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报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优秀9篇)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优秀9篇)

作者:雁落霞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优秀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篇一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先列出算式,再利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思维活跃的孩子一下子就能得出答案,不屑于“动手”,而动手操作的学生更多的是注重算式的结果,很难为理解算理建立清晰的表象,操作过程有些流于形式。

1、选择合理的操作时机

教学时应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笔算,出现多种结果,再引导学生操作,验证获得结果,满足学生急需知道算式结果的心理需求,然后引导学生产生为什么十位上的数要和个位的数合起来接着除的疑问。带着疑问让学生动手操作,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供形象支撑。

2、重视操作过程,提高操作效率

本课的算理是抽象的,而学生思维以形象性为主。在教学中,单靠老师的言语讲解有时是远远不够的,应充分利用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操作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操作”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操作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操作中,在学习回答中,让学生获得结果,获得成功感,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由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了解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并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逐步让学生在比较明晰较合理的操作方法上理解算理,从而提高计算技能。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篇二

这个单元教学了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优缺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经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3)竖式中的`4、12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

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

本单元有两次比较。其一: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其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在以后教学中要发挥板演的作用,加强竖式写法的指导。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篇三

例题:男生:我们两个人一共买了40枝铅笔。女生:我们两人一共买了46枝铅笔。

(1)平均每个男生买多少枝?

(2)平均每个女生买多少枝?

引导学生用小棒摆算出结果。每个男生分得两捆。每捆10枝,两捆就是20枝。40÷2=20(枝)。

引导学生看图想一想。这里的想其实就是在头脑里分一分。应该比实物操作的思维更高一层。三年级的学生应该可以先从这个层面进行思考,如果学生觉得有困难,再让学生去操作。而在实际教学中,总是全班都进行先操作再想象,这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是对教材理解不透的原因,也有对学生的因素考虑不周的因素。

第2小题的教学,我让学生进行实际分一分。让学生回顾一下,平均分是怎么样分的?通过动手分来知道分的结果,然后再引导学生来弄清算理:先把4捆分了,40÷2=20(枝)再把6枝分了,6÷2=3(枝)合起来,20+3=23(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觉得学生交流得不够,计算的思路没有能形成,这就可能导致竖式计算中出现一些问题。思路不清,那么就不能说学生已经学会了某种计算方法,就会使后面的讲解变得非常生硬而难懂。

这节课没有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我觉得主要原因有:1。对学生的基础没有能做很好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什么地方应该详,什么地方应该略不是很科学,也就是说应该详的的地方没有详,应该略的地方没有略,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2。对教材钻研得还不够深,理解还不够透彻。3。对如何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最深奥的知识讲解清楚,还有待加强研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篇四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安排的,先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再教学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下面学习首位不能整除及商末尾有o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出示买铅笔的场景图,接着提出了两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解决第一个问题,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解决第二个问题,共同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接着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并重点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以进一步明确算理。教材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方法,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两人一共买了46枝铅笔,平均每人买多少枝?

1、教学口算方法:

指名列式:462

师:结果是多少呢?借助小棒分一分

生独立操作,指名交流分的过程及结果:

(1)每人先分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

(2)402=20(枝)

62=3(枝)

20+3=26(枝)

2、教学用竖式计算:

生独立自学书本上竖式的书写方法:

小组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3)竖式中的第二个4、6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应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6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3.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

本次教学是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篇五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通过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准备。课一开始,我进行了口算和笔算练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注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先估算后尝试计算,然后交流,层层推进。

(3)竖式计算教学在加强算理教学的基础上,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不过,虽然本节课显得朴实、扎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在复习笔算和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后,没有让学生总结一下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避免不应犯的错误。

(2)在探究算理时,由于我引导不到位,如果学生说18表示180时,我及时引导表示18个什么,就不用费那么多时间学生却说不出了,这样就有了练习的时间,不至于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造成这节课的不完整了。

(3)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时,我由于心急,没给学生留够足够的思考空间,而是打断了学生找下一位学生回答。这样可能会打击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今后,在备课时要找准每堂课要求掌握的基本点,围绕基本点备足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某一环节出问题而影响整体计划,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情况。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篇六

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位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北洋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学习难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篇七

优点:

在探索一位数除三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在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3)竖式中的第二个4、6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6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缺点:一、学生对于竖式的计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认为学生以前接触过除法竖式,掌握起来应该不难,但是学生实际做起来并不理想。做起来丢三拉四,不是很好。

本次教学是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

总之,由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了解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并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逐步让学生在比较明晰较合理的操作方法上理解算理,从而提高计算技能。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篇八

(首位能整除)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位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北洋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学习难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篇九

本课是初次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进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可以有不同的算法。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在学生自己探索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乘法的笔算方法。结合计算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天听了束双文老师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觉得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

数学的来源,一是来自数学外部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矛盾,即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新课前的复习准备,一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二是为新课作出铺垫或分散难点。教学中这个环节,创设情境,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唤醒并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思维细胞,为新知学习作好准备。

在学习不进位的口算时,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然后通过交流和汇报,展示学生自己探索的口算方法,允许学生有多样化的算法,让学生自己比较,选择自己认为简便的方法。再结合例题计算20×8,让学生说思考方法。

在练习巩固环节中,通过商场里购物的情境,请小朋友帮老师估算一下带的钱够不够、大概要带几十元等问题,发展学生估算的能力。最后通过自由选择几个同样的玩具算算要多少钱进行精确计算。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通过让学生说,交流想法,让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1.重点不够突出,层次不够清晰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因此在出示14×2的竖式计算时应该重点强调:“先用2乘个位上的4得8写在个位上,再用2乘十位上的1得2个十写在十位上。”而不是在验算的过程中强调。

在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指向不明,应该先让小朋友来说20×3是怎么想的,再说3×20也可以怎么想。而不是教学中两个一起看,层次显得不分明。

2.对教材把握还需加强

对教材的理解,每一环节所要达到的目标都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