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2023年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优秀5篇)

2023年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优秀5篇)

作者:碧墨 2023年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优秀5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我们应该重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篇一

1、取消文理分科自主选择理化生史地政三科学业水平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2、高考只考语文、数学、外语,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提升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度

4、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省份

1、提高大西部和人口大省的录取率

2、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

3、高职院校招生脱离高考,通过职业测试和学业水平选拔

4、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项目

5、完善自主招生制度、控制自主招生规模

6、推进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

7、逐步取消高考录取批次

我们再说说《招生改革意见》这个文件的大方向是什么呢?

1、减轻学生压力,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2、规范考试制度,维护考试公平,扶持弱势区域;

3、高校根据专业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双向选择。

2、小明高考英语考了满分,可其他科目丢了150分,按照理想设定,他应该进入全国英语专业最好的高校就读,可现行高考制度,他进不了。

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篇二

在3+3模式下,语文、数学、外语是按照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而选择的3门科目(生物学、物理、历史、政治、地理、化学选择3门)是按照等级赋分后再计入考生总成绩。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新高考“3+1+2”模式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在3+1+2的模式下,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和首选科目(物理、历史)都是按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的,而选择的2门科目(生物、政治、地理、化学选2门)是按等级赋分后再计入考生总成绩。

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篇三

截至目前,已经有四个省市[上海、浙江、青海、山东]公布了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统一参加高考,每科150分,英语考两次,选择最高分计入总分,其他科目任选三科参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并计入总分。四个省市新政策执行高考年份分别为:上海2017年、浙江2017年、青海2021年、山东2019年。

作为2016年高考的学生,根本不用担心这些改革问题,就算你们是试点省份,最早也是在2017年的时候实施,和本届考生没有关系。而那些高一或高二的准高考生,只要你在入学的时候,本省份没有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法落实,也和你们无关,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是不能打破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大家分享的3篇天津2018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教育部高考改革新方案2018年天津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天津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篇四

教育部规定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增加体育科目,广东省教育厅表示将按要求执行

羊城晚报讯记者陈晓璇、林世宁报道:体育成绩或将影响高考录取!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体育总局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其中明确规定,“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广东高招政策会否有新变化?5日,记者向广东省教育厅和教育考试院求证,相关负责人表示省教育厅已收到相关文件,将按照教育部要求进行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但目前尚无具体时间表。

【过去】

体育分被排除在外根据高考分数录取

《意见》要求: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广东省以往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体育是被排除在外的科目,高考无须以体育成绩作为参考标准。但从年起,广东高考将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录入考生电子档案。主要内容包括考生高中阶段学习必修课程获得的学分、学习选修模块的名称和学分,以及考生高中阶段在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五个方面的表现等。其中“身心健康”包含体质健康、体能素质等指标。

但据广东一些高校的招办负责人透露,这份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并未起到实质性作用,高校还是沿用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做法。

【教师】

若将体育纳入高考不必作为选拔考试

5日,记者采访了多位教育界人士,他们对将体育科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表示赞同。“现在学生压力太大,缺乏体育锻炼,体质严重下降,如果能把体育纳入高考的综合评价体系,是一件好事。”广州市教研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州市第七中学体育科组长张涛也说,如果高考也像中考一样要考体育科,可以促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养成运动的习惯。

体育成绩会否对高考成绩产生影响?张涛认为,关键看考试的标准,如果要求不是太苛刻,学生合格并不难,影响不会太大。但张涛特别提出,假如体育纳入高考综合评价体系,没有必要作为选拔性考试,不能用来拉分,分值也不必太高,同时要注意公平性。

记者采访了解到,广州市的高三学生仍然开设体育课,并且体育课一直上到临高考前。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广东省已出台多项措施增加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多一点体育活动,除了应付考试,对学生自身也很有好处,无论体育是否列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小学生都应该积极锻炼身体。

《意见》还指出,从起,教育部还将按生源所在地分省(区、市)公布高等学校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篇五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改革方案的方向大体一致,内容包括高考实行“3+3”模式、不分文理科、英语等部分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减少高考加分项、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实行走班制等。

“3+3”模式指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在总体方向一致的同时,各地也有细微差别。如江苏规定,考生在高中期〔〕间可同一必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但广西、贵州等省份明确规定外语科目实行一年两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