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制造业公司总结(优质5篇)

制造业公司总结(优质5篇)

作者:笔砚 制造业公司总结(优质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制造业公司总结篇一

桃花落去,梅雪冬阳,xx年就要结束了,这不是普通的一年,是饱尝辛酸的一年,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企业停产歇业,我们公司在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机器设备的增加;人员的稳定,产量、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公司日趋向做大、做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八方面:

短短三四个月,产量翻了一倍多,这组数据正说明了在张总、陈工的正确带领下,在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才会创造出某某公司制造部产量有史以来最高、最好水平。

1.各工序的合格率在以前的基础上都均有明显提高,直通率由10月份83.1%到12月份达到84.5%,提高了1.4%,直通率也创下了某某公司制造部产量有史以来最高、最好水平。

2.客户的投诉比以前有明显的下降,成品出货的质量也在从工艺、管理等方面加强控制。

3.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1.主要原材料

车间每月对返基和返修晶片等及时回收利用,但少量员工因技能、机器设备不稳定性方面原因造成合格率低,加大原材料的投入量,影响了一次性直通率。

2.主要辅材料

银丝和手指套控制不是太好,有待于在xx年中加强管制。

产量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个人产量等都能准确无误、及时的统计好,随着iso9000质量体系试行的推动下,产品批量卡等数据报表也能准确的统计好,方便于车间进行查找、跟踪及总结影响产量、质量的原因。

1.为了确保产品的品质的稳定性,人工上架在10月底对操作工艺进行了修改,由原来的两点胶规定为三点胶,在张总的指点及班组的监控下,人工上架的员工现已熟练的按更改后的工艺进行操作。

2.在日益竞争的市场中,我们想得到客户的垂青,得有夯实的质量保证,公司多方面的增加或改造设备。如对某些样品增加温特等工艺。

在iso9000质量体系试行中,虽然与公司前况相比,有很大进步。但在5s管理方面我存大着很多不足,最主要是缺少持之以恒的管理方针,有时为了准时交产量而忽略5s的持之以恒的管理。

在没有任何安全设施防护的情况下,这四个月中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这让我感到很庆幸。

如果说xx年对某某公司制造部是个展翅飞跃的时段,那我更希望xx年中我们能飞得更远、更广,拥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xx年八个方面中存在的不足,在xx年中要加强改进,具体实施以下五方面:

1.加强员工的稳定性;

2.加强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提高生产效率;

3.有效的安排好生产,减少时间的滞留性。

制造业公司总结篇二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感谢大家在xx年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现我将自己一年以来的工作各位汇报如下:

一、关于个人。

首先端正心态,明确职责,作为电气运行人员,做好设备巡检,及时记录各设备运行参数等情况,按时准确无误的完成各项操作任务,同时全面掌握电厂,中央变及化肥的运行情况,确保整个电力系统正常;其次事情做小,增强责任心,运行操作可以是运行方式的倒换,也可以是简单断路器的拉合,几次事故也更是让我认识到这点,在车间的等级培训学习及《运规》学习中,我更是从基础开始,逐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平时工作中严格遵照各规程,执行各票制度,及时沟通信息,严谨对待每一次操作任务;勤于学习,扬长避短。我认认真真参与各种培训,比如车间的等级培训上课,公司安排的培训等,总结学习心得,对于车间各项大的操作,包括大检修也都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其方案步骤,增加自己实践经验;向身边优秀的同事学习,并请教专业方面的知识,勤勤恳恳,努力提高自我技能水平;友爱和善,团结周围。尊敬长辈,和身边的人和谐相处,和班组成员之间也有良好的沟通,每天上班的工作氛围好。

二、关于班组。

班组中我的角色让我肩负更大的责任,在今年这一年里,班组各岗位人员共同努力下,遵守公司及车间各项规章制度,刻于职守,基本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内容,包括设备管理及文明生产等,不论春夏秋冬,都做好本职工作,检修期间班组人员都积极参加各变电所检修工作,并按照要求完成检修内容。同时做好班组台账,安全学习,班组会议等记录,按时上交批阅,对于车间的组织各项活动如消防演练,班组也积极参与,实践学习安全知识。对于新分到人员,班组热情的欢迎并互相帮助,在较短时间进入岗位角色。

三、工作缺失。

对我自己平时,有些懒惰,放松了学习,无形中怠慢了工作,对班组管理有些松散,对岗位人员的学习方面还要求太少,面对这些问题除了自我反省外,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进步,进而带动班组人员学习,还制定班组管理制度,传达给班组所有成员,严格按照制度执行,让班组工作制度化,规划化,希望在班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把甲班工作做的漂漂亮亮。

请各位领导及同事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制造业公司总结篇三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20xx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一点前展。在即将踏入20xx年之际,作为一名车间主管我对我在20xx年的工作有必要做一个总结,争取明年更好点。

在生产上为了加强生产管理,车间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和质检部门的配合下能够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要高质量,要求员工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监控,协助质检做好产品的检查工作,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要高质量,真正做到我们正典人所提倡的“正品”。

在管理方面提出的三效管理方式:

一、向管理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紧抓安全生产,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效益,要求员工能够合理规范的进行操作。没有质量也就没有效益,产量再高也是徒劳,相反还会对企业造成损失。

二、向管理要效率,合理进行工作分工,做到知人善用,对员工定员定岗,让每位员工都在最适合的岗位工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三、向管理要效力,对效力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就是发挥个人的最大能力。在这点上要注意员工的思想动态,根据我个人的管理经验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提高员工的凝聚力。这样才能出效力。杜绝员工出人不出力的现象。我觉得一个好的管理者,对上级要让上级放心,对下级要让员工觉得和你干有奔头。

每个月都进行维护保养,有专人负责。车间主任负责监督,确保正常生产,一年当中基本上没有因为设备损坏而耽误生产。

对新员工的培训做到先易后难,在新员工刚刚来的时候,连打包带都不会换,经过培训现在车间的工人都可以使用所有的生产设备。员工的思想素质低,针对这个现象,车间一个星期开一次工作例会,一个月开一次质量事故会议。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使员工慢慢成为一个合格的正典人。

在xx信息系统使用上,所有的产品都做了记录,原来的记录是一个人做,从xx月份开始我们的两个班组有一个班组已经能够独立的填写记录。用系统来指导生产,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车间的卫生和厂房的维护也做的比较不错。除了有个别的门有轻微的擦痕之外没有发现员工故意的损坏。没有发现门锁不能正常使用。卫生也搞的一尘不染,每个卫生区域都有专人负责,生产辅助设备有专人清洗,工衣和洗手间都有专人清洗打扫,分工明确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基本上做到及时准确。在生产上也是按照先报先生产,确保正常供货。

车间配备了洁净工作服,一次性手套。口罩按月定量发放。工资采取记件制,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每个月的工资表都能准时交到财务部,配合财务部门按时发放工资。

车间不足的地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

2、对新员工的监督不到位,在生产速补的时候有多装和少装的现象。

3、员工和质检配合不是很好。

4、员工的质量意识不强,认为质量就是质检的事情。

制造业公司总结篇四

桃花落去,梅雪冬阳,xx年就要结束了,这不是普通的一年,是饱尝辛酸的一年,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企业停产歇业,我们公司在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机器设备的增加;人员的稳定,产量、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公司日趋向做大、做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八方面:

短短三四个月,产量翻了一倍多,这组数据正说明了在张总、陈工的正确带领下,在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才会创造出某某公司制造部产量有史以来最高、最好水平。

1.各工序的合格率在以前的基础上都均有明显提高,直通率由10月份83.1%到12月份达到84.5%,提高了1.4%,直通率也创下了某某公司制造部产量有史以来最高、最好水平。

2.客户的投诉比以前有明显的下降,成品出货的质量也在从工艺、管理等方面加强控制。

3.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1.主要原材料

车间每月对返基和返修晶片等及时回收利用,但少量员工因技能、机器设备不稳定性方面原因造成合格率低,加大原材料的投入量,影响了一次性直通率。

2.主要辅材料

银丝和手指套控制不是太好,有待于在xx年中加强管制。

产量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个人产量等都能准确无误、及时的统计好,随着iso9000质量体系试行的推动下,产品批量卡等数据报表也能准确的统计好,方便于车间进行查找、跟踪及总结影响产量、质量的原因。

1.为了确保产品的品质的稳定性,人工上架在10月底对操作工艺进行了修改,由原来的两点胶规定为三点胶,在张总的指点及班组的监控下,人工上架的员工现已熟练的按更改后的工艺进行操作。

2.在日益竞争的市场中,我们想得到客户的垂青,得有夯实的质量保证,公司多方面的增加或改造设备。如对某些样品增加温特等工艺。

在iso9000质量体系试行中,虽然与公司前况相比,有很大进步。但在5s管理方面我存大着很多不足,最主要是缺少持之以恒的管理方针,有时为了准时交产量而忽略5s的持之以恒的管理。

在没有任何安全设施防护的情况下,这四个月中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这让我感到很庆幸。

如果说xx年对某某公司制造部是个展翅飞跃的时段,那我更希望xx年中我们能飞得更远、更广,拥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xx年八个方面中存在的不足,在xx年中要加强改进。

制造业公司总结篇五

智能制造教学部于今年完成了中德专业建设项目第一阶段工作并组织专家进行了验收,组织教师进行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组织了提质培优工作具体任务的承接,120项目的申报,专业、课程及教师层面的诊改汇报,中职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以及机电数控兴趣社团的建立,并于今年11月份组织教师团队开展了装备制造大类单招网上培训工作。

(一)专业建设

1、中德专业建设项目

中德专业建设项目按合作项目进程,今年3月22-27日,王教授为19-17无人机专业学生进行现场授课,并于3.27下午在一楼报告厅举行教学成果汇报会,分享了一周来的教学总结。

组织本教学部的老师编写中德项目包的工作任务书、教学设计方案等内容,截至7月末完成了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并装订成册。

于10月22号上午,在教学楼一楼观摩室进行了中德课程合作验收项目。王处长进行了简短的点评,高度评价了中德项目取得的各项成果。

2、专业招生工作

上半年学期末,智能制造教学部的四个专业配合招生办公室的工作,先期进行了数控、机器人、电梯、无人机等四个专业的大力宣传,并于7月3号-5号进行为期三天的招生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对口及单招的招生任务。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

于6-7月份重新修订了20xx级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规划》,并重新整理了《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和《课程标准》,并进行了四个专业“1+x”证书试点的申报工作。

(二)课程建设

1、教学资源库建设

上半年,智能制造教学部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15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库的整理工作,并于学期末进行了资源库的审核与上传。其中三门课程在期末审核中获得优秀。

2、在线课程建设

组织本部教师进行在线课程的建设,共完成了20g的资料整理上传工作。截至本年底,已有《电工电子技术》和《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两门课程在智慧职教mooc平台上线。

3、实践性教学

积极组织组织开展实践性教学工作,组建了机电兴趣小组、数控兴趣小组。注重教学改革,进行了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实操技能和专业素养。

(三)师资培训

1、教师荣誉体系

于上半年组织本教学部教师研讨教师荣誉体系评定办法,对相应的申报条件和评分细则进行了多轮探讨,并进行了教师荣誉体系的申报工作。

2、新入职教师培训工作

于今年9月1—3日,本教学部新入职的老师参与了神然拓展训练有限公司组织的为期三天的法人团队、学生管理团队、教学团队的拓展训练与培训活动。

3、新入职教师听课工作

组织本科室教师听取年轻教师的汇报课,帮助年轻教师完善课程的教学过程,并进行记录与点评,指出优点,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供新任老师提高教学技能。

4、年轻教师读书分享与讲课比赛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书育人基本素养,组织本教学部年轻教师参加了五期“读书分享”活动,并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学期末全校教师讲课比赛活动。

(四)校企合作

今年9月份,我教学部组织相关专业法人去名家包装机械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12月份,教学部与名家包装有限公司,隆泰迪设备管道有限公司签立了校企合作协议。

(五)诊改工作

自今年5月份开始,教学部先后组织教师参与了学校和教学部里的教学诊改的培训工作,并把诊改应知应会传达到每位教师。10月份完成了教学部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师个人层面的诊改材料的撰写工作,并于12月20号进行了诊改工作的汇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提质培优及120项目

1、“提质培优”的任务布置

于5月13日上午,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及专业法人参加了“提质培优”项目承接大会,会后由科室负责人签字。

接下来教学部对提质培优任务进行了分解,成立专项任务小组,建立组长负责制,责任具体到个人。截止今年年底,教学部完成了课堂革命典型案例的初稿,搭建了校企合作双元制教材的具体框架,与两家企业签立了校企合作协议。

2、“120质量年报”的填报工作

今年10月份,教学部承接了120质量年报、人才培养数据填报工作,由四位老师被分到了集中工作小组,责任到人,截至11月12号圆满完成填报任务。

(七)单招与对口升学

1、单招升学网上培训

于11月份智能制造教学部完成了装备制造大类单招线上培训团队的组建,培训于11月29号正式开始。辅导形式是:现场视频辅导+课下上传辅导视频+课下作业。每周总共辅导30课时,学生的到课率平均有60-70%左右,培训效果还算良好。

2、对口升学培训

5月25日在图书馆一楼召开了中职学校由以“就业”为主,变成以“升学”为主的主题会议,会后教学部仔细调整了原来的人培方案、课程设置,于下半年成立了对口升学班,并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期待明年升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八)工作成绩

1、完成了中德专业建设第一阶段的任务

完成了2个教学案例小火车头和usb示波器的制作,整理完成了机械手等9个教学设计方案,以及中德专业建设第一阶段资料的整理,并进行了中德合作先进教育单位的申报。

2、课程建设初见成效

共完成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等15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的教学资源库的整理工作,其中2门课程并在智慧职教平台上线,满足了同学线上课程学习的需要。

3、实践性教学效果明显

中德项目合作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完成了小火车头和usb示波器的制作,以及活页教材的整理编辑,平时加强电工电子实训和金工实训,增强了同学的实际动手技能和学习兴趣。

4、完成了各种数据填报工作

完成了120质量年报、人才培养数据填报工作,完成了教学诊改的培训、调研、演练及诊改汇报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九)不足

1、校企合作企业数量少,合作深度不足,合作项目数量少。

2、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仍需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

3、教师教科研能力不足,年轻教师培养需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