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最新幼儿园数豆子教案(通用6篇)

最新幼儿园数豆子教案(通用6篇)

作者:雨中梧 最新幼儿园数豆子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数豆子教案篇一

1、在帮妈妈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2、能够遵守操作规则,正确使用操作材料,清楚讲述操作过程与结果。

教学材料:妈妈图片一张标记等若干幼儿操作材料: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有红黄蓝绿颜色特征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纽扣若干,上面有4——8不等的纽孔,上面有标记的小筐人手一个、固体胶人手一个。

(二)帮妈妈找纽扣(按两个特征标记分类)

1、巩固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

——小结:对!看到这两个标志就是要找红色的圆形的纽扣,两个特征要求都找对才能放进去。

2、第一次操作:按两个特征找纽扣。

——等会,请你先拿起你的小篮子仔细看看、轻轻说说“妈妈让你帮忙找怎样的纽扣?”然后轻轻再边找边说:“我找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纽扣?”最后数一数你找到了几颗纽扣?(妈妈的年纪大了,声音太大了她会受不了,我们不要吵到妈妈哦!)——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边操作边讲述。

——幼儿将小盆子拿好放到椅子下面,然后开始集中交流:你找到了几颗什么样的纽扣?怎样找才不会错不会遗漏?(仔细地看看……)个别关注:你找的是不是红色的三角形纽扣呀?看清楚颜色、形状,都一样才能放进自己小框。不要把别人的纽扣拿走哦!这是你要找的纽扣吗?)

(三)第二次操作:按量的多少进行正逆排序。

1、手口一致点数。

再数一数其他纽扣吧!

把洞洞最多的纽扣,找出来!拿最少的让我看看?

2、帮妈妈钉纽扣(正逆排序)。

——你们帮妈妈找到纽扣了,她可真高兴!愿意帮她把纽扣订到衣服上吗?从哪里开始钉?怎样订纽扣呢?妈妈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只有听清楚、想明白的宝宝,才会知道。

幼儿园数豆子教案篇二

1、在认识“0-9”数

字前提下,将它们排序。

2、在比较观察中,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3、数字变化后,幼儿对其形状感兴趣,并乐意产生想象。

ppt课件、操作板人手一份

1、出示10个格子,幼儿数出。

我们要开始游戏了,请你们的眼睛看过来,瞧瞧上面有几个格子?

2、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

在这每一个格子中都藏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接下来请你边看边猜它们分别是数字几?(适当的提高挑战性,请孩子们可以一口气猜出两个数字来)

1、请幼儿排列(提示两种方式“顺数”“倒数”)

这些数字里哪些数字最大,请你们来给这些数字宝宝排排队吧,你会怎样排?从小到大排。或者从大到小排。

0123456789

9876543210

2、分享教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

还有什么排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认识单数13579

(2)顺时针圆形

(3)三角形

(4)左边从小到大右边从大到小

过渡语:这10个数字宝宝是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听到的、和可以感受到的一些数字,你在生活中的哪里见到过这些数字宝宝,幼儿自由回答。(拓展思维:马路上有数字吗?汽车上有数字吗?)

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

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在家中找到了哪些数字,看看你家里有没有这些数字宝宝。

1、药瓶

看一看这是什么?(咳嗽糖浆)看到药瓶上的数字了吗?它代表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数字告诉我们,我们在喝药时,要看数字来喝,喝多了不行,喝少了也不行,根据医生说得要喝得正合适,咳嗽才会好。

2、温度计

看一看这是什么?(温度计)这上面的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它可以告诉我们身体是否健康,你们知道正常的体温是多少吗?(37度)

小结:有时候数字可以告诉我们身体的'情况。

3、日历

看到这些数字了吗?你能够将它读出来吗?20xx是代表什么意思?(日历)提问:明年是几几年?不知道没关系慢慢的我们会理解的。

小结:有时候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日期。

4、目录

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目录)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有时候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方位。

幼儿逐一观察每个由数字宝宝构成的图形。说一说画的是什么图形?有那些数字组成?

大人们用数字画一画,变个方向转一转,变出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交通工具,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数字宝宝都躲在哪里?这些数字宝宝都斜了多来,它们代表什么?(座位)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画,动手画一画。

幼儿园数豆子教案篇三

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开展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个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它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针对一定的数学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等大量活动机会,让幼儿在活动区内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那么,幼儿园数学活动区应如何开展呢?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在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教师对本学期的数学活动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什么样的目标就要考虑设计达到某个目标的数学活动区。把教育意图贯穿到数学活动区内容,创设一个与数学目标相一致的良好环境。比如,本周小班数学活动的目标是“按物体的颜色分类,能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颜色的物体”。那么,小班教师在当周设置计算活动区时,就应围绕着这个目标来提供材料。

数学活动区操作材料的投放是非常关键的。操作材料是教育的媒体,是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数学知识及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是施于操作动作,使外部物质动作,逐步进化到内部概念化动作的物质支柱,提供材料不单是活动前的准备,还是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整个教育过程所需的重要手段。因此,提供操作材料要充分考虑到幼儿各年龄段的认知特点。例如,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好模仿,学习目的性差,任务意识淡薄。他们对活动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兴趣。而到了大班,他们的学习目的性能增强了,能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出努力,重视学习结果和评价。小班和大班认知特点不同,同样的材料其效果是完全不同,一次大班教师利用印章、实物练习数的组成,效果很好。因此,要把学习任务融入材料之中,如增加些作业单之类的材料,幼儿按作业单的要求,配合实物进行操作他们会感兴趣,活动中不仅能得到有关知识的练习,还能培养任务意识,使它们从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增强自信心。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注重幼儿各阶段的认知特点。

在以中班数学《排一排》活动为例来说明一下,《排一排》活动是在幼儿已认识、熟悉的基础上进行活动的。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让幼儿学会多个物体进行比较的方法,在第一个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五个大小不同的西瓜图片,首先让幼儿知道这些西瓜是大小不同的。让幼儿想办法,如果要把西瓜从小到大排一排,怎么办?在孩子想办法的基础上教给孩子学会多个物体进行排序的办法。

2.能按要求进行比较物体并排序。例如:我为宝宝们准备了大树的图片,目的是引起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也是对幼儿学会多个物体进行比较的一个升华。

3.培养幼儿的目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第三个活动中,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盒子的薄厚,这也是我运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活动中,我还运用了游戏法、寻找法,通过游戏活动,能促进幼儿对物体空间形式的正确认识。如:分给幼儿不同粗细的树木图片,引导幼儿由粗到细排列,引导幼儿每次从中取出最粗的,一直到取完为止。然后,再按由细到粗的顺序把树木一棵棵收起来,放回原处,无形中培养了孩子整理玩具的好习惯。总之,本节课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

上述方法在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对于本节课,虽然从整体上看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我觉得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1.整节活动,孩子都在围绕老师设计的思路走,没有自由探索的空间,我想这是我设计活动的一个误区。

2.活动中,孩子的兴致不高,游戏活动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感觉到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待改进教学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要依靠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要依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要根据各个幼儿的实际水平;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有利于幼儿主动活动的材料,使其在操作中学习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力。并且,养成喜欢动手操作、爱动脑思考,具有求知欲望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中,让幼儿真正做到“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是教条。”需要我们从观念到行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到:

给幼儿一个空间,让他们永远向前;给幼儿一个条件,让他们有自己的一片蓝天。

幼儿园数豆子教案篇四

1、认识10以内的序数,并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2、能够正确运用“第几”来表示物体的顺序。

3、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序数词来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

1、小动物住楼房2、大色子棋3、宝宝阅览室

一、出示游戏材料,师生共同探索游戏玩法。

1、小动物住楼房:幼儿根据小动物背后的门牌号帮小动物找到家。

2、大色子棋:幼儿利用泡沫地塑,按1-20的顺序先拼搭好棋盘,在用色子玩游戏,既可以进行序数排列,还可以进行倒数、奇数、偶数的玩法。

3、宝宝阅览室:幼儿按序号找到图书在横排和竖排的位置,整齐摆放图书,学习正确的使用借书证。

二、幼儿自由选择游戏。

三、师生共同评价游戏。

1、个别幼儿有创意的玩法。

2、同伴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幼儿游戏兴趣持续的时间。

3、图书证的.领取和使用。

1、幼儿按照小动物身后的门牌号把小动物送入对应的房间。

2、幼儿按照书上的号码在借书证上找到对应的位置并作相应的记录。

1、鼓励幼儿有创意的玩法以及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

2、幼儿能在借书证上找到图书对应的位置,并做出相应的记录。

幼儿园数豆子教案篇五

1、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图片: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组合而成的一间屋顶为梯形的.房子,图形可拆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各种梯形图片,长方形、三角形的纸(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剪刀;人手一张白纸,上画三个正方形,剪刀;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1页《梯形大聚会》。

(一)导入主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猪一家造了新房子,这幢房子的屋顶很特别,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幢房子上有什么形状。"请幼儿在"小猪的新房子"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数数各有几个。

(二)认识梯形

教师:"这个一边可以当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出示直角梯形的图片)"这个两边有一样长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出示等腰梯形的图片)

(三)让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印象。

教师:"猪妈妈又生了很多猪宝宝,她准备给每只小猪盖一幢房子,小猪们都喜欢梯形的屋顶,下面就请小朋友来帮帮忙,帮小猪们设计出梯形的房顶。""老师这里有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纸,请你们用折纸的方式把长方形和三角形变成梯形,有谁想上来试试?"幼儿尝试把长方形和三角形变成梯形,再将剪下来的梯形拼在白纸上所画的正方形房子上面,作为小猪家的屋顶。

(四)出示活动教材,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征。

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1页《梯形大聚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寻找、涂色、连线活动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征。

(五)幼儿操作,教师在旁指导。

幼儿园数豆子教案篇六

中班幼儿对数的形成、点数已有粗浅的经验,本活动通过“纸宝宝找家”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在游戏和操作中,学习、理解7的数数与形成,懂得两数多一少一的关系,促进幼儿数字概念的形成,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数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形成,知道6和7之间多1、少1的关系,理解7的实际意义。

2、能运用多种比较多少的方法比较6、7两数的多少。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快乐的纸宝宝》,复习6的点数。

提问:瞧,谁来了?来了几个纸宝宝?(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

二、出示各种颜色的“纸宝宝”,引导幼儿认读数字7,学习7的形成。

1、学习7的形成,理解7的实际含义。

提问:又来了一名纸宝宝,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纸宝宝?数字7像什么?7还可以代表什么?

小结:7像镰刀,7可以表示任何7种物品。

2、观察不同颜色的“纸宝宝”,知道7里面有7个1。

提问:请你仔细观察,这7个纸宝宝有什么不同?

小结:每种颜色有1个纸宝宝,7中颜色就有7个纸宝宝,7里面有7个1。

三、出示“纸宝宝找家”图片,引导幼儿操作实践,理解6、7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游戏一:幼儿操作“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提问:纸宝宝找到家了吗?怎么帮助没有找到家的纸宝宝?(理解6和7之间多1、少1的关系)。

小结:6比7少了1,7比6多了1。

游戏二:幼儿操作“纸宝宝吃水果”进一步巩固6、7两数的关系。

教师敲响小鼓,请为纸宝宝拿比敲的次数多1的葡萄;第二次游戏,请为纸宝宝拿

比敲的次数少1的草莓。

四、引导幼儿玩游戏“抱一抱”,结束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音乐停止,教师说出数字,或比数字多1少1,几人抱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