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讲话稿>基层干部会议上的讲话(通用5篇)

基层干部会议上的讲话(通用5篇)

作者:雅蕊 基层干部会议上的讲话(通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基层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篇一

最近,我学习了国网公司10位特等劳模的事迹,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感动,催我奋进。他们虽然都是国网公司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但却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是前进途中指路的明灯。

记得小时候老师常殷殷叮咛:参加工作后要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我也曾浅薄地认为,爱岗敬业就是要为了工作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为了工作忽视亲情和友情,为了工作视带病的身体于不顾忘我投入。可在经历了多年的工作,并学习了劳模的事迹后,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岗敬业。

敬业不是加班加点,敬业不是任劳任怨,敬业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就拿营业厅的工作来说吧,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机械的运动,可工作并不都是枯燥乏味的,我们要学会在工作中寻找乐趣。面对客户不理解的时候,要想想他们满意后的笑脸。如果人在干事情的时候没有激情,那么显然就会缺乏自信,工作也是不可能干好的。因此,“创先争优”客观上要求我们每个员工都必须要有“不怕吃苦”的良好心态。

劳模的荣誉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创造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付出了辛劳和汗水,才能对得起劳模的称号。怕苦怕累当不了劳模,面对困难时畏缩不前也同样当不了劳模。那么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成为工作中的模范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认认真真地想问题,踏踏实实地干事情。而且,“创先争优”靠的绝对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大家一起团结协作,体现团体力量和价值才能够创造出模范和业绩。

作为我们基层的员工来说,我认为应该要坚持以下几点:

要真正热爱本职岗位,熟悉本职业务,融会贯通,增强业务能力。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新的形势对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做一行、精一行。

要主动亲切工作和服务对象,不要因为别人对自身工作高看一眼而自我感觉良好,把自己封闭和孤立起来,而要多上一线服务群众,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把自身工作的良好氛围造浓一些。

要提升境界,倡导奉献情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胸襟宽广,甘为人梯,时时处处以企业发展为重,以他人的成长和进步为荣,努力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有吃苦精神,甘舍小家为大家,发扬不怕辛劳、连续作战、追求完美的优良传统,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

我相信,只要以劳模精神为指路的明灯,在平凡的岗位上真正做到踏踏实实、勤学肯干,就一定能赢得他人尊重,实现自我价值。

基层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篇二

干部下基层才能更好地进行工作。下面由本站小编为你提供干部下基层工作报告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市委督查组:

一、县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县委高度重视,及时成立由县委、组织部长为组长的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单位、各乡镇成立相应得到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领导责任到位。县委书记经常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如何抓好落实作出重要指示。县委、组织部长亲力亲为,对干部驻村工作精心策划和部署。二是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县委领导多次主持召开各种层次的会议,围绕如何组织干部驻村,干部下去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干部下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干部下基层工作的总体要求、时间步骤、工作主题、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等。各乡镇根据县委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也分别制定出各自的工作方案,并根据方案认真抓好实施。

二、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有序开展。县委下发了《关于在全

县开展“百个支部结对、千名干部帮扶”活动的通知》,提出20xx年工作主题,抓好五方面的工作重点:第一,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认真解决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第二,抓好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协助当地党组织整顿好软弱涣散的基层领导班子,精心挑选和物色好优秀干部。第三,认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抓好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协调有关部门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第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宣传和教育群众,大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把上级党委和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完成好。为加强对驻村工作的领导,全县17个乡镇全部安排县直单位和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目前,县处级领导到乡镇、村指导工作150多次;县直单位包村干部到联系点指导工作1600人次。国庆节期间,市委、组织部长,先后两次来到我县**镇**村、**镇**村,详细了解镇、村经济发展情况,听取县、镇、村有关领导和党员、群众的意见,走访贫困农户,共同研究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民收入等问题,为干部下基层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表率作用。

纪律。要求驻村干部严格做到“五带头、五不准”,即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和文化科技知识;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做艰苦朴素、勤奋工作的表率;带头尊重当地干部和群众。不准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不准参与赌博活动;不准收受当地老百姓土特产;不准收受红包;不准在驻点村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所有开支。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县委书记专程前往**镇部分农村,检查干部下基层情况,叮嘱驻村干部们要努力克服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协助镇、村做好各项工作,造福一方百姓;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为驻村干部解决好后顾之忧,让他们顺利开展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资源,创造条件让这批干部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

关系。机关干部到农村帮助工作,通过开展“六访六问”,(即访老党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问他们对村“两委”班子工作情况和换届选举的看法和建议;访经济能人户,问他们勤劳致富的经验,进一步理清驻点村新年经济发展路子;访科技示范户,问他们如何运用科学种养技术,并鼓励他们发挥示范户和中心户的作用;访老纠纷户,问纠纷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解决纠纷;访老上访户,问上访的原因并尽力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访村里外出流动人员,问他们对村工作有无新的建议,向他们宣传村“两委”换届选举的情况,鼓励他们回乡参与工作),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并及时将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给各级党委政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五是促进了农村的稳定。由于驻村干部常驻农村,与广大群众“同学习、同工作、同劳动”,积极听取并反映群众意见,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减少了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稳定。 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派出的包村干部有的对农村工作不够熟悉,驻村后如何开展工作还需要各级多加指导。二是派出单位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个别单位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三是有些情况特殊一些的村,个别包村干部存在“走读”现象。

.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

一、基本情况

中专及以下12598名。全县干部总数7401名,其中,县级干部51名,科级干部972名(包括非领导职务);女干部2202名,少数民族45名,中共党员2603名;大学及以上学历1280名、大专3309名、中专及以下2812名;35岁以下的2819名,36岁至50岁的3548名,51岁以上的1034名;党政人才1121名,事业干部656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328名,专业技术人员5296名。

我县基层党员干部培训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乡(镇)委党校为依托。县委党校现有教职工25名,其中高级讲师3名,讲师6名,从高等院校聘请兼职教师6名。近年来,先后多方争取和筹措资金110万元,开通了中央党校远程教育c级站、中央电大小站和甘肃电大在线直播课堂,建成了县委党校局域网,现有微机86台,多媒体教室1个,多功能报告厅1个、多媒体教学设备2套。

20xx年12月以来,县、乡(镇)委党校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30期,共培训党员干部8310人(次),其中县委党校举办61期,培训干部4093人(次);乡(镇)委党校举办69期,培训干部4217人(次)。具体培训情况为:党务干部培训班8期,培训295人;“双培双带”骨干培训班23期,培训2680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57期,培训1255人;项目管理知识培训班12期,培训1200人;行政许可法培训班12期,培训1200人;《公务员法》培训班12期,培训1200人;村干部培训班6期,培训480人,积极协调,选派100余人按时参加了盛市组织的调训。

二、主要做法

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理论武装是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理论素养是干部素质的核心。近年来,我们从抓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入手,围绕“靠得妆和“有本事”两个方面设置培训内容,适应了新形势下干部培养的需要。

一是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对干部政治理论的培训,坚持与实际相结合,贴近干部工作中的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克服了以往贪多求全的弊病,着力在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的掌握和运用上下功夫。对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根据形势要求和干部自身岗位、专业特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按需施训,因人施教,提高了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具体培训中,对乡镇干部侧重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党建以及党在农村法规政策的培训;对县直机关干部侧重公务员基础知识、现代项目管理、网络技术等培训。

,紧扣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各类干部有针对性地研究讨论,把帮助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发展能力贯穿培训全过程。 三是增强实践锻炼的积极性。我们对现任领导干部,让他们立足岗位,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对县管后备干部,通过上挂、下派、横向多岗位轮岗交流等形式,引导和组织干部到条件比较艰苦、任务比较繁重、情况比较复杂的地方去磨练意志,经受考验,增长才干。20xx年,从县直机关抽调600多名干部,深入抗击“非典”第一线,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春耕期间,都抽调机关干部500多名,指导农民调整结构,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积极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针对部分村级班子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较低、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较弱的实际,选派了47名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上任职、挂职,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县抽调县乡机关干部549名,全程帮助村党支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他们充分发挥教育指导员、村情民意调研员、新农村建设宣传员、民事纠纷调处员、村级发展指导员的作用,为所驻村办了142件实事,调处矛盾纠纷286起,帮助240个村制定了“”村级发展规划,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使干部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提高。组织全县93名符合条件的科级干部参加了市管副县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同时,县上还开展了副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从参加报名的480名年轻干部中公开选拔了12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建立了副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干部执政能力

为了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我们立足永登实际,大力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强化组织协调,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

一是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提高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多次研究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

乡、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10个套餐式培训项目,完成干部培训6000人次。同时,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还积极争取了国家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项目,在全省率先开办了农村行政管理、乡企管理、现代设施农业和畜牧兽医四个教学班,参加学员196名。建立了干部培训情况和建档立案制度,建立了干部培训质量评估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正向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迈进。 三是明确职责分工,完善管理体制。我们对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宏观调控,统筹规划。组织部门主管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并协调、指导、检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宣传部门具体指导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狠抓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县委党校发挥培训主体作用,制定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计划和培训内容,并负责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师资力量的配备;人事部门负责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组检检查部门负责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贯彻市委“治庸”计划的检查和落实情况,农牧系统负责农村党员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开发。在干部培训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层层管理,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干部培训质量

立足于基层党员干部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育培训中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坚持改革创新,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干部培训质量。

一是创新培训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及时把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传输给干部,优化干部的知识结构,提高广大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大力开展特色培训,开设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等专题培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帮助干部澄清认识、拓宽思路,提高干部服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在培训手段上,我们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突破时空局限,集成教学信息,增强培训的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和覆盖面。在方式方法上,坚持把读书学习与研讨问题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中“教员讲,学员听”的单向封闭式的传授模式,灵活运用菜单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讨等实践性强的方式,增强学员与教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把听、看、讲、写、做、练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员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让参训学员坐得注学得进、记得牢、用得上。

三是创新培训管理。坚持分层分类施教,根据培训对象、班次、学制及干部年龄、文化层次、现有基础差异,提出不同学习要求,区别对待,不搞“一锅煮”。我们充分利用各类讲座、论坛等培训资源,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目前,我县常年举办的系列讲座、专业论坛达5个,我们把其中有规模的各协会年度座谈作为干部教育培训课堂,通过这一渠道培训干部近1000人(次)。同时,按照能力建设的要求,开发了一批现场教学培训项目,建立了红提葡萄、中药材、洋芋、玫瑰等示范点现场教学点,请第一线的干部群众讲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优化培训资源,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着眼于提高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质量,我们在建立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注重团队建设,科学规划专职师资资源。县乡两级分别制定了师资队伍和人才建设规划,普遍实行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多项改革,推行了教学评估、集体备课、课程招标等做法,加大对县委党校师资特别是中青年教研骨干的教育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

二是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制度,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县上“四大家”领导身体力行,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亲自为联系点干部讲课。自党政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以来,全县25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达75场次,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1800余场次。同时,县委党校及18个乡镇党校,聘请了一批有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企业经营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

三是调整教学师资配置,深化培训机构教学改革。我们对党校教学师资配置提出指导性意见,要求教学师资实行校内外组合,在县委党校主体班次中实行师资“三三制”,即1/3的课程外请盛市委党校知名专家、教授,1/3课程内请优质师资,1/3课程聘请实际工作部门同志主讲,让学员接受多样化、复合式培训,锻炼和提高了干部战略思维能力。

四是实行“送教上门”制度,提高师资资源效率。为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我们抽调县委党校骨干教师及机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流动党校,赴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讲课,实行“送教上门”和“培训下乡”,通过这种形式,已培训干部3200人次。

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1、培训工作责任不够明确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未纳入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致使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产生“重工作、轻学习”的倾向。一方面,部分领导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积极主动地抓好本部门、本单位干部学习培训工作,致使干部参训率不高。另一方面,干部被动参训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干部对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不高,自以为会做工作就可以了,把培训与工作对立起来,一味强调工作忙、事情多,以种种理由推脱培训。有些干部进入党校学习,处于“组织上派我来,我不得不来”的被动地位,把培训作为“应付”、“休息”来对待。

2、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县委党校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教学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教学考核评估制度。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学员听”为主,教师与学员交流较少,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干部培训内容与干部学习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培训内容比较笼统,一些学员认为,集中培训无法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效果。

3、教育培训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一方面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干部教育培训缺乏一套明确规范的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干部脱产培训、在职学习、参加中心组学习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都还不够规范完善,没有具体的、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导致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评价抽象化,学习培训考核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是没有形成合理的培训经费保障制度。尽管我们把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县委党校完成了硬件建设,但由于我县财力十分困难,培训项目所需经费无法足额拨付,导致干部培训工作无法如期进行。

四、今后的打算

规划》,计划全县科级以上干部普遍参加3个月以上培训、一般干部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2天,并要对后备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村干部进行定向培训。今年异地培训科级干部100人,落实农民和农村干部“三个五”(即创业干部50人,创业能人500人,创业农民5000人)培训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和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二是健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讨论制订干部教育培训职责分工办法、干部教育培训申报登记制度、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登记制度、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继续教育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三是建立灵活高效的培训操作体系。通过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优化阵地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积极探索实施网络化培训、学分制考核,高质量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有效途径。充分依托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干部网上培训学校。不断优化教育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在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培训主阵地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组织参与培训,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训,优化师资队伍。

四是建立客观公正的培训评估体系。通过设置科学的评估指标、制订规范的评估程序、有效利用评估成果,高质量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的任务。在质量评估的原则上,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简便易行、注重实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建立评估结果反馈机制、培训质量评估档案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见实效。

一、基本情况

中专及以下12598名。全县干部总数7401名,其中,县级干部51名,科级干部972名(包括非领导职务);女干部2202名,少数民族45名,中共党员2603名;大学及以上学历1280名、大专3309名、中专及以下2812名;35岁以下的2819名,36岁至50岁的3548名,51岁以上的1034名;党政人才1121名,事业干部656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328名,专业技术人员5296名。

我县基层党员干部培训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乡(镇)委党校为依托。县委党校现有教职工25名,其中高级讲师3名,讲师6名,从高等院校聘请兼职教师6名。近年来,先后多方争取和筹措资金110万元,开通了中央党校远程教育c级站、中央电大小站和甘肃电大在线直播课堂,建成了县委党校局域网,现有微机86台,多媒体教室1个,多功能报告厅1个、多媒体教学设备2套。

20xx年12月以来,县、乡(镇)委党校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30期,共培训党员干部8310人(次),其中县委党校举办61期,培训干部4093人(次);乡(镇)委党校举办69期,培训干部4217人(次)。具体培训情况为:党务干部培训班8期,培训295人;“双培双带”骨干培训班23期,培训2680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57期,培训1255人;项目管理知识培训班12期,培训1200人;行政许可法培训班12期,培训1200人;《公务员法》培训班12期,培训1200人;村干部培训班6期,培训480人,积极协调,选派100余人按时参加了盛市组织的调训。

二、主要做法

省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的意见》下发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安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总体要求和分级分类、全员培训的原则,结合我县干部队伍实际,研究制定了《永登县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意见》,提出了我县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具体措施,对后备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村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建立健全了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和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坚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建设一支“眼界宽、思路宽、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学习型、创新型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为目标,突出抓基储抓重点、抓关键、抓保证,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理论武装是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理论素养是干部素质的核心。近年来,我们从抓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入手,围绕“靠得妆和“有本事”两个方面设置培训内容,适应了新形势下干部培养的需要。

一是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对干部政治理论的培训,坚持与实际相结合,贴近干部工作中的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克服了以往贪多求全的弊病,着力在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的掌握和运用上下功夫。对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根据形势要求和干部自身岗位、专业特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按需施训,因人施教,提高了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具体培训中,对乡镇干部侧重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党建以及党在农村法规政策的培训;对县直机关干部侧重公务员基础知识、现代项目管理、网络技术等培训。

,紧扣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各类干部有针对性地研究讨论,把帮助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发展能力贯穿培训全过程。 三是增强实践锻炼的积极性。我们对现任领导干部,让他们立足岗位,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对县管后备干部,通过上挂、下派、横向多岗位轮岗交流等形式,引导和组织干部到条件比较艰苦、任务比较繁重、情况比较复杂的地方去磨练意志,经受考验,增长才干。20xx年,从县直机关抽调600多名干部,深入抗击“非典”第一线,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春耕期间,都抽调机关干部500多名,指导农民调整结构,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积极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针对部分村级班子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较低、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较弱的实际,选派了47名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上任职、挂职,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县抽调县乡机关干部549名,全程帮助村党支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他们充分发挥教育指导员、村情民意调研员、新农村建设宣传员、民事纠纷调处员、村级发展指导员的作用,为所驻村办了142件实事,调处矛盾纠纷286起,帮助240个村制定了“”村级发展规划,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使干部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提高。组织全县93名符合条件的科级干部参加了市管副县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同时,县上还开展了副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从参加报名的480名年轻干部中公开选拔了12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建立了副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干部执政能力

为了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我们立足永登实际,大力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强化组织协调,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

一是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提高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多次研究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

时,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还积极争取了国家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项目,在全省率先开办了农村行政管理、乡企管理、现代设施农业和畜牧兽医四个教学班,参加学员196名。建立了干部培训情况和建档立案制度,建立了干部培训质量评估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正向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迈进。 三是明确职责分工,完善管理体制。我们对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宏观调控,统筹规划。组织部门主管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并协调、指导、检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宣传部门具体指导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狠抓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县委党校发挥培训主体作用,制定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计划和培训内容,并负责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师资力量的配备;人事部门负责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组检检查部门负责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贯彻市委“治庸”计划的检查和落实情况,农牧系统负责农村党员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开发。在干部培训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层层管理,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干部培训质量

立足于基层党员干部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育培训中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坚持改革创新,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干部培训质量。

一是创新培训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及时把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传输给干部,优化干部的知识结构,提高广大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大力开展特色培训,开设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等专题培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帮助干部澄清认识、拓宽思路,提高干部服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在培训手段上,我们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突破时空局限,集成教学信息,增强培训的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和覆盖面。在方式方法上,坚持把读书学习与研讨问题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中“教员讲,学员听”的单向封闭式的传授模式,灵活运用菜单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讨等实践性强的方式,增强学员与教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把听、看、讲、写、做、练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员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让参训学员坐得注学得进、记得牢、用得上。

三是创新培训管理。坚持分层分类施教,根据培训对象、班次、学制及干部年龄、文化层次、现有基础差异,提出不同学习要求,区别对待,不搞“一锅煮”。我们充分利用各类讲座、论坛等培训资源,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目前,我县常年举办的系列讲座、专业论坛达5个,我们把其中有规模的各协会年度座谈作为干部教育培训课堂,通过这一渠道培训干部近1000人(次)。同时,按照能力建设的要求,开发了一批现场教学培训项目,建立了红提葡萄、中药材、洋芋、玫瑰等示范点现场教学点,请第一线的干部群众讲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优化培训资源,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着眼于提高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质量,我们在建立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注重团队建设,科学规划专职师资资源。县乡两级分别制定了师资队伍和人才建设规划,普遍实行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多项改革,推行了教学评估、集体备课、课程招标等做法,加大对县委党校师资特别是中青年教研骨干的教育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

二是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制度,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县

上“四大家”领导身体力行,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亲自为联系点干部讲课。自党政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以来,全县25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达75场次,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1800余场次。同时,县委党校及18个乡镇党校,聘请了一批有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企业经营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

三是调整教学师资配置,深化培训机构教学改革。我们对党校教学师资配置提出指导性意见,要求教学师资实行校内外组合,在县委党校主体班次中实行师资“三三制”,即1/3的课程外请盛市委党校知名专家、教授,1/3课程内请优质师资,1/3课程聘请实际工作部门同志主讲,让学员接受多样化、复合式培训,锻炼和提高了干部战略思维能力。

四是实行“送教上门”制度,提高师资资源效率。为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我们抽调县委党校骨干教师及机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流动党校,赴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讲课,实行“送教上门”和“培训下乡”,通过这种形式,已培训干部3200人次。

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1、培训工作责任不够明确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未纳入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致使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产生“重工作、轻学习”的倾向。一方面,部分领导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积极主动地抓好本部门、本单位干部学习培训工作,致使干部参训率不高。另一方面,干部被动参训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干部对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不高,自以为会做工作就可以了,把培训与工作对立起来,一味强调工作忙、事情多,以种种理由推脱培训。有些干部进入党校学习,处于“组织上派我来,我不得不来”的被动地位,把培训作为“应付”、“休息”来对待。

2、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县委党校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教学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教学考核评估制度。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学员听”为主,教师与学员交流较少,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干部培训内容与干部学习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培训内容比较笼统,一些学员认为,集中培训无法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效果。

3、教育培训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一方面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干部教育培训缺乏一套明确规范的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干部脱产培训、在职学习、参加中心组学习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都还不够规范完善,没有具体的、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导致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评价抽象化,学习培训考核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是没有形成合理的培训经费保障制度。尽管我们把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县委党校完成了硬件建设,但由于我县财力十分困难,培训项目所需经费无法足额拨付,导致干部培训工作无法如期进行。

四、今后的打算

天,并要对后备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村干部进行定向培训。今年异地培训科级干部100人,落实农民和农村干部“三个五”(即创业干部50人,创业能人500人,创业农民5000人)培训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和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二是健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讨论制订干部教育培训职责分工办法、干部教育培训申报登记制度、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登记制度、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继续教育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三是建立灵活高效的培训操作体系。通过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优化阵地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积极探索实施网络化培训、学分制考核,高质量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有效途径。充分依托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干部网上培训学校。不断优化教育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在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培训主阵地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组织参与培训,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训,优化师资队伍。

四是建立客观公正的培训评估体系。通过设置科学的评估指标、制订规范的评估程序、有效利用评估成果,高质量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的任务。在质量评估的原则上,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简便易行、注重实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建立评估结果反馈机制、培训质量评估档案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见实效。

基层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篇三

最近省、市委专门发出通知,要求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这既是上级的统一要求,也是切实改进作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现实需要。6月15日至19日,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分别到泰州和徐州,驻村入户,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话农家事;7月20日至23日,市委赵书记带头到阜宁县益林镇樵农村进行了驻点调研;本月2日至5日,省国土厅夏厅长到我县盘湾镇安石村蹲点。上级领导的身体力行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前不久,县委专门下发文件,对我县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三解三促”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刚才鞠部长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这份文件;今天会上,又印发了县党政两套班子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驻点村居的一览表。为确保这项活动迅速启动、顺利进行、取得实效,今天我们专门召开动员会议,专题部署这项活动。下面,我就如何扎实开展好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增强群众观念,充分认识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既是县委立足密切党群关系、提升执政能力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胡“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当前全党正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个考验”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个危险”。说到底,这些考验都与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紧密相连,这些危险都与领导干部群众观念不强不无关系。谆谆告诫我们: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省委罗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带着政治责任做群众工作,带着敬畏之心做群众工作。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就是通过 “三解三促”这个载体,促进各级干部带着深厚感情和政治责任,访民情、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努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信赖和支持。

(二)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是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迫切需要。经济越发展,群众工作就越重要;经济发展越深入,群众工作就要越深入。近年来,县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新射阳建设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干群,拼搏奋斗,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的主要目标任务。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既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又处于一个“矛盾凸显期”,还有许多民生民情需要察访,有许多利益诉求需要解决,有许多矛盾纠纷需要化解,更加迫切需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迫切需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加迫切需要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我们必须下移工作重心,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到同呼吸、共命运,真正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把群众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愿望和诉求,从而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不断发扬光大。

(三)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推动射阳奋发图强、跨越赶超的重要举措。县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的宏伟目标,县委工作会议要求全县上下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奋发图强、跨越赶超,以崭新的姿态创造新业绩、奋力达小康。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于调动全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关键在于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就是要把各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动县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上来,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从而把全县广大干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整合社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凝聚社会的强大合力,为建成更高水平小康提供坚强保证。

二、把握关键环节,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

一要明确基本要求。要注重解决问题,把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帮助基层解决工作难题、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上,通过下基层了解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一心一意为基层和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要注重常态推进,县委决定,从下周起到8月底,县党政班子成员和部分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集中开展下基层活动,驻村入户不少于3天。尽管这次是集中活动,但今后要成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每年深入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两个月,进村入户调研不少于一个月。要注重活动实效,要直接走进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把群众内心的真实想法摸出来;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实实在在地解决一批难题;要认真撰写民情日记,认真梳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要注重树好形象,不要层层陪同,不搞特殊接待,要力戒形式主义,确保不走过场。

二要明确基本内容。要进村驻户了解社情民意。通过驻点调研、走访慰问、入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等形式,深入了解农村基层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悉心体察民心民情,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切实把基层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摸清、摸准、摸透,直接掌握第一手情况,为县委、县政府正确决策提供参考。要深入浅出宣讲形势政策。采用政策宣讲、形势报告、召开群众座谈会、上党课等多种方式,宣传中央方针政策、省市委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有关要求。了解农业生产粮食直补、农村社会保障、扶贫开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检查县委、县政府有关决策是否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要千方百计帮助排忧解难。这次领导干部下基层安排的村,大部分是全县经济相对落后的村,要结合蹲点村的产业状况、交通区位和农民的思想状况等,帮助村里分析致贫原因,理清发展思路,提供实用信息,指导结构调整,培植特色产业,鼓励能人创业,壮大集体经济,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这些村的经济面貌有较大改观。要在下基层活动过程中,集中力量为基层群众多解难事、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对困难农户、弱势群众,要尽可能给予物资和人力上的支援,不仅要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鼓足生活勇气,还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依靠自己的劳动寻找致富门路。要借下基层之机,对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情况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清理,针对排查清理出来的矛盾和问题,逐一分析整理,逐一化解处理。要全力以赴巩固基层组织。指导督促村级党组织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帮助基层党组织查找问题,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及其带头人进一步发挥先进性作用,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要协助镇区抓好难管村、后进村的整顿和转化工作,通过找准症结,加强引导,化解矛盾,配强班子,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要明确基本方法。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要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以“三解三促”为主题,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核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帮民富、促和谐,不断把活动推向深入。各级领导干部在下基层活动中,要做到“四访”听民生,即走访“三老”人员(老干部、老党员、老同志)、走访困难群众、走访致富典型、走访信访老户;“四清”察民情,即发展富民思路清、群众关注热点清、和谐稳定动态清、党建工作底数清;“五帮”解民忧,即帮助学用农村政策、帮助谋划发展规划、帮助兴办惠民实事、帮助化解社会矛盾、帮助关爱弱势群体,切实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稳定在一线加固、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

三、强化组织推进,确保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是近阶段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各级干部、各个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活动责任要明确。这次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农工办、县级机关工委、信访局等部门全力协助、各司其职,各镇区做好领导干部下基层的配合工作。下基层的各位同志要科学安排时间,细化活动内容,确保在短时间之内能收到较好效果。

二是督查考核要跟上。县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要把下基层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采取听汇报、专题调研抽查、交流研讨经验和明查暗访等不同形式,了解活动进展情况,推动活动顺利开展;组织部要牵头做好跟踪督查,每周统计公布一次,定期不定期编发简报。对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得力的,要及时提出批评,限期进行整改。

三是工作纪律要严明。这次下基层活动,下去的人员多,社会关注度高,大家一定要严于律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时间安排上要尽量服从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提倡民情午访夜访,确保访民情而不添民忧,察民意而不费民力。要严守廉政规定,不准收受基层单位和群众馈送的土特产和其他礼品,不准接受基层单位和群众的宴请。这里尤其要强调,严禁机关干部酒后下基层,以免在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

同志们,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社会关注,群众期盼。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市委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起来,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切实把下基层活动开展好、落实好,为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基层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篇四

大家好!这一学年很荣幸的成为我们班的副班,在第一次班委会的时候,在班长的领导下我也非常清晰地明确了我自己的职责,班委个人述职报告。在上面同学的述职中,大家已经了解到了我和他工作的交叉部分,契合点。同时在上次的班会共享中也明确我职责的另一个部分。现在我开始像大家报告我在第一个月所做的相关工作,同时在下一个月应该有的班级工作的计划,述职报告《班委个人述职报告》。

本月工作:

第一,我和阿敏同时作为第一负责人,总体负责优班评比的工作。在这次工作中我扮演的角色和阿敏的一样是评优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在这次工作中,我主要负责班级同学个人相关信息的收集,负责初步完成班级的加分统计,草拟评优结构书,和金榜一起设计班级在优班评比的相关现场的展示,同时做好结构书的最终汇总的工作,形成相应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第二,协助班长开展的班级综合测评。我的工作在综合测评方面有一点点的涉及,主要起协助班级综合测评小组开展相关的工作。

工作计划:

第一,在即将来临的优班评比中,带领班级同学发挥我们班级强大的团结凝聚力和行2公认的实力,争取在优班评比中争取到属于我们的荣誉。

第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主要和班委团队搞好我们接下来的班级建设。协作班委团队做好后续的相关工作,争取让我们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和谐,越来越温馨。

基层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篇五

今年全区造林绿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环境与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为中心,先行“两个率先”为目标,按照“绿色、生态、花园”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建设“绿色”,全面提高造林绿化总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努力实现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今年全区绿化工作目标任务是:新增绿地550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18%,集镇绿化覆盖率达30.5%,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7.2%。

要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既要抓好行之有效的传统办法,更要创新工作思路,摸索新的办法,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的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工程建绿。工程建绿是我区近年来城区和集镇园林绿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举措,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方式。我们要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今年要把绿化工作的重心继续放在工程建绿上,上下结合、城乡联动,大范围推进、大手笔建设,形成全覆盖、立体式、多网络的绿化大格局。在城镇绿化上:城镇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是市民生活、工作、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最体现城镇功能、城镇形象的区域。城镇绿地偏少,是我区先行“两个率先”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将城镇绿化继续放到重要位置。年内,确保城区新增绿地100公顷,镇区新增绿地60公顷。一是重点抓好二期工程建设。按照常州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要求,完成淹城森林公园规划区内的大树移植,新增绿地40公顷,使绿地总量达到93公顷,做成一个亮点工程。二是抓好市民广场和城建规划馆二期工程绿化工程。年内完成4万平方米的绿化广场、长200米宽21米的银杏大道建设;三是按照市民出行300-500米有一处面积不少于500-20xx平方米游园绿地的要求,坚持一景一园的原则,突出抓好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小区绿地等小游园建设。在道路和河道绿化上:要突出重点,建设“精品”路段和河段。对已经建成的“绿色通道”和“绿色湖畔”,要组织“回头看”,坚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缺补差。对于重点交通要道、河道沿线两侧绿化要努力向彩化、香化、美化方向发展。如:绿化工程重点要突出树种搭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建设针阔混交、立体复层的绿化带,宽度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不求宽只求“精”,建成“精品”路段和示范工程,确保新增绿地100公顷。同时,要积极推进湿地保护林网建设,抓紧完成制湿地建设和沿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方案设计,力争在5月份以前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启动*湖生态湿地建设,保护*湖生态环境。在农村绿化上:完成成片造林335公顷,其中防护林300公顷,经济林33公顷。一是抓好山区绿化工程建设。加快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完成1000亩荒山生态林、1000亩封山育林、200亩国外松和女贞水土保持林的建设任务。结合山区造林,种植女贞、香樟等阻燃防火树种,抓好防火林带建设。今后凡新造林地,必须按标准配套建设防火林带,在林区建设的各类工程设施,必须开设防火隔离带或营造防火林带,确保全年完成5万米防火林带建设。二是加快农田林网建设。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和镇村道路建设,加快农田林网建设步伐,确保改造一处田块,建成一片林网。年内,新建农田林网660公顷,完善提高1000公顷。三是进一步推进宕口复绿工程建设。今年区将把宕口复绿作为有山镇的绿化考核的重要内容。凡有宕口的镇都要把宕口复绿工作放到重要内容,尽早规划,尽快实施,还山于绿色。四是加快绿色经济建设。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东南特色林果带基地和西片花卉苗木基地建设。

(二)坚持规划建绿。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绿化建设的基本依据和蓝图。各地要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准确地把握功能定位,本着塑造大园林、大绿化格局,贯彻绿化大树化、园林化、立体化、森林化和城郊一体化的总体思路,牢固地树立“规划建绿”的观念。 一是要及时修订绿化发展规划。在《**区20xx—20xx年绿化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我区的绿化取得了较好成果,但是在先行“两个率先”的新形势下,规划已经滞后。区绿委办要根据我区先行“两个率先”的实际,结合“”发展规划的制定,组织人员,广泛调研,科学合理地修订绿化规划,合理确定绿化用地布局和规模,明确规划近期、远期建设目标,并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相互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做好工程规划。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要注意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并在科学性基础上追求艺术性。对绿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中心区与人口居住密集区域,要舍得拿出寸土寸金的中心地段搞绿化,划定合适的区位用于公园绿地建设,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必要的场地,均衡绿地布局,改善中心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对于区级重点绿化工程,要选择知名度高、成果多的一流的设计单位来做,引入人文理念,运用现代园艺手法,根据功能需要,注重乔冠花草的搭配,平交立面的处理,水陆绿色的衔接,建设错落有致的绿色景观,体现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内涵,力求花草树木的实用功能和美化功能的有机统一,达到功能齐全、亮丽秀美。尤其要在色彩、造型、变化、艺术性等方面花大力气,放大绿化手笔,做足绿色文章,建成全区的亮点工程、示范工程,体现我区的绿化品位和水平。对于面上工程也要体现特色和水平。三是严格执行规划。绿化“绿线”和建筑红线都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高压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违反和侵犯,要坚决维护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不得随意改作它用,更不能随意进行新的经营性开发建设,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建设,要坚决予以纠正。要加强对各类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城市绿化建设,将项目建设绿化用地指标落到实处。近年来,“绿色图章”制度为规划控制提供了制度保障,但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这项制度已经取消。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探索新的实现方法。**市在“绿色图章”制度取消后,及时出台了“绿线管理”制度,各类建设工程的绿化配套项目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不得擅自减少绿化面积,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这是在《行政许可法》实施后,“绿色图章”制度新的实现模式。请区绿委办及时组织调查研究,认真贯彻落实。

(三)坚持全民建绿。义务植树具有法定性、全民性、公益性。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对于增强市民的“爱绿、知绿、护绿、增绿”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具有积极作用。俗话说的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认为,不参加义务植树,就不知爱惜树木,而且,我们还有一个传统观念,就是“种树是积德”。因此,各地以提高尽责率为重点,动员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把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要及早计划,尽快制定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方案。区绿委办要根据今年春季绿化造林任务和进度的要求,制定全区开展全民植树活动计划;各镇要结合实际,也要拿出整体活动计划,包括目标任务、序时进度、地块选择、林种确立、人员组织、经费来源等,将义务植树任务纳入当地年度植树造林绿化计划,落实到山头、地头,落实到个人,及时报区绿委办备案,作为今后考核的依据并长期坚持。二是要大胆探索,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各地要面对新形势,大胆探索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拓展公民履行植树义务的方式方法,只要有利于提高尽责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都可以试、可以闯。要加大义务植树的频率、范围和质量。要大力推进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公有”的政策,吸引、鼓励和支持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各种投资主体通过认建、认养、认管和栽植等方式,参与绿化建设,形成有效的绿化动力机制。要鼓励不同年龄结构、不同职业的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倡导以认建认养绿地、以树代坟、门前绿化“三包”和承包管护古树名木等形式履行植树义务,建设“希望林”、“青年林”、“新婚林”等“市民林”和“纪念林”,营造以树寄情、以树铭志、奉献绿色的社会时尚。三是要突出成效,狠抓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建设基地是避免义务植树工作流于形式的重要手段,是体现义务植树成效的得力措施,是新时期抓好义务植树工作的主要途径。这项工作我在前年的绿化工作会议上已经讲过,但是几乎没有地方实施,今年,各地要在“搞活机制、加强管理、突出成效”上多动脑筋,通过划定一块地方作为义务植树基地,在植树节期间,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这样既节省投资,又可体现义务植树成果,还可为我区绿地率提高作出贡献。这项工作以各镇为主,区绿委办配合,把这项工作真正开展起来。

(四)坚持管理建绿。造林绿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绿地率。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决不能毕其功与一役。要坚持种管并重,科学管理,认真探讨和大胆实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护新办法,降低管护成本,提高管护效果。一是要注重保护原有树木。我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农村道路两侧林带已经成林。但是部分地方在近两年来的农村村级道路改造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道路改造和树木保护之间的关系,过分专注道路改造,把道路两侧的林带都砍伐怠净,只见水泥路、不见绿色树。因此,我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因为建设而毁坏现有成果,这是一种短期行为,必须要及时纠正。要严格执行采伐许可证制度,注重现有成果的保护,能不砍尽量不砍,能移植的尽量移植。农发区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他们在创业北路建设过程中,注重了原有树木的保护,利用单行道的行式,保住护路林带,做到道路建设和林木保护两不误。*区长也十分重视原有林木的保护,在**市民广场建设过程中,特意要求建设单位合理调整建设规划,把建设区内原有的大树、古树纳入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实践也证明,这也成为工程建设中一个亮点。我有这样一个观点:“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现有的绿化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财富,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加倍爱护。尤其要抓好村庄绿化工程。过去,我们农村有“日不见村,夜不见灯”的良好现象。当前,部分地方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不注重保护家前屋后的树木,“日不见村,夜不见灯”的良好现象一去不复返。各地要把村庄绿化工作放到重要位置,鼓励村民开展家前屋后植树,尽快改变当前村庄绿化现状。各地在中心村建设规划过程中,将把绿化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确保树、房同时建设。二是要实行绿地占补平衡制度。目前导致现有林木保护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严格的绿地保护制度。因此,今年我区要建立绿地占补平衡制度。任何单位利用绿地建设的,必须要通过绿化委员会的审批,占一补两,毁坏一棵种植两棵,决不能因建设而毁绿。这方面,苏北盱眙县的政策更加严格,他们要求伐“一”植“五”。请区绿委办牵头组织好这方面的调研,尽早出台相应政策,确保树木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创新管护模式。对于城市主、次干道的绿化、大中型公共绿地的管理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走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道路。请区建设局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