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微生物实验报告画图(汇总19篇)

微生物实验报告画图(汇总19篇)

作者:BW笔侠

编写报告范文不仅要注重内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还需要合理运用图表、数据等手段进行直观展示。每篇报告范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微生物实验报告

第十次实验分离产淀粉酶微生物。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类。

年级:20xx级。

姓名:

学号:1007040085。

20xx年xx月xx日。

实验十分离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微生物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2、学习各种无菌操作技术,并用此技术进行为微生物稀释分离、划线分离接种。

3、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发分离微生物。

4、认识为微生物存在的普遍性,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5、掌握分离产淀粉酶微生物的试验方法和步骤,了解产淀粉酶的微生物种类及形态。

二、实验原理。

1、简单单细胞挑取法。

2、平板分离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此次实验采取的是平板分离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结合,该方法操作简单,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其原理包括:

1)稀释后的细胞悬液图不在平板上可以分离得单个菌株。

2)在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酸碱度、温度与氧等)下培养微生物,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3)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纯培养。获得单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等方法完成。

以淀粉作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未分离细菌,能产淀粉酶的细菌能生长,且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淀粉不透明,被消化后变透明),则产淀粉酶微生物被分离出来。本实验采用透明圈检验法检测培养物中是否有产淀粉酶微生物的生长。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1、器材:

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烧杯、三角瓶、酒精灯、玻璃棒、接种环、镊子、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天平、滤纸、ph试纸等。

2、试剂: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原料(牛肉膏、nacl、琼脂、蛋白胨)、淀粉、卢戈氏碘液、蒸馏水、250ml三角瓶中装90ml无菌水加20粒玻璃珠,作稀释用等。

3、土样:

取自贵州大学农生楼后土壤10g,地下10cm左右。

1、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蛋白胨1%……………………………………4g。

nacl0.5%…………………………………..2g。

琼脂2%……………………………………..8g。

ph……………………………………7.0~7.2。

(2)无菌水的制备。

分别取9ml蒸馏水加入5支试管中,加塞后用报纸包扎捆绑,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备用。取90ml蒸馏水加入250ml三角瓶中,同样的操作,灭菌备用。

(3)器皿的准备。

将刻度吸管用报纸包扎,培养皿装入专用灭菌杯分别放入高温灭菌箱灭菌备用。

2)倒11个平板和7支试管斜面,包扎,0.1mp、121℃、灭菌30min.

2、制备土壤稀释液:

称取土样10g,放入盛有250ml无菌水的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振荡摇匀10min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然后用移液枪从三角瓶中吸取1ml(此操作要求无菌操作),加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分别制成制成0.01、0.001、0.0001、0.00001、0.000001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3、涂布培养:

0.00001、0.000001浓度的土壤稀释液作为涂布平板培养的对象,将其分别涂布在3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共6个培养基,标号,37°c温箱培养48h。

4、选取目的菌株:

两天后对土壤溶液的微生物培养基进行观察,并取两个菌落形态完全一致的分散的单个菌落,对其中一个喷洒卢戈氏碘液,观察其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如果出现透明圈说明此菌株产淀粉酶,是目的菌株,记录细菌明显的性状。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及保养方法。(2)观察、识别几种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

(1)器皿:显微镜、擦镜纸、二甲苯。

(2)材料:示范片:细菌三形(球状、杆状、螺旋状)、弧状(硫酸盐还原菌)、丝状(浮游球衣菌等)、细菌鞭毛及细菌荚膜。放线菌、颤蓝细菌、微囊蓝细菌或念珠蓝细菌等。

(1)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观察的目的物置于圆孔正中央。(2)将镜头换成低倍镜,将粗调节器向下旋转(或载物台向上旋转),眼睛注视物镜。当物镜的尖端距离载玻片约0.5cm处时停止旋转。

(3)左眼对着目镜观察,将粗调节器向上旋转,如果见到目的物,但不十分清楚,可用细调节器调节,直至目的物清晰。此时找到目的物并移至中央。(4)换成高倍镜,观察目的物,旋转细调节钮,直至视野清晰。(5)观察示范片,绘出其形态图。

(1)使用油镜时,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答:为了找到目的物并移动到中央。

(2)要使视野明亮,除采用光源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调大孔径光阑,调整光源。如果是用反光镜的显微镜,用凹面镜可使视野明亮。

(1)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2)了解配置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原理,掌握配置、分装培养基的方法。(3)学会各类物品的包装、配置(稀释水等)和灭菌技术。

(1)实验器皿: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燥箱、煤气灯、培养皿、试管、刻度移液管、锥形瓶、烧杯、两桶、药物天平、玻璃棒、玻璃珠、石棉网、药匙、铁架、表面皿、ph试纸和棉花等。

(2)材料:牛肉膏、蛋白胨、nacl、naoh和琼脂等。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基质,是按照微生物营养、生长繁殖的需要,由碳、氢、氧、氮、磷、硫、钾、钠、钙、镁、铁及微量元素和水,按一定的体积分数配置而成。调整合适的ph,经高温灭菌后以备培养微生物之用。由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而培养基种类也多,它们的配方及配制方法也各有差异,但一般的配制过程大致相同。

1、取100ml蒸馏水倒入锥形瓶;

2、称取牛肉膏0.5g,蛋白胨1g,nacl0.5g,琼脂20g;3、用100g/lnaoh调节ph至7.2~7.4;4、盖上棉塞,121℃下灭菌15~20min。

焦;太低,培养基容易凝固。

(2)受热要均匀,可以垫上石棉网,要用玻璃棒不停缓慢搅拌。

答:将灭菌后的培养基按灭菌锅内不同位置,每处抽取数管标号,置25至30。

摄氏度培养一周左右进行检查,若培养基无什么变化说明灭菌效果较好。

(1)了解细菌的涂片及染色在微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学会细菌染色的基本操作技术,从而掌握微生物的一般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微生物细胞由蛋白质、核酸等两性电解质及其他化合物组成。所以,微生物表现出两性电解质的性质。两性电解质兼有碱性基和酸性基,在酸性溶液中解离出碱性基,呈碱性带正电;在碱性溶液中解离出酸性基,呈酸性带负电。经测定,细菌等电点(pi)在2~5之间时,大多以两性离子存在,当细菌在中性、碱性或偏酸性溶液中时,细菌带负电荷,所以容易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故用碱性染料染色的为多。

微生物体内各结构与染料结合力不同,故可用各染料分别染微生物的各结构以便观察。

(1)器皿:显微镜、接种环、载玻片、酒精灯。

(2)试剂:草酸铵结晶紫染液、革兰氏碘液、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质量浓度为5g/l的沙黄染色液等。

(3)材料:枯草杆菌、大肠杆菌。

(1)要得到正确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必须注意哪些操作?关键在哪几步?为什么?

答:应注意干燥时不要用火烧太久。关键在于涂片,涂片的时候要注意涂均匀,并且两个菌的量也要差不多,否则太厚的地方脱色就不均匀了。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出生年月:1986年5月。

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20xx年6月。

最高学历:硕士。

毕业学院:东北林业大学。

居住地: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籍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求职概况/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全职。

期望月薪:面议。

期望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期望职位:研发。

意向概述:想在生物类外企公司里做研发。

教育经历。

时间院校专业学历。

20xx年9月-20xx年6月东北林业大学微生物学硕士。

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

时间工作单位职务。

20xx年6月-20xx年1月温州中环环境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科长。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机:

qq/msn: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毕业日期:20xx年6月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与污水环境处理、清洁能源菌种开发和分子生物学相关职位。

希望地点:沈阳市大连市。

希望工资:月薪[20xx—3000]rmb。

自我评价。

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期间一直担任班长职务职,能够很好的协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组织,理解和沟通能力强;在学生会任职,积极组织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任劳任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科研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熟练使用各种水质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相关仪器。

教育背景。

20xx年9月—20xx年6月承德师专人力资源管理大专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

20xx年3月北大纵横新员工入职培训及如何做好一名销售员。

实践经历。

20xx年7月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别在内蒙古的海拉尔和大清沟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和采样工作。

所获奖励。

语言能力。

英语读写熟练级别:六级。

计算机能力。

熟练使用cad、powerpoint等软件。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xxxxxxxxx。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

电子信箱:9xxxxxxxx@。

微生物学综合实验报告

单片机综合实验报告格式(在所做过的实验内容里挑选一个自己最有收获,最有感想的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

三、实验设计及调试:

(一)实验内容。

(二)实验电路:画出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简单实验电路。

(三)实验设计及调试步骤:

(1)对实验内容和实验电路进行分析,理出完成实验的设计思路。(2)列出程序设计所需的特殊标志位、堆栈sp、内部ram、工作寄存器等资源的分配列表,分配列表时注意考虑资源在程序执行过程可能会出现冲突的问题。

(3)画出程序设计流程图,包括主程序和各子程序流程图。

(4)根据(2)、(3)的内容写出实验程序。

(5)调试程序(可以使用模拟仿真器)。

a、根据程序确定调试目的,即调试时所需观察的内容结果。

b、根据各调试目的.分别选择调试所需的方法,如单步、断点等命令,分别列出各调试方法中所需要关注记录的内容。

c、调试程序,按各种调试方法记录相应的内容。

d、分析调试记录的内容和结果,找出程序中可能出错的地方,然后修改程序,继续调试、记录、分析,直到调试成功。

(四)实验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法。

四、实验后的经验教训总结。

文档为doc格式。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姓名:付同学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5年11月民族:汉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毕业日期:6月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与污水环境处理、清洁能源菌种开发和分子生物学相关职位。

希望地点:沈阳市大连市。

希望工资:月薪[—3000]rmb。

自我评价。

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期间一直担任班长职务职,能够很好的协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组织,理解和沟通能力强;在学生会任职,积极组织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任劳任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科研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熟练使用各种水质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相关仪器。

教育背景。

9月—6月承德师专人力资源管理大专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

203月北大纵横新员工入职培训及如何做好一名销售员。

实践经历。

2009年7月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别在内蒙古的海拉尔和大清沟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和采样工作。

所获奖励。

语言能力。

英语读写熟练级别:六级。

计算机能力。

熟练使用cad、powerpoint等软件。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xxxxxxxxx。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

电子信箱:9xxxxxxxx@。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

二、实验原理。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 。

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基质中的。

叶绿体的运动做为标志。

三、材料用具。

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

四、实验过程(见书p30)。

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3.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

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

五、讨论。

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否静止不动,为什么?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

意义?

4.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标出叶绿体的大致流动方向。

微生物学的实验报告

工作年限:3年婚姻状况:未婚。

户口:深圳市身高:--。

居住地:广东省深圳市现任职位:总监助理。

待遇要求:5000--8000/月到岗时间:面谈。

希望地区:深圳市广州市东莞市。

希望岗位:经理助理行政助理物流管理。

自我评论。

性格开朗,善于沟通,做事认真,能坚持,性格执着,乐于主动学习。工作经验。

某公司-03--04。

公司性质:农林牧副渔。

担任职位:总监助理。

离职原因:--。

工作职责和业绩:

最高学历:本科。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技能专长。

技能专长:

熟练英语听说读写,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熟练使用生物学常用的pcr及色谱仪等大型仪器。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及保养方法。(2)观察、识别几种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

二、实验器皿与材料。

(1)器皿:显微镜、擦镜纸、二甲苯。

(2)材料:示范片:细菌三形(球状、杆状、螺旋状)、弧状(硫酸盐还原菌)、丝状(浮游球衣菌等)、细菌鞭毛及细菌荚膜。放线菌、颤蓝细菌、微囊蓝细菌或念珠蓝细菌等。

三、实验步骤。

(1)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观察的目的物置于圆孔正中央。(2)将镜头换成低倍镜,将粗调节器向下旋转(或载物台向上旋转),眼睛注视物镜。当物镜的尖端距离载玻片约0.5cm处时停止旋转。

(3)左眼对着目镜观察,将粗调节器向上旋转,如果见到目的物,但不十分清楚,可用细调节器调节,直至目的物清晰。此时找到目的物并移至中央。(4)换成高倍镜,观察目的物,旋转细调节钮,直至视野清晰。(5)观察示范片,绘出其形态图。

四、思考题。

(1)使用油镜时,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答:为了找到目的物并移动到中央。

(2)要使视野明亮,除采用光源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调大孔径光阑,调整光源。如果是用反光镜的显微镜,用凹面镜可使视野明亮。

五、生物图。

实验二、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2)了解配置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原理,掌握配置、分装培养基的方法。(3)学会各类物品的包装、配置(稀释水等)和灭菌技术。

二、实验器皿与材料。

(1)实验器皿: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燥箱、煤气灯、培养皿、试管、刻度移液管、锥形瓶、烧杯、两桶、药物天平、玻璃棒、玻璃珠、石棉网、药匙、铁架、表面皿、ph试纸和棉花等。

(2)材料:牛肉膏、蛋白胨、nacl、naoh和琼脂等。

三、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基质,是按照微生物营养、生长繁殖的需要,由碳、氢、氧、氮、磷、硫、钾、钠、钙、镁、铁及微量元素和水,按一定的体积分数配置而成。调整合适的ph,经高温灭菌后以备培养微生物之用。由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而培养基种类也多,它们的配方及配制方法也各有差异,但一般的配制过程大致相同。

四、实验步骤。

1、取100ml蒸馏水倒入锥形瓶;

2、称取牛肉膏0.5g,蛋白胨1g,nacl0.5g,琼脂20g;3、用100g/lnaoh调节ph至7.2~7.4;4、盖上棉塞,121℃下灭菌15~20min。

五、思考题。

焦;太低,培养基容易凝固。

(2)受热要均匀,可以垫上石棉网,要用玻璃棒不停缓慢搅拌。

答:将灭菌后的培养基按灭菌锅内不同位置,每处抽取数管标号,置25至30。

摄氏度培养一周左右进行检查,若培养基无什么变化说明灭菌效果较好。

实验三、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1)了解细菌的涂片及染色在微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学会细菌染色的基本操作技术,从而掌握微生物的一般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二、染色原理。

微生物细胞由蛋白质、核酸等两性电解质及其他化合物组成。所以,微生物表现出两性电解质的性质。两性电解质兼有碱性基和酸性基,在酸性溶液中解离出碱性基,呈碱性带正电;在碱性溶液中解离出酸性基,呈酸性带负电。经测定,细菌等电点(pi)在2~5之间时,大多以两性离子存在,当细菌在中性、碱性或偏酸性溶液中时,细菌带负电荷,所以容易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故用碱性染料染色的为多。

微生物体内各结构与染料结合力不同,故可用各染料分别染微生物的各结构以便观察。

三、实验器皿、试剂、材料。

(1)器皿:显微镜、接种环、载玻片、酒精灯。

(2)试剂:草酸铵结晶紫染液、革兰氏碘液、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质量浓度为5g/l的沙黄染色液等。

(3)材料:枯草杆菌、大肠杆菌。

四、实验步骤。

五、思考题。

(1)要得到正确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必须注意哪些操作?关键在哪几步?为什么?

答:应注意干燥时不要用火烧太久。关键在于涂片,涂片的时候要注意涂均匀,并且两个菌的量也要差不多,否则太厚的地方脱色就不均匀了。

微生物学的实验报告

姓名。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和高压蒸汽灭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实际用到哪些试剂、材料、玻璃器皿等都要写出,包括数量)。

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步骤填写,切忌抄袭)。

五、注意事项(自己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六、思考题。

1、简述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2.为什么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法更有效?

3.高压蒸汽灭菌时,为什么要先将灭菌锅锅内的冷空气完全排尽?

实验二自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这是个综合实验,请大家回顾三周来的所有操作步骤,将其整理成连贯完整的一份报告,注意每次实验的衔接,不要把其他的实验项目写进来,但也不要漏写该实验的相关步骤。)。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整个综合实验有涉及到的材料都要列出)。

四、实验步骤(详叙每周所做的'相关步骤)。

五、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六、思考题。

1、划线分离时,为什么每次都要将接种环上多余的菌体烧掉?划线为何不能重叠?

2、如何从自然界中分离自己所需要的纯培养?

实验三平板培养测数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实际操作有涉及到的材料都要列出)。

四、实验步骤(详叙相关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七、思考题。

1、平板菌落计数法中,为什么溶化后的培养基再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

2、本次实验是否成功?如果失败,试分析原因。

实验四简单染色。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菌的显微形态)。

六、思考题。

1、简单染色要获得成功,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什么?

实验五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判断自己分离到的菌种是g还是g+-?)。

六、思考题。

1、革兰氏染色要获得成功,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什么?

2、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实验六放线菌的印片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描述放线菌的显微形态特征)。

六、注意事项。

微生物实验报告

3、巩固显微镜的使用。

革兰氏染色是1884年丹麦病理学家christaingram氏创立的,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

染色步骤分为四个部分:

1、初染:加入碱性染料结晶紫固定细菌图片;

2、媒染:加入碘液,碘与结晶紫形成一种不溶于水的复合物;

3、脱色:利用有机溶剂乙醇或丙酮进行脱色;

g-和g+细胞壁的比较:

1、阳性(g+)菌细胞壁特点:细胞壁厚,只有一层,主要由肽聚糖构成,肽聚糖含量高,结构紧密,脂类含量低。当乙醇脱色时,细胞壁肽聚糖层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壁内,复染后仍显紫色(如芽孢杆菌)。

2、阴性(g-)菌细胞壁特点:细胞壁薄,由两层构成,内壁层和外壁层,细胞壁中脂类中脂类物质含量较高,肽聚糖含量较低,网状结构交联程度低,乙醇脱色时溶解了脂类物质,通透性增强,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易被乙醇抽提出来,因此,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被脱色,当复染时,脱掉紫色的细胞的细胞壁又着上红色(例如大肠杆菌)。

1、菌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溶液和试剂:革兰氏染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碘液、95%乙醇、番红复染液、水。

3、仪器及其他用品:酒精灯、载玻片、显微镜、接种环、试管架、滤纸、滴管。

1、取一个载玻片,将其洗净并沿一个方向擦拭干净,直至液体不再其上收缩为止;将接种环整平,用灼烧过的接种环在混匀的菌种中取菌,按常规方法图片,应涂大,不宜过厚。

2、打开酒精灯,用火焰固定,不宜烤得太狠,否则菌种呈假阳性。

3、轻旋结晶紫染液滴管,将其旋出,滴加1滴草酸铵结晶紫染液覆盖涂菌部位(轻晃使其完全覆盖),染色40s。

4、染色完成后倾去染液,水洗至流出水为无色。

5、将玻片上残留水用滤纸吸去,待其干燥。

6、在涂菌部位滴加碘液,覆盖1min。

7、媒染完成后,倾去碘液,水洗至流出水无色。

8、将玻片上残留水用滤纸吸去,待其干燥。

9、将载玻片放在白色笔记本上,用滴管滴加95%乙醇脱色,脱色30~40s,不宜脱色太狠,否则菌种呈假阴性。

10、脱色完成后立即用水洗去乙醇。

11、将玻片上残留水用滤纸吸去,待其干燥。

12、滴加番红复染液,染色4min。

13、染色完成后,水洗至流出水无色。

14、吸去残留水并晾干。

15、用显微镜观察并绘图。

用以上步骤完成: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图片染色、大肠杆菌单独菌种染色、金黄色葡萄球菌单独菌种染色。

1、选用活跃生长期菌种染色,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

2、图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

3、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是否成功的关键,脱色不够造成假阳性,脱色过度造成假阴性。

1、结果:

绘出高倍镜下观察的菌体图像。

2、思考题:

(1)写出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包括致病菌。

(2)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是什么?印象因素有哪些?

(3)如何验证你的染色结果是否正确?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文字叙述: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图表: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曲线图。

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讨论。

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由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结果,这时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如果本次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及以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不要简单地复述课本上的理论而缺乏自己主动思考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写一些本次实验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结论。

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再次罗列,也不是对今后研究的展望,而是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并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二)经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三)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五)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

前款规定所称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制定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并应当召开听证会或者论证会,听取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投资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专家的意见。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认可机构应当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三级、四级实验室进行认可;实验室通过认可的,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5年。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实验目的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三)具有与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工作人员;

(四)工程质量经建筑主管部门依法检测验收合格。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三级、四级实验室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发给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

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实验室,需要从事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实验活动结果以及工作情况应当向原批准部门报告。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工作年限:3年婚姻状况:未婚。

户口:深圳市身高:--。

居住地:广东省深圳市现任职位:总监助理。

待遇要求:5000--8000/月到岗时间:面谈。

希望地区:深圳市广州市东莞市。

希望岗位:经理助理行政助理物流管理。

自我评论。

性格开朗,善于沟通,做事认真,能坚持,性格执着,乐于主动学习。工作经验。

某公司-03--04。

公司性质:农林牧副渔。

担任职位:总监助理。

离职原因:--。

工作职责和业绩:

最高学历:本科。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

技能专长。

技能专长:

熟练英语听说读写,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熟练使用生物学常用的pcr及色谱仪等大型仪器。

更多。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为加强医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医院平安目标的实现,我院检验科根据xx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对医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对涉及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的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他们生物安全的意识,掌握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识。

医院检验科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学习,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实验室所从事的实验活动均严格遵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同时,对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因各方面条件限制我院现不能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的`检查,根据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相关人员主要学习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的管理严格登记制度,收到菌(毒)种后立即进行编号登记,详细记录菌(毒)种的名称、来源、特性、用途、批号、传代日期、数量。在菌(毒)种的管理,安全保卫制度,安全保卫措施,保管过程中,传代、分发及使用,均应及时登记,定期核对库存数量。菌(毒)种在进行销毁时,灭菌指示标志,灭菌效果,同时做好销毁登记等内容。

在此次自检中,我院实验室对以前制订的处置意外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体系,进一步进行了修订,使之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针对当发生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或设施出现故障时,我们制定了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及其处理原则。

同时规范了菌(毒)种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的的处理原则、皮肤刺伤(破损)的处理原则、离心管发生破裂的处理原则并建立了意外事故报告制度。

在实验室的显著位置张贴了实验负责人心得体会、实验室工作人员、消防、医院、公安、工程技术人员、水、电气维修部门电话。

组织检验人员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同时加强了实验室的准入制度的管理,标明实验室类型、负责人及其联络方式。加强了个人安全防护,并要求检验人员严格遵守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通过这次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自查,提高了全体检验人员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根据《xx市中小学教育装备绩效评估细则(实验室)》文件,“制度建设5分、台账资料16分、仪器管理18分、环境管理2分、成本管理4分、使用管5分、实验教学20分、效益成果30分”等8个方面。我校对于科学实验室进行了自查。

(一)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实验室管理与建设。

为全面加强实验工作,学校对原有实验室进行了清查,对原有实验员和主管主任进行了调整,对实验室加强了管理,由主管教学的校长和主管主任具体负责实验工作。使实验室工作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高层次、创造新特色。

(二)库室建设。

我校建有实验楼,有科学实验室一个,科学探究室一个和一个实验准备室。各室均符合相关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要求。仪器账册齐全,账目清楚。

(三)实验设备。

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配备实验设备。保证实验设备规范化。有专用实验台凳,有准备台,仪器柜数量充足,能做到仪器器材均入柜且存放规范,不积压。

(四)仪器的配备。

我校的仪器设备全部相关标准配备,且分组实验的品种达到100%,数量达100%以上,演示实验用的品种数量也分别是100%。

(五)药品试剂配备。

药品试剂配备适合实验仪器的'数量。

(一)规章制度。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在狠抓实验室自身建设的同时,还着手于实验室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学习、宣传实验室管理条例,并把这些制度装框分挂在各实验室,以便师生随时了解并严格执行。

(二)仪器账册。

有仪器器材经费帐和实物分类帐(总务处和实验室各有一套)。有总帐、分类帐、低值易耗品帐。记帐及时,流程规范,准备无误,橱窗有卡,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帐、卡、物相符。要求各仪器柜挂有物品编号、名称、数量卡,便于了解和查找,对各实验室帐物定期自查自检,对随时购置的仪器、物品及时上帐,不拖不欠,做到帐物相符。

(三)仪器保管。

按仪器的不同类别定橱定位,在物品的摆放上做到了科学分类,拿取方便,摆放整齐美观。要求各仪器柜挂有物品编号、名称、数量卡,便于了解和查找。

加强科学实验室安全措施,对有毒、易燃、易爆药品采取好单库、单柜存放,对一般药品,按其类别、化学性质分柜保管,由于平时重视,措施得力,药品管理上一直没发生问题。

由于我校空余教室比较少,所以化学药品与其他金属制品同室存放,但为了安全,我们对于化学药品和浸制标本,都贴标签并涂蜡保护。各实验室对所存仪器做到科学保管,基本做到了防尘、防潮、防腐剂、防光、防磁、防变形、防虫、防冻、防挥发等保护工作。

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我们做了一定工作。但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细致、长期和艰巨的工作。肯定会存在不足之处,敬请领导指导,我们将会努力使实验室工作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姓名。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和高压蒸汽灭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实际用到哪些试剂、材料、玻璃器皿等都要写出,包括数量)。

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步骤填写,切忌抄袭)。

五、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六、思考题。

1、简述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2.为什么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法更有效?

3.高压蒸汽灭菌时,为什么要先将灭菌锅锅内的冷空气完全排尽?

实验二自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这是个综合实验,请大家回顾三周来的所有操作步骤,将其整理成连贯完整的一份报告,注意每次实验的衔接,不要把其他的实验项目写进来,但也不要漏写该实验的相关步骤。)。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整个综合实验有涉及到的材料都要列出)。

四、实验步骤(详叙每周所做的'相关步骤)。

五、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六、思考题。

1、划线分离时,为什么每次都要将接种环上多余的菌体烧掉?划线为何不能重叠?

2、如何从自然界中分离自己所需要的纯培养?

实验三平板培养测数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实际操作有涉及到的材料都要列出)。

四、实验步骤(详叙相关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七、思考题。

1、平板菌落计数法中,为什么溶化后的培养基再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

2、本次实验是否成功?如果失败,试分析原因。

实验四简单染色。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菌的显微形态)。

六、思考题。

1、简单染色要获得成功,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什么?

实验五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判断自己分离到的菌种是g还是g+-?)。

六、思考题。

1、革兰氏染色要获得成功,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什么?

2、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实验六放线菌的印片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描述放线菌的显微形态特征)。

六、注意事项。

C++画图软件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学生成绩管理是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较多,要完成能够实现人员的信息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统计、保存、显示等操作。系统具体实现的功能如下:

1.添加新的联系人。

2.删除所有联系人。

3.删除某个联系人。

4.查询某个联系人。

5.查询所有联系人。

6.将电话本导出到文件。

7.从文件导入电话本。

8.查询并编辑某个联系人。

9.全班同学的平均分。

大概的算法分析。

学生成绩管理软件的数据结构。

学生成绩一般都是以每个成员为单位进行管理的,一个学生学号用一个结点来表示。考虑到添加、查询和删除的方便,这些以学号为单位的结点用链表方式组成一个主目录。每个结点有四个域:

(1)学生代号;

(2)课程情况;

(3)成绩信息管理情况;

用代码实现输入及输出添加新的联系人的学号,姓名,性别,生日、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完成添加工作。

(2)删除某个联系人。

首先输入要删除的姓名,然后要在系统中查看是否有此记录,再用分支结构实现删除链表中此员工结点并修改学校员工链表及未找到这条记录;因为可能系统中不存在此记录。

(3)删除所有联系人。

此功能要逐条删除联系人,则我们采用分支、循环结构实现首先遍历是否有给记录,输出读取记录或没有该记录;再到文件是否读完,若没读完则要循环继续读取,否则已删除了所有记录。

(4)查询某个联系人。

因此功能会出现还没有任何记录、未找到这条记、输出该联系人信息三种情况,我们则选用简单的三分支结构;首先要请输入要查询联系人的姓名,输出有记录或还没有任何记录,有记录则遍历所有人,最后是未找到这条记录,输出该联系人信息。

(7)从电话本导入文件的流程图。

首先查看是否有记录,输出没有任何记录或打开“”,历遍链表,、关闭文件,。

其余的函数功能实现相似则不重复。

心得体会。

刚放假不久,我们组的积极分子们就张罗着要开始编写程序了,编写这个程序我们经历了讨论选题,编写代码,调试,写设计报告等。在这期间我们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曾盯着课本发呆过,我们成员之间也曾进行过激烈的口舌论战。经过这个暑假来的实践学习,使我们对c++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要想学好它,则重在实践,要通过不断的上机操作及实例运用才能更好地深入体会它,当然通过实践,我们也发现我们的好多不足之处。就比如我们对c++语言的一些标准库函数不太了解,还有对函数调用的正确使用不够熟悉,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也不能很好地处理。我们编写这个程序使用的是比较简单的函数及结构,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还不能很好的使用一些效率高的方式来编写,所以也没有突出的创新点。在做题的时候我们都是分工合作。分工完成结构体、函数设计、算法分析等,这些过程中总是有很多错误出现,有好多的小问题都是我们粗心大意造成的,所以设计程序一定要仔细,不容一点的马虎。当然也有大问题,关于文件的操作,类的使用等等这些使用我们都琢磨了很久,在解决错误时我们有时几乎焦头烂额了。但是我们与队友之间都会不断的相互鼓励、支持,彼此都努力维护着将作业写完。虽然这设计有点枯燥无味,但是当最后我们大功告成时,回味起来还是美滋滋的。总的来说我们真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为加强医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医院平安目标的实现,我院检验科根据****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对医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对涉及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的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他们生物安全的意识,掌握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识。

医院检验科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学习,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实验室所从事的实验活动均严格遵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同时,对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因各方面条件限制我院现不能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的`检查,根据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相关人员主要学习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的管理严格登记制度,收到菌(毒)种后立即进行编号登记,详细记录菌(毒)种的名称、来源、特性、用途、批号、传代日期、数量。在菌(毒)种的管理,安全保卫制度,安全保卫措施,保管过程中,传代、分发及使用,均应及时登记,定期核对库存数量。菌(毒)种在进行销毁时,灭菌指示标志,灭菌效果,同时做好销毁登记等内容。

在此次自检中,我院实验室对以前制订的处置意外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体系,进一步进行了修订,使之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针对当发生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或设施出现故障时,我们制定了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及其处理原则。

同时规范了菌(毒)种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的的处理原则、皮肤刺伤(破损)的处理原则、离心管发生破裂的处理原则并建立了意外事故报告制度。

在实验室的显著位置张贴了实验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消防、医院、公安、工程技术人员、水、电气维修部门电话。

组织检验人员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同时加强了实验室的准入制度的管理,标明实验室类型、负责人及其联络方式。加强了个人安全防护,并要求检验人员严格遵守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通过这次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自查,提高了全体检验人员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