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最热城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通用15篇)

最热城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通用15篇)

作者:雨中梧 最热城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通用15篇)

每个月写一份工作总结,有助于我们保持对工作的持续关注和反思。请大家参考以下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了解一下如何写一份较为完善的总结。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一)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

1、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在县电视台等资本新闻媒体开展专栏,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引导更多有志之士返乡创业。坚持县工业富县领导组定期会商研判制度、月度工业分析调度制度、企业诉求收集交办制度。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民营企业大走访,走访企业590余家,对接要素项目27个,人才要素项目6个,土地要素项目17个,科技要素项目正式签约2个。

2、营造尊重企业家良好氛围。充分肯定企业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劳动模范等各种评选表彰人选,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3、实施企业家培训计划。安排工业培训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各类人才、经济主管部门和乡镇负责人进行分类培训。上半年我县共举办2次大型企业家培训活动,帮助企业家及时了解新兴产业格局演变中的战略机遇,通过学习提升了企业家综合管理能力,开拓了企业发展新思维,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使企业迈入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1、优化审批服务。大力推动“照后减证”,逐步实现“照后能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企业办事“一网、一门、一次”。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解决民营企业“注销难”问题。

2、压缩重点事项审批时限。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审批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减少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限制。

3、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不得对民间投资设置附加条件。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对项目收入无法覆盖成本和收益,但社会效益较好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同级财政可给予适当补贴。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盘活闲置工业资产和项目。

4、保护合法合规企业权益。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妥善处理民营企业经营不规范的问题。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维护涉案企业和人员的合法权益。去产能、去杠杆对各类所有制企业执行同样标准,在安监、环保等领域微观执法过程中,避免简单化,不搞“一刀切”。

一是企业发展受阻。虽然各级政府通过加大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办事时间,但目前办证难、注销难等一些困扰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由于法制环境不健全,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保护仍存在问题,民营企业的利益受损现象屡见不鲜。

二是融资普遍困难。民营企业主要是依赖民间借贷资金、社会集资等有限形式筹集发展资金,很难通过风险投资基金、资本市场等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与国有企业相比较,在贷款资质方面具有明显的劣势,担保难、抵押难是民营企业贷款难的主要表现。

三是产业升级较难。大多数民营企业仍处于小规模粗放发展阶段,受筹资能力、经营者素质、技术开发能力等限制,由于市场和经营不善,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和面临倒闭状态,产业升级进展缓慢。

一是继续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加大服务企业政策宣传力度实现“只进一扇门、只上一张网、最多跑一次”目标;扎实“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实现实体企业包联全覆盖,定期召开一次“四送一服”领导组会议、工业富县领导组会议,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建立台帐,实行“派单销号”。

二是切实解决融资难题。要加大企业纾困力度,对符合申贷条件的工业和民营企业实行担保;要加大企业信用等级建设,放宽民营企业贷款抵押条件,对于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给予财政支持;要将各级金融机构对工业和民营经济的支持成效与其经营业绩和经济利益挂钩,实行综合考评,扩大授信额度并简化贷款手续。

三是不断加大企业奖励力度。按照“抓大扶小育特色”的思路,加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方式,增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投资发展信心,激发创业创新热情;开展全县“成长性示范企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评选活动,引导企业增强内生动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对当年产值首次突破20亿元、10亿元、5亿元、1亿元和新增规模企业、限上商贸企业,以及本地网上年度销售额较大企业给予奖励。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西街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组织职工开展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会议,强调作为政务服务窗口部门,直接服务于企业和群众,履行部门职责、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学习并认真落实好《条例》尤为重要。会议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明确了方向。

三是积极宣传贯彻,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辖区电子屏、信息简报、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等载体,多层面、全方位地进行学习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内容,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四是创新服务方式,激发干事创业新动力。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充分发挥各进驻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营商“软环境”建设,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全面推进“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推动服务质效再提升、政务环境再优化,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20xx上半年,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我局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总抓手,通过制度创新、改革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门办、一网办、一次办、就近办”,着力营造公平、透明、方便、快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稳步推进。一是积极配合做好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一件事一次办”和“智慧xx”app推广应用工作。组织各部门全面梳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立3个政策兑现窗口,将20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兑现事项全面纳入专窗实行“一件事一次办”。截止6月底,共办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业务193件,惠及企业110家,减免税费392万余元。配合市局,在全县各级政务大厅、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大力推广“智慧xx”app,将公布的“一件事一次办”事项逐步纳入“智慧xx”app推行“掌上办事”。二是“一件事一次办”专窗管理逐步规范。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二楼开设“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两个,安排专人在窗口负责多部门联办事项的办件受理、派件流转、办结汇总、资料归档、改革难点堵点问题情况收集等工作,搭建线下综合受理服务平台。在云阳市场监督管理所设立“一件事一次办”专窗一个,推行跨部门联办事项多点可办改革试点。截止目前,综合窗口受理数已达216件,居全市第六位,其中6月份受理数达147件,较以前大幅增加。三是已公布事项全面落实。出台《“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施方案》,督促各相关单位围绕“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办好”的要求,对2019年度公布的287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和“一次办”的要求,逐项再造办事流程。对93项多部门联办事项,流程再造后,固化到“智慧xx”系统,通过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进行办理;对单部门承办的194项事项,逐月收集办件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实行“一月一统计、一月一通报”等方式,督促各单位抓好改革落实。四是积极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出台《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方案》,按照便民、精简、规范、高效的原则,调整优化实行“1+7+2”的大厅窗口布局(即一个综合服务区、7个专业服务区、2个辅助服务区),在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从“传统设点摆摊式”向“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全程电子监察”的模式转变,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降低行政成本。

(二)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完成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综合窗口设置,按阶段设置了立项规划用地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窗口,配置设置了水电气通讯报装一体化窗口,明确了窗口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和管理方式。建立受理通知单制度,对各部门审批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督办。联合优化营商环境事务中心、政府督查室、工改办对各部门推进工改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督促各单位按要求完成了办事指南、申请表单、申报材料清单以及审批流程图的编制工作,同步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全程跟踪督办,后台联合踏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多测合一,实现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压缩审批时限一半以上。

(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开办时间最短。坚持对标先进地区,按照便利化、可预期的目标要求,聚焦企业开办,推进流程再造。5月,首次试点“线上即来即办和线下即来即办”双通道办理模式,企业从递交材料到通过审批,拿证和公章刻制用时不到3小时,成为企业开办速度最快、环节最少、费用最低的县。截止6月底,全县共有商事主体约2、6万户,其中1―6月新增企业主体565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9%。二是服务企业最优。疫情期间,为确保群众、企业仍能顺畅办事、办得成事,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网上办、预约办、立即办的“三办”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工伤保险征缴窗口开通线上办理人员异动的渠道,每次只要通过网络发送电子模板到窗口工作人员,便可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做好群众的“服务员”,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营商成本最低。新开办企业实行政府买单、费用全免,统一对新办企业免费发放一套3枚印章;实行园区企业建设减租降费政策,实现“一票制”收费,即所有园区企业报建费用由80元/平方,降为25元/平方,厂房建设由50元/平方降为10元/平方。每年预计为企业减免费用100万元。

(四)基层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一是制定工作方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工作方案》,按照“统一机构人员、统一场所标识、统一流程内容、统一信息系统、统一经费保障”等“五个统一”的要求,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实行分片指导。分成三个工作组,对7个乡镇(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进行现场调研指导。同时确定3个乡镇(街道)作为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试点乡镇,各明确一组人员负责一对一指导对接。三是接通服务网络。将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和维护工作打包给专业公司承接,督促第三方维护公司为乡镇(街道)、村(社区)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并配备专用设备,实现了县、乡(镇)、村三级电子政务外网的全覆盖。四是精心梳理确定事项。组织相关人员,以省、市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为基础,精心梳理确定乡镇(街道)高频服务事项共122项,村(社区)“一门式”便民服务事项52项,按照“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的要求,逐项编制办事指南,印成合订本免费配发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事项清单已在各村便民服务站上墙公示。五是组织了业务培训。召开推进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一门式”服务全覆盖工作培训会,组织人社、医保、卫健、自然资源等部门专业人员对乡镇(街道)、村(社区)业务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事项下放后能有序运行,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五)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管理不断加强。一是全面实行窗口情况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制度。制定《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入驻单位和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对各单位派驻人员实行一月一考核,考核情况向各入驻单位通报,有效加强了政务大厅的管理。二是调整了窗口考核奖的发放方式。将过去由政务服务中心出考核结果并发放窗口考核奖的方式,改为政务服务中心出考核结果,各入驻单位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窗口考核奖,此举既分散了财政供养的压力,又提高了各单位对窗口人员日常表现情况的知晓度,有效约束了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三是探索推行了窗口情况简报制。将各单位每月办件情况、服务评价情况、工作动态等形成《窗口情况简报》,发至所有相关领导、各入驻单位主要领导、各单位首席代表,有效提高了窗口工作情况的关注度,进而推动了窗口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总体而言,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二是“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行进度较慢;三是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四是工程建设审批改革个别部门工作相对延迟等等。

(一)继续做好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督促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场地、标牌等硬件建设工作,完善窗口设置和人员、设备配备,完善窗口工作制度的制定;督促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做好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编制、流程优化等工作;督促各乡镇(街道)组织辖区内相关业务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学习,确保业务能尽快正常办理。大力督促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完成事项网上填报工作,推进线上办理。

(二)持续抓好“一件事一次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启动人员选聘及后续培训工作;适时组织开展窗口优化调整工作;组织人员参考周边先进地区做法,建立健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相关配套机制,并启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试运行工作。

(三)继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关工作。积极配合工改办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关工作,实时掌握相关工作进度,不断调整和完善窗口运行机制;继续推行行政审批服务结果邮政快递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继续推行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党委、政府紧扣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营商工作任务,乡村联动推进营商工作,为企业发展、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现将今年以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1、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各副职领导为副组长,乡党政办、便民服务中心人员为成员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主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地点在乡党政办。

2、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专题会进行工作部署,在会上学习相关文件,要求各业务口就各自营商工作进行汇报,由乡便民服务中心对“最多跑一次”及村民事务代办工作进行通报,并就工作进行详实、细致安排,及时对各类事项在乡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公示。

3、重点项目保障有力。我乡成立以为组长的七人协调工作小组进行工作协调,保障了各项工程进度。

4、意见处理及时有效。开展企业走访活动,对企业进行问题征询,对发现、反映的'问题进行登记,落实人员及时处理。对有意愿落户的企业项目进行专人包联跟踪,协调解决落户过程中的政策问题、手续问题、土地问题等。

5、打击各类影响营商的违法违规活动。通过各类媒介进行宣传,以群众反映、乡村严查、企业举报为主要方式对各类影响营商工作的行为进行打击处理。

1、营商意识淡薄。在安排执行营商工作过程中,存在轻视营商工作的现象,行动迟缓、走近企业进行调研不够扎实、不够深入,政策宣传不到位。

2、业务不精。便民中心业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造成业务不精,不能达到对企业办事业务一口清,甚至造成多跑现象。

1、强化安排部署,落实人员责任对全乡营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做到人人懂营商、人人做营商。联系驻村部门落实责任、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时限。对营商工作进行承诺制,责任到人。

2、打造营商服务新模式。对入驻便民服务的业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达到政策、衔接“一口清”。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咨询服务台,实行值班人员负责制,对企业手续办理简捷化,建立“零障碍”服务全程协办机制,督促协调检查进驻业务口在中心大厅开展工作,并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意见箱,找准关键问题、关键环节,进行回访。

3、加强业务学习,建立长效机制。

通过切实解决一批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对照学习先进示范,让企业办理事项在我镇程序简单、跑办次数少、办结时限短。最终把集中整治行动的成果固化下来,形成持续发力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的长效机制,形成各级干部主动服务、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良好风气。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2022年,泸溪县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攻坚年”活动,努力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效能,为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大政务公开,积极主动依法依规做好各项信息公开,利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核发备案登记、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农药经营许可、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等服务事项挂网公示754项,其中主项服务295项,其它服务295项,切实提高政务服务规范化、透明化管理水平。二是优化办事流程。行政审批事项入驻政务大厅窗口办理,严格执行“一窗受理”模式,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办事制度,提供从前台受理、勘查现场、到后台审批的一条龙服务,确保群众“少跑腿”。累计完成进驻事项办件量459件,其中行政许可办理457件,依申请类公共服务办理2件。三是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保障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公正、公开、透明。组织农资市场巡查检查43次,检查经营门店和企业总数共312家次;巡河打击非法捕捞116次,立案查处非法捕捞案件9起,移送司法机关4起;查处运输、经营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生猪案2起。

强化惠农政策落实,服务三农,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一是全力稳住农业发展“基本盘”。积极克服疫情灾情等不利影响,全力推进灾后恢复生产,农特产业总面积稳定在49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32万亩。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兴隆场白茶加工厂、洗溪红酒庄园、茶产业综合体等一批三产融合项目建成投用。二是全力破解经营环境“肠梗阻”。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拉网式检查90余次,完成农产品速测792批次,定量检测175批次、合格率99.6%,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第四批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三是全力打出企业服务“组合拳”。加强涉农企业帮扶指导,协调各方解决企业发展实际困难。开辟“绿色通道”,为各类涉农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务实的“点对点”服务。2022年,帮助企业成功申报项目资金1800余万元;为40余家涉农主体申报贷款贴息,贴息额达30余万元。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以高质量农业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2022年,常州新北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放管服”改革、突出“问题导向、品牌引领、科技支撑、系统集成”,在江苏省首推“秒批秒办”“拿地即开工”审批等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被国务院《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简报》、国务院办公厅《昨日要情》和省政府办公厅《每日要情》刊载推广。在江苏省工商联最新发布的江苏省区域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新北区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价总体得分位居全市第一,在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全部一级指标以及13个二级指标上均拔得全市头筹。

“拿地即开工”助力发展。进一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四证五书”齐发,实现“拿地即开工”,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力打造最省心、最便捷、最高效的重点项目服务模式,项目审批优化升级。区经发局、区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分局、区住建局、不动产交易中心新北分中心等多部门组团合作,共同推进,创新性地通过“前置”“并联”“容缺”等模式确保项目落地不断加速,机构机制协同有保障。

推动民营企业“专精特新”上水平。围绕先进制造业强区战略,聚焦全区重点发展的“两特三新一智能”制造业集群,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成为“小巨人”企业,做到政策扶持全覆盖,为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2022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省级48家,市级52家;新增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6家,省“千企升级”在库企业总数突破800家、占全市比重超1/4。

迎接民营企业“智改数转”新时代。围绕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重点布局,建场景、拓模式、强应用,以“智转数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再添新亮色。利用工业互联网+腾云驾数,企业上云跨越发展。依托华为云常州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企业触网上云方兴未艾。2022年新增省五星级上云企业3家,四星级上云企业88家,三星级上云企业78家,新增星级上云企业总数位居全市第一。

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痛点难点。精准了解产业和企业动态,建立产业链企业监测机制,结合全区发展方向,调整建立了“两特三新一智能”重点企业监测库,形成指标异动预警和诉求即时反馈的“双向互动”机制,全区1000余家规上民营企业实现全面监测。全年走访企业超800次,深入摸排企业需求超500项,第一时间发现企业的运行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企业的痛点和难点,化解企业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牵头解决企业在生产运营中的各类问题300余个,帮助企业发展“上台阶”。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为深化我市“放管服”改革,规范政务服务,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最大程度方便申请人,紧紧围绕“应进必进”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跨区协办、全市可办”的工作目标按照“梳理一批、成熟一批、纳入一批”的原则。

二、在行政许可方面主要做法、创新举措及工作成效

在全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严格落实上级领导工作部署,优化服务水平,采取以下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一)、全面依法设置: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全面梳理、审查事项的设定和申办条件、申请材料,无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能合并下放的事项尽量予以合并下放。

(二)、精简证明材料: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自动提取营业执照、身份证等数据信息。申请材料也进一步压缩。

(三)、实行电子证照:全面推行使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文书、电子档案。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自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贵港市及我市有关优化营商环境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部门实际,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为我市营造的法治营商环境。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留意作风整治,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到到推动前进全面从严治警“五查整顿专项行动”,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内开展问题大查摆活动,深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队伍建设、工作程序、业务延长、服务力气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解决理想信念、纪律作风、责任担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正风肃纪长效机制,努力建立一支信念坚决、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提升群众平安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为我市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创新法制宣布传达,助推优化营商。一是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七五”普法内容,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法治宣布传达训练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主动推动前进法治进机关创建,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优势作用,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用良好的行政环境和法治环境吸引外来投资,邀请了广西君望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全市26乡镇分管法制宣布传达领导、依法治市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授课,内容包括《监察法》和新修订《宪法》。三是主动推动前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利企惠民政策,聚焦影响市场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法律进企业、进园区”活动,深化法治园区、法治企业创建活动,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法治化建设水平。

四是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好环保专项法治宣布传达,增加企业和群众法治环保意识,促进企业绿色进展、低碳进展。截止目前,共印发各类宣布传达资料8000多份,发放法律书籍4000多册,接受宣布传达训练的群众达8000人次,开展各类法制宣布传达活动6场次。

(三)拓宽服务方式,推动企业进展。一是组织律师为我市企业开展送法活动,目前已开展活动4次。三是拓展公证业务,尽量为企业融资公证开通“绿色通道”,目前桂平市公证处还没接到企业融资方面的公证;四是降低法律救济门槛,扩大法律救济掩盖面,对农夫工讨薪或企业纠纷开拓“绿色通道”,坚持优先受理、优先指派,截止目前,已办理各类农夫工讨薪案115件。为我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供应了良好法治保障。

为贯彻落实好营商环境“加速度”要求,为我市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依据本局实际,对比改进作风要求,我局准时梳理本单位在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服务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得到提高。加强对本单位服务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培训,增加为民办事的责任感,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群众投诉率已降低96%。

(二)落实“一次性告知制”,群众办事效率得到提高。优化法律救济便民服务,制定细化办事一次告知(限时办结)清单,将审批依据、办理形式、办结时限、申请材料、审查方式及标准、办理流程等与群众亲热相关的事项。法律救济办结事项从原来法定的5个工作日,到现在承若时限3个工作日,不断缩短群众办事时限,降低群众维权成本。

(三)制定完善“一事通办”事项八统一成果表。准时完善了桂平市司法行政系统“一事通办”成果表,确保了本级与上级部门事项统一,不断提高司法行政部门群众满意度。

今年7月份在桂平市木乐工业园区内成立了法律服务工作站,并指派律师轮番值班,无偿为园区内企业及员工解决各类法律问题,受到了企业及员工的高度赞扬,截止目前,共接受各类法律问题询问1354人次,为企业健康进展供应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是组织律师开展法律服务面对面进企业活动,主动走访相关企业,切实为他们解决在进展上遇到的法律纠纷,准时了解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服务活动,为项目落地桂平供应法律保障。让企业“走得进、稳得下、做得久”,不断促进桂平市经济健康进展。

二是准时解决企业欠薪引发的职工讨薪大事,切实维稳社会稳定,如贵通新能源大事、华盛酒店、超市等大规模的员工讨薪案,市司法局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律师参预,准时稳控,确保社会稳定,企业正常健康进展。

一是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目前,我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尚未成熟,运用互联网+网上服务平台进行法律服务还不到位,下一步,我局将补齐短板,不断创新法律服务模式。二是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个别干部对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熟识不到位。

三是协调各方,为开展服务缔造好的社会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为了营造有利于营商环境建设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全面推动风景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开展,依照相关文件要求,风景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景区工作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xx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结合景区工作实际,现将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风景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开展景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广大职工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加强监督教育工作,提升全局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视度和积极性。立足群众需求,提升本单位的机关工作水平,注重政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向有关载体主管部门提供信息更新,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获取相关政务信息,认真落实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及时完成风景局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推行。

认真准备5.15公开日活动及5月16日的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周活动。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我局信息主动公开机制、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公开程序,明确公开标准,积极准备活动宣传内容及单位展台、展板,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及政务公开宣传工作。风景局把景区相关情况做为本次政务公开及营商环境宣传周活动的宣传重点,于5月15日、16日两天分别按照文件统一要求在环保局和工人文化宫门前,设置“真正解决群众办事难,打造发展环境最优景区”标语的大型展板及定点宣传展台,展台上配设有“咨询接待”和“投诉受理”桌牌,并由负责领导带队,组成4人小组参加活动。工作人员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咨询,在活动现场对广大市民发放宣传图册,讲解景区具体情况,加强市民对凤凰山景区情况了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完善风景局工作机制,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风景局设立有经营科专门负责景区内经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每年初,风景局经营科都会组织全体景区经营业户召开专项会议,传达景区全年经营工作的'具体事项,并签订有正式合同及食品安全责任状。保证景区内商品的安全、卫生。凤凰山景区内所有经营网点均有合法营业执照,营业人员穿着统一服饰佩戴工作证件,所有商品全部实行明码标价,并以公示板的形式公开公示,坚决杜绝恶意载客、黑商、黑户行为及随口要价、加价等问题。风景局制定有经营管理制度,实行经济处罚模式,对违反规定出现扰乱景区营商环境的经营业户,视情况给予100—1000元不等的经济处罚,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经发现,立刻取消其在景区内的经营资格。景区内索道、观光车等营运公司,所有票价均按照物价局规定收取,不存在增加收费、胡乱收费、无故收费等情况,同时各项收费均按照物价部门要求,制作公开展示板向广大游客公示,保护游客知情权,绝不欺客、宰客。

风景局领导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认真落实相关文件要求,研究制定宣传内容及制作展板。按照提高效率、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原则,深化和规划机关工作的流程和程序,使我局的政务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简洁化,保证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让公众了解,让群众监督,让百姓受益。并按便民原则,通过网站、报刊、数字电视、行政办公室、信息公告栏等多种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确切做好工作信息载体的建设。

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织机构体系。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使我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营商环境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建设“四最”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围绕省政府建设“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获得感最强”省份的目标,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现将我县“四最”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如下。

今年以来,为全面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推动经济加快发展,我县从健全机制、夯实基础、优化流程等几个方面入手,全力推动审批服务、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优化企业经营环境等重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门组织召开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部署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切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

二是进一步完善组织,健全机制。我县成立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三名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四最”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全县“四最”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务服务中心,负责落实县委、县政府建设“四最”营商环境重大决策部署,制定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指导、统筹协调各乡镇(园区)、县直各部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受理相关投诉、举报等工作。

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提高工作实效。先后开展了“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许可、其他依申请类权力事项办理情况调查等工作,全县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截止7月份,全县行政许可、其他依申请类权力事项办理240多项,办理件数1400多件。

目前,县“四最”营商环境工作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工作去做,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努力营造快捷、高效、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

文档为doc格式。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按照市委、市当局优化提升营商情况的新任务、新要求,xxx、区当局坚持优化提升投资发展情况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的理念,工作紧扣“优化提升营商情况”这一主线,以降成本、优服务为方向,努力做强促进投资发展的“硬情况”,同时出力做优保障投资的“软情况”,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1.“五合一”推进,全方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坚持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目标,将“放管服”改革、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四项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五合一”推进,设立“五合一”工作秘书处,统筹安排五项工作,细化工作任务,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五项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区上下形成合力,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区当局及工作部门多次组织召开全区优化营商情况工作推进会议,研究部署优化营商情况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夯实责任,切实做好优化营商情况各项工作。制定印发了《陈仓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开展“营商情况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和优化提升营商情况10+3行动方案》,明白了工作目标、步伐和责任。成立了8个专项办公室和4个工作组,把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干部会合在工作一线,对具体行动方案再次进行细化分解,确保各项步伐落地生效。

3.优化企业开办审批流程,压缩办结时限。

势,与区内四大银行联手,签署“政银通”合作协议。群众、企业可就近选择银行网点,由其免费进行网上登记申请,实现了“信息申报、登记审批、代理发照、开户结算、综合金融”的一站式服务。三是建立健全信息查阅机制。依法保障投资者、企业享有的咨询、查阅、复制等获取相关信用信息的权利,设置档案查询“三个一”时限,即书式档案查询1个小时内办结,电子档案查询1刻钟内办结,机读档案查询1分钟内办结。

4.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聚焦行政审批体制创新,出力推动相对会合许可试点改革,一是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按照省市统一规范县(区)行政许可项目的要求,印发《区审改办关于调整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汇总目录和权责清单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宝陈审改办发〔**〕1号)文件,组织18个区级部门,严格依照法令法规规定,对照《陕西省市县(区)行政许可通用目录》,对所承担的许可权开展修订,为会合许可打好坚实基础。二是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实行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清单管理,严格依据法令法规设定,清理规范中介服务环节,印发《宝鸡市陈仓区区级部门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确定中介服务事项27项,并清理中介服务事项5项。三是探究行政审批体制创新。主动承担省市相对会合行政许可改革试点任务,研究借鉴先进地域经历,深切结合我区区情实际,研究制定《宝鸡市陈仓区相对会合行政许可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建机构、充实人员,统筹推进改革试点相关事宜,出力构建审管星散的新机制,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的会合审批。

5.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以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优化流程,改进服务,切实推进服务群众新举措。一是梳理公布事项清单。按照“全面梳理、分批公布”的工作思路,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和事项入手,着力突破一批难点、打通一批堵点、去除一批痛点,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健全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区、镇(街)政务服务大厅和村(社区)便民综合服务站,构建“横向整合、纵向到底、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集中办理政府所有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探索全程代办、易地办理等新模式,最终实现“办千件事、进一扇门”。三是拓展服务方式。在“五证合一”改革中,开通电话热线,提供全程指导服务,减少企业因程序不明而来回跑路的负担;在健康证办理中,充分调研、审慎论证,推出“谁体检谁发证”,既落实责任,又让群众少跑路,极大缩短了发证时间。

一是跑一次就解决问题。继续梳理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第一批公开区级117项、镇街23项“最多跑一次”清单,目前正在梳理第二批“最多跑一次”事项,通过代办、网络、邮递、上门等方式,持续改进群众企业办事体验,服务对象表示满意。

政、市场监管、农业、林业、水利、住建、环保、国土、卫计),承担办理许可事项152项。同时,按照《陕西省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方案》要求,在全市率先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印章刻制窗口,减少了中间环节,压缩了刻制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是干部登门服务解决难题。积极动员全区联企干部主动作为,切实做好项目陪跑、手续陪办等工作,先后为企业办理实事、难事70多件,协助66个重点项目、18户涉农企业对接融资需求,将30户企业列入规模企业培育行列。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加强对收费清单的动态管理,调整公布《陈仓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清单》,确定保留项目34项,严格执行“照单”收费,切实规范收费行为,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企业很满意。

下一步,我区将按照大方案及“10+3”行动方案,全面推进“营商情况提升年”举动,以优化提升营商情况为手段,以创造良好的投资情况为目的,以缩短时间、简化手续、提高服务质量为抓手,切实把优化营商情况放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晋级的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简化各项审批流程,竭力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是抓好常规政务服务。按照时间表、线路图稳步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10+3”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建立健全计划报告、督查考评、座谈走访、定期通报、信息报送、工作联络等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点评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着力构建营商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二是积极为企业和投资者排忧解难。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拓宽企业反馈、交流问题渠道,结合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定期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座谈,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听取意见建议,建立跟踪问效机制,主动调整工作方向,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成为了各地政府和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我所在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也积极响应各级政府的号召,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所承担的工作如下:

一、加强企业服务。我们通过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派驻服务人员等方式,加强与企业间的沟通,及时响应企业诉求和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让企业感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

二、简化审批程序。作为政府部门,我们深刻意识到,审批工作的.繁琐程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因此我们大力推进审批流程的简化,每个环节都倾力优化,以最快的速度为企业解决问题。

三、增强政策解读。我们注重宣传政策,让企业清晰掌握政策意图和措施,依据政策要求及时开展工作,广泛开展政策解读培训,让更多的企业受益。

四、做好市场监管。我们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防止企业恶意竞争和违法行为,为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保障。

五、积极引导企业创新。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为企业提供各类支持和激励,增强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企业齐心协力才能实现。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协同合作,为实现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根据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要求,我局认真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局深化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工作领小组,由局长张帆同志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和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相关工作,并按照工作要求,将工作责任细化到人,确保了工作有序、高效、顺利推进。

(一)继续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及规范工作。

按照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对审批事项实时动态调整并严格规定了审批内容,明确了审批条件,规范了审批程序,基本做到了减少环节、简化手续、限时办理和规范程序。并逐项公开审批流程,及时录入行政审批管理平台。

(二)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始终坚持“谁审批、谁监管”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创新监管方式,把监管责任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办法,继续推行首问责制度、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强化行政审批监督管理。由于我局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在行政审批中没发现滥用权力、违规审批、“吃、拿、卡、要”的行为和投诉案件。

(三)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

我局按照省、市、区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实践“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工作,结合近年来网上政务大厅建设实际,创新工作思维和工作理念,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办好事、不添堵,让政务服务更方便、更便捷、更有效率。

1、切实做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强化组织保障,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及时将行政审批事项要素发布到xx区门户网站上,办事群众可以通过门户网站查看办理该项行政许可事项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提高了单位窗口的办事效率。

(四)切实优化政务服务。

我局大力推动政务窗口服务延伸拓展,服务窗口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努力围绕方便快捷化开展工作,服务效率明显提升。并针对现行的业务办理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优化部分流程,及时与局属各单位、业务股室密切配合,做到信息互通、协调运转,确保业务办理流程中无脱节、无断档现象的发生。让办事群众到交通窗口办事感觉更方便更快捷。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我们将继续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严格执行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和要求,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近年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系列重要部署,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六大行动,推进简政放权,攻坚流程再造,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深化简政放权。近年来,我们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取消235项,调整454项、承接上级人民政府下放(含委托下发)行政审批事项67项、下放(含委托下发)乡镇行政审批41项。落实市县同权改革,承接市级下放事项175项(直接行使52项、受理审核权与批准权适当分离的123项),构建了市县扁平化审批体制。通过简政放权和市县同权改革,及时取消调整承接和下发行政许可事项,特别是涉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生产经营活动许可及社会组织和个人资格资质认定的审批事项被取消,放宽了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活力。

(二)打造信息化政务服务平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高度重视网络智能化、数字化建设,20xx年投资913万元高标准建设县为民服务中心智慧大厅,配备智能叫号机、自助查询机、自助填表机和样表机,智能化、数字化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进一步优化功能区、窗口布局,按照办事流程中各职能部门关联程度,设立14个功能区,将全县43家县直部门、单位的1270项政务服务事项,1158项一次办好颗粒化事项集中到县为民服务中心办理。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如投资项目服务区,集合了国土、住建、发改、环保等审批职能,企业在一个功能区就可咨询、办理全部关联事项,减少企业跑腿次数。14个功能区共设置窗口185个,有工作人员330余人,基本实现了三集中三到位和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目标。目前中心每日接待群众1500余人次,平均每日办件量1000余件。

(三)深化审批流程再造。按照审批服务便民化的要求,对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持续开展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通过模拟审批、容缺审批、联合审图、踏勘前置、承诺制、帮办代办等方式打破原来条块分割、互为前置的诸多壁垒,使审批流程更优、环节更少、时限更短、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按照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个流程的要求,开展一件事主题式服务,公众号逍遥文稿整理,在审批局梳理完成一链办理事项55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汇总公安、税务等窗口一链办理高频事项清单,并制作成二维码墙。通过流程再造,明确马上办事项47项;容缺办事项26项,共容缺材料57件;首批涉企告知承诺事项32个;共精简材料98项、压缩环节58个、压缩时限137天。目前,企业开办4个小时即可拿照,不动产登记所有业务均可1个工作日完成,投资项目全过程不超过80天。

(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按照省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要求,重新梳理制作服务指南、业务手册,制作规范化填报样本和经典案例;按照主题模块编制民生一本通、投资项目报批报建指南、经商办企业一口清等,打造嘉祥便民利企的审批服务标准化百科全书。通过政务服务大讲堂等方式加强业务培训,为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五)推进政务服务基层延伸。积极推进镇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三级政务体系。梳理印发了133项镇街为民服务中心办理事项清单和61项村(社区)为民服务站及66项城市社区帮办代办事项清单;制定45项《镇(街)村(社区)为民服务建设标准》;推进市场监管所等站所进驻镇街为民服务中心。在镇街中心实施一窗受理改革,在深入镇街现场开展调研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印发《推进镇街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四个层面、五项重点指导今年全年镇村中心建设。大力推行帮办代办、预约、延时等服务,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目标。

(一)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制定吐槽找茬、好差评制度,通过电话回访、上门走访、网上评价等多渠道收集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流程的意见建议;在大厅咨询台设置专门找茬窗口,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找茬专窗进行投诉和意见反馈。针对企业反馈的问题和建议,能当场整改的立即落实,不能当场整改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措施,解决后第一时间反馈企业,力求做到企业群众有所呼,审批局必有所应。

(二)大力推进网上办、不见面审批。积极倡导、引导企业群众加大外网申报力度,能线上办的不线下办,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通过预约服务、全程帮办代办、免费邮寄等便民措施,确保了企业群众重、急、特事项顺利审批。近期根据企业群众反馈网上办缺乏直观操作指导的问题,审批局工作人员自己动手,精心录制20余项高频事项网上申报流程小视频,分批次上传至微信公众号,让群众网上办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收到了广大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为深入了解企业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次开展审批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主动上门为园区企业提供现场指导、项目预审、解答疑惑、出谋划策服务,实现园区事项集中办。对重点投资项目,实行提前介入、跟踪服务、专人代办,变企业亲自跑为行政审批局代跑,切实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以最快时限办理有关手续,以最短时间助力项目落地开工,确保重点项目建设一路绿灯。利用午休下班时间,为企业群众提供送证上门服务,持续擦亮主动服务品牌。

坚持宽严相济,既不管死、也不放松,对内研究办法、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对外借力发力,重在提醒、咬耳扯袖,以政务服务队伍执行力和纪律作风建设打造亲清政商关系。

(一)严肃工作纪律。制定出台《县为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办法》、《县为民服务中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负面清单》等文件,坚持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大厅带队巡查制度,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设置纪检监察室,邀请第四纪工委同志每月至少一次不定期大厅巡查。

(二)提升业务素养。制定政务服务大讲堂年度授课计划,利用大讲堂,为干部职工将党课、讲业务、讲礼仪、讲作风、讲纪律,提高了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执行力。

(三)严格风险防控。制定出台了《嘉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行政审批程序风险廉控机制》、《嘉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对权责清单所有事项分为一般、较大、重大三个档次。

(一)明确目标,完善措施。5月3日召开的县政府常务会,5月17日县委常委会对今年的营评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指标牵头部门对标先进县市区进行学习。在对标学习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方案。目前正在制定配套措施,近期将召开营评动员会。

(二)健全体制,强化领导。组建县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抽调精英骨干,进一步充实工作组办公室人员力量,加强对各牵头指标工作线的培训指导;组织17个一级指标牵头部门,成立18个专项工作推进组,明确组成人员,细化工作举措,完善推进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落实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加强调度,全面推进。县领导每月召开一次营评工作调度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重大难点问题,安排部署下步工作重点;县优化营商环境组每两周召开一次牵头部门营评碰头会,掌握各指标营评进度;各指标专项工作组每周召开一次营评碰头会,按时间节点推进各项工作。

(四)过程管理、调研督导。县优化营商环境组充分发挥工作引领作用,加大营评日常基础工作的指导培训和调研督导,定期抽查各牵头指标工作台账,每月对各指标营评工作进度进行通报;各牵头部门加大对各配合部门的调研督导工作。

(五)周密备考,冲刺营评。一是确定填报标准;二是加大回访力度;三是积极选调人员参加填报团队;四是加强调度指导,营评准备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五是市对营评工作进行周密组织,对各县市区进行有力的督查指导。

(六)督查考核,强化动力。由县纪检监察、县督查事务中心、县放管服改革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组成督查组,加强营评工作督查考核,对牵头不力和配合不够影响工作进展的,及时进行约谈通报,增加营评考核权重,增强营评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关心支持下,我局紧紧围绕全区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截至2020年5月市场主体总数达x户,是20xx年市场主体总数的3。09倍。下面,我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如下:

(一)优化营商环境职能,确保职能交接平稳过渡。2015年区市场监管局实现三局合并,承接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相关职能,营商环境方面主要承担全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许可,事中事后监管,质量标准与认证、商标品牌等政策扶持工作,同时指导区民营经济协会开展工作。2019年转隶组建后,整合区知识产权局、区物价局等相关职能,公司注册登记职能划转至区行政审批局,保留个体户登记注册、食品药品许可职能。职能划转后我局对公司注册等职能进行代管,共划转行政编制干部7名、窗口辅岗人员15名;划转9类164条行政审批事项,2020年1月1日完成正式交接,并建立协调机制,确保两局业务衔接平稳。

(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为个体注册提供优质服务。职能划转后,我局重点抓好个体户注册登记服务。一是实现服务窗口全覆盖。在雨花、西善桥、赛虹桥、板桥4个街道设有个体工商户登记窗口的`基础上,新设4个登记窗口,确保8个街道(园区)实现个体登记服务窗口全覆盖。二是施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推行网上登记、个体工商户手机app登记,手机注册审核通过申领下发个体工商户电子营业执照,同时试点营业执照自助打印一体机线下自助打印。今年以来,我区个体户手机app登记办件量达到4627件,登记率达到90%以上,稳居全市第一。三是推行证照联办改革。在食品经营许可证、药品医疗器械许可证办理过程中,我局与区行政审批局密切配合,开展网上集中政务服务方式,为开办企业打通全流程服务各环节,实现一窗通办。

(三)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局对惠企政策资金进行梳理,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2019年,我区获得质量强市优秀区,十四所获得江苏省质量奖(全市两家,省政府每家奖励100万元),玻纤院获得市长质量奖(全市三家,市政府每家奖励50万元);完成有效发明专利2247件(每家奖励2000元),pct57件(市政府每家奖励3万元,区政府每家奖励1万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04%和248%。2019年,我局还促成了雨花台区民营经济协会的成立,并带领民营企业到青海大通开展扶贫工作,苏宁易购集团为其提供电商精准扶贫服务,机关三支部与苏宁南京连锁平台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今年以来我局积极打造党建315品牌,组织开展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主题党日活动,为企业送去急需的政策和法律服务,扫清发展障碍。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2019年共开展26类不定向抽查和4个定向抽查任务。今年,我局还将牵头全区21个部门开展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上复工,截至目前全区餐饮服务单位已复工2232家,恢复堂食927家,央视多频道报道我区餐饮复工做法。开通备案直通车,助力防疫物资、药品生产企业复工。开设知识产权微课堂,强化线上动产抵押融资服务,抵押登记额5500万元。协调辖区企业为省中医院援鄂医疗队火速捐赠防护面罩,携手江苏金创开展疫情防控物资捐赠。联合区财政局对存在困难的农贸市场补贴3万—5万元。

区市场监管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惠企政策精准投放难。市场监管局由多部门合并,服务职能相对较分散,虽然我局开展大量培训走访,但政策精准投放度仍需增强。二是信息不能有效共享。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多部门信息共享程度较低,难以建设全方位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难以构建联合惩戒机制。三是市场监管与行政审批存在脱节。区行政审批改革并不彻底,选择性的职能划转导致设立登记碎片化,谁审批谁监管变成了部门之间的体外循环,在虚假注册等方面仍然存在争议。

目前全区营商环境相对较好,双创示范基地被国务院通报表扬。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综合运用市场监管政策和手段,结合当前机构改革,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主动服务。一是积极适应市场监管新角色。当前企业注册登记职能已全部划转,我局将主动沟通协调,配合开展虚假注册调查等工作。同时随着街道集成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局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服从全区统一安排。二是高位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充分发挥区质量发展委员会作用,积极组织各级质量奖申报评定工作,培育树立质量标杆。推进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三是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加强政策引导,修订《雨花台区知识产权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奖励额度,确保全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00件,pct专利申请量45件。四是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区民营经济协会桥梁纽带作用,上线民营经济协会微信小程序,强化扶企政策、非公党建等服务。依托局党建315品牌,加大企业走访力度,整合各条线力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全面加强信用监管。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依托机器人+年报模式,不断提高企业年报率,对长期停业不经营的企业开展清理吊销。

各位领导,《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722令)已正式实施。我局将以此为契机,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意识,积极履职尽责,为全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希望区人大各位领导多莅临指导,人大代表多建言献策,共同营造全区优质可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