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2023年教育调研报告(大全9篇)

2023年教育调研报告(大全9篇)

作者:XY字客 2023年教育调研报告(大全9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调研报告篇一

第一段:引入董卿主题教育调研的背景和目的(约200字)

近年来,中国国家电视台一直致力于开展主题教育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著名主持人董卿一直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并与中国电视台主题教育工作组一同走访调研,以此了解基层群众的痛点和困惑,进而将所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呈现于节目中。

第二段:介绍董卿调研活动中的真实案例和感受(约300字)

董卿主题教育调研过程中,她亲身走访了农村贫困地区和城市社区,明确关注农村教育、医疗等问题以及城市社区治理等议题。她深入了解每一个案例的细节,对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并与调研对象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农村调研中,她发现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教育将面临长期难题。此外,她也听到了大量贫困家庭对医疗资源不足的抱怨,这令她深感责任重大。在城市社区调研中,她着重关注了社区治理的问题,从居民参与度、环境卫生等多个维度展开调研。通过这些真实案例的介绍,董卿呈现出了自己作为主持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第三段:总结董卿调研活动的重要意义(约300字)

董卿主题教育调研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重拾主播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亲身走访、深入调研,董卿积极与广大群众交流,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诉求。这使她深刻认识到作为知名主持人的力量和责任,必须将自己的影响力用于帮助更多的人。同时,董卿调研活动也有助于中国电视台更好地了解社会民生问题,为基层民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力求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通过这次调研活动,董卿不仅提高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也使得广大观众了解了更多关于社会问题的真实信息。

第四段:反思董卿调研活动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约200字)

在董卿调研活动中,尽管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她的调研范围相对较窄,仅仅是农村和城市社区,对于其他地区的民生问题了解较少。其次,她调研活动中过于依赖中国电视台的资源,未能深入走访基层群众,与他们进行直接交流。因此,在未来的调研活动中,董卿可以更多地关注一些特殊的民生问题,并与更多的群众进行互动,获取更为准确的信息。

第五段:展望董卿调研活动的未来发展(约200字)

董卿主题教育调研活动的未来发展仍有巨大的潜力。她可以继续走访更多的基层地区,关注更广泛的社会民生问题。此外,董卿还可以将她的调研成果更好地与中国电视台的主题教育工作组合作,通过节目的形式向更多观众呈现,进而引起更大范围的社会关注。最重要的是,董卿可以鼓励更多的主持人和媒体人员投身主题教育调研活动,共同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以上五个段落的有机组织,我对董卿主题教育调研心得体会作了系统的阐述。董卿的调研活动不仅彰显了一个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也为中国的主题教育调研工作树立了榜样,有助于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准确的信息。

教育调研报告篇二

三角小学情况

(一)学校基本现状

三角小学于xx年由东沟小学,小堡小学合并在一起,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多平米,建筑占地面积800多平米。xx年中心校为学校将木窗换为铝合金窗,办公用品均是由中心校统一购置。学校共设有1个微机室,没有实验室和图书室,学校操场设有篮球架和乒乓球台。xx年学校购置了电脑,共22台,3~6年级可以上微机课,课上2人使用一台电脑。全校共6个班级,6个年级,分别为学前班、1、3、4、5、6年级,由于xx年没有招来一年级学生,导致没有二年级。因为现在学生人少,所以学校每两年招一次生。学生共105人(具体见表格1),以前学生有200多人,每个班级至少30人,但后来越来越少,到镇里去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表格1:学生人数及男女比例)

(二)在校教师情况

学校有老师12人,2个领导,6个班主任,班主任主要教语文和数学。全校只有一名英语老师,负责3、4、5、6年级的教学,是特意给三角小学派来的,来到三角小学已经有4、5年了。学校无专业音体美、思想品德、自然老师,都是一个老师教多个科目。在缺少老师时,学校会在村里寻求高中学生作为代课老师。老师大部分住在牌楼镇中,每天上下班有专门的车接送。教师年龄在36~50多岁之间,最长教龄长达30年,最短教龄为16年。工资2600~2700元∕月,过节时没有待遇,今年只有降温补贴100元。学校会逐年评选优秀教师,但评出的优秀教师都会被调走,老师的安排是轮流调换,调走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有的是根据个人原因。老师在同一所小学最多呆6年,很少有机会参加外出培训。三角小学里有一位刘老师,是6年前调来的,教学认真负责,经常给孩子家长打电话反映情况,刘老师实行一帮一原则,一好带一坏。(见图表1、2、3)

图表1:教师学历情况

图表 2:教师级别情况

图表 3:教师年龄人数

(三)学校教育管理方面

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但家长来的人数很少,其中老人占很大比例。因为老师家住在牌楼镇上,来回不方便,平常教师不常与家长沟通。学校每学期考一次试,试卷由镇上统一印发。每学期评选百分之三十的的三好学生,百分之十五的优秀少先队员。每学期期末老师都会进行家访,针对对象是学困学生和贫困学生,每次5~10个学生。学校采取硬式教育,考试之后不排榜。

(四)老师分析学生情况

1、老师们认为,孩子好坏不能根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因为孩子成绩起伏不定,有可能同一科目,上次考试成绩与这次考试成绩相差太远。而且孩子有自己的特长,有可能英语不好,数学却很好,这些都不能用来比较孩子的好坏。

2、现在上学书本都不要钱,每年只需要拿些卷纸钱,所以因为家里贫困而退学的原因极低,孩子不爱学习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学习累,吃不了苦,越是家庭条件好的越不爱学习。孩子学习氛围差,害怕问老师题。

3、还有一种是父母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他们根本不管孩子学习,也管不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贪玩,也越来越难管,爷爷奶奶很多也会溺爱孩子,随着孩子来。因此,孩子玩起来更加无所忌惮,很多都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

4、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家长认识不到孩子学习的重要性,采取放羊式教育,家长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了,对孩子的学习也是不管不问。一位老师说,农村家长与镇里家长重视程度相差太多,镇里家长重视程度占80%~90%,而村里重视程度不到10%(老师自己认为数据,不一定准确)。

(五)三角村孩子学历情况

因为由六年级升初中不需要考试,所以村里学生都能念到初中,但初中升高中需要进行考试选拔,所以高中生就比较少了。村里每年都会出大学生3~5个,村里也曾出现过硕士和博士。

二、当代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一)现状1:父母重视教育程度低

1、家长普遍文化水平差

根据我们的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父母都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家长白天都忙工作或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

2、家长采取放羊式教育

农村孩子上学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放羊式教育,家长因为工作或农活而无暇顾及孩子,老师只是完成上课的任务,课下一般很少管学生是否学习,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散漫、不认真。在放羊式教育的模式下,学校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往往是,学生问题日积月累最终演变为一个个具体到时学校才出面干预。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提高自立能力,但是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3、留守儿童现象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本质的冲突,更多的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他们不问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到学校吵闹,久而久之,矛盾就突显出来了。留守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目前,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

4、家长态度微妙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是现实的。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的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其实十分微妙,一方面,每个家长都认为读书重要,只要孩子会读书,自己不论砸锅卖铁也会供孩子读书。而另一方面,读书无用终究还是存在于家长的观念中。在他们身边,一些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难找到工作,周围一些没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却能赚很多钱。这种微妙的心态造成了,如果孩子会读书家长会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读书成绩不理想,父母会想不会念还不如打工算了。

(二)现状2:教育教学资源严重短缺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缺乏或不完备,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图书室,有的学校图书室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体育课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最多有几台录音机,教师上音乐课就用嗓子干吼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科目没有专门的老师,就是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三)现状3: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教育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力――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责任。然而,农村师资力量的薄弱却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有效的实施。而导致这一因素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

年龄结构不合理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

教师学历水平较低

一方面高等学校毕业的教师不愿意来乡村学校任教,另一方面好多老教师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一般都是专科、本科毕业生,很少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专业教师不足

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音乐、美术、劳动、自然教学大多是兼职的。

教师素质普遍不高

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农村小学中专生、初中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很不完善,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教学中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

教师身体不适应

由于生活条件差、学校环境差、内外压力大、待遇不高、不良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明显下降。

教师教育待遇不等

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待遇上的问题或许才是师资流失的重要原因。据了解,一个农村教师每月的.工资就是工资卡上的钱,奖金什么的基本没有,一年下来,也领不了几个钱,而城区学校每个月加上课时津贴、班主任费等,每个月多领好几百元钱。农村学校的教师过教师节最多领100元,而城区学校最少就是500元。待遇上的差别,让许多教师都把前途放在城区,想尽一切办法调到城区成为大部分农村教师的奋斗目标。长此下去,农村师资大量流失。

三、改变教育现状的建议

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针对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经费挪用重点抓,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微机室,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2、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3、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父母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帮助孩子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平时家长应多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虽然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里,但是也不能撒手不管,及时与老师交流,常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情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帮助的。孩子教育从小抓起,从小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鼓励孩子向远大理想而努力。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能用打骂的方式来解决,细心的开导他,及时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培养孩子的特长,多陪陪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丰富课余生活,更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多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成长与性格,能够更好的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上。

四、结束语

以上几点建议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这个长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彻底解决。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倾向和重点帮扶。农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并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识、穷技术、穷观念,归根到底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考虑去到农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并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并没有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质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的建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来我国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渐缩小。

教育调研报告篇三

近年来,我国推进主题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进一步探索主题教育的实践路径和方法,近日,著名主持人董卿组织开展了一次与主题教育相关的调研。此次调研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基层,了解并总结主题教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我有幸参与了此次调研,并且受益匪浅,下面将就此做一番总结和体会。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调查一线基层工作者对主题教育的了解和认同程度。通过一系列问卷调查和座谈会,董卿团队了解了一线基层的工作者对主题教育的认可与否。第二,调研主题教育在基层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董卿团队深入进村入户,了解一线工作人员如何将主题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这两方面的调研,董卿团队试图探索主题教育在基层的切实应用,以期为今后的主题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调研结果和启示

通过此次调研,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主题教育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的巨大潜力。首先,在调研过程中,我与许多一线工作者交流,听取他们对主题教育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主题教育能够引导人们更好地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对于促进基层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从实际调研数据来看,主题教育在一线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很多一线工作者表示,通过主题教育,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群众需求,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些数据和实际经验都表明,主题教育对于提升基层工作质量和效益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调研成果和展望

在此次调研中,董卿团队总结了一系列基层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主题教育的成功经验。他们认为,主题教育应更加注重与群众紧密联系,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倾听他们的声音,使主题教育真正地成为人民的教育和实践。此外,主题教育还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大胆尝试和创新,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个人成长,从而更好地推动基层工作的发展。展望未来,我相信主题教育在全社会的推广和应用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果,为我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五、心得体会和行动建议

通过此次调研,我深刻认识到主题教育对于促进人们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工作质量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进一步学习和领悟主题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努力将其应用到我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此外,我还将积极参与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与群众的交流和互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我身边的人和事将成为我很好的教材,通过观察和思考,我相信我会更好的实践和体会主题教育的思想和方法。

总之,此次董卿主题教育调研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和学习机会。通过与一线工作者的交流和观察,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主题教育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巨大潜力。我相信,在未来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主题教育将会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工作水平的进步。

教育调研报告篇四

董卿,是中国著名的电视主持人,她长期致力于媒体工作并多次获奖。作为一位公众人物,董卿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她的主题教育调研心得体会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在此次的调研中,董卿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亲身感受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现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见闻,她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察和建议。

第一段:董卿作为一位主持人,多年来一直活跃在电视荧屏上,是广大观众所熟悉的媒体人物。而这次她选择参与主题教育调研,走进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这种改变让我们看到了她的真诚和责任感。在这次调研中,董卿不只是一个主持人,更是一个敢于触碰现实问题的公众人物。

第二段:董卿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了解民生疾苦,掌握群众需求。她发现,在一些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对于基本生活的需求都无法满足。而一些地方政府却把重点放在了炫耀性的工程上,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董卿对于这一现象深感震惊,并呼吁相关部门认真对待民生问题,让普通人的生活得到改善。

第三段:董卿不满足于只是观察和指责,她积极参与并发起一系列公益行动。她组织义卖活动,将所得款项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她设立基金,资助贫困学生走进校园。董卿的行动激励了许多人,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她坚信,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改变周围的环境。

第四段:董卿的主题教育调研心得体会不仅停留在对问题的观察和解读,她还深入思考问题的根源。她认为,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理念陈旧、行政机制僵化导致的。对此,她建议通过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社会监督,推动政务公开和透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倡导干部勇于创新和实干,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第五段:董卿的主题教育调研心得体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的媒体人物。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呼吁社会关注民生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同时,她的行动也激励了我们每个人,让我们看到了以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的可能性。正如董卿所说,“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也有能力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愿我们能以董卿为榜样,勇于担当,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通过董卿主题教育调研心得体会,我们看到了一个媒体人物的责任与担当,也看到了我们每个人的潜力和能力。希望董卿的行动和主题教育调研心得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共鸣,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公平。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从董卿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教育调研报告篇五

近年来,由永新县政府办牵头,县教体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等部门具体负责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等工作,多措并举,城乡公共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全面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全县教育环境和教师队伍得到全面改善和优化,全县义务教育差异系数逐年减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全面巩固。

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政策优先支持、经费优先保障”,把发展教育事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推动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改善和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以教育改革激发教育活力,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推动城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满足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一是抓实校园环境改造工程。近年来共投入10亿多元,对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实施了“环境改造工程”,校园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投入4000余万元,新建了城东幼儿园和新区幼儿园并于20xx年9月开园招生,升级改造机关幼儿园,真正实现了“最好的房子在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二是抓好学校内涵提升工程。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结合各学校实际,充分挖掘我县“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等文化特色,着力打造一校一特色的校园文化,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三是开展“大班额”化解工程。通过“新建一批”“调整一批”“规范一批”等措施,“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全县小学一至三年级班额全部控制在45人以下,初中和高中控制在50人以下,小学四至六年级大班额全部控制在省定标准5%以内,拟在工业园区、河东新区、西峰山各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增学位7500个,预计全县大校额大班额20xx年全部消除。四是抓牢师资队伍强化工程。20xx年通过“招一批”“引一批”“争一批”“买一批”等方式,全县补充教师835名,确保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按标准开足开齐课程。健全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选派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160人次,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安排城乡教师交流335人次,加大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力度,培训农村教师6450多人次,促进城乡师资均衡。五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普及工程。由县财政投入1.24余亿元,用于教育城域网建设和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对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按标准配足配齐了教学仪器设备,满足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需要。

加快教师补充步伐,强化专业培养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师资差距,实现师资科学合理配置。一是优化教师补充交流机制。通过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在严控全县事业编制总量的前提下,按照“缺一补一”的原则,优先安排教师招聘,绝不出现有编不补的现象。大力推进教师交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城乡、校际间师资均衡。二是优化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及时足额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切实保障教师各类培训,依托“国培计划”、远程教师培训、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各类培训,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三是优化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我县在保障教师各种法定的工资待遇外,积极落实农村教师各项待遇政策,创新启动实施了“省特级教师”“市级名师”“省市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等专项补贴政策。

积极落实公平就学政策,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及残疾儿童,通过规范阳光招生就学通道、畅通随迁子女入学通道、优化残疾、留守儿童关爱通道,让所有孩子共享优质资源,共赢人生出彩机会。

教育调研报告篇六

近年来,高中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成为培养人才的关键阶段。为了深入了解高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找到解决之道,本人进行了一次高中教育系统调研。在此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和体会。

首先,高中教育的压力与挑战是巨大的。在我参访多所高中的时候,我发现教育压力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们不仅面临着来自学校的严格要求,还承受着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巨大期望。高考成绩成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而这种单一评价方式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潜力和能力。此外,课业繁重、作业负担过重,也增加了学生的压力。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支持。

其次,高中教育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培养。调研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课程兴趣不大,更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因此,高中教育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权,科学合理地确定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到成就感和乐趣,才能真正激发出他们的潜能。

再次,高中教育应更加重视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与综合素养的培养。在调研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于跨学科的学习和综合素养的培养缺乏足够重视。他们把学科分割成为独立的领域,而忽视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相互渗透。因此,高中教育应该推行综合素质教育,让学生掌握多种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来,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

最后,高中教育系统应更加注重教师的培养和提升。教师是高中教育的关键因素,他们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些学校的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缺乏教育创新和教学研究的积极意识。因此,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提升,使其具备更强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此外,要加强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和指导。

综上所述,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教育压力的过重、对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忽视、学科之间的融合不足以及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够引起更多人对高中教育问题的重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培养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学生做出贡献。

教育调研报告篇七

书法教学是我校为响应教育局大力创建特色学校,根据我校实际于20xx年确立的一个特色项目。抓好书法教学,促进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品质、写字技能,是推进课改进程,提高师生写字水平,营造墨香校园的必要条件。同时,若从传承文化的角度来看,书法作为中国古老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理应在学校的教育中受到重视和推崇。现将我校几年来书法教学创建工作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在写字教学创建工作中,我们首先确立了以“端正写字,方正做人”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耐力、毅力和审美情趣;然后学校成立书法创建专门的领导小组。决定开展以写字教学为主阵地活动,坚持天天有练习,周周有考核,月月有总结,年年有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有写字特色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批有书法特长的学生团队,创建一所有写字教学特色的品牌学校。

“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书法教师队伍,是落实写字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我校高度重视对教师书法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1、每周利用业务学习的空余时间,对教师进行书法指导方法和技能等方面培训。

2、为每位教师配备发毛笔字练习本一个,钢笔字练习本一个,练粉笔字的小黑板一块。要求教师每周要练习50个毛笔字和两页纸的钢笔字,要及时交年级组长批阅。

3、教师每天要在练字小黑板上写一首古诗(内容有学校指定),于9:00前送到指定地点展示,下午4:30后方可拿回。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师练字的积极性,也营造了学校浓郁的书法氛围,给学生做了很好地表率。

4、月末,“三字”练习列入“六认真”月查记录。

1、周一至周五,每天保证有20分钟的练字时间,在低年级段开设硬笔书法课,中高年级段开设毛笔书法课,并对不同年级学生写字目标做出不同的要求(标准发到各年级)。课上,由班主任老师按照学校自编的书法校本教材,本着:练习、讲解、范写、评价的教学原则,进班指导,确保对学生指导到位。

2、写字课上,学生每天要在习字册和学校下发的书法练习专用纸上练字,并保证书写一页纸的内容,由学校指定的教师抽批。

学校为学生专门配备了写字展览室、提供了地面写字专属区。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橱窗内张贴了书法名家的生平简介和作品介绍,并展示师生优秀的书法习作;还在教室巧设板块,布置学生的书法作品。努力地让每一层楼、每一面墙都能诉说与书法教育有关的人文历史。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的书写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并让学生形成互学互比的局面。

对书法特色创建,我校确立了“学科渗透,课堂为主,活动促进”的原则。每学期活动如下:

(1)举办校内书法竞赛活动。每个月底,各班都会进行一次书法初赛活动,优秀的和进步较大的作品将会在班级荣誉栏里展出。然后由班级再把特别优秀的作品推荐到学校,并在校园的画廊里展出。每学年的元旦之际,我们都会举办师生现场书法比赛活动,对于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给予公开的表彰和奖励;获奖的作品也会在每年的迎元旦书画展上展示。(20xx年的元旦书法展示受到了教育局张涛涛局长的高度评价)。除此之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活动,如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为此收获了多项“一,二等奖”的骄人成绩;更有甚者,多名学生在《七彩语文》上发表作品。

(2)、举办师生书法考核定级活动。每学期,学校的书法定级小组会对教师举行书法定级考核,主要采取现场考核、现场定级的办法。学生的考核定级,一般由班主任负责定级,需破格升级的才由学校书法定级小组评定。

(3)定期举办优秀作业展。

为了让书法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每学期学校都会在学生的课堂作业中,选出一部分优秀的作品在校园中展出。以此促成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作业,为书法能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搭建了很好的桥梁,也为学生在课后多练字、在作业上写好字完成了质的蜕变。

(4)评选校内“书法之星”。

我们把评选学校“书法之星”纳入学校“五星”评选之一。每学期,我们会根据学生平时上交的书法作业质量,以及校内书法竞赛成绩,作为评选“书法之星”的主要依据。对被评为“书法之星”的学生颁发证书,并把他们的照片在学校画廊里展示,以此提高学生的荣誉感和练习书法的热情。

尽管目前我们的写字教学还存在着因时间短板而造成的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但是通过不懈地努力,我们还是探索出了一条鲜明的写字特色发展之路,为此也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兄弟学校以及社会的普遍赞誉。尤其是2011年的赠“春联”活动,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上了泗洪电视台。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将未尽的事业做大、做好和做强,以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检验!

教育调研报告篇八

近年来,高中教育的改革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为了了解和研究现有高中教育体制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对多所中学进行了调研。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切感受到了高中教育的现实困境,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认为当前高中教育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学科分化问题。在调研中,我发现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过于注重文理科分化,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充分发展。很多学生在完成学科任务后,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这种学科分化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应该加以改进。

其次,高中教育存在过度应试化的问题。在学校调研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整个高中阶段几乎都在为应试考试而忙碌,他们的学习目标仅仅为了应付大学入学考试。学生们长时间的课堂学习和大量的考试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改变当前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使学习回归到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再次,高中教育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我所调研的学校中,虽然学校已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了一定的意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注重学科知识和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度,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最后,高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我所调研的学校中,很多教师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但由于学校和教育体制的限制,很难得到持续的培养和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需要创设更加宽松和自由的环境,给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发展空间。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综上所述,高中教育体制调研给了我很多启发与思考。当前高中教育体系面临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学科分化、过度应试化、综合素质缺乏和创新教育不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我相信只有通过对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持续改革,我们才能实现高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教育调研报告篇九

目前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我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总结如下。

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教师普遍认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即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探究、讨论、实验、猜测、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认知、主动建构,获得充分发展。

教师把学生看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不应是只发挥“耳朵”的作用,而应该是多种“器官”参与数学活动。也就是说学生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得以发挥,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陶冶,个性得以发展。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和谐平等的,是相互尊重的,是真诚互动的,是共同探究知识的“学习共同体”。

1.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我们的老师能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能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能充分与学生合作,让学生始终处在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2.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等。

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感到自己与他人不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学生的智慧潜能,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开放式提问。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参与,“谁来回答他的问题?”“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谁还有疑问?”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在讨论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工作量偏大

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年龄老化现象非常突出,平均年龄41.1岁,许多年过50岁的老师仍在教学第一线;教师数量偏少。教师包班上课,工作负担重,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教材和进行理论学习,对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能力非常不利。

二、农村小学教学现有条件和教学手段现代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农村小学资金短缺、条件落后,有些学校连台投影仪都没有,很多教师上课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大黑板上过家家”的局面,教学效率低下。新课改倡导要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等学习目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也是当前课改的当务之急。

三、农村教师待遇偏低,挫伤了教学的积极性。

城乡教师工资差距过大,乡镇教师工资偏低、待遇教差。农村学校所处的位置往往在村中,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一般,现实状况造成了青年教师吃住都不方便,很难安心工作。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农村教师的新陈代谢,改善农村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数量偏少的现状。建议各县区每年选用一批师范类专科以上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二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部分优秀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

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一支业务精良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进行轮训,使教师在业务知识、教育理论、教学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总之,尽管课程改革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任重道远。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还有许多认识问题需要梳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和完善,我们将群策群力,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