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月经济调查报告(模板22篇)

月经济调查报告(模板22篇)

作者:紫衣梦

调查报告可以为组织决策、问题解决、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推动发展、提升效率、改善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到的一些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村经济调查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区域性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当前,我县正在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开始步入扩张、裂变、规模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环境建设已成为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日,县督考办组织力量,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硬环境建设亟需加强。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电力、通信、道路、小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着农村矿业的兴起和农业特色产业的壮大,水、电等资源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生产经营干扰因素亟需排除。一是来自行政执法部门的干扰。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并要求各部门按照县有关要求为企业和外商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但个别行政执法部门自身利益、个人利益至上,不顾大局,我行我素,“吃、拿、卡、要、报”现象仍时有发生,企业有苦难言。二是来自企业周围村民的干扰。企业周围部分群众思想保守,缺乏大局观念、发展观念、法制观念。在企业征山、占地过程中漫天要价,百般刁难;在修路、架电过程中以种种不正当理由,人为设置障碍;个别村痞村霸无事生非,敲诈勒索,蛊惑群众,制造事端。三是来自行业不正当竞争的干扰。我县食用菌、杏仁露、活性炭、铁选等行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竞相压价、以大欺小、以熟欺生等现象。同时有少部分业户只顾眼前利益,以次充好,作弊搀假,致使品牌受损,影响行业发展。

(三)乡镇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亟需更新。部分乡镇过多地强调客观理由,认为无资源、无项目,不能积极主动挖掘发展潜力,创造发展优势,致使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同样没有现实“资源优势”的榆树林子镇、台头山乡,却能立足乡情,主动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强服务,建市场,搞外联,使蔬菜产业成为富民立乡的主导产业。这说明部分乡镇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还是主观努力不够,发展观念不新不活。

(四)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亟需维护。今年以来,我县农村连续发生多批进京、赴省、到市集体访和单户访。大量的信访案件分散了各级领导抓发展的精力,也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农村矿业的发展暴露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企业开工缓慢,不能如期投产达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其适度超前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转变干群思想观念,在人文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人文环境是形成整体环境的基石和根本,软环境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要对干部群众持之以恒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重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和强化四种意识。一是开放意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靠项目、靠开放,要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靠山吃山”的资源发展观,强化“零资源经济”的发展观,树立大开放意识。二是大局意识。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全局意识,转变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三是法制意识。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群众知法守法水平,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四是进取意识。引导干部群众破除小富即安的保守观念,培树发展意识和进取精神。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政务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一是加强乡级执政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乡镇谋划发展、对外开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四种能力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增强服务意识。乡镇政府要承担起引导、扶持农户的责任,有效进行市场调研、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主动承担风险;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供需市场信息发布机制,为群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壮大经济人队伍,活跃农村经济。三是实施阳光工程。扎实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建立重大事项公示、社会听证、社情民意反映等长效机制。四是加强行风建设。有效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有效实施群众监督;开展执法、执纪大检查,突出解决部门行业不正之风问题。

(四)建立信访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在稳定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一是以预防为主,加大调处力度。要充分发挥信访网络的作用,常排查,勤调处。同时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要预先考虑信访因素,一旦发生矛盾,能够及时就地解决。二是齐抓共管,构建大信访格局。对信访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不仅要亲自抓,而且要善于调动副职及一般干部共同抓。三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努力建设规范化机关,提高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减少工作偏差,维护群众利益。四是规范信访程序,坚持依法治访。加大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教育群众依法信访。对于有理访,要依法引导,妥善解决;对于无理访及信访过程中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严厉打击,促进信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五是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引导群众支持党委政府工作。教育群众既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又要依法规范自身言行。对群众反映符合政策,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讲明道理,取得他们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在群众中创造优化环境、加快发展的强大氛围。

(五)完善环境建设工作机制,在经济环境治理工作上实现突破。一是将环境建设纳入各乡镇、各部门的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党群、经济、执法、社会事业及其它管理部门、垂直管理部门的不同性质和职能,分别下达不同的环境建设任务,确定不同的环境建设指标考核分值。二是赋予党群部门相应的环境治理工作职能,并在党群部门设立“经济环境治理工作”考核指标,以此加大经济环境治理的工作力度。三是县乡分别成立企业征山、占地等事宜协调处理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处理相关事宜。四是依法制定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企业征山、占地补偿办法,以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处理解决相关问题,杜绝群众互相攀比、漫天要价等现象,减少不稳定因素。

经济调查报告

近年来,民营经济在太和镇镇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认真实施省市县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战略,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掀起新一轮发展民营经济的高潮,扫清民营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最近,我对太和镇地区民营经济的现状与发展作了深入的调查。

一、太和镇民营经济的现状。

太和镇地处县城,具有得天独厚发展经济的优势,在九十年代初期,全镇城乡集体企业达到鼎盛时期,当时8万多人口的太和镇共有集体企业40余家,其中城镇集体企业13家,农村集体企业28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集体企业固有的规模孝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差、员工年龄大、文化素质低等矛盾日益突出,体制的弊端,产权不明晰,加之流动资金短缺,银行不注入资金,使全镇集体企业逐步陷入困境,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集体企业85%以上处于严重亏损状态。1997年起,镇党委政府开始实施“腾笼换鸟”的办法,通过卖、并、破、租、转等形式,让集体资本退出,为民营经济腾出空间。从当时的天府人革厂实施“零价转让”到全市最大的乡镇企业——四川富士电机有限公司改制为民营,通过改制培养民营企业10家。截至xx年7月底,全镇已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9000余户、民营企业152家,从业人员13380人,民营经济总产值实现8.6亿,占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9.6%;销售收入完成10.3亿元,利润5899万元,国税、地税收入xx多万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80.5%。

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和经济规模上。

第一,观念陈旧滞后。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双重影响,思想观念保守,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冒险精神不够,怕投入了无产出、无回报,创业冲动不足。

第二、管理体制制约。政府职能部门对民营经济实施多头管理,缺乏对民营经济的整体布局和长期发展的引导和规划。有的工作人员仍有“管理就是开会,发展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的思想。“三乱”现象屡禁不止,行政效率低下。

第三,市场环境制约。民营经济间的不正当竞争、制假、售假等问题还十分突出,社会监督力度、打击力度还不够。

第四,技术水平制约。在技术装备上,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依然是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操作。

第五,人才资源制约。人才市场不完善,使得科技人才资源严重缺乏。

第六,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经营者整体素质较低,管理问题较为严重,产业结构趋同,对所办企业缺乏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有的法制观念淡薄,甚至违法违纪违规。民营企业呈现出小的多、大的少,经营型多、生产型少,租放型多、科技型少的“三多三少”格局,知名的大型民营企业不多。

第七,外部环境较差。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虽然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但是“纵向不到底,横向不到边、竞争不平等”。导致外地企业引不进来,本地企业又留不住,国有企业有的改制不彻底,民营企业又发展不起来。特别是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电力分配、拆迁还房等方面与外来企业极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办理程序繁琐,中间环节太多,经营性的水、电、气价格太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本地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村经济调查报告

2021年后半年,文水县完成全省村级换届试点后,破冰试水村集体经济“清家底、化债务、增收入”,以试点先行与整体推进的方式开展,全县158个村通过合同清理,家底亮明,集体收入攀高,发展活力凸显。其对实施乡村振兴、加强社会治理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化翻天覆地,百姓生活蒸蒸日上。但政策释放效应背后,农村集体土地、资产管理乱象丛生,随着时间、关系和利益的多种因素叠加,变得根深蒂固。合同清理则意味着向这一乱象宣战。

“不破不立。”善于辩证看问题的80后文水县委书记杨洋,对合同清理工作的观点鲜明:利于发展、尊重历史、积极稳妥。

“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作为全县试点的北张乡党委书记梁义文感慨,起初,乡村两级干部大都有畏难情绪和抵触思想,甚至有人认为是在翻旧账。

包联北张乡的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建树,全程牵头组织合同清理工作。用他的话讲:集体资产及收益属于全村群众,神圣不可侵犯,只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相信群众,只要各级干部有情怀、肯担当就一定能守护好老百姓的“一亩三分地”。

2021年6月,文水县出台《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整治实施方案》,明确“县主抓、乡主导、村主体”三级负责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纪委、政法委、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民政局、自然资源局、司法局、财政12个部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统一组织、指导、协调、调度、包联、督察。

各乡镇成立党委书记、乡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74个乡镇工作进驻158个村。各村成立合同清理办公室,实行挂图作战。

同时,该项工作纳入乡镇考核事项,作为科级干部重点考核内容。

马西乡副乡长韩金燕表示,合同清理等同集团作战,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商讨,总能找到解决难题的有效办法。

合同清理重点围绕机动地、建设用地、改变用途的机动地及门店、厂房、学校、机井等资产开展。

清理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承包租赁合同未履行民主程序,书面合同占比少,有些只是一张收据或口头协议。即使有合同也不合法合规,合同年限过长,个别承包年限竟到2082年,甚至出现永久、长期、一次性等字眼,并普遍存在承包价偏低,几角钱、几元钱一亩的都有。且长期不交或欠交承包费的大有人在,白占多占集体资产的情况让人触目惊心。

时过境迁。随意处置、多轮转租或变卖,改变土地用途等乱象见怪不怪,畸形丛生。群众怨声载道,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面对复杂的现状,文水县开创自查、普查、调查“三查”的工作方法,剥茧抽丝。先是村委对所有合同全面自查,台账附合同一并报乡镇;再是乡镇工作组对照土地确权图斑和自查台账,到村、到组、到当事人、到地块全面普查;三是工作组对合同内容、履行情况走访调查,弄清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当800份告知书分别张贴在各村醒目位置后,唤醒强大的群众力量参与其中。

“三查”创新工作法综合运用乡镇、村集体和群众力量,将各村家底暴露阳光下。“土地乱象千奇百怪,矛盾问题层出不穷。”刘胡兰镇副镇长赵启坦言。

问题与责任相伴共生。“三查”配“两处”,根据调查情况,工作组一是处理不规范合同及当事人,二是处理合同背后的腐败问题及相关集体经济组织责任人。

多占或白占集体资产的既得利益者,大多是历任村干部及相关人群,但凡关系与利益捆绑,时间一长,不正常利益自然转化为习惯性获得。这种现象在农村司空见惯。

考虑到这些因素,文水县又一创新举措:提级办理。大意是明确合同清理的责任为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村一级一律为配合。遇到情况复杂、乡镇难办理的合同,县相关部门参与提两级办理。所有合同建立电子台账,统一编号录入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如何保证合同清理依法依规?文水县组织专业力量,到省人大等权威部门咨询,在《民法典》、《土地承包法》、《山西省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等法律条文寻找依据,最终汇编成500本《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整治法律法规》指导性手册。

法律框架下,文水县坚决做到对合同规范一批、移送部门一批(含违纪违法干部)、依法起诉一批、强制收回一批、封存待处一批。

调研发现,分类处置的方法不仅能提高效率,更能体现战略与战术相统一。

《请示》文件中写道:经“四议两公开程序”研究初步决定,种植用地按每亩300元,养殖用地每亩600元,建设用地每亩1500元价格执行。

而镇党委政府的批复文件显示:同意执行上报的土地承包价格,建议引入竞争机制。并在第3条中特别说明,针对零星小地块,边角料地,指导价难以执行的特殊情况,可由村集体视情况研究决定,报乡党委政府备案即可。合同清理的战略目标是宣示主权,落实村集体对土地、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战术上是要拿回“发球权”,落实乡村党组织对集体土地、资产的处置权。

调查证明,公文材料中极少见的“灵活”二字,在合同清理的典型事例中随处可见。

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重新制定承包价格,确保集体收益最大化。

为防止儿戏,神堂村引入竞争机制,以交定金形式公开竞标,重新签订合同187份,村集体收入从2020年12万元提高到44万元;北张村水泥搅拌厂重新签订租赁合同,提高了承包价格,每亩租赁费5000元;凤城镇武午村的建设用地每亩承包价1600元,比附近村高出300元。

“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推进、分类施策,体现我们干部的担当精神。”杨洋认为。

记者注意到,县委专门建立合同清理微信群,县合同清理办公室进行周通报。“微信群很像擂台赛,各乡镇、村都赶超争先,不甘落后。”文水县组织部党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马智勇说,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实时会对先进工作者以“拍一拍”的方式点赞鼓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文水县将合同清理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文水县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合同清理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北张村党支部书记闫建明做通家人工作,率先补齐2008年以来父亲和弟弟的欠交承包费7万元,开启该村合同清欠先河。神堂村邀请老干部、老党员加入合同清理队伍,组成工作小组,集体会商、梳理印证,确保账务清楚,群众认账。

东堡村村委主任张建忠认为,合同清理找到了制约农村发展的病症所在。古稀之年的神堂村老支书任吉则一语道破天机:一切都在阳光下运行,干部心里敞亮多了,群众对村集体的信任度高了。

武午村委会张贴着财务公示明细异常醒目,会议室摆放的4张合同清理明细表与正上方悬挂着5代国家领导人像相映成辉。

“增加集体收入只是一方面效益”。”多位乡镇书记表示,通过合同清理,构建起新的社会生态,在全社会形成文明新风尚,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合同清理牵一发动全身,瞄准目标导向同时,更要注重问题导向。”文水县县长王峰接受采访时说。

合同清理工作全面铺开后,县工作领导小组每周五集中调度,通报各乡镇最新一周工作进展情况及综合排名。各职能部门集中现场答复各类问题,强化对政策法律的运用,进一步规范操作。

各乡镇按照收入、清欠两条线分类统计,具体分解成地类性质、亩数位置、承包费缴纳、清收欠款、收入增减情况等36项指标,每周进行统计汇报、公示。

同时,全县开展合同清理“三比十看”活动。即:一比乡镇书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能力和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攻坚克难精神;二比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的为民情怀、能力素质和担当精神;三比职能部门、乡直机关围绕中心主动履职的觉悟与担当。看清欠效果好不好;看价格确定合理不合理;看年承包租货收入增加明显不明显;看该收回土地收回没有;看管理费收取开展没开展;看“三资”家底彻底清了没有;看复杂案件清零没有;看该查处的涉法涉纪案件查处没有;看“村财乡管”真正落实了没有;看老百姓真正满意不满意。

期间,因清理工作不力,刘胡兰镇党委做工作,让两位村党支部书记主动辞职。“换届时选强选优,但难免个别村差强人意。”刘胡兰镇党委书记闫东晓身上有一种不包庇、实事求是的担当精神。

水寨村前任村党支部书记让贤。金融系统退居二线的王永明挑起重担。仅3天就完成工作、集体增加收入7万多元。

调研中发现,“三比十看”活动真正激起干部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合同清理有效推动社会基层治理。更是我们年轻干部难得的历练机会。”赵启对乡镇工作显得信心十足。

其实,合同清理进行时,质疑声随之而来。这会不会是一场运动?如何保证合同长期规范?

当下治,更要长久立。2021年11月,《关于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建立“合同兑现月”的通知》的长效机制运用而生。

《通知》明确规定:合同签订纳入“四议两公开四监督”程序,报请乡镇党委、政府把关同意。农村合同签订、管理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执行村集体资源资产承包合同管理制和请示报批制。

村资源资产承包租赁行为一律公开进行,引入竞价机制,保障村民平等参与权和资源资产的最大收益权。对每份合同约定的期限、价格、收益数额等应当进行事前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同时,对合同样本有统一标准:机动地承包租赁最长期限为为3年;建设用地和其他资产承包租赁最长期限为20年,每3年可结合当地物价指数和市场行情调整一次价格,费用按年度收取。每年11月确定为“合同兑现月”。各村合同签订时间为每年11月1一15日,同时收缴下一年度承包租赁费,依次类推。

截至1月21日,文水村集体经济“清化收”工作基本结束。合同规范率达到98.91%,承包租赁土地面积由清理前的1.5万亩增加到7.5万亩;共化解债务1235万元,村均7.8万;集体资产收入由清理前1233万元、村均7.8万增加到6473.89万元(已剔除化解债务资金)、村均收入40.97万,是清理前5.25倍。

“乡村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合同清理为抓手,不断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做到可持续发展。”王峰表示。

文水县的实践经验证明,合同清理切准了制约农村稳定和发展的病根,既巩固增强党的领导,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执政公信力,又让村集体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民心所向。

经济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反映社会调查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调查主体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准确的归纳整理,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由此形成的汇报性应用文书。

因此,调查报告与社会调查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社会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调查与研究。调查是研究的前提,调查报告是社会调查工作的成果显示,调查报告撰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调查工作的作用体现,我们要重视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

根据调查研究报告的形式、性质、内容、用途、读者对象等方面的不同,可将调查报告分为各种不同类型。

一、普通社会调查报告与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

普通调查报告的对象是政府政策决策者、各类实际工作部门人员以及其他普通读者,报告内容与这些对象密切相关,主要了解和描述社会现实,解释社会实际问题,这类报告的主要作用是给各级政府决策部门以及实际工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对社会群众有着引导的作用。

学术性调查报告的对象为专业的研究人员,报告作用主要是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提出理论假说,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来验证和发展理论。除了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有所不同外,普通社会调查报告与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在写作形式上也有所不同。普通社会调查报告,主要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更强调对调查结果的描述与说明,更注重研究对策的写作,而且面对的对象是政策决策人以及普通大众,因此语言更加书面化,描述内容更加大众化,研究报告更多以直观形式进行说明。而学术性报告更注重的是对经济理论的深化,因此,相对而言,有着相对规范的格式,即包括问题提出、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几部分内容,本书将在下一节详细介绍该种报告的写作手法。

二、描述性调查报告与解释性调查报告。

从功能上来划分的,调查报告还可以划分为描述性调查报告与解释性调查。描述性调查报告,顾名思义,这类报告偏向于对调查现象的描述,一般要与调查方法相结合,要求把社会现状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在调查报告中能够详尽而且规范的反映出来。

解释性调查报告的目标主要用来解释某些现象的前因后果,该类报告一般着重事物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调查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一般可以结合数学上的方法来验证和得出某些结论。

应用些描述,但是描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是作为分析事物间关系的基础,该报告更重要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写作上更偏重事物间逻辑关系的分析。

三、

从调查报告的范围上看,可以把调查报告分为综合性调查报告与专题性调查报告。

综合性调查报告主要用于反映整体各方面的情况,内容要求涉及到事物的各个方面,要求对现象的描述分析要全面、更具有概括性。一般来说,大的课题报告就是一个综合性调查报告。

专题性调查报告相对于综合性调查报告来说,一般只关注某一个问题或某一具体现象,甚至还可以是某一个现象某一方面,内容要求更具体、更深入。

从写作要求上看,二者之间写法有一定的差异性。综合性调查报告要求概况全面,涉及内容较多,篇幅较大;而专题性调查报告往往更具有针对性,篇幅可能较小,但是分析更具有深入性。

虽然调查报告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写法偏重有所不同,但是从总体上看,调查报告的撰写也有一定规范性,也有相对固定的步骤。

一、确立主题。

调查报告的主题就是调查报告研究的重点,主题的清晰与明确是调查顺利进行的前提与基础。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主题应该是事先已确定下来,然后在根据主题开展调查工作,但是在实际情况下,主题与调查内容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如综合性调查,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涉及范围比较广,一份报告难以。

总结。

所有的调查内容时,就应该选择部分内容作为调查报告,主题也就相应调整与更改。还有就是由于实际调查的影响,调查内容如果可能有主题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根据调查来确定合理与合适的报告主题。

二、拟定提纲。

在主题确定之后,下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撰写写作提纲。提纲的作用就在于把将要开展的工作具体步骤化,将研究主题转换成将要展开的写作框架,为实际写作准备。撰写提纲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把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连贯起来,防止偏题与前后联系不紧密等错误的发生。

关于提纲的写作,可以从问题角度出发,把调查的问题细分成各个部分,然后再确定每一个部分的内容,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内容。

三、整理材料。

一般来说,调查的资料与研究主题都是相关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调查材料都要成为报告写作内容一部分,在报告写作之前,应该对调查材料进行整理与分类。

当然材料的整理与处理,并不是简单的归类与去除,而是要根据研究主题,根据写作提纲,把写作提纲各个部分需要材料进行归并与分类,这样就能保证所选择的资料与调查报告内容密切相关,同时也可以排除那些无关紧要的资料,为调查报告的撰写节省时间。

可以看出,前三步的工作在于形成调查报告的框架雏形,而剩下的工作就是把调查报告的框架雏形完善起来,成为一篇完整的调查报告。

在撰写调查报告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即可以一气呵成,也可以根据框架分部分完善。但是无论何种方法撰写,都要按照统一主题,而且在完成报告初稿时,还要不断修改与完善,认真修改好每一个细节,从而形成调查报告的最终稿。

第三节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写作技巧。

相对于其他研究报告而言,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对象是专业的研究人员,因此,学术性研究报告有着自己固定的格式。一般来说,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在结构上通常包括导言,理论基础,方法,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几部分。下面,我们按照上述的内容和顺序,逐一详细介绍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一、导言部分。

导言部分为研究性报告第一部分,是研究报告的窗口,也是整篇文章的浓缩,一般来说,导言的虽然放在第一部分,但是由于导言是具有总领性以及高度概括性,所以导言往往可以放在最后写作。一般来说,导言主要分为四部分:问题的提出,文献回顾与评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报告的结构安排。

1.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背景,主要是指问题的由来。一般来说,问题来源于实际问题,甚至可能来源于经济理论与现象之间的矛盾。

对于学术性研究报告,作者应该用规范而且简练的语言提出自己的问题,做到开门见山。这是因为对于使用者来说,首先关注的是这篇报告的所要研究解决问题,语言越精炼,越有利于使用者抓住问题的中心,也能够引起读者尽快的思路与深入。

2.文献评述。

有关文献的评述,跟写“小综述”类似,即当陈述了所研究的问题及背景后,应对这一问题领域中已有的研究及其结果进行综述和评论。关于文献综述的写作,本书在前面章节也论述,这里就不在详细介绍。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学术性报告的文献评述,重点应该在“评”上,而非“述”上,而且“评”的原则也并非是对整个研究大方向的评述,而是应该是对与自己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进行评述,而且应该指出这些研究研究背景是什么,这些研究是否在某些条件假定上忽略了某些事实,而这些忽略的事实正是本报告将要考虑与解决的问题关键。

因此,文献评述并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一个补充字数、提高理论价值含量的工具,而恰恰相反,文献评述是调查报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研究思路展开的切入点,也是理论创新的支撑。

3.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可以说,这一部分是解决问题的核心与关键点。一方面通过对实际的观察,提出了自己的研究问题,通过对现有文献的评述得出了自己的理论支撑点,那么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以及理论创新是否能够实现就在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展现。

当然,由于是在导言部分,因此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需要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一般来说,只要能够说明分析问题的逻辑思路就可以了,具体可以在后面的理论基础进行详细的讨论分析。

4.报告的结构安排。

该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介绍一下报告其他章节的主要内容,便于读者快速把握各章节的内容。一般来说,每个章节只需要一两句精炼的话概括就可行。

二、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是指作者所使用的基本框架或者基本模型,是用来论证作者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中,理论基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这也是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区别于普通调查报告的一个突出标志。在普通调查报告中,读者往往只关心你调查研究的结果,而不会对你的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感兴趣,也不会关注你是如何运用经济模型推导出你要验证的假说。但是在研究性调查研究报告中,读者关心的不光是你的研究结果,同时也关心你的研究框架,即关心结果是如何演绎得到的,你的研究理论基础是什么。因为,只有知道了你的研究原理,才能评价你论证这一问题的可信度,以及所得到的基本结论的普遍性,同时模型的应用对于读者来说,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另外,需要知道的,研究报告的理论基础或者所使用的模型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基本的经济模型,是对传统经济模型的前提假定进行重新设定,是对传统经济模型的发展与深化。因此,在调查报告中,应用到的变量并不是虽然选择或者有结果是否通过判定标准来决定的,而是由理论框架决定的,即你的理论框架模型需要哪些关键变量来支持假说,这些变量在理论模型中起到什么作用,而哪些控制变量对结果有影响,哪些变量可以忽略不计,哪些变量需要进行替代等,这些都应该在理论框架中对这些变量进行介绍与说明。

三、方法说明。

在学术研究报告中,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方法是验证理论假说的工具,方法运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着论文理论是否具有说服力的关键。一般来说,学术性研究报告的方法部分应包括调查方式、调查对象等方面内容说明。

调查方式,是指向读者介绍调查如何组织与进行的,除了介绍调查的准备工作外,如调查员的培训,调查的工具准备等,还应说明调查所使用的方法以及选择这种方法的原因,具体的社会调查方法介绍由于在前面章节已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在赘述。

调查对象,指接受调查的社会现象的总体。在调查报告中,应该说明选择调查的主体情况,即说明调查所希望了解的、所希望描述的是由哪些人所构成的总体。

另外,还要对调查的样本及抽样方法、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调查得到的数据后,要用一些数据处理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使得数据处理结果能够清晰明确的检验调查报告的研究假说。数据处理结果好坏直接关系到研究报告价值是否能够得到认可与体现。因此,调查报告对数据处理方法要求较高,而且要求处理处理结果要规范的表达,便于读者读懂你的处理结果是否可信。

而且应该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调查采取调查方法不一致,得到的数据类型以及样本的规模也不同,所以数据处理所使用的方法也就具有差异性,包括定量、定性分析,描述分析、相关分析、因果分析等,但是无论采取哪种处理方法或者几种方法的结合,都应对报告所采用的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五、结论部分。

调查报告的结论部分,应是该报告总体的最终的结论,而且对于学术性研究报告来说,结论应该是总认识、总观念的体现,应该是报告研究者更深层的认识。关于结论部分,由于报告本身内容不同,所以结论写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一般来说,结论应该包括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两部分。

研究结论,是指该报告对研究假说是否得到论证的总结,包括通过验证研究假说得到了那些新的结果与预测等,还应包括对传统理论发展以及从该报告得到的新研究视角等方面内容,以便于读者思考和进行下一步研究。

政策建议,也是调查报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研究报告的作用过对问题调查与深入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给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写政策建议时,不应该泛泛而谈,而且是应该结合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结合适合实际问题的关键点,提出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建议,为相关工作者及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六、参考文献。

在学术研究报告中,必须要带有参考文献,一方面是出于对文献作者的尊敬,另一方面也是告诉读者研究报告中所使用的资料与理论来源,方便读者查找。

(七)附录。

附录部分是将一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研究细节的资料编排在一起,作为正文的补充。这些资料主要有:收集数据资料所使用的调查表、问卷;计算某些指标或数据的数学公式介绍;某些统计和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介绍;以及某些数据分析的其他结果等等。

经济调查报告

由于未来经济情况在短期内不明朗,居民对未来的消费预期不确定性较大。调查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准自己家庭20xx年的预期消费将如何变化,21%受访者预期其20xx年的消费将比20xx年增加,21%的受访者预期来年消费不变;18%的受访者预期来年消费将减少。

在影响预期消费的诸多原因中,物价较高,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压力大,以及攒钱以备不时之需是最主要的三类因素。此外,预期收入降低、购房压力大也是影响城市居民家庭预期消费的重要原因。

缩减开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首当其冲。

居民消费结构在经济危机下也发生变动。调查显示,3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缩减开支,首先会减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此外,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衣着、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也成为许多受访者首先缩减开支的项目。

住房政策性调整力度加大,购房需求仍有待释放。

针对当前经济现状和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诸多相关政策措施,例如对房贷利率和相关交易税费进行调整,北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力度增大,一方面意在保障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另一方面希望能刺激购房需求,引导房地产市场步入的良性的发展轨道。对于政策调整是否会刺激购房需求,大部分受访者持较为保守的观点。调查显示,34%的受访者认为上述房地产政策和房价的调整不会刺激购房需求;39%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是否会刺激购房需求;仅有27%的受访者认为政策和市场的变化会刺激购房需求。(看别人的哈)。

至于解决办法,这就难说了,至少目前国际上的许多办法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中国最近推出的四万亿x市计划应该就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办法吧。金融危机涉及的方面很多,主要是出口业,现在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已经不大,最迫切的就是解决内需问题了。至于具体措施你就看看四万亿x市用在哪些方面吧。

村经济调查报告

一、周边群众对园区的认可度:通过对周边三个村750户群众的调查,有80%的群众认为,园区成立近十年来,对周边群众的影响是积极的,群众种田的科技意识因园区得到了一定提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有17%的人认为,园区的建立对周边群众影响不大,是可有可无的;3%的人对园区的存在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园区占用群众的土地,又拖欠地租,使个别承包主得益,使多数群众的利益受损。

二、对园区现有项目结构的评价:调查中,多数人认为,园区现有的项目结构对周边群众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园区的项目示范性很好,但是,群众由于技术、市场等原因无法效仿。园区项目的建设应考虑与群众利益相结合。

三、群众参与园区建设情况。

1、发展与园区相关的项目情况:在调查的三个村750户群众中,依托园区发展与园区相关的花卉,苗木、特色蔬菜等项目的有48户,这些户人均年收入均在1**元以上,高出普通户一倍多。如,崔营村群众陈书法,利用嫁接技术种植菊花和培育海棠等盆景,结合植物造型技术,每年净收入4**元;闫庄村群众阎遂山,依托园区发展绿化苗木,每年净收入近5**万元;阎敏山依托园区发展草坪,每年净收入2**多元。

2、服务园区建设情况:调查中发现,周边三个村的群众,在参与园区建设,为园区项目户不定期做零工的人约占三个村劳动力总数的10%以上,尤以妇女为多。如,崔营村六组,全组有60户人家,232人,常年在园区干零活的有40多人,月均工资300元,单此一项,该组人均年增收近600元。

3、通过园区学习技术并发展家庭产业情况。通过近几年园区项目户的用工培训,周边三村有30%以上的人掌握一至几项农业先进技术。如闫庄村李金华等六位妇女,通过新天地公司组培中心用工培训,目前已成为组培方面的技术骨干,被新天地公司聘用后,月工资400元。再如,通过市林业局杏李育苗用工培训,崔营村有200多人掌握了嫁接育苗技术,部分人员利用这项技术繁育其它苗木,形成了家庭支柱产业。通过调查发现,有5%的人员通过在园区学习技术后发展起了自家的家庭支柱产业,大部分人员虽有技术但没有派上用场。

四、群众对园区发展的建议和期望。

群众盼望园区有大的发展,并有好的项目引导他们发展家庭产业。具体建议如下:

1、希望园区能发展与群众互动的项目,即由专业公司牵头,实行公司加农户的方法,带领农民一起发展项目。

2、希望园区各项目户与群众之间能信息互享,实行帮带活动,帮助农民与市场接轨,减少群众生产的盲目性。或由园区成立信息服务中心,指导农民发展项目的方向。

3、希望园区能引进一些适合群众在家中操作的小型项目,并能定期培训技术,统一回收产品。

4、希望园区能够发展好旅游业及餐饮服务业,特别是农家乐性质的服务业,让农民能够共同参与。

5、建议园区在公路边建一个花卉、苗木、种子、化肥、农药交易市场,以便更好的服务群众,服务客户。并设置醒目的广告标牌,让客户从路边过一趟就知道园区内有什么东西。

6、建议园区能从群众方面考虑,协调项目户提高一下地租。

五、园区发展与群众发展的思考。

园区发展十年,虽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模式,但是也存在许多限制园区发展的因素。具体表现在:

1、土地问题:园区发展需要扩大面积,如果仍实行“租赁”形式,就形成了园区发展与农民争地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让群众参与园区建设,象鄢陵、潢川等地一样,由政府引导,园区做示范,按照某一模式,让群众自愿发展,共同形成某一优势产业。

2、市场问题:园区发展至今,某些技术及产品在国内领先,但是就是形成不了市场,有些即使形成了市场,但市场范围很小,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原因就是缺乏跑全国市场的专业经纪人。因此,培养市场经济人非常重要。

3、项目结构问题:项目配备要考虑因地制宜,在考虑本地群众能否接受的同时,兼顾外地市场需求,避免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4、导向问题。要想让群众参与,关键在于市场引导,正确的引导可减少群众的盲目性。如崔营村五里堡群众金建玉等人,前几年由于对市场调查不够,盲目种植楸树60亩,树尽管长的很好,可就是卖不出去。这样,就打击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村经济调查报告

经济状况:该村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脆弱,农业发展受水的制约很大,通过对该村的农田、水库、渠道、扬水站等水利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同群众一起分析查找原因,主要是干渠较长,引水不畅,需机提水,增加了用水成本,由于水的限制,致使该村农业发展缓慢,土地碱化,现在已有近800亩土地由于水的制约而弃耕。

二、存在的问题:土地较为分散,该村的土地村南有800亩,村北600亩,村西500亩,该村五队的耕地在崔家村南,土地的分散,致使输水渠道过长,势必增加用水量和用水成本,难以开展较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全面展开。土地盐碱较为严重,村北和村西的耕地因灌溉不及时,已经开始碱化,需定期大水漫灌压碱或深沟排碱。

三、发展对策:

**村的发展应以农业为突破口,围绕水字做文章,循着水路找财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民收入。

(一)、借助水利配套,进一步加大农业开发力度二、抓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乡积极推进冬枣产业化经营,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具有相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如果利用紧邻***灌区的灌溉优势,发展300亩密植型冬枣圆。每亩按110棵,每棵7元计算,需投资23.1万元,具体资金筹集渠道为:为增强种植户的管护责任感,由种植户每棵承担2元,争取上级资金(市局现在在该村包村)扶持16.5万元,每棵5元,种植完成后,每棵补助2.5元,明年按成活率,每棵再补助2.5元,由于冬枣可以进行枣粮间作,第一年不影响粮食生产,第二年开始结果,每亩年收入可到1500元,人均增收900元,进入丰产期后,产量和效益将大幅度提高,与种植户签定种植合同,待有效益后,所投资金分期收回,用于该项目的滚动发展。使冬枣成为**村种植业的支柱产业。

(二)、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

继续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集中力量帮助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项目,以增加人均收入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我局工作组投入资金6万元,同养殖户签定了小尾寒羊和波儿山羊杂交养殖养殖合同,现在存栏量已达300多头,一只种羊的年效益可达700元,群众们发了“羊”财,积极性很高,如果因势利导,继续膨胀养殖规模,再购进波儿山羊母体和小尾寒羊,用于小尾寒羊和波儿山羊杂交的发展,可使该村的波儿山羊杂交体存栏量达800--1000头,成为该村的养殖龙头产业。人均年收入增加800--1000元。

(三)、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利用村北空置的荒地进行水产养殖,目前市县包村工作组正在积极的筹备,准备投资5万元,利用紧靠干渠的水源优势,开发荒碱地100亩,进行河蟹养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努力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

**村目前有两个自然村,五队在**的东南部,出入道路仅靠一条土路,一遇雨雪,泥泞不堪,交通隔绝,村民深受其苦,成为阻碍五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经与村两委商定,决定由包村工作组投资1万元,为该村五队修建500米长的道路一条,新建穿涵一座,以改变五队的交通状况。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争创一流班子。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有关要求,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搞好规范化管理和档次升级,严格定时定点办公制度,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搞好文化大院建设,以此为根据地,积极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致富技术,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经济调查报告

20xx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域经济发展决策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竭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战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产业培育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创新创业驱动示范区,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7.75亿元、增长8.7%;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8.80亿元、增长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76亿元、增长13.01%,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6.17亿元、增长11.14%;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5亿元、增长25.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3亿元、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40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50.2元、增长7%。

(一)坚持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创业驱动示范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坚定不移地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新增出口农产品备案基地5.47万亩、累计达到23.72万亩。红枣、枸杞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定。积极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坚持“抓创新、引项目、建园区、上规模、创品牌、增效益”,培育壮大精细化工、液体经济、农产品精深加工、清洁能源开发及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全面推进红砂岗加氢暨电石精细化工智慧产业园和工业园区东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6亿元。洁源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杰达20xx吨氯甲基吡啶项目投入试运行,东顺化工30000吨硫化碱、鑫达6000吨二甲基二硫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认真落实固定资产投资贴息贷款等四项工业发展扶持政策,深入推进重点项目互保共建和工业企业互为市场工作,年内新增规上企业12户。加快构筑现代服务业体系,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新增网店200家,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150%。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新建乡镇邮政所8个,建成村级“三农”服务站248个。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新增外贸出口企业4家,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863万元。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占比达到34.55%。

(二)坚持协调发展,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深入推进“3341”项目建设工程,全年谋划项目120个,储备重大项目80个,争取到位国家及省市各类项目资金25亿元。累计实施500万元及以上项目256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8.76亿元、增长13.01%。民红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中医院整体搬迁及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等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千里沙漠大林带治沙道路、北仙高速公路段、大滩至公路等项目快速推进。大力实施城乡融合战略,编制完成《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20xx-2030)》,县城市政道路和居民巷道实现路灯全覆盖,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6万平方米,改造绿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35%。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供热二期管网敷设、清泉湖公园、新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及道路建设、东湖景观大道等项目快速推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建、续建新型农村社区23个,完成主体工程8368户。积极推行行政区划调整,全面完成撤乡改镇工作,城镇化率达到33.38%。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积极争创“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着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经省市县验收和省第三方评估,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贫困退出的要求标准。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省级评估,蔡旗断面过站总径流达3.37亿方,盆地地下水开采量8536万方,占全年控制目标的99.26%。红崖山水库向青土湖下泄水量3358万方,形成水面25.2平方公里,地下水埋深升至2.99米。以千里沙漠大林带、万亩胡杨林试验培育基地、梭梭井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为重点,完成治沙造林11.53万亩,营造胡杨林0.3万亩,实施封沙育林(草)10.5万亩,工程压沙4万亩。县黄案滩国家沙漠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并开展试点。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环境保护常态化巡查。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五禁”决定,突出加强千里沙漠大林带禁牧工作和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青土湖、黄案滩等湿地保护建设,全力巩固扩大生态治理成果。

(四)坚持共享发展,建设创新创业驱动示范区,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全年共完成各类民生性投入23.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省、市、县列为民实事全部办结。20xx年“全面改薄”项目全面完成,县长教育基金救助贫困师生1373人,发放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1446万元。学前教育保教费补助、农村教师生活补助等优惠政策全部落实。新增城镇就业3880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01万人、创劳务收入11.02亿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农村低保标准实现与扶贫脱贫线“两线合一”。完成精准脱贫恶性肿瘤防控及妇女病普查16027人。46个社区和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个乡镇体育健身中心及30个村级体育场建成投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进一步加强。健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网格管理体系,全力防范治安、金融、生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各类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一)经济发展基础仍然薄弱,扩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平,补短板、稳增长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生态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加大治沙造林,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恢复、绿色发展的目标尚有差距。

(三)驱动发展动力依然不足,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加快开放外向,扩大消费总量,扩投资、保增长的工作还需加强。

(四)产业规模效益仍需提升,增加农业效益,提升工业水平,扩大三产规模,调结构、促转型的措施还需强化。

(五)民生保障任务依然繁重,提高城乡收入,保障社会民生,巩固脱贫成果,财政收入质量不高、收入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一)建议加大对县防沙治沙支持力度。近年来,县全力实施“生态屏障行动”,探索巩固“国家有投入、企业给赞助、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大规模开展治沙造林行动,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9.86万亩,工程压沙51.3万亩,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由20xx年的11.52%提高到17.7%。20xx年,县被确定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为构建绿洲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和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县计划围绕荒漠、湿地、林地和森林等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以甘蒙省界段千里沙漠大林带建设为重点,实施工程治沙造林100万亩,封沙育林草50万亩。建议省上加大对县防沙治沙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

(二)建议尽早启动实施引黄济石沙漠治理暨精准扶贫生态移民供水工程。近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在生态保护和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石羊流域重点治理任务全面完成,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批复实施,但水资源短缺仍是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为此,市规划在“十三五”时期争取实施引黄济石沙漠治理暨精准扶贫生态移民供水工程,这对于巩固提升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确保绿洲永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省上尽早启动实施引黄济石沙漠治理暨精准扶贫生态移民供水工程,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建议对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政策和项目倾斜支持。县经济增长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经济欠发达,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增长仍依赖投资拉动,ppp模式建设项目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微刺激政策拉动投资效应短期内难以显现,无法实现拉动投资较快增长。特别是新农村社区垃圾污水处理等项目因资金短缺,进展相对缓慢。建议对县城乡基础设施改善给予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四)建议继续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近年来,县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特色林果业+设施农牧业”主体生产模式,全面推广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全县农业节水措施配套面积65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其中,管灌面积9.16万亩、大田滴灌面积38.03万亩、日光温室滴灌面积2.81万亩。建议省上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对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垄膜沟灌技术、垄作沟灌、地膜再利用免耕等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推广给予资金扶持,保证资金投入的持续性。

(五)建议对县风光资源开发和输出电网建设给予支持。县属风资源丰富区和太阳能资源二类地区,规划风电装机容量89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可达1460万千瓦。目前,截止目前,全县建成、在建、拟建风光电项目装机容量2340.5兆瓦,其中风电项目装机容量1297.5兆瓦,光电项目装机容量1043兆瓦。已建成并网风电项目1148.5兆瓦;已建成光电项目640.5兆瓦,并网472兆瓦,尚有168.5兆瓦无备案规模指标,为使已建成光伏发电项目发挥应有效益,避免资源闲置浪费,恳请省上新增我县光伏发电项目备案规模指标,争取实施金武张千万千瓦级风光互补发电基地建设,在红砂岗布局建设新的330千伏变电站和特高压直流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增加外送通道和输出能力。

经济调查报告

按照自治区党委要求,围绕私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一课题,我厅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调研组,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私营经济发展较快的盟市,通过实地考察、组织企业家座谈和委托盟市外经贸主管部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认真调查了各地私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现状、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和建议。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区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述以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内党发[20xx]1号),个体私营企业获得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空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从1999年1月,国家外经贸部颁布《关于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营进出口权的暂行规定》至今,私营企业积极进军外经贸领域,成为我区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发展的新增长点,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区私营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制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企业数量增加,实力增强。

(三)外贸进出口额快速增长。

(四)生产经营领域不断拓宽。

(五)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六)在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区外向型私营企业在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截止20xx年底,我区境外投资项目11个,占全区境外投资项目的33.3%,投资额336.3万美元,占全区境外投资额10.6%。鹿王集团分别在蒙古、马达加斯加、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公司5个,投资额累计1543万美元。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分别在马达加斯加、蒙古、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公司7个,投资额累计196万美元。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区私营企业在外经贸领域已经显示出强大活力和勃勃生机,对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全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私营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大。

我区外向型私营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沿海发达地区、江浙一带相比,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差距甚大。沿海私营经济已率先完成了第一次资本积累,正在进行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二次创业阶段。浙江省20xx年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量的三成,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上海市有外贸经营权的私营企业已增加到20xx家,20xx年出口额同比增长了6倍,成为上海外贸出口的一个新亮点。我区私营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虽然呈现出良好态势,但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私营企业数量仍然偏少,进出口总量仍然偏小,真正形成规模和实力的大集团、大公司不多。20xx年私营企业进出口占全区gdp比重仅5%,私营企业出口总额仅1.3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15.3%,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不大,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

调研中私营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就是资金筹措困难。私营企业一般都是通过自筹资金办起来的,家底原本不厚,加上贷款受到种种限制,因此很难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从私营企业资金筹措的主要来源看:70%以上的企业靠自身积累、民间借贷和内部职工筹措,只有30%左右的企业靠银行贷款筹措。筹资融资难是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据资料显示,私营企业贷款满足率仍然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处于最难获得贷款的部分。私营企业常常因出口退税滞后,占压大量流动资金而无法进行原料收购,组织正常的生产运营,有时会出现有出口订单而不敢接、产品有市场而无力生产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规模小、进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

(四)外经贸专业人才匮乏,企业管理较为落后。

由于缺乏外经贸专业人才,许多私营企业对国家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国际贸易规则、惯例了解不多,对产品报关、出口退税、外汇结算等业务操作规程知之甚少,虽然产品在国际上有市场,企业却无法组织正常的对外贸易活动,常常通过委托别的外贸公司或临时聘用一些熟悉外贸业务人员开展相关出口业务,无形中增加了生产运营成本,从长远看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除鄂尔多斯、鹿王、华蒙金河等一些大企业外,大多数私营企业在管理模式上还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有的还延续着家族式管理、生产队长式管理和小作坊式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和发展眼光,常常注重追求短期效益,缺乏开拓长期稳定国际市场的意识,很难适应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

(五)信息不灵,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已经逐渐迈入成熟阶段。在如此发达的信息社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企业信息更新是日新月异的。而我区大部分私营企业自创业之始即存在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上的不合理,很难和外贸联系在一起。这种先天性不足,客观上造成企业只会生产,不会核算,只顾销售,不计成本。企业由于缺乏获取信息的方法、渠道和手段,使企业难以把握相关技术,在新经济浪潮面前,传统产业升级缓慢,产品雷同单一,在全国叫响的知名品牌不多,缺乏市场竞争力,整体经济质量不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六)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有些地区、有些部门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思想认识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太适应,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还不敢放手发动、放开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我区乌盟有很多从事肠衣生产外销企业,长期以来,肠衣一直按照农畜产品对待,享受13%的增值税率。从1998年开始,国家把肠衣加工企业作为工业品加工企业对待,将肠衣产品类推为工业品,增值税率相应提高到17%。之后河北、新疆等肠衣主产省区从扩大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及保护地方民族工业的角度出发,仍将肠衣产品作为农产品对待,仍实行出口征13%退13%的零税率政策,而我区则实行征17%退13%的差额税率政策,不仅使我区肠衣生产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很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直接影响了我区肠衣产品的出口,而且使更多在乌盟投资兴办类似肠衣产业的投资者望而却步。此外,在出口企业征收所得税方面,今年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二连浩特市也出台了各自的征收办法,出口企业反响较大,是否可行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

尽管私营企业进入外经贸领域时间很短,但其所做贡献之大,生命力之强是勿庸置疑的。外向型私营企业就像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呵护。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发展外向型私营经济的认识。

(二)进一步改善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环境。

同时,应切实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统计等各项制度,自觉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公平竞争,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法律法规。

(三)加强对外向型私营企业的财政与金融支持。

在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扶持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同时,自治区设立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资金在使用上应适当对外向型私营企业予以倾斜,每年安排一定比例担保资金。同时应借鉴广东在扶持私营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的成功做法,尽快建立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贴息资金,鼓励各商业银行扩大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规模,缓解私营企业出口退税难问题。从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设立自治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广东省从20xx年起连续5年省财政每年安排2500万元),资助外向型私营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销会,采用国际标准,申报国外知识产权,建立国外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开展进出口业务培训等。要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和国家有关部署,积极探索适合市场需要和我区特点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模式,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外向型私营企业提供担保,鼓励企业之间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对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业务的收入,按照国办发[20xx]59号通知的有关规定办理,3年内免征营业税。

(五)继续放宽外向型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

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放宽外向型私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要积极引导私营资本加快进入。鼓励和引导外向型私营企业投资我区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扩大我区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份额,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积极探索和推进在电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旅游和体育等领域引进私营投资。依托我区口岸优势,扶持有实力、有条件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我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参与对俄蒙的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大力拓展俄蒙市场,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

(六)加强外经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外向型私营企业管理水平。

人才是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人才匮乏是制约外向型私营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外经贸、税务、海关、商检等管理部门应协同配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外向型私营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引导企业全面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熟悉世贸组织规则,严格按照规则行事,进一步提高企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企业的进出口经营行为。要提高企业管理者运用世贸组织规则规避国际市场风险的意识,引导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保认证、出口信息体系等工作,使企业通过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信誉和规范的经营行为拓展国际市场。同时,要积极引导外向型私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经营机制、人才机制和创新机制,充分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运用现代管理模式,使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七)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社会服务体系。

各级政府要根据实际需要,扶持建立非公有制经济服务机构,联系和引导各类社会中介机构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投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服务。地方贸促会、商会及各类协会应加强与外向型私营企业的联系、沟通和业务指导,为私营企业搭建通向国际市场的平台。政府部门要加快行政制度改革步伐,将部分职能(如贸易促进或投资促进)交由相应的中介组织承担,在给予中介组织一定资助的同时,对其执行效果进行监督和检查,以提高中介组织的活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经济调查报告

………………。

是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对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在掌握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并表明观点的一种书面形式。

表达方式:说明类文体。

1、针对性。

2、写实性。

3、及时性。

4、鲜明性。

1、明确调查目的,拟定调查计划与调查提纲——选定目标(书上)。

2、深入调查收集资料——占有资料。

3、分析研究材料——精细研究、提炼主题。

4、编写调查报告写作提纲,形成报告——合理布局。

调查研究,应注意调查的态度和作风。要力求作到“八戒”:一戒先入为主,主观片面;二戒粗枝大叶,笼笼统统;三戒以假当真,移花接木;四戒以偏概全,捕风捉影;五戒手脚不勤,五官不灵;六戒走马观花,隔岸观火;七戒亲朋领导,唯亲是从;八戒好好先生,拉拢奉承。

第一个环节是占有材料。

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3页)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也强调,只有材料十分丰富,合于实际,才能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因此,详尽地、系统地、全面地占有材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所谓尽可能详尽、全面地占有材料,就是对任何一件事物的了解,都要尽可能掌握它的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概括的材料和具体的材料,从领导那里得来的材料和从群众那里得来的材料。一句话,要“面面观”,而不是“一面观”。所谓系统,当然就不是片断零散、支离破碎,而是要搞清楚所调查问题的来龙去脉,周密完善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当然,在调查中获得的材料,还必须随时加以核实,做“去伪存真”的工作,不全的补充,不实的舍弃,决不能搞什么似是而非的“大概”、“可能”、“差不多”。只有这样的材料才靠得住,才有使用价值。

2、写好调查报告的第二个环节是精心研究。

这就是说,在调查情况、占有材料的同时,要随时开动脑筋,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决不能把调查、研究截然分成两个阶段,等到大量搜集材料以后,再做分析、综合、归纳、研究的工作。实际上,调查和研究是不可分离的。研究应该贯穿调查的全过程,即边调查,边分析,边综合。这样,不仅可以对材料本身作初步鉴别,而且可以对材料作一些粗加工,形成一些初步概念,为将来的全面综合、分析、研究作好准备。这些粗加工的材料,也会成为起草调查报告的某一方面的“预制构件”。如果能在调查过程中,经过初步分析研究,整理出更多的“预制构件”,那么,对于最后的综合分析研究和调查报告的形成,无疑要省力得多。

3、写好调查报告的第三个环节是提炼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宗旨。这个宗旨,是从广泛、深入调查所得的材料中,经过分析归纳,揭示出来的事物内在的基本规律。调查报告的主题一旦形成和确立,就对所有调查来的材料发挥统率的作用。如果说,全面地占有材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精心研究是写好调查报告的灵魂,那么,确定主题,就是写好调查报告的核心。

调查报告主题的确定,要依据三个因素:调查研究最初的目的;调查研究中得到的基本材料;现实生活中所提出的需要回答的问题。

确定调查报告主题的过程,也就是抓主要矛盾,抓事物本质,抓方向性的东西的过程。有的调查报告主题确定的比较早,比如某些总结经验性的调查报告,常常是在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就形成了主题的雏型,然后带着比较明确的目的,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使主题进一步明晰起来。有的如一些社会调查则是在经过一段工作,初步掌握了一些材料之后,才开始孕育、酝酿主题。但必须明确,调查报告主题的雏型,决不能作为继续调查的框框,否则就会束缚思想,犯主观性、片面性的错误。相反地,随着调查的深入,占有材料的丰富,对最初形成的主题,要实事求是地作进一步的验证、补充、校正。如果主题的雏型根本不符合实际,那就要毫不犹豫地推倒重来,重新分析研究,概括提炼,决不吝惜自己的劳动。

4、写好调查报告的第四个环节是合理布局。

写调查报告,材料是基础,研究是灵魂,主题是核心,结构布局就好比是建筑设计的蓝图。这个蓝图必须以主题为中心,以研究为指导,以材料作依据。

所谓布局,实际上是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形式要服从于内容,服从于主题,服从于事物本身内在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调查报告的种类繁多,内容千差万别,而调查的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表现方式也千变万化。但综观众多的调查报告,在表现方式和结构形式上,大体可作如下划分。

(1)表现方式。

主要有两种。一是第一人称的写法。调查者本人叙述调查研究的目的,调查的经过,调查的情况,最后的结论,以及调查者的见解和议论。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动考察报告》是以第一人称表现的一个典型。报刊记者采写、见诸报端的调查报告,也多采用这种形式。再一种是第三人称的写法。就是客观地介绍调查情况、经过和结果。当然也有调查者的评论,但它多不是以“我”的面貌出现,而是以局外者的身份出现。这种形式运用的比较广泛。

(2)结构形式。

主要有三种:一是平叙式。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顺序,把材料组织进来,一层一层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报告清楚,使人既了解全貌,又得到方向性、指导性的经验或教训。这种形式的调查报告,多用于公安、司法部门的侦查报告,用于内容比较单一的事件的调查报告。

二是并列式。在主题形成之后,把为说明主题的材料,组织到几个观点中来,然后按照这几个观点同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观点与观点之间的关系,依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次序排列起来。这种形式,适用于内容丰富、背景广阔、综合性比较强的调查报告。

三是因果式。在报告主题的指导下,先把调查的结果、结论告诉读者,然后再叙述这一结果、结论的由来,从几个方面分析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这种调查报告,多用于总结典型经验。比如某个单位、某一部门,在某一方面有什么经验,这些经验是怎样取得的等。因果式的调查报告,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先说经验,再说取得经验的原因;也有的先说怎样做工作,然后再说取得了什么经验。

上述写好调查报告的四个环节,也可以说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四个要素。

(一)标题。

1、标题形式:

单标题——正标题。

双标题——正副标题。

2、标题的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

正副标题结合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开头。

这部分一般有两种写法。

一种写法是,简要说明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方式及调查的经过情况,让阅者先了解调查报告产生的概况。这种开头,有对调查工作本身汇报的性质,多见于机关工作内部的调查报告。

另一种写法类似新闻导语。就是概括介绍对理解全文有关的一些问题,如形势、背景、调查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意义等,先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为理解全文起引导作用。这种开头多见于供报刊发表的调查报告。具体写法可根据内容需要,灵活多样。

总结典型经验,并进行一定的理论剖析的调查报告,开头一般是概括说明调查对象的状况,形成典型的时间及内容。

研究问题性的调查报告,开头一般是扼要地提出问题,指明研究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开头一般是直截了当地把要揭露的问题摆出来。

(三)主体。

1、主体的内容:

(1)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主体:一般是根据所分类别将问题逐一说明。

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主体:一般包括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两个方面。

2、主体的结构。

(1)横式结构。

(2)纵式结构。

(3)横纵式结构。

3、主体的格式。

(1)列标题:

一、(一)…。

(2)不列标题:

一、二、三…。

(3)综合叙述:一段话。

(四)结尾。

指调查报告的结束语。这部分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

有的调查报告没有专门的结束语,就以主体部分的末段自然结束,意尽言止。

有结束语的,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以提高阅读者的认识;提出新问题,指出努力方向,启发人们更进一步地去探索;补充交待在正文里没有涉及到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有益建议,供领导参考。

结尾要根据写作目的、内容的需要,采取适当的结尾方式,话多则长,话少则短,无话则止,切莫画蛇添足,损害全文。

六、经济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在资料的选择方面,(书上)。

首先,要精心选择最典型、最有代表性、最有普遍意义的材料来说明观点。有的用一个典型材料说明一个观点,有的用几个典型材料说明一个观点,有的把观点融合在对典型材料的叙述之中,也有的则是概括地叙述情况,并不需要什么具体材料。总之,一定要善于用事实来说话,切忌空洞抽象的议论,只有概念,没有材料。反过来,也决不是材料越多越好。如果就事论事,材料堆砌,摆的事例越多,会使人越发糊涂,不得要领。

2、在观点的阐述方面。

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材料,从比较中说明问题,阐明观点。这样,调查报告的观点就更鲜明,更具有说服力。用对比方法说明观点,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用好的典型同差的典型对比,正面材料同反面材料对比,历史材料同现实材料对比,点上情况同面上情况对比,以及数量概念的对比等。“有比较才有鉴别”。从材料的对比中,常常可以使调查报告的主题更加突出,给人以更强烈、更深刻的印象。

要善于运用数字来说明问题,阐明观点。但对做好调查研究,写好调查报告,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调查报告中的数字,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有的问题,有的观点,用很多议论也难以表述清楚,而用一个数字,一个百分比,就可以使人对事物的面貌和问题的实质一目了然。所以,恰当地、准确地运用数字,同样可以起到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作用,可以使调查报告更具科学性。调查报告中运用数字,一般有这样几种用法:一是绝对数,二是平均数,三是百分数,四是对比数。对数字的运用,必须反复核对,准确可靠。要用得恰到好处。要从数字中分析情况,提出问题,阐明观点,不能毫无目的地堆砌数字。这样不仅不能说明观点,还会把观点湮没在纷繁的数字当中。

3、在结构的安排方面,(书上)。

4、在语言表达方面,(书上)。

七、调查方法。

2、典型调查法。

4、访谈法。

5、观察法。

八、调查表。

1、调查对象填写的表格。

2、调查人自己填写的表格。

村经济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中国总人口的所占比例巨大。将农村的经济发展起来,以提高全国的总体经济水平是刻不容缓的。对于现在的农村和过去相比,除了少数的山区还比较贫瘠外,大部分的农村都步入了小康水平,有些农村甚至经济发展得比城市还要快。中国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农村存在的问题,因为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加以调查研究从而找出一些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实现缩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1、通过对一个地区的农村经济社会的调查来获知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从而评估类似的农村经济,最后上升到全国,循序渐进的了解当前农村发张形势。

2、找出所调查农村的经济发展的途径,调查农民的经济来源,以及该地区农村经济来源的总体模式和发展的趋向。

3、通过对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该地区按照地理优势所忽略的某些经济发展渠道。

4、将调查分析后提出来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便于对该地区农村经济模式进行完美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0xx年1月22日开始调查。

主要是采用访问调查,地理考察,实地调查,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大竹村。

1、关于教育程度的调查。

此次调查,共调查了四家人中的主要成员。从调查对象表中,我们知道了,14个人中,有3个文盲、9个人受过初等教育,2个受到了高等教育。部分应该收到义务教育的孩子在外地打工。总体上来说他们的文化素质都很低,但比较起过去几年,相对提高。教育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如果教育低、文化素质低、掌握科技的本领低、经济发展就缓慢,甚至停滞。此次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对个别家庭进行调查,从而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地理位置来说大竹村离城镇和县区都不远,有着优越的教育条件啊!但是为什么教育成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呢?通过对部分家庭进行了访问调查得知一下几个原因:

(a)那是因为经济条件困难,不能支付较高的教育费用。

(b)学生本身不喜欢学习,或者对学习用处认识不当,厌学。

(c)父母或者监护人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而不允许孩子继续求学。其实教育和经济是两个互为因果的问题。必须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教育要从孩子做起,小孩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后备军,提高小孩的教育势在必行,当今国际国家的竞争主要是靠新的科技、新的血液。一个国家发展的前途的好与坏都和小孩子教育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国家现在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实行的一村一大给农民带去了新的思想,新的种植方法,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也得到了一定的解决,经调查发现大竹村农民孩子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农民收入不高,只好让自己的孩子上支付最少、质量最差的学校,因此孩子学到的知识就会很少,有时还会误导孩子。其次是父母为了赚钱养家和支付孩子上学,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更不会给自己的小孩请家教辅导,还有的是农民自身没有多高的知识也不可能教自己的孩子。我作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给会一些建议。农民的收入不高解决起来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是要想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最主要的还是靠农民自身。毛主席曾经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政府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民族经济,增强当地的历史蕴含,增加收入,同时大竹村的农民可以利用离城镇市区近的优势,让自己的孩子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就算是欠债也要让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孩子的教育提高了才会带来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

2、关于农业的调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的重要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其次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加强对农业的高度重视。

在此次调查对象中,共有2.5亩田。主要种植菜籽以及各种冬季的蔬菜。不管是菜籽的种子或者各种蔬菜的种子都是通过购买的(成本高)种植的过程都依靠人工,在种植前依靠原始的农民自己耕作种植,,蔬菜受季节影响大,农民又没有多少技术,只能按季节种植,蔬菜的种植主要是为了出售换取一定量的物质财富,以便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根据想农民询问的相关季节种植的作物种类及相关知识,我们了解到该区农民主要是种植水稻,玉米等经济作物。水稻的种植到收割、出谷都是原始的,可以说没有任何科技含量,种植出来的稻谷主要用来自家吃,由于田地少,不好的年份都不够吃;玉米是旱季植物,玉米的种植过程:首先要用牛耕地,将地翻松、再把提前购买来泡过的种子埋在地里再放上绿肥(此过程中用到的工具有牛、锄头、犁)。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对玉米进行除草,有的地方要除两次有的地方只除一次(除两次的玉米往往要比除一次的要好得多)在边除草的过程中也要对玉米施肥(施肥不能太近、以免伤害玉米),除草的目的是减少草对肥料的吸收。除完草后,就只等到玉米的成熟,等玉米成熟后就要对玉米进行收获,玉米的收获靠人工背回家。搬回家后就是对玉米进行除壳,除完只后就收藏起来,作为一个家庭的食物贮藏,主要也是用来吃。当地农民对玉米的种植、收获都是原始的,科技含量低;经调查发现,以上只是部分农民的经济来源方式,现在农村的经济来源不再是依靠自己种植的经济作物和蔬菜等等了,农民种植的作物都是自给自足,而大部分有能力的农民都在外地打工挣钱,很多农地都开始荒废了。

该农村经济结构以玉米-猪,鱼-水稻-家禽,等主要的结构。每年种植的玉米主要用来喂养猪,等到猪长大后在出售,几乎每家每户都至少有一头猪。少数农民自己承包了鱼塘进行养鱼,部分将鱼养在水稻田里,收割水稻的同时将鱼打捞出售。而收割回来的水稻除了供给农民自身需要,部分用于饲养家禽。这样每年不断的循环往复,构成了该农村主要的经济模式。

4、关于政府对农村扶持政策的调查。

政府对农民的扶持是可以时刻看到的,不管是什么方面都可以看到。如,农村的医疗保险,家庭承包补助,作物损失补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为失业农民提供更多的岗位,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实现要致富先修路的明理之言;启动双高普九工作和义务教育示范县创建工程,提高农村的文化知识水平等等。这些都是对农村最有力的支持。

5、关于该地区的地理形势调查。

由于四川的地势多以小山丘见称,所以这个山村也不能避免。到处可见的是低矮的'小山丘。不过除此之外还是有相对较高的大山。按照地形,大山适于种植经济林以及琵琶,梨,桃和橘子等果树。山地比较阴湿适合种植,可种竹子。

结果显示出,该农村经济属于中等经济,其农民的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不过其中出现的关于教育,以及运输的道路问题值得深究。该村外的马路完全出现泥泞状,最近才开始施工修建,却因此阻碍了交通运输,不过政府能即使的施工修建,相信在马路完工以后相应农村的经济发展能更上一层楼,就是所谓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

总的来说,经过此次对农村经济的深入调查发现,其农田荒废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相对于人口较多的农村来说,外出务工的人员相对较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还是要靠政府大力的扶持,加上农村的领导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找到更多的出路,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家挣钱生活。这样的农村才能发展得更快,才能更好的缩短农村与城市存在的贫富差距。我相信,在中国政府对农民不断的扶持和大力的发展下,整个中国的农民将迎来一个新的纪元。

经济调查报告

一种新型的经济联合体股份合作经济,正在,烈山镇蓬勃兴起,它以强大的生命力吸引着千家万户,成为发展商品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王郁昭省长在这里考察时高度评价说:这种经济联合体是一个创造,是发展商品经济的一条新路子。并指出:有条件的地方,都要积极稳步地推行。

烈山镇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比较自觉,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个镇乡镇企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是全省最先富裕起来的乡镇之一。但是,在1980年到1983年的四年间,乡镇企业产值却一直排徊在一千多万元左右.镇委、镇政府在调查中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原地踏步不前的局面,一是个体经济无法适应商品经济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需要。二是已经出现的经济联合体,由于制度不健全,老少爷们一本糊涂帐,存在许多弊端,经济效益不高,有些甚至面临倒闭。三是要建设新项目,改造老企业,开发新产品,又普遍感到资金不足,而较早富裕起来的农民,手中的钱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烈山地区设有4家储蓄所,仅是吴山口一家,私人存款就达六百四十多万元.用什么样的形式把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吸引过来?用什么样的纽带把各种经济实体联结起来?成了这个镇领导探求的新课题。

烈山镇目前发展起来的六十一个股份合作经济,大体分为三种:。

集体股份和集体股份组成的合作经济。这种形式多是些投资规模较大生产技术较先进的企业,由若干村或若干企业出钱入股构成。如年产十万吨的烈山粘土矿,就是由镇和宋庄、土楼、吴山口三个村合股兴建的。

集体股份和个体股份构成的合作经济。这种形式有新建企业,也有把原有的企业转化成股份,再吸收新股份形式的。如烈山陶瓷工艺厂,原来是由四户农民集资联办的。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善,资金不足,濒临倒闭。1985年镇建筑公司投资十万元入股,把原有的厂房、设备和资金转化成股份,形成了新的股份合作经济,一举扭转被动局面,当年盈利四万元。

个体股份组成的合作经济。这种形式在烈山镇的股份合作经济中占70%左右,其中有几股组成的,也有几十股,几百股组成的。钱多可以入股,钱少也可以入股,如吴山口村九队东升小煤窑.规定每股二百元,有的买一股,有的买几股,共入三百三十股,资金达六万六千元。

尽管这些股份合作经济大小不一,形式多样,但都有着共同的特点:

一是自愿入股,不论大小企业,事前都把建设规模、经营方向、股金数领、分红办法公布于众,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教,自愿入股,不强迫,不硬拉。本地的可以入股,外地的也可以入股,集休可以入股,个人也可以入股。在投资入股方面已经打破了所有制界限和区域界限。

二是董事会负责制,入股者不论股份大小都是企业的股东,由股东选举产生董事会。董事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股东决策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管理制度,企业的厂长由董事会选聘,代表董事会行使职权,并向董事会负责。

三是合理分配,共负盈亏。股份合作经济总的分配原则足,按股分红,盈亏共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具体分配方法上,有的是既付息又分红,有的是只分红不付息;有的是按季结算,有的是年终结算。

烈山镇的股份合作经济虽然刚刚起步,许多方面还不够健全,不够完善但已经显示出了它的勃勃生机和广阔前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可以大范围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在财政、银行之外又开辟了一条新的资金融通聚合渠道,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更多资金。据调查实行股份合作经济的三十五家工业企业,入股资金就达五百多万元,其中最多的股金四十万元。最少的股金只有一二百元。

二、股份合作经济本身是独立的法人,其资产不得随意侵犯,入股的劳动者和投资各方责、权、利一致,极大地激发了劳动者和投资各方的积极性、创造性,成为搞活企业的一种动力。例如:年产两万吨的友谊水泥厂,按正常兴建,需要投资二百万元,建设周期要一年以上.由于实行了股份合作经济,他们的责任心强,积极性高,能省则省,能缓则缓,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仅投资六十八万元,八个月就建成投产。

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已经出现的各种经济联合体。这些大大小小的经济联合体,虽然对发展商品经济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普遍都存在着联而不合,貌合神离的问题,以股份为纽带的合作经济消除了这种弊端,促使入股的各方同舟共济,全力以赴地办好企业。这个镇原有的二十多家经济联合体转化成股份合作经济后,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都有明显的变化。

烈山镇的股份合作经济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镇的领导认为,这只是刚刚拉开了序幕,要把这台威武雄仕的新戏演唱得有声有色,还必须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探讨,从实践中进行总结和推广。

经济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趋势更为迅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这一阶段克服分散农户和市场之间不相协调的矛盾,解决农产品产、供、销问题,实现农业经营体制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科技的吸纳能力,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南通市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得比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有农民自发组织了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和研究会,如海安隆政蛋鸡研究会,已有了专业合作经济的雏形;到了20世纪90年代,成千上万的农民为了应对市场,自愿联合,产生了大量的农民合伙组织,不少成长成了联结农户和市场,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主体。20xx年成为全国六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市之一。

根据市委农工办的统计,目前,南通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58个,其中:专业合作社346个,入社人数达10多万人,专业协会312个,入会会员6.33万人,涉及蔬菜、稻米、花卉、瓜果、禽蛋、山羊、生猪、奶牛、桑蚕、食用菌、水产等诸多领域。20xx年交易额达38.34亿元。

纵观南通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情况,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多层次,既有南通市紫菜协会等市级农产品行业协会,也有如皋花木协会、启东市小辣椒协会等县域行业或专业协会,更多的是涌现出的通州新联出口蔬菜合作社、海门培育草莓协会、通州进鲜港芹菜协会、启东大兴优质梨协会等乡镇级或村级专业合作协会。二是多门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经营的品种有粮、棉、油、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猪、牛、羊、鸡、鱼、蟹等20个门类120多个品种。三是多成分。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如通州市进鲜港芹菜生产经营合作社;有社会团体、有集体经济、有股份制,如启东市民主永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更多的是合伙经营方式或具有混合经济的特征。四是多形式。按发起对象分,有龙头企业发起的,如京海肉鸡合作社等,有能人发起的,也有村干部发起的,如海门市培育草莓协会,还有农技人员发起的,也有外来企业发起的。按产业经营方式分,有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员模式,有批发市场+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员模式,有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社(会)员模式。从联合程度上看,有松散型,有半紧密型,有紧密型。

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把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克服了农村实行双层经营体制后农业服务体系不适应、产销脱节、农民市场地位低的问题,直接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在开发工作中,我们加大了对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促进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提高了开发效益,先后扶持了40多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仅20xx年就安排了项目经费2846.1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9xx.5万元,扶持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个。

一是直接项目扶持。在开发工作中,我们有意识地对一些以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发起人的专业合作组织通过立项的办法或在项目建设中作为一个组成部分,扶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快地发展。对海安茧丝绸经济合作社的发起单位——海安茧丝绸集团连续4年进行了项目投入扶持,海安茧丝绸集团再通过科技推广、技术培训、二次返利的形式让社员受益;20xx年我们为作为如皋市花木协会成员的如皋市花木大世界申报了市场建设项目,共投入开发资金1243.1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600万元,建设花木市场,通过市场建设,推动如皋市花木协会更好地发展。我们还在海门市常乐农业现代化项目建设中投入近500万元为海门京海肉鸡协会的京海肉鸡集团建设了种鸡场和30万羽的肉鸡养殖场以及年产3000吨的有机肥加工厂,使海门京海肉鸡协会抵御住了禽流感而经受的市场风险,保证了肉鸡行业的健康发展。在通州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建设中,我们既把通州市进鲜港芹菜协会的基地建设列为项目建设内容,同时,还投入92.12万元,建设了水芹菜批发市场,为协会提供了经营场所。

二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为专业合作组织建基地。我们从四期开发开始,就加大了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基地的工作力度。20xx年投入110万元为启东市“东疆乐”梨业协会建设了1万亩“三水一高”优质梨基地;20xx年在高沙土开发中,又为如皋市草莓协会在石庄建设了1500亩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全部采取会员制,会员收入显著提高,最多的一户年收入达57万元;20xx、20xx年在通州兴联镇共投入200多万元为通州市新联出口蔬菜合作社建设了5000亩的优质蔬菜基地;在海门常乐农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建设中,扶持海门培育草莓协会建设了600亩高标准设施栽培基地;在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中,我们还为启东市民主永丰蔬菜合作社建设了1000亩榨菜基地。通过建设高标准基地,改善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条件和组织化程度,保证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原料供应,为更好地拓展市场奠定了基础。

三是资金补助。为了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快地发展,在项目建设中,我们千方百计加大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办公设备上的扶持。如在海门市农业现代化项目建设中投入了14万元,为海门培育草莓生产合作社、海门常乐西甜瓜合作社、海门常乐蔬菜合作社添置了办公设施、配备了电脑等设备;如皋市采取以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内容的实施主体,加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组织力度,在品种引进上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订单形式,为农民解决销售市场。20xx年他们分别在石庄项目区为石庄果蔬合作社投入资金9.93万元,由合作经济组织引进西兰花、秋刀豆、草莓等新品种进行推广,再由协会 组织、收购、加工和销售,160多个进入协会的农民,仅秋刀豆一茬亩收入就达20xx元,他们还由九鼎鲜切花协会进行菊花苗种引进和推广,10多个进入协会的农户,种植菊花亩收入达2万元以上。另外,我们还通过为协会提供申请无公害、绿色食品品牌申报补助的形式,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我们规定,凡项目区内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的,从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费中安排1万元的申报费,以解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经费的困难。

一是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进步。但是随着农业市场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农民既要承受自然风险,又要承受市场风险,其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明显难以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要求。通过市场经济规则建立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订单生产,坚持生产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将农民连接起来,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乃至避免了市场风险。如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海门培育草莓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市场销售,农民生产的产品无后顾之忧,今年一季度农民每棚(0.5亩)草莓销售收入达4500元。

二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处于分割脱节和无序状态,难以形成社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区域经济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种、养、加、销,产前、产中、产后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效益为核心,科技为支撑,利益为纽带,服务为保证的产业化经营的崭新格局,促进了农产品竞争力的明显增强。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如皋市草莓协会,拥有会员达5000余人,建设草莓等农产品生产基地2万余亩,坚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实行产业化经营,产品远销日本等国际市场,较好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该专业合作组织已经列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单位。

三是促进了农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有计划的生产,坚持从良种、良苗引进,生产过程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产品订单收购的一条龙服务,凸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新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优势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四是加快了农业的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动力,但是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提高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率,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问题的症结在于推广科学技术的工作机制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导致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很低,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和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作为产品收购的指标,就必须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指导,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质量控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科技进步。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以利益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共同的利益追求使得广大会员有着推广运用科学技术的迫切愿望和内在要求。

五是完善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以及市场经济法则的无形作用,使其能把服务渗透到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解决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揽不了,农民千家万户干不了的事情,完善了社会化服务体系。昭示着农村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如海安茧丝绸合作社,不仅有种养技术指导服务站、蚕种站、还建立了70多个蚕茧收购站,为3万多个会员提供全程服务,提高了社会化服务水平。

六是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了传统的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向商品化、集约化经济的转变,无序生产向有计划订单生产的转变,粗放型经营向科技型集约型经营的转变,高市场风险向低市场风险的转变,带来了经济效益提高和收入水平增长的必然结果。海安茧丝绸合作社通过二次返利的形式每年向农民返利达1000万元,平均每个会员多增收300多元,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是组织较为松散,利益联结机制有待更好地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般都是由农民合伙组织发展而来,除一些由龙头企业或集体组织发起的合作经济组织外,绝大多数都是松散型的,没有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导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单边承担市场风险,积累薄弱,难以发展壮大。

二是组织群体小。除个别大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海安蚕茧合作社,年销售达3亿多元,以及海门京海肉鸡协会等,大多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动区域集中在几个镇或一个镇、或几个村,有的甚至一个村,区域范围狭窄,导致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从南通市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情况来看,个数不少,种类很多,但销售额不大,平均每个组织只有580多万元,而一些农民合伙组织销售收入则更少,平均每个组织仅100多万元。因而相应缺乏市场竞争力,生命力脆弱。

三是组织运转困难。即使是建得较好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于面对的是松散的农户,从事的多为无偿服务,其组织机构除个别依托于龙头企业的以外,绝大多数缺乏必要的管理设施、设备和经费,运转比较困难。

四是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作为一种社团组织,其经济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往往是附属于某个企业,或是某类组织参与经济活动,因而导致自身实力难以壮大。

五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政策没有明确。从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来看,没有关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专项规定,目前的扶持,仅局限在现有项目建设框架内,有些补贴、补助的内容也只好在专项示范项目和地方开发项目中落实,随着专项示范项目的取消,这些扶持政策也将难以实施。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发形成的组织,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不变的前提下,把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土地、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环节、各要素联结起来,较好地发挥了组织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加大直接项目扶持的力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龙头企业的项目要给予优先立项,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产品基地优先列入土地治理项目。在项目申报时,除产业化经营项目必须由企业进行申报外,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优势农产品基地项目可以由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申报,以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作用。

二是落实完善相应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除采取项目直接扶持外,还要在政策上给予落实完善,可以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经济主体注册,在工商登记、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优惠,使其作为一个真正的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并将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部分无偿资金作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份,以解决组织机构经费的短缺;还可以在政策中制定补贴、补助的办法,以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办公设施、检测仪器及其他设备方面的困难,以及在品牌申报上的资金短缺。

三是在实施主体上给予明确。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中,如果不是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人,可以由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部分建设内容的实施主体,如新品种引进和推广等,使产品更贴近市场。

经济调查报告

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体制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截止20xx年5月末,全旗共有个体工商户2215户,从业人员2899人,注册资金2248万元。其中从事商业、饮食服务业的1390户,从业人员1710人,注册资金1175万元;从事制造业198户,从业人员211人,注册资金199万元;从事交通运输业433户,从业人员433人,注册资金737万元。私营企业44户,从业人员1381人,注册资金1596万元。其中雇员50人以上的6户,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的有11户。44户私营企业中从事生产经营的有19户,从业人员852人,注册资金895万元;从事商品批发、商业零售有8户,从业人员92人,注册资金323万元。

20xx年,全旗个体私营经济为国家上缴税金705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0%。

据调查掌握的情况,社会各个层面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一是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支持程度上不够,思路和办法不多。二是应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从业人员,思想上认为干“个体”不是长久之计,挣钱少,没有发展前途,没有保障,受传统观念影响,存有侥幸心理,伺机寻找“铁饭碗”。三是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者,稍有发展便安于现状,面对各种变化缺少应对措施。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表明,我旗个体、私营业主从事第三产业,特别是商贸流通领域的占绝大多数,从事一、二产业的较少。大多居于传统的、家庭式、非民主的落后管理方式。经调查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不够解放。全旗个体私营经济经营者大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0%以上,也几乎没有经过专业的理论、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未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预测,在经营和投资上缺乏技巧,对所经营的产业没有长期的计划,随遇而安,对现代化的经营理念避而远之。不求发展只求“稳”,有限利润大家分的现象。第二,个体私营经济起步较晚,影响了其发展速度。第三,从事外向型的个体私营户较少,大多数经营者对外部大市场的情况不了解,信息闭塞,供需关系掌握不清,销售不畅,只盯住本地市场,经不住大的冲击。第四,资源型和加工型企业较少,本地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生产技术装备较差,生产成本高,产品档次低,效益不佳,随时有被市场竞争淘汰出局的危险。

就我旗目前具体情况看,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影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极大而又带普遍性的难题。首先,经过改制后的工贸企业,原有资产大部分用在了职工买断,重新盘活困难重重。其次,一些较大、较好能够维持正常运转的个体企业,为适应市场新的需求,积极寻求了一些前景好、上档次的项目,由于投融资困难,只能暂且搁置;还有随着企业改制的完成,下岗职工中,有一部分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手中也掌握了一技之长,雄心勃勃想干一番事业,只是苦于没有资金支持,正处于徘徊和等待之中。另外,工行、建行相继在我旗撤销,使私营经济申请金融支持更加困难。

据调查,20xx年,全旗个体私营经济营业性收入总额在6000万元左右,上缴税金705万元,税收比例高于经济较发达地区个体私营经济所承担的'比例。同时,其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达到了24个。数字表明,我旗个体私营经济所承担的税费相对较高,有个别经营效益较差的,还有入不敷出的情况。另外,个别行政事业收费部门注重部门利益,不顾整体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着重收费,轻管理、轻服务的问题,甚至还存在“三乱”现象。

要充分认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重要性,努力赢得各方面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通过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思想上破除条条框框的束缚,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服从经济发展大局,努力克服和形式主义,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引导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尽快出台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帮助个体私营经济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个体私营经济在总量规模、质量效益和持续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

要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导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发展,逐步解决我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商多工少”的问题。

就目前实际情况,我旗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其主要优势在于两个方面,第一,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众所周知,我旗的农畜产品和矿产资源等量多质好,尤其是农畜产品,大部分还属原料的简单出售,而未被加工转化增值,因此,首当其冲应重点发展一批类似北大荒实业有限公司、京伦矿业有限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突破口,象现在的荞麦生产和加工一样,有目的、有步骤的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和工业产品初加工,尽快形成一支私有民营的骨干群体,形成规模,提高档次。第二,我旗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旗目前现有农民剩余劳动工3万多人,城镇待业人员4000多人。随着国有成份从产业经营中的退出和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大量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产业就自然而然成了我们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优势。如果农民不找村长、乡长,而是找市场,进入城镇搞个体私营经济,这本身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在我旗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非常现实的选择。

在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方面,应全面落实的各项政策,尤其是在行政审批上,要简化办事程序,努力实行“一厅式”注册,“一条龙”服务,降低门槛,给个体私营一个发展和成长的机会。在税费收取上,除了出台一些减免和优惠政策外,要严格规范各部门的收费行为,坚决禁止无证收费和超标准、超范围收费,彻底杜绝“三乱”现象,依法保护个体私营及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占,为其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借助各种力量拓宽融资领域。区域经济的增长力,一般来说主要依靠三种力量,即国家的力量、民间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依靠国家的投入和布点;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象计划经济时代那样,还依赖国家安排项目、给予投入,因此,应加快依靠官资转向依靠民资。因此要积极把个体私营纳入到信用组织体系中统筹安排,努力争取个体私营通过资产抵押、互相担保、联户担保借贷。各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和有发展前景的个体私营企业,协调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联系,帮助解决资金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成立中介组织和机构,为借贷双方服务,积极帮助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私营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申请上级技改等项资金;把个体私营列入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格局中,努力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剩余资金向个体私营经济倾斜。

积极开展对个体私营企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对业绩好素质高的,鼓励其进行深造,培养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急需的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有计划组织个体私营企业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各有关方面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全面提高个体私营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培育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通过多种形式向私营企业输送各类人才;帮助个体私营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安全生产、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等制度,逐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现代经营理念;把各项政策宣传到位,教育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者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和商会社团组织的作用,保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执行,积极探索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正确处理职工、企业、国家三者利益关系,协调好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经济调查报告

经过了解,该船由铁道部,山东省,大连市和中铁二局共同出资组建的中铁渤海路轮渡公司负责严打铁路轮渡工程的建设与运营。按照建设精品工程的目标,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整个工程与20xx年11月建成,与20xx年4月以全优的质量通过了国家验收。该项目的建设充分展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展示了中国铁路建设者的智慧和精神,展示了中国铁路管理者的睿智和能力。整个项目的硬件工程建设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受住了考验,经受住了挑战,创造了铁路轮渡工程建设的奇迹,创造了铁路轮渡工程建设的世界级水平。

瓦房店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地处辽东半岛、大连北部的瓦房店市。这里有沈大高速公路和长大铁路及大连海港、空港,交通十分方便。这里有绵长的海岸风光,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中国著名的苹果之乡,更是中国轴承的发祥地。现状:

目前,瓦轴集团公司正全力贯彻落实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以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轴承产品为突破口,积极建设国家的研发中心,加快步伐进行技术改造,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按照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积极进行资本运作和加快国内外轴承市场的整合与重组,选择投资者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到20xx年,营业收入达到150亿元,zwz产品成为世界八大轴承品牌,瓦轴集团进入世界轴承企业前七位。

内设部门内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规划发展部、技术中心、财务稽查部、经济运行部等。分支机构下属瓦房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精密传动轴承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精密转盘轴承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特钢有限责任公司、瓦房店通达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瓦房店轴承锻压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瓦轴集团轴承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团、瓦房店轴承动力有限责任公司、瓦轴集团非标准轴承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瓦房店轴承钢球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瓦房店轴承医院有限责任公司、瓦房店轴承教育培训中心、大连技凯瓦轴工业有限公司、大连光洋瓦轴汽车轴承有限公司、瓦房店鸿承机械有限公司等。

的项目及涉及金额:债务重组损失:-5,802,484.78元;其他非经常性收益(损失):2,172,766.17。

单位:人民币元。

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股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

本期增加5,318,225.352,767,482.17。

本期减少。

变动原因债务重组收益等本期计提。

法定公益金未分配利润股东权益。

本期增加。

期末数本期计提本期利润结转变动原因。

有上述的资料可以看出,瓦轴的前景和效益是非常稳定和有活力的。因此以企业发展为主题,瓦轴在中国轴承工业的优势逐步扩大瓦轴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判断,把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加以推动,并不断地用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对企业进行再造,快速实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些更是瓦轴上市股东参股的重要凭证,从股市来看瓦轴的票并不理想。他需要能加强市场的开放,和现金科学的技术和制度的引进上来,为全面的瓦轴再创辉煌而努力。但是瓦轴也是有它的弊端和不足,为适应国内外顾客对产品高层次的要求,根据公司的“十五”规化和20xx年远景规化,公司已着手进行轴承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和采用高新工艺技术对产品实施提高精度等级和寿命的技术改造。届时,公司将更进一步地满足顾客的期望,为顾客提供充足的产品,为用户的发展做出瓦冶轴新的贡献。

经济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通常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尤其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2010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域性会展主要城市之一。在区域性或地方培育起来的会展旅游方面,成功举办了(或连续举办)“安徽国际工业装备展览会”、“安徽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和“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等。

2、旅游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入境游客、国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三项主要指标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分别突破10万人次、1000万人次和100亿元。更是逆势飞扬,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340.8万人次,同比增长29.3%;入境旅游人数14.8万人次,同比增长31.8%;旅游外汇收入8229.2万美元,同比增长30.7%;旅游总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32.1%。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7.96%,迈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我市编制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召开旅游发展大会,确立建设“安徽旅游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目标,并把旅游产业纳入“1346”行动计划加以推进。

旅游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推广a级景区、星级酒店、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旅游标准,推动旅游产品和服务升级,在国家旅游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绿色饭店和乡村旅游等级评定标准。目前全市已经挂牌的星级饭店和具备星级接待标准的宾馆饭店104家,五星级标准10家,挂牌3家,古井酒店集团进入中国旅游饭店民族品牌20强行列;旅行社145家,安徽海外旅游总公司、安徽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安徽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安徽顺达旅行社跻身全国百强社。

3、旅游业与会展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伴随着会展经济发展,合肥旅游业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合肥共举办会展122余场(次),参会客商达360万人,占来肥游客总数的37%多,也就是说每3个来肥游客中就有1个是会展客商。特别是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博会,大大提升了合肥旅游会展新形象,展示了合肥城市新面貌。而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也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外地客商产生较大吸引力。此外,旅游主体规模的扩大也使得会展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经济拉动效益明显,城市品牌稳步提升。合肥会展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提升了合肥城市知名度。从直接经济效益看,,会展拉动第三产业收入增长约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26%。从间接效益看,会展旅游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合肥的住宿、餐饮等行业发展,更为我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合肥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从对城市品牌提升等无形效益上看,会展旅游业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在推动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中起着促进作用。

旅游产品的硬件方面,合肥市缺乏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我市虽然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拥有李鸿章、刘铭传等历史文化名人,但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却缺少自然景观,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的条件都不充足。合肥要想提升在全国旅游城市中的地位,还必须发展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会展旅游是国民经济的“助推器”。据专家估计,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为其服务配套的服务业、通讯业等行业因此受益。因此,做大做强会展旅游业对我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市发展会展旅游业优势分析。

城市综合实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合肥在过去良好的基础上,建设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64.84亿元,财政收入301.2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在极其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全市经济社会仍然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合肥市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力越来越强,为我市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市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合肥到南京、上海、武汉的高速铁路均已开通,京福等高速铁路也将从合肥通过,大大拉近了彼此之间的时空距离。再加上公路、港口、航空等重大项目建设,合肥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臻完善。通过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大建设”,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为各类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机遇。

同时,合肥市拥有较为雄厚的科技教育实力。省会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拥有全国闻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每千名职工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第二位,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为合肥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合肥这座科技名城作为依托,合肥可以承办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对于加强合肥市与国内外的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市乃至整个安徽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旅游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景点30家,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7处(包公园、徽园、野生动物园、三河古镇、安徽省博物馆、丰乐生态园、元一双凤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肥东县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群暨渡江战役纪念园、肥西县刘铭传故居刘老圩),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包河区大圩乡、长丰县丰乐生态园、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全省优秀旅游乡镇4处(上派镇、撮镇镇、三河镇、双墩镇)。近年来,我市坚持宣传部门、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密切配合、联合促销,积极开展“聚焦包公故里”媒体采访推介,组织旅游大篷车促销,举办中国(合肥)中东部旅游交易会、中国徽菜美食节、合肥市乡村旅游节和紫蓬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等系列节庆会展,塑造“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城市形象,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市场拓展成效明显,泰国、韩国等旅游包机,上海、太原等地旅游专列源源不断涌入合肥。同时,旅游合作与开放步伐明显加大。合、巢、六三市无缝对接,打造泛巢湖国家旅游区;与黄山、池州、铜陵、安庆、巢湖五市共筑合铜黄沿线大旅游;推进合淮旅游一体化,签署了《合淮旅游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内30多个城市签署旅游合作协议。整合资源,联合周边打造了“两山一湖、合肥绿色之旅”、“科教之城鱼米之乡—合巢芜之旅”,成为安徽省十佳旅游线路。

会展旅游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从政策层面积极扶持会展旅游业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去年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合肥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市政府出台了《合肥市加快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近几年,我市会展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推出并进一步完善。成立了“合肥市会展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合肥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5月出台了《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合肥会展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市会展办、商务局和财政局共同出台了《合肥市鼓励会展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市政府扶持会展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市政府又出台了《合肥市大型会展工作保障预案》,进一步加强对会展的服务保障工作。,市政府调整了合肥市会展领导小组成员,由常务副市长张晓麟担任会展领导小组组长,并加强和充实了会展办的领导,完善并健全了会展办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能。,为加强会展工作,促进会展发展,我市修订了《合肥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出台了《合肥市促进和鼓励会展业发展政策的实施细则》。

会展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由于绝大多数展会都是按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的,以往展会“撞车”、同一档期多次重复办展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会展办逐步加大了协调、引导力度,并通过会展行业协会来促进行业加强自律。现在,各专业会展企业及会展中心、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场地单位,依托各自特点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办会办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会展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2、我市发展会展旅游业劣势分析。

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合肥地处内陆,与旅游先进城市和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相比,不靠边、不靠海,既无名川大山,也缺少像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著名的旅游景点,知名度不高,加之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产业规模偏小等不利因素,旅游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历史文化遗址虽多但可供参观的成熟景点较少。目前我市旅游资源普遍体量偏小,多为历史遗产类,其中包公墓系迁葬类,李府属重建类,其它类型数量相对较少,在全国并不占有很大优势。

缺乏旅游特大项目支撑。一直以来,我市缺乏旅游特大项目支撑,存在着品牌效应较低,品牌支撑力不足的问题,缺少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现有产品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不足以吸引游客专门到合肥来旅游。由于前期未能抓住机遇,加之投入不足,我市曾经失去了建设像芜湖方特那样具有震撼力的现代化主题公园的机会,这是合肥旅游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缺憾。

会展业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国际性、全国性会展数量不足,具有特色的品牌展会不多,尚未形成象广州广交会、杭州西博会、厦门投洽会、深圳高交会那样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展会。与国内会展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国际性会展太少,围绕合肥及安徽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策划举办的区域性会展也较少。会展业市场主体培育滞后。我市目前从事会展的企业只有60多家,而会展经济发达的城市会展企业都在数百家,甚至上千家。会展企业不仅数量少,实力也比较弱,普遍存在规模小、资金少、观念落后,经验不足等问题,具有运作全国性、专业性展会能力的公司不多。与国内外著名的会展公司相比,在管理模式、公司结构、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随着我市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会展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精通展览设计、会展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会展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尚未形成,会展保障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程度低,综合服务水平不高。

3、会展业发展体制不顺。

1、会展办在协调工作方面:大型会展尤其是全国性展会涉及政府提供具体服务的部门多、时间紧、任务重,安全责任大,客观上需要会展办有很强的协调力度。

2、会展办公室只是临时性协调机构,但日常协助企业申办展会、组织协调各类大型会展活动的事务越来越多,现有会展办设置状况极不适应合肥会展经济工作的发展要求。

城市承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会展旅游业是一个与城市承载能力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对展馆、交通、宾馆、通信及配套设施等方面要求较高,我市在展馆、配套设施、保障能力等软硬件条件上与发达城市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的需要。一是展馆面积不足。除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为3.7万平方米外,其余3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均在8000平方米以下。二是配套设施不足。国际会展中心周边星级酒店、大型购物商场、高档次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仍显不够,为参会客商提供高标准的综合配套服务仍难保证,展馆仍处于单体经营状态。三是国际航班明显不足。由于自身条件等客观原因的局限,目前我市骆岗机场仅开通了合肥—首尔、合肥—香港两个国际航班。稀少的国际航班,是我市海外客源市场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型会展期间,道路通行不畅、公交运力不足、车辆停放难等矛盾也比较突出。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会展旅游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但是,合肥会展旅游总体看好,未来更好,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条件,抓住难得的机遇,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化挑战为机遇。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充实市会展办的工作力量。

针对会展业和旅游业,合肥市会展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旅游局分别承担了管理责任,但均各司其职,未能充分结合。特别是会展业,我市还缺乏一定主导推动力量,尚未完善相应的立法、监督机构。若要将会展旅游作为一产业发展,我市还缺乏一个管理部门。据了解,目前全国有十几个省会城市设有独立的会展机构(有编制)。我市组织开展过一次“会展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提出“完善领导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市会展办公室力量,将市会展办公室列为市政府直属单位,由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提升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能力。”从我市会展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充实政府会展办公室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如有编制问题限制,可采取从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添人不增编的方式解决,建议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

2、加快会展场馆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以后的发展,有必要把旅游业作为重要项目,进一步加强旅游产品的包装与营销、重点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发展的区域合作,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的腾飞。

经济调查报告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调转促”为抓手,全市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新的提升。

经济总量xx领先。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2亿元,同比增长9.7%,分别高出省、xx市平均水平1.1和0.3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居xx第一;财政收入20.8亿元,增长11%,总量xx第一;固定资产投资159.7亿元,总量、增幅xx第一。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上半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0.9亿元,同比增长10.5%,总量位居xx第一,增速位居xx第三。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上半年重工业增幅高出轻工业12.3个百分点。“新三板”企业总数达8家,总数位列全省县级第二。

重点改革成效显著。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得到国家卫计委和世界银行的充分肯定,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获得农业部表彰。全面完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三权”登记试点;积极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颁发了全省首份网上电子营业执照。

创业活力明显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上半年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1534户,总数达28905户;新增私营企业数818家,总数达9973家。各类市场主体呈现量增质升的可喜局面。

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xx海关xx通关监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xx经济开发区成功获批国家级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安徽省知识产权示范区。

从调研走访情况看,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大项目缺乏、外需持续低迷等问题依然存在。表现为:

经济形势喜中参忧。作为我市主导产业的仪表电缆,受国家许多大型工程停建或缓建影响,销售不容乐观,只有少数企业勉强与去年持平。此外,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息息相关的泵阀、船舶、混凝土等行业生产呈下降趋势。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资金回笼慢、缺少大项目好项目支撑等问题,部分骨干企业后劲乏力。

招商引资有待加强。多数企业投资处观望态度,加之我市“三无”因素制约,招商引资难度大,招大商难度更大。招商线索多,但签约项目少、大项目更少,25个签约项目中5亿元以上的项目仅4个;签约项目转化率偏低,去年签约未开工项目和撤销项目就有34个,转化率仅为20%;到位资金率低,上半年实现到位资金14.9亿元,低于序时进度。

贸易下行压力较大。限上商贸总量偏低,上半年限上零售额仅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34.6%,对零售总额增长的拉动力不强。对外贸易回升乏力,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3.6%,其中出口下降12.3%,负转正势头不显。外需持续低迷,由于我市企业外向型程度较高,受外需不足影响较大。出口型企业业务外流,出口退税速度慢、周期长、程序繁,很多企业选择在外地报关。

“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工业仍将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科学研判、风险预警,提高精准帮扶实效性。要对规上重点企业、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在用地、融资、用工、产品销售等方面,按一企一策要求,有针对性地予以扶持,真正帮助解决生产经营转型升级中遇到困难和难题。要加大“企业减负30条”、“工业升级30条”宣传力度,完善配套政策,简化申报手续,形成多部门联动机制。要加大出口退税垫资力度,引导出口型企业业务回流。要积极引导优势企业挂牌上市,对困难企业实施驻点帮扶。

要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投资,抓招商就是抓增长,抓招商就是抓发展的意识。要认真研究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新要求,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要坚持领导挂帅,高位推进,主动登门,多点出击,精准招商。要进一步统筹招商力量,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园区优势,扎实开展专业招商、以企招商、产业链招商,提高产业集聚度,形成“落地一个、壮大一个,引进一家、带来一串”的良好社会效应。要优化招商服务,对签约项目的核准、备案、规划、土地和环保等手续的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实行联审联批,优先办理,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性办结,确保招商项目快审、快批、快建,提高签约项目转化率。

要始终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以项目投资确保经济稳步发展。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用足、用好国务院奖励政策,加强对政策、市场、市情的研判,精心筛选、包装和储存一批事关发展大局、事关产业升级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库,真正形成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格局。要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围绕新建、续建、竣工、储备等关键环节,坚持“四督四保”工作机制,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对照项目清单、运行清单,强化跟踪问效,全力保竣工、推续进、促开工、抓储备,确保全年投资项目序时推进。

要鼓励金融机构根据xx企业特点,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推广和扩大“易信贷”覆盖范围和授信规模。要充分利用国务院赋予我市的直通车政策优势,加紧跟进10到15亿元的企业债券发行工作。要按照节约集约的原则,引导社会效益优、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入园发展,最大限度发挥零星存地效益。要加强对“两区四园”及各镇工业集中区长期征用未建设闲置土地的清理,采取“腾笼换鸟”等措施,解决土地闲置问题,提高资产利用率。要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新模式,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要促进创新要素向骨干企业集聚,支持科研院校与创新创业企业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经济调查报告

布列斯特自由经济区(以下简称自由经济区)最初是由原苏联最高苏维埃1988年批准设立,苏联解体后,1996年白俄罗斯总统发布总统令重新确定建立,政府相继颁布了《布列斯特自由经济区行政章程》和《布列斯特自由经济区条例》,是白第一个自由经济区,批准设立期限为50年,由东西两区组成,占地面积七十一平方公里,位于白俄罗斯西南边境的布列斯特州首府布列斯特市,该区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区内设有海关和物流中心。成立之初,自由经济区总结、吸收各国自由经济区的建设经验并从中国邀请来10余名专家咨询、指导,根据本国的实际制定出发展规划和相关法规、规定。截止到目前,该自由经济区注册有企业98家,其中外资企业40家,合资企业36家,而真正正在经营的有65家,安置就业约8000人,年出口额约1.5亿美元,主要出口到欧盟、俄罗斯等地区。自设立至今共吸引投资1.2亿美元,外资主要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波兰、奥地利、俄罗斯、捷克和以色列等国。

(一)布列斯特州概况。

自由经济区所在的布列斯特州位于白西南部,西与波兰接壤,南与乌克兰接壤,面积3.2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5.7%,人口约147万,州府城市为布列斯特市,人口约30万。

布列斯特州现有各种企业1500多家,其中大型企业328家,合资和外国独资企业340家。食品、轻工和机器制造业为该州主要工业企业,占全州工业生产的2/3,此外,还有电力能源、林业、木材加工、浆纸和饲料加工等工业企业。

农业以肉、奶、谷物生产、土豆、甜菜和蔬菜种植为主。

(二)地理交通情况。

该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处于东、西欧交通枢纽的十子路口。西起柏林,途经华沙-布列斯特-明斯克-莫斯科的e-30号公路乃是东西欧的运输走廊,电气化铁路西可直达德国、波兰等中西欧各国主要港口。自布列斯特南可直达乌克兰首都基辅,北通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布列斯特市还有可起降波音747的国际机场,并运行着国际货运航班。该州基础设施良好,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及航空四通八达,具有良好的客货运输条件。

该自由经济区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制药、汽车、食品、电子、家具、机械制造和木材加工等行业,不允许单纯贸易性质的企业注册。

自由经济区规定:法人企业最低注册资金不得少于5万美元,投资额不得低于40万美元,木制家具企业投资额不低于100万美元,肉类食品加工企业投资额不低于300万美元,但投资资金可在5年内逐步到位。

除高新技术和进口替代产品外,20xx年前注册成立企业的产品出口比重不得低于70%,20xx年后注册成立企业的产品出口比重不得低于90%。

外商投资企业的设备及进口原材料免征海关税,用于投资的技术设备出厂时间不得在5年以上。

自由经济区土地基本租赁费用根据其位置、面积及投资用途每平米年租金0.3-0.8美元。如租赁现有建筑物,则月租金每平米2-2.5美元。

自由经济区内企业利润和收入税实行五免五减,其它需交纳的税费:增值税、消费税、生态税、自然人收入税、土地税(或租赁费)、国家和社会保险费、国家税收等,区内企业总体税赋水平比区外企业低40%(详见附表)。

布列斯特自由经济区作为白建设最早的特区,以其规范、开放性的政策法规、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对欧贸易桥头堡的特点优势已成为投资贸易的首选。随着欧盟的扩大,白的邻国波兰、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都已成为欧盟新成员,布列斯特自由经济区也已处于东西欧经济贸易边界的最前沿。这些变化为该自由经济区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欧盟和俄罗斯已开始着手对e30公路的改扩建,以及布列斯特口岸设施进行改造;一些原波兰境内的对欧出口企业开始迁到布列斯特自由经济区。白政府最近决定将布列斯特市三家闲置的原大型国有生产企业(灯泡厂、电子设备厂、机械制造厂)的设施划入自由经济区,以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在白双方企业无论是在自由经济区内还是自由经济区外的生产性合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一方面是由于中白两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其劳动力成本和机会成本比较高,行业性生产配套水平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尚未引起我企业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企业对白市场、白的投资环境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及相邻周边国家市场发展前景不够了解、缺乏信心。

白西邻欧盟,东与俄罗斯实现俄白联盟和经济一体化,使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地理方面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其市场也将不仅局限于本土,必将扩展到欧盟和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与此同时,白政局稳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和睦。这些都为我企业在白投资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备开展对白的投资贸易外部市场条件。

白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在某些领域也有相当优势,人员素质强,基础配套设施全,劳动力成本与欧盟国家相比也较低,对我又比较友好,社会治安良好,具备开展投资贸易的内部基础。而自由经济区以其法规制度健全、管理较规范和较优惠的税收政策可为企业正当经营提供赢利保障。我应积极引导企业抢占先机,通过实地考察,认真研究其它国家在白自由经济区投资及合作的成功经验,与白方在高技术领域加强生产性投资合作,以科技带动经贸和生产合作,从而推动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向更宽的领域发展。

我处将进一步重点了解白自由经济区的各种信息,为国内企业服务、提供信息和咨询、牵线搭桥,以促进“走出去”战略的实现,逐步扩展双边经贸合作。

自由经济区内、外企业税赋比较表。

序号税、费种类白俄企业合/外资企业区内企业。

1、增值税20%20%10%。

2、消费税根据消费品费率同样同样。

3.地方专项基金收入的2.5%同样同样。

4、国家专项基金收入的2%同样无。

6、不动产税折旧后生产和非生产基金的1%同样无。

7、收入税红利的15%同样5年内红利免征。

8、公民收入税按税率9-30%同样同样。

9、特别税工资的4%同样无。

10、社保基金工资的35%同样同样。

11、就业基金工资的1%同样同样。

12、生态税按税率(根据废弃物种类)同样同样。

13、土地税根据地块位置等按税率同样无。

经济调查报告

在新冠疫情的突然来袭下,我们受到了生死的考验。但在我国国民的一同努力下,我们控制住了疫情,疫情情况开始降低,可疫情的影响仍在继续。长久的停工不仅使各大企业损失惨重,也让许多小商小贩几乎无法维系日常生活。在这个情况下,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其中最受关注的则是地摊经济,作为一个经营费用低,没有转手费,没有装修费,没有租金压力,没有雇员工资压力,不用交税,经营成本如此低下的从事方式,它对于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极为重要,不少商家由于再开店压力巨大而放弃开店从而失去经济来源,甚至于欠下债务,且这也为社会增添了许多失业人员,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重归日常生活的好法子。但有利也有弊,其对城市的市容市貌以及日常交通有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广大的地摊经济也会让一些正常店家的经营更是雪上加霜,而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矛盾纠纷也是一项很麻烦的问题。所以为探明它对人们在日常中的影响,我们小队对其进行了调查。

地摊经济的由来已久,从报告中可以看出,86%的人都对地摊经济的发展持支持态度,现在我们国家在经历一场疫情的斗争之后,经济发展收到了严重的影响,无数人失业,发展地摊经济有利于经济复苏与发展。80%的人都在地摊上买过东西,而这其中的人有40%都表示,在买地摊物品的过程中买到过假货或质量不达标的物品,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说明现在市场监管还是不够到位,还存在问题,所以完善市场监管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在地摊上卖食品同样也是一个问题,调查报告中有80%的中年人表示不会去地摊上买食品,而年轻人只有20%表示不会去买食品,有60%的人表示地摊上的食品美味但不卫生,这是制约人们购买食品的很大一个因素,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与合格证的办理,这才能真正让人们吃的放心,促进经济复苏与发展。有40%的人表示在疫情期间有去摆地摊的想法,只有20%的人表示在疫情期间去摆过地摊,可见疫情确实对人们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45%的人表示在发展地摊经济的情况下会对实体店的发展造成影响,现在网上购物越来越发达,人们也习惯在网上购物,而现在随着地摊经济的热潮来的,实体店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但随着地摊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人们出门购物,也会给实体店创造更多的机会,到底对实体店有好处还是坏处还是要时间给我们答案。

地摊经济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大意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由于其非合法性存在而被视为城市里的边缘经济形式。但由于近期疫情影响,国家经济受损,地摊经济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与大型商贸来往不同,地摊经济流动性强,方便快捷,并且经济实惠。作为摊主,没有中间商来赚差价,可以较好地获得利润;作为顾客,也可以经过与摊主面对面交流,可以确认商品,对商家商品都加深了信任程度,还能以比门店低的价格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可谓实惠。地摊经济作为一种边缘经济,虽然规模不大,但其分布倒也不小,商品种类也因其变得丰富多样,老百姓的创造力也能被激发,使地摊经济更加富有内涵和层次,得到了不断深化。另外,地摊经济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缓解了现代人的就业压力,运营成本低,没有转手费,没有装修费,没有租金压力,没有雇员工资压力,不用交税等等。但因仍具有一定的非合法性,地摊经济的缺点也是较多的。首先,地摊经济大部分是以路边摊的形式出现,而这样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交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次,作为小型经济,对那些正规店铺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地摊经济虽然是卖家与买家近距离接触的,提高了贸易的可信程度,但并未解决不诚信贸易的问题,因为是个体私人经营,所以并不能做到百分百信任。即使为买家提供了完全的商品信息,也无法像大型商贸公司那样官方正规的,毕竟地摊经济是个人经营,商品质量无法确实保障,像是大型商贸公司的话就不大会有这种问题,因为如果出现,会很影响公司的信誉和形象,相比之下,这种流动性强的地摊经济就不大会注意这些。还有,地摊主之间有时也会为争夺摆盘而竞争可能发生暴力,这也是导致社会秩序差的隐患之一。可是就当下而言,地摊经济对我们是利大于弊的。许多的大型正规商贸公司都很需要物流,而疫情的影响,导致物流一行业基本瘫痪,商贸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被迫停止。这时地摊经济就可以凭借其优势较好较缓地复苏国家经济,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因地摊经济更好地缓解疫情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地摊经济也是经济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要理性对待地摊经济的发展。政府也要加大对地摊经济的扶持与掌控。

关于“地摊经济”,起初在很多人的眼里和口中只是“脏乱差”的代名词。直到所有人亲眼见证它的发展和样子,我们才有所改观。一场疫情,全国老百姓都只能宅在家里,许多人因此失去了工作,倡导重启“地摊经济”,是为了让老百姓更有致富的方向,是为了给底层群众一个避风港,但是重启是建立在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之上,重启下的“地摊经济”要更符合时代的特征,撕下“脏乱差”的标签,让“干净,安全,有序”成为地摊经济的新主角。我们能清楚的体会到街道上不再空旷无人,属于老百姓活色生香的市井气息又要回来了,城市又将呈现勃勃生机。

经济调查报告

作为龙江重要的国家一类对俄陆路口岸,xx县辖6镇102个村,农业人口10.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6.2万人,富余劳动力3.5万人;耕地面积73.3万亩,人均7.26亩。近年来,通过境内外互动,转移、中转、吸纳并举,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20xx年共转移3.38万人,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96.8%,其中,就地转移2.46万人,向境外及国内大中城市转移9200人,分别占转移总数的73%和27%。具体呈现以下趋向和特点。

1、转移领域由埠内向境外转变。充分发挥口岸中龙头带动作用,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扩张农村富余劳力就业空间。大力开拓俄罗斯市场,先后在俄十月区、乌苏里斯克、海参崴等地建成16处以轻工产品、果菜、粮食为主的综合批发市场,有17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此从事境外营销,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积极推进跨国投资,目前边贸企业已在境外创办各类实体52家,其中加工型38家,投资额达2.97亿元,涉及轻工产品、木材加工及金属冶炼、装璜建筑等领域,承载农村劳动力近千人。扩大对俄农业科技合作,县政府在俄罗斯租赁土地1300公顷兴建农业技术合作基地,在俄远东地区创办13家中小型农场,年输出县内外农民劳务人员20xx多人,收入近20xx万元。20xx年,向俄、韩、日等地转移县内劳动力4300人,占转移总数的13%。

2、转移渠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做精做强县域经济,广辟转移渠道。围绕壮大口岸进出口加工业,深入实施“落地生根”工程,累计投资1.26亿元,兴建对俄进出口加工、绥阳进口锯材加工及华宇工业园区,已承载企业37户,26户建成投产,华海木业、宁城渔业、顺风松仁加工厂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相继投产,安置农民进城务工1700多人。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培养产值超百万元、就业超百人的乡企45户,安置农村劳动力2400余人;绥阳镇创办木材加工企业28户、黑木耳加工企业15家,安置农村劳动力1000多人。加速发育农村第三产业,吸纳富余劳动力到小城镇经商、务工,xx镇依托城郊优势,常年从事餐饮、运输各业农民4000多人,占农村劳动力50%以上;绥阳镇投资1800万元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带动6000多名农民专门从事黑木耳销售、运输及其它关联产业。发展“能人”经济,县内及境外已有4000多名经纪人脱离土地,常年或季节性从事农产品贩销。

3、转移方式由输出向吸纳转变。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发展袋栽木耳2.4亿袋,耳农7000余户,年产量达万吨;建成果树、蔬菜生产基地18.5万亩,年产鲜品17万吨,成为全国黑木耳生产销售第一县和沿边较大的出口果菜生产集散地。黑木耳、出口果菜、特色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蓬勃兴起,对本地和外埠农民产生了强劲的吸纳力。据不完全统计,4大农业主导产业年以“离土不离村”方式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吸纳穆棱、林口等周边县(市)民工1000多人。绥阳镇绥西村218户农民,今年发展袋栽木耳1200万袋,冬春两季户均雇佣附近农村劳动力4人,全村年劳务费支出达到80多万元。启动建设以加工为主的中俄——波尔塔夫卡互市贸易区,中方一侧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商品交易中心主体工程完工,仅建筑一项就吸纳外地民工20xx余人。走出国门创建吸纳基地,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十月区等地兴建劳务点300多个,面积达到4.5万亩,长期雇工4000余人,其中外地民工达2500多人,来源多为吉林、山东及本省齐齐哈尔、龙江、海伦、巴彦、兰溪、绥化、呼兰等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吉信工贸集团分别与温州达芙妮、盛宏达鞋业合作,投资3000万元在俄乌苏里斯克兴建11条鞋业生产线,日产皮鞋、旅游鞋4万双,仅此吸纳温州籍农民工400人,月收入均在20xx元以上。

4、转移农民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管理型转变。着眼提升转移农民素质,以县农广校为中心,利用县职教中心、劳动培训中心、农技推广中心、农机驾校的师资和设施,对农村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和进城打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协调县内26户企业与各镇签订550余份用工协议,举办黑木耳栽培、木工、电工、土木工程、俄语等专业培训班53期,受培训人员1.17万人次,占农村剩余劳动力76%。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劳动法》、《合同法》、安全知识、境外风俗、礼仪常识及专业技能培训,为打造外向型劳动力品牌奠定了基础。一批转移出去的高素质农民逐步从操作层步入管理层,由受雇于人变为雇人务工的经理人。俄十月区200多个中国劳务点中,90%以上的承包人都为本地农民,建成俄罗斯最具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全部直销俄市场,投入产出比1∶2,每人年净收入50万元。大肚川镇胜利村农民赵彦铭投入100万元,在十月区、西伯利亚承包菜田500亩,雇佣国内民工50余人,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5、组织形式由无序向有序转变。成立劳动力转移领导机构,确定镇村专人管理,对农村劳动力全部登记造册。加强埠外劳务市场对接,组织参加海林劳动力转移洽谈会,召开有60余个企业、800个民工参加的劳务供求洽淡会,安排劳动力600余人,占总数75%。三岔口镇泡子沿村组织村民与俄十月区星火公司签定300公顷土地承包合同,两批派出驾驶员、农业指导员98人,月工资1300——1500元;分别与华宇集团、宁城渔业、绿林牧野养貂公司及建筑企业多方联系,转移劳动力60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6成以上,人均月工资1000元——2200元,仅此一项年可增纯收入100万元,人均增收430元。高安村发挥亲缘优势,主攻对韩劳务输出,村委会为出国农民统一办理各种手续,全村500名劳动力已赴韩350多人,年纯收入高达400多万元。制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意见、方案及考核办法,放宽户籍管理,为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办理城镇户口;对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给予政策、资金扶持,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小额贷款,三岔口镇20xx年落实农贷资金20xx万元,其中劳务输出专项资金达320万元,占总额16%。

1、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20xx年,实现劳动力转移收入1.56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2.7%,占全年人均纯收入30%以上,劳务收入成为许多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一些镇村出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带活一方”的可喜局面。三岔口镇4个朝鲜族村60%的劳动力长期在俄、韩、日从事跨国劳务,今年该镇又通过边贸公司向俄输出劳动力500余人,人均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依托能人带动向韩国输出劳动力400多人、向日本输出100多人,人均年收入达5——15万元。高安村农民权仁培在俄罗斯承包了120亩菜田和5000平方米棚室,带动本村80余名农民到境外出劳务,年收入达130万元;当地农民金吉男承包了赴俄务农村民留下的200亩土地,发展绿色水稻种植,年收入近10万元,实现了境外土地开发和村域资源利用的良性互动,今年该村人均收入高达2万多元,成为依靠境外输出致富的新亮点。

2、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县4.3万亩耕地流转,有效盘活了农村人力资源,推动了耕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地产优势农产品的专业、规模、区域化生产。将已转移农民弃耕的土地及山场、水面、滩涂,及时进行转、卖、租,一批专业村、种养大户脱颖而出,带动发展黑木耳、烤烟、果菜、优质米、特色养殖等生产基地30.5万亩,其中绿色食品13.5万亩;木耳专业村发展到98个,占行政村总数96%,辐射农户1.5万户,吸纳农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其中绥阳镇绥西、三道河子和大肚川镇石门子村黑木耳示范区摆放规模分别达到1200、1500、1600万袋,纯收入实现1162、1329和20xx万元。三岔口镇幸福村农民王会仁,通过合理流转土地,从45户外出农户手中承包了330亩土地种植圆葱,总产达1300吨,纯收入超过50万元。

3、加速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依托的小城镇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城镇有了稳定职业,并购房落户,去年以来已有1900名农民变“市民”,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民入城安家置业。部分外出打工者致富不忘家乡,纷纷返乡回城投资创业,又反哺了“打工经济”发展。进城、返乡农民共同构成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主体,助推了城镇第三产业及公益事业发展。三岔口镇农民金圣范赴韩务工多年,回乡后投资20多万元建起一流的韩式餐馆,雇工20多人,带动全镇发展餐饮服务业170余家。绥阳镇红旗村农民董玉臣通过打工完成原始积累,现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木材加工厂,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56人、下岗职工15人,吸纳周边县(市)民工31人。xx镇大城子村民毕希铭打工致富后不忘乡亲,多方筹措资金48万元修建长642米的便民路,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行路难问题,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时高票当选为村主任。

一是受传统观念束缚和旧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农民不会转移、不懂转移和不想转移现象仍普遍存在;受域内黑木耳等特色、高效产业快速崛起的吸引,一些农民产生小富即安、看家守业等狭隘思想,不考虑潜在的发展,不愿离土创业,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甚至回流,给资源合理利用、调精做强产业增添了压力。

二是农民整体素质不高,脑力型、技能型的高素质农民还占少数,近90%的农村劳动力均为初中以下文化,接受过技术培训的也较少,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市场意识,转移出来后大多只能从事苦、脏、累的工作,更难向新兴产业转移,制约了就业结构调整,在与城市劳动力的竞争中也往往处于劣势。

三是除对外输出劳务趋于有序外,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仍较低,大多还处在自发、无序状态,主要途径限于“亲靠亲”、“邻帮邻”,制约了劳务经济的深层次发展;一些中介组织运行不规范,存在着信息不准、管理不细,重利益、轻服务,影响农民合法权益等现象。

四是随着近年来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下岗职工有所增多,导致城镇对农民工的.容纳能力没能有效提升,甚至出现“吐纳”现象,阻碍了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具体操作部门受职能、权限等掣肘,仍限于抓引导、拢情况、报数字,综合管理、协调力度不够。

1、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升特色产业吸纳力。着眼创建全省重要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吸纳基地,牢固树立“抓调整就是促增收”理念,坚持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业不动摇,促进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打造外埠农民吸纳平台。稳定、有序扩张黑木耳生产,力争20xx年发展袋栽木耳3.5亿袋,建成国家级食用菌生产基地;以创建全国黑木耳菌种生产管理规范化示范县为契机,组建世界上首个黑木耳dna标准指纹图谱和数据库,强化菌种研发和系列食品精深加工,争取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将建成黑木耳生产、加工、销售、效益的全国第一县,仅此一项产业年承载埠内外农村劳动力3万人以上。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精准化,统筹发展烤烟、果菜、特色养殖等主导产业,完善国家级苹果梨示范区、万头优质马鹿核心群基地建设,合理扩张发展规模,兴建绿林牧野裘皮加工厂、对俄出口果菜批发市场等一批加工、储运龙头,壮大龙型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的强势载体。

2、全方位拓展劳务输出,打造劳务经济强品牌。深度发掘口岸中转功能和现实潜力,突出境外市场信息与地产农产品、域外资本与地利条件、国外丰富土地资源与县内富余劳动力三项整合,迅速将向境外输出劳务这块“蛋糕”做大,促进农民成规模、跨区域流动就业,建成全省最大的劳务中转基地。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新模式,推进对俄劳务输出产业化,发挥外贸企业对俄市场开拓的先发优势,吸引联合香港、江浙名企、名牌,共赴俄建企兴业,创办境外实体群、创业园,带动埠内外农村劳动力批量输出;扩大对俄经济技术合作,夯实农业种植、养殖,拓展轻工产品加工、家电装配、建筑承包、矿产开发等优势及新兴领域,为农村劳动力境外就业构筑适宜平台。广借跨国企业、驻外机构、海外亲属等媒介联络接洽,对口输出高素质“产业工人”,树立国际信誉,叫响劳务输出品牌,促使更多农民走出国门。

3、着力发展非农产业,开辟转移吸纳新渠道。将培植壮大非农产业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长效转移的重要抓手,活商兴工强企,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支撑。倾力推进中俄——波尔塔夫卡互市贸易区建设,运营中方一侧商品交易中心,鼓励吸引两国企业相对投资,促成中俄对应建设、对等开放,建成以加工为主的特色互贸区,形成巨大的跨国商流、人流、物流,带动周边运输、餐饮等配套产业快速发展,最大限度扩展农村劳动力的承载空间。着眼创建沿边重要的轻工产品、进口木材、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深入推进“工业兴县”,整合在建“一区五园”,规划建设带状中俄国际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型跨国连锁加工园区,促进项目集聚、企业簇群,形成特色块状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容量。发挥民营化程度高、原始积累雄厚的优势,引导全民创业,壮大民本经济,扶强做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结合型中小企业,加速发展与区域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商贸、饮食服务、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使农村劳动力实现可靠的职业转移。

经济调查报告

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这些经济表现最佳的市场,同时也是通胀水平居前列的经济体。而受欧洲大陆的债务危机的影响,西欧国家也有45%的受访者提到成本增加,使得这一地区的企业信心和经济乐观程度双双垫底。

调查显示,面对通胀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表示已经无法通过削减成本予以应对。

约30%的受访者认为政府会出台正确的中期支出政策,但有16.5%的受访者担心支出水平过高或过低,且这一群体所占比例自2009年年末以来每个季度都在上升。

全球融资渠道在过去六个月内一再收紧,而且从成长资本和短期流动性来看都是如此。加上经营成本攀高,可能导致了更多受访者担心客户(31%)或供应商(15%)可能会倒闭,表示有逾期付款问题的'受访者比例也有所增加(31%)。

虽然这些趋势令人担心,但财务专业人士的信心指数尚未恶化到令他们相信会出现新一轮经济衰退的地步。

过去两年间,非洲和亚太地区的财务专业人士自始至终都比其它地区的同僚更加乐观地看待经济复苏状况。这也令他们所服务的企业保持着较高的信心水平。

但是在本次调查中,这两个地区的信心水平低得出奇。亚太地区更出现了两年以来的首次信心净下降。香港和马来西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新加坡则力挽狂澜,信心进一步提升。

远东地区暗淡的景象反映出日本地震影响余波未平。而非洲的信心不振则主要受累于其它地区缓慢的经济增长。acca全球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显示,经合组织国家经济活动的减少在过去数月以来对供应链的影响不断下行,首当其冲的是亚太区,进而蔓延至非洲。

但是与此前一个季度有所不同,绝大多数融资压力都集中在亚太和中东地区。

面对以上种种挑战,绝大多数类型的增值机遇愈发稀缺,投资环境略有转差,特别是就融资和商业支持而言。投资本身依然保持平稳,就业和人力资源投资前景甚至还略有好转。几乎可以肯定,这与新订单缓慢恢复不无关联。

报告作者、acca高级政策顾问席察斯(manosschizas)说:“最新报告中关注的焦点很多,包括:亚洲和非洲的经济动力减弱这一问题在过去几个月以来越来越凸显。紧缩限制在西欧也引发探讨,即便新订单和就业正在复苏,信贷再次收紧、现金流变少也是可能发生的。”

“如果以上新趋势保持下去,加上高通胀、低投资,我们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看到不稳定程度的进一步加深。2011年下半年,无论是在事务所或企业任职的专业会计师都会面临更艰巨的挑战。”

此次最新调查显示,自acca于两年前启动该调查以来,亚太地区首次出现信心水平净下降。在主要的acca市场,香港和马来西亚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中国大陆的信心指数则只有小幅下降。只有新加坡力挽狂澜,信心进一步增强。

acca相信,本季度的调查结果主要是受到日本地震灾害的影响;总体而言,亚太地区更多的受访者仍然相信,全球经济形势正在改善或者即将有所好转(49%),持相反观点的比例为41%.但报告同时指出,亚太地区会计师在过去两年内的信心增长愈发缓慢,亚洲经济复苏也一直受到西方经济萎靡不振的拖累。

通胀在亚太地区全面加深。71%的受访者称企业和客户的经营成本上升,上季度这一比例为62%.当然,对这种趋势表示担忧的并非只有acca.该地区很多国家的主管部门都在控制信贷发放量。调查显示,信贷增速正处于1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该地区的受访者纷纷调低对政府中期(5年期)支出的预计水平,为政府加大控制通胀力度做准备。

由于货币紧缩政策一再持续,亚太地区受访者中认为融资渠道出现问题的比例较上季度显著上升(32%)。表示收入下降、汇率波动导致出现问题的受访者比例也有所上升。所幸上述问题尚未对现金流造成不可承受的压力,业务量似乎也并没有加快下滑。不过,上季度出现的投资负面趋势依然没有改变。

尽管如此,会计师和企业眼前依然充满机遇。最新一个季度显示,受访者认为客户行为的改变增加了盈利机遇。虽然上季度需求低迷,受访者仍然认为在不远的将来,订单将会增加。

经济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县按照围绕发展抓环境,抓好环境促发展的思路,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县的软硬环境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改善和优化,为客商投资打造了良好的环境平台:政策环境有了进一步优化。县委、县政府先后制订和完善了《关于支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国内外客商投资的规定》等一系列拉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实行免二减三,并对投资大、发展快、创税高的企业家,在经济上给优惠、社会上给地位、政治上给荣誉。服务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行部门服务承诺,实行了一事一议政策机制,促进了工业园区的积聚效应。法制环境得到进一步整治。加大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积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大力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坑蒙拐骗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独具特色的各类市场建设和绿色通道工程的实施,为促进产品交易起到了日趋明显的作用。发展环境的改善,有力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20xx年11月底,我县民营经济企业达到662户,从业员16623人,工业园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户,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7个;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制定鼓励技术创新新政策,并完成13个省市级新产品开发,其中10个为省级新产品,3个为市级新产品,园区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8.1亿元,上缴税金1.01亿元。

1、审批环节仍很繁琐。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政策部门执行不彻底,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执行不理想,新上一个项目,要经过立项、环评、规划等多个部门审批,拖上几个月时间的事并不鲜见。

2、收费标准随意性大,三乱现象有所反弹。一些执法部门收费罚款讨价还价,标准不清;有的人员收费,把权力作交易人情收费,毫无原则可言。有的部门借企业证件年检之机,搭车收费;有的部门把收费罚款作为工资等来源,对收费下指标、搞提成,不得不将收费向企业转移,造成投资环境恶化,在等界线不明确的地方,易发生乱收费问题,亟待规范。

3、投资环境问题反映强烈。一些企业反映,企业在施工建设期间,经常遇到当地百姓以土地是他们的地盘为由强行插手工程,而且费用还比当地市场要高,如不答应则阻拦企业施工,还有一些社会闲杂人员垄断建筑材料,强买强卖,砂霸石霸现象又有出现,致使企业建设成本增加。

1、加大力度,进一步营造优化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要按照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创新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领导干部将主要精力放到营造优化环境上来,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改善发展环境的积极性,用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把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引领到优化环境的实践中来,使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公民都成为优化环境的组织者、参与者、受益者,都成为优化发展环境的实践者、推动者、创造者。

2、全面发动,标本兼治,切实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要齐抓共管,协调联动。要有效地解决有些部门、单位和个人等待观望,上边热、下边冷,上边服务承诺,措施定得硬,下边软磨不执行的问题,真正把社会各方面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从解决影响优化环境的突出问题入手,逐步深入,由治标到治本,从根本上、源头上、体制上加以解决。要采取硬措施,加大打击力度,对影响投资建设的人和事要坚决处理,决不手软,狠刹三乱歪风,以使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环境有个根本的好转。

3、抓好政策宣传,推动现有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要通过多种形式,抓好政策宣传,狠抓政策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大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提高监管人员素质,改进监管办法,努力创造高效便民的服务环境。

4、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企招商,发挥现有骨干企业作用,改造现有企业,提升档次。以商招商,发挥现有外商作用,拓宽引资渠道,寻求更多外来资金。重点招商,针对农村实际和农产品加工需求搞好农业招商,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园区招商,发挥工业园区作用,加强规划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