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深化以案促改实施方案(优秀19篇)

深化以案促改实施方案(优秀19篇)

作者:紫薇儿

实施方案应该具备灵活性,能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下面是一些在实践中验证有效的实施方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省和医改三年近期工作目标要求,近年来,我市以理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抓手,不断健全和完善以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四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大程度提高。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一)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一是医保参保率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97%以上,农村居民参合率连续五年达到100%。二是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不断提升。2012年,我市新农合住院医药费用报销比例镇卫生院达到90%以上,县级医院达到75%以上,儿童白血病等重大疾病报销比例提高到75%,住院最高支付限额达到15万元。城镇职工老年居民、重度残疾人及城镇非从业人员住院医疗费支付比例和门诊统筹金报销标准也得到提高,最高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5%和60%。

(二)不断提高住院最高支付限额和保障范围。

新农合个人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5万元,新农合大病门诊报销范围扩大到16种,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报销病种扩大到9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3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万元;简化城镇医保门诊大病资格审批程序,对器官移植抗排异、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透析等22个门诊大病病种实行即时办理。

(三)不断完善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控制措施。

扎实开展支付方式改革,实行门诊总额预付、规定门诊日处方限额、提高市级医院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限制自费药品使用、控制大型检查、探索临床路径管理、实行按病种付费等改革措施,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四)不断加强现场结报和基金监管能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市、区、镇、村四级一体化”网络建设,大力推广就医“一卡通”工程,市区域内定点医院实现现场结报,提高了医保基金的监管能力,杜绝了套保、骗保等现象。

二、大力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我市于2010年3月和11月分别在13处卫生院、503处村卫生室全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率先实现了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健全多渠道补偿机制。

一是统一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人员保险、工资及补贴。2011年,市财政共拨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人员工资、保险和补贴3200万元。二是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专项补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每年分别拨付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零差率专项补助资金1300万元和400万元,村卫生室补助资金自2012年起提高到460万元。三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根据工作量、辖区服务人口及绩效考核成绩,对镇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2011年共补助镇村两级资金1800万元。四是加大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设施投入。市财政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对全市13处镇卫生院实施了重建、扩建、修缮,全部配备x光机、救护车、计算机等必需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对所有规划内村卫生室进行了规范化达标建设。

(二)加快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步伐。

近年来,我市按照“政府主导、整体设计、统一规划、实用高效”的原则,先后投入800多万元,为所有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和扫码枪等硬件设备,并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基本药物监管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了区域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专网连接卫生行政部门和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数据共享与信息交互,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

(三)创新基层药房管理模式。

依托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我市探索实施了以“药房双管、零库存管理、阳光用药、处方审核”为主要内容的药事服务模式改革。一是建立契约式药房双管机制。基层医疗机构与配送企业签署药房双管协议,利用信息平台可自动接收基层医疗机构上传的药品需求计划,并及时配送药品,实现基层药房零库存管理。二是建立无缝隙阳光用药监管机制。基层医务人员开具电子处方后,需通过基本药物和新农合系统双重审核,确保电子处方用药品种、数量、价格等信息匹配,并通过扫码出库实现新农合报销。三是建立常态化处方审核机制。镇卫生院药学专业人员除对本单位用药行为进行处方审核、点评外,还要通过信息系统随时对辖区**村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抽查、审核,及时纠正乡村医生开大处方及“两素”滥用等不合理用药行为,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风险,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合理、有效、价廉。该制度的实施得到了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等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到我市进行调研总结。

(四)扎实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根据上级统一要求,2011年我市扎实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以建机制为抓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一是完善公益性的管理体制。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2006年已经全部划归市卫生局统一管理,2010年9月份完成核编定岗,2011年9月全面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新模式,以市为单位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二是完善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按照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总岗位的90%、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的90%的原则,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963人,实行竞聘上岗。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公共卫生等岗位为主体,优先满足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和中医药岗位的需要。三是完善激励性的分配机制。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方案,经费发放、奖励性补助与绩效考核成绩挂钩;在基层单位推行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适当拉开医务人员收入差距,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积极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化解工作。

出台了《我市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实施方案》,卫生和财政等部门对债务情况进行认定,建立了债务台账和债务数据库。目前摸底排查、债务确认上报等工作已经完成。

三、不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持续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一是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工程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已于2010年12月底完成封顶,目前室内装修、设备安置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二是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2010至2011年度,我市高标准完成200个规范化村卫生室新建、改建任务。三是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12年市政府将“社区便民就医工程”列为政府实事,重点新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预计10月底前全部完成机构建设、人员配备等任务。

(二)持续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培训制度。

2006年,我市创新建立镇卫生院身份全科医师培训制度,每年考录30名本科毕业生到镇卫生院,前3年在市直二级医院学习培训,考核合格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后回镇卫生院工作,不合格者退回人才市场。

(三)持续落实卫生支农和“卫生强基”等人才帮扶措施。

认真开展镇卫生院技术骨干、乡村医生岗位、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免费培训、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等项目,中医科中药房达标率100%,2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覆盖率100%,有力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四、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一)全面做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一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考核制度,严格依据工作数量和考核结果发放绩效补助经费,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起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强化项目宣传。通过集中印制发放无纺布宣传袋、制作宣传展板和媒体节目等形式大力宣传公共卫生项目,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从局机关到基层单位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任务。截止2012年6月底,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市目标任务。

(二)深入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项目。

为建立科学、规范的慢病综合防控体系,提升综合防治水平,我市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为目标,于2011年始全面启动了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项目。对35岁以上农民中筛查出的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开展了定期随访和健康教育,对确诊的“两病”患者则落实早诊早治、跟踪随访、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量身定做”一对一的干预和治疗方案,并选择复方利血平片、卡托普利、尼群地平、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肠溶阿司匹林片等6种药物作为基础药物,免费发放给患者使用。()截止目前,全市共筛查出“两病”高危人群12.6万人,确诊患者13.1万人,免费为6.2万人发放了治疗药物。2011年我市成功创建为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市。

(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动态管理机制。

2011年以来,我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居民健康档案质量完善月”和“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信息完善纠错”活动,对重点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随访、筛查、核实,锁定重复档案,纠正错误信息,完善缺失内容,规范电子档案管理。建立了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发放“健康查体服务券”,每年对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查体,并及时更新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医务人员根据查体结果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和随访管理,2011年共免费查体7万余人次,2012年已录入查体服务信息2.8万人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省纪委五次全会、市纪委五次全会和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政治方向、问题导向、分类指导、务实重效的原则,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充分运用全省教育系统以案促改典型案件,全面促进以案促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全省教育系统以案促改典型案件的剖析,以案促改、以案促防、以案明纪。深挖思想根源,查找思想上、制度上、体制机制上存在的问题,研究整改措施,建立健全制度,进一步在思想上制度上筑牢防线。

组长:周军峰(支部书记、校长)。

副组长:尚素红(副校长)。

任艳丽(副校长)。

组员:曹兆权丁进勇孙景芮。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建办公室,丁进勇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活动实施。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一)深刻学习省选典型违纪违法案例。

组织全体党员,通过“三会一课”、座谈会、学习讨论等形式学习省高校纪工委、驻厅纪检监察组在全省教育系统范围内重点选取带有共性问题的涉及资金管理等方面的10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结合本校实际,额外筛选典型案例一并开展以案促改,认真分析,增强以案促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时间安排:8月-10月。

(二)结合典型案例深刻剖析问题原因。

具体查摆剖析如下:1.在党的领导方面,是否做到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践行“两个维护”、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2.在党的建设方面,是否做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性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3.在管党治党责任方面,是否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4.在思想政治方面,是否做到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强化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5.其他方面的问题。

时间安排:8月-10月。

(三)整改问题,提高学校支部水平。

围绕典型案件和身边人身边事,敢于正视问题,撰写剖析材料,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查摆剖析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跟踪问效,做到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

时间安排:10月。

(四)完善学校有关制度。

通过以案促改,学校要建章立制,修改完善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或存在漏洞缺陷的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制度高效运行。

时间安排:10月底。

清丰县明月湖小学。

2020年8月18日。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我市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地区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09年6月要基本上完成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打造“文化三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二)实行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壮大新闻事业发展实力。

(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行公司制改造,处理好分流人员,安置好下岗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壮大发展实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改革的任务和措施。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全面铺开”的工作方针,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和《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琼发〔2006〕19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琼府〔2007〕25号)的规定,根据《三亚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各文化单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实际,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和措施,增强文化事业单位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改革,进一步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一)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市委宣传部负责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抓好宏观管理,支持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进一步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

2、切实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要转变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直属单位向管全社会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上来。整合相关业务机构,调整人员编制,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

3、探索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投入方式和拨款制度,实行不同的经费核拨方式,逐步由拨款改为借、贷、投,由对文化事业的一般投入转变为对文化项目的投入,实现由“养人”到“养事”的转变。

(二)转换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

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动、改善服务”原则,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坚持面向市场不断激发自身活力,努力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良、引导有力的文化事业主体。

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第一、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明确设岗范围、职能、职责,划分各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系列和档次。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要求,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

第二、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指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下属单位)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公开选聘,中层以下干部实行竞争上岗。

第三、调整人员编制,发展壮大文化事业队伍。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调整文化事业、新闻媒体单位人员编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第四、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明确岗位绩酬,突出绩效,拉开差距,实行二次分配。

第五、继续实行工资统发制度。文化事业单位(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由单位工资报账员每个月根据单位绩效考核结果报下个月工资,仍通过财政统发至个人工资帐户。

第六、新闻媒体单位实行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做大做强新闻事业,拓展搞活经营产业。在编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逐步实施广播电视非时政类节目制播分离,广告、发行、印刷等部门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改为经营单位,实行公司化运作,经营收入主要用于新闻媒体单位事业发展,不足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的原在编在职人员保留事业身份,退休按档案工资办理,新录用的人员按企业办理。

导资金的管理细则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

(五)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路子。把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三下乡”等公益文化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体系,进行市场运作,发展适合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健康向上的特色文化娱乐项目。

(六)发挥基层文化站的组织指导作用,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各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领导,配备专业人员,安排专项经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目标,把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作为培育文化市场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加强管理,创新机制,激活经营,增强实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多元化”,文化队伍建设“社会化”,文化娱乐发展“市场化”和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化”,丰富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五、组织领导。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搞好协调,形成合力,确保改革与发展取得实效。

(一)调整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充实“三亚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常务副组长:李柏青(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徐国良(市人大常委、市文旅委副主任)。

宁光荣(市委副秘书长)。

林贻秀(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员:钟声(市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

刘关山(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王永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局长)。

黄淑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亚晨报社总编)。

莫英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廖民生(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局长)。

周雄(三亚广播电视台负责人)。

潘国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周高明(市财政局局长)。

邓忠(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关进敏(市国资委主任)。

李洪海(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局长)。

温孝廉(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

刘洪良(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莫英俊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市宣传文化系统等单位抽调组成。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二)加强政策研究,建立政策体系。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确保改革工作有序进行,取得成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思想工作。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要加强改革政策宣传,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和改革单位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改革的政策措施,为保证改革任务的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切实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解难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让广大职工享受改革成果,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组织实施,确保成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今年上半年将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评估改革成效。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省、宁波市医改工作要求,始终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五项重点工作。截至20xx年底,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两项医疗保障覆盖面达到98%以上;市、镇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全覆盖并逐步向村级延伸;近年来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20xx年全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年发病率下降到127.48/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3.60‰,无孕产妇死亡,居民期望寿命提高到79.90岁;卫生资源实现较快增长,每千人口床位数从20xx年的2.60张上升到20xx年的3.28张,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从20xx年的5.88人、2.39人、1.84人上升到20xx年的7.08人、2.75人、2.47人;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从20xx年的540.14万人上升到20xx年的770.8万人,住院床日从20xx年的70.68万床日上升到20xx年的88.46万床日,医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切实抓好医改组织实施工作。

(一)加强对医改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市发展改革、财政、卫生、编委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工作职责。同时,成立了市医改办,设在市发展改革局,统筹组织实施全市的医改工作。市委、市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慈党〔20xx〕4号)以及《慈溪市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慈政办发〔20xx〕21号)、《慈溪市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慈政发〔20xx〕50号)等20多个配套文件,组织召开了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市医改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对全市医改阶段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讨论研究医改重点难点问题,精心组织医改各项工作。

(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责。市医改办每年制定印发医改主要工作安排,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制定了《慈溪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核定有关医疗收费标准;卫生部门做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加强医疗卫生单位运行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人社部门做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调整、卫生人才引进等工作;财政部门落实各项财政补助政策;编委办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定岗定编工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好药品供应和零售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药品质量和正常供应。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了统一协调、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有序运行的工作机制。

(三)加大财政保障力度。20xx年-20xx年,全市财政对医疗卫生总投入达到25.14亿元(除去医保和基建,总投入13.05亿元),其中20xx年总投入4.93亿元(除去医保和基建,总投入2.16亿元)。对基本建设、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实施、离退休人员、学科建设等方面予以合理投入,如20xx—20xx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累计补助20xx2万元;20xx年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专项经费标准从原来的`20元提高到25元,20xx年又提高到50元,20xx年全市公共卫生工作专项经费总额达到7312万元。20xx年,市级财政对医疗卫生预算安排5.19亿元(除去医保和基建,总投入3.76亿元)。

二、积极稳妥推进医改五项重点工作。

(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一是扩大覆盖面。20xx年—20xx年城乡居民医保累计参保317.42万人次,参保率达到96.39%(20xx年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居民医保单独运行,20xx年并轨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20xx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75.50万人,参保率97.68%,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截至3月底达到34.25万人。二是提高筹资标准和补偿比例。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水平从20xx年的120元提高到20xx年的510元,个人筹资额度提高到每人150元,各级财政补助提高到每人360元。20xx年—20xx年共筹集资金12.48亿元。实施住院有效费用补偿制度,统筹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到75%以上。统筹年度内个人补偿封顶线为15万元,连续参合群众为16万元。实行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制度,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偿比例达到40%,个人门诊补偿封顶线提高到元。20xx年—20xx年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共补偿1283.92万人次,补偿总金额11.22亿元(含20xx年基金亏损604.67万元),四年间统筹区域内住院有效费用补偿率平均为65.19%,其中20xx年达到72.97%。三是加强医保服务和基金管理。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就诊“一卡通”全覆盖,并实现三个“即时结报”,即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与宁波市的9家主要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联网实时结报,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即时结报。继续加强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和预警制度,控制基金结余,提高使用效率(20xx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实际支出人均565元)。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健全定点医疗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实行“费用总量控制、均次住院和门诊费用限额”等控制措施。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推进。按照省统一部署,我市作为浙江省基本药物制度首批实施县市,自20xx年2月25日起,在全市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包括全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参加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按规定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的非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并将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甲类药品补偿范围。实施当年全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医疗机构药品销售价总体平均比上一年下降42%,住院均次费用下降14.21%、住院均次药品费用下降35.19%、门诊均次费用下降15.99%、门诊均次药品费用下降25.56%,明显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同时,积极实施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药物制度,在崇寿镇进行了试点,目前共有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20xx年6月28日起,8家市级公立医院启动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基础上,所有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

(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按“2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要求,全市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家,服务站337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规范化率分别达到95.2%和82.5%,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创成宁波市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32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管理率达到97.0%。20xx年至20xx年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累计补助3054万元。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性定编工作。20xx年,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编制1550人,编外用工641人,20xx年根据各中心实际情况适当进行了调整。积极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四年来共定向培训农村社区医生19人,全科医生培训491人,并每年对390余名乡村医生组织注册培训。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共有工作人员3368人,其中具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1323人,执业护士789人,乡村医生250人,其他卫技人员1006人。20xx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对新毕业的临床专业医生进行为期三年的规范化培训,目前全市共有223名毕业生参加培训。今年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若干意见》,由市政府设立“医学助学金”,鼓励报考重点医学院校,定向培养专科护理人员和农村社区医生,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提供医学类紧缺人才招聘考试交通食宿补贴,对考试录用人员发放引进人才奖励以及提供住房保障。三是逐步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全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自20xx年10月起实施绩效工资制度,逐步建立分级管理、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结果与单位财政经费补助、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挂钩;医疗卫生单位内部逐步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市级医疗单位实行总额核定,参照执行。

(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不断深化。一是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真落实三大类1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达标率近四年来每年达到95%以上。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工作,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人数累计达到118.6万人,体检率67.5%;20xx年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人数达到14.25万人,体检率为80.2%,学生及儿童体检率均达到95%以上。全市共建常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11.06万份,其中户籍人口建档率达到93.0%,常住人口建档率达到75.9%。加强慢性病社区管理工作,共为9.36万名高血压病人、2.32万名糖尿病人、5300余名精神病人建立了动态管理档案,定期开展随访服务,20xx年还实行了特殊病种家庭医生制服务新模式,对3600余名恶性肿瘤病人进行签约服务。落实免疫规划工作,20xx-20xx年全市儿童免疫规划接种(包括流动人口)达到180.7万人次。二是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xx年—20xx年全市农村育龄妇女叶酸补服人数达到14509人,20xx年服用率达到136.78%,依从率80.24%,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下降到3/万(20xx年为5/万);完成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8903人,20xx年补助率达到99.79%;“两癌”筛查工作扎实开展,完成宫颈癌筛查7719人、乳腺癌筛查5401人。同时,实施妇女健康提升工程,20xx年—20xx年累计检查已婚育龄妇女37.09万人,其中20xx年检查9.99万人,查出各类疾病27286例,确诊宫颈癌9例,乳腺癌10例。20xx年-20xx年为2500余名贫困白内障病人实行免费复明手术。

(五)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从20xx年6月28日起,通过“一减一调一补”(“一减”是指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一调”是指增设一般诊疗费项目,调整治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床位费收费标准;“一补”是指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合理安排对公立医院投入),在8家市级公立医院启动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xx年8家市级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次435.62万人次,比20xx年增加4.89%;住院床日74.51万床,比20xx年增加11.87%;收入15.55亿元,比20xx年增加23.99%;支出16.00亿元,比20xx年增加27.69%;收支结余-4513.30万元,增加亏损4548.49万元。20xx年12月份全市8家公立医院门诊均次药费比上半年下降7.79%,住院均次药费下降22.40%,门诊均次收费和住院均次费用略有上升,分别为2.63%和2.64%,遏制了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的趋势。同时通过大力提升市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市级医院的龙头和纽带作用、切实加强市级公立医院的综合管理、不断深化市级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改善市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等五项综合改革,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更趋科学,医德医风建设有效推进,医院诊疗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反响平稳。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市深化医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上级政府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亟需研究解决相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偏低。20xx年我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为510元,20xx年筹资标准仍为510元,但因动用了前几年基金结余,计划列支人均635元。与宁波大市内其他县区相比,我市筹资水平低于宁波大市平均水平(20xx年宁波平均565元/人,20xx年宁波平均640元/人)。由于筹资水平偏低,我市的有关补偿比例设定也相对偏低。

(二)公立医疗机构普遍出现亏损。据统计,20xx年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结余34.22万元,其中有9家出现亏损,亏损总额达到1274.3万元。8家市级公立医院实施综合改革后除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外,其余6家医疗机构均出现亏损,亏损总金额达到5015.35万元,其中市第六人民医院(原红十字医院)亏损总额达到1982.68余万元。市级医院亏损的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随着床位的增加工作人员有所增加,其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达到223人,新增支出约2000万元;二是退休人员生活费等有关补助发放,增加支出2400万元;三是新旧会计制度的差异,导致新增计提627万元。四是医疗机构房屋设备维护费用和物业费用增加1710万元,基本建设贷款利息支出476万元。五是由于实施药品零差价,而医疗服务收费调价不足以弥补药品收入的减少。六是水电等运行成本过高。一方面新建和改扩建医疗机构水电费等消费增加,另一方面目前医疗机构水费结算价格大多为6.55元/吨,电费0.908元/度,与公立学校收费标准计价两项相差一年多支出1080万元。

(三)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药物制度尚未全面推开。目前我市共有33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20家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均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率仅为5.9%,明显低于今年省卫生厅提出的60%以上的要求,在宁波大市内处于最低水平。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有多方面原因:一是绝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由所在村(社区、居委)举办,属村集体所有,不属于政府办医疗机构,实行“村所有、中心指导”的工作模式;二是按照上级编委办有关规定,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暂未核编;三是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低下、硬件配备不符合标准,要全面推广基本药物制度条件尚不成熟;四是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财政压力过大。据测算,如果按崇寿镇试点方案(每站每年补助23.5万元),在全市321家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推广,财政每年需安排经费7450万元,压力较大。

(四)基本药物目录与绩效工资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市基本药品目录包括307种卫生部确定的基本药物目录、150种省增补目录及100种由本市确定的过渡期药品目录共557种,但仍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特别是一些儿科和慢性病常用药品,未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给群众造成不便。同时,绩效工资制度设计与医疗行业绩效考核不甚相符,影响了绩效工资的实施效果。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总额为74827元,市级医疗机构视其性质及业务开展情况,核定为74827至91298元不等,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额比例规定为50%,不能有效拉开医务人员收入距离。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到20xx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围绕这一目标,我市要进一步加强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工作,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20xx年全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统筹区域内有效费用住院补偿率达到75%。进一步完善21类大病保障和救助试点工作,救治定点医院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例达到80%,并试行大病保险。全面开展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综合支付方式改革。同时,根据《慈溪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专项行动计划及20xx年主要工作任务》(慈党〔20xx〕23号),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人均筹资水平争取达到1000元。

(二)深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做好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后的县域药品目录遴选工作,开展市级公立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指导和督查工作。重点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跟踪调研工作,完善相关补偿政策。有序推进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争取在“十二五”期末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达到全覆盖。

(三)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围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目标,结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等为手段,调整医疗业务结构,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努力缩短住院床日,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政策。积极稳妥地实施市级医疗单位绩效工资,探索绩效工资的总量增长和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建立分层分级考核和按岗定酬、按绩取酬等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调研,合理确定编制总量,推进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和基层卫生机构编制核定工作。通过实施智慧健康工程,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指导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市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积极推进宁波市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作。二是巩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运行机制。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健全以工作成果为导向、服务数量为基础、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评体系。三是提升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继续推进以全科医生培养为重点的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深化大医院牵手社区活动,充分发挥市公共卫生指导员团队作用,增强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力争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占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的60%以上。四是推进慈林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扩建工程的建设进度。积极扶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

(五)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认真落实三大类1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项目综合达标率达到95%以上。继续抓好农村两癌筛查、叶酸补服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二是扎实抓好新一轮(20xx-20xx年)参合群众健康体检,通过加大宣传、优化服务、体检和医疗信息互通等措施,提高应检对象的主动参与程度,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80%以上,学生及儿童达到90%以上,体检总人数达到30万人,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以上。三是完善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以老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人群,全面推行签约服务,完善特殊病种家庭医生制服务。

以案促改实施方案集合

为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关于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作为一个整体一体推进的要求,深入贯彻x会议精神,现就做好我单位2019年以案促改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更加注重标本兼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以案促改工作。通过在单位纪检监察系统集中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树立严格自律的标杆,走在前、干在先,做出示范、当好榜样,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党内纪律部队,为营造旅游公司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强保障。

二、工作目标学习发生在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单位纪检监察干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要通过剖析典型案件,研究案发规律,深挖问题根源,强化警示教育,防控廉政风险,补齐制度短板,推进以案促改,使公司纪检监察干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实现政治站位新提高、“四个意识”新强化、工作作风新转变、工作能力新提升。

开展廉政教育,组织学习党纪党规和法纪法规;

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三是开展主题活动。结合即将开展的主题教育和“讲忠诚、守纪律、树标杆”活动,教育警示纪检监察干部作为监督别人的人,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改造自己,做到党性更强、律己更严、担当有为。

查忠诚履职、担当尽责方面存在的问题;

查遵纪守法和作风建设、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查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预调查工作、以案谋私的问题;

查违法窃取、泄露调查工作信息,或者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举报人信息的问题;

查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问题。三是专题组织生活会做到“三个切实”。要以召开以案促改组织生活会为契机,全面深刻查摆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三个切实”,即:切实把自己摆进去,切实把职责摆进去,切实把工作摆进去,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以案促改专题组织生活会。

在坚持问题导向、全员参与、分类施策、边查边改、专项整治、结合巡视巡察整改的基础上完成一个整改报告,明确目标任务,针对整改重点,反映问题全面,突出整改效果。

(五)建章立制。围绕“三个突出”,要切实健全制度机制,加强常态化规范化建设。一是突出建立健全制度。针对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问题,以及查摆剖析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短板,围绕授权、用权、制权等环节和明责、履责、追责等事项建立健全制度,对不适应形势发展或存在漏洞缺陷的制度进行修正完善,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二是突出工作流程再造。严格贯彻落实《监察法》《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积极适应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反腐败斗争实际需要,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和配置,规范权力运行,再造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制度执行,进一步巩固深化制度建设工作成果。三是突出建立长效机制。结合省纪委《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办法》,建立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把制度机制约束转化为纪律自觉,把硬性要求转化为担当行动,以机制制度建设的实际成效推动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五是有成效。建立关键环节审批过关制,不见效果不收兵,不达标准不罢休,以严格的监督检查,强力推进工作,提升工作成效。

四、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把带头贯彻落实省委《意见》、市、区纪委《实施方案》以及率先推动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向纵深发展,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政治责任来落实。成立公司纪检监察系统集中开展以案促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附后),负责公司纪检监察系统以案促改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总体谋划,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

(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公司监察室统一领导、各单位(部门)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领导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既要抓好分管范围内的以案促改工作,指导各单位(部门)纪检监察系统以案促改工作各阶段、各环节的组织落实、监督检查,又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

(三)落实责任,强化追责。要进一步强化“两个责任”,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主管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同时,要进一步强化追责问责力度,实现通报问责常态化,对在纪检监察系统以案促改工作中“两个责任”履行不到位、工作推动不力,或者不重视、不认真、不扎实、打折扣、走过场的,要进行组织约谈、通报批评,必要时要对主要负责同志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公司纪检监察系统以案促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以案促改实施方案集合

为深入贯彻《xx市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xxx〔2020)x号)精神,结合xxx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深化标本兼治,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全面净化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标本兼治、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九届中纪委四次全会、x届省纪委x次全会工作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加强分类指导,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工作实效,不断深化以案促改,以治标促进治本,推动标本兼治见实见效,凝聚起xxx奋进的精气神和正能量,不断优化净化xx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为推进xx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提出整改意见、健全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权力结构配置更加科学、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从根本上遏制重复发生同类违纪违法问题在我院发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提高道德修养,强化纪律意识,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作为一个整体一体推进,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三、方法步骤1.选准典型案例。由党委办公室和纪检监察室组织牵头,坚持“通过案例查问题”与“依据问题找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筛选具有借鉴意义和行业特点的典型案例。各部门针对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结合xxx系统,尤其是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深入细致开展以案明纪、以案为鉴、以案促改.2.开展警示教育。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采取集中学习“三会一课”、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撰写心得体会、召开座谈会、组织学习谈论等形式,提升教育实效。

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制约不适应不协调不完善等问题,党员干部个人在思想、生活、工作和作风存在的具体问题等。要深挖根源,举一反三,把问题找准、把原因吃透.4.推进问题整改。对查摆剖析中发现的问题,要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逐项抓好落实,切实做到以查促教、以查促建、以查促管。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整改,亲自部署,跟进督促,统筹协调,推动问题不折不扣地整改。xx纪委要强化整改督导检查,对整改措施不到位,整改责任不落实,整改效果不明显的,严肃追责问责。

5.完善制度机制。及时修改完善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或存在漏洞缺陷的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干部带头执行,不搞特例.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

神,集中开展警示教育,围绕xx印发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发言,并将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讨论发言情况报党委办公室备案。

责”,带头抓好自身和分管范围内的以案促改推进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休责任,各党总支、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以上率下,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切实走在前、干在先,作出示范、当好榜样。

(二)务求工作实效。把深化以案促改作为推动xx改革发展的有力抓手,与xx各项中心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关键环节严格把关,坚持“四个决不放过”,即原因分析不透彻不放过、风险点找不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过硬不放过、成效不显著不放过。要把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把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强化普查考核,确保该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三)严肃追责问责。xx以案促改工作领导小组将通过督查、约谈、通报、问责等方式,对以案促改工作不认真,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消极应付、敷衍塞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确保以案促改工作落实落细。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我市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地区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09年6月要基本上完成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打造“文化三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二)实行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壮大新闻事业发展实力。

(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行公司制改造,处理好分流人员,安置好下岗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壮大发展实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

改革的任务和措施。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19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琼府〔2007〕25号)的规定,根据《三亚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各文化单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实际,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和措施,增强文化事业单位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改革,进一步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一)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市委宣传部负责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抓好宏观管理,支持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进一步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

2、切实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要转变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直属单位向管全社会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上来。整合相关业务机构,调整人员编制,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

3、探索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投入方式和拨款制度,实行不同的经费核拨方式,逐步由拨款改为借、贷、投,由对文化事业的一般投入转变为对文化项目的投入,实现由“养人”到“养事”的转变。

(二)转换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

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动、改善服务”原则,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坚持面向市场不断激发自身活力,努力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良、引导有力的文化事业主体。

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第一、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明确设岗范围、职能、职责,划分各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系列和档次。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要求,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

第二、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指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下属单位)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公开选聘,中层以下干部实行竞争上岗。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第三、调整人员编制,发展壮大文化事业队伍。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调整文化事业、新闻媒体单位人员编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第四、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明确岗位绩酬,突出绩效,拉开差距,实行二次分配。

第五、继续实行工资统发制度。文化事业单位(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由单位工资报账员每个月根据单位绩效考核结果报下个月工资,仍通过财政统发至个人工资帐户。

第六、新闻媒体单位实行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做大做强新闻事业,拓展搞活经营产业。在编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逐步实施广播电视非时政类节目制播分离,广告、发行、印刷等部门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改为经营单位,实行公司化运作,经营收入主要用于新闻媒体单位事业发展,不足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的原在编在职人员保留事业身份,退休按档案工资办理,新录用的人员按企业办理。

第七、截止2008年12月31日,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凡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界定为“老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可以办理提前离岗。离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单位和个人按事业单位的办法计算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事业身份办理退休手续;已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不占单位人员编制;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至法定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均由财政统一支付,不占用单位经费。

(三)实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对三亚市电影公司实行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下岗安置人员要给予优惠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市电影公司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1、转企改制的界定时间为2008年12月31日(即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的界定时间)。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2、规范操作转企改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由市国资委牵头,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依法对市电影公司的财务收入和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审计,认真做好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按照有关政策组织实施三亚市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工作,重新组建“三亚市电影公司”,作为国有独资文化企业。

3、截止2008年12月31日,在职职工凡工作年限满28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7年的,界定为“老人”,其余的界定为“新人”。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区别对待。对“老人”实行“留壳过渡、转制运行”的办法,即对“老人”在档案中保留其事业身份,退休时享受事业单位待遇;对“新人”实行竞争上岗或下岗安置。

4、拖欠在职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和经批准办理提前退休的“老人”距法定退休年龄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资以及下岗安置人员所需的资金,经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等相关部门核定,从单位国有资产变现收入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在市国资委设立专户管理,由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负责监管。

5、以2008年12月31日为止点,把在职职工拖欠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由个人缴纳),一次性缴纳到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

7、被界定为“老人”的职工,在规定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后,按事业单位办理提前退休。经批准提前退休的“老人”按规定应正常晋升的薪级工资一次性晋升完毕,作为计发提前退休费的基数。按照截止办理提前退休时的工作年限计发退休金比例,计发提前退休费,由市国资委按月足额拨付。提前退休费不参加已退休人员退休费调整,但可按规定参照在职人员的办法调整标准,所增加部分按规定的退休费计发比例打折后计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程序办理退休手续,并确定退休费标准。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单位办法增加的退休费的差额部分),由市电影公司视经济情况自筹资金解决,所需资金税前列支。

9、转企改制前已离休的人员,原离休待遇保持不变,按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规定执行。离休人员医药保障待遇,继续执行现行办法。

10、转企改制时,“新人”在规定时间内自愿申请解除劳动关系的,由本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批准,双方协商一致,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手续,按规定一次性计发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贴;对超过规定时间申请办理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手续的职工或竞岗落岗而被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只计发经济补偿金,不再发经济补贴。

11、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贴计算标准为:(1)经济补偿金:按解除劳动合同基准日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不足一年按一年计,即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2)经济补贴:经济补偿金×80%的总数。

12、转企改制前已离退休人员,转企改制后办理退休人员的党组织及人事关系,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琼办发〔2003〕17号)规定,移交当地街道社区,实行属地管理。

(四)加强文化市场和扫黄打非工作的建设与管理。

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深化文化市场管理的改革,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立体监管体系。切实抓好“扫黄打非”工作,设立“扫黄打非”工作常设机构,履行部署、指导、协调、督办的职能,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三亚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建设,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促进文化市场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坚持诚信、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弘扬“极力争取”的城市精神,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活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规范文化市场行为,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发展策略,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政府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根据三亚市“十一五”规划,结合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发展计划,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投融资力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整合文化资源,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三亚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公司要加快运转,尽快启动落笔洞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整合国有文化资源,盘活国有文化资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和经营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培育成为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三)成立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成立行业协会等社会管理机构,建立文化管理社会化的有效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覆盖面,为文化市场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服务环境。

(四)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培育和壮大文化市场。市财政每年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我市特色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予以资助。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细则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

(五)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路子。把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三下乡”等公益文化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体系,进行市场运作,发展适合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健康向上的特色文化娱乐项目。

(六)发挥基层文化站的组织指导作用,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各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领导,配备专业人员,安排专项经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目标,把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作为培育文化市场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加强管理,创新机制,激活经营,增强实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多元化”,文化队伍建设“社会化”,文化娱乐发展“市场化”和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化”,丰富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五、组织领导。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搞好协调,形成合力,确保改革与发展取得实效。

(一)调整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充实“三亚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常务副组长:李柏青(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徐国良(市人大常委、市文旅委副主任)。

宁光荣(市委副秘书长)。

林贻秀(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员:钟声(市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

刘关山(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王永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局长)。

黄淑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亚晨报社总编)。

莫英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廖民生(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局长)。

周雄(三亚广播电视台负责人)。

潘国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周高明(市财政局局长)。

邓忠(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关进敏(市国资委主任)。

李洪海(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局长)。

温孝廉(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

刘洪良(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莫英俊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市宣传文化系统等单位抽调组成。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二)加强政策研究,建立政策体系。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出。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台相关政策,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确保改革工作有序进行,取得成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思想工作。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要加强改革政策宣传,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和改革单位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改革的政策措施,为保证改革任务的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切实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解难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让广大职工享受改革成果,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组织实施,确保成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今年上半年将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评估改革成效。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我市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地区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6月要基本上完成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打造“文化三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二)实行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壮大新闻事业发展实力。

(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行公司制改造,处理好分流人员,安置好下岗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壮大发展实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改革的任务和措施。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全面铺开”的工作方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1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14号)和《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琼发〔〕19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琼府〔〕25号)的规定,根据《三亚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各文化单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实际,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和措施,增强文化事业单位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改革,进一步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一)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市委宣传部负责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抓好宏观管理,支持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进一步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

2、切实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要转变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直属单位向管全社会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上来。整合相关业务机构,调整人员编制,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

3、探索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投入方式和拨款制度,实行不同的经费核拨方式,逐步由拨款改为借、贷、投,由对文化事业的一般投入转变为对文化项目的投入,实现由“养人”到“养事”的转变。

(二)转换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

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动、改善服务”原则,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坚持面向市场不断激发自身活力,努力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良、引导有力的文化事业主体。

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第一、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明确设岗范围、职能、职责,划分各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系列和档次。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要求,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

第二、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指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下属单位)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公开选聘,中层以下干部实行竞争上岗。

第三、调整人员编制,发展壮大文化事业队伍。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调整文化事业、新闻媒体单位人员编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第四、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明确岗位绩酬,突出绩效,拉开差距,实行二次分配。

第五、继续实行工资统发制度。文化事业单位(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由单位工资报账员每个月根据单位绩效考核结果报下个月工资,仍通过财政统发至个人工资帐户。

第六、新闻媒体单位实行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做大做强新闻事业,拓展搞活经营产业。在编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逐步实施广播电视非时政类节目制播分离,广告、发行、印刷等部门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改为经营单位,实行公司化运作,经营收入主要用于新闻媒体单位事业发展,不足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的原在编在职人员保留事业身份,退休按档案工资办理,新录用的人员按企业办理。

第七、截止12月31日,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凡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界定为“老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可以办理提前离岗。离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单位和个人按事业单位的办法计算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事业身份办理退休手续;已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不占单位人员编制;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至法定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均由财政统一支付,不占用单位经费。

(三)实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对三亚市电影公司实行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下岗安置人员要给予优惠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市电影公司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1、转企改制的`界定时间为月31日(即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的界定时间)。

2、规范操作转企改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由市国资委牵头,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依法对市电影公司的财务收入和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审计,认真做好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按照有关政策组织实施三亚市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工作,重新组建“三亚市电影公司”,作为国有独资文化企业。

3、截止2008年12月31日,在职职工凡工作年限满28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7年的,界定为“老人”,其余的界定为“新人”。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区别对待。对“老人”实行“留壳过渡、转制运行”的办法,即对“老人”在档案中保留其事业身份,退休时享受事业单位待遇;对“新人”实行竞争上岗或下岗安置。

4、拖欠在职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和经批准办理提前退休的“老人”距法定退休年龄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资以及下岗安置人员所需的资金,经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等相关部门核定,从单位国有资产变现收入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在市国资委设立专户管理,由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负责监管。

5、以2008年12月31日为止点,把在职职工拖欠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由个人缴纳),一次性缴纳到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

7、被界定为“老人”的职工,在规定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后,按事业单位办理提前退休。经批准提前退休的“老人”按规定应正常晋升的薪级工资一次性晋升完毕,作为计发提前退休费的基数。按照截止办理提前退休时的工作年限计发退休金比例,计发提前退休费,由市国资委按月足额拨付。提前退休费不参加已退休人员退休费调整,但可按规定参照在职人员的办法调整标准,所增加部分按规定的退休费计发比例打折后计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程序办理退休手续,并确定退休费标准。

8、转企改制前已办理退休的人员,原按国家和我省规定标准核定的退休待遇不变(即按事业单位办理),今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按企业执行,所需经费从基本养老统筹基金中支付。自转企改制基准日起,凡因国家统一出台事业单位退休费调整政策而产生的“事企差”(即按企业办法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少于按事业单位办法增加的退休费的差额部分),由市电影公司视经济情况自筹资金解决,所需资金税前列支。

9、转企改制前已离休的人员,原离休待遇保持不变,按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规定执行。离休人员医药保障待遇,继续执行现行办法。

10、转企改制时,“新人”在规定时间内自愿申请解除劳动关系的,由本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批准,双方协商一致,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手续,按规定一次性计发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贴;对超过规定时间申请办理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手续的职工或竞岗落岗而被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只计发经济补偿金,不再发经济补贴。

11、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贴计算标准为:(1)经济补偿金:按解除劳动合同基准日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不足一年按一年计,即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2)经济补贴:经济补偿金×80%的总数。

12、转企改制前已离退休人员,转企改制后办理退休人员的党组织及人事关系,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琼办发〔〕17号)规定,移交当地街道社区,实行属地管理。

(四)加强文化市场和扫黄打非工作的建设与管理。

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深化文化市场管理的改革,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立体监管体系。切实抓好“扫黄打非”工作,设立“扫黄打非”工作常设机构,履行部署、指导、协调、督办的职能,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三亚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建设,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促进文化市场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坚持诚信、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弘扬“极力争取”的城市精神,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活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规范文化市场行为,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策略,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政府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根据三亚市“十一五”规划,结合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发展计划,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投融资力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整合文化资源,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三亚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公司要加快运转,尽快启动落笔洞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整合国有文化资源,盘活国有文化资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和经营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培育成为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三)成立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成立行业协会等社会管理机构,建立文化管理社会化的有效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覆盖面,为文化市场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服务环境。

(四)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培育和壮大文化市场。市财政每年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我市特色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予以资助。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细则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

(五)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路子。把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三下乡”等公益文化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体系,进行市场运作,发展适合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健康向上的特色文化娱乐项目。

(六)发挥基层文化站的组织指导作用,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各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领导,配备专业人员,安排专项经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目标,把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作为培育文化市场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加强管理,创新机制,激活经营,增强实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多元化”,文化队伍建设“社会化”,文化娱乐发展“市场化”和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化”,丰富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五、组织领导。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搞好协调,形成合力,确保改革与发展取得实效。

(一)调整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充实“三亚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常务副组长:李柏青(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徐国良(市人大常委、市文旅委副主任)。

宁光荣(市委副秘书长)。

林贻秀(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员:钟声(市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

刘关山(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王永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局长)。

黄淑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亚晨报社总编)。

莫英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廖民生(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局长)。

周雄(三亚广播电视台负责人)。

潘国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周高明(市财政局局长)。

邓忠(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关进敏(市国资委主任)。

李洪海(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局长)。

温孝廉(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

刘洪良(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莫英俊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市宣传文化系统等单位抽调组成。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二)加强政策研究,建立政策体系。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确保改革工作有序进行,取得成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思想工作。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要加强改革政策宣传,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和改革单位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改革的政策措施,为保证改革任务的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切实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解难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让广大职工享受改革成果,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组织实施,确保成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今年上半年将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评估改革成效。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目前,对文化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到位,不能很好地把握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以及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水平较低、是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把握好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市场化的步伐.

作者:傅守祥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系,浙江,杭州,310027刊名:长白学刊pku英文刊名:changbaijournal年,卷(期):“”(1)分类号:g0:f0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文化产业

以案促改实施方案

为深入落实县纪委关于xx镇违规发展党员问题整改工作,举一反三解决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提高发展党员工作整体水平,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开展专项“以案促改”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加强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赤峰市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和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对我镇违规发展党员违纪案件深入剖析,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全镇各党总支、党支部。

对照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切实推进以案促改,确保取得实效。

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如伪造入党材料、篡改支部大会或党委会讨论记录和表决结果、为非党员出具党员身份证明等。2.是否存在带病入党,如将被侦查、起诉或者审判的人员,正在执行刑罚或者刑罚执行完毕但不满5年的人员发展为党员;将因违法行为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以及因“黄赌毒”受到行政处罚或者因其他违法行为受到行政拘留处罚不满2年的人员发展为党员;将参与邪教、笃信宗教或热衷封建迷信活动的人员发展为党员;将受开除党籍处分不满5年的人员发展为党员,以及将其他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员发展为党员。3.是否存在近亲繁殖问题,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将不符合党员条件,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近亲属违规发展为党员。4.是否存在人情党员问题,主要是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说情打招呼,获取不正当利益,甚至搞利益交换等。5.各级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是否坚持政治标准,程序是否完备规范。如,入党申请和思想汇报是否敷衍应对,谈心谈话制度是否落实(至少两次谈心谈话),政治审查是否严肃认真,预备党员入党宣誓是否及时举行等。

抓住警示教育、查摆剖析、深入整改、建章立制、总结报告5个环节,分为宣传动员、查摆整改、完善制度、督导总结4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9月23日-9月27日)。镇党委组织召开警示教育暨专项以案促改动员大会,提高全镇基层党务工作者能力和素质。各支部要深入组织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及时传达有关要求,研究部署以案促改工作,营造浓厚的以案促改工作氛围。

(二)查摆整改阶段(9月28日-10月31日)。要对照“5个阶段25个步骤”,反躬自省,认真查找本支部发展党员是否存在问题。10月31日前,各党支部要结合提出的批评意见,举一反三,找准症结,完善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时限。

(三)完善制度阶段(11月1日-11月15)各党支部。

要认真学习执行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执行发展党员计划,坚持发展党员标准,全面对现有发展党员程序进行完善,重点查找存在的风险漏洞,通过建章立制,确保发展党员程序符合相关制度。

督导总结阶段(11月15日--12月10日)。镇党委要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了解、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各党支部以案促改工作情况、问题台账建立、整改措施制定、以案促改效果等进行督导检查,对活动开展不重视、敷衍应付、工作不力的,要严肃问责。各党支部要形成以案促改专项工作报告,经党支部书记审签后,向镇党委报告。

(一)加强领导。各支部要把以案促改作为一项重要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支部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

(二)强化责任。各支部要将发展党员以案促改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到位,落实到人。切实做到“原因分析不透彻不放过、风险点找不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过硬不放过、成效不显著不放过”,确保以案促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严格督查。镇党委把以案促改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加强督查考核,督促各村及单位党支部履职尽责。严格对照“四个决不放过”要求,对问题排查不准、整改措施不到位、工作效果不明显的严肃问责追责,对履行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造成再次发生违纪案件的,要坚决落实“一案双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并结合审计局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州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格局,积极探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为建设美丽和谐小康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达标准”总体目标,聚集政治安全、党建引领、治安痛点、风险防范、群众关切、氛围营造、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工作重点,到2020年底,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得到有效治理,社会治理基础得到全面夯实,科技支撑的治理体系初步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体制初步建立。

三、

工作内容。

(一)维稳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体系。

1.维稳体系建设。聚焦国家政治安全,建立考核考评、应急处置和责任分工等配套措施、联动支持、动态排名工作体系。

牵头责任人:。

责任股室:综合股、办公室。

时限:2020年9月20日。

2.深化情报预测预警体系。

持续强化工作力度,专项负责线索举报受理,举报电话:,接到的所有举报都要作记录,建立线索管理台账,对线索举报实行精准管理。落实每周二的干部职工情报收集,建立考评制度。

牵头责任人:。

责任股室:局办公室。

时限:9月18日前完成,长期坚持。

3.深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机制建设。

查看“平安一键通”二维码等是否完好,破损的及时更换,在城区主要路口悬挂“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宣传横幅,并充分利用“4+2”政策法规宣讲,在茶扎乡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持续营造全民参与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

牵头责任人:。

责任股室:局办公室。

时限:9月15日前长期坚持。

(二)健全依法治寺管僧方面。

4.深化寺庙法治宣传教育机制建设。

加强寺庙法宣阵地建设,加大“法律明白人”“巡回宣讲团”等法宣队伍建设,常态开展文明和谐寺庙创建和“爱国爱教爱家乡”“同心同向”。

牵头责任人:。

责任股室:局办公室。

时限:9月20日前完成(五)健全稳定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体系。

5.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

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健全“三大调解”衔接联动机制。

牵头责任人:。

责任股室:局办公室。

时限:9月20日前完成(六)健全突出问题长效治理工作体系方面。

6.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机制建设。

固化涉黑涉恶案件线索“一线双核”“两个一律”“一案三查”等制度,建立打击、整治、管理、建设长效机制。

牵头责任人:。

责任股室:局办公室。

时限:9月20日前完成7.深化“缉枪治爆”常态长效机制建设。

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体系,完善部门联动协作制度。

牵头责任人:。

责任股室:局办公室。

时限:9月20日前完成(九)加强社会治理现代化队伍建设方面。

8.健全群防群治“红袖套”队伍。

整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健全群防群治“红袖套”队伍管理办法。

牵头责任人:。

责任股室:局办公室。

时限:9月20日前完成(十三)发挥德治教化作用方面。

9.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牵头责任人:。

责任股室:局办公室。

时限:9月20日前完成四、相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股室要充分认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支持社会治理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支持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政治责任。

2、加强协调配合。积极配合县委、政府及各牵头部门开展好全县社会治理现代化行动,做好责任区内宣传、治理工作,确保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推进。

3、加强信息报送。各股室要加强信息收集、报送工作,及时掌握进展情况。

全面深化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党务公开条例(试行)》《******xx省委贯彻〈中国******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实施细则》《******xx市委全面深化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把党务公开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来谋划和推进,为加快建设“xx”新县域,打造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示范点而努力奋斗。

二、准确领会全面深化党务公开工作的原则和精神。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政治方向;坚持发扬民主,服务工作大局;坚持积极稳妥,力求务实管用;坚持依规依法,注重继承创新,以公开促落实、促监督、促改进,推动党务公开扎实有效开展。要准确把握《中国******党务公开条例(试行)》《******xx省委贯彻中国******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实施细则》《******xx市委全面深化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要求贯彻到党务公开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统筹推进各层级、各领域党务公开工作,一般先党内后党外,分类实施,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提升党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党务公开不得危及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以及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等。

三、切实把握党务公开工作重点。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情况,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情况,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党的建设情况,以及党的组织职能、机构等情况,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不得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宜公开的事项外,一般应当公开。县委根据《******xx省委贯彻中国******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全面公开有关党务工作,重点公开涉及全县的重要经济社会政策措施调整、重要规划调整、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民生实事的决策及落实情况,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和落实情况、党员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处理情况。各镇(街道)党委,重点公开领导实施重大民生实事、城镇规划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干部教育、管理和任免,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等情况。村(社区)党组织重点公开村集体“三资”管理决策,村土地征收、流转、使用决策,村收入分配决策,涉及全体村(居)民切身利益重要事项决策,从严管理监督党员干部,执行各项制度措施等情况。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重点公开党建工作服务中心任务的部署安排,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情况。其他党的组织按照《中国******党务公开条例(试行)》《******xx省委贯彻中国******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实施细则》《******xx市委全面深化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等党内法规要求做好党务公开工作。

四、完善党务公开工作程序。凡列入县委党务公开目录的事项,严格按照以下程序及时主动公开。一是提出。按照“谁承办、谁提出”和党的组织有关部门统筹的要求,由承办部门(单位)负责保密初审,研究提出公开方案,拟订公开的理由和公开的内容、范围、时间、方式等。二是审核。由党的组织有关部门(单位)进行保密审查,并从必要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核。三是审批。党的组织依照职权对党务公开方案进行审批,超出职权范围的必须按程序报批。四是实施。党的组织有关部门按照经批准的方案实施党务公开。五是管理。通过设立意见箱等途径,收集整理党员和群众对党务公开情况的意见建议,做好调查核实和处理反馈。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对党务公开资料及时登记归档,并做好管理利用工作。对上级党的组织已经公开的党务事项,可以在上级党的组织明确的公开范围内予以转载公开。未经审批,下级党的组织不得自行公开上级党的组织党务事项。

五、健全党务公开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应当根据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保密审查、风险评估、信息发布、政策解读、舆论引导、舆情分析、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当前着重建立健全以下机制:一是建立党务公开目录报备制度。县纪委、县委工作机关、县级机关各部门(单位)党委(党组)、镇(街道)党委应按照党内法规要求编制党务公开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目录,并根据职责任务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在2020年年底前公布相关党务公开目录,有关党务公开工作情况及党务公开目录调整情况及时报县委办。各镇(街道)党委应向县委报备对外开展党务公开的主要媒体或网络平台。二是建立党务公开对外宣传网络媒体备案制度。县委在“中国x”门户网站设立党务公开平台,县纪委、县委工作机关、县级机关各部门(单位)党委(党组)、镇(街道)党委应依托“中国x”门户网站设立党务公开栏目,并及时更新党务公开信息。三是建立健全党务公开信息反馈办理机制。各级党委宣传、网信部门及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加强党务公开相关信息监测反馈,对引起重大舆情反应的,应当及时报告。发现有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的信息,应当及时加以澄清和引导。各级基层党组织应通过设立意见箱等渠道,收集整理党员和群众对党务公开情况的意见建议,做好调查核实和处理反馈。对基层党代表工作室反映的党务公开事项应及时答复。四是健全党员和群众参与机制。有计划地邀请本级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列席党委***、党委常委会议及党委有关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及时处理下级党组织和党员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并给予负责的答复。各级党委(党组)及有关部门(单位)在酝酿、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前,除不宜公开事项外,应当通过党内听证、公示、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咨询有关党组织、党员意见;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应当以适当方式征集群众意见建议;视情征询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等意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用好基层******、党代表工作室、党代表调研视察、民主恳谈会、民情沟通日和村(居)民说事制度等党务公开新途径。五是健全党务公开督查机制。围绕党务公开的时度效,开展经常性检查和专项督查:专项督查可以与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党建工作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等相结合;经常性检查应重点检查党务公开内容是否全面、程序是否到位、形式是否恰当、制度是否执行到位、效果是否明显,保证党务公开工作正常开展。督查情况应当在适当范围内通报。六是建立党务公开工作考核机制,把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县级机关部门、镇(街道)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不断完善考核办法,加大考核检查力度,保持适当考核权重。

负责,县委办牵头,有关单位参与的统筹协调机制。县委县政府建立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衔接机制,互相通报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情况,共同研究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遇到的新问题,协同提升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县委工作机关应当积极配合县委办做好县委党务公开工作。县机关工委要指导督促县级机关各部门(单位)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公开工作。各级学校党的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县属国资。

企业。

工作。

分别由主管部门党委负责指导。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资源统筹使用,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公开可以与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等方面的载体和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相关党务公开的专栏、电子屏设置在党组织所在地的中心地带或醒目位置,便于党员群众监督。各地各部门有关党务公开工作。

情况。

应及时报县委办。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沈阳市于洪区政府网站沈阳于洪http://ba/cms/news/100000/0000000007/2015/11/2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科技体制改革是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技创新顺利实施的必要保障。9月25日颁布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为《实施方案》),吹响了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号角。《实施方案》具有几个特点:一是整体性。把各项改革任务和政策措施串起来,进行全面地贯彻落实。二是可操作性。提出了可操作、可检验的具体细则、办法和措施。三是协同性。系统梳理了科技自身与市场、产业、金融、教育、人才等相关领域改革举措,有利于统筹布局,一体化推进。四是体现改革执行的刚性。以台账形式,明确每一项改革任务的具体成果、牵头部门和完成时限。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将对《实施方案》的落实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

此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围绕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激发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创新活力、改革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等10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32项改革举措、143项政策措施。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专家,对《实施方案》部分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企业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载体,解决科技与经济发展结合不紧问题的关键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合力。因此,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可以说,抓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就抓住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牛鼻子”。

回顾30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历程,如何确立和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内容,上演着从“中国没有企业”到“中国企业来了”的历史变化。在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之初,中国没有正式的企业r&d活动统计,没有发明专利申报制度,甚至是否存在可以自主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都是一个问题。至2014年,中国企业r&d经费支出已经超过1万亿元,在世界各国名列前茅;我国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总额的比例达到76%,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r&d人员(全时当量)的比例达到74%。

但在快速发展中,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被跨国公司掌控的被动竞争局面尚未扭转,引进、跟踪和模仿仍然是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的主流,在全球的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上仍然处于低端。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亟待进一步加强,大企业动力不足,中小企业能力不强。

针对这些问题,《实施方案》从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17条政策措施,旨在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第一,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实施方案》着眼于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提出产业专家和企业家要在国家创新决策发挥更大作用,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调整目录管理方式,健全国有企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考核机制等。例如,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以往在国家科技计划研究制定中,企业难以通过专家学者渠道表达产业发展的创新诉求,在国家创新决策中基本没有发言权,通过《实施方案》所提出的对话、咨询制度安排,可以保证相关专家咨询组中产业专家和企业家占有较大比例,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国家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与之搭配,《实施方案》还提出,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同时政府将更多地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这样,企业完全可以依据市场进行科研项目的自主设计、研发、管理,在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下,享受科技创新政策的支持。

第二,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方式。《实施方案》着眼于当前中小微企业创新活跃但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规范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管理的边界条件和标准,以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及其创新市场需求为重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例如,在完善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方面,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构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同时,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将涉及文化科技支撑、科技服务的核心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重点鼓励中小微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落实和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完善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评审优惠等措施。

第三,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实施方案》着眼于技术创新的开放性和协同性,充分重视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从产业界、科技界和人才三个方面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一是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如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在战略性领域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整合形成若干产业创新中心。二是激发科技界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如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开展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人才兼职的试点工作,允许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才兼职等。三是激发科研人员的产学研合作积极性,如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间合理流动;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等。

这些改革举措,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是分类管理,不同类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之间差异是十分显著的,《实施方案》针对如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等,分别提出改革举措,提高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二是全链条设计并突出需求导向政策,抓住技术创新的全周期链条中所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突出政府采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采购等方面的创新需求问题,进行政策设计;其三是由选择性政策为主转向普适性政策为主,明确提出坚持结构性减税方向,逐步将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同时,完善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办法,扩大适用范围,广泛激励企业r&d。

这些政策措施将为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让民营企业享有更多公平的竞争机会,让国有企业有更大的创新动力和容错机制,让中小微企业有更容易获得创新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渠道,让大中小微企业汇成一支千军万马、浩浩荡荡的创新创业大军。(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张赤东)。

构建更高效科研体系。

我国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是源头创新的主力军,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公益研究,高等学校也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同时,这些机构还是公共财政支持形成科技成果的主要供给方,与成果转化能否有效实现紧密相关。

至2013年,我国共有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3651家,中央所属711家,地方所属2940家;当年这些研究与开发机构的r&d经费内部支出为1781亿元,r&d人员全时当量达36.4万人/年,分别占全国15%和12%。2013年,我国共有高等学校2491所,其中理工农医类高等学校1070家;当年高等学校r&d经费内部支出为856.7亿元,r&d人员全时当量达32.5万人/年,分别约占全国7%和9%。虽然仅从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全时当量的指标来看,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开展科研活动的规模不及企业,但他们所开展的知识创造、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活动奠定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

近年来,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在发展中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方面,没有根据不同创新主体的活动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引导,从而造成定位不明确、活力不足。例如,院所改革政策不配套不落实,公益类院所管理僵化,开发类院所转制后行业定位不清、服务功能弱化,高等学校科研体系需要完善等。另一方面,由于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难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例如,科研项目立项和研究过程中,未能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成果市场适应性不强,后期转化困难;许多高校、科研机构单纯以论文数量和项目经费作为科技人员评价标准,对面向市场的成果转化重视不足;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不落实,影响了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此外,近年不少地方开展了以建立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研发机构的探索。这些机构主要开展公益性、应用型的技术研发,虽然基本定位相似,但在注册类型、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被称为“四不像”。这些机构的发展,反映了各地方产业技术创新的现实需求,但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和发展风险,需要专门的政策进行引导。

针对这些问题和新的需求,《实施方案》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出台了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具体改革措施。

第一,明确不同类型科研院所的定位,提升院所的治理水平。对于公益类院所,以完善机制和激发活力为导向,明确要求制定章程,探索以理事会制度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取消行政级别,规范领导人员管理,落实内部管理自主权,提高院长、所长全球招聘比例,建立绩效评价和绩效拨款制度。对于开发类院所,在坚持企业化转制的同时,强调分类改革,“集团化”和“市场化”是改革的重要方向。其中,承担较多行业共性业务的转制院所,可组建产业技术集团,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市场经营活动进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以市场经营为主的转制院所,深化市场化改革,引入社会资本或整体上市。对于新型研发机构,《实施方案》提出了鼓励其社会化、非营利性运行的方向,并提出制定相应政策进行宏观引导。

第二,完善高等学校科研体系,建立研发和服务网络。此次改革,无论是从学科设置、评估、人员培养,还是科研基地建设,都要求高校更具广阔的视野。例如,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行专业设置并建立相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学科评估要逐步以国际同类一流学科为参照,与国际接轨和对接。启动高等学校科研组织方式改革,开展自主设立科研岗位试点,推进高等学校研究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同时,优化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网络,使公共投入形成的研究基地能够更广泛地服务于经济社会。

第三,打通成果转化通道,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加大对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激励力度,构建服务支撑体系。例如,推动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基础上,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着眼于强化对人的激励、制度的可操作性和转化的便利性,下大力气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推广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政策,推行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完善职务发明奖励报酬及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探索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制定技术类国有股转持豁免政策,健全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工作体系等多项具体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的落实落地,将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迈上一个新台阶。(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李哲)。

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1985年以来的30年里,我国科技金融工作已经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一是政策环境日益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其配套政策,把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推向了新系统建设阶段;科技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构建顶层设计工作关系,与金融机构建立全国性战略合作关系。二是政府创新性财政投入不断加大,通过无偿资助、股权投资、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创业;仅全国各级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出资达363.27亿元,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规模超过1800亿元。三是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国家开发银行等17家银行在许多地区设立了科技金融处(中心)和特色支行等专设、专营机构,在产品体系、营运模式、配套政策等方面先试先行。四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科技金融资源,设立集政府、风投、担保、保险、中介服务等各类资源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五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科技金融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是这些战略部署的集成和深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强调“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实施方案》中关于科技金融政策机制安排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更加全面系统地部署科技与金融结合,涵盖了政府投入、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鼓励政策和监管机制等。二是提出了一系列重点,让各项政策更具有针对性,避免了因面面俱到、过于原则、笼统而导致的操作性不强。三是充分借鉴、吸收先进经验。最近美国、英国在创新战略和政策的出台过程中都十分注重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制度安排,《实施方案》则提出了项目债、股权众筹、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新举措。四是引导规模和资金投入的新渠道。《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扩大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规模、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求政策性金融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五是增加投入与推进改革相互结合。《实施方案》提出的措施,将扩大科技投入渠道,明确国有创业投资机构制度改革方向,加快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减低民营银行的准入门槛。

《实施方案》若干有力的突破点主要有:

第一,提出实施天使税制,放松公司制创业投资基金投资科技型企业的条件限制,进行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基金税收优化。这将改变过去投资流动性资本市场股权等资产的税收优惠超过投资早前期种子项目投资优惠力度的现实,极大地刺激社会资本进入相关创新阶段,改善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融资环境。

第二,提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积极探索和规范发展服务创新的“互联网金融”。这将为创业者提供一条低成本寻找合作伙伴的路径,改变创新创业融资高成本格局。同时,“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企业运营、经济发展,乃至科技创新项目本身的研发模式,互联网信息化也改变了传统金融的投融资模式,两者的结合将是未来科技金融的发展方向。

第三,提出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试点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需要是复合而且多元的,架构好投贷联动机制,将有利于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开发出结构性、复合性金融产品,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根本目的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科技和金融相结合有关政策的制定落实,既是科技创新成果财富化的关键,也是我国能否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先机的关键所在。建议各有关方面以落实《实施方案》为契机,创新体制机制,突破瓶颈障碍,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和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深入挖掘科技资源,努力集聚金融资源,通过政策性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实现科技和金融资源的高效对接,带动社会资源、资本更多地进入创新领域,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科技投资研究所所长郭戎)。

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人才政策的两个关键环节,《实施方案》就改革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做出了全面部署。在此,我们重点讨论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改革的问题。

简单而言,当前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突出问题可以概括如下:政府过度主导,用人单位缺乏自主,评价导向不够合理,分配激励亟待完善。

以职称评审为例。历经30余年的实践,职称评审制度已逐渐发展成一套由政府人事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主导的全国统一的人才评价体系。其突出的缺陷是,由于留给用人单位的空间非常小,很难准确、及时地反映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出现评审结果与岗位实际需求不适应、与单位评价有偏差的问题。

这种评价机制,也是导致评价导向不合理的重要原因。在这种评价体系下,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等易于定量化的指标很容易成为评价的主要标准,而与岗位职责相关的其他标准,如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等,由于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在评审中难以把控,事实上很少被充分考虑。当然,这并不是说论文标准不重要,事实上,这是我国近年来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但问题在于,用同样的标准和权重要求所有科技人员发表论文,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对科技人员的薪酬激励方面,突出的问题是尚未建立起既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又合理规范的收入分配机制。一方面,现有的收入分配机制不能充分反映科技人员的能力贡献和工作业绩,难以保证科技人员合理的工资待遇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自己探索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受到既有政策制度的约束,没有得到“合法性”的认可和合理有效的规范。

《实施方案》对上述问题都提出针对性的改革部署,比如提出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建立分类评价制度,特别是提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及把人才评价结果落实到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关键在于落实。

我们认为,能否落实有两个要点。一是必须形成改革的“时间表”。今后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经济发展也全面步入新常态,更需要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科技人才的根本性和关键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各项改革措施刻不容缓,必须形成紧迫而明确的改革时间表。

二是要让改革“掷地有声”,政府部门必须身体力行,率先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如前所述,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干预过多,用人单位自主权不足。要真正落实《实施方案》的各项改革措施,需要政府切实“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把对人才评价、激励的权力真正下放到用人单位。具体而言,政府应退出以职称评审为核心的人才评价的具体过程,实行“谁用人、谁评价”,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实行岗位管理,让单位按照岗位职责需求使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人才,真正实现分类评价、按能力贡献评价和按评价激励。政府的主要定位在于管政策、管监督、管引导:一是为用人单位的自主评价和激励提供合理、宽松的政策空间,二是履行监督职责,保证人才评价和激励程序的公平公正,三是在政府主导的科技计划管理、科技机构评估和科技人才计划过程中发挥好对人才评价和激励的引导作用。

年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的要求,按照《xx区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强化权力监督制约,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现就我中心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做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省十次党代会和十届省纪委二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打造首创之区,贯彻李亚书记“五个持续发展、务求实效”重要指示精神,精心打造“优质、高效、公开、廉洁”的行政服务工作平台。

(二)总体目标:以案倒查,跟踪预防,做好执纪审查以案促改后续文章。通过剖析典型案件,研究案发规律,深挖问题根源,把握廉政风险防控重点,建立执纪小组,开展经常性党风廉政教育,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本部门自身建设结合起来,加强监督检查。    掌握廉政建设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个别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预防了违纪违法问题和不正之风现象的发生。推动形成权力结构配置科学、权力运行规范透明、风险防控及时有效的良性局面,寓防于治,以案促改,以案促防,实现治本与治标的无缝对接,在强化不敢腐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一)筛选典型案件。筛选十八大以来的违纪违法案件,重点突出案件的典型性,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综合效果,更加有力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深处抓、往实里做。开展以案促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结合本中心执纪审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筛选典型案件,常态化开展案发科室以案促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结合实际,筛选典型案件,积极开展以案促改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二)剖析问题原因。深刻剖析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找出发案规律,深挖案件反映出的思想教育、监督制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查找关键环节、重要岗位、重点人员的廉政风险点,明确风险等级,以查促教、以查促建、以查促管,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一是剖析个案。对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件,选择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剖析倒查,形成案件剖析报告,找出症结及监督管理漏洞。二是剖析共性岗位。围绕多发易发廉政问题的岗位,查找存在廉政风险的共性规律,研究防控对策。三是以倒查促进责任落实。以剖析案件和倒查责任为契机,着力解决因“两个责任”履行不到位导致制度缺失和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三)规范工作流程。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宣传动员、剖析整改、完善制度、监督检查,确保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四个到位”。

一是宣传动员阶段(x月1日-x月11日)。精心制定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发动,适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重要岗位人员表态发言、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讲话,营造浓厚氛围,使全体党员干部明确目标任务,牢固树立廉政风险意识。

二是剖析整改阶段(x月11日-x月20日)。要明确查什么、怎么查;既要立行立改,又要集中整改,要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深刻剖析问题原因,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突出全员参与,突出群众监督,整改结果要在中心公开。

三是完善制度阶段(xx月20日-11月20日)。全面清理、审查和评估与廉政风险问题有关的制度性文件,查漏补缺,健全完善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岗位风险等级、防控措施,加强对廉政风险的动态监控,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四是监督检查阶段(11月1日-11月5日)。要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了解、民主测评等方式,开展情况、廉政风险点查找、防控措施制定、防控效果等做出整体评估。重点督查排查问题是否精准、突出问题是否整改、工作效果是否明显,跟踪督办,防止搞形式、走过场。

(一)加强领导。把以案促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我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以案促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主任李瑞堤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

(二)强化责任。避免和克服形式主义。要结合实际将廉政风险防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的每一个相关人员,做到责任到人,全员防控、全过程防控。对关键环节的工作开展情况严格验收把关,坚持“四个决不放过”,即原因分析不透彻不放过、廉政风险点找不实不放过、防控措施不过硬不放过、实效不显著不放过。对敷衍应付、推卸责任、防控措施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力的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深化作风建设提升执行力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广东办公厅转发省纪委关于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的意见的通知(粤委办发电201522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切实提升、市政府决策部署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服务环境,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发展稳定大局,以“治贪、治庸、治懒,狠抓工作落实,提升执行力”为工作主线,通过抓教育肃纪律、抓培训强素质、抓制度明保障、抓监督促落实、抓查处正风气,促进全市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奋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查处四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思想解放不够、素质能力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创新不多、推进落实不力、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促使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作风进一步好转,廉政、勤政、善政形象明显提升,执行力明显加大,社会各界对机关部门、服务窗口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工作措施

(一)以教育培训为抓手,通过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党员干部勤政廉政善政意识、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的执行队伍,为提升执行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执行环境。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提升执行力大讨论活动。各单位要围绕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重点行动纲要、省意见以及今年4月29日汪洋同志考察珠海重要讲话精神,进行深入学习讨论,使全体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提升执行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提高认识、推动落实。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舆-论引导和宣传力度,在全市形成“人人关心执行、人人推动执行”的浓厚氛围。

2.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执行意识。把提升执行力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执行意识、效率意识,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法必依、有章必循的理念,增强遵守制度、贯彻精神、执行命令、维护规程的自觉性,使上级精神、规章制度从会议上、文件中、书本上、墙壁上走进党员干部心里,走进人民群众心里,真正落实到工作实践之中。

式广泛开展党纪政纪法纪、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省市重点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业务知识培训。把党风廉政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任务、岗位责任、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作为任职培训、初任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使广大党员干部熟悉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熟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工作规程。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活动,组织、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基本理论、业务知识、新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行拟提拔任用副科级以上干部任前党纪、政纪、法纪知识考试制度,提高党员干部对反腐倡廉制度的熟知度。通过学习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做到“知行合一”。

(二)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本着责任明确、落实到位、考核有力的原则,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和考核评价机制建设。通过落实岗位责任、规范行政运作,提高行政效率;通过责任考核,强化执行效果。

条,明确工作责任,使每项工作职责、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都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进一步完善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工作“倒逼”制等制度,切实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

2.完善办事规程,形成科学规范的办事体系。进一步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探索集中行政许可改革,合理限制审批权,规范审批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整合各职能部门对外服务窗口,全部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重新疏理、再造办事流程和内部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事时间。完善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模式,尽快设置综合接办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一表填报、一次性录入、专人协办、统一发件”的工作模式。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特点,本着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物力、财物和时间的原则,优化工作规程,提高办事效率。

干部政绩考核、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把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上来。

(三)以监督检查为抓手,建立、市政府决策督查督办与效能监察联动机制,抓好、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完善督查、督办、监察、法制、审计、财政等部门政风行风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监督检查的整体合力,切实提高我市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执行力。

易比例过大的问题,狠抓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实现外经贸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变。

2.深入开展“项目突破年”活动,切实提高三大格局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的执行力。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带头抓项目落实,做到“上级做给下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盯着一级办”,一手抓项目推进、一手抓项目引进,“按程序、超常规、跨越式”创造性地推进项目建设。要围绕建设项目,完善目标责任制,做到每个项目都有完善项目责任分解,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齐心协力推动意向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项目的牵头领导对所联系的重点工程负总责,加强指导、协调和督查。责任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按照、市政府确定的投资计划倒排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全力以赴做好大型项目落户珠海和后续服务工作,创新性突破项目审批、征地拆迁、资金落实、治污环保等瓶颈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督查督办机构要协助纪检监察机关围绕项目建设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和执法监察,对重大项目要实行同步监督制度,尽快建立重大项目电子监察系统,项目审批到哪里、报建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门作风。推行“一线工作法”,提倡“5+2、白加黑”的工作作风,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月下基层不得少于2天,深入企业、基层一线,为民办事、破解难题,做到情况了解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决策落实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每年至少确定2至3项涉及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工作,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破解,在全市形成举全市之力攻坚克难之势。严肃整治文风会风,严格控制发文数量、范围和会议数量、经费、规模,坚决纠正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不良做法,坚决刹住“空谈风”、“推脱风”,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为群众、为基层、为企业服务上来。加强明查暗访,采取现场检查、问卷调查、个别谈话、随机走访服务对象等形式,不定期地对办事窗口、行政执法以及企业、群众反映多的单位进行明查暗访,督促全市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

(四)以问责和惩处为抓手,围绕妨碍、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不正确履行职责、工作作风不实、行业不正之风盛行等问题进行问责,对行政过错、失职渎职、贪污行为进行严肃查处,推动执行力的提高。

1.建立警醒训诫制度。对墨守成规教条执行、事倍功半低效执行、强调理由拒绝执行上级机关决策部署、政策、规章制度的,要及时给予提醒、批评教育、训诫,责令限期改正。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调离岗位。

2.完善行政首长问责制度。对敷衍塞责消极执行、不着实际形式执行、态度不端走样执行上级机关决策部署、政策、规章制度,违反规定乱决策、不认真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和内部管理职责的,依照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采取诫勉谈话、责令限期整改、责令做出书面检查、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建议免职等方式,对部门行政首长予以问责。

3.完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在政务公开、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内部管理等方面,不落实岗位责任,办事拖拉,作风不实,服务态度差,不作为、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相应责任。对发生社会管理、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医疗卫生、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重大项目、国有资产管理、廉政工作等重大事故或重大责任事件的,严肃追究相关领导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4.加大行政违法、失职渎职、贪污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行政违法行为;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群体性的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发生在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的案件以及商业贿赂案件;严厉惩处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执行力建设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深化执行力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全面落实省意见的各项任务。党政“一把手”要主动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执行力建设负总责;党政其他领导要按照工作分工,切实落实好工作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协助党委、政府抓好执行力建设的工作,定期对执行力建设进行分析评估,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提出深化执行力建设的意见建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自身工作职能和优势,形成齐心协力抓执行力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力求重点突破。提高执行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管理体制的创新、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涉及运行机制的创新、管理手段的优化;既涉及民主科学决策,还涉及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廉政建设以及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更新理念中提高执行力;要继续发扬特区敢闯敢试敢干的精神,在振奋精神中提高执行力;要善谋善断,谋定而后动,在精心谋划中提高执行力;要时刻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开拓创新中提高执行力;要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发挥表率中提高执行力。要与学习型机关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着力建立提高执行力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阻碍改革和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执行力建设收到良好的效果。

根据***公司《关于贯彻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落实好集团公司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提高***公司各级领导人员的执行力,促进公司各项工作的发展,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部署,以强化教育、完善沟通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等工作入手,全面提高***公司各级领导人员的执行力,强化责任追究,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思想转化为行动、把理想变成现实、把计划变成成果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公司应对新形势、适应新变化、顺应新发展的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任务

强内部协调,落实工作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效能。

(二)提高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的执行力。要严格控制各类节会支出,降低会议成本,控制今年发文和会议的数量。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降低公务用车运行成本。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管理,杜绝以任何名义和理由进行各种高消费娱乐活动的行为。实行对本公司“一把手”监督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保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

三、主要措施

(一)抓好学习教育。5月上旬前,开展以“三个一活动”为主题的学习教育。即:主要负责同志围绕提高执行力讲一堂课,开展一次提高执行力“大家谈”活动,面向职工代表集中听取一次意见。通过教育,提高广大职工对执行力重要性的认识,查找存在问题和差距,切实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自律意识,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二)畅通沟通渠道。6月至12月期间,组织本公司开展“职工恳谈会”,“约谈走访”两项活动,充分了解职工的所需所盼,广泛征求职工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有关问题作一次集中的整理汇总,制订解决方案,落实解决措施。

司各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岗位职责,采取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组织定等多种方式,围绕决策、执行、操作管理过程,组织本部门干部职工全面、深入查找在履行岗位职责中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确定风险点,并将查找到的风险点登记汇总。

(四)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按集团公司公务用车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公务用车审批程序和配备标准,加强车辆运行费用管理,严禁超编制、超标准配车。控制各类节会支出,严格控制会议规模、数量和开支,减少会议天数和人数,降低会议成本。严格按集团公司公务接待管理有关规定执行,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严禁各单位之间相互宴请。

(五)提高工作效率。积极适应集团公司管控工作的需要,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事后服务为超前服务,在主动谋划、超前谋划各项工作和开展服务中,提高工作效率。依工作的重要性决定完成工作的优先级和需要投入工作的时间。同性质、同种类、类似性高的工作一次解决。不断地思考是否有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

拒不接受批评,执行力问题突出又不积极整改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摆上重要议程,公司主要领导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着重抓好公司各部门在作风建设和执行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领导率先垂范。各级领导人员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头强化责任意识,带头改进作风,带头解决问题,带头化解矛盾,抓好本级,带好下级,努力形成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工作环境。

(三)解决突出问题。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对查找出来的问题不包庇纵容,不姑息迁就,下“猛药”,除“重拳”,治“顽症”,在抓落实、促发展上见成效。

(四)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彰显先进,鞭挞落后,努力营造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的舆-论氛围。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办发〔2015〕46号)、《陕西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陕办发〔2016〕38)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助推和支撑全市转型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1.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以转型发展为主线,攻克制约转型发展的关键技术;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根本任务,引导技术、人才、成果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以人才培育为关键,汇聚高端人才,培育创新团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科技惠民为本质要求,使更多科技成果惠及民生,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

2.主要目标。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科技创新工程,在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技术环节上取得创新型成果,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科技资源统筹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进一步集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科技创新体系逐渐完善,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为建成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3.发挥专家、企业家在重大创新决策中的作用。建设市级科技智库,提高产业专家和企业家的入库比例,吸收更多的企业参与研究制定技术创新规划、政策。

4.加强产业创新链条部署。按照“清单管理、链条思维”的思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选择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资源,突破产业发展环节的共性关键技术,促进产业深度转型;选择重点创新链,加强项目、人才、基地平台与产业的结合,培育形成新的产业。

5.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促进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对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重大装备研发攻关,形成知识产权。

6.创建各级各类创新平台。支持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创建国家、省级各类技术研发平台,在能源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现代农业、健康养生等重点产业领域建立研发中心、科技专家工作室,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经认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一次性补助100万元;对经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一次性补助50万元;对认定的市级研发中心、科技专家工作室一次性补助10万元。

7.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骨干企业与大企业集团、高校科研院所按照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一体化产学研合作。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牵头单位一次性补助20万元;对认定的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次性补助10万元。

8.完善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推动形成多种形式创新创业孵化链条。鼓励社会资本利用闲置土地、厂房、楼宇等改造建设创客空间、星创天地、创业社区、创新工场、微型企业孵化园、科技孵化器、商贸企业聚集区等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对经省级以上认定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孵化器,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建设后补助。采取以赛代评的方式,支持企业、团队积极参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9.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全面落实中省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普惠性税收政策。落实技术交易、科技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税收优惠减免政策。推进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缴纳、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等税收政策落地。

三、强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0.支持应用和转化科技创新成果。推动重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对自主研发生产的列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新产品计划或其他相关科技计划、投向市场的首台首套产品,尤其是重大技术装备,给予一定成果转化后补助。支持承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重大科技成果,在市内中试和转化应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给予其技术合同交易额的20%、不超过20万元的后补助。

11.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科技成果转化、转让收益的80%以上归属研发团队所有。允许科技成果奖励奖金80%以上用于激励项目人员,不计入工资总额。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免责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年度统计和报告制度。

12.推进技术交易。健全技术交易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易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积极发展科技服务、科技咨询、科技中介,通过线上线下技术交易,把技术推向市场。奖励在市内技术交易转化绩效突出的中介服务机构,奖励金额不超过15万元。

四、推动科技和金融、民生结合13.促进科技和金融融合。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发挥财政投入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支持科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小贷和保险等业务。支持建立科技银行、科技担保公司、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保险公司等新型专业服务机构,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4.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民生改善。鼓励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教育、医药卫生、文化旅游发展水平,提高应用科技改善生态、绿色发展的能力。建设“智慧铜川”,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15.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支持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16.加强科技脱贫服务。创新科技脱贫模式,延伸科技服务链,构建特色产业技术支撑、科技信息服务、科技人才支撑、科技示范、科技普及培训脱贫体系。

五、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

17.加强人才引进及培养。加大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引进我市急需的科技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创新团队,并在科技立项、平台建设、创业投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鼓励职业院校、社会教育机构、企业等共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18.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挖掘科技人员创新潜能,激发创新创业动力。鼓励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资金创办、领办企业。鼓励学校、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选派科技人员到基层、小微企业挂职或者担任首席工程师,从事高新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和技术开发活动,对选派的科技人员与企业联合提出的科技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19.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实行人才分类评价,对基层一线和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科技人员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中给予政策倾斜。完善科技奖励制度,突出对重大科技贡献、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激励。积极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

20.建设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铜川分中心,实现纵向与省科技资源中心链接,横向与省内市区联通。抓紧建成集“政策咨询、项目申报、技术交易、科技金融”等为一体的“一站式”科技综合服务体,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服务水平,更好支撑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1.深化科技计划改革。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创新规律,面向企业技术需求编制项目指南,建立科技项目库。按照分类管理、权责一致的原则,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制定市级科技计划管理办法,推行项目责任制度、诚信承诺制度及黑名单制度,提高科技创新效益。

22.改革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对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共性技术类项目,主要实行前资助方式支持;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项目,主要实行后补助方式支持;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

七、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生态。

23.强化政府服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动创新创业,深化创新创业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推行电子政务,提高服务效率。

2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开展知识产权活动,加强知识产权综合执法,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奖励发明专利、著名(驰名)商标及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开发转化。支持和鼓励从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和专利申请代办等服务机构发展。

25.加大创新驱动发展投入。加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引导和拉动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投入大幅提高,促进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融会贯通。

26.推进创新型区县建设。创新区域发展模式,强化协同创新,加快创新型区县建设,支持县区建设一批特色科技产业基地,支持创建高新区。

27.强化创新考核。将《铜川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实施方案》任务细化分解,把创新驱动发展绩效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范围,对市级部门、区县政府、管委会、市级园区进行目标考核。加大对研发投入、技术合同交易额、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创新指标考核。加大技术创新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

28.培育创新文化。加强科学普及,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宣传优秀创新创业典型,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增强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价值理念。

年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区委印发的《关于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中心党组认真学习了身边案例和文件精神,对照中心的实际情况,对工作中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现将问题清单整理如下:。

(一)学习理论方面。对党的理论知识和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知识学习的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缺乏深入的思考,学用结合不紧,在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上还做的不够。平时总是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对新知识、新理论没有深入研究,使得知识结构不够全面,理解运用不够充分。

(二)工作执行方面。虽能在完成工作上想办法,既力争完成工作,也不失有一些创新的举措,但是创新意识还不强,通过认真剖析认识到,创新意识还要加强,工作中存在思想包袱和顾虑。

(三)执行纪律方面。艰苦朴素作风不够,康洁自律的意识不强。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的自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深入群众不够,对群众所想、所盼掌握不够准确。思想上严防死守、令行禁止的意识不够深入。对工作中不良风气的抵制意志不坚定,对一些慵懒散推拖现象监管力度不大,对工作中发现的小问题制止力度不够。

(一)加强党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系列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康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及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

(二)严格遵守执行党的纪律。在工作中高标准严格要求,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面对各种诱惑时坚决保持清醒头脑、严守法律底线,做到严以律已,养成自觉的思想行为习惯,深入群众,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增强艰苦奋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主体思想,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四)严格遵纪廉洁。进一步规范工作纪律,自觉抵制腐败,增强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持和发扬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纪政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树立优良的党员领导干部形象。

解读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我市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地区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09年6月要基本上完成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打造“文化三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二)实行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壮大新闻事业发展实力。

(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行公司制改造,处理好分流人员,安置好下岗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壮大发展实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加大政府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改革的任务和措施。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全面铺开”的工作方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和《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琼发〔2006〕19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琼府〔2007〕25号)的规定,根据《三亚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各文化单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实际,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和措施,增强文化事业单位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改革,进一步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一)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1、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市委宣传部负责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抓好宏观管理,支持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进一步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

2、切实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要转变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直属单位向管全社会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管宏观、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转到依法行政上来。整合相关业务机构,调整人员编制,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

3、探索改革文化事业单位投入方式和拨款制度,实行不同的经费核拨方式,逐步由拨款改为借、贷、投,由对文化事业的一般投入转变为对文化项目的投入,实现由“养人”到“养事”的转变。

(二)转换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

要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动、改善服务”原则,进一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三项内部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坚持面向市场不断激发自身活力,努力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良、引导有力的文化事业主体。

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第一、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明确设岗范围、职能、职责,划分各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系列和档次。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要求,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

第二、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指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下属单位)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公开选聘,中层以下干部实行竞争上岗。

第三、调整人员编制,发展壮大文化事业队伍。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调整文化事业、新闻媒体单位人员编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第四、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明确岗位绩酬,突出绩效,拉开差距,实行二次分配。

第五、继续实行工资统发制度。文化事业单位(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由单位工资报账员每个月根据单位绩效考核结果报下个月工资,仍通过财政统发至个人工资帐户。

第六、新闻媒体单位实行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做大做强新闻事业,拓展搞活经营产业。在编人员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逐步实施广播电视非时政类节目制播分离,广告、发行、印刷等部门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改为经营单位,实行公司化运作,经营收入主要用于新闻媒体单位事业发展,不足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的原在编在职人员保留事业身份,退休按档案工资办理,新录用的人员按企业办理。

第七、截止2008年12月31日,文化事业单位(含新闻媒体单位)在编人员凡工作年限满30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界定为“老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可以办理提前离岗。离岗期间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单位和个人按事业单位的办法计算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事业身份办理退休手续;已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不占单位人员编制;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办理提前离岗的人员至法定退休前的工资福利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均由财政统一支付,不占用单位经费。

(三)实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对三亚市电影公司实行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下岗安置人员要给予优惠政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市电影公司改革的方式和内容是:

1、转企改制的`界定时间为2008年12月31日(即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单位的界定时间)。

2、规范操作转企改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由市国资委牵头,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依法对市电影公司的财务收入和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审计,认真做好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按照有关政策组织实施三亚市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工作,重新组建“三亚市电影公司”,作为国有独资文化企业。

3、截止2008年12月31日,在职职工凡工作年限满28年或工作年限满20年且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7年的,界定为“老人”,其余的界定为“新人”。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区别对待。对“老人”实行“留壳过渡、转制运行”的办法,即对“老人”在档案中保留其事业身份,退休时享受事业单位待遇;对“新人”实行竞争上岗或下岗安置。

4、拖欠在职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和经批准办理提前退休的“老人”距法定退休年龄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资以及下岗安置人员所需的资金,经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等相关部门核定,从单位国有资产变现收入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在市国资委设立专户管理,由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负责监管。

5、以2008年12月31日为止点,把在职职工拖欠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由个人缴纳),一次性缴纳到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

7、被界定为“老人”的职工,在规定时间内,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批准,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核确定后,按事业单位办理提前退休。经批准提前退休的“老人”按规定应正常晋升的薪级工资一次性晋升完毕,作为计发提前退休费的基数。按照截止办理提前退休时的工作年限计发退休金比例,计发提前退休费,由市国资委按月足额拨付。提前退休费不参加已退休人员退休费调整,但可按规定参照在职人员的办法调整标准,所增加部分按规定的退休费计发比例打折后计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程序办理退休手续,并确定退休费标准。

8、转企改制前已办理退休的人员,原按国家和我省规定标准核定的退休待遇不变(即按事业单位办理),今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按企业执行,所需经费从基本养老统筹基金中支付。自转企改制基准日起,凡因国家统一出台事业单位退休费调整政策而产生的“事企差”(即按企业办法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少于按事业单位办法增加的退休费的差额部分),由市电影公司视经济情况自筹资金解决,所需资金税前列支。

9、转企改制前已离休的人员,原离休待遇保持不变,按国家和我省现行有关规定执行。离休人员医药保障待遇,继续执行现行办法。

10、转企改制时,“新人”在规定时间内自愿申请解除劳动关系的,由本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批准,双方协商一致,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手续,按规定一次性计发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贴;对超过规定时间申请办理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手续的职工或竞岗落岗而被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只计发经济补偿金,不再发经济补贴。

11、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补贴计算标准为:(1)经济补偿金:按解除劳动合同基准日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不足一年按一年计,即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2)经济补贴:经济补偿金×80%的总数。

12、转企改制前已离退休人员,转企改制后办理退休人员的党组织及人事关系,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琼办发〔2003〕17号)规定,移交当地街道社区,实行属地管理。

(四)加强文化市场和扫黄打非工作的建设与管理。

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深化文化市场管理的改革,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立体监管体系。切实抓好“扫黄打非”工作,设立“扫黄打非”工作常设机构,履行部署、指导、协调、督办的职能,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三亚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建设,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促进文化市场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目标,坚持诚信、创新、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弘扬“极力争取”的城市精神,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企业活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规范文化市场行为,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发展策略,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政府投入,发挥社会力量,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根据三亚市“十一五”规划,结合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发展计划,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投融资力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整合文化资源,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三亚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公司要加快运转,尽快启动落笔洞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整合国有文化资源,盘活国有文化资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确管理职责和经营范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培育成为导向正确、主业突出、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三)成立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成立行业协会等社会管理机构,建立文化管理社会化的有效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扩大管理覆盖面,为文化市场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服务环境。

(四)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培育和壮大文化市场。市财政每年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我市特色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可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予以资助。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细则由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

(五)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路子。把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三下乡”等公益文化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体系,进行市场运作,发展适合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健康向上的特色文化娱乐项目。

(六)发挥基层文化站的组织指导作用,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各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领导,配备专业人员,安排专项经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目标,把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作为培育文化市场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加强管理,创新机制,激活经营,增强实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多元化”,文化队伍建设“社会化”,文化娱乐发展“市场化”和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化”,丰富活跃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五、组织领导。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搞好协调,形成合力,确保改革与发展取得实效。

(一)调整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充实“三亚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常务副组长:李柏青(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徐国良(市人大常委、市文旅委副主任)。

宁光荣(市委副秘书长)。

林贻秀(市政府副秘书长)。

成员:钟声(市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

刘关山(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王永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局长)。

黄淑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亚晨报社总编)。

莫英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廖民生(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局长)。

周雄(三亚广播电视台负责人)。

潘国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周高明(市财政局局长)。

邓忠(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关进敏(市国资委主任)。

李洪海(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局长)。

温孝廉(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

刘洪良(市地方税务社会保险费征稽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莫英俊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市宣传文化系统等单位抽调组成。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三亚晨报社、三亚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二)加强政策研究,建立政策体系。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确保改革工作有序进行,取得成效。

(三)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思想工作。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要加强改革政策宣传,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和改革单位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改革的政策措施,为保证改革任务的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切实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解难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让广大职工享受改革成果,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组织实施,确保成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今年上半年将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评估改革成效。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文档为doc格式。

年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xxx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安排我认真研读了相关文件中提到的每个干部违法案例通过观看一个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腐败典型案例极大的震撼了心灵进一步提高了保持清正廉洁的自觉性增强了据腐防变意识筑牢了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参加这次警示教育活动。

通过了解案情剖析案件干警受到了警醒明白了底线知道了敬畏找准了这些违纪违法行为的根源、原因认识到了违纪违法给党的领导、党的形象、党群关系带来的危害性从而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坚定了人生信仰增强了党性意识和从严治党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戒律意识。

做为招商引资一线工作人员需要全面增强对拒腐防变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不断增强政治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思想改造树立牢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权利关时刻清醒的认识到权力是谁负于的应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谁谋利益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自重、自律、自警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看完案例读本发人深醒令人深思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官们留下了千古骂名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以案促改才能警钟长鸣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清醒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详实、全面的案例个个如洪钟长鸣于耳不时地警示、提醒着自己。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道。权力是把双刃剑为民所用才会造福社会助你成就一番辉煌事业;如果为己所用迟早则要伤到你自己。因此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业绩观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对待权力要有如履薄冰的精神要慎权要严于自律、公道正派、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否则就一失足成千古恨。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要把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当作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检查一下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常思为民之责手莫伸、人莫贪在自己面前真正筑起一道防腐防变的铁篱笆。做好一把手必须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对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管好自己、管好亲属、管好身边工作人员形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支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通过此次观看警示教育读本使我深刻领会到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将自己的工作实践跟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做事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要为民做老实事做本分事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航标千万不能背离了为民办事的航线否则悔之晚矣。在当前形势下只有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坚决抵制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做到眼光远大心胸开阔自觉奉献拒腐蚀永不沾。

此次案例警示教育给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敲响了警钟通过学习触动很大位卑不忘忧国要认真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好两个责任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扎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坚决依法办事自觉地做到一切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从而达到让上级放心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