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专业17篇)

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专业17篇)

作者:文锋

调查报告的写作是为了向读者提供详尽的信息和对调查对象的评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课外阅读关系到孩子们文化积累与心灵成长,对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过的字词和读写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成为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课标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终身自觉阅读的习惯。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科学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开辟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我们对我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作了调查。

【调查对象】。

五年级、六年级学生。

【调查结果】。

本次课外阅读情况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人数30人,收回有效调查表30份。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调查内容。

各项调查百分率(%)。

你家有自己的.书房或图书角吗?

没有。

和父母共用。

20%。

50%。

13%。

家人经常带你去书店买书吗?

经常买。

偶尔买。

没买过。

37%。

60%。

3%。

你每年大约买多少本书?

0本。

3%。

60%。

20%。

你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有好处吗?

没有。

说不清。

100%。

0%。

0%。

你在家有自觉阅读的习惯吗?

经常阅读。

偶尔阅读。

从不阅读。

60%。

40%。

0%。

父母或其他家人会经常督促你进行课外阅读吗?

经常督促。

偶尔提醒。

从不督促。

63%。

30%。

7%。

你的课外读物主要来源?

家长买的。

图书室借的。

网上电子读物。

87%。

10%。

3%。

你最喜欢的课外书类型?

作文书。

科普类。

其他。

23%。

13%。

64%。

周末或假日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

半小时。

2小时上。

47%。

33%。

20%。

你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提高语文成绩。

打发时间,消遣娱乐。

丰富知识。

17%。

3%。

80%。

你有写读后感、做笔记的习惯吗?

读书必做笔记。

基本做笔记。

很少、从不做笔记。

17%。

57%。

26%。

你觉得周围环境对你课外阅读有利吗?

有利。

一般。

较差。

47%。

53%。

0%。

【调查分析】。

1、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己的书房或是图书角,用来专门读书。

2、大多数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有一定的帮助。

3、学生课外阅读时间过少,阅读量不足。

4、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调查建议】。

1、提高家长认识,推荐优秀课外读物,保证学生良好的读书环境。

2、开展读书活动,拓展课外阅读量。

3、进行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4、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乐读乐学。

5、引导学生学写读后感。

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社区作为家长和儿童生活的重要场所,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是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为更好地推进维扬开发区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努力形成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合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扬开发区在**社区成立了家长学校。

**社区家长学校成立于20xx年3月,是随着“**学堂”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而成立。社区妇联根据实际,整合资源,努力构建社会化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一是健全了工作机制。通过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建立了由党政领导、妇联牵头的家长学校委员会组织网络,有。

教学。

计划,有家长学校重点活动安排表,有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记录、总结。二是建立了工作队伍。经过内引外联、协调各方,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支由妇联、“**学堂”志愿者服务队等组成的工作队伍。今年以来,在市区妇联的指导下,组织机构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工作成效日益凸显。家长学校的老师由**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邗江消防支队、社区五老、驻区学校教师、扬大学生、社区干部等“**学堂”志愿者组成。家长学校打造和谐家庭和亲子品牌。将社区家庭教育与创建“好主妇、好家庭、好家风”、“五好和谐家庭”、“勤廉之家”等评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家庭成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六一”儿童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庆日广泛开展亲子实践活动,引导家长与孩子增进沟通,互相学习进步。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借助外部力量,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帮扶、设立爱心基金等形式,为社区特殊困境未成年人解决实际困难,送去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社区家长学校工作因多种原因仍不尽人意,表现在:

从家长来看,近一半的家长认为自身缺乏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知识,80%的家长认为社区家长学校指导很有必要,70%的家长愿意参加家庭教育指导,但他们获取家教知识的渠道主要是报刊杂志和电视网络,参加过社区举办的家庭教育相关活动的仅占30%。由此可以说明,一方面社区广大家长对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需求量大,乐于接受这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社区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相对薄弱,近1/3的家长不清楚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从学生来看,课余时间主要活动是看电视和课外书、上兴趣班,占70%的学生希望社区经常组织活动,80%的学生非常喜欢参加社区游戏比赛,占75%的学生乐于参与社区家庭教育和亲子活动。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是在家和学校度过的,他们企盼和乐于参与社区组织的亲子互动等家庭教育和游戏活动。

从社区家庭教育工作者看,大部分人认为社区开展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依次为讲座、经验交流、咨询、亲子活动等,指导的内容包括加强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品德,提高学习成绩,科学育儿方法,塑造孩子性格等等。

社区家庭教育在指导内容上“学校化”的倾向较为明显;在指导对象上重孩子、轻家长的.状况也比较明显;在指导范围上受众面还不够宽泛;因社区发展、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志愿者老师缺乏和经费紧张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最大障碍。

1、学校应定期组织志愿者老师队伍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及方法途径,研究相应的教育内容,针对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授课活动及时听取家长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发挥民主性,组织家长协助学校科学治校、科学育人。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优秀的家长身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夫妻恩爱,姑嫂和睦,家庭关系和谐,带给孩子阳光心态和安全感,让孩子学会对他人信赖与亲近,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

2、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丰富家长学校内容。充分利用有条件学生家长的资源服务家长学校,积极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使家长与学生,家长学校与学校整体工作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3、强化家校联系工作。教师主动走向学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长,以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家访的质量和效果。每次家访学生要做好记录。家长来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热情接待,与家长亲切交谈,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对策。社区家长学校,应将个体户、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

4、教育孩子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科学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向家长们宣传科学知识。网络覆盖,触角延伸,搭建家庭教育大格局。着力完善各级家庭教育协调机构的建立,建立健全学生家长qq群,继续推进家庭教教育模式,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和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指导机构,组织讲师团、义工团传播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开展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和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作,与留守、流动儿童一对一爱心帮扶,全面提高广大家长、临时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目前,我国对于教育私人成本、家庭的教育负担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中国――儿基会合作的项目“中国农村地区初等教育成本与财政研究”是迄今为止对于贫困地区初等教育成本、学生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以及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等问题进行的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该论文即是在此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1.基本概念。

教育成本包含培养每名学生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在我国,教育拨款是构成各级教育成本的主要部分,但它并不是教育成本的全部,学生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是教育成本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教育私人成本是全额成本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与学校支出的机构成本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学生及其家庭为一个学生所支付的全部教育费用,包括学杂费、书费、练习簿文具等学习用品费、书报费、住宿费和其它费用。家庭教育支出是指农民家庭中全年用于支付所有上学孩子的全部费用以及教育捐集资。

2.研究假设。

(1)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收入和支出均为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收入部分包括货币和实物两部分,支出包括货币支出和自给性支出。农村贫困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处于半自然经济形态,收入与支出中,实物收入和自给性消费占有相当的份额。

(2)同其它经济成本一样,教育私人成本也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考虑到为初等教育阶段,这里只涉及直接私人成本部分。

3.抽样以及抽样调查。

根据多阶段、分层和随机抽样等多种抽样方法相结合的抽样框架,选取了江西、贵州、安徽、甘肃、四川五省作为样本省,每省分别抽取6到9个县,每县抽3到4个乡,每个样本乡80户至少有一个在读小学生的农民家庭进行95年家庭教育支出的问卷调查(本文所涉及到的数据除特别指出外,均为1995年数据)。本次抽样样本容量近10000户,共涉及5个省、34个县、136个乡。

农户问卷回收9020份,回收率达94%。在数据分析前,对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行了一些常规审核,共剔除不合理和不完整的问卷640余份,有效问卷为8379份。

表1样本分布。

地区。

县数。

乡数。

[1][2][3][4][5][6][7][8][9][10]。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于20xx年3月份对我市农村小学开展了调查访问,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调查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发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两所小学的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家访谈话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对家长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通过回收调查表,研读家访、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

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个体户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区企业或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6.3%;中专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83.8%;收入较好的只占2.5%;经济困难的占12.5%;特别困难的占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进看书看报的占17.5%;畏导孩子学习的约占23.75%.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有桌椅、灯具、必须geo2k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农村责任田的承包、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村很多家庭的条件明显改善,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又使农村独生子女剧增,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保证。本次调查采取听报告、发问卷的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小学三、四、五年级的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问卷390份,回收有效问卷371份(其中学生问卷195份,家长问卷176份)。学生和家长逐项填写问卷。

目前农村很多家庭都变得相对富裕了,家长也能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然而,他们只是盲目地把孩子送到家教班和特殊班...并将他们的教育责任完全“委托”给教师。他们不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甚至违背了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渴望成功,鼓励年轻人。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协调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接受全面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专项调查的要点是:。

1.你觉得你父母最关心你什么?

2.你觉得爸爸妈妈和你自己平等吗?

3.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对吗?

4.你在家帮父母做家务吗?......

通过回收问卷、谈话记录,综合分析,探究常见原因,完成调查报告。

1.父母职业:农民占57.5%;干部职工占38.8%;个体户占3.7%,大部分劳动者从事临时性建筑工作,属于工农业两用,都生活在农村。

2.父母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占6.3%;中学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父母文化多是小学初中,也有初中没有的。

3.家庭经济收入:农业和农民找工作收入的83.8%偏低;只有2.5%收入较好;经济困难占12.5%;特别难的占1.2%。

4.家庭构成:原婚姻占91.2%;再婚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中,17.5%平时看书看报;约23.75%的儿童接受了学习指导。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为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桌椅灯具、必要的学习用品和图书资料,平时可以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约占25%。

这些不全是家庭经济的限制,大部分是父母的意识和观念。

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开展农村家庭教育调查,是做好新时期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先导。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丰县妇联在全县1xxxx镇3xxxx所中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探讨当前我县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以便进一步做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推进全县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农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县大部分农村家长还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的责任,不能很好地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现在大多农村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从而也会导致出现“严而无爱”或者“爱而不教”的极端教育。此外社会的变革,特别是现在高等教育制度的变革以及大学生找工作难等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家长的观念有一定的改变,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导致对子女的教育有一些错误的行为。

1、农村家长素质偏低。农村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文化底蕴差,大多数农村家庭很少看得见纸笔和书籍,大部分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功课。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较少,家长闲时不看书读报,而是沉湎于喝酒、搓麻将、打扑克,给子女学习、成长带来了较为消极的影响。2、家长期望值过高。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期望很高,希望孩子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与此相对应,农村家长都舍得投入,他们节衣缩食,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尤其是物质上的要求。

3、家庭教育方法简单。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出孝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粗暴,经常打骂、惩罚孩子,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则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学习则很少过问。

4、过分依赖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只是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

5、家庭成员中对子女教育的观念不统一。农村家庭几代同堂的情况较多,在教育子女观念上存在严重分歧,祖父母的宠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对立局面。有的农村家庭是父母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赚钱,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给另一方。此外,由于农村家长外出打工较多,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

6、家长的就业观和人才观还较为片面。有的认为孩子升高中、考大学,将来当工人、干部才有出息。有的认为孩子上不上学无所谓,只要有力气、肯钻营就可以“成才”。还有的认为不管孩子将来干什么,只要能赚钱就是人才。

1、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缩小农村与城市学校的差距,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现状。

2、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有关部门要加强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导形成科学的、关爱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家长重视孩子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家庭形成良好教育环境,使孩子在家庭中愉快、健康地成长。此外,学校也要向家长介绍、讲解一些实实在在的家教知识、家教理论。

3、建立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制度。要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沟通,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工作和班级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加深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理解。

4、增强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要向农村家长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报刊,建议家长订一两份有益智力的报刊杂志,作为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资料,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增强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要尽力为孩子创造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配置书桌、书架,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长要对孩子的成长给予全方位的引导,在孩子面前要不酗酒,不讲粗话,不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的事情。

5、改变家长传统的就业观和人才观。要着力改变家长片面的就业观和人才观,让家长拥有长远眼光,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教育,全面提高孩子德、智、体等各方面的素质。

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于2010年3月份对我市农村小学开展了调查访问。调查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发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两所小学的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其中学生问卷195份,家长问卷176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

二、调查目的。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调查步骤。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家访谈话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对家长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通过回收调查表,研读家访、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

四、调查对象。

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个体户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区企业或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6.3%;中专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83.8%;收入较好的只占2.5%;经济困难的占12.5%;特别困难的占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进看书看报的占17.5%;畏导孩子学习的约占23.75%。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有桌椅、灯具、必须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五、调查结果。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农村责任田的承包、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村很多家庭的条件明显改善,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又使农村独生子女剧增,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于3月份对我市农村小学开展了调查访问。调查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发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两所小学的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其中学生问卷195份,家长问卷176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

二、调查目的。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调查步骤。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家访谈话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对家长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通过回收调查表,研读家访、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

四、调查对象。

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个体户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区企业或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6.3%;中专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83.8%;收入较好的只占2.5%;经济困难的占12.5%;特别困难的占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进看书看报的占17.5%;畏导孩子学习的约占23.75%。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有桌椅、灯具、必须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五、调查结果。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农村责任田的承包、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村很多家庭的条件明显改善,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又使农村独生子女剧增,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根据本次调查,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仍存在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这次调查中,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最大的误区,50%的父母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求,给孩子想要的一切。他们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在情感上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如今,大量的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饱受物质匮乏之苦,他们不想让孩子遭受童年的苦难。所以“无论多穷,无论多辛苦,无论多辛苦,无论多辛苦”的教育口号,是第一个在每个家庭都充分体现出来的。本质上,这些父母不知道如何爱自己的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和生存的能力。他们忽视了父母作为“教育者”的角色以及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育职责。这种家庭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单纯”和“珍惜”的含义,也无法理解“穷家出孝子富家”的千年古训。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己的能力都会受到严重挫伤。

许多父母把自己置于家庭的绝对权威之下。孩子不小心把家里的小东西弄坏了,父母会大发雷霆;一次考试不及格,家长会毫不留情,训斥;如果你在外面遇到了麻烦,那就更糟糕了。一顿臭骂缺一不可,拳头拳头接踵而至。调查显示,30%的家长会凭借父母的“权威”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比如不允许在同学家玩耍。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不愿意或者不善于让孩子与自己平等,不懂得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很多孩子,因为父母的粗暴和无知,放弃了自己热爱的体育活动,把自己埋在书山人海中,被迫“一心只读圣贤”;有些人很喜欢画画,却被父母逼着告别兴趣……这些父母把严格的要求理解为不断地批评、斥责、逼迫孩子。这不能不说是父母的错。为此,中国总督柳斌曾沉痛地指出:“一个孩子为了观察蚯蚓,从父母那里挨了一巴掌,我想这一巴掌可能会击倒一个未来的科学家。”。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自我发展的洪流中,一些家长片面地认为自我发展是让孩子自我发展,随意发展。他们认为“性本直”,往往对孩子的品行、爱好、兴趣、社交等充耳不闻,缺乏必要的疏导和教育。有的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要求太高,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非常失望,对孩子失去信心,干脆顺其自然。

这类父母往往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高。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教育孩子不要做主人,不要做局外人,要做一个人。做人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生活的价值,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有太多的孩子只想当科学家、董事长、总经理、医生……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美好的梦想在现实面前会形成怎样的差距。

调查显示,80%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要求放松,不能以身作则。他们要求孩子做的事,自己永远做不到。很多父母告诉孩子“五谷杂粮都是硬的”,但他们扔掉的是不适合口味的'食物;一边给孩子们讲“孔融做梨”,一边手忙脚乱地挤车抢座位;在教育孩子尊重父母的同时,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和义务;在告诉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原则的同时,从不碰书,经常沉迷于扑克麻将桌;一边告诉孩子要听老师的话,一边在背后评论老师,甚至破口大骂...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学习和生活都比较懒惰,大部分都没有上进心和求知欲。

作为一个社会人,不仅要懂得知识,还要掌握技能。给人鱼只够吃一顿饭;教人钓鱼,终身受益。根据这项调查,至少80%的父母认为孩子只需要好好学习。他们经常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从长远来看,孩子的生活技能、学习技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都是可怜的。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后,很难有大的进步。

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是全社会的事,尤其是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承担起协调学校内外教育力量的重要任务。目前可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成立家长学校,定期派人给家长办培训班,让家长接受当前先进的教育意识和趋势,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二,学校设立家长接待日,每月定期接待来访的家长,并就一些教育问题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

三、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和在家表现,与家长达成教育学生的协议,做到因材施教。

四是设立“家长联系卡”,定期或不定期发给家长,请家长反馈,让学校和家庭紧密合作,共同教育好学生,为祖国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人。

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为切实做好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我县地处燕山山区,总的地势北山区高、中间桑干河河谷平地低。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地质地形地貌为地质灾害发生创造了条件,境内地质灾害类型较全,包括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我县目前威胁居民区、矿山、交通要道及重要经济建设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53处,其中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35处、崩塌3处、泥石流5处、地面塌陷4处、险坝6处。有10个乡镇39个行政庄(1334户、5381人,5395间房)和10公里公路、5处矿山、2处采石场)受到地质灾害威胁,威胁财产2725万元,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

根据我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调查成果,综合分析地质灾害点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和人为影响因素与自然影响因素,地质灾害性质及威胁程度等确定地质灾害隐患区(点)做为地质灾害的防范区(点)。对地质灾害防范区(点),根据其类型、规模、诱发因素、威胁对象、威胁范围等,确定了监测预防责任人、预警信号以及人员和财产转移路线,制定了一般的治理措施。

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是降雨,在遇到大雨、暴雨、较长时间持续降雨时,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另外主要诱发因素之一是人为工程活动,在煤矿区采煤诱发地面塌陷,采石场易诱发崩塌,公路边坡开挖诱发公路边坡滑坡,居民临近坡脚建房开挖坡脚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与人为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有关部门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和人为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认真落实防灾预案,切实保护隐患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达到防灾减灾安全讯速的目的。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县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县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县国土资源局。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县人民政府做好大型地质灾害的处置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大型地质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负责组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按有关规定界定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督促、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情况。

(二)明确职责、协作配合。

1、县国土资源局:承担县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值班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与有关部门一起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按有关规定向县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报告灾情信息并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通报灾情信息;建立健全地质灾害抢险排危专业队伍;会同县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助的部署、监督和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地质专家组配合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调查灾害类型、范围、规模、发展趋势,圈定危险地段,提出应急防治措施并提交应急调查报告,按照有关规定向县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报告地质灾害调查和处置结果。

2、县交通局:做好全县交通道路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力量抢修因灾损坏的公路交通设施,保障交通干线和抢险救灾重要路线的畅通;在危险路设立醒目的标志,警示过往车辆和行人;做好抢险救灾人员、物资以及撤离人员的紧急运输工作。

3、县水务局:做好水库、险坝及其它水利设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和督促开展库周、水利设施沿线地质灾害的抢险、救助工作,保障灾区供水并及时向县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县国土资源局和县人民政府通报降雨信息、汛情动态。

4、县住建局:做好建设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发生或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地区的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危房检查,指导群众安全转移;组织当地行业主管部门抢修因灾受损的公用设施,尽快恢复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工程设施。

5、县安监局:做好全县矿山尾矿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6、县民政局:及时掌握灾民安置动态,组织调运救灾物资,协助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及时设置避险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妥善安置和救济灾民,安排好灾民生活;及时向县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灾民救助和安置情况。

7、县卫生局:组织医疗和卫生防疫队伍,及时赶赴灾区投入抢救治病和防疫工作;及时向县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医疗救助和防疫情况。

8、县公安局:做好社会治安工作,防止因地质灾害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

9、县气象局:收集有关气象信息,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报;分析、预报重点地区未来降雨和天气状况,并及时向县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通报。

10、网通公司xx分公司:保证各级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与地质灾害发生地之间的通信畅通,保障通人员和设施安全。

11、县供电公司:组织灾区供电部门进行电力抢修,恢复电力供应,全力保障灾区医院、重点工程、县政设施、军事等重要用户的电力供应;及时向县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电力供应和抢险情况。

12、铁路部门:做好铁路沿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督促、检查本部门有关单位实施对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的抢险、救助工作,尽快恢复铁路运输线的畅通;在危险期路段设立醒目的标志,警示过往车辆和行人;及时向县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报告铁路运输状况。

13、武警xx中队;参与地质灾害紧急情况处置的会商,并按会商要求部署所属部队参加抢险、救助工作;及时向县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通报部队抢险救灾情况。

14、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参与抢险、救助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成立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领导小组,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有关人员要立即赶赴发灾现场,协助当地政府及领导,组织群众搞好抢险救灾工作。

(三)加强汛期值班制度。全县有关部门汛期要坚持24小时值班,公开值班电话。各灾害隐患点所在的乡镇办事处和村的监测预防责任人,汛期一定要坚守岗位,及时进行监测和监视,确保信息畅通。

要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要求,认真做好速报工作,以保证各级主管部门及时组织调查和作出应急处理。

幼儿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1、调查的目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亲情的纽带,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当好孩子的首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2、调查的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长江委幼儿园的孩子,共发放情况调查表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份。调查对象中,离婚、丧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8.8%。被调查的家庭成员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固定工作的约占82.83%,从事个体经营、及工人的约占39.91%。

3、调查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

家长问卷形式问答为主,在关于对幼儿园教育有的意见建议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由于我园是委属机关幼儿园,家长的家庭收入比较稳定。以接受调查的227个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45.3%;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75.5%;另外,许多孩子的家庭中还有老人资助。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后能出人头地。他们都非常重视其子女的教育,稳定的经济收入为家长开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我园幼儿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博士的约占总数的2.7%;父母亲是大本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58.31%;父母亲是大专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35.13%。

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是工人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43.27%;其次是一般职员,是其父母亲总数的14.6%;而机关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占5.4%。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

由于家长一般都在本市范围内上班,不用花费很多上下班的时间,且有95.58%的孩子以单独居住和同父母居住为主,因此说: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

在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上,绝大多数家长表示,管好孩子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职责,至于其他教育则是其次。这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

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教育类型中,95.57%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扬鼓励、耐心说理。在这些家庭中,家长虽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却有55.75%的家长认为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顿、全家人不理他、罚站、关在家里不许出去等。这说明,有半数多的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不成正比。

此外,虽有99%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们的表现却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当长的业余时间,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没有多加引导,家长平时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做家务、看电视报刊、参加文体娱乐等活动上,占95%,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三)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们已经知道,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妈妈,约占其家庭总数的61.43%,其次才是孩子的爸爸,约占30.97%。这可能与父母亲的工作和生活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生活的关系,孩子在家里与妈妈的关系较为亲密。调查表明,有56.63%的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有31.85%的孩子乐于接受父亲的教育。且,参加家长会或学校要求家长参加的活动,也都是母亲是主要参加者。这都说明家庭教育孩子目前主要还是依托于孩子的母亲。作为孩子母亲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品质,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但是应该清楚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养、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丰富活跃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现代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基本保证。

由上面的结果分析表明:现阶段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只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还有一部分家长主动参与教育的意识薄弱,觉得我交了钱,你们是老师,这孩子我管不了,全交给老师了,处于被动的状态。

由此可见,加强家园联系,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是每个家长具有全面而长远的素质教育意识,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家庭充分认识到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当它与孩子的学业发生矛盾时,这个重心又发生了位移。

调查表明,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才,但是这种成才观念经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许多家长看来,人才就是掌握高深学问的专家学者,从而忽视了在各行各业中数以亿计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还是忽视精神软件方面。一些家长舍得给孩子买钢琴和电脑,但却不愿花钱学习教育的方法和思想,以加强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因为,家长必须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

如: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二)家长尤其是母亲要不断充电:

周末、假日,街头经常能看到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不辞劳苦地伴送孩子去参加各种辅导班,使孩子们能够从校园之外多渠道获取知识,助他们一臂之力。但是,有的家长整天督促孩子,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有的家长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想到自己也需要进修、充电。家庭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首先学习的对象。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是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而实现的.。事实上,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在为人处事方面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无止境的漫长道路上照样有为孩子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而且这种教育远比课堂教育来得重要。

家长自身不断加压充电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家长,学习的过程是再社会化的过程,是自我充实、完善的过程,是沟通、影响、感染孩子的过程。作为孩子,在家长的学习推动下,更加倍于自身的学习。母亲对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但作为母亲在认识上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成长,忽视母亲自身的需要和发展,把孩子作为生活的全部或生命的延续,从而造成自身的发展和兴趣爱好受到制约,情感体验遭忽视,视野变狭窄。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母亲,且,孩子在家里与母亲的关系较为亲密,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因此,母亲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余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承认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腊,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请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自然的发展。

(四)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

1、幼儿园教育要通过家访、家长联系本、亲子活动等方式充分和家长联系。

2、针对家教存在的问题,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方式,集中指导家教方法,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学校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中的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等。

4、家长应是儿童的第一任心理辅导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细微变化,从孩子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安全等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我校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53名。调查显示,有98%的属父母外出务工,31.4%的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6%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在留守儿童中,一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占23.79%,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占9.6%;由叔、伯、姨、朋友抚养的占4%;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占76.21%,其中95%是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操持家务,抚养孩子。二是在留守儿童父母中,40%的每1-3个月回家一次,45%的半年回家一次,15%的一年以上回家一次。三是务工情况,30%的在本市打工,30%的在省内打工,40%的在省外打工。四是在与父母联系方式上,97%的电话联系,很少写信联系。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7%;学习良好,占18.3%;学习成绩一般,占60.1%;学习成绩较差占5.9%。其中,有62.7%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37.3%。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60%。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知识来源于自己摸索的占49.5%,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占33%。近30%的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13%。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害社会。

2、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

3、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由于父母在外打工,部分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缺乏父母的督促指导,主动性、自觉性不高。95%的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产生各方面的压力,如开家长会没有父母参加,和同学发生争执得不到父母的引导,有时还受其他同学的轻视和欺负,这些压力的产生致使留守儿童心理变异,逆反心理增强。在学校违反纪律,和同学产生摩擦,在老师眼里成了班里的问题生;加上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留守儿童在家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育和管理,生活自由散漫,加上临时监护人大多是隔代老人,对孩子溺爱放纵的现象,进一步助长他们任性、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1、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根据园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将利用市局支持资金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改造,为寄宿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弟)创造更加优美的成长环境。

2、切实执行规定政策,确保外来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对外来无务工子女学校尽力接收其入学,并按学区内学生对待,一视同仁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留守儿童接受同等教育创造条件。

3、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对所有留守儿童(外来学生)逐个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儿童父母定时(不定时)联系,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让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使学校和监护人能有效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4、学校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以工会牵头,组成以党支部、团队、班级等组织为主的关爱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弟成长的组织网络,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困难学生补助等实际问题,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环境。着力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研究,认真履行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大力发展家长学校等家教服务网络,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使社会真正和谐。

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古训有云:“穷养儿富养女”,即男孩要“穷养”不能给予太多,要多些节俭,多些锻炼;女孩要“富养”,物质上多些满足,生活上多些照顾。

调查大多数家长赞成穷养儿子富养女儿。

还记得几年前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蜗居》吗?当剧中海藻的妈妈知道了女儿的遭遇后,说了这样一番话:“俗话说,‘男孩儿要穷养,女孩儿要富养’,不是没道理的。现在想来,我这一辈子吃亏就吃亏在没钱,没为你们姐妹俩提供好点的生活条件。但凡你们小时候经历过富裕,都不会为眼前这些小恩小惠所迷惑,感激到把自己的一生都搭进去。”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感慨:男孩穷养女孩富养,似乎《蜗居》中的悲剧又一次证明了这句话的英明正确。事实上,在生活中,大多数家长还是赞成这种教育观念的。男孩女孩因为性别不同,区别对待抚养,应该说是育儿教育的一种进步,通过一些特殊教育把女孩培养成举止优雅的淑女、把男孩培养成坚毅勇敢的男子汉,这些都无可厚非。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男女有别的社会文化期许。一般来说,常常会要求男的有出息、有主见和靠自己,而要求女的则是善良、富有同情心、温柔等,这种社会不同的期许直接影响着父母的教养方式,更直接地讲,孩子长大以后的种种表现都是父母教养方式的结果。”**小学教师**介绍,她自己也有儿子,平时生活中对儿子的要求也比较严格,金钱观念上也注意培养儿子的自控能力。

观点交锋。

从性别差异来讲,穷养儿富养女并没有错。但是,在生活中,结果却总是让人出乎意料。富养的女孩可能养尊处优,不能免疫诱惑不说,说不定还形成嫌贫爱富的价值观;穷养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缺失关爱,一方面没有安全感、自闭自卑,另一方面过度自我保护、攻击性强甚至仇恨家庭和社会。“穷养儿”不行,“富养女”也不行,这不是变成了“小儿难养”了吗?现在基本上家家就这么一个小不点,到底该咋养呢?“穷养儿富养女”真的就不对吗?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支持方古训传承多年肯定有道理。

有很多家长认同“穷养儿富养女”的说法。他们表示,“穷养”男孩的理由是因为男孩子以后要承担更多社会和家庭责任,所以要多经历一些“磕绊”和“摔打”,多吃苦。就像古人说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才能磨砺出坚强的品质,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而女孩“富养”是因为女孩应该有富足的物质、优越的环境、开阔的眼界,能让女孩在长大以后对花花世界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不会轻信花言巧语,不会因一些小利迷失自我。

“从古至今,这么多年了,大家传承下来的育儿经验,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家有女儿的欣欣妈说,“我是穷养出来的,当然跟小时候家庭条件有关系。我一直以来都很自卑,对钱方面非常计较,买个青菜都货比三家,穿着方面,再好的衣服也穿不出气质,而且也舍不得买,在择偶方面要求也非常低,其实我自身条件并不差,我完全可以找个更好的老公过富足的生活。所以我的女儿我一定要富养。”

“富养女、穷养儿,这是老家听过的谚语。大意是富人家的女儿因家境宽裕而仪容出众、气质高雅,从小在关爱的环境下成长而缺少花花心肠,且不易为金钱所打动,很容易成为一个优秀的妻子与母亲。而穷人的儿子从小饱经磨练,奋发图强,容易成为优秀的男人。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大多属于富家女穷人儿的故事,也给我们在择偶时提供了一种借鉴。”同样身为教师的吴兰说,她所认识的朋友中,穷养儿富养女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大多数还是比较成功的。

反对方已与时代不合拍理应摈弃。

虽说这句话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可是很多家长认为,单纯地用穷富来界定养孩子的方法,这样有些极端,而且现在孩子的性格都非常敏感,容易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好的影响。

小健的爸爸告诉笔者,“穷养”男孩也有“穷养”的弊端。如果孩子因为承受太大的心理压力而导致自卑,或产生抑郁倾向,或者由于家长给予的经济生活过分拮据而去偷窃,那就适得其反了。而女孩的“富养”,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代社会是不需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和“公主”的,需要的是自强自立的现代女性。

“古时候,女子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低、压力小,就娇惯点养育,以期这样能培养出品位不凡的女性,等到谈婚论嫁的年龄,找个家境富裕的丈夫,过着吃穿不愁,相夫教子的生活,如此便可安度一生。所以提出穷养儿富养女,这是典型的重男轻女观点,如今早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江苏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钟凌认为,这种目的性极强的心态与做法带给孩子们的压力与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女孩子过分爱慕虚荣,受不了一点委屈,心理脆弱。自视过高的同时又极容易因为外界的否定感到自卑。

而80后妈妈晶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否定了这种教育观。“女孩宠着养以后是经受不起挫折的,我的一个同学就是这样的。婚姻生活过得一点都不幸福。我经常对女儿讲,漂亮不重要,自己有本事才是最重要的。”她认为,小孩子要东西不要给得太快,要通过努力换取。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孩子是不会珍惜的,对孩子无论男女都不能娇惯。

正确地理解和实施穷养和富养。

其实,“穷养”也好“富养”也罢,关键是你到底想养出个什么样的孩子?家长们养育自己的孩子还必须有自己的主心骨,千万不能太迷信一种论调、依照旁人的方法“依样画葫芦”。

从性别差异来看,女孩天性中具有稳定性,喜欢和谐融洽的生活环境,给予女孩更好关注与宠爱是必要的;男孩天性中富有冒险和攻击性,给予男孩更多挑战和磨砺也是必须的。但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个得不到满足的男孩,成长过程中由于缺少关爱,可能会没有安全感,可能会自卑自闭,也可能过度自我保护,甚至仇恨家庭和社会。一个无条件得到满足的女孩,可能会贪慕虚荣,养尊处优,只知道索取,不愿意付出。

穷养与富养,关键是养的内容,而非物质上的含义。关爱孩子,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健康快乐成长,无论男孩女孩都应一视同仁,这也是家长的义务与责任。女孩将来会成为一位母亲,因此,对于女孩的教育,自尊自立同样重要,物质上面的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却不足取;对待男孩,未来的父亲,要培养他有担当和责任心。而两性相处中,更要让男孩女孩学会相互尊重,互相服务的理念,平等的关系才能互相帮助与支持,共同成长。

养育孩子是生活中挑战的事情,对于当前“独一代”的父母们,没有前人经验可寻,而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这就要求父母们不能简单刻板地以“穷养”或“富养”教养孩子,而是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富有弹性地呵护他们的成长,该紧则紧,该松则松,无论是物质层面,抑或精神层面,松紧适度,才能把握好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时机。

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关注度方面:在校表现的关注占20.5%,能否自觉完成作业占19.5%,而关注品德表现及校园生活感受的只占13%。

对错犯错方面:能采取说服教育为主要方式的占57.3%,而采取“不理他”“关在家里”“罚站”等消极方法的有22.7%。

1、理念失衡。

2、方式失策。

基于对孩子的期望,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认为严厉、高压才会对孩子有更大的触动。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我上班多么辛苦,我都会和我爱人轮流对孩子的作业每天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学习中的问题和错误。(会打孩子吗?)会,教育过程中肯定有时候对他的表现不满意而采取一些武力,但这也是为他好啊。”梁军如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却希望读小学的孩子会有更好的发展,考上好学校从而有个好工作。罗庆在回答记者关于对孩子的希望时也表达着相似的观点,“每次考试我都要求孩子要进到前五名,否则肯定会有些惩罚。”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许多居村家长对此并不理解,认为那是一种浪费时间的“玩耍”,还不如将书本的知识再好好学习。

珠江少年杂志社主编苏颖:过于关注孩子成绩表现,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中国父母最爱孩子,但这种爱很多时候都只表现在给予孩子好的生活物质,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质上的培养,以及情感的交流。还有,大多家长都只把孩子看成是自家所有物,无论自家孩子多优秀,都觉得比不上别家孩子。孩子要长大,长大后就成为一个社会人,要服务于社会,要是家长能把孩子放到社会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走出家门,多接触社会,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五年来,在xxx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妇联、市教育局、市人口与计生局、市卫生局、市关工委等部门相互配合,紧紧围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为目标,以提高家长素质为主线,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全面深入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全面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广泛宣传普及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使全市0—18岁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到xxx0年达到98%。

2、家庭教育的阵地数量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加强各类家长学校建设,以村区、村屯、中(小)学校、幼儿园为依托,大力发展多元化、多类型、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家长学校。目前,我市现有各类家长学校290所。其中,中(小)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82所,建设率达到100%;社区家长学校48所,建设率达到90.6%;村屯家长学校160所,建设率达到60.2%。

3、重视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工作。加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单亲贫困家庭儿童、春蕾女童等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目前,我市共建立“留守儿童之家”93个,其中,杨家满族乡中心小学和得利寺镇中心小学被评为xxx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赵屯乡河洼村“留守儿童之家”被评为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

4、发挥示范带动的辐射作用。大力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加大对家长学校的评选和表彰力度,发挥优秀家长学校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建立xxx市社区、村屯优秀家长学校26所,推广家长学校成功经验。市教育局、老虎屯小学、太阳中心校、义勇小学、四初中、十六初中、幼儿园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家庭教育研究实验基地”。xxx市第四初级中学、xxx市太阳中心校、义勇小学、xxx市老虎屯小学和29中被评为首批“xxx市中小学示范性家长学校”

5、加强家庭教育队伍建设。整合社会人才资源,先后组建了由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妇联干部和热心家教工作的志愿者组成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6支。全市共有家庭教育工作专兼职工作者、志愿者共135名,参加过业务培训的95名。

6、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联合教育局、卫生局、关工委等有关部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当前家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调研掌握真实情况,提炼正确结论,征集家庭教育论文50余篇,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通过案例揭示家庭教育的内涵、方法和规律,共整理出20大类型、500多个家教案例,并出版《xxx市家庭教育经典案例选》,使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目前,我市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调查报告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3篇,在市级刊物发表7篇。

家庭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共同实践。五年来,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职能部门相继成立家庭教育组织领导机构,把家庭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我市精神主明建设和儿童发展规划,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妇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为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提供了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公室设在妇联的优势,把家庭教育与妇联业务紧密结合,将《规划》的实施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考核评估,整体推进,在妇联内部形成了工作合力。市妇联、市教育局负责共同牵头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主动与市卫生局、市关工委等成员单位联系沟通,密切合作,互相支持,有力地推进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在巩固、完善中小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基础上,大力创建社区(村屯)家长学校、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早教中心等家教阵地,制定家长学校管理制度,探索个性化、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不断扩大家庭教育覆盖面,推动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市妇联坚持把社区(村屯)家长学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市卫生局、市人口与计生局还发展新婚夫妇学校、孕妇学校、人口学校,举办胎教知识、早期教育等培训,开设家庭教育咨询热线,切实从源头做好家教工作。共开设各类讲座50余场,接待新婚孕前教育7万多人,发放预防出生缺陷、致全市青年一封信等资料20万余份,10万多人次受益。

二是实施“现代家长教育工程”。启动“家庭教育大讲堂”公益讲座,组建家教讲师团,有计划的组织他们深入社区、村屯、机关、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围绕家庭教育、儿童成长中突出的问题进行宣讲现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知识,帮助广大家长解疑释惑,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妇联还成立家教志愿者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服务活动。

三是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宣传阵地,开设“家庭教育”专栏,为广大家长提供科学的家教方法,推进家庭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抓住节日契机,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开展咨询活动,发放家庭教育宣传手册上万份。市教育局在学校的网站开辟“家庭教育绿色通道”,开通“教师博客”,家长可以通过与“教师博客”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和解决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一是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以“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为契机,举办以“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培育孩子健康人格”、“怎样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等为主题的家教讲座。开展“十大孝子”和优秀家长评选活动、我爱我家征文绘画活动、家庭教育音乐会、亲子运动会等实践活动,确立了以人为本,家长孩子共同参与,亲子互动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帮助孩子们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远大理想。今年5月11日,在我市召开了全国家庭教育现场会,还举行了xxx市家庭教育音乐会暨示范性家长学校颁奖仪式,整场演出家长与子女同台,艺术与教育共伴,形式与内涵互融,深受领导赞兴誉与观众一致好评。

二是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立足家庭,面向社区,把家庭教育与“五好十星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节约环保型家庭”、“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使得家庭教育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妇儒皆知。开展“知善恶、明荣辱”教育活动,促使人们明确道德的实践方向;开展争创“品德高、十星户”活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促使人们形成对善的执着追求精神;开展“事不关己,我该怎么办”研讨活动,培养人们的道德意志,锤炼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坚持善良正义,形成高尚的品德。开展“家家议”、“家家评”、“家家学”、“家家乐”活动,使家庭与家庭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开展“每日读一篇文章、每周读一本刊物、每月读一部经典、每年撰写一篇读书心得”“四个一”读书活动,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关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以“爱心献春蕾”为主题,通过在新闻媒体开设“爱心桥”栏目,开设募捐热线电话,成立志愿者队伍,在全市开展“代理父母助春蕾”、“情系春蕾、真诚献爱心”、“手拉手共筑爱心桥”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救助特困女童工作中去。成立xxx市优秀“春蕾女童”奖学金,为特殊困境家庭女童提供了有效救助,使“春蕾助学”工作向社会化、项目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以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为阵地,贯彻实施“共享蓝天”活动,为留守流动儿童配备法律、医疗保健、心理等志愿者,帮助留守儿童辅导功课,为他们讲授未成年人的伦理、心理和生理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疏导教育,减轻他们心理压力,使他们把一些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遏止住,有效维护留守流动儿童合法权益。加大对留守流动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工作力度,开设了形势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疏导等知识系列讲座,为监护人和家长解答关于家庭教育、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处理、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困惑,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监护人和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解决了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改善残疾儿童生活和学习条件,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1、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建议由上至下出台文件,把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设立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培训、研究、宣传普及等。

2、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家庭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加强改善农村家长学校办学条件,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加大对农村家长学校硬件设施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否则,农村家长学校发展很难。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增强家庭教育的服务能力。目前,家庭教育的人才培养和储备仍处于弱势状态,主要表现为:缺少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缺少系统的理论培训、缺少制度保障和教材支撑、指导队伍年龄偏大且观念陈旧,不能满足高层次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等等。对此,建议进一步打造专兼结合、具有较高素质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并对新时期的家庭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加强专题培训,实行规范管理,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家庭教育队伍。

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孩子的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和睦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通过这次调查,希望了解一下现今家庭教育的情况,收集一些有关信息,从而对现今家庭教育中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调研,了解清楚当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寻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1、调查对象。

本调查涉及对象是东莞的有已入学孩子的家庭。

2、调查方式。

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式调查,调查时间为11月,对一些网友进行随机调查。

3、调查内容。

二、结果与讨论。

1、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由于根据中国现今的教育实际情况,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大部分家长都偏重关注孩子的学习方面的问题,学习问题成为一个家庭中围绕孩子的主要问题,而一些孩子成长的其他要素(例如:品德修养、兴趣)往往被家长较为容易地忽略,而调查也表明,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全面素质配养力度方面还是不足够的,可以从家长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满意度中可以看出来。

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每天都能够有跟孩子交流的机会,但问题是大部分还是一些日常的闲聊,而基本缺乏其他方面的交流,这个可能跟一些传统家庭观念有关,一些出现在国外的,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在调查中基本没有出现,可以说明,由于社会的观念和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影响,还有有可能存在家庭中交流脱节的问题。

调查中还发现,现今大部分孩子的自觉性还是较高的,一般情况下,孩子放学都会及时回家并自觉地完成作业,但问题表现在一般孩子晚上都要花大部分时间在学习方面,而一些其他活动显得较少参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基本上不参与家务劳动。

2、讨论。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家的基础,所以一个富强的国家,必然教育上是很今人满意的,21世纪,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逐渐提升,教育就成为一个必须处理好的大问题。面对日益全球化的方方面面,中国教育,尤其是容易被忽略的家庭教育能否与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接轨,这个还有待我们去作更深入的研究。

虽然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另人满意,但是用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还不足够面对庞大的人口。所以物质条件的制约必然教育有一定的压制,这一定程度上表现在升学压力当中,每个人都希望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名校”,但是面对现今资源还不足以应付需求的时候,只能择优录取,但是单一的选取手段促使孩子学习压力的大大增加,这主要体现在一纸学习成绩单上,使得全面发展又一次成为一个口号,当其他成长要素与学业进行选择时,学业往往会成为被选的对象,想改善这个问题,必需要各个方面共同进行。教育离不开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培养。虽然素质教育、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无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揠苗助长的现象仍普遍可见,各种各样的少年班、兴趣班如雨后春笋地兴办,无数正常的孩子被催化成超常孩子。传统的应试教育稳扎稳打,功利主义思想主导着教育领域。

体劳教育处于被忽略地位,孩子玩耍的天性被逐渐销蚀掉。这对孩了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我们应当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认识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体劳教育应当成为孩子教育的基础,而道德等精神教育应当成为教育的核心。一切的知识和各种美德都可在健康的身体和精神中获得;智育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进行心灵陶冶的手段,知识能推动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并使这种追求不断提高,但绝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目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才是我们希望所看到的,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孩子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

文档为doc格式。

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在当今社会一幕幕不该发生的悲剧依旧上演,这对教育产生了众多的负面影响,有良知有责任心的教育者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学校育人的困惑,“现在的娃儿不好教”,是我们的方法少还是能力差?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深思。

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及部分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家长一门心思地扑在生产和创收上,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空巢家庭”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多数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几乎空白。

2、家长缺乏责任心。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送孩子上学,将他扶养成人,至于孩子学得怎样,全靠他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

3、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有85%的小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同时有部分单亲、贫困、残障、表现差等特殊家庭由于亲情的缺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4、新“读书无用论”思想影响。

近年来,由于高中、大学的教育费用高,大中专毕业生分配走向市场,找工作难的现象使部分农村家长产生了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有的说,培养一名大学生,家庭要负担十多万元,供不起。毕业出来即使找到了工作,微薄的工资在城市安家落户也很困难,因此只讲究“实惠”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培养热情不高,对孩子的升学持无所谓的态度。

5、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取得一致性。

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不少家长缺乏与学校的沟通,大多数家长即使与老师交流,也仅仅是局限于学业上。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衔接,在双休日或节假日这段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里,“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学生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有时学校5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常常被2天的家庭教育化为乌有,形成了现今特色的“5+2=0”现象。

6、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1)期望值过高,家教过于严厉。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此对子女严加管教,甚至剥夺孩子起码的休息、游戏、娱乐的时间,扼杀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

(2)盲目溺爱或疏于管理。有些家长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和未来社会竞争的认识偏颇,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好斗逞强、贪小便宜、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助长了不正当思想意识的形成,滋长了这部分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留守孩子代理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由此养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养成追求品牌、迷恋网吧、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骄”、“娇”二气严重,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

二、对策及建议。

1、家长要正确引导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共性。如何让孩子在玩中开发智力,学到知识,得到提高?家长要善于引导和教育。这种引导和教育不仅口头上说说,还要落实在行动上。目前,孩子们课余或节假日时间,有的去游戏厅打游戏,有的骑自行车在马路上逛来逛去,有的打蛋子、画片,跳皮筋,跨步,捉迷藏,有时玩得入了迷忘记了做作业和吃饭。这时做家长的要善于引导,找孩子谈心,启发孩子把每天在校的所见所闻说给你听,然后再引导孩子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写下来,孩子在写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写不下去时,你可提醒孩子好好地回忆,认真探索,让孩子多想想。写好以后让孩子读给你听。当你发现读的不流畅时,建议孩子认真修改,直到孩子写得语句通畅,意思表达的清楚为止,这样就培养了孩子动手动脑的习惯。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开展有趣有益的活动,如教孩子读书、下棋、集邮、种花、美术、音乐、写字等。家长不但要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要培养孩子善于思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心灵,以丰富的知识提高素质,以创造我们民族新的伟大时代。

2、重视家访制度,发挥家访的多向性作用。

家访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普及,登门家访已渐渐淡漠,但家访仍有其不可替代作用的: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闪光点,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家长配合帮助学生清除身上的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给家长提出建议,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及时结合学生家庭教育的实际,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能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

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随着岁数的长大,知识的丰富,家长要不厌其烦地对孩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孩子今天没有完成的作业,经过批评教育改正了,过几天又可能重犯。作为家长千万不要火冒三丈,厉声训斥或打骂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对抗心理。家长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孩子出现种种现象的原因,要有针对性更细致、耐心地引导教育孩子,家长切不可把自己的孩子武断地视为“屡教不改”或“不可救药”。我们有些家长闲时对孩子的学习就过问一下,对孩子的过分行为也能管一管,教育一下,忙时就把孩子抛在一边。有的家长心情好时就会和孩子谈谈心、鼓励他们学习,心情不好时就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还有一些家长忙时闲时心情好时、坏时对孩子都不管,任其发展。更有甚者,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是正确教育,引导,而是分散孩子的精力,引导孩子学不该学的东西,带着孩子去打麻将,甚至赌钱。家长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家长教育孩子应知此知彼,平等相处。

自己的孩子喜爱什么,不喜欢什么,性格是内向型的,还是外向型的,都有哪些良好的习惯,又存在哪些缺失,他的理想又是什么?做家长的应该清楚。譬如,孩子喜欢慈祥的爱,家长应该给予多关心爱护,以鼓励性为主,但不可宠爱;孩子需要严厉一些,家长教育孩子时应该严肃认真,时刻谨慎小心,切不可轻率。一般的孩子是既需要慈仁的母爱教育,也需要严厉的父爱教育。既要表扬,又要批评,但要以表扬为主。对孩子既要爱,也要严。没有严就谈不上真正的爱,因为爱必须严,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孩子只有在这样的情形鞭策下,才能努力地向前发展,不断进步。

5、重视开展家庭活动。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家长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以言传身教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在孩子的学习之余,家长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

总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