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好奇心的演讲(通用7篇)

好奇心的演讲(通用7篇)

作者:飞雪 好奇心的演讲(通用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好奇心的演讲篇一

我是一只猫,刚死没多久,身体还未僵硬,目光已失去了焦点。

西方有民谚说:“好奇心害死猫。”我就是被好奇心害死的。我所好奇的是一种叫做“人”的动物。

多么黑暗的一幕啊,我决定去纪检局报案。在赶往纪检局的路上,我竟意外地见到了局长,他正拥着一个妖媚的女郎进了一家豪华宾馆。为了弄清局长此行的目的和顺便报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跟了进去,在一间总统套房中,我惊见他竟是与那女郎密谋走私。我怒不可遏,便扑上去抓破了那女郎的脸,却不幸被局长抓住,从二十八楼的窗户扔了出来。

于是我摔死在豪华宾馆的花园中,真是好奇心害死猫啊!要是我不对人类世界那善良之外的丑恶如此好奇,我可能还在社区老奶奶破旧的棚户中吃着小鱼呢。

好奇心的演讲篇二

每个人从哭声中开始来到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童年就像是一本历史书,记载下我所有的天真浪漫,也引发了我的好奇心。

记得去年夏天,我在家门口的花丛中看见了几只瓢虫,看到这些大大小小的瓢虫,我产生了一些想法。

我捉了一些瓢虫回家,把它们放在一个透明的瓶子里,开始观察。先找一找它的眼睛在哪里?首先一点我敢肯定,瓢虫是有眼睛的,要不它怎么看东西呢?但是我左找右找也找不到,可能是它的眼睛太小了。于是我便“请”来了放大镜帮忙。在放大镜下一看,我便找到了答案:在瓢虫圆圆的身子前,有一个圆圆的小东西,可能这就是它的脑袋;在它的脑袋两端各有一个小小的黑点儿,想必这就是瓢虫的眼睛了。

那瓢虫有几只脚呢?我把抓到的瓢虫拿出一只,想把它的身子反过来,看看它有几只脚,可是它在桌子上乱跑,我怎么也捉不住它,最后终于把它捉住了,可是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这只瓢虫只有5只脚。于是我又拿出一只,想证实一下是不是所有的瓢虫都只有5只脚,可以不小心让它给飞了。没办法,我又拿出一只,结果又给飞了,我有点儿想放弃了。但一想,我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放弃呢?于是我又重新找回了信心。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只瓢虫,成功的发现了:原来瓢虫有6只脚。

剩下最后一个问题:瓢虫到底是害虫还是益虫?我把瓢虫放到院子了,通过观察发现它们当中只有一个是益虫,它就是“七星瓢虫”。通过从书中查找资料,我还知道:七星瓢虫是橙黄色的,背上有七个黑点,又叫花大姐。七星瓢虫专吃一种叫蚜虫的害虫,蚜虫又叫腻虫,专门把嘴刺进植物表皮的汁液,使植物枯黄死掉。而七星瓢虫一天能吃一百多只蚜虫,所以瓢虫中只有七星瓢虫是益虫,其他的都是害虫。

我兴奋的叫了一声,因为我终于发现了瓢。

好奇心的演讲篇三

开窑的那一瞬,金光四起,只听见丝丝裂响在我的周身回荡……

景德名瓷

德高望重的老师傅正一板一眼地给他新收的徒弟们授课。

那布满岁月沧桑的手滑过我的腰际,画出一个完美的弧度。

老师傅凝神,对他的徒弟们说道,这必将是景德镇最美的一件瓷器。

接着,那沧桑而有力的手颤颤巍巍地在我光滑的周身上刻下斑驳的纹案。

一名年幼的孩子正趴在窗口好奇地盯着我。我朝他微笑。我马上将进人那窑窖接受炉火的重重考验,而我的美丽也将令人惊叹不已。

好奇开窑

这一切都被那名年幼的孩子收在眼底。他好奇地扭过头,望着我流着泪却坚毅的背影,眉头皱着,悲哀地目送我进人了炉窑。

他应该在好奇为何连陶器也会哭泣。我深信,他看见了我流下的泪水。泪水一滴又一滴地落在这闷热难耐的炉窑中,一点又一点地蒸腾又蒸腾,在我的眼中结成一层薄薄的茧。

孩童受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在一个四下无人的午后悄悄地打开了那扇被重重炉火烧炙的铁门。

开窑的那一瞬,金光四起。狂野的火舌流泻出来,在午后沁凉的清风中慢慢平息了。

孩童惊奇地瞪大了眼睛,“陶瓷哭了!”他大声喊道,童稚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村镇。

美丽积淀

那一瞬,我听见丝丝缕缕的裂响在我周身响起,听见老师傅生气地拂袖而去:“顽童,你的好奇误了它的美!”而后,是孩童的辩解:“陶瓷哭了。”然后的然后,我慢慢地睁开了疲惫的眼睛,世界上第一件薄丝云缕裂纹陶器便诞生了。

人们惊奇于我的美丽,那交错分布的裂纹,如丝如缕,纵横交错,如同肆意流过的泪痕般清晰可见。

我微笑着,在阳光下展现我晶莹剔透、水润明净的身躯。我感谢那孩童的好奇心,是他的理解、他的单纯、他的好奇,成就了我今世的惊叹!

在一片惊喜喜与称赞声中,我闭上眼睛。历经了千年,我在这森然寂寞的博物馆中延续着千年以前的梦。梦中一名孩童悄悄地打开窑门,看见我微笑的嘴角后惊呼。我望见他纯净的眼眸,那里灵动着两个字——好奇。

好奇心的演讲篇四

奶奶80岁了,眼不花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针,便会放下活儿,喊一声:“老头子!”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便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这样的画面每每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

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小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宽容地笑答:“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得到了满足。

你在,就心安。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关系?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只要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在我看得见的地方,好好地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子的关心、温情与爱。原来,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好奇心的演讲篇五

车,穿行在青山绿水之间。

两岸美景,宛如一张画卷,在面前徐徐展开。山间苍松劲竹,缀着淡雅素梅,溪边野鸭相戏,映着流光碎影。葱茏绿意携着勃勃生机,迎面扑来。

揣着期待,车开进村庄,穿过狭窄的弄堂,一转弯,视野豁然开朗,停车场到了,正当我们准备下车,我惊喜地发现,停车场的尽头,竹林的掩映下,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又延伸了出去,那通往家的方向!

车子又向前开去,我雀跃地趴在窗边,路边花坛中的花娇艳开放,似乎也在欢迎我。开过桥,那桥也装上了栏杆,旧貌换新颜。我指着这些变化,欣喜地叫出了声:“妈妈,快看快看。”车还在向前开,经过老王爷爷家绿油油的苗圃,开过阿韦家腾着热气散着馒头香的窗户。又一转弯,开过隔壁奶奶家堂前挂着的腊肉,车,在自家的院落里安稳地停下。我拍着手蹦下车,爷爷奶奶早已等在门前,望着我们,两张刻满皱纹的脸笑得像揉皱的橘子皮。

“真正没想到,有一天我们的车子竟然能开到自家的门前。”妈妈一下车,便一脸的激动,“对呀,十年前头,阿宗事体想阿甭想。”奶奶裂开嘴,眼睛笑得眯成了两条缝。“我还清楚地记得,十年前,村里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都是坑坑洼洼的泥路,下雨天走都不能走,只能背着过去,谁想到,今天,汽车都能开到家门口了,这可太方便了。”妈妈连连感慨。“就是呀,你瞧,那山上的几户人家也都能开车上家门了。”爷爷自豪地指着远山。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我有些疑惑。

通车到家门口、疏通河道清理垃圾、换水管兴建水库……望着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听着乡亲们的笑谈,我心中的好奇渐渐消散,这些变化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政府为百姓着想,更重要的是,人们敢于当家作主,勇敢提出意见,积极行使为自己谋求幸福的权利,而政府也能虚心接受。我想,这应该是家乡最大的变化。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让新生活有了落脚点。

望着故乡崭新的面貌,望着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人们,我淡淡一笑,心中的好奇已化为深深的感动。

好奇心的演讲篇六

好奇心是什么?好奇心就像一支爆竹,一点开,它就劈啪作响,给于我们许多“爆炸性”的想象。

发明了“牛顿定律”的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咚”的落在他头上。好奇心就像那苹果,“咚”一下,把他的想象全撞开了,当即,他就提出一个质疑:苹果为什么会落在地上,而不飞上天呢?他立刻对这个看似普普通通,毫无价值的问题展开了研究,最终,最终发现了地心引力,他的名字也被收录进世界名人簿上。

牛顿的成功源于好奇心。好奇心让社会进一步走向礼貌。

大昆虫学家法布尔,小的时候为了捉一只纺织娘,竟到黄昏都没有回家,长大一点后,父亲叫他去放鸭子,他把鸭子放入水里后,就开始去捉昆虫,捉到傍晚,太阳西下了,他才赶着鸭子回家,以至于“两个口袋都塞的满满的”。

回家后,父母禁止他再玩昆虫,他就背着父母偷着玩,最终迈入了科学的殿堂。

好奇心的长久成就了法布尔。好奇心必须伴随着不怕困难的执着,才能最终成功。

“是一个圆呗!”20几个中学生都这样说着。专家微微吃了一惊,那里的孩子都没有好奇心,于是摇摇头走开了。

好奇心必须由着丰富的想象力引导,丰富的想象力则能激发出更大的好奇心。

好奇心变化无穷。它滑稽可笑,常引的你哈哈大笑。它刁钻古怪,逗得你猛追紧跟。好奇心虽然变化无穷,但有一点不变,那就是永远很好奇,使心不会变老,让社会向着礼貌猛跑。

好奇心的演讲篇七

大家下午好!

“你自我在家里玩,不要动我桌子上的东西,我去买菜了。”妈妈嘱咐道。“砰!”门被关上了。妈妈最终走了。咦,为什么妈妈不让我动桌子上的东西?哼,你不让我去我偏去!我打着“坏主意”向妈妈房间走去。

这些都是什么东西呀?口红?唇彩?这个像面粉的东西是什么呀?我疑惑不解。我总看见妈妈把这个像面粉一样的东西往脸上涂。禁不住好奇,我决定试一试,可是又想起了妈妈的嘱咐。到底涂不涂呢?“涂!当然涂!你都不明白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怎样能放弃?”耳旁传出了这个不明白从哪里发出的声音。对呀,涂一下怎样了?大不了被骂一顿。我拿起小圆盒子,正打算往脸上倒。“不行,妈妈说不能碰,你要是碰了,妈妈会生气的!”经过一番斗争后,我已经被两个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声音给搅糊涂了。“心动不如行动!”我最终抉择好了,便把口红和小圆盒还有水和眼影拿来实验了。

我已经把自我当成了科学家:拿起爸爸喝红酒的高脚杯当容器,把化妆品当成材料。实验开始了,我把口红用剪刀剪成五六块。再把那个小圆盒打开,里面是粉,涂在脸上能够变白。我把粉全都倒进高脚杯里,直到这时,我才感到了害怕,心不在焉地环视着门。

“唉,没事,反正做都做了,不怕……”正当这时,门开了。我立马回头,完了,妈妈回来了!妈妈看见了高脚杯里的“惨状”。妈妈生气地拿起衣架,我“毛骨悚然”地躲进了被子里。“何!洋!洋!”妈妈的声音里透着杀气,我在被子里瑟瑟发抖。

俗话说得好:“好奇害死猫!”从这次的`事件中,我明白了好奇心也不能过量,否则下场真是惨不忍睹。唉,都是好奇心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