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最新麦肯锡方法读后感 麦肯锡的方法读后感(大全5篇)

最新麦肯锡方法读后感 麦肯锡的方法读后感(大全5篇)

作者:GZ才子 最新麦肯锡方法读后感 麦肯锡的方法读后感(大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麦肯锡方法读后感篇一

面对职场工作,有很多事情/问题交给我们解决处理,特别是对职场新人来说尤其重要。看到这本书对有效工作给了很大的启示!书里面满满的干货!

从书名来看《麦肯锡的方法》,它不是利用麦肯锡这个名号,来为书籍做宣传。有去了解职场的读者,或许听说过麦肯锡。

作者曾经是在麦肯锡就职过,麦肯锡从1926年创立以来,到目前为止沉淀了90多年的精华工作法,作者将部分写入了本书,让我们都得益于此。

在本书里有一个观点非常认同:利用前人的经验,不要做重复劳动。

就拿我们大家读书来说,读书,接触更高的思想,观点,与自己的认知发生摩擦,或者是寻找答案,这也就是麦肯锡里所带给我们的“利用前人的经验,不要做重复劳动。”

本书的一个核心观念是:以事实为基础,系统化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它会告诉我们:mece原则、二八法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推介解决方法,组织团队等等简单有效的方法。

在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往往容易弄的数据文件弄的到处都是,自己的手乱如麻了,作者第一个就是利用好mece原则(读音mesee我看见)。mece原则,简单概括就是“不重不漏”。收集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没有重复和遗漏,再“定义、生成和检验初始假设”,讲数据分析一步步的规划简洁,全面,系统的样式。

在麦肯锡团队里面他们喜欢3这个数字,所以他们也会将初始假设,分成1,2,3。从一个大范围,生成3个分支满满扩展开。“定义、生成和检验初始假设”在初始假设的精髓在于“在正式工作启动之前就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三点就是在mece原则的基础上所建立,“定义初始假设”这一首先将所收集到的信息给它一个待需要解决的领域,分成一到两个层次。

紧接着“生成初始假设”的第一步,必须要从研究事实开始,不过不需要掌握全部事实,在书本后余部分就介绍到,有了事实为基础就开始根据数据分析进行分类。

最后的“检验初始假设”,在方案上路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可靠,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本书其余的干货满满,图表分析、汇报工作、电梯法则、组织团队、出差所备、工作方法、生存之道等等一系列的干货在这里面。

仅仅只是阅读这还不够,还得去实践!

麦肯锡方法读后感篇二

晓宇最近刚刚升职,成了技术部的经理。刚一走马上任,就接到最近公司业绩下滑,需要针对员工的销售能力进行培训的消息。带着一腔热情,晓宇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不仅课件做的美轮美奂,逐字稿也写了几万字。本来以为一定能打响第一炮,谁料培训结束以后,收到大量地区业务经理的投诉,说课程不接地气,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内容太空洞等等。

对于怎样才能打磨出叫好又叫座的课程,在《麦肯锡方法》一书中,麦肯锡经常用的一些实用的方法,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帮助。

一、找到让你花费了大量心思准备的课程变成鸡肋的元凶

在每一个公司,培训部都是一个非常重要又难做的岗位。重要是因为培训部相当于是公司的一个内容输出端口。员工的技能的养成、素质的提高、能力的提升,都需要通过培训来进行打造。

但是培训部跟其他的业务部门有很大的差别,除了现场员工的反馈和表现,很难看到其他可以用指标衡量的绩效。当公司对于培训部寄予了很大的期待,培训部们的能力又支撑不住的时候,就特别容易让培训变成鸡肋。

具体哪些原因会让你的课程变得索然无味呢?

1.没有深入了解听众的真正需要

我们以晓宇这次的课程为例来分析一下。最初公司举办这次培训的目的是因为业绩下滑。也就是说,这次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门店的业绩。但是晓宇在听到课程要求以后,直接就把业绩下滑和员工的销售能力弱画上了等号。课程设计从销售的本质、销售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等方面来进行培训的。但是作为美容行业,员工的销售业绩除了跟自身的销售能力有关以外,还跟很多其他因素有关。比如:员工的手法、服务态度、售后跟进等等。

在《上接培训,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一书中,作者写到:

培训的课程要紧贴业务,以企业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输入的培训。深入到业务中去了解公司转型或业务开展比较典型的、共性的和意义重大的问题,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然后给各个业务单位讲授。

所以,没有深入了解听众的需要,而想当然的认为业绩差是因为员工的销售能力弱,成为了影响晓宇课程内容的第一根稻草。

2.培训时的内容不落地

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在孩子没开学之前,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我和很多同事一样,给孩子报了网课在家学习。

对于这种不能面对面教学的学习方式,一开始我们是没有报太大希望的。但是在学了几节课之后,就彻底改变了对网课的看法。尤其是同事小薇,更是对网课赞不绝口。她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一个学期的凑十法都没搞懂,网课老师一节课的时间就教会了。

为了搞清楚网课的神奇之处,我特意跟孩子一起学习了一节课。发现网课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不管是讲话的语气,还是教授的内容,包括举的例子,都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特别容易集中注意力。

培训的过程就相当于是给小孩喂饭,喂一口,咽一口。如果培训的内容不接地气,员工自然就听不进去。

3.课堂上的互动不够

有研究表明:在人的大脑中,神经网负责传输信息。神经网是非线性的工作的,只有具有冲击性,能够吸引注意力的东西,才会被人记住。

富兰克林说过:

“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可能会记住;但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理解了。”

所以,只是讲师一味的讲,再精彩的内容也容易让下面的听众失去耐心。教学的过程就像跟学生打乒乓球,球发出去以后要等对方回过来,再回过去,有来有回才能达成最好的结果。

二、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设计课程,才能打造爆款

麦肯锡作为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一直致力于为不同行业的客户设计、制定相配套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企业的战略制订,运营运作,组织结构等。只要是在麦肯锡工作过的人,都会养成一套强大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著名的作家冯唐就曾经多次表示过,自己在麦肯锡学到的方法论和经验对自己的思维模式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麦肯锡方法》一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在麦肯锡中常用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找到工作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大事化小”,从而更容易得到解决。

作为一个公司的培训部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通过培训,协助业务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实现业绩指标,实用才是硬道理。

1.用事实弥补直觉的缺陷

作为一名培训师,每一次的培训主题都是要根据公司提出的要求或者根据自己通过市场的反馈提炼培训主题。面对不一样的培训主题,培训师需要通过临时抱佛教来做大量的知识储备。

所以,培训师看似博学却涉猎不深,存在自己的专业短板。这就需要在每一次的培训之前,尽可能多的进行专业的收集和事实的挖掘,以确保自己的课程是符合听众需要的。

2.事实可以提高可信度

在华为有这样一件广为流传的事情。有一名新员工,刚到华为没多长时间,就针对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给任正非写了一封“万言书”,结果任正非在看了这封信以后,就把这名新员工辞退了。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一名初入职的新员工,对于公司的情况还不了解的情况下就自以为是的盲目提意见,只能算是“纸上谈兵”,是没有事实依据的,自然说出来的话可信度不高。

周恩来总理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麦肯锡面对的基本都是国际知名的企业来做战略规划,想让阅人无数的ceo认可你的方案,就必须要有相当数量的事实作为支撑,否则ceo很难对他的新想法给予信任。

3.复杂的问题拆解成容易解决的子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只有将问题研究的特别透彻,才能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有的时候,面对巨大的问题一团乱麻的时候,麦肯锡常用的mece原则,就可以帮助我们来更好的认清问题的本质。

mece原则的运用开始于解决问题的第一层——分解问题。也就是大的,复杂的问题,拆分成小的容易解决的子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的构成清单。在这个清单中,要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是独立的不同的。

当把这个清单中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的时候,整个问题也就解决掉了。

三、直奔问题的解决方案,才能出品吸引人的课程

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如同开始一段长途旅行。想要不迷路,就需要有一个靠得住的导航系统,来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在麦肯锡,这个能够帮助我们认清事实,解决问题的路线图就是“初始假设”。

1.定义初始假设

初始假设的精髓在于“在工作正式启动之前就形成问题解决方案“。这看起来有悖常理,但其实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条路线就是初始假设。如果这条路线可以达到,说明假设成功,如果失败,那就证明假设错误,再换一条路线继续进行假设,直到正确为止。

记录初始假设,计划你将如何证明他正误的过程,就是绘制通向解决方案路线图的过程。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讲课。

比如这次晓宇需要准备的课程是帮助业务上提升业绩。就需要先进行初始假设,找到影响业绩的方法都有哪些,是员工的服务态度有问题,还是专业能力掌握不足,还是手法做出来达不到顾客想要的效果。

根据整理出来的这些因素,开始进行一一验证。

2.生成初始假设

在《麦肯锡方法》一书中,作者说:“初始假设产生于事实以及通过事实解决问题的逻辑架构。”因此,生成初始假设的第一步,必须要从研究事实开始。

一位麦肯锡高级项目经理曾经介绍过他生成初始假设的好方法,就是在项目开始的时候,尽量多的了解事实,多吸取行业内的信息。例如行业的现状等。

在构造初始假设的时候,首先要将问题进行拆分,通过前期大量的信息收集,去掉那些不主要的影响因素,发现关键驱动因素,然后针对关键驱动因素提出可行性建议。

针对晓宇这次的培训主题,如果用生成初始假设的方法,“议题树”就应该是下图这样。

3.检验初始假设

当初始假设已经形成以后,可以采取集思广益的方法,让业务上的相关核心成员看一下具体的内容,是否是他们心目中想要的培训内容。如果正好符合他们的要求,那就说明初始假设成立。如果不是他们想要的,那就需要重新调整。

每一个在麦肯锡工作过又离开的人,对于麦肯锡印象最深的,就是带给他们思维模式的转变。永远站在事实的基础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我们的解决方案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麦肯锡方法读后感篇三

麦肯锡工作方法的精髓在于:以客户为中心,从整体角度出发,抓住核心问题,用逻辑树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做到不重不漏,以大量是事实依据为基础进行推理,推理出结果后,放弃原有的思维,用零思维的模式去思考,创造出全新的价值。在向客户表达时,需要抓住分享的内容的整个链条,简洁无误的传达。以死啃的决定,寻求每一个项目的进步。

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不能按照客户的提问模式去回答,应该跳出这个框架,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抓住真正问题所在。多用为什么去反复推敲。例如:a问我今天想剪个头发,问是长发合适还是短发合适,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应该纠结于长发、短发的问题去提供意见,而是应该想到:为什么要剪头发?最近遇到了什么事情才会出现想剪头发?剪头发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抓住核心的关键所在。

现在我们所得的二手的信息都是经过处理加工的。在收集信息的时候,要时刻把握带着问题去研究观察。收集完信息以后要整理出令人一目了然的格式,并不仅限于调研数据本身,从这个数据得出的结论同样需要客观。

演示也好、汇报工作也好,推荐营销也好,想客户表达的时候,我们自己一定要抓住一个整体链条。训练自己如何抓住整体线条可以尝试30秒电梯法。在30秒内将调查的事实、建议统统表达完毕,务必传达一个完成的无误的信息。这个要多去尝试,在想朋友表达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个。

思考问题,想抓住核心问题的时候运用4p框架,初衷、问题定位、视角、完成时间。

分析问题尽量尝试用逻辑树、“空,雨,伞”和商业模式体系流程的模式,做到不重不漏,客观公正。

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分类,将信息分类成:意见和事实两块。

将框架思维训练好,有助于我们保持敏锐的头脑和直觉。

在表达意愿上应该以客户的需求是什么进行信息传达。如果只表达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而忽视了能分享给客户什么?客户是否愿意,那么这就是一个失败的传达。

三人行必有我师。摒弃原有的固有观念,就是论事的去学会跟别人沟通合作。学会抓住别人的调调。按照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学会表达。

对人对事对物都秉持一个开放式的态度去思考,去接纳,有利于我们本身的思维扩散。

在跟别人谈话时,尽量用我们,这样融入感会多很多。注意穿着打扮,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代表着这个人的精气神,外在由内在演化而生。

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好自己,严谨公正,多学习,多运用,我想总是会有不同的收获。我是一个缺乏逻辑思维的人,我将在我未来的生活中将这些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希望可以收货一个新的自我,拥有新的思考方式。

麦肯锡方法读后感篇四

我有个朋友,前几天被骂了。被骂的原因是她发了一张某平台的收入截图,图中显示最近一次提现两万多块钱。这张图发出来之后,很多人质疑这张图的真实性。有的说她是p图,有的说她是想开班割韭菜。

为此,她还特意发了几条视频来澄清这件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质疑她的这份收入截图呢?答案很简单,现在做自媒体这行的收入差距太大了。2012年公众号上线,开创了自媒体这行。时至今日,自媒体已经从过去的图文发展到短视频。在这期间,许多人通过自媒体实现了财务自由。而他们的鲜活案例,又吸引了大量的人不断加入这个行业。

但是很多人在做自媒体的时候却不得要领,自己瞎琢磨半天却赚不到几个钱。为了解决这种焦虑感,写作课程和运营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然而在完成学习,持续写作或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很多人的收入仍然没有任何起色。在看到别人开班赚的盆满钵满,自己苦哈哈的运营却连一碗稀饭钱都赚不到之后,自然而然地会认为自媒体赚不到钱,而别人发收入截图就是为了割韭菜。

都说自媒体行业没有门槛,这其实是一种误导。不信你看那些看别人赚到钱后,就一窝蜂地冲进这行的人,有几个不是炮灰?所以自媒体这行不是没有门槛,只不过门槛低到容易让人忽略。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在这行立足呢?说得简单点,就是把过去流量收割的思路,转变为提供价值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始做自媒体之前,先要进行行业分析。

提到行业分析,就不得不说一下世界最知名的商业资讯公司——麦肯锡公司。这家公司创立于1926年,是由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麦肯锡成立的一家商业咨询公司。目前在全球44个国家有分公司,共有七千多名咨询顾问。在过去的十多年间,麦肯锡公司已经在国内完成了近一千个咨询项目。值得一提的是,麦肯锡公司的咨询顾问并不一定是客户所在行业的资深人士。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凭借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而他们所依仗的方法,就是麦肯锡在八十多年的工作中,详细总结出来的分析方法。

安宅和人拥有麦肯锡公司四年的工作经验,是麦肯锡研究小组亚太地区核心成员之一。他把麦肯锡用来分析行业的思考方法写成了《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一书,这套思考方式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商业案例,还可以用来分析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项问题。

今天,我们就试着用这套思维方式,来看看想要做好自媒体,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有人说自媒体行业还用分析什么?瞄准流量大的领域,直接上手不就行了?这个想法很普遍,但是以麦肯锡的思维角度看来,是大错特错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先讲一个故事。前段时间有个人在某平台的作者群中抱怨,说自己发出来的视频和文章没有推荐量。私信官方后,得到的答复是他的内容在正常推荐。这让他很生气,觉得自己变成了免费打工的工具人。

其他人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个人的账号主页,在看过几篇文章和视频后指出了很多问题,包括视频字幕有错别字,文章内容深度不够,存在标题党等行为,这些都是导致内容推荐量不够的原因。

把这个案例放在这里讲的原因,是他的想法很有代表性。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文章和视频内容不错,推荐量和阅读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平台把自己当成免费的劳动力。

这种想法错误的根源,在于仍然用过去的经验来理解现在的自媒体行业。自媒体行业已经出现快十年了,过去只要发文章就会有人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的自媒体已经由过去流量收割,变成了提供价值。

也就是说,如果想让自己的内容受欢迎,就要想清楚自己能为读者和观众提供什么价值。在《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也提到,在开始动手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议题。

明确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才能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自己的内容是为受众提供情绪价值,比如咪蒙发的文章。还是能够提供兴趣价值,比如有关某个人物的文章。还是能够提供功利价值,比如很多教沟通方法的文章。

方向明确,才能做到持续输出。如果今天看着职场领域的内容火爆,就跑去写职场。明天看到明星八卦领域内容火爆,又跑去写八卦。到最后的结果,是自己的内容没人看。

关于明确议题,《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解释了好议题的三个要素:深入问题本质、有深度的假设和可以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以自媒体人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自己对某个领域有足够专业的知识和兴趣,对这个领域内常见的问题有深度的见解,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明确的答案。

在明确了大方向之后,才能持续更新,才知道该如何“精耕细作”,在遇到挫折后才能有坚持的动力。

在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之后,就要开始动手执行了。强大的执行力是从事自媒体行业必须具备的素质,没有一个好的执行力,在伟大的想法也只能是空想。

但是很多人在做自媒体,尤其是写原创内容的时候,不知道该写什么。互联网发展了这么多年,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素材和新闻。许多自媒体人在写文章的时候缺的并不是素材,而是如何切入素材。就拿一个人吃面来说吧,从励志的角度去写,可以写成《三年时间,从月薪三千到年入百万,两千多碗泡面帮我撑过难关》。从美食的角度去写,可以写成《鱼子酱、大澳龙,这碗面让我彻底破产》。

这里只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要让自己的创作变轻松,关键就在于主动思考如何把素材与自己的创作内容联系起来。在《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提到了两个非常实用的方法:遵循mece原则分解问题和寻找可以利用的旧例。遵循mece原则指的是在开始寻找素材切入角度时,得先把要表达的内容主题进行分解。把复合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单独的小问题,直到每一个分解的问题都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为止。

作为一个初学者,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分解。这时候就需要利用另一个方法,那就是去寻找可以用来参考的旧例。说的简单通俗一点,就是看看别人的文章是怎么写的。通过拆解别人的文章,来学习素材的切入角度。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大量的思考和模仿,在刚起步的阶段会比较困难,但是在经过长期坚持以后,对于我们写好文章,做好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会有很大帮助。

在明确了大方向,知道如何寻找合适的素材作为切入点和如何模仿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开始动手尝试。许多人在开始写作或者运营自己账号的时候都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自嗨。还是在一个自媒体作者群里,有个老哥详细讲述了一下自己当初是怎么自嗨的。他说自己最初走上自媒体写作这条路,是因为一次大学同学间的聚会。这次聚会上他看到上学时成绩不如他的同学,如今通过公众号实现了财务自由。

再看这篇文章,发现大部分是抱怨和怨天尤人的话。这些内容负能量爆棚,连他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更何况读者?从此以后,这个老哥老老实实的开始学习如何写原创内容。自嗨会让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让我们忘记写作和运营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价值。如果不能为读者提供价值,那么自然不会受读者欢迎。

在《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也提到,成果输出是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答案。对于想从事自媒体行业的人来说,所谓“有价值的答案”,就像这篇文章一直说的,要为读者提供价值感。这份价值感可以是情绪价值,可以是情绪价值,也可以是实用价值。

总之,只有让读者觉得通过阅读你的文章、关注你的账号能用后所收获,我们的自媒体工作才有价值。关于如何用麦肯锡的思考方式来运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基本上就到这里了,这只是一些基本思路,具体怎么做还要各位结合自己账号的所属领域和自己的最终目标来判断。

这套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先明确议题(方向、目标),找到议题的核心后将其分解,分解成为独立的、有明确答案的分议题。然后针对这些分议题,提出自己的假说(解决方案)。再然后通过大量的数据、素材和案例,为自己的假说提供理论和事实支撑。最后,再把它们整理成为对方能理解文章或者行动方案。

麦肯锡方法读后感篇五

读书版推介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没能好好研读。昨天打开电子书,粗略的读了下,发现这真是本很不错的指导论文写作的书,尤其是对提高专业写作、工作总结,都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应该首先谢谢读书版的领导火舞耀阳和版主为我们找来这么好看实用的书。

书中通过生动的举例,详实的介绍了整个写作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为达到写作的目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关于其中思考的逻辑部分,它用生活中的常识来举例,亲切而生动。比如妻子指示丈夫去买菜能记住几种东西来说明,如果罗列太多条目,读者就无法记住作者所要表达的要点,告诉我们尽可能在写作中抓住要害,简明扼要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罗列一系列的条条款款,让人不知所云。

这篇文章我特别想说说关于思考的问题,关于自上而下思考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我有些体会。曾经有个同事问我,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让人耐看,不厌倦。尤其是工作计划、述职报告、工作总结。她说,她曾经写过一个近期工作计划,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费了很长时间,也精心准备了好久。可是领导读后,让她重写。她差点崩溃。我虽然没有读过她写的工作计划,但是大致还是可以猜测到领导让她重写的原因。

那就是她没有把目前领导最关心的问题,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和解决困难办法说清楚。而领导呢?读她的报告读了半天还不知道她到底想要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