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基础工作总结(精选9篇)

2023年基础工作总结(精选9篇)

作者:BW笔侠 2023年基础工作总结(精选9篇)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基础工作总结篇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英语对于开展国际交往、促进交流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共识。外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二。因此,在职业高级中学开设英语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成为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的内容和任务

英语是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各专业学生棉要学习的文化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工具课。

根据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性交际的能力和一定的自学能力,为学生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英语教学也应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是以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制定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意见》为依据,遵循语言教学的-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反映职业高中的特点。做到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实用。

根据上述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选取在现代生产及现代生活中实际应用广泛的基础英语知识作为各专业的基本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注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一)语音、能熟练地运用国际音标和基本的拼读规则认读单词。、能用基本正确的语音、语调流利地朗读所学课文。、经过准备,能够用基本正确的语音语调较连贯地朗读没有生词、难度略低于所学课文的材料。

二)词汇

.掌握《词汇表(一)》中的900个左右的常用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要求能在口笔语中运用。学习《词汇表(二)》中的700~900个左右的常用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要求能够在语篇中理解其意义。学生累计学习1600~1800个词汇,其中包括初中所学800个词汇。

.掌握基本构词法。三)语法

掌握附录四{语法项目》中不带*号的内容。四)语言技能 .听

达到附录二《语言技能》中有关听的要求。

能听懂附录三《词汇表(一)》中复用式词汇和短语。

能听懂教师课堂用语,用英语简要叙述已学的课文内容,以及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能基本听懂有关日常生活的谈话内容。

能听写与课文有关、结构简单、没有生词的材料。语速为每分钟100—110个词左右。听三遍能写出,书写速度为每分钟10个词左右。

能基本听懂没有生词的、题材熟悉、难度略低于所学材料的语篇。语速为每分钟100个词左右。

.说

达到附录二《语言技能》中有关说的要求。能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

能够基本运用附录一《日常交际用语》中的教学内容,围绕日常生活的话题,进行初步的交际,能基本准确表达主要意思。

.读

达到附录二《语言技能》中有关读的要求。除课文外,补充阅读量应达到约10万词。能借助词典读懂难度略低于所学课文的材料;能够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等内容的材料;能够把握中心思想和主要的内容。

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个词。.写

达到附录二《语言技能》中有关写的要求。

能根据提示,仿照所学过的题材,在30分钟内写60个词左右的简单应用文,基本意思表达清楚。

四、几点说明

一)根据职业高中的特点与要求,英语教学的重点应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计算机课程等)打下基础。

基础工作总结篇二

1、固定费用:1—9月份累计完成*,完成进度计划的*,同比增长*,增加支出*。

2、三项费用:1—9月份累计完成*,完成进度计划的*,同比降低*,减少支出*。

3、内部利润:1—9月份完成*元,较计划进度*元增亏*元。

近年来,随着企业精细化治理水平的不断强化,对财务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以此为契机,根据财务治理的特点以及财务治理的需要,及时出台了支公司《固定费用治理办法》、《资金预算治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从而使每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考核。在费用控制方面,一是采取定额包干的方式,将手机费、电话费、班站所办公费、车辆油料费、维修费、线路巡视费等定额控制,节约归已、超支自负,培养了职工的节约意识。二是采取预算审批的方式,对定额以外的费用,必须先层层审批,没有审批发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在现金预算方面,为提高现金预算的准确性,在实际支付时做到,没有现金预算项目的不予支付,超预算支付标准的不予支付,中国电力资料网从而提高了现金预算意识。在职工借款还款方面,规定了借款必须于发生当月还款,确实起到了降低借款数额,减少资金占用,避免呆帐发生的积极作用。通过预算治理这一有效的治理手段,职工的规范意识进一步增强,从而有力地带动了财务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和基本点也在改变,因此财务会计工作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上,应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结合本行业财务工作的特点,认真进行工作总结,吸取经验、查找不足,保证财务基础工作的准确、及时、完整,为领导及时、准确、完整的提供财务信息。

随着企业治理的进一步深入,财务的治理职能逐渐增强。今年,支公司为加大责任制考核力度,保证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制定了双文明考核办法,细化了各项指标和日常工作的考核。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加大了财务基础工作建设,从粘贴票据、装订凭证、签字齐全、印章保管等较基础的工作抓起,认真审核原始票据,细化财务报账流程。按照分公司有关通知精神,我们又成立了资金风险安全检查领导组,具体制定了《资金治理办法》、《货币资金治理办法》、《工资资金治理办法》、《工程资金治理办法》等,将内控与内审相结合,每月都进行自查、自检工作,逐步完善了支公司的财务治理体系。

在今年的财务治理工作中,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借助支公司的考核体系,采取了工作质量与方针目标的考核机制,将治理的要求与重点,纳入工作质量与方针目标考核。将费用预算通过月份考核与工资挂钩,全面提高了财务核算质量,实事求是的体现财务经营成果,做诚信纳税单位。并顺利通过每年一次的所得税汇算检查以及国家税务总局今年开展了电力专项检查。

随着财务治理职能的日益显现,财务治理参与到企业治理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包括材料物资的采购和废旧物资的处理等。为加强对基层站所各项财产物资的治理,通过现场清查和新领用登记,各班站所建立了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以及安全工器具登记台帐。今年5月份,财务科材料治理人员加班加点对库存物资情况进行了核查,规范了材料治理基础工作,确保了库存物资的帐帐、帐实相符,提高了材料物资的利用效能,顺利通过了公司供给站的检查。下一步,随着新库房的整合投运,以及对二级库房的清理,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材料物资的监督治理,以求全面提升财务治理水平。

近年来,为加强对资金的统一归口治理,规范运作,强化资金使用的计划性、预算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地规避资金风险,通过银行账户的清理归并,建立了与国网公司相适应的银行帐户治理体制。今年为进一步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今年重点对现金流量、未达帐项、应收应付款项、流动资产周转率等一些项目加大了考核力度,并且通过一年的运行发现现金流量明显提高,资金周转率显着加快。三是建立了统一的财务预算治理制度。通过建立覆盖支公司所有层次以及业务范围内的资金预算,确保了资金的使用合理、规范、安全、有效。四是严格执行现金治理制度,实行财务制约制度。以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更加有效地减少了资金的占用,降低了财务费用,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基础工作总结篇三

一、圆满完成教学、教师观摩听课和集体备课等任务

1、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们认真贯彻教学原则,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本学年基础护理教研室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承接了护理技术、护理学导论与护理学基础、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教学任务,压力虽然大,教学任务重,平均每位教师的工作量为320学时,虽然任务重,由于准备充分,教学工作受到学生好评,本组共举行教研活动12次,检查教案2次。老师们克服困难,勇敢接受挑战将理论与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精心探索教学艺术,因材施教,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2、听课情况:

本学期现已进行检查性听课2次,其中高华、李艳玲各一次,要求教研室全体教师均参加。其目的一方面是了解教师授课情况,督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试讲集体备课

行一次,对本学期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

4.师生座谈会

本学期在课程中期和末期各召开师生座谈会一次,学生踊跃反映在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对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从中也受益匪浅,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进,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积极开展护理技能教学改革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基础护理教研室积极开展护理技能教学改革,护理教研室认真组织教师编写护理程序,简化护理操作流程,制作护理技术课件,并应到护理教学中,效果好,受到学生欢迎。

三、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随着改革开放,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加上社会上有部分人看不起护士,护生正确的专业思想受到不良影响,产生了动摇。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把护理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开展护理技能操作竞赛等活动,使护生树立牢固专业思想。

四、重视实验教学,认真做好实验室开放和岗前培训。

全体教师和实验人员不计报酬,利用业余时间做好实验室开放,使实验室的开放成为日常工作,为学生操作训练提供机会,使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并且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考核,并在考核中注重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这种考核方法提高了护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对临床护理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使护生大大提高应岗能力,使我们的实践教学真正做到课程教学和临床实际“零距离”。

五、出卷严谨,成绩评定严格 。

抓好学风和考风建设,平时认真做好答疑辅导,考前决不划重点,要求学生对照大纲全面复习,以达到全面掌握知识点的目的。对每一位学生的成绩从平时出勤、操作考试成绩、作业、期末考试几个方面认真、客观地给予评定。认真出卷、批卷和进行试卷分析;每份试卷都按要求出题,题量饱满、题型多样、涵盖面广、难易比例适当。

六、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护理专业现使用新教材,对老教师来说也存在着熟悉教材的问题。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查阅资料,充分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实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为了赶上时代步伐,在复习高职高专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经常上网查阅资料,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学习,积极撰写论文。积极参加继续教育。高华老师申报市级课题并获得立项。

七、问题和不足

1、科研工作还有待加强。立项课题较少、论文等成果不多;

3、个别活动没有及时开展。

这些都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出缺陷的弥补办法,力争在新的学年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一如既往地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基础护理教研室

高华

2014.6

基础工作总结篇四

;

模块一 教育学

考点·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要素

含义

教育者

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学习者

育的学生。

教育影响

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境等;教育手段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师的语言等。

考点·教育的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学说

主张

代表人物

神话起源说

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

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孟禄

劳动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

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丁斯基、凯洛夫

考点·教育的起源

考点·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和最高道德标准;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 诱导。

3.墨家的墨翟: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基本主张,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重视实践。同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 径。

4.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第一步是讥讽;第二步是助产术;第三步是归纳;第四步是定义。

5.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的提倡者。

6.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7.古罗马的昆体良:著有《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考点·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人物

著作

教育观点

培根

(科学归纳法第一

人)

《新工具》——号召采用实验调查法

1.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2.《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中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中分离出来。

夸美纽斯

(教育学之父)

《 大 教 学 论 》(1632)——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2.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3.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

4.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5.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康德

《康德论教育》

康德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 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卢梭

《爱弥儿》

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

于自然”。

洛克

《教育漫话》

1.提出“白板说”。

2.倡导“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齐

(慈爱的儿童之父)

《林哈德与葛笃

德》

1.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

2.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3.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赫尔巴特

(科学教育学之父、

传统教育代表人)

1.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3.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

4.教育性教学原则

5.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杜威

(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

《民主主义与教

育》

1.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

动中心”。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

3.学校即社会。

4.从做中学。

5.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

问题的种种假设;

斯宾塞

《教育论》

1.对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的批判。

2.教育预备说。

3.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4.制定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规律

表现

启示

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

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循序渐进

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分阶段教学,不能搞“一刀切”

不平衡性

个体自身的同一方面或不同方面在不同年龄阶

段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抓住关键期

互补性

生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

能之间可以互补。

扬长避短

个别差异性

个体之间的发展具有差异性;群体之间的发展

具有差异性。

因材施教

考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学生的主要权利

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等。

1.受教育权

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2.人身权

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

(1)身心健康权

(2)人身自由权

(3)人格尊严权

(4)隐私权

3.财产权

一般而言,学生(幼儿)财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受赠权以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等。

考点·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

2.连续性和广延性

3.长期性和间接性

4.主体性和示范性

考点·教师的职业素养

1.道德素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四个方面的要求:

(1)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2.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3.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2)教育教学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职业心理素养

(1)高尚的师德(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考点·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考点·师生关系的内容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考点·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3.直观性教学原则

4.启发性教学原则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

6.巩固性教学原则

7.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考点·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

(2)实验法

(3)实习作业法(4)实践活动法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考点·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制

2.班级授课制

3.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4.现场教学——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

5.分组教学

6.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7.特朗普制

考点·教学评价的种类

1.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3.根据评价主体,可以分为外部评价、内部评价

考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考点·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考点·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实际锻炼法

4.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

5.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

6.品德评价法(奖惩法)

考点·良好班集体的特征

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如下特征: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考点·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及方法 1.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2.个别教育工作

(1)优等生的个别教育

(2)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3)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模块二 教育心理学

考点·知觉的基本特征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考点·记忆的主要类型

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划分

(1)形象记忆

(2)逻辑记忆

(3)情绪记忆

(4)动作记忆

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

(1)瞬时记忆

(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

3.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

(1)情景记忆(2)语义记忆

4.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1)陈述性记忆

(2)程序性记忆

考点·遗忘的原因 1.记忆痕迹衰退说2.干扰抑制说

3.同化说4.动机说

5.提取失败说

考点·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表明了:

1.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2.遗忘的发展具有"先快后慢"的趋势。

影响遗忘的影响因素有:

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程度,识记材料系列位置和识记者的态度。

考点·思维的过程

1.分析和综合

(1)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2)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2.比较和分类

(1)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2)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3.抽象和概括

(1)抽象是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 思维过程。

(2)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4.具体化和系统化

(1)具体化: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2)系统化: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考点·情绪和情感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是短暂的,情感是长久的,情感比情绪要深刻。

情绪状态的分类,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喜悲怒惧)这4种是最基本的情绪又称为原始情绪。

根据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可以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心境的主要特点是空间渲染性和时间弥散性)

2.激情,激情是一种短暂而猛烈的情绪状态。

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考点·意志品质和气质

1.意志的自觉性

2.意志的果断性

3.意志的坚持性

4.意志的自制性

气质类型

高级神经活

动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

类型

气质类型特点

胆汁质

强、

不平衡

不可遏制型

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

多血质

强、

平衡、

灵活

活泼型

粘液质

强、

平衡、

不灵活

安静型

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

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抑郁质

抑郁型

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 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考点·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2.环境规定了儿童心理发展实现性

3.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其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考点·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阶段

年龄

特征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3)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前运算阶段

2-7岁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

5.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1.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形式运算阶段

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2.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

3.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考点·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条件

行为发生频率

强化

正强化

给予一个愉快刺激

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

负强化

摆脱厌恶刺激

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

惩 罚

呈现一个厌恶刺激

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消 退

无任何强化物(不理)

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考点·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

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2.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

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3.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

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

4.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

考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三水平

六阶段

含义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

惩罚与服从道德

定向阶段

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

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 概念。

相对功利道德

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

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习俗水平

(9—16岁)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也称“好孩子”

定向阶段

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

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

德定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

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 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 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

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普遍原则的道德

定向阶段

也称原则或良心

定向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

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考点·学习动机与效率的关系

2.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3.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1)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

(2)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

考点·学习动机理论

理论名称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

强化理论

巴甫洛夫

斯金纳

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

立的稳固关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因此,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认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

人本主义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而

人具有5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认知主义

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里兰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

力。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不良情绪。

成败归因理论

维纳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

和评价。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性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

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先行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期待。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考点·学习动机的培养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2.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相结合

3.适当运用强化

4.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5.科学使用奖赏和惩罚

6.正确认识并妥善组织竞赛活动

7.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8.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概念

考点·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考点·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

分类

内容或方法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

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

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

精细加工策略

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

法、视觉联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组织策略

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

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

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

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

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监控策略

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

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调节策略

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

措施。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环境管理策略

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

以及和谐的色彩等);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

努力管理策略

激发内在动机;树立良好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

败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

资源利用策略

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老师的帮助、同学

间的合作和探讨等)。

模块三 新课程理念

核心理念

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课程内容

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课程评价

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

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师观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教学观

学习者为中心。

2.教会学生学习。

3.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教师教学行为转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模块四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考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8年修订版)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考点·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包括: 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和教师威信。

考点·教师在自身建设中的道德规范

1.廉洁从教的要求

(1)公正执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2)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

(3)廉洁自律,自觉抑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2.为人师表的要求

(1)语言规范健康

(2)教态高雅自如

(3)仪表朴实大方

(4)身教重于言教

考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1.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2)学习教师道德理论

(3)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模块五 教育政策法规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八条 【教育与国家利益】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第九条 【公民的教育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十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 育事业。

第十七条 【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第十九条 【义务教育】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第三十七条 【受教育者的平等权】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第五十七条 【专项资金】 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边 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第七十三条 【刑事法律责任】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 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条 【制度概说】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第七条 【管理体制】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第十一条 【入学年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 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特殊教育】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第二十二条 【均衡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 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第二十九条 【教师行为】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 【教师资格及职称】 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三条 【教师职责】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第十四条 【资格限制】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 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第二十二条 【考核内容】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 作成绩进行考核。

第三十七条 【教师不当行为的处理】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 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 出处理。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条 【概念解释】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 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第五十四条 【教惩结合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