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清明扫墓日记(模板20篇)

清明扫墓日记(模板20篇)

作者:念青松

写日记是一种记录思考的方式,通过不断地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更好地认识自己。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日记的写作方式和方法,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清明扫墓日记

在传统上,清明节是去为祖先扫墓的日子。这个清明节,我回到了我的家乡----连州,为祖先扫墓。

我们来到了山脚下,我一看,吓了一大跳。哇。这真是名副其实的“行山”啊。一条路也没有,杂草甚至高过我的头,只能踩泥或是小草,而且山还很徒,一点儿也不好走。听爷爷说,有的草可以摘来煮着吃,有的树木碰到不久全身就会发痒、过敏等现象,仿佛走进了原始森林,真象探险。

到走进大山里,才知道,原来镰刀是用来扫墓除草和除草开路的呀。有时会因为草多过不去,就用镰刀来除,为我们开路的,我正想着,一听爸爸叫:“张晓澄,快来拜拜你的祖先。”,我连忙跑过去,学着大人的样子,点上三支香,对着墓恭敬地拜了三下,嘴里念着什么保佑大家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什么的。接着,大人们开始烧纸钱了,过烧边说:“领钱啦。”我捡起一张,噍了噍,问道:“妈咪。这纸钱上是‘天地通银行’出品哟。这可比你们中国银行强多了。天地都通用呢。”妈妈和旁边的大人听了,不禁大笑起来。过了一会儿,钱烧完了。只见爷爷匆匆地走来,拉着我的手,走远一点儿。便对我说:“等一下他们要放鞭炮,太大声了,走远一点就稍好一点。”,就这样,我一会儿拜祖先,一会儿烧纸钱;一会儿就躲着炮,连续拜了十多个祖先。最后拜完了我爷爷的妈妈,已到山顶了。

大约三点左右,我们就回去了,我边看着山顶上的美景,一边感叹:今天真累啊。但觉得很欣慰,今天子子孙孙都回来看祖先们了,他们在天之灵也会感到高兴的。

清明扫墓日记

4月4日是清明节,大家都很熟悉。

清明节我们都有一个习俗——上山祭祖。

在这天,爷爷早早地起床了,他忙开了。爷爷准备着蜡烛、香、颜料、祭祀用品……我与爷爷终于出发了!一路上的认可真多啊!爷爷对我说:“你看,这些人都是去扫墓的,山上可热闹了!”听了爷爷的话,我已经有些“蠢蠢欲动”了。经过了坎坎坷坷的路后,我们终于到了。

山上的路可真是难走啊!我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爷爷跟在我的后面走。山上的景色可真美啊,听,丁冬的流水声,姿态各异的山花……山路越来越陡峭,我也越来越累,气喘吁吁的。我们沿着小径走上山,一路上,上山下山的人数不胜数。经过我们的“跋山涉水”,终于到了我太爷爷的墓前。我看见墓上长满了野草、野花,爷爷立刻用割刀割草。而我在给太爷爷的墓描字。

这描字可不是简单的活!我生怕颜料会滴下来,就小心翼翼地描着。爷爷割完草后,来到太爷爷的墓前,拿出蜡烛、香与祭祀用品,摆在太爷爷的墓前,点上蜡烛、香,祭拜起来。我跪在爷爷旁边,祭拜太爷爷,我希望太爷爷的在天之灵保佑我学习更上一层楼。忽然,我看见了许多山花,我马上跑到了那儿,摘起山花来。

我摘了许多山花,转头望去,下面的景色尽收眼底。啊!我们的祖国可真美丽啊!

清明扫墓日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咱们来到公墓,为刚刚过世的爷爷扫墓。

走着台阶,我心里默默念叨着“南无阿弥陀佛”,那是长辈们教我的,以表达内心的虔诚,很快,咱们来到爷爷的墓前,心情也变得肃穆起来。

爸爸的眼睛含着泪水,在爷爷的坟头上先推了推泥土,又清理了杂草,然后,在坟头上插上两个小花圈。奶奶在墓前的石桌上,摆放了祭祀的食物,又点上了蜡烛和香,咱们面对爷爷的墓碑,依次祭拜。我跪在地上,心里不由地想起爷爷慈祥的笑容,眼睛湿润起来了。

奶奶悲恸地痛哭了,哭得昏天黑地,那声音,令人心酸,我与哥哥小心翼翼地扶起奶奶,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下一个步骤是烧纸钱,咱们细致的把锡箔弄的鼓鼓的元宝状,叠放在铁盆里。奶奶还把爷爷生前的随身衣物放在边上,点燃了。星星小火迅速燃烧起来,接着风势,蔓延着往上串,吞噬了所有的纸钱与衣物。一阵风吹来,灰烬被越吹越高。我相信,它在飘向天堂里的爷爷。

再次的在爷爷墓碑前拜了三拜,咱们心情沉重的离开了。

清明扫墓日记

清明节是为了纪念拜祭去世的亲人,许多人都会赶回老家祭拜,在拜祭亲人的同时,也算是一次有意义的踏青活动。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弟弟早上五点钟就起来了准备和爸爸妈妈开车一起回老家扫墓上坟。

呵呵,清明小长假不收过路费。早上八点钟的时候我们就到了老家,老家还是有一些变化的,原来坑坑洼洼的泥路已经修成平平整整的石路了,不过还是有些路被沉重的大货车给压坏了。

我们先去头沟的超市买了一些上坟用的东西和上供的面包,还有一些吃的,买完后我们就来到了埋葬了爷爷和太爷爷的山上。我先把上供用的面包摆了一个三角形放在了坟墓的砖头上,然后拿了几沓“大钞”来我从未谋面的爷爷和太爷爷的墓前开始烧,在烧的同时爸爸和弟弟在一边放鞭炮,我们没有买冲天炮,因为上次点冲天炮把山都点着了,幸好有一位放羊的太爷爷帮我们灭了火。我们把纸钱都烧完后就给爷爷和太爷爷每人磕了三个头就走了。我知道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去上坟是因为要从小教育我们要学会孝顺,因为如果没有过去的爷爷和太爷爷就没有我。

我们上完坟就回家了,在车上时妈妈告诉我小姨要带我和弟弟去昌平区的小汤山别墅泡温泉,我和弟弟都很高兴,真希望能够马上到明天啊!

清明扫墓日记

清明节踏青扫墓是人们常做的事情,以下是关于清明扫墓的。

日记。

欢迎阅读!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终于来到外公的墓地。妈妈拿出带来的点心,有外公生前最爱吃的甜饼——用心的摆放在墓碑前,我手捧一束鲜花放在碑前,说:“外公,这是我给您精心挑选的鲜花,您喜欢吗?”爸爸把一串长长的红鞭炮绕着墓地摆开,然后点燃了引线。妈妈带着我躲在一棵松树旁,我把耳朵捂得紧紧的,可还是听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平时冷冷清清的墓地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如果外公地下有知,该有多高兴啊!

接下来,我们向外公磕头行礼。爸爸扣头最虔诚,只见他双膝跪地,头紧紧贴着地面,连磕了三个响头。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恭恭敬敬地给外公磕了三个响头。

扫完墓,我们就要下山了。我望着青松翠柏掩映下的墓碑,心想:外公,您安息吧!明年清明节我还会再来看您的。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一起去乡下扫墓,爸爸先把纸钱和香点燃,我们就轮流的拜祭祖先,并许下自己的心愿。拜祭完了以后,我们就把墓地的垃圾给打扫干净。这时,我想起了一首熟悉的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用这种传统的方法表达对先人的无线怀念……。

每年的4月4日是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星期六那天我们一家照常回到家乡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诗人杜牧说得真对,清明下了整整一天的牛毛细雨,不过并没有扫我们一家回乡下祭祖的兴。因为爸爸说:“下雨‘水’指的是财,表示这一年我们一家将会财源滚滚。”

中午雨稍微停了,我们去祠堂拜完后,就上山了。因为下雨,所以路特别泥泞,很滑。但是我们还是坚持。来到坟头,只见周围到处长满杂草,爸爸要我们一人拿一把锄头,铲去杂草。做完着一些后便拿出祭品,摆在墓前。然后拜神,人人告诉祖先自己的愿望,告诉你吧,我像祖先许的愿望是:今年希望能考上重点中学。不过我知道,光靠祖先保佑是不可能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该实力加运气才行。拜完后,便敬酒了,哥哥装酒装了满满的三杯,说:“让他们喝醉点吧!”然后开始烧冥币、汽车、麻将等,真是应有尽有啊!烧完冥纸后,开始鞭炮了!“霹雳拍啦、霹雳拍啦、霹雳拍啦....”鞭炮很响,震耳欲聋,妈妈说:“鞭炮越响,越有福气!”一切做完后,我默默地在心里对祖先们说:“明年的今天,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安息吧!”

的确,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光不等人啊,同学们一定要捉紧时间,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

清明扫墓日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转眼间,一年一度的四月四日清明时节已到来了。

今天,我们全家准备了拜祭的贡品,就要开始出发。一路上,人山人海。马路上,人们来回穿梭,看着密密麻麻的车子,我吧禁泪如雨下。

望这郁郁葱葱的树木,自由自在的小鸟,各式各样的白云,绿茵茵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我轻轻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里。

我将永远记住这美好的清明时节!

清明扫墓日记

清明节那天,我们全家去黄坑陪外公过节。

到了黄坑,那里的水很清,山很高,竹子很多,整个村子都就像一个绿色的摇篮。

到了外公的家,外婆把钥匙忘带了。该怎么办呢?忽然,我看见门上有个窗户,就说:“看,上面有个窗户。”小姨听了,说:“那我从上面钻过去。”我说:“这么小,能钻过去吗?”小姨说:“试一下,不就行了?”果然,小姨真得钻进去了,把门打开,我们就走了进去。哇,房间里真暖和!

我看见母亲准备在烧饭了,就连忙跑去烧火。饭终于烧好了,母亲把饭拿到桌上,我们就坐下来大口大口地吃饭。吃完饭,母亲又去做饭,我奇怪地问:“母亲,我们不是吃过了吗,怎么还要烧?”母亲说:“外公还没有吃呀!”我说:“哦,我知道了!”饭菜烧好了,母亲叫小姨把这些菜拿到另一个桌子上,点上蜡烛和香,又拿来一个椅子放在旁边。弟弟坐到椅子上,想吃桌上的饭,大舅连忙说:“快起来,让爷爷吃。”弟弟说:“爷爷不是没有来?”大舅说:“来了!”弟弟说:“在哪里?”大舅说:“这是无影的,你看不见的。”弟弟说:“哦。”过了一会,母亲和小姨把碗收起来。

收好碗筷以后,我和母亲、小姨、大舅、弟弟就上车去山上。看见一座坟墓,母亲告诉我:“这是外公的家。”母亲和小姨拿出清明果、鲜花、桔子等摆在坟墓前,我们跪在地上给外公拜了三下。拜好了就下山,到了公路就上车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对外公说:外公,一个人在山上这么孤独,明年清明节我们一定来看您!

清明扫墓日记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今天是4月4日,传统节日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陪爷爷、奶奶回老家户县给爸爸的爷爷奶奶扫墓。

我们大约9点左右从高新路出发。刚一上高速路,就发现今天路上的车特别多,简直就跟平时城里堵车时候一样。听爸爸说,车多的原因主要是今天很多人都跟我们一样,回老家扫墓;还有许多人去春游;同时,今天高速路免收“过路费”也吸引了许多人选择开车走高速公路。我们的车就像“蜗牛”一样,走走停停,平时大约20多分钟的路程,今天走了足有将近一个小时,我都快晕车了,心里特别难受。

回到老家的小村庄时,已经快11点了。爸爸把车停在老家的门前,爷爷从车上拿下了一包“纸钱”,又从爸爸的二叔家借了一把铁锨,就和爸爸一起去村子外不远处的坟地了。我也想和他们一起去,可奶奶和妈妈不让我去,我只能和两位女士一起跟着爷爷和爸爸走了一半,就站在路边,远远地看着他们继续往前走。我看见他们走到了坟地里,在一个“土堆”前站住,过了一会儿,他们点着了一堆火,好像是在烧“纸钱”,他们还在那里鞠躬。扫完墓,爸爸扛着铁锨,和爷爷一块儿走了回来。这时,天阴得很厉害,我们担心下雨,就匆忙和老家的亲戚告别,上车回家了。

我们走在路上的时候,果然就下雨了,我马上就想起了一首描写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诗,我就背给大人们听: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扫墓日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日是清明节,小雨淅淅沥沥不停地下着,今日,这样的场景还真是能用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这首诗来形容。

清明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这天,人们就给死去的亲人扫墓烧纸。今日,我和妈妈一起来给老婆婆烧纸。走过泥泞的小路,来到坟前,我们把很多好吃的好喝的放在坟头,大姨姨还找来一个木棍在地上画一个圈,把纸钱倒在圈里,这样是为了能让老婆婆收到纸钱。接着点燃纸钱,大姨姨一边烧一边念叨着:“收到钱别舍不得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拿着钱去散心去旅游!”纸钱在熊熊大火中不一会就烧尽了。

我也希望老婆婆在天堂里能收到这些钱,好好享受生活!

清明扫墓日记

往年的清明时节,天空中总下着蒙蒙细雨,这雨中仿佛夹杂着我们抹不去的哀思之情。

今年,却截然不同,天气好极了,墓地边也就不再死气沉沉了,很多人都拿来了五彩缤纷的花篮,其中白菊花和黄菊花居多,也有人摆上艳丽的茶花和淡雅的康乃馨。

路上,看到许多人拿着扫把上山。不用说,肯定是要去扫墓。但是,一些不文明的人就拿着纸钱,纸手表去山上烧,这多危险那!我翘起嘴,喃喃自语:“要是着火了怎么办?他们这么做又没用,而且还污染环境。难不成去世的人真的会在天堂拿到被烧掉的东西?”妈妈听了,只是微微一笑,继续往前走。弟弟看大人们拿着扫把,便闹着也要一把。出于无奈,他们只好给他了。我觉得无聊,所以也拿了一把。

到了目的地,只见遍地都是落叶。这下,我和弟弟可乐了,抡起扫帚,大喊一声:“秋风扫落叶!”然后在地上乱挥扫帚。“嘿嘿,左青龙,右白虎。”弟弟左一下,右一下。我也不甘示弱,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大旋风”,高喊一声:“还是看我的佛山无影扫吧!”地上的落叶被我们弄得一片狼藉,结果被训了一顿:“这里是山上,你们安静点,还有,看看你们自己的‘杰作’!”妈妈皱起眉头,指了指地上比之前更乱的落叶堆。我一下子变得非常沮丧:“这么多落叶,不玩真可惜啊!这可是很少见的啊!”“哼,清明时节一点都不好玩!”弟弟也嘟着小嘴巴,失望地说。小姨安慰他:“别忘了,我们本来就不是来玩的。我们是来扫墓的。所以呀,乖点儿,别闹了啊。”

清明扫墓日记

“清明佳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这一天,人们都要去祭祀祖先和扫墓。当然我也不例外。

今天我早早的就起床了,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人扫墓。今天天空下着淅沥沥的小雨,可是也阻挡不了我们来祭祀先辈。我们足足来了四十多人那。

祭祀仪式马上就开始了,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来为我们主持。我仔细一看,怎么那么熟悉,原来是我同学卢轩南的爷爷。卢爷爷宣布仪式正式开始,大概分为十项。首先,我们先按辈分分别排列站开。再由长辈们送上供品、上香、敬酒,最后我们一起鞠躬,表达我们的尊敬和怀念之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老舅念祭文,三老舅戴上老花镜,手拿红纸写的祭文,声音高亢有力,讲述了一些先辈们的美德事迹。

祭祀活动结束后,我感慨万千。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清明节活动,我一定要秉承先辈们的美德,要行善事、进孝道。

清明扫墓日记

今日清明时节,爸爸开车带妈妈和我回家了去祭扫,一路上,春意盎然,艳阳高照,道路两边,有葱绿的麦地、腊黄的花菜、粉红色的走桃花运、白净的莉花,多美丽的春天呀!历经二十多分钟的行程安排赶到家乡的伯伯家,歇息了一会儿,大家和伯伯、姑姑、姑父、堂姐带著纸钱、新鲜水果等祭拜用的物件拿着锄头、铁铲上山了。

我家的祖坟坐落于风景优美的会盟镇靳村南面半山坡上,清明时节满山遍野全是上山扫墓的人,十分繁华。祭扫活动可趣味了,赶来坟墓前,大伙儿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破旧不堪的坟上整理得干净整洁了许多,这一来,时间久了未修的坟墓猛地面目一新了。

大大伙儿取下贡品摆在坟前,上香、烧纸钱、放鞭炮,这类贡品是给先祖吃的,冥币是给先祖用的,说明大伙儿小辈的孝道。最终大伙儿要按从大到小的辈份一丝不苟地为祖父、姥姥的墓碑行三鞠躬。我看见纸钱一张一张的被火烤掉,天空中飞舞着纸灰,我内心又是忧伤又是开心。

清明节是一个十分更有意义的日子。

清明扫墓日记

我今天睡得正香呢,爸爸就把我叫了起来,说:“这两天放假,带你出去玩玩。”我一听,累坏了,马上就起床去洗脸刷牙了。

洗漱好后,我和爸爸开车去老家。到了老家,我和爸爸叫上了我的两个侄子一起去玩。

我和爸爸还有两个侄子先去了桃树园里,这里的桃树上开满了桃花,这些桃花有粉色的、有红色的,长得很密集,我把鼻子凑近一闻,哇!真香!我正陶醉在这桃树园里时,爸爸把我们叫走了。

我们离开桃树园后又来到了田野里,田野里的庄稼长得很高、很绿,可是旁边的杂草也不甘示弱,隔三差五的长在庄稼边上。看过庄稼后,我们又拿起风筝,在一边的空地上开始放风筝了。我和两个侄子拿起风筝就开始放,谁知我们刚放起几米,风筝就重重的摔在了地上,这时爸爸笑眯眯得走过来拿起风筝往天上一扔,然后跑了几步后站在原地抖风筝线,没想到风筝竟然飞了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差点都没看到。

到了家我很累,但是我非常开心,因为我今天玩得很爽!

清明扫墓日记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4月5日。我们和姑姑约好,6点半去。为什么呢?因为清明早去扫墓才有意义。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姑姑来我们家了,我们带上锄头和冥纸,开着车,像离弦的箭一般朝目的地开去。

到达爷爷奶奶坟墓前,姑姑和蔼可亲地吩咐我们:“你们四个小孩子去捡石头,待会儿原来压冥纸。”爸爸和姑姑则负责锄草。心动不如行动,我们马上干了起来。俗话讲得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锄草看起来简单,轻轻一挖草就出来了,其实锄头像清明的心情,阴沉沉的,很费劲儿;捡石头觉得易如反掌,可是得挑大小适中的石头。锄草锄得差不多了,姑姑和爸爸拿出12根香,“咔嚓”一声打火机响了,香也点燃了。每三根为一束,在爷爷奶奶的坟墓前各插一束,还有两束各插在那两株左右,距离约半米。

插好香以后,我们摆上两盆娇嫩欲滴的鲜花,诚挚地献给先辈们。姑姑递给我们每人一叠冥纸,叫我们去铺,还千叮咛万嘱咐我们:“后面全放白色的,要用石头压好,前面的,是下面铺白的,上面铺红的。而且红色尖尖的地方要朝外,前后都要铺得均匀,整齐有序,密密麻麻,代表多子多福,富贵满堂,最重要的是要安静,不然对长辈不尊敬。”我们聚精会神地摆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在我们齐心协力下,终于铺好了。气喘吁吁的我们跳下来,准备烧冥纸,有正方、钞票等形状,琳琅满目,打火机又响了,我们祝福爷爷奶奶,再祈求他们的保佑。

古人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从“欲断魂”一词就可以看出清明节人们的极度悲伤。我也同样带着沉痛的心情,念念不舍地离开坟墓。那简直是三步两回头!

清明扫墓日记

对于我家乡的人们来说,清明节是个仅次于春节的大节。家乡的清明节有很多讲究,今年的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一道回老家祭祖扫墓,深切地感受到家乡清明节的与众不同又节味十足。

记得回家的那天天气很阴霾,爸爸担心要下雨,就一大早开车回家了,平日需要花费4小时的车程,那天爸爸只开了3个多小时,妈妈开玩笑说这真是归心似箭哟。到家后,姑姑已经买好了扫墓的水果、纸钱、冥钞、鞭炮、纸做的金元宝,还有家乡俗称的一种纸做的“旗子”,姑姑说按规定要带酒,酒杯、还有菜肴等扫墓,现在已一切从简了。到墓地后,我们就把祭祖的东西拿出来,这个很讲究,就是先插“旗子”,然后摆上水果,烧纸,燃鞭炮,最后叩首,要叩至少3下,少了就是对祖先不敬。我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感觉好新奇,就不是很正经,被爸爸狠狠地批评了一顿。爸爸教育我说“做人最首要是敬祖先,没有祖先就没有一代代繁衍生息的后人。”这也是告诉我不要忘本,还说将来他老了,走不动了,我要代替他回家乡祭祖。

整个祭祀过程花了半天,主要是墓地不在一起,而每一个墓地都是一样的祭祀方式,我们在祭祀时,附近也有其他的人在祭祀,人家还燃放烟花,真的像过年似的。山上的野花不少,还有野生的映山红,开得很绚烂,我摘了一些放在爷爷、奶奶的墓前,从我出生都没有见过爷爷、奶奶,有时,看到别的小朋友放学、上学有爷爷、奶奶接送,我很羡慕,这时就很想念我的爷爷、奶奶了。

祭祀结束后,我们又去了外公外婆家,外公说幸亏今天回家祭祖,明天就是寒食节,是不能动烟火的,也就不能祭祀了,家乡的清明节真的很讲究啊!

这次回乡祭祖,让我认真学习了家乡的民俗风情,等长大以后,我也要向爸爸妈妈那样,将家乡的清明文化传承下去,做个不忘本的人。

清明扫墓日记

脑海中一直记得,小学时,清明节,班主任老师带我们全班同学步行前往二三公里以外的烈士墓扫墓。说是烈士墓,其实就是一个较大的土堆,但我们每个孩子围着烈士墓绕圈寄托哀思的时候,神情心情是十分庄重严肃的。每个孩子都会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白花。

而如今,我已是5岁孩子的妈妈。在我怀孩子即将生产的时候,我的好婆去世了,终究没能见到曾孙女,当时真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感触。我生女儿的时候,正好是好婆的“五七”,爸妈匆忙弄完家里的事,把一大摊事留给在场的.亲戚,然后急匆匆地赶到了医院。

后来几年的清明,因为种种原因,大都是自己的懒惰吧,我都没能前往思亲园祭拜好婆,每每想到这些我就后悔不已。

今年清明前的一个礼拜,我和爸爸、好叔去了思亲园。一群灰白的建筑物,一间房间,一个个简陋的架子,一张熟悉的笑脸……祭拜完毕,目光落在了其他架子上——大公公、小公公、二娘舅、前面的邻居。心里一阵嘘唏:尽管,知道他们的去世,但这些事好像已经尘封,如今那么鲜明地看到他们的照片,竟一时有些接受不了——原来这么多曾经熟悉的人已经不在了。

清明扫墓日记

星期六,我们全家去老家为祖先扫墓。

到了祖坟所在的山坡上时,我就拿起扫把,把祖坟周围的落叶等垃圾扫得干干净净。之后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细细地擦着墓碑。经过一番有力地擦拭后,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样一尘不染,光亮如新。没多久,祖坟就被我们扫好了,我们祭拜后,便走回老家吃午饭。

又是一个清明节,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扫墓日记

星期四接到通知说,星期五要去峰山扫墓。我兴奋了好长时间,就连晚上睡觉都在想着这件令人兴奋的事!

从学校到峰山,这什么感念哪!

脸上的表情变得沉重。心里感叹这些烈士们的大无畏的精神和爱国之心,便在心里反省自己与烈士们的差距,发现真是差之千里!离开了峰山,我们都已经精疲力竭,脸上面无生气,刚想接着埋怨时,突然想起那些烈士们经历过那么多的磨难,却从未埋怨过一句,与他们比起来,我们生活的无忧无虑,安定幸福,就算这点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于是我又鼓起精神,迈着坚定的步伐返回了学校。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大感触,让我有了不怕吃苦的毅力!

清明扫墓日记

前几天知道要去扫墓,心里便有一丝抱怨。这么热的天,还得走去烈士陵园,估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有那么点不愿意吧!

星期日的下午,我们是上了一节课才去扫墓的。去之前,老师跟我们说了一些关于纪律方面的问题,还不允许我们带水。这句话一说出口,地下便开始窃窃私语,抱怨起来了。下课铃一响,我们便穿上校服去操场集中了。到了操场上,大家似乎把老师刚才说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开始唧唧喳喳地说话了。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刺得我的眼睛睁不开来。真的好无奈,这么热的天,太阳还这么大,我本来长得就不白,这一晒肯定又黑了,心里有那么点小抱怨。突然,老师把我从队伍中拉了出来,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什么事情,就被拉到了最前面。原来,老师是让我举旗子啊!我心里一阵窃喜,嘿嘿,不就是举个旗子吗,难不倒我的。

等了好一会儿,终于出发了。可是走了一会儿,我就为我刚才的想法表示后悔。今天老天爷像是故意跟我作对似的,让风刮得好大好大,旗子都快抓不稳了。唉,我心想,今天可要“活受罪”了!

到了烈士陵园,我们有秩序地站在安排好的位置上,神情保持肃穆。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仪式——默哀、新团员宣读入团仪式、赠花圈……大概十几分钟后,我们又按原路返回了。唉,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会儿,又得走了,我的脚都开始“抱怨”起来了。

返回学校的路上,我听到前面有位老师提到了红军,她说:“在坚持一会儿,马上就到学校了。人家红军走了二万五千里,而我们才走了这么一点点路,他们都没有抱怨,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是啊,我的心颤了一下。我们走的这点路怎么能跟红军长征时走的路相提并论呢?顿时,我所有的烦恼、抱怨都消失了。我们应该学习红军那种坚持不懈、乐观向上的精神,不要抱怨,我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清明扫墓日记

今天是四月五日,星期二,农历显示清明节。

下午,天阴沉沉的,正应证一首唐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时,我正和爷爷去“灵祗”公墓扫墓。

一路上,我看到了道路旁有许多新建的厂房;不时还见到一片一片油菜大田。金黄色的油菜花,引来了无数的小蜜蜂,它们忙碌在花海中,辛勤地采着蜜。

不一会,爷爷开着车已经来到了“灵祗”公墓。爷爷按照传统的方式,下车买来了“香”和“纸钱”。我的太祖父和太祖母都安葬在这里。

我们在墓地东看西找,首先找到了太祖母的墓,太祖母是我奶奶的母亲。在墓碑前,爷爷用打火机点燃了纸钱。我虽未见过太祖母,亲情的连续,同样钩起了我的怀念。我太祖父的墓在墓地东北角,太祖父是我爷爷的父亲。我和爷爷一道,动手打扫起太祖父墓碑上的尘土。爷爷用同样的方法,再次点燃了“香”和“纸钱”。我在碑前鞠了躬,爷爷夸我真懂事。其实,我心中早就存在着追宗寻祖的期盼,今天终于如愿认识了我的太祖们。

怀念先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明年菜花盛开时,传统清明节,我还会再去为先祖们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