监控数据和推送任务。对户、人、票、表等相关数据进行“一户式”全面信息掌握,事前自动推送网格化服务准备、实施等任务,事中自动推送纳税人风险等级和网格化管理预警分析任务,事后统筹推送“一户式”风险应对、调查巡查等任务,对任务处理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同时为税务人员各工作事项提供“一户式”查询分析,为内控督导人员提供自动监控提醒,为绩效考评人员提供联动量化考评,为各级税务人员完成电专工作事项赋能、减负。

2.系统架构。

基于总局云平台大数据全国“法人纳税人全息数据库”和“自然人税收综合信息库”已有归集数据,进行“一户式”信息立体归集,提高数据归集时效。优化完善各类通用支撑的公用应用组件,开发风险管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内控考评、查询分析等应用功能,打造“一户式”电子工作平台支撑,与税务内部核心征管、电子税务局等应用系统打通衔接,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等外部应用对接,加强内外部的联合监管。系统架构按照能够被金税四期集成使用的开放式架构进行设计,开发的工作流、模型等可复用的公共应用组件可以被金税四期相关应用使用,各应用模块也可以被金税四期单独集成使用。

一是税务端“一户式”电子工作平台,提供税务端统一工作门户、电子专票任务、风险任务、实时协作消息、内控消息等。

二是通用支撑,主要为税务端各类应用提供工作流中心、模型中心、规则中心、任务中心、日志中心等基础应用支撑。

三是风险管理,按照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规范,依托总局“两库”数据基础,建立“一户式”风险管理体系。同时也为核心征管、开票软件、发票服务平台、电子税务局等生产系统,提供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监控管理和事后的风险任务管理。

四是网格化服务管理,通过网格化服务、网格化管理两大部分提供“一户式”网格化管理、服务、内控、考评等应用。

五是内控考评,通过网格化监控和发票监控大屏,提供电子专票动态监控。通过绩效考评应用,对“一户式”应用流程操作日志全程留痕,对风险快反处置情况进行自动化考评。通过内控监控应用,进行跟踪任务进度、掌握办理情况、综合督导,强化全过程的控制监督。

六是查询分析,通过“一户式”查询、大额发票分析、“一户式”风险分析、发票监控大屏展示等功能,可以分析企业在全国的全部办税场景,分析企业“吞吐量”,以“溯源式”核查进项追到底、销项查到底。

七是与外部门衔接,通过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互联网+监管、海关一窗通办系统对接,实现对企业的数据共享服务和协同监管。

(二)“一户式”全国信息立体归集。

2016年以来,总局持续完善“一户式”和“一人式”全国数据归集,对一户纳税人进行时间、空间、透视三维立体数据归集。

1.时间维度的纳税人全生命周期信息。

以时间轴为主线,对纳税人进行纵向历史的“一户式”数据归集,主要包括变更历史、开受票历史、成长过程等数据,完整展示和分析纳税人全生命周期数据。例如,针对长期无大额开票行为的企业在变更法定代表人后开票金额突增,根据时间轴上的法定代表人和开票金额的变化情况辅助判断借壳虚开的风险。

2.空间维度的纳税人全链条经营信息。

以纳税人经营空间范围为主线,对纳税人进行横向空间的“一户式”数据归集,主要包括纳税人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的发票上下游企业、采购、销售、流通等全链条经营性数据,描绘纳税人经营全貌,辅助日常管理工作。例如,利用全国大数据优势,上溯源头,下追去向,形成从采购、生产、销售、流通到消费、出口的全链条数据,通过全发票链条的票流分析,准确识别源头虚开企业、管道洗票企业、虚抵企业或出口骗税企业的上下游关系。

3.透视维度的纳税人全领域分布信息。

在“一户式”时间和空间数据归集基础上,通过法定代表人等企业“四员”任职企业信息和自然人信息的双重身份信息,将“一户式”企业和“一人式”自然人信息穿透,通过自然人行为对企业行为进行预测,提高对企业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例如,部分虚开团伙找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病人作为法定代表人注册企业,通过已经交换的自然人大病医疗信息可以及早发现相关风险。

通过“一户式”信息三维立体化综合归集,可以解决发票数据归集的难点问题。例如,经对时间上存在变更纳税人识别号、区域空间上存在重复纳税人识别号、户人透视维度上存在相同法定代表人的同一企业进行综合归集去重,可以将截至2020年底的全国1.02亿正常纳税户登记记录归集为8383万户全国唯一纳税主体,有效支持将发票归集到正确的开票方和受票方纳税主体上,满足“一户式”应用(2.0版)需要。

(三)“一户式”风险智能管理。

1.目前风险识别主要以专家经验的规则模型为主,将专家经验变为筛选条件,从风险产生原因的因果关系入手。专家经验模型的主要不足是:模型需要反复调整阈值进行测算,工作量大。专家经验模型是人工模拟风险行为在数据上的复现,从风险产生原因的因果关系入手,简单的将专家经验变为系统的筛选条件,而且对新的风险特征难以快速洞察发现,无法做到自动学习。专家经验模型简单的模型由1-2个指标构成,复杂的模型可能有几十个指标构成,人工设定指标的阈值和权重建模,不同专家对风险指标的阈值与权重理解不同,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反复调整阈值确定最终模型。专家经验模型规则泄露后容易被企业利用规避,不利于模型的共享共用。专家经验模型所依赖的指标、阈值、权重,需要进行严格保密,很难大规模推广共享使用,各地自行研究风险模型,重复劳动,效率低下,难以提升基层风险识别分析能力、压实基层责任。

2.科学设计以机器学习模型为主、结合专家经验的方式进行精准风险识别,并结合团伙识别挖掘方法进行全面的风险防控,提供“一户式”查询分析辅助模型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闭环迭代,保障模型精准。

机器学习模型基于成百上千个指标标签,利用强大的算力对人工选取的样本进行机器学习,深度挖掘指标与样本之间的关联关系,机器学习模型还可以定期结合迭代更新的样本进行自动学习,保障模型的时效性,适应挖掘新的违法特征。专家经验与机器学习模型结合,主要是利用专家经验对机器学习模型样本进行定义、指标进行设计,同时分析机器学习模型结果的风险指向。机器学习模型主要依赖学习样本,输入的指标也不具备明确风险指向,因此对于机器学习模型不怕规则泄露而出现主观违法行为的规避,可以大规模推广共享使用,统一风险识别标准,提高基层风险识别效率,为基层减负并压实责任。

此外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识别风险企业后,还可以结合从点、到链、到网的发票全链条关联分析,在精准识别暴力虚开源头企业的基础上,利用关联分析算法识别暴力虚开下游的管道洗票企业、虚受发票和其他关联虚开团伙风险企业,对源头虚开企业、管道洗票企业、接受虚开企业同时开展打击,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3.对于风险模型不能识别覆盖的纳税人,科学随机形成风险抽样任务,按照科学随机抽样的国家标准,形成风险抽样任务,对发现的新问题补充到风险特征库中,完善风险模型;对因风险分析不能覆盖而存在侥幸心理的违法违规纳税人形成震慑,及时发现风险模型不能发现的问题,也可以降低税务人员执法风险。

4.为了精准分析识别纳税风险,需要进一步拓宽数据来源,使用以数换数的方式,积极从第三方获取相关数据,比如外管局的外汇数据信息、交通部门的企业物流信息、银行的企业资金流信息、电商平台的企业经营信息、企业法人和财务负责人的芝麻信用等第三方一手数据,以便提高风险识别的精准度。

最终形成以机器学习为主、专家经验为辅、科学随机兜底的立体式税收风险科学分析体系。通过精准风险识别,为基层人员减负,提高验证的效率;为风险识别人员减负,从反复的数据分析确定指标阈值转为精准定义模型样本、补充完善指标标签库。风险识别方式的改变带来了现有工作流程、业务模式的转变,可以减少前期建模的工作量,更多工作用于对机器学习样本的筛选、识别风险结果的分析和验证。

(四)网格化协同闭环服务管理。

通过网格化配置,可实现跨地域、跨层级灵活调配资源,将具有相同业务专长的税务人员纳入不同网格。同一税务人员可以同时被调配到不同的税务机构网格、区域网格、群组网格中,根据系统自动统筹接收来自不同网格的任务,达到组织资源动态调整和统一调度。

1.多元精准服。

将日常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对服务资源的灵活调度。基于数据标签,实现对纳税人科学分类分级。根据网格化服务标签,系统自动识别需要服务的纳税人和可提供服务的网格员。根据预设的服务内容模板,系统自动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向不同纳税人推送不同的消息和服务,实现多元化线上精准服务。纳税人确认收到后即视为服务完成,整个服务过程线上自动完成,自动留痕,为内控监督和绩效考评提供真实数据。

例如纳税人完成电子专票票种核定后,系统根据服务设置的要求,自动按照预设的网格化方式,找到其所在网格中可以向其提供服务的网格员,并按照工作量分配给目前任务相对较少的网格员。对于低风险纳税人,系统根据其低风险等级标签匹配的服务方式,自动通过电子税务局向其推送消息提醒和服务指引,纳税人确认后该服务完成;对于高风险纳税人,系统根据其高风险等级标签匹配的服务方式,自动通过电子税务局向其推送风险提示消息,并要求其前往税务大厅参加线下辅导和实名签署风险告知书。

2.联动闭环管。

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总、省之间网格事项下发和结果反馈的总省联动大闭环;打通开票地、受票地“网格”之间的日常核对通道,实现区域协作中闭环;网格内各部门管理事项按“一户式”整合后根据网格员工作饱和度统筹分配,技术支持部门提供技术保障,内控绩效部门通过内控考评进行监督,形成网格单位内部的小闭环。

例如,总局识别的暴力虚开风险纳税人逐级统筹下发到开票方网格,系统将该风险应对事项和网格内自动生成的该纳税人异常凭证认定事项,通过“一户式”事项整合归集成一个事项,再结合系统预设好的事项业务专长标签和网格员业务专长标签、工作饱和度标签自动统筹分派网格员进行处理。开票方网格员在认定风险纳税人及其异常凭证后,系统自动根据开票方推送规则将风险信息归集后推送到受票方网格,受票方网格员核对完成后将结果反馈给开票方网格,开受票方网格员各自确认推送信息对方收到后完成网格间的日常核对。

(五)内控绩效自动监控评价。

1.内控督导方面。

目前部分业务和行为数据没有数字化留痕,内控监控中,仅依靠人工抽查进行线下补充,数据真实性存在一定的偏差,难以实现全线上监控;内控监控所需要的业务数据和行为数据分散在各个系统中,难以建立全局性的内控监控;自动化内控风险监控尚未覆盖全业务流程。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一是将所有业务办理环节的数据进行留痕记录。系统自动将前、后台用户操作行为信息和业务信息进行全面数字化留痕记录和备份,为自动化内控风险监控、内控风险提醒和内控督导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全面归集各系统数据,满足内控监控需要。内控督导数据来自多个系统,如核心征管、异地协作平台等系统,利用总局云平台大数据的数据归集能力,对内控督导所需要的数据进行全面集成、整合。三是“一户式”应用(2.0版)各业务流程和环节内嵌内控风险监控。系统在各业务流程环节设置内控预警指标,当税务人员的操作触发时,对风险等级自动进行业务阻断,对低风险自动进行提示提醒,实现自动化内控监控。四是建立完善的内部防控指标体系,按照流程和业务事项整合贯通数据,实现覆盖全业务流程和事项的内控风险监控。系统根据内控指标模型对业务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扫描,精准识别内控风险,对被识别出内控风险的税务机关、税务人员进行预警提醒。五是实现全国各级统一的“一局式”“一员式”“一户式”内控监控查询。系统提供以热力图、柱状图等可视化方式,展示从总局直接下钻到某一税务局、某一税务人员和某一户纳税人的内控监控明细,便于各级领导及管理部门准确及时发现税务机关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以及问题定位、跟踪。

2.绩效考评方面。

目前绩效考评工作中,部分数据没有数字化留痕,不能完全支撑机生机考;数据分散在各个系统中,导致业务口径、数据口径不一致,尚未实现统一口径的自动化绩效考评;覆盖全业务流程、各岗位的绩效考评模型、指标还有待完善。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一是将所有业务办理环节的数据进行留痕记录。系统自动将前、后台用户操作行为信息和业务信息进行全面数字化留痕记录和备份,为绩效考评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二是全面归集各系统数据,满足绩效考评需要。绩效数据来自多个系统,如核心征管、内控监督平台、异地协作平台等系统,运用总局云平台大数据的数据归集能力,对绩效考评所需要的数据进行集成。三是建立联动量化考评指标模型,系统对组织和个人绩效指标进行口径细化,拆解成基本指标单元,将不同的事项进行关联归集,实现事项指标之间的联动,同时,将指标数据进行摸底、测算、验证,保证指标准确性。系统根据设置的绩效考评指标定期扫描业务数据,生成绩效指标量化考评值。四是实现全国各级统一的“一局式”“一员式”绩效考评展示,系统自动对“一局式”“一员式”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归集,生成绩效考评结果,并支持考评结果按照“一局式”“一员式”维度进行统计查询,以及通过热力图、散点图等可视化方式进行分析展示。五是系统自动向数字人事、税务总局绩效考核管理系统推送绩效考评结果,系统自动计算“一局式”“一员式”绩效考评结果,定期自动将结果同步至数字人事系统和总局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

四、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两个问题。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数据治理体系。

在一户式应用(2.0版)中,精准风险识别、量化绩效考评、自动内控监控等业务对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高度依赖,也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税收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一户式应用(2.0版)的质量。目前,涉税数据渠道来源众多,且很多涉税数据非原生数据,属次生数据,如次生数据与原生数据不一致,则无法真实反映企业实际业务情况和税收征管质效,易导致风险识别不准、考评失真、内控失效等情况的发生。因此,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数据治理体系。

税收数据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数据采集、传输、加工的问题,其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税收业务问题,是一个税收管理问题。因此,要确保税收数据的质量,不能简单的通过数据运维方式对数据质量问题进行修正,而应按照数据治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一套溯源机制和覆盖业务的岗责体系,相关业务人员依职责积极参与,在发现数据质量问题时,根据溯源机制的要求和设置的岗责体系自动推送给业务人员进行确认和修正,形成数据质量问题从发现、推送到处置、反馈、复核的闭环管理,进而提升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的可信、可用。可以说,数据治理贯穿税收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使用、停用的全生命周期,需依托组织保障、制度规范、平台建设、岗责体系等措施,运用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管理等手段,实现对涉税数据的整体管控利用。目前我局已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流程机制等,下一步需协同相关司局统筹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推进各层级贯彻落实。

(二)建立多部门协同共建的工作机制。

“一户式”应用(2.0版)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将对部分业务进行重构,因此需要相关司局的积极参与,共同建立多部门协同共建的工作机制。

1.顶层设计。一户式应用(2.0版)是建设服务全局的基础支撑平台,是业务管理、技术支持、内控绩效“大三角”的具体实现。系统建设涉及到不同司局业务需求的全面整合、各应用系统对接改造以及内控绩效的全面覆盖,需要相关司局参与到系统的整体建设过程中来,按照金税四期规划进行顶层设计,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真正的满足各个业务部门的需求,为各部门提供好支撑,应用系统才能实现真正的协同化。

2.业务协同。为有效落实“一户式”管理机制,需要围绕一户纳税人的服务管理,实现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的业务协同。把相关业务都串起来,需要各相关业务部门整合业务需求,相关技术支持部门改造相关应用系统,人事部门梳理岗责变化和要求,内控绩效部门设计相关的内控考评指标。各司局全面联动,协同办公,确保“一户式”管理机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业务创新。基于“一户式”应用(2.0版)的平台支撑能力,探索“一户式”管理机制的技术实现,相关业务部门可以摆脱原有资源、环境的限制,进行业务功能、服务模式的全面创新。业务创新可以按照新的思路、岗责、业务模式设计全新的业务需求,由技术部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内控考评部门根据新的岗责设置内控考评指标,降低日常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能力。

五、结论。

在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行以数治税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从传统征管方式向大数据分析智慧税务的转变,构建具有专业化、智能化、动态化、全景化、系统化特征的全流程数字化税收管理监管体系,提升税务部门管理效能,是当前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突破之路。因此,通过“一户式”的建设进一步实现一户式信息全面归集、各应用系统衔接互补、业务环节纵向横向打通、岗责变化的灵活配置、不同人员的便捷操作、事项操作的全面留痕、分类分级差异服务、全面覆盖主动防控以及内嵌自动的内控考评等功能。本文从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方案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建议和措施,从目前来看总局“一户式”应用2.0版的建设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针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构建数据综合治理体系、多部门协作等方面的建议和措施。

参考文献。

[2]张贵春.社会服务网格化思考.[r].201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学行为和班主任工作》读后感。

对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思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2021年3月,******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把智慧xx建设任务作为“十四五”时期xx部门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目标之一。虽然此前智慧xx的提法早已存在,然而在实际推进中,仍然还有若干理论问题值得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甚至在以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就一直存在。因此,本文围绕《意见》的战略部署,以智慧xx建设为契机,结合既有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展开有关智慧xx的理论探讨,以期为推进智慧xx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对于税收信息化,智慧xx的提法较新,理顺智慧xx提出的历史背景和逻辑关系有利于智慧xx建设。具体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厘清智能化与信息化、数字化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梳理智慧xx的发展阶段。

1.智能化与信息化、数字化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智能化与数字化同时出现在《意见》中,智能化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名词,可从与其同时提出的数字化开始梳理。

数字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著名的提法之一莫过于著名it思想家尼葛洛庞帝(nicholasnegroponte)提出的“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数字化这一概念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并且衍生到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与其他概念相互融合,进而推动了数字经济、数字地球、数字社会等类似提法的出现,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最新理念(谢波峰等,2019)。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同志敏锐地捕捉到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将“数字福建”写入福建省委提出的“十五”计划纲要建议中,并亲自担任“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沿着这一脉络,2015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两年后,建设“数字中国”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梳理数字化这一概念提出过程的基础之上,要深入领会这一概念,不仅需要分析以往提及的信息化(电子化)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更要认识数字化提法的核心所在。

在数字化提出之前,信息化概念一直是党和国家最高层面文件所使用的提法(谢波峰,2017)。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新发展阶段各项任务的逐渐展开,数字化的提法和理念成为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概括。2018年4月,*********在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贺信中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这一表述是数字化与信息化之关系的最权威勾勒。

回顾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概念的发展脉络,其核心目的都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定位信息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具体到xx部门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中,数字化的提法重点在于强调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税收管理的“数字化”存在状态,其与过往信息化阶段的核心差异在于,不仅要将少量仍然在线下运行的工作转化为线上状态,即完成所谓的“纸面走到计算机上”的任务,而且要进一步将税收管理的数字化状态尽快地确定为主要存在形式,甚至是唯一形式,改变以往作为“线下”状。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态的辅助地位,即数字xx阶段要实现“无xx不数字,无数字不xx”。

智能化是和数字化共同发展的,但又高于数字化的存在状态,是通过广义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字化系统不仅以数字化方式存在,而且具有一定的人类智能,能够自动地处理业务。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过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是互相融合、互相依托的,没有数字化升级的基础,智能化改造无从谈起,不面向智能化的目标,数字化升级毫无意义。xx系统的智能化改造就是让税收信息化应用、数字化应用具备一定的机器“学习”能力、自动处理能力,而不是完全依托人机交互来实现税收管理。

总之,从理论上认识智能化与信息化、数字化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为了实践中有分有合,更好地推进相关工作。智能化、数字化是信息化在新发展阶段的两个侧面,智能化基于数字化,而数字化服务智能化,两者既有不同的含义和目标,同时又统一服务新发展阶段的新发展目标即智慧xx,也就是说,智慧xx整合了数字化、智能化两个概念。

2.智慧xx的发展阶段。谭荣华(2003)在金税三期立项初期,借鉴诺兰模型和米歇模型总结了我国税收信息化的发展阶段。虽然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时代穿透力,但在信息化阶段刻画发展所使用的模型大多是为了描述“线下”业务向“线上”业务移动和转换的过程,核心是集中反映“线上”和“线下”业务之间的关系。而智慧xx阶段实际上则是一个如何处理数字化与实体化之间的关系的阶段。这一关系也是以往国内外税收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经常讨论的话题(bird等,2008),我们常常用“鼠标+水泥”来描述这一关系,也有人把这一过程比喻为“从手工到鼠标”。近几年,“线上”和“线下”业务之间的关系较为通俗的说法是“o2o”模式(offlinetoonline,线下和线上结合)。在数字化xx升级之后,这一关系(或问题)或许不复存在,业务运行将变成单线(集中统一在线上)运行模式。以电子发票为例,《意见》指出,智慧xx建设要“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要实现全流程、全领域、全要素的发票电子化”。我们可以理解为这就是完全数字化的发票运行状态。其实,这一工作早在2013年就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人保等单位进行了试点。当然,目前的电子发票与当时的电子发票,其业务实质和技术内涵都已大不相同。目前,电子发票经过7年多的推广与发展,将逐步替代纸质发票成为发票的主要存在形态。在我国个别地区如深圳,自2020年1月1日起,深圳前海试点全面停供纸质增值税普通发票,实现电子发票全覆盖,且未来对使用区块链电子发票的企业将根据企业实际业务开展情况不限量供应。这或许便是未来的单线运行状态。

综合前文对智能化、数字化的概念辨析,结合理论思考和典型案例,或许我们可以展望,智慧xx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逐步以数字化(电子化)系统为主,实体化系统为辅,可以称之为数字化升级;第二阶段将以数字化(电子化)为唯一系统,通过广义智能技术赋能,实现智能化改造。同样以发票为例,金税二期、金税三期的发票电子化是“纸电并行”,以纸质发票为主,这是当时社会信息化水平和税收管理水平制约下的时代选择。而智慧xx初期,在一段时期内,仍然将是“纸电并行”,但将转变为以数字发票(电子发票)为主。随着纸质发票的逐渐被替代,最终将达到电子发票成为唯一存在状态,实现数字发票。这一数字化升级过程伴随的智能化改造,则是实现可以自动报销、自动申报、自动归档的智能发票。本文述及的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的划分更多的是基于理论层面的。实践中,数字化、智能化更多是交互进行、相互融合完成的。

信息技术与业务的关系,是信息技术应用或者说信息化(数字化)的核心问题。有关二者的关系,既有文献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有涉及。宏观上,谢波峰(2017)提出了“两化互动”“两化融合”的说法;微观上,既有信息技术服务于业务,是业务的“使能器”之说法,也有所谓的“流程再造”之说(葛元力,2003)。但总体而言,信息技术都是服从、服务于业务需要的,是以业务为主、技术为辅的形式存在的。

在智慧xx阶段,这一关系或许有所变化,而这一变化目前也已经在金融领域有所展现。信息科技是推动金融业创新的主要力量,近十年来,从“科技金融”到“金融科技”说法的转变,其实质反映的便是这一关系的变化。本文认为,这种变化是智慧xx阶段有别于信息化以前阶段的核心特征之一,xx领域也有若干支持这一判断的典型实践。笔者从以下三方面作进一步解释。

1.技术可以解决业务难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推进和实践是技术解决业务难点的生动案例。在总结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成功经验时,多方共识之一就是以个人所得税app为核心应用的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以个人所得税app为代表的税收征管方式创新从多个维度上与税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进而更加积极地适应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顺利成功实施,是在税收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基础具备的前提下实现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技术的强力支撑,再迫切的内在改革需求也无法转换和落地实施。可以说,在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成功实践中,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与当年金税二期成功上线之时国务院有关领导给予的“增值税的生命线”相提并论。除此之外,在税收信息化的发展历史中,还有诸多通过技术的刚性落实解决业务难点的案例。新时代背景下,以新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通过技术创新来处理发展难题还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2.技术可以提供替代性业务方案。技术不仅可以克服现有业务方案中的难点,甚至可以提供与现有业务不同视角的替代性业务方案,这方面可以数据利用为例。党的***四中***以来,数据成为与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相提并论的第五大生产要素。但由于数据权属和数据隐私两大核心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数据流通共享难题也待解。面对这一难题,理论上有两大解决方案:一种是完善制度,以解决数据流通共享过程中的产权、估价、财税制度等核心问题;另一种是通过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谓的“可用而不可见”,绕过目前的难题。在技术主导的思路下,业界推出了所谓的“隐私计算”或者说“联邦计算”(王健宗等,2020),提供了一套技术驱动的业务方案,这一方案目前已有应用。回归到《意见》提出的“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健全涉税涉费信息对外提供机制,高效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问题,也同样面临着纳税人信息保护问题。由此,笔者大胆设想,借鉴以上方案,或许可以进一步拓宽思路,强化税收大数据在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

3.技术可以创造重新梳理业务的契机。在解决业务难点和提供替代性业务方案的两种关系之外,更多要关注的还有信息技术创造的重新梳理业务的契机。在设计技术实施路径和具体操作方案时,要多思考现有业务模式和处理方式的逻辑,反思现有技术条件下的业务创新。《意见》已经提到了技术的可能性对现有税收征管业务的改革和优化,如自动预申报制度,即“2023年基本实现信息系统自动提取数据、自动计算税额、自动预填申报,纳税人缴费人确认或补正后即可线上提交”。这一制度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悄然地对现行的“自行申报”方式作了智能化的优化,优质高效智能的税费服务正在被大力推行。

此外,借助技术来梳理业务有时可能会超出现有业务的制度允许范围,如在跨区域电子xx局中,电子xx局已经提供了超出纳税人属地管理的更大空间。这一问题实际上是技术和业务的适配性问题,在其他配套制度完善的前提下,尤其是财税体制具备相应条件的基础之上,技术和业务才会更具耦合性,更能创造新的“化学反应”。进一步地,技术不仅给税收管理业务创造了得以被重新梳理的契机,也将影响现有的税收制度,甚至于形成新的税收制度创新(张志勇,2021)。

当然,技术和业务的关系也是辩证的,谁支配谁的问题是阶段性的、短期的、相对的,而两者深入融合的理念则是持久的、长期的、绝对的。在智慧xx建设中,重视这一问题,无非就是提醒我们,即使技术是业务模式的“使能器”,现有业务模式也不能成为禁锢技术应用的“藩篱”。

智慧xx融合了代表技术的“数字”“智能”和代表业务的“xx”,因此集成了技术和业务各要素的管理模式显然是智慧xx的核心特征之一。《意见》提出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这一管理模式的变革,也为关心税收管理的各界人士所瞩目,是智慧xx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所谓管理模式,就是从技术、制度等多个角度概括不同管理要素的组合模式,对于这一组合模式,已经有“合成”这一提法的概括。如前所述,“智能化”源于“数字化”,而从管理的角度看,“数据”的提法比“数字”更为准确,因此本部分首先从数据(数字)的角度对管理模式进行一般性的论述。

1.从数据要素看管理模式。我国自1997年确立了30字的税收管理模式(2004年增加为34字)开始,在近25年的探索实践中,“科技+管理”“精细化管理”“风险管理”等理念不断渗透和影响着现行的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都是符合当时社会、经济、技术等综合因素条件下管理理念、管理主体、管理方法、管理环节、管理手段的组合(谢波峰,2018)。从数字化、智能化的角度,特别是从数据要素的角度,管理模式涉及以下主要环节。

(1)数据来源。税收管理中依据的数据来源是税收管理的起点和基础,“以票管税”模式的数据来源主要是纸质发票。一般而言,数据来源都需要通过《税收征管法》等法律规范加以保障,确定税收管理所需要的数据范围和种类。这些数据来源既要尽可能地保护企业和个人的隐私,又要最大可能地为xx机关判断纳税人是否遵从提供直接或间接依据。

(2)数据交换。数据交换与数据来源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传统税收管理模式中,主要通过纳税人自行申报来解决数据交换问题,并在xx系统数据的内循环中,重新归集和整理,形成税收管理的依据。传统税收管理模式的数据交换一般是单向的,不涉及xx机关向纳税人提供的数据。

(3)数据核实。数据核实与数据交换紧密关联,有时甚至难以区分。例如,第三方数据申报(或政府相关部门数据交换)既是数据核实的重要来源,也可以作为数据交换的某种特殊形式,有时也被称为“信息申报”。在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中,主要以线下实体检查为主,xx机关通过现场检查,将税收数据与企业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进行核实。

xx所示,以发票为数据来源、自行申报交换数据、现场重点检查数据真实性就是从数据要素角度对传统“以票管税”管理模式的解读。数据要素实质上是“管理把手”问题,即以“什么”来管税。以纸质发票作为数据主要来源,数据交换和数据核实主要依托纸质发票,基于这一“管理把手”的税收管理模式被概括为“以票管税”。从“以票管税”升级到“以数治税”,不仅仅是更换了“管理把手”,还发生了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以下将展开详细论述。

2.税收管理模式变革的智慧xx视角。智慧xx的管理模式,实质上是在新阶段、新目标要求下,税收管理模式中涉及的全部要素的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把手”的数字化转变。作为主要管理工具的“管理把手”数字化是智慧xx管理模式与以往模式的根本区别。数字化、智能化税收管理模式下,由于整体社会的数字化运营状态,纸质发票变成了电子发票,发票流中注重的是电子发票的数据和信息。而且,由于发票不是唯一的信息载体,xx机关结合资金流、物流,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智能化的判断,使发票使用不再与缴纳税收简单地画上等号。这或许是“以数治税”含义的重要理解角度之一。换句话说,税收管理模式将从以“纸质发票”为税收管理的主要“把手”,切换到以“数据”作为智慧xx治理的主要依靠和基石。

(2)管理周期的数字化覆盖。由于管理工具的数字化,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数据来源、数据交换、数据核实三大主要环节,在数字化税收管理模式下将更加实时化、全面化、智能化。在单一纳税周期内,由于税收管理过程中各阶段的数字化,可以突破以往的数据内循环模式,将数据交换从内转外,不仅支持了税收管理部门内部的实时查询,也支持了纳税人实时查看应缴或已缴税款及计算税款所依据的条款和数据等,并对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提出质疑,授权或拒绝将其用于非税收目的。甚至还可以在申报时期,通过采取预申报制度等智能化方式将内外循环集成的数据提供给纳税人确认。这一变化,类似2020年年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发布的《税收征管3.0:税收征管的数字化转型》所提到的“内嵌”模式,即将xx部门的税收管理与企业的xx管理打通,并进一步将企业生产经营与税收管理融为一体,实现所谓的“经营即纳税”。更值得期待的是,智慧xx将实现跨企业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涉及利益主体的多个纳税主体的生命周期,实现《意见》指出的“信用+风险”,通过实名办税“摸透”企业,将企业及其经营者的信用合二为一,企业可以失败,重新再来,信用记录不可以“一关了之”。

(3)管理主体的数字化拓展。智慧xx要实现的目标不仅仅是税收管理部门的数字化,还包括涉税各主体税收管理的数字化,这一变化是“以数治税”的“治”所要求的实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也是智慧xx最大变化所在之一。从税收管理环节看,《意见》与以往的“征、管、查”相比,增加了“精诚共治”。这一显著地位将通过“以数治税”来进一步提升,即不仅重点在以“数”为基,还包括以“智”促“治”,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这一共识,也是实践中已有需求的真切反映,如对大企业“一键式”智慧申报方式的探索。智慧xx建设将要加强部门协作,这是《意见》中“持续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部分的首项内容,也是最受纳税人关注的内容之一。智慧xx建设将推进纳税人涉税管理数字化水平的提高。《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信息化,通过电子发票与财政支付、金融支付和各类单位财务核算系统、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衔接,加快推进电子发票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存储。”智慧xx将落实《意见》要求,助力推进部门职能紧密结合的“整体政府”,依托同一个数字身份,税收征管流程和数据源将实现无缝对接,xx部门职能与其他部门服务和管理职能将实现深度融合。

以上重要变化侧重于数字化一端,而《意见》提出了建设“智慧xx”的总目标,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之上,这一目标的内涵和外延也将呼之欲出。基于此,笔者将结合智能化改造对智慧xx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阐述。

四、智慧xx目标的内涵和外延。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建设智慧xx,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智慧xx在制度改革和征管现代化建设目标中承上启下,而这也是《意见》中提到次数较多的核心词。从以上这些顶层文件的表述看,建设智慧xx应该是深化征管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或者说至少是集成目标。近些年来,智慧xx(或者智能化xx)已然是税收领域的关注焦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是《意见》将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之后。限于本文篇幅,本文在前述各部分基础之上,仅对该目标的内涵和外延展开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1.智慧xx的内涵。无论是智慧xx还是智能化xx,述及其内涵,实际上就是讨论智慧xx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结合人工智能发展中出现的主要流派和核心方法,以及目前各地xx机关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现有实践,笔者认为,所谓智慧xx,即是运用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与交流、认知与推理、机器人学、博弈与伦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多学科(所谓狭义智能技术)的方法和技术,在硬件和软件等不同层面,实现自主的感知、认知、决策、学习、执行、协作等一种或多种能力,支持税收政策和税收管理的应用要求,从而提升和增强税收管理的能力和效率,以更好地改造税收管理的各项职能,实现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2.智慧xx的外延。达到智慧xx的要求,显然不仅是从技术和工程意义上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税收管理中,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他技术和制度的应用和要求,这在《意见》中也有反映,即《意见》提出的“要建设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xx”。基于此,笔者认为,智慧xx的外延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集技术之大成。实际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都是智慧xx的不同侧面(所谓广义智能技术),在建设高水平税收管理目标中强调和突出智慧xx,是因为无论哪一种技术的应用,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加快推进智慧xx建设就是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持对纳税人、缴费人行为的自动分析管理,对税收管理人员履责的全过程自控考核考评,对税收决策信息和任务的自主分类推送等自动化税收管理,就是要在2025年实现xx执法、服务、监管与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的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全面升级。我国各地xx机关通过广义智能技术探索智慧xx的现有实践已经对这一观点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2)建高应用效能之业务系统。智慧xx不仅对技术能力有要求,还要通过建设高应用效能的业务系统来提升业务能力。《意见》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xx,形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化行政应用系统,全方位提高xx执法、服务、监管能力。”这就要求:在xx执法方面,要实现xx执法质量智能控制体系;在xx服务方面,要实现优质高效智能税费服务;在xx监管方面,要实现智能化风险监管。因此,智慧xx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智能化技术作支撑,还要建设高应用效能的业务系统。

(3)技术与业务融会贯通,合而归一。如前所述,数字xx强调税收管理的数字化运行状态,其主要以“无形”为特征。然而,仅有“无形”没有“智慧”是不可想象的。这便要通过“数字”来为纳税人“画像”、架设征纳沟通的“桥梁”,以“数字+智能”实现“无形胜有形”的智慧xx,即在自动、主动、互动等不同层次的税收管理中,利用智能技术实现不同水平、不同形态的智慧xx。在自动税收管理中,通过流程自动化智能技术,嵌入规范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流程与标准;在主动税收管理中,利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智能机器人技术实现便捷高效的管理与服务;在互动税收管理中,利用语音识别、虚拟现实等智能助理技术帮助征纳双方高效沟通。

综上,本文通过展望智慧xx的发展阶段、梳理智慧xx建设过程中作为核心挑战存在的信息技术和业务之间的关系、分析智慧xx对现代化税收管理模式的承载、讨论智慧xx集成目标的多样化包容要求,阐述了智慧xx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若干理论问题,抛砖引玉,期待在这一领域涌现更多的理论研究成果,助力智慧xx建设。

年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心得体会范文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具有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名亲历和见证了税务改革由合到分又由分到合历程的普通干部,我充分认识到,在改革大潮中,讲政治、秉公心.促融合、勇担当,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思想上的清醒,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一名税务干部,每一位税务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此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加强政治定力,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恪守政治规矩。在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中,我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决支持和拥护国家税务总局、省局、市局和区局的各项决定,坚决从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但不管怎样,我都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要求自己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有效凝聚改革合力,快速促进队伍融合,可以激发税务团队的整体活力,激励税务干部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在认真学习王军局长在山西调研时的重要讲话和盐湖区税务局组建后郭局长系列讲话内容的基础上,我结合自身工作,广泛与同事们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敞开心扉、坦诚相见,既联系工作实际,又触及思想灵魂,既肯定成绩,又相互指出问题和不足,有话讲在当面,力求谈开谈透,确保批评意见既提得准、又能被对方接受,从而增进了团结、促进了工作开展。

在历史的长河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作为一名党员,面对改革的浪潮,我觉得唯有增强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积极按照改革要求,认真做好本人及分管部门的相应工作,才是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平稳有序地开展最大的贡献。改革后,我从以前单一地分管纪检转换成分管具体的征管业务,面对新的工作,我谨谨慎慎﹑踏踏实实,始终保持一颗进取之心,全身心地投入、不计较地付出,任务面前勇于挑战,责任面前敢于担当,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用实际行动扛起了肩上的责任,千万不可辜负领导的期望和组织的重托。

借鉴经验

出版物刊名:税务研究。

年卷期: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海关。

管理体制。

改革。

摘要:海关与税务部门在管理体制、职能作用、核心业务等方面具有共性,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海关聚焦核心业务、围绕提升管理服务能力,推行了三轮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总结了海关在优化组织体系、实现集约管理、减少管理层级、推行人本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经验,结合税收管理实际,对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