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初冬散文名篇 初冬散文随笔(优秀5篇)

初冬散文名篇 初冬散文随笔(优秀5篇)

作者:GZ才子 初冬散文名篇 初冬散文随笔(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初冬散文名篇篇一

就想这样走着,走着。从冬走到夏,从孤独走到终老。

淅淅沥沥的雨轻抚过的我的脸颊,秋末的味道依旧。我红润的皮肤以及乌黑的头发渴望着远道而来幽客,没有呼啸着寒冬的风,静静地把一切带到这个世界,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而我的发梢湿湿面额微凉。在某一刻突然驻足屏息,稍微扬起的头颅就沉浸在那一刹那的安详当中无法自拔。

这种非常享受的时刻大概也就在此一息之间吧。我如愿地在初冬沐浴着一场温文尔雅的雨,精神在雨中徜徉,意识在雨中匍匐。

我畅想一场雨,突如其来地出现。

我会想起过去,也会想象未来,都可能或已经存在过的一场雨,温婉之后的落寞,宁静之后的烦躁,莫名其妙地闪现于脑海的那些或好或坏的画面,总离不了雨落轻尘的孤傲与凄清。那么,我是否也在孤傲与凄清中抹除烦忧与苦闷,在烦忧与苦闷中翻出清新与悠然。

雨落了,凉意升起的时候。我试图只手握住的,如同白驹过隙,倏尔即逝;我妄想只眼看遍的,如同无情落英,飘飘远去。

罢了,我的脚步轻盈,如同翩翩的风;我的手指纤纤,勾划每一缕雨的痕迹。忽而很怕下一秒会失去什么,就好像眼看着落入手心的雨丝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真的消失了,不留任何记忆。

有时候我就这样思忖着,没完没了。人的一生如果都是在这样的安静与诗意中度过该多好呢?而现实就是一阵悄无声息的风,吹着吹着,安静没了,吹着吹着,诗意变了。或者可以理解为另一种诗意出现了,也对啊,何处无诗意呀。人总是这么奇怪的,在安逸中渴望着喧嚣,在喧嚣中寻找着安逸,本身就是矛盾体,却不得不在矛盾中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

就这样享受着一场温柔的雨,在初冬的迷蒙中静静地张开怀抱,安然便好。

初冬散文名篇篇二

母亲已经九十岁了。

像所有的老人一样,行动迟缓,反应也迟钝,但天气晴好的时候,她也下得楼去,在院子里走走站站,碰到熟悉的邻居,就会走过去,跟人家说上几句话。有时,她还到小区以外的地方走走,出了小区就是一条马路,那里车来人往,母亲走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往路边上走。

当然,这都是其它季节的事。

当秋风吹黄了树叶的颜色,天气就一日日地薄凉起来,这时候,母亲就很少下楼去了,一个人在家里,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是在房间里活动活动;或者是斜坐在一张窗边的靠椅上,静静地望着窗外的世界。

窗外,原先是一家茶叶加工厂,后来茶厂迁走了,只留下几间平房和几棵梧桐树。说是这里要进行改造,却一直没有任何动静。人去楼空,偶尔除了有野猫来这里叫春,热闹一番,其它时候只有一片寂静。这么一来,倒是多了一份安静,少了一份嘈杂。

但买房可不像市场上买菜,不好还可以不要,首先要交上足够的定金,然后签下合同,想退就意味着毁约,就意味着定金无法收回,白纸黑字写着呢。所以,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与其这样,还不如随隅而安。

大概是母亲在乡下住多了那种逼仄的泥土房,当初跟我住进医院宿舍的时候,像是住进了皇宫,高兴得合不拢嘴,说她一辈子做梦也没想到会住进城里的楼房,搬到新房后,母亲更是兴奋不已,像个小孩子一样,这里摸摸,那里看看……一点也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不过,我住了一两年后,倒也习惯了那些梧桐树的存在,你长你的,我忙我的,就像是一个相处默契的邻里。即便如此,我也没有发现,我们家的窗子已是一幅变幻莫测的画卷了,直到有一天,我心情孤寂,临窗而立,才突然发现了这一点,这让我不再觉得它们多余了,反而感到有它们的存在,是我走出生活的困惑的一种力量,并呈现出一种生活的底色。

有时候,我回来拿件东西,或者是回家看看,家里总是悄无声息,我就习惯性地在每个房间里张望,想看看母亲在哪里。我想叫她,但怕她在睡觉,或者是想着什么事。于是,我就悄悄地往家里走,走进客庁,才发现母亲独自坐在客庁角落的那张沙发上,两眼静静地望着窗外。

母亲在看什么呢?

也许是想她年轻时的浪漫,也许是想她出嫁时的那份羞涩与激动,也许是想父亲去世后的那段黯然的生活……我无法猜测到母亲的心思,也不想去打扰属于她的世界,只匆匆地看了一眼母亲,我就轻轻掩上门,上班去了。

我对于母亲的生活并不是很了解,但在我的生命中,她是我的天,也是我们全家的依靠,尤其是我读书,她虽不能教我,但她却始终支持着我,当我遇到困难时,她就对我说,儿子,这世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每一件事的成功都是付出努力的结果,只要用心,没有什么难的。

我原先的家在山里,读中学的时候,每天要走几十里山路,母亲怕我胆小,总是在半夜三更起来,为我做饭,为我打理东西,看到外面黑黑的一片,便一手打着火把,一手牵着我一起走出村庄。

那时候,虽然父亲在县城里工作,但生活的重任却是由母亲一人担当,有时因人多,也有入不敷出的时候,母亲却从不抱怨任何人,总是想方设法弄来吃的用的……一直把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拉扯大,她自己却老了。

母亲五十多岁的那一年,父亲突然去世,原本就苍老的母亲,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重重地打了一击,使得她更加老了,没有多少白头的她,几乎是一夜之间全白了,白得像她头上顶着一堆厚厚的雪,连走路都有些不稳了。

那时候,我还没有成家,也没有房子,每天都是跟着同事一块住集体宿舍,母亲只好跟乡下的大哥生活。虽然父亲的离去,母亲心里有难以言说的凄楚与伤痛,却无法跟别人说,更无法跟子女们说,她只有强忍着,每天上山下地,家里家外地忙着,依旧像父亲生前那样的忙着……生活之中,总有许多不快在叠生,就是苦了,就是苦累了,甚至是病了……母亲也只能往肚子里咽,她不能声张,一声张,就怕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我结婚后的第二年,母亲突然病倒了,家人把她送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是得了胆结石,情况比较严重,必须立即手术,但母亲不想治疗,她说开点药吃吃就行了。作为从事医院工作的儿子,我知道仅吃点药是无法治好的。这时候,我清楚自己的责任,无论母亲怎么说,我都不会同意,因为我要让母亲活得更健康,更快乐。

手术后,母亲一直住在我这里,由于妻子的精心护理,母亲恢复得比较快,有时还可以帮我们烧烧水,做做饭。我知道,母亲还是想回乡下去,她说家里的菜地没浇水了,猪大概是饿瘦了……一大堆的唠叨,但我从她的唠叨里,又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一种凄惶。

而这种无奈与凄惶,直到我做了父亲之后,才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古人说的“子欲而亲不在”,母亲为了我们,已经付出了差不多她的全部生命,如今她渐渐老了,如果不担当起一个做儿女的义务,于情于理都无法说得过去。

于是,我决定把母亲留下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不枉为儿子,才能对得起母亲那无私的爱。

其实,母亲在我这里也没有闲着,每天起床给女儿洗脸做饭,送她上学……我劝她不要做了,好好地休息,但她总是不听,有时还说,你们俩好好过日子,我就知足了。我有一个老朋友,偶尔来我们家坐坐,这时候,她就会对人家说,要不是她小儿子,她大概不在人世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着。

转眼之间,母亲就是九十岁了,我也进入知天命之年,有时看到母亲那么静静地望着窗外,我真想像小时候那样,走到母亲跟前去抱一抱她,但我知道,母亲这辈人有她们这辈人的想法,活法,我想,还是让她在这默默的张望中,细数着如烟的往事吧。

或许那样,母亲才会感到一丝安静和快乐。

窗外,梧桐树上,摇曳着几片枯叶,像是在告诉她,冬天来了。

作者:时跃发

公众号:东方散文杂志

初冬散文名篇篇三

不是每一天都那么美好,但每一天都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存在。

――题记

生活在单调而又繁华城市中的我们,请用心细品,一场细雨,也很怡人。

我已坐在门口许久,雨依然在下。

结束补习的我,伴着声声叹息,游荡在这萧条的街道上。视野变得黑白,那天边渐渐聚集的乌云,像是要为我的世界增添几分墨黑。

“啪嗒”,一滴水落在我的鼻翼,抬头望向天空,长期放空的大脑已变得呆板,直到再次袭来的水滴在我的脸上,冰凉的触感将我唤醒。

到附近的店门前躲雨。看着越来越缠绵的细雨,不禁叹了口气。这时,一名女子从店里走出来,像是被我的叹息所吸引,看向我。也许当时的我实在过于狼狈,在她的眼中我看到了一丝同情。

“姑娘,你没带伞吗?”

“嗯。”我尴地尬笑了笑,她将手中的伞递向我,“你用我的伞吧,我家就在这附近。”当我刚犹豫是否接过这陌生的温暖,一声清脆的童音袭入我的耳蜗,“妈妈。”

一位大约三四岁的女孩,圆鼓鼓的娃娃脸,穿蓝白相间的短袖衫,最显眼的是她手里攥着一个,比自己脸还大的棒棒糖。

我见那个母亲的手顿了一下,看向孩子,又看向我,之前的关切瞬间变成了顾虑,她抿了下唇,眼神似乎看着那笼罩整个城市的细雨,发出“嘶”的一声,“嗯……真的很抱歉,我女儿还小……”

看着伞下的母女离去身影的彷徨,之前清冷的路灯,也不知什么时候从昏黄,变成了这轻盈细雨中,隐隐约约的芬芳。

我已坐在门口许久,可思绪的雨还在下……

曾经有人说:雨是没有情感,雨是没有灵魂的。可我不这么认为。

初冬散文名篇篇四

夏日的早晨,阴郁的天,弥漫着菲菲细雨。

潮湿的心,如这雨迷茫几许。以后的日子我要一个人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看这样的雨。在最深的红尘浪里,挣扎着,却又在风轻云淡的光阴下匆匆赶路,红尘做梦,是多么奢侈的东西!

茫茫的心绪,绕不过红尘的崎岖,于是,心痛着,在岁月的流水里静静的改变了模样,在我的梦里,如那荷塘,那荷花,一年四季,袅袅娜娜地盛开,永不凋零,永不落败。

心累了,就特别喜欢雨天,撑一把小伞,慢迈着步子,走在细雨里,迷蒙中有一份静谧,一种怡然自得的清静。隐约中,面前呈现出那梦中幽幽曼妙绰约的清清荷塘,这是荷花千姿绽放的地方,更是荷韵悠悠情缘深深的地方。我平生最爱这细雨、清塘、荷韵,我心中的诗意涟漪、诗情画意的情愫悠然如荷的轻轻绽放。

微微细雨时,悠悠轻风,吹动满池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花纤纤风姿,袅袅翩舞、淡雅高贵、冷艳绝美。犹其是那洁白如雪的荷花,有一种超然脱俗的'空灵之美,更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绝世清雅,幽然孑立。她的高洁、清雅、孤傲中亭亭玉立。走近她,受她莫名的牵引,我俯下身,缕缕的荷香沁人心脾。这满池青翠的荷叶,如碧盘般润泽。放眼亭亭玉立于涟涟清波之上的荷花,她那优雅动人的身姿,如刚刚沐浴完的少女,矜持而清丽。微风吹过,雨滴在荷叶上轻轻滚动着,正如:“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微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没有一丝尘埃的痕迹,那洁如冰雪的花瓣,更加清丽芬芳,妩媚动人,馨香暗涌。

丝丝的细雨,飘飘洒洒,烟雨朦胧中的荷塘,如画如诗,荷叶拥着荷花,如轻歌曼舞,隽永灵秀。叶和花瓣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水润了那翠绿,那洁白,那粉黛。有的低眉含羞,有的脱去花瓣的外衣,露出娇嫩的莲蓬,还有的迎风雨傲立。千姿百态,妩媚娇人的荷花或含苞待放,或只展一两个花瓣,或怒放盛开正浓,或在风雨中轻轻的凋落花瓣,将小船一样的花瓣飘荡在水中......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荷韵,情醉于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之美。清荷簇簇,淡然了这寂寥心情,曼妙了这晨雨的诗情画意。心,在这一刻沉寂,远离了所有尘世间的喧嚣。如素墨淡雅的水墨丹青,荷叶悠然,花影蹁跹,仿若悄然而动的精灵,素妆淡抹,清影飘逸......

心随物转,情由景生。此情此景,仿佛自己就是眼前的一片荷叶,这种幻感,这亦梦亦幻中,亦诗亦画,飘飘然,翩翩然。

浅吟低笑,看荷花的一抹娇俏,孓然一世的傲骨,道不尽她高雅的韵味,品不尽她灵动而怡然的美。

这细雨蒙蒙,这悠然若梦的雨中荷塘,这荷叶田田,风月无边。荷梦幽幽,荷影蹁跹。我是那一直魂牵梦绕的荷花情与荷花梦的人,此时此刻,在诗情画意的荷花雨韵中,凝眸荷花悠悠绽放,在红尘浪里,茕茕孑立,踽踽独行。

初冬散文名篇篇五

立冬半个月了,今天是小雪节气,北方已然降雪,江南却是温暖如春。前几天降温早晚凉中午适宜,尔后下雨湿热,这几天艳阳高照天气晴朗,风有些大但空气清新仿佛秋天一样。

抓紧时间练车,基本上都在晚上进行,城市跑了几圈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希望尽早单独上路。先生陪练了一个星期又去西安,洛阳,华山了,车子交给我时焕然一新,知道我爱干净脏兮兮的可不喜欢呢,所以亲自洗车,连超市优惠的洗车卡都不用,哈哈,开心哦。

早晨出门精心着装,新手上路总要有点派头吧。绿色毛衫配同色圆点围巾,黑色短裙配棕色皮鞋,戴一幅风情万种的太阳镜,在保安的注目礼下酷酷地来到爱车旁,想我家“别克”都服役五年了,风吹日晒不容易呢,白露打在车窗上雾朦朦一片,用毛巾擦拭干净又打开了空调吹玻璃,准备完毕出发了。

经过六个路口,一个红绿灯和二个拐弯总算“处女行”结束,车子停靠在单位门口的马路上,下车同事和领导问候着,第一步顺利通过。

四点半下班,学生和务工人员很多,路口车水马龙小心翼翼,慢慢地靠近果断地通过,到家后把车停在标准的车位上,然后做点好吃的犒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