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报告>高中妈妈的味道(通用18篇)

高中妈妈的味道(通用18篇)

作者:紫衣梦

优秀作文需要有恰当的论证和充分的事例支持,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善用这些优秀作文的经验和技巧,写出属于自己的优秀之作。

妈妈的味道

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喜欢吃豆腐圆。大概是因为它是我们这儿的一个特色食品吧。

一次,妈妈叫我去买菜,路过卖豆腐圆的地方,看到那一个个大小均匀,两面煎得淡黄的豆腐圆,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盘子里的时候,我忽然来了食欲,很想尝尝。可因为钱已经不够了,只能买一点。

我有点沮丧地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先是一愣,然后很快恢复了平静,应了声:“哦。”我本以为妈妈会安慰我,可没想到不知这样,心情更加沮丧。

我还没缓过神来,妈妈就已经忙活开了。剁木耳,剁猪肉,切大蒜,切葱花……妈妈在厨房里与锅碗瓢盆“演奏”着激烈的进行曲,我在外边一边做作业一边“欣赏”。

吃过晚饭,妈妈又一头扎进厨房忙活去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妈妈高兴得叫道:“子绚,快过来看呀!”我急忙跑过去一看,哇塞!那么多的.豆腐圆!但是,由于是妈妈第一次做,技术不好,有一些糊了,还有一些豆腐圆还歪歪扭扭的,不太好看。

有人说:“父爱如清茶。”那么妈妈的爱就像豆腐圆那样,很好吃,吃完令人回味无穷。

妈妈的味道

要说台州人的美食,炒麻糍必须是金榜题名!

炒麻糍一般要有几种配料。绿豆芽冒出嫩芽,瘦肉肥而不腻,包菜披着翠绿的外衣,茭白雪白胖盈,蘑菇撑着小褐伞,豆腐干穿着它棕色的卫衣,一个个都很有范。

麻糍是糯米做的,所以吃起来糯口细腻。妈妈是炒麻糍的高手,嫩绿的豆芽洗过之后,还有小水珠停留在豆芽的叶片上。方方正正的豆腐干经刀起刀落就成了丁。茭白、包菜、蘑菇等配料,经妈妈的手一过就切成丁粒。她三两下就将鸡蛋打散,把麻糍切块,裹上鸡蛋液,是一个一个裹得哦!为什么要一个一个裹而不是直接将鸡蛋液倒入锅中的呢?因为啊,如果先煎麻糍,再将鸡蛋液倒入锅中,麻糍不容易分开,反而成了面饼。麻糍均匀地裹上鸡蛋液,再躺在锅中,享受中火先生的按摩,时不时翻个身。鸡蛋与麻糍融为一体,香喷喷,软糯糯。将麻糍出锅,再起锅烧油。先放入美味的瘦肉,油滋滋地响,给瘦肉伴乐。等肉七分熟时,再放入苞菜,蘑菇,绿豆芽,豆腐干等配料。然后加入盐与生抽调味,老抽调色,加入耗油提鲜再放入麻糍。麻糍在馅料中翻滚,一起经受旺火的锤炼,一起在锅中作乐!

妈妈看着我的馋样,盛一碗给我。我一口一口吃着炒麻糍,绿豆芽的鲜甜,苞菜的干脆,都让我欲罢不能!麻糍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我如清泉滴落般来到世界上,吸着妈妈的乳汁睁开双眼,拉着爸爸的手指蹒跚学步,花着爸妈的汗水通晓古今。他们一生的爱无疑是我们。

还记得吗?上幼儿园时的那个早晨,我死活不愿离开床,哭着闹着不去上学。那时妈妈几乎用尽所有的办法:哄我、用东西引诱我、警告我、威胁我,可我就如石头般坚硬,真是百毒不侵。无奈,妈妈只得狠狠将我拽起,为我套上衣服,扎好头发,这时我哭的更厉害了,扯开嗓子,用最大的哭声表示抗议,妈妈没有对我心软,而是坚定地为我穿上鞋子,强行把我背上。我哪肯就这样放弃,又哭又闹又抓又打,妈妈的头发乱了,脖子被抓出了伤痕,她哽咽着让我别再闹了,但她坚定地把我背进了学校。下课了,我破涕为笑,跟小朋友们玩起游戏,可我发现了,那个担心我会一直哭闹的妈妈,却在学校的栅栏外惦着脚尖,搜寻我的`身影。

正是妈妈这一次的坚持,我再也不会赖床,没有缺席过学校的任何一堂课,严格要求自己,该做的事准时完成。妈妈,谢谢你爱我!

妈妈的味道

对我来说,每天放学回家推开门看见一张笑脸和一桌美味是最美好不过的事,可是人就是这样,你不断做梦就不断被拉回现实。

上高中以前,我每天都可以尝到家的味道,可那不是妈妈的味道。是的,自从我上学以后妈妈就外出了,一年回来一次,而且待的时间很短,只有初三的毕业考她回来陪我度过了难关,可是我还是没考好,我没有考上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不太好,环境影响人,妈妈大概是这样想的。所以她在市里面给我找了个学校,她办妥了一切之后又走。所以上高中以后,我就成了住校生,别说想见妈妈就连回家也要一个月一次。刚上高中那时候,我住不惯学校寝室,吃不惯学校饭菜,我打电话给妈妈吐诉住校的一切不好。妈妈无奈,说没办法,她说我和她各有一个责任,她的责任是努力赚钱,我的责任是努力学习。其实我理解她,像我这种出生在农村家庭并不富裕的,只有通过自身努力才能过上好的生活,妈妈努力赚钱的目的就是想让我多学知识以后过上好的生活。

虽然我和妈妈待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是她教会我的东西却很多,她平时经常给我打电话,问我近期的情况。妈妈爱笑,笑声也很好听,每次打电话我都会故意说一些有趣的事情讨她开心,每次听到她的笑声心情再糟也会变得特别愉快。妈妈还很聪明,你对她说谎他就会在你言辞中挑出疑点来质问你,所以我从不在她面前说谎,除非有逼不得已的情况。

妈妈最拿手的菜是红烧肉,虽然他做出来的颜色不怎么样,但是味道却是独一无二的,我记得我第一次吃她做的红烧肉的时候傻傻问她怎么煮糊了,妈妈大笑着对我说她只是把酱油放多了,但其实后来她每次都会把红烧肉煮成黑烧肉。现在,我不论在什么场合吃到红烧肉都会想到她,感觉那是妈妈的味道。

妈妈身上没有油烟味也没有香水味,但她身上有一股好闻的特殊味道,也许是沐浴露的味道,但总感觉有那么点不同,感觉那是妈妈的专属味道。还有妈妈的头发,妈妈的头发总带着洗发露的味道,她睡了的枕头都会沾染上味道,在我小时候她每年春节后刚出去,我每晚都会抱着她睡过的枕头哭几宿。后来时间久了,即使我不能真实触摸到她的味道,但我总感觉她的味道一直围绕着我,我甚是想念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妈妈的味道高中作文

世间万物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味道,而每个人都该享有的就是妈妈的味道!

在初中的时候,级部主任不允许我们带零食到校,只能稍微带点面包。可妈妈却说面包中的添加剂太多,吃了之后对身体不好。爸妈就商量着从乐拍上买了一个烤箱,自己来给我做面包吃!

可以开始哪有那么容易做好呢?说明书不停地看,靠向上的附带工具不停地研究。

明天早上就要上学了,妈妈不顾连着上了两个夜班的劳累,回家后饭也没顾得上吃,就又拿起说明书不停地看,晚上我起床上厕所的时候厨房的灯依然亮着,迷迷糊糊的我却在困意中径直走回房间,走到床边,倒头就睡。一觉醒来,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大盒子,我好奇的将它打开,一股浓浓的蛋香味扑向鼻尖,再仔细一闻,还有淡淡的妈妈的味道。拿到学校后,同学们都来争着和我要妈妈做的面包吃,因为这面包中洋溢着妈妈的味道!

后来才知道,那一晚,妈妈又一整夜没睡觉,失败了的`面包自己吃了好几天,却没舍得吃一口最后做的最好的面包。

那些面包是我自小到大吃过的最好吃最好吃的面包啦,虽然那面包没有精美的外表,但是那其中却蕴含着妈妈的味道。

我因为赶时间,接过字典就放回教室。妈妈在在外边等我出来,我小跑,妈妈也跟着我小跑,一边跑一边问我:“在学校吃的怎么样啊?环境还适应吗?累不累啊?”我说:“还好啊!”“别舍不得花钱,多吃饭才能长个子啊!"妈妈说。我只是点点头。

跑完操回来,字典上多了几个字:我的名字,还有妈妈对我的叮嘱。

谁知道妈妈等了多长时间?谁知道经过了几辆拥挤的7路车?谁知道妈妈心里对女儿的担心?谁又知道女儿对妈妈的冷漠会让大老远跑来的妈妈心里有何感受?我只知道妈妈问了我好多好多,我却回答了太少太少。就像妈妈对孩子付出的爱太多太多,从孩子那里收获来的却太少太少。

每次翻开那本字典,都弥漫着妈妈的味道。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洋溢着妈妈的味道。妈妈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是我们心灵的依靠。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会经常回忆起妈妈的味道,现在的我们更好好好的珍惜,好好的体会这充满着暖暖的爱的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轻轻地拿起你来,一阵芳香扑鼻而来。啊!那就是妈妈的味道。

——题记。

时光似箭,岁月如梭。自从呱呱坠地,依偎在母亲的怀抱,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我已长大,成为一名中学生,成为亭亭玉立的少女。可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母亲早已双鬓发白,脸色苍老,岁月的痕迹是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岁月无情,夺走了母亲美丽的容颜,可那熟悉的味道却一点未变。

记得小时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妈妈抱着我,手中还拿着一个鼓囊囊的小书包,伴着第一缕初升的阳光,送我去幼儿园。早已习惯妈妈不离身的我,看到数十张陌生的面孔,心里只有畏惧和害怕。但妈妈却狠心地放下了我,并嘱咐我:“一定要听话!”然后头也不回的匆忙的走了。无助的我于是哭了好久好久,但最后还是服输了。到幼儿园的院子里和同学们玩。就在出门的一刹那,无意中看到了一个身影,那身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就算藏在了最隐蔽的地方,我都能看得见。没错,那就是妈妈。那时的我,就闻到了妈妈的味道,温暖而又美好。

冬天上学的日子里,妈妈怕我骑自行车挨冻,就让我做校车。于是每天早早地陪我去等车。天还未亮,独自和妈妈走在漆黑的路上,只有清冷的月光照着我们,可这哪里能抵御寒风呢?阵阵凉风甩在我的脸上,我冷的直缩脖子,真的好冷!可妈妈不也是一样,借着幽暗的光,看看妈妈有点承受不住的脸,不停转圈的身影,突然觉得,整个心里酸酸的。哎!车来了,我转身上了车,身后只剩下孤零零的母亲。“每天都来送你,可得好好学习,天怪冷的!”迎面听到司机的声音……我恍然大悟,又向车窗外看了一眼,窗外一片漆黑,看不到妈妈的身影,大概又得迎着漆黑的夜晚回去了。此时的我,又闻到了妈妈的味道,虽无声无息却胜似“绘声绘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一番苦心做女儿的永远铭记。母亲啊。我又是多么的悔恨,恨自己不听您的话,多次惹您生气。恨自己总跟您顶嘴,只剩下您在一旁默默的叹息。只有您,一次一次的原谅女儿,包容我,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也只是您,如此的宽容,用您博大的胸怀感动了您无知蛮横的女儿。好想对您说一声:“对不起!”

妈妈的味道

我爱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老妈的性子像怪味豆一样,不苦不酸的。

那天,可真把我逗笑乐了。弟弟的同学来我们家玩,老妈回来之后便开始做饭了,他们在客厅玩玩具,把地上弄得一片狼藉。老妈过来接水时,看到如此的情景,怒目圆瞪的盯得他们两个直发毛,还不解恨,又大声吼道:“把地上弄得这么乱,不玩了,给我收拾干净!”他们颤颤巍巍地说:“哦。”说完便又去做饭了。那位同学对弟弟说:“你妈是狮子转化成的吗?”听完后我便哈哈大笑起来,弟弟说:“没有,我妈是母狮子转化而成的,因为母狮子是狮子中声音最大的一个。”

我笑得肚子疼,老妈过来时一头雾水的问了一句:“怎么笑的'那么不矜持?”我抢在弟弟的前面说:“他们说你是母狮子。”妈妈笑着说:“那好啊,可以管住你们啊,有什么不好。”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本想让老妈好好炮轰他们一顿,没想到竟会是这样的结果。“老妈,怎么你的性子这么怪,像怪味豆一样?”弟弟说。“是啊,阿姨好怪啊,刚才还怒气冲天,现在又笑口颜开的,好怪啊!”那位同学说。妈妈只是笑笑,并无再说其它话,可我知道,那一笑是为了什么。

妈妈是所有“职业”中最伟大的一个,也是我的第一位老师,我爱妈妈这颗“怪味豆”,因为她带给我们欢笑,带给我们温暖,带给我们幸福。

妈妈的味道

在初中的时候,级部主任不允许我们带零食到校,只能稍微带点面包。可妈妈却说面包中的添加剂太多,吃了之后对身体不好。爸妈就商量着从乐拍上买了一个烤箱,自己来给我做面包吃!

可以开始哪有那么容易做好呢?说明书不停地看,靠向上的附带工具不停地研究。

明天早上就要上学了,妈妈不顾连着上了两个夜班的劳累,回家后饭也没顾得上吃,就又拿起说明书不停地看,晚上我起床上厕所的时候厨房的灯依然亮着,迷迷糊糊的.我却在困意中径直走回房间,走到床边,倒头就睡。一觉醒来,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大盒子,我好奇的将它打开,一股浓浓的蛋香味扑向鼻尖,再仔细一闻,还有淡淡的。拿到学校后,同学们都来争着和我要妈妈做的面包吃,因为这面包中洋溢着!

后来才知道,那一晚,妈妈又一整夜没睡觉,失败了的面包自己吃了好几天,却没舍得吃一口最后做的最好的面包。

那些面包是我自小到大吃过的最好吃最好吃的面包啦,虽然那面包没有精美的外表,但是那其中却蕴含着。

妈妈的味道

有一种味道,纯纯的甜甜的暖暖的,有一种爱,是我们回味一生的。

妈妈的味道,是在为婴儿时的我们换掉尿布时手上留下的“臭”味。妈妈不会讨厌这种味道,而母爱更不许妈妈讨厌这种味道。

妈妈的味道,是在为儿女洗衣时留下的淡淡了香皂味和不小心留下的伤口的味道。孩子们看见了,知道妈妈的疼是为了自己的,我们长大了,懂事了。

妈妈的味道,是在为儿女们做下一道道充满期望的可口的饭菜后留下的汗水味和淡淡的清香味。他们将一切的希望寄予在孩子们中间,愿为他们付出一切,那是不求回报的。这时的孩子反而不知道妈妈的心血,只懂得帮妈妈干活,是孝。

妈妈的味道,是在为孩子开家长会前为了给孩子们争取些面子而破费百元大钞买来不舍得用最后干掉的香水喷在身上那浓浓的香水的味道。孩子们却不顾一切抱怨他人的妈妈穿得比自己的妈妈好,香水更香,抱怨妈妈的“不争气”。但却看不见妈妈为了那点暂时性的虚荣花费了多么大的精力与心血。

妈妈的味道,是孩子像妈妈表达自己年少不懂世事的莽撞时妈妈留下感动的水晶的咸咸的,却是最富有的味道。儿女们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孝了,知道孝敬父母并不仅仅是扫地擦桌,而是一句:“对不起,我爱您。”不再要求妈妈去家长会时为了自己扮得那么虚荣,而是为了自己的妈妈最朴素,最善良而自豪。

妈妈的味道,是妈妈在为你优异成绩而做你最爱吃的鱼时手上留下的鱼腥味。这时你再闻一闻它,发下它并不那么难闻,而是纯纯的甜甜的暖暖的。

妈妈的味道,纯纯的甜甜的暖暖的。母爱,是让我们回味一生的。

妈妈的味道

我的妈妈高高的个子,长长的头发,总是显得飘逸多姿。在我的心目中,妈妈不但美丽,还有着独特的味道。但无论是哪一种味道,我都喜欢。

甜甜的,像棒棒糖一样甜。一次,我的同桌没带橡皮,作业写错时,他很着急。看到这种情景,我连忙把橡皮借给他,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回家后,妈妈知道了这件事,立刻抱住我,高兴地对我说:“我的女儿可真棒!知道主动帮助别人了。”听了妈妈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可有时,她的味道又苦苦的,像苦瓜一样苦。平时生活中,只要我缺什么,妈妈就给我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给我买东西,她从来不吝啬。可一年到头,妈妈却很少给自己买东西,一件衣服总是穿了一年又一年,都洗的发白了,仍然在穿。这些年妈妈辛辛苦苦照顾我,脸上都长出皱纹了,望着那一道道细密的皱纹,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感觉特别的苦。

有时候,是辣辣的,像辣椒一样呛得慌,但却让人回味无穷。一次,由于我那段时间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考试很不理想。回到家后,妈妈看了一下我的卷子,知道了错误的原因,便非常严肃地批评我,没有给我一点情面。看到妈妈因生气而愤怒的样子,那时,我的心里好难过呀!火辣辣的痛,可冷静下来之后,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

还有的时候,是酸酸的,像杨梅汤一样酸。每当家里来了小客人,她总是热情地招待,哪怕只是隔壁的邻居而已,她也要把家里好吃好喝的都拿出来。有一次甚至把我最喜欢的巧克力都给对门的小朋友吃了,每每想到这,我的醋瓶子就被打翻了,那滋味就像是泡进了醋缸里似的酸透了心。

各种各样说也说不尽写也写不完。不过无论怎样我都喜欢都会深深地爱着她。

妈妈的味道

妈妈去国外已经快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我总是思念着妈妈,那属于。尤其是前两天的中秋节。大姨说了那是团员的日子,可是我和妈妈却要分隔两地。妈妈打电话跟我说,她那边的月亮很圆很圆,可是我抬头望着窗外的月亮,我觉得一点都不圆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或许中国的月亮因为没有,所以也就不圆了。

是香香的,每次放学回家总是能闻到那饭菜的香味,每次我都要吃得饱饱的,妈妈每次也都是微笑的看着我。

是夏天里的一根冰淇淋,炎炎夏日口渴的时候总是有妈妈烧的凉开水在手里,喝上一口总能凉透心底,那是很舒服的。

是冬天里的一件毛衣,冷酷的风冰冷的吹,可是怎么吹我都不怕,因为我有妈妈为我织的毛衣,穿在身上,暖暖的,那是妈妈的呵护。

是每一声叮嘱,在我考试失意的时候,在我沮丧的时候,在我骄傲的时候,在我徘徊的时候,耳边总会响起妈妈关切的问候还有那暖暖的提醒,让我知道下一次的路该怎么走。

不管怎样,总是在我心中闪闪发亮,无论走得多远都不会遗忘的。

妈妈的味道

假如让我玩这个游戏:让孩子蒙着眼睛,在众多的母亲中找到自己的妈妈。我肯定我第一时间就能胜出,那是因为我能寻着妈妈独特的味道找到妈妈。

是腥臭的。妈妈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她每天与各种与“亲密接触”:刮鳞、去鳃、切段、削片……在她的运刀如飞中,妈妈迎来了好生意,也挣来了一家的生活费。每天妈妈披星戴月的回到家时,头发上有闪亮的鱼鳞,手指缝还能看见鱼血,脚上的防水胶鞋也因泡了一天的养鱼水而充满鱼腥味。从头到脚,妈妈散发着刺鼻的鱼腥味。

是油烟味。无论多忙,妈妈总是争着下厨,她认为当母亲的职责就是照顾好一家人的肚子。她常常琢磨着怎样搭配食物的营养,还搜集了许多家庭小妙方呢,想多吃核桃会健脑、烧鱼前让鱼在盐水里游一游可以去腥、汤放多了盐可以变淡等等。每当妈妈带着一身油烟味从厨房里出来的时候,香喷喷的饭菜也端到了饭桌上。

是芬芳的。每次逛街她都把腥臭味、油烟味洗得干干净净。

我爱我的妈妈!

妈妈的味道

世间万物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味道,而每个人都该享有的就是!

面包中。

在初中的时候,级部主任不允许我们带零食到校,只能稍微带点面包。可妈妈却说面包中的添加剂太多,吃了之后对身体不好。爸妈就商量着从乐拍上买了一个烤箱,自己来给我做面包吃!

可以开始哪有那么容易做好呢?说明书不停地看,靠向上的附带工具不停地研究。明天早上就要上学了,妈妈不顾连着上了两个夜班的劳累,回家后饭也没顾得上吃,就又拿起说明书不停地看,晚上我起床上厕所的时候厨房的灯依然亮着,迷迷糊糊的我却在困意中径直走回房间,走到床边,倒头就睡。一觉醒来,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大盒子,我好奇的将它打开,一股浓浓的蛋香味扑向鼻尖,再仔细一闻,还有淡淡的。拿到学校后,同学们都来争着和我要妈妈做的面包吃,因为这面包中洋溢着!

后来才知道,那一晚,妈妈又一整夜没睡觉,失败了的面包自己吃了好几天,却没舍得吃一口最后做的最好的面包。

却蕴含着。

字典里。

我因为赶时间,接过字典就放回教室。妈妈在在外边等我出来,我小跑,妈妈也跟着我小跑,一边跑一边问我:“在学校吃的怎么样啊?环境还适应吗?累不累啊?”我说:“还好啊!”“别舍不得花钱,多吃饭才能长个子啊!"妈妈说。我只是点点头。跑完操回来,字典上多了几个字:我的名字,还有妈妈对我的叮嘱。

谁知道妈妈等了多长时间?谁知道经过了几辆拥挤的7路车?谁知道妈妈心里对女儿的担心?谁又知道女儿对妈妈的冷漠会让大老远跑来的妈妈心里有何感受?我只知道妈妈问了我好多好多,我却回答了太少太少。就像妈妈对孩子付出的爱太多太多,从孩子那里收获来的却太少太少。每次翻开那本字典,都弥漫着。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洋溢着。妈妈是我们的启蒙老师,是我们心灵的依靠。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会经常回忆起,现在的我们更好好好的珍惜,好好的体会这充满着暖暖的爱的。

妈妈的味道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你会惊讶。我们听说过菜肴的味道,没有听说过。是的,当我想到要写这个题目时,我也感觉到怪怪的,但是仔细想想就不觉得怪了。妈妈的确有味道,只是我们没有去品味罢了。

婴幼儿时,是乳香味。那时,孩子在白天是看着妈妈的容颜来辨认妈妈的,晚上是凭借妈妈身上的乳香味来辨认妈妈的。做过妈妈的人想一想是不是这回事。

少儿时,是“漂亮”。不管什么时候,不论何人,当问起谁漂亮时,妈妈在孩子的心中永远是漂亮的。记得我儿子小时候,同事问他:“谁漂亮?”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妈妈漂亮。”那你说:“你妈妈和新娘子,谁漂亮?“当然是妈妈漂亮。”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妈妈穿上新娘子衣服更漂亮。”

少年时,就变成了食物的味道。什么时候回家总感觉妈妈做的面条、饺子是最好吃的。我和哥哥最喜欢吃妈妈做的“对碗面”。实际上这种面条做起来最简单。那时的年月生活是很艰苦的,蔬菜、粮食都比较紧缺,不像现在这样物质丰富,孩子吃饭时挑三拣四的,那时有口吃的、填饱肚子就不错了。但是妈妈总是将饭菜做的有滋有味,让我们姊妹几个吃起来香喷喷的,从没有感觉到饭菜不好吃。即使是面条和汤也很有味的,就是我刚说的“对碗面”。现在的孩子是绝对不吃的,那时妈妈为了让我们吃得香,她先在碗里放进盐、葱花、姜丝、芫荽、蒜末、酱油、醋、炒熟的红辣椒等,然后水开始称一些倒进碗里,再将煮熟的面条捞出放进碗里,搅拌一下就可以吃了,很好吃的。要不你可以试一试。饺子自然是妈妈做的最好吃,儿子每次回家我都做饺子。每次过节,儿子在外地,我都会嘱托他:今天是什么节了,到外面买一些饺子改善一下生活。每当这时候,儿子总是说:外面的饺子不好吃,还是回家吃您做的饺子吧。我忍一忍就回家了。

青年时忘记了。也许为了奔命吧。每次回家总是匆匆。但妈妈总是耐心地、尽力地做孩子们喜欢吃的饭菜。从来不问孩子们的事。孩子们说时,她只管听。孩子们给她零花钱时,她总是说我不缺钱,只要你们回来就好、我就开心……一年又一年就这样过着,不记得是哪一年了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让我的心很是震颤了一下。我觉得这首歌似乎是唱给我听得,于是每逢过节、过年一定要回家看看妈妈。

人到中年,是健康。每次回家只要看到妈妈健健康康。即使吃不到她亲手为我做的饭菜我也很高兴。因为我的同事们经常说:这家的老人病了,那家老人老年痴呆了、或是某某家的老人瘫痪在床。每次听到这些我的心都很纠结:我们的父母老了、病了。照顾他们是我们做儿女的义务,但有时不是不愿照顾而是身不由己,尤其是在外地工作的人们。还记得去年回家:父亲病了。当时以为是父亲不愿说话,坐在太阳底下暖暖的、懒洋洋的。母亲在一边说:你爸这两天脑子有些迷糊……当我问他:您认识我吗?他懒洋洋地抬起头,很迷茫,嘴里胡乱说一通。当时大家也没当回事。只是说要过年了,我和哥哥要带父亲、母亲去洗个澡。洗澡时,父亲就有点犯迷糊。我和母亲洗得快早早就在外面等哥哥和父亲。等他们出来时天快黑了,我提议说咱在街上吃完放再带父母回家,要不这么晚了,父母回家还要做饭。哥哥没有反对,于是我们在一家小店吃了饭。吃饭时父亲的手就不是很灵活。饭就弄撒了。母亲又说:“你爸今天很迷糊。”于是吃完饭带上父母到一位远方叔叔那里就医。叔叔比较了解父亲的病。叔叔看看说:“不太好,怕是脑梗。”于是我的心就纠结了:“那怎么办。”叔叔说第二天到医院做个ct再说。哥哥还要上班,于是晚上他开车回家了。第二天我带着父亲到医院检查,结果不太乐观,先住院观察。住进医院,当时姊妹几个都忙,就我是回家过节的人,于是我就成了伺候父亲的首选人物。不过现在想一想,虽然我当时出了一些力,但是后来父亲没有受太多的罪,加上后期的药物不断治疗,父亲现在能自由行动。脑子也不那么糊涂,也能辨认人了。我很高兴我爸认识我。

总之我说,父母健在是孩子们的福气,因为逢年过节,你有去的地方;父母健康是孩子们的福气,因为你不必担忧、担心他们。

妈妈的味道

我最喜欢做的一道菜,就是红烧排骨,这道菜被儿子称做。

此独门秘笈本不想外传,但经儿子一再夸大,做妈的不好意思藏着掖着,想与每一个做母亲的分享其中甜甜的蜜意和暖暖的柔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科普一下,一道家常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很简单。就像幸福一样,最简单的就是最幸福的。

第一步:选材。寿县人都知道大圆盘的新城菜市场吧,西门进去,往南直走十米,第一个卖肉的摊位,摊主是一个俊俏的小媳妇,三十多岁,不笑不说话,不仅长的漂亮而且干净利落,最主要的是肉特别新鲜支棱。早晨一定要去早一点,8点之后,别人的摊位还是供大于求,她的摊位早已是落花流水春去也,良辰美景都在他人的厨房里姹紫嫣红啦。不会选择材的妈妈们,只记住一点就够了,看肉案上的肥肉,如果肥肉宽而厚,且肉质如凝脂,如白玉,那这案上的排骨一定错不了。大排、小排、脆骨都可以,不讲究。喜欢多吃肉的选大排,喜欢啃骨头的选小排和脆骨。要想菜好吃,选材最是重要,烧是其次,真正的美味,其实用的都是最简单的辅料。就象我们的人生,不过是吃饭、睡觉、打逗逗。

第二步:腌制。把排骨上的肉用手撕一下,再用温水多洗几遍,无血水既可。放在大碗里倒入料酒、生抽、盐,多拌几下,尽量让每一位小主们雨露均沾。此时的妈妈,就可以步步莲花,移驾办公室,开始心无旁骛的工作啦,只这一道菜足以让儿子的胃不再矫情!

第三步:烧制。开火,放油,放糖,不要问我放多少油呀,放多少糖呀,只要是妈妈都知道。把糖炒一下,略发黄即可,把排骨,葱、姜、辣椒一起入锅,翻炒,翻炒,然后,一定一定要放入海天蒜蓉辣酱,记住海天蒜蓉辣酱,这个是我在做菜的生涯里无意中发现的,也是此道美食的一个小小的秘密。然后,翻炒,翻炒,倒入开水,一定是开水,稍后,锅内水沸腾,关小火。此时的妈妈,该干什么干什么,静静等待陌上花开。在这个时刻,放学的钢琴曲《致艾丽丝》会让妈妈的心在炊烟袅袅的正午寂寞欢喜。寂寞着,寂寞着,空荡荡的屋子就飘满了浓郁的香气,飘着飘着,随着那一声欢喜的赞叹声,红烧排骨即将杀青。开大火,收汁,拍几枚蒜头,装盘!盘子也很重要,虽说是天然去雕饰,但清水配芙蓉本身就是极美的,青花白瓷盘,油油的红,月牙的白,再配上一小撮碧绿碧绿的芫荽,完美!完美!

一碗白米饭,一盘红烧排骨,一边看着儿子津津有味的吃,一边听着儿子津津有味的夸,再配上慈爱的眼神,屋子里满满的、满满的都是。

妈妈的味道

要说是什么味道,我们一大家人各说有词。我说是,上比山珍海味,下比普通饭菜,都绰绰有余的味道。在我的影响中,就是她精心烹饪的家常便饭。而我的三个孩子,则总是和我辨别。他们的辨别当然各说有词。大儿子说,我外婆的味道是虚通通的白面馍。二儿子说,我外婆的味道是,她精心摊的薄而透亮,却从来不开小洞的鸡蛋饼。女儿则抢着说,外婆的味道是她滚的色泽好看的一碗粉汤。

从我一家人的讨论中,不难理解我母子是多么喜欢吃妈妈做的可口饭菜了。我对于妈妈做的饭菜,是永远吃不腻的。从饥饿年代到我嫁人以后,总是喜欢吃家常便饭,尤其是妈妈做的。记得在家里粮食刚刚勉强能够填饱肚子的时候,妈妈总是想法设法让我们姐妹们吃饱肚子。早晨,一小盆金黄色的小米饭,一小锅熬酸菜,几瓣和洋芋,几片软糜子窝窝,是我们一家六口人的早饭。每当锅盖上袅袅升起的热气弥漫一家,香甜的饭味也飘荡在我们那个庞大的温暖屋子里。早晨的一小锅酸菜往往是吃不完,到了晚上,小米米汤庞(炖的意思)洋芋,然后早上的剩菜泡在米汤里,简直就是人间美味了。这酸菜即能够提味,又能够掩饰米汤那种厌烦的吸(甜)味。()。

虽然那个时候,要想变饭菜的口味,不是过时过节,就是家里来了亲戚们,但是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不变规律的饭菜,吃腻而厌烦,反而觉得这些饭菜至今永远吃不够。

尤其是到了冬季,妈妈总是把经常吃的同样食品,变一个花样,烹治出我们姐妹们喜欢的食品,吃的我们姐妹们,摸着肚子感幸福。

由于妈妈好客,所以即便是饥饿之寒年代,我们换口味也是时而易见的事情。由于我们家在大路口居住,妈妈待人接物又热情,每当与集与市,我们家少不了中午时分,舅舅妗子,抑或姑姑,姨姨们路过,妈妈总是给他们做上热气腾腾的面片,抑或蒸馍粉汤等等驱寒温热的饭菜。那个时候,让我们姐妹们不解的是,这些亲戚是爸爸妈妈的亲姐妹还有可理解,至亲之爱的亲人嘛!然而,就是爸爸妈妈的远方亲戚,甚至隔几辈的亲戚,妈妈依然那么好客。亲戚们来了,当然也是我内心的喜悦,待到亲戚们吃了,剩下一时半碗,我们姐妹们都能够分享那份美食的味道了。

总会引起我们一家人的争议。我常常在想也许这是一个女孩子从小携带的一种细腻也是对妈妈的思念而回忆。然而就在四年前的一个冬季由于姐姐回想起妈妈的'味道让我又一次热泪盈眶感动至深。

那是妈妈离开家乡已经一年之久了,。妈妈给弟弟带孩子去了,留下爸爸一个人在家乡照看家门,爸爸依然种着所有的地。由于我们姐妹几个对爸爸一个人的吃食不放心,所以一年之中,姐妹几个经常给爸爸捎点吃食。到了冬季,为了爸爸不在受罪,我们姐妹三个回家把爸爸的必需品折并一起,让爸爸和妈妈,弟弟一家人团聚。一大家人收拾东西,难免不了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尤其是对妈妈一手经过的吃食一点也舍不得。就是盛放了一年之久的一箱瓶装西红柿,姐姐都装起,爸爸不要,我们带到县城,姐妹们分化的吃了。

拿东西,往往是由于舍不得遗弃。然而,品味其味,往往是一种记忆勾起的思念。

有一天,突然姐姐打来电话问我。“我忘记了,咱们从老家拿来妈妈蒸的西红柿给你带了吗?”姐姐的突然问话,让我诧异。虽然现在是信息时代的方便了,可是姐姐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过往几个月的问题呢!原来是,姐姐就在那天下午,用妈妈亲手蒸的瓶装西红柿做了一顿“和面片”。姐姐兴奋的说“老二,今年晚上我吃到了了。是了,是了,就是妈妈当年做得那个和面的味道。你不信,你也试试,用妈妈蒸的西红柿做面片吃……”姐姐的喜悦,仿佛比妈妈此刻站在她面前都高兴。是啊!我理解姐姐是吃到了回忆,也是吃到了对妈妈的思念。由于思念而回忆,让我想象到,姐姐从打开那一小瓶西红柿的那一刻起,她的面前一直都有妈妈的影子,也有妈妈熟悉的做饭对照。是妈妈的影子的味道,也是妈妈做饭时的回忆,让姐姐感受到了。这种思念传承给我们母子间的心灵相接,更传承着我们一大家人的团结,以及彼此的牵念。

妈妈的味道_

回忆里记起模糊的小时候,白云漂浮在蓝蓝的天空,那时的我总是贪婪的呼吸着空气中妈妈的味道,也只有那种味道,最让我迷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甜蜜的味道消失了,剩下的只是无尽的苦涩。升入初中后,忙碌的学习生活使我忘记了曾经让无迷恋的味道,代替的是无休止的争吵妈妈指着那价格不菲的明星海报、光碟等,说:“你总是沉沦这些东西,你的重点高中还要不要考?”妈妈歇斯底里的叫喊,让她差点哭出了声。我也不甘示弱:“考不考高中是我的事,不用你管!”说着把一桌子东西掀翻在地,以显示我也不是吃素的。妈妈明显败下阵来,或者她是为了阻止更大的暴风雨。泪流满面的她颤抖的蹲在地上,无奈的收拾着残局,眼神透露出无限的哀伤,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有些难受,但不久又被胜利的得意所覆盖。

忽然停电了,整个空间变黑了,我时,我们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并排坐在一起,贴进的呼吸让我有些旋晕,但这时,我才发现妈妈的味道变成了洗衣粉、肥皂的味道。黑暗中,我触碰到了妈妈的手,干燥、粗糙、毫无光滑可言,我紧紧握住妈妈的手,留住了妈妈的味道,妈妈似乎有点发抖,但也并没有放开,心跳一致、呼吸一致,我更加握紧了妈妈的手,感受它的温暖,指尖环绕着轻柔。

感谢这个夜晚,让我找到了失去的甜蜜味道,找到了心的方向,明白了心与心的交流是彼此的依靠,我是妈妈心灵的花,伴随着妈妈的味道,我会走得更远。

妈妈的味道

我亲爱的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六年了,六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啊!

我亲爱的妈妈,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标准的吃货。她一辈子都有良好的味觉,一直到她最后的日子,她的胃口依然很好,也许这也是她的福气吧。在她看来,吃东西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她不但喜欢吃,还喜欢做美食,即使在食材很匮乏的年代,她也能神奇地做出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小时候家里穷,妈妈没有钱给我们买零食,但她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我们旺盛的食欲,用石磨将麦子磨成粉,和面后做成各种动物,是我们常吃的零食。由于麦子粉没有经过提炼,做出来的动物都是黑色的,妈妈就用“吃红”(妈妈说是吃红,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给动物们涂上颜色,倒也个个憨态可掬。我们兄妹总是抢先吃掉对方的生肖,满屋子都是我们打闹的声音。

每到春夏时节,妈妈会采摘葡萄藤上的嫩芯儿,用盐开水焯一下,放点白糖(没钱买白糖,就用糖精代替,那个时候不知道糖精对身体有害),也成了我们的美味的小零食,酸甜可口的,十分好吃。妈妈说,用盐开水焯是很有讲究的,一来可以去掉葡萄芯儿上的涩味儿,二来可以使后放的糖更甜——若要甜,先放盐,要注意的是不能焯得太过,否则稀烂稀烂的,会破坏口感。

妈妈还将豇豆、辣椒、南瓜、红薯等等做成“盐果子”——湘赣一带的土特产,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但妈妈做的比别人家做的更好,颜色更鲜,味道更纯正。

妈妈很讲究保养身体,她说季节交替的时候,人最容易犯病,需要加强营养。在她的意识里,鸡蛋和黑豆是最有营养的食材。她做事的时候,我总是眼巴巴在一旁看着。只见妈妈锅烧热后,放油,待油热后再放盐,把黑豆倒进锅里翻炒,炒到豆子在锅里噼里啪啦地跳舞,爆出了香味后放入清水,盖上锅盖,待黑豆烂熟了后鸡蛋才下锅。一般是每人两个鸡蛋,那时是我们兄妹最向往的美味佳肴。黧黑的汤汁,黑亮的豆子,白白的蛋白,金黄的蛋黄,又好看又好吃。吃完后,我发现姐姐白净的脸颊上会泛起两片红云,非常漂亮。

我最想念的一道菜是妈妈用柚子皮做成的“粉蒸肉”。我的一个同学和人合伙开了一个餐馆,说是同学,论辈分他该叫我姑姑——此处一般都有笑声,我跟他说起过这个菜,他叫厨师做了,可还是没有妈妈做的那个味道。

记得妈妈做这道菜的第一个步骤是将柚子皮的青皮去掉,柚子皮要肉厚的才好,也是用盐开水焯一下,待凉了后再用力将皮中的水分挤干净;第二个步骤是将挤干净了的柚子皮放到太阳地下晒,晒到半干后备用;第三个步骤是将半干的柚子皮粘上放了猪油和盐的糯米粉,然后放到锅里蒸熟。

一揭开锅,满屋子的柚子皮的清香混着糯米粉、猪油的香味,让人禁不住流口水。咬一口,不油不腻,有清凉的微苦,芳香可口。妈妈说这道菜有醒脾祛痰的功效,因为我幼年的时候经常咳嗽,有柚子皮时妈妈就会做这道菜。我十一岁离开妈妈到外面求学,以后很少在家,就再没吃过这道菜,以后一直念念不忘——梦里倒是吃过几回。

我吃过最多的一道菜是“清蒸鲫鱼”,据妈妈说,鲫鱼有补肾润肺的功效,我小时候体质弱,只要哥哥捉了鲫鱼,妈妈就会炖了给我吃。妈妈将洗干净的鲫鱼放在凉水里,只加了盐和姜末,在饭甑中蒸熟。汤是清亮的,鱼肉是白色的,味道很鲜。也许是小时候吃得太多,长大以后反而不喜欢吃这道菜了。

还有一道汤,它是用干的芋荷茎、腊肉骨头炖的泥鳅汤。进入春季,快要收割早稻,妈妈说这个时节要祛除体内的湿气,喝这个汤最好。不是每年这个时候都有腊肉骨头,所以这个汤我也只喝过一两次,但那甜美的味道我永远不能忘怀。泥鳅要炖到烂熟,芋荷茎也要炖到烂熟,泥鳅的鲜味、芋荷的清香以及腊肉骨头的浓香混合在一起,那独特的味道真的是太好了。

妈妈最拿手的菜,当然是家常菜了。记得生产队时期,大伙儿干活休息的时候最喜欢到我家来,一进家门就抢着揭开饭桌上盖菜的罩子,有拿筷子夹碗里的剩菜的,有直接用手抓着吃的,反正不吃光决不罢休,妈妈总是笑呵呵得看着他们吃。黄瓜或者西红柿当季的时候,妈妈还会端出一大盘凉拌黄瓜或者西红柿给大家品尝。大伙儿一边吃着,一边夸妈妈做得好吃,种的黄瓜、西红柿的味道好。

想想长大后自己几乎不会做菜,只在小学时候给妈妈做过南瓜汤,喉咙像卡了鱼刺一样难受。我小学毕业的时候,国家刚恢复了高考制度两年,当时流行的口号是:“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老师要求毕业生早上到学校早读,正赶上妈妈犯了哮喘病,不得已,我每天四五点钟起来做早饭,由于不会烧菜,几乎每天就是将南瓜剁成几块,加水煮烂罢了,妈妈却总是夸我懂事能干,她说吃了我做的南瓜汤,她的病才慢慢好起来,那时候,我信以为真,后来才知道这只不过是妈妈给我的鼓励而已。

现在,只有在梦里才可以重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