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最新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教学反思(汇总8篇)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教学反思(汇总8篇)

作者:GZ才子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教学反思(汇总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篇一

认识分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的内容。到今天为止,我已经完成了这一单元内容前6个例题的教学。真的是有忧有喜。心中百般滋味,难以释怀。

这一单元的内容相对于前面教学更加抽象。对于分数,学生在生活中见过,但是并不真正懂得分数的意义。在写分数时,有些学生竟然把我认为很简单的分数分子分母的位置写反了。由此看来,对于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作为教师,都马虎不得。教学写分数,也应该像写生字那样,让学生跟自己一起写一写,读一读。我想,这样的问题就会少出现或者不出现。因为在教学前,我没有预计到学生会出现这个问题,所以,教学时,忽略了教写分数这个环节,导致学生写分数出现写反、书写顺序错误等问题。值得以后教学中借鉴!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很多同学明白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可以用1/2表示。但如果把一块月饼换成2个孙悟空,或者四个儿童,学生就很难理解了。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要在这里多下功夫。如果1/2理解了,我想1/4,1/6……这些其余的分数就很容易理解。

在教学分数比较大小时,我用猪八戒分西瓜这个情境导入新课,学生觉得很有趣,所以整节课表现得兴趣浓厚,对于1/4与1/6比较这样的问题也在情境中迎刃而解。学生总结的也非常准确,能用数学语言来进行概括。在练习中,学生反映迅速,回答准确。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心态很关键。安安静静教学,有条有理上课,内心的安宁真的真的很重要!那就继续修行——以修心!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篇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认识》这一课是小学阶段学习完整数后,第一次学习分数,属于分数学习的起始课,也是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的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奠定基础。

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把一些新的理念应用到课堂中,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展示出来。但实践与预想的还是会有所差距,教学过程中有收获,也免不了失落。这里我就结合本节课教学谈一些自己粗浅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初始我用一个小故事导入,创设了一个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情境——分苹果。在分苹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学生分苹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二)注重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在对二分之一含义的理解上,我让学生自己说这个苹果的一半是怎么来的,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适时地加以引导。然后尝试让学生说二分之一的含义。并让学生用图形来表示出二分之一。借助多个例子,理解二分之一以及平均分,理解分数的每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在讲二分之一书写的时候,我注重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演示画分数线的时候用直尺,分数的书写先后顺序。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值得反思: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

1.首先是时间观念不够强。

关于二分之一讲解的时间过长,导致后边的环节没有更好的实施。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导致这节课完成的不是很好。主要是在讲解二分之一时,我的语言还不够简练,简单的问题可以减少追问、可以让大家一起来说说,这里可以节省点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的部分命令需更加到位些这里也有点多。

2.教材需读的更透。

本节课主要的任务是分数的意义教学,但是我觉得就教这一个知识点会有点少,所以我将第二课时的部分内容分数的大小比较也加进来了,预想的比实践的差好多,我根本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以这一部分需要好好改进。我在教学这课时,应该去掉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部分,而是着重理解分数的意义,同时增加关于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图形多样化以及写分数的题目。

4.小组活动不充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这节课我本设计三个动手的环节,一个是折纸折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先让学生自己折纸、涂色,再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感受不同的折纸涂色方法,却可以得到同一个分数;说一说二分之一的含义;一个是让学生折出四分之一,八分之一;还有一个是用圆形纸片代替西瓜,折一折,比较谁吃的西瓜比较多。

5.评价语言不够

在问到“一半”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时,一个学生回答“0.5”,这个答案尽管也是在我的预设之内,但我忽视了对他的夸奖,倘若这时我问下学生是如何得知的,再夸奖她好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也能给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但是我却忽略了。

6.没有联系到生活的分数。

常见物品中的分数、人体中的分数、广告画面中的分数。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数的产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联系常见的事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分数的含义,强化应用分数的意识。通过这些联系强化了孩子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认识这节课不足的地方有很多,同时感谢各位前辈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通过老师们的指导,使我更快的成长起来。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篇三

教学内容:

课本99页回顾与交流,99——101页的巩固与应用。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

2.能在具体情境中,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3.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并应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或小黑板,直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同学们,你们喜欢野外考察吗?是呀,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开发智力,还可以增长见识呢。最近,一支森林考察队就到大鸣山进行考察。

瞧,这是他们活动范围的地形图。仔细观察,结合图中呈现的数学信息,你都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课件出示课本80页的情境图)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和同学互相交流补充。

3.全班反馈交流。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回顾梳理。

(1)学生可能出现以下说法:某某地点在某某地点的什么方向。

学生可能出现运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描述位置。只要说的有道理,都应以肯定。

(3)谈话:

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谈到有关利用方向、角度、距离来确定位置。

谈话:大家能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来想办法,真好。考察队中的一名队员也和你一样聪明,他们结合图中各地点的位置关系绘制了这样一幅平面图。(出示课本中左面的图)

有了这样的平面图,要想准确确定大本营的位置就该怎么办了?

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比例尺以及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内容。

学生可能谈到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师相机引导:用数对也是确定位置的好办法。考察队员也想到了这样的办法。(出示课本80页右面的图)

仔细观察,想一想大本营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应该是多少?说说你的想法?

某一地点的数对是(4,1),这是哪里?宝塔的数对是多少?

2.引导建构。

小组内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师相机完成板书。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课本80页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讨论。讨论时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够准确的表述。还要提醒学生对于路线的描述,要说清楚行进的方向和距离。

2.课本81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数对中的两个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3.课本81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方法。

四、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一)填空题。

1.在平面图上通常确定的方位是:上北下()、左()右()。

2.下图中,b点在a点东偏北的方向上,也可以说b点在a点北偏()的方向上。

3.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方格上的点来表示,再用数对来描述点的位置,如a(5,3)表示这个物体在第5列,第()行。b(1,3)表示这个物体在第列,()行。

4.王东在班级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7,4),那么王东坐在教室的第()列,第()行。

5.小明看小兰在南偏东45°方向上,小兰看小明就是在()45°方向上。

6.观察下图。学校在小明家()偏()()度的方向上,距离是()。

二、选择题。

1.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在公园南偏东45°方向上

b公园在学校南偏东45°方向上

c学校在公园南偏西45°方向上

2.广场为观察点,学校在北偏西30°的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

板书设计:

图形与位置

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东南方向也叫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

确定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

数对的写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虽然生活中应用比较多,但是在主题图中找出百鸟园在大门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自己建立坐标系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可能不会一下想到用数对的方法去表示百鸟园的位置,那么需要老师的充分引导。如果学生实在不能独立建立坐标系,可以请小组合作解决,或者出示教材的图,请学生分析。另外,比例尺在地图中的应用,学生可能需要多加强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篇四

倒数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观察乘积是1的几组数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倒数,主要是为后面学习除法作准备的 , 在教学中,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以后学习分数除法扫清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这节课我主要围绕“导入、探究、深讨、练习、小结”这几个环节进行。

在导入中通过一个小故事中的对联,借助语文学科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由文字构成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倒”的意思。这样学生对马上接触到的“互为倒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在学生知道什么叫倒数后,让学生根据倒数的意义举例,通过学生的举例进一步理解“乘积是1的两个数是互为倒数”这句话。同时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在“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比较重要。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互为”、“乘积是1”、“两个数”。对倒数的定义作深入的剖析。

最后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带分数、小数的倒数一般先变形,再换位。并且让学生小结出求倒数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小规律。在探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研究出: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综观全课下来, 觉得整节课教得比较扎实,该传授的时候做到了适当的传授,练习也有层次感, 对于两个特例“1”和“0”,教学中没有专门由老师提出,而是在学生的深入思考中得出的,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成果。自我感觉处理得较好。

学生的积极性在家长听课当中也充分的得到了发挥, 平时不做声的孩子当天也敢积极举手发言了,充分的调动了孩子回答问题的欲望。

在设计中,感觉练习的设计还是缺少了难度,缺少了灵活性的题目,对“倒数”的运用练习设计不够丰富。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篇五

本节课教学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辨别东南西北,第二部分在教室内进行学校示意图的绘制。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持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教师大胆地将上课的地点定在学校的操场,教学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操场上通过大量的活动、游戏,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积累自己的感受,使学生有一定的方向感,并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在学生获得具体感知后,到教室里用自己的思维去尝试将具体的景物抽象成平面图,在展示交流中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篇六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教学设计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环节的设计都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一是在室外辨认方向,二是在室内辨认方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具体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上方位与实际方位的联系区别

在引导学生认识实际方位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以教室中的实物为中心,画一幅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巩固了实际方位,又引申出了图上方位,同时学生由于所定方位不同,实物也就不同,所以图的画法多种多样。这样教师便可以引出图上方位,并且编成口诀告诉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西南、西北、东南、东北的区别认识

由动物园图认识全部八个方向后,为了帮助学生区别和认识其他4个方位,可以将八个方位写成米字型,以米字型中间的一竖区分左边为西,所以分别是西南、西北。右边是东南、东北。并且告诉学生由于西和东,北和南相对,所以西北对东南,西南对东北,再以米字一横划分,上方是北,即西北、东北;下方是南,即西南、东南。

三、图上方位要确定标准

在确定某一建筑物的方位时,以某一建筑物为标准,它是一个方位,而以另一个建筑物为标准,它又是另一个方位。以花坛为标准是在花坛的北面,而以大门为标准,则在大门的东北角上。所以,确定标准是关键。

如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四、采用表格式进行路线描述是个好办法,既清楚又简洁明了。

总之第一单元虽然内容不多,但要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还需要教师多动脑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总之,这节内容开始和最后一个环节,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教室的有效资源,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包含数学问题的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数学的魅力。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图形与位置和复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篇七

分数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平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图形篇八

“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多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角、认识角、探究角。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一个个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新知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课的一开始,从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引出角,使学生在复习了旧知的基础上经历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联系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

1、让学生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2、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用教师实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折角,在互相交流中进一步认识角。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在突破角的大小与其两边长短无关这一难点时,我利用有趣的能活动的角引入,以激发起学生急于探究新知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互动游戏,师生互动游戏,在游戏中探究新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应用新知,培养能力

画角应该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但正因有了前面的整体感知,所以在学生眼中,不再是无从下手,加之前面通过角的判断,它们知道了角的特点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于是他们各显神通,有的是把三角板或纸片上的角描下来,有的则是把两条直的线接在一起,有的则是依葫芦画瓢,照老师的样子徒手画下来。我都由他们去,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点拔。我相信只有经历过,才能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