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最新南昌起义心得体会(实用6篇)

最新南昌起义心得体会(实用6篇)

作者:雨中梧 最新南昌起义心得体会(实用6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南昌起义心得体会篇一

南昌起义,它发生在1927年的八月一日,那个时候正好是民国时期。它是共产党所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反抗的斗争。秋收起义,它同样发生在1927,只是它发生的时间要比南昌起义晚一个多月,它是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武装反抗斗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一前一后发生。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领导者都是共产党的党员,这两场起义是同时代发生的,而且发生的时间非常的接近,因此有着非常多的类似之处。首先,这两场起义都是失败的。这两场起义失败的原因是有类似之处,在某个层面上说,甚至是如出一辙。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的原因都有领导有失败之处、斗争经验不足、谋划有缺失、对当时的社会认识不足。

领导的失败之处在秋收起义体现得非常的明显,军队叛变,斗争受到挫折,战略领导有问题,实战有缺陷。斗争经验不足在南昌起义中表现的非常明显,国民党的军队开始进攻南昌之后,起义的军队只能无奈离走,而且起义的消息保密程度太差了。谋划有缺失、对当时社会的认识不足这两场起义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虽然这两场起义失败了,但是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它们的失败,使得共产党转变了发展方式,变得更加成熟,并且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虽然表面上是失败了,但是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它们其实是成功的。

猜你喜欢:

南昌起义心得体会篇二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

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南昌起义心得体会篇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党组织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通过学习这段历史,我深刻认识到革命的艰辛与必要性,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南昌起义是在革命党人的不懈努力下,经过长时间策划、秘密组织和多方联络,终于于1927年8月1日开始行动的。在这次起义中,仅有几千名战士形单影只地向敌人发起进攻,条件艰苦,武器简陋,但他们在革命火种的引领下,壮烈地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崭新的篇章。

在这次革命中,领导革命的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军民合作、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战略方针,为中国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革命力量虽然在地位上处于劣势,但他们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最终取得起义的胜利。这次革命的胜利,为我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革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南昌起义只是中国革命历程中的一页,但它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它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的坚定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看到了为民族独立、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仰和意志。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怀揣这份信仰和意志,不断汲取先贤的智慧,勇追革命先驱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奋斗。

让我们铭记南昌起义,缅怀革命先烈,振奋革命精神,勇往直前,在伟大祖国的建设征途中,书写自己的华丽篇章!

南昌起义心得体会篇四

南昌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我在学习南昌起义的过程中,深受启发,也有很多感悟和心得体会。

首先,南昌起义让我深刻认识到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当时的中国社会黑暗腐朽,国内外压力巨大,但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志士们没有被这种艰难险阻吓倒,他们坚定地走向革命斗争的前线,为了追求自由、平等、 justice和幸福,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种不屈不挠、无畏无惧的革命精神让我深为感动,也让我认识到,只有拥有这种精神,才能在困境中取得胜利。

其次,南昌起义也让我思考了革命的策略和方法。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采取了武装斗争的方式,这是与敌人进行顽强抗争的必然选择。同时,中国共产党也深谙以小搏大的策略,通过小覆大,以小博大的手段取得战略性胜利,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南昌起义也让我认识到,胜利的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志士们,在南昌起义和革命历程中的一个个艰辛过程中,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断磨砺自己,培养自己的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取得每一步的胜利。胜利是建立在日复一日、岁月无情的奋斗中的,其中蕴含着极大的牺牲和付出,也需要我们去秉承和传承。

总之,南昌起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更是一次激励革命热血和革命精神的历史关键点,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实现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获得胜利的各种条件,需要在每一个阶段弘扬革命的精神和革命的道德,这样才能够走向胜利的彼岸。

南昌起义心得体会篇五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经过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

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是被国民党*“逼上梁山”的。

贺龙:起义总指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血的教训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它表明: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对付武装的。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南昌起义的指挥所――江西大旅社旧址

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当天就在城内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30日早晨,中央代表张国焘来到南昌,中共前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张国焘坚持认为,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应该争取张发奎参加,否则不能举行*。周恩来等多数同志认为,“在客观应当是我党站在领导的地位,再不能依赖张”。第二天,中共前委再次开会进行辩论。最后,张国焘表示服从多数人的意见。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8月1日2时,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第二天到达南昌集中。起义最终取得了成功!

南昌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斗争决心。8月1日上午,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贺龙、林祖涵(林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为委员。革命委员会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无作战部队),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八一”南昌起义浮雕

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会后各界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决定率起义军向广东进军,计划以广东为基地再次组织北伐。

8月3日至6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共产党员,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1.3万人。

油画《南昌起义》

8月下旬,起义军在瑞金、会昌地区击破国民党军钱大钧、黄绍?等部的拦阻,歼敌6000人,缴获枪2500余支(挺)。起义军伤亡近2000人。

会昌战斗后,起义军陆续折返瑞金,改道东进,经福建省长汀、上杭,沿汀江、韩江南下。9月22日,第11军第25师占领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主力继续南进,于23日占领潮安(今潮州)、汕头。在此期间,驻广东的国民党军第8路军总指挥李济深令钱大钧残部牵制第25师,令黄绍?部经丰顺进攻潮安,令陈济棠、薛岳部3个师1.5万余人组成东路军,由河源东进,寻起义军主力决战。

南昌起义心得体会篇六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武装力量的开始,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此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为以后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对革命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对南昌起义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曲折。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其成立之初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但是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并没有让他们气馁,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以直面各种困难和挑战。

在这场起义中,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数、武器装备和组织建设等方面处于劣势,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退缩或放弃。相反,他们挺身而出,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如同不屈的钢铁般坚强。

同时,在南昌起义的漫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还意识到了组织纪律的重要性。通过实际行动和艰苦卓绝的奋斗,他们深刻认识到了组织纪律对革命事业的关键作用。这一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基础。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他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坚守信念,努力拼搏。作为新时代的人,我们应该加强组织纪律,不断加强团结合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总之,南昌起义是中国革命的一个经典案例。通过对南昌起义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革命的艰辛,明确自己的信仰和志向。同时,我们也应该从南昌起义中汲取最为宝贵的教训,不断加强团结和纪律,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