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曾国藩传读后感(大全5篇)

曾国藩传读后感(大全5篇)

作者:碧墨 曾国藩传读后感(大全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曾国藩传读后感篇一

读了唐浩明写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三部曲》:《血祭》《野焚》和《黑雨》,总体感觉他是个了不起的功大于过的人物。

我最佩服曾国藩为官清廉,崇尚节俭的行为。官至极品的他始终严以律己,曾国藩十分清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虽然后来官越做越大,但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自己常说:“余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他在京城时,见到的世家子弟都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因此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来北京居祝他让他们住在老家,门外也不能挂“相府”、“侯府”的匾。他北上征捻前夕,为家中妇女定下功课表,严格要求。因为他教育子女有方,所以他的后人都秉承他的治家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成就都不小!

曾国藩传读后感篇二

《曾国藩家书》收集、整理了曾国藩和祖父母、父母、兄弟之间信件往来的精华部分,书中通过教导读书、研究学问、修身、立志、坚持……等方面,让我们在他平淡的家事中看到了曾国藩的“真”,从而对曾国藩有了更深一层地了解。

读其家书,我是深深地受教了。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但要想真正做到这“三不朽”却不是件易事,而曾国藩用他的实际行动像我们述说了。然而要做到这那该需要多大的决心,多大的毅力啊!在我看来,曾国藩是一个好哥哥,也是个孝顺的儿子。他总是告诫弟弟们要好好读书,认真研究学问。他认为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亲教育好弟弟们是一件尽孝道的事情,也就尽心教导弟弟们。遇到问题时,他总能够先从自身找错,反省自己的缺陷。在与兄弟间发生矛盾时,他感到很难过,但却不会意气用事去追究对方的过错,而是冷静处理,仔细维护兄弟之间的感情。“兄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他曾对其弟说,“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问。如我有不是,弟当明诤婉讽。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我觉得就是要这样子的。家人之间有什么问题就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都说出来。如果有问题而不说,一味地埋藏在心里,那又有谁会知道呢?这样只会让之间的矛盾更加的尖锐,一旦矛盾激发,只会让彼此收到的伤害更大更深。

在其家书中,我们看到了曾国藩对长辈的尊敬。凡有什么都会先跟长辈商量或告诉长辈一声,而不是自作主张,不理会他人的感受,只求自己舒服。遇事就应该有商有量,这样才有助于事情更好的解决。曾国藩的父亲曾在书中对其弟说过,“境遇难得,光阴不再”。是啊,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人的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够成为一家人是极其不易的,能够成为和睦家庭中的一员,有人关心,有人呵护就更加不易了,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苦苦追求的东西,一直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一直以为是理所当然,不懂珍惜,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曾国藩家书》给我的启示远远不只这些,我还需要好好的学习。

曾国藩传读后感篇三

读《曾国藩》时,正处于人生的困顿期,那时,大二刚开学,在经历了大一一年的迷茫和数次挫败之后,我确信我的人生存在着巨大问题,于是开始反思自己,在思考了很久之后,我确定我一切的迷惘都是出由于价值观的缺失。

我决定从书中发现自己。

很偶然的一次,在网易新闻上看到一个当当的历史小说推荐,其中便有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曾国藩》,出于对近代史的兴趣,我就买来认真阅读。

唐浩明先生是研究湖南近代史出身的,汗牛充栋的古籍,大量的史料,在睿智的思考与探索之后,透彻的认识与读书人揭真批伪的使命感使他开始动笔写一部大书。上千个日日夜夜过后,《曾国藩》终于出炉,而且炉火纯青。

据白岩松讲,1993年这部书一出版,就迅速在两岸三地的文化圈中流行起来,而且,它也是对白岩松人生第三个十年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读之前是疑惑的,读书时是享受和思考的,读完后是沉重的。一本文笔、故事、内涵、真实性都极佳的历史小说,写出了一部传记所不能表达得当的意味。

“写历史小说就像是在刀尖上起舞。”唐浩明如是说。诚然,历史的真实性和小说的故事性,在某种层面上有着深刻的矛盾,但如果处理得当却能发挥各自的效力:既准确地阐述了历史,又能在故事中引人入胜,使人沉思。

这部书中虚构了两个人物——康福与康禄两兄弟,二人性格相似,侠肝义胆,古道热肠,又同样本领高强,但却走上了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道路——康福做了曾国藩的贴身护卫和亲信,康禄成为太平军的一位将领,到最后,康禄在天京保卫战中殉职,康福离开曾国藩归隐山林。

但两个虚构人物的加入并未减损全书的真实性(即使假定为真实人物,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反而成为这本书的一个剖面和作者对于这段历史及其主要人物反思的一个窗口。历史并没有严格的正确和错误之分,太平军建军初期的平等口号和民主作风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曾国藩振衰起疲、经邦济世的士大夫精神难道就有错?历史的矛盾和作者对它的反思,借两个虚构的人物含蓄地表达着。

我相信,读书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我也相信,读书正如吃饭,奶蛋鱼肉果蔬都应该吃一些而且良好搭配。我更相信,读书对于人的作用是持续而升华的。但若非要谈一谈这本书对于我的人生启示,那就是《道德经》(又称《老子》)对于曾国藩的影响。

曾国藩在江西战场屡屡败于石达开,而且受到江西官场上上下下所有官员的一致排挤,困厄之时,曾国藩父亲去世,他索性撇下军队回乡奔丧,咸丰皇帝则借机解除了他的兵权。

百般困顿之时,曾国藩重读《道德经》,惊觉字字珠玑,深以为然,出山以后,曾国藩引以为人生准则,从此左右逢源于官场,报国报民于实践。可以说,没有《道德经》,曾国藩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

曾国藩的每一次反思,亦是我的每一次反思。一次次地向书中寻求思想,一次次地拷问内心——我究竟想要什么?从那时到现在已是两年过去,我想,有一些答案我已经找到,前路上永远亮着一盏灯,不管,这夜有多黑,多久。

曾国藩传读后感篇四

读完了唐浩明的《曾国藩》,对于太平天国的灭亡,对于大清王朝的灭亡,对于曾国藩这一传奇人物的人生以及心理,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清末名臣之中,军事决断当看左宗棠,高瞻远瞩当看李鸿章,而知人善任当看曾国藩。“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时常觉得自己的人际交往这一块处理得非常不好。曾国藩实在是学习的榜样,身边贤士如云,使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翰林学士,成为军功卓越的名臣。而初入官场的曾国藩并却也是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性格使自己在这样一个诺大而腐败的官场时局中显得格格不入。大家排挤他,军事上遭遇失败、政治上遭遇冷落的曾国藩回到荷叶塘,隐居之中得到高人指点,习黄老之学,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曾国藩的这段经历令我也收获颇多。这世间,太多的人与我们不一样,或许在我们眼中,他不对甚至十恶不赦,但是我们不是天地主宰,无法去判定和决断他人,所以与人相处要淡然,锋芒毕露必然会造致祸端。而有时候我们必须要记得自己的初衷与目标,这样才不会因小事而烦扰,志存高远,胸襟宽广,方得始终。

胡林翼临死之前对朝廷的担忧,对曾国藩的嘱托,经历史的验证,宿命一样准确,洋人的坚船利炮对于清朝的打击远甚于太平军与捻军。而这些东西的出现,也强烈的冲击着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思想观念。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得到了学习和借鉴。于是,买机器、雇洋人、办洋务、开办京师大学堂、派遣幼童出国学习……曾国藩的后期开始了对中国意义深远的事业。人们鲜少能记得他抗击太平军的辉煌,更多的记得他以开阔的胸襟支持洋务事业发展的功绩。正如陈广敷所说,大家对于清王朝已经没有期待了,人们希望的是改朝换代开辟新篇章,所以曾国藩之前所谓的抗击太平天国的功勋没有赢得百姓以及历史的认同。曾国藩在与曾国荃的话别中说,湘军能够成就如此的地位,更多的在于运气。多次兵败后寻死都有人相救,并使军队扭转败局。孔子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曾国藩信了,我也信了。或许过早的认识天命这一词会使人觉得唯心主义了,也会就此而放弃去努力了。但是很多事情就是冥冥中的注定,而这天命取决于你前期的积累,取决于你的选择,取决于一个大起点、大背景。我们要学着去模糊掉自己。

如果说每个人都负载着历史这一任务前进,那不得不承认,曾国藩是极大的推动者,他个人洁身自好,颇具儒家风范,然正如康福所认为,他又是一个极其虚伪的人。因为他老谋深算,城府极深,现在大家看来或许在那个大的历史背景之下他没有错,一切都是明智的选择,为求自保,别无他法。可是历史上所谓的英雄人物好像都有极强的鲜明特征,曾国藩的多面玲珑使他能够很好的周旋,却不足以使他成为大英雄。说到底,一切都是私心太重,功利心太强。

商政必读《曾国潘》,曾国潘的一生教会世人的不仅是如何读书养德,更多的是如何去看待周遭的人和事。一切都并非偶然,一切都刚刚好。我们不能说一定要去坚守些什么,而是要学会在艰难的环境下能够学会变通,能够学会判断对错,更多的学会舍予,更多的学会淡然。

曾国藩传读后感篇五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从拿到手到读完,仅用了3天的时间,很有收获。以前很多有关书籍都是从曾国藩的成功史、尽孝、军事才能等去说的,这本书的视觉是从他的点滴、从他不成功走向成功、好的与不好的、自我完善的过程等方面描述的,更近距离、更客观的勾勒出了曾国藩这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圣人。这正如书中所说:

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人,是一个终生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人,是一个既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

从他的自我完善、他对家人的严格要求与对官场中人的宽恕以待、他与左宗棠一生的关系、包括他的从严治军等等,我感悟颇多:

书中所说,左对曾一生有两个情结:科举情节和喻亮情节。左对曾的书呆子性格很看不上,觉得曾做事四平八稳缺少急智,左对曾多批评少赞赏,而曾对左一直都相当宽容。而时间往往沉淀一切,对曾左的评价,后人明显更赏识前者。

左宗棠身上最大的弱点,就是执着于“争功”。他的心性修养功夫远远不够。只知进取,不能静处。相比左宗棠,曾国藩的为人“全面”得多。这个“全面”一词评价得入木三分。

曾左早期合作顺利,正是建立在曾国藩的深厚修养之上。而左宗棠一生所有的注意力都贯注于事功,在心性上缺乏了这一段功夫。王船山说,圣贤一定是豪杰,而豪杰不一定是圣贤。曾是圣贤,而左仅止于豪杰。这就是二人的根本区别。

曾国藩曾说,对朋友,首先要“诚”,第二要“敬”,其次是“恕”,然后是“浑”(不过于计较)。最后则是要做到“不嫉妒”。曾国藩一生辛苦自持,自言很少有生趣。然而在友情方面的付出与回报,均远多于常人。

曾国藩对刚柔的理解是不同的,他从没有走到“真伪不辩”的情况上去。去忿欲而存倔强,是为刚;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是为刚;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是为刚。这种“刚”是骨子里的刚,不是行事表面上的刚。

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大柔非柔,至刚无刚”。海瑞等清官典型的长处是表里如一,致命缺点是毫无弹性,在官场上注定处处行不通,只能成为官场上的一种摆设。而曾国藩最终却成就内圣外王之大业,这与他性格中“和光同尘”、稳健厚重的一面直接相关,这是柔的一面。善于与不合理的现状妥协,有尊重规则的智慧,却又能保持洁身自好的底线。这些充分体现了他刚柔平衡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话“柔弱胜刚强”,但是什么是柔弱、什么是刚强,对这一点到底了悟到什么程度,却往往是人后半生的区分。

曾的人生哲学中还有两点独特的品质。一是尚“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二是有“恒”。曾国藩家书中曾有一段:“人,一要有志,有志则不甘为下流;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而自足;三要有恒,有恒则天下断无不成之事。”这三点中他最推崇的是“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