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你是我的偶像袁隆平(优秀17篇)

你是我的偶像袁隆平(优秀17篇)

作者:灵魂曲

优秀作文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深度和独到的见解,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优秀作文范文是学习写作的重要素材,通过借鉴和模仿,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我的偶像袁隆平作文

所谓“人以食为天”,如果想要生存就离不开粮食,保证粮食的供给是每个国家的基本国策。但问题是,中国是一个耕地面积小,但人口又众多的国家,如何能够保证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粮食呢?有个人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他于1953年8月毕业于西南农学系,开始了自己研究农业的生涯。他在农业学校任教期间,发现了一株特殊形状的水稻,他利用水稻测试,发现这株水稻相比于一般水稻来说有不同的性质,是所谓的“天然杂交水稻”。这也是他人生中一个重大发现,在发现“天然杂交水稻”后,袁隆平便全身心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在他的努力下,全中国水稻增产20%,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的农业大国。

可能大家对农业方面并没有什么概念,可我要告诉你的是,农业是每个国家最重要,最根本的保障。自古以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意味着国富民强,天下太平。而每次的皇朝更迭,一般都是天灾人祸导致粮食紧缺,人民吃不饱饭才开始造反。农业与国家的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可见它的重要性。袁隆平就是通过杂交水稻的研究,使得中国以世界5%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创造了一个全球的神话,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脚步。

袁隆平院士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今天他虽然走了,但他科技兴国,不断奋斗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我的偶像袁隆平作文

5月22日13时07分,华夏大地万户千家传来米饭的香气,袁老坚持着,等到孩子们将手中香喷喷米饭安心吃完,才悄然离去。

妈妈说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饥饿和贫困是中国的集体记忆,是袁老把自己当做一粒种子,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他一人研究水稻,足够让数亿万人民吃饱饭。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为民谋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当今中国,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大步迈进,但仍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

袁老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是两个多么宏大的设想,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又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这是世界上至今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着中国专家迎战世界粮食问题的一个新跨越。袁隆平曾直言,这条道路虽然是艰难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苦就苦一点,出了产量更高的新品种,全中国、全世界人民都能解决温饱问题,他心里高兴,吃点苦没关系。

阳光炽热土地温暖。90岁高龄的袁隆平依旧在埋头苦干他希望自己再奋斗十年让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种上我们的杂交水稻。

请允许我再说一声,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定当铭记您的恩泽。

我的偶像袁隆平作文

5月22号下午1点7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去往了天堂。一次老师让我们学习了关于袁隆平爷爷的课件。

看到课件之前我本以为他只是一个研究出了杂交水稻的老爷爷而已,直到看完我才明白:他不仅发明了杂交水稻,还养活了中国的14亿人口,甚至更多。

到这里你们肯定以为她的一生只注重于研究杂交水稻,其实在生活中,袁爷爷也是一位开朗的人呢!他甚至还会打排球游泳。很不可思议对吧!国外也有多数人对于袁隆平的发明而震惊,甚至一一请求袁隆平为他们进行讲座,有的连货币上也印上了谷穗的样子。

刚开始我以为这很容易不就是种一些水稻吗?这有什么难的?可当我看完,才发现不只是种水稻这么简单:这需要人们极有限度的耐心和,极强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唉!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对啊不吃苦怎么会有成就呢?难道这就是袁爷爷成功的秘籍吗?在经过袁隆平爷爷的无数次熏陶下,这位小哥终于成为了他的得意弟子!

我为他们高兴,也为中国人能吃得了饭高兴啊!从今天起我们不浪费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米。要知道这些珍贵的粮食可是由一个老人家半辈子的心血换来的呀!听袁隆平爷爷的中国人要端牢自己的饭碗!

我的偶像袁隆平作文

他呀,就是袁隆平,一生把辛勤的汗水洒向大地的人。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他,不张扬,与妻子住在一间简朴的屋子里,他说过:“浪费着对你没用的东西,需要它的人怎么办?”他和妻子的脸上总洋溢着幸福的笑。在他过生日时,第一口蛋糕融化在了妻子的口中。他爱他的家,更爱他的祖国。

小时候的袁隆平,饱受了饥寒的困苦,他也看到过无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一粒小小的种子埋在了他的心底。经过艰苦的求学,那粒种子也经过风雨的洗礼,长成了一棵大树!他立志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要吃上饱饭。他曾经说过,他有两个梦想: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他做到了,他没有把梦想变为空谈!他用勤勤恳恳的努力,把梦想带进了现实。

他始终把人民放在最前面,为人民谋幸福一生无私奉献,他值得人们世世代代铭记。他用一生的行动与时间证明了不要任何华丽的誓言,不要任何没有意义的金钱。他的努力令人信服,又敬佩。

时间流,光阴又转,风能刻下深深的皱纹,却吹不散刻骨铭心的容颜。叹岁月流年,留不住知己红颜;恨昔时少年,守不住旦旦誓言!袁老,一路走好,你永远是我的偶像,我的信仰。

我的偶像袁隆平作文

在205月22日13时07分,一个看似平常日子时间,却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平常事情——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1岁。

“永不满足,永远不躺在过去功劳簿上。让中国人端稳中国碗,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这是袁老至死坚持信念。想当年,当袁老发现了第一颗杂交水稻时,当他公布这件事时,是那么多人不信任不理解。只有袁老他两位学子依旧坚持在岗位上。我想如果没有他们当时坚持,可能就不会有我们现在衣食无忧健康幸福生活。

正是那一颗杂交水稻喂饱了全中国人民,也喂饱了多少国家。像美国,日本当时那些科技发达国家,早就开始了研究水稻工作,他们向里面砸进了多少钱,却依然没有好成果。但是当袁隆平爷爷向世界向国际发出这一发现时全世界人民都震动了。美国还轻蔑说“我们做不到事,区区一个中国乡村教师却能做到?”但是事实却让他们打脸,正是袁爷爷发现那一粒种子喂饱了我们所有人。

我们现在还不能向袁爷爷那样,为杂交水稻,为国家做贡献。但是我们现在能做事,珍惜每一粒粮食,实行光盘行动。不让远在天界袁爷爷心寒。

袁老,走好!

我的偶像袁隆平作文

袁隆平爷爷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人倒下,经历着饥荒的痛苦。袁隆平见此情形,下定决心要让中国人都可以吃饱肚子。他与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杂交水稻,在那时,很多科学家都认为杂交水稻没有优势,但是袁隆平爷爷却坚信着可以成功。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在水稻的莽莽绿海中脚踩烂泥,弯腰驼背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又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他没有气馁,终于,随着一颗种子落入沃田中,他成功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九七三年的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他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成功。

一位耄耋老人,不在家中安度晚年,而是坚持下田,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不在实验田,就是在实验田的路上”,为了人民吃得饱,这样一位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老者怎能不让人敬佩?这一路艰辛地走来,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为世界带来了福音,也获得无数的荣誉,但他淡泊名利,把专利无私地贡献给国家,他一心为民,热爱祖国,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愿所有人都铭记这个一生只为消除饥荒的伟大中国人——袁隆平爷爷,让我们向这颗伟大的种子致敬!

我的偶像袁隆平作文

说起袁隆平爷爷,老百姓对他最熟悉不过了,是他研究出杂交水稻,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家的温饱问题,为老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在昨天上午也就是五月二十二号上午十点零七分,袁隆平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不但是我们整个中国的一大损失,更是这个世界的损失,我的心情难以平静,因为我们现在能吃上米饭,完完全全就是靠袁隆平爷爷的,要不然我们现在连填饱肚子都不知道是不是问题。我和家人都很崇拜他,爸爸也给我讲了他的伟大事迹,各个网站也发出袁隆平爷爷生前很多感人的故事,我才真正的对袁隆平爷爷有所了解。

袁隆平爷爷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等,袁隆平爷爷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绝对不是“一颗种子”那么简单的事情。

袁隆平,虽然并不是杂交水稻最早的创造者,但是他普及了杂交水稻,将杂交水稻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袁隆平首先提出“要想利用水稻杂交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而这个理论是对传统遗传学理论的挑战,等于否定了水稻这类雌雄共体,自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的传统观点。这种“否定”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而且效果很好,所以基本全盘否定了传统水稻育种理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大家应该都听过吧。意思就是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能有的吃已经很不错了,袁隆平爷爷用大半辈子的精力发明出了杂交水稻也拯救了我爷爷当代的那些人。

也才有我爸爸那代人,也才有我们这代人。现在的人都喜欢那些钢铁侠呀,蜘蛛侠呀,但是我觉得袁隆平爷爷才是我们真正的英雄。虽然我这三言两语,并表达不了袁隆平爷爷的伟大,但我就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出来。“中国人的一口饭,袁隆平爷爷的一辈子。”

我在此缅怀和感恩袁隆平爷爷,请大家珍惜我们现在的粮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的偶像袁隆平作文

偶像,是什么?是那种在舞台上表演的人,还是电影里演绎的传奇人物?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而我的偶像,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了千万中国人民的生命,让中国人都过上了幸福生活。

他的脸颊因为长时间的劳动而布满了皱纹,像那长时间缺水而龟裂的大地;他的眼睛永远都是那么的明亮;脸上的笑容也像天上的月亮一样美丽。约在20世纪70年代,他与众多科学家一起研究新型水稻,解决中国的饥荒问题,他常年穿梭在田地里,对待这些研究出来的水稻,像宝贝一样寸步不离,可是每一次的实验结果总是不尽人意。

每一个夜晚,当村子里陷入了寂静,天上的月亮也闭上了眼睛。他的屋子里却永远都是亮着的,就像那路边的灯一样,有时候他连轴转做研究,连饭也顾不上吃。他把国家颁发给他的工资和奖金都投入到了实验中,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有一次在路边,他发现有一株水稻的产量是其他的'20倍,他欣喜若狂,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手舞足蹈。他将这株水稻带回去仔细研究。在他的努力之下,实验获得了重大突破,他发现,这种水稻产量多,结出来的果实也比一般的要大,很快便在全国推广开来,解决了粮食不足的问题。

生活中,他虽然不拘小节,却对实验中的每一处细节都精益求精。有时候实验里的一处差错就要抱着脑袋思考半天,直到想出来为止,这种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并且传承发扬的。我们国家正因为有他这种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人才会强大。而就在前不久,他新研制的海水稻也种植成功,马上便会向全国推广开来。他说过,他的梦想就是让全国人民都吃上饱饭,现在梦想也已经实现了,还为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种人正是我们要去追捧的。他就是袁隆平,被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

我的偶像袁隆平作文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我的偶像袁隆平作文

一片土地,一把稻米。一片颗粒无收的土地,哭声直上千云霄。一把稻米,那会是几十人,乃至百余人的生命。“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一片土地,1100公斤。夏日的风吹过稻田,小小的稻苗随风摆动,似乎是一片夏日的悠闲。可小小的稻苗永远也不会知道,一位老人不再会开着小车在田间,小心地培育它们。

小苗们会努力长的很高,长的很大,要像高粱一样高,穗子要像笤帚那么长,结出的稻米要像花生米一样大……不会再有人为饥饿所迫,因为“我的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我们害怕伟人的离去,我们害怕后来的人们不记得他们,害怕他们真的变成课本上的一行文字。最可怕的事情,是遗忘。我们害怕他们只知道假大空的概念和意义,不知道他们真正的付出了多少,真正的为什么值得我们记住。我们真的不会忘记。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粥一饭思来之不易!

昨天,就在昨天,一则消息让天下人默哀。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于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当妈妈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很伤心,因为是袁隆平爷爷让全国14亿人吃饱饭,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是袁爷爷毕生的追求。袁爷爷还说过“粮食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感谢您为中国人能把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而做出的巨大贡献。感谢有您!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我们能吃到香喷喷的米饭,是袁爷爷辛苦努力奋斗一生所得。我们更应该乖乖吃饭,珍惜每一粒粮食。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袁爷爷您辛苦了!您在天堂好好休息!一路走好!

我的偶像袁隆平演讲稿

大家好!

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公布。中国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毫无悬念地位居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之首。

主办方给他的评词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当得知自己名列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之首后,袁隆平依然带着宽厚的笑容说:对我来讲,上了太多的排名榜,也对各种排名失去了兴趣,却唯独看重这个排名榜。

因为,主办方给我的评词,对我大辈子做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总结。虽然财富可以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而要让心灵真正富裕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所以,我对这个排名深感欣慰。

做一个富有爱心和勇于进取的人,让我们的心灵富裕起来。

谢谢大家!

我的偶像袁隆平爷爷作文

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梦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去了稻香四溢的另一个世界。

对于他的最初记忆,是在一次看电视节目,一位主持人眼含热泪地跟我们讲,作为中国人,天地君亲师,你们可以忘记和背叛,但谁都不能忘记袁隆平爷爷,谁也不能不尊敬袁隆平爷爷。

听老人说,中国上世纪60年代,在大饥荒中去世了很多人。我还听到身边很多人表达着对袁隆平爷爷的感谢,是他改变了中国的“粮食命运”,让许多中国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甚至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种植粮食发生了改变。当听到袁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人们简直不敢相信,一遍又一遍地为袁爷爷祈祷。

因为袁爷爷,中国人,不仅仅是不再饿肚子了,他们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袁爷爷,他是国家的英雄,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让不少国家免除饥饿的人。

国士无双,当是袁隆平爷爷,我辈幸福,当忆袁隆平爷爷。袁爷爷只是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我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我会永远铭记袁爷爷,沿着他前进的道路走下去。有了袁爷爷的引领,我们会奋勇向前!

我的偶像袁隆平作文七年级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袁隆平爷爷就是这样的人,一位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人,一位值得被人们称之为“偶像”的人。

五月二十日,我突然就听说了他去世的消息,顿时大脑便一片空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时我对他的了解不过是知道他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是很多很多人远离饥饿。这样一个非亲非故、甚至都没见过面的人去世了,我竟会那么伤心。他不像大多名人,虽然也很伟大但离我很遥远,因为就算是再平庸的人,也是要吃饭的。

有人曾说过他“来时饿殍遍野,走时繁华盛世”。没错的,在他23岁那年,被安排到了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亲眼见过闹饥荒时饿死人的场景。这样的场景我是想象不出来的,但我听说当时就连树皮、木屑对于人们来说都是可以救命的食物。而如今随着袁老和其他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还有了新疆、海南等地的海水稻,产量极高的“超级稻”等等,不过开创了先河的那还是杂交稻。培养出杂交水稻的过程很复杂、很艰难,也有许多高深的理论在其中,但最令我一个外行人佩服的还是袁老坚持的精神。当时他要找水稻花上雄蕊花药不开裂的“阳痿稻”,便每天在中午太阳光最强的时候拿着15倍的放大镜对着只有米粒儿大小的稻花一朵一朵地看,找了14万穗,找了9年才找到了六株“阳痿稻”。晚年时,他已功成名就,身体也不如从前了,却还是常去田里干活,那时的他就是一个质朴的农民。

他去超市时,看了看米价便欣慰的离开了;他90岁那年自称“九零后资深帅哥”;说以前的老师评价他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漫”;提起自己研究团队中的学生们,几个抓耳挠腮的动作可真是是表现出了他“脑阔疼”的感受了呀!其实袁爷爷还是一位“吃货”,爱吃麻婆豆腐、鱼香肉丝、水煮肉片和各种零食。他的家人还形容他说:“他吃甘蔗是压榨机,吃西瓜是挖掘机,还有吃糖,是粉碎机。”他抱着大椰子喝得津津有味的样子,真就是个可爱的老顽童呀!还有他养的那只叫“袁花花”的小猫也可爱极了,只是它现在却再也没法在袁爷爷身旁听水稻的报告了……

他曾说过:“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而他就是用这一粒粮食救了中国。当他向记者说起上世纪60年代闹饥荒时,记者问他:“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他要摇头答道:“不可能了,不可能了。”这两句“不可能了”,是他和科研人员们不懈努力所换来的底气。他刚刚住院时,每天都要问护士:“今天多少度?”因为他关心的是会不会影响第三季杂交水稻的成熟。

饱食者当常忆袁公。袁爷爷一路走好,您永远是我的偶像!作者:孔祥安宁。

我的偶像袁隆平爷爷作文

今天,我看了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新闻,我心里非常的难过,他在5月22日13时去世,享年91岁。它是我们国家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是所有中国人的英雄。

袁隆平爷爷这位可敬可爱的科学家,为中国解决了吃饭问题,一生奉献给了水稻事业,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都能吃饱。

我听爷爷奶奶讲,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人们,都是一个个吃不上人饭,天天饿肚子,个个饿的皮包骨头,还有很多人甚至被饿死,那时候没有粮食吃了,人们都是吃野草啃树皮,有的连树皮也吃不上。袁隆平爷爷发现了自然杂交水稻,他反复杂交试验,研究出了人工杂交水稻,粮食的产量大大的提高,终于人们都有饭吃了。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他都在他的实验田里忙碌着,就算在他生病的时候也坚守在他的'稻田。

他一生就为了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就矢志不渝的在田间和实验室艰苦奋斗,他几十年如一日,在不停地尝试和摸索,最终终于心愿得以实现。他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他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的大人物,是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的。

今天中午我看着一大碗白白的米饭,心里想着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了袁爷爷,我们每天才能吃的饱饱的,幸福的生活着。袁爷爷一路走好愿天上您能笑着看着我们成长,我们会珍惜每一粒米。希望您归去路上稻花飘香,温暖明亮。

我的偶像袁隆平爷爷作文

2021年5月22日的上午,微博发生了一件大事,营销号发文称袁老已去世,配图是他的黑白照。

看到这些消息和网友缅怀袁老的评论,我极为震惊:怎么会呢?

中午九、十点钟,营销号被打假了。袁老的助理说,袁老仍在医院治疗,情况些许严重。那些无聊之人紧急撤回了造谣的新闻,做法显得狼狈不堪。

一瞬间,我的心里不知是庆幸,还是厌恶。庆幸的是袁老去世是假的,袁老仍然还在;厌恶的是这些营销号不辩事实真相就急于发文,生生地将活人写成死人,不仅欺骗了大家,还令人心寒。袁老研究的杂交水稻不仅让中国十四多亿人口吃饱了饭,甚至为世界的粮食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没想到临了却被那些为博取流量的人而利用。

下午13时07分,又有人发文宣称袁老去世,享年91岁。我没敢相信,觉得许是有人未注意到谣言已经被澄清。当各大官媒都发出消息,放上遗照,我还心存侥幸,希望是假的。

袁老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他创下奇迹的世界,他去了哪呢?他去到了一个美好的、没有人挨饿的天堂。在那里,他依然躬身在水稻田里忙碌着。

那天,我认真地将所有米饭都吃完了。

我觉得袁老肯定在旁边看着我,目光澄澈而又慈祥,当我将吃干净了的碗放在桌上,我似乎看到袁老在笑,笑得很欣慰,然后他挥着他那双映有稻穗的金色翅膀一点一点飞远了。

文档为doc格式。

我的偶像袁隆平爷爷作文

20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

袁爷爷逝世的消息令我措不及防,狠狠地砸在了我的心上,悲痛不已。一瞬间愣住了,不知所措。望着眼前热气腾腾的米饭,想起了袁爷爷说过的话。他说:“一粒食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年纪轻不知道,上个世纪的60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啊,大家都吃不饱饭哪,我都亲眼见过。”心头为之一震,眼泪夺眶而出。

袁爷爷临死前还关心着稻子的长势,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报投入到杂交水稻之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端起的每一碗饭,饭碗里的水稻,那是袁隆平院士的心血,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北极星,喂饱了十几亿人。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杂交水稻之中,用自己的事业去拯救了整个国家,他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他是我们的脊梁骨。

望着袁爷爷的照片,他脸颊上布满皱纹,眼角含着笑意,显得和蔼可亲。我的内心百感交集,是悲痛至极,是为之一振,交织在一起,脑海中想着这位可敬的老人。仍然是那位慈祥的老人,用自己的双手铸就了全中国,他是中国发展的奠基石。我们所没经历过的,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是袁老内心深处的痛苦,他知道,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需求,所以,他把自己投入到了人民之中。

致敬袁爷爷,替我们负重前行,给了我们最好的生活。致敬袁爷爷,您用自己的双手让我们屹立这片土地。您来时,世间饿殍遍野;您走时,世间稻米满仓。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

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袁爷爷千古……。

我的偶像袁隆平演讲稿

大家好!

读袁隆平,读“杂交水稻”之父,我可以从中读出精神,读出品质,读出境界。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么伟大的理想啊!多么崇高的追求啊!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是无数英雄为之努力的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坚定而明确的理想。他们把理想作为自己人生的航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直达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紧弦的发条,拉满弓的锐箭,展示出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过让常人望而却步的艰难险阻。终于,他实现了他的夙愿:用占全球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让中国人远离了饥饿。

读袁隆平,我知道要想做事业,必须先学做人。

只有做一个老老实实的,才能踏踏实实做事;只有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平贪图名利,他可能早已是亿万富翁;如果袁隆平贪图享受,他也不用以七十六岁的高龄流连于稻田之间。他是真正想为人民做点实事,为农民增收。

读袁隆平,我知道机遇宠爱有准备的人。

从查得威克发现中子,到中国科学家合成人工胰岛素。他们遇到机遇,获得成功,哪一个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哪一个不是经历了数千次的实验呢?有位名人说得好:“当你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时,就可以考虑机遇了!”是啊,机遇永远偏爱有准备的人。

读袁隆平,我知道运动是很重要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试想,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健康长寿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增添多少新的发明创造啊!每次听到有风华正茂的科学家去世,我都会为他们感到惋惜,为国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经常运动,使自己身体健康,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人类多作贡献。

读袁隆平,使我的精神得到升华;读袁隆平,使我的心灵得到美化;读袁隆平,使我的生命得到增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