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直播带货总结 直播带货工作总结(精选5篇)

直播带货总结 直播带货工作总结(精选5篇)

作者:ZS文王 直播带货总结 直播带货工作总结(精选5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直播带货总结篇一

自十八大启动乡村振兴战略后,十九大紧接着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今年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再次被提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乡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来,我国的农村建设仍将阔步前行,二十大报告中做出的.新思想、新观点也将化为具体措施和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辛选集团创始人辛巴可谓一直坚定的行走在助农的道路上,早在20xx年,辛巴就参与到了直播助农中去。在那之后,他便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了“顶流主播+地标产品+ip升级”相结合的助农模式。在辛巴和辛选集团通过直播进行助农的这些年中,孵化出了包括江门海鸭蛋、五常皇家稻场大米等众多农产品地标品牌,并帮助品牌实现了壮大。江门海鸭蛋已常驻辛巴和辛选直播间两年,累计售出5000多万枚,创造销售额超6000万元,带动了几千户农民创业增收;皇家稻场大米在辛巴和辛选的直播间累计销售超100万单,达一万多吨。

不仅如此,辛巴和辛选在20xx年还开启了新一轮助农计划——“辛火计划”。今年7月,辛选主播蛋蛋代表创始人辛巴于西安开启了“辛火计划”第一站。当天,凉皮、肉夹馍、油泼面、羊肉泡馍、狗头枣等40多款陕西特产,共销售170多万单,多款产品一经上架即被抢空,总销售额破5000万。辛选主播蛋蛋还获得了“西安好物推荐官”荣誉证书。

也许直播带货只是帮助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但是如果有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从各个角度发力,定能为乡村发展再谱新篇章!

直播带货总结篇二

为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4月17日至18日,由区商务局、区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具体承办的“巾帼电商直播助力乡村振兴”直播带货活动在金昌镍都大厦门前隆重举行。

此次直播活动以金昌20多名电商主播形成主播矩阵,用短视频、朋友圈、社群,结合微信视频号、抖音和快手等直播平台,通过“互联网+短视频+直播”新型销售模式,对参展产品展台进行立体式宣传、促销,以平台补贴、特价售卖、社群团购等多种形式进行引流,带货金昌本地特色产品,以此带动更多妇女抢抓电商发展新机遇,实现增收创富,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带货的商品全部为金昌本地特色产品,有金昌白玉豆腐、肯爱康铸铁锅、金镒康铸铁锅、康嘛咪酸辣粉、馥蕾歌系列产品、原生态散养土鸡、土鸡蛋、原生爱特绵羊奶、宝明爱心驼绒被、马记瓜子、沙漠茶、醉相思辣椒面、下四分村自磨面粉和榆钱卜拉子、泡椒萝卜、油饼卷糕、史密特精酿啤酒、桃脯、杏脯等30多类产品。

本次活动参与企业16家,销售额共70798元,主播21名,直播间人气量达275800人次,参加本次直播带货的主播均是金川区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和新未来职业培训学校,组织开展的“社交电商+直播技能培训”和“巾帼电商直播新秀选拔赛”培训和选拔出的优秀主播。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发展了一批带货达人,更充分发挥了直播电商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的作用,丰富了线上线下产销对接的`形式,增加了本地生产企业的销售信心。

直播带货总结篇三

今年,新零售和新业态快速发展,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促进农产品销售已经成为了新潮流新亮点,是农产品营销的创新,也补上了传统农产品营销的“短板”,对于缓解卖难、助力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五常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省农业农村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农产品网络直播销售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站位,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全力开展好市长直播带货活动,直播成为“新农活”,也让农产品的销售找到了新的出路。

为切实做好农产品线上销售工作,五常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方式,助力农产品销售,带动农民增收。不忘农民、不忘农产品的销售,在指示相关部门全力做好直播带货的组织工作的同时,亲自进直播间,为五常市农产品助力打call。

五常市政府积极协调抖音官方,从3月25日开始策划、筹备。由市政府负责协调专业直播团队,精心组织直播产品,为企业提供了从选品到定价到开设抖音小店的全系列服务。经过20多天的'精心筹备,4月18日晚18时,“市长来直播”抖音直播正式开播,五常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杨健同志亲自进直播间,与网友粉丝互动,推介五常五常大米。杨健介绍,五常大米是环境好、水质好、土壤好、气候好、品种好的“五好大米”。要购买到真正的五常大米,一是要看执行标准。五常大米执行标准为《地理标志产品五常大米》(gb/t19266),包装物标注的执行标准应为gb/t19266。二是要看产品价格。主栽品种五优稻四号(俗称稻花香2号)平均单产和出米率低,种植、田间管理、加工相对成本高一些,价格比普通大米高出很多。三是要看是否溯源。五常市近年来投入巨资建立并完善了五常大米溯源防伪体系,对五常大米进行总量控制,加入溯源防伪体系的五常大米,在包装物右上角统一印制的溯源防伪标识,扫码有信息,即为正品。当天,“市长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超过5万人。杨健现场用五常大米制作家常蛋炒饭展现给网友,同时与多位美食领域的抖音直播大咖连麦,助力五常大米销售。直播当天,共售出五常大米1.9万件,累计销售额达130万元。

通过这次市长直播活动,使五常的米企尝到了甜头,使农民认识到直播带货的美好前景,从大米厂家,农民合作社,到种粮大户,掀起了一波直播带货的热潮。市政府通过电商中心陆续开展了5期新媒体营销培训课程,引进了专业直播培训机构,为有意愿的人员进行免费专业培训。五常市将在这次直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电商平台高效、安全、健康、绿色、智能、生态的优势。继续为农产品销售提供特色服务。

直播带货总结篇四

日前,在四川蜀道山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农产品销售中心,一场生动的劳模“直播带货”吸粉无数。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市劳动模范、四川木门茶业公司董事长谭波作为嘉宾主持在网络直播平台开展带货活动,为旺苍县特色农产品“实力引流”。

本次活动由旺苍县总工会联合四川蜀道山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利用抖音直播平台举办“川工带川货、会员享实惠”惠农直播劳模专场,也是今年该县工会系统五大职工思想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为做好本次直播,县总工会等单位筹资7.53万元分别补贴在茶叶、木耳等9款17种品类的'川北特色农产品上,既能满足职工基本居家生活需要,又能满足提升生活品质所需。活动中,许多产品的价格低至4.5折,部分特价产品价格低至9.9元,深受职工会员喜爱,直播历时3小时,人气一路高涨。

今后,县总工会将进一步发挥劳模先进示范作用,探索以“工会+劳模+直播+带货”的形式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为本土品牌代言,助力消费帮扶和乡村振兴。

直播带货总结篇五

根据《区2020年电商扶贫工作意见》,上半年以来,我区围绕电商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和运营、促进农产品上行、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农村电商培训、助推消费扶贫五个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1、电商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和运营情况

在去年电商扶贫整改的基础上,今年,我区继续对贫困村电商网点进行提质增效。截止6月底,已对我区67个贫困村电商网点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67个贫困村电商网点“6有2能”职能发挥不理想,经过新一轮实地查看及提质增效,4月中旬开始已恢复正常运营。

2、农产品上行情况

1-6月,全区网上零售额11.09亿元,同比增长26.67%,其中农村产品网销额6.8亿元,同比增长34.88%。受疫情影响,今年1-4月份网络销售额增幅较缓,5月份开始有所回暖。

3、益联结机制建设情况

2019年,我区建立“镇村、村、村电商网点/镇食品有限公司/有机食品有限公司/镇电商网点+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6个,带动贫困户67人,户均增收1300元。

2020年,我区新培育4个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63人,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分别是:村电商服务网点(拼多多)+皖裕民合作社+贫困户(带动贫困户2户,户均增收0.8万元/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村电商服务网点(淘宝)+合作社+贫困户(带动贫困户20人,户均增收1.1万元/年),乡黄墩村电商网点(淘宝)+柳抱丝合作社+贫困户(带动贫困户27人,户均增收1.5万元/年),镇莲花村电商网点+基地+贫困户(带动贫困户14户,年均增收100-60000元不等)。

4、培训情况

今年,我区计划对电商服务网点经营者、驻村扶贫工作队、大学生村官、村“两委”、产业发展指导员、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开展电商培训工作。截止目前,已开展有条件、有意愿参与电商经营的贫困群众42人,网点经营者55人,驻村扶贫工作队等367人,培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5、消费扶贫情况

在电商消费扶贫方面,我区与西商、绿篮子等大型商超深度合作,累计促进农产品进商超40万元左右,通过网络直播等线上平台,累计销售500万元左右。如东河口镇天地精华有限公司开展2次网络直播带货活动,累计销售12万桶+196万瓶矿泉水,累计销售金额400余万元。乡开展五一电商直播带货活动,销售跑山鸡、茶叶、蜂蜜、大米等农产品0.7吨销售额达4万余元,直接受益贫困户5户。孙岗镇村网络直播销售脆桃,线上线下累计销售8000余件,累计金额40余万元。先生店乡陈大庄村徐郁通过快手直播销售脆桃5000斤,累计金额5万元左右。另外,我区与市邮政公司联合倡议加强农产品线上销售工作,已帮助销售贫困户农产品5万余元。区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运营商与马头镇、椿树镇、镇等乡镇积极对接,收购并帮销部分滞销农产品3万余元。目前,在市邮政公司协作下,全力配合淠东乡做好毛豆销售工作,预计网销10万元。

一是起步晚。我区农村电商从2017年真正开始发展,起步时间较晚。二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我区特色农产品主要是“四桃两莓”、龙虾等,季节性强,销售时间短,缺乏商品化,不适宜长途物流运输及网络销售。三是电商企业集聚化程度低。我区农村电商交易额基数大,但电商企业分散,不成规模,缺少龙头电商企业。四是缺少政策资金支持。受区不是国家级贫困县限制,导致不能申报国家级示范创建项目,缺少政策资金支持。

1、力争全区网络销售额达到年度预期。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大部分企业网销额增速放慢,婚纱企业影响较大。下半年,一是把经省厅统计,经营地在,注册地在外地的电商企业纳入区,引导其将注册地变更到。二是对生产基地在,电商网店在外省的电商企业,充分用好省、市相关政策,引导电商企业注册地迁回。三是下半年是电商企业的机遇期,鼓励电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力争全年网络销售额达到年度预期。

2、继续培育示范典型。继续培育一批农村电商示范镇、示范村,争创一批网络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网络销售额超100万元的农村电商品牌。宣传淠东乡、镇黄大塘村电商网点、中店乡张庵村电商网点、乡黄墩村电商网点等一批先进典型,推广其成功经验做法。

3、巩固电商扶贫促进消费扶贫。加大“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力度,加快农产品商业化、品牌化建设,推进农产品上行冷链物流建设,促进电商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电商发展产业链,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引导电商网点、贫困户与电商企业、电商平台、大型商超(如西商集团、绿篮子)等签订长期购销协议,助推消费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