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最新加减法关系教学反思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优质5篇)

最新加减法关系教学反思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优质5篇)

作者:ZS文王 最新加减法关系教学反思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反思(优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加减法关系教学反思篇一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减法的计算基础上,系统学习它们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是新学期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如何让孩子进入状态,把以前的内容进行整理并系统化地掌握是我课前必备的。在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先用课件出示2组题目让学生口算,看谁用的时间最少。如:第一组58+214=、272-58=、272-214=,因为是比赛性的题目,一下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关于发现规律的同学两组题很快做完了,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想说自己为什么做得快的原因。这时老师让全班同学都停止,开始探讨问题。

2、探讨方法,得出规律。

(1)让做得快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做的,他们很快说出了每道题每个数之间的关系,如:第一道题的得数分别是二、三题的被减数,其余两个数也分别出现在第一道题目当中,也就是通过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的规律,从得到的减法算式中找出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并总结。

(2)这时让没有完成的用刚才同学们讲的方法完成剩余的题目,他们也觉得轻松多了。

3、在学生弄清加减法各部分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实际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就兴趣盎然,并根据加法各部分的名称,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加法的意义;在教学减法的意义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我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知识的获得特别是学习方法的领会需要教师的指导,在小组自学交流下,学生会积极地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自主探索新知,最后通过对三组题目的`反思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尤其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在练习题的设计中,设计了一些内容尽量与生活贴近的问题,充分让学生说加减法算式的意义,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及其关系。

不足之处:

个别学生对于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名称混淆,导致出现关系式错误,这时帮助学生用线段图沟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效果较好。

加减法关系教学反思篇二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减法的计算基础上,系统学习它们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是新学期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如何让孩子进入状态,把以前的内容进行整理并系统化地掌握是我课前必备的。在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如:第一组58+214=、272-58=、272-214=,因为是比赛性的题目,一下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关于发现规律的同学两组题很快做完了,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想说自己为什么做得快的原因。这时老师让全班同学都停止,开始探讨问题。

(1)让做得快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做的,他们很快说出了每道题每个数之间的关系,如:第一道题的得数分别是二、三题的被减数,其余两个数也分别出现在第一道题目当中,也就是通过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的规律,从得到的减法算式中找出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并总结。

(2)这时让没有完成的用刚才同学们讲的方法完成剩余的题目,他们也觉得轻松多了。

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实际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就兴趣盎然,并根据加法各部分的.名称,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加法的意义;在教学减法的意义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我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知识的获得特别是学习方法的领会需要教师的指导,在小组自学交流下,学生会积极地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自主探索新知,最后通过对三组题目的反思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尤其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在练习题的设计中,设计了一些内容尽量与生活贴近的问题,充分让学生说加减法算式的意义,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及其关系。

个别学生对于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名称混淆,导致出现关系式错误,这时帮助学生用线段图沟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效果较好。

加减法关系教学反思篇三

教学内容:教材第82~83页例1、例2及“想想算算”,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学会用减法验算加法,进一步提高验算加法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0+20=30+53=15+72=

60c20=83c53=87c72=

提问:每一组第一道都是加法,反过来可以得到几道相应的减法题?

2、导入新课

加法算式里各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第(1)题图。

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么列式?(板书加法算式)

老师板书:30+20=50(千克)

加数加数和

提问:这个算式里,什么数是已知的',什么是求出来的?

从这个算式里可以看出,“加数+加数=和”在算式右边板书:和=加数+加数

(2)出示例1第(2)、(3)的图。

第(2)题的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50-20=30(千克)

第(3)题的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板书:50-30=20(千克)

(3)第(2)、(3)题分别与第(1)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讨论得出: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第二个加数=和-第二个家数

小结:求一个加数计算时都用和减另一个加数。

板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让学生齐读

1、“想想算算”第1题。

(1)这道加法里,哪两个数是加数?和是多少?

(2)让学生填得数,然后口头回答得数。

2、教学例2。

(1)过去验算加法算得是不是正确,都是用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重新算一遍的方法。现在学习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知道了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就可以应用这一关系来验算加法。

(2)出示例2

提问:怎样列式?(板书竖式)怎样计算?求出的数叫加法的什么?(和)根据上面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减一个加数,应该等于什么?可以怎样列式验算?我们可以用算出的和423减一个加数75,看看得多少。板书算出得数348。

提问:算出的得数与那里的数一样?说明前面的加法算得是正确的,在横式上写出和。

提问:这道题是怎样验算的?还可以怎样用减法验算?

1、“想想算算”第2题。指名板演,其余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小结:对加法的验算可以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也可以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的方法验算,用哪种方法方便就用那种方法验算。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1题。学生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六第2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3.做练习十六第4题。

4.布置作业练习十六第3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加减法关系教学反思篇四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一句教学格言: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我个人也认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在教学《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我带领学生亲自参与获取“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一关系式的分析、推导过程,让学生通过对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以促进学生理解问题的提出、概念的形成、结论的获得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

1、让学生经历从应用题抽象出算式的过程。

我没有用书上的例题,而是利用班中男、女生人数编了一道题:“四(5)班有男生31人,女生21人,四(5)班共有多少人?”由这题又编出另外两道题:“四(5)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有多少人?四(5)班共有学生52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有多少人?”不用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我还让学生经历从算式抽象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脱离具体应用题,而以第一个算式为基础,找出后两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的内在联系。

2、教给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在教学中,在学生列出第一个算式31+21=52(人)后,让学生说出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它们之间多关系。在学生列出(2)、(3)题算式之后,引导学生把(2)、(3)题同第一题比较,已知、未知有什么变化?要求的是什么?学生通过分小组讨论归纳出: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这两个关系式,抽象出:“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并且向学生指出:“比较这种学习方法在数学中的用处很大,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用到。”

3、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这一关系。

使学生明白:概念和方法,不仅要经历由特殊到一般,还有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的过程。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有关内容,找到验算加法的不同方法,并用于自己的实践。

本节课,学生不仅学到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这一知识点,而且学到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之处:解含x的等式,个别学生的格式不正确,计算也存在失误,有待改进。

加减法关系教学反思篇五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新学期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新学期第一节课,如何让孩子学出状态,学的精神,是我在讲课前思考的,因此,在课堂上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效果还是不错。

1、先用课件出示4组题目让学生口算,看谁用的时间最少。如:第一组37+126=、163-37=、163-126=,因为是比赛性的题目,一下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关于发现规律的同学四组题很快做完了,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想说自己为什么做的快的原因了。这时老师适时的让全班同学都停止,开始探讨问题。

2、探讨方法,得出规律。

(1)让做的快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做的,他们很快说出了每道题每个数之间的关系,如:第一道题的得数分别是二、三题的被减数,其余两个数也分别出现在第一道题目当中,也就是通过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个减法算式的规律。

(2)这时让没有完成的用刚才同学们讲的方法完成剩余的题目,他们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3、预习新课,理解关系。

在学生探讨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进行预习新课,集体交流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的学会知识,理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