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通用5篇)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通用5篇)

作者:文轩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通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篇一

这学期我讲的公开课是二年级的音乐中的第十课,《过新年》,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新年的热烈气氛,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教学手段是先由一副对联引出主题,然后在学习歌曲,最后一步一边剪窗花一边欣赏《窗花舞》体验过年的喜悦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讲课是一门艺术,尤其音乐属于艺术课,抑扬顿挫的语调,热情洋溢的激情都、优美的体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就受到了美得熏陶。这方面我做的还有些欠缺。

二、公开课可以展现平时教学的基本功底,平时由于学生比较小,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训练的比较少,在公开课上我才发现,同学们这方面比较差;而平时节奏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学生在这个环节上就表现的比较好。所以说功夫要下在平时,而不能只在公开课上下功夫。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为了更好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因此必须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这不仅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使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而且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值得去去研究与探索的。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与实践,我做个了小结了,总结了教学中的可行性方式特征如下:

三、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会激发学生更大的热情。一朵小红花就是对学生努力学习的认可。

四、打击乐器进课堂。我感觉使用打击乐器很简单,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要想运用的自如并不是很简单的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使学生一步步的提高。

总之,这堂公开课后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既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这除旧迎新之际,我希望明年我的教学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篇二

目前教育局正在开展“德育渗透千堂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在所教的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作为一名美术兼职教师,我经过深深思考结合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材说一说美术课中的德育渗透。

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地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 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美的感受,即审美。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

一、发现美

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展示给了人们:冬天白雪下的树、秋天飘飘的红叶、夏天碧海黄沙、春天草绿花红、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获取表象的丰富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大自然和接触生活,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艺术上的美都来源于生活。让我们领着学生放飞思想,把美术课堂搬到室外去,然后再把课外获取的美景知识带回课堂内,让斑斓的景色在课堂中释放光彩。二年级美术课中《影子大王》、《美丽的昆虫》、《小蝌蚪》等内容是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东西,孩子们几乎是熟视无睹,根本感受不到这些东西是美的,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些平凡的东西中蕴藏的美。可以采用通话故事,卡通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发现这些东西的美,通过发现这些平常东西的美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想象美

对于欣赏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动地进行“再创造”。这就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无论他们画出怎样奇形怪状的作品,都要给予肯定。

在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思维来分析、研究、综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对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综合,进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填满无限遐想的想象。

二年级美术课中的《自画像》、《神鸟变树》、《听听画画》、《神奇的小画册》、等内容就是培养学生想象美的好素材。如《自画像》,学生自己,自己既是最熟悉的,又是最陌生的。为什么呢?自己对自己的一切还有谁能比自己更熟悉呢?但是又有谁能完整的看到自己的身体外貌呢?要想画好自己的自画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谁都想把自己画得漂亮一些。这时候老师可以实时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自己放在具体的情景中去画,二不一定要按照课本上的例子就画一个头像。说实话,画人物肖像本身就是非常难的,何况是画只在镜子中看到的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呢?至于《神鸟变树》就更加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了。神鸟?谁知道是什么样子?没人知道。既然没人知道,那就好办了,大胆想象,怎么神怎么想,何况神鸟还要变成树呢!

三、创造美

激情引趣,培养创美意识有学习兴趣才能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教学的导入,让学生学得主动,学有兴趣,乐意去作。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所学的剪、拼、撕、贴、刻、折等制作方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二年级美术《洒水成画》、《大嘴巴》、《童话屋》、《摇滚小精灵》、《捏泥动物》等内容就是很好的引导学生创造美的素材。如《洒水成画》让学生在以水为比,大地为布即兴作画,学生兴趣空前浓厚,创造空间大;《童话屋》让学生用最常用的材料进行剪、拼、撕、贴等方式创造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摇滚小精灵》、《捏泥动物》也是如此。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篇三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也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改革课堂旧式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因此必须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这不仅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使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而且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值得去去研究与探索的。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与实践,我做个了小结了,总结了教学中的可行性方式特征如下:

可以采用的开放命题形式。

命题创作首先必须限定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进行美术创作。难度太大或脱离生活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适当改变传统的由教材,教师命题的方法,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出"母题",再由学生出"子题":如书中"可爱的猫咪"一课,我就采用了以自编的"猫咪找家"的童话故事入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想象故事情节后自由拟题,于是作业时"我和小狗一起玩","妈妈再见","猫咪迷路了"等等,一大批各具情趣的命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欲望。

又如"印印画画"一课教学时,学生在自由出题时更是如鱼得水,"大海中的轮船","我的小汽车""美丽的花朵"等别有情趣的命题跃然眼前;作品通过印——贴——画的形式多样,独具创意。

可以才用开放的题材形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例如在部分设计制作课单元,我就激发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兴趣的做起,如把学习的数字卡片和生活中的人,事,物结合起来做成"数字变变变","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以下,重新设计并画出来"。这些形式比起过去美术课本里的纹样设计,二方连续设计等有趣的多。在制作新年贺卡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刮色,涂蜡,撒盐,吹色,压印等技法,是学生在变化莫测的游戏中,达到兴奋点。

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月生活想结合的能力。

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程序

大胆突破从低—中—高年级的年级界限,采用有序,无序的教与学有机结合,互补共存。例如在二年级就可以大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和空间现象,培养他们的空间知觉感;可以灵活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情感与冷暖等;引导学生尝试大胆用水粉颜料表现变化的笔触和变化的色彩。举例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感到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讲话,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空杯子内,再拿三个空杯子,一齐放在讲台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杯子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杯子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孩子们象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 色,红色+蓝色= 色,蓝色+黄色= 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 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

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

李吉林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篇四

目前教育局正在开展“德育渗透千堂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在所教的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作为一名美术兼职教师,我经过深深思考结合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材说一说美术课中的德育渗透。

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地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美的感受,即审美。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

一、发现美

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展示给了人们:冬天白雪下的树、秋天飘飘的红叶、夏天碧海黄沙、春天草绿花红、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获取表象的丰富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大自然和接触生活,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艺术上的美都来源于生活。让我们领着学生放飞思想,把美术课堂搬到室外去,然后再把课外获取的美景知识带回课堂内,让斑斓的景色在课堂中释放光彩。二年级美术课中《影子大王》、《美丽的昆虫》、《小蝌蚪》等内容是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东西,孩子们几乎是熟视无睹,根本感受不到这些东西是美的,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些平凡的东西中蕴藏的美。可以采用通话故事,卡通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发现这些东西的美,通过发现这些平常东西的美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想象美

对于欣赏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动地进行“再创造”。这就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无论他们画出怎样奇形怪状的作品,都要给予肯定。

在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思维来分析、研究、综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对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综合,进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填满无限遐想的想象。

二年级美术课中的《自画像》、《神鸟变树》、《听听画画》、《神奇的小画册》、等内容就是培养学生想象美的好素材。如《自画像》,学生自己,自己既是最熟悉的,又是最陌生的。为什么呢?自己对自己的一切还有谁能比自己更熟悉呢?但是又有谁能完整的看到自己的身体外貌呢?要想画好自己的自画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谁都想把自己画得漂亮一些。这时候老师可以实时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自己放在具体的情景中去画,二不一定要按照课本上的例子就画一个头像。说实话,画人物肖像本身就是非常难的,何况是画只在镜子中看到的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呢?至于《神鸟变树》就更加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了。神鸟?谁知道是什么样子?没人知道。既然没人知道,那就好办了,大胆想象,怎么神怎么想,何况神鸟还要变成树呢!

三、创造美

激情引趣,培养创美意识有学习兴趣才能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教学的导入,让学生学得主动,学有兴趣,乐意去作。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所学的剪、拼、撕、贴、刻、折等制作方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二年级美术《洒水成画》、《大嘴巴》、《童话屋》、《摇滚小精灵》、《捏泥动物》等内容就是很好的引导学生创造美的素材。如《洒水成画》让学生在以水为比,大地为布即兴作画,学生兴趣空前浓厚,创造空间大;《童话屋》让学生用最常用的材料进行剪、拼、撕、贴等方式创造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摇滚小精灵》、《捏泥动物》也是如此。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篇五

现代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而且是美感知能与表现的教育、创造力的教育、审美文化教育、人格成长教育的综合载体。

教学思路的设计,就是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乐学。

创设情境刺激内需,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确定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课一开始,学生欣赏录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刺激内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这是一节命题创作与手工制作的综合课。

过新年几乎是每个孩子盼望已久的日子,每逢新年到来,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写对联、剪窗花、挂灯笼、贴“福”字……人们包饺子、吃年夜饭、看花灯、走亲访友,到处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孩子们更是乐不可支,一个个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欢悦戏耍,给节日增添了喜悦,增添了甜蜜。每个新年都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进入角色合作探索

感知体验展示表现

我对刚刚上完的这节课,主要遗憾就在“日历”处,直接进入大年三十——过年。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老师忙里忙外,从而增加年味儿,少一些老师当导演领着学生过的味道。

在讨论《头饰与面具》一课时,想到评价,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让学生拿着作品到前面接受夸奖、批评,有必要吗?我认为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

学生做完之后,愿意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有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看着一幅作品,学生们讲优评劣的评价方式,造成在评与比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显露出难堪的神色,有的学生显出不甘落后的神色,一瞬间,有的学生的上进心,竞争心充分的被激活了;有的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下次不愿去大胆尝试,而造成绘画、制作中的大量临摹、仿制,很难放开手脚去勇于创新。

我就这样处理评价这个环节。我意在让学生不但做过春节的礼物(包括画),而且充分感受集体过春节的乐趣,体验到人间真情。我认识到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作品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学生兴趣会更浓,信心也就会加强。因此,我在学生的作品中多找优点多给予表扬,对作品中不够完美的地方给予鼓励性表扬;并颁发小标志,从而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下一次的创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创新水平,我让学生们的“小作品”放在投影仪上,进行全班展示。学生的.作品变得多了几分好看,他(她)们争先恐后的前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就连接受礼物的同学也倍感礼物特别的好,欢呼雀跃。唐瑞阳讲到:“我都撑着了,送我饺子的人太多了!”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还需改进,我会更加努力研究。