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实用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范文(14篇)

实用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范文(14篇)

作者:琉璃 实用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范文(14篇)

调研报告是对某个领域或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并书面表达的一种文献形式。通过阅读这些调研报告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提出独到的见解和分析。

网格化管理调研报告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新生事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网格化管理。

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xx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关安排部署,积极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实践,为加强和改进新常态下基层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最近,我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镇街道、村社区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发现了一些好的做法,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四级体系基本建成。一是建立健全了县、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联动机制,网格事项的发现、处置、上报、交办、办结、回访、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二是四级体系分级管理,梯次互动,各层级根据实际情况处理网格化事项,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网格化信息系统事件处理及时。

(二)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运行良好。截至目前,我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已累计录入人口信息xx条(流动人口xx条,特殊人群xx条),群防群治队伍xx条,群防群治人数xx条,单位场所xx条(重点单位场所xx条),房屋信息xx条(出租屋xx条),事件处理累计xx条(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累计办理事件xx条,全县民生事项累计xx条,占比xx%,社情民意收集xx条,占比%,特殊人群服务xx条,占比%,矛盾纠纷劝解xx条,占比xx%,突发事项报告xx条,占比xx%,参与治安防控xx条,占比%)。

职能部门事件办理情况:20xx年红黄牌事件情况:

(三)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运行效果良好。

1、网格员坚持“一日双巡”,更贴近老百姓,拉近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距离。2、网格员既能及时发现网格内的矛盾,又能将大多数矛盾解决在网格内,诸如邻里间房屋漏水、下水道堵塞、物业纠纷等。3、网格内各项信息更加全面透彻,网格员收集各类基础信息导入系统,并动态调整更新。4、网格员参与治安防控,一定程度上震慑犯罪行为,增加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5、网格员主动发现和受理群众诉求,现场办结或通过手持终端机报送处理,老百姓遇事爱找网格员,认可度高。6、网格员充实了社区队伍,很多以往累计的民生事项得到办理,社区工作量下降,实际作用大于居民小组长。

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新生事物,我县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从调研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我县是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之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试点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但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落实力度不够,街道办好于城镇,城镇工作进展慢。由于个别城镇的社区网格化工作落实不到位,镇网格化专干还要做社区专干甚至网格员的事情;四级体系还不够完善,事件处理情况差别大。街道办之间横向比较进展也不够平衡,分类工作各有长短。

(二)群众知晓度、参与度不高。从调研情况看,一是知晓度不高。由于宣传以及地域的原因,城市社区居民很多还是知道有网格化工作和网格员,但是网格化工作是什么以及网格员的职责作用还不清楚。城镇社区以及全县的农村对于网格化工作的知晓度则极低,很少有群众知道网格化工作是什么。二是参与度不高。网格员开展工作常常遇到不理解不支持,大多数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少居民较注重隐私,有事找社区、找政府,无事怕打扰,甚至态度恶劣,网格员入户采集和调解矛盾纠纷极其不便。

(三)工作保障不足。一是网格员的绩效工资问题。我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开展半年了,绩效工资原定为按月考核季度兑现,但是去年四季度的绩效考核财政还未到账,影响了网格员的积极性。二是网格员保险待遇问题。由于我县网格员是参照公益性岗位购买保险,购买的四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中的养老和医疗都需要网格员自行购买后接近年底凭票据到街道报账,网格员意见较大。三是社区基础条件问题。部分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差,办公场所面积小,网格员队伍配备到社区后,办公面积和办公设备更不足,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四)网格员队伍问题。一是网格员队伍不够稳定。由于专职网格员能力素质以及网格员身份的原因,年轻一点的网格员就想着走,年龄大一点的能力又不及年轻的。二是专兼职网格员差异。由于原则上专兼职网格员工作内容都一样,兼职人员意见较大。一方面是待遇问题,兼职网格员只有绩效考核。另一方面是兼职网格员原本的社区工作也比较多,精力有限,由此还造成个别社区一个专职网格员负责两三个网格的情况,“一格一员”难以落实。三是农村网格化工作开展难度大。一方面我县配备了部农村手持终端机,有手机的农村正逐渐开展工作,其它的农村网格化工作基本没开展。另一方面农村网格员大部分都是村书记、主任兼任,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手持终端机基本不会用,再加上其它诸如计生、民政方面的工作,网格化工作更难在农村落地。

(五)部分镇街道领导不够重视。一是网格化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比如工作任务不按时完成,影响整体进程;镇街网格化专干身兼其它工作,其它任务一来便无人负责网格化;工作场所、设备保障不到位,工作无法开展。二是对网格员日常管理不到位,部分网格员多次手机无人接听或者关机;pc账号和手机账号长期不登陆并经县上提醒无果,影响账号活跃度和综治目标考核;网格人员名单调整和网格员请销假上报备案不主动。

通过调研,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切实把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落实,从思想、组织、保障措施等方面不断加强,高度重视,确保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在全县落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实施意见,明确责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保证工作进度。

(二)要切实完善保障机制。一是人员保障。要加强对网格化专干和专兼职网格员的业务培训,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提高其适应网格化工作发展的能力;二是制度保障。“一格一员”,“定人、定格、定责”。落实省市关于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的措施,既要留得住人还要淘汰人;三是资金保障。各项经费要及时划拨到位,资金要按时拨付网格员以及切实保障工作场所、设备的需求;设立激励资金,推动网格员创先争优,出先进出典型。

(三)要切实完善职能部门进驻和网格划分情况。一是进一步完善需进驻的部门职能,涉及服务群众的职能部门都要入驻,包括水、电、气和通信部门,提升网格服务能力,丰富网格服务内容,让老百姓反映的事件都能有部门处理。二是进一步完善网格划分。由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原因,部分网格需要拆分增加网格,部分地区需要新增网格。

(四)要切实强化宣传。县上和各镇街道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宣传,网格员自身要加强日常宣传,农村和城镇宣传要同时进行并落实到位,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增加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于4月中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由副主席刘玉琦带队,先后深入到丹赵路、大坝、均州路三个办事处及相关社区,对我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与市综治办就相关问题进行协商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为民、惠民、便民为宗旨,推行了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进行了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制定了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网格化管理工作,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印发了《丹江口市实施城乡网格化管理、推进社会建设。

工作方案。

》,明确了网格化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城区各办事处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广泛宣传发动,统一广大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营造推行网格化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了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市综治办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丹江口市网格化管理网格员汇总登记表》、《丹江口市网格信息表》,按照行政区域代码,统一编定网格员编号,将留守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信息等分类总人数纳入网格信息收集内容中,摸清各网格内的商户、居民、店铺、单位等基本信息。目前,各城区办事处已进行摸底实施,正在汇总整理。

(四)建立了网格化管理督办检查制度。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督导专班,将此项工作纳入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下发了《丹江口市综治工作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使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严格奖惩兑现。针对各社区网格划分、地图绘制、信息化采集等前期基础工作开展情况,市委、市政府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检查督办,不断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同时,通过现场推进会等形式,以点带面,推广好经验好作法,确保全市网格化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新生事物,我市目前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从调研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我市是全省10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市之一,市委、市政府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六项重点工作”之一予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但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落实力度不够,整体工作进展比较慢,办事处之间横向比较进展也不够平衡,出现了工作“盲区”和真空。

(二)居民参与度不高。从调研情况看,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参与度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社区服务内容单一所致。目前社区以政府提供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救助、计生等公共服务为主,服务对象以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和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为主,直接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服务项目不多。二是社区工作行政化、机关化倾向所致。社区从事了过多的行政性和半行政事务,既有计生、就业、社保、民政、综治等常规性工作,又有各类统计、调查、检查等临时性工作,社区工作调查多、统计多、报表多、台账多,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开会、迎检、写标语、整理档案上了,场面性的活动开展较多,社区工作者“上门服务”、“面对面服务”与群众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城市社区居民素质层次不同所致。不少居民较注重隐私,有事找社区、找政府,无事怕打扰,甚至“避而不见”,往往给社区网格管理采集第一手资料和相互服务带来不便。

(三)社区管理难度较大。一是社区服务资源难以有效整合,诸如小区停车、基础设施等各自为阵,社区难以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增加,加工、餐饮等行业混合在居民小区,社区缺乏管理手段,影响了社区的公共安全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三是社区与物业公司尚处磨合阶段,一些物管小区成为社区管理盲区,部分老社区因为历史原因,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

(四)社区干部队伍有待加强。目前,城区人口近20万,只有109名社区工作者,且年龄普遍偏大,若继续沿袭自然减员递补的方式,很难适应社会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要。此外,社区民干部的生活待遇偏低也影响工作积极性。

(五)社区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目前我市已开展了“九进社区”服务活动,单个部门都是采取在社区加挂牌子的方式开展工作,仍是各自为政、对上负责,难以统筹兼顾。目前信息采集的标准正在制定完善中,建立网格化信息系统是进行网和化管理的关键所在和技术保证,已迫在眉睫。到底是自建平台,还是依托十堰,已成当务之急,急需研究解决。

市委、市政府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领导重视了,方案出台了,关键是要抓落实。通过调研,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切实把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落实,从思想、组织、保障措施等方面不断加强,确保社区网格化服务有人抓、有人管、管到位。

(二)要切实落实工作举措。要按照《丹江口市实施城乡网格化管理、推进社会建设工作方案》,紧紧围绕“人员配备、工作经费、信息化建设、网格员职能”四个方面,列出时间任务表,明确责任人,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保证工作进度。

(三)要切实推进改革创新。我市既然是全省10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市,就应当充分结合实际,大胆改革,大胆创新。比如在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由综治办牵头、民政局负责,启动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办法,对社区人员流转、办公用房、经费保障及工作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要走在全省、起码是十堰市的前列。

(四)要切实完善保障机制。一是组织保障。将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市城乡网格化管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统筹、组织和协调作用。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各专项工作小组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抓好相关工作的督办和落实。二是人员保障。对经考核后确定招录的社区网格管理员,要统一组织专业培训上岗,适当提高其生活补贴标准。建立社区人员“退一进一”机制,探索建立市直单位新招公务员下社区锻炼制度和党政领导联系社区制度,解决“有人干事和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问题。三是资金保障。根据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统一部署,市财政要预算安排网格化管理经费,用于全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平台搭建等,落实平台维护、数据采集更新、硬件建设等费用。增加社区工作经费,同时,鼓励和引导驻社区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通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资源、资金和智力服务。四是机制保障。各办事处、社区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将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社区服务管理考评,建立部门责任量化考核指标,严格进行考核奖惩。

幸福社区网格化管理在20xx年开始实行,划分为15个网格,每个网格管理成员由社区领导、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小组等3人组成,社区领导为网格管理的负责人,我所在的是幸福社区第10网格,该网格有居民550户,单位场所有3家,商铺有97家。

我通过培训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但每新任一项工作都有所前期难度。第一周:社区领导为我们介绍了社区干部,熟悉社区环境,讲解工作细节及工作的职责。我们的邹主任为我们实地指出各网格划分区域的基本情况。第二周:在网格管理员的安排下各网格员下基层到自己的管理区域信息收集,这才应征了老人们常说的“万事开头难”,而此时我第一道关口“进门难”,或许是因为社会人员的杂乱,居民的安全意识防范,使其工作难开展,比较辛苦、单调,有时还会被人误解,在此阐述我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所体会到的工作的难点、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建议。

1、治安管理管理难度大。

幸福社区位于县城中心现在交通便捷,外来人口较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治安管理的难度。一是春节前期人口比较集中,发生入室盗窃,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治安面临新挑战。二是外来租住人口身份背景复杂,从事不同的行业,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增加。

2、人口与工作地全覆盖化管理难度大。

一是县城的出租房较多,人口的流动性也较大,而流动人口都是做一些临时工作,就没有固定的工作点,今天在这里上班说不定明天就不在这里就职;二是在单位场所商铺去登记工作人员居住地时,多数工作人员根本都不配合,乱报住址或是不理睬;三是到居民家中去采集人口信息时,有的居民不会如实而报,要么就错报要么就不报,这样就很难得到第一手真实资料,所以人口与人口的工作服务点很难实现网格全覆盖化管理。

第一,网格内管理人员分工不清,责任不明,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网格管理人员由社区领导、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小组长组成,社区领导为负责人。网格员不可能把所以的工作都全包干,联系、汇报工作、处理问题等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三人的具体职责明确出来,没有充分调动居民小组长的积极性,网格内的事情就是网格员自行全责。

第二,网格化管理内没有固定去解决问题的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网格员善于发现问题,但没有能力职权去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确实有在网格的层面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手持终端上报职能部门,可迟迟没有去实施解决这个事情,搁置不管,就让居民看不到网格员工作的成效。

1、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

对于一般性的事件:网格员现场处理,上传手持终端;需要协调处理的事件:网格员现场拍照受理,带回社区报告相关部门,反馈服务管理对象;突发性事件:网格员立即手持终端上报相关职能部门,网格员现场跟踪缓解事情的严重后果,协助完善。

2、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机制。

在工作中因网格员没有职权去处理一些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机制:第一,加强责任建设,下沉责任,分解工作任务;第二,做好联合职能部门的信息摸排工作,把这些问题集中梳理分类,确定职能部门,报告职能部门,协助处理;第三,处理事件后的信息反馈,建立重大问题督办制度。

以上就是我在工作所遇到的难点和不足,总之网格化管理就是实现社区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信息化,网格员为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全天侯、零距离。我们相信能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一定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幸福社区管理一定能够取得居民的信赖,网格员将成为居民群众生活中可依可靠的左右手。

网格管理调研报告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xx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关安排部署,积极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实践,为加强和改进新常态下基层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最近,我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镇街道、村社区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发现了一些好的做法,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四级体系基本建成。一是建立健全了县、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联动机制,网格事项的发现、处置、上报、交办、办结、回访、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二是四级体系分级管理,梯次互动,各层级根据实际情况处理网格化事项,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网格化信息系统事件处理及时。

条(流动人口。

条,特殊人群。

条),群防群治队伍。

条,群防群治人数。

条,单位场所。

条(重点单位场所。

条),房屋信息。

条(出租屋。

条),事件处理累计。

条,全县民生事项累计。

条,占比。

%,社情民意收集。

条,占比。

%,特殊人群服务。

条,占比。

%,矛盾纠纷劝解。

条,占比。

%,突发事项报告。

条,占比。

%,参与治安防控。

条,占比。

%)。

职能部门事件办理情况:2015年红黄牌事件情况:

(三)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运行效果良好。

1、网格员坚持“一日双巡”,更贴近老百姓,拉近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距离。

2、网格员既能及时发现网格内的矛盾,又能将大多数矛盾解决在网格内,诸如邻里间房屋漏水、下水道堵塞、物业纠纷等。

3、网格内各项信息更加全面透彻,网格员收集各类基础信息导入系统,并动态调整更新。

4、网格员参与治安防控,一定程度上震慑犯罪行为,增加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5、网格员主动发现和受理群众诉求,现场办结或通过手持终端机报送处理,老百姓遇事爱找网格员,认可度高。

6、网格员充实了社区队伍,很多以往累计的民生事项得到办理,社区工作量下降,实际作用大于居民小组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新生事物,我县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从调研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我县是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之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试点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但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落实力度不够,街道办好于城镇,城镇工作进展慢。由于个别城镇的社区网格化工作落实不到位,镇网格化专干还要做社区专干甚至网格员的事情;四级体系还不够完善,事件处理情况差别大。街道办之间横向比较进展也不够平衡,分类工作各有长短。

(二)群众知晓度、参与度不高。从调研情况看,一是知晓度不高。由于宣传以及地域的原因,城市社区居民很多还是知道有网格化工作和网格员,但是网格化工作是什么以及网格员的职责作用还不清楚。城镇社区以及全县的农村对于网格化工作的知晓度则极低,很少有群众知道网格化工作是什么。二是参与度不高。网格员开展工作常常遇到不理解不支持,大多数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少居民较注重隐私,有事找社区、找政府,无事怕打扰,甚至态度恶劣,网格员入户采集和调解矛盾纠纷极其不便。

(三)工作保障不足。一是网格员的绩效工资问题。我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开展半年了,绩效工资原定为按月考核季度兑现,但是去年四季度的绩效考核财政还未到账,影响了网格员的积极性。二是网格员保险待遇问题。由于我县网格员是参照公益性岗位购买保险,购买的四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中的养老和医疗都需要网格员自行购买后接近年底凭票据到街道报账,网格员意见较大。三是社区基础条件问题。部分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差,办公场所面积小,网格员队伍配备到社区后,办公面积和办公设备更不足,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部农村手持终端机,有手机的农村正逐渐开展工作,其它的农村网格化工作基本没开展。另一方面农村网格员大部分都是村书记、主任兼任,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手持终端机基本不会用,再加上其它诸如计生、民政方面的工作,网格化工作更难在农村落地。

(五)部分镇街道领导不够重视。一是网格化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比如工作任务不按时完成,影响整体进程;镇街网格化专干身兼其它工作,其它任务一来便无人负责网格化;工作场所、设备保障不到位,工作无法开展。二是对网格员日常管理不到位,部分网格员多次手机无人接听或者关机;pc账号和手机账号长期不登陆并经县上提醒无果,影响账号活跃度和综治目标考核;网格人员名单调整和网格员请销假上报备案不主动。

三、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研,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切实把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落实,从思想、组织、保障措施等方面不断加强,高度重视,确保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在全县落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实施意见,明确责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保证工作进度。

(二)要切实完善保障机制。一是人员保障。要加强对网格化专干和专兼职网格员的业务培训,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提高其适应网格化工作发展的能力;二是制度保障。“一格一员”,“定人、定格、定责”。落实省市关于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的措施,既要留得住人还要淘汰人;三是资金保障。各项经费要及时划拨到位,资金要按时拨付网格员以及切实保障工作场所、设备的需求;设立激励资金,推动网格员创先争优,出先进出典型。

(三)要切实完善职能部门进驻和网格划分情况。一是进一步完善需进驻的部门职能,涉及服务群众的职能部门都要入驻,包括水、电、气和通信部门,提升网格服务能力,丰富网格服务内容,让老百姓反映的事件都能有部门处理。二是进一步完善网格划分。由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原因,部分网格需要拆分增加网格,部分地区需要新增网格。

(四)要切实强化宣传。县上和各镇街道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宣传,网格员自身要加强日常宣传,农村和城镇宣传要同时进行并落实到位,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增加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乡镇网格化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我镇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于2015年11月23日启动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网格化工作,为全面了解和掌握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我镇下辖24个社区、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面积110平方公里。2016年,我镇在县政法委、民政局的有力指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议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严格督促检查,超前谋划,不等不靠,在全县率先完成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全覆盖。发挥镇综治中心作用,出实招,求实效,探索建立综治工作网格化管理机制,通过“定格、定人、定责”,依托综治中心工作信息平台,着力提高综治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解社情民意的有效机制,夯实综治和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实现了刑事治安发案降低、安全事故隐患减少、信访案件下降、社会平安和谐、群众安全满意的工作目标,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划分责任网格。

这是网格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我镇按照“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方便群众”的原则,并考虑治安及社会稳定状况,将全镇辖区划分为三级网格,一级网格以镇综治中心为基础,二级网格以行政村、社区为基础,三级网格以自然村、街道、小区为基础。目前,全镇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24个,三级网格345个。

(二)建立两级平台。

1、镇网格化管理平台。以综治中心为平台,书记、镇长担任第一网格责任人,党政班子其他成员担任包村、社区担任二级网格长,抽调50多名政府公职人员担任二级网格副网格长,落实330名网格员,少数网格员管理2个网格。

落实专管员2名,在镇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做好本级网格的综治信息收录、归类、分流和处理,按照镇综治工作中心成员单位的相关职责提出办理意见。涉及重大事件由二级网格长在党政联席会对排查的重点问题研究解决。

2、规范各村社区综治中心建设。根据市委政法委的要求,按照中央政法委关于各级综治中心建设规范,落到实处。

3、根据市委政法委平安建设的要求,启用“xx综治”app,配置移动终端设备,所有网格长和网格员按要求登录平台,处理相关事务,如小区环境、流动人口、矛盾排查化解、特殊人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等等。

(三)取得的成效。

1、通过网格化管理,使得原来的社会管理工作更加细化,通过网格员对本网格的信息采集,及时更新,辖区的情况相比之前明朗了许多,入户采集率达到了100%,特别是一些重点人群信息掌握更加准确,有利于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和社会治安稳定。

3、密切了干群关系,真正起到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

尽管社区网格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网格化工作的深入推进。

一是平安建设平台开发存在实用性不足,比较繁琐,分级权限不合理,导致帐号登录困难,后台变更难。

二是综治app不完善,导致登录后变更登录不通畅,有的功能也不与时俱进。平安建设和智慧综治app不能有效互联。

三是综治成员单位利用平安平台和综治app还没得到很好利用,造成网格员上报的信息无法第一时间上传到相关单位。

四是由于网格员承担了社区和村大量业务工作,无法保障定时定点巡查,有时只能加班。网格员的工作待遇不高,队伍也不够稳定,不利于工作的延续和开展。

五是我镇是网格化试点镇,在划分网格时,有不合理的地方。外加城市改造有的小区变化大,网格的调整权限不在我镇,给工作带来不便。

六是少数网格员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不适应要求,导致网格化管理模式没有完全到位,一些业务还做不到“一专多能”。

四、下步打算。

1、诚请市委政法委综治中心对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协调信息技术开发公司到社区调研,广泛征求网格员的意见,提高app的功能,设计更加符合基层工作的信息化平台,简化程序,开放乡镇一级的平台授权。提高镇综治中心的工作效率和网格员的录入效率。

2、加大网格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在今后的工作中,招录文化水平较高的网格员。千方百计提高待遇稳定网格员的队伍,3、加大对网格化建设的考核,按照工作突出重点,推进工作落实。

2020年12月8日。

网格管理调研报告

东阳社区在2008年开始实行网格化管理。所谓网格化管理,即建立起“责任到人、包干到组、覆盖到户、巡查到点、管理到边、奖惩到位”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以“全面覆盖,界线明确,不留空白”的原则,以人口为基数、以村组为单位将社区划分为12个管理网格,每个网格管理成员由社区领导、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小组长等3人组成,社区领导为网格管理的负责人。

一、东阳社区管理的难点。

(一)治安管理管理难度大。

东阳社区和句容毗邻,交通便捷,外来人口较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治安管理的难度。一是去年发生了多起入室盗窃案件,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治安面临新挑战。二是外来租住人口身份背景复杂,从事不同的行业,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增加。

(二)环境卫生管理难度大。

一是东阳社区现管辖面积10平方多公里,社区路面、河道保持卫生整洁难度较大,社区墙面经常被乱画广告标语,影响社区环境美观;二是社区现有外来商住户128户,往往会发生货物或产品乱堆乱放,占道经营,影响居民出行;三是由于部分外来人口缺少稳定感和归属感,所以对于社区公共设施的维护上动力不足,容易出现毁坏公共设施的现象。

二、东阳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东阳社区2008年便开始实行网格化管理,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网格化管理比较片面,形式单一,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网格化管理局限于单项工作,没有落实制度考核。2008年时,东阳社区首先在控违拆违工作上进行了网格化管理,对社区干部明确分工,分片包干,责任落实到人,并实行了责任与工资挂钩的奖惩措施,但是网格化管理局限单项工作,没有将社区全盘工作整合联系起来。

第二,网格化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社区的网络化考核制度以签订《目标责任书》为主,考核机制不够完善,没能制定相关考核办法,进一步制定考核细则。

第三,网格内管理人员分工不清,责任不明。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网格管理人员由社区领导、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小组长组成,社区领导为负责人。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更高,面对东阳社区的特殊情况,居民小组长的工作不可能局限于纯粹联系、汇报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三人的具体职责明确出来,没有充分调动居民小组长的积极性,网格管理出现真空地带,同时,居民小组长对社区干部的依赖较大,自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够。

第四,善于发现问题而不善于解决问题,存在畏难情绪。网格管理人员能够发现问题,但是不能主动地解决问题。诚然,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在网格的层面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在网格层面也有很多可以解决的问题,由于畏难情绪或者短期难见成效需要反复做工作,怕麻烦而搁置下来不去解决。

一局面,就需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对东阳社区网格化管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网格化,建立全盘网格化管理。

东阳社区的网格化管理需要联系社区全盘工作,不能局限于单项工作,要将各项工作的责任人明确,落实制度考核。将居民小组长的责任分解,分解到社区各项工作中,从分调动网格化人员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明确网格内的分工,明确职责,强化责任这里所说的明确分工是指网格内责任人在固有职责之外而出现的新问题构成的新职责,新问题的责任主体必须明确,不明确就容易造成相互推诿相互扯皮。比如车辆乱停放、墙面的乱涂乱画、社区基础设施的损坏保修等这些问题的责任主体都必须界定,而且要形成制度,否则就会出现管理空白区域。充分调动居民小组长的积极性,制定了《东阳村2011年度村民组长责任分解及考核办法》,对居民小组长的工作实行百分考核,将居民小组长的工资与职责挂钩,年底按考核结果给予扣分或奖励,利用制度保证责任的落实,居民小组长要敢于管理,不推诿,不扯皮,能够解决的问题绝不托延。只有进一步理顺社区领导和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小组长的关系,分清职责,各管其事,各司其职,才能提升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

(三)加强对网格管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行,把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向全社区推广。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的原因,解决的难点,全员建言献策,争取在社居委的层面上把问题解决掉。

(四)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机制。

网格管理人员善于发现问题而不善于解决问题,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机制:第一,加强责任建设,下沉责任,分解工作任务,建立问责制度;第二,做好联合执法前的信息摸排工作,在社区管理中的确存在只有通过执法才能解决的问题,社区要把这些问题集中梳理分类,确定执法部门,报告功能区,由功能区牵头组成联合执法组;第三,跟踪督查及时到位,建立重大问题督办制度。

(五)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

东阳社区需要设立考核小组,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制定考核细则,将考核考核的重点放在“人”的管理上。只有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才能做到考核不留空白,才能促进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态宣传渠道,也要包括宣传主体的现场规劝提醒告知和业主qq群宣传告知等动态渠道,二是开展一系列群众活动来增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进而形成荣誉感。群众活动应该包括星级文明户的评选以及道德模范的推荐等等,充分挖掘社区的资源,树立社区的典型和榜样,发挥典型和榜样的作用,达到以典型树正气、以正气促和谐、以和谐优服务的管理目的。

(七)创新社会管理。

首先,东阳社区的管理难点是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社区内有500余人组成的“夕阳红”巡逻队、9人组成的夜间巡逻队和巡逻监督队,因此在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就要总结对这部分群众的管理经验,把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做法上升为理论,发展成制度,在创新社会管理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总之,东阳社区作为一个涉农社区具有独特的特点,必须在探索中找到适合它的管理方法和理论,不能操之过急;在对待居民观念的转变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上要有耐心;在对待外来人口和外来商住户的管理上要讲方法。我们相信只要能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再加上探索中的信息化管理,东阳社区的社区管理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服务水平一定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网格化服务管理调研报告

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新生事物,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网格化服务管理。

供大家参考借鉴。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xx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关安排部署,积极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创新实践,为加强和改进新常态下基层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最近,我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镇街道、村社区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发现了一些好的做法,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四级体系基本建成。一是建立健全了县、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联动机制,网格事项的发现、处置、上报、交办、办结、回访、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二是四级体系分级管理,梯次互动,各层级根据实际情况处理网格化事项,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网格化信息系统事件处理及时。

(二)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运行良好。截至目前,我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已累计录入人口信息xx条(流动人口xx条,特殊人群xx条),群防群治队伍xx条,群防群治人数xx条,单位场所xx条(重点单位场所xx条),房屋信息xx条(出租屋xx条),事件处理累计xx条(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累计办理事件xx条,全县民生事项累计xx条,占比xx%,社情民意收集xx条,占比%,特殊人群服务xx条,占比%,矛盾纠纷劝解xx条,占比xx%,突发事项报告xx条,占比xx%,参与治安防控xx条,占比%)。

职能部门事件办理情况:20xx年红黄牌事件情况:

1、网格员坚持“一日双巡”,更贴近老百姓,拉近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距离。2、网格员既能及时发现网格内的矛盾,又能将大多数矛盾解决在网格内,诸如邻里间房屋漏水、下水道堵塞、物业纠纷等。3、网格内各项信息更加全面透彻,网格员收集各类基础信息导入系统,并动态调整更新。4、网格员参与治安防控,一定程度上震慑犯罪行为,增加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5、网格员主动发现和受理群众诉求,现场办结或通过手持终端机报送处理,老百姓遇事爱找网格员,认可度高。6、网格员充实了社区队伍,很多以往累计的民生事项得到办理,社区工作量下降,实际作用大于居民小组长。

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新生事物,我县目前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从调研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我县是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之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试点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但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落实力度不够,街道办好于城镇,城镇工作进展慢。由于个别城镇的社区网格化工作落实不到位,镇网格化专干还要做社区专干甚至网格员的事情;四级体系还不够完善,事件处理情况差别大。街道办之间横向比较进展也不够平衡,分类工作各有长短。

(二)群众知晓度、参与度不高。从调研情况看,一是知晓度不高。由于宣传以及地域的原因,城市社区居民很多还是知道有网格化工作和网格员,但是网格化工作是什么以及网格员的职责作用还不清楚。城镇社区以及全县的农村对于网格化工作的知晓度则极低,很少有群众知道网格化工作是什么。二是参与度不高。网格员开展工作常常遇到不理解不支持,大多数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少居民较注重隐私,有事找社区、找政府,无事怕打扰,甚至态度恶劣,网格员入户采集和调解矛盾纠纷极其不便。

(三)工作保障不足。一是网格员的绩效工资问题。我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开展半年了,绩效工资原定为按月考核季度兑现,但是去年四季度的绩效考核财政还未到账,影响了网格员的积极性。二是网格员保险待遇问题。由于我县网格员是参照公益性岗位购买保险,购买的四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中的养老和医疗都需要网格员自行购买后接近年底凭票据到街道报账,网格员意见较大。三是社区基础条件问题。部分社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差,办公场所面积小,网格员队伍配备到社区后,办公面积和办公设备更不足,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四)网格员队伍问题。一是网格员队伍不够稳定。由于专职网格员能力素质以及网格员身份的原因,年轻一点的网格员就想着走,年龄大一点的能力又不及年轻的。二是专兼职网格员差异。由于原则上专兼职网格员工作内容都一样,兼职人员意见较大。一方面是待遇问题,兼职网格员只有绩效考核。另一方面是兼职网格员原本的社区工作也比较多,精力有限,由此还造成个别社区一个专职网格员负责两三个网格的情况,“一格一员”难以落实。三是农村网格化工作开展难度大。一方面我县配备了部农村手持终端机,有手机的农村正逐渐开展工作,其它的农村网格化工作基本没开展。另一方面农村网格员大部分都是村书记、主任兼任,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手持终端机基本不会用,再加上其它诸如计生、民政方面的工作,网格化工作更难在农村落地。

(五)部分镇街道领导不够重视。一是网格化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比如工作任务不按时完成,影响整体进程;镇街网格化专干身兼其它工作,其它任务一来便无人负责网格化;工作场所、设备保障不到位,工作无法开展。二是对网格员日常管理不到位,部分网格员多次手机无人接听或者关机;pc账号和手机账号长期不登陆并经县上提醒无果,影响账号活跃度和综治目标考核;网格人员名单调整和网格员请销假上报备案不主动。

通过调研,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切实把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落实,从思想、组织、保障措施等方面不断加强,高度重视,确保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在全县落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实施意见,明确责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保证工作进度。

(二)要切实完善保障机制。一是人员保障。要加强对网格化专干和专兼职网格员的业务培训,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提高其适应网格化工作发展的能力;二是制度保障。“一格一员”,“定人、定格、定责”。落实省市关于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的措施,既要留得住人还要淘汰人;三是资金保障。各项经费要及时划拨到位,资金要按时拨付网格员以及切实保障工作场所、设备的需求;设立激励资金,推动网格员创先争优,出先进出典型。

(三)要切实完善职能部门进驻和网格划分情况。一是进一步完善需进驻的部门职能,涉及服务群众的职能部门都要入驻,包括水、电、气和通信部门,提升网格服务能力,丰富网格服务内容,让老百姓反映的事件都能有部门处理。二是进一步完善网格划分。由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原因,部分网格需要拆分增加网格,部分地区需要新增网格。

(四)要切实强化宣传。县上和各镇街道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宣传,网格员自身要加强日常宣传,农村和城镇宣传要同时进行并落实到位,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增加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于4月中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由副主席刘玉琦带队,先后深入到丹赵路、大坝、均州路三个办事处及相关社区,对我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与市综治办就相关问题进行协商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为民、惠民、便民为宗旨,推行了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进行了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制定了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网格化管理工作,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印发了《丹江口市实施城乡网格化管理、推进社会建设。

工作方案。

》,明确了网格化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城区各办事处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广泛宣传发动,统一广大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营造推行网格化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了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市综治办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丹江口市网格化管理网格员汇总登记表》、《丹江口市网格信息表》,按照行政区域代码,统一编定网格员编号,将留守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信息等分类总人数纳入网格信息收集内容中,摸清各网格内的商户、居民、店铺、单位等基本信息。目前,各城区办事处已进行摸底实施,正在汇总整理。

(四)建立了网格化管理督办检查制度。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督导专班,将此项工作纳入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下发了《丹江口市综治工作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使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严格奖惩兑现。针对各社区网格划分、地图绘制、信息化采集等前期基础工作开展情况,市委、市政府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检查督办,不断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同时,通过现场推进会等形式,以点带面,推广好经验好作法,确保全市网格化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新生事物,我市目前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从调研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我市是全省10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市之一,市委、市政府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六项重点工作”之一予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但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落实力度不够,整体工作进展比较慢,办事处之间横向比较进展也不够平衡,出现了工作“盲区”和真空。

(二)居民参与度不高。从调研情况看,居民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参与度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社区服务内容单一所致。目前社区以政府提供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救助、计生等公共服务为主,服务对象以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和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为主,直接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服务项目不多。二是社区工作行政化、机关化倾向所致。社区从事了过多的行政性和半行政事务,既有计生、就业、社保、民政、综治等常规性工作,又有各类统计、调查、检查等临时性工作,社区工作调查多、统计多、报表多、台账多,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开会、迎检、写标语、整理档案上了,场面性的活动开展较多,社区工作者“上门服务”、“面对面服务”与群众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城市社区居民素质层次不同所致。不少居民较注重隐私,有事找社区、找政府,无事怕打扰,甚至“避而不见”,往往给社区网格管理采集第一手资料和相互服务带来不便。

(三)社区管理难度较大。一是社区服务资源难以有效整合,诸如小区停车、基础设施等各自为阵,社区难以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增加,加工、餐饮等行业混合在居民小区,社区缺乏管理手段,影响了社区的公共安全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三是社区与物业公司尚处磨合阶段,一些物管小区成为社区管理盲区,部分老社区因为历史原因,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

(四)社区干部队伍有待加强。目前,城区人口近20万,只有109名社区工作者,且年龄普遍偏大,若继续沿袭自然减员递补的方式,很难适应社会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要。此外,社区民干部的生活待遇偏低也影响工作积极性。

(五)社区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目前我市已开展了“九进社区”服务活动,单个部门都是采取在社区加挂牌子的方式开展工作,仍是各自为政、对上负责,难以统筹兼顾。目前信息采集的标准正在制定完善中,建立网格化信息系统是进行网和化管理的关键所在和技术保证,已迫在眉睫。到底是自建平台,还是依托十堰,已成当务之急,急需研究解决。

市委、市政府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领导重视了,方案出台了,关键是要抓落实。通过调研,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切实把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落实,从思想、组织、保障措施等方面不断加强,确保社区网格化服务有人抓、有人管、管到位。

(二)要切实落实工作举措。要按照《丹江口市实施城乡网格化管理、推进社会建设工作方案》,紧紧围绕“人员配备、工作经费、信息化建设、网格员职能”四个方面,列出时间任务表,明确责任人,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保证工作进度。

(三)要切实推进改革创新。我市既然是全省10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县市,就应当充分结合实际,大胆改革,大胆创新。比如在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由综治办牵头、民政局负责,启动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办法,对社区人员流转、办公用房、经费保障及工作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要走在全省、起码是十堰市的前列。

(四)要切实完善保障机制。一是组织保障。将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市城乡网格化管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统筹、组织和协调作用。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各专项工作小组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抓好相关工作的督办和落实。二是人员保障。对经考核后确定招录的社区网格管理员,要统一组织专业培训上岗,适当提高其生活补贴标准。建立社区人员“退一进一”机制,探索建立市直单位新招公务员下社区锻炼制度和党政领导联系社区制度,解决“有人干事和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问题。三是资金保障。根据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统一部署,市财政要预算安排网格化管理经费,用于全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平台搭建等,落实平台维护、数据采集更新、硬件建设等费用。增加社区工作经费,同时,鼓励和引导驻社区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通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资源、资金和智力服务。四是机制保障。各办事处、社区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将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社区服务管理考评,建立部门责任量化考核指标,严格进行考核奖惩。

网格管理调研报告

幸福社区网格化管理在2014年开始实行,划分为15个网格,每个网格管理成员由社区领导、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小组等3人组成,社区领导为网格管理的负责人,我所在的是幸福社区第10网格,该网格有居民550户,单位场所有3家,商铺有97家。

我通过培训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但每新任一项工作都有所前期难度。第一周:社区领导为我们介绍了社区干部,熟悉社区环境,讲解工作细节及工作的职责。我们的邹主任为我们实地指出各网格划分区域的基本情况。第二周:在网格管理员的安排下各网格员下基层到自己的管理区域信息收集,这才应征了老人们常说的“万事开头难”,而此时我第一道关口“进门难”,或许是因为社会人员的杂乱,居民的安全意识防范,使其工作难开展,比较辛苦、单调,有时还会被人误解,在此阐述我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所体会到的工作的难点、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建议。

1、治安管理管理难度大。

幸福社区位于县城中心现在交通便捷,外来人口较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治安管理的难度。一是春节前期人口比较集中,发生入室盗窃,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治安面临新挑战。二是外来租住人口身份背景复杂,从事不同的行业,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增加。

2、人口与工作地全覆盖化管理难度大。

一是县城的出租房较多,人口的流动性也较大,而流动人口都是做一些临时工作,就没有固定的工作点,今天在这里上班说不定明天就不在这里就职;二是在单位场所商铺去登记工作人员居住地时,多数工作人员根本都不配合,乱报住址或是不理睬;三是到居民家中去采集人口信息时,有的居民不会如实而报,要么就错报要么就不报,这样就很难得到第一手真实资料,所以人口与人口的工作服务点很难实现网格全覆盖化管理。

二、网格化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网格内管理人员分工不清,责任不明,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网格管理人员由社区领导、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小组长组成,社区领导为负责人。网格员不可能把所以的工作都全包干,联系、汇报工作、处理问题等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三人的具体职责明确出来,没有充分调动居民小组长的积极性,网格内的事情就是网格员自行全责。

第二,网格化管理内没有固定去解决问题的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网格员善于发现问题,但没有能力职权去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确实有在网格的层面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手持终端上报职能部门,可迟迟没有去实施解决这个事情,搁置不管,就让居民看不到网格员工作的成效。

三、对社区网格化管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

对于一般性的事件:网格员现场处理,上传手持终端;需要协调处理的事件:网格员现场拍照受理,带回社区报告相关部门,反馈服务管理对象;突发性事件:网格员立即手持终端上报相关职能部门,网格员现场跟踪缓解事情的严重后果,协助完善。

2、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机制。

在工作中因网格员没有职权去处理一些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机制:第一,加强责任建设,下沉责任,分解工作任务;第二,做好联合职能部门的信息摸排工作,把这些问题集中梳理分类,确定职能部门,报告职能部门,协助处理;第三,处理事件后的信息反馈,建立重大问题督办制度。

以上就是我在工作所遇到的难点和不足,总之网格化管理就是实现社区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信息化,网格员为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全天侯、零距离。我们相信能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一定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幸福社区管理一定能够取得居民的信赖,网格员将成为居民群众生活中可依可靠的左右手。

幸福社区10网格员。

谢婉芸。

网格管理调研报告

2012年10月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县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加强全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我乡以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紧紧围绕“村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的工作目标,全乡范围内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着力提升全乡务村综合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现将网格化管理推行的调研综述如下:

一、村级管理网格情况。

各村网格化管理就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把全乡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并对每个网格实行动态、全方位管理。

(一)划分网格。根据全乡片区实际,把全乡30个行政村划分为34个网格,更修村、南白村、西马村和北山晕村每个村两个网格,其余每个村一个网格。

(二)网格长基本情况。

对各网格实行“一格一长、综合履职”。我乡共有网格长34名。年龄结构是:40岁以下的6名,40到49岁的10名,50到59岁的16名,60岁以上的2名;文化结构是:初中29人,高中5人,高中以上的无。

(三)网格长职责。

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网格内不和谐因素;定期走访网格内居民,了解居民的思想动态,做到知百家情、办百家事,全力为居民排忧解难;掌握流动人口动态,开展对重点监管对象帮教工作等。实行网格化管理后,不管大事小事,家里事还是村里事,即使是在工作时间外,给网格长打个电话,网格长就会迅速赶到现场帮助解决,实现了基层有人管事、有人做事的良好局面。网格工作开展以来,我乡网格长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4起,及时发现并排除各类隐患218处,为困难群体解决各种生活上的困难427余件,为居民代理事件600余件,为老党员、老干部上门服务189余人次。网格工作开展以来,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我乡对网格长培训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工作程序、考核办法及我市网格管理典型经验等。二是明确网格管理工作程序。一般性工作由网格长现场处理,并登记备案;需要协调处理的,由网格长带回乡级中心商处,再反馈服务对象;突发性工作由网格长立即上报村委会、乡级中心、县级中心及相关部门处理,网格长跟踪处理结果。三是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对网格长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考核实行百分制,网格长每月工资的25%部分作为考核工资,根据考核得分按比例发放,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考核工资全额发放;85-90分的,考核工资发80%;80-85分的,考核工资发60%;75-80分的,考核工资发40%;75分以下的,考核工资扣发。

二、构建网格信息平台。

2、建立村级事务管理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网格化管理,将网格融入到全县网格信息平台之中,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的宣传作用,及时更新发布内容,以便群众获知最新信息。

三、社区网络化管理带来的成效。

村民表达利益需求的渠道和途径,同时也为政府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支持。

网格化管理在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同时,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探索和完善。

(一)网格划分有待科学规范。

我乡网格划分是以行政座标为单位,但是行政村有大有小,大的有1100多人,小的只有80多人,这还是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差别更大,按照目前的划分,大的网格200多户,人口600人左右,小的网格10户、20户,人口100人左右,网格规模不一,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不一,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利于各项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不利于网格管理各项细化工作的落实到位。

实行网格管理是一件新事物,调查发现目前还有少数村民不知道什么是网格管理,对网格长的身份以及承担的工作不够理解,有与自己无关的态度;网格长上门调查还存在不配合的情况发生。

(三)网格管理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网格管理是数字化管理,但是目前全乡的网格长收集、上报的信息依然采用纸质材料记载,电子化信息系统尚未建立,这样不利于信息的及时更新和管理。网格化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模式,在现阶段的探索过程,强调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的同时,也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推行网格化管理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虽然出台了有关的责任追究、绩效考核制度,但考评中缺少群众参与环节,未形成全面、规范、科学、有效、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监督、考核、评价、奖惩机制。

(四)网格长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网格长年龄结构老化,大多年龄较大,年轻人少。中老年管理人员虽然实践经验相对丰富,但对网格化管理所涉及的综合型业务知识掌握不够。网格长存在兼职现象。

网格化管理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新手段、新趋势,面。

临的是新格局,要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从而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科学高效发展。

(一)科学合理地划分网格。

遵循“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考虑地域概念、辖区人数,合理设置网格层级,划分网格大小。既要避免网格设置过小造成资源浪费和管理成本增加,又要防止网格设置过大出现管理失控和工作不到位。

一要建立联动机制。网格管理工作是一种综合治理工作,需要社会各部门和各行业的执法、管理和服务,建立部门协作的联动机制,才能实现精细化管理、全方位服务。二要完善考核机制。良好的考核与激励制度是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因而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应当制定详细的网格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包括工作人员的出勤情况、工作处理的及时性、对网格日常访问情况等,增强网格长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提升服务效能。

(四)加强网格长队伍建设和管理。

有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方法、十分的耐心和一定的知识水平,因此网格长的录用要宽严有度。二是用好人。网格长工作在基层第一线,直接面对服务对象和具体事务,网格管理站要支持他们大胆开展工作,多鼓励引导,培养网格长的工作的信心和热情;要给网格长提供基本的工作、生活保障条件,使他们能安心工作、好好工作。三是管好人。制定完善网格管理的各项制度、办法,如网格长的工作职责、考核标准、奖惩办法等,使整个网格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网格长的行为得到规范化约束。

网格管理调研报告

(2011年4月7日)。

尊敬的xx书记、各位领导:

大家好。现在由我汇报分管的xx街道维稳综治网格化工作情况。

一、社会治安维稳网格的组织架构。

执法队分别安排专人为组员,每个维稳网格组设工作人员20人,从而构建社区基层维稳综治工作平台。

二、社会治安维稳网格的运行模式及职能。

社会治安维稳网格开展行动主要是依托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这个平台开展工作,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由街道统一部署,9个网格片区共25个网格组统一步调集中开展,街道挂点领导负总责,亲临现场组织指挥;二是由各网格片区的网格工作组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开展行动,挂点网格片区、网格工作组的业务主管部门领导现场负责。社会维稳网格开展工作时,由社区工作站负责具体实施行动,挂点网格组(片区)负责人参与现场指挥,网格工作组全体人员参与,对片区内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进行排查,对发生的维稳案件协助调解、处置;对超越工作权限和处理情况不理想的问题及时上报街道领导或移送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跟踪,行动后由社区工作站汇总行动情况报街道综治办。从而使各网格片区的各类治安隐患、维稳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排查发现,第一时间得到现场稳控调处,有效将各类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片区。

社会治安维稳网格组的具体职责是:落实维稳综治工作相关行动部署;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落实安全文明小区和“围合式”小区、“无毒”社区创建工作;做好出租屋和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治安防范工作。

三、社会治安维稳网格的工作成效。

我街道实行社会维稳网格化管理工作以来,各片区治安维稳格网组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挂点社区各部门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基层社区的社会治安和维稳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辖区的社会维稳始终在稳定可控状态。主要体现在:

一是各类社会矛盾得到及时排查发现和调处解决。据统计,开展社会治安维稳网格工作以来,网格组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67宗,实现了“小事不出片区”的工作目标。

二是各类社会治安隐患和重点问题得到有效排查解决。通过网格组平台,共排查解决出租屋内的各类治安隐患51023个,解决重点区域的治安问题共231个。

三是基层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夯实。首先,“人防”

方面:2009年,街道为9个网格片区共配备了90名治安联防队员,并有效整合了治安联防队伍,完善了防控体系,建立强有力联防网络,共开展巡逻11多万人次,协助警方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61人;其次,“物防”方面:进一步深化“安全文明小区”和“围合式”小区创建和巩固,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依托网格组,每年按质按量完成上级对创建、巩固安全文明小区和“围合式”小区的任务指标,目前共创建了61个安全文明小区、47个“围合式”小区,实现“围合式”小区覆盖率超过95%,有效提高物业进小区、“村改居”小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了第一防线;最后,“技防”方面。强化技防建设,街道辖区安装有一类电子探头595个、二三类2997个,工作中严格落实后续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每年对二三类电子探头给予补助50%的保养经费,确保二三类电子探头接通率达90%以上。通过电子探头,协助警方破案226宗,为交警部门提供23次交通事故图像,发挥了电子监控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作用。2010年,按照区的部署和要求,完成了6个小区“视频门禁”试点建设。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管理调研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措施,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必然要求,对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加强资产的管理工作,单位成立了由资产、财务、办公室、工程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资产清查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配置了业务骨干,对单位的资产进行监督和管理。

为了更好的加强单位的资产管理,单位制定了国有资产日常管理流程,来规范资产的管理工作。目前单位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材料。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办公设备等,材料主要包括库存和防汛材料。资产规模及构成方面:固定资产原值10465万元,净值8438万元,累计折旧20__万元。净资产8535万元。本次清查出的资产损失共计6.28万元,其中存货2.82元,固定资产3.46万元。有关处置手续有待上级部门批准。

二、资产管理情况。

为了更好的加强和规范资产管理,对用非经营性资产兴办经济实体、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抵押的,必须到国有资产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放止资产流失,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对于固定资产购置必须履行报批程序。纳入年度政府采购预算的资产,要根据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规定实施,属于协议供货范围的资产,要按照政府采购协议供货有关规定办理购置手续,对于大宗物品的采购,必须由采购部门提出申请,提交单位领导审批方可购置。对于购置固定资产后,必须及时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履行验收审核手续,方可报销。对国有资产的处置由资产使用单位正式提出书面申请,经局长办公会同意后办理核批手续。资产处置申请批复后,申请单位及时办理处置事项和财务手续,其中:资产的出售、调拨、残值回收等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处置。

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已超过使用年限,无利用价值的资产没有及时办理处置手续,对资产没有定期清查,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资产管理的形式和关键环节。

单位国有资产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物质基础,是国家政权建设的物质保证,是国家行政管理和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财政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制订一系列科学和规范的法律、法规,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是十分必要的。

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五、建议。

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加强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建议上级资产管理部门,对基层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便于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及时了解信息,把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____年__月__日。

管理调研报告

根据市烟草专卖局《关于开展20xx年专卖管理及法规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结合烟草专卖局专卖管理工作现状和笔者所在岗位工作实际,围绕当前专卖管理、法规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特别是围绕近年卷烟外流及查处问题的情况及对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举措,开展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整改机制,防止发现的问题重复发生”的课题调研活动,同时现将调研情况阐述如下:

一直以来,严防卷烟外流这是专卖内管工作的重点。然而,总有一些零售户在面对给予适当差价的“好处费”时经不住诱惑,采取错误的方式,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把卷烟出售给上门收购的卷烟大户,更有甚者通过为大户代订卷烟的方式谋取利益。而精明的违法大户更是通过这类方式囤积“差价烟”,暗中将这些卷烟倒卖至外地以赚取高额利润,从而导致了卷烟外流现象的发生。

为什么会出现卷烟外流现象?归根到底,这种现象事实上是由三方面因素造成的,包括客户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烟草公司的营销政策不全,客户经理的管理松懈,虽是市场环境自然形成,应该说,三方都有一定责任。

原因之一,经营利益驱使。客户开店,经营卷烟目的就是赚钱,凭借资金赚取差价,天经地义,客户自认为合情合理,并没有触犯法律。既然烟草公司开门做生意,限量政策下能报这么多烟,就没理由不让其订货,况且没有一家店不整条销售的,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原因之二,限量政策不全。烟草公司放量,有些品种卷烟限量多少条,部分烟店有了可乘之机,无怪乎个别品种销量急剧飙升,远远超出部分零售户实际购卖力。近来卷烟外流被查处使很多公司上下纷纷展开专项行动,整顿卷烟外流之风,当然亡羊补牢犹未晚,但我们应该检讨一下,不能漏哪补哪,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原因之三,经营监管不力。对客户经理本人而言,客户各式各样,凭个人力量当然有不全之处。让客户少报点,敏感品种报5条或10条之内,其实客户经理也明白,个别店即使一次订货只订20条,也不全是自己销售的,况且客户经理不可能把所有有出口苗头的烟店都降为小户。

(一)加强宣传,进一步营造执法环境。

坚持打击宣传同步走的方针,以卷烟外流危害为切入点,以重大法治宣传日为契机,借助于网络、电视、报刊等现代传媒工具,争取社会对打击卷烟外流的支持,充分发挥全国卷烟打假举报电话“12313”的功能作用,营造良好的烟草专卖执法环境。大力宣传法律法规、行业规则,专管员走访过程中,应反复想零售户宣传,让宣传的内容家喻户晓。

(二)树立观念,强化监管意识。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清严防卷烟外流工作面临的形势,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始终保持卷烟打假的高压态势,深入探讨应对新形势和新问题的措施。

牢记国家法律赋予的使命,在严防卷烟外流中突破以往的旧框框、旧思路,转变思路,强化案件经营意识,树立长期作战思想,消除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不断提高经营案件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对营销、配送、烟叶等部门,从关键点进行有效监管。做好专卖内部日常监管工作:首先要坚定敢管、愿管和善于管的思想认识,解决做好内管工作的思想意识问题,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开展内部监管的重要性;其次,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利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推理方法查找问题;再次,对于发现的细小问题、不规范经营的苗头,要认真分析,多方调查取证,查找问题根源,追究责任到人,整改落实到位,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明察秋毫,定量类别设定要合理。

把卷烟出售给上门收购的卷烟大户和为他人代订卷烟现象的产生,有一部分原因是定量类别设定不合理。在日常市场走访中,市场管理员要加强对零售客户经营能力、经营规模的了解,如果发现定量类别设定与该零售户实际经营能力明显不相符的,应当会同客户经理,对该零售户重新进行合理定量类别设定。

(四)加强监管。

对卷烟外流的现象的监管,把功夫下在进货和零售环节的双重监管上,以零售户本身为突破口,让他们在思想观念上形成转变,让“唯利是图”的零售户不赚这几个钱,才能对零售环节的真烟外流起到较好的防堵作用。

各专卖管理所每周对辖区重点关注卷烟零售户进行检查,对涉嫌存在代订嫌疑的零售户查明情况,上报内管办。要求各所每周从本辖区的违法户、经营大户和卷烟销售异常客户中筛选部分零售户进行涉嫌代订嫌疑的核查,从而达到对锁定涉嫌收购外流卷烟重点监管品牌的监管。

总之,严防卷烟外流以及卷烟打假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要进一步贯彻国家局打假工作要求,增强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围绕卷烟外流工作继续采取标本兼治的方针,从烟草公司、客户经理和经销客户几个方面,建立起长效机制,进行综合治理,努力把卷烟外流活动遏制到最低程度,直至完全消除,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管理调研报告

××公司是我市一家在以广告设计、活动策划等多种业务为一体的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其实任何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方针和政策,该公司也不例外,虽然公司内部人员不多,但单位财务会计机构内部工作岗位设置是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关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内部岗位分工是按照“经办、审核、复核、审批”四分离原则确立的,在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中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该公司财务科设有财务负责人1名,会计2名,出纳1名,保管1名,其主要是核算公司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报告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计算、报告财务收支和业务开展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公司结构。

公司的财务人员设置、账册设置、预算管理等具体包括为:

1、岗位设置状况,主要针对是否设有会计、出纳、保管。

2、人员素质情况,主要针对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是否遵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

3、账册设置情况,主要针对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等账册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主要针对内部财务制度是否健全。

三、调查结果。

通过这次调查、实习,发现该公司岗位设置,账册设置基本齐全,记载及时,基本上做到了账账、账证、账实相符。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我还发现该公司有几点好的做法:

(一)岗位设置与分工虽然该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合理的设置了会计工作岗位,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确保了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内部控制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基本做到了数据维护管理与电算审核相分离;数据录入与审核记账相分离;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分工,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二)票据管理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因此,空白票据是由专人去保管,保管票据的人员没有参与银行的全部印鉴章的保管,这也遵循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票据保管人员对票据的领用和使用上严格遵守了票据管理条例,基本上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使用,对因填写错误而作废的票据,做到了全部联次保存。记账人员在会计账簿的摘要中对已使用的票据号码作了记录,以便随时检查已使票据号码的连续性。另外,未经批准公司财务人员没有发现擅自将票据背书转让、擅自签发空白支票,对已经开出的银行本票、汇票等,做到了随时关注使用情况,期满后立即进行了使用余额的核对和记录。每月还由专人将银行对账单与账簿记录进行核对,还将票据的使用情况与银行对账单有关记录一一核对,做到了账证相符。加强票据管理是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作中该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票据保管制度,做到了专人保管制度;专库保管制度;专账保管制度;保管交接制度;定期盘点制度。

(三)资金管理一是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执行了国家现金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

四、对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为了促进公司经济业务的发展,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规范财务工作,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和公司章程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严格制定一套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公司会计核算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三)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四)财务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

(六)做好会计审核工作,经办财会人员应认真审核每项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手续完整性和资料的准确性。编制会计凭证、报表时,应经专人复核,重大事项应由财务负责人复核。

(七)建立会计档案,包括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都应建立档案、妥善保管,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保管和销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该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应当在保留原有好的做法的基础上,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涉及到的新领域进行不断修改、补充与完善,以保证公司所需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更加畅通、合理、高效。

五、调查、实习认识。

(一)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因为它不仅是为了报表而已,更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公司各个会计的资料以便了解公司经济的正确信息。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其从业人员,必须牢记会计准则,坚持原则处理今后面对的工作。

(二)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

(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

通过这近一个月的实习给我感触很深,了解到理论应用一定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而我们在面对时间必须在学习理论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的完成。所以我们不但要学好专业课,还要抓住任何实习机会加强实践经验,真正的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再者就是社会中,人际关系有时真的比工作能力还要重要,良好的人际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顺利,带来成功,带来机遇。在工作中把每个人都当作良师益友,那么才有可能在工作中收获的更多。

管理调研报告

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是村集体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既是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对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xx年,农业部下发了《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农经发[20xx]4号),明确要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求要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的指导、监督和服务。20xx年,《中纪委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财会[20xx]4号)明确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农业和民政部门要按照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工,在尊重历史和现实、坚持现有工作格局不变的基础上,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加强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在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中,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履行民主程序,依法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确保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四权”不变,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2019年,农业部监察部印发了修订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规定》。近几年,农业部还会同中纪委组织了几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检查和调研。

全市18个县(市、区),294个乡镇,3501个村,49113个村民小组,172万户农户,710万农业人口。据了解,xx县已由县纪委组织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系统。

1、资金资产管理情况。根据调查,全市18个县中实行“村账乡代理”的村有3310个,占总村数的94.5%,其中签订了代理合同的村有1414个,占实行“村账乡代理”村数的43.7%。由农业部门代理的有10个县,其余由财政部门代理。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的村有3372个,占总村数的96.3%。使用农村财务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票据的村有2486个,占总村数的71%。会计档案装订成册并按规定妥善保管的村有3372个,占总村数的96.3%。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的村有3291个,占总村数的94%,能够按规定对财务收支进行审核监督的理财小组有2253个,占民主理财小组总数的68.46%。实行财务公开的村有3419个,其中每季度公开一次的村有2310个,占财务公开村数的67.6%;每半年公开一次村有383个,占财务公开村数的11.2%;每年公开一次的村有726个,占财务公开村数的21.2%。2019年底,全市村集体总资产16.95亿元,其中货币资产3.75亿元,固定资产7.96亿元;负债6.86亿元,其中当年新增负债1585万元。2019年,对3127个村开展了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收入总额211980万元,支出总额186154万元。查出违纪案件数101件,查出违纪金额229.82万元,其中已处理案件数70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1人。

2、农村资源管理情况。据调查,全市有262个乡的2908个村建立农村公共资源管理台账,占总村数的83%。xx县、石城等县还在乡镇设立了农村公共资源监管中心等机构。据统计,全市农村集体农用地总面积434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43万亩,林地3514.87万亩,养殖水面39.57万亩。

3、农村土地承包方面。截止2019年底,我市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土地面积为4505126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数为1593286户。全市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总数1541857本,签订承包合同总数1584056份。土地流转总面积48.88万亩,其中转包17.57万亩,出租26.32万亩。有9个县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聘任仲裁员37名。全市农业部门2019年受理土地承包纠纷753件,691件调处完毕,其中乡、村调解646件,仲裁委调解39件,裁决6件。

1、逐步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2019年,我市开始推行村级财务“村有乡管”,全面实行会计代理,经过几年的努力,代理面逐步扩大。20xx年,针对全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管机构权责不清、代理程序混乱、代理内容不全和截留挪用集体资金等问题,结合中央、省的要求,由市纪检、农业、财政、民政等四部门共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意见,一是明确了代理服务工作要遵循合法自愿原则,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松、收益权不变原则,单村设账、不得取消村集体结算账户、资金支取“双印鉴”的独立性原则和收支两条线原则。二是从岗位责任制度、操作流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是对开支原始票据取得、收款收据使用和账、证、表的形成等进行了规范。四是对代理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提出了要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农村财会人员上岗证,必须接受会计基础、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知识培训等要求。通过以上措施,逐步规范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

2、加强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结合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各地在乡镇成立了农村公共资源监管中心等机构,建立了产权登记、经营管理、公开处置等制度。xx市为解决村集体资产、资源存在的产权不清晰、长期闲置浪费、流失严重、被挪用占用等问题,建立了“村集体资产监管制度”,由乡镇农经办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规范了“三资”管理。为摸清家底,xx县20xx年还在全县开展了清产核资,通过全面做账和查阅账目资料、实地测量、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对131个村集体所有的“三资”情况逐一核实,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台账,彻底摸清底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xx县以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实施意见》,从民主理财、民主决策、财务公开等方面规范了“三资”管理。xx县在县纪委组织下,建立了农村“三资”网络监管平台。

3、组织了规范化试点。2019年,我市xx县丰州乡农经站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单位。我市以此为契机,组织崇义、宁都等县选择了6个乡镇作为市级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单位。20xx年,又组织各地开展村集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

4、开展了村集体财务审计。结合村委会换届工作,组织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兴国、宁都、瑞金、寻乌等县还对村集体财务实行了两到三年一轮审制度,每年抽审部分村集体财务,促进了财务制度的落实。

一是体制不顺,多头管理。我市的“村账乡代理”起步时基本由农业部门代理。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开展,原由村民缴纳的村提留取消,村集体减少的收入由财政转移支付弥补,财政部门也由此要求由他们代理村集体的账务。但财政部门代理村集体账务只是管理转移支付这部份资金,村集体的其它资金、资产、资源则没有去监管,而农业部门在财政部门代理账务后,对村集体的财务管理根本插不上手,摸不清情况,无法履行农村财务管理的职能,最终谁都管不好。

二是农村集体“三资”家底不清。有的村收款不开具统一票据,长期不入账;有的村资产不纳入账内核算;有的村资源登记台账管理不规范,有的还没有建立。这些都导致农村集体“三资”家底不清。

三是民主监督不到位。有的村没有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有的村虽然设立了,但没有发挥民主监督职能,甚至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的章都在村干部手中。而农业部门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再加上基层农经机构不健全,人员不稳定,又缺少监督手段,也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要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建议一是要理顺管理体制,恢复农业部门管理农村集体财务的主体地位,落实国务院将农经职能纳入政府行政职能的要求,以保障有人监管农村集体“三资”;二是要摸清农村集体“三资”家底。要由政府牵头,安排人员、经费,用一年时间,精心组织一次村集体“三资”的清产核资,以摸清家底,为管好“三资”打好基础;三是在清产核资基础上,落实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四是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方式,建立网络监管平台,实时监管“三资”变动情况。

管理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范围也随之广泛深入,襄阳市人才中心人事代理的流动党员数量在急剧增长,流动的频率在不断加快,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当前流动党员管理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如何适应流动党员特点,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探索新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现阶段党员队伍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发挥新整合人才中心的组织优势。

原市人才交流中心与市中高级人才中心合并后,整合了两个中心的资源,使新人才中心在探索流动党员管理中有了进一步提高。襄阳市人才中心目前人事代理人数达到8000余人,其中党员445人,组织关系挂靠人才中心流动党支部的流动党员有412人。如何发挥人才中心党组织核心作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实现人事代理工作与党建工作有效结合,已成为人才中心党委一项全新的工作。为了管理建设好这支队伍,中心流动党支部也在探索适应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

1、成立了人才中心党支部管理流动党员。专门在人才中心委内成立了人事代理党支部,党支部书记负责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明确了党支部书记分管代理支部工作,负责流动党员的考核、民主评议和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2、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管理。按照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慎重发展的原则,各级稳妥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工作。建立流动党员qq群方便与流动党员联系,并将流动党员学习书籍邮寄给他们,与一些在人才中心办理人事代理的大单位联系,发展流动党员,把那些优秀和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人才纳入党组织,及时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和工作状况。

3、建立健全了流动党员数据库。目前,人才中心设计建立了流动党员数据库,对流动党员转出地和转入地进行及时的登记和更新,以便于以后流入地和流出地能够有效的沟通,对于处在预备期的党员注明党员转正日期,到正式转正时,联系通知预备党员准备好转正申请书和思想汇报等材料。对于党费的收缴也在数据库中做到了实时更新,提高了党费收缴查询的效率。

4、统一流动党员党费收缴,全程化管理党员转移手续。规范流动党员党费管理,明确专人负责流动党员党费收缴工作,建立和实行流动党员党费名册和数据库“双套制”管理,在代理党员收入不稳定、联系渠道不十分畅通的情况下,统一收费,使流动党员履行其义务。对于流动党员转入和转出都有详细的登记,全程管理流动党员转出和转入手续。

二、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市人才中心尽管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岗分流、外出务工、个体经商的党员越来越多,党员流动越来越频繁,进入人才中心流动党支部的流动党员也与日俱增,流动党员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随之增多。

1、组织活动无法开展。人才中心流动党员分布广、成份复杂、流动松散,不能正常参加党组织生活。这些流动党员大部分是高校毕业生,他们毕业后将党组织关系转移至人才中心后到外地就业,所以导致党支部活动无法开展,部分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前、流入后不及时向党组织报告,导致流出地党组织不了解流动党员外流的去向和详细地址,无法与其经常保持联系,而流入地党组织不了解其情况,无法对这部分党员进行有效管理,信息流动不顺畅,造成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管不了、流入地党组织无人管”的结果。目前,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只能依靠其自觉性。流动党员由于太远不能回人才中心党支部过组织生活,又不能参加外出地党组织活动,常年甚至多年没过组织生活。同时,流动党员工作不稳定,特别是下岗职工党员寄望享受原单位的优惠政策,不愿转移党组织关系,有些人觉得接转党组织关系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必须由本人直接办理,十分费时费力,不便转移党组织关系。

2、党费无法按标准按时收缴。缴纳党费既是每名党员应尽的责任,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党费难收缴主要体现在:一是标准难核定。流动党员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稳定,若按照政策规定与工资收入挂钩,则难以核定工资收入水平与党费收缴标准;为便于操作,在实际工作中按统一的党费标准收取,造成一部分高收入的流动党员党费标准不合理;二是时间难保证。流动党员工作变化快,联系渠道不畅通,致使党费难以按时收取。有的流动党员是半年交一次,有的甚至一年交一次。

毕业生办理流动人员代理,递交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等,可是后续工作却无法开展,这些问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尤为明显。与代理单位中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部分没有设立党组织,而且这部分经济组织中的党员流动性较强,对党建工作不重视,发展新党员困难。流动党员在单位党组织解散后,对人事代理组织这种管理方式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在外出前不向流动支部报告,有的外出后不及时与流动支部联系沟通。流动党员就业的单位大多是非公有制企业,在一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很难长久,流动党员的就业流动十分频繁,约束管理机制相对较弱,加之许多单位领导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居所不固定,联系方式变化很大,很难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流动去向。

4、资金不足、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目前,人才中心流动人员代理、户口管理、毕业生就业和人才招聘事务繁多、经费不足的问题阻碍着流动党员管理的发展,在资金不足的状况下,有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就无法开展。另外,平常的人事代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使得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同时,由于人才中心流动党员无法进行组织生活,因此很难解决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措施。

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使党员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1、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化。利用网络技术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目前我国现有的党建网站有500多家,已经覆盖到了全国大部分党的基层组织,各地可根据情况建立党建网站并设立党员的电子档案,实现联网,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可通过网络及时沟通。在网络上构建一个流动党员活动的平台,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之间有一个能随时随地移动联系的桥梁,无论党员流动到哪里都能及时与组织联系,流动党支部统一为流动党员建立网上档案、个人登录账号,利用自动登录存储管理系统记载流动党员个人最新情况。同时,设置电子邮件群发功能,定期向流动党员转发学习资料、重要通知等事项,督促流动党员加强学习。这样双方党组织又能及时通晓流动党员的情况和信息,消除流动党员组织活动无法开展的尴尬。

2、是实行专人管理。流动党员的各基层党支部要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络和跟踪管理。把流动党员管理和人事关系管理结合起来,在办理人事关系代理登记的同时,登记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联系渠道、工作状况,并建立党员联络信息卡,及时掌握流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流动党员到达外地以后,必须及时向原党支部和联系人提供电话和通讯地址。指定的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同流动党员联系一次,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支部的意见和建议,并负责收缴党费等。通过健全各级组织,从而使得外出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符合条件、表现突出的预备党员能按期转正。

3、要创新管理制度,改革组织关系转接制度。要在人社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明确管理责任,做到基层组织一盘棋。明确各党支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职责,建立起一个以党委为中心,党支部和党小组共同负责的责任体系,以保证人才中心流动党员流出流入都在党支部的管理监督之下。应适当减少转移环节,下放转移权限。流动党员在一个省范围内转移组织关系,直接通过党组织对党组织相互转移。在全国范围内转移组织关系,可在党组织推行微机并网管理等现代化手段,利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实行数字印章,及时为流动党员转接组织关系。加大对流动党员的政策性扶持和资金投入,使人才中心能够更好的开展流动党员工作。

4、要提高对党员流动性的认识。党员走南闯北,务工经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走出去,党员们经风雨见世面,可以促进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致富本领,带动整个党员队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培养和充实后备干部队伍。地方党组织要破除人才地区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狭隘思想,抛弃对流动党员的各种偏见,提高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自觉地承担起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神圣职责,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日程,常抓不懈,抓出实效。

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探索为流动党员服务的新途径,市人才中心要不断适应流动党员到各地就业的新形势,积极发挥人才中心的职能作用,在为流动党员提供人事代理、组织关系接转等工作的同时,紧紧抓住党员党组织生活和党员就业这一突出问题,探索出富有实效的就业指导模式,同时尝试建立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站,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各种政策法规咨询。

管理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广大党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管理,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各级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市积极探索新途径、创新新方法,从思想教育入手,夯实基础、提升素质、创新特色,走出了一条适合党员特点的教育管理之路,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一、基本实践。

1、创新方法,着力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

教育形式突出“新”。近年来,我市根据党员思想实际,设计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双学”、“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田”、“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党员挂牌上岗”、“党员活动日”、“党员结对挂钩”、“党的温暖进万家”、“党群共富”等活动,并连续18年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创优争先”活动,连续14年开展“为党增光辉”主题系列活动,连续25年坚持每年对农村党员进行一次冬训。今年,我市又在全市党员中兴起学习贯彻“____”重要思想新高潮,继续开展“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大讨论,在机关部门党员干部中开展创“四型机关”(学习型、服务型、规范型、文明型)活动,进行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教育党员进一步弘扬新时期__精神,增强实现“两个率先”和“一个追赶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营造党员立足本职、开拓进取、比奉献、争先进的良好氛围,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手段突出“活”。我市针对农村党员分布广难集中、流动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建立健全了党员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电教网络,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构筑了党员思想教育体系;开通了__党建网,及时传送党建工作新信息,加强与党员的联系和沟通;开展了“党员教育在基层”电影放映活动,每年在乡镇、企业、学校、社区放映100场次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和实用技术科教片,为全市党员教育开辟了新渠道。

教育内容突出“实”。我市在党员教育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在机关部门开设了周末课堂,举办了英语300句和办公自动化培训,着力提高机关党员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在基层党员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努力帮助党员干部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的致富本领,做学用科技、带头致富、带领民富的带头人,做带头再就业、带领再就业的引路人,确保党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落伍、不掉队,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几年来,先后举办了37期学历班和400多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党员干部4万多人次,其中2275人获得学历证书,3700多人获得“绿色证书”,2万多人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广大党员学以致用,不少人成为了当地种、养专业户、示范户和企业的技术骨干,并把实用技术传播到村、辐射到户,带动群众一起致富。目前,全市已建立省级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2个,扬州市级示范点8个,培植县级党员科技示范户57个,有731名党员成为种、养业大户,759名党员成为农民经济人,带动了6725名群众致富。

2、健全机制,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我市在党员管理上,着力把好三个环节,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

一是严把“入口”。坚持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认真制定发展党员阶段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上,以乡镇和部门基层党校为阵地,强化培训和教育,从源头上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先后推行了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把“入口关”。__年至今,全市共有36名发展对象在公示中收到群众反映,经调查核实后,有24人被认定不具备发展条件,未予发展;有10名预备党员在转正公示中收到群众反映,7人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2人延长预备期;有一个乡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违规操作,查实后,给相关责任人实施了党纪处分。

二是管好“口内”。坚持和规范组织生活制度,并不断推动党员管理制度创新。在非公经济党组织中推行党员思想汇报谈心会、党员议事会、党企沟通会和党员技能课新“三会一课”制度;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的特点,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暂行办法》,按行业成立了19个流动党员活动管理站,对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在市级机关和服务窗口推行党员挂牌上岗制度,让党员亮出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各基层党组织还普遍建立了党员谈心谈话制度。

三是疏通“出口”。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机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永葆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__年,推广菱塘回族乡民主评议党员“两票双评”的做法,提高了民主评议党员的质量。二年来,全市共有148名党员在民主评议党员中被评为不合格党员,基层党组织共发出限改通知书16份,警示通知书34份,有47人经过教育有了很大转化,2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14人被撤销党内职务,2名信教党员被劝退,32名党员被除名,有力地保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夯实基础,不断拓展党员教育管理的平台。

基层党组织是党员教育管理的主体,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我市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一是加大经济薄弱村党组织的帮扶力度。两年共帮扶28个经济薄弱村党支部,培养选拔了196名“双带型”村支书,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增强。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建立村企合一支部43个,村镇联建支部19个,在部分乡镇探索按行业、产业调整党组织设置,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二是突出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职能。全市2475家非公企业中,有165家独立建立了党组织、33家联合建立了党组织,186家非公企业党组织关系挂靠农经保障中心、企业管理服务站、个私协会和所在村党组织;对员工人数在25人以上,只有个别党员不具备建支条件的非公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党员的教育管理。全市共从乡镇中层以上干部中挑选了162名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使党组织的管理触角触及到了每个党员,扫除了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盲区”。三是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建设,强化社区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的职能。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城区24个居委会重新调整为15个社区,相应成立了党组织,配备了专职党务干部,制定了社区党建工作制度,各社区党组织普遍开展了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使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了较大起色。

二、主要问题。

党员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市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创新了不少做法,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仍然层出不穷。

(1)少数党员的政治意识有所弱化。市场经济的二重性对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冲击,少数党员市场观念、商品观念、利益观念日趋增强,金钱至上、个人至上、利益至上,重利益轻理想,经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蜕化变质;还有少数党员精神颓废,丧失理想信念,陷入了宗教、迷信、甚至歪理邪说的泥潭。__年我市有99名党员受党纪、政纪处分和刑事处罚,比1995年增加了2.5倍。

(2)部分党员的党员意识有所淡化。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的不断加大和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外出经商、打工的流动党员越来越多,流动频率越来越快,据调查,全市共有2300多名党员常年在外经商、打工,由于受空间和工作性质的限制,绝大部分党员不能经常回乡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不少党员不仅不主动与所在党组织联系、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及工作情况,甚至连党费也懒得交,忘却了自己的党员身份。还有一部分下岗职工党员,失落感强,抱怨饭碗没有了,生存都受到了挑战,还要组织关系干什么,既不愿主动参加流动党员活动管理站组织的活动,又不愿到社区报到,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成为“口袋”党员。少数非公企业党员雇佣思想严重,重经济效益、轻政治追求,对参加正常的组织活动认识存有误区,认为效益最重要,参不参加组织活动无关紧要。

(3)少数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少数党员理想信念淡漠,宗旨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人云亦云,甘当群众尾巴;还有少数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疏远,只顾自己致富,不想为群众谋利,甚至与群众争名争利。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农村党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作用偏弱、人数减少的问题,农村老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已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个棘手问题。

(4)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一是农村党组织设置不够合理,党员数量多、人员分散、流动性大,加之受活动场所的限制,组织活动难开展。二是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不高,党组织的覆盖面偏窄,影响党员教育管理的效果。三是社区建设起步晚,党建工作有待加强。全市15个社区党支部,有3个是独人支部,有2个社区靠租房办公,党员活动的场地有限,15个支部书记中有6人没有从事过党务工作,绝大多数党支部书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党务工作培训,对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思路不够开阔、方法不够多。

(5)发展党员的源头不足。年龄轻、文化高、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人纷纷外出经商打工,企业临时用工比例增多,流动性增大,从而导致了培养发展对象的源头不足,发展生产一线、青年、妇女入党的难度加大。发展青年党员源头不足,又导致党员年龄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从调查情况看,许多农村支部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支部活动缺乏生机和活力。

三、思考与建议。

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检验党组织是否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志。党的三代领导同志一再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加强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管理,要与时俱进,针对新情况,拓展新思路,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要针对党员的分布、流向和职业特点,着眼于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成效。

1、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提高党员素质,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走在时代前列。理论是思想的先导,在党员教育中,首要的就是要强化理论武装工作,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____”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其次,要坚持学理论与学实用技术相结合,着力提高党员的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体现在思想觉悟上,而且要体现在业务专长、致富能力上;不仅要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成为所在工作岗位上的业务骨干,成为带头致富、带领民富的中坚,成为带头再就业、带领再就业的先锋。再次,要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锻炼,增强宗旨意识。党的__大报告指出:“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已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教育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甘于吃苦,乐于奉献。要教育党员在复杂的环境面前,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潮的侵蚀,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2、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激发广大党员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员教育管理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党的“三个先锋队”性质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最经常、最基础性的工作。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和“____”的要求,加强新时期的党员管理工作。一是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规范作用,要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制度,并根据新的实践加以完善、改进和创新,使每个党员都始终保持“党员意识”和“先进意识”。二是要认真设计载体,创新党组织活动的方式和内容。要给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总结推广多年来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创优争先”、“为党增辉”、“党员示范岗”、“党员联系户”、“党的温暖进万家”、“党群共富”、“三争”等活动形式,并使之更完善、更富有特色,更好地促进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三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流动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档案,发挥家庭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家庭与流动党员保持不间断的联系,建立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不定期联系制度和流动党员定期汇报思想制度,抓住流动党员回乡探亲的有利时机,主动登门了解流动党员在外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和思想情况,及时传达党组织工作信息,组织回乡流动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始终将流动党员纳入组织视线之内。对下岗职工党员,要多引导、少说教,多理解、少苛求,要把主动关心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学习一技之长,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原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要加强协调和衔接,及时主动地帮助下岗职工党员接转组织关系。

3、要坚持党员标准,做好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壮大党的力量。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源源不断地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壮大党的队伍,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和分布,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这是完成党的庄严使命的现实需要。要针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拓宽思路、创新办法、强化培养,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上,加强对党员后备队伍的培养,变过去被动地等人申请为主动积极地宣传引导群众向党组织靠扰,相对缩短自然成长期,为发展党员备足源头活水。要突出在生产工作第一线、知识群体、青年和妇女中做好培养、发展党员工作,壮大党员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要加大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要按照“着眼长远、立足教育、重在培养、个别发展”的要求,继续做好中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以及他们步入高校或走向社会后继续教育、培养的衔接工作,引导中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扰,把条件成熟的青年学生适时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吸引力。

4、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保持党员队伍的纯结性。党员教育管理,要坚持思想教育与组织处理并举,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处置,两手抓两手硬,以净化党员队伍,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一是要加强对党员的监督。监督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形式,要把对党员的监督延伸到8小时之外,扩大到群众,覆盖到工作、生活、学习的全方位。二是要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对违反党纪党规、形象不佳、在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中被评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党员,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教育,帮助(20__最新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其剖析思想根源,指出问题与不足,落实整改措施;对态度不端正,认识不深刻的党员,一律劝退;对丧失党员条件,劝而不退的党员,坚决予以除名,以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5、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员教育管理质量的好坏。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总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模式。根据区划调整后党员数量变化的实际,提升基层组织层次,打破原有区域界限,按行业和产业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继续推行村企合一、村镇联建模式,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效能。要积极探索在非公企业开展党的活动的新途径。对已建立党组织的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对未建立党组织的,切实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要在非公企业中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壮大组织力量,理直气壮地开展党的活动;要创新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围绕企业发展开展党的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努力构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体系。把握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趋势,努力构建适合我市特点的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居委会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党员自主教育为主体、社区内其它基层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并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联手共育,推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